优秀女子

2024-07-06

优秀女子(通用11篇)

优秀女子 篇1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沙滩排球比赛中基本技术不是单独应用的,每一个技术都是要与下一项技术或是多个技术连贯组成的,这就使技术串联在沙滩排球比赛中是尤为重要的,注重各项技术之间的串联能力,加强技战术实效性训练,不但能减少运动员的体能消耗,还能提高技战术发挥的有效性和击球的成功率。结合沙滩排球项目分别对发球串联拦网技术应用分析;接发球进攻串联运用分析;拦网撤位防守和进攻串联分析;防守反击进攻串联分析,力求找到我国选手与国外选手的差距。

2 研究对象

通过视频分析了2015年世界女子沙滩排球巡回赛上海大满贯决赛中国队/德国队。

2.1 录像观察法

对获得的录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通过录像统计各项指标填写表格并进行文字叙述资料。各项指标通过表格的形式分别进行数据统计。

2.2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获得的比赛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制成图表。为使原始数据符合比较分析的需要并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对数据进行换算。

3 技术串联分析

串连是排球技术发展的新形式,是组成各种战术的基础,各种串连技术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单项技术串连、多项技术串连、混合技术串连。

3.1 发球和拦网串联应用分析

沙滩排球场上只有2人在室外松软的沙地上进行对抗,在比赛中会出现发球队员到网前拦网的现象。通过统计分析在沙滩排球比赛中发球串联到网前拦网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在发球,由于发完球要迅速移动到网前进行拦网,所以发球站位一般采用在端线附近,发球技术采用正面上手飘球或跳飘。我国选手采用1号位端线正面上手飘球,根据接发球的效果和调传的效果移动到2号位、3号位或4号位进行拦网。国外选手的发球应用了正面飘球,跳发飘球和跳发大力球技,发球的站位不固定,根据发球落点和找对方进攻较弱的对手,而变换发球站位。第二是分工明确,沙滩排球在人员组合上经常见到的是高低组合,我国是高高组合,但在拦防方面还是分工明确的,由王凡主攻拦网,岳园主攻防守。

通过对中国队、德国队发球串联拦网统计分析来看,我国选手拦死是26.09%,德国选手没有得分。中国队全部拦网得分是14分,发球连接拦网得分是6分,成功率占到42.86%。中国队发球连接拦网这个串联技术运用的较好。

3.2 接发球进攻串联运用分析

沙滩排球接发球的队员在一般情况下是最后扣球的人,所以本文将中国队、德国队接发球与进攻进行统计比较。通过中国队员与德国在接发球技术应用效果对比统计,我们的中国队员在接发球到位率75%略比德国队72.22高出3个百分点。接发球失误对比我国队员是7.14%,德国队是8.89%。综合比较在接发球中国和德国差异性不大。但是进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中国队进攻得分率是60.27%,德国队得分率是48.44%,这说明我国选手接发球进攻的进攻能力较强。

3.3 拦网撤位防守和进攻串联分析

拦网撤位防守有两种,一种是拦网队员根据对方接发球和接应调传的情况,判断调传出的球不可能组成有威力的进攻时,迅速后撤参与防守。后撤防守跑动的位置事先应与同伴用手势进行沟通。例如,事先联系拦对方右半区进攻的直线区域或者拦对方左半区进攻的斜线区域时,不拦网后撤向右半区后撤,同伴则向左半区补位;第二种则是假拦网,即拦网队员在网前做出半蹲姿势,让扣球队员以为你要拦网起跳,当扣球队员做最后一步踏跳时,迅速撤位防守。这种假拦网可以达到两种目的:一是对方以为你要拦网轻拍拦网人的身后,拦网撤位后正好防轻拍球;二是拦网人突然撤位可以干扰或打乱对方进攻节奏,从而造成对方进攻失误。拦网的后撤也是按照事先约定的区域后撤,这样有利于和同伴的配合。于是本文也对拦网撤位防守和进攻串联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德国队拦网撤位运用次数是13次,造成对方进攻失误4次占到30.77%,防守到位是4次占到30.77%。一般球5个占到38.46%。组织进攻9次3个得分占37.5%,3个一般球占37.5%。中国队拦网撤位运用次数是6次,对方进攻扣球得分。综合以上数据德国拦网撤位防守运用效果较好。

3.4 防守反击进攻串联分析

反击进攻比较,是德国队得分率是51.43%,失误率5.71%;中国队得分率44.29%,失误率是8.57%。综合比较防守和进攻串联是德国队无论从防守到位率还是进攻成功率都是最高的,而且失误是最少的。中国队在防守到位率和进攻成功率都存在差距,而且防守和进攻失误较多。中国队在今后的训练应以提高防守的到位率,以及反击扣球得分的能力并减少自身失误。

4 得失分比较分析

4.1 接发球进攻和防守反击进攻效果的比较分析

经过以上研究分析,中国队得分主要还是依靠一攻,一攻得分率占到总得分的44.29%,德国队29.9%;在防守反击得分德国队27.10%,中国队24.88%;中国队一攻的成功率虽然较高但失误也较高,达到总失分的34.09%,而德国队是29.73%;防守反击的失误率我国较少,占到总失分的45.45%,德国队是51.29%。中国队今后应当继续保持一攻得分率的优势,因为一攻是赢球的基础,加强接发球的练习,中国队接发球失误12分占一攻总失分的80%,这就是我国选手一攻失分比率高的原因,提高防守反击成功率,防守反击是赢球的关键。

4.2 中国队、德国队串联技术得失分情况分析

通过对中国队、德国队串联技术得失分比较分析,得分方面德国队是28.04%,中国队是26.87%。在失分方面中国队是29.55%,德国队最少是10.81%。

5 结论

(1)通过分析研究,中国队在发球拦网串联这个技术运用的较好,成功率较高,防反中的拦网相对较弱;接发球进攻串联技术分析中国队的进攻得分率上具有明显优异性,这说明我国选手接发球进攻的进攻能力较强;拦网撤位防守和进攻串联技术分析,德国队拦网撤位防守运用效果较好,中国队在这项串联技术与德国和有较大差距;防守反击串联技术综合比较最好,无论从防守到位率还是进攻成功率都是最高的,而且失误是最少的。中国队在防守到位率和进攻成功率都存在差距,而且防守和进攻失误较多。(2)得失分方面:中国队得分主要还是依靠一攻,中国队今后应当继续保持一攻得分率的优势,因为一攻是赢球的基础,加强接发球的练习,中国队接发球失误占一攻总失分的80%,这就是我国选手一攻失分比率高的原因。

参考文献

[1]付渔庭.沙滩排球的拦网及拦防配合[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2):20-21.

[2]宋振岭.上海金山站世界女子沙滩排球比赛得分手段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2):36-37.

优秀女子 篇2

开县工商局汉丰第二工商所

我们开县工商局汉丰第二工商所于2000年12月创建,肩负着三峡库区移民搬迁的重要任务。全所共29人,其中公务员28人,女干部有17人,占到60%。针对女性干部较多的特点,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内增强素质,对外树立形象,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2年7月被重庆市委命名为“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03年11月、2005年3月分别被重庆市总工会命名为“十佳班组”和“建功立业示范岗”;2003年8月被重庆市工商局评为“先进集体”;2004年3月分别被重庆市重庆市妇联和重庆市工商局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十佳办案单位”;2004年12月被共青团重庆市委命名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4年12月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先进工商所”荣誉称号。

从我所建立开始,就明确制度对干部行为进行约束。修订和完善了与总局“六项禁令”相配套的职责管理、工作决策、值班勤务、规范着装、办案保密、廉洁自律等20多项内部管理制度,重点整治迟到、早退、中途脱岗三种顽症,所领导以身作则,切实扭转了队伍“散、乱、差”的局面。同时严格堵防工作漏洞,做到“四个三”:即办案实行立案、审核、处罚“三分离”;登记发照实行受理、审查、发照“三分开”;减免管理费实行专管员、副所长、所长“三审制”;收费管理实行票据、收费卡、台帐“三统一”。我所针对女干部们开展了“强素质、岗位大练兵”活动。一是叫响“巾帼建功业、人人争先进”的活动口号,以履行工商职能为载体,把争创县、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贯穿于工商所的各项工作中。二是开展岗位知识培训。向女干部们灌输“学习是奖励、培训是福利”的思想,开展“网络应用年”和“办案校训年”活动,坚持一周一点评、一月一学习、一季一考试。三是推行“全员办案”制。建立“重案组”、“打假组”等特色办案组,实现专业办案,形成“疏而不漏”的执法网,实现“全员办案”目标。短短的几年时间,我所在案件办理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办案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工商系统中唯一始终保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零记录。我所还通过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对辖区企业、个体按照经营类别、信誉度分为四级监管巡查,特别是高危行业、热点行业、公共聚集场所加大了巡查力度,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及时处理,对一般行业的违规行为,全面推行了先行责令改正,实行首违不罚的原则;对重点行业的重大违章违法行为,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心,依法从严查处。

我们坚持外树形象,对外推行工商事务指导服务承诺制度,做到了“五公开”,即公开了工商行政执法办事程序、公开了市局1356工作思路、公开了片区监管示意图、公开了片区监管执法人员职能职责、公开了每日政务值班人员名单。同时,在日常监管巡查、登记工作中,全面推行了接待咨询一次说清、政策法规一次讲清、表格文书一次发清的“三清”工作制度,认真落实一人接待、负责到底的“一站式”办公首问首接责任制度,聘请行风监督员,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我所的女干部还自筹资金3万多元,在办公室醒目处制作政务公示牌,在辖区市场内添设便民饮水器、复秤台、寄存室、备用纸,在各业务窗口添设标志牌、签字笔、备用纸,方便群众办事;我们还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致,“一句热情问候语、一杯热茶请喝、一张暖板凳请坐”,一下子使办事的群众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深深感受到工商所“门好进、人好找、话好听、事好办”的作风,打造了亲民、利民、便民的一流服务水准。新城城郊工商户彭显愿是个残疾人,生活极为困难,我所女干部们知道后上门为他办理工商执照,并免收工本费和会员费,使他成为了合法经营户,还主动帮助他联系业务,使他生活完全能够自立,在当地传为佳话。

为困难群体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绵薄之力也是我所一贯提倡的作风。在开县遭受“12.23”特大井喷事故后,我所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救灾第一线,还积极参与县妇联、工会、团委组织的大型募捐活动。“9.4”特大洪灾发生后,干部们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帮助个体工商户转运物质,协助受灾的工商户开展灾后自救,并主动承担了14户特困灾民的安置任务。2005年5月,我所积极响应县妇联开展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活动号召,动员45名个私业主担任爱心父母,与大进镇杨柳村校45名贫困儿童结成对子。同时,募集现金7.65万元,修建新教学楼一幢,大进镇党委政府特将该校命名为“工商春蕾小学”。几年来,我所共募集资金45.6万元,帮扶困难群众1.7万人次。

优秀女子 篇3

摘 要 垒球运动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已经成为我国国际体育比赛中的一项重要运动项目;本文对我国优秀女子垒球运动员快速投球动作技术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伸踏阶段动作、伸踏腿前伸技术、伸踏腿落地技术和引臂投球阶段的动作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作为参考让我国女子垒球运动员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

关键词 垒球 运动员 投球 技术

自上世纪末第26届奥运会我国女子垒球队主教练李敏宽带领中国女垒首次出战夺得亚军,中国女垒已经跻身于世界强队,但论投球技术方面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故而在垒球运动中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才是决定垒球比赛胜负的关键环节,是衡量一个垒球球队强弱与否的根本标志。垒球运动的投球过程有着其内在可循的规律和特点,其整个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预摆阶段、伸踏阶段、引臂投球阶段、球出手阶段。其中伸踏阶段和引臂投球阶段是垒球比赛过程的重要阶段,而伸踏阶段最为重要,它为后面运动员的引臂投球阶段提供最大的力量和提供最充分的准备;故而着重分析研究伸踏阶段和引臂投球阶段是提高垒球运动员快速投球动作技术的关键部分,以发挥出我国女子垒球运动员最优秀的水平。

一、伸踏阶段动作和技术分析

(一)伸踏阶段动作分析

通过对垒球运动员腿部运动技术的系统分析来进一步对垒球运动员的腿部做出详细的技术诊断以提高垒球运动员在垒球比赛过程中运动技能。以垒球运动员右手投球为例,其右腿后蹬起跨快速向前叫做后蹬腿,此时左腿向前伸踏我们就叫做伸踏腿。在比赛过程中伸踏腿伸踏技术极大的影响着垒球运动员的伸踏距离,而垒球运动员的伸踏距离是伸踏技术的一项关键指标,目前世界杰出的垒球运动员伸踏距离基本都在1.9至2.4米之间;在不影响垒球运动员投球好球率和使其身体不平衡的情况下,以尽可能的获得最大的伸踏距离是关键的技术环节部分,此时垒球运动员在伸踏腿即将伸踏之前一定要加速提高两臂向下摆动的速度,就可以提高垒球运动员两脚在地面上的反作用力从而提高加速跨步的力量和身体向前快速移动的速度,就可以使垒球运动员向前跨出的步伐加大。在诸多垒球比赛的实战中,有一部分垒球运动员仅仅单方面的追求伸踏距离,忽视动作技术的要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伸踏距离,但极大的破坏了自身身体的平衡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垒球的好球率。

(二)伸踏阶段技术分析

1.伸踏腿前伸技术分析

垒球运动员的伸踏腿向前跨出的一侧,快速前摆然后高抬起来可以带动身体产生出极大的冲量,使运动员的身体重心进行抬升进而增大了身体前伸的幅度。垒球运动员伸踏腿大腿角的角度对伸踏阶段的技术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当此角度为90°时垒球运动员的大腿呈水平状态而高抬起来,其伸踏腿产生的伸踏距离和冲量值是最大的;当此角度大于90°时垒球运动员的大腿根部高于膝关节部分时,其伸踏腿产生的冲量值致使身体发生震动难以保持平衡进而使伸踏距离减小;当此角度小于90°时垒球运动员的身体重心马上上升甚至产生身体后仰的状况发生,已经使运动员自身无法再控制自己身体的平衡性亦使得伸踏距离减小都是不利于伸踏腿技术最大化的发挥和运用的。

2.伸踏腿落地技术分析

垒球运动员伸踏腿进行落地之时就会使其单腿来支撑自身的整个身体,此时伸踏腿落地技术是由脚后跟先着地然后迅速地过渡到整个全脚掌;垒球运动员伸踏腿落地技术是带动其身体快速前移的关键一步,其根本影响到垒球运动员整个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此时给运动员的整个身体躯干与上体动作提供了发力的源泉,此一过程直接决定著垒球运动员能否快速投球的成败。另外衡量伸踏腿落地技术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就是伸踏腿前蹬角,其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地面对垒球运动员整个身体所产生的作用力方向与大小,当此角度大于75°时运动员的整个身体的重心迅速进行前移,运动员对自身身体的制动能力明显下降,无法使身体得到平衡而失去了稳定性,严重影响到快速投球的技术发挥。故而培养垒球运动员伸踏腿落地技术就是培养其掌握伸踏腿前蹬角角度以提高快速投球技术。

二、引臂投球阶段的技术分析

引臂投球阶段的技术是垒球运动员利用引臂所产生超力量的一个动作,根据人体肌肉力量传递由近端环节向远端环节传递并逐渐的使其力量增大的原理特点,在此过程中所做动作到位与否是直接影响运动员能否快速投球的关键环节,此时充分到位的动作可以将运动员的身体潜能发挥到极致,从而取得比赛过程中最优秀的成绩。在垒球运动员引臂投球阶段中投掷臂绕肩、肘关节转动的角速度越大就越能使运动员用力充分从而能够达到快速投球的目的,有很多优秀的垒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的最后用力阶段中总是能够积极有效的运用此技术要领;同时积极的进行蹬伸和伸膝动作,使身体的动量快速的向上肢进行传递以提高投球的速度从而取得骄人的成绩的。

三、结语

随着国际垒球运动的发展变化,我国垒球要实现与国际接轨;那么我国垒球的训练技术和训练方法也要跟上国际水平与时俱进,当此我国女子垒球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使中国女子垒球在体坛上保持长久不衰的地位和在国际大赛中不断取得优秀的成绩就必须不断加强提高垒球运动快速投球的技术水平,因此在国际垒球大赛中实现快速投球的技术才是根本,亦是检验一支球队强弱的标志和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如此才能成为一支真正的无坚不摧的强悍队伍,使我国女子垒球运动取得辉煌的成绩,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坚.我国垒球运动研究论文综述[J].运动.2012.12.

优秀女子 篇4

蹦床技术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中运动员的心理品质、机能特点、身体素质和形态结构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和影响, 在这些影响中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不同的运动所带来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动作所取得的成效更加不一样。在蹦床动作的研究中对省重点运动队进行了访问和调查, 经过调查了解之后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蹦床对于每一个团体和每一个组织来说都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也提升了团队的合作性, 这些合作的过程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运动员的艰辛。因为不同运动员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在进行培训时要进行不同的教育, 这样才能使每一个运动员发挥出自身的特点, 也让更多的人懂得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动作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女子蹦床的运动员而且都十分的优秀, 一共有20人, 来自13个不同的单位、直辖市、自治区和不同的省, 一级运动员是5个人, 运动健将是15人, 年龄大概平均在17岁左右。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收集。

1.2.2 专家访谈

在对这些来自于不同城市的运动员进行访问之后还对她们的教练员做了访问。教练员是最了解运动员的人, 在技术与素质上都有更全面更具体的了解。通过对教练员进行走访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她们的运动水平。

1.2.3 问卷调查

在运动员的调查过程中, 针对每一项内容做出最合理的研究和调查, 就要有合理的问卷形式, 问卷中的问题也要符合每一项的研究内容, 在这样的内容中要了解的更多的是被访问者的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得到有效资料。表1和表2就是此次问卷的调查情况与结果。整个调查问卷是由信度检验和内容效度组成。在整个的调查过程中可以对需要的内容进行研究, 也可以实现其可靠性和一致性。

1.2.4 测量 (以后的语句不通顺、逻辑混乱)

由于仪器的使用方法与要求、人员的测试指标和身体素质不同, 所以在蹦床项目的测量和管理上会有很大的差别, 为了使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能够达到最好的测试效果, 就要在整个女子蹦床测试中针对运动员的特点和它们的技术进行完整的测量, 从而才能更好的掌握运动员的水平。

1.2.5 数理统计

通过结合表1和表2的数据, 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调查, 最终可以运用合理的数字关系和检验测试之后的结果得出最佳的测量方案, 这也是合理检查运动员自身条件的一种十分标准的条件与要求。科学的运用数理统计从而得出最佳的测量方案, 使运动员都能寻找到自身的优缺点, 合理的数理统计也是检测运动员水平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试项目的可靠性分析

在整个测试的过程中,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也可以简单的得出测试项目的结果, 让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身体素质中不可缺少的是什么, 而在整个训练与培训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这些都是专家对运动员所做出的最具体的分析。对运动员进行测试最想得到的结果就是寻找合适的运动员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找出运动员的各项指标, 比对每一项运动的标准, 将每一位运动员的测量指标与其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 这样就能得出最终要达成的目标, 同时也能让运动员了解自身的运动情况和他们每个人要达成的标准, 只有了解了自我的标准和要求之后在运动的测试和培训过程中才不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同时也不会让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白白的浪费时间和体力, 要让每一个运动员有意识的去对自己的培训进行合理化的安排。通过上面的调查, 我们已进一步了解了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他们要达到的标准, 对于运动的价值也有了很大的了解, 让我们看到了运动员为之所付出的努力, 因此在他们最终的比赛过程中也不要给运动员施加太大的压力, 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正常的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这样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才是最好的成绩也能表现出他们真正的运动水平。

2.2 综合评价标准的分析

经过多方面的培训和测试之后, 得出来的结果就是运动员的差异化和身体素质问题, 这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身体素质的不同就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和正常的运动能量, 为了让运动员能够有一个全面的发展和合适的测试与培训方式要掌握不同的培训方式和不同是的考核形式。

经过多阶段的训练, 运动员的经济水平有所提升, 不同的运动状态和不同的训练过程会让运动员有不同的表现成果, 从而在得到价值分数的时候更是与运动员的训练和结果分不开的, 在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自已也能掌握很多技巧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的知识, 这些运动方面的知识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弱点和优点进行强化和对比, 从而得到最佳的训练结果, 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3 结论

①对运动员的成绩和综合素质要做出一个全面的评价, 必须要选择最有效的评价方式, 在此评价过程中应该让每一位运动员都能明白其自身的价值。②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水平等级进行评价的同时, 由于不同运动员的不同情况, 应选择不同的标准, 因而优秀女子蹦床的参考方式也要有所改变。③灵敏性因子、柔韧性因子、背肌力量因子、腹肌力量因子、专项综合素质因子等等这些都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构成要素, 这些因子决定了女子蹦床运动员的发展潜质。

摘要:本文通过测量、访谈、调查、调研资料等方式得出了更多的有关女子运动员蹦床集训的相关内容和知识, 研究出了女子蹦床动作中最具有价值理念的特点。

关键词:评价,身体素质,女子,优秀运动员,蹦床

参考文献

[1]矫镇红.对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6, 10:59-64.

[2]全海英, 孔维峰.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评估与SWOT矩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09:1287-1289.

优秀女子 篇5

关键词:跳远;女子运动员,腾起角;踏跳速度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女子跳远成绩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突破了7M大关,不仅仅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还在世界上田径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说明进一步向世界水平逼近大有希望,这与广大的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分不开,但是在这一乐观的趋势下,我们也应该看到诸多不足。与世界顶级高水平的运动员相比,我们国家运动员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我们国家田径领域的人才缺乏,跳远成绩也还处于相对停滞和下滑的趋势,因此如何保持我国女子运动员成绩逐步上升和促进水平不断提高,是我国跳远理论与实践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中外女子的跳远参数比较分析,以探明影响我国运动员技术参数的重要因素,并在训练中提出建议,并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优秀女子 篇6

纵观当今科技攻关服务趋势,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就是注重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个性化特征研究。基础训练阶段注重整体训练,为夯实运动队基础发掘人才服务,备战重大比赛阶段训练监控的思路就应该着重研究重点运动员的闪光点和特色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反思,促使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共性决定事物本质,个性揭示事物差异,个性体现并丰富共性,我们在研究专项训练监控揭示普遍规律时,更要辨证分析运动员个体化特征注重个性化监控,上述工作无疑会进一步丰富运动项目训练体系。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LXX,女,16岁,运动健将,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400米混合泳冠军,广州亚运会800米自由泳冠军。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等信息资源收集游泳运动员训练资料和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运动员个案训练监控训练进行分类辨析,结合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评价。

2.2.2 专家访谈法

在备战重大比赛期间,对游泳教练员、各省市游泳科研人员、运动员、运动生理学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其对训练监控理念的见解和经验总结,从不同角度探索运动员个性化训练、训练监控的思路和方法。

2.2.3 实验测试法

备战重大比赛时综合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阶段,赛前训练阶段三个阶段进行生理生化运动值常规测试,主要目的为了探讨训练对肌体的刺激深度,研究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程度。主要测试指标为: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酸(BU)。为了评估训练课对运动员的刺激深度,研究教练员训练思路和方法,本次科研服务加入了专项运动能力测试,主要测试指标包括运动员成绩、血乳酸、心率。

由表1可知,运动员LXX在备战阶段血红蛋白(Hb)最高值为143 g/L,最低值为125 g/L,其平均值为135.5?5.71,在整个训练阶段呈振荡下降后缓慢回升的趋势,在赛前训练阶段达到高值。肌酸激酶(CK)最高值为476 U/L,最低值116 U/L,其平均值为286?97.05,从图上来看明显高于其他女子运动员。血尿酸(BU)最高值为9.11,最低值4.12U/L,其平均值为6.99?1.33,整个备战阶段呈振荡后下降趋势。

2.2.4 体能分配模式速度系数法

利用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全运会女子800米、400米混合泳比赛录像以及官方公布的各分段成绩,利用速度系数法研究其在重大比赛时体能分配模式,各分段成绩占平均成绩权重,并总结其技战术特点。

2.2.5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和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常规机能测试结果

3.2 专项训练成绩配合乳酸测试结果

由表3可以发现,其碟、仰、蛙三种泳姿成绩配合乳酸来看,在8月18日成绩为3:30.4,乳酸为9.9,在全运会时破亚洲纪录时前三百米成绩为3:29.23,训练时成绩已经接近其本人最好成绩。训练成绩上下浮动,乳酸具有下降的总体趋势,并机能状态有较大的关系。由表4可知,在20?100米自由泳训练中,成绩变化不明显,乳酸具有下降的趋势。

3.3 奥运会及全运会比赛专项速度系数结果

对比观察图1和图2可以发现,LXX参加奥运会和全运会其速度系数曲线基本相同,都是速度下降到低点后,缓慢回升,奥运会时速度最低点出现在400米处,而全运会时速度最低点出现在600米处,第二低点出现在400米处。奥运会第一名前程和后程速度与其他选手相比都不太快,但是途中游具有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与世界一流选手相比其途中游能力尚有较大的差距。从400米混合泳来看,LXX与QH相比的特点是仰泳速度保持好,前后50米几乎没有变化,蛙泳明显落后于QH,最后一百米自由泳冲刺能力要强于QH。

4 分析

4.1 重点运动员血液生化特点探讨

结合备战全运会各阶段实情,可以将全运会备战分为若干阶段,而运动员血液生化会按照阶段负荷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况,LXX的血液生化总体变化特点是血红蛋白振荡上升,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振荡下降,这种变化一般认为是机体适应训练负荷,运动能力提高的表现。对于长距离游泳运动员而言,血红蛋白水平是评价其运动能力的主要生化指标之一,整个训练周期如果出现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应当引起注意。有研究认为女子运动员血红蛋白在140g/L左右适宜发挥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而LXX的血红蛋白运动平均值为135.5g/L,其安静值可能还要高一些,基本保证其在长距离游泳中氧转运的需要。分析LXX 8月份综合训练为主的大负荷期间血红蛋白持续走低的原因,从负荷方面考虑,我们推测是在训练初期机体对负荷的一个早期反应,主要是红细胞溶血增多以及部分血红蛋白用于合成肌肉蛋白和新生红细胞造成的;从营养方面考虑,在初始阶段提高负荷后,原来的饮食和营养品补充可能不适应新负荷的变化,造成血红蛋白走低。肌酸激酶是参与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与运动时、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关系密切。LXX备战各训练阶段要明显高出同组其他女子运动员,其均值为286 U/L。思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教练员在常规训练结束后经常单独让其进行动作模仿以及在力量训练时尝试一些平时很少训练的核心力量训练造成的。平时没有得到锻炼的肌纤维在接受训练后容易引起肌酸激酶升高,这也是正常现象。WP冬训时进行陆上训练计划和水上常规训练时CK表现出6000U/L,教练员和科研人员认为在基础强度之上,进行10组、每组30个仰卧原来很少涉及的起坐练习,可能是造成CK升高的原因。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是评定负荷量和机能恢复的重要标志,LXX大负荷训练期血尿素的运动值一般为7mmol/L,在专项训练期有两个星期的状态下降期,这段时间血尿素运动值一般在8mmol/L以上,赛前调整后下降比较明显。国家游泳集训队女子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期间大负荷训练期血尿素的运动值也是在7mmol/L左右,和LXX监控数据接近,是运动负荷带来的正常反应。但是如果在状态不好的情况下,运动值在持续两周达到或者超过8mmol/L时应当引起我们注意,应在恢复和营养手段上予以加强,并在周一测量安静值,综合判断其机能状态,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

4.2 专项训练方法探讨

观察各训练阶段混合泳100米碟、仰、蛙最好成绩和20?100自由米分组成绩配合乳酸变化,整体表现出成绩变化上下浮动不明显,乳酸变小的特点。一般而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同级负荷下,乳酸变小是有氧能力提高的表现,但是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比赛专项能力的提高值得探讨。如表3所示,LXX混合泳训练在8月18日达到个人最好成绩,乳酸也是最高的,赛前训练阶段测得成绩尚可,但是乳酸下降,在20?100米分组训练中,在赛前训练阶段表现出成绩变化不明显,而乳酸下降的趋势。在整个训练阶段有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速度没有较明显的进步,特别是无氧阈速度和最大摄氧量速度没有明显上升。温宇红研究认为大运动量训练期间,有氧速度区域的基础乳酸水平较低或是最后100m最大乳酸值较低,一般反应了运动员此阶段训练以有氧供能为主。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有氧—无氧阈值以上的高强度没有得到深化练习,还有就是在实地测试时运动技术不合理额外做功。Avlonitou研究认为16到17岁的女子游泳运动员参加200比赛时赛后即刻乳酸一般达到11.19±1.37mmol/L,800米乳酸达到7.08±2.54mmol/L,400米混合泳乳酸达到10.22±1.7mmol/L,结合表2和表3思考,如果训练时没有涉及到此类强度,在比赛时难以充分调动乳酸能系统参与做功,如果比赛乳酸刺激较强,就会影响接下来的比赛。关于怎样合理调配有氧和无氧训练比例安排问题,首先要全面看待有氧能力,有氧能力是高强度运动的基础,对于运动技术的发挥和肌体恢复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有氧耐力提高对运动员整体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夯实有氧耐力基础的情况下,对无氧练习要进行精炼,有氧训练比例增加一方面降低年训练负荷的平均强度,另一方面促进无氧训练强度的进一步提高,可以保证高质量的完成高强度无氧训练。“两极化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本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主要认为,高水平耐力运动员的训练应该以低强度和多样化训练为主,配合少量高强度训练,可能会引发相关基因高度诱导,增加机体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有积极的意义。将来LXX备战重大比赛时建议有氧训练可以多样化,结合力量训练和技术训练等形式可以灵活的安排,对其有氧能力提高有一定的帮助,结合其机能状态对无氧能力进行精炼,并加强监控和恢复手段。

4.3 分段成绩及体能分配模式探讨

为了研究LXX在重大比赛时体能分配模式以及在各分段上成绩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速度系数法进行分析比较。变异系数主要反映单位值的离散程度,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无因次处理得到无因次系数———速度系数,便于我们探讨其战术安排的普遍规律。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是LXX参加奥运会和全运会时速度系数曲线,从图上可以看出两次重大比赛其体能分配模式是前后50米快,中间700较慢且上下速度起伏不大,整体呈“U”型。观察奥运会第一名选手丽贝卡.阿德林顿速度系数曲线,其特点是在前程速度一般,300米处突然提速,一直加速到600米处,是在众多选手中加速最早的一名运动员,整体呈“?”型。第二名前半程速度一般,后半程加速能力较明显。在全运会比赛时,前半程时LXX要明显领先于第一名,在400米处第一名加速比较明显,而LXX还是保持原来节奏,途中游没有较明显的加速。众所周知,要想实现提前加速甩开对手就需要有较强的途中游速度,在体液酸化的情况之下仍然保持较高的速度和较平稳的节奏,是长距离游泳制胜的关键因素。杜更研究认为,我国选手在出发和冲刺15米速度基本和世界一流选手持平,但是主要是在途中游上存在差距,归究原因集中在划频、划幅的比例分配和全程体力分配及最佳平均速度问题上。综合上述分析可知,LXX参加800米重大比赛的特征是前后冲刺速度已经具有较高水平,中间600米速度较平稳,没有明显加速特征,要想在800米自由泳上实现较大的突破,应在途中游加速问题上进行研究,在较快划频基础上提高划水幅度,并对速度耐力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提高耐酸能力。

在全运会400米混合泳决赛时LXX以0.42秒的优势领先主要竞争对手QH,观察两人的体能分配特点,LXX在仰泳和自由泳上领先,而在蛙泳和蝶泳上落后,最终还是靠自由泳的冲刺能力领先对手。本次全运会女子400米混合泳LXX体能分配较为合理,能够保证劣势泳姿不落后的基础上并充分发挥自由泳优势,最后本次成绩离世界纪录仅差0.98秒。而有的选手在本次比赛中,前半程蝶泳和仰泳均分配较高的速度,仰泳速度是本组中最快的,而蛙泳是本组中最慢的,在体能到达极点的时候降速,很难实现后程超越。可以推测此选手在本次比赛体能分配上存在不合理现象,以前半程以较高的速度游进,导致后半程没有体能再去冲刺。中国400米混合泳参赛战术较成熟,已接近世界优秀运动员,建议在四种泳姿的协调发展和增强运动员体能上下功夫,以保证更加稳定的成绩。同样建议LXX在混合泳训练上应注意弥补蛙泳上的差距,加强泳姿之间的转身练习,在增强体能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混合泳水平。

5 总结

(1)由身体机能监控来看,训练对机体施加负荷较合理,身体机能整体呈良性发展。LXX血红蛋白和血尿素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并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无异常变化特征,肌酸激酶对新负荷刺激反应较敏感,整体高于其他运动员的原因是存在额外负荷。

(2)在整个备战阶段其有氧能力随训练逐步提高,但乳酸能系统在训练中参与度较低,建议在加强有氧训练基础上对乳酸能系统进行精炼,在此基础上并加强营养和监控。

(3)在重大比赛时,800米自由泳途中游速度过于平稳,整体呈“U”型,基本无明显加速特征,与世界一流选手差距主要是途中游加速问题;400米混合泳体能分配较合理,能够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特色。

摘要:为了研究重点运动员训练及参赛期间自身规律,探讨总结其个性化特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体能分配模式速度系数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备战全运会及参赛期间进行训练监控个案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备战某次重大比赛阶段训练对机体施加负荷较合理,身体机能整体呈良性发展,其血红蛋白和血尿素随负荷变化在可控范围之内,机体肌酸激酶对刺激反应较敏感;有氧能力随训练逐步提高,但乳酸能系统参与度较低,建议在加强有氧训练基础上对乳酸能系统进行精炼,并加强营养和监控;在重大比赛时,800米自由泳途中游速度过于平稳,基本无明显加速特征,400米混合泳体能分配较合理。

优秀女子 篇7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前人竞走研究中的各类反映国内外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的数据进行整理,以我国部分优秀竞走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首届国际竞走论坛材料等资料为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3软件将诸多文献资料中的关于国内、外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数据(步长、步频、单步腾空时间、各关节角度和重心垂直位移等)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步长、步频及单步腾空时间的分析

竞走的运动速度=步长×步频。步长与步频是决定竞走成绩的主要因素。步长与步频是矛盾的统一体,片面加大步长将会减慢步频,片面加快步频将会减小步长。

表1显示:我国7位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平均步长为109cm/步、步频3.74步/秒。与国外选手单步步长115~125cm/步、步频3.33步/秒[4]相比步长偏小,步频较快。但刘宏宇、王妍两名运动员的单步步长在115cm以上,已经达到世界优秀水平。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5],在步长方面,我国运动员在近十年也有所提高(见表2),我国个别优秀运动员在步长上已达到世界优秀水平。但是从表2可以看出,2005年第10届全国运动会女子20km竞走前五名单步平均步长(107cm)比1995年世界杯竞走比赛女子前8名单步平均步长(112cm)还小,说明整体而言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在步长上和世界优秀运动员还有差距,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步幅偏小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以,我国女子选手应该在继续保持步频优势的同时,继续提高步长水平。

国际田联竞走委员会仍然坚持用人眼来判罚竞走技术是否犯规,而人的肉眼视别率存在视差,这就是间接地允许了竞走时合理腾空现象的存在。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员在比赛中腾空时间在60ms之内是人眼所发现不到的,小于42ms为合理腾空时限、42-70ms为模糊时限、大于70ms为犯规腾空时限[6]。我国7位优秀女子选手的单步腾空时间平均为44.6ms(表1),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腾空时间整体上在判罚的模糊时限内,是合理的。而单纯地从腾空时限去控制犯规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技术规范化的训练。

(数据引自文献[1]、[2]、[3])

(数据引自文献[5]、[6])

2.2 竞走过程中运动员的几个关节角度对技术的影响分析

2.2.1 踝角、足触地角和踝关节蹬伸幅度对竞走技术动作的影响分析

踝角是脚尖至踝关节中心与踝关节中心至膝关节中心连线间的前夹角。踝角屈伸幅度越大,后蹬用力就越充分,能产生较大的支撑反作用力,推动人体向前运动。蹬伸幅度越大,蹬伸时间越短,用力效果越好[7]。从第17届世界杯竞走比赛技术调研报告中得知: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支撑腿踝角蹬伸的幅度在40°~45°[7]范围,从表3可以看出,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我国女子运动员存在蹬伸幅度偏小,蹬伸不充分,左右脚蹬伸不平衡等问题。

(表7根据文献[7]、[8]材料改编)

足触地角是指运动员足跟触地瞬间,脚掌面与地面间所构成的夹角。足触地角越大,足跟着地时就会使大腿和小腿的伸肌肌群伸展得越充分,这就越有利于膝关节在足跟触地瞬间伸直;着地角是支撑点与身体重心的连线与地面形成的后夹角。着地角较大可以产生较小的制动,使竞走时的速度损失率较小,但着地角过大就不仅会使着地点距身体重心投影点的距离过近,造成步长偏小,而且还使着地至垂直支撑阶段时间缩短,无法给裁判足够的观察膝关节伸直动作的时间,所以容易被判罚犯规;着地角较小有利于加大步长和延长直腿时间,但过小则会使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容易使运动员疲惫,同样得不偿失。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的足触地角为38°[4],适宜的着地角为70°[9]。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女子优秀运动员的和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相比,着地角、足触地角没有明显差异。

(数据引自文献[10])

2.2.2 膝角对竞走技术的影响分析

竞走的定义明确指出“前腿从触地瞬间至垂直部位应该伸直(即膝关节不得弯曲)”[11]。我们主要研究摆动腿着地瞬时至身体垂直面时段的膝角和支撑腿离地时的膝角。前支撑阶段和垂直阶段膝角大于180°的时间至少为84ms,才能使人的眼睛清楚地觉察到着地瞬间至垂直支撑瞬间膝关节伸直的动作[4],才不容易被裁判员判罚屈腿犯规。支撑腿离地时的膝角反映了小腿的折叠程度,此时适宜的膝角有利于放松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股四头肌肉,有利于完成接下来进行的后摆动作。

表5显示: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支撑腿膝角着地时基本处于180°,垂直瞬间膝角大于或等于180°,着地瞬时至垂直瞬时膝关节是伸直的,符合竞走的定义。刘宏宇、王妍、王丽萍的膝角大于180°的时间都大于84ms,裁判员能够清楚地看清运动员膝关节的伸直技术,离地时支撑腿膝角都在150°以下。

2.2.3 躯干前倾角、后仰角及左、右偏角对竞走技术的影响分析

躯干是人的主体部位,竞走运动员竞走时的躯干前倾角、后仰角、及左、右倾角不仅会影响到竞走时的用力效果和技术外形,同时对裁判员判罚腾空技术犯规产生重要影响。依据第17届世界杯竞走技术调研报告的结果: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的躯干后仰角为1°~3°,躯干前倾角度为2°~5°。表6显示:我国4位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竞走时的躯干前倾角均值为3.2°,躯干后仰角均值为2.3°,和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前倾角、后仰角相比无差异,在前俯后仰角的正常角度内。四名女子运动员的前倾后仰角相差不大,说明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躯干纵轴始终控制在垂直线前后。

(根据文献[12]、[13]材料改编)

躯干的左、右倾角过大会影响到身体的平衡,破坏向前用力的效果,消耗过多的体能。同时,由于身体左右晃动带动头部左右摇摆,造成头部上下起伏,容易被裁判员判罚腾空犯规。研究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王丽萍复步躯干最大左倾角为8°,躯干最大右倾角为9°[8],左右倾角过大;刘宏宇的躯干左、右倾角为11.6°和6.4°,王妍的躯干左右倾角为10.2°和8.3°[14],她们的左右偏角过大,且不平衡。李建臣、吴玲敏在“我国优秀女子20km竞走运动员后半程竞走技术的运动学研究”中也指出:我国运动员左偏角大于右偏角,一方面反映了我国运动员存在左右脚蹬伸用力不平衡的状况;另一方面反映了运动员身体的左右晃动现象。

2.3 身体重心垂直位移与头顶垂直位移对竞走技术的影响分析

身体重心垂直位移是指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所出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身体重心和头顶起伏是反映竞走运动员动作的重要指标。第17届世界杯竞走赛调研报告显示: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身体重心最大垂直位移为3~5cm;裁判员观察不清的身体重心起伏的距离应在5cm以下[12],世界优秀运动员头顶垂直位移为4-6cm[4]。

表7显示:我国4名著名女子竞走运动员中的三名身体重心垂直位移大于5cm,刘虹的重心位移更是达到8.30cm,容易被裁判判罚腾空犯规。田中原等人在“对我国女子竞走运动员竞走技术诊断及未来发展的探讨”中发现:

(根据文献[3]、[12]材料改编)

备战2000年奥运会期间,王妍的重心垂直位移为7.5cm,其头部垂直位移更为明显,为12.9cm。我国女子优秀运动员身体重心和头顶垂直位移过大,应该引起重视。

3 结论与建议

1. 我国女子优秀竞走运动员步幅偏小,但较快的步频是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的优点。建议我国运动员在保持步频优势的同时,继续加大步长。

2. 我国女子优秀竞走运动员前腿从触地瞬间至垂直部位膝关节是伸直的,符合竞走的定义,身体前倾后仰角和着地角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无差异。

3. 我国女子优秀竞走运动员竞走时踝关节蹬伸幅度偏小、蹬伸不充分,既影响竞走速度,又导致步长偏小,容易被判罚屈腿犯规。建议我国优秀竞走加强髋关节前送、踝关节蹬伸和维持身体平衡的训练。

4. 我国女子优秀竞走运动员竞走时蹬地不平衡,造成上体左右偏角过大、身体重心和头顶垂直位移过大,建议加强对“足踵领先触地、踝关节背屈”滚动式着地技术和支撑腿脚尖离地技术的训练。

优秀女子 篇8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的前场技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系统查阅关于单打前场技术相关文献, 基本了解其研究现状, 最新动向, 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该文通过观察10场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进行数据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4 比较分析法

通过技术使用次数、得失分数据的统计, 以及各选手前场技术的比较, 对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前场技术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使用率的统计分析

表1是世界优秀羽毛球女运动员在单打比赛中前场技术使用率统计表。由表1中数据显示, 女子单打比赛中, 前场技术占有较为重要的比重。前场技术使用占总拍数的30.23%, 其中, 挑球的使用率最高, 达到了11.01%, 搓球次之, 为8.98%, 推球和勾球相对较少, 分别为6.41%和2.99%, 而扑球使用最少, 其使用率仅为1.21%。从录像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 很多选手在发球时更倾向于使用发网前球的技术, 其使用率大大提高;使用21分制后, 要求选手更快得分, 后场下压技术使用相对增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前场技术的使用比例得到了提高。

2 . 2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得失分率的统计分析

2.2.1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得分率的统计分析

表2为是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的得分情况统计表, 由表2中可以看出, 前场技术得分率为6.01%, 其中扑球的得分率最高, 为2.52%。推球的得分率次于扑球技术, 为1.29%, 勾球和搓放球的得分率分别为0.91%和0.77%, 挑放的得分率最低, 为0.71%。

前场技术并不是主要的得分手段, 这主要是由于, 相对于后场技术来说, 前场技术的攻击性较低。但是, 前场技术具有很高的变化性, 假动作的使用也具有迷惑性,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破坏对方的进攻, 甚至主动得分。

2.2.2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失分率的统计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 前场技术的失分率达到7.89%, 在总失分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中, 搓放失分率最高, 达2.59%, 其次为挑球, 达2.52%, 然后为推球和勾球, 失分率分别为1.36%和0.97%, 扑球的失分率仅为0.45%。

根据表3的数据, 前场技术的失分率较高, 从录像中及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前场的失分程度对比赛的胜负有不小的影响力。在前场技术中, 搓放技术失分最高, 主要是由于搓放技术在力度、方向、过网弧度等方面要求都很高, 稍有偏差就会导致下网或出界, 有的回球过高, 则会给予对手扑球的机会。推球如果出拍速度快, 拍面不对则会导致球下网或出边线, 力度掌握不好, 则会导致出底线。挑球特别是推挑球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从录像中观察, 勾球主要是在被动情况下失误较多, 容易出现下网或出界。扑球的失分率相较于其他的前场技术来说要低得多。

2.2.3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比赛中前场技术得失分率对比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 前场技术的得分率要比失分率低, 除了扑球技术的得分率要比失分率高, 搓放、挑球、推球和勾球的得分率均比失分率低。由此可以看出, 在比赛中, 前场技术不是主要的得分手段, 但失分率较高。运动员在比赛中, 不仅要抓主动, 还要尽可能避免自己主动状态下的失分, 对回球的质量也要做出高要求, 同时要尽量减少被动情况下的失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前场技术在比赛中占有重要比重, 技术的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挑球、搓放球、推球、勾球、扑球。增加的推球主要是推挑球, 相对地限制对手大力进攻。挑球与搓放使用得当, 能在比赛中取得主动。

(2) 前场技术的得分率较低, 而失分率相对较高。其中, 扑球的得分率最高, 失分率最低。搓放技术的失分率和得分率均较高。挑球的得分率为最低, 而失分率居于第二位。推球和勾球相较于其他几项技术, 其得分率和失分率均比较居中。

(3) 各选手前场技术使用率虽然存在差异, 但从高到低基本按照挑球、搓放、推球、勾球和扑球的顺序。

3.2 建议

(1) 增加网前球的处理能力。由于女子单打比赛中发网前球不断增多, 再加上双方封网意识增强, 这就更需要加强对网前球的处理。

(2) 处理网前小球时, 适量多用具有攻击性的推球和很具隐蔽性的网前搓球。尽量少用挑球或降低挑球的弧度。

(3) 在训练中, 除了要注重前场各单项技术, 还要有意识地进行前场各技术以及前、中、后场技术的组合使用, 在强调稳定的前提下, 做出变化, 并结合选手的不同类型, 要求技术全面的同时, 也要形成个人的技术风格。

摘要:目前, 在21分新赛制实行之后, 对女子单打选手技战术方面的要求更高, 各国选手为了限制对方技术发挥、抢先进攻, 都加强网前技术的运用, 通过抢网、推压、扑压、扑推等制高点、制前点的网前技术发挥, 为自己创造主动控制、抢先突击的机会。同时, 在新赛制下, 对于一些网前技术优势, 但攻击能力不强的选手提供了胜利的机会。通过网前的技术优势限制攻击能力强的对手进攻, 为自己创造更多有利于进攻的机会, 从而减少自己的防守压力, 加大对方的防守压力, 导致对手自己失误增多, 这样获胜的机会就会增大。前场技术的正确使用对比赛得胜具有重要意义, 网前技术是羽毛球战术的重点, 谁在网前占主动, 谁就能抢先制造进攻机会。该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观察法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比赛时前场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通过对女单选手近年10场比赛录像的统计分析, 在比赛中前场技术使用占有一定的比例, 挑球与搓放使用率最高, 推球和勾球次之, 扑球最少;前场技术直接得分率较低, 但对比赛中争取主动性并获得比赛胜利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羽毛球,女子单打,前场,技战术

参考文献

[1]陈兰婷.08年后保持我国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优势地位的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0.

[2]吴雪清.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11.

[3]宋晓俊, 洪庆林.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技术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10 (2) :71-73.

[4]李博民, 靳强, 董申翔.新赛制下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术运用的对比分析[J].运动, 2011 (10) :14-15, 80.

[5]钟建萍.新旧赛制下羽毛球男子单打优秀选手技战术特征的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08.

[6]袁慧峰.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 2014.

优秀女子 篇9

优秀的篮球队的建立, 不是单纯地将人员组织成为一个团队, 冠上一个篮球队的头衔就可以的;人员的挑选只是篮球队建立的开端, 后续的各种训练及在训练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都需要教练与队员一起努力解决, 所以优秀的篮球队的建立需要通过多个阶段进行, 并在建立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使得这一团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团队。

1.队员的筛选

建立一个团队一定要以人员的选拔为起点, 建立一支优秀的初中女子篮球队, 队员的选择非常重要, 队员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最终比赛成绩, 通常在人员的筛选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展开。

第一种是选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或者经常打篮球的女生, 同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并且有足够快的反应能力;第二种是通过组织比赛, 鼓励学生参赛, 在比赛中观察学生的动作、表现等, 将在比赛中表现较好的或者通过观察, 挖掘具有潜力的女生;第三种是在平时的体育课上, 多为学生灌输打篮球的益处, 并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的教学和指导, 不同于第二种方式中只在一次比赛中发现具有潜力的女生, 在课堂教育上通过长时间锻炼指导, 对有无优势做更准确的分析与定位;第四种是对女生进行全员单项能力测试, 即运球或投篮等, 对人员进行大面积测试时才能更好地挖掘出最具潜力的队员。

初次选拔时, 可以选择人多一些的队员, 将人数控制在24人左右, 对其进行训练培养, 在过程中发现队员的优势与劣势, 通过比较后筛选出更合适的队员[2]。

2.基本体能与技术训练

在训练的时候尽可能地按照“全面、有效、标准、熟练”的标准进行, 体能方面的训练最简单的是要保证队员的日常运动量, 在技能方面的训练主要有投篮、运球、防守、运球等。由于大多女生都没有接触过篮球, 或者各方面技能都不够熟练, 因此, 在训练阶段, 为了使队员达到更好的技能水平, 可以根据队员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单项技能训练, 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队员的技术水平[3]。 在训练的同时有一些问题也需要注意。

一开始要注重对队员的体能素质培养, 每天要有固定的训练时间, 不管是课前或课后, 对特能方面的训练一定不能有丝毫松懈, 因为体能是一切训练的基础;结合现阶段初中女生的篮球水平来说, 体能占50%, 篮球技术占30%, 队员之间的互相配合占20%, 锻炼体能的运动常见的为蛙跳、跑步、俯卧撑等;体能训练也要有一定的持续性, 在队员具有足够的体能的前提下, 才能通过熟练的技术完成比赛。

在运球的训练中注意时间一般控制在一周左右, 因为女生一般基础都不太好, 所以在进行集中突击性训练, 原地运球、转身运球、行进运球等练习;根据队员各自实际技能熟练情况, 进行相应的训练计划调整。 在接传球的练习中, 同样将时间控制在一周左右, 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 可以对队员进行针对性运球, 不必像体能和运球训练那样全员必练。 投篮练习时间一周左右, 主要练习动作为篮下投篮与三步上篮, 培养学生的惯性投篮技巧。 另外组织队员进行战术演练, 将队员按两三人为一组, 进行简单对抗练习, 在技能、动作上暂不做过多要求, 重点在于让队员熟悉过程, 但对队员之间的合作默契要有严格要求;在演练时主要侧重掩护、二过一、一对三等简单战术练习。

在训练的同时, 也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心理找出相应结局对策, 比如很多女生不爱打篮球, 担心会晒黑、手臂变粗壮, 或者进行篮球练习会影响学习成绩等;最主要的是训练一定要在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为前提下进行, 另外也要采用一些较为生动的训练方法, 结合篮球练习时的特点、难点, 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教练在训练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或表扬, 并对存在的错误或不当的动作进行纠正;或者邀请男生团队与女生团队一起练习, 以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和趣味性, 当学生有自主学习、练习的意识时, 则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队员自信心, 提高比赛实践能力

对于任何一个球队来说, 队员的自信心无比重要, 如果队员对自身或团队丧失信心的话, 那么这个团队在比赛中遇到任何水平的对手都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注重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关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单独练习, 或选择能力较强的队员, 对其进行陪练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对队员兴趣的培养, 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为前提, 增强团队的比赛实践能力。

在训练时教练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区域战术衔接的指导和锻炼, 在移动中, 要时刻观察场上的变化, 找准最好的时机传球给相应队员, 并时刻注意防守或进攻, 尤其是在防守转进攻时, 是最佳的接球时间;蓝队队的每个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 即在实际比赛中要随时准备为队友创造机会, 发挥出团队的力量, 赛场上的比分会时刻影响队员情绪, 所以发挥集体荣誉感, 尽可能多得分, 是赛场上最有利的强心剂, 形成良性循环, 进而赢得比赛。

从另一个角度说, 初中女子篮球队毕竟是业余的, 不能对学生进行强制性要求, 从而本末倒置;在任何阶段都要以学生为中心, 调动队员的学习和训练积极性, 最好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让学生爱上篮球运动, 体验运动的魅力, 进而宣扬赢得比赛的意义。

4.组织比赛加强队员的实战经验

美国著名教练说过:一个球队在日常训练中的态度, 会在比赛中很直接地体现出来[1]。 所以, 对一个球队训练质量好坏做衡量时, 比赛是最好的标准;所以要求队员在平时训练中, 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 比赛的目的是检验球队的整体水平, 更是对队员个人技术能力的检验, 所以经常参加实战比赛, 有助于队员明确自身优缺点, 不断改善以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

在组织比赛的时候, 对对手球队的选择, 要选择能力相当的, 以为如果选择水平过高或过低的球队, 则二者之间存在差异过大, 影响对球队自身的水平、实力的判断。 建议在正式比赛前进行一场热身赛, 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对手的实力, 从而在比赛中具有针对性地发挥, 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5.结语

在建立一支优秀的初中女子篮球队前期, 对队员进行挑选时, 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选拔, 在训练时也最好能有针对性地培养, 在整个球队练习中, 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最好建立起一套具有团队特色的比赛方式, 从风格上与打法上, 结合各个队员的实际情况, 特长、优缺点都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 找出最合适的方式;在日常训练中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注重对队员自信心的培养, 当每个队员都有足够的信息时, 整个团队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多组织活动为团队提供实践比赛经验,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 所以多参加比赛, 不断累积经验, 培养团队之间的默契, 这样球队才能更优秀、更成熟。

摘要:女子篮球队通常在大学较常见, 在初中普及率并不很高, 且很多中学生认为, 篮球是男生运动, 所以很多女生都没有参与进篮球运动, 一些学校对女子篮球队的组建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有的学校虽然建立女子篮球队, 但没有强化队员的日常训练, 平时活动较少, 比赛通常具有突击性质, 很难取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本文就如何建立优秀的女子篮球队展开相应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女子篮球队,建立方法

参考文献

[1]罗崇生.浅析女子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J].新课程·中学, 2013 (5) .

[2]张强.组建学校女子篮球队的方法和技巧[J].教育科学, 2011 (5) .

优秀女子 篇10

关键词:羽毛球;女子单打;得失分技术

1 前言

现代羽毛球运动从19世纪开始至今,始终都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运动。每一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羽毛球比赛在各个不同的地方开展。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在更是在各种大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由此可知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的技术是相对成熟稳定的,分析学习她们在比赛中技术的使用对我们业余甚至专业的女子单打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得失分技术。

中国的优秀女单选手:王琳、汪鑫、王适娴、王仪涵;外国的优秀女单选手:拉斯姆森(丹麦)、内维尔(印度)、戴尔(俄罗斯)等。

2.2研究方法

2.2.1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中外优秀女子单打羽毛球比赛录像,对上述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在场上的最后一拍得失分技术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2.2.2数理统计法

对2010-2011年10场20局比赛中运动员得失分的最后一拍技术进行数据收集,用EXCEL及SPSS.PASW.Statistics.v18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在场上的得失分技术使用情况,对中国和外国优秀选手20 局比赛中每局的得分技术情况和失误技术情况进行检验,以获得相关数据分析结果。

2.2.3对比分析法

本文通过对20局比赛得到的数据用

SPSS.PASW.Statistics.v18进行对比分析,将中国女单选手和外国女单选手作为两个独立样本,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中外女子选手在场上得失分技术使用的不同特点。

3结果与分析

3.1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得失分情况的分析

3.1.1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得失分技术情况比较分析

羽毛球运动比赛的胜负都是以分为基础的。最后一拍技术使用产生的效果都可分为3种情况:直接得分、受迫性失误、非受迫性失误。也可分为:直接得分、主动失误、被动失误。

从表2的数据看出,中外选手最后一拍技术产生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选手的最后一拍技术使用产生效果中最多为直接得分,平均每局为7.40个,为总效果的45.5%。其次是非受迫性失误,局均为5.95,为总效果的36.6%。最后是受迫性失误,局均为2.90,为总效果的17.8%。而主动失误占失分的49.7%。而外国选手的最后一拍技术使用产生效果中最多为非受迫性失误,平均每局为9.20个,为总效果的49.3%,其次为直接得分,局均为5.25,为总效果的28.2%。最后是受迫性失误,平均每局为4.20个,为总效果的22.5%。而主动失误占失分的45.5%。

由此可以从数据中看出,女子的单打比赛中,中国选手的直接得分高于外国选手,而失分低于外国选手。中国选手进攻性比外国选手强,中国选手的稳定性比外国选手好。

3.1.2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得失分技术统计分析

就击球技术而言,羽毛球单打基本技术可分4大部分:前场击球技术(搓放网前球、推球、勾球、挑球、扑球)中场击球技术(抽挡球)、后场击球技术(高球、吊球、杀球)、发球技术。

数据看出,在得失分技术中,中外选手后场击球技术使用率最高。分别占各自总得失分技术的46.8%和42.7%;前场技术次之,分别占各自总得失分技术的39.1%和39.9%;中场技术使用较少,分别占各自总得失分技术的12.6%和15.5%,发球技术使用最少,分别占各自总得失分技术的1.5%和1.9%,从整个得失分技术的统计结果来看,中外选手的技战术打法特征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

3.2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得分技术对比分析

3.2.1以羽毛球单打基本技术分类对比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得分技术

观察可以看出,中国选手在前场得分技术中,最多的搓放网前球、勾球,都占总得分技术数的8.8%,局均数都为0.65。其次为挑球、扑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7.4%和6.1%,局均数为0.55和0.45。最后为推球,占总得分技术数6.1%,局均数为0.2。在中场得分技术抽挡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2.7%,局均数为0.2。在后场技术中,最多的是杀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33.8%,局均数都为2.5。其次为吊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21.6%,局均数为1.6。最后为高球,占总得分技术数6.8%,局均数为0.5。发球技术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4%,局均数为0.1%。

外国选手在前场得分技术中,最多的扑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3.3%,局均数都为0.7。其次为挑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6.7%,局均数为0.35。而后为搓放网前球和推球,都占总得分技术数5.7%,局均数都为0.3。在中场得分技术抽挡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4.8%,局均数为0.25。在后场技术中,和中国选手的大小排序一样。最多的是杀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27.6%,局均数都为1.45。其次为吊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22.9%,局均数为1.2。最后为高球,占总得分技术数7.6%,局均数为0.4。发球技术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0%,局均数为0.05%。

3.2.2以击球点在击球者身体位置的方向分类对比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得分技术

在得分技术中,无论是中国选手,还是外国选手,都是正手区击球最多,其次是头顶区击球,最后是反手区击球。选手技术得分率比约呈现正手区:头顶区:反手区=3:1:1的关系。但是,虽然中国选手的正手区和头顶手区的击球得分几率偏低于外国选手,但是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中外选手在正手区和头顶手区的击球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反手区击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做好准备及时判断,快速移动到有效的击球位置击球,是得分的一个重要条件。

3.3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失分技术对比分析

在每球得分赛制下,在比赛中要想取得比赛的优胜就要努力减少自身失误,提高技术稳定性。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选手在前场失分技术中,失误最多的挑球、搓放网前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4.7%和11.9%,局均数为1.3和1.05。其次为勾球、推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7.9%和6.8%,局均数为0.7和1.3。最后为扑球,占总得分技术数6.1%,局均数为0.2。在中场得分技术抽挡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20.9%,局均数为1.85。在后场技术中,最多的是高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5.3%,局均数都为1.35。其次为吊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2.4%,局均数为1.1。最后为杀球,占总得分技术数6.2%,局均数为0.55。发球技术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7%,局均数为0.15%。

外国选手在前场失分技术中,最多的搓放网前球、挑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6.8%和13.8%,局均数为2.25和1.85。其次为推球和勾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5.6%和4.9%,局均数为0.75和0.65。最后为扑球,占总得分技术数0.4,局均数都为0.05。在中场得分技术抽挡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9.8%,局均数为2.65。在后场技术中,失误最多的是吊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4.9%,局均数都为2。其次为高球,占总得分技术数的12.7%,局均数为1.7。最后为杀球,占总得分技术数9.0%,局均数为1.2。发球技术占总得分技术数的2.2%,局均数为0.3%。

在前场的失分技术中,除搓放网前球和勾球外,外国选手每局平均失分高于中国选手。但前场技术中除搓放网前球外,中国选手失分率高于外国选手,中国选手的网前技术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通过加强网前技术的精细来减少失误。中外选手的中场抽挡球失误都较高,很大原因在于抽挡球多处于较别动状态,尽可能化被动为主动,争取击球的主动权,从而减少失误。在后场技术中,我国选手高球失分率高于外国选手。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得失分情况

中外选手最后一拍技术产生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外选手在比赛中多数是采用进攻型打法,以拉吊、拉杀结合前场进攻为主。中国选手直接得分最多,外国选手主动失误最多。中国选手进攻性比外国选手强,中国选手技术稳定性比外国选手好。

4.1.2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得分技术情况

在得分技术方面,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都是通过后场进攻创造机会,以正手区击球技术为主,合理运用击球线路向对方发起攻击,以获得分。

4.1.3中外优秀女子单打选手失分技术情况

在失分技术方面,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失误从高到低都是前场,后场,中场,发球。击球区域则是以正手区和反手区击球失误为主,头顶区最少。而直线击球失误多于斜线击球失误。

4.2建议

4.2.1 在得分技术上的建议

强调积极主动进攻思想,同时要保证技战术的有效性。加强对网前球的处理能力,以增加进攻形式的多样性。

4.2.2 在失分技术上的建议

在每球得分制下,一旦自己失误就会给对手增加分数。所以要针对自己的失误技术在日常训练时进行有效训练,以控制和减少失误。在比赛中要结合自身条件进行进攻,减少主动失误。

参考文献:

[1]石丽.新赛制下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技战术变化与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林江利.对羽毛球运动制胜规律的思考.[A].中国科技博览2010,(6)

[3]付娜,张超慧等.新旧赛制下羽毛球女子单打后场技术分析.[J].才智,2009

优秀女子 篇11

关键词:举重,女子,运动负荷

举重比赛“一把保成功、二把要成绩、三把上水平”。这是举重项目当中许多教练的总结。举重比赛抓举挺举各三次试举机会,如何通过训练及控制将队员的竞技状态调到赛中最佳,保持成绩,提高水平,这是训练当中需要不断探讨的话题,本文将从广西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出发,总结出广西优秀女子举重队赛前训练负荷控制的特点。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西8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其中获得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季军2名,全国举重锦标赛冠军2名,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冠军2名,全国青年赛冠军2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运动训练学相关原理和各运动员训练计划。

1.2.2 访谈法

对相关运动员、教练员进行访谈。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赛前阶段划分

广西女子举重队比赛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如表1所示。其中第三、四个阶段为赛前6周,第三阶段训练强度控制期为前4周, 第四阶段调整期为最后赛前两周。本文将从第4阶段,调整最佳竞技期研究赛前6周训练的控制情况。

2 . 2赛前控制期和调整期训练负荷

2.2.1 总训练强度与训练量

广西女子举重队赛前控制调整最佳竞技期为6周,每单周训练为6天。普遍训练强度分布为80%~90%、90%~95%、90%~100%(表2)。

从表2中看出,在6周的运动负荷中,第一周极限强度安排的次数最多,第二周有所减少,但运动量变化幅度不大。经过2周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第三周强度和运动量以调整恢复为主,其中在第三周会有一次极限强度训练,以检验体力恢复情况,为下一周的训练计划提供准备和依据,如果达到队员最好水平,下一周就可以进行大负荷训练;反之则没恢复,那就要根据队员的恢复情况来合理安排强度和运动量。第四周安排强度和运动量较大,特别是强度为90%~95%的运动量占了4天,这为比赛积攒稳定的技术、扎实的力量和充足的体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2周全面调整期,从表2中看出第五、第六周的训练强度和运动量逐渐减少。此阶段训练强度从第一周极强强度、第二周的保持极强强度、第三周的调整,第四周的强度上升至90%~95%,到后2周的下降调整。显示出广西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控制的负荷呈波浪形周期。

2.2.2 抓举与挺举训练安排

在比赛中如何保证开把重量,保证6次试举成功率。在技术课当中的训练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由表3、4可知,广西优秀女子举重队员在训练中抓举组数比挺举次数略多,抓举作为举重比赛的第一个项目,第一把试举成功率非常重要,甚至能决定整场比赛的胜负。一般把重量都在自己最好水平的90%~95%左右,所以就要求赛前一定训练对90%~95%这个强度的成功率非常重视,表3、4当中,90%~95%强度的运动负荷较大,以保证比赛开把的稳定性。可见对抓举的重视程度。其中第一、第二周的训练,以中大强度、多组数训练为主,为适应实战的整体需要,全面加强专项技术的稳定性和成功率。第三周主要目的就是以小强度、中运动量来调整体力,注意技术的薄弱环节。第四周训练与第二周变化不大,只是运动量上略有出入。最后2周全面调整为主,强度和运动量减少至80%以下,从表4、5当中我们得出,技术运动的运动负荷在备战阶段以90%~95%为主,除了赛前2周,运动量相对稳定,变化不大。

2.2.3 身体训练

身体训练作为运动员比赛体能保证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合理的安排会有效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身体体能的稳定。广西优秀女子举重队中赛前身体训练以一般身体训练为主,如腰腹肌, 慢跑、加速跑、韧带牵拉等。而专项身体训练运用比较多。专项身体训练运动负荷强度保持在70%~90%。(见表5)。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广西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呈波浪式发展。

(2)广西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抓举训练量较挺举多。

(3)广西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采用90%~95%的有效训练强度。

(4)广西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6周中前两周以极限强度为主,第三周以恢复为主,第四周负荷强度上升至以90%~95%为主, 而第五、第六周侧下降运动强度调整。

3.2 建议

(1)教练员适时根据队员的年龄、参赛经验以及伤病情况来调整赛前运动负荷。

(2)建立赛后体能恢复机制,使队员更快的恢复以投入训练与比赛。

(3)重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动作肌肉群体力量得到充分发展。

上一篇:全球化公民下一篇:养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