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道绿化

2024-10-24

廊道绿化(精选3篇)

廊道绿化 篇1

近年来,周口市在全省平原绿化中创造了“周口经验”,其中廊道绿化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市逾500 km的高速公路廊道两侧各50 m基本上实现了绿化全覆盖。项城市境内所有高速廊道也实现了绿化全覆盖,廊道绿化栽植的绿化植物也是多种多样,有石楠、桂花、南天竹、火棘、香樟、棕榈、杨树、泡桐、银杏、旱柳、悬玲木、栾树、白蜡、槐树、刺槐、黄栌、臭椿、楝树、马褂木、垂柳、紫穗槐、迎春花、紫薇、月季、木槿、柿树、枣树、桃树等40余种。经过实践,总结了石楠、桂花、南天竹、火棘、香樟、棕榈等6种廊道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养护管理,以供廊道绿化参考。

1 石楠

1.1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一般为3~6 m,有时可达12 m;枝褐灰色,全体无毛。叶片革质,为长椭圆形、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尾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疏生具腺细锯齿。复伞房花序顶生,花轴及花梗无毛,花为白色,梨果球形,熟时呈红色或褐紫色。花期为6—7月,果熟期为10—11月。

1.2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环境,能耐寒,能耐短期-15℃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忌水渍和排水不良的黏土。生长缓慢,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1.3 管理

栽前施足基肥,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生长期尤其是6—8月高温季节每15 d浇1次水,入秋后浇水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因萌芽力强,耐修剪,对发枝能力强、枝多而细的植株,应重剪可疏剪部分枝条;对发枝能力弱、枝少而粗的植株,应轻剪长留,促使叶芽生长。开完花后应将长枝剪去[1]。

2 桂花

2.1 形态特征

常绿阔叶小乔木,高3~18 m,树皮粗糙,多为灰褐色或灰色。叶对生,革质而脆,长椭圆形,全缘。花序聚伞状,簇生于叶腋,花淡黄白色,具浓香。核果椭圆形,熟时紫黑色。花期9—10月,翌年4月果熟。

2.2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但只有全日照时才会枝叶茂盛,着花繁密。喜温暖环境,具一定的抗寒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砂质土壤中生长。不耐干旱瘠薄,在浅薄板结贫瘠的土壤上,生长特别缓慢。喜肥,但忌施人粪尿。

2.3 管理

移植前穴内施足基肥,栽植时不宜过深,低洼积水地需堆土栽植。每年施肥2次,不耐修剪,仅修剪病虫枝、细弱枝及徒长枝等。花前必须注意浇水,花期控制浇水,防止落花。宜于11—12月冬季施基肥,7月,二次枝未发前,进行追肥[2]。

3 南天竹

3.1 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高可达2 m,羽状复叶互生,小叶薄革质,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全缘,近无柄。6—7月开白色小花。果圆球状,11月后成熟,鲜红色。

3.2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也耐寒,容易养护。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比较喜肥。但在阳光强烈、土壤贫瘠干燥处生长不良。

3.3 管理

栽培中注意防止太阳直晒,干旱季节应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开花期浇水适当节制。每年花果后除残花枝,立秋后地面截干或疏除衰老枝促进新枝,通过修剪使新枝均匀分布,以利通风透光和开花结果[3]。

4 火棘

4.1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 m;侧枝短,呈刺状;枝拱形下垂,幼时有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倒卵状长椭圆形,亮绿色,先端圆或微凹,锯齿疏钝,基部渐狭而全缘,两面无毛。5月开白色花,10月果熟,小球果橘红或鲜红色,果实经久不落,可延至翌年3月。

4.2 生长习性

喜阳光,稍耐阴,偏阴时会引起严重的落花落果。耐旱,较耐寒,生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适生于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萌芽力强,耐修剪,宜栽于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

4.3 管理

定植后要对火棘适当重剪,成活后不需要特别的精细管理。对生长中出现紊乱的枝条应及时修剪、盘扎。初夏天气闷热期易出现蚜虫、红蜘蛛或天幕虫,应注意及时防治。秋季适当施肥以促进形成花芽。采用播种繁殖,秋季采种后即播;也可在晚夏进行嫩枝扦插。移植时要带土球,尽量少伤根系[4]。

5 香樟

5.1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幼时树皮、小枝绿色光滑,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叶背面青白色,边缘呈波状。花期5月,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11月果熟,熟时紫黑色。

5.2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深厚、肥沃、湿润的黏质酸性土壤,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在此土壤生长易发生黄化。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存活期长。

5.3 管理

移植后的第1次水要浇透,使土壤与根部紧密结合,并向树干草绳喷水。对新移植的香樟,施肥要逐步增加,由少渐多。主要防止缺铁性黄化。

6 棕榈

6.1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15 m。树干圆柱形,直立,不分枝。干残存有不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并被暗棕色的叶鞘纤维包裹。叶大,簇生于树干顶端,掌状分裂成多数狭长的裂片,裂片软革质。叶柄极长。雌雄异株,圆锥状肉穗花序腋生。花小,黄色。核果肾状球形。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6.2 生长习性

耐阴,幼树的耐阴能力尤其强。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寒性极强,可忍受-14℃的低温。适生于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壤,耐轻盐碱,也耐一定的干旱与水湿。抗大气污染能力强。易风倒,生长慢。

6.3 管理

每年新叶萌生、老叶下垂枯萎时应及时修剪,保持株型整齐优美。种植不宜过深,苗期需加强水肥管理,适当遮荫。大苗应立支柱以防风吹倒。成林种植主要是松土、除草、施肥(施酸性肥料,勿施碱性肥)。多采用播种繁殖。

摘要:介绍了石楠、桂花、南天竹、火棘、香樟、棕榈等6种常见的廊道绿化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其养护管理,以期为其栽培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廊道绿化植物,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管理

参考文献

[1]金雷,张国育.河南高速公路绿化管养指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夏振平.园林植物栽培与绿地养护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3]金雅琴.园林植物栽培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王鹤奇.园林绿化之植物养护管理[J].中国农业信息,2015(17):100.

廊道绿化 篇2

情 况 汇 报

方城县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及白河绿化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止10月24日,沿线乡镇定边化线,开挖边沟,土地流转,造林规划等已全部完成,共签订流转协议亩,占任务的%,其中大户承包亩,发放补助资金万元。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指挥长,主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副指挥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的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及白河绿化工程领导小组。沿线乡镇均成立相应机构。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五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出台相应政策、文件。县委书记秦书君,副书记何明海,副县长刘杰多次深入乡镇调研土地流转、造林机制、造林模式等,解决问题,指导推进工程建设。县长褚清黎在学习期间利用星期天到施工一线调研,检查指导工作。

二、强力推进。县委、县政府把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及白河绿化工程

作为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重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把好时间接点,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二是创新造林机制,科学安排造林模式,激发造林积极性。三是提供技术保障。县林业局领导班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分包乡镇,具体指导工程建设。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对中线干渠两侧各一百米和白河绿化工程流转出的造林地,每年每亩县政府补助八百元,其

中生态林补15年,经济林补5年;对边沟每开挖一公里补一万元。

三、强化责任。县绿化委员会成员单位分包乡镇和行政村,县纪委

监察局、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和县林业局等组成督导组,对乡镇巡回督促检查,督查结果电视曝光。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镇有畏难情绪,边沟开挖标准低。下步将按照南阳市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建设整体工作部署全力抓好落实,按时间节点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方城县林业局

漯河市生态廊道绿化建设提升探析 篇3

1 漯河市生态廊道绿化发展现状

漯河市境内现有京珠和南洛两条高速,一条107国道,220、238、241等5条省道。京珠高速漯河段已完成廊道绿化建设60.4 km;南洛高速漯河段已完成廊道绿化建设59.2 km;107国道漯河段已完成廊道绿化建设52.1 km;省道220(许泌路)已完成廊道绿化建设56.1 km;省道238(漯周路)已完成廊道绿化建设45.7 km;省道241(阴阳赵-舞阳)已完成廊道绿化建设36.7 km;省道329(逍襄路)已完成廊道绿化建设35.5 km;省道330(漯舞路)已完成廊道绿化建设60.7 km。经过沿线县区和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建成了以杨树为主体的高速廊道生态防护林带,为粮食安全、交通安全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保护屏障。

2 漯河市生态廊道绿化提升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组织保障

一是高位推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廊道绿化提升建设工作,先后召开全市春季植树造林现场会、全市高速廊道绿化提升工程推进会,加大高速廊道建设工作督促和推进力度。二是落实责任。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地块。三是实施督查机制。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林园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多次深入对建设情况进行督导并通报,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加强对建设工程的工作调度。同时,市、县区林业局成立分包督导组分包县区,负责指导、督促相关乡镇的廊道绿化提升工程建设,为廊道绿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2.2 资金保障

为加快推进廊道绿化建设,市级财政在省级奖补基础上,对廊道绿化建设经验收合格者实施以奖代补。郾城区对南洛高速沿线实施建设当年每亩补贴青苗费500元并无偿提供苗木,每年每亩再补贴1 000元连补3年的补助政策;舞阳县对南洛高速绿化提升建设当年每亩含青苗补偿补助1 100元,后两年每年每亩补助500元,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林、苗木产业带;临颍县京珠高速廊道瓦店段绿化采取租地金连补5年的形式,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发展苗木花卉基地。

2.3 创新模式

一是在廊道提升绿化建设中,各县区把廊道林带建设与农田林网和片林相衔接,实现“带、网、片”相结合;把廊道栽植树种杨树与经济林、种苗花卉品种相结合;把造林绿化与绿色产业、林下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廊道绿化选种生态经济型树种核桃、梨树以及绿化树种,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二是对高速公路两侧土地进行土地流转,推行大户承包、联户经营模式。县、乡政府将通道两侧的土地由农户手中流转出来,再发包给有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公司和大户,既调整了产业结构,也妥善解决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2.4 技术保障

各级林业部门从规划设计、苗木选择、栽植质量、管护措施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方面严把质量标准。按照廊道绿化每侧不低于30 m宽以及6行景观林、4行常绿树的标准,落实建设任务、目标、重点和建设措施,重点突出栽植模式要求,科学合理配置树种,优先推荐栽植黄山栾、大叶女贞、柳树等乡土适生树种以及核桃、梨树等经济林树种。另一方面加强后期管护。乡(镇)、村成立管护队伍,及时做好浇水、培土、涂白、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加强对新植幼树的管理、保护,确保造林成效。

3 生态廊道绿化提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生态廊道绿化建设主体应该是各级政府,但地方财政投入落实不到位,建设资金存在严重短缺现象。二是目前省级林业资金采取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奖补形式,投入标准太低,与造林实际投入相差甚远,廊道建设完善、树种结构调整、管护等资金缺口大,仅依靠林业部门根本无法满足建设投资需求。

3.2 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

廊道绿化建设首先要落实造林机制,落实造林地块,而建设用地土地流转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制约了廊道绿化建设。近年来木材价格较低,影响了农民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现有通道防护林不通风、不透光,给发展林下经济带来困难,林地生产力下降,综合效益较低。在农民种粮效益明显高于造林收益,群众的利益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农民不愿意退耕植树;同时,廊道防护林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缺位,为保障生态效益,廊道绿化后实行林木限伐措施,廊道绿化建设用地严重影响了廊道绿化的建设。

3.3 廊道绿化提升质量不高

廊道建设多采用大户承包造林模式,建设模式不一致、标准不一,部分路段绿化植树行数没有达到要求,还存在苗木标准不高,个别路段苗木不合格,苗木规格、高度达不到要求,栽植标准不高,树坑小,苗木有倒伏等现象,并且生态廊道沿线受村庄、水塘、废弃坑等因素影响,新建林带有空档、断带、不连贯现象,绿化后达不到应有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3.4 管护工作难度大

廊道绿化战线长,任务重,管护难度大,并且廊道沿线部分路渠两侧立地条件差,林木成材受效益的周期长,群众对林木进行管护缺乏积极性,存在重造轻管现象,致使有些地段部分低洼处没有排水措施,林木浇水不及时,林木成保率较低。

4 加快生态廊道绿化提升建设的建议

4.1 建立健全政府高位推动机制

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生态廊道绿化提升工作机制。在领导力量上,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配合抓,把生态廊道绿化建管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严格执行领导造林绿化目标任期责任制规定,实行跟踪督查、重点督办。

4.2 保障生态廊道绿化建设用地

林地落实是生态廊道建设的首要任务,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建设责任,土地问题由属地的县区、乡镇、村三级解决,确保生态廊道防护林建设用地需求。同时,积极探索推行土地置换、租赁等新机制,采用政府租用土地、财政适当补贴、农业结构调整等模式,积极引导,破解生态廊道防护林建设难题。

4.3 加大廊道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各级财政要按照生态省提升建设要求,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资金投入比例,尤其是要增加生态廊道绿化提升建设投入。二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机制。通过资金扶持、以奖代补、信贷贴息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对民间资金、信贷资金的带动引导作用,努力形成以政府财政扶持为引导,企业和林农自筹为主,金融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林业建设投资体系。

4.4 建立健全生态廊道绿化管护机制

一是以确权管护为重点,按照“谁造谁管,合造共管”的原则,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实现资源增长、林农增收、生态良好的局面。二是进一步探索对生态廊道防护林受益主体直接进行补偿的新机制,把生态廊道两侧林木纳入到公益林管理范围,对廊道两侧林木涉及的农户给予补偿,签订限伐协议,引导林农自觉加大投入,参与建设,实现政府要生态、农民要效益的良性循环。三是要做好后期养护,加大宣传力度,新植幼树一定要做好浇水工作,确保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摘要:生态廊道绿化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主要载体。通过对漯河市生态廊道绿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生态廊道绿化发展的现状和主要做法,查找出生态廊道绿化建设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上一篇: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下一篇:预防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