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与变化

2024-05-28

重构与变化(共10篇)

重构与变化 篇1

急性心肌梗死 (AMI) 后常伴随有严重的心室重构, 已证明AMI后的心室重构与AMI后的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心源性死亡密切相关[1]。因此从AMI病人中区别出高危病人并给予积极的治疗措施以改善AMI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脑钠肽 (BNP) 是一种由心室细胞分泌的利钠肽类激素, BNP与AMI后的心室重构关系尚未阐明[2]。本研究通过观察AMI病人血浆BNP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与AMI病人早期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为AMI病人病情评估与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6月—2007年12月太原市中心医院心脏中心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64例, 男56例, 女8例, 年龄59.96岁±12.08岁 (35岁~81岁) 。梗死部位:前壁19例, 广泛前壁11例, 下壁22例, 下后壁12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符合如下标准中任何两条:①胸痛症状持续>30 min;②心电图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在肢体导联抬高≥0.1 mV, 在胸导联抬高≥0.2 mV;③血清酶学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肌钙蛋白I (cTnI) 较正常上限升高两倍以上[3]。排除陈旧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疾病、结核、恶性肿瘤、急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入选病人在发病后即刻 (24 h内) 、48 h、72 h、7 d时分别抽取肘静脉血2 mL, 加入注有依地酸二钠 (EDTA) 抗凝并加入抑肽酶的试管内, 分离血浆, -70 ℃冻存待检。同时测定肌酸磷酸激酶 (CPK) 、CK-MB以及血糖、血脂等。

1.2.2 血BNP测定 ARCHITECTI

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BNP浓度, 采用免疫荧光法, 试剂盒由ARCHITECTI公司提供。

1.2.3 CPK及CK-MB浓度

用酶藕联速率法测定。

1.2.4 超声心动图检查

发病后2周行心脏超声检查, 由专一医生使用美国ALT 9-HDI ESP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采用光点描记法对心尖四腔图作左心室描记测量室壁运动范围, Simpson法测定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LESV)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检出左心室阶段性运动障碍且梗死区室壁扩张、变薄 (<7 mm) 且膨出者, LEDV、LESV增加及LVEF降低<0.5作为左心室重构病人。

1.2.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AS-V8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 t 检验, 计数资料两组间差异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按中位数法分组 (BNP浓度) 。

2 结果

2.1 AMI病人血浆BNP浓度的变化

AMI病人BNP的释放呈单峰曲线, 于发病后48 h~72 h达到峰值, 然后逐渐下降, 到7 d时, 仍高于正常水平 (50~150) pg/mL。

2.2 AMI病人BNP水平与左心功能及左室重构的关系

AMI时BNP浓度与LEDV及LESV呈明显的正相关, 与LVEF值呈明显的负相关, 其中72 h与7 d时的BNP水平与LEDV、LESV及LVEF相关性更密切, 分别为r=0.71, 0.74, -0.53 (P<0.05) 和r=0.72, 0.74, -0.47 (P<0.05) 。

2.3 分组比较

按7 d时BNP中位数 (433.58 pg/mL) 分组, 分为低BNP组和高BNP组。

2.3.1 两组病人一般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间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溶栓治疗、PCI治疗)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 、载脂蛋白A (apoA) 水平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载脂蛋白B (apoB) 高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血糖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2 两组病人BNP浓度与CPK、CK-MB的关系

两组病人发病后CPK峰值分别为 (4 653±2 927) U/L和 (4 710±2 137) U/L, CK-MB峰值分别为 (465±280) U/L和 (547±405) U/L。两组间在反映心肌细胞坏死程度指标CPK、CK-MB上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3 两组病人BNP浓度与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关系

高BNP组较低BNP组在左心功能方面, LVEF值明显降低;在左室重构方面, LEDV、LESV值也明显增高, 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低BNP组左室重构总发生率为19.23% (5/26) , 高BNP组左室重构总发生率为63.16% (24/38)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BNP主要产生于左心室, 影响其分泌的关键在于心室容量负荷引起的心室压力及室壁张力的改变, BNP分泌的量与左室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既往有研究表明[4], AMI后血浆BNP的合成释放呈双峰曲线, AMI发病后16 h达到第一峰值, 4 d~7 d再出现一个高峰。本研究显示AMI病人BNP的释放呈单峰曲线, 无双峰改变。考虑与样本量偏小、采集样本的时间点少、反映浓度改变的精确度降低及所得到的双峰曲线研究是在早期研究中等有关。在现代治疗措施中血运重建治疗的增加, 大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β受体阻滞剂等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应用, 使左室重构明显改善、心功能恶化明显减少。因此BNP的分泌没有第2峰的出现。

Nagaya等[5]通过以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的变化作为衡量心室重构的标志, 对21例AMI病人进行3个月的随访研究, 得出BNP水平在AMI的整个病程中都显示了梗死区周围室壁张力情况, 并预示着心室重构的可能性, 进一步证实了BNP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密切独立关系。本研究显示在AMI病人7 d时, 高BNP组较低BNP组LVEF明显降低, LEDV、LESV明显升高, 进一步证实了BNP有对病人未来心室重构、心功能改变的预测价值, 可以早期评估AMI病人的预后。本研究发现AMI后3 d、7 d的BNP浓度的改变与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功能关系最密切, 机制不十分清楚, 可能在心肌梗死发生初期 (48 h~72 h) 病人存在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冬眠顿抑心肌的存在、缺血及机械张力的过度增加, 使BNP水平变化显著[6]。而72 h后以至于更长时间 (第7天) , 随着血流动力学稳定及冬眠顿抑心肌的恢复, BNP水平更能准确反映心室室壁的机械张力变化及心肌细胞缺血损伤程度。而这些因素是发生左室重构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7]。

BNP是能够早期反映左室重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可以作为一个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参与AMI病人的危险分层。由于本观察时间较短, 尚不知BNP对AMI病人长期预后的影响, 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White HD, Norris RM, Brown MA, et al.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as the major detevminant of survival after recovery from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 1999, 76:44-51.

[2]Crilley JG, Farer M.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brain natriureticpeptide after first myocardial infarction[J].Heart, 2001, 86:638-642.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 (12) :701-725.

[4]Tjeerdsma G, De Boer RA, Boomsna F, et al.Rapid bedside mea-surement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failure[J].Int J Cardiol, 2002, 86:143-149.

[5]Nagaya N, Goto Y, Nishiki mi T, et al.Sustained elevation of plasma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ventricularremodeling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Clinical Science, 2000, 96 (2) :129-136.

[6]Leonardo B, Aleksandar N, Guido P, et al.Left ventricul remodelingafter pri mary coronary angioplasty patterns of left ventricular dilationandlong-term prognostic i mplications[J].Circulation, 2002, 106:2351-2357.

[7]Satoru S, Michihiro Y, Masafumi N, et al.Plasma level of B-type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prognostic marker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long-termfollow-up analysis[J].Circulation, 2004, 110 (11) :1387-1391.

重构与变化 篇2

一个词,它作为人们对社会关系的一个常识性理 解,规训了人们的社会行动方式。面子作为一种 主观的感觉和体验,在所有文化中都是存在的, 它可以意会,但又很难确定其指代的对象。我们 认为任何从中华民族特殊性角度对面子的理解 都具有本质主义倾向,是我们反对的。任何试图 从脸面问题切入来解释社会结构性因素的企图 都会冒着简单化和颠倒解释顺序的风险。也就是 说,理解面子这个词语有助于理解社会关系,但 是不能立足于面子来解释社会结构,面子不是社 会结构关系的解释变量。面子研究的回顾

南京大学的翟学伟教授致力于中国本土社

会和心理研究,对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做过详细论 述。在《中国人脸面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翟学 伟,2006)一文中,他对面子如何进入学术视野以 及脸面研究的历史脉络有过很好地梳理。为了与 他的文献回顾加以区别,避免重述,我力图进一 步对前人的研究加以理解和归类,以便从我自己 的角度对面子问题加以探讨。

(1)面子的本质主义研究面子这个中国人 的日常用语进入文本的时间是19世纪末,由美 国传教士史密斯(A.H.Smith,1894)在其著作中首 次把它作为中国人的首要性格特征。由于面子这 个概念是在传统的本质主义研究大行其道的时 代进入文本的,因此,史密斯在当时的主流话语 环境中发展出自己的概念。他显然认为中国人本 质上具有某类共同的性格(智力)特征,并试图用 这些特征来解释社会结构性因素。今天看来,它 在理论上是有巨大缺陷的,所以这一类型的分析 对面子的解构与重构 吴凯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挑战传统的面子研究,指出它们具有本质主义和整体性的错误倾向。我们反对把面子作为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解释变量,认为它只是被社会建构的一种意识和行 为,具有片段性和多元性特征。我们认为权力等级是造成中国人面子意识和行为的根本原因,而

文化为之提供了传播的环境,语言又是其传播的渠道。关键词面子解构重构语言文化权力等级 吴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师210093 本文系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项目“全球视野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的部分成果 152社江会苏社学

在现代西方社会思想研究中已经很少了(当然也 不是没有,如Bell Curve一书)。在他之后,许多中 外学者也是从本质主义立场来理解中国人的面 子观的,例如鲁迅试图从中国人的性格本质上来 解释面子,林语堂认为面子统治了中国人的行为 方式,一些西方学者也把面子当作左右中国人行 为方式的价值观或者力量。他们的研究有一些共 同之处:首先都深受史密斯话语的影响;其次都 坚信中国人具有共同的民族性格(爱面子);第三 都把面子当作一个普遍共同的存在,对它的社会 和历史构建过程没有深入挖掘;第四都有意无意 地从民族性出发来解释中国的命运,面子被当作 一个社会结构的重要解释变量,但是对面子在社 会结构中被理解和构建的方式则不太涉及。鲁迅 在其杂文中就总是有意无意地从中国人的劣根 性出发,来切入社会结构,在他笔下似乎所有中 国人天生都具有同样的性格缺点(林语堂也差不 多)。所有这类有关面子的研究,我们都可以称之 为面子的本质主义研究,因为它们把爱面子看作 中国人固有的民族特性,并且用它来解释中国人 的行为甚至社会结构。社会理论研究发展到今 天,对普遍主义以及本质主义的叙事和解释方式 已经有了很多反思和批判。如果对这些批判有所 涉猎,我们会体会到这种研究的缺陷。这类研究 可以被看作面子研究的第一阶段,针对这种本质 主义倾向,我们的观点是:面子观在不同的社会 历史条件中是被重新构建并被个体重新解释的, 根本就不存在连续不变的、统一的中国人的面子 观(今天被推崇为有面子的事在过去可能是很没 有面子的)。面子这个概念应该被消解,被解析为 具体情境中的具体个体的主观感受和行为。(2)面子的社会建构研究之后,一些中外

学者对面子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这些研究 把面子置于社会互动关系中加以思考,它们不再 强调脸面观念源于中国人特殊的民族性格,而是 人类共有的某种心理感受。戈夫曼(Goffman,1955)对面子的定义是:“在特定的交往中,按照社会其 他成员对其社会价值的假设(期望),一个人有效 展示的(自身)正面的社会价值。面子是按照共同 接受的社会属性描绘的自我形象”。也就是说,一 个人在承担某种职位或者角色时,社会对他(她)的价值(作用、职责)必然产生某种期望,只有在行 动中满足这类期望时,他(她)才有社会价值(面 子)。这类研究摆脱了以前的民族性格取向,从社 会建构主义角度来分析人类对自我的评价和塑 造。它们试图从人类互动的客观情境中理解行动 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从而对面子作出科学的分

析。何友晖(Ho1974)基本上接受了戈夫曼的思想。他认为面子以个人地位为基础,在社会互动过程 中获得或者失去。占有某个社会位置的人如果不 能满足社会对他的要求或者期望,就是丢失面 子,同时就严重影响了他在社会中的有效作为。个体在与不同的社会主体互动时,对面子的体验 是各不相同的。他分析了赢得面子和丢失面子的 不同的社会机制和社会情境,认为面子行为不是 个人决定,而是在相互接触的人类群体中产生 的。所以爱面子是人类普遍的现象,“面子”应该 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对这一类研究,我们可以称之为面子的社会

建构研究。它们试图在社会互动中寻找一些普遍 的规律,用来解释面子获得或者失去的机制。社 会建构研究的优点是在社会互动的情境中来解 释面子,指出了不同社会主体在体会面子时的差 异性;它不再把面子观念归结为某个民族的特 性,而是力图从具体的人类行动中理解它。我们 认为,这类研究的缺点就在于它们寻找产生面子 行为的普遍统一的社会力量,认为在这种力量构 建的社会情境中,个体必然以同样的方式产生自 己的面子行为。这种传统的理性和科学的研究取 向忽视了二个问题:(1)个体对文化和所处环境的 主观解释(2)文化横向的高度多元化和纵向的不 连续性。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个非洲部落很有面 子的事在西方社会可能就是很没有面子的事,在 30年前的中国很有面子的事目前可能很没有面 子,在同一个社会中某个人感到有面子的事会让 另外一个人感到没有面子。所以,这种传统的社 会学研究方式———寻求建立面子(观念和行为)的 普遍和统一的解释模型---在今天这样一个大众 文化主导的信息社会(多元、片段、差异、信息快速 传播)中是困难重重的。

(3)面子的宏观结构研究如果说上面的研

究侧重于微观社会情境中的面子观念和行为,那 么另外一些学者则从社会的宏观层面切入面子 研究。例如,翟学伟试图论证中国的社会文化背 景对面子思想的塑造作用,又力图用中国人的面 子观来解释中国人的行为模式以及宏观社会运 行方式。他主要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习俗中寻找 面子观念的源头(翟学伟,2006),又从脸面观念出 发研究中国人的行为模式(规律)。最终,他试图从 个体行为模式上切入,研究社会建构方式,他认 为:“真实社会的建构是社会个体运用行动策略 同现存的社会结构相权宜的产物。它在中国日常 153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社会中以个人权威(权力)、道德品质(人品)、礼尚 往来(人情)、连带关系(面子)为基础建构起来”(翟 学伟,2006)。他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带有 本质主义色彩的文化决定论研究,主要从中国传 统的文化习俗中推演出目前的面子观念(行为), 再推进到社会的结构层面。我们可以把这类研究 称作面子的宏观结构研究,它立足于宏观的社会 文化背景来探讨宏观的结构性问题。这类研究的优点在于探讨了宏观社会力量

对面子观念和行为的作用,不过它和上面的建构 研究有相似的问题。这类研究还没有充分注意到 个体对文化习俗在特定情境中的主观解释过程, 而是过于看重传统文化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塑 造作用。它的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对社会的物质 性力量探讨不足,例如,面子感受是如何被地位 不平等、权力关系等等所塑造的。他的第三个问 题是对历史的间断性关注不足,似乎今天的社会 和100年前的社会还相差不大。按照斯瓦德勒尔(Swidler,1986)的观点,个体并不是被动地为文化 所控制和塑造,而是主动的理解和运用文化。符 号、习俗、传统、价值观等等都是个体在世界中行 动的工具,个体对这些文化工具加以选择,应用 到自己的社会行动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说,个 体不停地对文化、制度、经济等社会力量加以解 释,并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行动选择。因为 个体的主观解释,所以试图在相似的社会力量中 确定相似的面子观念和行为是困难的。我们在研 究面子的形成过程时,应该注意文化的多元性、历史的不连续性以及个体的主观性。我们应该更 多地在今天中国的社会权力关系中,而不是从文 化传统中,来理解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和行为。面子观念和行为本质上属于微观人际互动

过程,但它又被宏观社会所制约。上面的归类并 不是绝对的区分,各种类型的研究之间其实有很 多相通之处,我们只是区分各个类型更倾向于强 调什么。例如翟学伟教授致力于微观行为研究, 但是他特别强调这种行为背后的文化力量以及 它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力量,所以我们认为他更偏 向于宏观文化和社会结构研究。对面子的解构

传统上,对面子的社会学研究都试图发展某 种普适性的解释模式,挖掘出一些确定的规律。这种企图固然有其价值,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 性。我们更倾向于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讨 论面子观念和行为,我们认为面子本质上是一种 话语,反应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社会互动关系)的 理解;在不同的社会结构(环境)中,它又会被行动 者各自重新解释。面子观念和行为不能只是从文 化传统中寻找原因,它也是被社会现实所塑造的。(1)从语言角度理解面子意识的传播面子

这个词语能够长久流传,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表 达方式,必然有它让人印象深刻的特性。由于它 的出现让使用者用一个词语就能表达深刻的意 思。因此我们可以假设,面子这个词语是在某种 偶然的场合被提出来的,而在当时的社会中,它 应该很简洁又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互动 中关注的问题,有其社会文化背景。

我们可以用模因理论从语言传播角度来分 析面子这个词语的大众化过程。“模因(memes)”一 词由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

(Richard Dawkins,1976)中首次提出,它是基于基 因一词仿造得来的,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作为 语言的基本单位,模因象病毒一样,可以感染别 人的大脑,而且寄生于受感染者的大脑中,通过 受感染者在语言交流中向其他人传播。这种病毒 逐渐规训受传染者的行为,还推动他们去宣扬这 种行为模式,所以模因的核心能力是自我复制、传播和规训人的行为。简单说,模因被看作是大 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 子,它表现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 尚服饰、器具制造等的模式。模因不只是有语言 学上的意义,更有社会学上的意义,可以用来解 释文化的传播和对人的行为的规训作用。我们说,面子一词是一个模因。它能够非常简 洁和形象地表达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所关注的问 题,所以一进入语言就能满足交际、交流的需要, 因此作为语言模因而被广泛接纳和复制。模因理 论认为,模因作为文化的基因,通过模仿将一些思 想或意识加以传播,并代代相传下来。但是在不同 文化和社会环境中,模因在表现形态上会产生变 异,如受传播者往往只是了解这个词语,但是并不 能清晰的界定面子到底是什么。由于受到这个词 语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面子问题,并 且站在个人角度对它不断的加以诠释,影响自己 的日常行为。如果说的确存在面子行为的话,不同 个体也是在不同的环境中以不同方式来表现这种 行为的。面子意识一方面影响人们对自我的评价, 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在目前这样一个 片段化,高度差异性的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和观念 是不可能被某种统一的民族文化思想所塑造的。所以,我们说,面子这个词语推动很多人意识到面 154社江会苏社学

子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但是统一的中国人的 面子行为模式是不存在的。

受当代文化研究的影响,我们还可以从常识

知识的角度来理解面子。正如在没有清晰定义的 情况下,人们在交流中首先熟悉了这个词语,进 而获得了面子意识,这种意识反过来又影响了人 们的社会互动行为。面子最终成为人们对社会生 活的常识性理解,这种理解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 大的驱动力和约束力。面子这个词语进入了几乎 所有中国人的脑海之中,变成人们的日常知识。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知识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规 训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力量。但是后现代主义者又 认为,知识的力量是片断性和差异性的。面子常 识(知识)在目前的社会中仍然影响人们的意识, 但是这种影响发生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也 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我们还认为,普遍确定 统一的面子行为模式是很难产生的,面子观念和 行为在特定环境中由特定个体加以诠释和选择。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所 理解的面子可能根本不同,一部分人的面子意识 和另外一部分人可以完全不同。从历史过程中 看,社会环境的改变也影响了人们面子意识的强 弱,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

(2)从文化角度理解面子观念在前一部

分,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面子意识的产生和 传播。这种分析有其意义,但是它没有注意到面 子背后宏观的驱动和约束力量。话语传播对面子 意识的产生影响很大,但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 观和制度力量如果不能强化这种意识,它即使产 生也可能难以大面积流传。过去很多研究都涉及 到中国人特殊的文化思想对面子意识的决定作 用。我们并不赞同文化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只 是认为它有一定的驱动作用。我们认为,面子起 源于社会互动中个体对自己社会价值的感受,失 去面子的感觉就是失去或缺少价值的感觉。这种 感受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但是和个体性 格和主观的理解也密切相关。西方文化让个体自 己去体验自身价值,而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人们在 社会生活中通过他人的眼光来进行自我评价。由于西方的个人主义强调一切以人为中心, 社会是个人达到最大福利的手段,社会价值由个 人来体验判断,所有个体相互是平等的。它怀疑 权威,强调个人权利的同时也强调尊重别人的权 利。在强调个人自我依赖,自我判断,平等,尊重 别人权利的西方社会,虽然权力、身份和经济的 不平等把个体纳入不同社会阶层,但在个体之间 进行比较时,分出高下的意愿并不强烈。本质上, 人际互动中相互比较的是各自作为人的价值的 高下。因此导致西方文化中有二点决定了人们相 互比较的愿望不太强烈。其一就是我们讨论的个 人主义理念,它让个体自我体验和判断其个人价 值,而不是通过别人来判断自己存在的价值。其 二就是基督教的影响,它认为人的价值是在神的 世界中得到评价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互动 中个体对他人评价的关注。

民族性格研究很难讲有什么科学价值,但是 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可以观察发现的,而这 种主流价值观又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中形成的。正如思想启蒙运动时期,西方从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中世纪的社会秩序 向自由-个人主义主导的社会秩序过渡,西方中 世纪社会的秩序是建立在封建力量和宗教寺庙 力量双重控制之下的,其社会分化也远远落后于 同期的中国社会。表现为绝大部分个体同时依附 于领主和僧侣(神),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发展的 极为简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的分化 把个体置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个人对自 己的价值评价也主要在现世的人际互动中完成。因此,正如何友晖所言,爱面子成为人类普遍的 现象。但是我们前面也论证过,西方价值取向弱 化了个体的面子观念。这就是西方人能够理解面 子,但是这种观念并没有在西方语境中作为模因 而大规模传播的原因。

在国家权力之外,中国农业社会“相对”高度

发展,士、农、工、商、兵等等构建了一个相互依赖、较为复杂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 是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为了维护其秩序而发展起 来的。在中国,复杂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价值 是在现世社会的人际互动中加以评价的。我们说, 中国文化推动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他人的眼 光来进行自我评价。下面我们用中国儒家“礼”的 准则来说明这个论点。“礼”是社会按照每个人的 身份地位规定的行为准则(规范),是维持人与人之 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则和道德秩序的需要。尊“礼”就是社会成员在自己的身份位置上表现出 恰当的行为方式。如何才能算恰当则是社会定义 的,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个人行为。所以,所有 社会成员(被主流文化所塑造)对特定个体的行为 方式都有某种期望,不符合这种期望就是失礼,会 让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感到羞愧。这其实就 是个人价值受到伤害,失去面子的感觉。在一个虽 然分化,但是思想并不是多元化的社会中,个体总 155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是在群体的(主流道德秩序)压力之下,做出适应性 反应,也就是在别人的眼光中判断自己的价值的 得失。整个儒家思想构建了一个监视性社会文化 环境,置于其中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在现世别人 的注视下通过他人来评价自身价值。

儒家文化鼓励人们坚持操守(合天理),自强 自立。在社会关系中,它鼓励人们按照儒家的行 为准则行动,认为不符合准则的事就不能做,不 管压力或诱惑力有多大。儒家文化其实非常强调 个体在天理的指引下,寻求自我完善和社会成就(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的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 强调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和西方个人 主义的发育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又把个体置于 一个道德秩序之中,通过其他社会成员来对之加 以评价和监视。儒家个人主义[1]的另外一个陷阱 是,只强调个人责任,不推崇个人权利。我们发 现,中国文化价值观一方面推动个体追求成就, 另一方面又阻碍个体独立地发展自我。追求成就 会推动个体注意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为,不 能自我评价其价值会让人们渴望别人的认同。我 们说,中国文化为面子意识提供了一个文化环 境,即通过他人来自我评价,但是这个环境只是 为面子观念提供一个传播的土壤,因此我们认 为,中国人的面子意识是在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 中产生并被强化的。

(3)社会权力结构中的面子我们前面谈

到,面子是一种感受和行为,它本质上是个体对 自己在社会中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判断。中国 文化推动人们寻求成就,但是又没有发展出西方 式的个人主义,因此人们更加期望他人的认同。为了这种认同,很多人甚至做出极端非理性的行 动(不符合个人的最大利益)。面子感觉是在人与人的比较中产生的,如果 不让别人知道,一个人哪怕再做错事、再失败都 不会觉得没有面子。因此我们说,等级社会可以 强化人们的等级意识,等级意识驱动人们因为相 互之间的高下差异而体验价值的得失感。假设有 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自由-个人主义成为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推测,在这 个社会中人们不会因为权力、收入和地位的不平等而感受到社会价值的差异。于是人们肯定都会 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或完成社会职责的好坏可 能会让人们产生价值上的得失感。所以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仍然会有何友晖所描述的面子意识, 但是不会有权力地位金钱带来的价值缺失或者 满足的感觉。前面提到,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对自 我有强烈的感受,严格的等级划分会让追求自我 成功却又处于劣势社会地位的人产生巨大的价 值缺失感。面子行为其实是人们弥补心理虚弱或 者获得心理优势的做作式行为,它并不一定给人 们带来实际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能够带来人们心 理的满足感。面子意识和行为在中国流行,本质 上是因为中国社会中权力意志构造了高度等级 化的社会,弱者在其中产生深深的价值缺失感。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价值,求 得他人的认同,即使这些方式有时会损害其个人 物质利益,他们也在所不惜。社会中真正的强者 虽然也具有面子意识,但是对自己优势地位的自 信会让他们很少采取不计利益的面子行为。只有 在他们遇到更强者时,面子意识有时才会作怪。在今天的中国,权力等级制造了一个等级差 异无处不在的社会,连死后怎么称呼、怎么开追 悼会、怎么放骨灰盒都在权力安排下分出高下。它激发了中国人去攀登权力阶梯,分出高低。金 钱、社会地位和官职大小都能把人打入权力阶梯 的不同层级之中。这种强烈竞争的局面,加上中 国价值观中对个人成就的推崇,塑造了人们的面 子意识和行为。但是面子在一个社会被构建,在 另外一个社会也可能被消解或者重构。传统上,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国社会时,常常 把面子意识和行为看作这个社会中一股强大的 涌流,无处不在,规训和推动人们的社会行动,而 这些行动又影响了社会结构的建构。面子此时已 经成为一种解释变量,用来解释社会制度和文 化。面子被他们看作解释中国社会独特性的一个 重要因素。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面子本质上是 社会结构的产物(而不是相反),它是所有社会中 都存在的。我们的结论是,中国人片段性的面子 行为需要在中国的社会权力等级结构所构建的 社会情境中寻找源头,对面子的解释也应该是针 对个体的、片段性的。面子的重构

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一书开头写道:“今 天,你只需要提及社会等级这个话题,就可以轻 易地激怒别人。„„最近有人问我正在写什么 书,我说正在写一本关于美国人的社会等级的 书。人们听后马上会先紧一紧自己的领带,再溜 一眼衬衫袖口看看有没有磨损开线。几分钟之 后,便悄悄地站起身来走开。”(保罗·福塞尔, 2002)按照作者的分析,中产阶级是美国最为虚荣 和势利的阶层,原因则是由于他们像螺丝钉一样 156社江会苏社学

可以被随意替换,因而最缺少安全感,生活也最 焦虑。在这样的心态中生活,首要的事情就是必 须得到他人的承认,要在他人眼里看起来生活过 的既得体又安全。因此他们的爱虚荣和喜欢炫耀 在衣食住行和话语上必然体现出来。

面子不是价值观,它是由文化价值观和社会

权力关系构建的个体主观感受和行为。面子意识 不是中国人独有的,它在所有存在等级权力的社 会中都会产生,但是不同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会 推动或者弱化这种意识。语言文字的不同也会影 响这种意识的普及程度。在美国留学时,我接触 过不同国家的学生,感觉印度人的那种虚荣面子 心理也不比中国人弱,只是他们没有发展出一个 同样的词语来描述这种心理而已;受过理性主义 熏陶的西方人通常不会因为面子意识而采取非 理性的面子行为;日本人没有中国人那种强烈的 个人成就意识,不符合集体期望会让他们产生羞 愧感。面子观念在每个社会都存在,但是在中国 社会强烈的权力等级思想加上个人成就价值导 向对它有很高的强化作用,加上缺少西方式理性 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熏陶,中国人往往更喜欢相互 攀比,在比较中分出高下,找到面子感觉。进入现代工业社会(17世纪初),God,Nature, Reason成为了西方构建公民社会的三个基石(不 是权力技巧)。在自然法则(上帝的法则)之下,人类 通过理性来体验这些法则,依赖人的善心构建一 个共同生活的社会。洛克和弗格森的这种思想至 今影响西方人的思维,但是它被后来者所批判。休谟和亚当.斯密试图从市场交换关系形成的人 类互动网络中来定位社会的道德秩序,认为个体 在追求自身最大利益时自然带来社会的最大利 益,这个思想是西方传统的自由-个人主义思想 的源头。黑格尔和马克思都发现了自由-个人主 义的本质问题,即追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 化根本上是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个人利益的 无限追求会产生阶级的分化,从而造成资本压迫 人,少数人压迫多数人。对整个社会来说,公共利 益在个人利益追求中其实是受损的。黑格尔试图 通过国家权力来解决这个社会矛盾,而马克思则 认为这个国家完全是资产阶级国家,根本解决不 了这个社会矛盾,因此希望通过革命来建立一个 未来社会去解决问题。从这个简单的回顾中,我 们发现,西方的近代思想史是一个依靠理性思辩 而逐渐发展的思想史。理性和上帝的道德秩序控 制了西方文明,从这个文明中产生的个体往往会 精密计算个人的最大利益,在虚假的面子感觉和 真实的利益之间往往会抛弃前者。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从来没有经历过一场 真正的文化和思想革命,而是在农业文明中形成 的价值理念和社会控制方式统治着中国社会。今 天的中国依然是一个等级化的权力社会,权力观 念和行为深入社会每一个角落。社会的高度等级 化创造了一个人们相互攀比竞争的环境,个人成 就价值导向让人们产生超越他人,达到个人成功 的强烈欲望。个人成功在中国文化中不是由个体 自我评价和体验的,而是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实现 的。这种对攀比的强烈兴趣本质上是中国人面子 意识和行为的源头,面子感觉其实就是攀比中产 生的失落或者满足的感觉。虽然个体感觉不同, 但是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而且这些比较根本没 有统一的道德标准。

我们说,面子这个词语指代了某种意识和行 为,面子的重构就是面子意识和行为产生方式在 不同环境中的重建。例如传统上,人们会因为其 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并为人所知而产生丢面子 的感觉,但是在今天的差异和多元社会中,一些 社会成员会以违反传统和社会规范为有面子(我 们还会问,在信息社会中,通过电脑在家里办公, 面子如何产生?)。面子重构的根源是社会结构和 文化价值观的改变。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是集体主义导向的民 族,其实西方文明中也存在强烈的集体主义传 统,例如基督教、自然法传统都强调人们的团结 和合作。在工业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之后,这种 传统受到了修正(但从来没有被放弃,团结和合 作仍然是当代西方社会秩序的基础,不过这种团 结和合作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带来的相互依靠基 础之上的,而不是依赖传统的宗教、血缘和贵族 统治等等)。尤其是商品史无前例的丰富带来了 消费文化的兴起,在这种环境中人的欲望不断上 升,观念不断改变。结果就是自我意识和个体意 识的不断强化。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由社会生 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决定的,今天中国的大众消费 方式就在不断的革新和创造其文化和道德秩序。目前中国进入一个快速工业化时期,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和互动方式也在快速改变。这种改变 必然带来文化上的转型,也会带来社会权力安排 上的转型。我们可以预期,相比于过去,市场力量 会带来一个权力上更加平等的社会,自由-个人 主义也会在西方文明和自身市场力量的推动下 在中国逐步扎根。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必然会让 个体以新的方式来理解面子这个词语,从而展现 157 出不同的面子意识和行为。同时,我们这个社会 在逐步分化,差异和多元化越来越成为这个社会 的基本特征。所以面子意识和行为也会展现出高 度的多元化,试图用普遍的面子(规律)来解释中 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结构显然是不可能的。若 干年后,面子这个词语很有可能在中国人的日常 话语中消失,因为它会失去滋生的土壤。即使还 有面子观念,也是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主观 理解而随时构建的。结论和讨论

研究面子的文字已经出现了很多,虽然角度 不同,但是本质上它们都试图发展普遍宏大的解 释模型,展示面子意识和行为发生的规律。这种 传统的社会解释模式对帮助人们理解社会现实 作用很大,但是它也把人们引入了一种整体化、简单化的思维定式之中。在文章中,我们试图说 明,面子是片段的,是由人类主体在特定社会文 化情境中构建的。我们还认为,面子意识和行为 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为它们产生的宏观环境 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该在社会现实的结构中解释 面子行为,而不是用面子行为来解释社会的结 构。就是说,面子观念是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 的共同产物,而不是相反。微观上,面子观念是通 过语言传播的,并被社会环境所强化。面子观念 能被西方社会所理解,但是难以大规模传播,其 原因在于西方自由-个人主义价值理念以及宗教 思想对其具有制约作用。文章中我们没有讨论西 方的社会结构对面子意识和行为有什么影响,但 是我们可以假设西方社会中理性的市场运作模 式对面子具有某种弱化作用。中国的权力社会运 行模式加上中国世俗传统文化中“出人头地”的 个人主义思想对面子观念(行为)起到强化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社会整体环境 的改变一定会弱化面子意识和行为。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想到另外一个问 题。笔者认为,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是在特定社会 中建构出来并持续变化的。因此在某些时期,研 究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这种研 究极容易带有本质主义色彩,即往往从中国人的 民族性出发来解释中国的社会结构,而不是相 反。其实,中国不同于西方世界的是她的主流价 值观及其社会权力结构,这些决定了中国人的行 动系统。也就是说过多强调中国人行为的独特 性,对之进行描述,其实意义并不大。中国人很多 行为方式是人的本性决定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文 化情境中发生的。其它社会的人和中国人有许多 相同的行为方式,例如爱面子;在找工作时社会 关系都极为重要;血亲关系在每个社会都是社会 关系的根基;自私自利的行为等等,但是制度力 量和主流价值观会影响人类这些本能行为倾向。所以,与其研究所谓的中国人的行动方式,还不 如研究中国人行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即制度和 文化价值观。制度和主流价值观共同决定人们的 思想和行为,但是人们自身的性格也会影响他们 对环境的理解,从而影响其行动。在今天这样一个 极其多元的社会中,差异才是最显著的,而共性 已经越来越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中国 人的共同的行为特征也是意义不大的学术活动。注释

[1]儒家文化是中国农业社会的精英文化,它规训了大众, 但是普通大众也发展出自己的下层文化。我们这里所称的儒家个 人主义和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人的差序格局中所提到的自我 主义是有区别的。自我主义似乎是下层百姓在农业社会生产关系 中形成的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足自保文化,它远没有儒家提 倡的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大气势。参考文献

[1]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129页、第140页、第231页。

[3]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年版。

[5〔]美〕保罗·福塞尔:《格调》,石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 版社2002年版。

[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 纪》,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教”与“学”的重构 篇3

对学生的试卷进行及时讲评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每次评完试卷,总会有教师感叹,为什么反复强调的重难点、易错题的错误率还是居高不下?更奇怪的是,做的时候错误百出,可把试卷发回去订正时大部分学生又都能很快地订正正确。特别是到了期末复习,这一问题暴露得尤为严重。对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要说学生不懂吧,也不完全是,否则怎会大部分错题都能订正正确呢?但是为何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却总是错误百出?

二、思考归因

在机缘巧合下,笔者了解到了“学习金字塔”的相关知识,这似乎为寻找学生反复出错的原因指出了方向。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并提出的。

该理论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效率达到90%。

对照“学习金字塔”,不难看出,不当的学习方式是引发反复出现相同错误的主因。那根据这一理论,能不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善呢?金字塔的最底端,其学习效果可以高达90%。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立即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学的小老师,是不是教学的效果更佳呢?而这两种形式,能不能在试卷讲评课中得以应用呢?

三、实践尝试

(一)循序渐进,探索尝试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老师梦”,几乎人人都愿意当别人的小老师,关键是怎样当好一个小老师。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对其他人进行教学,不仅要对内容相当熟悉,同时也要透过语言的呈现来进行沟通。所以学生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通过独立思考,将内容先内化,然后在内化的基础上,转化为能让其他人理解的表达方式。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吸收—表达”的过程,“吸收”为表达服务,“表达”又更好地强化甚至优化“吸收”。同时,也因此开发、提升了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不过这一目标的达成,不是仅仅凭教师一句“你来当老师”就可以完成,需要学生各方面的贮备。首先需要学生对错题能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订正,更进一步的要求是能够把易错的题目的相关知识点、解题方法等表达出来,使他人能够理解。

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当上合格的小老师,笔者在尝试之初,放缓了试卷讲评的进度。

第一步,家长合作。笔者把试卷订正当作家庭作业让学生带回家,要求学生和家长合作,在家里进行“模拟”课堂。因为,在家长面前学生相对比较放松,会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也是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一步地厘清思路,之后在给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的时候,就能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步,同学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在讲台上的侃侃而谈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当看到同伴当“老师”,同学的教师风范足以引起学生心中的渴望,促激发言的欲望。每个班中,总有一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是相对比较强的,而这一部分学生也往往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笔者就让这些学生先进行讲解示范,并及时予以肯定和指点,激发其他学生当小老师的欲望。

第三步,合理分组。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在座位的编排上,笔者也下了一番功夫。以教室的自然座位为基础,以前后两桌四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尽量做到层次分明,并在其中选择组织能力强、基础扎实的一位学生作为组长,这样有利于小组交流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也比较能兼顾到各类学生的发展。

(二)还学于生,形成模式

有了前一阶段主客观条件上的充分准备,“我来当小老师”计划真正得以开展了。在这样的试卷讲评课上,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自主订正。每一次考完试,笔者都会第一时间批阅试卷,第二天趁热打铁进行讲评。课始,先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订正。在这一过程中,提醒学生边订正边思考这样的问题“哪里错了”“错因是什么”“怎样订正”“依据是什么”“要提醒同学什么”。自己能订正的题,只要能回答这些问题,充当小老师是绝对没有问题了。对于不能订正的题,学生的任务就是做上记号,想想“什么地方不明白”,做好认真听别人讲解、向同学提问的准备。

第二步,小组交流。这是整堂讲评课的重头戏,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讲解的内容为:小组同学正确率100%的题目省略不讲,只讲大家有错的题目。在小组中,当小老师的先后次序是有讲究的:首先给当次考试中,小组内最低分的组员优先当小老师的权利,开始笔者担心这样的做法会打击这些学生的自尊心。可一段时间下来,却发现结果恰恰相反,这些学生都很乐意第一个当小老师,因为这一部分学生在自己订正的时候,也许只能订正出一些不算太难的题目的答案,如果由比较优秀的同学先讲的话,这部分学生到最后能够选择讲解的余地就比较小了,所以他们更愿意先发言。因此,这也成了惯例,当小老师的顺序就以得分从低到高,把自己原来做错的,现在已经能够订正的题目,以小老师的身份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则负责提出质疑,到小组同学统一观点为止。第一个同学讲完自己会的,就由第二个同学接着讲没讲过的,同时又是其他同学有错的题目,或是前一个同学没有讲透的,或有不同意见的,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整张试卷的讲评。如果有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先组织小组讨论,能有结果的,就进行组织整理,没有结果的,则留待全班交流时提出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人人有发言的机会,哪怕是数学成绩最差的学生,他也总有一些题是自己能够独立订正并能较清楚地表达的。那么根据“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在他思考订正后,马上进行应用,教给其他人。经历了这样一个“吸收—表达”的过程,至少对于这一知识点来说,几乎可以说是牢牢地镌刻在他的脑海中。对一张试卷而言,可能一个人能讲授的只有几道题,但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的宝贵的几道题,每一张试卷都能达到增加几个知识点巩固,哪怕只有一到两个,那一个学期下来,甚至几年下来,量的积累也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步,全班交流。这一环节控制在10分钟左右,首先是由教师对小组交流的结果作出点评,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便下一次能更好地展开,或由学生直接互相评价。其次,对本张试卷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强化提升,笔者在改卷的时候一定会做好记录,记下错误率最高的题、平时教学忽略的题、有创造性解答的题,都在此时提出来,再一次作为学生讨论讲解的材料,同时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学生迫切希望展示,展示的过程即是应用的过程。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期待获得解决,正是引导的最佳时机,此时有学生能讲解最好,哪怕没有学生能系统讲解,也总会在集体交流中获得一些思路,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学”是主动的、快乐的,在这种主动与快乐的情境中,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了知识,更建立了学习的兴趣与自信。目前,对这一试卷讲评的模式笔者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中,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其实,只要我们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学生也一定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重构与变化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为我院2012年1~12月首次出现AMI的患者。其中, 男51例, 女20例。根据患者发病时间进行临床分组, 其中发病12 h内入院的患者立即给予PCI (A组) , 发病12 h后的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 分为延迟PCI组 (B组) 与内科保守组 (C组) 。其中, A组患者31例 (男22例、女9例) , 年龄51~81岁, 平均 (62.3±12.4) 岁;B组患者20例 (男14例、女6例) , 年龄53~80岁, 平均 (62.1±12.0) 岁;C组患者20例 (男13例、女7例) , 年龄55~84岁, 平均 (62.5±12.2) 岁。此外, 另外纳入17例健康者 (D组) 做为对照组。对4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发现差异并无显著性 (P>0.05) , 说明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 A组:患者入院后, 给予阿司匹林以及氯呲格雷口服, 剂量分别为320和300 mg, 之后送手术室进行PCI; (2) B组:患者为延迟PCI, 口服药物以及手术方案同A组; (3) C组:C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以及氯呲格雷口服, 剂量分别为320和300 mg, 不进行PCI, 给予心电监护与指脉氧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B-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12 h、24 h、7 d、30 d和90d抽取6 m L静脉血,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 进行MMP-9、TIMP-1和hs-CRP浓度的测定。此外, 患者在入院后3 d、30 d和90 d使用超声心电图检测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EDVI) 、收缩末期容积指数 (ES-VI) 、射血分数 (EF) 和室壁运动指数 (WNSI) 。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4.0软件。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c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治疗情况比较

所有PCI手术均成功, 术后3月发现A组及B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C组。数据见表1。

2.2 各组MMP-9、TIMP-1和hs-CRP浓度结果比较

各组患者入院后MMP-9、TIMP-1和hs-CRP浓度即明显高于对照组。除24 h是A组MMP-9、TIMP-1和hs-CRP水平稍低于B组外, 其他时间点A组各指标均明显大于B组 (P<0.05) 。而无论何期间, C组各指标均高于A、B组 (P<0.05) 。数据见表2。

2.3 超声心动图分析

发病30 d、90 d EDVI、ESVI、LVEF A组均显著优于B、C组 (P<0.05) 。30和90 d EDVI、ESVI和

注:1) 与A组比较, P<0.05;2) 与C组比较, P<0.05

LVEF B组显著优于C组 (P<0.05) 。C组30 d与3 d相比EDVI、ESVI增大, LVEF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WMSI A、B组30 d、90d、180 d较3 d明显改善, C组呈进行性恶化。数据见表3。

注:1) 与B组比较, P<0.05;2) 与C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目前的研究证明, AMI患者在发生LVRM的过程中, 其主要会造成心肌组织与细胞的严重损伤。心肌细胞出现大量的坏死, 心肌出现肥厚。此外, AMI能够造成心肌间质纤维胶原合成与降解的功能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 最终引发左心功能损伤。这也是临时上评估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5,6]。心脏基质在AMI后LVRM中的作用临床研究较少;心脏胶原基质代谢受控于两个基本过程:胶原合成和胶原降解。研究表明[7,8,9], 其水平的变化是造成胶原合成和胶原降解出现不平衡主要因素。AMI患者在发生LVRM的过程中, MMPs能够将胶原蛋白降解, 最终引发左心室扩张和纤维化[10,11]。

本研究发现, 患者在入院后就出现了明显的MMP-9、TIMP-1以及hs-CRP的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这表明MMP-9的上升与AMI存在密切的联系, 而MMP-9的来源可能是AMI区域内的不稳定斑块。A组患者入院后随即进行了PCI, 手术后, 可以发现MMP-9、TIMP-1以及hs-CRP的水平又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这说明, 在PCI操作中, 可能引发一定的血管损伤, 造成炎症反应。目前的研究表明, MMP-9的表达可以被多种炎症因此调节。研究较多的有白介素 (IL)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以及一些生长因子等[12,13]。在PCI术后的第7天, 笔者发现MMP-9的水平逐渐下降, 并和对照组基本相同, 但其与B、C两组比较仍有明显的差异 (P<0.05) 。此外, A组在术后90 d, 患者TIMP-1的水平还是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B组方面, 术后7 d, 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 但在30 d时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 与C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P<0.05) 。而TIMP-1水平方面, B组一直高于对照组。在保守治疗的C组患者中, 无论是MMP-9、TIMP-1还是hs-CRP, 其水平在任何时期均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与AMI患者病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 炎症反应能够引发心肌的损伤, 其损伤程度与炎症指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因此, hs-CRP的水平往往可以用来测定心肌损伤的程度, 临床可以将其与c Tn I一同用来并评估预后[14,15]。因此, hsCRP在AMI过程中, 可以评估炎症反应的情况以及斑块的情况, 对AMI预后有较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发现, B组患者与A组患者在PCI术后近期hs-CRP水平未见明显的差异,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 B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A组。说明延迟PCI能够有效防止AMI术后LVRM的发生。在第3、30和90 d时, 笔者对患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的测定, 在分析了相关与左心室重构存在密切关系的指标后发现:C组患者在发病后30 d出现了明显的左心室重构现象, 而90 d时, 其情况仍存在进行性的加重。而B组患者在90 d时, 可以发现左心室重构现象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提示延迟PCI能够防止左心室重构, 改善已经发生的病变。说明, 临床上在AMI患者中, 延迟PCI是一个很好的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 LVRM过程中MMP-9、TIMP-1、hs-CRP在维护AMI后心脏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尽早开通IRA可抑制心室重构, 延迟进行PCI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左室重构以及相关的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TIMP-1) 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的变化与AMI后近期左心室重构 (LVRM) 和功能的关系。方法 临床纳入71例首次AMI患者, 其中31例患者 (A组) 在发病后12 h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 20例患者 (B组) 给予发病后7 d内的延迟PCI, 20例患者 (C组) 不进行PCI, 给予常规内科治疗, 同时选取17例健康者 (D组) 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MMP-9、TIMP-1以及hs-CRP的变化。使用超声心电图检测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EDVI) 、收缩末期容积指数 (ESVI) 、射血分数 (EF) 和室壁运动指数 (WNSI) 。结果 A组EDVI、ESVI、EFA明显好于B、C组, B组好于C组 (P<0.05) 。MMP-9、TIMP-1、hs-CRP B组好于A、C组 (P<0.05) 。结论 AMI后早期血清MMP-9浓度即升高, LVRM过程中MMP-9浓度与EDVI、呈正相关, 与EF呈负相关。

“英雄”的重构与复兴 篇5

蒂勒曼以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作为开场曲,不仅因为它顺理成章排在首位,更由于其自身孕育的蓬勃朝气。第一乐章缓慢的柔板引子在拨弦的一刻,瞬间展开温暖绚烂的图景。木管奏出的和弦自信、雍容,消解了引子固有的“叩问”之意。末尾之处管弦交替奏出的终止和弦,以浓厚、温润的音响凸显出乐团的典雅气质。简洁的“开场”令人置身生机盎然的音响园地,呼吸自如,心旷神怡。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蒂勒曼对乐章快板部分的处理,唯有“轻盈”最为贴切。指挥家在保持乐曲速度和力度标准的同时,却不强调传统的动力与对比。呈示部的两个主题除了弦、管之间的色彩差异,相互贴合,一脉相承。指挥家在此不但考虑到两个主题在力度、韵律上的相似性,还深刻领悟了18世纪古典交响曲“和谐融洽”的审美要求。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复归田园的惬意与雅致。弦乐营造的浅淡背景衬托出木管的光鲜。顿挫的节奏化为乐队的脉搏,在指挥的引领下和缓前行,走向寂静的源头。第三乐章急速的小步舞曲,在蒂勒曼的棒下透出灵气。原有的喧闹和世俗踪影皆无,代之以欢悦而振奋的精神气质。三声中部短小的弦乐走句无比亲和,而铜、木管的间插吹奏则凸显出明丽、高贵的音色。蒂勒曼对弦乐音量的控制极为考究,他在轻微之处不惜躬身屈膝,引导弦乐组奏出近乎一把乐器的声响。指挥家对第四乐章的速度要求显然更为苛刻,自快板段进入,乐队就急速飞奔起来,达到了罕见的峰值,细致精确、追求卓越的演绎方式,正反映着当代西方交响艺术的价值标准。

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作为整场音乐会的主体,是观众迫切期待的重头戏。与之相比,《第一交响曲》则更像是乐团登台的热身与序奏。1802年,当贝多芬背负耳聋引起的身心磨难,提笔创作交响曲时,这部作品已经注定成为其人生经历和艺术事业的重要转折。《第三交响曲》(英雄)是贝多芬音乐创作走向成熟的突出标志,亦在交响音乐领域掀起一场革命。音乐会下半场,蒂勒曼在观众掌声的簇拥下快步登场,瞬间启动了这部宏篇巨作。全曲开头的两个强音猛然奏出,极为恰当地展现了作曲家意欲引发的警示与惊叹。音乐世界的狂飙突进随即展开,由弦乐主宰的主题旋律随着管乐的介入迅速壮大,演变成激情豪迈的壮丽宣言。副部主题短小的动机在木管声部轻盈划过,各样乐器的精密衔接产生了有如弦乐的流畅感。在结束部的开头,木管带有祈望之意的宁静音响更为整个呈示部增添了全新意境。乐队将结束部主题处理得精致、高贵,全然改变着多数团体极力展现的欢闹喧嚣。在发展部里,最为感人的当属长笛与双簧管奏出的插部主题,整个乐段被处理得清澈灵动,凄美感人。蒂勒曼追求的“精致”在此得到最为显著的回报,乐队正透过这短暂的段落触摸到作曲家心灵最为柔和的一面。面对时代洪流的巨大冲击,个人的声音竟在此刻得以显露。让人深悟交响文化对个体权利的尊重与显扬。

第二乐章的葬礼进行曲主题由轻柔的第一小提琴首先奏出。低音提琴则以异常沉郁的音调表现行进的步伐。双簧管的融入道出生者的哀痛,而弦乐部分则似微风般抚慰大众的心灵。当主题再次奏出,弦乐则以三十二分音符的三连音与之配合,精神的痛感益发深刻。蒂勒曼对乐章的递进布局做了精心的设计,从音量、乐器色彩的演变以及音乐情绪的转换三个层面强化音响的悲剧性。从158小节起,乐队在三连音型的推动下铺展开凄厉的号声,裹挟着木管主题缓步前行。乐章末尾的小提琴旋律如抽泣般断续呈现,任凭泪水模糊了视线。生命的短暂与卑微,内心的坚韧与执着,透过鲜活的音响熔铸成一道悲剧的风景。

第三乐章的弦乐声部一经发声立刻给人惊喜,蒂勒曼将弦乐顿奏调整得微绵柔顺,乐手仅以中弓轻点琴弦,将七小节引奏连为整体。双簧管与长笛的进入亦按相同音量与趋势运行,实现管弦之间的紧密融合。直到铜管强力叠加,乐队积存的活力才得以充分释放,人们终于从奋斗与牺牲的情感中走出,面对一个欢悦、丰饶的新世界。乐章的三声中部由圆号主宰,三位号手吹奏和弦时略有交错,在音色上追求猎号的乡野气息。这种凸显的田园气质符合作曲家的本意,表现出“田园”般的风格旨趣。指挥家对乐章的诠释远远超过传统的谐谑之意,而是将它幻化为了却苦痛、步入欢乐的转折。第四乐章的变奏主题以拨弦方式悄然进入。经过数次变化重复,木管声部在76小节处奏出起伏、流畅的全新主题。蒂勒曼以微妙的手势悉心调配渐次进入的声部,甚至连微小的木管陪衬也不放过。乐队则在此后近乎炫技的部分表现出不俗功力。低音提琴、小提琴和长笛依次奏出亮丽的十六分音符经过句,将乐章装点得生机盎然。349小节由木管奏出的行板主题似一道晨光照亮现世,各个声部以澄明的音响发出对上天的祈祷和颂赞,静心等待幸福的来临。尾声部分迸发的活力与激情叹为观止,蒂勒曼引导乐队将音响力度推至极限,最后一个和弦清晰短促、戛然而止,使观众本已激越的心情达到狂喜。

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首场音乐会因其精湛的演奏,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回想蒂勒曼现场的演出情境,我们不难发现指挥家在继承20世纪贝多芬音乐诠释传统的同时,赋予作品的种种新意。首先,蒂勒曼对于音乐力度、音色、速度、织体的处理精益求精,在具体演奏中突出传统演奏鲜有关注的声部层次和表现细节。第二,对于作品的整体构架,指挥家在同乐团的紧密合作中实现了对“英雄”的重构,使音乐形象变得更加细腻而平易,符合古典艺术倡导的质朴与永恒。第三,爱乐乐团对管弦音响的重塑源自对贝多芬音乐风格的全新思索。演奏家们努力展现的不是一个陈旧、保守的音乐形象,而是借助作曲家投入作品的思想理念,彰显当代人日益失却的精神风范。第四,维也纳爱乐乐团对于贝多芬交响作品的重新演绎,更有着驱动当代文化变革的社会意义。古典主义时代的艺术理想能否成为今日文化建设的航标?一个粗糙、喧嚣、轻慢、制约的时代,是否需要重新追求精致、安宁、尊敬和自由?指挥家同乐团联袂挥洒的音乐山水,让我们看到一方真挚、澄明、良善、友爱的世界。这正是“英雄”锐意变革、努力实现的梦想。它来自久远的历史,却应在当代人的心灵深处全面复兴。

刘小龙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数学课堂的创新与重构 篇6

教学片断1: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

T:请同桌的同学拿出文具盒中任意三支笔, 并用这三支笔首尾相接摆一个三角形。

T:同学们摆好了没有呀?

S: (齐声) 摆好了。

T:请同学们在摆成的这个三角形中任取两支笔对接成一线, 然后与第三支笔进行比较长短。

T: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S: (齐声) 任两根接起来比第三要长

T:好, 非常好, 这说明在三角形中三边有?

S: (大声)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T:真棒!我们为我们能发现这个规律鼓掌, 请同学们复原此三角形, 从中任取两支, 使之并立于桌面上, 并把长出来的部分作上标记, 用长出的部分与第三支笔进行比较, 看看同学们还能发现什么?

S1:老师我说, 长出来的部分比第三边短。

S2:老师, 应该说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T:对这位同学说的更好, 更准确些。

S3:老师, 我后面的这桌第一次没有摆出三角形。

T:真的有吗?xx同学一桌, 能把你们刚才用的三支笔拿上来给大家在前面展示一下吗?

T:请同学们观察, 分析分析为什么他俩摆不出来, 是方法错了, 还是另有原因呢?

S4:老师, 真的摆不出来, 但我知道了, 两根笔对接后比第三根短, 所以摆不出来。

S 5:老师看我的这两支笔对接后, 比红色的这支短, 所以摆不成三角形, 和××同学一桌一样。

T:同学们真了不起, 又发现了一个规律。

S6:老师, 那我可以总结成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 则不能构成三角形。

T:嗯, 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

以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创新应用教材, 从生活中感受数学。二是注重学生自主体验,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 鼓励每位同学动手、动口、动脑, 积极参与到活动和实践中来, 教学中将操作实验, 自主探索, 大胆猜测, 积极思考贯穿起来, 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意识, 突出了对教材的创新应用。从内容上, 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重构, 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体现了基础性, 实用性。从形式上, 充分让学生动手探究, 大胆的自主操作,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环节上,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多角度, 灵活处理操作, 体现了数学发展性, 我们再从下面片断中进一步体验。

教学片断2: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 。

T:现在咱们做个游戏, 请某行同学都站起来, 站正面向黑板假定为正方向, 任确定其中某一同学为原点, 每位同学代表一个单位长度建成一个“数轴”, 以确定原点同学所在列的同学都站起来, 以学生右边为正再建一个“数轴”, 。同学们仔细观察, 并分析、分析这两条“数轴”。

S1:两条“数轴”互相垂直且有一个公共的原点, 就是李××所在的位置。。

T:还有吗?

S2:两条“数轴”的正方向分别向前和向右。

S3:把我们班同学分成四块。

S4:我们把这个叫做直角生标系

T: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刚才同学们说的, 我说到相应的同学请分别站起来后再坐下来。

在讲解例题时教师拿出一根毛线让同学在班级构建的坐标系中拉出一个多边形, 让学生说出每位同学所在位置的坐标, 进行多次变换训练。

整个课堂显得有点乱, 但这样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 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教师创造性的重构教材的知识, 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 去拓展、探索, 去反思, 推导亲身参与思维活动, 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 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 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生动。。

代码依恋检测与重构研究 篇7

1 相关研究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们提出了诸多方法去检测代码依恋。Moha在文献[9,10,11]中提出了一个领域特定语言形式化代码依恋味道,并提出了检测算法。而M.Kessentini等在文献[12]提出了一种自动生成代码依恋味道检测规则的方法,该方法从以前手动检查的项目中总结出被称为缺陷例子的设计缺陷,产生基于软件质量度量组的新的检测规则。Tsantalis和Chatzigeorgiou在文献[13]中提出对代码依恋基于方法距离的检测和校检,根据实体与其他类的距离相对与源类的距离大小确定是否存在代码依恋味道。在文献[14]中,J Dexun等对文献[13]中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加权距离度量理论用来检测代码依恋,此方法考虑到了实体之间的调用关系,对实体和类之间的距离进行加权计算,在检测效率上有一定提高。尽管这些研究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代码依恋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量度量标准;(2)存在误报问题,以前的代码依恋检测方法没有对公共方法、Web服务、公共接口中的代码依恋味道进行筛选;(3)多数研究只探讨了检测代码依恋方法,对代码去依恋的重构研究较少。

本文基于抽象语法树提出了一种先检测后筛选再重构的两重检测重构方法。首先,引入开源项目NRefactory[15]将源代码抽象成语法树,遍历语法树计算出各个方法对每个类的依恋度,根据判定准则找出伪代码依恋方法;然后经过筛选器过滤掉公共方法、Web服务、公共接口中的伪代码依恋方法;最后重构代码消除代码依恋味道。实验证明,BADFeature能准确检测代码依恋味道,并可通过重构消除代码依恋味道。

2 代码依恋度

定义1方法自依恋值。方法自依恋值是类中定义的某个方法mk对声明自身的类即源类的依恋程度,用CS(mk)表示,CS(mk)值越大,方法mk对源类越依恋。CS(mk)=dS(mk,Datt)+dS(mk,Dmethod),其中ds(mk,Datt)是方法m对源类中属性的依恋值,用mk中使用源类中属性的个数来度量;ds(mk,Dmethod)是方法mk对源类方法的依恋值,用mk使用源类中其他方法的次数和源类中使用mk方法的次数总和来度量。

定义2方法异类依恋值。方法异类依恋值是方法mk对除源类以外的类的依恋程度,用CE(mk)表示,其越大,方法mk对异类越依恋。CE(mk)=dE(mk,Datt)+dE(mk,Dmethod),其中dE(mk,Datt)是方法mk对异类CE中属性的依恋值,用mk中使用异类CE中属性的个数来度量;dE(mk,Dmethod)是对异类CE中方法的依恋值。用mk使用异类CE中其他方法的次数和异类CE中使用mk方法的次数总和来度量。

定义3类的元素集。类C的元素集是类C的全部属性和方法作为元素的集合,用D(C)表示,D(C)=(Datt,Dmethod),其中Datt表示类C中所有的属性,Dmethod表示类C中所有的方法;|D(C)|表示元素集D(C)中的属性与方法的总数。

定义4方法的自依恋度。方法的自依恋度是方法mk对源类CS的依恋值与源类CS中的元素集中属性和方法的总数比值,用表示

式(1)中的方法mk是源类CS中的方法,Datt、Dmethod分别是源类中的属性和方法。

定义5方法的异类依恋度是方法mk对某个异类CE的依恋值与异类CE中元素集中属性和方法的总数比值,用表示

式(2)中的方法mk是源类CS中的方法;Datt、Dmethod分别是异类CE中的属性和方法。

定义6依恋比。方法mk与源类CS的依恋度和其他任一类CE的依恋度比值,用λ(mk)表示

依恋度检测结束后可利用依恋比λ(mk)侦测代码依恋味道,若λ(mk)>1,说明方法mk与异类CE(mk)的依恋度比定义mk方法的源类CS(mk)依恋度更大,则mk有可能存在代码依恋味道。若λ(mk)≤1,说明方法mk对源类CS(mk)的依恋度不小于对异类CE(mk)的依恋度,mk不存在代码依恋味道。当CS(mk)=0时,若方法mk是静态方法,则源类定义了某种方法mk供其他类调用,mk不属于依恋方法;若方法mk不是静态方法,且CE(mk)>0直接判定mk是依恋方法。当CE(mk)=0且CS(mk)=0时,方法mk不是代码依恋方法。

定义7方法的最强依恋类。方法mk的最强依恋类指的是使得λ(mk)最大的那个异类CE,记为Cmax。

3 代码依恋检测与重构

基于AST的代码味道检测重构工具BADFeature分为伪代码依恋检测、伪代码依恋筛选器过滤、代码重构3部分。

3.1 伪代码依恋检测

通过遍历抽象语法树,可计算方法与相关类的依恋度,进而检测出代码依恋味道的存在。算法1给出了代码依恋检测的D-FE算法。首先构造出一棵抽象语法分析树AST,然后通过抽象语法树的遍历统计出每个方法与各个类的依恋度,根据式(1)~式(3)判断方法是否含有代码依恋味道。在抽象语法树中,每个方法节点均对应方法信息表中一条信息记录,每条记录包括方法源类、是否是静态方法、方法位置、方法自依恋度、最强依恋类、最大依恋度等信息。所有节点的信息记录形成一张信息表。

算法1 D-FE算法。

Input:项目源代码。

Output:含有标记伪代码依恋的源代码文件AST-File。

(1)输入项目名、包名、源代码文件;(2)项目名作为根节点,包作为根的子节点,依次从代码文件中抽取类Ci(i=1,2,3…,n)作为包的子节点;(3)抽取类Ci(i=1,2…,n)中的方法mk(k=1,2,3,…,t)作为Ci的子节点,方法中的属性作为方法的子节点。创建抽象语法分析树AST。计算并构建方法的节点信息并存到数据库中;(4)遍历抽象语法树AST,取树中方法mk。

else方法mk是静态方法写入方法信息表;(5)输出方法信息表中的具有标记为“FE”方法的代码文件至ASTFile。

3.2 伪代码依恋筛选器

公共方法、Web服务、公共接口等一类经常被调用的公用方法在第一步的代码依恋检测中会被误报成代码依恋方法即伪代码依恋方法。本文在BADFeature中加入了代码依恋的筛选器用以过滤掉公共方法、Web服务、公共接口中的伪代码依恋方法以保证检测的准确率,设计了一组伪代码依恋方法的筛选规则和筛选流程。

3.2.1 伪代码依恋筛选规则

(1)若某个伪代码依恋方法FE声明前含有WebMethod关键字,则此FE是Web服务方法不是代码依恋方法;(2)若某个伪代码依恋方法FE是声明在Common包或System Library中的方法,本文认为此FE是公共方法也不是代码依恋方法;(3)若某个伪代码依恋方法FE继承接口方法,则此方法不是代码依恋方法。

3.2.2 筛选器的筛选流程

(1)输入含有FE的ASTFile文件至筛选器;(2)检测FE,若检测出方法FE的定义前含有关键字WebMethod,则此FE不含代码依恋味道;(3)若方法FE是在Common或者System Library的包中声明,则此FE不含代码依恋味道;(4)若检测到FE是继承接口方法,则此FE也不含代码依恋味道;(5)将含有上述3种情况的FE标记为非代码依恋味道UFE;(6)筛选掉UFE剩下即是真正的代码依恋味道,将含有此味道的方法标记为RFE;(7)输出RFE。

3.3 对含有代码依恋的代码进行重构

为消除检测出的代码依恋味道,本文提出了两种重构方法:一种是代码复制移植重构;另一种是抽象类重构,用两种重构方法消除代码依恋味道。

3.3.1 代码复制移植重构方法

代码复制移植重构方法是指将含有代码依恋味道的方法从源类移动到依恋类中,让其作为依恋类的声明方法之一。若源类中有子类重写代码依恋方法,则将代码依恋方法复制到依恋类中。此重构方法能有效消除代码依恋味道。方法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假设源类中的方法mk是依恋方法):(1)从源代码中找出被标记成RFE的代码依恋方法mk;(2)检测最强依恋类Cmax中是否有同mk重名的方法,若无则直接进入(3);若有则将mk重命名为Rmk其他调用该方法的名称也改成Rmk,进入(3);(3)将源方法mk的代码复制到最强依恋类Cmax中,调整这些代码;(4)检测源类Cs中是否有子类重写mk,若有,则将代码依恋方法复制到依恋类中;若无,则直接删除源类中的方法mk。

3.3.2 引入抽象类消除代码依恋味道

抽象类是对一系列看上去不同,但是本质相同的具体概念的抽象[16]。若代码依恋方法在项目中大量被调用,就其他许多类产生了依赖关系,在此情况下即使通过代码复制移植重构方法重构代码,类间的联系依然紧密,软件模块的耦合度并没有有效地减小;若多个类对某几个方法依恋,代码复制移植重构需要在多个类中移植方法,会造成大量代码冗余。所以抽取此方法写成抽象类,让调用此方法的类继承抽象类,消除代码依恋。对于单个的公共依恋方法,将此方法抽取到抽象类中即可。

4 代码依恋检测与重构与实证分析

为了证实BADFeature对代码依恋的检测效果,文中选取了以C#语言编码的两个项目,企业生产管理系统EPMS以及认证管理系统Certi F进行了代码依恋味道检测,表1为检测结果。由检测结果看出,项目中确实存在一些代码依恋味道。对存在于公共接口、Web服务、公共接口中的代码依恋味道若不进行筛选会影响检测的准确率。

通过对Certi F项目代码进行方法移植重构,对比方法get Zhi Be()重构前后自依恋度与各个异类的依恋度以及依恋比可看出移植重构方法有效的消除了代码依恋味道。重构前get Zhi Be()的源类是Adoption E.aspx.cs,重构以后get Zhi Be()的源类变成了RApply Deal.aspx.cs。重构前后的指标对比如表2所示。

由表2可发现,重构之前get Zhi Be()与异类RApply Deal.aspx.cs的依恋度要大于其对源类Adoption E.aspx.cs的依恋度,于是对get Zhi Be()进行重构,重构之后方法get Zhi Be()达到了方法与源类的依恋度大于任意一个异类的依恋度的目的,有效消除了代码依恋味道。

最后重新对Certi F和EPMS项目进行代码依恋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看出,通过重构代码依恋味道有效减少,同时软件耦合度也随之减少,软件质量有效提高。BADFeature能检测、消除代码依恋味道,良好的检测效果经过实验得到证实。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立、遍历抽象语法分析树AST并通过计算方法的自依恋度与异类依恋度的依恋比,找出伪代码依恋方法,而后利用筛选器过滤出公共方法、Web服务、公共接口中的伪代码依恋方法,确定代码中真正的代码依恋方法。最后通过对代码依恋进行代码重构,消除了代码依恋味道。

摘要:代码依恋是指一个类中的方法对其他类的兴趣高于定义此方法的类的一种代码坏味道。文中基于代码依恋的思想,给出代码依恋度的定义与度量方法,设计了代码依恋检测算法,并设计出一种工具BADFeature检测代码依恋味道且重构代码。经实验证实,BADFeature能检测代码依恋味道,且可通过重构消除代码味道。

互联网思维:颠覆与重构 篇8

时下, 从金融到地产, 从电商公司到传统企业, 铺天盖地的“互联网思维”成业界热词,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行业成为各行各业讨论的热门话题。

在中国, “互联网思维”一词较早的是由李彦宏在2011年提及过, 意思是指要基于互联网的特征来思考。2013年11月3日, 新闻联播发布了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 让这个词汇开始走红。

互联网思维指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世界公仆领袖“联谊会公仆”“全球大同”的作者彭友指出, 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 “我思献人人、人人助我思”的互联网思维顺势而生。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反思与重构 篇9

理想的资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自从2000年以后, 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基本得到普及,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为单独的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呈现了技能化倾向, 您如何看待这种倾向?您认为课程的理想内容应是什么?

钟义信:“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呈现技能化倾向”这个提法可能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科学技术教学的现状。我觉得, 这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状况, 应当加以引导。

中小学信息领域课程的“理想内容”是什么?首先, 我认为, 中小学只讲“信息技术”不讲“信息科学”, 看来不是很合适。信息科学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 只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不等于懂得了信息技术本身;更不等于懂得了信息科学技术。如果不讲信息科学, 只讲信息技术, 确实很容易就会走向单纯的“技能化”。因此, 小学的这门课程是否可以定名为“信息科学技术入门”, 中学则可以定名为“信息科学技术初步”。其次, “信息科学技术入门”和“信息科学技术初步”课程的内容, 都应当给学生讲清楚“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 小学讲得浅显易懂, 中学讲得稍微深入一些;小学可以通过形象亲切的“应用”来引起兴趣, 通过“应用”来引出概念和原理, 中学则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方法从基本概念引出原理和应用。

从小就对信息科学技术有正确的 (然而又是浅显易懂的) 概念, 这很重要。这是因为, 如果从小学一开始就把概念搞偏了, 将来纠正起来就会很麻烦。所谓“开始差之毫厘, 将来失之千里”, 就是这个道理。至于开始的时候学到的概念比较浅, 这没有关系, 将来到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就会一步一步深入下去。怕就怕一开始就把概念理解偏了。

当然, “入门”和“初步”课程的具体内容安排是一个很细致也很复杂的问题, 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不过, 我相信, 只要发动中小学的相关课程的教师们, 同时邀请对此有研究和有兴趣的大学教师、专家学者以及教育主管人员共同研究, 这个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同教材内容一样重要的是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总的来说, 都应当遵循中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的结构和层次规律, 通过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生动形象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引进“信息科学技术”的广阔天地。一方面要让学生对信息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科学技术博大精深, 奥妙无穷, 应用无穷, 魅力无穷”。

王吉庆:如果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 (含计算机课程) 的发展来说, 普及计算机文化和提高应用计算机作为人们必须使用的工具的能力和态度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目标与任务。而进入21世纪以后, 应该说, 信息素养的形成与不断提升已经确定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高中课程标准的颁布说明了新阶段的到来。但是应该看到, 目前教育界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相当一部分具体工作者是根据课程的教材内容来理解课程的目标的, 而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 由于课程指导纲要的制定太早又仓促, 没有明确信息素养的提升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而教材内容上工具论的痕迹十分明显。因此, 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和实施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首先是目标和任务的学习阶段分解。

吴正己:其实资讯科技课程的发展轨迹, 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都非常相似。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问世不久, 软件及操作系统 (DOS) 的使用接口为文字指令, 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作, 大部分都需要用户自己撰写程序或加载软件包, 1984年台湾的高中职开始有了资讯科技课程, 课程内容自然是学习程序设计。20世纪90年代窗口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开始发展, 台湾的小学、初中开始有了资讯科技课程, 课程内容很自然地是以应用软件操作的技能教学为主, 让学生能直接将计算机应用于学习与生活当中;而高中职的课程纲要虽锁定为计算机科学, 但在学校中的实际主要却是以应用软件为主, 少部分还教授程序设计。

到了21世纪, 个人计算机在家庭中已非常普及, 应用软件操作接口愈来愈简单, 使用计算机所需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 多数小学生甚至在入学前即已使用过计算机。很自然, 大家认为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简单易学, 实在不需要把它视为一门学科来教学生, 它应该是作为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工具即可, 于是在2000年, 新定的台湾初中小课纲中资讯科技课程被删除了, 仅将“资讯教育”列为应融入各学习领域实施的重大议题。也就是说, 2000年后台湾的小学、初中课纲中已经没有资讯科技课程。虽然正式课程没有了, 但实际上, 几乎所有的学校仍是以自己的弹性课程时间继续教授计算机。高中的资讯科技课程也曾一度被删除, 但后来以两个学分必修的方式保留下来。如果资讯科技课程的目的是工具性的, 那么, 由计算机未普及、缺乏软件时代, 发展到计算机普及、软件易学易用时代, 资讯科技课程内容由程序设计转变为软件操作技能, 无疑是必然的倾向。但是, 资讯科技课程如果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 则不能仅局限在工具性或技能性的目的, 因为软件工具愈来愈容易使用, 课程存在之目的也必然受到质疑。我个人认为, 理想的资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资讯科技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应是回归到计算机科学本质的教学, 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概念是教学的目标, 资讯科技工具或软件则是用来具体化或辅助这些概念的学习, 同时兼顾计算机科学概念与软件工具的学习。台湾目前的高中资讯科技课程, 其定位相当于物理、化学等学科, 将资讯科技课程视为科学课程的一环, 只是学分比较少, 而且没有列入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科当中。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目前, 国际上又重新出现了培养“计算思维”的思潮, 计算机科学逐渐开始成为信息技术课程重要内容, 您如何看待计算机科学内容以及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呢?

吴正己:“计算思维” (Computational Thinking) 是运用计算机科学概念或技巧, 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维方式。现代生活中处处需要使用计算机, 如何运用计算机有效地解决问题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技能。例如, 分解 (decomposition) 、模式辨识 (pattern recognition) 、算法设计 (algorithm design) 等都是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思维方式。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范畴, 它不等于计算机科学, 但很多计算机科学的概念都得透过它来实现, 它是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资讯科技课程中, 程序设计教学不应该只是学习程序语言, 而应该是以学习计算机科学概念 (或计算思维) 为目标, 那么, 两者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就资讯科技课程而言, 学习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才是最重要的, 解题工具愈简单愈好, 故而许多计算机科学教育者相继发展一些简化的程序语言或可视化环境, 如Python、Greenfoot、Alice、及Scratch等, 以减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困扰, 使学习更聚焦于问题解决。

王吉庆:“计算能力”是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对于21世纪人才能力需求七部分之一;不同于以前读、写、算中的“算”, 如果把“计算思维”认为是其核心“算法思维”的话, 那么我在2005年的“小学科, 大作为”讨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时就提出了, “我认为,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学科类的学科教育中所强调的就是追求解决问题与完成任务的可实现、可操作的算法思维与创新精神”。而“所谓算法思维, 就是提倡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的有序性和可执行性, 它的环节包括操纵公式、反映现实、分解问题、抽象推理、选择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具有算法思维的人在完成任何任务或者解决任何问题时, 都会认识到问题和任务是有起点, 有边界与限定范围的, 尽管其可能没有直接的方式达到目标, 也能够迅速地采取算法思维进行分析, 然后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完成任务或者解决问题”, 按照这样的理解, 算法思维应该还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的一部分, 属于技术领域。我认为, 一方面程序设计教学有利于算法思维的形成与提升,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 其他信息活动的参与也可以从培育算法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特别是教学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上, 需要认真考虑算法思维的形成与提升过程与方法。

还需要指出的是,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属于技术领域的课程。科学关注的是发现, 技术关注的是发明;当然科学中也包含技术, 人们发明许多技术以求更加准确而细致地发现;技术又利用新的科学原理发现创造新的发明。因此, 作为信息技术课程, 需要介绍许多信息技术方面的科学知识, 但是主要的任务还是应用信息技术本身解决问题和参与信息活动的技术方法与过程。

钟义信:这个提法有片面性。“计算”的概念被泛化了。有人说, 世界一切过程都是“计算”。和这个概念抗衡的是“逻辑”, 有人说, 世界一切过程都是“逻辑”。那么, 究竟“计算”的概念更广大还是“逻辑”的概念更广大?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认识。

中学有效德育的思考与重构 篇10

1.有效德育的认识问题

对于德育工作,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德育工作的落实就是抓好早操、升旗、课间跑操和班会等传统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时空。并没有从当今学生整体的个性特点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出发去探求德育内容的创新。因此,一味地重复传统的课程,不仅加剧了学生的排斥心理和厌恶感,而且扼杀了德育工作自然的规范和润育功能。作为德育工作者,对有效德育的落实和思考,没有做到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和手段上的丰富多彩。

2.有效德育的功利性问题

谈到德育工作,很多人都认为德育就是胡闹,与教学矛盾,德育活动影响上课,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此,总认为德育工作无法考量,或者总希望德育工作达到某种好的效果。这些都是一些极其功利性的认知,对有效德育的推进极其不利。甚至有些德育工作者不自信于自己的工作,做任意的让步和妥协,更加剧了有效德育功利性的心态和表现。德育工作的功利化,是对德育认识不足,和对德育评价的短视。这也是当前中学德育工作推进不尽如人意的瓶颈问题。

3.有效德育的虚浮问题

谈到德育工作,好像非要安排好多的活动,才能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这是一个本质上的认识误区。有些学校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也不见得学生对德育有所崇尚,学生品德行为多么高尚。原因在于该坚持的没有坚持,该做好的没有做好。过多的活动干预,导致学生心态的漂浮和麻木,活动设计者动机的虚浮和行为的疲软。因此,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还有一种症结,就是德育工作的“迎检”,一味追求形式上的东西,甚至虚浮到只为拍几张照片那么肤浅。学生在此种错位认知下,无法沉下心来感受德育的有效因子,久而久之,德育成了“无欲”。有效德育的虚浮问题贻害了很多以德育为名义的德育工作者和学生。

二、当前中学有效德育的理性重构

1.德育课程的开发和渗透

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德育理论指导和参考书籍的严重不足。这些客观现实,势必影响德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在一定的范围内难以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来有效地指导有效德育的实践。但有些重视德育工作的学校,把德育工作序列化,德育课程校本化,把其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这是值得提倡的。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归整和梳理德育的研究方向,探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德育课程的开发与渗透,让德育工作有了方向。各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或者学校德育序列的需要,从中选取所需要的德育教化的理论依据来制定德育实施的方案。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映理论的统一,为有效德育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2.德育工作的系统规划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逐渐引起学校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是因为认识到德育工作本身多么重要,而是现在学生的行为太随意,不得不倒逼学校德育工作者来反思自己的工作取向和德育教化的价值。这就需要一个系统的德育规划,并且一定是从德育理念的修正与更新,德育心态的矫正与得体,德育方式的优化与便捷上,根据当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来充实,补充德育理论和德育效能的空白。德育工作的系统规划,主要体现为德育的前瞻性和预防性,通过德育规划的编制,有效地指导德育工作者在一定的效能范围内来开展激趣、科学、合理、高效的德育活动。同时,德育工作的系统规划,对于想通过德育规范和濡染感受来辅助课堂教学的教师大有裨益,也为德育课题的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方向。因此,德育工作的系统规划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推动有效德育的纵深发展。

3.德育方法的创新与激活

德育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德育手段和方式更是多样的。当前德育有效性的平淡,德育绩效的平凡,更多的是德育方式的简单和呆板,扼杀了学生对德育活动的期待,打击了学生对德育课堂的信心。那么德育方法的创新和激活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方法的选取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德育工作者的能力与智慧。这种能力和智慧的彰显,更需要通过学生这个活生生的实体来考量和验证。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个性禀赋的新奇,没有效德育方式的配合,很难收到效果。“因材施教”的德育方式,在这个个性张扬的群体中,小加施展,必能达成双赢。因此,在现实背景下,德育方法的创新与激活,必须转变观念,丰富手段,创新思维,激活兴趣,才能实现有效德育实践的正态效应。

4.德育阵地的坚守与开辟

因为德育效果不佳,而随便改变德育教化的初衷,这是一种不自信的文化心态,同时反映出许多德育工作者的无奈,及对德育工作定位的欠缺。所谓德育阵地,即德育工作者的校园活动范围和对实践时空的掌握。对德育阵地的坚守,不仅仅是对过去德育工作的肯定与认可,更是对以后德育工作开展的期许。只顾坚守德育阵地,就会陷入因循守旧的怪圈,在德育工作中不会有太多的突破。那么对德育阵地的开辟更显得重要,德育阵地的客观存在,势必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对学生有良好的教化功能并能引起学生的敬畏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的生活化和常规化。因此,德育阵地的坚守与开辟,无论是对德育工作者,还是对学生都有很好的自鉴和指示作用。

三、实现中学有效德育的具体做法

1.教师全员德育制度化

德育工作绝对不是法制校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的专利。德育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和支持。因此,教师全员德育制度化势在必行。从制度上要求全体教师心中装有德育教化的理念,教书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育人育德的过程。制定教师全员德育规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德育活动的参与面是否广泛;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通过德育规范来修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三是在校园日常生活中教师是否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参与德育的引导与管理;四是在年终考核和学期评优评先中给予尽职尽责的教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通过以上规章的要求和示范,在理念上逐步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德育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做到教师德育全员化。这个有效德育从教师认知和认可的层面得到了有效响应和支持。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是实现有效德育的重要保证。

2.德育过程优化和结果高效

学校的德育主要以德育讲堂和德育活动为载体,来达到实现德育的效能。但是德育过程的优化,对德育目标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活动中,必须先拟定德育活动方案,再根据生情,对应德育目标,优化过程。例如:“爱国教育”活动,先要拟定“爱国活动”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必须围绕德育目标来制定,并且过程不要太冗繁,以简单明晰为主,但形式可以多样,在短、平、快中让学生感知“爱国”的重要性。方案的制定者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此类主题的认识,尽可能设计切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只有德育目标明确,过程优化,才能实现德育的高效。这里的过程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承受能力,一切走形式的活动,都会什么也没留下,甚至起到反作用。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务必把德育过程的优化和德育结果的高效当作重要抓手。

3.德育的生活化与常规化

谈到德育,我们很容易想到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是深刻的,但是不会深远。笔者觉得要以德育的生活化与常规化,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来浸染每个学生的心田。例如:在食堂排队打饭的过程中,教育学生认真排队是对别人的尊重。反过来,让学生体验一下,被别人插队后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德育礼仪、德育雅行的重要性。这些德育元素在校园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多挖掘校园生活中的小事,作为主体元素来设计德育案例,让学生切实体味没有德育教化的结果或后果。德育工作本不该有争议,但是目前的校园德育工作的发展态势并不理想,学生不买账,教师不支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只能说明我们在德育常规的落实和德育生活化教育中的把握不当和方式不好。当然,面对活力四射的学生群体,我们只有采取常规的德育教化及生活化的耳濡目染才能让其感受到德育之重。一味地设置情境,“只有一时的感动,绝无永恒的感激。”因此,德育的生活化与常规化,只要坚持不懈,对学生的文明雅行和道德品质塑造一定有作用。

中学有效德育的方式与方法很多,笔者只从自身的经验和思维中撷取“基本”的方法和建议,希望引起同行的注意与思考,以期重构中学有效德育的基本范式。当然德育是一个系统的课题,需要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探索与责任担当。

上一篇:环境审核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