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重构(精选4篇)
素质重构 篇1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一次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全方位的、整体的、根本性的变革。《体育与健康》不同于以往以体育技术知识传授为中心, 而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是一门不同于以往只追求技术动作学习, 而是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 把学生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健康的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的课程;更是一门不同于以往只注重增强体质的运动练习, 而是把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作为落脚点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教师素质重构是顺利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1 思想观念重构
体育教师在长期接受体育和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 一直受以体育知识技能为中心的传统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体育行为已经内化到体育教师的认识结构中。很多教师几十年从事一线体育教学工作, 如今反觉得不会教了, 反思过去的教学经历, 是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束缚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因此, 为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需要, 必须重塑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1.1 学校健康观
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教育工作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就如同新中国建国初提出的“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当时学校体育的根本方针一样具有里程碑意义。关注人类的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 国际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再是没有疾病, 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综合状态。”“健康第一”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将体育这个学科的名称改变为体育与健康, 目的是改变过去单纯追求身体发展和技术传授的做法, 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
1.2 体育教学观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教与学的关系是第一位的, 其实质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是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教是为学而教, 是教会学生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主宰和强制, 而是对学生的正确管理、启发和指导。教师应从“演员”、“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导演”、“伴奏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而非塑造学生, 是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找出规律, 而不是给真理、给规律, 而主体作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主动的学习。教学是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1)
1.3 师生平等观
教师是教育者, 学生是受教育者,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 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与学生真诚合作, 共同以主人的身份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
2 业务素质重构
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1 知识结构重构
在新的时期, 体育教师以往的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为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需要, 教师必须从健身育人的角度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出发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包括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等;同时还要掌握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知识, 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以新型的知识结构力促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 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实施。
2.2 能力结构重构
现代合格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结构包括教育能力、心理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2.1 教育能力重构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一切为了学生, 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完美的人格,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唤醒学生生命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观念、信息、情感和意志品质,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寓教育与体育竞赛中;寓教育与课外活动之中。同时体育教师还应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 教师本人必须是高尚道德的人。 (2) 这种教育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2.2.2 心理教育能力重构
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理念, 任何层次的学校, 任何状况的学生都会在成长中遇到心理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儿童的生理发育和生理成熟比以前有所提高, 而心理发育和心理成熟却相对滞后, 中学生还处在心 (下转第112页) (上接第104页) 理塑造阶段, 他们的思维能力、认识问题、判断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中学生需要得到适时的、理性的指导和帮助。因此, 提高体育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势在必行。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该学科是中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教育: (1) 语言疏导。 (2) 行为疏导。 (3) 情感关爱。 (4) 惩罚约束等。同时结合“自我暗示、自我升华、适当地渲泄、纵向和横向对比、自我排解等方法, 对学生自我心理的调适会起到一定作用”。 (3)
2.2.3 教学能力重构
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 不仅仅是课的名称改变, 课程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 还要具备精熟的教学实践能力, 并要求教师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功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领域, 并发挥良好的作用。
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主要问题, 也是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空间和进行独立创造的余地,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锻炼, 边想边练, 增强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使同学之间和睦相处, 使学生愿学乐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之中, 发挥自己的特长, 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评价方式上, 不仅关注结果, 更要关注过程;在评价标准上, 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划分出不同的评价标准, 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2.2.4 科研、创新能力重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后, 中学体育教师仅有知识, 并不能胜任教师工作, 一定要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要从被动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现代教育呼唤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师。广大中学体育教师, 应关注社会的变化、观念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更替和现代科学的进步, 对自己的科研和创造能力有清醒的认识, 并加以开发。在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 使教学常教常新, 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 能运用一线教学的优势, 总结、验证最新的科研成果, 把最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师创新能力开发和利用, 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早已走出千里冰封的严冬, 也度过时有寒风冷雨的早春。
参考文献
①崔小红, 王建.自主探究性学习浅谈.体育教学, 2002.5.
②郑建岳.体育教师教书育人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方法.体育教学, 2002.5.
③章成, 尤一鸣.体育课中的学生心理指导浅探.体育教学, 2002.4.
素质重构 篇2
自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的教育改革逐渐加深, 各项新型的教育政策不断推出, 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不断扩大, 所以, 学校必须要重视体育教育, 重构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从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来看, 教师的身份不只是课堂知识教育的组织者与教学内容的实施者, 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构建者与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并且, 从当前教育背景下, 教师与课堂的关系来看, 二者就好比是水和船, 所以,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对课堂教学成果的好坏产生影响。因此, 面对当前教师对课堂存在的此种关系, 使得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进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重构势在必行。
1. 体育教师存在的素质缺失
一直以来, 人们都亲切的称体育教师为“人类的健美工程师”, 这一称呼即肯定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也表达了体育的核心自我国来办体育教学科目以来, 我国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都尽职尽责、恪尽职守, 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为我国培养出来许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体育教师在专业素质上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我国的体育教师:教学思想较为落后, 心理素质建设不强;知识水平较低, 不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 无法顺利的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单一、陈旧, 没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教学水平不高, 缺少较高的科研能力。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体育教学成果不理想, 所以, 需要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重构。
2. 重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措施
2.1 提升思想品质与精神境界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其身上道德品质的高低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较深的影响。体育课程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刻苦、勤奋等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 作为体育课堂的主导者, 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坚定且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与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 还需要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 保持较高的道德素养, 严以律已, 做好表率工作。同时, 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 体育教师要衣着整洁、谈吐文雅, 要以饱满的精神和高度的热情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与此同时, 在面对当前市场经济下产生的各类不良思想品质时, 要学会自觉的抵制这些不良思想的侵害, 并在潜移默化中总对学生产生影响, 使其也能够直觉抵制不良诱惑。
2.2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融入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 这些新的方法与理念也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方法, 并在教学中逐渐渗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教学水平提升了一次新的档次。自古以来, 人类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要都是通过其行为、思想和观念反映出来的, 所以, 作为人力心理的高层次反映, 其思想理念对其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 体育教师要想在此种背景下重构自己的专业素质, 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学理念, 使其符合课程改革标准内容的要求, 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要求。因此, 体育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为教学服务、为比赛服务的教学理念, 将其转变成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服务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以升学作为成才标准、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评价标准的教学理念, 将其转变成为了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素质水平为教学理念。
2.3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的过程, 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 既然是一个过程, 那在这一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就难免有对有错。此时, 就需要教师将其中错误成果剔除出去, 并重新引入新的教学观念, 所以, 要想保证教学观念的有效引进, 首先就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很高的体育知识创新能力。同时,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现代化的体育教师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 而是要勇于打破约束, 对知识积极的探索, 开拓新的教学领域。因此, 体育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体育知识信息, 结合本校的体育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基础, 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能力创新, 让体育教学可以具有新时代的发展气息, 内容更加新颖丰富。
2.4 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不仅科研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教学手段也不断优化,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不断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所以, 体育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必经之路。其中, 以摄影录像、电视播放、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幻灯片放映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被愈发广泛的应用。因此, 体育教师在对自身的专业素质进行重新构造时, 一定要不断的提高对现代教学手段的掌握程度, 以及使用熟练度, 并且, 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使用, 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结论
总而言之, 我国在体育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育缺失,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 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理念的要求。因此, 要对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符合新课程教学标准的重构, 从而建立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体育教师团体, 进而提高我国体育教学的效率,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的出现, 使得我国的体育教学成为了当前教学的重点内容, 从以往体育教学的经验来看, 其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手教师专业素质高低的影响。但是, 受传统观念影响,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低, 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因此, 本文以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中提出的体育教学目标为依据, 对当前我国体育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存在的确实进行简单介绍, 并研究如何重新构造体育教师专业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体育教师,专业素质,重构
参考文献
[1]杜鹏.新课程标准下济南市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曾剑斌, 吴嘉毅.新课程条件下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112-116.
[3]张建华, 孙红梅, 魏争光.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04:26-28+39.
素质重构 篇3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 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来看。
网络文化中网络语言对语言规范的冲击很大, 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弱化, 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语言规范的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要遵守逻辑规范, 即我们常说的句子“通不通”;二是要遵守语法规范, 即组合“对不对”;三是要遵守修辞规范, 即质量“高不高”。网络用语是不符合这些原则的, 人们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 比如:同音或谐音字无规范地滥用, 像用“美眉”代替“妹妹”;中英文无序掺杂, 像用“好high”代替“感觉非常棒”;数学随意代替中文, 像“886”代替“拜拜了”等等。甚至网上还出现了一些随意组合、非驴非马的“新汉字”, 让人如鲠在喉。而且, 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也使一些学生在完成语文课作业时, 到网上下载了事, 失去了大学语文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的作用。学生长期依赖网络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容易形成互联网单一思维模式, 即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强, 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不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2. 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来看。
网络环境下, 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成果被剥蚀, 学生人文关怀缺失, 人文素质下降。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 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 也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某种失落, 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在网络环境下, 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成果正被剥蚀。具体表现在:
第一, 网络的交互性与快捷性, 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混乱。网络信息的泛滥可能造成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 也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多元性, 这可能导致价值观念混乱或民族精神的丢失。网络的自由性和平等性等特征, 也使学生的价值观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 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作用则可能减弱甚至消失, 由此造成道德评价失范, 最终导致学生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
第二, 网络的自由性和开放性, 导致大学生道德情感淡薄。网络容易使一些学生由于心理上对网络的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休闲娱乐, 往往使他们缺乏人际间情感交流, 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孤独感和自我中心主义, 造成人际关系淡漠, 产生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冷漠情绪形成自我封闭的双重人格。
第三, 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 导致大学生道德自律性降低。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 而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 极容易使大学生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们知道, “和谐”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构建和谐社会对大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发生的几起高校学生弑师案就是人文教育缺失酿成的悲剧。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 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的人文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是塑造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缺失成因
1. 价值观念的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 人们的生存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要, 大学生更多地看重能与市场经济挂钩、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技术性专业知识。从学生的接受心理来看, 虽然大部分学生已认识到要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单靠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培养自己较为浓厚的人文底蕴。但这种认识的落实却并非易事, 因为在当今社会, 网络当道、娱乐至上,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很难排除外界干扰去潜心学习有助于人文底蕴提升的大学语文课程。
2. 教育体制的缺陷。
造成大学语文地位的边缘化, 除了有关学校自身的原因外, 尚不能排除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的缺陷。一直以来, 对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没有权威部门的硬性要求, 没有像“两课”那样从上到下一抓到底的措施, 也没有像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规定, 教育部门对现在的学生对母语掌握不好的现状是负有责任的。
3. 传统文化的贬值。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 学生的课外生活以上网为主, 他们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 而大量的有害信息也“泥沙俱下”, 加上学生的自我免疫力较低, 以至于网络的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 受网络文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开始贬值;网络文化的无序化、无控制、无政府、自由化的倾向成为某些西方国家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的便捷手段;不良网络文化、“黑客”“黄客”的网络行为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构成威胁。主要表现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应当是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一元与多元的统一, 但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有可能以单一的西方文化取代、消灭非西方传统文化, 这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
4. 教学模式的老化。
受大学语文“边缘化”影响, 一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不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 教学效率不高。“高四语文”的说法就在于我们没有把大学语文课上成鉴赏研究课、启发创新思维课、人文精神传承课, 而仅限于课本知识层面。其表现:一是缺乏开拓创新观念, 喜欢唱“独角戏”, 搞“满堂灌”;二是教学方式死板;三是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此外, 网络的影响也使传统的教师主体价值和权威受到挑战, 陈旧的教学模式非改不可。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构
1. 准确定位, 设置大学语文为公共必修课和职业汉语测试的必修课。
对大学语文课的定位不外乎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三个方面。实际上, 这三种教育目的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可以兼容的, 只不过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有不同的侧重。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 他们在这个关键阶段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影响其一生, 因此, 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注他们的未来发展。
设置大学语文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既受到高度重视同时又遭遇到难于名状的尴尬。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 作为进行人文教育重要手段的大学语文课程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自2007年起, 陷入困境多年的“大学语文”课程似乎出现了新的转机。据悉, 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之后, 不少知名高校都表示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
2. 与时俱进、加强教材建设, 让学生学有所用。
许多大学语文教材选编不够合理, 存在着“厚古薄今”“厚中薄外”的现象。目前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程种类繁多、各有短长、各自为战, 难免让大学语文失去了本身的权威感。
因此, 我们要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依据去编著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编适合本校各专业实际的通用新教材, 内容上可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的文章, 比如小小说、哲理故事、名人传记、精美时文、网络文学作品等。同时还要注重人文和语言训练兼顾, 如渗透民族精神、自重自爱和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只有在学生愿意看、需要看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训练其阅读能力;只有在学生愿意读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去引导其领悟人生哲理与职业道德。当然教材还应多选一些跟学生将来工作、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实用性的内容, 让所学的这些实用知识发挥积极的作用, 做到教精学实, 适用、够用、能用、会用。
3. 创造条件, 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没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 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育, 也难以达到国家设立这门课的根本目的。有无高水平的教师, 也是大学语文课在一个学校受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大学语文教学应以语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三位一体为原则安排课程体系, 将人文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坚持大学语文教学素质化、审美化和生活化。
4. 强化网络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正面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
首先, 学校应整合网络技术力量, 建立“绿色”网络文化交流平台, 强化主流文化, 引导网络文化潮流。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交流平台, 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网络文化平台开展教育活动。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文化观念, 大力宣传网络文化的道德准则, 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培养学生自律、自控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形成与大学生文化和谐的网络文化文化氛围。
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整合大学语文教育资源, 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网上聊天或博客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语文学习和交流。
家长也应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与技能, 做好引导与教育工作;社会更应加强对不良网络危害的宣传和网络道德的建设, 把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使他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运用剥离器等技术手段建设“绿色“网吧, 加大对网络管理的执法力度。
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 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大学语文”课程的失落与重构是当今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我们期待大学语文能受到真正的重视, 并且能够用合适的载体把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与科学的教学方式, 使每一个大学生都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周臣.语文教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旭.高等教育学教育技能阐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4]王铁红.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J].教育与职业, 2008 (8) .
素质重构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学生测评体系,构建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当前高校素质教育还需要大力推进的背景下, 围绕学生这一人才培养主体, 以素质教育理念和人才质量观为指导, 重构学生测评体系, 从测评理念、测评内容、测评方法、测评要素等方面入手, 使其具备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诊断病因、指导成长、激励进步、评价成绩等功能的综合性系统, 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学生测评体系重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学生测评体系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抓手学生测评体系是对人才培养个体质量的具体评价系统, 真实反映了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目标、要求和管理手段。学生测评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 也是明确素质教育在学校实施的目标、内容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过程;学生测评体系是帮助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和广大教师共同学习、贯彻素质教育思想, 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抓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和他们空谈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理论没有太多现实意义, 学生需要具体的指导和引领。通过构建学生测评体系, 将素质教育思想、目标、要求、实施途径、奖惩措施融入其中, 把人才培养目标、学习要求和行动准则具体化、数量化, 把学生的行为结果与奖惩相结合, 能够有效促使学生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行进。
学生测评体系是素质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作为人才培养工作主体的学生, 通过开展学生测评了解学生的现实状态, 首先知道我们的培养对象是“怎样的人”, 然后通过过程性测评, 把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和不足, 并形成反馈回路, 以此改进“怎样培养人”的工作。学生测评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 是检验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措施。
以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为目标重构学生测评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迫切要求学生测评体系能够直接反映教育教学观念, 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指挥棒, 关系到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控制和人才培养各相关要素积极性的调动。当前, 高校开展学生测评工作, 没有以素质教育理念为统领进行总体设计, 部分测评指标甚至和素质教育要求相违背。各高校分别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学业测评, 两者重心不同、目标各异、各成体系, 没有形成育人合力, 大大影响了测评效用的发挥。重构学生测评体系, 已经成为各高校的当务之急。
学生测评体系重构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素质教育视阈下重构学生测评体系, 不是在现有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基础上的修修补补, 而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 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思想指导下, 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完善测评内容、改进测评方法与手段而开展的一次全新建设。体系构建要在学校独立设置机构的统筹规划下, 调动全体与人才培养相关人员的力量, 形成完整的具有原始数据采集、资料统计汇总、问题诊断、信息反馈、教育激励、成绩评价等内容的功能系统和运行机制, 能够涵盖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各个领域, 关联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实习单位等各教育教学要素。
要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既需要通过学生测评来检验, 也需要通过学生测评来促进。只有将学生测评提高到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组成部分的高度, 将学生学业测评和素质、能力测评结合起来, 将课堂教学评价和课外实践评价结合起来, 将学生工作要素与教学工作要素结合起来, 根据高校类型属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构建测评体系, 才能真正发挥测评的引导、激励、诊断、评价等功能, 使学生测评工作做到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测、全要素参与, 实现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结合。
要站在社会需求的角度学生测评体系的构建, 要站在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 重视社会功能, 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同的产业、行业、企业、岗位, 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不尽相同;不同类型的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不尽相同。学生测评体系构建时, 要在充分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用正确的人才观来指导测评内容和指标的选择。
要站在学生发展的维度学生测评体系的构建, 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 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实现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的协调平衡。测评体系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和共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不能用一个尺度、一个标准来指导、衡量所有学生。对于一些共性的要求, 如高尚的道德操守、良好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等, 采用统一的指标;对于一些个性、特长的发展, 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指标体系,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挖掘自己的潜力, 实现自我发展。
素质教育视阈下的学生测评目标和功能设计
通过测评指标和内容, 指导学生的发展测评指标体系要明确告诉学生,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 在大学期间, 学校希望什么、要求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支持什么、禁止什么, 并通过开展测评指标体系的学习、宣讲和贯彻, 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发展。
通过测评工作的组织实施, 获取信息, 发现问题, 诊断问题新框架下的测评数据, 要求来源于一线的原始数据和相关描述, 并能够通过测评信息系统查询、汇总、统计收集到的各类数据, 从中发现学校、系部、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运行、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状态, 发现学生个体出现的异常和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
通过测评数据的及时反馈, 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 并防止情况恶化通过测评系统实时性的特点, 相关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 并即时反馈、快速处理。如学生迟到、旷课, 不要等到累计到纪律处分的程度再去找学生谈话, 或是几门考试不及格才发现这名学生这学期根本就没上过几次课。如果学生刚出现问题时就进行反馈与教育, 效果会好得多。
通过测评成绩, 激励学生成长进步测评成绩是实时的、动态的、公开的, 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并通过与同学、老师的沟通交流和成果分享, 感受成长的喜悦, 激发进步的动力。相关教师也要根据测评过程中反映出的情况, 及时批评教育或表扬鼓励, 促进学生发展。
开展个性化的人才评价, 为评优评奖和用人单位选择提供依据传统的学生测评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 用单一的综合测评分数来给出测评结果, 不能全面反映人才的个性发展水平。重构后的学生测评体系, 通过翔实的原始数据和资料, 全方位展示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水平, 既有定性描述, 又有定量分析, 用人单位可以充分了解所关心的指标。如招聘营销岗位时可能更加看重学生语言表达、沟通协调方面的能力, 关注学生大学期间参加、组织了那些社会活动等, 而对专业学习成绩要求可能会适当弱化。
成为学生自我促进、师生双向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测评系统, 进行测评情况的实时查询、对测评意见的及时反馈、向测评参与人员表达诉求、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等。以测评系统为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进一步掌握学生的想法, 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学生可以在交流中获得教师进一步的指导, 端正态度, 促进自我发展。
总之, 学生测评体系要建设成引导学生成长的指挥棒, 促进激励学生个体及班级团队发展的助推器, 向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班主任、辅导员提供学生动态信息的风向标, 帮助教学工作职能部门、教师发现教学问题、诊断教学问题的指示图, 让用人单位有条件从多角度了解学生、帮助挑选合适人才的寻宝图。
学生测评体系构建和实施的具体要求
测评目标的明确性明确的目标是开展测评的基础。从宏观上看, 学生测评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从微观上看, 测评的目标涵盖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更加具体、详细。测评体系本身就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成长的指挥棒, 明确指导学生在思想政治、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 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大学规划。
测评内容的科学性测评内容的科学性是发挥测评效能的基础, 也是构建测评体系的难点。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采用模块化形式, 实现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 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相结合, 摒弃“一刀切”的做法, 充分考虑人才的多样性, 多元化、多角度地开展测评, 是测评体系重构的基本要求。
测评数据来源的开放性学生测评基础数据来源是否全面具体、真实可靠, 直接影响到测评的准确性。测评体系对于数据的收集, 要落实到所有与学生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构建开放性的数据采集平台。这一开放性、多渠道的数据来源, 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实训基地和实习单位等, 而且要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详细、可追溯。
测评实施的过程性测评工作要强调过程性, 各基础数据要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录入系统, 测评系统要能够即时显示数据的更新情况, 有专人进行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 这样才有可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置。心理学的“反馈效应”原理告诉我们, 及时总结反馈可以取得更好的引导、激励效果。通过过程性测评, 将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取得的成绩反馈给学生, 能够更好地发挥测评的引导、激励作用。
测评效用发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对测评数据的统计、汇总, 除了能及时发现学生个体情况外, 也可发现学生群体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 如迟到、旷课学生数量的同比变化, 参与社团活动人数的变化等, 帮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及时掌握动态,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测评管理的系统性和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基于网络平台的学生测评管理系统, 是测评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测评管理系统根据测评内容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通过计算机网络, 实现原始数据的收集、汇总和统计分析, 在权限范围内实行信息共享, 并向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查询、反馈、交流等功能, 实现测评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
参考文献
[1]谢祥清, 杨曼英.素质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毛家瑞, 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王芳.浅谈素质评价标准——兼谈美国学生评价标准[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4) .
[4]眭依凡.素质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