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内容

2024-10-11

重构内容(精选12篇)

重构内容 篇1

只有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不等于懂得了信息技术本身;更不等于懂得了信息科学技术。如果不讲信息科学, 只讲信息技术, 确实很容易就会走向单纯的“技能化”。

理想的资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自从2000年以后, 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基本得到普及,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逐渐认为单独的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呈现了技能化倾向, 您如何看待这种倾向?您认为课程的理想内容应是什么?

钟义信:“信息技术软件操作教学呈现技能化倾向”这个提法可能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科学技术教学的现状。我觉得, 这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状况, 应当加以引导。

中小学信息领域课程的“理想内容”是什么?首先, 我认为, 中小学只讲“信息技术”不讲“信息科学”, 看来不是很合适。信息科学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 只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不等于懂得了信息技术本身;更不等于懂得了信息科学技术。如果不讲信息科学, 只讲信息技术, 确实很容易就会走向单纯的“技能化”。因此, 小学的这门课程是否可以定名为“信息科学技术入门”, 中学则可以定名为“信息科学技术初步”。其次, “信息科学技术入门”和“信息科学技术初步”课程的内容, 都应当给学生讲清楚“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 小学讲得浅显易懂, 中学讲得稍微深入一些;小学可以通过形象亲切的“应用”来引起兴趣, 通过“应用”来引出概念和原理, 中学则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方法从基本概念引出原理和应用。

从小就对信息科学技术有正确的 (然而又是浅显易懂的) 概念, 这很重要。这是因为, 如果从小学一开始就把概念搞偏了, 将来纠正起来就会很麻烦。所谓“开始差之毫厘, 将来失之千里”, 就是这个道理。至于开始的时候学到的概念比较浅, 这没有关系, 将来到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就会一步一步深入下去。怕就怕一开始就把概念理解偏了。

当然, “入门”和“初步”课程的具体内容安排是一个很细致也很复杂的问题, 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不过, 我相信, 只要发动中小学的相关课程的教师们, 同时邀请对此有研究和有兴趣的大学教师、专家学者以及教育主管人员共同研究, 这个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同教材内容一样重要的是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总的来说, 都应当遵循中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信息科学技术知识的结构和层次规律, 通过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生动形象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引进“信息科学技术”的广阔天地。一方面要让学生对信息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科学技术博大精深, 奥妙无穷, 应用无穷, 魅力无穷”。

王吉庆:如果从我国信息技术课程 (含计算机课程) 的发展来说, 普及计算机文化和提高应用计算机作为人们必须使用的工具的能力和态度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与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目标与任务。而进入21世纪以后, 应该说, 信息素养的形成与不断提升已经确定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高中课程标准的颁布说明了新阶段的到来。但是应该看到, 目前教育界对于信息素养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相当一部分具体工作者是根据课程的教材内容来理解课程的目标的, 而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 由于课程指导纲要的制定太早又仓促, 没有明确信息素养的提升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而教材内容上工具论的痕迹十分明显。因此, 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和实施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首先是目标和任务的学习阶段分解。

吴正己:其实资讯科技课程的发展轨迹, 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都非常相似。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问世不久, 软件及操作系统 (DOS) 的使用接口为文字指令, 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作, 大部分都需要用户自己撰写程序或加载软件包, 1984年台湾的高中职开始有了资讯科技课程, 课程内容自然是学习程序设计。20世纪90年代窗口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开始发展, 台湾的小学、初中开始有了资讯科技课程, 课程内容很自然地是以应用软件操作的技能教学为主, 让学生能直接将计算机应用于学习与生活当中;而高中职的课程纲要虽锁定为计算机科学, 但在学校中的实际主要却是以应用软件为主, 少部分还教授程序设计。

到了21世纪, 个人计算机在家庭中已非常普及, 应用软件操作接口愈来愈简单, 使用计算机所需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 多数小学生甚至在入学前即已使用过计算机。很自然, 大家认为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简单易学, 实在不需要把它视为一门学科来教学生, 它应该是作为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工具即可, 于是在2000年, 新定的台湾初中小课纲中资讯科技课程被删除了, 仅将“资讯教育”列为应融入各学习领域实施的重大议题。也就是说, 2000年后台湾的小学、初中课纲中已经没有资讯科技课程。虽然正式课程没有了, 但实际上, 几乎所有的学校仍是以自己的弹性课程时间继续教授计算机。高中的资讯科技课程也曾一度被删除, 但后来以两个学分必修的方式保留下来。如果资讯科技课程的目的是工具性的, 那么, 由计算机未普及、缺乏软件时代, 发展到计算机普及、软件易学易用时代, 资讯科技课程内容由程序设计转变为软件操作技能, 无疑是必然的倾向。但是, 资讯科技课程如果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 则不能仅局限在工具性或技能性的目的, 因为软件工具愈来愈容易使用, 课程存在之目的也必然受到质疑。我个人认为, 理想的资讯科技课程应该回归到教育本质去思考:到底这一门课对学生现在及未来发展有什么帮助?应该教些什么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用?

资讯科技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应是回归到计算机科学本质的教学, 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概念是教学的目标, 资讯科技工具或软件则是用来具体化或辅助这些概念的学习, 同时兼顾计算机科学概念与软件工具的学习。台湾目前的高中资讯科技课程, 其定位相当于物理、化学等学科, 将资讯科技课程视为科学课程的一环, 只是学分比较少, 而且没有列入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科当中。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目前, 国际上又重新出现了培养“计算思维”的思潮, 计算机科学逐渐开始成为信息技术课程重要内容, 您如何看待计算机科学内容以及程序设计教学内容呢?

吴正己:“计算思维” (Computational Thinking) 是运用计算机科学概念或技巧, 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维方式。现代生活中处处需要使用计算机, 如何运用计算机有效地解决问题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技能。例如, 分解 (decomposition) 、模式辨识 (pattern recognition) 、算法设计 (algorithm design) 等都是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思维方式。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范畴, 它不等于计算机科学, 但很多计算机科学的概念都得透过它来实现, 它是计算机科学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资讯科技课程中, 程序设计教学不应该只是学习程序语言, 而应该是以学习计算机科学概念 (或计算思维) 为目标, 那么, 两者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就资讯科技课程而言, 学习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才是最重要的, 解题工具愈简单愈好, 故而许多计算机科学教育者相继发展一些简化的程序语言或可视化环境, 如Python、Greenfoot、Alice、及Scratch等, 以减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困扰, 使学习更聚焦于问题解决。

王吉庆:“计算能力”是21世纪委员会提出的对于21世纪人才能力需求七部分之一;不同于以前读、写、算中的“算”, 如果把“计算思维”认为是其核心“算法思维”的话, 那么我在2005年的“小学科, 大作为”讨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时就提出了, “我认为,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学科类的学科教育中所强调的就是追求解决问题与完成任务的可实现、可操作的算法思维与创新精神”。而“所谓算法思维, 就是提倡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的有序性和可执行性, 它的环节包括操纵公式、反映现实、分解问题、抽象推理、选择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具有算法思维的人在完成任何任务或者解决任何问题时, 都会认识到问题和任务是有起点, 有边界与限定范围的, 尽管其可能没有直接的方式达到目标, 也能够迅速地采取算法思维进行分析, 然后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完成任务或者解决问题”, 按照这样的理解, 算法思维应该还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的一部分, 属于技术领域。我认为, 一方面程序设计教学有利于算法思维的形成与提升,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 其他信息活动的参与也可以从培育算法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特别是教学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上, 需要认真考虑算法思维的形成与提升过程与方法。

还需要指出的是,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属于技术领域的课程。科学关注的是发现, 技术关注的是发明;当然科学中也包含技术, 人们发明许多技术以求更加准确而细致地发现;技术又利用新的科学原理发现创造新的发明。因此, 作为信息技术课程, 需要介绍许多信息技术方面的科学知识, 但是主要的任务还是应用信息技术本身解决问题和参与信息活动的技术方法与过程。

钟义信:这个提法有片面性。“计算”的概念被泛化了。有人说, 世界一切过程都是“计算”。和这个概念抗衡的是“逻辑”, 有人说, 世界一切过程都是“逻辑”。那么, 究竟“计算”的概念更广大还是“逻辑”的概念更广大?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认识。

所以, “计算思维”这个提法需要斟酌。我觉得可以提出“信息思维”的概念。这是因为, 传统科学基本建立在物质概念和能量概念上, 没有信息的概念。但是, 信息、物质、能量是现实世界三大战略资源, 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研究对象。所以, 除了建立在“物质和能量”观念上的传统思维方式之外, 学习和建立“信息思维”是很重要的。虽然信息不能脱离物质和能量, 但是信息又不等同于物质和能量。信息具有自己独立的运动规律, 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人们想把人类智慧的奥秘搞清楚, 想通过解剖找到答案。但是, 这种单纯建立在“物质和能量”观念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不可能解开人类智慧的奥秘, 必须运用“信息思维”才有希望打开“智慧”的大门。

重构内容 篇2

重构教学内容之我“践”

作者/严 明

一篇课文可以用来教学的内容很多,而教学时间却只有短短的两个或三个课时,那么,怎样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前段时间,我执教了研讨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此类课文的文化意蕴厚重、历史年代久远,又蕴涵着生命的启迪教育,教学难度很大,如何把握和实现其核心教学价值,即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以课题为切入点明确教学内容

如何因课导人是一门艺术,该文可以在课题上做文章,因为该课题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伊始,我引导学生质疑课题,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1)司马迁是何许人也?(2)他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3)他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4)《史记》又是怎样的一部著作?这些问题凸显了该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其中(2)(3)两个问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1)(4)两个问题除了在解读文本时能得到粗浅的认识之外,还须整合课外资料加以拓展深化、加深理解。所谓“挈领而顿,百毛皆顺”,明确了教学内容,采用怎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就有了方向和依据。

二、以文后练习为抓手设计教学板块

很多教师都会去反复研读课文,但很少会去反复研读课文后的练习,认为它无外乎读背抄写、理解感悟。其实仔细斟酌可以发现:文后练习蕴涵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它们或点明了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或提示了教学的重难点,或揭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

本课共安排了五个练习:朗读复述课文,钢笔描红临写,词语辨析,课文内容理解,交流《史记》中的故事。

以文后练习为抓手,我设计了四大教学板块:“起”――将四组近义词置人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语段加以选择,这样既能更有效地更准确地辨析和运用词语,又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承”――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评析,理解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转”――读写结合、看图写话,体会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这两个环节是教学的重难点。“合”――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史记》的辉煌成就,并通过交流《史记》中的一些小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借机为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史记》和《上下五千年》打开一扇门。

四大板块紧扣课题和文后练习,相得益彰,层层推进,简单高效。

三、以人物心理活动为联系点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

“李陵事件”给司马迁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赶紧去死”还是“精彩地活”的心理抉择过程课文也写得非常简单:“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言为心声、心为情动”,(论文范文 )司马迁这一“发愤”的心理活动是课外资源与文本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再择机补充一点课外资源,就能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地理解文本,体悟人物凤凰涅、浴火重生的心理历练。

于是,在学生的理解不能到位,朗读也显苍白的时候,我择机拓展了以下语段: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这段话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在司马迁的心目中,哪些人死得重于泰山。对司马迁而言,怎样才是死得重于泰山呢?通过交流,学生深刻感受到:司马迁是在以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子等心目中的古代英雄为榜样,激励自己勇敢地活下去。完成《史记》,既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更是让自己的生命“重于泰山”。

这样的资源整合不是为拓展而拓展,它能使学生与文本、与司马迁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较之拓展前学生的朗读表现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四、以看图写话为训练点突破教学难点

“大量读写,读写结合”一直被视为教语文、学语文的基本规律。因受篇幅或作者行文风格的.限制,文本对“发愤”写《史记》的两大原因――遵从父亲的嘱托、实现生命的价值,描写得很具体,而对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却只是一笔带过。

不难发现:抓住这一言语训练的空白点,可以有效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课文插图常常容易被教师们忽视,而本课司马迁在狱中发愤写《史记》的插图形神兼备,对学生理解文本、理解“史圣”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应加以充分利用。

师(出示文中插图):经过艰难的抉择,司马迁终于从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仔细观察这幅插图,选择以下一种情形,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身体的创伤还没有完全康复,司马迁____。

窗外寒风呼啸,牢房里滴水成冰,司马迁____。

出狱之后,面对众人的讥讽,司马迁____。

学生的发言博得了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相信这样的言语训练已不再是纯技巧性的,学生们已经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五、以故事会为金钥匙开启课外阅读的大门

特级教师于永正一直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他说:“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只要做好读书、写字、作文三件事,语文不好也难。”

司马迁不仅是个正直的史学家,而且是个优秀的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文质兼美,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苏教版教材的一个不同于其他版本的鲜明特征就是在高年级段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环节,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中外名著。五年级下册结合本课教学,推荐阅读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林汉达等为青少年编著的《上下五千年》,因为《上下五千年》里的很多故事都来源于《史记》,如大禹治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飞将军”李广射虎等。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后期再举行“《史记》故事会”,既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又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阅读的大门,让孩子们渐渐爱上读书,功德无量,何乐不为?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就在《人民日报》上大声疾呼:“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

时隔多年,这一呼声似乎并没有惊醒多少梦中人。语文教学内容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让课堂教学仍时常呈现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式的随意与盲目。我想,决胜课堂的关键是,教师要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基于学情选择和设置教学内容,挖掘和把握住文本最核心的教学价值,在有限的教学实践里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要力争每节课都能给学生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浮光掠影,不蜻蜓点水,不囫囵吞枣。唯有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简约化、内容重构化、方法科学化、过程最优化,才能打破吕先生所说的“高耗低效”的瓶颈,让学生得以在语文的天地里自由地翱翔。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儒林中心小学)

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重构 篇3

一、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1.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在教学设计时,我熟悉教材的整個章节内容,整体分析每一节课的教学侧重点,挖掘教材中课课关联的知识点,这样,就灵活处理了教材内容,整合了教学内容。

2.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教材内容在安排方面是一个系统的,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有时不利于教师由浅入深地教学,或者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为此,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要调整改变一下。

例如,“透镜成像”单元的顺序是:介绍透镜、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探究性实验、透镜的应用。如果就是按这一顺序上课,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尤其是教材内容偏多,学生阅读有困难,教师讲授完作用实验后,再讲应用,就有点凌乱。因此,我把探究性实验调整到最后一节。整个单元课程分为三部分:(1)透镜的知识和对光线的作用;(2)透镜的应用;(3)透镜的实验。调整后,教学思路就清晰,学习目标也明确了。学生在明确认识透镜后,就很快掌握了其作用。然后再了解其应用,学生就可以巩固透镜知识。最后,教师提供透镜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并总结。整个章节的内容上完后,学生再完成课后练习,学习效果就很好了。

3.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我根据教材提炼成自己的教学内容,不仅改变了教学的顺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主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寻找背景资料,选择典型例题,辅助实验演示,给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

例如,《光现象》一节,讲到光的反射时,我就展示相关的PPT,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补充教学内容。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我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学生通过探究结果:(1)利:用平面镜观察面容;物体大多数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2)弊:黑板人反光;高楼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这样,学生就更好地理解了教学内容。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1.设计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仅要精讲精练,更要学生动手做。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观察力、探究力以及运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等。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我设计了“实验活动卡”,组织学生探究活动。步骤如下:(1)选择相同实验内容的学生分组探究;(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课堂进行交流;(3)教师根据课堂交流情况作小结。让学生明确了各种声现象充满了人们的生活,接收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声音的传播。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培养了学生的物理能力,使学生各自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充分利用教学器材进行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后,我们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教材有不少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学生平时没有注意观察和缺少理论知识,如果教师还是只讲解,只练习,学习是没有很好效果的。为此,在教学中利用一些教学器材,可以让学生把已积累的生活素材和表象联系到教学内容上来。

例如,在讲授《声音的特性》时,选取的教学器材有:(1)演示用——多媒体课件、音叉、乒乓球、细线、学生电源、发声齿轮、硬卡片;(2)学生用——鼓、碎纸屑、梳子、硬卡片、棉布。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自学阅读,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运用教学器材探究实验和自主实验。这样,利用教学器材,学生对名词术语如音调、频率、响度、振幅等也很快就掌握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完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把教材内容变为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并且创设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探究、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动漫产业“内容为王”的重构路径 篇4

一、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新技术的催化下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

(一)炫目的技术

特效技术、互联网技术在近几年的动漫作品中一枝独秀。美国高超的动漫特技伴随着《变形金刚》《超能陆战队》等影片的上映在国际动漫界引起了轩然大波。逼真与震撼的动漫特技,成为世界各国竞相模仿的对象。目前荧屏上的国产动漫多采用较高的技术手段,如《秦时明月》,剧情相对不错,画风却采用了三维立体效果,人物形象看起来反而没有二维的效果好。

(二)苍白的内容

第一,动漫经典形象的断层。在经历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后,国产动漫再难出现如孙悟空、哪吒等能构成一代人记忆的经典动漫形象。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国内动漫形象集中在猫、兔、狼、羊几只小动物身上,缺乏文化创新。[2]反观美国,大白、小黄人等动漫形象层出不穷,好的角色加上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自然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同。

第二,剧情贫乏。与动漫经典形象断层面临同样尴尬的是剧情枯燥简单。目前国产动漫内容大多聚焦于低龄化的新鲜刺激,不是打打杀杀就是3D特效技术。《捉妖记》导演许诚毅认为,动画的特效技术不难学,最难的还是讲故事,这才是好莱坞的成功之处。[3]内容的空洞主要是由于商业逐利倾向过剩、文化缺位,导致了动漫产品的短、平、快。

二、动漫产业“内容为王”的发展瓶颈

(一)短期利益的驱使

动漫行业新技术的运用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技术无疑成为人们追求的首要对象,而原创动漫内容则被技术大潮吞噬。透视目前的国产动漫,基本上都在生产CG(数码化的作品)动画,而这些动画的人物造型、剧情设置与美国所主导的CG大片都很类似,一味展现震撼的特技效果,剧情安排不是小动物就是小怪兽,不是超能量就是变身,除了热闹都不知要表达什么。事实上,动漫应该通过符号化的表征传承我们整个民族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

(二)互联网亚文化的侵蚀

动漫不同于其他商业产品,它从属于影视文娱产品,更是一种艺术欣赏。新媒体平台固然能够创造优质的内容达到共赢,但运用不当就会消解动漫内容承载的厚重文化。弹幕技术的出现满足了观众的社交需求,但是众声喧哗的背后破坏了观赏动漫需要的宁静氛围。弹幕的内容绝大多数是观众的吐槽,所以为了引爆观众的互动狂潮,动漫制作方倾向于选择制作有话题性甚至有“槽点”的内容,这种迎合受众吐槽的肤浅方式自然难以承载文化的厚重。

(三)受众感官的退化

技术对动漫产业“内容为王”的消解,还体现在新技术对观众的听觉、视觉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上。新技术裹挟下的动漫产业造成了观众的心神涣散和感官退化的现象,人们感官退化的消费要求又反过来刺激了这种内容空洞肤浅的动漫作品的生产。长此以往,动漫产业就难以提供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精神产品,也就无法发挥作为文化产业应有的作用。

三、动漫产业“内容为王”的重构路径

动漫产业“内容为王”的重构需要回归本源,加大对内容、版权的创新力度。

(一)技术理念

动漫产业的文化产业属性决定了新技术的运用应服从于内容的需要。技术是工具,内容才是动漫作品的灵魂。当然,新技术与动漫的融合也是实现动漫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特效技术的运用,增强了观看动漫的感官体验;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发掘原创动漫搭建了内容平台。

(二)政策推动

国家政策的推动能够发挥文化产业的教育功能。十二五规划涉及很多文化产业的利好政策,包括开展动漫人才扶持项目、建立动漫产业基地、减免动漫企业税收等。政策的推动不仅需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还需加强对动漫行业的审核、管理、监督。国家对动漫企业资金投入的分配需细化,应明确规定投入动漫内容创作以及后期制作的资金比例,从生产环节确保动漫企业加大对前期动漫内容创作的重视程度。

(三)受众媒介素养

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能够从消费影响生产的层面对动漫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作用。媒介对商业利益的追逐,打造了一个充满诱惑的文化工业,内容的平庸、低俗和偏执使大众文化日趋庸俗化,精英文化则于消解中光芒黯淡。[4]所以,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可以引导动漫行业回归“内容为王”、发挥动漫产业的文化传承作用。我们有必要效仿西方国家,将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提高受众甄别、选择内容的能力。

动漫产业需要在确立“内容为王”的主体地位基础上,有效利用新技术,实现开发内容的创新发展。

摘要:本文分析了动漫产业片面重视新技术的运用冲击了“内容为王”的主体地位,主张从技术理念、国家政策、受众媒介素养等方面努力,重构动漫产业“内容为王”的理念。

关键词:动漫,产业,内容为王,新技术

参考文献

[1]卢斌,郑玉明,牛兴侦.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5)[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3.

[2]高建荣.新技术虽然炫目难掩国产动漫内容尴尬[DB/OL].深圳特区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4-05/18/content_2876766.htm,2014-05-18.

[3]中国动画电影成绩单:动画是否要去低幼化?[DB/OL].中国动漫产业网,http://www.cccnews.com.cn/2015/1221/75037.shtml,2015-12-21.

重构内容 篇5

—— 读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有感

后龙中心小学 林建妹

参加名师工作室以来,和室友们同读王荣生教授写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这本语文教学类的教育专著,不仅丰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理论,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也让我们的研究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接下来我谈谈自己读书的几点心得:

一、有效重构是对教材价值的二度解读

语文教材有双重价值,即“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原生价值,它是被选入课本之前即有的价值。它们在进入教材之前,仅仅是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或者是传达一种事实的信息,或者是传达一种思想情感的信息,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这些文章一旦进入语文教材,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学生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并不是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掌握教材的言语智慧,通过原生价值为教学价值铺桥搭路,才是处在语文教学的较高层次。然而在语文教学中,越是重要的价值,越是隐藏在语文教材的深处,越难发现和掌握。这就需要老师对教材价值进行二度解读。

首先教材的二度解读要适合学生。不是教师的所有解读对学生学习都有价值,王荣生教授认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因此教材解读要适宜在逐渐成长中的儿童,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这样的解读,我们才会发现适合儿童阅读、适合儿童学习的最有趣、最简便、最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师是勘探者,要去课文中寻找“可教处”。所有的解读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选取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匹配,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教学所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合宜性。其次,教材的二度解读要深度思维。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材选文有四种不同功能,即“定篇”“样本”“例文”“用件”。教师对选文不同的处置当然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解读。因此,要求教师解读不可把教材的价值停留在技术层面,着眼于“技”和“文”就是低端解读,着眼于“道”和“人”才是高位解读。再次教材的二度解读“功夫在诗外”。如果教材解读时你眼中和心中只有教材,那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解读时捉襟见肘,教学时举步维艰。教师需要上下勾连、左右链接之眼界和学识。

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的价值解读不是把文本读懂那么简单的,要努力挖掘隐藏在教材深处的价值。《老人与海鸥》这一课,初读,感受老人10多年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的依恋;再读,我们就会感受到老人像亲人一样照顾海鸥,早就超越了普通的关爱,这是超越了人与动物的情感,是一种亲人间的陪伴,于是我把教材主旨再度解读为爱在万物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超越了教材。

二、有效重构是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对话

王荣生教授认为,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选择对话的适宜层面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阅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读的意义的产生是以文本提供的图式和读者接受视野的同构或局部同构为前提条件的。那么师生对话要达到一种怎样的深度才算有效重构呢?教学过程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充分挖掘文本某层面的的内涵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进入学生的接受视野。()优秀的教师往往能从一句对话、一个细节描写、一个标点、一个空白处入手,引发学生进行深度对话,帮助学生达到成功的彼岸。在教学《西门豹治邺》这一课,为了帮助学生走进文本,领悟西门豹非凡的智慧及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好品质,我巧妙抓住课文的空白点,巧设问题,引发想象,让学生在多维的空间放飞思绪,领悟科学精神。

片段回放:

师: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求生是人的本能,如果你是那些官绅,你会怎样求饶?

生1:(边做磕头动作边求饶)西门老爷,饶命呀!

师:这些年来,多少百姓家的姑娘葬身鱼腹,多少百姓飢不饱食,我是不会绕你的,你再好好想想吧!

生2:西门老爷,饶命呀!都是那官绅头子和巫婆指使的,我这样做也是不得已呀!

师:你这是在推卸责任呀!你也好好想想吧!

生3:西门老爷,饶命呀!我上有老,下有小,可怜可怜我们一家人。

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哪,你们拆散了漳河边多少温暖的家……

生4:西门老爷,饶命呀!我一定把骗来的钱还给老百姓,只要你饶我一命,我愿意……

师:你们终于认识到了错误,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百姓……听了他们的认错,此时漳河边的百姓议论纷纷,现在,你们就是那些老百姓,想想百姓会说什么?

生1: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生2:不能饶!

生3:原来官绅和巫婆都是骗钱害人的……

……

此片段,一语激起千重浪,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换位思考,层层推进,一浪盖过一浪,引起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学生,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骗局揭露无余。

三、有效重构是对教材资源的多度开发

教材资源的多角度开发是对教学进行多种尝试,其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学习视角,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发学生的多重思考。《语文教学内容重构》里以《藏羚羊跪拜》的教学三例体现的是从不同角度触发的教学设计,有拓展式、有自读自悟式、有创设情境式,其都能抓住教学的兴奋点和障碍点进行有效突破。在读的过程中,我也对教材资源的多角度开发渐渐产生了一些想法。

首先,我觉得深入拓展,引发探究是多角度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激发教学兴奋点,促进感悟,促成建构。其次,对教材资源的多度开发还可以是主题联动,以文带文。引导学生对应主题进行梳理,然后引入与主题相关的其他文章,让课堂变得更有宽度。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寻找有关主题探究的书籍,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感受更为丰富的文本内涵,比如在教《普罗米修斯》这一课,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把普罗米修斯置身于神系中,进一步感悟他的伟大英雄品格。

重构内容 篇6

1 教材内容重构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教材内容的重构?从高中物理教学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课程实施的时候,从物理课程标准出发,结合本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程度地增删、替换、加工等处理,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更好地匹配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当地的教学条件,最终形成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

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时,要求教师自身要能充分领会和把握课标内容及其内涵,应该勇于超越对教材的机械化解读,要敢于以创造性的思维和开拓性的精神来使用教材,进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重构的过程其实是连通“教材”和“教学”的桥梁,是将教材专家所设计的“标准化的理想课程”转化为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具体化的实践课程”;这属于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材积极进行接受、理解、筛选、批判和创造的复合过程.

2 优化教材内容重构的基本宗旨

重构教材内容是教师所特有的一项课程权利,但是这项权利不能被滥用.教师如果是依据个人经验和喜好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和替换,彻底脱离课程标准的指导,没有切实地研究学生的需求与发展,那将是物理教学的失败.所以,高中教师在对物理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时,必须坚持这样的宗旨:结合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来深刻解读教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重构教材内容的两块基石;教师在对知识的外表进行重构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掘知识的内涵,将重构工作引入教材内容的内核;重构工作不仅仅要覆盖具体知识,更要涉及本体知识的重构;重构工作不仅要突出物理认知的工具属性,也要凸显其价值属性;教材内容的重构必须汇聚于三维目标体系的达成,而并非应付考试.

3 优化教材内容重构的基本策略

高中物理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必须是深入研读课标、精心分析教材之后的再创造.所有的重构工作都是新型教材观的一种体现,这也体现着教师对教材的尊重,也体现着他们对职业道德的敬畏.具体的重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另辟蹊径,多角度转换理解教材的方式

高中教师对物理教材进行的重构工作往往与教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有很大关系.任何一种重构教材内容的操作都是以特定的“教材观”和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因此,教师要优化教材内容的重构工作,就不能止步于对教材单一性、片面性、离散型和肤浅性的理解,教师要善于通过创造性的思维,灵活地对教材进行理解.

(1)从内容角度上看,教师要正确地去分析教材内容的基本性质与类型以及存在价值;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分析教材内容的具体要素以及结构形式,搭建起与知识相关的框架;教师也要能切实把握住知识的本体和具体;教师还要充分探索教材内容中的隐性教育价值.

(2)从行为角度来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是要综合地分析各方面内容.教师要由浅入深地分析教材,不但要重点关注教材的核心内容,也要切实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切不可以点带面,停留于重点知识止步不前.

(3)从水平角度来看,教师要及时检测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关键是以下三点:透彻、简洁和准确.所谓透彻,即教师要确保已经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并能充分运用教材;所谓简洁,教师能将错综复杂的物理关系整理得简明清晰以便学生的理解;所谓准确,即教师要能立足于物理学科的科学性来实施重构工作,不能随性理解,导致重构上的谬误.

3.2 精心挖掘,多维度实施对教材内容的提炼

教师在同一内容进行分析重构时,要注意以下四类知识的提炼.

(1)事实性知识.所谓事实性知识,就是一种以单独的形式出现的知识类型,它是一种只能在观察中习得的内容类型,存在于过去和当前,且无预测价值,但是它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最基本要素.因此事实性知识的特点是孤立性和基础性,其抽象概括水平极低.例如,形变可以分为范性形变和弹性形变.

(2)概念性知识.相比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物理学里的概念、定理、定律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知识,这也是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的重点所在.例如《力的合成》一节,“共点力”这一概念就属于概念性知识,教师对其进行重构时,就需要以物理事实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组织切合学生经验的实例,并且能发掘概念的关键性特征,即准备正反实例让学生来区分哪些力属于共点力,哪些力不属于共点力.

(3)方法性知识.当前教学实践中,课改理念深入人心,教师也普遍接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他们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高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与实验、科学抽象与建模、逻辑思维与数学推理、科学假说和检验等等,此外还有一系列操作层面的方法,教师在对教材内容重构时,要对一些隐性方法进行显化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进行渗透.例如,学生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已经有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基础,教师在对《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进行教材内容重构时,一方面要意识到控制变量法对该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恰当地设计好相应的教学工作,尽量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经验基础完成实验框架的搭建.

(4)思维性知识.人类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活动就叫做思维,它是基于事物表象或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分析、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认识过程.如果说上述方法性知识属于一种问题解决的工具,那么思维性知识就是问题解决的指导思想.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时,必须重视此类知识的存在,它能够引导学生突破某些疑难障碍,更快地探究出问题解决的方法.物理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自然界的和谐与简洁,这一思想催生出大量的物理成果.例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是很多问题处理的关键在于学生以最简洁、最特殊的模式去试探性地解决问题,并以此打开了问题的突破口,实现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在对教材重构时就要关注相关思想的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思与重构探究 篇7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概述

我们往往会把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相提并论, 将两者的内容与概念混为一谈, 其实思想与政治的教育是互相不同又相互促进的。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指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其实这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一词从字面上的分析。如果从语词更深一层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包含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统称。这样的分析既简明又准确, 不会发生众多的歧义, 但是如果把什么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民主教育等等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之中, 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造成了一定的周折和歧义, 不但在概念上产生矛盾, 而且会影响被教育者的认知和思考。因此,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的解释当中具有多重意思, 但是它的根本是思想和政治, 其他的内容是对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一种补充和丰富。理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重要内容。

(二) 思想政治教育应独立成户。

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的课程永远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这是因为现代的年轻人更加需要去巩固这种先进思想。但是, 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 往往会抛离了思想与政治的教育, 反而加大了其他内容的灌输。文章并不是说其他的内容不适合授予给学生, 但是要清楚一点的就是,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复杂化, 把思想政治教育复杂化的后果就是在教育在实践中得不到充分的理论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划分界限, 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不会混淆概念和产生矛盾, 而且能专科钻研, 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达到最有效的位置。独立成户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现代的政治教育必须改善的一个重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反思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我们应该把其本质简化为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如果把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放在同一个层次上来研究讨论, 这显然是还没有真正去理解到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涵所在。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复杂化的弊端。

如果把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与其他内容兼并学习或者研究, 这会导致教育工作手忙脚乱, 抓不住研究重点, 从而引起思想的争斗和矛盾的呈现。其实民主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扩充和内容, 但它们不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站在同一高度上来研讨, 它们更多的是补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理论基础。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似乎把侧重点放在了道德教育上, 如果只是片面地去强调道德教育, 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意义, 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成功的。我们必须抓紧意识形态的发展情况, 发现弊端和不足就要提出来进而改善, 这样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

(二) 改善本质弊端的有效方法。

要从实际上改善这种误区, 关键是社会和国家的研究部门能否从根本认识到这个问题。因为国家正在宣扬道德主义新风尚, 道德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 然而这种归纳, 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误会和片面理解。要改正错误必须从研究部门出发, 深入了解和认识到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之后, 把群众的视线转移过来, 重新将思想政治教育包装解读, 从而实现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简明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反思

有理论基础必定会有实践机会,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一般表现在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 还有不同群体的教育教育上。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似乎在不同的群体当中有不同的解释和教育方式, 这种差异的存在导致了没有系统学习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体不能完好地认识我国的思想政治体系内容, 从而在思想上没有向正规的方向发展。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群体, 将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针对这种实践问题的存在, 我们是否要反思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这种教育对象的差异与我们所追求的共识是否存在了不平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问题所在, 重构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显得突出, 我们应该把握好时机, 争取时间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使在教育的过程中, 能体现出真正的教育意义。

结束语

通过上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审视, 我们要明白的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必然独立的要求, 调整教育过程是一个大工程, 我们必须慎重仔细, 跟随社会的前进步伐, 切勿超于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马振清, 论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理论前沿, 2004

重构内容 篇8

目前,业界对“全媒体”概念主要以彭兰教授和周洋为代表的两种观念为主。一个从“营运的理念”上来说,彭兰教授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另一个从“传播形态”上来说,周洋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业界的应用侧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的“跨媒介”的产物,具体来说,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本文认为无论是从营运理念角度或者传播角度,“全媒体时代”对受众收视习惯的影响在于“收视碎片化”以及“瞬间收视时长的缩短”两方面。这是因为新的媒体创新层出不穷,媒介形式花样百出,报纸的版面被不断扩张,电视的频道从几十个变成了几百个,视觉记忆是影像的碎片,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媒介变化也反映了消费的变化,媒介的破碎化是消费的多元化和部落化的体现。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然发生了变化,基于此,新媒体视频内容生产也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

传播大师麦克卢汉曾说:“每一种新媒介都创造了自己的环境,这个环境对人的各种感知施加影响,这种影响是完全的和无情的”。

1“碎片化”导致新视听内容生产必须采用工厂化的生产模式

任何生产模式都不能离开当下的媒介环境以及技术环境。新技术的发明,直接带来了媒介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新媒体的诞生。在这个时代,工业社会正在努力弄懂技术如何改变世界;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如何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当下,我们所面临的媒介生态环境便是互联网的崛起,以及快餐式文化消费模式。在全媒体时代,授传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人都是消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海量的信息也改变了媒体现有的生产模式。与既有传统电视媒体所生产的单向的、定量的生产模式相比,新视听内容则需要以双向的、海量的内容特征吸引新的用户群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用户。

2“弱连接”带来制作环节扁平化

“弱连接”(一般的熟人关系)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在其著名论文《弱连接的强度》中提出的,它与“强连接”(血亲关系和亲密朋友等)概念相对。在其研究中,格兰诺维特考察了人们寻找工作时的信息获得途径。他发现,超过一半以上的被访者是通过他们并不太熟悉的“弱连接”找到工作岗位的,这些人仅仅是在关键时刻将空闲职位信息告诉了求职者。他指出,“强连接”所掌握的信息彼此间有高度的同质性,而“弱连接”所掌握的信息则彼此具有异质性,互补性较强。因此,在某些时候“弱连接”所起的作用要超过“强连接”。

在目前的新媒体内容生产中,多采用了集成式的内容生产方式。然而,在互联网模式下,新媒介内容生产正以一种低廉和高效的方式为记者提供了众多“弱连接”,从而实现信息来源的多样性。需要指出的是,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由于该模式的实现,新媒体制作环节发生了巨大改变。相对于传统电视内容生产的内容前期策划、内容采集、内容后期制作三个环节分别由不同人员承担所不同,以上三个环节呈现出不断集中聚合的趋势,即该三个环节由从前的多部门或多人历时性地完成,转变为现在的由单一部门或单一个人基本同时完成。

3 海量内容提供为视听新媒体内容创新提供了便捷通道

电视内容生产是一项具创新性的工作。人类所进行的各种创造活动,大部分是利用前人已有的成果进行增减组合,如果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便是“创新”。在创造学中,所谓的组合创新法,正是将原有的某些事物联合起来产生新事物的创新策略。这种技法同样可以用来进行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常用的组合法有同物自组、异类组合、主体附加和信息交汇法等。跨节目形态的同物自组,就是把同一类物品组合在一起来得到新的产品。如真人秀节目便是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综艺类节目两类节目的综合体。

新媒体内容生产链条中,内容源分别来自于传统电视媒体、互联网。形态囊括了新闻资讯、纪实节目、综艺节目等,而来自于互联网的内容则更为广泛,包括了博客、自拍。海量的信息源为内容创新提供了内容基础,也为未来视听新媒体内容创新提供了新的嫁接契机。

4 新媒体跨媒介特质为内容生产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现阶段的新媒体视听是一种具有跨越电视、互联网媒介特质的新媒介,如IPTV业务。这些跨媒体形式与跨艺术形式的组合,同时将不同类型的物品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事物。电视节目的异类组合可以分为跨媒体形式和跨艺术形式两种。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是四大主要媒体形式。当一档电视节目跨越媒体形式的分界,就有可能成为创新之举。内容制播与发布技术不断向数字化迈进;传输网络不断向宽带化、IP化推进;接收终端不断向融合化、平台化发展,这样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新媒体跨媒介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5 节目内容管理急需寻求适应各种视听节目服务形态统一管理框架

目前,媒体形态的多元化与媒体形态的融合化正在同步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内容发布主体、内容传输网络与内容接收终端都在向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内容、网络、终端又都在向平台化发展,并都在对产业链的其他环境进行纵向和横向整合。这势必对现行依据渠道、终端划分进行管理的框架提出严峻挑战。在这种发展形势下,现行的很多管理制度都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最终都有必要纳入一个系统、融合、统一的管理框架。未来媒体内容的管理框架将寻求两个方面的统一:一是各种视听媒体业态之间实现统一的内容监管标准,二是传统广电媒体与视听新媒体之间实现统一的内容监管标准。这是中国未来新视听节目内容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摘要:不可否认, “全媒体”是当下最有特征的媒介生态环境。手机电视、IPTV、网络电视, 这些不断涌现的视听新媒体正在以飞速的态势瓜分着传统媒体的市场。这些视听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也正在进行着悄然的变化。业界人士也在探索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模式。本文试图将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放置于“全媒体”生态环境下, 去研究未来的生产模式。

关键词:全媒体,工厂化,扁平化,跨媒介内容创新

参考文献

[1]毛从任, 张红雨等.海外营销:网商成功之道.电子工业出版社.

[2]付玉辉, 戴仲辉.全媒体2010:一种逐趋常态化的媒介运营形态.中国传媒科技.

[3]朱海松.无线营销:第五媒体的互动适应性.

[4] (美) 马歇尔.麦克卢汉.机械新娘.

[5]邓建国.速度与深度:Twitter对美国报业内容生产流程的重构.

重构内容 篇9

首先,培训内容来源的单向性。目前的会计继续教育无论是制度培训(更新型继续教育)还是专题培训,其内容一般情况下都是自上而下公布的。 培训内容主要局限于会计基础理论、会计法规制度、会计准则的更新培训以及简单的会计职业道德培训上。 培训内容不符合当前会计人员的执业技能要求以及市场需求, 不能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也不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 会计继续教育内容过分强调知识的更新教育,基本上是根据制度变动的要求来设置内容,这样的培训虽具有一定的需求普遍性,但与企业直接需求联系不紧,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的设置大都没有考虑会计从业人员知识水平的高低与工作职责的不同,几乎是千篇一律,缺乏层次性。

再者,内容设置没有突出对会计人员的能力建设,使得会计人员在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训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且在课程的设置方式上不够灵活,会计人员在参加培训时对所学内容没有自主选择权,培训成为被动学习,严重影响了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

二、我国会计人员知识技能的需求分析与职业能力框架的重构

21 世纪,经济社会将呈现出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会计知识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而单靠会计的学历教育根本无法完成更新会计人员知识的任务, 这项任务只能由继续教育来承担。 另一方面,与21 世纪对会计人员的高素质要求相比,我国现有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实在令人担忧,为了弥补二者之间的差距,也需要有强大而完善的会计继续教育体系。

(一)我国会计人员知识技能需求分析

1.知识储备需求。 (1)专业理论知识。 我国加入WTO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较之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会计的发展,并且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所具有的知识储备去抓住会计工作中一些基本的规律,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2)会计相关知识。随着国际市场更加开放,对外贸易的发生越来越多,会计人员如果想把工作做扎实, 单纯的把握住一些理论性知识显然是不够的, 还有必要把握与会计学科有一定关联性的知识,例如审计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等。

2.技能提升需求。 (1)再学习能力。 当前我国的会计正经历着不断的改革和完善,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与会计相关的法规和准则必定需要更进一步的合理化和完备化。 除此之外,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水平和知识水平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不断学习的自我意识, 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免被社会淘汰。(2)职业判断能力。众所周知,在我国从事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会计处理的依据一直都是国家制定的会计相关制度, 这就造成了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事物进行自我选择和判断时处于被动的状态。 面对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人员必须要在日常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 就不同的问题会进行不同的分析,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3)人际关系能力。 随着国际市场更加自由和开放,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地夹杂着西方社会文化观念。 跨国公司会计人员每时每刻都要做好与不同国家的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协作的准备,怎样处理好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 意识形态的外方合作伙伴打交道时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 这就要求我国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以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 (4)创新能力。 面对会计环境的变化,摆在会计管理面前的是十分严峻的挑战。 技术的不断创新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而可以自由应对新的局面。

(二)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重构

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会计知识以及经济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水平和知识水平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不断学习的自我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免被社会淘汰。

三、 能力框架重构视角下会计继续教育内容创新要求与实现路径

(一)能力框架重构与会计继续教育内容创新的具体要求

通过对会计人员知识技能需求的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如何根据市场对不同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来定位和创新会计继续教育内容体系, 是影响会计继续教育能否提升会计人员知识技能及其在职业市场竞争环境中对未来市场的适应能力的关键。

会计继续教育应该遵循 “以人为本,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原则,以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为目标。 会计继续教育内容的设置应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将继续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与改进,由此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突出重点,提高能力,加强指导,创新机制。

(二)会计继续教育模式改革及其内容创新的实施路径

1.会计继续教育模式改革。 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受重视程度在最近几年才得到一定的提升,与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同国外先进的体系相比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首先,经济体制的不同使得各国会计继续教育的管理方式存在些许差异。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把政府治理权限限定在那些市场自我调控无法触及的地方,由此,这些国家的一些民间机构担当着会计继续教育管理的主体;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政府背负着很大的责任去管理会计人员,会计继续教育管理者中,民间也占有一席之地;但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来看,在会计继续教育领域的投入上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由此,政府部门成为会计继续教育的管理主体。再者,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制度,这使得各国的会计继续教育管理内容也各自不同。 在西方发达国家,除了非常重视会计继续教育,还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驾护航,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会计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体系。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到, 在会计继续教育的管理模式上我国要不断改革创新, 不断促进会计继续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形成政府管理部门、教育部门、企业实务界共同参与的局面,使得会计继续教育逐渐市场化,以此满足当前新环境下的发展需要。 会计继续教育逐渐形成开放式的教育活动。组织实施部门设置培训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除必修内容外, 会计人员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以及未来发展定位自主选择培训内容。 继续教育方式不应该死板教条,要改革相应的教学模式,既可运用例如面授等比较传统的方法,也可运用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等先进教学模式。

2.明确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实施原则。 第一,市场化原则。 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服务是会计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因为会计继续教育直接面向众多会计人员,因此完全模仿会计学历教育是行不通的,而应该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提出的必备素质要求和个人自我发展需求为第一思考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环节做到灵活开放、多样多样,杜绝死板单一。第二,自主性原则。会计继续教育应该以会计人员为核心,尊重会计人员的自我学习选择, 最大限度地调动会计人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会计继续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会计人员的自我意识和学习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继续教育的效率。第三,全面发展原则。人的素质是一个包含智力、意志、道德感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只能作为会计继续教育要去思考和努力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着重思考如何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3. 建立动态的会计职业需求和会计继续教育需求预测系统。 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内容的研究,建立会计职业需求和继续教育需求预测系统, 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地规划和协调会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 可以采取不同方法,建立起会计继续教育部门与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 首先,可以由政府担当中间人, 构建会计继续教育机构和人才需求方之间联系的桥梁,全面、充分地了解会计人员的知识、技能的需求。 其次,鉴于中国会计学会等团体对于会计继续教育保持着非常强的关注度,加之其与实务界的广泛联系,因此可以考虑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 再次,作为始终对会计最新理论不断学习和研究的高校财经类院系, 可以为会计继续教育输送源源不断的最新理论性教育资料。 对于阻隔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各种障碍, 会计继续教育要在教学内容上狠下功夫,不断满足新环境下社会对会计人才提出的必备素质要求和个人自我发展需求, 使得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内容能够做到迅速的更新,让其能够处于动态之中。

参考文献

[1]杨晓梅.初级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缺陷研究[D].吉林大学,2008.

重构内容 篇10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高职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信息与档案管理》作为文秘专业一门必修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 从确定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的选取都体现了以秘书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根据对广东经济区域秘书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表明, 大量的企业需要秘书人才, 所以将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企业秘书方向。基于对企业秘书人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明确了企业秘书岗位群的能力要求, 见表1。

在上述企业秘书的8个主要职能中, 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是其中两个主要职能。由于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两者有着天然联系, 因此将两者整合成一门综合课程———《信息与档案管理》。课程目标定位是:“以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 融知识性、规范性、实践性为一体, 重在培养学生规范化管理信息和档案的操作技能。”根据企业秘书职业岗位完成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的要求, 将其分解为9大工作项目, 即信息管理工作的“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整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信息的存储”;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的收集”“档案的整理”“档案的鉴定”“档案的保管”“档案的利用服务”, 围绕这9大工作项目来选取必需够用的知识点作为课程内容。这样,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上, 符合企业秘书岗位职能的需要, 充分体现以秘书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的重构: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选定的必需够用的知识点, 它们还只是一个无序的集合, 还不能直接应用于教学, 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组织, 使之符合教学的需要, 从而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的落实。《信息与档案管理》教学内容的构建紧紧围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需求, 主要采取如下三个策略。

1. 知识点的例化。

所谓“例化”, 就是在确定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就业岗位实际工作进行梳理, 归纳或创设出一些能承载学习和训练内容的工作任务即典型工作, “基于典型工作再进一步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 将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到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中去, 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来习得相互关联的职业知识, 从而使知识点的安排服从于所要解决的工作问题。”《信息与档案管理》课程针对工作任务归纳出相应的知识点, 见表2。

2. 知识链的序化。

所谓“序化”, 就是“在宏观层面, 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并结合职业活动顺序, 以学习情境为单元构建课程内部结构”, 每个学习情境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把相关的知识融汇在相应的学习情境中, “按情境的递进顺序来序化知识”。通过对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过程的分析, 将其分解为9大工作任务, 完成这9大工作任务需要20个技能, 两者对应起来构成9个教学单元, 再按工作顺序来排列教学单元。其序化方案见表3。

3. 知识面的活化。

所谓“活化”, 就是依据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性及可持续发展来充实课程内容,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今后的职业岗位需要灵活对接。依据现代秘书岗位群的职能分析, 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既是综合型秘书必备的两项职业技能, 又分别是信息管理员和档案管理员岗位的专业技能。《信息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既针对中小企、事业单位秘书“一职多能”的特点, 体现教学内容的“全”, 又针对大型企、事业单位秘书分工较细的特点, 体现教学内容的“专”, 并结合国家秘书岗位能力和知识鉴定的要求, 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实”。因此,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兼顾了各类秘书岗位职能及国家秘书职业资格三级秘书证书考试的需要, 符合综合型秘书、信息管理员、档案管理员职位能力的要求, 为学生今后就业的适应性及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 对《信息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选取与重构, 这只是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第一步。要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还必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采取理论教学、实操训练、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希望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 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使培养对象更符合职业岗位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苏.《信息与档案管理》课程建设探讨.秘书, 2006 (11)

重构内容 篇11

【关键词】选修  阅读教学  选择  重构

阅读是一种具有自主特征的信息输入过程,特别是对于选修内容而言,“选”什么样的内容而“修”之,又如何“修”,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选修内容的教学思考重点之一。苏教版选修教材的数量远超必修,内容也非常广泛,与阅读直接相关的就有《实用阅读》、《新闻阅读与写作》等,这些内容的选择与教学如果遵循传统的思路或者遵循必修教材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其在实际教学中必然面临着内容的选择重组与教学重构的问题。现以《实用阅读》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教材研读,内容选择的基础

选修课程原本就带有延伸与拓展的意味,《实用阅读》自然也不例外。对比表明,该教学内容强调的是语文应用意识,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迅速甄别有效信息的能力。《实用阅读》教材的介绍中明确指出,“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公民,具有这种意识与能力,将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来,在选择整合本册教材中的内容时,笔者以为首先要对整册教材进行研读。分析表明,本教材与必修教材中一样采取了专题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七个专题覆盖了自然科学(包括论文与科普文章等)、社会科学、历史、文化、艺术、天文、生物等众多类别,可谓一本简版的百科全书。但其内容又不是指完全指向科学及其它知识的普及,而是指向上面所提到的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因此其具有教材的基本特征,其能够让学生顺利地进入情境去在丰富的材料中筛选与选择,尤其是每篇课文后的“阅读与探讨”,及每个专题最后的“积累与应用”,巧妙地在学生的阅读与理解之间形成一个驱动力。

笔者以为,本册选修教材既然是培养学生的信息选择能力的,那对于教材的阅读顺序、重点把握上就应当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去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理解与判断,以确定合适自己的阅读重点,并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拓展是选修教学的应有之义,只有学生能够在选修教材阅读的基础上去进行拓展,才彰显了选修中“选”这一核心要素的真实含义。

二、学情分析,教学重构的依据

教材重构的关键在于对“修”的理解,因为选修不同于必修,教师的系统讲授不是选修教学的重头戏,让学生自主地去“选”,然后在选的基础上认真地“修”,才是教学重构的本质含义。矛盾常常在于,如果真的没有教师的任何指导,即没有真正的“教”,即使是高中学生,选修也是难以真正发生的,或者即使发生了,也多是低效的,因此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形进行分析,就是教学重构的重要基础。

当下的高中学生在面对选修教材时会有什么样的认识,会有什么样的选修能力,值得研究。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判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选修内容的理解往往是肤浅的,他们认为这些内容的阅读对他们的考试尤其是高考不具有实质性的帮助,这种实用主义的倾向使得学生的选与修均难以企及真正的深度。一旦知道学生的这一认识,教师教学重构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应当是,通过一定形式的价值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选修内容的学习培养的是他们“渔”的能力。

解决了学生的认知问题,随后更为核心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修”能力,自主地面对选修教材上的内容,读之、思之、解之,更多的应当是一种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过程。如果说高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关心的话,那面对选修教材的“修”的能力却仍然离不开教师必须的指导。学习小组的建立估计绝大部分语文同行并不陌生,其成功的原因则在于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但教师又没有放弃自己的指挥阵地,尤其是在学生自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与平台搭建的方式,让学生的阅读不再局限于个体或小群体的理解,而是面向整个班级甚至是自己的未来,是与群体或未来的自己对话的过程。

三、有效教学,“选”与“修”的旨归

选修教学并非天马行空,并非没有目标,笔者以为选修课程的教学也是需要对其有效性进行关注的。关注的角度是多维的,最为直接的可能还是上文所提到的“选”与“修”两个方面,选修内容的教学,原本应当关注的也应当是这两个方面。

从这两个方面来关注有效性,基于的是学生的一种视角。因为当将选的权利交给学生时,他们一定是基于自身的兴趣与长处去进行的,由此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当修的过程交给学生时,学生所用的方法一定是在之前学习(尤其是必修学习)中积累下来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不仅可以判断当下学生的学习,还可以判断之前学生的学习。当然,作为选修,笔者感觉更多的还应当是向前看,诚如上面所提到的学生有了一种拓展阅读的欲望时,就可以认为选修课程中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有效的,因为在笔者看来,这正是语文应用意识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 姚志华. 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存在,《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

[2] 雷传平、钱加清.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11.4.

重构内容 篇12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只注重知识性, 忽视了情感、意志和实践在德育中的作用, 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的自觉培养, 以致学生出现了许多知行不一的现象。同时, 一些学校只注重学生职业定位和专业设置的建设, 忽视德育工作, 使德育难以落到实处。

1.1 是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内容单一, 教师只是很粗浅地抓住一些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不注意研究职业自身特点, 导致德育效果不佳。在方法上教师多采用简单说教, 硬性灌输, 批评训斥, 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 最终导致德育效果不佳。另外, 德育队伍力量薄弱。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师不仅数量不足, 而且结构不合理, 队伍不稳定, 水平需要提高, 观念需要更新。从整体上看, 德育教师在态度上能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 但只是流于一般形式的政治理论灌输, 缺乏深入探究的精神, 并且知识结构陈旧, 难以满足这个学科的高度要求。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既关照学生个人道德状况, 又体现其社会性、职业性、成人趋向性要求, 形成有特色的德育教学体系和内容, 是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是德育教学改革的趋势[1]。

1.2 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需要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好动活泼、进取好学, 其本质是好的, 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 心智发育尚未成熟, 存在着认知能力的偏差;同时,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接触社会较早, 社会化程度高, 心理成熟提前, 但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养成普遍较差, 存在自我管束能力弱、自我控制力差、心理矛盾和情绪波动大、缺乏良好的意志能力、学习动力不足等缺点, 但他们又有渴望获得更多尊重、独立处理问题的欲望和能力, 更有适应社会, 经得起挫折, 做人比较务实等正向性品质。可以说,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必然带来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多元化倾向[2]。因此, 如何构建具有针对性的, 能够关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个人道德需求, 人生及职业生涯指导, 融入社会所需人际关系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健康心理等为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和内容, 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

1.3 是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中、初级专业人才, 造就数以亿计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 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愈来愈重视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总额与普通高中已成平势。这就意味着有一半的初中毕业生将步入中等职业学校, 接受职业教育。人数剧增、质量下降是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主要特点。因此, 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而且事关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也影响到人口素质提高和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只有不断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 建立起符合学生特点的, 使他们乐于接受和积极实践的德育课程体系与内容, 才能培养出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也才能为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 加快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 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和内容

所谓“四位一体”, 就是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结合其职业性特点, 着重加强4个方面的道德培养和要求, 即以礼仪为核心的个人道德教育、以责任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和睦为核心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以文明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教育, 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 成为合格的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

2.1 构建以礼仪为核心的个人道德教育

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 统治者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 使其不仅成为个人道德修养以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和准则, 而且成为规范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手段[3]。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礼仪所包含的统治作用已经解除, 但它所肩负的规范行为、品德养成、社会关系调整作用不应被削弱, 反而要增强。然而, 现代礼仪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人们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礼仪作为培养和训练个人道德行为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为此, 我们要加强传统礼仪和现代礼仪教育,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发挥礼仪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核心作用,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大力开展具有职业性、现代性、实践性的礼仪教育, 尤其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或未来职业的礼仪要求, 加强训练, 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性特征, 使其成为“准职业人”, 为将来顺利步入职业岗位、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2 构建以责任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 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4]。职业道德的核心体现在责任上, 要围绕这一核心开展职业道德教学和教育工作, 要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 使其一开始就进入职业角色, 成为“准职业人”。同时, 学校还要通过观摩体验、实践实习等途径和环节加强学生的职业体验, 使学生充分建立职业道德认知、情感、行为模式, 逐渐适应职业要求, 为其将来顺利步入职业岗位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2.3 构建以爱情为核心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家庭伦理道德是指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原则与规范。家庭关系中的核心是建立在爱情之上的夫妻关系, 由此发生上至父母下至子女及相应的一些亲属关系。家庭道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有着不同的内容。应做到夫妻相爱, 志同道合, 这是维护家庭道德的关键。尊敬和赡养老人, 抚养和教育子女, 尊重家长, 爱护弟妹等。家庭道德不单单是私事,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要适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爱情观、性爱伦理观、家庭观等方面的教育, 使他们学会尊重父母、感恩父母, 正确对待早恋问题等, 为其将来建立稳固的家庭做好准备。

2.4 构建以文明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一个真正的社会公民应当具有较好的公德素养, 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 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文明。我们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公德教育, 弘扬优良的传统美德, 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爱护公共财物, 尊敬帮助老人, 学会文明谦让等, 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为其步入社会把好最后一道关。

3 重构德育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策略

3.1 从学生的德育需求出发, 增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

社会在变化, 作为一定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也在变化, 我们要积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既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也要着眼于他们的现实生活。帮助他们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不断增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

3.2 努力改进德育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的主体性

要努力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和考核模式, 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方法和评价体系,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德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 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新模式。

3.3 加强实践环节, 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重在落实, 我们要将正确的道德观植入学生的认知体系中, 更要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和价值判断。在教学中, 我们要多增加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 通过职业体验、社会评价、家庭影响和自我调整, 建立起完善的、富有成效的道德观体系, 以保证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5]。

我们必须勇于从实际出发, 面向学生,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不断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参考文献

[1]谢琴.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J].职业, 2010 (29) :75~76.

[2]杨洁.中职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18) :247~248.

[3]姜琳.中职学生礼仪素养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9) :249.

[4]郭秀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8.

【重构内容】推荐阅读:

师生重构07-16

心室重构05-12

资源重构05-22

变迁—重构05-31

重构定位06-02

素质重构06-06

代码重构06-08

背景重构06-29

心肌重构07-25

重构思考07-27

上一篇:交叉设计下一篇:冷再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