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与重构

2024-05-28

问题研究与重构(共10篇)

问题研究与重构 篇1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教育法规的逐步完善与健全, 教育决策的日渐科学, 教育设施的逐步现代化, 昭示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极大优越性。然而,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价值观, 各种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引起了人们各种伦理信念的混乱。当代中国的教育伦理仍面临着严峻的伦理困境。

关键词:教育伦理,问题,重构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对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在市场经济下一切都面临被商品化, 市场经济下的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下教育伦理问题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 有意识的对其未成子女或者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家庭的美满, 幸福, 社会的稳定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 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智育, 轻德育

当前, 许多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为了孩子的前途, 请家教, 购书籍, 买钢琴, 参加各种补习班。但是, 结果确是不少家长反映家庭矛盾不断, 亲子关系紧张, 孩子自私, 任性, 撒谎, 不尊敬师长, 不关心他人等不良思想道德行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与家庭教育中只重智力开发, 忽视或轻视思想道德教化不无联系。

2、重言传, 轻身教

所谓言传, 是指父母、长辈借助语言活动, 用说理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身教是父母、长辈用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实施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 不仅要用说理的教育的方法, 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 也就是即重言传, 又重身教。

(二)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伦理问题

市场经济下学校的德育也面临着重重困境。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各种压力使得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多种混乱的导向。学校教育是学生和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但他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现实生活中, 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 他要求个体具有自主自强意识, 追求自我成功和自我实现, 要求社会公平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等等。自我教育是指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品质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教育伦理问题表现为市场下的社会公德的教育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下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 社会公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市场经济下教育伦理面临着众多的困境与挑战, 因此, 在市场经济下重构起教育伦理的权威性, 树立教育伦理的信念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教育伦理的重构

(一) 家庭教育观念的重构

在市场经济下, 利益的诱惑使人们对教育的观念有了许多变化。比如以分数为本就是父母基于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所驱使而表现出的一种不正常现象。有利益的诱惑而产生的对孩子的积极要求是好的, 但如何来正确地对待就是我们对家庭教育观念的重构问题了。

1、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家庭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 家长和孩子应充分认识到:德是人才的灵魂, 是立身之本, 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一个人的一生固然有一定的影响, 但思想道德的好坏则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 不仅要转变观念, 还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父母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将言传和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3、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合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 传统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教”的封闭的单打一的家庭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而应该代之以家庭, 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的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的大教育格局。

(二) 学校德育伦理观念的重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学校德育伦理面对着许多难题, 解决这些难题的其中一个基本的途径就是要转变观念, 重构学校德育的伦理观念。

1、更新和端正德育观念。

2、德育目标要遵循规律, 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3、德育方法要从单纯灌输转向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思考, 道德判断和道德的选择能力上。

(三) 现代化的社会公德观念的建构

1、深化社会公德的理性认识

公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人的内在要求的自觉自愿的自律性活动。这就决定了道德建设的一切措施只是有当其能普遍地促成人自觉自愿地遵守道德规范时, 才是充分的有效的。

2、加强社会公德培育的制度安排

一方面要为公德意识的养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个体是一切道德活动最基本, 最普遍的主体, 是道德的直接承担者。另一方面, 要努力健全合理的赏罚机制。

(四) 教育伦理权威性的重构

权威是社会生活中一种特殊形式的伦理服从, 从社会意义上讲, 权威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 即权威与权威对象之间以伦理信念为纽带影响与被影响, 支配与被支配。教育权威是由国家教育制度规定和教育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而决定的是具有规范和感召力, 教育权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伦理权威, 教师的伦理权威主要表现为一种伦理道德和规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教育的权威虽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但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在教育的权威性得到认可的条件下如何来建构起教育伦理的权威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下的教育伦理也面对着困境与挑战;市场经济下的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伦理也面对这不同程度的难题;面对市场经济我们要重新建构起教育伦理的权威, 重新建构起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权威。

参考文献

[1]孙正, 李璐伟.《现代教养》[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

[2]陈立旭.论文化的超越功能[J]中国社会科学.2000 (2)

[3]孙百娥.关于教师权威存在的合理性[J]教育评论.2002 (2)

[4]徐绍峰, 霍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 (6)

问题研究与重构 篇2

关于我国婚姻法的宏观立法思路与具体方案之重构问题 作者

曹诗权/陈小君

内容提要:对我国婚姻法进行修改和重构,既有迫切的必要性,也有现实的可行性。在立法思路上,应当顺应现实的呼唤,肯定婚姻法向民法典的回归,改变现行法律过于简略的规范形式,加大其中财产关系调整的比重,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增设人身份以保护、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和不违背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完善亲属制度和家庭财产制度,以利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针对我国现行婚姻法技术上的不足、内容上的遗缺和运作力度的疲软,法学界要求进行修改和完善的动议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经过十余年的酝酿、研讨和理论上的争鸣创新,不仅形成渐趋共识的立法建议,而且催动了收养法的颁布、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施行和最高人民法院一系列重要司法解释的出台。以此为背景,对中国婚姻法进行系统完备的全方位立法重构既有迫切的必要性,也有现实可行性。笔者以学界专家同仁的多年研究成果为借鉴,拟就婚姻法的宏观立法思路与具体方案之重构作简要阐释。

一、我国婚姻法的宏观立法思路

源于调整对象的固有规律、法律规范的技术特性和社会的变革发展等诸方面的客观要求,根据现行婚姻法由于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存在的主观缺陷,对婚姻法的完善已不能局限于对某些微观具体问题的点滴修改和增补,而应在宏观整体意义上突破现行婚姻法的技术惰性和内容框架,首先展开婚姻法的基本性重塑与再造,实现立法理念的更新、价值重心的移转和既存模式的超越。其基本思路可表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改婚姻法为婚姻家庭法或亲属法,使法律名称与其规范和调整的对象及其功能相吻合,概念的逻辑或词源内涵与外延准确统一,规范体系的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协调一致,避免理解适用中的人为牵强和歧义扩张,实现 1

定名上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国际通用性和法名的合理继承性。

(二)顺应中国民法典紧锣密鼓的全面准备和现实呼唤,重新认识婚姻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肯定婚姻法向民法典的回归。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婚姻法受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立法体例的影响,在法律体系中居于独立部门地位。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法律环境、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民法发展相对不足的表现。不可否认,这一主张曾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现今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婚姻法的独立地位受到来自理论和立法实践的双重冲击,面临着新的选择。应该说,从1986年民法通则的公布开始,即正式宣告了婚姻法向民法的回归,确立了中国婚姻法在立法体制上应属于民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完善婚姻法,应首先把握其定位,恰当处理它与民法通则和其他民法规范及将来的民法典的关系,使婚姻法作为民法的一个分支内容,成为一个民事特别法。

(三)改变现行法律的概括性、抽象性、简略性规范形式,更正因袭于立法传统经验的“宜粗不宜细”的立法倾向,从“粗放型”的政策化原则转向“细密型”法律化规范,使应有的法律规则尽量详尽、准确、具体,与调整的社会关系贴近,典型化的一般法则不致于成为无用的或宣传式的空洞纲领,从而确保婚姻法的确定性、严密性和操作性等法律特质,增强规范的硬约束力,提高社会适用的安全有效的价值。

(四)明确身份关系的具体内涵,加重财产关系的比例。现行婚姻法一方面重于亲属身份法主导地位,但对身份关系又无基本的规定,有关身份的权利义务空泛无实,难见其独到的法律内涵,使身份权徒具虚名;另一方面对亲属财产关系亦只是提纲挈领,点到为止,表现出明显轻忽的倾向。因此,新的立法有必要顺应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和物质利益关系对婚姻家庭亲属的强力震荡与渗透的现实,在明确市民社会中最后一个身份王国——亲属身份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内涵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从重伦理关系、重人身关系向重利益关系、重财产关系的转换,加强亲属财产法方面的立法,确认和保护亲属范畴的财产权益,调整婚姻家庭领域的物质利益冲突,创设良好的微观经济秩序,使亲属财产法与社会经济运行轨迹合拍同步,以纠正现行法律在此方面的严重缺陷。

(五)保留必要的程序性规则,充实实体性规范内容。调整亲属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婚姻法,以实体法为本位,重在明确界定各类亲属主体之间的静态权利义务等实体内容,调整这些权利义务的互动和变更。因此,完善婚姻法应以充实实体性规范内容为主。但是,亲属关系并非凭空产生和消灭,而是起因于一定的法律行为或事件,其 2

中诸多亲属身份或财产关系如收养、婚姻、监护、非婚生子女的认领等都与特定的行为相关,并有国家公力干预,须有一定的公示形成或登记管理程序介入。所以,现行婚姻法所具有的程序与实体兼备的立法模式仍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新的立法对必要的程序性规范仍应予以保留并加以完善和健全。

(六)公法功能与私法属性兼顾,保障功能与权利本位并存。作为民法组成部分的婚姻法,无论是身份关系,还是财产关系,都应以主体的权利为价值本位和规范重心,旨在确认和保护主体的身份权及其连带的财产权利与利益,从而具有传统民法的“私法”属性。由于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又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关系,与市民社会的价值或利益法则不同,它渊源于人伦秩序这一本质的、自然的社会共同体结构,并非目的性利益关系;其自身的存在和功能带有鲜明的公法秩序和社会保障、福利属性,保护“弱者”和“利他”价值取向直接纳入权利义务关系之中;“意思自治”的自律性、授权性与社会规范的强制性、义务性同构一体,不可分割。因此,修改婚姻法,应既注意与民法的一般价值体系相一致,又要留守自身固有的功用法则,做到公法功能与私法属性兼顾,保障功能与权利本位并存。

(七)合理配置规范结构,正面确认、导向与反面禁罚、保障交相呼应,形成法律秩序的完整统一性。作为一套周密的规则体系和秩序典范,婚姻法和其他法律规范一样,无论在总体结构上,还是在必要的具体制度条款上,都应合理恰当地配置法律规范所要求的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使规范结构完整、简明、疏而不漏,一般性、典型性法律行为或关系模式既有概括性和透明性,又有具体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从而设定一般行为模式,保证婚姻法有明确的着力点和控制力,有效地激励、诱导人们的行为选择方向,确认和保护人们的合法积极行为,约束人们的消极行为,制裁、矫正人们的违法行为,创制积极的法律秩序。这不仅是立法技术科学性、严密性的形式要求,也将有利于法律关系主体实现把握、遵守、执行等操作实效的要求,是法律规范社会化的基本前提。

(八)现实性与前瞻性同时兼顾,做到既有法制实效的社会基础,又有变革前景的基本导向。完善婚姻法首先来源于中国近十年来婚姻家庭关系发展变革的实际需要,这些需要既有现实呈示的,也有必然趋向的。因此,新的立法应当充分反映变革现实,并能对作为其社会背景的现实生活起到调整和规范作用。我们不能设计一套只在将来才用得着的方案,等待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去适应,而不顾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否则,该方案将失去应有的现实意义。但同时,法律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导向性,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这就要求在立法时具有预 3

测前瞻性。婚姻法作为关涉每个家庭、每个人而具有普遍性的基本法,其对社会生活、对人们利益的反映,不能仅仅局限和迁就于既存的现实,而应对于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已经可以预测到的必然的发展态势,给予充分的考虑,并提供明确的导向性规范,使社会生活沿着这个方向行进。这是法律生命力的重要表现和保证。

(九)民族传统性与国际趋同性的兼备,既保留固有法的特色,又容纳继受法的介入。众所周知,婚姻法与社会的公序良俗、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固有伦理道德联系紧密,有着鲜明的地域、民族特性和传统伦理内涵。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的立法都不能忽视这一规律,否则法律将失去国民的认同而形同虚设。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并为举世称颂的婚姻家庭习俗规范和道德文明,被人们世代传承和习用,构成婚姻法的法意识源泉和操作适用的社会基础,我们在立法时必须予以充分的考虑。同时,随着国际社会各种交往的不断扩大,跨国人际互动日益频繁,法域之间的文化碰撞和法律适用成为常态,各国法律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趋同化现象渐呈明显。“任何一个原来只含国内因素因而也可以只由国内法律调整的问题都可能日渐介入种种外国的因素,于是各种具有跨国性质的法律问题,从资金技术的国际流动、人类环境的共同保护、国际资源的共同利用和开发、跨国公司行为的规范、国际犯罪的共同防范和惩罚,一直到个人的婚姻、继承等,都不是仍可仅站在狭隘的民族保护主义立场所能解决的,从而驱使各国政府对许多法律原则及其价值的认识渐趋于接近或一致,为国际社会法律的趋同化提供了先决条件。”[1]新的婚姻家庭立法应把握这种走向和机遇,注意从国情和民族传统出发,大胆地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的法律文化成果,充分借鉴外国立法中的技术性典范,注重采用国际通行做法,从而使婚姻法在固有与趋同的双向选择中和时代合流,与社会发展同步。

二、我国婚姻法具体立法方案的重构

重构我国婚姻法,在确实把握上述宏观层次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还需突破现行法律一挂多漏的粗线条,对各个具体制度进行微观层次的扩充和构建。这些具体制度涉及诸多方面,非本文所能包容无遗。笔者择其概要,拟定如下具体方案:

(一)扩展基本原则:基于婚姻家庭直接牵涉人伦秩序、个人私生活和公益保障等社会基础性问题,具有私法自治和公力干预双重性,在现有五项基本原则和“四个禁止”的基础上,尚应确立身份权受保护、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和不违背公序良俗三项基本原则,使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精神更显丰满和周密。

(二)增补亲属制度:(1)统一法律意义上的各种亲属称谓;(2)明确界定在各种法律规范中具有权、责、利内容的亲属范围和种类,使“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等模糊概念有具体指向;(3)划定亲属系统,设立科学的亲属等级的计算方法;(4)针对不同的亲属类别,规定不同的产生、变更、消灭的条件,确立不同程序的权利义务效力;(5)将直系姻亲(如公婆和儿媳、岳父母与女婿)、旁系姻亲、旁系养亲、隔代直系养亲、旁系继亲、隔代继亲等日常关系密切的亲属关系纳入法律确认调整的范围,使其在一定条件下承担与血亲相应的权利义务。

(三)健全结婚制度:(1)法律上不保护婚约,不赋予婚约强制履行的效力,但对恋爱、订婚期间发生的财产流转和损失、人身权侵害赔偿等问题应本着公平、诚实信用、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及过错原则规定一定的调控、处理和矫正规范,设立相应的民事责任。(2)扩大禁止结婚的亲属范围,将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直系姻亲之间及监护关系存续期间的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归入禁止结婚的亲属之列。(3)统一结婚登记前的体检操作制度,强化婚前体检诊断的硬约束;根据现代医学水平的科学认定,对禁止结婚的疾病的种类、范围作出更明确、更具体的列举说明,改变现行婚姻法中所谓“其它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之模糊不清、无所适从而从未遵行的弊端。(4)健全违法婚姻无效宣告制度,增强对违法婚姻的法律制裁。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必须具备或排除的实质要件以及必须履行的程序手续,是婚姻形式与内容在法律上的统一要求和合法婚姻的标准模式。在此基础上,立法还应对违法婚姻的性质、种类、法律效力、纠纷发生时如何处理、财产及子女问题如何解决、没有纠纷但客观存在的违法婚姻如何清除和矫正、过错当事人的责任等予以明确规范。为此,新的立法应对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所确定的“事实婚姻”自始无效和违法登记婚姻宣告无效的双轨制模式予以完善,统一适用违法婚姻无效宣告制度,使违反法定结婚要件的包办买卖婚姻、不到婚龄的早婚、重婚、近亲婚、疾病婚以欺骗或弄虚作假手段获取结婚证的婚姻,以及大量发生的结婚不登记的“事实婚姻”等在法律上归于无效,并规定宣告无效的具体的认定、处理、制裁、矫正的操作程序和实体规则,改变现实存在的违法婚姻自生自灭、违法难究的现状,消除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一直难予谐调的矛盾。

(四)充实亲子法律制度:(1)根据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管教保护的特殊要求,确立亲权制度,使亲权与监护各自独立。亲权专属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人身和财产所享有的权利和职责,是一种完整严格的监护权,具有强制 5

性和身份性,不得转让、替代。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是亲权的补充和延伸,只有在父母均丧失亲权或没有亲权能力时,才准用监护。亲权基于亲子身份由法律直接规定,父母承担亲权职责不得附加任何条件。亲权的内容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管理两大方面,具体则指:监护教育权、居所指定权、子女交付请求权、抚养及其他财产给付请求权、职业许可权、管教惩戒权、强制受教育权、财产管理权、财产收益权等等。这些内容在现行婚姻法上没有充分体现,在民法通则的监护中亦无相应规定,立法上必须加以补充和完善。(2)随着婚恋观念的改变,两性关系的自由度增高,非婚生子女已经相应增加,亲属法必须确立婚生子女的推定和否认、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制度,保障非婚生子女应享有的亲权保护及其他合法权益,防范亲生父母逃避亲权责任。(3)社会离婚、再婚率的提高,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日益增多,其法律问题愈来愈突出。在新属关系上,继父母继子女因婚姻而产生,因共同生活而形成身份上的共同体,既不同于法律拟制的收养关系又不同于自然血亲关系。因此,在亲属法上应对继亲子关系做出专门的规范,确认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构成亲子权利义务及其权利义务的内容要求,什么条件下其权利义务可归于解除或消灭,哪些情况则不能解除或部分解除。

(五)更新家庭制度:这一范畴的内容很多,其中较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

(1)基于家庭共同生活和对外事务的管理需要,统一众多法律规范中频繁使用的家长、家属划分及其法律地位与责任,在亲属法中设立家长制,以非强制性规范形式确认家庭结构及其内部人际互动关系,使家长亲属有一定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和团结。

(2)对家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予以确认。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家庭不仅是一个伦理实体,而且是一个经济实体,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有其独立的法律地位。根据家庭在现实经济关系中的表现,其作为经济实体有几个层次:一是仅仅是一个生活消费单位:二是作为一个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单位;三是从事专业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对内有生产经营、分配消费关系,对外有商品交换关系,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经济角色;四是由家庭扩展的合伙和私营企业,内外经济利益关系复杂;五是公民承包、承租企业及个人、家庭、集体、国有企业合股投资、共同经营管理的经营模式中,家庭的地位、责权利关系多样化;六是农村生产经营中,出现家庭集约化生产经营管理的联合结构,显示出家庭的新性质和特点。处于不同层次、不同关系中的家庭,职能不同,经济地位不一样,在 6

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亦有区别,涉及到一系列纵向横向、内部外部法律关系,如何予以认定、引导、调控和监督,急需法律上加以明确。

(3)家庭财产关系应由亲属法给予全面调整。第一,现行婚姻法概括“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是一种过于原则、抽象的表述,指示范围貌似明确,实属不清,必须进一步揭示清楚。第二,夫妻对共同财产除了处理权外,还有占有、管理、使用、收益等多项实体权能,在市场经济和家庭生活及人情关系的网络中表现多种多样,法律应分别予以确认调整。第三,男女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经济地位的趋于平等及个人物质利益的自我看重,约定财产制的形式逐渐增多,对于夫妻约定财产的形式、内容、范围、条件、效力等方面不能没有统一的法律要求。立法上应倡导婚前财产和约定财产的公证或登记手续。第四,夫妻除共同财产外,实际上还有婚前财产、特有财产、恋爱或订婚期间的财产、夫妻分居期间的财产等特殊财产类别,但现行法律均未涉及,应予增补。对此,建议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应在总体上划分出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特有财产与共同财产、一般普遍财产制与特别分别财产制等几个系列,并对婚后所得共同制作出法定的范围限制,其中夫妻一方在婚后继承、接受赠与、遗赠所得财产不能一律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认定。第五,分清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债务的性质、形式、范围及其原因和去向,既要注意维护家庭整体利益和法定扶养义务的实现及正常生产生活的需要,确立共同责任,又要把握是非过错,赋予双方不同的清偿责任。第六,在家庭财产内,除夫妻财产外,还有家庭共有财产、子女特有财产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涉及到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分割、处分等各种权能关系;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家庭财产将日益增多,品种形式复杂,运行动态不定,纠纷不断发生,法律上必须给予相应的确认和规范。此外,个体工商户、承包经营户、私营企业及公民合伙承包承租企业和投资其他市场生产经营,其家庭财产不仅有生活资料,还有大量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用资金,其财产、债务关系已不能完全套用通行的一般夫妻共同财产关系和家庭财产关系,必须有新的与之相适应的特别法律规范。在此领域,夫妻财产制价值准则应由重夫妻共同体或重家庭共同生活向重社会经济关系、有利于生产经营活动倾斜。

(4)顺应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家庭制度上,为促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进一步向平等、民主、团结、和睦的方向发展,可增加有关夫妻互敬互爱互助互谅等内容,以及父母对子女应关心爱护、子女对父母应尊敬慰藉,提 7

倡建立民主和睦的家庭关系等内容。尤其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社会福利事业相对不足,人口老龄化趋势强劲,养老社会化程度不高,在亲属法中必须更加强调子女或其他亲属对老年人的供养、扶助义务,将经济赡养与精神赡养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把精神赡养的道德责任提高到法律义务,禁止对老年人精神上的遗弃、虐待,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5)夫妻关系包括夫妻之间物质生活、精神情感生活和同居等多方面内容,现行婚姻法除简单规定了扶养权利义务之外,对其他方面未作充分规范。笔者建议在亲属法中增设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家务代理权及同居权利等内容,并对同居权利作必要限制,要求夫妻互相尊重婚姻内两性生活的人格尊严和意志自愿,禁止合法夫妻关系下的暴力性性行为。

(六)创设生育制度:一方面根据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的现实要求,在亲属法中增补有关计划生育的具体条款,统一人口生产数量的“晚稀少”政策要求和地方标准,普遍推行“一胎化”;以具体列举方式明确规定允许生育二胎的例外情形及间隔年限,确定与法定婚龄相对应的法定育龄,设置带有一定强制力的有效避孕节育措施,强化生育数量和时间方面的硬约束,全面禁止计划外生育或非法生育。另一方面,针对中国人口素质的严峻现状及其潜在的忧患,在亲属法中应专门设立一套系统、科学、完整的优生法律制度,或者制定优生特别法,从而使人口在得到数量控制的同时更应有质量的提高。

(七)完善离婚制度:(1)对登记协议离婚予以改进,在离婚申请与登记之间设置三个月的考虑缓冲期限;并规定凡结婚不到一年者,原则上不得提出离婚;增强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协议离婚审查、监督的公力干预力度和行政管理职能。(2)增补对违法离婚的认定和处理规范,使假离婚、骗离婚、强迫离婚、第三人代办离婚、当事人合谋损害第三人(如债权人)利益的离婚等各种离婚违法现象有明确的处理、补救和矫正的法律依据。(3)将“感情确已破裂”的法定判决离婚标准改为“婚姻确已破裂”或“夫妻关系确已破裂”,使离婚法走出不应也不可能调整人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生活的误区,将确认和调整的方位真正落实到作为客观实体的婚姻或夫妻关系上,实现离婚标准的客观性、科学性。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是否准予离婚的司法解释十四条仍具有较好的操作适用性,应进一步上升到立法的高度,作为概括式破裂离婚标准的具体说明和补充,形成我国的一种例示概括主义的离婚理由立法模式。(4)对离婚的法律后果,即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债务清偿、子女扶养归属及抚育费的 8

负担、对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等问题,在立法上应改变现行的完全是任意性规范从而不得不求助于大量司法解释的做法,将有关司法解释加以技术上的深化,补充为具体明确的强制性规范内容,使其有一个统一把握的法定标准和选择方向;同时赋予当事人充分的意志自由、自愿协商的机会和权利,在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情况下,依据法定原则和标准确定。从而避免这一领域的盲目性、随意性,消除反复争执、缠讼不止的诉讼障碍。(5)立法上实行无责破裂主义离婚原则,摒弃过错有责离婚理由的适用,但并不能排除对引发离婚有过错责任的惩罚和对无过错一方的补救。而且,在现今日益增多的离婚案件中,多数情况下夫妻一方存在违背婚姻义务,不很好地履行婚姻责任,从而导致婚姻破裂的过错行为,使另一方程度不同地遭受人格或精神上的损害,因此,中国婚姻法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在坚持破裂原则的基础上,对离婚所引起的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规定一定的补救、赔偿民事责任。

(八)规范人工生殖技术的临床操作,健全该技术的合理使用制度:与新的生育制度——优生法相配套,婚姻法应本着优生和满足不能或不宜自然生育夫妻的合理生育要求为宗旨,确认和规范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诞生的人工生殖技术(人工授精、体外授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代理母亲”等)在人口生产中有条件、有针对性地运用。但对其具体操作应明确界定如下七个合理使用原则:一是限定于消极优生和不能、不宜自然生育的范围;二是专门机构审核、监控;三是参与主体自愿、合意;四是专门医疗单位垄断实施;五是严格档案管理和保密;六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七是禁止商业化营利和违反计划生育。同时,婚姻法对于异精、异卵或“代理母亲”等多元主体共同完成的生育行为而形成遗传父母、生育父母、养育父母等不一致的问题,必须设立一个统一的认定亲子关系主体的标准,确保法律上权利义务主体的单一性,以防发生争要子女的积极冲突和都不要子女的消极冲突。除上述八个方面之外,中国婚姻法还需要顺应国家统一的大趋势,确立处理涉港、澳、台的域内区际之间的婚姻家庭关系的冲突规范或准据法,为准确解决有关历史问题和日益增多的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和良好的法律秩序。注释:

[1]李双元等:《中国法律趋同化问题之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问题研究与重构 篇3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归属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1],是学校系统的子系统[2]。班级也是一种组织,属于社会学范畴。因此班级管理可同时归属于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范畴。根据现代社会学理论,社会组织有三个特性: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具有严密的组织机构;具有严格的组织规范[3]。在组织中,目标是组织存在的根本,没有目标,组织则没有存在的价值;组织机构是组织的骨架,支撑组织的运作与成长;组织规范是组织的约束力与鞭策力。组织是一种静态的存在,管理则是组织得以运作的齿轮,是组织从静态走向动态成长的运作力。班级管理是班级成员实现既定目标的运作力。

在管理过程之中,组织欲平衡成长,则离不开权威作用机制,权威作用机制是组织的平衡机制之一,关系到组织中的个人行为如何凝聚为集体行为,也关系到组织目标如何转化为个人的实际行为,是行为“统”“分”,是个体行为和整体行为相互转换的关键环节[4]。

二、小学班级管理权威作用机制的现状

集体是一种组织形式的团体,狭义的组织是指为实现共同目标协作结合而成的团体。权威存在于集体之中,关涉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组成集体,个人依赖集体获取个体成长与个人利益;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依赖个人变得完备。始初,集体仅是一定数量单独个体的集合,只有当个体之间产生“化合作用”,实现“1+1>2”的功能时,集体的作用才初见成效。这种集体内部的转变需要集体构建者、集体规则、集体骨干的存在,离不开对集体的管理,并取决于何种权威作用机制参与管理过程。

小学班级是小学实施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由小学生构成的集体,小学生将在此集体中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自律能力。该目标的实现除与班级管理者中教师角色息息相关,也取决于小学生所处的集体氛围,而自律能力的培养则取决于集体功能的发挥。小学班级集体属性由个体数量性构成质变为个体化合性组成时,集体氛围才能得以显现,集体功能才能得以发挥。在此质变过程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充当集体构建者角色;班级纪律则是集体规则;集体骨干则由班干部担任,三者如何促使质变过程实现取决于班级的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采用了何种类型的权威作用机制,而这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学生观、班级纪律内容、班干部的作为是分不开的。

在一项对3省6所小学中的13个五年级班级的跟班观察中发现,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集体自构建以来仍然处于个体数量性构成向个体化合性组成的质变过程中,即班级还没有成长为班集体。就集体构建者层面而言,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时,总是大包大揽,导致学生在归属感上产生误解:班级是班主任的班级,不是我的班级。在跟班观察过程中对班主任处理日常事务的手段进行统计后发现,班主任主要采用命令与恐吓的手段处理日常事务。

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应该处于次要地位,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才是最主要目的。班集体的形成与学生的自律能力、合作能力分不开,自律能力培养的基础源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培养的基础源于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而自学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依赖于课堂,并超越课堂。在跟班观察过程中发现教师“一言堂”仍是主要授课形式,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开发,影响着以此为基础的自律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就集体规则而言,班级纪律是集体成长过程中用以约束集体成员行为,并确保集体成长不偏离轨道的规定。小学一般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落实到班级时需要班主任结合本班实况酌情增删内容,以形成符合本班级的条文规定。研究者调查的13个班级中都悬挂有《守则》,但班主任落实《守则》内容时只重视言传,缺乏身教;对于违反《守则》的学生,注重惩罚,缺乏启导。言传难以使小学生领悟《守则》精神,惩罚仅使小学生知道错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不错。

就集体骨干而言,班干部在班集体构建过程中担当榜样的角色,也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头军。因此班主任在任命班干部时,应秉持品学兼优原则,让能够真正促进班集体成长的学生担任。上文13个班级的班干部大多是由学生自己投票推选,但也存在班主任直接任命的现象。班干部能否认清并发挥其功能是评价他们是否尽职尽责的标准,而在调查中发现,多数班干部将身上肩负的职责看成手中掌握的权利,甚至出现用权利来获取个人利益的现象,这会对班级造成不良影响,削弱班干部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榜样及带头作用。

从集体构建者、集体规则、集体骨干三个层面分析小学班集体建设的现状,间接反映的是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权威作用机制。管理学认为,一个人接受另外一个人的支配和影响,往往源自于这个人内心对另一个人的崇拜、尊敬、恐惧等。有些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充斥着“恐惧的味道”,小学生为免于惩罚变得不作为,种种迹象反映出这些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权威作用机制受个性力量的支配和影响,是非理性的、错误的。

三、小学班级管理权威作用机制存在的问题

1.重包办,轻放权

班级管理者将班级内大小事务全都包揽在自己身上,学生一直生活在“庇荫”之下,缺少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的机会。此现象一般存在于年轻的班级管理者身上,一方面是由于初到学校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教师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班级的表现是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一,二者结合极易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

2.重惩罚,轻启导

班级管理者通过惩罚的手段来“迫使”学生遵守班级纪律。须知,惩罚手段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威胁。当学生违反班级纪律时,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第一反应不应是如何惩罚学生,使其下次不敢再犯,而应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为什么错,怎样做不错,使其下次不会再犯。

3.重成绩,轻能力

学校管理者及任课教师所持有的教学观,过于注重学生智育的培养,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言堂”“满堂灌”等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侧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学习方式常被忽视。

四、建构以认同感为基础的权威作用机制

集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导向、价值认同,集体的目标包含有组织成员的目标。班集体目标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代表绝大多数学生的目标,使学生对班集体产生认同感,进而为实现集体目标努力。这种建立在认同感基础之上的权威作用机制在管理学中称之为由于目标导向、价值认同带来的追随和服从[5]。摒弃个性力量支配和影响的权威作用机制,建构以认同感为基础的权威作用机制才是班级管理之道。

1.由“管”走向“观”

班级理应管理,管理在此是统称,但如果将“管理班级”简单理解为“管住班级”,就使得班级管理的概念变得狭隘了。管理班级的手段多种多样,但对班级进行严加看管并非恰当手段。学生的发展是在犯错中萌芽,悔改中成长,因此,班级管理者要给与学生一定的容错空间,使其在犯错中获得成长的机会。由“管”走向“观”,是指班级管理者置身于客观的立场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通过弥补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发展。

2.由“荫”走向“引”

学生欲成为“参天大树”,除了需要阳光外,还必须要经过风吹雨打的洗礼,庇荫之下的学生永远成为不了“树人”,反而会成为教育的失败品。如果管理班级过严,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将班级看作是管理者的班级,而非学生的班级,就会使学生成长在庇荫之下,凡事没有自己的主张,阻碍学生成为“树人”。因此,班级管理者要懂得放权,将学生的意愿放在第一位,遵循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的前行与发展,即由“荫”走向“引”。

3.由“灌”走向“贯”

“一言堂”“满堂灌”等填鸭式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在学习过后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懂得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贯”指系统连贯,学生需要获得系统连贯的知识,那么教师必须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元认知入手,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从灌输走向贯通。

4.由“权”走向“全”

“权”是针对班级管理者的管理观念而言的,“权”有支配、指挥之意,在此引申为等级,班级管理者若在潜意识中将学生仅仅看成是被管理对象,则带有等级观念的意味。要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人,是发展的人,是和教育者处于同等地位的人,班级管理者在学生的管理观念层面理应坚持全面发展、全人发展的理念,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的平等。

5.由“阂”走向“和”

不恰当的班级管理会导致师生间的隔阂,阻碍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谐的环境,由“阂”走向“和”十分必要。由“阂”到“和”,班级管理者需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需重识自己的角色,树立主人翁意识,双方合作,共同建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2]林冬桂,张东,黄玉华.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3]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2.

[4][5]王利平,周燕.管理过程中的权威作用机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66-70.

问题研究与重构 篇4

一、现状分析:问题意识的“前世今生”

(一)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流失的现状

什么是问题?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将“问题”解释为“有意识地寻求某一适当的行动, 以便达到一个被清楚地意识到但又不能立即达到的目的”。周玉仁教授说:所谓问题, 是指被意识到的一种矛盾, 一种空缺。张奠宙教授认为, 问题比习题的范围要大些。马云鹏教授认为, 问题不仅包括教科书上的问题, 也包括来自实际的问题;不仅包括常规的问题, 也包括非常规的问题;不仅包括条件充分、结论确定的问题, 也包括条件不充分、结论不确定的问题。

综上所述, 所谓“问题”, 意指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或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所谓“问题意识”, 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 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 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日常的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 笔者发现, 课堂上问题意识流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常见的有:

1.学生漠然状态下的“无”问题。无问题是指课堂上没有问题,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没有预设问题。学生在学习时, 不会发现问题。那么, 这样的课堂或许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言堂”, 教师一味地传授、灌输、告诉。学生被动接受、机械学习, 学习效果差。

2.师源本位下的“硬”问题。硬问题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更多站在自己教的角度设计的缺少思维含量的问题, 没有考虑学情, 似乎是硬塞给学生的, 不能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也不能积极投入其中。

3.众生应和下的“假”问题。假问题是指教师预设的问题过于简单, 学生轻易就能得到答案, 不需要深入思考, 缺少思维含量, 或指教师预设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自问自答, 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4.压力任务下的“佯”问题。佯问题是指课堂上虽然有问题, 但这些问题提出后没有组织实施, 学生没有探究的机会, 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便搁置起来了, 课后也没有组织相关的探索, 权作为教学流程中的“过客”。其实, 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成了最大的“问题”, 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表面的流畅与完美, 仅仅是作秀而已。

5.直接指向结果的“碎”问题。碎问题 (特指无法展开的) 是指教师设计了较多的小问题, 而这些小问题比较琐碎, 根本无法展开。真实的课堂教学意味着师生之间一种既有确定“教学目标”又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对话”的真实生活, 而所有的这些碎问题, 既然无法展开, 那教师也就无法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 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呢?

(二)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流失的动因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起点, 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问题意识缘何流失?笔者以为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1.从理念到行动的缺衡。很多数学教师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但这样的理念尚未真正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于是, 理念在天平的这一头, 教学行为在天平的那一头, 一旦行动与理念不相吻合, 直接导致的就是天平的失衡。教师更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设计教学流程, 主宰了课堂, 他们所关注的, 仅仅是自己的教。长此以往, 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就忽视了。

2.课堂教学情境的缺乏。部分教师关注了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时也会关注教学情境, 但缺乏真正有效的问题情境。呈现的情境中, 无关信息比较多,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 面对这些情境, 学生不会提出与主题内容相关的问题, 或者不会产生疑问, 这就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师生对话意识的缺失。弗莱雷指出, 对话不仅仅是一种认知的过程, 更是一种情感交融的过程, 对话的维持需要对话参与者投入自己的情感, 而不仅仅把对话视为一种共同获得知识的认知过程。笔者以为, 课堂上倘若有对话发生, 那么,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有话题存在, 而高质量的话题是以问题为前提的。对话意识的缺失, 无疑削弱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4.学生“学习”的缺位。真正的学习, 是基于学生自身生发的, 积极主动的。教师的思维决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 教师的认知决不能代替学生的认知, 间接经验也不可能代替直接经验, 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 在经历中体验, 在交流中分享, 才会有真正的学习发生。课堂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发生, 显然, 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无从说起。

基于此, 笔者以为, 对话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将以“对话式教学”为主要方式,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 从而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教学方式, 是一种以师生和谐共长为目标的数学教学活动, 是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的。

二、价值探寻:问题意识的“价值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将“解决问题”调整为“问题解决”, 作为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并列的四项具体目标之一, 这一调整突出了数学教学要从问题出发的理念。因此,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师的共识。对话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强调以问题的视角来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板块清晰, 教学内容明朗, 以达到师生的视界融合。笔者以为, 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所在。

(一) 有利于发现和收集信息

小学生学习数学时,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是要搜寻、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因此, 当教师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时, 就会帮助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来收集信息、整理信息, 而用怎样的方法来梳理、统计、整理信息, 对学生来说, 是一个不断优化认识的过程。在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时,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分析、甄别, 激活后继分析问题的“思路点”, 从而主动地发现问题, 不断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 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好的数学教学不是在课堂上消除学生的心中所问, 而是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从未知到已知, 再由已知到未知……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思考。对话视域下的数学课堂, 尤其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本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交流, 让学生感受新知识的丰富背景和知识间的紧密联系,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经验和直觉猜测进行描述、交流和思考。

(三) 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包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数学意识, 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 等等。关注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力, 同时走向多样、开放、多元的探索未知的学习意识, 这种学习意识会慢慢积淀, 变成学生的一种数学素养。这样的课堂,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知识, 而在于洞察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状况, 激励学生学习和思考, 获得丰富而积极的情感体验, 直接指向了学生的发展。

三、实践重构:问题意识的“应然追求”

数学课堂应该引领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 带着新问题出课堂, 真正让高质量的“问题”成为教学活动的生长点和学生创新思维的触发点, 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重构。

(一) 遴选“问题点”, 提高自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置的问题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很多, 教师要遴选少量高质量的问题返给学生。高质量意味着这些问题凝炼着众多问题的闪光点, 我们可以称为“问题点”。

比如,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 教师围绕“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优势”“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三个问题点进行整体设计。在设计“预习活动单”时,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如:衣服上的商标、食品包装袋上的有关信息等等) , 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创设生活情境, 让他们理解用百分数表示的优势。练习设计中, 充分体会分数与百分数的异同, 沟通百分数、分数与比之间的联系, 为学生整体把握数概念提供学习经验。

(二) 巧串“问题链”, 构建知识脉络

“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 将文本知识转化为层次鲜明且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 是一组有中心、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

如教学“方程的复习”一课时, 教师设计了“方程的意义、方程的形式、如何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链。通过学生对“方程”这一单元相关知识的自我回顾与梳理, 灵活掌握方程的意义, 正确地判断方程, 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正确解答方程, 并能根据实际需要, 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较好地构建知识网络。

(三) 开启“问题云”, 提升思维品质

信息时代, “云计算”“云技术”“云服务”等等新名词扑面而来。笔者提出“问题云”的概念, 即指问题的设计要注重整体性, 突出重点、注意变式、由浅入深, 既要能体现问题的完整性、合理性、开放性和内在的逻辑关系, 讲究循序渐进, 又要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发展思维, 提升品质。

例如:教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课前, 教师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已知甲是60 (先补充甲与乙之间的关系) , 求乙是多少?让学生通过画图, 表示出甲与乙之间的关系。看似复习旧知, 实际上就是新课将要教学的知识。在学生的预习作业中, 有补充甲与乙相差关系, 有补充倍数关系, 还有的既补充了倍数关系又补充了相差关系 (本节课新的知识点) 。这样,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资源作为教学资源。整节课通过学生个体间的对话、个体与群体的对话, 在梳理甲与乙的“关系网”中, 掌握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体会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学得轻松、自然。

四、教育怀想:问题意识的“教学建议”

毫无疑问, 数学课程目标从“两能”扩展为“四能”, 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问题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人, 他不仅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能主动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真正的学习是从“?”到“。”再由“。”到“?”的过程。因此, 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做到以下几点。

(一) 优化教学环境, 营造发问“气场”

对话视域下的数学课堂, 倡导一种更加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教学生态环境, 使教学在一种自然、自由、安全、愉悦的环境氛围中进行, 营造一种发问的“气场”。这样的教学环境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师生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让学生勇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与观点, 学生的心灵和感官真正走向开放、变得敏锐和智慧。当学生经常带着自己的见解来对话教材, 尝试解决问题, 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时, 自然就萌生了一定的问题意识。

(二) 提供展示平台, 激活灵感火花

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 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心扉, 分享新的思想。因此, 教师要创造和提供学生“质疑问难”的情境、环境、时间和空间, 尤其要将“原本教师想问的问题”改为“提供给学生提出问题、疑虑和质疑”。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地对话、交流, 分享数学思考, 激活灵感火花。学生经过生疑、质疑、释疑、排疑、存疑……生生之间的争辩、补充、修正、完善等充盈其间, 新知识得以自然而然地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教师的“教”真正让位于学生的“学”, 教师由“主播”变成了“主持”, 由“台前”转为“幕后”, 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不仅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不断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建立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断累积数学活动经验, 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

(三) 重视自我反思, 实现教学相长

自我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也称为自我对话。就是指师生对自我的见解、个体经验、观点等进行的反思性理解。课堂上,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课堂学习的回顾与整理, 自我反思对预习中提出问题的解决过程, 及时追问课堂学习中即时生成的新问题, 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 内化知识的理解, 从而使课内知识得以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师生在反思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 学生在自我反思中, 保持活跃的思维, 加深理解问题的内涵, 成为与教师完全平等、相互开放精神的对话者, 不断碰撞思想, 形成自己的观点, 师生的“思想”被打开, 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问题研究与重构 篇5

关键词:建设用地空间重构;统筹城乡;机制;对策

一、土地政策促进城乡统筹的现实困境

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土地利用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目标的多元化,原有的建设用地格局在转变土地利用与管理模式、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已面临严重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城乡用地需求与供给错位、城乡土地要素缺乏流动性、置换指标区际交易机制不健全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机制不完善等。

二、统筹城乡的建设用地空间重构机制

建设用地空间重构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立足于城市与农村地区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着眼于解决城乡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导向下,积极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提高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同时实现用地指标的合理流转,为城市经济发展拓展空间。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由于统筹城乡的建设用地空间重构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因此,主要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转换机制、置换指标跨区县流转机制、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机制及规划引导机制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模式转换机制

1.现行“整村推进”模式评价。“整村推进”模式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地流转及规模经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整村推进”模式下由于涉及的拆迁规模、安置规模、复垦规模都比较大,投资数额巨大,从而导致许多有较大潜力的地区,却因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融资难度大,无力负担巨额的前期投资而无法顺利开展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另一方面,“整村推进”模式下,搬迁的农民群体规模较大,由于顾虑到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问题,同时生产生活方式也将会改变,导致动员农民搬迁的难度较大;要在农民完全自愿的前提下开展整理,权属调整与矛盾协调的难度较大,可能导致强拆现象出现,损害农民土地财产权益,阻碍置换工作的顺利推进。

2.“归零为整,逐步推进”模式创新。基于现行“整村推进”模式存在的成本高、农民意愿不强等缺陷,本文提出“归零为整,逐步推进”的新模式:“归零为整”是指以农村闲置宅基地为整理复垦对象,建立置换指标库,闲置宅基地退出后整理复垦为耕地,产生的用地指标入库,并在库中积少成多,用来置换城镇建设用地建新指标;“逐步推进”是指当达到一定条件后,即由“归零为整”模式向“整村推进”模式转换。

(二)置换指标跨县区流转机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的“封闭运行”决定了整理产生的置换指标只能在县(市、区)行政区域内使用,是基于县域范围的指标自给自足,其直接后果就是土地资源配置公平下的效率损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就必须开放置换指标的跨区域交易,允许指标以省域统筹为前提,通过跨县区交易的方式实现市场化配置。开放省域统筹前提下的跨县区指标交易,必须将交易主体、交易规模等纳入计划管理,并对指标交易价格进行调控。

(三)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机制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置换工作的成败,参与分配的利益主体包括搬迁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指标供需双方所在地区地方政府等,各利益主体间应建立合理的收益共享机制,允许农民及农村集体分享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成果。

(四)建设用地空间重构规划引导机制

建设用地空间重构不仅要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城镇建设拓展空间,更是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尤其要加快农村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农村土地整理和置换指标落地都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实际状况,遵循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科学选址。

农村土地整理区的选址首先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村镇规划为依据,要符合区域未来发展导向及发展强度要求,并充分考虑发展阻力的制约。其次,土地整理方案的可行性在考虑现实潜力大小、经济可行性及社会满意度的同时,还要参照土壤质量评价成果,优先选择有条件整理形成优质耕地的用地空间进行整理,并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充分利用集中布局的优质耕地发展高效农业,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三、总结与建议

建设用地空间重构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消除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障碍因素,重构高效且不失公平的建设用地配置新格局,充分发挥城市反哺农村的作用,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要重构建设用地空间格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土地政策调控作用的同时,完善与之相关的政策,并加强政策监管及保障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曹飞.城乡统筹进程中的要素整合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3(03):76-80.

[2]高世昌.农村不“呼吸”,城市将“窒息”——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2012(09):45-47.

[3]塔娜,张裕凤,赵明,等.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J].经济地理,2012(8):136-141.

[4]谷晓坤,陈百明,代兵.经济发达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模式——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7(5):701-708.

[5]朱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研究[D].2010,西南大学.

问题研究与重构 篇6

一、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一) 受传统办学思维模式的制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 诞生了许多新的产业、新的行业与职业, 而目前地方高校大都延续传统的以学科为主, 在人才培养方面, 仍然强调从学科出发进行专业划分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课程设置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 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采取“封闭式”的教育模式, 没有针对企业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现实需求, 没有考虑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与需求, 也不考虑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这种仅考虑学科知识的完整性, 很少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就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情况看, 一些本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不接地气”, 没有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教学, 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素质相对不高

中国大学的教师大多来自应试教育体系之下, 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然后进入大学教书, 虽然绝大多数教师理论基础扎实, 但是实践经验普遍不足[2]。一是没有或很少有机会到营销一线参与实践活动与锻炼, 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运作不熟悉;二是对企业面临的一些营销实际问题也缺乏主动深入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积极性;三是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 动手能力差。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很好地将营销理论与企业营销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无法满足学生对营销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需要。

没有实践经验, 对企业不了解的师资是难以适应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因此地方高校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最关键的是师资转型。

(三) 专业实践学时和实践基地难以落实

一方面, 地方高校仍然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的现象。从相当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看,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过低, 多数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仅有理论学时没有实践学时[3]。另一方面, 地方高校自身基本没有企业性质的实习部门, 又没能积极主动与企业加强有效沟通, 无法触动企业的兴趣点, 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也不愿意接纳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岗训练, 使得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困难重重, 难以真正深入。

(四) 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训。我国大学的实训设备很多都是模拟设备, 或是简单的实训设备, 与企业对应用型人才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以案例教学或模拟实验教学形式进行。案例教学一般采用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简单案例”或“复杂案例”或“综合案例”对学生进行“例子性”或“问题性”的案例训练。案例教学毕竟依赖的是间接情境, 与处于不同背景和不断变化的企业实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此外案例训练效果还与教师能否选择适度、适用的案例以及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和案例训练过程的把控能力相关。而使用模拟企业营销运行状况的软件进行教学也是有局限性的, 因为模拟软件也是不能完全反映动态市场情景, 因此学生的营销基础操作能力是很难在案例训练和模拟实验教学中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的。

(五) 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不仅注重动手实践能力, 而且注重持续创新与发展能力[4]。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 步入职场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进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 虽然很多成功的销售案例可以借鉴, 但是市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只有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联系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创新, 才有成功的可能。所以创新思维对于学生营销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而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更多还是依赖案例训练, 其结果往往是对案例进行直接模仿, 如此照抄照搬的方式要培养创新人才其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六) 缺乏适合的教材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使用的教材大都与学术性大学的教材没有太大的区别, 教材比较理论化, 更新慢, 与企业实际情况距离较远, 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

针对上述问题, 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如何破解自身发展的制约瓶颈?

二、“技术逻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技术逻辑”是一个相对于“学科逻辑”的概念。“学科逻辑”是围绕传承与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学术型人才, 适应于培养学术精英的基本规律。“技术逻辑”最根本的要求是以技术职业岗位需要为价值取向。在专业设置方面根据技术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来划分专业, 进而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知识应用为导向) , 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哪些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设计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是其主要的模式, 每个模块都紧密围绕技术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达到学以致用;师资队伍方面强调“双能型”“双师型”, 教师除具有较强教学能力, 能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 还要具有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实践指导的能力[5];人才培养模式上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平台, 以项目为纽带, 以课堂与现场相结合的模式,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 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技术逻辑”的上述特征正好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因此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术逻辑”为理论基础, 破解目前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重构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三、重构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 创新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教师转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是关键。从“技术逻辑”思维的角度看,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应从能够很好对接企业的技术领军人才和能够站在新知识、新技术前沿领域, 引领专业向前发展的专业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入手, 进行师资结构的合理构建, 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师资培养方面, 应加强教师技能、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创造条件和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 鼓励教师深入接触企业, 到企业挂职锻炼和申报横向项目, 促使教师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运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从而弥补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在考核方面应考核教师与企业合作做项目和课题的数量与质量, 以及进行专业领域充电、学习培训的情况。教师只有真正深入到企业中, 与企业紧密联系, 与产业进行良好互动, 才有可能深刻了解企业的现状和产业的发展趋势, 才能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 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很好地“接地气”, 达到课堂教学生动形象且富有实践内涵, 实现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同时还可以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营销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一方面在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可以便利地获得来自营销一线人员的建议, 避免培养计划偏离营销实际;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兼职老师能够把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融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中,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建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在招聘市场营销人员时大多要求其具有相关从业经验,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根据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 地方高校应研究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以市场营销职业岗位要求为基础, 构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对课程内容不要过分追求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根据知识应用的针对性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市场营销基础训练、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市场营销策划课程设计、推销实务与技巧实训、广告设计实训、商务谈判综合训练、销售渠道课程设计、销售管理实训、网络营销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内容[6]。总之在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上要力求做到基础知识适用, 专业基础知识管用, 专业核心知识会用, 以满足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5]。

二是构建多形式、多渠道营销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 比如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对企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使用计算机市场营销模拟教学软件进行市场营销仿真模拟教学, 通过模拟软件模拟公司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商业计划的编写, 销售方案的设计, 新产品的开发, 产品价格的制定, 销售渠道的设计, 促销活动的开展, 盈亏的计算, 公司之间的竞争等营销活动,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公司的组织结构设立模拟公司, 通过成立模拟公司, 要求学生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制定公司章程, 建立公司组织机构, 制定公司商业计划, 开展商务谈判, 签订销售运输租赁等合同, 开展商品广告的设计, 公司销售网站的建设, 模拟商品的销售等活动, 为学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实训中心, 设立专门的创新实验室, 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是搭建学做合一的教学平台。地方高校应积极主动寻找可以并愿意合作的企业,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对营销人才的具体要求, 来共同修订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 使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企业实际, 更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来说校企双方可在教学实习、营销实务培训、毕业设计和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也可将营销专业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直接放到企业环境中来进行学习, 这样既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来讲授, 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衔接起来, 又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企业, 参与企业实际运行活动, 更好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工学交替、实岗实训、参与项目、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构建由营销实践教学内容、营销仿真模拟教学、校企合作平台等环节组成的实践训练体系, 培养学生捕捉商机的能力、沟通与谈判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领导能力、风险管理的能力等[7], 在最大程度上缩短上岗适应期, 实现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培养。

(三) 改革教学理念, 突出创新能力评价

在教学理念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 在市场营销的实践教学中, 教师可将所学课程或问题先交给学生, 学生以项目组合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探讨, 学习结果可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做报告, 也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探讨, 教师如同主持人对学生在学习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解答,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课程考核方式既要注重结果还必须注重分析的过程,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从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要点的掌握转变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这个理论可以用于解决企业营销活动中的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升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自觉性, 推动学生参与实践, 注重创新的积极性与热情。

(四) 以工作为导向组织教材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教材改革, 要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来施教, 在教学的同时开发教材。做到内容新, 更新快, 内容应用性强, 有大量的案例。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地方高校教育改革、建设应用型教育体系, 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的紧迫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成为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 但还不是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所以必须要着眼于提升人力资本素质[8], 以应用型人才教育改革为切入点寻求突破, 进而推动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探索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发展道路。

摘要:人才培养应适应市场需要。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的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主动适应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摆脱传统办学理念的束缚, 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术职业岗位需要为价值取向, 以“技术逻辑”为理论基础, 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创新能力、教材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 重构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动手能力强且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技术逻辑,学科逻辑,地方高校,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储召生.聚焦高校转型系列专论之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应走出身份困惑[EB/OL].http://pg.csiic.com/info/1010/1106.htm, 2015-06-15.

[2]郭燕, 饶曦, 王祥翠.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1) :136-137.

[3]张德化, 刘霞.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性课程改革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6) :18-19.

[4]姜锦萍.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若干思考[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14 (1) :154-155.

[5]陈啸.突破学科定势: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兼论重构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 2015 (2) :21-25.

[6]杨媛.高职教育“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10 (4) :145-146.

[7]周卫中, 葛建新, 孙国辉.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1) :65-67.

代码依恋检测与重构研究 篇7

1 相关研究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们提出了诸多方法去检测代码依恋。Moha在文献[9,10,11]中提出了一个领域特定语言形式化代码依恋味道,并提出了检测算法。而M.Kessentini等在文献[12]提出了一种自动生成代码依恋味道检测规则的方法,该方法从以前手动检查的项目中总结出被称为缺陷例子的设计缺陷,产生基于软件质量度量组的新的检测规则。Tsantalis和Chatzigeorgiou在文献[13]中提出对代码依恋基于方法距离的检测和校检,根据实体与其他类的距离相对与源类的距离大小确定是否存在代码依恋味道。在文献[14]中,J Dexun等对文献[13]中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加权距离度量理论用来检测代码依恋,此方法考虑到了实体之间的调用关系,对实体和类之间的距离进行加权计算,在检测效率上有一定提高。尽管这些研究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代码依恋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量度量标准;(2)存在误报问题,以前的代码依恋检测方法没有对公共方法、Web服务、公共接口中的代码依恋味道进行筛选;(3)多数研究只探讨了检测代码依恋方法,对代码去依恋的重构研究较少。

本文基于抽象语法树提出了一种先检测后筛选再重构的两重检测重构方法。首先,引入开源项目NRefactory[15]将源代码抽象成语法树,遍历语法树计算出各个方法对每个类的依恋度,根据判定准则找出伪代码依恋方法;然后经过筛选器过滤掉公共方法、Web服务、公共接口中的伪代码依恋方法;最后重构代码消除代码依恋味道。实验证明,BADFeature能准确检测代码依恋味道,并可通过重构消除代码依恋味道。

2 代码依恋度

定义1方法自依恋值。方法自依恋值是类中定义的某个方法mk对声明自身的类即源类的依恋程度,用CS(mk)表示,CS(mk)值越大,方法mk对源类越依恋。CS(mk)=dS(mk,Datt)+dS(mk,Dmethod),其中ds(mk,Datt)是方法m对源类中属性的依恋值,用mk中使用源类中属性的个数来度量;ds(mk,Dmethod)是方法mk对源类方法的依恋值,用mk使用源类中其他方法的次数和源类中使用mk方法的次数总和来度量。

定义2方法异类依恋值。方法异类依恋值是方法mk对除源类以外的类的依恋程度,用CE(mk)表示,其越大,方法mk对异类越依恋。CE(mk)=dE(mk,Datt)+dE(mk,Dmethod),其中dE(mk,Datt)是方法mk对异类CE中属性的依恋值,用mk中使用异类CE中属性的个数来度量;dE(mk,Dmethod)是对异类CE中方法的依恋值。用mk使用异类CE中其他方法的次数和异类CE中使用mk方法的次数总和来度量。

定义3类的元素集。类C的元素集是类C的全部属性和方法作为元素的集合,用D(C)表示,D(C)=(Datt,Dmethod),其中Datt表示类C中所有的属性,Dmethod表示类C中所有的方法;|D(C)|表示元素集D(C)中的属性与方法的总数。

定义4方法的自依恋度。方法的自依恋度是方法mk对源类CS的依恋值与源类CS中的元素集中属性和方法的总数比值,用表示

式(1)中的方法mk是源类CS中的方法,Datt、Dmethod分别是源类中的属性和方法。

定义5方法的异类依恋度是方法mk对某个异类CE的依恋值与异类CE中元素集中属性和方法的总数比值,用表示

式(2)中的方法mk是源类CS中的方法;Datt、Dmethod分别是异类CE中的属性和方法。

定义6依恋比。方法mk与源类CS的依恋度和其他任一类CE的依恋度比值,用λ(mk)表示

依恋度检测结束后可利用依恋比λ(mk)侦测代码依恋味道,若λ(mk)>1,说明方法mk与异类CE(mk)的依恋度比定义mk方法的源类CS(mk)依恋度更大,则mk有可能存在代码依恋味道。若λ(mk)≤1,说明方法mk对源类CS(mk)的依恋度不小于对异类CE(mk)的依恋度,mk不存在代码依恋味道。当CS(mk)=0时,若方法mk是静态方法,则源类定义了某种方法mk供其他类调用,mk不属于依恋方法;若方法mk不是静态方法,且CE(mk)>0直接判定mk是依恋方法。当CE(mk)=0且CS(mk)=0时,方法mk不是代码依恋方法。

定义7方法的最强依恋类。方法mk的最强依恋类指的是使得λ(mk)最大的那个异类CE,记为Cmax。

3 代码依恋检测与重构

基于AST的代码味道检测重构工具BADFeature分为伪代码依恋检测、伪代码依恋筛选器过滤、代码重构3部分。

3.1 伪代码依恋检测

通过遍历抽象语法树,可计算方法与相关类的依恋度,进而检测出代码依恋味道的存在。算法1给出了代码依恋检测的D-FE算法。首先构造出一棵抽象语法分析树AST,然后通过抽象语法树的遍历统计出每个方法与各个类的依恋度,根据式(1)~式(3)判断方法是否含有代码依恋味道。在抽象语法树中,每个方法节点均对应方法信息表中一条信息记录,每条记录包括方法源类、是否是静态方法、方法位置、方法自依恋度、最强依恋类、最大依恋度等信息。所有节点的信息记录形成一张信息表。

算法1 D-FE算法。

Input:项目源代码。

Output:含有标记伪代码依恋的源代码文件AST-File。

(1)输入项目名、包名、源代码文件;(2)项目名作为根节点,包作为根的子节点,依次从代码文件中抽取类Ci(i=1,2,3…,n)作为包的子节点;(3)抽取类Ci(i=1,2…,n)中的方法mk(k=1,2,3,…,t)作为Ci的子节点,方法中的属性作为方法的子节点。创建抽象语法分析树AST。计算并构建方法的节点信息并存到数据库中;(4)遍历抽象语法树AST,取树中方法mk。

else方法mk是静态方法写入方法信息表;(5)输出方法信息表中的具有标记为“FE”方法的代码文件至ASTFile。

3.2 伪代码依恋筛选器

公共方法、Web服务、公共接口等一类经常被调用的公用方法在第一步的代码依恋检测中会被误报成代码依恋方法即伪代码依恋方法。本文在BADFeature中加入了代码依恋的筛选器用以过滤掉公共方法、Web服务、公共接口中的伪代码依恋方法以保证检测的准确率,设计了一组伪代码依恋方法的筛选规则和筛选流程。

3.2.1 伪代码依恋筛选规则

(1)若某个伪代码依恋方法FE声明前含有WebMethod关键字,则此FE是Web服务方法不是代码依恋方法;(2)若某个伪代码依恋方法FE是声明在Common包或System Library中的方法,本文认为此FE是公共方法也不是代码依恋方法;(3)若某个伪代码依恋方法FE继承接口方法,则此方法不是代码依恋方法。

3.2.2 筛选器的筛选流程

(1)输入含有FE的ASTFile文件至筛选器;(2)检测FE,若检测出方法FE的定义前含有关键字WebMethod,则此FE不含代码依恋味道;(3)若方法FE是在Common或者System Library的包中声明,则此FE不含代码依恋味道;(4)若检测到FE是继承接口方法,则此FE也不含代码依恋味道;(5)将含有上述3种情况的FE标记为非代码依恋味道UFE;(6)筛选掉UFE剩下即是真正的代码依恋味道,将含有此味道的方法标记为RFE;(7)输出RFE。

3.3 对含有代码依恋的代码进行重构

为消除检测出的代码依恋味道,本文提出了两种重构方法:一种是代码复制移植重构;另一种是抽象类重构,用两种重构方法消除代码依恋味道。

3.3.1 代码复制移植重构方法

代码复制移植重构方法是指将含有代码依恋味道的方法从源类移动到依恋类中,让其作为依恋类的声明方法之一。若源类中有子类重写代码依恋方法,则将代码依恋方法复制到依恋类中。此重构方法能有效消除代码依恋味道。方法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假设源类中的方法mk是依恋方法):(1)从源代码中找出被标记成RFE的代码依恋方法mk;(2)检测最强依恋类Cmax中是否有同mk重名的方法,若无则直接进入(3);若有则将mk重命名为Rmk其他调用该方法的名称也改成Rmk,进入(3);(3)将源方法mk的代码复制到最强依恋类Cmax中,调整这些代码;(4)检测源类Cs中是否有子类重写mk,若有,则将代码依恋方法复制到依恋类中;若无,则直接删除源类中的方法mk。

3.3.2 引入抽象类消除代码依恋味道

抽象类是对一系列看上去不同,但是本质相同的具体概念的抽象[16]。若代码依恋方法在项目中大量被调用,就其他许多类产生了依赖关系,在此情况下即使通过代码复制移植重构方法重构代码,类间的联系依然紧密,软件模块的耦合度并没有有效地减小;若多个类对某几个方法依恋,代码复制移植重构需要在多个类中移植方法,会造成大量代码冗余。所以抽取此方法写成抽象类,让调用此方法的类继承抽象类,消除代码依恋。对于单个的公共依恋方法,将此方法抽取到抽象类中即可。

4 代码依恋检测与重构与实证分析

为了证实BADFeature对代码依恋的检测效果,文中选取了以C#语言编码的两个项目,企业生产管理系统EPMS以及认证管理系统Certi F进行了代码依恋味道检测,表1为检测结果。由检测结果看出,项目中确实存在一些代码依恋味道。对存在于公共接口、Web服务、公共接口中的代码依恋味道若不进行筛选会影响检测的准确率。

通过对Certi F项目代码进行方法移植重构,对比方法get Zhi Be()重构前后自依恋度与各个异类的依恋度以及依恋比可看出移植重构方法有效的消除了代码依恋味道。重构前get Zhi Be()的源类是Adoption E.aspx.cs,重构以后get Zhi Be()的源类变成了RApply Deal.aspx.cs。重构前后的指标对比如表2所示。

由表2可发现,重构之前get Zhi Be()与异类RApply Deal.aspx.cs的依恋度要大于其对源类Adoption E.aspx.cs的依恋度,于是对get Zhi Be()进行重构,重构之后方法get Zhi Be()达到了方法与源类的依恋度大于任意一个异类的依恋度的目的,有效消除了代码依恋味道。

最后重新对Certi F和EPMS项目进行代码依恋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看出,通过重构代码依恋味道有效减少,同时软件耦合度也随之减少,软件质量有效提高。BADFeature能检测、消除代码依恋味道,良好的检测效果经过实验得到证实。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立、遍历抽象语法分析树AST并通过计算方法的自依恋度与异类依恋度的依恋比,找出伪代码依恋方法,而后利用筛选器过滤出公共方法、Web服务、公共接口中的伪代码依恋方法,确定代码中真正的代码依恋方法。最后通过对代码依恋进行代码重构,消除了代码依恋味道。

摘要:代码依恋是指一个类中的方法对其他类的兴趣高于定义此方法的类的一种代码坏味道。文中基于代码依恋的思想,给出代码依恋度的定义与度量方法,设计了代码依恋检测算法,并设计出一种工具BADFeature检测代码依恋味道且重构代码。经实验证实,BADFeature能检测代码依恋味道,且可通过重构消除代码味道。

问题研究与重构 篇8

商业模式是关系到目前市场伦理的关键, 从目前出现的商业美学缺位、主体遗失, 探讨商业模式的专业基础、美学原则、伦理体系, 在商业模式理论和美学理论之间进行系统的构建, 解决国内工学结合、商美结合的基础理论认识问题, 可以说, 是关系到来年广大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的基础问题。目前, 许多艺术家及新一代高校专业学生驰骋商海, 政府也在积极构建商业模式的美术平台, 商务部也在积极开展高校之间的“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合作研究。那么充满了美学气质的美术专业如何摆脱自己观念上的桎梏去和不同的行业在如战场一般残酷的商场上与人竞争, 这无疑得研究商业模式, 从“商业模式”和“美学理论”重构的视角, 才能看清问题的实质和表象。

二、理论依据与专业突破

商业模式的专业问题和学术专业一样, 一个是广博, 一个是独到, 或者说, 商业模式有基础的一面, 也有专业独到的一面。不同的是, 商业模式的基础目标是获得专业的实际领域, 同时给了专业商业的发展方式, 使他越来越走向大众生活。而专业往往会走向人的体验时间和学术空间, 甚至一味利用现代教育媒体“还原专业”, 使得学识陷入一种假设的模式或者流派构建, 所以, 笔者认为, 商业模式使得专业回归现实生活基础, 从商业模式与美术专业的互利上说, 就是美术专业回归心灵与技巧、观察与体验的统一。

就专业模式上说, “商业模式”不仅仅是具体的美术专业或者美术作品的营销, 而更多的是创业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具体构建。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理解历史上, 任何艺术事业的成就从来就是商业模式的扩大与构建的结果。商业模式不仅仅是买卖方式、市场方法, 更主要的是商业模式要素及其的概念性工具本质上具有价值主张, 商业模式甚至强调专业人才的创造价值。

从美学模式看, 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构成了中国美学的三种向路:王是超越的美学, 即美和艺术让人从现实的功利中超越出来, 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蔡是育人的美学, 即用美育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梁是功利的美学, 即用美学去促成全社会进步。超功利的心灵论, 促功利的武器论, 学校与社会的育人论 (学校美育与生活美学) , 美学的三大基点转换为现代三大教学理论——能力理论、兴趣理论、技术理论。对基础教育与极处教育, 提出了五大启发统一美学、美育、美术。

商业模式是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学说, 它意味着对于经理人来说, 他们拥有了一系列全新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企业, 在每个行业都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商业模式。以前, 因为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 只要确定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今天, 仅仅选择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 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此外, 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成功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迫使所有公司必须不断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作为一个公司, 必须深入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组成商业元素的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 才能在自己的商业模式被复制前重新审视并再次创新。

因此, 两种理论模式结合, 其突破点是:

美和艺术让人从现实的功利中超越出来, 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的现代创造能力。现在, 我们说的能力, 就是从第一种模式中生发出来的概念。商业模式的能力理论包括“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盈利”、“实现形式”、“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 这八个关键词也就构成了成功商业模式的八个要素, 缺一不可。其中:“整合”、“高效率”、“系统”是基础或先决条件, “核心竞争力”是手段, “客户价值最大化”是主观追求目标, “持续盈利”是客观结果。

商业模式, 显然突出了“培养创造能力, 发展智力”这一人的重要目标, 突出了美术教育强调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活动, 有目的、有意识的心理知觉过程。商业模式, 即用人的模式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教材是“死”的东西, 商业是“活”的形式。将教材处理成“活”的东西, 将会使学生易于接受并能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技术活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 在人的一生中, 技术活动是人类接触最早的操作活动之一, “美术”活动即是人们按照“美”的法则进行某种“技术”的加工活动, 没有一定的“技术”, 则无从“美化”。“术”来自生产实际的知识为前提, 以来自新型材料、工艺的技能为基础, 我们看到, 商业模式下的术的形态是市场经济、大众文化、先锋派艺术、信息时代传媒等等, 强调人的奇异的精神世界, 同时, 我们不能忽略了商业模式的成熟, 艺术的博物馆、美术馆等等模式的回归大众、回归艺术。许多学者认为, 审美教育不仅具有理论性的品格, 更加具有实践性的品格, 应该面对现实、应对挑战, 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审美教育, 具有在新的复杂环境中审美地生存的能力。

三、启发与结论

人类在生活中所体验的境界与意义, 美术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 天机活泼, 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 以自由谐和的形式, 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所谓的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性资源, 结合市场状况与合作伙伴的利益要求, 而设计的一种商业运行组织, 这种商业运行组织一般会设计到供应商, 制造商, 经销商, 终端商, 以及消费者等综合性利益, 因此, 商业模式是一种多赢价值体系下, 主导企业一种战略性构思。商业模式不同于单一的渠道策略, 商业模式更多地是一种基于利润结构为导向的组织结构性设计, 而不是简单的一种渠道铺货策略。

笔者反对一些艺术人士对商业模式的忽略, 否则, 我们为什么建构商业教育体系、专业体系、文化体系?笔者认为, 现在我们对现实的理想与西方的批判精神都要心平气静, 反思国家主义与权势文化的普遍泛滥, 这与商业模式的结构权势的严肃批判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比如,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中, 商业运作机制和模式起了很大作用, 同样, 沃霍尔的“波普艺术”, 也体现在拉斯维加斯赌城的豪华建筑上, 以及纳姆派克的录音装置和低俗的“地下电影”里面等等, 从而把艺术的领域扩大到涵盖了通俗的商业广告, 以及到电视上那种如同万花筒一般的拼图形象等等;并以此而加深了人们的生物性的体验。在不断扩张的消费资本主义经济之中, 人们的主观世界是反嘲和调笑, 混杀和破坏, 市场法则就是大搞消费主义和商业主义。因此, 笔者认为, 我们应当结合两个法则, 探讨商贩业模式下的专业构建。

我们的结论和启示是:

第一, 所谓商业模式与专业形式, 都是人类文化产品的分化与结构, 都需要特殊的场景。商场的设计、美女的婚纱、雕像的石座、堂宇的栏干台阶、剧台的帘幕、从窗眼窥青山一角、登高俯瞰黑夜幕罩的灯火街市, 这些美的境界都是由某种模式的间隔作用造成。商业模式也具有美学的效应和功能。因此, 商业模式是体现严肃的、寂寞的、负责的现代人的素质。

商业模式的自在体系, 使某一经营文化织成一内在自足的境界, 无待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 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一层的真实。好比舞蹈姿态、建筑、书法、中国戏面谱、钟鼎彝器的形态与花纹……儒商一说, 乃最能表达人类不可言、不可状之心灵姿式与生命的律动之人生体验。

笔者不同意一味将商业模式视为——“聆听着西印度群岛的音乐, 观赏着西部牛崽影片;中午吃麦当劳;晚上则品尝地方的风味菜;在东京喷洒着法国巴黎香水, 而在下香港则穿戴着意大利‘时髦的’服装;电视娱乐节目则替代了知识教育”。一切都依据“赞助人的情趣”失去了自我而放纵和混乱。笔者也反对所谓的“艺术家, 赞助人, 老板, 画廊老板, 文化经纪人, 乃至学者, 批评家, 和公众都沉溺在实用主义”的消极态度。

第二, 就是商业模式强调生命个体律动之体验。个人的抽象世界, 是对大多数人的具象世界的提炼和升华。商业模式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中国存在一个庞大而低端的消费市场, 而且这个市场在绝对意义上说, 远远没有饱和, 无数商品还没有被寻常消费者享受到, 商业并没有得到更广泛普及。而在短期内, 国民的收入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这也导致中国对高端消费的抑制, 这个时候, 发现新的需求, 并且创造出新的需求模式, 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 商业模式对“大众文化与艺术的普及对于个人或个性解放起到了推动作用”。许多创业企业家也成功的商业人士都在回归家庭教育、文化传承, 开始在简单的模式里探索伟大的哲学信仰体系:诸如儒家、道家、佛教, 所有古典神话, 宗教教义, 政治观念比如马克思主义, 乃至佛洛伊德主义等, 可能很少有人会在简单的信仰, 而是在意识到现实的火坑或深渊时, 将这些伟大的精神奉为自己的偶像。随着商业模式的成熟, 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是“利益自我”, 而是“公益回归”。

第三, 商业模式的创造性。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在于未来的不可预知。那些具有异常商业嗅觉的人, 才能够把握商机, 迅速崛起, 这就是为什么新的商业模式往往由新势力创造, 而非相近领域的传统强大势力所创造的原因。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层出不穷, 而这也正是商业社会的魅力之所在。也许某一天, 从一个不知名的角落里, 崛起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中国美的体验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 而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 解衣盘礴, 任意挥洒, 不沾滞于个体形相, 互映开合, 飞动摇曳, 似真似幻。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 大量的在创业期, 或者刚刚渡过创业期的中小企业, 其商业模式尚未定型, 中小企业, 他们都有好的技术和市场商机, 中小企业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个多元的, 复杂的, 回归的新大众时代。众所周知, 美学产生于哲学, 它涉及到对于“美” (beauty) 的判断与批评, 19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艺术界围绕美学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一方面是康德, 以及他的徒子徒孙们不断地提出美学的普遍性和持久性, 以及“无私的美”的观念;而另外一方面, 新兴的美学理论家则认为“美”则是受到时空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因此时空环境是决定“美”的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条件, 这样美就不可能是持久的, 永恒的。

商业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社会文化的全面构建。王沪宁指出:“经济发展使社会上的每个个人、集团和阶层都具有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一旦他们在经济利益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 就会要求参与政治生活, 要求了解政治体系的活动过程, 尤其关心政治体系的决策, 关心政治活动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后果。经济发展越是把一个社会结合成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 人们的政治意识就越强, 政治参与的要求就愈强烈。”可见, 从各自的利益出发, 各个阶层、团体和个人会对国家权力提出不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236-237

[2][美]约翰·罗尔斯著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45;331;333-334

[3]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631;675;500

可重构机器人设计理论与研究 篇9

机器人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其后发展历程长期而漫长, 到了八十年代, 伴随着以计算机、微电子、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类技术的迅猛发展, 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1,2]。由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行业压力与日俱增, 制造系统必须要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变化即需要具备柔性制造能力, 受限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特征性太强, 通用性太弱, 导致不能实现快速适应各种工况和环境, 无法快速响应。与此同时, 需求的快速增长, 使得在非制造领城, 工况越来越复杂, 事先很难确定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 这就更需要机器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实现可重构, 这种可以随时改变构形的机器人被统称为可重构机器人[3~5]。

1 研究背景

可重构机器人的定义为:具备若干个模块, 不同的模块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和分开以实现不同的组合, 最终使机器人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和实现不同的功能。可重构机器人的模块的种类虽然不多, 一般为1~4类, 但是数量却达成百上千甚至上万。每个模块的功能简单, 结构单一, 但是经过组合之后形成的组合体可以实现之前每个单体无法实现的复杂功能, 整体性能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可重构机器人根据任务的不同来进行形态、姿态和功能重组, 比如,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它化身为多足机器人, 在起伏的沙漠里它化身为履带机器人, 在城市下水道中, 它化身为长条蛇状曲折前进。比起传统的机器人, 可重构机器人的优点主要有:高智能化, 高适应性, 高可靠性, 长寿命高稳定性[6]。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 国内外针对可重构机器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国内研究领域一般把可重构机器人分为两种:静态机器人和动态机器人,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前者需要借助外力实现重构, 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又称为工业机器人;2) 后者具有很高的人工智能, 可以不借助外力实现重构, 又称为自重构机器人[7]。

Benhabib开发了一种可重构机器人系统, 通过建立模块系统库, 实现机器人几何构形的变化和重组, 模块系统库主要由三部分组成:connec module, staff system, articulation module。在这个基础上, 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器人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系统RMMS, 即可重构机器人系统。作为世界上第一台原理样机, 当时被认为是跨时代的一次飞跃, 它不仅在机械结构上实现了可重构, 同时还在控制器、软件、算法等方面同样实现了可重构。通过进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1996年Khosla, Paredis等人进行了系统方面的改进, 推出了新型的RMMS, 采用了分布控制的方法实现了多样性控制。其中最主要模块为连杆模块以及关节模块, 如图1、图2所示。

1989年日本SONY公司研发出了新一代ATRRBUS系统, ATRRBUS系统的主要组成部除了与上述系统类似的连杆模块和关节模块以外, 还有全新的控制模块。所有的指令都是通过控制模块实现通讯和传输以实现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以及整体控制。

国内对于可重构机器人的探索起步较晚, 还处于初级阶段。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的于苏洋对国内可重构机器人的发展进行了战略前瞻;上海复旦大学的聂爱英依托泛函分析理论, 构建了静力学和动力学运动方程, 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模拟推演。天津大学的王琦开发出基于模糊控制的可重构机器人拓扑结构模型。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科技人学也在进行相关内容的研究, 成果颇丰。

3 可重构机器人模块化设计

制造技术日新月异, 要求制造系统具备柔性化特质, 更要求机器人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任务的不同, 全世界的研究人员致力于使用各种方法解决此难题, 在这中间, 模块化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一种, 它不仅可以实现快速可重构, 而且时间短, 成本低, 性价比高。

3.1 模块化设计原则

由于机器人的自由度很高, 结构复杂, 各个自由度支架高度耦合, 并非线性变化, 因此需要根据功能进行模块的划分, 基本原则为:

1) 功能独立性:每个模块具备特定的独立功能, 实现模块专业化, 是可重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响应迅速性:可重构机器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要适应工作任务的不同和工作环境的改变而变形, 这就要求各个模块应该方便拆卸, 连接简捷, 响应迅速, 反应及时;

3) 良好驱动性:为了增加传输运动效率, 减少能量损失, 每个模块都要将惯量减至最小, 并且可以自己驱动自己实现本体动作而不依赖于外力, 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体能耗;

4) 运动独立性:为了减少耦合性, 不同的运动模块之间应该相对独立, 降低耦合性对系统的影响;

5) 数据自治性:每个模块应该具备独立自治能力, 可以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实时数据处理和及时上下通讯。

3.2 模块化平台设计

如果要设计可重构机器人的模块化平台, 那么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它构形的变化范围。本文主要研究范围以串联关节结构为主, 例如关节型机械臂、仿生腿型机器人。

首先要做的是根据模块划分对机器人的结构进行分析。机器人的基本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4个功能和对应的4个功能模块。由于实现方式不同, 所以可以据此对机器人进行不同的分类, 比如以移动机器人为例, 如果采用轮式结构实现, 则为轮式移动机器人;如果采用关节串联结构实现, 则为串联关节型机器人;如果采用仿生腿实现, 则为仿生腿移动机器人。以上这些例子是单一功能的实现, 真正复杂的机器人应该是两种或者是多种运动功能的叠加, 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 主要开展关节串联结构移动机器人的研究。

在功能分析之后, 我们可以知道, 如果要实现串联结构来实现移动功能, 只能采用多自由度主动关节来进行, 那么移动机构的可重构就是机器人整体可重构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根据前述模块化设计原则, 我们可以把主动关节当作一个独立的模块, 由连杆参数 (两关节轴之问的相对位置关系) 决定串联机构的运动性能。

要开发出模块化设计平台, 就必须采用典型划分方法, 利用拓扑结构和自身特征进行分组, 首先定义基础模块, 在此基础上开发连杆、关节两个并列模块, 并衍生出控制类的工具和调节模块。特点需要强调的是调节和连杆两个模块共同组成连接结构, 前者用于调节关节轴之间的距离, 后者用于调整关节轴之间的角度, 两种模块一起作用可以实现关节轴的任意运动。

基础模块是系统的根基, 用来定义可重构机器人的整体结构外包络, 如图4所示。

关节模块是系统的纽带, 用来定义任意两关节之间的交叉角度, 调整位置和坐标, 如图5所示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关节:垂直转动关节、横向摆动关节和上下移动关节。

连杆模块是系统的桥梁, 用来定义两关节之间的最短距离, 如图6所示。

4 可重构机器人构形设计

4.1 基础构形设计思路

可重构机器人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可以进行逐级分解, 在这里, 我们以某个装配任务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底层任务是运动路径规划, 中间层任务是定位、加紧、加工等工序集合, 顶层任务为完成从零件到部组件的装配。所以可重构机器人的基础构形设计思路可概括为:

由问题出发:运动路径规划并发任务拆包分发, 借助模块化平台搭建整体可重构模型;

从结果反求:通过模块构建通信控制平台, 最终圆满完成给定任务。

4.2 可重构机器人构形设计方法

广义上构形设计问题都可以概括为一类搜索问题, 在约束条件和任务目标下, 通过搜索目标函数构造最优构形。传统优化方法采用计算代价函数的梯度值, 只能得到线性最优解, 不满足非线性要求, 故本文采用进化算法。进化算法与遗传算法类似, 是其的一种演化, 它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 通过模拟生物自然进化过程来进行求解和自适应, 主要通过选择、重组和变异三种手段实现优化问题的求解。

1) 进化算法不需要假设提前解, 不需要考虑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联, 柔性很大, 可以完成任意产品的构形设计;

2) 进化算法比其他算法能更好的处理离散问题, 耦合问题, 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搜索空间, 构形设计空间往往是高度耦合的, 涵盖离散和连续的变量:

3) 进化算法鲁棒性能优越, 避免了其他算法往往纠缠于局部最优解的困扰, 尽可能的实现全局最优解;

4) 进化算法操作简单, 运行时间较短, 对计算机的硬件需求较低, 不需要特别高的配置, 具有很好的并行工作能力。

4.3 构形设计实例

在知道了任务要求和得到可重构机器人模块化平台的前提下, 即可开展构形设计, 前述文中已经讨论过构建模块化平台所需要的四种模块, 在后续讨论中, 我们只考虑除末端工具模块以外其余的三个:

基础模块B的有三个实例:Bml (0.2m) , Bm2 (0.4m) , Bm3 (0.8 m) , 变换矩阵如下, h为高度值:

连杆模块L的一共有10个长度实例, 分别为0.05, 0.l, 0.15, 0.2, 0.25, 0.3, 0.35, 0.4, 0.45, 0.5 m。变换矩阵如下, L为高度:

关节模块J有三个实例, 变换矩阵如下:

c为关节回转中心到上下两个连接端的长度, 2c=0.lm, θ1为回转中心两部分相对转动的角度:

C同上, θ2为横向摆动关节两部分相对转动中心的交叉角度值:

d为上下移动关节模块的移动量, d1为上下移动关节的移动量为初始值时的长度;

输入条件为六自由度串连关节机器人, 路径规划为输出端可以快速按预定轨迹移动, 位置姿态要求如下所示:

位姿矩阵一:

位姿矩阵二:

位姿矩阵三:

位姿矩阵四:

经过构形设计后, 可重构机器人的摹本构形为:

适应度函数为:

进化参数设置为:种群大小为30, 最大代数为15, 变异概率为0.25, 交叉概率为0.7。

运行结果为:Cm02→JSm→Lm09→JRm→Lm0l→JLm→Lm02→JSm→Lm08→JLm→Lm06→JSm→Tool

5 结论

可重构机器人的构形设计目标在于从在广泛的模块库中寻找和优化出最优的拓扑模型, 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以任务为前提的优化求解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可重构机器人构形设计问题的特点, 开展了理论研究, 并对构形设计问题进行了量化说明, 采用遗传算法开展构形设计, 有效地实现了非线性, 强耦合性条件下的构形优化。

参考文献

[1]Carly Rae Jepsen.Modular Reconfigurable Robots.Transaction of Welfares Robotics Systems, Seoul, Korea, Oct.2000.5.

[2]赵卫东.机器人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Jennifer Lopez.Research on the Reconfigurable Robot.PhD Thesis.Stanford University.1998.

问题研究与重构 篇10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1. 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各类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 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紧紧跟随国家的改革发展形式, 不断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态, 研究新问题。通过视野的开阔和研究领域的拓展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丰富知识储备。

另外, 教师除了进行自我学习之外, 还要对青少年的心理进行研究, 尊重其个性发展, 对学生加以爱护, 因材施教。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进行培养。继而塑造教师的独特人格魅力, 既是学生的老师, 又是学生的朋友。

2. 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 拥有不满足现状、力求改变的精神, 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近年来, 新的教学思想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用得当, 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合适,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 究竟使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来确定。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的, 而是随课堂而改变, 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以此促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中职教学内容十分丰富,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遵循启发性的原则, 从而选择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

3. 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基本上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和记。由于内容枯燥、教学过程死板, 导致教学效果不能符合预期目标。而通过多媒体的应用, 能够实现立体化、互动式的教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 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使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当然, 多媒体的使用只是一种辅助工具, 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要注重在运用语音图像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思考。针对多媒体中出现的知识点, 要进行重点讲解,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媒体的真正效用。

4.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前提和保障。一方面,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偏差导致文化基础差;另一方面, 学科知识更新较快, 学生参加工作后仅依靠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 还要进行自身的学习和培训。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为其以后的自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式的重构

我国中职教育的形成, 源于自身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方式, 其特点是崇尚文化、厚积薄发、注重道德修养。中职教育要想稳定持续地发展, 就必须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发挥中职教育的特点。重点来说, 中职教育应该对教学进行重构, 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加强岗位技能的培训。

1. 学历教育

中职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基本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1) 以高中阶段的学历教育为依据, 落实文化知识和个人修养的教学内容。 (2) 职业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动机、态度等进行, 围绕职业理想、事业追求、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等开展教学活动。 (3) 学习职业规范, 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 (4) 培养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和基本技能。学历教育要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 (5) 加强对教育的质量评估, 组织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考试和考核。

2. 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技能培训

中职教育作为人生中一个职业学习的阶段, 要求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时间里能够达到零距离上岗且综合素质高的要求, 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 中职教育最大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打好职业发展的基础。

中职教育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 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在各种环境中职业能力的通用性和可迁移能力上。技能培养的目标是创造技能、智慧技能、复杂灵活技能, 关注学生的职业敏感性和创造性,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岗位技能、技巧培训和学生的顺利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为岗位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采用模块化的短期培训具有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方式是可行的。

三结束语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中职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学生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为此, 中职院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通过教学重构, 积极培育具有职业理想和追求、具有牢固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推动中职教学改革[J].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 2010 (8)

[2]赵纯红.更新中职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学习[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3 (9)

[3]梅其立.中职教育理念回归与教学重构[J].中等职业教育 (理论) , 2009 (7)

上一篇:五年级小学数学论文下一篇:发展畜牧养殖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