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研究

2024-09-15

学生问题研究(精选12篇)

学生问题研究 篇1

厌学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问题, 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 受金融危机、就业形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高职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 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相关学者、专家和各级教育工作者针对各种厌学现象提出了不少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起到了一定的预防和调节作用, 但依旧没能彻底解决学生厌学这一难题。我认为要解决好学生厌学问题, 首先要弄清楚“厌学”问题的界定办法, 然后对各种具体的厌学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再根据不同类型的厌学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一、学生“厌学”问题界定

怎么界定学生“厌学”问题呢?

目前, 国内外还没有形成对于学生“厌学”问题的统一的标准定义。通过查询现有文件资料并使用百度和Google网络检索发现, 国外没有直接对“厌学”的相关研究, 而在国内也没有统一的定义标准。傅安球 (2002) 等认为学生“厌学”问题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1]。在学生“厌学”的外在表现上, 肖承志 (2004) 等认为三分之二以上学科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学习的学生, 被认为存在厌学心理[2]。上述学者关于学生“厌学”问题的界定办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许多文献中和对实际厌学现象的研究过程中, 都被直接引用或应用。

二、学生厌学现象归纳与厌学原因分析

学生厌学现象林林总总, 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各不相同;厌学原因多种多样, 因学生不同环境不同侧重点差异巨大;但就其根源而言, 却是具有相通性或相似性。归纳总结起来, 主要有五大原因, 即学生自身原因、教师影响原因、专业设置原因、课程开设原因、环境影响原因。下面我们就对这五大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由面到点, 再由点到面, 剖析其具体成因, 为后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做好准备。

(一) 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厌学。

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厌学主要分为六大成因:1.人生态度消极, 个人精力和兴趣根本不在学习上, 甚至仇视学习。2文化基础差, 学习难度大, 因学不懂而厌学。3.畏难心理, 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直接放弃, 缺乏面对难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4.自卑心理, 觉得自己所读的高职学校比其他普通大专院校差, 觉得社会对高职生的评价差, 觉得高职生的就业前景差, 总之, 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差, 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5.恋爱, 学生恋爱对学习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和看待问题的角度的差异, 结论也不尽相同, 但不可否认, 恋爱确实是不少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6.朋友影响, 朋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但因交友不慎, 缺乏主见, 盲从, 只讲义气盲顾其他也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二) 教师影响原因造成的厌学。

教师影响原因造成的厌学主要可以分为:1.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欠缺, 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即: (1) 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不足, 跟不上社会发展和行业知识的更新速度; (2) 教师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欠缺或低下, 眼高手低, 自身缺乏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或专业技能水平偏低。2.教学方法不当, 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造成该结果的可能性主要有: (1) 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2) 教学设计失误; (3) 教学掌控能力不足; (4) 教学分离, 没能把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紧密结合起来。3.师德缺失。教师自身修养不足, 对师德的理解和把握不够, 造成师生对立, 矛盾突出, 相互厌恶, 甚至仇视。

(三) 专业设置原因造成的厌学。

专业设置原因造成的厌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设置与社会现实脱节, 专业设置时社会调查和专业设置论证不过关, 造成毕业生就业难。2.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要求起点过高, 脱离学生文化基础现状, 增加学生学习难度。3.学生所学专业为经调剂后专业, 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冲突。

(四) 课程开设原因造成的厌学。

课程开设原因造成的厌学主要体现为:1.课程针对性差, 对面向工作过程的知识技能的培养促进作用不大。2.知识理论性课程和技能实践性课程比例失衡, 不符合学生的文化现状和技能化就业的要求。3.教材选用落后或不当, 造成学生须学内容与教材内容脱节, 学生所学和工作所用脱节。4.所开设课程的教学条件要求远远高于现有教学条件或设备, 造成课程实际教学在现有条件下难以顺利进行。

(五) 环境影响原因造成的厌学。

环境影响原因造成的厌学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家庭环境的影响, 即来源于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等的影响。2.学校 (班级) 环境的影响, 即学校的校园人文环境和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影响。3.社会环境的影响, 即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看法, 社会公众对高职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态度, 等等。

三、针对性措施及解决办法

针对上面分析归纳出的学生厌学的五大原因, 我们根据每个原因的具体成因, 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希望能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 尽可能从根源上杜绝高职学生厌学现象。

(一) 针对学生自身原因引起的厌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1. 针对学生人生态度消极的问题, 主要采取三管齐下的措施, 即:

(1) 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激励机制, 不管学生在专业技术还是个人才艺方面有突出表现都给予肯定和奖励;筹建专项技术兴趣小组和才艺兴趣小组, 对学生进行对口辅导, 并定期举行专项大赛,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身价值。 (3) 压力推动, 严格学籍管理规定, 将学生学习成绩 (包括专业技术能力) 与奖学金、评优、留级、毕业证书等项目挂钩, 让学习压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

2. 针对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不懂的问题, 可以采取教师个

别帮扶和学生互助相结合的办法解决, 即 (1) 教师个别帮扶,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补“小课”, 并帮助学生探寻与之相适合的学习方法; (2) 学生互助, 组建学生互助小组 (学习小组) , 由学习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相对较差的学生组成互助小组, 学习过程和成绩评定均以小组为单位并兼有临时抽查加/扣分的办法, 促进学生互助, 以达到共同提高和进步的目的。

3. 针对学生畏难心理的问题, 采用“三步走”的办法来解决。

第一步, 在课程开设顺序上, 本着教学内容前后衔接, 由浅入深, 逐步递进的原则, 减小知识技能之间的跨度, 尽可能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第二步,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理论够用、技能突出的原则, 在知识技能合理发展的前提下, 适当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 将学生从复杂、枯燥、繁琐的理论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 加强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突出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步,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 并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逐步克服畏难心理, 并养成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

4. 针对学生自卑心理的问题, 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办法相

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即 (1) 加强国家职教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和宣传, 让学生认识到高职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高职不是教育界的怪胎, 反而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 (2) 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或其他高职院校优秀毕业生来校开展成功案例讲座或交流会, 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越来越迫切需求专业技术性人才的趋势, 找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层次, 挖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3) 加强本校学生社团与其他高职院校或普通高校的学生社团之间的交流沟通活动, 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际大赛或相关社团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身优势, 找到自己人生价值。

5. 针对学生因恋爱而影响学习的问题, 我认为不可采取强硬态度或强制性手段, 只能加强引导, 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帮助他们分析现阶段恋爱可能带来的各方面的不良影响, 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关系。

6. 针对因交友不慎影响学习的问题, 我们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办法来解决。

即在“面”的层次上,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建设,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宿感, 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学校的温暖, 从而走出以前的朋友圈子或老乡圈子;同时在“点”的层面上, 对个别学生积极引导,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明辨是非。

(二) 针对教师原因引起的厌学问题的解决办法。

1. 针对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欠缺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 我们采取“两手抓”的办法来逐步解决。

即“一手抓”教学管理, 要求教师在课前, 查阅大量专业文献资料、备课充分;在课上, 教学教具齐全;在课余, 开展专业教研组内专业知识交流、讨论和学习活动。“一手抓”教师培训, 一方面要求专业教师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更新, 限定一个时间段内最少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级别和篇数并定期举行专业学术交流会。另一方面创造条件, 派遣专业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 争取使每名专业教师每两到三年都能在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六个月以上, 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动手能力和积累专业实践经验, 了解专业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 针对教学方法不当得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着手解决, 即:

(1) 在教学设计之前, 先对将要教授的班级的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兴趣偏好等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将教学设计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差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尽可能做到因班而异和因课而异。 (2) 努力寻找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 尽可能将所教授的知识技能放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缩短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 (3)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要求教师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同时多与优秀教师交流教学心得, 汲取丰富的教学经验。

3. 针对师德缺失的问题, 一方面要求教师加强自身道德

修养,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身体力行, 为学生表率, 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内涵建设, 开展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 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

(三) 针对专业设置不当引起的厌学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方法。

1. 专业设置前, 进行充分的社会人才需求调研和行业专

业技术发展情况调研, 形成准确可信的调研报告, 并在此基础上邀请相关企业代表和教育专家进行科学论证。专业设置后, 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行业专业技术发展情况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2. 专业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的生源现状, 学校现有软硬

件条件包括师资条件, 以及该专业毕业生预计的就业层次、前景和从业岗位群分布情况, 等等, 评估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3. 对于学生所学专业和自身兴趣爱好相冲突的情况, 在大学二年级之前, 允许学生在校内进行有条件的专业调整。

(四) 针对课程开设原因引起的厌学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1. 根据行业专业技术发展情况和专业岗位群能力要求情

况,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开设明确针对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同时, 课程的开设还要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2. 本着理论够用、技能突出的原则, 在知识技能合理发展

的前提下, 调整理论性课程和技能型课程比例, 突出高职院校的职教特色和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技术优势。

3. 各课程的教材选择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更新步

伐, 把教材本身的先进性和技术指导的实用性放在首位, 避免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脱节、学校所学和工作所用脱节等现象的发生。

4. 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保证所有课程的教学

的顺利实施, 严格保证学生面向工作过程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模式的完美体现。

(五) 针对环境影响引起的厌学问题的解决办法。

1. 针对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采取从学生和家长两方面同时进行的办法来解决。

一方面, 对家长加大职教宣传力度, 使其明白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高职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另一方面, 加强学生的职教认知教育, 明确职校学生进行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培养的重要性, 以及高职教育对学生将来就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2. 针对学校 (班级) 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改进和解决。

(1)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氛围; (2) 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建设, 让学生感受到学校 (班级) 大家庭的温暖, 对学校 (班级) 产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3) 举办各种技能大赛、才艺大赛、体育比赛和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等,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善加引导, 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3. 针对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们采用多头并进的策略来改善不良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1) 组织学生社团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 让学生走进社会大众的生活, 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他们帮助, 逐步改变社会大众对高职学生的认识和评价。 (2) 组织优秀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见习或顶岗实习, 用学生所具备的专业技术、综合素质和新技术学习能力赢得企业的认可。 (3) 加大对社会的职教宣传力度, 邀请新闻媒体走进校园, 广泛报道高职院校的相关新闻通讯等,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进一步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

高职学生厌学问题是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难题, 虽然其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表现不尽相同, 但就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一致的。我们探讨了高职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类型, 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厌学原因提出了不少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希望对进一步解决好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有所帮助。虽然, 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高职学生厌学问题, 从根本上杜绝高职学生厌学现象, 但我相信, 只要我们广大的高职教育工作者本着献身高职教育事业的精神, 以极大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高职教育事业中去, 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高职学生厌学问题的最终办法, 杜绝学生厌学现象, 为中国的高职教育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摘要:厌学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教育界的问题, 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 受金融危机、就业形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高职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 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相关学者、专家和各级教育工作者针对各种厌学现象提出了不少解决办法和措施, 起到了一定的预防和调节作用, 但依旧没能彻底解决学生厌学这一难题。本文认为要解决好学生厌学问题, 首先要弄清楚“厌学”问题的界定办法, 其次对各种具体的厌学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厌学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傅安球, 聂晶, 李艳平, 金蓓蓓, 崔君红.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 2002, VOL25, (1) .

[2]肖承志, 刘经兰.中学生厌学的归因及对策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VOL25, (1) .

学生问题研究 篇2

姓名:李某

性别:女

年龄:十三岁

年级:小学六年级学生

问题行为描写:

案主性格内向,表情木纳,唇色发白,不爱跟别人说话,总爱用长头发遮住眼睛。上课很沉默,即使叫起发言,也是声音极小。说话含糊,吐字不清,似在喉管发出的声音。学习兴趣不高,常借同学钱去买零食或漂亮的文具等,还请同学吃,出手大方,长期借钱不还,夸口说自己家很有钱,钱会马上还的。经常在家里拿父母及保姆的钱去乱花。常去自家楼下买东西不付钱,让其父母还钱。两次发现偷同学的钱,其中一次偷了好朋友75元,被老师查出。认错态度不好,曾有多次离家出走经历,胸无大志,从不想自己的将来。

具体研究报告:

*智力状况: 智商一般,学习成绩较差。

*外貌: 外貌一般,衣着普通,脸色黑黄,唇色发白,表情木纳,总是用头发遮住脸部(短发长留海),常低着头。

*身体状况:偏瘦,身高1??65米,面色萎黄。

*家庭状况:家庭不和睦,父亲再婚,父亲脾气暴躁,在关外开电器厂,经常给出她零花钱。但她一犯错误就遭毒打。母亲似家庭妇女,没有文化,在南山开一小店以补贴家用。有一个与其年龄相仿的姐姐及一个刚四岁的小弟弟。经济状况较好。

*教师报告:该生六年级上学期来本校就读,性格内向,不善言谈,面无表情,从不在老师面前多说话。上课不讲话,也不主动举手发言。刚刚转来时未发现其有不良现象。后发现其经常带十几元钱去校门口买零食吃,还邀请其他同学一起吃。表现出手大方阔气。没钱花时,就向同学借,并夸口说自己家很有钱,还拿来十六万元“支票”叫同学们看(经其父母亲证实,并未给其甚么支票)。一次,趁同学们上音乐室上音乐课,她藏进教室旁边的厕所,偷拿了好朋友马凡的75元钱,把与钱放在一起的十几张卡(学生的一种玩具)丢到垃圾桶里。然后,若无其事的去上音乐课。下课后,装模作样的从垃圾桶旁边走过,并去告诉马凡,她的卡被人扔在了垃圾桶里了。以示自己清白。后经老师调查,直至抓住了有力证据,抵赖不成,才肯承认。但要求老师不要告诉其父母及其他同学。后老师与其父母交流,才得知其已多次拿家里的钱,少则几十块,多则一两百块,还和姐姐串通一起。家里多次管教,因其父母管教方法不当,轻则恶骂,重则毒打,曾两次离家出走。发生前次偷盗事件一个多星期后,其母亲带其家保姆找到学校,说其又拿了姐姐(保姆)八十元钱,叫老师帮其追讨。师问其是否拿过钱,其拒不承认。刚巧上课铃响起,师回教室,其便趁母不备,跑出学校,并一夜未归。师与其父母想法找寻未果。第二天,趁其父母上班,其回家取衣物准备出走之时,师将其堵在家中,并与其长谈。其提出要求,要回老家读书,不再 来深圳,师做其工作,期末考试后一定送其回老家,才答应重新上学。随后师展开心理辅导。

*与其同学谈话:她总是夸自己家很有钱,父亲是大老板。常出手大方,请同学吃东西,还拿过一张“支票”给同学看,说是父亲给的。经常借同学的钱不还。曾给同学说过要离开深圳,说这里太黑暗等等。

*与其父母谈话:从小寄养在爷爷奶奶家,与父母无感情。与其姐姐常常吵架,偷拿家里的钱,藏起来慢慢花。父亲多次打她(生气后,用酒瓶砸其头),母亲骂,但其不思悔改,从不和母亲(后母)多说一句话,曾离家出走,自己坐长途汽车回老家。(潮州)

*与其谈话:自述恨父母,不愿意在这个家里呆,十分想念爷爷奶奶。父亲打她,母亲骂她的话极难听。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竟无动于衷。极力要求师向其父母提出要回老家。

*与其家保姆谈话:李映心在家里经常挨打挨骂,还经常在家里偷父母的钱,其母亲总象骂街一样骂她。并给我看了她给爷爷奶奶的信。

*其写给爷爷奶奶的信:“ ……我在这里过着地狱班的生活,他们(指其父母)动不动就打我骂我,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晚上…我恨这个地方,我发誓要离开这里……我恨这个地方,我发誓要离开这里,……她骂我的话不堪入耳,…你跑得那麽快,急着去做鸡呀!”等。

*其的周记摘抄:…深圳是很美,但在我眼里它是灰暗的,我要离开这个地方,永远不回来。……

行为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

1、缺少家庭温暖,父母管教不当。

2、父母对其零用钱控制不当,养成其乱化钱,追求奢侈的坏习惯。

*社会因素:

1、受社会不良风气污染,虚荣心强,物质欲望高,为求满足,只得出此偷窃下策。

2、学校周边环境太差,小贩惟利是图,可以赊帐,给其创造条件。

*学校因素:

1、因学生性格内向,未引起老师注意,从而忽视心理辅导。

2、学校周边环境太差。

*个人因素:

1、已形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思想和人生观,物质欲望高,认为有钱就会被人看得起,看得高。

2、希望以偷窃改变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引起别人关注。

辅导策略:

1、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获得温暖和信任。

2、探讨其偷窃、出走之动机。

3、进行“家庭辅导”提醒其父母要注意管教方式,多给孩子些温暖和关怀。

4、应用“现实疗法”,告诉他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讲解法律知识,说明偷窃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5、适度满足个人要求,与其家长探讨平时金钱使用方法,零用钱额度问题。

6、应用“角色转换法”,让其设身处地想象失窃者的可能遭遇与感受。

高校学生自治问题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学生自治;民主参与;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65-01

当前研究我国高校学生自治问题的学者很多,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对高校学生自治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一、高校学生自治的起源与兴起

学生自治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学生治校”和“先生治校”是当时大学教育的两种管理类型。中世纪大学是独特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学术行会。这种学术行会在中世纪有两种管理模式,其中之一就是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的北部意大利大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市场需要为目标。学生行会具有对教师的管理权。①这就是“学生自治”的“鼻祖”,在自治程度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学生自治的理念成型于19世纪德国的“洪堡传统”。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在创校之初提出了学术自由、科研与教学统一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被后人称为“洪堡传统”。受洪堡传统的影响,19世纪的德国大学生开始建立“学生联盟”,这标志着大学生自治组织的形成。②

陶行知先生可谓是我国系统研究学生自治问题并付诸实践的先行者之一。1919年陶行知发表了《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系统第阐述了学生自治的相关问题。此后他积极创办工学团、制定《育才学校公约草案》,将学生自治思想全面地付诸实践。③

1919年-1921年杜威来华讲学两年,把进步主义、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传到中国,同时也宣扬 “学生自治”的精神。杜威所认为的自治精神主要是指在团体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④随后“五四”运动爆发,这场青年运动改变了学生的权利状态,是学生从“被治”到“自治”的转折点。自此,学生自治的精神以北京大学为中心迅速传遍全国。

此外梁启超的“新民说”、陈独秀的“新青年说”以及20年代的公民教育运动也促进与推动了学生自治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

二、高校学生自治的发展

早在20世纪初,“学生自治”问题就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如陶行知、蔡元培、蒋梦麟等著名教育家都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当时并没有一所大学完全实现了学生自治,但“学生自治”思想对当时大学自治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按照苏联模式进行改造,此时的大学成为了政府的附属机构。当时的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学生自治更无从谈起。1979年,苏青步等四位大学校长给《人民日报》写信呼吁:“要给高校一点自主权。”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中提出:“要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20世纪90年代,高校开始推进后勤社会化,学生自治的思想再次被提及。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提出:“学生是高校的当事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学生在确定课程和教师的任命、晋升、解雇方面拥有一定程度的发言权。”⑤潘懋元在《高等教育学》著作中提出:“管理不仅包括学校的教育管理,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⑥杨德广也在《高等教育学》中指出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21世纪以来,学生自治思想已经被广泛接受,学者们开始重视对高校学生自治实践层面的研究。李冉在《当代中国高校学生自治研究》中当代高校学生自治进行了实践考察,探明了我国高校学生自治的发展现状⑦;陈华在《中国近代学校中的学生自治》中指出学生自治可以划分为“群体生活自治”与“个体生活自治”两种类型;彭小孟在《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自治组织文化建设》中指出目前高校学生自治组织文化尚不成熟,内容滞后,尚不能适应社会大环境变革以及教育发展的要求;⑧余文龙在《大学公寓园学生自治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了大学公寓园区学生自治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高校学生自治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仍处于需要不断完善的状态。目前来看,学者们从理論和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自治现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论述,但总体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实践层面上,虽然对学生自治问题提出很多原则性的意见,但还是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具体执行难度较大。

三、高校学生自治的意义

高校学生自治的意义可以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三方面来探讨。其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李冉在《当代中国高校学生自治研究》中指出,高校以自治为学生管理工作目标,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法律意识⑨。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学生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最终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其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彭小孟认为学生自治有利于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实现外部约束与自我约束的统一,进而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⑩其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周湘林认为学生自治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自治组织中,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发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精神。B11

四、小结

通过对高校学生自治问题的起源、发展进行探讨后,不难发现高校学生自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自治不仅是学生教育学生的手段、方式与目的,更是高校管理的重要渠道、民主观念的宣扬手段以及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铺垫。对高校学生自治进行综述,是希望学生自治的观念能够引起更多的重视,并切实地落到实处。

注释:

①别敦荣.管理学的观点: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问题[A].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第317页

②[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第8页

③伍德勤.陶行知关于学生自治的思想与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68

④杜威.自动与自治[A].袁刚等.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0- 131.

⑤[美]约翰·S·布鲁贝克;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第42页

⑥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第235页

⑦李冉.当代中国高校学生自治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⑧彭小孟.当代大学生组织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3)

⑨李冉.当代中国高校学生自治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⑩彭小孟.当代大学生组织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3)

B11周湘林.试析我国高校学生自治权的现状及其保障[J].高校教育管理,2009(5)

高校学生入党工作问题研究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在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下,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代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密不可分。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任务上是一致的, 都是围绕育人这一根本、德育这一核心,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而开展工作。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而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又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 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为提高党员的党性和树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 做好高校学生入党工作, 不仅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 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更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2 高校学生入党工作的问题

2.1 高校学生入党动机复杂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社会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 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在各种社会思潮中也趋于多元化。高校学生入党动机复杂, 部分高校学生入党动机不纯, 功利性强, 其中既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也有功利主义的成分。有的大学生把入党作为获奖评优有利条件、有的大学生把入党作为一种个人荣耀、有的大学生把入党作为一种政治资本, 便于日后就业和工作。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 严重制约着高校学生党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2.2 高校学生入党工作管理及制度建设不完善, 落实不到位

(1) 在对要求入党的高校学生的前期教育管理上, 没有进行细致的工作。缺乏专业的学生党建工作者对要求入党的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教育, 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 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导致有些要求入党的学生对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 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等基本原则和知识不了解, 没有起到帮助要求入党的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的目的。

(2) 在入党程序上, 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没有严格地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试行) 》以及学校相关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中规定的程序, 在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教育、培养、考察、政治审查、列为发展对象以及党支部对发展对象的审议、讨论等一系列基层程序环节中, 存在简约化和形式化等现象。

(3) 在入党制度上, 对学生党员的入党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 程序不明确, 工作不细化。有的学生不了解该怎么办、做什么;基层党组织工作处于粗放状态, 有的支部要从上千名学生中挑选入党积极分子, 难度很大;没有相应的淘汰机制, 入党积极分子基本都能转正;会议讨论阶段时间短, 质量不高;一些培养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缺乏对其帮助对象的培养和教育。

发展党员的一系列工作问题给大学生党员的素质提高带来了一定问题, 存在着鱼目混珠的情况。粗放的工作程序和松散的工作作风给学生群众造成了不好的印象。

3 如何解决高校学生入党工作的问题

3.1 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

从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来看,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者的相对数量不足, 做细致工作的难度很大, 很难保证对有入党要求的大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甄别、选拔等一系列工作的合理化, 要使之成为合格党员的目标较难实现。

另一方面, 大学生党建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水平与工作需要有一定差距, 从事基层学生党建工作需要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及较高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 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建设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者队伍不仅要在数量上发展, 还应该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2 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教育

要努力引导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采取党校团校培训、落实培养联系人责任、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内活动等经常性培养教育活动, 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要解决好高校学生入党动机复杂的问题, 不能简单地排除、拒绝一些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到党内来, 而应该通过教育等方式培养他们成为符合党员标准的知识分子。事实上, 我们党历来重视那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群众, 尽管他们最初的入党动机也许是低层次的, 但党组织的作用就在教育他们, 把他们的认识从低层次上升到党的崇高奋斗目标, 要通过细致的教育工作来发展党员, 帮助其不断成长。

3.3 不断完善高校学生入党工作制度建设, 将具体工作落在实处

完善合理的制度是公平合理地甄别吸纳优秀入党积极分子的根本保障。将制度真正地细化、落实在具体工作活动中, 体现在实际效果里, 才能保证学生入党工作公平、科学、合理。一方面, 在制定各项制度的时候要考虑到具体操作细节, 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 如联系人制度中联系人多久与发展对象或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一次, 是否要制定培养教育计划和记录联系时的谈话记录;分层集中培训制度中是否涉及到社会实践培训, 若有是否需做实践报告;“推优入党”制度中的“优”如何衡量, 怎样才能既保证公平公正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群众的入党积极性, 等等。另一方面, 对制度的实施要有约束或奖惩机制, 作为保证每项具体制度的落实, 如可考虑将基层党支部对制度的实施情况作为党委考评该支部的指标之一。另外, 还要加强宣传与学习, 使每一名大学生都了解入党组织程序, 了解各项制度, 使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意愿在客观上有可实施性。

对高校学生入党工作制度的细化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对入党问题的正面认识、体会到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入党积极性。

高校是优秀青年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不断将一批批优秀的大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 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措施, 也是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使党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措施。高校党建工作者应不断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矛盾, 把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吸纳到党的队伍当中,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试行) .中组发[1990]3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3]齐卫平等.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的研究.思想理论教育, 2007.9.

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篇5

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学生主体

一、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

传统的知识观注重的知识量的传递,教师通过系统地分析教材,在教学辅导书的指导下传递知识,保证一节课教学中知识的丰富,学生通过机械记忆来保证知识的准确性。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大容量的内存和共享性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需要的基础知识借助网络能够迅速的提取,人才培养要求由“知识就是力量”向“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转化,教学由注重知识量向注重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和优化组合转变,课堂由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向知识的实践运用转变,人才上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校院校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高校院校在课程上安排了很多的实践课程和技能课程,来增加学生的记忆,这些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些仍然无法满足市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在课堂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时间仍然比较多,技能的学习仍然依靠模仿,学生在实践中仍然无法得到灵活的运用,这与高校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一致。高校院校学生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安排。

二、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

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是与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课程的实施密切相关的,而保证其推行的重要因素便是教育管理理念。教育管理理念是高校影视文化传播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动力,科学管理理念需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关注教学这种复杂活动的特征,注重教学的个性化特征。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管理理念不仅注重课堂管理,而且注重实践课程;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养成,而且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传统的教育管理单纯注重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是不够的,需要增加教育工作的灵活性和人性化,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设计课程内容,合理选择课程类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高校影视文化传播的课程中,有包括学生的实践操作、见习、实习等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监督和实行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现代的教育管理更应该关注这些课程的实行,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二)提供多样化的校外实践机会,增加实践的针对性

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丰富的实践机会,大多数高校院校安排的主要大三时候的实习,有的学校采用的是安排的方式,有的学校采用的是校园招聘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影视文化传播专业学生的实习并没有落到实处,很多学生只是去单位盖章,制作假的实习证明。这就需要学校不仅要提供实践机会,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实践的监督,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到实习单位进行监督,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同时,与用人单位进行合作,为用人单位提供公益性的培训机会,邀请用人单位人员到校进行培训,增加两者之间的互助性。另外,要及时和用人单位交流学生的实习需求,和用人单位讨论具体的实习细节,包括在实习期间为学生提供多长时间或者多少次的实践机会,以保证学生实习的实效性。

(三)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组织多样化的校园实践活动

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需要学生主动地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方面需要学生校外实习的保证,另一方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也需要校园实践活动的支撑。高校学生具有自主性,在校园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引导学生组织各种特色活动。学校社团在每个周末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包括演讲、辩论等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会组织一些到实践中参加一些企业组织的社会性活动等,这都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要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学校的资源,为学生联系和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参与,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监督,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课程的改革,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而且要增加学生实践性,保证学生积极地进行实践课程,提高实践能力。在影视文化传播专业的教学中,教师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促进课堂的改革和实施;提供多样化的校外实践机会,增加实践的针对性;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组织多样化的校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玉国,夏传波,杨俊亮.高校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03):94-97.

[2]樊保臣.高校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的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111-113.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篇7

1 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1.1 生理结构变化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 生理上日趋成熟, 他们有了性冲动和要求, 渴望追求异性, 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 生活经验欠缺, 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 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 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 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 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 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犯罪受处分者占20%左右, 而且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1.2 不稳定情绪

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 在追求自主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容易偏激, 感情用事, 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 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 自信与自负, 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 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 挫折承受能力差。

1.3 竞争激烈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 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 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 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 容易产生失落感, 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 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

1.4 人际关系不和谐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价值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 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 由此而孤独、迷茫、愤怒, 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1.5 弱势群体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上有困难, 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 衣食拮据, 或者身体病残, 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 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 沉默寡言, 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 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 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2 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对策

2.1 学校应高度重视

学校应加强心理卫生工作的投入, 在人、财、物诸方面给予支持。设置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机构。建立一支以心理学专家或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老师、思想政治工作老师、校医院医生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工作队伍。开办心理咨询室、配置咨询电话、电脑软硬件、心理治疗仪等设施并拨专款以支持各项心理工作的开展。

2.2 建立心理资讯档案

目的是为学生疏通心理瘀积, 排扰解难, 健全人格, 挖掘潜力。建立心理档案, 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可早期观察、早期评价、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开展心理科研可比较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心理咨询、心理保健工作提供较详尽的依据, 从而提高心理咨询质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心理档案和心理科研掌握的资料可主动开展工作。对低年级学生帮助他们择业及作好进入社会前的心理准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思想训练、行为训练;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加强观察、重点护理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 在必要时及时送往精神专科医院治疗;对健康水平较高的学生, 有针对性地提出挖掘潜力, 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等要求;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学生, 有针对性地提出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培养意志等要求。

2.3 重视大学生心理教育

在高校应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健康》等有关课程及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心理讲座。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规律, 了解心理卫生的一般知识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当学生遇到不良心理刺激时, 便可进行自我调节, 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当学生了解心理素质与成长的关系后, 便可唤起他们对心理素质优化的自觉要求, 从而不断完善、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注意克服个性中的弱点和缺点, 优化个性中的良好品质以塑造健全的个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 必须与人生观、价值观、公民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解决好, 常会引起敌对情绪、人格偏执。而加强公民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亲和力。因此, 要培养他们具有乐观主义人生态度及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 处理个体与群体、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减少心理症状的产生, 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2.4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风、学风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 健康愉快的情绪。大学生喜动好玩, 感情丰富, 在学习之余可听音乐、看球赛、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等。如跳舞, 在悦耳的节奏中翩翩起舞, 实际是对音乐、艺术、运动、美的享受, 不仅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快, 还可陶冶情操, 增进友谊。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使人心情舒畅, 还可纠正心理上的弱点, 提高对不良刺激的耐受力。如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高、跳马等活动, 要求人们不断克服胆怯、犹豫, 培养勇敢、果断;因此,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保持心理平衡,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如参加军训、到工厂实习等, 可主动了解社会, 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我意识、行为及态度, 以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总之,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 可以锻炼心理、增强意志、丰富体验、发展才智, 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2.5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当今,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区分鉴别人生价值观。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 就会有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失去平衡, 价值观就可能出现混乱, 心理负担就会加重, 自杀率上升的趋势就难以避免。因此, 我们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娱乐生活;大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开展各种学术活动, 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2.6 加强择业就业教育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由于扩招的影响, 使得市场人才供大于求。由于传统观念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可以得到高薪的回报。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会使得大学生们处于急剧的冲突和焦虑之中, 造成心理失衡。因而进行就业择业的指导与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降低大学生们的职业期望, 使大学生们正确面对生活, 正确对待社会, 挑战自我, 努力创业, 帮助他们确定人生的发展方向, 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结束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16号文件) 中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要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素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提高健康水平, 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服务学生,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摘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是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同时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海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浅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 05.

关于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 篇8

何谓学生问题行为?学生问题行为是否就是“问题学生”、“双差生”呢?关于此问题的界定,自20世纪20年代末对问题行为开始研究以來,至今没有统一。

从社会意义来看,是社会评价和社会规范的结果;而问题行为则表示在个体行为。1928年美国心理学家Wickman对“问题行为”作出了最早的界定,他认为“行为:与社会对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之间发生了冲突”。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问题行为定义为一种持久发生的、反复发生的、具有侵犯性的、反社会的或反抗性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对问题行为的研究;学者们虽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了问题行为的概念,但却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本课题组经研究认为,学生问题行为是指学生行为过程中出现的那些不利于学生人格的正常形成,对其学习能力的发展、身心健康成长产生障碍,给家庭、学校带来严重影响的行为。

二、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学生问题行为的形成也不是某个因素促成的,而应该是由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主体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社会因素:

首先,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方面,如经济上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等观念对当代学生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有些学生觉得学习无用,对社会现实充满了愤懑。其次,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学生易盲目追求生活上的安逸及物资上的享受,丧失了奋力拼搏、积极向上的动力。再次,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官僚腐败、滥用权力和权钱交易的现象,受这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学生受新媒体如互联网络等的影响,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处事态度消极,甚至出现网络犯罪。

2. 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方面,学校教育成功与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错误、教育教学方法上的简单、教育措施的陈旧以及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素质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引发学生的问题行为。有的教师不尊重、关心、了解学生,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甚至变相体罚;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过严,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或者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成人的心理需要硬是解释为学生的心理需要等;有的教师把学生某一阶段的正常行为误认为问题行为,无鉴别地接受外界所传的关于学生行为的信息,便贸然下结论;有的教师发现学生的一次过失行为便作普遍推论,而不分析其背景及起因,以情绪处理事件。学校方面:过度追求升学率、频繁考试和竞赛、促使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引起学生情绪紧张或情绪波动,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出现问题行为。

3.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结构和主要的社会关系,家长的职业类型及文化程度,家长的品德修养,家长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和期望,以及家庭气氛等。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是和睦家庭的主导者,“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塑造作用。当然,人在成长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特别表现在心理上。学生更易出现一些成长中的问题,处在学生阶段,就产生了“问题行为”。表现“问题行为”学生的身上缺少的并不是许多家长十分重视的学习成绩,他们缺乏的是健全的人格、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力,对受挫折的承受能力,观点偏激,价值观模糊。

研究发现,“问题行为”的学生,存在以下几类情况:(1)父母对孩子过高或过低的期望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挫折感、自卑感和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2)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促使学生个性、智力以及心理产生问题。(3)不完整或不和睦家庭的孩子长期处于家庭的纷争中,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没有安全感,因而比较容易出现孤僻、自卑、抑郁等内向性的问题行为和打架、违纪等外向性的问题行为。

4. 学生主体因素:

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半成熟时期,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滞后发展相互矛盾,自我认知和评价尚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一旦遭受到困扰挫折,容易引发紧张不安或焦虑,于是采取防卫机制,进而可能形成不良适应。这时是其人生一个很特殊的阶段,充满着既对立又统一多种矛盾,是成熟又不成熟、渴望独立自主又不能完全地独立、想要有所作为却难有大作为、豪情万丈却意气用事等诸多几乎相反的因素相结合,这不可避免地会有问题行为的产生。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的观点:“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遭受的失败和挫折是引起和加重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问题行为的出现往往是作为逃避挫折引起的紧张和焦虑的心理防卫机制”。经常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由于其成就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经常体验到由挫折引起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这些消极情绪状态进而引发了一些消极行为反应。

三、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

学生的问题行为给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己带来了不少危害,研究学生问题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要预防和矫正问题行为。因此,对于学生问题行为需要结合学生主体的特点,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矫正。

1. 行为矫正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不良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消除。教师可运用奖励等正强化法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运用消退或惩罚去除学生的不正常或不良行为。如果发现“问题学生”积极、正面的行为时,教师要予以某种奖赏,以促进这种行为的出现频率增加。教师要把学生不良应行为的主要表现确定下来,通过观察、检查、记录学生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与出现频率,确立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然后选择矫治的策略。

2. 心理诊疗法

(1)尊重、关心和爱护。问题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关心和体贴,只有当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善意,才把教师当作知心人,向教师吐露心声。

(2)正确对待,热情帮助。只有当学生体验到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集体的温暖时,他们才能逐渐恢复自尊心和信任感,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受到教育。

(3)善于发现和调动问题学生的积极因素。教师如果能一分为二地在他们身上发现湮没在问题、缺点中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动、赞扬或信任,就会使他们获得克服弱点的勇气和自信。

(4)心理指导。问题学生尽管存在着种种毛病,但本人不一定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些毛病的性质和危害,更难独自找到摆脱这种处境的方法。因此,教师应当及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有关事例,运用暗示、启发等手段,有针对性地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促使他们去改变。

(5)反复是问题学生进步中新旧因素斗争的复杂性的表现,是正常现象。学生如果能在反复中吸取教训,这种经验就会转化为抵制诱因的内在力量。教师应把这种反复视为良好的教育时机,循循善诱。

3. 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合力矫正法:

校外教育环境主要指家庭和社区教育环境。因此,改善家庭教育,优化社区教育环境是减少乃至消除学生问题行为的必要途径之一。目前,家庭教育中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学校教育,有的甚至严重抵触,这是学校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症结。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难以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系统地向家长传播科学育人的知识,总结交流教育子女的得失,开展家庭教育问题的专题研究,并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这样有利于改善家教环境和教育方式,克服不良家教的影响和问题行为的产生,促使家庭教育纳入到科学育人的轨道上来。

优化社区教育环境,为的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来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给社会文化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许多地区建立了社区教育管理机构,让社会组织、各界人士、学校方面和家长代表参加,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社会各界的齐抓共管,对于克服学生的问题行为,强化社会主义环境的正能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社会和人生,分清积极与消极,提高思想的“免疫”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它改变了学校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局面,适应了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珊明.国外有关青少年问题行为成因的研究概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杨丽雅,徐国庆.基于需求理解的职校学生问题行为解决策略研究[J].职教通讯,2012,(4).

[3]李莹,彭秀芳.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述评[J].中小学管理,2005,(10).

[4]刘小先.小学生问题行为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12).

[5]贾璐.浅析问题学生的心理与矫正[J].2011,(30).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篇9

我校位于一较偏僻、人口近两万人 的山区乡 镇,是本镇唯一一所初级中学,主要承担着全镇所有适龄学生基础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近几年学校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本校辍学率客观存在并有向高辍学率发展的严重趋势。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学生辍学存在两个显著特点和两个重要高发时期,下面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两个显著特点

1.辍学生与学困生严重叠加

近几年辍学数据充分说明辍学生90%都是学困生, 出现辍学生与学困生严重叠加的现象。由于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可以就近由小学直升初中,造成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积极性递減,学习兴趣一日不如一日,学习基础很差。我校所招录的小学毕业生在小考中,语数两科总分200分,能达到及 格分数的还不足五之分一,而总分20分以下的学生占五分之 一还要多,甚至出现0分现象。以这样的学习基础升入初中,加上学习科目的增加,课业负担加重,相当一部分学生倍感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原本仅存的一点点学习自信心也屡次受挫。加上教师授课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不能够相适应,教育观念滞后,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这部分不思上进的学困生,觉得呆在学校毫无意义,于是辍学也就接之而来。

2.辍学生与纪差生严重叠加

由于受社会家庭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非常淡薄,性格叛逆,凡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爱受到任何约束和管教,做事随心所欲。升上初 中后, 在小学阶段养成的自由散漫习惯更加严重和突出,时间观念极差,上课迟到、旷课早退,上课期间讲话 吵闹,不专心听讲,不写作业,逃避值日劳动,不服从教师和学校管理,甚至有故意破坏公物、吸烟嗜酒、打架爬围墙等严重违纪行为,成为名符其实的纪差生。这些纪差生因为常常违反校纪班规而受到批评教育,但有所改正的只有少数,其余一些则 在“违纪—请家长—批 评教育—再违 纪—再请家长—再批评教育”的怪圈中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时间长了,学生索然无味,家长心灰意冷,学校头疼无奈,这些纪差生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学校辍学生的主要来源。

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两个高发时期

1.春季学期开学初

每年春节过后的春季学期开学初是农村初中学 生辍学的严重爆发时间段。我校虽是山区乡镇初中、远离城市,但社会影响力不容轻视。由于本乡镇毗邻广东经济发达地区,许多人都到广东进厂打工,收入还算不错, 每逢春节都会回家过年,在访亲探友的过程中给在校的中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感觉视觉冲击,更加剧了读书无用论的错误佐证。使得一些原本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困生心动表现为行动,干脆辍学不读书了,有些跟随父母或亲戚朋友下广东打工。学生家长对此也听之任之, 这就造成每年春季学期开学时学生辍学最多的井喷现象。

2.每学期段考后

这是因为每学期段考后,学生原有的开学入校新鲜感已所剩无几,部分学困生面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点茫然,害怕受到教师的不公平对待,害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讽刺,更怕接受家长的批评说教,于是想逃避了事,提出辍学念头并付诸行动,待在家不愿来校上学。同时也有部分纪差生由于在校表现差,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听多也听厌了,于是在求学的道路上打起了退堂鼓,认为与其在校三天两头违纪挨请家长,还不如辍学在家自由自在。以上两种情況一叠加就形成了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第二个高发期。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新形势,需求,市场

中共十七大将扩大就业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

一、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大学生占比连年升高, 近几年大量扩招, 2009年底全国大学生占总人口比例达6.8%, 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空前的610万。在当前全球经济滑坡的形势下, 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据统计全国大学生就业率在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分别为97.1%、76.8%、79.3%、82.0%、90.0%、80.0%、70.0%、73.0%、72.6%和70.0%, 大幅度下降, 由于性别歧视等原因, 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就更不乐观。

其实在古代都是因为流民过多才会产生民变, 加上社会不公等等诸多因素, 就很容易产生动乱。毕竟人们都希望过安定的生活, 都希望过平等的生活。而现在的大学生, 其实他们对外界的认识很多, 基本熟悉西方的一些文明, 所以对中国的不公正境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如果他们找不到工作, 得不到稳定, 可想而知, 年轻的激情, 加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当然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 当然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都怪不得学生, 而更多的是政府有所为, 毕竟只有中国GDP的增长没有带动就业率的增长。所以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意义重大, 它不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对安定团结, 和谐社会也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大学生虽然连年大幅度增长, 但是相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来说, 仍然是一个少数群体, 而且是一个有着专业技能的群体, 这些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如果能在恰当的岗位发挥自己的能量, 当然会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并且创造可观的社会价值, 所以如果能够充分利用, 必然是社会的巨大财富。二十一世界最需要的是人才, 大学生如果能够身先士卒, 群策群力, 会为祖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高素质是现代大学生的代名词, 它不仅是思想道德素质, 而且包括专业素养。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包括政治观、世界观而且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很多内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进取的, 他们渴望成才, 准备献身事业, 报效祖国, 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 其危机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他们会带动周围的群体, 影响大部分人, 为中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深远的基础。过去盛传一句话:“大学生好使难用。”说的就是大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轻易胜任, 且不说这“难用”两字, 单看“好使”, 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专业素养的。

二、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现状

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就是1999年的大学扩招。当时, 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 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竞争激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 人们从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抨击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之下, 大学扩招被看成一剂良方, 中国教育新的一页被打开了。扩招不仅使很多过去进不了大学的人圆了大学梦, 而且极大地提升了从业人员的素质, 加速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进而增强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高校扩招, 促进地 (县) 级市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高校的新建, 使高等学校布局下延, 为许多地、县级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高校扩招, 大幅度的提高了高中的升学率, 积极有效地发挥了高等教育对劳动力的蓄水池功能, 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对个人而言, 经过大学教育, 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也得到加强;对国家而言, 不仅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 而且, 未来新增的劳动力水平和结构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时过境迁, 在改革后的今天, 大学生人数猛增导致的就业压力却成为当下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长期的社会难题。2010年总共有630万大学毕业生,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专家预言, 2010年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最难的一年。温家宝总理也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政府已经表示, 必须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另外一方面, 现在大学生们的心态也已相当务实, 不像过去所谓的天之骄子那般的骄傲了, 薪酬预期一降再降, 甚至出现了“零工资”求职现象。很多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份工作, 不惜借钱送礼, 找亲戚托关系帮忙。更有甚者大学生应聘掏粪工。这都是迫于工作难找的无奈。就业压力造成拥挤的就业通道, 资源浪费等问题。现在一个流行的说法叫“蚁族”, 被大家所关注, 真的是看了让人心酸, 多年的教育成果下, 仍然不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不知道前途、未来在哪里, 所以要尽快解决这种怪现象, 还民一安定。

三、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了解了就业现状, 我们不是要颓废, 不是要抱怨, 而是要分析它, 从而适应它的需求, 更快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今的市场是个多变的市场, 是个快速发展的市场, 要想与市场接轨, 人力资源就必须与时俱进, 实现多元化, 这样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过去产业品种少, 人才需求单一, 而现在很多曾经闻所未闻的新型产业崛起, 这就需要多种人才相适应。更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 希望能够一人多才, 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就大大增加。前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曾说:“产生颠覆性创新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这方面, 美国之所以做得非常好预期教育体系关联很大。美国教育有助于培养质疑、批判性的思维, 美国的名校毕业生往往是多元化的人才, 美国文化可以接受失败, 因此, 美国的教育和文化可以孕育出更多的颠覆性创新人才。而中国的教育与美国有很大差异。当然, 我们也看到, 中国互联网有很多优秀的人才, 创新工场也期望通过这一载体能够促进更多创新的诞生。”中国的大学正在积极应对市场, 改变战略, 更多更适应市场的专业应运而生。

高考时常常是热门专业爆满, 冷门专业无人问津, 到了毕业时, 热门专业反而是供过于求, 很多找不到工作, 或者是勉强找到了工作但是待遇不如人意;而冷门专业却可以轻松就业, 所以这要求在专业的选择上, 不要盲从, 看到别人选什么自己就选什么, 看到什么热就选什么, 认真的分析市场, 了解市场, 就会发现另有一片天地是属于自己的。大学生还应改变观念, 放宽就业面, 开拓思想, 不能老盯着高薪发达地区的就业岗位, 给自己机会, 学以致用。

扩招使高等教育大众化, 精英两个字已经不再专属于大学生, 那美丽灿烂的光环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残酷的就业现实。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 不少大学与企业都采取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措施, 比如, 一些大学的专业压缩在校学习时数, 减少课时量和毕业论文设计时间, 过量增加为寻找工作的时间。长此以往, 社会和大学短期的功利行为将无法保证大学其应有的品质, 大学生的专业程度将大大降低, 自身素养难以提高, 大学将逐渐退化成一种职业培训机构。高等教育质量不能保证, 学生在学校学习不认真, 出校门时没有专长, 这使择业变得雪上加霜。业内人士指出, 现在有不少家长对子女就学或专业的选择较为盲目, 只考虑学校、学历, 而没有意识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有一技之长对毕业生求职来说其实更为重要。“有一张本科文凭, 比什么都重要。”的时代已经过去, 好用才是硬道理。

四、如何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国虽然人都众多, 岗位众多, 需求量大, 但是中国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 现阶段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这些岗位都只需要一些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村打工者, 并不需要高学历的大学生, 而且农民工工资低, 企业的成本就低, 这就造成企业用人慌, 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尽管政府有关部门纷纷出台了“以创业带就业”的帮扶政策, 但是大学生创业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

政府如果能够出台一些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 或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多方位优惠条件, 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终会实现为民担当, 风雨可渡。对于用人单位, 大学生比例越高, 税赋越小也是不错的举措;增加愿意到中西部发展的大学生工资收入, 能够更好的缓解东部大城市就业压力以及改变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所以在就业难问题上国家要干预, 要强制, 但是要与激励手段相结合。

高校自身也需要加强完善指导协助工作。80后是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 而大部分80后是独生子女, 本身承受能力就弱, 如果在人生的转型期不能得到良好的指导, 对进入社会后的角色扮演将很难适应。从未受过挫折, 到屡屡受挫, 又有几个人能坦然面对呢。学校应按照需要增设或减少专业, 根据市场需求, 切不可闭关自守。大学不光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 更是一个小社会, 如果在这里能够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对推动顺利就业是有很大帮助的。在学校的时候, 多增设一些社会实践, 请有经验的毕业生回校介绍经验, 都是不错的方法。就业指导不能只在毕业时突击, 而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 发动学生的积极性。

外因都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还是内因, 归根结底, 大学生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才能真正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扩招虽然提高了大学生的数量, 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本身的素质,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自立自强, 能够提高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谢维和, 王洪才, 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沃伦, 压力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黄远、李林, 论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特点及指导对策, 教育与职业, 2006。

高校学生学籍管理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大学生;高校学籍管理人员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08-01

一、学籍的概念

高校大学生的学籍管理是否得当,关系着以后大学生的就学和就业的问题。所谓学籍,就是学生按照国家招生计划规定,经過高考择优录取后,经過学校全面复查并办理入学注册手续所取得的在校学习资格。学籍的有效管理关乎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校园会享受到什么权利。

学生一旦被学校录取,便构成了学校依据校纪校规对其进行学籍管理的关系,双方是一种平等的双向选择关系。学生和学校存在着应尽的义务和所享的权利的双重关系。学校有管理好学生学籍的义务,如果学生的权利在求学中途遭到侵犯,那么学校就应承担所造成的后果。学籍管理包括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的入学管理。包括学籍资格的审核,分班,注册,学生证和校徽的发放以及学籍档案的建立等管理工作:这是学籍管理地最关键一步,高校学生以后享有的权利和所尽的义务都依靠学籍档案的最初建立。二学生的学业管理,包括课程的选修和与免修,以及毕业和结业的工作;这关系到高校学生以后的就业问题。在现今社会中,由于学籍管理人员的疏忽,造成学生学籍资料数据的丢失。故此造成学生不能顺利毕业。三学生学籍变动的管理。包括复学,休学等工作的办理;学籍资料变动最关键的一步,特别是高校大学生转学,跨越省区,手续复杂,这就需要学籍管理人员行政效率。四学生奖励与处分的管理。合理地记录学生的处分与奖励,这学籍管理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围绕以上的内容,但是简单的行政工作,难免会有许多漏洞。目前许多高校学籍管理中就存在的问题有部分是学籍管理规定与国家法律不相符,学籍规章制度本身不完整、不健全、不严密,学籍管理与宪法精神有悖。

二、电子学籍注册的出现和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网络全球华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纸质学籍管理档案已被电子学籍档案所代替。学籍电子注册,是省招办录取结束后,将各高校在本省录取的新生数据报至教育部,各高校经省级招办在网上录取的新生名单,各高校在新生入校后上网核对本校录取名单,网上有的学生即予注册,取得学籍。电子学籍代替传统的纸质学籍档案,有许多好处。电子学籍档案利用网络技术,快速地录入学生的学籍信息,提高了学籍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但是电子注册学籍难免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录入学生的数据丢失,造成学生不能顺利毕业;由于学籍管理人员的疏忽,学生大量档案被修改的情况也有所出现。电子学籍档案不像传统的纸质学籍档案,它被修改的机会较于传统学籍相对麻烦,网络上的数据也不易修改。

三、高校学籍管理者在管理问题上应采取的措施

在新形势下,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增强三种服务、人本、法律意识;和必须具备三个思想品质要過硬、工作作风需严谨,工作要耐心条件。学籍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服务性比较强,这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对待工作时要一丝不苟,细心和有耐心;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学籍管理,学籍管理人员应该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秉着公正处事的态度,以自己的高尚的品德让学生信服。一方面,学校通過学籍中的有关规定告诉学生他们在学校里享有什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合法权利应给予及时的保护。学籍管理的问题,在于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修养问题。我们的学籍管理人员除了熟悉政策法规条文,理解实质外,还应加强学籍管理技能的培养,只要学籍管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技能過硬,才能使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学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学籍管理原始数据的采集、学生注册、成绩记载、学籍变动等全過程的管理技能;二是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的基本技能,例如办公软件的利用;三是利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管理学籍的专业技能。现在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立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籍管理应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更好地享受在校权利。

四、总语

中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研究 篇12

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由八个维度组成,它们分别是失败感、不信任感、自我放纵性、无助感、猜疑感、压抑与忽视感、自我放弃感、依赖性[3]。本研究采用王极盛教授撰写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对相关变量的释义,其中对适应不良的释义是:“中学生的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生活不适应、不愿参加课外活动、不适应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家里学习环境等”[4]。

国外有关适应不良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会支持、师生关系、同伴接纳等方面。如Barrera M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适应具有显著的相关[5]。Birch S H等人研究发现,过度依赖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困难之间有较强的关联[6];Gary W等人研究发现,朋友越多的孩子越能够适应学校、喜欢学校[7]。

国内有关适应不良的研究,主要围绕学习生活环境、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等方面。如谭千保等人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环境、班级环境满意度越高,则对学校适应越好[8,9];崔娜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对学校适应的各个层面都有预测作用,其中家庭自我是预测力比较强的因子,其次是自我满意和社会自我[2];李文道等人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学生的学校适应质量越高[10]。

本研究探讨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学生焦虑主要表现为感到紧张、心神不定、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主要表现为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别人对自己不友好、感情容易受到别人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同异性在一起感到不自在等[4]。希望通过探讨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教师指导学生缓解焦虑问题、提高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本市某中学,采取随机整班抽取方法,选取25个班,共1500人,回收有效问卷1326份。其中高一56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42.2%;高二76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57.8%。班干部237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17.9%;非班干部108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82.1%。独生子女512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8.6%;非独生子女814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61.4%。住校生98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74.4%;走读生34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25.6%。来自城镇的学生520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9.3%;来自乡村的学生806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60.7%。A类学生46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5.6%;B类学生479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36.3%;C类学生378人,占有效被试总数的28.1%。

2.研究工具

《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量表》选自王极盛教授撰写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分量表[4]。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量表》KMO为0.946,因子载荷量为0.329~0.762,α系数为0.894。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其GFI为0.959,AGFI为0.946,NFI为0.936,IFI为0.953,TLI为0.945,CFI为0.953,RMSEA为0.046,说明模型适配度较好。三个因子分别为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共18题,采用五级计分法,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将每个分量表六项得分之和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分数越高表示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问题越严重。

3.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施测时间约为15分钟。数据采用Spss13.0和Amo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研究结果

1.中学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差异分析

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地域、学业成绩各指标得分情况,以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为自变量,以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不良的年级主效应显著(F=7.088,P<0.01),地域主效应显著(F=7.165,P<0.01),学业成绩主效应不显著,但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三 者之间的 交互作用 显著(F=3 . 226 ,P<0.05)。进一步分析交互作用发现,不同年级对来自乡村A类学生的适应不良影响显著(F=11.407,P<0.01),表现为来自乡村A类学生中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

焦虑的年级、地域、学业成绩主效应皆不显著。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地域主效应显著(F=5.445,P<0.05),年级、学业成绩主效应不显著。

我们根据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各指标得分情况,以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为自变量,以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不良的是否住校主效应显著(F=8.553,P<0.01),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部主效应不显著。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主效应不显著,三个自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2.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相关分析

表1的结果表明,适应不良与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显著正相关,焦虑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显著正相关。

注:* 表示 P<0.05,** 表示 P<0.01

表2以适应不良为自变量,以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不良对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分别解释了焦虑变异的34.3%(p=0.000<0.01),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变异的35.7%(p=0.000<0.01)。

注:* 表示 P<0.05,** 表示 P<0.01

3.焦虑中介效应

我们假设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是Y,焦虑是M,适应不良是X,适应不良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回归系数是C,适应不良对焦虑的回归系数是a,焦虑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回归系数是b,回归方程依次如下:

(1)Y=cX+e1

(2)M=aX+e2

(3)Y=c'X+b M+e3

模型如下:

我们采用中介效应检验三步法,依据表3统计分析结果,适应不良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标准化系数c(0.598)达到显著(p=0.00<0.05),适应不良对焦虑的 标准化系 数a (0 . 586) 达到显著(p=0.00<0.05),焦虑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标准化系数b(0.595)显著(p=0.00<0.05)。放入焦虑作为控制变量后,适应不良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标准化系数c'(0.249)降低,差异显著,说明焦虑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SE 表示标准误

三、讨论

1.高中生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差异讨论

根据结果可知,学生的适应不良存在年级、地域差异。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因为高一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于高二学生,适应比较困难。来自乡村的学生适应不良问题比来自城市的学生严重,这与汪清华等人的研究一致。汪清华等人研究发现,城市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学生[11]。乡村学生适应不良问题相较于城市学生更为严重,原因可能是来自乡村的学生,相比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对市高中的学习生活环境更为陌生,升入市高中后,适应起来比从小就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困难。

研究还发现,适应不良的是否住校主效应显著。住校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大于走读生,这与已有的研究一致。崔娜研究发现,住校生学校适应状况比走读生差,在对待学校的态度情感和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常规适应方面都较走读生差[2]。住校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大于走读生,原因可能是住校生不仅需要处理学习问题,还要处理与舍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这需要住校生相互之间进行磨合。

本研究中,适应不良的学业成绩主效应虽然不显著,但学业成绩、年级、地域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不同年级对来自乡村的A类学生影响显著,来自乡村A类学生中高一学生的适应不良高于高二学生。不同年级对来自乡村的B类学生、C类学生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来自乡村的B类学生和C类学生相对于A类学生,学习往往不是他们的全部,他们更热衷于参与各种校外活动,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适应能力相对较好。

根据研究结果,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地域主效应显著,来自乡村的学生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度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这与已有的研究一致。张晋等人研究发现,农村中学生问题行为倾向总检出率为38.4%,检出率最高的是学习不适应为21.7%,其次是人际关系不适应为15.1%[12]。这可能是因为来自乡村的学生,相对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更为拘谨,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更为敏感,从而引发人际交往问题。

2.适应不良、焦虑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相关关系讨论

研究表明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显著正相关,适应不良对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这表明学生如果长时间对学校生活不适应,无法融入新的集体,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就会紧张、害怕,没有安全感,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到学生与他人的正常交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

3.焦虑中介效应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焦虑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当适应不良变化时,焦虑水平也会随之改变;当焦虑水平改变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也开始改变。当把焦虑作为控制变量时,适应不良与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显著相关关系变弱。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缓解紧张焦虑的放松技巧,让学生学会自主排解紧张焦虑感。当学生的紧张焦虑感减少,变的更加自信、更有安全感,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问题也会得以缓解。

综上所述,适应不良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感,还会造成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教师不应忽视学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应该通过开展学习学法指导、集体生活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学习和生活。教师还可以授学生以渔,指导学生学习缓解紧张焦虑的放松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从而缓解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

本研究探讨了适应不良、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关系,同时探讨了焦虑对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的中介作用。针对适应不良的探讨尚有不足,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可探讨不同纬度的适应不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万伦.中小学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发展特点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

[2]崔娜.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谭千保,黄娟娟,梁燕.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图式问卷的初步编制[N].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

[5]Barrera M,Ramsay T.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scale of social support:Studies on college stud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1(9),

[6]Birch S H,Ladd GW.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997(35).

[7]Gary W,Ladd.Having Friends,Keeping Friends,Making Friends and Being Liked by Peers in the Classroom:Predictors of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J].Child Development,1990(4).

[8]谭千保,刘志军.论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9]谭千保,陈宇.班级环境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

[10]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

[11]汪清华,张通昌,孙晓明.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社会心理科学,2007(Z2).

上一篇:太阳不为人知的秘密下一篇:乘务管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