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问题学生

2024-10-08

设计问题学生(共12篇)

设计问题学生 篇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数学问题设计 (的质量) 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做好数学课堂问题设计意义非凡.运用“问题解决教学”进行数学教学, 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求知欲.而“活”的问题, 能够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一、开放教师的思想, 活化教师的思维

反思传统的教学, 就提问而言, 我们不难发现, 面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较为死板、乏味的.因此, 应对传统教学进行反思, 接受新的观念, 开放学生的思想, 活化学生的思维, 这是创设“活”问题的前提.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创造性学习的平台, 因而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教学中机械化的模式, 机械化的呆板的问题, 用教师自身的“自主探究、开放”来换取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 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数学.

二、有的放矢, 力求活化问题

新授课中切入恰当、角度新颖的问题设计有利于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所以问题设计应该做到有的放矢.

例1甲、乙两人从A, B两地同时出发, 甲骑自行车, 乙骑摩托车, 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出发后经3小时两人相遇.已知在相遇时乙比甲多行驶了90千米, 相遇后经1时乙到达A地.问: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本例是一个静态的数学问题, 会用方程的思想解答后, 教师宜引导学生尝试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1) 求A, B两地的距离.

(2) 甲、乙两人出发1小时后, 他们相距有多少千米?3.5小时后又相距多少?

(3) 求经过几小时后, 两人相距30千米.

显然, 提出问题 (1) 是容易的, 却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对类似于问题 (2) 的提出, 是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发现问题的结果.如果感到学生的困难, 教师可画图 (如图1、图2) 做心理暗示, 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由于有几个答案, 教师要把握分寸.问题 (3) 是动态思维的升华, 利于教师发现数学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借助图形帮助分析, 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寻找和发现问题, 巩固加深对范例的理解, 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达到懂一题会一片的思维境界.

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更多想象和设想的空间, 把学生的思维激活, 也就激活了课堂.在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大多是单向性的, 对轴对称性认识不深刻, 不知如何运用, 因此, 对于例题的详细分解就十分必要.

例2如图4, 在△ABC中, AB=AC, F, E分别是AB, AC上的点, 且AF=AE, A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F, E关于AP对称吗?FE与B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设计分解为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如图3, AD是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 点E是腰AB上任意一点, 你能找出E关于AD的对称点吗?

问题2:如图2, EF与AB的位置关系?

问题3:如图3, E, G是腰AB上的点, 你能在AD上找到点P, 使PE+PG的值最小吗?

三、拓展延伸力求活化问题

数学课本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 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犹如一条链子一样环环相扣, 若处理不好, 则很容易成为制约学生正确掌握教材内容的关卡,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抓住关联处设计好问题呢?

例3在河岸的同侧有两个村庄A和B, 现在想在河岸边上修建一个扬水站C, 问:扬水站C在什么位置, 才能使扬水站到两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短?

如果教师再“开放”一些, 趁热打铁的话, 也许还能有更大的收获.

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个点A (3, 4) 和点B (2, -1) , 如何在y轴上取一点C, 使CA+CB最少?

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这些类型的相似性, 作出了相同的推理———即“类比”方法的自觉应用.

问题2:⊙O的半径是1, AB为⊙O的直径, 点C为半圆弧的三等分点, 点D为弧BC的中点, 请在半径OB上找一点P, 使PC+PD之和最小.

从已知对象的研究到包含已知对象的更大一类对象的研究———通常所谓的“举一反三”.

问题3:点P在∠AOB内部, 且∠AOB=45°, OP=2 cm, 在射线OA, OB上找点C, D, 使PC+PD+CD距离之和最小学生可以根据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把三边之和最短转化为两边之和最短.

问题4:要在一条河上修一座垂直于河岸的桥, 河岸两旁有A, B两村, 要使从A到B的距离最短, 桥应该修在哪个位置?

学生若具有了推广意识, 就会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并且具有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 然后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设计问题学生 篇2

报 告

设计题目:

学生搭配问题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分组成员: 指导教师:

学生搭配问题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时间

二、设计地点

三、设计目的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进一步熟悉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C语言编程,了解程序基本的流程;

3.运用所学C语言知识,掌握数据结构方法循环队列应用,算法思路设计; 4.培养查阅资料,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小组成员

五、指导老师

六、设计课题

学生搭配问题

七、基本思路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基本思路:队列(Queue)是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运算受限的线性表。

循环队列是在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除了用乙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放从队列头到队列尾的元素外,尚需附设两个指针front和rear分别指示队列头元素和队列尾元素的位置。

循环队列(两个),将男生、女生两组人分别存放,以实现循环配对输出。循环队列的入队,出队,判队满,判队空。

(1)要模拟动态地显示出现题目中所要求的循环,我们要先建立两个循环队列SqQueue和SqQueue2。

(2)将男生、女生两组人分别存入这两个队列。以实现他们的循环配对输出,这是循环队列固有的特性。

(3)利用循环队列的特性,将男女生分别进行入队列和出队列操作,且实现搭配输出。

(4)循环队列的长度分别设为男女生的个数即可。

(5)在计算机终端输出的结果是:根据要求输出男生女生搭配情况

关键问题: 循环队列的应用

解决方法:数据模型(逻辑结构): 循环队列(两个),将男生、女生两组人分别存放,以实现循环配对输出。

存储结构: 循环链表

核心算法: 循环队列的入队,出队,判队满,判队空。输入数据: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歌曲数量

输出数据: 每一首歌曲播放时,男生和女生搭配情况(只输出编号即可)当要查找的男女搭配时输出歌曲编号,和他们搭配的总次数。通过以上分析,该程序具有可行性。

八、算法及流程图

九、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在构造队列时,设队列分配的最大空间为男女生的个数,此时便无法根据Q.front=Q.rear来判别队列空间是“空”还是“满”,因此,在入队操作即插入一个新元素作为新的队尾元素时出现了问题,即最后一位同学无法入队。

解决方法:将队列分配的最大空间至少再增加一个

十、测试及运行结果

测试输入数据:男女生的个数曲子数和要查找的男女生编号

输出结果为:每首曲子男女生搭配的情况 程序运行界面:

十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一周的学习和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搭配问题),让我对循环队列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数据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我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不断的通过上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在上机的同时改正了自己对某些算法的错误使用,使自己在通过程序解决问题时抓住关键算法,有了算法设计思想和流程图,并用C语言描绘出关键算法

十二、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SIZE 60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1 typedef int system;typedef struct QNode{ int num;struct QNode *next;}QNode,* QueuePtr;typedef struct{ QueuePtr front;QueuePtr rear;}LinkQueue;void sleep(clock_t wait)//延迟函数 { clock_t goal;goal = wait + clock();while(goal > clock());} void InitQ(LinkQueue &Q)//建立空队列 { QueuePtr p;p=(QueuePtr)malloc(sizeof(QNode));Q.front=p;Q.rear=p;Q.front->next=NULL;} void EnQueue(LinkQueue &Q,int num){ QueuePtr p;p=(QueuePtr)malloc(sizeof(QNode));p->num=num;p->next=NULL;Q.rear->next=p;Q.rear=p;} void DeQueue(LinkQueue &Q, int &num){ QueuePtr p,q;if(Q.front==Q.rear)

printf(“队列为空”);p=Q.front->next;num=p->num;Q.front->next=p->next;q=p->next;if(Q.rear==q)

Q.rear=Q.front;free(p);} void printF(LinkQueue &F,int i)//打印第i首曲子时女队的情况 { QueuePtr p;int n=1;while(n

printf(“_ ”);

n++;} p=F.front->next;while(F.rear!=p){

printf(“%d ”,p->num);

p=p->next;} printf(“%d n”,p->num);} void printM(LinkQueue &M,int i)//打印第i首曲子时男队的情况 { QueuePtr p;int n=1;while(n

printf(“_ ”);

n++;} p=M.front->next;while(M.rear!=p){

printf(“%d ”,p->num);

p=p->next;} printf(“%d n”,p->num);} void main(){ int m,n,k,i,a,b;int count=0,num;QueuePtr p,q;LinkQueue F;//女生队

LinkQueue M;//男生队

printf(“请输入女生数量:”);scanf(“%d”,&m);printf(“请输入男生数量:”);scanf(“%d”,&n);printf(“请输曲子号:”);scanf(“%d”,&k);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男生编号:”);scanf(“%d”,&a);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女生编号:”);scanf(“%d”,&b);InitQ(F);InitQ(M);for(i=1;i<=m;i++){

EnQueue(F,i);} for(i=1;i<=n;i++){

EnQueue(M,i);} for(i=1;i<=k;i++){

system(“CLS”);

printf(“第%d首曲子 n”,i);

printF(F,i);

printM(M,i);

p=F.front->next;

q=M.front->next;

printf(“目前跳舞的是第%d号女生和第%d号男生n”,p->num,q->num);

if(p->num==a&&q->num==b)

{

count++;printf(“第%d曲是要查找的男女生跳舞n”,i);

}

sleep(3000);

DeQueue(F,num);EnQueue(F,num);

DeQueue(M,num);

EnQueue(M,num);} printf(“该对男女生共跳舞%d次n”,count);}

十三、参考文献

设计问题学生 篇3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全力实施推进各具特色的“优质高效课堂”,“学案导学”风靡校园,但我发现教师设计的导学问题有许多缺憾:①导学问题的呈现形式单一。②导学问题的提出生硬,缺乏人性化、趣味性,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③导学问题的设计偏难、偏大或偏碎,没有层次性,让部分学生无从下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④导学问题没有开放性、缺乏生长点,没有给学生“自主探究——质疑再探”留足空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创新。

不解决学案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导引学生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对此我进行了广泛地调查学习,并做了大量有效尝试、科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1.导学问题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呈现方式。设计导学问题的重点就是把知识点问题化、层次化、系统化。概念课、公式定理课上,导学问题的呈现要侧重于知识的生成和类比,不能是教材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对内容整合,也不能单一地选用填空题、选择题,因为它们很难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很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况且问题的零碎呈现也不容易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在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上,导学问题的呈现则侧重于知识的梳理,要多以表格、知识网络图、框架图、知识树等方式呈现,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形成体系,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长点。

2.导学问题的提出体现生活化、趣味性。导学问题应体现生活化、趣味性,能吸引学生,使学生迅速进入创设的情境;要难度适中,导在学生的迷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动力。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节前,我问到:“同学们,你们在测量身高的时候,医生都让你们把脚后跟紧贴竖着的杆尺,这是为什么呢?学了本节课的知识,你就完全清楚了。”这个问题的提出直接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因为量身高是学生很熟悉的事情,这样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学生自学了“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后,我又设计了两个探究问题:①在跳远比赛场地,裁判员怎样用米尺测量运动员的成绩?②如果你是一名跳远运动员,你在起跑线处应该向什么方向起跳,才能发挥出最佳成绩?这些问题的提出,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从而导引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增强去发现创新的动力。

4.导学问题的设计要体现人性化、有层次性。设计导学问题一定要“胸中有人”,一定要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需求,这是导学问题的立足点。导学问题还要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也不行。做到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融会贯通,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进而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5.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开放性,努力寻求知识的生长点。灵活设计开放性导学问题可以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余地,会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问题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在参与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圆中基本元素》一节,教材上对优弧、劣弧的定义很明确:优弧是大于半圆的弧,劣弧是小于半圆的弧。因此我没有把它简单地设计成填空题,让学生照搬到学案上,而是设计成一个辩论题:你认为半圆是弧吗?为什么?一石激起三层浪,问题一抛出,学生立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当学生充分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后,我灵机一动又抛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圆弧可分为几类?在数学概念的分类中,哪些概念的分类和圆弧的分类相似?学生们给出了精彩的发言,学生甲:实数可分为三类,正实数、零和负实数,大于零的是正实数,小于零的是负实数;学生乙:小于平角的角中,大于90°的角是钝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因此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三类;学生丙:我预习了下一单元,发现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类,点在圆上、点在圆外、点在圆内,它们分别是对应着d=r、d>r、d<r……这些问题的解决,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检索旧知识、思考新问题,这就为学生“再创造”做好了充分铺垫。我看到平时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也纷纷举手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有的学生大胆思考,努力检索出存在于实数、角等几何图形中的类似关系,具有较强创造力和想象力。由此可见,巧妙设计开放性导学问题,能调动起全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活起来,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三年的积极探索,科学有序实践,我的“设计‘活问题’,导引学生发展创新”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学生能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作好记录,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结合导学案中的“活问题”,相互交流解决,真正成了高效课堂的主人。

2.课堂上学生能根据不同时段,主动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水到渠成,不用老师去费力组织,提高了问题导学的实效性。

3.学生养成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地去交流、争相表达自己观点的好习惯。

4.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成绩大幅提高。

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数学问题 篇4

一、设计好促进分析性思维的问题

所谓分析性思维, 是指借助逻辑分析的方法对问题情境中的条件与结论、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作出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的特点是:重在分析逻辑关系、可能性, 较少有创新成果的出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上的一些典型问题都属于这种类型。

例如, 四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四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 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 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 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合理应用综合法或分析法, 对学生分析性思维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设计好促进实用性思维的问题

实用性思维是指解决实践情境中的问题所需要的思维技能, 又称实用—情境性思维。实用性思维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 能帮助学生良好地应对数学情境中的问题, 顺利地融入新的数学情境。设计促进学生实用性思维的问题, 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通过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具体目标。

一般说来, 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用性思维的问题具有如下特征:超越课堂学习情境, 以真实生活问题的形式出现。

例如, 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

例3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 住3人间和2人间 (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 , 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

六年级下册的“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

11. 目前, 一个城市民用电的电价是0.52元/千瓦时。安装分时电表的居民实行峰谷电价, 收费标准如下。

小刚家一个月大约用电150千瓦时, 谷时用电量是峰时用电量的。安装分时电表前, 每月电费大约是多少元?安装分时电表后呢?

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用性思维。

三、设计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指打破思维定势, 以一种新的、不同于他人的方式思考问题, 进而生成新的观念或产品的思维形式。设计一些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与问题解决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一具体目标是相对应的。

一般说来, 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多属于非常规问题, 它们往往具有开放性特征, 即:或者解决问题的条件是开放的, 或者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 或者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开放性的。

1. 条件开放

例如, 三年级上册的“认数”:

小明家和冬冬家都在太平路上

2. 答案开放

例如, 三年级下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同桌合作, 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并把每次摆的情况填在下表里。

四年级下册的“认识三角形”:

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 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

3. 解题方法开放

例如, 五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原”:

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 今天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 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六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时, 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几何直观,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一层次, 指导看图、学会转化。呈现算式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一般会应用通分的方法, 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这时,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其他的方法, 当学生思维受阻时, 出示直观图, 先结合各个分数理解直观图上各部分的意义, 再启发学生将其转化为进行计算。第二层次, 适当拓展、突出直观。教师将算式拓展到, 要求学生选择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一般会选择画直观图的方法, 将算式转化为进行计算。这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喜欢用画直观图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 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算式转化成简单的算式进行计算。第三层次, 深度思考、强化直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分母的特点:分母分别是2、2个2相乘、3个2相乘、4个2相乘……在直观图上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 取其中的1份, 再把剩下的图形平均分成2份, 取其中的1份……最后分出的图形与剩下图形相等, 借助直观图, 要求涂色部分的大小, 只需用单位“1”减去剩下图形的大小即可。在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同时, 巧妙借助几何直观, 把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成简单的计算问题,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几何直观观念, 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再如, 复习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时, 可以自主设计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右图中两条线段是什么关系?如果水平线段的长度是垂直线段长度的2倍, 根据这幅图你能想象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小组交流) 如果水平线段长4厘米, 你能算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哪些图形的周长?

这道练习题复习了小学数学中平面图形的知识, 引导学生构建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体系, 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中的巧妙不言而喻。

四、设计好促进反思性思维的问题

所谓反思性思维,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监控、分析、评价和调节, 它与元认知活动相近。如果说前述四种思维的对象来自外部世界, 那么反思性思维的对象则是个体自身, 其功能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能力。显然, 设计这样的问题从其教育功能上来看是与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的第四个具体目标相对应的, 即有利于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一般说来, 有助于学生形成反思性思维的问题具有如下特征:它不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和内容, 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所以, 教材中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 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会解决某一类问题,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并体验每一种策略的形成过程, 获得对策略内涵的认识与理解。策略教学不能直接传递, 而是重在学生的体验。因此,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多层次的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我运用了什么策略?”“为什么要用这个策略?”“这一策略的运用程序是否合理, 是否简捷?”“解决这一问题可用的策略是否是唯一, 还有其他策略吗?该如何优化?”“解决问题中出现了错误怎么办?”……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验进行整理、归纳, 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例如, 六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例题主要教学倍数关系的替换, 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 首先使学生产生使用替换策略的心理需求, 然后引导学生经历替换的具体过程, 学习替换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 着力思考“为什么要替换”、“替换的依据是什么”、“替换前后数量关系是怎样变化的”等问题, 感受替换的思考过程, 更重要的是明确替换的价值在于使问题简单化。这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设计问题学生 篇5

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这必将给艺术设计的设计需要、设计观念、设计方法带来变化。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面对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计划中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革更新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一、全面认识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教育

1.创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人世,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已在逐渐形成。旧有的教育体制、教学管理及许多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都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了,社会需要新型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既是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也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并且势在必行。艺术设计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他与文理科教学之间的差异性。

教育从某种角度上看,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这种载体是开放式的,即文化本身具有流动性(或叫可传播性)和可塑性,它规定了文化发展的多方位和多角度,也使文化不断地由量变而导致部分质变。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不能违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特点,而艺术设计教育最能体现出人的个性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支持允许的个人奋斗、自我设计和人才发现日益显出其意义的今天,设计主体的价值和地位愈为社会所尊重。

2.设计创新教育的内涵

那么究竟何谓创新教育呢?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影响、开发、培育活动,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新颖”是创新的本质特征。从“新颖”的层次来讲,分为原创和再创。即包括了前所未有的发现,也包括对原有材料的重新组合和再次发现。由此可知创新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前所未有的发明创造是创新,是一种原创;二是再次发现或重新组合也是创新,是再创造。创新性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的价值观念、人格品质,这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基础素质,是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

3.设计创新教育的内容

设计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设计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设计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它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构。设计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而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所确定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的问题,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定位和教育宗旨。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所制定的培养模式,与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其区别是通过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达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改变学生思维模式,拓展创新思维

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创造始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包豪斯认为,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创造让学生探索个人的设计道路,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而不是把自己的设计观念、方法或是某种风格传授给学生,包豪斯确立了三大构成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运用事物共同的构成因素及构成法则进行创造,至今西方许多国家的设计学院还参照包豪斯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强调设计的创造性这一点从专业确立之初就被视为艺术设计的灵魂。也正因为这一点艺术设计才得以蓬勃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设计教育的核心。

2.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以往艺术设计教育过于偏向单一人才类型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除纯理论性的艺术设计专业外,设计理论课程、科技知识和人文学科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占的比重很少。

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新体系建设构想

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建立专业理论体系的特殊教育阶段,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课程建设及教学手段反映了时代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提出的要求。而课程结构设置、教学内容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能否顺利进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因而,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探讨的课题。

1.构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新体系

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学科课程呈各自分离的知识体系状态;一是设计基础课,二是专业设计课程。

(1)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设计

我们知道,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与专业潜能的训练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在教学中的先行性与普遍性,及对以后的专业课程,如:广告、包装、书籍装帧等专业的影响力,说明了它的重要地位。

深化视觉体验的表达方式,强调观察认识分析能力决定表现的能力,掌握视觉表现的策略与方法,要求学生对不同材料与技法进行各种不同的实验,获得对各种各能表达方式的了解,并具备足够信心与创新力,并能用科技产品媒体与技法进行高水平的交流,作业有:涂鸦、碎片、写实、抽象、装置、文字、图像、拼贴、表现、秩序、版式……

(2)整合专业结构,突显专业方向

强化专业特点,化整为零,让学生可以相对完整的时间段里去体验实务,深入的研究,体会和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将知识连贯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重视实习教学,贴近学科前沿,加强实习基地的广泛性、多样性

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设计手段,熟悉传统手法与新型的材料工艺,观察设计家的表述手段,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亲力亲为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实战经验。

2.“个性化”培养模式是教学体系的原则

就教育的性质而言,其对于人的素质培养比例重于“专业”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更有突显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因此具有个性化的设计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开放式教学模式

首先,要开放思想,从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趣味化、灵活化,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有利的上课平台。

其次,开拓思路,在专业教学中,不保守、不僵化,除专业角度外,也可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方面去学习分析。锻炼学生的阐述能力,辩析能力,掌握的东西更带有普遍性与规律性,以探讨人类与世界之间的奇妙关系。

(2)引导式教育模式

采用引导式的教育模式,就是避免填鸭式教学。要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从理论上讲,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而设计教育的重点是什么?是创意。因为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技法,程序只是一种手段,创意是设计思想的瞬间迸发。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创意是不可教的,不可教,又要教,这就是设计教学的难度所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向个性创意的方向发展,是艺术教育的根本性的方向,是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3)讨论点评的教学模式

在每项课题即将完成时,通过完成的每项作业来测试学生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理解和诠释,使他们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通过讨论点评的方法,教师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们的个性特点,以便因材施教。

(4)论文总结式模式

主要针对一些高年级专业课,和艺术考察的作业期较长的课程,有必要通过论文的方式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知识量,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新发现、新手段。进行文字总结论文式模式的两大优势:一是加强了对学生专业理论素质的培养;二是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把握。

3.重视商业实践

进入企业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住宅室内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阶段时,以模拟命题的方法与实际创造相结合。创作意为有创造性的作为,它能检验学生自身的全面素质能力,通过完成每项作业来测试自己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自身的理解和诠释会使你清楚地认识到他所擅长的领域。

观察比较每个学生所选用的方法与创意通过大量的模拟课题,激发学生在平面造型设计创意方面的个性色彩,帮助他们寻找一种途径,把他们引向能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性的领域,过实践,强调学习和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

4.教学设施建设,教师资源的培养,与信息交流平台的扩建是新教学体系的必要条件

(1)加强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

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融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现代性的时代特征,决定了为其匹配先进的教学条件,与广阔的信息量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最基本服务。教学设施的配套服务跟不上,就严重影响了设计专业教学的进度与质量。

(2)构建艺术师资平台

在艺术设计中的师资结构中,一定要有广告人或专业室内指导设计师的介入,由企业设计师担任某一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这是本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还要引进相关的专家教授,把学科的构架搭建起来形成由艺术设计师、广告人、设计理论家共建的平台。另外对年青教师的大力扶持与培养,提高教育整体素质为设计教育的发展出力。

(3)要丰富各种图书、资料、多媒体课件及各种设计的专业软件的购置与建设

应该承认,研究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在整个艺术设计学科中的自觉研究与大力推广还需经过艰苦的努力,还需要在理论、结构、教师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然而,教育是指向未来的,顺应时代潮流,敢于挑战自我的教育模式之路将越走越宽。

四、结语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所在,艺术设计教育应以拓展学生的创造潜质为主要目标,通过开放式教学,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学科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在课题辅导中引入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素质全面并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设计问题学生 篇6

一、少一些没有意义的问话,多一些激励的语言让学生自律

在听课时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问一些没有意义的问话,如:“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吗?看哪个同学没坐好?谁没认真听啊?”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自律,如:“同学们今天真精神!同学们做得真好!你的回答很精彩!同学们都在认真倾听,老师非常高兴!”这样的语言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感觉被认可,肯定,让学生产生了自信,从而更加积极地表现自己。

二、少一些选择问话,多一些思考性的语言回答

选择性问题在课堂中也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经常有年轻的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回答问其他学生:“她说得对不对?是向左移还是向右移?是A说得对还是B说得对?”能不能、是不是、好不好、漂不漂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变窄,并且使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想见地,为此可以用“他表达了他的想法,现在请其他同学说一说你们的看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少一些不适度的问题,多一些翘翘脚有收获的问题

翘脚摘桃子的问题最科学,最适度。全班学生都能够举手回答的问题说明问题提浅了;没有或只有几个学生能够举手回答的问题说明问题挖掘深了;大部分学生举手或者举过手又放下,问题难易最为适当,教师要尽量多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学生既能找到自信,又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

四、少一些无法具体回答的问题,多一些技巧性或模式化的表达活动

无法具体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只知道一些,了解不全面或不知道如何回答的問题。如,美术课堂中拿出两幅作品让学生评价哪幅好?让其他学生评价另一个学生的表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谈谈对整节课的感受?低年级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内涵?数学课堂中总结相应的数学概念、音乐课堂中评价一首歌曲的音乐表达力等。但这些问题往往还是教学中的必备环节,十分重要,为此教师必须多教给学生从必要的专业语言、看待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框架、回答问题的程序等方面进行表达。

五、少一些小问、反问、追问的教学,多一些大问题,让学生全面思考,具体回答

小问、反问、追问就是碎问,不利于思考的全面性和回答的具体化,不给学生或全体学生留下更深刻的思考时间。这种问答式教学在课堂上出现频率最多,说明我们在备课时缺少重视和深入思考,有时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如:“××情感表现在哪一段?体现在哪些词语上?你是怎样理解的?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怎样计算的?计算时要设定什么?你能说一说计算法则吗?”还有就是“为什么”?“为什么”的回答要训练学生自然回答。要想让学生全面思考就必须设计一些大问题或大的探索点(切入点),这样你就是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的思考,而且让不同的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有不同的收获。具体化的表达,就是要训练学生说结论,说出处,说理解过程。长期训练后,学生就会成为一个勤思考、会说话的人,成为一个有见地、有理论的人。

六、少一些问答课堂,多一些学术研讨课堂

我们要努力改变问答式教学,改变问答就改变了课堂教学形式,就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解放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就能使学生综合能力(学习力、合作力、表达力、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压缩问题,就要求我们施教者精心研究每节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机结合,从而找出突破口,确立主题,之后再彻底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后,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进行思维碰撞,问题探讨,最后班级内师生共同交流研讨,变问答式教学为主题座谈式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的追求。低年级打基础,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形式表现就越突出。我校的教学改革“预习、展示、解疑、拓展”教学模式探究,也完全符合这样的教学。

设计问题学生 篇7

一、创设情境, 在引入新课时设计问题序列,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 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 还是知识的运用, 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尤其是在新课的引入过程中,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 精心创设问题序列, 通过适当引导,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那么, 如何在引入新课时设计问题序列呢?

我认为, 教师设计问题序列时, 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l:已知函数y=x-2, (1) 它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2) 它的图象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3) 它在 (0, +∞)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4) 它在 (-∞, 0)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上述第 (3) 、第 (4) 问的解决实际上为偶函数在对称区间单调性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具体示例。在这样的感性认识下, 接着可安排如下问题序列:

问题1:已知奇函数f (x) 在[a, b]上是减函数, 试问:它在[-b, -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问题2:已知偶函数f (x) 在[a, b]上是增函数, 试问:它在[-b, -a]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问题3:奇、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规律?

这样层层设问, 步步加难, 就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求知的高度。同时, 上一个问题的解决也为一般结论的得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二、在探究过程中设计问题序列,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 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参与, 才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精心的设问是关键。

案例2:在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可设计下列问题序列:

问题1:1+2+3+…+100=? (这是学生小学就已具备的高斯求和知识, 可以自行解决)

问题2:能否用上述方法解决等差数列的和Sn?从特殊到一般Sn= (a1+an) + (a2+an-1) +……

问题3: (a1+an) = (a2+an-1) =……是否成立?

问题4:按上述匹配法, 可分多少组? (教师分析, 学生思考后, 结合n的特值, 容易得出:取决于n的奇、偶性)

问题5:上述结论类似于哪个公式?梯形的面积S如何求得?引例中的钢管数如何求得?类似地能否求Sn。

三、在范例教学中设计问题序列,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范例教学也是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 在范例教学中, 应注重设问, 挖掘问题本质, 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 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3:在学习了等比数列基本知识后, 为了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可设计一个常规问题:已知:等比数列{an}中, Sn=16, S2n=64, 求S3n=?然后再引出以下问题序列:

问题1:本题与前面涉及的问题是否相同、相似及相关?解决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问题2:能否利用等比性质, 即:an=am·qn-m (n≥m) 将am后面的项转化为a1, a2…am来表示, 沟通未知和已知的联系?

问题3:由题意, 易求此数列的依次每m项的和, 将这些和看作一个数列, 是什么数列?能否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新数列求通项的问题。

问题4:我们知道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能否从函数角度考虑本问题。即, ∴ (qn, Sn) 在直线上, ∴点 (qm, Sm) , (q2m, S2m) , (q3m, S3m) 三点共线。故可从斜率相等入手, 求出S3m。

设计问题学生 篇8

一、农村学生文化资本与学校课程的失调

从家庭角度来说, 一个人的文化资本的多少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如, 父母能讲较流利的普通话, 会使用计算机, 拥有不少书籍或辞典等, 能帮助孩子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家庭作业, 提供给孩子学校所需要的文化资本等。相反, 父母就没读多少书, 也没有什么学习的工具书等,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布迪厄认为:“教育是文化再生成的工具, 它再生产了社会财富和权利的不平等, 并使之合法化。教育制度需要一种文化能力, 而这又不是教育本身所能提供的, 这就是‘文化替在’部分, 只能从家庭中获得。它有利于来自良好教育家庭的儿童, 因为这些家庭具有‘文化资本’。”

就教育语言的城乡差异来说。从语言的研究看, 学生中间存在着两种语言状态: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以书面词汇、正规词汇、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词汇以及完整的句式为特征, 而口语则是以方言词汇、家常词汇以及自然的语调为标志。由书面语言构建的语言世界正式教育体制、教育机关和教育者所要加之于学生的语言世界。这个语言世界, 是由规范的知识, 正统的思想和正当的情感所构成的。它来自国家, 来自城市, 来自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继承;而由口语所构建的语言世界, 则是教育进入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世界, 它的主要成分是区域与阶层方言, 它代表着朴素的未经文化系统改造的思想、情感、智慧与生活方式, 它来自于村头与田间的交谈, 来自于夏夜纳凉、冬天向火时的闲谈, 来自于花会与戏楼上演出的川剧或者地方小调。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这两套语言系统及其所代表的两个世界的分立和互动是农村教育中明显存在的现象。在口语系统中成长的农村学生, 在学校中的书面语言系统中, 无疑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农村学生想要积累更多的“文化资本”, 需要掌握两套语言系统。这无疑给他们的学习增加了负担。我在上课时, 就有不少学生叫我“不要用普通话讲嘛”, 但如果这样, 进入高一级学校后, 他们会遭遇更多的困难, 甚至挫折, 于是, 我坚持用“书面语言” (普通话) 上课, 在他们不明之时又给以方言。

伯恩斯坦认为, 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代码, 它代表着言语者的文化特征。有两种基本的文化代码, 一种是精致代码,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普遍性与关联性, 通常存在于上、中等社会阶层的语言中;另一种是受制代码, 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特殊性与孤立性, 通常主要存在于下等社会阶层的语言中。

的确, 文化层次不同的家庭的儿童生活在具有不同文化代码特征的语言环境中, 结果, 其语言也逐渐形成相应的文化特征。一般来说, 成长于城市的儿童能够接受带有逻辑性和科学性等特点的精致代码, 而成长于农村的儿童较多地接受了带有活泼性和模糊性等特点的受制代码。“由于学生的文化代码基础主要取决于家庭文化层次, 而学校课程又是一种精致代码, 这样, 学校课程与家庭文化层次较高的学生之间便有了一定的文化相容关系, 而与家庭文化层次较低的学生之间则存在着文化相斥关系。”

二、课程内容设计的城市化倾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 “城市倾向”在教育方面的表现也相当突出。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 表现为以城市为中心, 以城市生活为背景展开。教材课本也主要围绕城市生活的主题, 展示的基本上是城市生活场景。如无视城市和农村学生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异, 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无论是对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插图或内容, 都成度不同地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这已被很多研究者和课程实施者有所察觉和关注。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中出现超市、微波炉、计算机 (电脑) 等, 有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了农村师生从未见过的地铁内容的课文。“拼地板”, “黄金周”等远离从村孩子生活的内容, 也出现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学校中的城市化课程不能适应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要。如, 农村小学无法像城市一样开设英语课程, 农村中学无法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英语听力训练课程, 即使有, 因硬件设施设备不齐全也有些形同虚设。至于“培优班”, “特长班”, “奥数班”等,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 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课程设置及内容的城市化取向, 使课程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这些都加剧了农村学生理解课程的困难, 使农村不少学生学业处于不利地位, 最终成为学业失败者。

学校要尽量减少学业失败者的产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文献中指出:“学业失败可产生排斥, 因此它在许多情况下, 是一些形式的暴力或个人失控行为的根源”, 人们“指责学校造成了社会排斥, 同时又强烈要求它在社会融入或重新融入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学业失败现象作斗争被视为社会的紧迫需要”。可见, 让所有学生学业成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那么, 要使学生学业成功, 在课程设置时需要追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麦克·扬说:“所有的课程都包括这样的假设, 即一些种类和一些领域的知识比其他种类和其他领域的知识更有价值。”课程内容设计的城市化倾向已经暗含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城市生活和城市有关的知识更有价值。这里课程内容设计的城市取向与大多数教材的编者缺少农村生活实践和体验有关, 更是缺乏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设计问题学生 篇9

美国学者纽厄尔和西蒙认为: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 个体想做某件事, 但不是即刻知道这件事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即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等待处理的“情境”. 从认识论上看, 问题应当是认识本身的内在矛盾, 也就是认识的局限性、相对性和不足性所在, 而不应当是简单的设问.“问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实践活动, 立足于学生已有经验、认识的局限、思维的冲突、方法的错误等. 下面就结合教学案例谈谈自己对问题设计的感悟和认识.

1. 问在学生疑难处

思源于疑, 问题的设计应立足于学生的疑惑之处, 思维障碍之处, 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归纳法复习课中, 为了弄清楚“当n从k变化到k + 1时, 命题发生变化时增加几项”判断的关键是什么, 设计如下问题:观察以下两个问题, 你能发现判断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吗? (1) 不等式,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 从n = k到n = k + 1左边所要添加的项是___ . (2) 已知f (n) = 1 +1/2+1/3+1/4+ … +1/n (n∈N*)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f (2n) >n/2时, f (2k + 1) f (2k) =___ .

教师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关键处精心设计出不同水平、形式多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沿着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顺序向较高水平的思维层次递进, 既把握了数学以思维为本质的特征, 更为思维找到了切入点.

2. 问在知识联系处

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何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 需要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旧”知识中寻找契机. 设置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教师的引导下, 能将“旧”知识引到“新”知识上来. 在“三角函数”起始课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假如摩天轮所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 不妨设该摩天轮的半径为1个单位长度, 点O距地面的高度为3/2个单位长度, 点P为轮上的一点, 起始位置在最低点处, 摩天轮每2分钟转一圈. 请考察在这个运动中, 有哪些相应的函数关系? 请写出其中的一些函数关系.

教师通过设计此问题引导学生从函数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拓展思维, 形成相应的函数模型, 加深学生对原先学习的函数概念的认识, 再通过新的情境和问题, 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 经历直观感受、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符号表示、运算求解等思维过程. 学生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 从零碎到系统, 形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思维能力得以较充分的发展. 从中再提出一系列的新问题, 串联本章节的主要知识点, 使知识来源自然,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问在“最近发展区”

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 适当超越学习者的现有经验, 将知识增长、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 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新授课导入中设计下面三个问题. 问题1:求390°的正弦、余弦值. 问题2:你能找出和30°角的正弦值相等, 但终边不同的角吗? 问题3:两个角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两个角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呢?

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常常会研究它的逆命题、否命题、等价命题等, 问题2是问题1的发展, 事实上可以看成是“若两个角的终边相同, 则它们的正弦值相同”的逆命题, 即“若两个角的正弦值相同, 则两个角的终边相同”. 但这里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 这样设计一方面很自然, 另一方面问题的设置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样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

4. 问在可探究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问题是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的生成点, 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究, 形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在“二项式定理”的新授课中设计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1:今天是星期一, 8天后, 82天后, 8n天后是星期几? 问题2: (a + 6) 2, (a + 6) 3的展开式有几项? 每项怎样构成? 每项系数有什么特征? 按首字母排列有什么规律?问题3:猜想 ( a - b) n展开式? 问题4:如何推理二项式定理?

问题的设计以问题链形式展开, 分层设问, 问题与问题之间联系紧密, 提问的目的明确, 操作性强, 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之下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索, 讨论交流, 经历观察、猜想、再证明的思维过程, 逐层递进, 自主建构知识, 形成经验, 发展能力.

5. 问在思维发散处

由于各类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征不同. 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层次存在不平衡性, 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 所以问题的设计要能促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思维活动的基础, 以拓宽问题的出口, 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

设计问题学生 篇10

一、以需要为前提,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应创设求知情境,把教师要教的变为学生要学的,使要学的内容自然纳入知识结构中.

例如,学习“按比例分配”时,我这样设计问题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6支同样的笔(出示),如果把这6支笔作为礼物送给3名同学,那该怎么分最好?(平均分)假如老师把这6支笔作为奖品,奖给在春季田径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3名同学,那该怎样分才合理?学生反馈后,教师谈话引申: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等各项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不能平均分的问题.例如,我们通常所喝的酸奶中的水、牛奶、糖等成分会一样吗?一个公司员工的年终奖分配会相同吗?…不同的成分和不同的分配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也是类似的?由此引起学生对不能等量分的实际问题的探究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体验到按比例分配的产生是实际生活的必然.

二、以尝试为基础,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以尝试为基础,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适度的帮助下,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例如,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请每名学生从材料袋中取出一根细吸管,问:“你们能将这根吸管剪成三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能!”学生信心十足,纷纷行动起来.过了一会儿,有的如愿以偿围成三角形,有的则抓耳挠腮.

这时,教师笑着说:“看来不是随便剪成三段就可以围成三角形的,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由于教师的鼓动,那些操作不成功的学生顿时来了精神)如不介意,能把没有围成的‘作品’贡献出来供大家研究吗?”

学生争着将自己的“作品”拿上讲台.教师选了其中一份.“这三根小棒肯定搭不成吗?”听了教师的语气,有的学生开始动摇了.一名学生边用手指着边说:“那两根小棒斜一点,或许可以搭在一起,三角形可能就围得成.”经他一说,有的学生也开始附和.于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指示”一一演示.(过程如下图)

刚演示结束,几名学生叫了起来:“我知道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了.因为两根小棒合起来都没有第三根长.”教师点头:“是啊,由此你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小于第三根小棒时,不能围成三角形.”“那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多长时,就能围成呢?”学生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和与第三根一样长,能围成三角形”,“两根小棒的长度和比第三根长,能围成三角形”.

“大家的猜测对吗?我们再来做这两个实验.(同桌合作完成)”

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两根小棒的长度和与第三根一样长也不能围成三角形.只有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比第三根长时,才能围成三角形.

是不是对于每个三角形来说,都意味着它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呢?可以怎么办?

学生自然想到验证,通过量量比比,学生验证了在三角形中确实存在“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

这种数学问题设计,以尝试、猜想为基础,进行探究、验证的学习方法,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以生活为背景,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因此,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使数学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更能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人的身高和物体的高度,在一定的光线下,总会出现影子,这是生活的基本常识,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但这种现象的背后却蕴藏着数学规律.在教学正反比例知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父子俩一高一矮迎着朝阳走在乡间的道路上,身后投下了一长一短的两个影子.

师:通过观察身高与影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父亲高,影子就长;儿子矮,影子就短.

师:是不是影子长,物体的高度就一定高?

生:不一定,中午时,高的物体影子不一定比早晚时矮的物体的影子长.

师: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实际高度有没有什么联系?请大家到操场实地观察、测量,再得出结论.

学生实地操作:六人一小组,将长竹竿、短木棒及学生的身高和影长同时测量出来并计算,发现:在同时同地,物体的高度越高,它的影子就越长.物体高度和影子长度的商(或比值)相等.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成正比例关系.

师:这是一个数学规律,大家能不能运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或测量某些物体的高度?肯定后师生共同用这个规律测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

设计问题学生 篇11

关键词: 学生经验 课堂问题设计 数学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呈现数学知识及技能时,要重视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教师在数学课堂问题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已经具备的数学经验为基础,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堂问题才更吸引学生的思考,对教学成果更有益。如何设计数学课堂问题呢?值得教师深入研究。

一、学生经验的三大部分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应用离不开生活,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1]。譬如,讲“折扣”这一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生活中的“清仓大甩卖,全场七折气”、“洗衣液原价29.8元,现价19.8元,数量有限,速来抢购”、“春节大优惠,全场部分商品满三百赠三十”为教学场景展示,这样的场景设置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了唤醒,以往生活画面呈现于眼前。这时,教师再抛出相应的问题,给出课堂导入语,更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授课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唤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教师抛出问题时,学生将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使数学教学更有趣、更轻松。

(二)学生的知识经验。

数学逻辑性很强且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凑。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用以往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经验进行充分利用,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经验的应用价值[2]。譬如,教师传授月份这一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充分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用已知的知识对例题进行解答。譬如最大公约数的运用及最小公约数的运用。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调动,为学生创建一个用学生以往知识经验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对以往知识经验加深了解,升华知识经验,而且将知识经验转变为学习新知识的着手点,将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的知识经验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过程更轻松,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的学习经验。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知识点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在某些问题的解决上,一些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正因如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选取恰当的时机对学生的学习经验进行激活,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3]。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办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构建,自动获取学习经验,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解决方法的迁移和对知识的拓展,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如何基于学生经验对数学课堂问题进行设计

(一)基于学生经验的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目的性。

首先教学设计目标要明确,课堂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实现教学目标。关于问题设计大致分为以下几点:一是问题的导入性。导入问题时进行提问,结合生活实际及学生经验,将学生迅速吸引到教学任务之中,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为之后课堂问题的提好做出引导和铺垫,这是导入问题提出的关键。另外,还有一种交流性与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设计这种问题一般通过小组性学习解决。创建实际生活场景,唤醒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在亲自操作、观察及想象之中探究问题的答案,在这种探究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掌握知识,激活思维能力,将生活中抽象的问题变化成为具体形象的数学问题,探究性问题的提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探究之中拓展与补充学生经验,为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有利帮助。

(二)针对生产生活实际设计问题,调用学生经验。

这种问题设计需要学生调用原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及学习经验,在这些经验中快速找到并提取出需要的信息,让学生综合性地思考。问题设计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或者与生活中的时事热点紧紧相扣。教师设计这一类问题时,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并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方面,要使课堂问题的提出具备明确教学目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遵循新课标理论的引导,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以学生经验为基点,充分运用经验,才会使教学问题的设计更教学目标的实现,使教学效果更明显,另外对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郭玉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书增.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设计问题学生 篇12

从当前情况来说,中职学校中的许多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并且每个人的文化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调查问卷显示,这种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教材难的问题,而且与数学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方面没有按照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亦或者是没有制定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有着巨大的关系.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从而采取不同的适合学生学习相应的学习起点.

1.中职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现实起点和逻辑起点的定义

首先,学生学习的起点主要是依托各种学习资料和辅导书,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的逻辑起点,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参照辅导资料进行自学,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都很不理想,然而学习的逻辑起点就是学习教材中新的内容,而学习的现实起点则是学习的内容中包含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这表明逻辑起点相对于现实起点要求较高一些,所以我们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因此需要适当的降低学习的逻辑起点,但是这也就可以通过复习以前的知识点来达到目的.然而,在我们的学生当中不缺乏高材生,也应该要讲教材方面的内容.

2.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习的现实起点出发

为了凸显学习起点是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重要选择,完全可以通过讲解中学当中所学的概率章节中的“事件”的“可能性”作为例子,用来阐述这一观点.

教师甲:直接按照教材上说的内容讲解,不加入一些有说明性的例子,让学生们自己看书去理解其中有关“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两知识点的概念.

教师乙:在讲解概率的课程之前,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解析,比方说:中职数学教师可以将班级成员分为四个小组,之后将准备好的黄色和绿色两种球分别放置相应的四个纸箱,同时让每一组的学生伸手从当中随意拿出一个球,四个小组当中摸到黄球最多的一组获胜.令人惊讶的是,四组中有的小组成员摸出的球全部都是黄色的球,然而有的小组成员摸到的全部都是绿色的球.

通过这个结果,老师可以循序渐进,将我们教材上的内容通过例子来说明,也就是,摸出球全是黄球的那一组,“不可能”摸出红球来,而某些放了黄球的纸箱中则是“一定”能摸出黄球的,另外,在纸箱中也可以同时放入黄球和绿球,然后学生摸球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摸到黄球,另一种是摸到绿球,这就是在“一定”和“不可能事件”的中间量,称之为“可能事件”,这样,老师就很好的讲清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以及“可能事件”这三个概念.

通过上述的例子可以很好地看出,教师甲对学生的教学是以学习的逻辑起点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而教师乙是通过实例来对学生进行比较细腻的现实教学方案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也就是从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出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想,把握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再通过比较分析,而这两者的教学质量也就很明了.

3.根据学生的初始能力,及时把握学生动态的现实起点

首先,初始能力是指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学习新的知识点时,就已经了解有关知识和具备了有关技能,和学生们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态度.

在中职学校中,学生们整体的数学学习基础普遍低下,为了使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够有所提升,教师们不仅仅要依靠教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出发,对学生的初始能力进行一个完整的分析,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的现实起点.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可以参考的做法:

数学教师们可以通过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和做作业的情况来了解学生“初始能力”的强弱,这是第一步,也是教师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逐层教学的有利凭证.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大多数都是一知半解的情况,为了让数学教师初步的掌握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基础的水平,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上交的作业和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的好坏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调查表并且对其进行分析.教师们也可以在给学生们分配任务的时候,可以给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一些有利的帮助,比如说在一些较难的题目后面写一些注释,然后让他们能够胜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在教材之外开创新的数学教学,对教材进行“再开发”.每一个学校都是以学生为主,所以学校的每一门课程都是围绕学生所开展的,而数学教学也是其中的的一门学科,在选择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时都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并且为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做努力,在学生发展的道路上寻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起点.教师们需要在每次上课期间,特别在是数学课堂中都必须做到对学生原有的数学学习基础心里有数,时常的去融合到学生集体中,与他们进行交流,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再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放弃唯师、唯本、唯上的传统教学理念.教师可以把一些学习过的知识当成是没有学习过的知识来讲给学生听,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思维上的开放以及在教学上能够有创新,从而跳出教材开创新的数学教学理念.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实的数学学习当中,我们要考虑的是,尽量使学生们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起点,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自己本身具有的能力与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要: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师们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通过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观点.本文通过将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作比较,再通过说明课堂教学应以学习的现实起点作为教学内容,最后通过对学生们的初始能力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三方面去解决数学学习起点的设计问题.

上一篇:汽车总动员下一篇:三相电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