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问题设计(共8篇)
主问题设计 篇1
一、“导学案”问题设计原则 1.针对性原则
(1)紧扣教学目标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计的问题也要对准中心点,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教学的重点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抓重点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而对于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要理性处理,优化,这些问题可能会挤占有限的对话时空,也可能产生冗余信息,干扰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调控,将其整合为围绕教学目标并能引发学生探究的“真问题”。
(2)贴近学生生活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其认知水平开发其“最近发展区”。问题设计倡导学生将自身的生命体验融入文本解读之中。要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真实有效的对话,就要把“悬疑”的视角移到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这边,让设置的问题成为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中介,即问题的切入点既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对接,又属于其认知缺失或空白的区域,引导他们将前在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这就需要对问题结构进行改造,让学生在解读课文时更充分地融入自我,从而开启思路,将自身的感性积累作为教学资源,在整合、提炼文本信息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意义。
2.层次性原则
问题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先易后难,注意梯度,要注意问题排列的逻辑联系。问题设计应先易后难,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想像能力。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人物行为的刻画到人物内心,由景物、事件到情感、思想,由大概内容到具体细节,由文本内容等。根据文本内容,遵循阅读规律,逐层发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再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乐趣就越来越浓,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活跃了。”设计的问题,应注意封闭和开放适度协调,思维聚合与思维发散相得益彰。在问题设置的先后顺序上,要注意问题间的逻辑顺序。
3.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与现实生活背景相关、结构不良的开放性问题,往往更能激起探究欲望和开启思路,这就需要创设开放的对话情境,在引导学生“怎么想”上让问题具有启发性。要针对每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课堂中的问题设计,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4.适量性原则
一篇课文设计多少问题,要根据课文难易因地制宜。应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设置的问题数量要适量,要聚焦课程教学目标。问题设置过多,过
杂,学生抓不到要领,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深刻,课堂教学效率就不高。过少,学生思考力度不够,课程资源可能浪费。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熟悉教材,理清思路,明确该提问的问题是什么,设置多少个问题,这样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增强教学效果。
5.创新性原则
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创意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问题设置,能够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二、“导学案”问题设计策略 1.推敲文本,设计问题
(1)深研教材设计问题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肤浅的问题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教师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站在读者的立场上、站在教师的立场上、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认识文本、解读文本,审视文本的精神内核,并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点,设计出符合文本精髓的问题展开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尊重主体,引导体验,组织交流,促发提升,使课堂的教与学表现出生命的丰盈。离开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精心设问就成了无水之源,深研教材是精心设问的前提。
(2)多方整合设计问题
问题设计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比较文本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应在整合中提高设计问题的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善于比较设计问题
教师应建立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的坐标,根据同类题材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或从作品的字词、意境、气势、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积极进行问题的开发与设计。
(4)推敲细节设计问题
教学能否真正有实效,关键就在于对某些局部细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求甚解”之处,细细推敲,寻找“精彩点”,设计好每一个问题。这样的细节可以是文章题目,可以是课文关键句,也可以是典型的行为和语言等。
2.立足学生,设计问题
(1)从“疑惑点”设问
“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抓住学生最可能产生疑惑的“疑惑点”设问,也可在引导学生自己生疑发问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些能帮助学生拨开思维迷雾的问题。
(2)抓“兴奋点”设问
学生本身就是课程资源,而且是课程实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重视学生的自我阅读,特别是珍视学生阅读时的“兴奋点”。从学生阅读的“兴奋点”设置问题,易使学生视老师为知音,极快地融入问题的思考之中,高效地解决问题。
(3)抓“关注点”设问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的关系,他们对文本的关注点和成人不一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心和理解去感悟文字,理解内容,捕捉收获,触摸情感,激活思维,从而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对文本独特的解读。教师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捕捉学生的“关注点”,围绕“关注点”的设问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主问题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教学推进步骤设计主问题
学生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的环节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语言到手法的。对这些环节做一个梳理,拎出关键环节,大体有这样一个推进步骤:整体感知——局部品味——拓展延伸。我们可以据此设计主问题。
二、依据文体特征设计主问题
文体不同,教学的要求不同,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主问题可以根据文体特点和教学重点设计,紧扣文体特征设计的主问题,容易抓住文体特征,容易让学生快速把握文体特征,形成解读这类问题的能力。
三、根据单元教学重点设计主问题
每个单元都设计有阅读训练要点,根据单元阅读训练要点设计主问题,能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训练走向高效。比如教学《安塞腰鼓》就可紧扣单元阅读训练要点设计有效达读阅读能力训练的主问题。
四、着重文本内容形式设计主问题 1.着重文本内容 问题设置紧扣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简洁醒目而传神,往往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凡是体现思路,揭示重点,统率全文的题目一般都可作为设计主问题的突破口。
问题设置紧扣关键句:抓住在全文内容或结构上起重点作用的关键句来设计主问题,有利于学生提纲挈领,把握要点,探求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和选材立意的技巧。
问题设置紧扣文章主旨:任何文章都有主旨,文章所选的材料都是为主旨服务的,作者所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材料,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旨。在设计“主问题”时,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主旨角度来设计。
问题设置紧扣人物形象:小说是要塑造人物形象的,抓住了人物形象,也就抓住了文章的脉搏,也就能带动学生对小说进行整体的把握与理解。
2.着重文本形式
问题设置紧扣结构脉络: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设计主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
问题设置紧扣语言特色:语言是文章的外壳,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露。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郡体现了作者一定的语言风格,或生动形象,或清新自然,或通俗易懂,或含义深刻,或幽默风趣,或富于人生哲理,或引经据典,或化用名
诗名言等等,从而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问题设置紧扣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般的思维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进行主问题设计的方法
(一)抓住文章的线索脉络设计主问题。
1、抓住文章的思想内涵之线索设计问题。
文章往往是作者思想的载体,或表现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或披露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或倾吐百折不回的执着追求;或书写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或吟咏恬淡温馨的居家生活;或高歌患难见真情的美好人性;或悲叹变幻莫测的人生际遇;或描绘博大智慧的自然宇宙;或斥责愚昧短视的浅薄之辈。梳理文章感情脉络,可以把握全文内容。
(二)抓住文章的标题、文眼设计问题。品味文章,就是“撮其精华,得其精骨。”即揭示文章本质,抓住“文眼”。所谓文眼,是揭示全篇题旨的文字,是映照全篇,把思想和艺术融成一体的凝光点,在构思中起到艺术聚焦的作用。品读文章,要抓关键发问。
(三)围绕文章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设计问题。“学以致用”。学习课文的写作手法,对学生学写作文很有帮助。
(四)从人文思想教育方面入手设计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猪瘟体的设计还可以从人文思想教育方面入手设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思想,增强人文思想意识。
1、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思路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得以体现。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设计主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
2、可以从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在戏剧或小说中人物性格特点的赏析是非常重要和的,直接涉及到对戏剧和小说的主题的把握。如果单单问学生某某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学生往往难以找到突破口一下子概括出来,要不就是满足于从阅读提示什么的找个现成的词语给人物贴上标签,在学生的头脑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
3、从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一般的文章中总有几句体现重点句子要去理解,从而或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揭示文章的主旨。对这样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整篇文章的解读。这些蕴含着文章深层含义的句子,有待于教师设计出各种阅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4、从把握文章主旨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5、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1.要紧扣教学的重点设计主问题
教师在确定每一篇课文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要把解决教学重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
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主问题是紧扣教学重点的捷径。
2.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3.要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
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熹语),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4.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5.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6.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主问题
这种设计适合于故事情节复杂曲折、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繁的叙事类作品。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4、如何进行“主问题”的设计
为了更好的进行“主问题”设计,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第一:从题目角度,抓住文眼,设计主问题,感知全文
对于有的文章,它的题目对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他是这篇文章的文眼,透过题目,你可发现文章的诸多内容与他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所以此时,我们大可在题目上作文章,设计主问题,通过这一主问题的引入带动全文内容的。
第二:从结构角度,设计主问题,理清文章脉络
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如果从文章的结构角度设计主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 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三:从中心角度,设计主问题,摄取灵魂,突出主题;
一篇文章的写作,都蕴含着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或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或高扬人性的美好品格,或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蕴含对世人的警示等等。这些蕴含在文章深层的主旨,教师就可以在这方面设计出阅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第四:从语言角度,设计主问题,培养语感,体会文章语言风格。
语言是文章的外壳,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表露。任何一篇文章的写作,都体现了作者一定的语言风格。有的生动形象,有的清新自然,有的通俗易懂,有的含义深刻,从而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为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关的问题设计,对学生加以引导,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风格,领悟生动的语感,品味、赏析、学习、借鉴语言特色,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扣住教学的重、难点设计主问题 教师在确定每一篇课文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要把解决教学重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紧扣教材重点施问,才能切中肯綮,把握教材要旨。如若巨细不捐,就会隔靴搔痒,抓不住要害而喧宾夺主。教师只有在上课时抓住重点来设问,才能减少设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主问题却是紧扣教学重点的捷径。
二、抓住文章的“两眼”设计主问题
首先,以“题眼”来设计主问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抓住标题,尤其是标题中的关键词(题眼),常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
其次,以“文眼”来设计主问题。“文眼”是文章的“窗户”与灵魂,对于有“文眼”的文章,只要慧眼识“窗”,破“窗”而入,设计主问题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文章的关键处设计主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只要把握课文的某些关键处,诸如一个关键词,一个中心句,甚至是一处细节、某条线索,并围绕这些关键处去探究,对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读书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
语文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告诉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五、巧借作家的“创作谈”和其他作家的评析设计主问题
作家的“创作谈”可以帮助我们原生态地了解作品;其他作家对作品的评析,往往结合丰富的生活经验,提出独特的见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主问题设计 篇2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效率,主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 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重要方法。高质量的课堂提问, 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总是存在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 问得茫无边际, 问得无穷无尽, 也问“走”了学生的兴趣。
如何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认为, 关键在于“主问题”的设计, 余映潮老师说,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 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 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所以, 教师通过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牵引力的“主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就可以串起教与学的几个活动板块, 避免零碎的、肤浅的繁杂提问, 让课堂显得更从容、更清晰, 也更轻松。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设计主问题。
1. 既然主问题着眼于带动学生对课文整体解读, 那么我们可以从文本中凸显的主要矛盾入手设计“主问题”, 这样既可以对课堂的活动和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牵引力, 又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如《雷雨》一文, 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戏剧, 涉及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情感、戏剧中的潜台词等诸多的内容, 在教学时我设计一个主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这一问题提出来之后, 立即引发学生的争论, 随后, 我让各执一词的学生在剧本的字里行间找依据, 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的, 看人物的表情, 品人物的语言, 体味里面蕴含的潜台词。这样对文本的再三品读中, 读出语言的形象性, 学生逐渐进入情境, 深切体味到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 与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 想到一块, 从而产生心灵共振, 情感共鸣。
再如, 在教授《祝福》一文的时候, 我提出一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你认为呢?在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讨论解读后, 小说的构架清晰地显露出来: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她的一生注定是没有春天的一生, 而结局的巨大反差使学生真正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感受到悲剧独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样, 学生在不停的讨论中, 对人物有了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2. 主问题要贯穿课堂始终, 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深层次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所以主问题的设计要有总领性, 引发的每一个子问题都能构成课堂上的一个教学活动板块, 让学生在逐步引导中如剥茧一样明白问题的实质。
如教学《贝多芬百年祭》时我这样设计主问题: (1) 俗话说“文如其人”, 我们也可以说“乐如其人”, 从文中看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震撼力?他又有怎样的人格魅力? (2) 请你结合你的理解为贝多芬做一个人物速写。 (3) 假如你站在贝多芬的墓前, 请你为他写一段哀悼词, 表达对他的崇敬和哀思。这样引领学生抓住文章的整体思想, 领悟文章中的高超的语言、技巧, 从而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3. 主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开放性。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只有针对文本提出能开拓思维空间的开放性问题, 问题有参与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有较强的思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学生才能更充分地进行读、说、思等活动, 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体。
比如, 《孔雀东南飞》, 由于篇幅较长, 被认为是公认的“长诗”, 很难很好地教授, 所以, 我找准突破口, 提出一个“以一当十”的主问题:刘兰芝到底是一个好媳妇, 还是坏媳妇?
(1) 学生发言。有的说刘兰芝是个好媳妇, 她勤快、美丽、对爱情忠贞;有的说刘兰芝是个坏媳妇,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有的说……通过这个问题, 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了文本。
(2) 教师调控。组织几种见解, 重点讨论这几种见解 (这样可以避免讨论漫无边际) 。
第一种, 好媳妇:孝敬婆婆, 勤劳善良, 聪慧美丽, 对爱情忠贞。
第二种, 坏媳妇:“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太过自主。
第三种, 折中意见, 认为她“不好也不坏”。
此时, 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研读, 而我也不闲着,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不放任自流, 而是有效调控, 让讨论朝纵深处发展。
(3) 引导学生探究:如果刘兰芝不是一个坏媳妇, 婆婆为什么要儿子休妻?这样, 逐渐深入, 让学生分析婆媳之间的矛盾, 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造成悲剧的原因, 使得学生既深入了文本, 又提高了思考的能力。
4.“主问题”设计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主问题”设计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 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用目标引领问题设计。目标是所有教学行为的前提, 教师的备课, 主要精力还应放在目标的设定上, 用目标来解决问题的设计。所以, “主问题”的提炼和概括, 关键还要看目标。比如《荷塘月色》是一篇老课文, 教者如麻, 经验颇多。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容易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针对本单元的目标———揣摩语言, 体味情感, 我在教学中提出了两个“主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
(1) 找出文中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精彩句子, 并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 找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 用线段依次连接这些地点;并且选用合适的词语分别描述作者在不同地点的情绪。
这两个问题正好符合单元教学重点“体会文章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以及情景交融的方法”, 让学生既简洁又全面地把握课文。
(2) 处理好问题与学生的关系。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习能力是制定“主问题”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问题难度过高、过低或过宽, 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比如, 在技能单元“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导读课中,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阅读《荷塘风起》, 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这个问题有层次, 难度适中, 适合学生分小组讨论、整合, 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学内容的取舍。一篇文章可讲的东西很多, 有人说, 给他一篇《荷塘月色》, 他能讲一个月。因此, 教学内容的取舍是教学有效的重要前提, 也是“主问题”设计前必须考虑清楚的。比如《离骚》, 可讲的内容就很多, 背景、作者、诗歌源流、诗歌内容、诗歌艺术、文言知识等, 讲上一个星期不在话下。我在教学时提出了“屈原为什么要投河自尽”的主问题, 让学生重点理解诗歌中屈原所流露出的“出身高贵、才德高举、抱负高远”的情感, 体会他“举世皆醉我独醒”的苦恼, 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而清晰。
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的问题, 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整体性阅读,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疑点, 进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引导他们去探索, 去解答问题, 从而提升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灯下漫笔》“主问题”设计 篇3
【关键词】《灯下漫笔》;主问题;解读
现代学生对鲁迅文本的解读,对鲁迅先生深邃思想的理解,因时代的差异而感到困难重重。1956年巴金在《秋夜》中解读鲁迅先生的战斗激情和献身精神:“不要离开我们!”“我决不离开你们!”表明新时期仍然需要鲁迅精神,鲁迅先生永远指引我们前进。语文课上,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走进鲁迅,谛听鲁迅。“漫笔”是一种随手写来、没有一定形式的文章,往往是由一事引发思维,联想开去,天马行空,飞龙藏云。
《灯下漫笔》起笔写一件小事,钞票兑换现银,这是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大家都曾遇到过的小事。作者娓娓道来,说得轻松,读者也看的轻松,可是在故事的结尾处,作者却突然翻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论:“我们极容易变为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句话可看作是本文“漫笔”的一次跳跃,由轻松而跃入沉重。文章的两大部分由此贯通联接,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不能等闲视之,应视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深层把握作者思想的抓手。教学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与解析过程中走入文本,真切感知作为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一代伟人——鲁迅的博大胸襟和对历史乃至未来难以割舍的情结。
试想,作为一个人,谁愿意被他人呼来喝去,颐指气使,没有尊严,毫无地位,任凭宰割呢?可是鲁迅先生却说:“我们变为奴隶之后却万分喜欢。”把做奴隶当作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还“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这不是有损尊严、有辱人格吗?应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它与前文及后文有怎样的联系呢?
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不就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乱一治”的怪圈中循环反复吗?文中大量的历史事实不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吗?请看中国百姓的“万姓胪欢”“皇恩浩荡”“天下太平”,就可知他们经历苦难挣扎后,终于迎来了“做稳了奴隶”的“盛世”的喜悦之情和满足之感。
百姓的麻木愚昧(即“万分喜欢”),是让人感到既“哀”且“怒”的,但践踏蹂躏百姓人性的封建专制暴政、封建愚昧主义不是更让人切齿痛恨吗?
这样的时代,经鲁迅先生一语点破——原来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老百姓始终未跳出奴隶的圈子。而反动的文人却硬要鼓吹精神文明的“高超”,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这不是粉饰太平、愚弄人民,又能是什么呢?
“现在入了哪一个时代”,“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无智愚贤不肖,或迁进租界,或避入教堂,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他们不满于现状,就大肆鼓吹标榜过去的“美政”,鼓惑民众,维护封建秩序。革命者也不满于现状,但无须反顾,无须“仍旧”,不必再回到古代去重复走老路,要探索前面的路,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即民主、自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鲁迅先生站在时代的前列,振臂呐喊,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篇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深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正所谓“文”有灵犀一“问”通。
关于主问题设计,我们研究了一年的时间,还处于探索阶段,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不同角度谈谈我们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的。
一、从文章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标题都是文章的眼睛,是打开深入解读文本的钥匙,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从标题入手来设计主问题。
七年级下册《邓稼先》一文是我和学生都很喜欢的文章,读起来荡气回肠。文本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习邓稼先的高尚品质和精神,可是如何既不肢解课文又不空洞地说教,还能把这个目标落到实处,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们就从标题入手,在主问题的设计上下了一些功夫。当学生深情地朗读课文后,我们出示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把《邓稼先》加上修饰语,将这一标题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补全空白,并说明理由。空白处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者一句话。于是学生借助文本就说出了无私奉献、意志坚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诸多理解,而且把体现邓稼先优秀品质的词语和关键句都找出来了,同时还说出了“值得我们敬仰和怀念的邓稼先”等融入自己情感的深度思考的语句。这就比以往教师出示关键语句,让学生分析“其深刻含义是什么,能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的问法灵活高效多了。
这看似简单的主问题设计,却引领学生从内容的感知走向深入理解,从对文本语言的细细品味走进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深切感受,实现了以一问带全篇的目的。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都认为有时抓巧抓好标题就能轻松地打开文本解读这扇“门”,收到 “一问抵多问”的效果。解读一篇文章首先从标题入手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在讲《散步》一文时,便是通过给文章换标题这一主问题设计来解读文本的,发现学生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从提纲挈领的角度来说,也可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来设计主问题。如在备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发现文章很长,如聊家常般写了母亲许多事件,其中有母亲对“我”直接教导的内容,更多的则是表现母亲在家为人处世的典型事件。所以我们决定先抛开开头一、二、三段不作分析,从第四段开始品读课文,抓住“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这一中心句来理解母亲的形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学生能很快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从第 段写,可知母亲教育„我‟做人要 ”的填空,像“从第五段写母亲每天督促我起床,并且反省昨天的事,可知母亲教育我做人要学会反省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从第九段至十一段写母亲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忍到不可再忍时,也只是哭一场,可知母亲教育我做人要宽厚和善”,等等。与此同时对母亲形象的理解,对课文蕴含的深厚情感的体会,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山水小品文,不仅词采隽永、音节和谐,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很适合做范文。全文围绕“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写景抒情,那么,本文的主问题就可以从中心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入手了。所以,本文我设计了主问题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在______,我体会到了______;异在______,我感受到了______。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寻找写景的技巧,学生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能自主去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中心句比较明确的课文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三、从品析语言入手进行主问题设计
除了可以从标题、中心句入手设计主问题外,从品析语言的角度设计主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语文可以说是文以载道,所以我们当然也应该以文明道,尤其是以细腻、精练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反映主题的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让读者自己感悟。所以我觉得,小说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可以着重从品析语言入手。
印象最深的就是两次执教莫泊桑的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第一次是在2008年,还记得当时,我们就按照小说的一般教法,引导学生归纳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几个情节,然后再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主题思想。上完课,我们都感觉不满意,好像就是为了分析人物,分析主题而去阅读文章似的,主旨的多义性和解读语言的生成性都被忽视了。一篇经典名篇,只是被贴上了“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标签就又被束之高阁了。
所以2011年重新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完全放弃了原来的问题设计,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从品析语言入手,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请找出文中人物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分类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称呼的?”这样就以小见大,以具体形象的称呼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阅读。而且还将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涵盖在内,还辐射到了人物形像的分析与社会背景的渗透,避免了肢解作品的弊端。同时,由于所有的感悟都是建立在具体可感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所以人物形象也就鲜活、立体起来,不再是平面的、简单的符号。教学效果比以前好多了。
在散文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上,也可以从语言品析入手。例如在讲析《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个语段,设计的主问题是:“小雪点缀的小山,妙在哪里?”围绕这个主问题,学生回答:妙在颜色,妙在语言,妙在修辞,妙在意境,妙在情感……一个“妙”字引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精彩纷呈,不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赏析,而且还挖掘出了文章主旨,这样就避免了教师一会儿问表示颜色的词有哪些,写作顺序是什么,一会儿又问修辞等零碎的问题,因而,这一主问题的设计也就真的达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
四、从体会情感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也需要语言来表达,情感更是一篇文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比如八年级下册的《春酒》,它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诗般的语言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著名学者杨振宁说:“问题提得好,等于创造完成了一半。”所以,本节课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我喝到了一杯 的酒,感受到了。学生速读课文之后,结合对文本语言的初步理解,谈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在这个主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纷纷感受到母亲的慈爱、温柔与好客,解读出地道的家乡味、浓浓的乡情,等等。这个主问题具有辐射性,可以引申出对文中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风俗习惯等问题的探究兴趣,同时这个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文本,自主挖掘情感,走出了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学生被动思考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理想。
大家都熟悉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上课时都会落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目标,我们当时就从文章的情感出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本文的爱国情感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学生自然地就从分析人物入手,抓住了各种描写方法并结合重点语句进行了解读,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也明白了爱国不是空谈,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中,这个问题就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主问题设计的角度可以是灵活多样的,上学期我们在讲《变色龙》一课时,对于课文的写作背景,我们就没有把它当作课前资料出示给学生,而将它设计成主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通过这个主问题,学生主动关注到了文中几处关键的细节描写,像四次提到法律,两次描写围观群众,一次环境描写,等等。这就避免了老师将这些细节一一点出,牵制性的让学生思考的局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五、从学情出发灵活设计主问题
通过分析学情来设计主问题也很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真切感悟会更好。比如:我们在讲《社戏》一课时是这样安排的。
概括完文章的情节,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我们设计主问题:请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一段情节最有趣味,说说理由。因为文中有很多情节充满了童真童趣,可以促发学生童年生活的感受,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因而这堂课学生们兴味盎然。如果我们只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来处理本文,就不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情,课堂才可能是高效的。
再如,在执教鲁迅先生的《雪》时,第一次的主问题设计是:对于文中写到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鲁迅先生更喜欢哪一种?
应该说这个设计简洁明了,但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我们发现忽略了所教学的两个班学生的差异,于是为了降低难度,使教学更加清晰有效,将主问题设计作了如下改动:你觉得朔方的雪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江南的雪景是一种怎样的美?美在哪里?你觉得鲁迅先生更欣赏哪一种美?你有什么依据吗?
这样的主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基础差的班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们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主问题的一点浅见,可以说主问题的设计还不仅仅是我们提到的从文章标题、中心句、语言、情感、学情等方面切入,还可以从作者的写作方向、读者的认知角度、人文思想的渗透等多方面进行设计。
在一年的实践中,我们不断的研究,有收获有反思,当然也有困惑:
1.主问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实践上有时难以兼顾到阅读能力偏弱的学生,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主问题的提出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可是如何让思维有序,课堂条理清晰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同时,关于主问题设计我们也要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只有教师功在课前,才能精在课上。
其次,教师要进行文本细读,找到牵动全篇的主线。
再次,主问题的设计要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主问题设计 篇5
龙游模环初中 徐铁祥
[摘要]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当前教师不太重视对课堂“主问题”的研究,课堂提问上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致使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低下。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教师深入备课的前提下,分析提问存在的现在问题,着重探究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主提问的设计路径,以期盼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优化得以实现,并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做出努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益。
[关键词] 主问题、有效性、多路径、思考
随着语文新课准的颁布和新课程的试验的推进和深入,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形式逐渐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取代。然而仔细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益仍是不高,“满堂问”或 “一问一答式”的所谓 底层次“对话”教学仍唱主角。这种 “对话”由于缺少必要的深度,对学生没有思考的挑战性,也由于学生习惯于被动的“对话”也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师生之间、文本之间很难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我们没有抓住语文学习中的核心问题有关。.一堂课45 分种课堂如果多消耗在零碎的问题上,势必影响课堂的结构和效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以设计 “主问题”来带动课文的阅读教学,对新课程的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简化教学头绪,减少大量的无效提问,把语文课真正还该学生;而且也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处理好预设和生成关系,提高把握课堂,驾御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堂阅读教学“主问题”有效性的内涵
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那些零碎次问题而言的,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起支撑地位、起主导作用,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整体性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发展性学力。“有效”指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引领阅读教学的“主问题”以下之特点:
首先具有信息集约性。即根据教学主干内容,呈现一个或几个需要学习探究的主问题,让学生围绕主问题展开各种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的那种琐碎的提问,它能起到以一当十的功效。
其次具有高度整合性,即它是经过高度提炼,是一总能引动整体性阅读教学的问题。
再次它具有自主生存性。即它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自主生成让学生有成就感。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设计 “主问题”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教学,对新课标下语文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此本文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精心选择适当的点切入新课文,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多路径设计“主问题”
从课文关键处切入。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理清文路把握课文的某些连接点,如关键词、或过渡句或中心句,并围绕这些连接点去探究,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是有好处的。例如,在教《愚公移山》时从“有多少人参加移山大行动?”的关键处设置主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既落实了“且”、“叟”、“龀”、“遗男”、“荷担者三夫”、“遂率”,以及“遂率”句的主语省略等知识,又为后文分析理出了清晰的头绪;从人到事,“这件事做起来难吗?”把学生引导到“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能能显示出人们的不同精神面貌”这个方面;这样的问题,正是教者以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而设计出的主问题。
从内容的矛盾处切入。有时课文中前后有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由此设计问题,可激发生疑,共同探究,理解文章之合理性和精妙处。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课文内容本身的种种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来设问,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如鲁迅的《孔乙己》末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这样的设问一出,立即会引起学生对文章作深入钻研。这种居高临下的主提问设计,可以学生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去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文章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的阅读能力。
从课题切入。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题眼则是课题中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如,《我的叔叔于勒》,的全文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由“盼”到“怕”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现实的,教学时就可以从课题切入:“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菲利普夫妇眼里又是怎样一个人,有过哪些称呼变化,是什么主宰着这些变化?怎样理解文中“这是我的叔叔,我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样的句子?这样,紧扣课题精心设问,突出重点,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的问题着眼教材的整体把握,覆盖面广,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提纲挈领式的主问题,对提高教学效率显现了重要作用。借对比切入。一篇文章,总有几个词语和句子的内涵比较丰富,思想比较深刻,能集中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有的词句还反复出现,教学中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去理解掌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木兰诗》教学时,不妨让学生找找有几处声音对比?起到什么效果?这样的问题应该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也是能激活学生思维的。两句诗,写了两类不同的声音,一是“唤女声”熟悉的声音,一是流水声与嘶叫声,两相对比,深刻反映了木兰复杂、矛盾的心情;“唤女声”,写的是亲情,表现木兰的思家之情,流水声与嘶叫声写的则是战情,表现自然环境之严酷和战争环境之严峻,两相对照,又可见木兰毅然抛却思家之情服从卫国之情而勇敢奔赴前方的精神;两次“不闻”表现木兰从军之坚定,两次“闻”则表现木兰历练之丰富,“不闻”与“闻”的鲜明对照,又深刻表现了木兰忠贞报国的精神。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要善于从对比之处去挖掘,那么问题即能满足学生的好奇的心理,有能带动从字词到篇章的理解,小小的问题拨动全文,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抓细节切入。在教学中,文章中的细节的作用令人叹服,它对刻画人物、塑造形象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细节,细细地加以品味和探究,并以此为切入点设计问题。教《孔乙己》时,讲到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时的情形,可以就孔乙己的穿着问:“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有的从孔乙己身着长衫到“剥”去长衫再到悄无声息地离开人世,这一悲剧沉痛地诉说了旧社会读书人的悲惨命运,无情节地鞭挞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本性。正是细节成功把学生带到主人公内心世界中。恰当的在细节做文章,把细节放大,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循思路切入。思路,是指作者写文章过程中思考的线索、脉络。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提问要体现作者的思路,这就是“遵路”。教师所提的问题若能紧扣文章思路,学生就有“序”可循,顺藤摸瓜,便于逐层深入地理解阅读对象。比如《口技》一文,开头“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就巧妙地暗示了表演者演技的精湛和绝妙。教师可紧扣“善”字展开讨论,看文中表现口技人之“善”有哪几个方面: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此为一“善”;表演的内容生活化,表演一家四口深夜醒而复睡又遇大火的复杂情景,此为二“善”;观众“伸颈,侧目”,直到害怕得要抢先逃跑的神态变化,更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此可谓三“善”。通过“善”字的理解切入本文进行教学,不但统领了全文内容,而且将作者的行文思路比较清晰地凸现出来了。
三、设计主问题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的设计路径是多角度的,它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它也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要发挥主问题的设计有效性,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教师在选择切入点,首先要选择凸显语文教学的 “语文个性点”即以语文问题为教学中心,让语文充满生活的源头火水,围绕生活情景设置问题,围绕生活观照问题,围绕思维演绎问题,这样组织教学才不会走题,才不会让语文背上不该背的包袱。
其次,要选择主问题中的 “审美点”来组织教学,使语文课充满意味深长的美感,不能让语文课变味,作一些纯理论的分析,沦为其他课的附庸。
再次我们在采用主问题教学时,要精心选择 “问题链”课堂教学的线索应该是一个问题链,丝丝入扣,环环相连,使课堂显得严谨。
最后运用主问题教学时,要寻找设合 “教师教学个性点”,在课堂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展现教师的风采,切忌人云也云。
结语:
课堂教学中找准主问题的切入点,巧妙提问,就犹如投石击水,击石发光一样,可以改变平庸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探究的乐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余映潮《语文教学通讯》2003.05 《问题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母法》陈礼林《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9 《《语文课程标准》
主问题设计 篇6
咸丰县民族中学 马素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指的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杨振宁也说过:问题提得好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教师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站在读者的立场上、站在教师的立场上、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认识文本、解读文本,审视文本的精神内核,并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点,设计出符合文本精髓的主问题展开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尊重主体,引导体验,组织交流,促发提升,使课堂的教与学表现出生命的丰盈。只有老师充分的预设,有效的提问,适时的点拨,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才能实现与文本共舞,才能实现课堂高效。
一、什么是主问题
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琐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即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 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的设计。
二、主问题的特征:
(1)从设问内容上看,主问题是经过精心思考概括的,是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而非用“是否”来简单回答。
(2)从设问时机上看,主问题是有意安排的具有一定思维科学顺序的,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而非随意地一时兴起。
(3)从设问效果上看,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内在牵引力,并能形成教学活动板块,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而非转瞬即逝。例
李秀琼老师《猫》主问题设计:
(1)课文写了三只猫,是从哪些方面写的?着重写了第几只?(2)第三只猫的亡失,“我”的心情究竟怎样?为什么更难过得多?(3)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你曾经冤苦、误解过别人吗?你此时最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 例:陈中华老师《观舞记》主问题设计
(1)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2)作者是怎样描绘印度舞蹈的“飞动”美的?
(3)文章通过描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有一种飞动的“美”,那么,你认为她们的舞蹈之所以如此的惊人,如此的优美的原因是什么?
(5)冰心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和自己的赞美之情吗?
李老师和陈老师设计的主问题,便充分体现了以上三个特征。他们都是经过精心思考概括的,有一定的科学顺序,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内在牵引力,形成了教学活动板块,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三、如何进行主问题设计
1、从整体阅读而言,分初读阶段、主体阶段。
(1)初读阶段:以问题牵动对全文理解,凝聚阅读兴趣,提高品读质量。例: 课文写了三只猫,是从哪些方面写的?着重写了第几只?(《猫》)例:
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观舞记》)
这两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方向,交给学生初读任务,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凝聚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品读课文的质量。
(2)主体阶段:以问题形成教学活动板块,形成清晰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参与讨论。例:
《观舞记》主问题设计
板块一:自读感知
观舞之美
1、请找出文中关于舞蹈描写的语段。2、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
板块二:理解感悟
寻舞之美
读课文11-18段范读,寻找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以“我认为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美在,你看
”的句式表达出来。
板块三:合作探究
求美之源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有一种飞动的“美”,那么,你认为她们的舞蹈之所以如此的惊人,如此的优美的原因是什么?
板块四:质疑升华
探舞之魂
冰心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和自己的赞美之情吗?请同学们结合最后两个段落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对印度舞蹈的热爱,对印度人民的热爱,对印度文化的热爱。对生命与心灵的悦动与狂欢的赞美。陈老师对这一课的主问题设计,便是以问题形成教学活动板块,形成了清晰的教学思路。„板块式思路‟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呈„块状‟。这种„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以„教学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结构课堂教学。”使用板块思维,能让教学结构更加清晰,教学内容更加优化,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最终达成课堂高效的目标。
2、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略)⑴可从文章的主题思想。⑵可从文章的结构角度。⑶可从语言品析的角度。
⑷可以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入手。
(5)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四、设计有效“主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活动有三个步骤:首先让学生对全文的感知感受;其次对局部及细部进一步感受揣摩;然后对全文的整体理解进而进行评价赏析。李秀琼老师在教学《猫》这一课中所设计的主问题,便体现了这三个步骤。比如第一问题“课文写了三只猫,是从哪些方面写的?着重写了第几只?:便是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第二个问题“第三只猫的亡失,“我”的心情究竟怎样?为什么更难过得多?”便是对文章局部及细部进行感受和揣摩。第三个问题“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第四个问题“你曾经冤苦、误解过别人吗?你此时最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便是对全文整体理解而进行的评价和赏析。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看提问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的“主问题”对牵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中华老师在教学《观舞记》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留给作者的最深刻的印象,学生便会很快进入到文本中,搜寻“目标”,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说出“飞动美”这个词得到老师肯定之后,兴趣渐浓,然后陈老师顺势抛出下一个问题,让学生找出写舞蹈美的段落和句子,然后说出作者是如何写的,并用“我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美,美在,你看
”的句式表达出来。学生细读文本,积极思考,在较短的时间得出了“美在形体,美在服饰,美在心灵”等答案,在陈老师的不断点拨和肯定中,生的探究欲望也越来越浓。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便能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快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自然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3、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
在李秀琼老师教学《猫》这一课中,他问学生:第三只猫的亡失,“我”的心情究竟怎样?为什么更难过得多?他用这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由思考猫引到思考人的方向,学生通过探究,便明白作者并不仅仅是在写猫,更是在写人。由猫的悲剧反衬出人对待事物不平等的心态,然后得出关爱生命,同情弱小这样一个主题。而李老师此时并没有停下来,他又让学生去评价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于是学生的思维又得到进一步的牵引,他们又从文本中收集信息,说出了“主观臆断、知错能改、善良”等词句,这又让学生从做人方面获得了收获,他们思维深度也得到了拓展。李老师设计的几个主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理解文本而最终走出文本,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思维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活动交流中迸发的思维火花点亮了课堂的每个角落。自由读、个别朗读、齐读、老师范读更让课堂的语文味儿十足,学生读中感,读中悟,读中明理,充溢着阅读的感性与思维的理性交融的勃发之气。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问题牵引,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说中交流,在问中理解,极大地发挥了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潜能被唤醒,既训练了听说与读思相结合的能力。又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创新设计 篇7
阅读教学主问题, 指的是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和支撑作用, 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品析、创造的重要问题。其特点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少, 以一个问题为主, 有时用一两个补充问题辅助;提出的问题精, 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实, 能紧扣课标知识能力体系;提出的问题活, 能激发学生思考, 体现思维个性。主问题所追求的是“一问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 所引领的是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
如何进行主问题的创新设计? 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悉心研读教材, 分析了解学情
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本人对课文的解读要立意高远, 站在课文之外看问题, 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和把握, 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
《祝福》作为经典小说, 可提的问题诚然很多, 但在教学时可以理出两个大问题: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是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这样, 不是以知识版块为立意静态地呈现问题, 而是直接抽取能逼近小说主题又能统摄全篇的核心问题。
二.立足文本, 分析文本体裁、题材特点
在文本内容上, 可以从不同文本的核心特征入手设计主问题。现行的文本样式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这四类文本, 抓住这些不同文本样式的核心特征———诗歌的凝练含蓄、散文的感情基调、小说的人物描写和戏剧的矛盾冲突, 就可以针对性地设计核心、关键的问题。
譬如小说《宝玉挨打》, 研究题目后, 结合课文内容, 可设计三个主问题:为何挨打?贾政如何打宝玉?众人对宝玉挨打有何反应? 在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以后, 再让学生对小说中使用精妙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细节、一段情节进行精彩评点 (教师先做一个评点示例) 就显得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了。
三.选准角度, 抓一个要点, 以点带面, 一课一得
一篇文章解读的角度很多, 不必处处落实, 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在某一点上触动学生, 引起他的兴趣, 他就可能因这一点而自主求知, 主动探究, 从而在课堂之外继续学习, 获取更多。
曹操的《短歌行》可以这样设计:诗中哪个字最能恰当表达诗歌的感情基调? (忧———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 是什么样的忧愁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忧思难忘、忧从中来”呢?通过分析诗歌内容情感, 明确诗人一忧人生苦短, 二忧求贤不得, 三忧功业未就, 进而感受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理想抱负。
四.探讨文本的多角度延伸比较
从单篇文本跳出来, 把内容或形式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阅读, 进行宏观的设计, 这更体现出主问题设计的高屋建瓴。找准文本之间有效的比较点设计主问题, 以辩论探讨为形态的文本比较对话式阅读, 实现的是对文本的更深刻理解。
如将李清照的《声声慢》与《一剪梅》 进行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由意象、意境再到境遇和情感, 感受“一般愁字别样情”, 体会诗人前后两个时期创作风格、思想情感的迥然不同。也可以将《声声 慢》与李煜《虞美人》对比阅读, 比较二人何人之愁更重。学生的理解由文本内容内涵到形式美感, 归纳出“一个女人的悲苦遭遇”和“一个男人的凄惨人生”。“悲苦遭遇和凄惨人生”的表述可看出学生 的学习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五.注意单元间各篇文章的呼应
如必修二散文单元的阅读教学可以散文特点为核心, 凸显各篇特色, 使各篇知识点相互补充, 形成知识能力体系。《故都的秋》设计 主问题为“在作者心中, 北方的秋究竟有什么魅力而令他无限热爱”, 重在品味散文的语言和情感; 《荷塘月色》的主问题设计为“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重在关注散文的情感和结构; 《囚绿记》主问题设计为“我为什么囚绿, 又为什么放绿怀绿呢”?重在探究散文的主题。这样逐一突破, 依次完成散文教学任务。
语文教学要有效设计主问题 篇8
情境描述之一:感知凄美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后,老师请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一位学生借用鲁迅的话解释自己对课题中“悲剧”的理解:悲剧就是把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李老师顺势抛出问题:季羡林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描写这些美好的事物的呢?(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古藤之美的段落或语句)
生:第8节中“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作者描写时抓住了古藤的形,十分形象。
师:虽说作者是抓住它的形描写,但表达的是一种敬仰,敬仰的是古藤的精神。
生:还是这一节,“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写闻到它的幽香;‘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写听到的声音;‘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既有看到的色彩,还写到由此产生的联想”。作者从嗅觉、听觉、视觉和感觉等角度来形容古藤,非常形象。
师:是啊,他调动了各种感官,写出古藤形、色、味的美好。这使季羡林的内心感到无限的愉悦。难怪他会“顾而乐之”了。还有其他关于美的描绘吗?
生:第3节写了幽径的美。写了这里的色彩美“翠色在且”、“一团浓绿”;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等。
随机感悟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李老师抓住本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核心——“理解古藤悲剧的内涵”来设计问题。他首先提问——季羡林先生在文中如何描写古藤的美?为后来理解古藤悲剧蓄势,不失为妙招之一。曾记得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说过。教师精简课堂提问,提高问题质量,是使课堂教学更加简洁明快的最重要措施。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以问促读,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潜心读书的课堂。
感受古藤之美后,老师并未停止追问,而是承前发问:悲剧既然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作者内心涌起的该是一种沉重压在心头,一种凄凉、一种悲哀无法排遣。这种美,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凄美。学生思考后感受到这种“凄美”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学生又联系“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中“初绽”和“还”,体会被砍藤萝那种无辜,那种无助,读出这种“凄美”。在教者示范朗读下,同学们进入创设的凄美情境之中。
情境描述之二:探究主旨
师:躲过了十年浩劫。1992年这出悲剧又重演了。我们从哪里看到、读到、体会到这种悲剧给作者带来的悲哀呢?(老师提醒找到了可以与前面的美对比着读。巡视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从第14节中找的,就锁定这一节研读。此后,师生间的思想的碰撞再次激起火花。)
生:我觉得这里体验到的应是一种愤慨,一种惋惜。(师:那谁来读一读?)
生:(读)“……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到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师:没能听出来,再试一试。)
生:(再读。)“……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语速稍慢,突出“万分”“又”和“无门”。)
生:(评)他读出了一种无奈
师:古藤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生答是“美丽”)
人们给它的是什么?(生答是“毁灭”)
师:(小结)对呀,愚昧灭美,这才是悲剧所在。(板书“愚昧灭美”“悲剧”)
师:(再问)作者在字里行间还隐含着一种什么感情?
生:还有对争名逐利之人的一种愤慨。如第14节后半部分“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师:是的,因为这里的“人们”缺少一份关爱,同情之心。(同学们齐读,感受这种愤慨之意)
师:末句重复用词。写的是“哭泣”,实际是对人的控诉,也是一种提醒:对古藤要关爱,要维护。那么,季羡林先生仅仅是要我们认识这样一场悲剧吗?
生:应该不只是这些。还有期待:希望人们要有爱心,懂得关爱自然,维护美的、真的、善的。
师:不错,没有良知,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更是一种悲剧。这种悲剧在现代生活中不能重演。
随机感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本节课围绕探究悲剧的内涵设计的问题之二是:既然悲剧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美呢?由于教学中的这种“主问题”涵盖全文内容,覆盖面极大,因此,课堂也就成为了所有的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学生对美的认识已有了文字上的研读,情感上的共鸣;对愚氓之人砍掉古藤的控诉、愤慨已有了深入分析,此时理解对美的毁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摧残就有了扎实的根基。在师生对话中,引起读者(在场的学生)和听众(听课教师)深刻思考的应该是:这一幕悲剧如果发生在“十年动乱”期间,是不足为奇的,因为那是一个悲剧的年代,可是它发生在“十年动乱”结束十几年后的今天(写作是在1992年),这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这十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迅速提高,已经奔上小康之路。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显得那样贫乏。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维护之,并不仅仅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博爱之心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是否具有健康、积极、良好的精神素质的大问题。
这样的悲剧如果是发生在偏远落后的荒蛮野岭之间。倒也罢了,可它偏偏发生在中国最具历史文化渊源的北大。这里是中国文化精英的聚集地,是思想最为解放的最高学府!然而(注意,文中第11节起始词就是一个“然而”,可说是意味深长!)堂堂燕园竟没有第二人关注藤萝的生死,并为之悲哀的,这才使其悲剧意味更加浓重。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对美的珍视。对真善美的呵护与追求,已不止于文章本身了。这种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的主旨探究,着实可见李老师
对文本的钻研之深,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之切。
情境描述之三:质疑解疑
(师生对话。探究主旨之后,李老师问还有什么疑问时,学生提出了一个个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以下略举一二。)
生:第12节“真正的伟人们是绝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绝不能成为伟人”,作者对真正的伟人是什么感情?
老师提醒书后探究练习二中也有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里说“我”是个渺小的人,“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实际上是说自己有同情之心。有爱心;而这些“真正的伟人”却没有爱心,有着对“真正的伟人”的一种鄙视。
生:作者写的是古藤被砍的悲剧,标题却是“幽静悲剧”,为什么用这个标题?
老师结合前面的理解,在与学生交流中达成共识:这是自然生态之中的悲剧。愚氓好像灭的是古藤。实际虽离十年浩劫已十多年,但这样的悲剧仍旧发生,实属可悲可叹。所以“幽静悲剧”可理解为是一种象征。
生:第16节“十字架”该怎么理解?
师生互动:“十字架”有两种理解,一是沉重的负担;二是从基督教上说,是一种信仰。(比如我们有些年轻人挂在胸前)这里可理解为一种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维护。学生还作了补充。认为这里可以看成是有了一种责任。对万物的同情心和爱心。
案例反思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教师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站在读者的立场上、站在教师的立场上、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认识文本、解读文本,审视文本的精神内核,并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点,设计出符合文本精髓的主问题展开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尊重主体,引导体验,组织交流,促发提升,使课堂的教与学表现出生命的丰盈。李老师充分的预设,有效的提问,适时的点拨,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实现了与文本共舞。
1,有效的提问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看提问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的“主问题”对牵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李老师抓住两个核心问题来理解悲剧的内涵:其一就是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中是如何描写古藤的美的。课前,学生已经对文本作过充分预习。课上整体感知之后,爱美之心皆有的同学们自然会再次带着疑问和兴趣去研读文本,并且借助“品读”来寻找美,认识美,感知美。随后,李老师再设置一个坎:作者要写的是这株古藤被愚氓之人所砍这场悲剧,有同学会想: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幽径之美呢?这像在原本趋于平静的湖面再次投石激起涟漪,触发大家的再次思考。幽径神奇而美丽,如诗如画,秀色可餐。生于其间,长于其间的古藤萝呢?——应该更是一个不同凡响,让你难以忘怀,让你刻骨铭心的角色。学生们悟到,这样来写幽径的美,是一种有力的铺垫、蓄势——用不同寻常的神奇秀美的环境来烘托古藤。可见,良好的提问不仅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
2,有效的提问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本节课围绕探究悲剧的内涵设计的主问题之二是:既然悲剧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美呢?因为古藤就是生长在美丽的幽径之中的。这便使原先所细细品读、感知到的古藤的美更笼上了一层悲怆的意味,古藤之美自然成为一种难以接受却不得抗拒的“凄美”。学生据文思考,并进行了对比,感知悲剧的内涵是愚氓之人对美的毁灭,由此拓展到作者是想激发人们对美的呵护。对真善美的珍爱与维护。活动交流中进发的思维的火花点亮了课堂的每个角落。自由读、个别朗读、齐读、老师范读更让课堂的语文味儿十足,学生读中感,读中悟,读中明理,充溢着阅读的感性与思维的理性交融的勃发之气。回看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问题牵引,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说中交流,在问中理解,极大地发挥了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潜能被唤醒,既训练了听说与读思相结合的能力。又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3,有效的提问能给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时空。当学生围绕悲剧的实质发问质疑时,课堂也因思想的碰撞而更具质量。学生在发问中理解了作者对“真正的伟人”所持的鄙视之情,思考着“幽静悲剧”背后深广的象征意义,接受了作者愿意永远永远将“十字架”背负下去的厚重责任感。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加深了大家对作品悲剧内涵的理解,而这,正是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恰当而得体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增加学生对主旨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这种课堂质疑发问的有效,其前提恰恰就是教师主问题设计的精当。
课将结束,李老师联系“责任”这个话题适时向大家推荐,要想更好的理解作品内涵。可以去阅读作者当时所写的散文集《牛棚杂忆》,这给学生再次拓展了问题意识的时空。《牛棚杂忆》与本文同时期写作,责任的承担是相通的。这其中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作者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因此季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当学生对课文的领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顺势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其实,阅读季老先生的书。不只能更深一层理解文章主旨,还让21世纪青少年走近这位“最难时也不丢掉自己的良知”的大家,去感知他的品格之高——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我想,这也体现新课程思想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初衷了吧。
【主问题设计】推荐阅读:
课堂主问题设计06-21
主问题设计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11-0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有效性设计08-09
对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 吴茉莉11-22
主问题06-25
主问题教学09-23
问题设计10-06
科学设计问题07-19
阅读问题设计07-19
精心设计问题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