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主问题设计

2024-06-21

课堂主问题设计(通用8篇)

课堂主问题设计 篇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

张琳

摘要: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和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只有设计优质问题,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主问题设计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的提问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如提问太,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题越多,启发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结果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看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艺术。因此,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现象

根据几年的教学观察与体会,许多语文教师在运用提问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不切实际,空洞无效。所提问题远离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设计与推出缺少台阶,空洞浮泛,令学生无从下手,甚至丈二和尚难摸头脑,反而浪费了许多课堂教学时间。我在实习时,教四年级的语文《巨人的花园》 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时,设想了很多问题。在公开课上,我按照预设的教学问题一连串的提问,一节课下来倒是教学环节紧凑,可是各位前辈说提问太杂太乱,导致课堂华而不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

(二)杂乱无序。一堂课,教学问题提了不少,葡萄串似地一嘟噜一嘟噜,不分大小轻重主次,呼啦圈般连着往学生头上套,变“一灌到底”为“一问到底”,但因为问题的设计求量不求质,使学生缠入问题的网中,失去了学习目标。例如,我在一次观摩课上,我们同年级的优秀老师,她讲的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她课堂主问题设计的很巧妙,层层递进,有序不杂乱。后来我在讲这课时,也是根据这个老师的思路去设想问题的。围绕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区别、态度去提问的。上完课,写反思的时候就明显感觉这课的问题提的恰到好处。

(三)方式单一,思维疲劳。教师提问总是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或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要依据文本顺藤摸瓜,总能顺利找到答案,这种提问对启发学生的思维价值不大,学生易产生思维疲劳,疏于动脑,甚至懒于动脑。其实,这些问题在我实习的时候都遇见过,我设计的主问题要么太难,使得课堂压抑,学生没兴趣;要么过于简单,使得课堂变成一团乱。当时的我就是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去发问的,也没有去更多的关注学生。

(四)挖掘教材不深。由于对教材与学生实际缺少深层把握,所提问题仅仅局限于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解析,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忽视了语文作品中隐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其实,机器,而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追求真善美的人。备课要做到“三备”:备学生、备课标、备教材。

二、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要掌握好“提问”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认为,主问题设计不失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一个好方法。科学合理的主问题设计,它能调动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潜能。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主问题设计谈四点体会:

(一)以学生为本,主问题设计力求符合客观性。

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不适宜太宽太大,含糊不清,如果问题问得漫无边际,课堂定然会出现僵局,教师也只有自问自答,包办代替,这样就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师生教学双边活动缺腿;问题也不能超越学生知识水平,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我之前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文时,如果地设含糊地计问题“这则童话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提问学生,很有可能会使学生困惑,难以回答。若进行层层递进的引导,效果则会大不一样。上述问题可以这样设计:

1、巨人第一次斥责孩子们时,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巨人第二次斥责孩子们时,花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当巨人第三次斥责那个小男孩时,他本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花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分层设计问题范围比较窄,学生容易理解,理解了这几个问题,再问巨人最终明白了什么,那么,这则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一问题也就不难而解了。

(二)变散为聚,主问题设计力求理清文章脉络。

有效的提问忌散贵聚。散,就是散乱零碎,缺乏整体性。聚,就是简洁凝练,具有整体美。语文课堂提出的问题不能凌乱,以免把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即,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文章的主线,围绕学习目标,把备课中预设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避免架空分析教材,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兰兰过桥》这一课文,我们可设计问题:

1、课文写了哪两种桥?

2、这两种桥各有什么特点?

3、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把这几个问题归纳,恰好就是文章的脉络:课文介绍了潜水桥和塑料桥。潜水桥结实而又透明,是实实在在的桥;另一种 塑料桥 携带方便而又轻巧。

(三)化顺为逆,主问题设计力求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只有遵从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的原则,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提问,才能开拓学生思路,突破重难点。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化顺为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顺,就是顺问,即教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逆,就是逆问。它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回答问题。逆问的妙处在于借助正反对比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比如,我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勤狮子非常刻苦地练习生活的本领,不是顺问“勤狮子刻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而是逆问:“懒狮子每天都在干什么呢?”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再结合课本上的插图,从而理解了只有刻苦学习生活的本领,才能生存下去的道理。通过逆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在逆问中,文章的重难点也就突破了。

(四)挖掘内涵,主问题设计力求追求真善美。

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教化学生,如果语文教师能深入挖掘作品的真善美,来滋养学生的生命,让他们在真善美的熏陶下,快乐成长,那么,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因此,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就要有利于把语文作品中隐含的丰富思想内涵挖掘出来,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设计方向一方面可以从整体作品的思想内涵上着手,如我在教学《棉鞋里的阳光》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妈妈为什么给奶奶晒棉被?

2、小峰看到妈妈给奶奶晒棉被后,他是怎么做的呢?学生经过思考交流,逐步认识到:我们要学会关心家人,尊敬长辈。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作品词句深层意义下笔,引导学生琢磨理解语文教材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感悟作品的能力。如学习一年级《两只鸟蛋》一文时,根据句子“我小心地捧着鸟蛋,把目光投向高原的蓝天”进行设计提问问题:为什么要小心的捧着鸟蛋?从“小心的”和“捧着”两词上理解,很快能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语文教学要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提问的问题设计上,相互切磋,互相探讨,精心构思,恰当运用,是我们的课堂可以牵住学生的心。

课堂主问题设计 篇2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效率,主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这里的“问得巧”, 就是要讲究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重要方法。高质量的课堂提问, 可以说是一门教育艺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总是存在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 问得茫无边际, 问得无穷无尽, 也问“走”了学生的兴趣。

如何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认为, 关键在于“主问题”的设计, 余映潮老师说,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 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 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所以, 教师通过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牵引力的“主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就可以串起教与学的几个活动板块, 避免零碎的、肤浅的繁杂提问, 让课堂显得更从容、更清晰, 也更轻松。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设计主问题。

1. 既然主问题着眼于带动学生对课文整体解读, 那么我们可以从文本中凸显的主要矛盾入手设计“主问题”, 这样既可以对课堂的活动和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牵引力, 又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如《雷雨》一文, 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戏剧, 涉及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情感、戏剧中的潜台词等诸多的内容, 在教学时我设计一个主问题: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这一问题提出来之后, 立即引发学生的争论, 随后, 我让各执一词的学生在剧本的字里行间找依据, 周朴园是如何对待“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的, 看人物的表情, 品人物的语言, 体味里面蕴含的潜台词。这样对文本的再三品读中, 读出语言的形象性, 学生逐渐进入情境, 深切体味到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 与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 想到一块, 从而产生心灵共振, 情感共鸣。

再如, 在教授《祝福》一文的时候, 我提出一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是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你认为呢?在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讨论解读后, 小说的构架清晰地显露出来: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她的一生注定是没有春天的一生, 而结局的巨大反差使学生真正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感受到悲剧独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样, 学生在不停的讨论中, 对人物有了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2. 主问题要贯穿课堂始终, 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深层次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所以主问题的设计要有总领性, 引发的每一个子问题都能构成课堂上的一个教学活动板块, 让学生在逐步引导中如剥茧一样明白问题的实质。

如教学《贝多芬百年祭》时我这样设计主问题: (1) 俗话说“文如其人”, 我们也可以说“乐如其人”, 从文中看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震撼力?他又有怎样的人格魅力? (2) 请你结合你的理解为贝多芬做一个人物速写。 (3) 假如你站在贝多芬的墓前, 请你为他写一段哀悼词, 表达对他的崇敬和哀思。这样引领学生抓住文章的整体思想, 领悟文章中的高超的语言、技巧, 从而提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3. 主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开放性。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只有针对文本提出能开拓思维空间的开放性问题, 问题有参与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有较强的思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学生才能更充分地进行读、说、思等活动, 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体。

比如, 《孔雀东南飞》, 由于篇幅较长, 被认为是公认的“长诗”, 很难很好地教授, 所以, 我找准突破口, 提出一个“以一当十”的主问题:刘兰芝到底是一个好媳妇, 还是坏媳妇?

(1) 学生发言。有的说刘兰芝是个好媳妇, 她勤快、美丽、对爱情忠贞;有的说刘兰芝是个坏媳妇,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有的说……通过这个问题, 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了文本。

(2) 教师调控。组织几种见解, 重点讨论这几种见解 (这样可以避免讨论漫无边际) 。

第一种, 好媳妇:孝敬婆婆, 勤劳善良, 聪慧美丽, 对爱情忠贞。

第二种, 坏媳妇:“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太过自主。

第三种, 折中意见, 认为她“不好也不坏”。

此时, 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研读, 而我也不闲着,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不放任自流, 而是有效调控, 让讨论朝纵深处发展。

(3) 引导学生探究:如果刘兰芝不是一个坏媳妇, 婆婆为什么要儿子休妻?这样, 逐渐深入, 让学生分析婆媳之间的矛盾, 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造成悲剧的原因, 使得学生既深入了文本, 又提高了思考的能力。

4.“主问题”设计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主问题”设计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 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用目标引领问题设计。目标是所有教学行为的前提, 教师的备课, 主要精力还应放在目标的设定上, 用目标来解决问题的设计。所以, “主问题”的提炼和概括, 关键还要看目标。比如《荷塘月色》是一篇老课文, 教者如麻, 经验颇多。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容易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针对本单元的目标———揣摩语言, 体味情感, 我在教学中提出了两个“主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

(1) 找出文中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精彩句子, 并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 找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 用线段依次连接这些地点;并且选用合适的词语分别描述作者在不同地点的情绪。

这两个问题正好符合单元教学重点“体会文章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以及情景交融的方法”, 让学生既简洁又全面地把握课文。

(2) 处理好问题与学生的关系。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习能力是制定“主问题”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问题难度过高、过低或过宽, 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比如, 在技能单元“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导读课中,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阅读《荷塘风起》, 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这个问题有层次, 难度适中, 适合学生分小组讨论、整合, 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学内容的取舍。一篇文章可讲的东西很多, 有人说, 给他一篇《荷塘月色》, 他能讲一个月。因此, 教学内容的取舍是教学有效的重要前提, 也是“主问题”设计前必须考虑清楚的。比如《离骚》, 可讲的内容就很多, 背景、作者、诗歌源流、诗歌内容、诗歌艺术、文言知识等, 讲上一个星期不在话下。我在教学时提出了“屈原为什么要投河自尽”的主问题, 让学生重点理解诗歌中屈原所流露出的“出身高贵、才德高举、抱负高远”的情感, 体会他“举世皆醉我独醒”的苦恼, 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而清晰。

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的问题, 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整体性阅读,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疑点, 进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引导他们去探索, 去解答问题, 从而提升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设计主问题,课堂更简洁 篇3

[摘 要]]《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一课时教学,在检查学生预习,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直奔主题,抛出主问题“这株柳树究竟‘神奇在哪里?为什么会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并根据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这样,使课堂教学变得简洁而高效,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实录 主问题 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06

一、 引出诗句,激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一篇文章。来,一起读一下题目——(学生齐读)青海高原一株柳。

师:说到柳,大家都不陌生。你们想到了哪些描写柳的诗句?

生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诗句中描写的柳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风情万种的姿态令我着迷。

生2:每到春天,柳树那生机勃勃的样子给我印象很深。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陈忠实笔下的柳树与我们印象中的柳树可大不一样。究竟怎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在走进课文,揭开谜底之前,我先来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情况。

【评析:古往今来描写柳树的诗句不计其数,而这些诗句几乎无一例外地描写柳树纤弱娇嫩的形象。余老师引导学生由背诵描写柳树的诗句到交流诗句中柳树给人的印象,自然而然地引起学生将之与陈忠实笔下的柳树进行对比,进而产生探究青海高原柳树的兴趣。】

二、字词学习,突出重点

(出示:锻铸 深邃 凝滞)

师:这3个词你能读正确吗?(指名读,齐读)

【再出示:虐(lüèn üè)杀 畏怯(qiè què ) 艰苦卓(zhuō zhuó)绝】

师:这3个加点字的读音呢?如果读对了,请大家跟着读一遍。

(指名3个人读,全班齐读)

师:这课有6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今天,我想和你们一起来写这个字(出示:虐),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我们很容易把“虐”的下半部分写反。

师:你能根据字形想出好办法记住它,让自己不写错吗?

生1:我用“谦虚”的“虚”字来记,把“虚”下面的部分换成一把“剑”就是“虐”字。

生2:“虐”上半部分相当于我们自己,下半部分是一把剑。我们是不会用剑来伤害自己的,剑肯定向外刺出。

师:你分析字形并加以想象来记住这个字,非常好。老师也有一个办法,和大家分享。(范写)上面是虎字头,下面的部件,表示虎爪。“虐”表示虎豹捕杀猎物。你们想啊,虎豹捕杀猎物时爪子向哪里伸出?

生:向外伸出。

师:是啊,所以开口向外。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92页,在书上写一个“虐”字。(学生独立书写)

师: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如果你写好了,抱臂坐正,给我一个暗示。

【评析:六年级的学生早已具备了自主预习的习惯与能力。教师用指读与选择读音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本课易错字音掌握的情况,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对本课最容易写错的“虐”字,则采用让学生看字形析字理的方法,巧妙地辨识与记忆。此环节,用时不多,却很“语文”。】

三、检查朗读,直奔难点

师:这篇课文比较长,有些段落挺难读的。是不是?现在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你认为最难读的段落再好好读一读。(学生自读)

师:你认为哪个自然段最难读?(学生各抒己见)

师:看来无论长短,各有难读之处。时间关系,我们就选择第七自然段来读。现在你们再好好把第七自然段读一读,待会我来检查你们朗读的情况。

(学生练读。指名两人读,并请读得好的学生分享经验)

师:字字入目,注意停顿,再长的文章、再难读的语段,只要我们多读几遍,也就不难了。

【评析:这篇课文比较长,学生只有在正确、流利朗读的情况下才能对文本内容有逐渐深入的理解,所以读通文本非常重要。教学中,余老师舍得给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自认为最难读的段落,在此基础上以第七自然段为例让学生展示自我朗读的成果。学生朗读后,教师即时评价指导:“字字入目,注意停顿,再长的文章、再难读的语段,只要我们多读几遍,也就不难了。”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课前预习时读通文本的重要性,同时朗读方法的点拨也将对学生今后的自读产生有效的帮助。】

四、巧用对比,抛出主问题

师:同学们,课文开头用两段话来给这株柳树下定义。一段这样说——

(出示:“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学生读)

师:一段这样说——

(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学生齐读)

师:对比这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段说柳树在平原在水边很常见,接着又说它很神奇,感觉很矛盾。

师:对柳树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评价。

生:极其平常的柳树,那是生长在平原和水边的,但是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却是神奇的,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地步。

师:看来不同的评价来自于柳树差异极大的生存环境。谁再来读第二句?(指名读,全班一起读)

师:看似极其平常的一株柳树,当它生长在青海高原上时却具有神奇的色彩,甚至于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程度。那么,这株柳树究竟“神奇”在哪里?为什么会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株柳树究竟“神奇”在哪里。

(板书:神奇?望而生畏?)

师: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谁能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

生:我觉得它神奇在有着十分顽强的生命力,我想用“生命顽强”来概括。

师:“顽强”体现了它的精神,保留“顽强”,能再加上一个词语来体现它的生长过程吗?

生:我想用“顽强抗争”来概括,因为它能在青海高原上生存下来就是凭借着顽强抗争的精神。

师:是啊,这株柳树神奇在它竟然战胜了重重困难,在青海高原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请学生板书:顽强生存)

师:你描述出了这株柳树外形的一些方面,但还不全。那它的外形究竟是怎样的?你能用哪个四字词语概括?

生:外形独特。

【评析:阅读教学有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设计主问题,引领学生深入品读文本,让课堂教学变得简洁高效。《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开头是形容柳树的两段话,极其简洁,却值得玩味。一是对柳树截然相反的评价:平常与神奇;二是柳树差异极大的生存环境:平原水边与青海高原。教学中,余老师引导学生朗读、对比,品出了其中蕴含的矛盾,并悟出作者的意思:平常的柳树生长在青海高原上,成了一株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这就为主问题的抛出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品味“外形独特”,感悟“望而生畏”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第五自然段,走近这株柳树,静静地读,用心地品,看看这株柳树为什么会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程度。

(出示: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师:同桌交流一下你们的自读体会。(同桌交流)

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你们的思考所得,这株柳树为什么会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

生: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我觉得就是有两个人手拉手环起来那么粗;而且树叶生长得非常浓密,它的树冠覆盖出一百多平方米,可以说覆盖面积是非常大的。

师:你的眼前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

生:一株十分高大粗壮的柳树。

师:你说得这么好,想读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读)

师:他从这株柳树的高大粗壮,感受到它令我们望而生畏。

生:我见过的柳叶是翠绿、嫩绿的,而这株柳树的叶子却绿得苍郁而深沉。

师: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绿?

生:苍翠茂盛,焕发着无限旺盛生命力的绿。

师:是啊,那深沉的绿是经历了岁月的打磨,藏着艰辛与抗争的。

生: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师:(出示生铁铁锭图片)生铁铁锭什么颜色?

生:深灰色、深棕色。

师:这种色泽给人什么感觉?

生:深沉、厚重,饱经沧桑。

师:请你读一读这句。

(学生读第二句话)

师:是啊,这株柳树的枝叶那异于寻常的色泽也给我们强大的视觉与心灵的冲击,实在是令我们望而生畏。

生: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让我看到了它那直立挺拔的身姿。

师:这株柳树的姿态居然是伟岸挺拔的,这种巍巍然撑立的生命力实在是令人惊叹,足以让我们望而生畏。

师:同学们,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张扬着生命伟力的文字将一株高大粗壮、伟岸挺拔、色泽独特的青海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它的神奇,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程度表现了出来。捧起书,让我们用朗读彰显它的神奇,表达我们心中对它的敬畏。(齐读第五自然段)

【评析:要解决主问题中的第二个小问题“这株柳树为什么会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程度”需要往文本深处走去。这里,余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感悟、思考交流的时间,引导学生发现高原柳的独特外形是令人产生“望而生畏”之感的缘由之一,抽丝剥茧,层层推进,读出了高原柳外形独特的三种表现形式:高大粗壮、伟岸挺拔、色泽独特。作者也正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写来着力表现高原柳的这些与众不同之处,将高原柳的独特表现得精准到位。教师带着学生在文字中走了一个来回,让学生在品悟中得意、得言、得法。】

师:如此神奇的柳树,如此让人望而生畏的柳树,它是怎样生长壮大起来的?作者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它的生长、壮大的?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篇4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才能,我只不过喜欢刨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爱因斯坦

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中可以看出“善问”、“巧问”的重要性。世界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对自己卓越的创造才能做出了的解释则启示我们对问题的探究对学生的成长乃至成材举足轻重。然而现时课堂问题设计和实施,却存在诸多问题: 1.课堂提出问题多而杂。有过统计,教师平均每节课提问60次左右,因此课堂显得零碎,有满堂问之嫌。2.提问没有探究性,其中86%属封闭性问题,只有14%属开放性问题。这样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不利于思维习惯的养成。怎样避免不必要的提问,怎样设计才能有利于组织教学,才科学合理。怎样才能使课堂提问从教师提问走向学生自主提问,学生自主解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从知识的产生、发展、巩固和应用,都应有学生的自主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以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为了追求“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我们试图优化课堂问题设计,以“主问题”设计来构建课堂教学环节。

一、什么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要具备“三力”,既要具有吸引学生参与的牵引力;具有在教学过程方面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又要具有在课堂活动方面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主问题的设计要新,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

二、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几个特点

第一,“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

“不读书,我们的语文将会自陷绝境;读书,我们的语文能够绝处逢生”。教师在教课之前首先应该做到精细阅读课文,去深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读懂文本所体现的主旨:或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或高扬人性的美好品格,或表达对人情冷暖的关注,或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蕴含对世人的警示,或揭示某种社会现实,等等。这些蕴含在文章深层的主旨,只有在教师精细阅读文中才能设计出各种阅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一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对孔乙己好喝懒做、迂腐可笑而又可怜可悲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也揭露了当时国民麻木、迟钝、落后、愚昧的劣根性,表达了作者要唤醒和“改造国民精神”这样的一种写作目的。主题是极其深刻的,是发人深省的。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在《孔乙己》这篇文章中,作者抓住“偷”、“酒”、“笑”、“打”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描写孔乙己的形象,展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有什么深意?能否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谈一谈?

再如《孤独之旅》一文的内容含义深刻,富于人生哲理。为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品味文章结尾:“鸭子长大了,肥硕了,下蛋了”,试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具有怎样的人生哲理。由此引导学生领悟:文章通过描述鸭群经历了自然的暴风雨后长大了,由此反衬出杜小康经历了人生的暴风雨,也长大了,坚强了,读懂了人生的第一页。语言含义极其深刻,富于人生哲理。“主问题”所研究的是具有少、精、实、活特点的关键问题,所追求的是“一问激起千层浪”的艺术效果,所引领的是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

第二,“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通过合理有序的主问题设计,能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表现出一种高层建瓴的设计风格,有着鲜明的主体把握教学内容的特色,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可设计一个主问题:小说中“我”的故乡在二十年前后分别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归结出故乡在景物面貌方面、故乡人物方面、“我”和故乡人物的关系方面均发展了巨大的变化。师生沿着这一主问题研究课文,既理清了小说的情节,也明白了人物性格;进而就自然地归结了这篇小说的深刻主题。

三、如何进行“主问题”的设计?

1、置于课文理解的初始阶段,引导学生进入阅读。

著名特级教师邓彤老师在全国报刊协会举行的课堂教学大赛上上的一节示范课,课题是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节选出来的《宝玉挨打》。

按大多数语文教师惯常的教学思路,要先大说特说《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相关剧情,然后可以先播放《宝玉挨打》的电视片段,其后再接触文本,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一系列问题或赏析语言。

然而,邓彤老师却未按此思路设计。而是用张爱玲和王蒙等几位现代作家对《红楼梦》的颇具新意的评价来激趣导入,然后扣住小说题目《宝玉挨打》,“研究题目”设计了主问题:为何挨打?贾政如何打宝玉?品味几个“打”的动词。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再让学生对小说中使用精妙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细节、一段情节进行精彩评点(教师先做了一个评点示例)就显得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了。

何其精美的一节语文课!没有声、色、光、电等多媒体手段的渲染,也没有热闹非凡的辩论、说唱、表演,只是紧扣住题目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小说错综复杂的情节就理顺了,人物关系也弄清了,小说的主题、写法也明确了,整堂课始终都围绕课文的语言进行思维训练,进行精妙点赏析,大量汲取了小说语言的养分。何等朴素自然而又美不胜收的一节课!

2、置于课文理解的进行阶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如在教授《孤独之旅》一文中,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可以设计安排这样一个“主问题”:品孤独,赏景语,思考:在小康的这趟孤独之旅中,还有哪些环境与他相伴?这些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这里要求学生围绕“小说的环境描写”品读课文,从课文中任选一个点进行品析,在教师的点拔下,学生能够从如下方面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2)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3)有关暴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3、置于课文理解的深化阶段,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留给的记忆。

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我们可以就依此难点设计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

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高潮。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四、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可从文章语言的角度入手。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篇5

安徽省濉溪初级中学 任明新

一、从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说起

2005年暑假,我在宁波国际万里学校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邓彤老师在全国报刊协会举行的课堂教学大赛上上的一节示范课,课题是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节选出来的《宝玉挨打》。

按大多数语文教师惯常的教学思路,要先大说特说《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相关剧情,然后可以先播放《宝玉挨打》的电视片段,其后再接触文本,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一系列问题或赏析语言。

然而,邓彤老师却未按此思路设计。而是用张爱玲和王蒙等几位现代作家对《红楼梦》的颇具新意的评价来激趣导入,然后扣住小说题目《宝玉挨打》,‚研究题目‛设计了两个主问题:

(一)为何挨打?

(二)贾政如何打宝玉?品味几个‚打‛的动词。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以后,再让学生对小说中使用精妙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细节、一段情节进行精彩评点(教师先做了一个评点示例)就显得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了。

何其精美的一节语文课!没有声、色、光、电等多媒体手段的渲染,也没有热闹非凡的辩论、说唱、表演,只是紧扣住题目设计了两个主问题,小说错综复杂的情节就理顺了,人物关系也弄清了,小说的主题、写法也明确了,整堂课始终都围绕课文的语言进行思维训练,进行精妙点赏析,大量汲取了小说语言的养分。何等朴素自然而又美不胜收的一节课!

二、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现状 目前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大多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对学生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的几个环节设计也往往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语言到手法等。其环节设计大体可以用一个永恒不变的程序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二、朗读课文,三、整体感知,四、合作探究,五、美点赏析,六、拓展延伸,七、创新训练。

这样六、七个程序的设计对于一篇现代文的阅读来说是诚然不错的。然而很多的课听下来以后,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虎头虎尾马蜂腰。‚激趣导入‛和‚作者简介‛等很精彩,‚拓展延伸‛的内容很丰富,然而对于文本的语言却知之甚少,多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尤其是不少教师在‚合作探究‛的名目下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的往往过于繁多、零碎,抓不住文章的重点,突不破文章的难点,品不透文章的妙点,没有围绕文章的重难点精妙点进行好必要的精当的主问题设计。因而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和热烈,大多数学生都纷纷发表了意见,但对文本这样一个精美无比的大花园却是走马观花,所得甚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让学生实现以上种种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的内部,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如此,方能改变目前对文本语言浅尝止、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弊端。我以为对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作一个精当的主问题设计是可以起到以一驭

十、提挈全篇的作用的。

三、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原则

什么是教学的主问题? 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要具备‚三力‛,既要具有吸引学生参与的牵引力;具有在教学过程方面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又要具有在课堂活动方面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主问题的设计要新,要深,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

在对主问题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紧扣教学的重点设计主问题

教师在确定每一篇课文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要把解决教学重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

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体现了一家三代四口人浓浓的亲情。这是本文的主题,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据此重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充满情感地朗读课文后,为本文拟换一个新标题与原标题比较,然后就可以设计一个主问题: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浓浓的亲情?

通过这一主问题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赏析了其中蕴涵的三代人浓浓的亲情,很轻松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

2.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留给的记忆。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我就依此难点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

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高潮。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3.要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

山东省青年名师朱则光老师这样说:‚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教学的准备是‘学生’——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文本;教学的序幕是‘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从学生的心头扬帆起航;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要贴着学生教;教学的归宿是‘学生’——让学生激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

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朱熹语),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以‚我‛看社戏的经过为中心情节。一般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梳理情节结构,然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景物描写。这样的设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在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

1、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

2、你认为文中那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

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

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4.要紧贴住对语言的品味设计主问题。

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

朱则光说:‚语文教学应该是‘贴着文本的地面,漫步在言语的丛林,穿行在字里行间。’‛

重庆市青年名师王君说:‚教师要以语言解篇章,以语言绘形象,以语言激情感,以语言开智慧。‛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千万别脱离了文本,千万别冷落了语言。‛

可见,教师在对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进行教学主问题设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当是对语言的品味,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

四、如何设计好阅读教学的主问题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如: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用长江大河生动形象地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的精神,譬喻生动,哲理性强。

文章题目就点明了文章主题中两个要素及其互为条件的关系,教师可以就此设计一个主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各是什么意思,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结合课文可以说‚艰难的国运‛指‚艰难险阻的境界‛,‚很逼狭的境界‛,‚绝壁断崖‛,‚极其险峻‛,‚崎岖险阻‛;‚雄健的国民‛是指有雄健精神的国民。是艰难的国运造就了一大批有雄健精神的国民,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改变艰难的国运。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解决了这一主问题,全文通过生动譬喻所阐释的深刻哲理也就易于理解了。

再如: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的教学,在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后,我从解题入手设计了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你从题目中读到了什么?消逝前的罗布泊是怎样的,消逝后又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使它消逝了?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深入到课文内部,通过对罗布泊消逝前后的对比,深究出了它消逝的原因。

2.从文章的主旨入手设计主问题

《邓稼先》一文是由邓稼先的同学兼好友杨振宇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的一篇表现邓稼先作为‚两弹元勋‛为祖国核武器事业所做贡献的传记性文章,此文用六个小标题提起全文,脉络清晰,条理分明。每一个标题均能起到概括本部分内容的作用。

对于本文的教学,在解题和充满深情的朗读及点评后,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文中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可以是一个事例,也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这一主问题的设计,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到深入理解,到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受、学习,到对本文在写法上的收获,对语言的品味等,都一包袱拎起来了!

3.从文章的构思特点或结构脉络入手设计主问题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记叙了十九世纪的几位大作家星期天在福楼拜家里聚会交流的情况。刻画了四位作家的群像,个个神态活现,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却又气质不同,性格迥异。表现了作家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文学创作事业的狂热追求。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对人物气质、性格刻画的精妙传神,我一反很多老师将人物填表对比分析的方法(那样太烦琐且生硬乏味),为本文的教学主体设计了一个饶有趣味的主问题: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位作家,说一说理由。

这一主问题的设计,是在‚解题‛和‚绘声绘色读课文‛以及‚从插图中找出四位作家‛三个教学环节完成以后水到渠成而设置的主问题,这一主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几位作家特异的气质和感人的性格品质。

4.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结尾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束。我就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通过这一组相互矛盾着的关键词,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理解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入理解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奉献者形象。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第一段末句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句领起了下文中的第二、三段,在文中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可以扣住此句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下文中那些句子写了奇山,哪些句子写了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独绝‛的?

5.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主问题

这种设计适合于故事情节复杂曲折、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繁的叙事类作品。

如:《鲁提辖拳打镇江西》这篇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描写细腻的小说,我就从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文中人物鲁提辖、镇关西、金氏父女,他们是怎样互相对待的?各分三个步骤说。

围绕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理顺小说的情节变化,鲁提辖对金氏父女是一问(为何哭),二赠(赠银两),三救(救出虎口);镇关西对金氏父女是一占(霸占金翠莲),二弃(赶走金翠莲),三诈(诈骗银两);鲁提辖对镇关西是一耍(消遣他),二揭(揭其罪),三打(三拳打死);镇关西对鲁提辖是一从(顺从伺候),二拼(拼命),三求(求饶)。

通过这样的梳理,人物关系一目了然,情节发展条理分明,鲁提辖的形象也呼之欲出了。

教师就势作出精当的板书设计:

鲁提辖 镇关西(郑屠)

金氏父女 再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可设计一个主问题:小说中‚我‛的故乡在二十年前后分别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从文中归结出故乡在景物面貌方面、故乡人物方面、‚我‛和故乡人物的关系方面均发展了巨大的变化。师生沿着这一主问题研究课文,既理清了小说的情节,也明白了人物性格;进而就自然地归结了这篇小说的深刻主题。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精炼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直指教学目标,达到高效目的。

通过合理有序的主问题设计,能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表现出一种高层建瓴的设计风格,有着鲜明的主体把握教学内容的特色,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

愿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主问题设计的手法运用得更纯熟更精炼更高效吧。

参考书目:

1.余映潮《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之三)

2.朱则光《在语文的路上幸福追梦》

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余映潮 篇6

有时候,事物形态的改变能够带来工作、劳动、生产的巨大效益,比如用集装箱取代货物的散装。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也需要有改变“事物形态”的思维。体味一下阅读教学中的“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一定会有不同的教学感受。

板块式思路与主问题设计 余映潮

(一)请看课文《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下面是《长城》教学思路的设计:《长城》四读

第一读 课文朗读,认字识词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嘉峪关 垛子 瞭望 屯兵 陡峭 凝结 第二读 默读课文,趣味品析 同学们默读课文,体味课文中4个段落的内容与作用,尝试用下面的话题对课文进行趣味赏析——话题:假如没有这一段……

师生简析课文“段”的作用,形成美妙见解:第一段,略写整体;第二段,详写局部;第三段,联想抒情;第四段,议论收束。

第三读 美段细读,美点品析

话题:说说课文的第二段话好在哪里。同学们细读课文,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课堂交流与对话。

第四读 课文读背,语言积累

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第三四段,当堂背诵这两个段落。用图示来表示,《长城》的教学思路是: 1.课文朗读,认字识词 2.默读课文,趣味品析 3.美段细读,美点品析 4.课文读背,语言积累 很明显,此课的教学是由四“块”内容整合而成的,每一“块”的教学都是一次扎实的学习、训练活动。

像这样以“教学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形成教学流程、结构课堂教学的教学思路,就是我们所说的“板块式思路”。所谓“板块思路”,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活动的思路。

它与一般的阅读教学思路的区别在于:一般阅读教学思路是“线性”的,基本上是开讲,接着一个段一个段地分析,然后小结课文特点或课堂教学过程。而“板块式思路”是呈“块”状的。这种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块”,是教学内容与活动方式的共同载体。

如《鲸》的教学过程,由如下两个教学“板块”组成:

课文品读 话题:课文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让我们知道鲸很大很大。微型写作 话题:我来告诉你,鲸,不是鱼

这一节课立足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学生深深带入课文。板块一着眼 于“文意把握”与知晓“说明方法”,这是“面”,活动方式是阅读交流。板块二着眼于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这是“点”,活动的方式是写作交流。全课的教学点面结合,读写结合,既整体地了解课文内容,又集中力量品析了深刻的内容,不仅达到了“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让学生的实践活动生动有力。

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教学,可以由三个教学“板块”构成:

趣味讨论活动:课文的第4段“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时装设计师”可以作为开头段吗? 过渡

(穿插课文美词的学习)故事缩写活动:建议仍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作为缩写文的结尾。过渡

(穿插课文美句的学习)听讲记录活动:教师讲解这篇课文的写法之美。学生听记。

这个教学设计的形态很美,三个教学板块,运用“穿插”语言学用的方法进行过渡,脉络清晰,教程圆润。这个课的活动设计奇妙,表现出“大开大合”而又扎实有效的特点。“趣味讨论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将学生引入课文、激活思维的作用,是进行“文意理解”的一种“侧面手法”。“故事缩写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的阅读技能的集体训练,既是“写”的活动,也是“读”的训练。“听讲记录活动”同样是学生的实践活动,边听边记,领会教师的讲析,增加高层次知识的积累。

如《蒲公英的梦》的教学过程,认字识词之后,有四个教学的“板块”: 巧说“蒲公英”

活动:写一个生动的句子描述课文中的“蒲公英”。精读“第八段”

活动:品析课文的第8段,话题是:这个句子写得真好。学用“好句式”

活动:用“如果……不……,不……,不……,不……,不就……”的句式写句。背诵“结尾段”

活动:当堂背诵课文的最后一段。

此课教学中的第一个活动是“文意理解”,切入的角度是理解“蒲公英”的形象,活动方式是“写”。第二个活动是“美段细读”,还可以进行“朗读体味”;教师不提问,只设置话题,学生利用话题品析精段,品味词句,活动方式是“说”; 第三个活动是“语言学用”,再一次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第四个活动是“背诵积累”,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背诵”——把课文中其它地方的句子也“揉”进此段进行背诵。这四个教学“板块”,非常有效地利用了课文中最精致美好的教学资源,突现了阅读品析和语言学用的训练,活动的形式变化有致,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从以上4个课的教学思路设计中,我们可以基本上感受到“板块式思路”的明显特点: 1.简洁,实用,好用。教学过程清晰有序。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中步骤杂乱、思绪不清的问题。

2.课堂教学明晰地表现出“一块一块地来落实”的教学态势。“块”与“块”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依托,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3.由于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于是每个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它要求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炼出可供进行教学的内容板块。4.因为“板块”二字的出现,教师需要考虑板块的切分与连缀,考虑板块之间的过渡与照应,考虑板块组合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就改变了常规的备课思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创意的水平。

5.教学“板块”的活动设计之中,必然要考虑到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实践的活动,也就是说,“板块”实际是是明确地归属于学生的活动的,这就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方面迈开了自然、扎实的一步。

6.教学过程中因为“板块”的清晰存在而容易把握教学时间,协调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活动有致、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都能得到鲜明的表现。7.实际教学之中,“板块”组合的形态非常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由于“板块”的本质内容是整合教学资料与安排课堂活动,所以它可以用于各种文体或各种课型的教学之中。

8.以鲜明的逻辑步骤形成清晰的教学层次,即由浅入深地、由易到难地、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推进。此类教学设计,不管是三步,四层,还是五块,六点,都显现出鲜明的“分层推

9.重要是每个板块之中都整合了一定范围内的教学内容,更有意味的是,对每个板块的教学,教师都需要运用适合于这个板块的教学方法。于是,零碎的提问大大减少,单调的串讲也大大减少。“板块式思路”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是教学结构清晰,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特征是教学内容优化,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是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充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

总之,板块式教学思路呈“板块”状而又灵活多姿,组合丰富。它可以“小”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它也可以“大”用到一个单元之中,使这个单元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教学中的“板块式思路”,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方,各种组合都充满新意,都会为驾驭它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增加光彩。

(二)下面举一个“一问能抵许多问”的提问设计的例子。

这是《巨人的花园》中的一个“语言积累与学用”教学环节。老师出示“提问”:

如果老师希望每位同学用摘取、组合、改编方式“写”一篇关于“花园 春天 孩子”的微型美文,你能用“在课文中勾画”的方法试一试吗?

同学们活动,读课文,勾画美词、美句,进行组合,然后课中交流: 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再举一个“一问能抵许多问”的提问设计的例子。

这是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文意理解”的环节:

同学们,你们能够根据课文内容,用三五个句子来概说圆明园吗? 同学们活动,读课文,提取关键词句,形成句子,然后课中交流: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在侵略者放的大火中化成了一片灰烬。上面的提问,学生并不能随口而答。他们需要研读、体味课文内容,在一段 比较长的时间内完成这特定的学习任务之后才有可能进行交流。像这样的课中提问,就叫做“主问题”。我们可以感受到,所谓“主问题”,就是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主问题”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学生课堂阅读实践活动的设计。

“主问题”运用在教学之中,很多的时候并不以“提问”的形式出现。如《搭石》的“课文集美、语言学用”教学环节中的活动设计——请同学们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

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 如《山中访友》“学法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活动设计: 请从“结构美”“语言美”“手法美”“情感美”四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对“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这一段写100左右的赏析文字。如《给予树》教学中“趣味说话”的活动设计: 请说一说《给予树》中讲了几个小故事。

如《乡下人家》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活动设计——请分析下面的一段话,说明它有很美的层次: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也就是说,教学中的“主问题”,可以是“提问”,也可以表述为“问题”、“话题”、“活动”或“任务”。

于是我们又可以说,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活动”,就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或者说,“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表现出共同的特点是,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课堂活动上表现出共同的特点是,都能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研习、品析的过程中。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层面上看,“主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有着如下的意义:

1.“主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课堂提问的训练性研究。其着眼点与着力点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

2.“主问题”是经过教师的概括、提炼的,“主问题”教学现象对教师把握教材的水平和课4 堂对话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问题”的广泛运用将从大面积上提高语文教师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研读课文的水平。3.“主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有利于课堂上“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主问题”的提出,是教师的“预设”;由“主问题”而形成的课堂活动,是学生的“生成”。4.“主问题”往往呈“话题”的形式,都能覆盖众多的细碎问题,它成功地不再让学生在教师提问之后立即回答“是”或“否”,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品读活动一般不是表现于细碎的“答问”而是表现于师生之间的“对话”,这将从大面积上改变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习惯,带来流畅扎实的效率较高的课堂教学过程。

5.“板块式思路”与“主问题”设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主问题”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形成学生比较长时间的朗读活动、思考活动、交流活动、写作活动,用几个“主问题”组织起几次教学活动,一般来说就是几个教学板块。这是一种自然而美好的课堂教学状态。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主问题”在教学中还表现出这样一些明显特点: 1.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

2.在教学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3.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4.在教学节奏方面具有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形成动静有致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主问题”的设计,就是学生的阅读品析能力、欣赏能力训练的活动设计。

“主问题”设计研究,能够综合地提升语文教师的教材研读能力与教材处理能力,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充满美趣、奇趣、理趣。希望有更多的同仁来研究它、运用它,让我们的学生更多地享受到学习过程中动脑支手、深入实践的乐趣。

语文课堂教学主问题的几个特点 篇7

1.目的性。主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导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要让学生完成与文本哪个角度的对话。在这个主问题出现之前,教学应该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比如,教郭枫的《空山鸟语》,全文写了作者来到深山老林里听鸟叫带来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世俗的不满。本文语言优美灵性富有诗意,作者的情感表达隐而不露。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一下课文,学生是不会理解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鸟语中去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就是主问题设计的目的性。

2.唯一性。从教学目的来看,可以有多种问法,但是,最好的应该只有一个,这一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最佳途径。还是以《空山鸟语》为例。从教学的目的来看,可以有这几种问法:从情感入文,可以问成: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从标题入手,可以问成:鸟在诉说什么样的语言?从结构入手,可以问成:三个段落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从语言入手,可以问成:到文中圈画最精彩的的语句,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这几种主问题的切入口适合于每一篇散文,不具有唯一性。有一段时间很流行从语言入手的问法,几乎每一堂课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流行问题。这样教学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容易忽略了文本的独特性,而只是大众化地教学,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不定性。一线贯穿的教学设计并不适合于每篇课文。一切都要从学生的效果来看,并不是为了一线贯穿的设计而设计。有的课文如果单单设计一个主问题,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候就要考虑多个问题层进式推进教学,层层推进,直至文本的深处。比如《囚绿记》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因为喜爱绿,把一株常春藤牵引到窗台里生长的故事。虽然作者很喜爱她,但是常春藤却因为作者的囚禁而失去了健康,而且始终执着地向外生长。从作者的性格和写作背景来看,常春藤象征了当时在敌寇镇压下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而作者由爱而囚的行为应该带给学生怎样的启发,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多元性话题。对于这样一篇意象丰富多元解读的课文,如果要设计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问题,可能性不大。这样的课文适宜板块式教学,用小问题一步一步地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深处。而《台阶》这篇小说,整篇文章就是塑造了一个用毕生心血去建一栋高台阶房屋的父亲的形象。父亲的一生与建一栋高台阶房屋的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高台阶象征着地位,表达了一个农民一生渴求地位的心理。这篇文章情节的精致性和父亲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典型性非常突出,很适宜采用主问题的教学模式。

4.三体合一的最佳契合点。

首先,主问题根植于文本 深处。在备课的时候,寻找到唯一的那个主问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教者在深入领悟文本的内涵后才能准确地捕捉得到。可以说,确定怎样的主问题就可以看出教者文本研读的准确与否。以《月迹》为例,作者通过写月光照在竹帘上、地面上、酒杯里、眼睛里的不同情态,来表达对美好的追求。富有童趣的儿童化语言,看似浅显,其实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人文情怀地渴望和呼唤———希望每一个人能怀揣一轮明月。根据这样的文本,特级教师李旭东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月亮在哪里?是怎样的?随着这个主问题的讨论,逐渐地讨论到眼里的月亮,心里的月亮,当讨论到心里的月亮时,“只要你愿意,它就在那里呢!”这句话蕴含的意思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教者呈现的这个主问题恰恰反映了教者对于文本灵魂的把握。也只有这样的主问题,才能够辐射到整篇文本,起到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看似切入口很小,但是却牵动了对整篇文章的再阅读与再思索。

其次,主问题应该根植于学生的兴趣点。教者研究文本的深度不一定就是课堂教学的归结点。因为教者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教学的起点和终结点。所以,学生的兴趣点是主问题设计的又一个根植点。 还是以《月 迹》为例 ,“月亮在哪里?是什么样儿的?”这个主问题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切入口很小,学生容易解决。然而在教者不经意的点拨中又能发现教材的深层内涵。

课堂主问题设计 篇8

一、聚焦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其一,教师要及时对所读的材料加以区分、抉择、取舍、整合,从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通过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牵引力的“主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记念刘和珍君》作为鲁迅散文的经典名篇,无论是从语言还是情感内容的角度设计问题都有一定难度,加上特殊的时代背景,学生理解起来有障碍。如果问题设计过高过难,课堂教学是无法推进的。所以笔者在教学时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刘和珍这一形象作为切入点,围绕主要人物设计“主问题”。选择这个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其二,心中有文(文本)。课堂对话也好,精彩的生成也罢,都是基于文本的,都是基于阅读的,都是基于语文的。如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才可能有智慧的对话和精彩的生成。《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至情文章。汹涌澎湃的感情与冷峻凝重的思考交汇,情感上有一种巨大的力量之美,造就了文章独特的风采和魅力,鲜明地表达了对生死选择的态度,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倘若放手不管,美其名曰“自主学习”,结果一篇文章学完,许多地方没有读懂,深入宝山,空手而归。而字字疏解,句句落实,自以为很扎实,其实是“满堂灌”。

笔者本着“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即由“细部”入手,进而探讨文本中核心问题。在《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三个主问题:①在鲁迅笔下,刘和珍是一位什么样的青年?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②刘和珍是怎么遇害的?请筛选文中语句予以再现。③面对刘和珍们的遇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再次品味文中看似矛盾的语言。

通过寻找相关语句,学生发现,刘和珍性格温和,热爱文学,追求进步,关心母校。她越是柔弱,越体现出反动军阀的凶残,她的牺牲越能激发学生心中的悲愤。这样设计,避免了对人物形象的过度拔高,符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又避免了知识点细碎、杂乱的“沙化”现象,具有聚焦性的特点。

二、辐射性——看似“无意”却“有意”

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要考虑到主问题的辐射性。教师是主问题的主要设计者,应根据教学让学生立足于课文进行筛选、诵读、提问、质疑,然后对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择优汰劣,将学生提问的焦点引领到教学重点上。问题从学生中来,教学时就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就拿《记念刘和珍君》这一课的教学来说,围绕“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她是怎样遇害的?”面对刘的遇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三个主问题带出文章第四部分作者惊闻噩耗后的反应,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要的虚词,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笔者是这样设问的:

师:刘和珍就是一个笑眯眯的20岁出头的女大学生。就是这样一个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小姑娘却遭到凶残的杀害。噩耗传来,鲁迅相信这个事实吗?

生(齐答):不信。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第四部分第一段。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四部分第1段。(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畅。请大家注意一下,这一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这一段用了很多虚词,如居然、但、竟至于、然而、竟、况且、更何至于。“居然”表明很惊诧,“竟”表示大大超出意料。

师:这些虚词一气贯下,一转再转,鲁迅的愤激之情变得越发强烈,简直怒不可遏。

教师这样不经意的一问,自然而不生硬,同时还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从学生的朗读声中,可以看到大家初步体会到作者出离愤怒的悲愤情感。巧妙的“主问题”规定着课堂的总体思路,辐射出来的小问题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是对“主问题”的必要补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问题”。

三、渐进性——环环相扣的追问

“主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学生每做对一步都为解答下一步打下了基础,每做对一步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钻研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在《记念刘和珍君》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圈点文章,真正走进文本。例如,“始终微笑着”在文中反复出现,含义有何不同?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发现:刘和珍就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始终微笑的和蔼的乐观的女学生。这样一位青年却被杀害,死讯传来,任谁也不会相信,何况是热爱进步青年的作者。不仅被杀,还被污蔑为“暴徒”,究竟谁是暴徒?自然过渡到第二个问题:“刘和珍是怎么遇害的?”墨写的谎言终究遮盖不了血写的事实!刘和珍的可爱,反动军阀的凶残无耻激起了学生心中的义愤,这从大家的朗诵声中可以听出来。进而过渡到第三个问题:“面对刘和珍们的遇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并请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告诉大家他体会到的感情。

虽然看起来第一个“主问题”“刘和珍是一位什么样的青年”很简单,但对“深入”解读文本很关键,它在文本解读基础上“浅出”。我们只有聚焦“微笑”这个词语,才能解读后文“虐杀”的深层含义。第二个“主问题”“刘和珍是怎么遇害的”看起来也很简单,但这个问题是在对文章深入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这里的品味不是支离破碎,就语言品味而品味语言。第三个“主问题”设计则使学生进一步体味到“鲁迅的语言,往往使人在寥寥数语中,体察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他的热烈的对于民众的同情”(瞿秋白)。“主问题”设计源于文本且富于层次。

三个主问题之间有一个严密的逻辑关系,前一个问题的预设是为了下一个问题更好地生成,而下一个问题的生成又能为更下面的问题预设服务。这三个“主问题”串联了教学的全过程,并且逐层推进,呈现出阶梯状的三个教学板块,从深度开发教材、从广度联系现实,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动,发掘出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潜力,提升了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如郁达夫所言:“在鲁迅的刻薄的表皮下,人只见到他的一张冷冰冰的青脸,可是皮下一层,在那里潮涌发酵的,却正是一腔沸血,一股热情。”阅读教学因为主问题的出现和运用而使课堂变得更朴素、更实惠一些。

总之,语文教师在设计主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长进。真正把文本读厚,把教材读薄,更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中的求索感、创造感、成就感,达到教学双赢。

上一篇:自己做生日蛋糕成长随笔下一篇:农村教学教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