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精巧设计例谈论文(共6篇)
课堂问题精巧设计例谈论文 篇1
问题是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中的主动力.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从课堂提问到新概念的形成与确立,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无不从“问题”开始.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好提,太难使学生“蒙”,有畏难情绪;太简单又成无效问题,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有的时候提问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让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因此我们在研究数学课堂中,着力研究课堂中的问题和问题链.
数学课堂教学都是要达到一定目标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指向目标的学习,学生的活动是一种指向目标的活动,从一种模糊的思维状态到清晰思路的形成,仅仅依靠单一的问题和无关联的多个问题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指向目标的问题是要有一定结构的,这种结构就是问题链.问题链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一般在三个以上)问题.教学用问题链不但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且保证思维的目标性和合理性.
一、问题链设计要贴近生活,具备趣味性
数学问题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相关的信息,还包括相关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桥梁.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究学习的最大动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能够将学生吸引到问题中来,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进入学习之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链,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比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一些较为复杂的动态过程,或者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设计问题,还可以利用趣闻轶事或游戏活动等方式.
以学习等差数列求和为例,可以引入这样的问题链:
问题1:高斯十岁那年,老师布置了一道很繁杂的计算题,要求学生把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教师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即刻把写着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老师起初并不在意这一举动,心想这个小家伙又在捣乱,但当他发现全班唯一正确的答案属于高斯时,才大吃一惊.你知道如何计算吗?
问题2:高斯解决的这个计算题可以抽象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问题3: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数列求和问题呢?
问题4:如何计算1+3+5+…+99=?
问题5:能否猜想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
问题6:能否证明你的猜想?
教师通过创设这样具有趣味性的故事设计问题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具有一般性的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知道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推导的方法.
二、问题链设计要深浅适度,具备梯度性
总有老师抱怨,你的学生真聪明,我的学生怎么总是“启而不发”.其实关键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深浅程度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不符.了解学生的学情,把握问题设计的深浅度,这是设计问题的关键.问题设计的浅,不能挖掘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得深,又会使大部分学生不知怎么回答,有畏难情绪.教师要把握问题设计的深浅度,首先就必须明了学情,根据学情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链要有合理的层次和程序,具有良好的阶梯性,即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渐地引入到新的高度和深度.
在数学学习动力系统中,问题是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统中的主动力,而教师正是问题的提出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是课堂系统中的向导性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向导作用.在授课前,应仔细阅读教材,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注重教材中的细节,在此基础上,应充分构思问题设计的广度,使得问题设计广而不乱,广而不偏,广而有序,广而可选;针对难点,巧妙运用设计的问题链的难度和层次,引导学生逐个突破.课堂中的教学问题链设计,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只有恰当准确科学的设计问题链,才能使得教师的授课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总之问题链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与教学的结合,还是一门实践与方法融汇的科学艺术.只有恰当巧妙地设计教学中的问题链,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保席.数学问题链教学法对避免产生数困生作用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7).
[2]吴万方.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若干策略[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1).
[3]温建红.数学课堂提问中问题表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学教学研究.2010(12).
课堂问题精巧设计例谈论文 篇2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1:在教学“图形的相似”(第一课时)时,引入如下问题:
小王从家跑去动物园玩,看到大象很悠闲地站在那儿。他忽然联想到“曹冲称象”的故事,心想曹冲能称出大象的体重我能不能量出大象的身长呢?
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从口袋里拿出两支铅笔,先手握短铅笔伸直胳膊, 用眼睛瞄准铅笔两端, 正好看到大象的首尾。然后换握长铅笔,瞄准铅笔两端向前走了二十步,正好又看到大象的首尾。他量一量两支铅笔的长分别为8cm和16cm胳膊长为40cm。每一步长50cm,很快就算出大象身长为4米旁边的小花十分惊奇,问小王是怎么算出来的?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有兴趣地讨论。这时,我告诉他们:“同学们,这就是今天开始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第十章图形的相似。相信,学完这一章,你一定会帮小花破解其中的奥秘! ”
评析: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将数学问题与趣味性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办法。这样不仅能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设递进性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案例2:在教学“分式”(第一课时)时,引入如下问题串:
问题1:今天我们从学校出发去淹城动物园旅游,淹城动物园距学校40千米,校车的速度为50千米/时,那么经多少小时后到达?
问题2:我们到达景区后,看到景区门口的电脑显示屏上显示的门票价格(电脑显示:门票价格为:成人每人115元,学生每人60元。 )我们有a个老师,b个学生,如果让你去买门票你要付多少钱? 平均每人要付多少钱?
问题3:进入了景区,在参观时我们了解到了动漫馆的一些情况,请大家看……(电脑显示问题:(1)淹城动物园动漫馆设有3个展厅,建筑面积共为a平方米,你知道平均每个展厅有多少平方米吗?(2)动漫馆内共有p层,共能坐m个人同时观看节目,平均每层坐多少人? )
问题4: 大家观察 刚才得到 的代数式 :4/5,115a +60b,(115a+60b)/(a+b),a/3,m/p。哪些代数式能用我们已学的概念加以注明? 哪些代数式是我们以前还没有学过的新的代数式?
问题5:观察(115a+60b)/(a+b),m/p这两个新的代数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与4/5,a/3,115a+60b有什么区别 ?
问题6: 小学里学过4/5,5/7,2 3/5这些数我们称它为什么数?如果让你来给这些(115a+60b)/(a+b),m/p代数式取个名字,你觉得该叫它什么?
评析:设立问题串很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但要注意问题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散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三、巧设延展性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延展性问题就是要求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能起到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进一步学习、进一步研究的作用,能引发学生多维思考,展现研究课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案例3: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后,笔者安排了一节专题课,主题是“三角形中的角平分线夹角问题”,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如图1,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若∠A=50°,求∠BOC的度数。
问题2:如图2,在△A′B′C′中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A=40°,求∠B′O′C′的度数。
问题3:从上面(1)、(2)两题中的结论可知,∠BOC和∠B′O′C分别与∠A和∠A′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问题4: 如图3,△A″B″C″的内角∠A″C″B″的外角平分线与∠A″B″C″的内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B″O″C″与∠A″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这个结论你又是怎样得到的?
评析:上述问题的设计由特殊到一般、由角平分线所在的位置变化依次展开,使学生逐渐认清问题的本质。延展性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强求知欲,问题意识也得到增强,同时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
四、妙设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传统封闭题而言的,所谓开放题型是指回答问题的起点(已知)和终点(结论)二者中至少有一个是没有确定要求的题型。
案例4:在教学“图形的全等”复习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4, 已知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B⊥BE, 垂足为点B,DE⊥BE,垂足为点E,且AB=DE。试添加一个条件,使AC=DF(不再添加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
学生纷纷开始尝试,多数学生想到了不止一种方法,但能够把所有方法考虑全面的不多。我继续启发学生:同学们,你能否按照一定的思路思考,从而做到不重不漏呢?
生1:可以按照“边角边”,所以添BC=EF。
生2:生1说的不全面,应该按照全等的所有判定方法逐个对照,从而添条件……
就这样,在学生的一番议论中,问题得到了完整解决。
评析:开放性问题的特点是答案具有不唯一性。案例4,条件不足,就要求我们执果索因,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形进行分类讨论, 从而得到不同的结论。在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示。
总之,设计有效的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当是智慧者,用智慧的问题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用智慧的问题唤起一个个发光的太阳,把问题抛给学生,让课堂更精彩,让他们更有活力。
摘要:有效的问题设计及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问题精巧设计例谈论文 篇3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是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而且是贯穿整节课的主线,因此问题设计的是否合理、科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强弱和一节课的成败。问题设计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问题应精,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思想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对“问题设计”这一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探索,认为问题设计应遵循“突出重点,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重视图表,有利于学生读图技能的提高;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留有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这四个原则。
一、突出重点,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
问题的设计要围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就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之前要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科学地设置学习目标。
例如在《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进行问题设计时,最初设计的问题为:1.为什么说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2.日本筑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城市地域形态怎样?3.不同时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如何变化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些问题确实是学生应该弄清楚的,但是,这样设问显然偏离了课标的要求和学习目标。其中第一题“为什么说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和第二题“日相筑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侧重考察城市的区位因素,而不侧重于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重点应该是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而并非是对城市的区位因素。
修改后的设计为:1.株洲和筑波两个城市呈什么形态?为什么会呈这样的形态?说明了什么问题?2.嘉兴在历史时期城市形态经历了哪几次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该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修改后的问题设计思路可以看出,一节课的问题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突出重点即: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同时又用一两个核心问题将所有设问统领起来,使学生思维不断线,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二、重视图表,有利于学生读图技能的提高。
地理新教材一大特点就是图表多,图表能增强教材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图表的信息量比较大。在高三的复习备考当中会有教师就图表问题做一个专题来讲,其实工夫在平常,从高一开始就应当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把读图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课堂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例如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节中就有十幅图表,其中坐标系图就有三幅。很显然,如果学生读不懂坐标系图,就可能会影响到对教材的理解,如果读图方法不科学,就可能速度太慢或读错。因此在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中,就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读坐标系图的?”或“你读坐标系图的方法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在自学时对图表的重视,而且引导学生在阅读图表时注重对读图方法的总结。通过学生的回答,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读图水平,以便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读图力。
另外,还有区域图、示意图、漫画等都应在平时不断强化,能力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也不是一个专题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到每节课堂教学中。
三、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二十世纪末心理学的成果揭示了关于学习的本质。认知学派和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是用已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建构自己意义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支架的作用、辅助的作用。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把学生要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是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例如在对“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这个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时,如果设计为“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举例说明”同学就可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例子课本上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能让学生把课堂中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见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课本中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距太远,不能激发兴趣。如果改为“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功能区有无明确的分界?”或“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的认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联系已知内容,就可以很快地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来的认知结构当中,有利于新知识的构建,加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其实道理很简单,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因此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去研究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认识老问题。
四、留有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
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形式,但本质是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思想的自由,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思维———提出有思维力度的问题。
例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设计时,最初的设计为:1.比较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说明地形、交通条件有何不同?2.两图中居民点、商店的分布有何特点?3.分析地形、交通运输对商业网密度的影响。这些问题确实是学生应该弄清楚的,但是,这样设问显得问题太细,对学生限制得比较死,使学生失去了思维和探究的空间。另外,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不明显。
修改后的设计为: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分布特点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修改后的设计把原来问题中的地形、交通、密度这些词省略了,要求学生自己发现,就给学生留出了思维空间,加大了思维力度。“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是要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又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加大了思维力度。
在设计问题中可以把问题问得大一些,就会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以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究。
总之,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但不好的问题,可能让学生毫无兴趣,也可能使学生稀里糊涂,不知所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多思考,多反思,力求问题设计得科学、合理。
摘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是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而且是贯穿整节课的主线,因此问题设计得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强弱和一节课的成败。问题设计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问题应精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思想性。
课堂问题精巧设计例谈论文 篇4
一、引导学生质疑, 精心梳理问题
“问题导学法”认为问题是课堂的核心内容, 因此, 如何运用“问题连续体”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 收集问题包括两个途径, 主要来源于历史课堂的两大主体:一是学生提出问题, 二是教师梳理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
疑为思之始,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设计课堂问题的前提是“疑”。因此, 笔者把质疑作为预习环节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自学教材, 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通过“个人自主预习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收集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教师”的模式完成课前问题的收集。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战后是指“二战”吗?“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具体有哪些?“新变化”的“新”体现在哪里?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零散, 却能真实反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 并真实体现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认知水平, 为有针对性地备课提供依据。
2.教师梳理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问题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 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 由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成为学习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新变化”一课的教学重点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难点是如何抓住“变化”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为了突破重难点, 教师梳理出的问题有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背景是什么?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影响是什么?阐述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等。接下来, 教师在收集学生问题的基础上将梳理出的问题按照“问题连续体”的模式潜心设计、完善问题, 为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开发思维提供帮助。
二、依托学生实情, 潜心设计问题
在“新变化”一课中, 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问题了解到他们的预习情况和认知水平, 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适当增加或修改问题, 按照“问题连续体”模式系统而整体地设计问题。当然, “问题连续体”中不同类型问题的设置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应由浅入深、由封闭到开放、由一元到多元地把问题分为五个层次, 即单一性、再现性、引导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问题连续体”的分层原则下, 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课堂问题链, 从“起始提问”到“后续提问”再到“总结提问”, 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1.单一性问题
单一性问题属于事实水平类问题, 是学生通过感知、识记、复习即可掌握的。根据“问题连续体”的理论, 本类问题的结构、方法和结论都比较单一且具体, 多涉及数据和事实, 也就是“能够被我们感官所验证的具体的特殊的信息”, 在教学内容上一般指最低水平的知识信息。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诸如“战后是指二战吗?”“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等问题都归于此类问题, 学生一般能从教材中直接获得答案。创设本类问题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基本事实, 并在感知事实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2.再现性问题
再现性问题属于概念水平类问题, 是对事物进行归类而达到的水平。与第一类问题不同, 它在基本事实水平的基础上进入了概念的层面, 要求学生既要理解概念的内涵又要理解概念的外延。本类问题的创设需要“类”或“群”的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类”或“群”的共同特征, 从而真正理解概念、运用概念, 掌握此类问题对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如在“新变化”一课中, 教师提出了如下历史概念:“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滞胀”现象和“混合经济”, 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或教师补充的“课外拓展”部分找出有关概念的解析, 同时通过对应的练习题加以理解和运用。
3.引导性问题
引导性问题属于概括化水平类问题, 是将概念与概念建立联系, 要求学生达到掌握原理和规律的水平。本类问题的创设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掌握规律和原理, 是“关于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 它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所要求, 学生必须由理解概念发展为理解原理和规律, 要求学生具备较为综合的能力。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 教师设计的诸如“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原因、内容和影响”等问题, 需要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
4.参与性问题
参与性问题属于理论水平类问题, 是各种关系的系统陈述, 是概念或原理背后的“主题”或“理论”, 要求学生达到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水平。本类问题的创设是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概念、规律或原理解决主题范围内的定向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学生主动参与, 互动合作, 解决问题。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 教师设计的问题是“请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关系阐述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该问题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 需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从而解决问题。
5.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属于自主探究及创造水平类问题, 是学生围绕“主题”或运用“理论”, 自行提出贴近生活和实际的问题, 通过探究性学习解决问题。本类问题的创设要求学生在主题范围内发现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自行提出解决方案并解决问题,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 教师提出如“以苏联、美国、中国为例, 概述二战以后, 各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变化过程、原因和影响”的问题, 此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 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出不同结论,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此类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对开发学生思维和优化教学效果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设置问题情境, 匠心善待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问题为宗旨,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将设计的五类历史问题链与具体事例相结合, 并融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构建知识体系。
1.知识问答, 解决事实水平类问题
对于事实水平类的问题, 学生可直接从阅读教材中找到答案, 教师可设置如小组知识竞赛、师生问答等活动解决本类问题。例如在“新变化”一课中, 笔者组织了由小组自主命题的“知识竞赛”, 学生自主预习、自主命题, 题目大多是单一性问题, 有固定答案, 由出题小组组织竞赛。实践证明, 本环节通过竞赛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 课堂气氛活跃, 不仅有利于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 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问题、生成资源, 以便抓住讲授的侧重点。
2.推理联系, 解决概念水平类问题
概念水平类问题主要解决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专业名词, 学生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联系才能得出结论。在本课中, 笔者设置了“G4出动”环节, 意为“Grope 4出动”, 即将学生以四人为一组组成四人小组智囊团, 每小组轮流负责讲解有关本课的重要历史概念或专业名词。如本课涉及的“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滞胀现象”“混合经济”等概念, 根据学案要求, 学生须在预习时找出有关概念的解析并加以理解, 同时完成对应的练习题。上课时由四人小组智囊团用关键词提示的方式, 引导学生回答相关的重要历史概念, 并通过“趁热打铁”环节设置相关练习题, 及时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提高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通过本环节的实践, 一方面, 学生互相质疑, 在提高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 教师作为观察者, 可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时补充讲解、释疑解惑, 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本课的知识点。
3.合作探究, 解决概括化水平类问题
本类问题的难度较前两类明显提高, 教师可通过一定的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 学生往往可通过小组合作活动, 在探究、讨论后得出结论。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
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 请写出上述材料中12345处分别对应的内容。
(2)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学法指导:提示1:原因主要从惨痛教训、成功案例、现实需求、外部冲击四方面思考;提示2:内容主要从经济政策、社会保障、产业结构和增长模式四方面思考;提示3: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思考。】
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 完善解题答案, 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展示答案, 教师进行点拨、讲解。本环节通过分组合作探究, 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和互相协作的能力, 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主干知识的理解。
4.哲学思辨, 解决理论水平类问题
理论水平性问题大多理论性较强, 涉及现象与本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理论性问题, 教师须引导学生理顺关系, 将表层知识上升至理论层面并能举一反三。为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辨, 解决理论水平类问题, 笔者设计的题目如下:
合作探究二:完成下列表格, 并阐述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教师通过课前的学案检查, 找出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提示做题的关键,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完善解题答案, 之后再由每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展示答案, 教师进行点拨、讲解。事实表明, 本环节通过设置合作探究, 将理论性的问题有效分解成与问题相关的具体要素,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理解这种调整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较快发展, 从而突破了难点。
5.发现问题, 解决自主探究及创造水平类问题
自主探究及创造水平类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答问题, 此类问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 答案是多样的。例如, 笔者在本课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以苏联、美国、中国为例, 概述二战以后, 各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变化过程、原因和影响”和“结合苏联经验, 谈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就的启示”, 从教学效果来看, 通过对题目的探究, 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变式题的能力, 强化解题技巧, 并通过苏联、美国、中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变化过程、原因和影响的对比,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结合苏联改革失败的经验认识到各国改革的艰难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从而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的探索和适时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从题目内容的角度看, 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 在课后可以无限延伸, 当然, 本题也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本内容后, 通过反思先前做过的题目发现自己在解题方面的不足。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都可能是不同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的, 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予以指导, 这是从学法指导角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精巧务实——让小语课堂激情飞扬 篇5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旦产生兴趣, 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 就想探究其奥秘, 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
1. 精心导入,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聪明的教师往往在“导入”上匠心独运, 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用一段吸引眼球的画面, 多数老师通过“激趣”“过渡”“启发思考”“激发认知冲突”等手段来导入。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 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 叩开学生的心灵。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 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 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 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激情授课,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将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 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教师首先要有情感, 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学生的热爱。激情需要点燃, 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记得六年级的语文课凡卡的第二课时, 铃声响起, 执教教师深沉地走进教室, 只见这位中年女教师步履沉重, 眉头紧锁, 一脸的哀愁。走上讲台, 便直接导入课题。孩子们已被教师奠定的基调感染, 随着老师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 总结出凡卡生活的悲惨, 走进八段画出重点句, 配乐想象, 教师引导说出老板娘一鞭打在凡卡的肩上, 凡卡的肩皮开肉绽, 一鞭打在凡卡的脸上, 凡卡的脸血肉模糊, 一鞭打在凡卡的后背上, 凡卡的后背起了一道道杠子……这时孩子中已传出呜咽声。再读第八段, 这样的小凡卡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城市啊?课件展示莫斯科, 随后引导, 莫斯科有很多房子, 但凡卡 (没有) , 莫斯科有很多钓竿, 但凡卡 (没有) , 莫斯科有很多美味, 但凡卡 (没有) , 所以凡卡发出了哀求, 配乐响起, 孩子们呜咽着喊“我想回家”, 这是一个最最朴素人的愿望:孩子们大声哭喊“我想回家”。泪眼模糊中, 所有人都被执教教师的激情感染了, 教室里只是一遍遍地与学生一起朗读、一起感悟、一起流泪, 一起走进小凡卡的情感世界。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 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教师当然不一定是诗人, 但他应具备诗人的气质;教师也不一定是作家, 但他应拥有作家的情怀。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 并将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中, 何愁课堂不会激情飞扬呢?
二抓住有利契机, 关注学生生成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 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 以灵动的教育机智捕捉课堂生成的契机, 随时处理课堂生成的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并防止学生在生成中迷失, 让我们的教育不仅关注文本, 更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三讲究提问技巧,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 问到关键处, 问到有用之处, 问到学生心里去, 问出水平来, 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创新能力
若学生学知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则会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如学习《迷人的夏天》一文, 因为各段结构一样, 先带领学生们学习第一段, 学生先自己读, 然后勾画重点词再体会, 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下一段, 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后练习学法, 最后掌握学法,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有法可依的。课堂上, 孩子们思维活跃, 小组合作学习积极主动, 汇报时更是争先恐后, 课堂上活力四射。
五合理安排时间, 调控教学活动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 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课堂上要少讲精讲, 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 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 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 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 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 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应将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 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课堂。
导课精巧设计五例 篇6
1.故事导入。在《罗斯福新政》一课导入时, 我请同学先看这样一则故事。
鹰是鸟类中的寿星, 可以活到70岁。可当它活到40岁时, 利爪变得老化, 尖喙变成弯钩, 全身的羽毛又长又厚, 使飞翔变得十分困难。此时的它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等死, 要么自己拔掉全身羽毛这时的老鹰会选择一处悬崖栖息蜕变。首先它拼命啄击岩石, 使老化的喙全部脱落;然后用新长出来的尖喙把爪子拔掉;接着再用新长出来的利爪将全身陈旧的羽毛拔光。经过150天血淋淋的“浴火重生”, 鹰获得了一个全新的30年的生命里程。”
学生看完故事后, 我提问:“如果把鹰再生的过程比作美国一段重生的历史, 如果把鹰顽强的意志比做当时美国的一位总统, 你认为应该是美国历史上哪一位总统比较合适?”同学们脱口而出:“罗斯福总统”。由此导入新课, 就非常巧妙地在故事中寓意了罗斯福总统顽强的意志和美国在危机中重生的艰难历程, 为课堂的顺利展开作好了铺垫。
2.名言导入。引用名人名言导课言简意骇, 可以非常精辟地引入课堂主题。如我在上《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课时就引用了这样一句名言, 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拉曾经说过:“人的大脑不是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被点燃的火炬”。今天我们要解读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思想就是一把点燃人类理想、照亮人类解放前程的火炬。这一简洁明了的导入, 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
3.地图导入。在上《罗马人法律》一课时, 我利用地图导入, 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首先在屏幕上打出《丝绸之路全图》, 让学生指出丝绸之路东起西至的国家。学生在地图上指出了丝绸之路东起是中国 (汉朝) , 西至古罗马 (大秦) 帝国。然后接着问学生:“中国与古罗马都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个文明大国, 你认为这两个文明大国在当时政治智慧有什么不同吗?学生思索后回答:“中国的政治智慧主要是中央集权制度”、“古罗马的政治智慧是法律制度”。由此导入《罗马人法律》一课, 把东西方两个看似不相干的国家联系在一起, 巧妙地引出主题, 达到了别具一格的效果, 让学生耳目一新。
4.时事导入。运用时事导入, 可以把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与现实有效地连接起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朝鲜战争》一课时我采用了《朝韩两国》再次濒临军事冲突这则时事新闻, 在屏幕上打出以下几行字。
2009年1月, 朝鲜宣布将对韩国进入“全面对抗”状态。
2009年3月, 韩美联合军事演习正式开始。
2009年5月, 朝鲜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
2009年11月, 朝韩发生激烈海战, 朝鲜军舰受损严重。
根据时事提问学生:朝韩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学生回想起了50多年前的那场朝鲜战争, 由此把学生带入到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5.悬念导入。精巧地设置悬念导入,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起到“未成曲调先有声”的效果。如我在上历史人物《亚里斯多德》一课时, 首先向学生展示了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一封信:
“我有一个儿子, 但与其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子, 还不如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 并不负于他未来的王国。”
【课堂问题精巧设计例谈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问题设计05-28
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设计论文08-14
《好课堂离不开老师的精巧设计》教学设计06-28
数学课堂问题设计08-03
课堂主问题设计06-21
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08-02
课堂问题设计最优化05-19
小学课堂中的问题设计05-23
地理有效教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探究06-08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论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