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问题

2024-09-20

课堂教学问题(精选12篇)

课堂教学问题 篇1

阅读教学, 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通过设置有效问题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一、分析高中阅读教学现状, 提出问题教学的重要

语文学习是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学习, 而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与信息, 从各种类型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 提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现状如何呢?

1. 重知识轻能力, 重内容轻方法。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字词的识记, 朗读方法, 感悟语言, 分析层次是必须的;另一方面, 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进行, 虽然教材都是名家经典的作品, 但是我们要知道它们只是一种媒介, 只是一种训练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平台。如果我们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那么, 学生习得地阅读方法, 是不会举一反三的变通运用。

2. 重结果轻过程, 重课内轻拓展。

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是把一些专家或参考书上的结论, 或是自己对这一阅读材料的见解“填”给学生, 学生没有自己思考所得, 没有个性阅读感悟, 只记住定性的分析。如此, 他们还是不会阅读与分析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与作者、作品进行交流与沟通, 但是这一教学过程往往被老师代劳了。这样, 课内阅读得不到有效地扩展与延伸;因而, 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能力有限。

我们需要精心设计问题, 引领学生学会思考、解答, 自主地获得阅读能力和技巧。

二、思考问题教学作用, 探寻问题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 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问题的提出、质疑、解答, 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获得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采用问题导入,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的学生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注意导入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也就是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如杨绛的《老王》教学时, 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出示一组人们在艰难处境中的画面, 让他们看看底层劳动者的艰辛, 谈谈他们的品质——这些人往往乐观地面对生活, 淳朴而善良。于是, 我们设计问题:在“底层的光辉”这一专题里, 选了《老王》这篇课文, 那么, 老王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的生活状态怎样, 他又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于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来阅读课文, 围绕问题进行概括和提炼, 从而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借助问题深入,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习得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要注意推进问题探讨, 通过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解决问题而获得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如教学《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一文, 我们要改变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把握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品质。文中信陵君调转车来向侯嬴问计之后, 侯嬴向信陵君表明心迹:“……请数公子行日, 以至晋鄙军之日, 北乡自刭, 以送公子。”富有深意, 我们可以设置问题: (1) 侯嬴在魏公子面前提出要“北乡自刭”, 那么, 信陵君有没有阻止, 阻止或是没有阻止的理由各是什么? (2) 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 不自杀行不行, 为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学生能感受到“士为悦己者死”以及“壮举”的可贵。从而能获得深层阅读能力, 获得分析能力的提高。

3. 强化合作探究学习, 训练多项阅读思维。

我们的教学活动要以“问题”为线索, 基于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技能, 学会思考创新, 合作探究解决发散性问题, 有利于学生各种必备阅读能力的提高。如苏教选修刘鸿伏的《父亲》学习时, 我们围绕“父与子”之间的情感变化这一主问题, 让学生学会从细节处分析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通过对“父亲为什么辛劳大半辈子, 仍然贫穷?”这一问题的讨论, 让学生学会从时代的角度看问题, 从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品质。

总之, 我们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 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 提问时机的适当, 问题的启发性和探究性。只要我们注意用问题引领课堂, 让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思维, 那么, 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素质教育要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法, 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素养和能力。互动需要问题的引领, 从而通过破解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和有效开展的途径, 达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阅读教学,高效运用

参考文献

[1]贾晓霞.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0 (02) .

[2]张伟平.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2 (20) .

课堂教学问题 篇2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考核。当今的教育,理论是繁多的,目标是“三维”的,方法是多样的,课程是多级的,评价也是多元的。我们总在高喊着素质教育,推崇着“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教育人甚至常常大言不惭地承诺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我们真正做的,真正落实的的又是什么呢?在教学实际中,还真是“德育为首”吗?还真是“全面发展”吗?还真是“以人为本”吗?还真是“为幸福人生奠基”吗?教学实际中的孰重孰轻,何本何标?

在元氏四中,我们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问题教学”。这在元氏县成为一支独特的新教法,被广为传诵。按学校规定,每节课必须采用四环节------“预习、讨论、展示、检测”。这样的教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束了满堂灌的旧模式教法!刚开始接触新教法是充满新鲜感的。尽心备好每一份学案,设法组织学生每一次讨论,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总之我们是以最饱满的热情来给亲爱的孩子们进行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然而,问题还是有的。--------在这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上课是让别人看的,不顾学生的状况,一味追求形式。使所谓的“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好的教育理念,变成了------教育是活的,不能被框架的太死。

如何避免问题教学中的教学问题? 篇3

[关键词]问题教学;教学问题;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7-0030-02

所谓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道德品质。问题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设计,如果问题设计得好,教师引导得好,那么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问题教学就会沦为为问题而问题,从而使问题教学变成教学问题。

综观当前的问题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问题完全由教师设计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2)问题缺乏伸展性,是非问、选择问居多。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傻瓜”妈妈》时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课文中总共写了几个人物?你认为“傻瓜”妈妈真的傻吗?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文都能轻易地回答出这两个问题,这样的问题缺少思维内涵,没有价值。(3)问题缺乏系统性,问题之间既缺乏联系,又缺少整合。(4)问题多而密,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5)问题脱离学生实际,脱离教学情境。(6)问题过于宽泛,学生难以把握。如有的教师喜欢问:读完这篇课文,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极易导致课堂失控。

笔者以为,要避免问题教学成为教学问题,须做到以下3点。

研究问题的来源

问题的来源有3个:(1)从教参中得来。教参往往是教材编写者所撰,编者在教参中创设的一些问题,既有层次深度,也能前后呼应,有的就是理解文章的大问题、主问题、关键问题。对这些问题,一线教师要认真研读,理解编者意图,然后为课所用。(2)从自己的思考中得来。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推断学生在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一据此设计课堂问题。(3)从学生的发现中得来。直接从教参中得来或者教师仅从自身的角度提出的问题;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合,引导问题探讨不断深入。

遵循问题设计的原则

1、问题设计要符合学情

问题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又能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后的愉悦。比如:在上杨绛的《老王》一课时,广东深圳市倪岗老师在导入环节设置的问题就很巧妙。

师:生活中称呼他人,有叫“老王”也有叫“王老”的,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生(思考):“王老”有尊重的意味,而“老王”显得更亲热。

师:作者杨绛是著名学者,而老王只是一个拉车的,作者为什么用“老王”这样亲热的口吻称呼他呢?

细细推敲,就会发觉这两个问题既扣住了文中平等对待、热切关心普通劳动者的主旨,又非常贴近学生的经历和阅历,创设了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因子。

2、问题设计要兼顾“三维目标”

以下是笔者在教《荷塘月色》时的教学片段。

师:今年7月份,老师到北京参加论文颁奖活动,出于对朱自清先生的敬慕,我来到清华园,见到的荷塘是翠叶满眼、生机勃勃,为什么?

生1:老师去领奖,心情好,所以看到的是翠叶满眼、生机勃勃。

师:那朱先生是怎样的心情?

生1:淡淡的。

师:文中有提示的信息吗?

生2:在第一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宁静”是非常安静,前面加上“颇不”,说明作者的情感是淡淡的。

师:作者为什么“颇不宁静”?文中有没有提示?

(学生看书、寻找)

生3:找到了,是文章的补记: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师:那时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件?

生3:在那之前三个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几个连贯的问题,使景到情的过渡显得很自然,既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又突破了难点。如果教师直接问“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那就无法激发学生深层的情感体验。

3、问题设计要统领文本

问题设计应该统筹全局,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教师要在多角度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提炼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使整堂课的教学形成一条在内容上贯串全文、在教学上贯串始终、各个环节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的主线,这样就可避免零碎散乱、没有主线和主旨的低效教学。比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整节课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样的林冲”、“什么样的洪教头”这两个问题,拉动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从课文的形象、细节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多元思考,读出了林冲的足智多谋、智勇双全、讲义气等,一个立体的、丰满的林冲形象就出来了。

4、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梯度

问题要有系统性,要考虑到文路、编路、教路、学路的“四路”统一,将主问题层层分解,形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梯度推进的问题群。比如:有位教师在教《风筝》一文时,设计了如下问题:“我”毁风筝为什么不对?“我”毁坏的仅仅是风筝吗?“我”为什么要毁坏?“我”自省后想到补救,为什么还感到悲哀?这几个问题以“毁”为核心,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直指文章主旨。这样的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学生从一个问题的思考引发另一个问题的思考,形成“追问式”研读的思维模式,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能训练其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5、问题以预设为主,兼顾生成

课堂生成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完全依靠课堂生成是不现实的。笔者以为,问题应以预设为主,兼顾生成。特别是主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问题群,教师必须在课前充分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从教参中或自己思考中得来的问题多为预设的问题,而源于学生的问题既可以在课堂上动态生成,也可以在课前通过收集、筛选学生预习中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6、问题要有拓展性

问题的设计不仅是为了解决文本知识的重点、难点,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要关注问题的开放性和拓展性,跳出文本甚至学科设置一些综合性问题。比如:《故乡》中“我”和中年闰土重逢时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他站住了,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可提问学生:假如你是闰土,你能补写出省略号中的内容吗?这样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此外,问题设计要具体而明确,要重质而不是重量,这样才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

把握问题设计的切入点

从文本的角度看,问题的切入点有文章的重点、难点、矛盾点,课文的题目、文眼、留白处等;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的切入点有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认知的冲突点等。在具体设计问题时,应该将两方面有机结合。例如:李镇西老师在上《孔乙己》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是否自相矛盾?这个问题既涉及文章的主旨,又指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现有认知活动与原有认知经验产生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问题 篇4

小学数学教学面对的是实际年龄和心理年龄都小的孩子, 在真正实施生活问题引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较低的可控性, 但是小学生在这一阶段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好奇心强, 那么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点重新引导学生的生活问题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真正掌握数学的奥妙, 激发学生更广泛的数学学习兴趣。本人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 在这一点也多次尝试实践, 希望以下几点教学建议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生认识生活, 利用生活打开课堂的“门窗”

在新兴时代的教学环境下, 我们可以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脸型、类比等方式从抽象的感受中跳出来, 用数学方法阐释这些现象, 使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用数学术语解释生活物语。比如, 在小学数学最初的教学中会教学生认识物体的形体。然后等学生带到课堂上教师便可以先在课上为学生讲述辨别物体形状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对自己所带来的物品做出定义。回答自己所带的物体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椭圆体、球中的哪一个呢?那么, 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充分地认识了物体的形状以及辨别方法, 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奇妙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刺激学生更多地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然后去辨别这些事物的形体是什么呢?又如, 在学习基本加减法时, 我们也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事物。学生每年都会拿到长辈给的零花钱, 这些零花钱学生多半会存在自己的存钱罐中, 那么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问:今年大家收到的零花钱一共是多少呢?如果每人拿出十元捐给山区的小朋友, 你们是否愿意呢?捐完之后还剩多少呢?那么, 剩下的零花钱你们打算怎么分配呢?等等, 这些问题都与加减法有关系,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计算自己的小金库到底有多少, 那么通过提出捐款给贫困山区小朋友的建议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 让学生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帮助别人, 让学生珍惜自己眼前的幸福。对于零花钱的分配是让学生利用加减法合理分配自己的零花钱, 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对学生课下生活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 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在课上问题很多, 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都在课堂上提出, 而有些学生在课上则是能不发言就不发言, 提出问题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这两种类型的学生中前者往往数学成绩较好, 后者学习成绩则会很平常。好奇心强的学生问题就会多, 求知欲也会增强, 所以在一个个提问中掌握了很多知识, 学习成绩很好。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要求学生每日提出一个或者两个问题, 慢慢开发自己的大脑, 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比如, 在刚开始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定固定的生活场景来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家里的餐桌和茶几的长度是多少?比较一下哪一个更长一些?宽度又是多少呢?知道了长和宽那么面积是多少呢?是不是越长的面积就越大呢?面积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等等。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设置场景, 最后再培养学生通过生活来发现数学问题。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让学生尝到数学的好处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只是联系生活掌握数学知识, 而是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掌握一定的应用技能,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妙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在学习“比和比例”一节时, 教师可以先在课上提出问题:谁能告诉老师教师旁边那个杨树的高度呢?学生刚一开始可能会很惊讶, 想着那么高的树, 难不成要爬上去测量吗?这时, 教师便可以教学生在杨树的同一直线旁插一个竹竿, 这样学生观察会发现竹竿与竹竿的影子和杨树与杨树的影子之间的关系, 那么学生便可以根据竹竿和竹竿的影子以及杨树的影子长度来计算出杨树的高度。通过这样的方法解决了学生最初认为不可完成的任务, 学生的信心将会大增, 数学学习兴趣也一定会大增, 最终的数学教学目的也就完成了。

参考文献

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初探 篇5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学人不疑,是谓大病。唯其疑而屡破,故破疑即是悟。”爱因斯坦也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问题性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问题教学”并未得到普遍重视,具体到实效性上则更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虚假性。学生根本无疑,提问仅是为了迎合教师的需要,博取教师的欢心,结果往往是明知故问,虚假问题多。

二是功利性。由于质疑纳入了考试范围,所以有些教师不在提高学生质疑水平上下功夫,而是想方设法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所谓“技巧”,就是提出的问题,越简单越好,字数越少越好。

三是欺骗性。主要存在两种情形:一是“表里”不一。质疑只是教师教案纸上的一个环节,而非实际操作中需要的。所以上课时,教师会让学生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很多不乏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不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筛选、归类、升华,而是夸奖一番,然后将这些问题搁置一边,继续按自己的教案进行教学。学生有被愚弄之感。二是守株待“兔”。为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往往让学生提问,一直提到教师心中想提的那个问题为止,让学生提问好似教师设置的圈套。

四是“去问题”性。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没有问题走出课堂,问号走向句号,课堂尾声缺乏可持续性。教学的最终结果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了问题,而不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更深入的新问题。

如何走出“问题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其作用与效益?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两点入手。

第一,要真让学生提问题。“问题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学生敢问、善问,乐问,教师首先必须要具备问题意识。教师在课堂中,应多些引导诱问,少些直接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提问题。恰当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如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文本的疑难处、“空白”处、细节处提出问题;可围绕教学内容适时穿插启发性的故事,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在课堂上再现生活情境,或直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萌发问题;也可开展课外、校外活动,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等。教师可通过恰当的评价,让学生提真问题。真实的学习问题是课堂内外自主学习最强大的内驱力,它使课堂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变得必要,使课堂教学的探究目标更集中。学生的真问题不是为了迎合教师的需要,而是他们在探究学习中,对教材、对教师等动态生成的开放性问题。为了让学生提真问题,完善问题评价手段至关重要。

第二,要真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提问结束后,教师首先要引导他们对提出的参差不齐、纷繁复杂的问题进行梳理,提炼教学的核心问题,作为探究的主线;接着应以独立或合作探究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展现思维过程,真正实现“思维自惊讶和疑问开始。”在思维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独特创造。因为创造性教学活动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不是用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更深入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更重要的是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成为创造者。所以,无论问题得出怎样的结论,都是学生思考的成果,都应该尊重。

总之,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教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欣喜地听到学生创新之花慢慢绽开的声音。(共1496个字)

作者姓名:张宏军 邮政编码:225819 通联地址: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镇中心小学 联系手机:*** 电子信箱:zhangtougao@163.com 【作者简介】

课堂教学问题 篇6

关键词: 问题导学 问题设置 中职语文 教学策略

“问题导学”教学法就是通过老师精心设置问题和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形成教学活动的双向交流,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它是一种以导为主线,以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渐进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是贯穿“问题导学”全过程的核心要素,通过一系列问题呈现课本知识,把知识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从教多年,针对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尝试了“问题导学”教学法,认为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和安排问题,才能真正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列车上的偶然相遇》这一课为例,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设置应应用以下策略。

一、在新课导入中要有激发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课文体裁及内容,设计一些内容新颖、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学新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在教学《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以“偶然”为话题,在新课导入过程中先讲了一个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助手菲利成功的故事,针对故事的结局,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成功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在这些看似“偶然”的背后,有没有隐藏着什么“必然”的因素呢?

同学听完故事后,感觉菲利的成功太幸运了,通过这样两个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迫切希望知道答案的好奇心,因为成功是人人向往的,但要想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往往只看到促使成功的偶然因素。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学生各有主见,有效地激发了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从而使本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对“偶然”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成功地导入新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讲授课文可以从“问题导入”入手,带动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在文本阅读中要有目标性

问题导学的实质是把教学目标问题化,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研读教材,初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教学《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我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父亲命运变化的几个转折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复述和概括能力,提示学生抓住故事的几个起伏点:“失败—相遇—转机—成功。”接着围绕课文内容,我又设计了这样四个问题:

(1)父亲为什么会去应聘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2)为什么无论何时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总免不了谈论起父亲和“那位神秘的先生”?

(3)父亲的这次“偶遇”给他带来了什么?

(4)“神秘先生”为什么会给父亲捐赠整个一学年的伙食、学费、书费500美元?

首先,我让学生带着这样四个问题再次走进课文,这四个问题,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内容,而且是层层相扣的。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知父亲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他自身所体现出来的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即“执著、认真”。其次,“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完成每课的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所设计问题不能通过课本直接找到答案,不能是学生怎么“跳”都够不到的,也不能设计难度太小,学生不“跳”就能够到。设计第一题,应联系时代背景加以理解,了解黑人的历史,这样不但让学生初步解决了问题,还了解了当时黑人的悲惨历史;设计的第二题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一家人的感恩之心,尤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有人捐助是件让人永生难忘的事,所以让学生在了解黑人历史之后解决更合理;设计第三题是想促进第四题的回答,让学生了解之后,明白一个在列车上偶然相遇的人为什么会给父亲捐助500美元的伙食、学费、书费?这样环环相扣的问题,很自然地让学生明白父亲的成功是靠自己努力来的,而不是“偶然”相遇才成功的。可见,父亲的成功与列车上的偶遇没有很大关系,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在难点探究中要有引导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自我感悟,及时肯定其合理的见解。对于学生认识不到位的地方,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认识,此过程的关键是“导”。如在教学《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相遇”,父亲会不会成为一个“很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

这个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将教学的难点知识转化为不同的探究问题,学生有两种不同答案:第一种是不会,因为父亲失去了求學机会,就他家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而言,他不会再有求学的机会,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条件,但偶遇改变了父亲的命运;第二种是会,因为父亲执著认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失去这个机遇,以后还是有机会的,只要他的价值存在,就会抓住机遇,获得成功,与这次偶遇没有太大关系,父亲的成功主要靠自己。教师要适时引导:其实父亲的成功是具有偶然性的,就是遇到博西先生,但这种偶然的成功只会向具有真正价值的人敞开大门,就如文中的父亲,如果本身不执著认真,就算有这个偶然的机遇,也未必能成功。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从表面上看,改变父亲一家人命运的是遇到了博西先生,受到了资助,实际上他的成功更离不开自身的执著认真,所以遇到博西是偶然的,而他自身的人生态度才是成功的必然因素。这样引导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还让他们辩证地看问题,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在拓展延伸中要有实用性

拓展延伸主要是通过每课的学习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一般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以“练笔”、“练口”、“练手”、“练脑”为目的的。我在文本阅读和难点探究环节后,设置了一个切合中职学生实际的“练脑”问题:作为中职学生,父亲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

因为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旅游专业的学生,他们即将踏入顶岗实习岗位,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他们既渴望又迷茫,因此,通过这个专题“职业与理想”的学习,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人生理想。引导学生从父亲的经历得到启发,认识到中职生实现职业理想,关键在于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过硬的职业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偶然背后的必然因素,并明白:任何成功都离不开自身的能力和态度,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偶然”之上;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态度,这样就达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的。

总之,“问题导学”教学法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在哪个环节中使用,怎样创设问题导学情境,最终不是看问题的数量多少,而是看能否真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有限的一堂课里收获得更多。对于我来说,尝试这种“问题导学”教学法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晓君.中职语文课堂“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初探.株洲教育,2011,3.

[2]汪涛.“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新课程学习,2012,2.

课堂教学问题 篇7

1. 难易失调

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把他们估计得过高或者过低,所设计的问题在难度上要么过大,要么过小。过大时,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常使全场沉默无言,教师不得不把问题分解,化难为易,使学生重新入轨。再者就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顺畅,把教学内容肢解成许多小问题,师生一问一答,教师问得从容,学生答得流畅,整齐划一,实质上很多问题没有思维价值,严格讲不能叫做问题。也正是这些虚假问题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思维通道,限制思维的方向和路线,带有去“问题化”的倾向。以上两种情况都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其停在无法思考、不用思考的状态下,自然谈不上启迪、诱导和开发了,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越俎代庖

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就让他们回答,学生答不上来。此时教师不是想办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整思考的角度,换个说法矫正学生的思路,而是急急忙忙讲出答案,把学生应该做的工作取而代之。结果自己劳神费力设计的问题不解自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其学习情绪,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愿意回答问题,越是难题越是如此,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有害无益。

3.口头禅现象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充斥课堂。学生回答“是”能代表发自内心的认同;学生回答“对”,能表明其思维的清晰明朗。这样的问题只能折射出教师教学的肤浅,高明的教师是用心沟通的而无需通过“是不是”“对不对”来寻求自我满足。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小学会察言观色,试想:学生不回答“是”“对”又能怎样说呢?

4.去数学化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尤其是不恰当的情景创设,造成的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导致教学始终在数学的外围盘旋,没有让学生触摸到数学的本质,没有了“数学味”。

要提高问题设计与提问的质量,教师应在授课前和授课中分别做好三个把握,上课前的三个把握为:

1.把握好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编者的意图,弄清单元章节的构成及其地位,掌握训练的基本要求,从而能够脉络清晰地分出重点、难点,从教学目的出发,以重点为突破口,设计出恰当的问题。这样使好的问题既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又有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2. 把握好学生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班风班貌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熟悉各方面的情况,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适应,乐于接受。目的就是让好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 把握好课型

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课型,不同要求,不同的训练重点来设计问题,而不是千篇一律,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新授课上,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促使学生思索,探究新知识。练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恰当的角度、幅度和坡度,复习课教师提的问题要有挈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功能,问题应从大处入手,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授课中要注意三个把握:

1.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间距离”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一讲到底,也不是一问到底,精讲巧问,处理好提问的节奏,安排好提问的时间距离,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和问题进行零距离接触,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例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半圆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剪开,重新拼合,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老师只需设计两个问题即可:(1)请大家认真观察,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哪些联系?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比较宽松的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学生要说的很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抓住两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等生只是在语言条理上差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说出一二来。这样便有利于学生理解,发现形变面积不变,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2)完成上述的发现后,老师可以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那么,圆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明确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对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加工、整理,进而独自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把握好课堂提问的“空间距离”

课堂上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在提问时,恰当的近距离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的期待。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或者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更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空间距离,所提的问题范围不能过于空洞,也不能过于狭窄,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也不能太直太露,让学生无需思索就可回答,使提问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心中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在他们的知识最近发展区提问,对浅问题、直问题从较隐蔽的角度提问,拉开问题与学生的距离,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对大问题难问题则需要大题小问,难题浅问,通过问题分解来缩短学生与问题的空间距离。

3.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心理距离”

首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提问不要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语气可以平缓一些,态度和蔼一点,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能讽刺挖苦,允许学生出错,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要多加鼓励,让他别着急,想一想再回答。只有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

其次,教师要控制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好的问题既有挑战性,又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维努力后能够解决的。这样的给学生“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由于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同一个问题与不同的学生之间心理距离是不同的,老师提问也不能“一刀切”,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可让优秀生来回答,对于难度一般的题目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来回答,让人人学有所得,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如:在教《圆的面积》一课时,可按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1)阅读课本,你能按课本图示把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吗?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后进生做答)(2)阅读课本,你能根据操作实践,说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吗?(中等生回答)(3)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优等生回答)这样的问题,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各有所获。

课堂教学问题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链设计,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开放创新,层次鲜明

0 引言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使用问题或问题链组织教学, 但是提出的问题零散无系统, 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问题链的有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数学教学问题链设计的原则

1.1 目的明确

高中数学课堂问题链的设计首先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前提, 因为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是一切教学设计的依据;其次要明确每一个的问题的具体目的, 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检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还是启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等等。教师要在备课时作出充分的考虑, 否则在课堂上随机的发问, 就会出现一些无效的问题, 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1.2 表述准确

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应该用词准确、通俗易懂, 教师不能为了显示自己知识的渊博而在问题中使用学生不熟悉的专业术语或生活背景, 比如高中常提到的“复合函数”一词学生就理解不了, 虽然简洁但用了会增加学生的理解困难;其次表述要简洁到位, 包含所要思考的内容和思维操作的提示。

1.3 深刻有效

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 问题链的设计要体现数学的本质, 这才不会失去数学自身的魅力。在新授课中问题链的设计要体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通过有层次的问题链, 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1.4 难度适当

教师备课时不能只备教材, 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之上的, 教师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及学习心理的特征, 才能通过有价值的问题, 帮助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

1.5 层次鲜明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在问题设计方面要考虑学生水平的层次性, 对不同程度、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这样既能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又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1.6 开放创新

数学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的数量不少, 但是其中封闭性问题占大部分, 开放性问题较少。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能力的差异, 另一方面可以使问题解答从多方面来考虑,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 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7 激发兴趣

数学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可以来源于生活, 也可以来自数学本身或其他学科, 通过问题呈现刺激性的信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认知冲突, 诱发质疑猜想。我们必须意识到合适的问题不但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2 数学教学问题链设计的过程

2.1 课前准备

2.1.1 研究数学

高中数学是数学这一门科学的部分内容, 教师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 首先要明晰与所要教授数学知识相关的知识网络与所涉及到的逻辑证明或推理, 这样才能明确学生进行新知识学习时所必须具有的知识储备;其次要了解所要教授数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 体会数学发现的过程与魅力, 只有这样才能创设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的学会用数学的思维认识世界。

2.1.2 研究教材

教师要咨询研读教材, 体会每一个环节问题设置的目的, 理清本节课教学目标, 分清重难点, 并从中抽取出知识生成原始的问题链。

2.1.3 研究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把目光从重视教师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学”。首先要明确学生实际具有的知识基础, 在研究数学时虽然已经明确学生学习新课时的知识储备, 但是学生并不一定能全部具有, 比如因为教材顺序的调整在学习向量的数量积时, 书上提到物理课中功的概念学生还没有学过, 就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其次要明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找到数学理解的困难点与关键点, 设置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再次要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 问题要能刺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2.2 核心问题链的设计

新授课核心问题链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情境: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维的启动问题 (可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问题也可以是与新授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

(2) 联系启动问题与本节课内容的连接问题。

数学建构:

(3) 理解数学新知难点强调重点的剖析问题。

(4) 建构数学新知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辨析问题。

数学应用:

(5) 应用数学新知能够解决的数学应用问题。

课堂小结:

(6) 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程的反思性问题。

习题课核心问题链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也可以看做是新课中例题讲授的问题链)

(1) 精选例题设置相应的变式问题。

(2) 设计理解题意联系已知与所求, 并初步拟定解题计划的启发问题。

(3) 回顾解题过程、提升解题策略的反思性问题。

2.3 子问题链的课堂生成

第一, 选择合适的学生回答问题。根据问题的难度决定是齐答还是单独回答以及选择什么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 不能把发言权全都集中到能力强的同学身上, 教师要通过问题的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

第二, 教师要给予学生合适的等待时问。课堂教学中教师热衷于提出大量的问题, 但是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 叫学生回答之前, 等待时间不足一秒钟 (等待时间1) , 在学生作出回答之后, 教师在汗口说话之前往往没有任何停顿 (等待时间2) 。这种快节奏的教学, 会使学生的参与度降低, 回答的质量也不高。所以教师要合理的把握等待时间1和等待时间2。可能仅几秒钟的刻意暂停就会换来学生高质量的回答。

第三, 教师围绕核心问题与学生的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追问”, 形成子问题链。

下面根据学生回答的质量, 列举出教师可以选择的方法。

当学生无答时, 教师可以选择将原问题进行重新叙述, 还可以将原问题进行改述, 还可以提出给予适当提示的启发性问题, 如:根据这个已知条件, 你有什么想法?最后还可以提出鼓励其他学生积极思考发言的问题。如:其他同学有没有思路?

当学生回答不全面时, 教师可以提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改进的问题, 如:你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或者提出给予适当提示的启发性问题, 如:对于题目中所说的这个条件, 你能得到什么?或者还可以提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言的问题, 如:有没有同学对他的想法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对他的答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当学生回答正确时, 教师可以提出引导学生解释验证其答案的问题, 如:你是根据什么判断这个答案是对的?举出一个个支持你想法的例子吗?还是以提出对问题进行提升的反思性问题, 如:你的答案能够推广到一般吗?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有没有其他的疑惑?最后还可以提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言的问题。

2.4 课后反思

课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反思:

第一, 核心问题链的实施是否顺利有效?

第二, 子问题链的课堂生成是否有效?

第三, 学生对于问题的反应或回答如何?

3 结束语

鉴于笔者的经验和水平, 本文只对高中数学课堂问题链的设计的原则和过程做了粗浅的讨论, 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行动, 深入研究问题链教学与学生数学学习的关系, 怎样利用问题链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黄光荣.问题链方法与数学思维[J].数学教育学报, 2003, 5.

课堂教学问题 篇9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础的单位, 所有学科课堂教学的集合体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 每一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都对学校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采取多种措施, 鼓励广大教师更新理念,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落实三维目标,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这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大面积提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 教师“独霸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尊重的现象仍然存在, 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 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教论学”, 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我讲什么”, 很少体现“学生应该怎样学, 教师应该怎样帮助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满堂灌, 学生围着教师转, 顺着教师的思路、教师的设计被动学习, 学生缺乏自主的学习时间和自我思考、理解的空间。长此以往, 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 主体性逐渐丧失, 学生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来实现三维目标, 提升教学质量。因此, 在工作时间、学习时间基本饱和的状态下, 大力开展课堂创新研究, 提高课堂效率, 改革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 以优化课堂教学,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 大力推进“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的教学理念, 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率, 努力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 跳出“学科本位”, 站在学生生命整体生成的高度进行“综合性教学”, 真正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学。

(2) 依据学生学情, 确立教学目的, 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3)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4) 课堂教学要以“问题”为主线, 通过教学过程各环节问题的精心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思维, 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 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1.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问题切入就是抓住关键的难点、疑点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课堂导入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复习导入、设问导入、悬念导入、情景导入、激疑导入、演示导入、实例导入等。具有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的问题导入设计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问题意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问题启发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重点

问题启发式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而不是只是教师灌输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问题启发式学习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不断刺激学生求知的渴望性, 通过不同阶段的刺激,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提高提问的艺术, 要在理解教材的关键之处, 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之处设置问题,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问题探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

问题探究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以问题为主线, 通过探究得出结论, 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探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 激疑阶段——教师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促使学生产生科学的问题。

(2) 探究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 或指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 释疑阶段——让学生通过所设计选择的方案, 进行逐步探讨得出结论。

4.问题拓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难点

问题拓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在一定范围和深度上和其他相关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的教学活动。

问题拓展旨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 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拓展的内容必须与课堂教学目标形成一个整体, 课堂的内容与拓展的内容有相关性和类比性。教师在拓展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学方向, 拓展合理, 有激发和启示的作用, 避免脱离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5.问题反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个重点

问题反馈是课堂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当堂检测,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测试的内容应为本堂课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检测对于师生双方都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 对教师来讲可以把课堂上反馈到的学习缺陷及时总结、及时矫正, 并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它也是学生了解本人学习成果、自觉弥补学习缺陷的重要手段。教师还应注意对检测后的信息反馈的收集与积累, 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及重、难点问题再次进行测试并及时批改, 对未达到过关要求的学生要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必要的反馈矫正, 弥补不足。

此外, 还有问题答疑。在教学过程中, 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一堂课结束, 学生对教学内容会存在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暴露问题, 积极提出问题。通过答疑,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案例】如何突破城市化中学习的难点。

【背景分析】本节内容是第2章《城市和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与前两节的联系非常密切, 城市化就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是城市等级的提升过程和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这种现象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它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外, 城市化还与第一章的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 (如迁移方向相反, 则为逆城市化) 。掌握本节内容, 还需要准备的知识包括:初中地理必修1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水循环、气候 (“热岛效应”等) , 与数学有关的知识 (如曲线的斜率) , 以及人口迁移和农民工的有关内容, 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分不清楚“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三个概念, 如何来解决呢?

【处理过程】在讲课时列出了以下问题:

(1) 通过文字材料、图片展示,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什么是郊区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及再城市化?” (问题切入)

学生看书, 明确这三个概念的含义。

(2) 这三种现象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问题启发、探究)

学生讨论, 探究, 回答。郊区城市化:居民、工商业迁往郊区, 城市面积扩大, 人口增多, 郊区与城市融为一体, 中心区人口减少, 郊区人口增多。

逆城市化:居民、工商业迁往更遥远的乡村, 整个城市人口减少, 中心区人口减少, 出现衰落的现象, 即“空心化”现象。

再城市化:一些国家和地区,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

(3) 这三种现象的突出特征主要有什么区别?从哪些角度可以反映出来? (问题拓展)

学生回答:从迁移方向、城市面积变化、城市人口变化等三个方面来加以区分。

郊区城市化是指居民、工商业迁往郊区, 城市面积扩大, 人口增多, 郊区与城市融为一体。

逆城市化是指居民、工商业迁往更遥远的乡村, 整个城市人口减少, 中心区人口减少, 出现衰落的现象。

再城市化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 吸引年轻人回城居住。

另外, 通过示意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屏幕上演示什么是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之后找其他同学改正之后, 教师再讲解。

课堂教学问题 篇10

新课程标准既关注问题解决, 又关注问题的提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方面是要让他们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 猜想、发现的欲望, 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空白带”, 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 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 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笔者就“圆锥曲线”中最基本的弦长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的过程与诸位共享:

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椭圆弦长的基本求法, 提高运算求解能力;

2) 经历椭圆弦长问题的衍生、变式过程,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 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运行《几何画板》软件辅助教学探索.

知识回顾椭圆弦长的常见求法 (屏幕演示) :

1) 点距法:

2) 公式法:

3) 定义法:若弦AB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 且与长轴的夹角为θ, 则

引例若直线y=x+1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则|AB|=___. (答案:24/7)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笔完成, 迅速将思路转入本节主题.教师指出:上述3种方法都可以解决本题, 尤其面对不同条件, 选择最优入手角度, 切勿乱套公式.但仍需注意通法通性.

变式1已知直线y=x+1分别与椭圆和圆x2+y2=1相交于点A, B和点C, D, 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运算优化方面比较椭圆、圆的弦长 (, r, d分别为半径、圆心距) 的不同求法.

探究发现椭圆弦长问题的衍变.

教师指出:上述引例、变式1都是在“静止、固态”求解弦长问题, 若将上述引例中的定直线进行动态变换, 比如直线y=x+1的纵截距换成参数m, 运行《几何画板》软件演示将该直线平行移动, 并在屏幕上显示线段AB的长度, 随着弦长的变化, 你会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呢?

1“平行弦”的弦长问题

变式2已知直线y=x+m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若, 则m=___.

设计意图在引例基础上提出反问, 学生均能迅速作出反应:“m=1”, 忘记考虑椭圆的对称性.据此教师顺势为学生做解题示范, 并强调判别式Δ>0的意义.

解析设A (x1, y1) , B (x2, y2) , 由

其中

所以

得m=±1 (均符合题意) .

变式2′已知直线l平行于直线, 且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若, 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

设计意图“换汤不换药”, 体现数学问题的等价变式, 关键为过渡到变式3作铺垫.若过端点A, B分别作直线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D, C, 平移弦AB就得到动态变化的矩形ABCD.

变式3已知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A, B在椭圆上, 另两个顶点C, D在直线上, 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___.

设计意图自然地引导学生探索圆锥曲线的动态弦长问题, 寻找等量关系 (重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不急于解答问题) .

解析关键抓住

继续运行《几何画板》软件, 不断平移弦AB, 若连结OA, OB, 观察△AOB的变化:

变式4已知O为坐标原点, 直线y=x+m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则△AOB的面积S△AOB的最大值为_____.

设计意图承前启后将面积问题化归为弦长问题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其后仍继续与学生一起观察∠AOB的变化, 继续变更问题、提出问题, 不急于解答问题.

变式5已知O为坐标原点, 直线y=x+m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若OA⊥OB, 则|AB|=___.

变式5′已知直线y=x+m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若以AB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原点O, 则|AB|=____.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分析“以AB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原点O”“OA⊥OB”, 这一设问方式很普遍, 需引起高度重视.

2“定点弦”的弦长问题

类似上述过程, 若将上述引例中的直线y=x+1的斜率换成参数k, 让其绕着定点A (0, 1) 旋转, 随着弦长的变化, 你又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呢?

鉴于前面师生互动的基础, 大多学生纷纷独立提出相关的弦长问题.比如:

问题1已知直线y=kx+1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若, 则k=___.

问题2已知直线y=kx+1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则|AB|的最大值为____.

问题3已知O为坐标原点, 直线y=kx+1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则△AOB的面积S△AOB的最大值为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获取成功提出问题的喜悦, 促进学生把握问题本质规律, 激发学生投入问题思考的热情.

3“对称弦”的弦长问题

继续将上述直线中的定点移到其它位置, 是否存在恰好以定点为中点的弦?即椭圆上是否存在两点关于定点中心对称?若存在, 弦长应如何求解?

变式6已知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若弦AB的中点坐标恰为 (1, 1) , 则|AB|=___.

设计意图自然顺畅地引入“中点弦”这一经典话题,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继续探索求直线l斜率的最佳方法.另外, 从对称的角度类似地提出以下轴对称问题,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

变式7试探究椭圆上是否存在两点A, B关于直线y=x+1对称, 若存在, 请求出|AB|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4“切线弦”的弦长问题

倘若引例中直线不过定点, 并且斜率也不定, 比如我们让直线绕单位圆作“相切运动”, 是否也可产生类似上述的问题呢?

变式8已知圆x2+y2=1的切线l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O为坐标原点, 则△AOB的面积S△AOB的最大值为____.

设计意图将直线与圆、椭圆的位置关系问题融为一体, 便于学生比较两者不同的通法.

变式9已知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 B两点, 且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恒为1, 则△AOB的面积S△AOB的最大值为____.

设计意图展现同一数学问题的不同表达方式 (数学中常遇到构造圆辅助解题, 在此埋下伏笔) .

总结归纳1) “发现问题与解答问题同等重要”, 挖掘问题本源, 方能找准解题切入点、举一反三;

2) “回归通性通法”, 上述弦长问题终究是利用弦长公式结合韦达定理来化解问题.

作业布置1) 分期完成每一系列的弦长问题;

2) 请你与小组同学合作:仿照上述发现问题的过程, 尝试设计两道与椭圆弦长的相关问题, 要求题意规范简洁、意图明显、且可求解.

课后反思本节课由教师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 巧妙地将圆锥曲线最典型的基础问题有机融合, 激发学生自觉投入数学问题的探究.整节课的教学容量大、知识覆盖面广,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本质规律有了深刻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不急于站在问题面前去解答问题, 而是留出时间让学生身临其境、共同参与问题的探索, 相信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时肯定更来劲、更有成就感.这样的作业问题让学生倍感亲切, 必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用问题推进课堂教学 篇11

一、帮助学生探索到“问题”

课堂教学中以“问题课堂”为核心,是要让学生形成“问题”学习的能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帮助学生触摸到“真实”的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培养学生“问题”学习的能力;三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开展深入的学习活动,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生成新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核心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其根本是为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问题教学课堂中,更要达成的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指个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于事物产生分歧的观点,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其结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别人获得满足。”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创造力,直接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得以体现。

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

学生是课堂教学问题的接受者、思考者、探究者,也是新问题的生成者,在不断的互动中完成着学习的递进。一切的课堂问题就要从学生这个中心出发,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研究学生。课堂问题要体现以下特征:

1.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弹性要求,便于选择。

2.根据学生的思考特性,给予足够时间思维。

3.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根据学生的表达方式,给予充分的表现,鼓励不平凡的想法和回答。

5.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给予独立的空间。

三、鼓励学生归纳、生成新“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均指向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我们将课堂中的问题归纳为:

1.知识性问题,如感知性问题、判断性问题、阅读性问题等。

2.策略性问题,如方法性问题、规律性问题、叙理性问题等。

3.探索性问题,如思维训练的问题、加深体验的问题、拓展研究的问题等。

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有效的课堂问题应当具备:

1.语言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

2.内容是否有助于学生探究。

3.难度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解决。

4.呈现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

当目标指向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时,教师更应当关注“问题课堂”的创造性原则,即:问题没有单一标准答案;问题的答案不能仅限于现有教材的内容;问题的叙述应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四、“问题课堂”怎样问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否恰当,是能否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怎么问,关系到几个方面:一是问题如何组织;二是问题如何呈现;三是问题如何处理。教师必须把握教学策略,使问题有机融合于教学过程,体现启发思维与引领教学的作用。具体操作:

1.把握问题呈现的时机

在新旧知识衔接过渡处提问;在新旧知识产生矛盾冲突中提问;在新旧知识转化处提问;在学生思维发生障碍时提问;当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提问。

2.把握问题呈现的方式

问题内容与叙述的文字要符合学生程度;问题类型要有变化;问题由易到难,逐渐深入;问题要能使学生清楚表达;问题向大家公开;发问后适当停顿,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鼓励、赞美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3.把握问题处理的建议

表达——不含糊其辞;重复——不随意改变;补充——不作无谓联系;倾听——不急于表态;理解——不重复解答;赞赏——不偏离问题。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的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我们进行“以问题课堂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的研究时,遵循学生学习的特性,将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变为学生的“探索、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归纳、生成问题”的过程。

问题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篇12

一.问题偏离了学科本体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以科学的态度、赞美的情感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旨在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 探究海底世界, 描述海底世界。有位教师施教这篇课文时, 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阳光能射到海底吗?海底有多少种动物?海底的植物有哪些色彩?海底为什么有山、峡谷、森林和草地?海底为什么很平静?

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不是语文问题, 而是科学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学中采用的问题教学法要以“语文问题”为教学的中心, 让语文充满生活的源头活水, 围绕生活情境设置问题, 围绕课文观照问题, 围绕思维演绎问题, 这样组织的教学才不会“走题”, 也才不会让语文背上不该背的学习包袱, 使语文课获得个性化的“本体感”。

二.问题讨论偏离了本体的价值取向

《狼和小羊》旨在表达狼的阴险凶恶, 一位老师施教时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师:你对狼和小羊有怎样的评价?

生1:狼聪明, 羊愚笨。我要向狼学习, 发挥聪明才智。

生2:狼狡猾, 羊老实, 老实是要吃大亏的。

生3:狼凶恶, 羊善良, 狼可恨, 羊可怜。

师:发表自己的独特理解, 这是我们语文学习中要极力倡导的事, 希望大家今后放大胆子去想, 去说, 这样, 自己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很显然, 学生对狼的认知偏离了课文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价值取向”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作品, 接近作者的语言文字和思想观点;“独特体验”是学生自己走出作品, 对作者的语言文字和思想观点所做的判断和估量。“价值取向”是思维的集中, “独特体验”是思维的发散。“价值取向”具有客观规定性, “独特体验”具有主观能动性, 只有把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结合起来, 才能把文学作品的阅读创新落到实处, 并卓有成效。

三.教师的作用有所缺失

问题教学强调解决“学生的问题”, 有的教师因此不注重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缺乏充分的预设和临场的有效引导, 甚至不敢干预学生的讨论, 致使课堂常常处于无序状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 字典意义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秩序的结合”。基于语文问题的教学, 要求教师有目的地选择问题, 有系统地排列问题顺序, 有秩序地进行课堂活动;所谓“引导”, 强调教师示范性地“教导”, 注重教师循序渐进地“诱导”, 珍视教师有耐心地“辅导”。

四.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在实施“基于问题的语文教学模式”课堂中, 不难发现, 少数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 综合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比较薄弱, 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 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教师的重视, 两极分化将愈来愈严重, 这就与新课程的精神相悖。为此, 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的学情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精选学习内容, 因材施教。针对学困生学情, 对内涵深刻、意蕴丰富的作品, 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放慢教学进度;在容易产生分歧和不同理解层面的关键处因势利导, 及时提醒和点拨, 使他们不掉队, 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同时, 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优秀生的潜能, 与学困生结对帮扶, 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 把他们看作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资源, 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擅长的技能, 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品尝成功的喜悦。

摘要:近年来, 随着语文问题教学理念的逐步推展, 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上一篇:校园流行下一篇:病理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