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教学管理

2024-08-12

课堂问题教学管理(共12篇)

课堂问题教学管理 篇1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础的单位, 所有学科课堂教学的集合体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 每一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都对学校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采取多种措施, 鼓励广大教师更新理念,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落实三维目标,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这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大面积提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 教师“独霸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尊重的现象仍然存在, 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 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教论学”, 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我讲什么”, 很少体现“学生应该怎样学, 教师应该怎样帮助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满堂灌, 学生围着教师转, 顺着教师的思路、教师的设计被动学习, 学生缺乏自主的学习时间和自我思考、理解的空间。长此以往, 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 主体性逐渐丧失, 学生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来实现三维目标, 提升教学质量。因此, 在工作时间、学习时间基本饱和的状态下, 大力开展课堂创新研究, 提高课堂效率, 改革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 以优化课堂教学,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 大力推进“问题立教、问题导学”的教学理念, 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率, 努力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 跳出“学科本位”, 站在学生生命整体生成的高度进行“综合性教学”, 真正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学。

(2) 依据学生学情, 确立教学目的, 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3)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4) 课堂教学要以“问题”为主线, 通过教学过程各环节问题的精心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思维, 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 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1.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问题切入就是抓住关键的难点、疑点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 以问题为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课堂导入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复习导入、设问导入、悬念导入、情景导入、激疑导入、演示导入、实例导入等。具有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的问题导入设计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问题意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问题启发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重点

问题启发式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而不是只是教师灌输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问题启发式学习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不断刺激学生求知的渴望性, 通过不同阶段的刺激,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提高提问的艺术, 要在理解教材的关键之处, 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之处设置问题,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问题探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

问题探究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以问题为主线, 通过探究得出结论, 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探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 激疑阶段——教师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促使学生产生科学的问题。

(2) 探究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 或指导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 释疑阶段——让学生通过所设计选择的方案, 进行逐步探讨得出结论。

4.问题拓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难点

问题拓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在一定范围和深度上和其他相关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的教学活动。

问题拓展旨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深度和广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 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 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拓展的内容必须与课堂教学目标形成一个整体, 课堂的内容与拓展的内容有相关性和类比性。教师在拓展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学方向, 拓展合理, 有激发和启示的作用, 避免脱离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5.问题反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个重点

问题反馈是课堂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当堂检测, 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测试的内容应为本堂课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检测对于师生双方都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 对教师来讲可以把课堂上反馈到的学习缺陷及时总结、及时矫正, 并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它也是学生了解本人学习成果、自觉弥补学习缺陷的重要手段。教师还应注意对检测后的信息反馈的收集与积累, 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及重、难点问题再次进行测试并及时批改, 对未达到过关要求的学生要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必要的反馈矫正, 弥补不足。

此外, 还有问题答疑。在教学过程中, 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一堂课结束, 学生对教学内容会存在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暴露问题, 积极提出问题。通过答疑,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案例】如何突破城市化中学习的难点。

【背景分析】本节内容是第2章《城市和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与前两节的联系非常密切, 城市化就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是城市等级的提升过程和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这种现象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它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外, 城市化还与第一章的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 (如迁移方向相反, 则为逆城市化) 。掌握本节内容, 还需要准备的知识包括:初中地理必修1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水循环、气候 (“热岛效应”等) , 与数学有关的知识 (如曲线的斜率) , 以及人口迁移和农民工的有关内容, 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分不清楚“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三个概念, 如何来解决呢?

【处理过程】在讲课时列出了以下问题:

(1) 通过文字材料、图片展示,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什么是郊区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及再城市化?” (问题切入)

学生看书, 明确这三个概念的含义。

(2) 这三种现象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问题启发、探究)

学生讨论, 探究, 回答。郊区城市化:居民、工商业迁往郊区, 城市面积扩大, 人口增多, 郊区与城市融为一体, 中心区人口减少, 郊区人口增多。

逆城市化:居民、工商业迁往更遥远的乡村, 整个城市人口减少, 中心区人口减少, 出现衰落的现象, 即“空心化”现象。

再城市化:一些国家和地区,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

(3) 这三种现象的突出特征主要有什么区别?从哪些角度可以反映出来? (问题拓展)

学生回答:从迁移方向、城市面积变化、城市人口变化等三个方面来加以区分。

郊区城市化是指居民、工商业迁往郊区, 城市面积扩大, 人口增多, 郊区与城市融为一体。

逆城市化是指居民、工商业迁往更遥远的乡村, 整个城市人口减少, 中心区人口减少, 出现衰落的现象。

再城市化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 吸引年轻人回城居住。

另外, 通过示意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屏幕上演示什么是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之后找其他同学改正之后, 教师再讲解。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以“问题”为主线, 层层递进,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教学过程各环节问题的精心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动脑、动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启迪思维, 改变以前教师满堂灌, 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授课模式。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掌握了知识, 也享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

课堂问题教学管理 篇2

大连中山进修杨磊

课堂教学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它是课堂教学殊多问题关键所在。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准切入点,如果我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研究,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更多地指向备课环节,因此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之一。在以往的学科培训中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培训,已经做过不止一次。如果仍采用以往的方式进行,收效一定不大。因此,本学期我们采用了问题找问题的方式进行专题培训,即通过课例观摩来发现教学问题,再通过问题研究来寻找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向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和能力。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依据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理论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探讨教学要素间的本质联系,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以优化课堂教学。”),结合具体问题,划分成若干小专题:“制定学生能够完成,满足不同需求的教学目标”、“运用目标统领教材的方法,构造清晰的知识结构”、“简单实效的教学组织”、“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和谐课堂”、“多元融合、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激励与量化相结合,让评价成为内驱力”、“科学合理场地设计”等。再通过选取优质课、观摩课、常态课中的教学实例进行。

从培训效果看,这种以教学实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的系列化

小专题研讨式培训,可以让教师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经,教师主动性更强,培训效果更好。

让“问题教学”贯穿课堂 篇3

1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准备活动

《摩擦力》是高一物理必修模块Ⅰ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三节,主要教学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力公式计算摩擦力,并能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释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这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动量及能量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学生对本章内容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规律,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木块A受几个力?

(2)拉力与摩擦力是什么关系?去掉B,摩擦力是否存在?

(3)摩擦力起什么作用?

以上问题,以学生自行回答为主,虽然表达可能不够准确,但在师生互动中能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学生在思考上述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回顾复习,从而为摩擦力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探究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探索出来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课标要求,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让学生质疑问难,体会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进程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最大静摩擦力

对于静摩擦力的大小,教材上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2所示。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逐渐增加拉力,直到木块运动为止。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1)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不用外力去拉,它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用弹簧测力计轻轻拉木块,但它不动,木块有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如果有,其大小和方向如何?

(3)拉木块后,它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吗?如果有,其大小和方向又如何?

(4)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固定的值吗?它与压力有关吗?如何确定其大小?

上述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会得到结论:静摩擦力的大小不

是一个固定的值,而是一个范围。它的大小由外力的大小决定,并存在一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教材中还提到,如果用力的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做这个实验,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得到拉力变化的图线,如图3所示。

若在实验探究中,用力的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得到的并非如图3所显示的图像,而会出现以下图像,如图4所示。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

(1)最大静摩擦力会与哪些因素相关?

(2)若外力超过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会滑动,此时为滑动摩擦力,则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会有怎样的关系?

(3)物体滑动以后的摩擦力随拉力变化的图像到底是直线还是折线?

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重复实验过程,适当改变实验条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能得到最终结果。而对于第三个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研究实验中所用的细线,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伸缩性,因此,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Fmax时木块开始移动,拉力突然变小,绳子由于它的伸缩性拉动弹簧作微小的振动,于是产生了图4所示图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实验探究二: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教师提出问题后,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会做出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可能与运动速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可能与运动方向有关……甚至会提出一些荒唐幼稚的猜测。不管学生提出何种猜想,教师都要努力发现和挖掘其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赞赏、鼓励和表扬。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其猜想的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比如说学生如果猜想与“压力有关”,那么就预测一下有什么样的关系,正比、反比、平方正比或其他关系。在各种猜想均列出之后,然后确定两个猜想让大家在课堂内进行实验探究。

在各项实验操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测出摩擦力大小的?”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紧接着追问:“为什么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一个因素做实验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较多,在研究某一因素的变化怎样影响摩擦力时,必须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问题时必须注意的“控制变量法”。这样,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经历了整个验证过程,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了解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逐步建立了控制变量法的初步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时间发表他们的意见,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启发,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指出他人的问题。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聚精会神地互相配合,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合作精神,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例如:学生在物体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接触面性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关系,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教师在多媒体上向学生展示上述数据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1)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2)这个关系是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3)能否通过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来证实这种关系?

这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过程中用计算机绘制v-t图像的方法,借用常用的数表软件,可以迅速、准确的作出图5所示图像。

根据图像,最后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相互之间的压力FN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料有关。

3 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虽然学生对摩擦现象较为熟悉,但摩擦现象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是很复杂的,有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之中,提倡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直觉思维活动。因此,教

师可以在本堂课结束之前,留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

(1)人走路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其方向如何?

(2)汽车在泥地里打滑怎么办?

(3)自行车中的摩擦力问题。例如登车时情况如何?刹车时情况如何?自由前进时情况如何?为什么赛车比普通自行车行得更快?

(4)想象生活中一旦失去了摩擦力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些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思维也会在这里被有效激活。

问题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知识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学习,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追求的目标。

课堂问题教学管理 篇4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

(一)课堂管理的定义

课堂管理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1]。课堂管理实质上就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二)课堂管理的内容

课堂管理包括课堂物质环境的安排,课堂秩序的建立与维护,课堂规则、纪律的管理,对学生行为的监督,课堂教学管理,时间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这些内容构成了课堂管理的有机整体。本文所讨论的课堂管理主要是课堂秩序管理这一方面的内容,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和维护课堂秩序。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如果教学不进行课堂管理,那么各种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言行就会蔓延开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下去。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管理并不是要在学生心灵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是创造一种守秩序的精神。”因此,课堂管理就是教师维持教学秩序的一种手段。

二、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培养人才在各类型、各层次高校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即人才培养的过程,因此它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单元。虽然说高校学生的培养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是课堂中教师教学的引导和提示恰恰是这种学习方式效率和效益的根本。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基础。

很多大学教育者都有这样的共识: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和教学实践,还取决于有效的课堂管理[2]。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于学习的问题行为,而且有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发挥,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搞好课堂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高校现存的课堂秩序问题

现在有很多高校学生,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特别是高三一年的锤炼后考上大学,感觉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到大学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对学习的要求,不再像高中时期那样,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学习。当然,大学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学习之外,其他活动也要积极参加,从而培养自己全方面的能力。但是,现在大学里滋生着一些不良风气,在学生中存在着“大学不逃课不旷课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大学考试,考前一周背背就好”等不良思想,严重侵害着大学生的心灵。同时,在学生中间还存在着没有远大理想、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缺乏动力、心态浮躁、学习时间少、厌学情绪、课堂气氛沉闷、没有学习目标、学习目的功利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严重旷课现象。根据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528名本科生进行的调查显示,53%的学生有旷课经历,24.6%的学生旷课频繁[3]。有的学生甚至一学期只在最后的考试中出现一次,连任课教师是谁都不清楚。伴随着旷课、逃课而来的就是考试之前的临时抱佛脚了。大多数学生都是靠着考前教师划重点,借同学笔记复印,通宵几个晚上,然后直接上考场,结果成绩也不错,屡试不爽,因此学生对日后的旷课也就更加大胆了。特别是在高年级学生中这种现象尤其常见,大三、大四的学生旷课次数比大一、大二学生多25%[4]。除了旷课,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也不容乐观。许多学生,该上课时也按时去了,但人在心不在,对教师的讲课内容全无兴趣,不是玩手机、听音乐、看杂志、交头接耳,就是睡觉。他们也把努力集中在最后两周的时间,考试也能保证不挂科。但是,这样的成绩真的能代表学生的水平吗?学生真的学到知识了吗?我想答案是明确的。这样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没有掌握应有的知识或者知识掌握不牢靠,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身心发展都较为成熟,所以在高校的教学中教师都非常注意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课堂管理已不像中小学那样过多地要求严格的纪律约束。由于高校各科教学时数有限,课堂几乎是满堂灌,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教师只顾传授知识,对学生的注意力、行为变化较少关心。而课堂秩序问题的出现,只要不影响教师的情绪和正常授课,教师通常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高校学生课堂秩序问题不仅存在于一般本科院校中,也存在于那些重点本科院校中,但是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看法。由于在重点本科院校中,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也较高,当他们出现旷课现象时,并非是真正的不学习。他们只是不进行课堂内的学习,而是去图书馆或实验室自学。他们在课堂上也经常根据教师的课程内容自己选择学习材料钻研,而没有听教师的讲课。因为这些学校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此出现在他们身上的课堂秩序问题经常是被允许的。而在一般本科院校中,大部分学生旷课后并不是进行自学,而是做些与学习完全无关的事情,如沉迷于网络游戏、兼职等,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对这些学生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四、完善高校课堂秩序管理的具体措施

由于各个学校学生的情况不同,对课堂管理也有不同的见解,因此本文所提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大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中那些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需要通过教师的外力作用来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

(一)建立一套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出勤率

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是其核心内容。高校的任务、使命绝大部分都要通过课堂辐射出去。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到丰富精深的科学知识。教师的讲解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记忆。正常情况下,听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比学生自己在课下自学的效果要好很多,因此,提高学生的出勤率,转变学生的课堂态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就必须加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小学、中学期间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尤其是在学习方面。学生在学习上面有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能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自由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进入大学后,学生的生活方式由中学阶段在学习方面由“教师严格监管”和在生活方面由家长“一切包办”的方式转变为在学习方面由老师“引导与启发”和生活方面由学生“自主与自立”的方式,因此,在大学,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生活。伴随着这种自由就是旷课、逃课现象的出现,所以,加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保证学生的出勤率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管理并非是中学时期那样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是要通过采取某种手段让学生履行做学生的义务——按时上课。

点名是教师保证出勤率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在有很多学校规定,学生的出勤率是学生是否具有该学科考试资格的依据,如学生在该学科规定的课时里,无故缺席4次将被取消参加该科考试的资格。任课教师也会在自己的课堂上宣布出勤率将占学科最后成绩的百分比。但这些效果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执行力度不够。虽然学校规定旷课几次不能参加考试,但真正因为旷课而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几乎没有。任课教师规定的出勤率占最后成绩的百分比也对学生约束不大,因为最重要的还是最后的考试成绩,况且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并不进行严格、客观的评分,只把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因此学生对点名也熟视无睹,照常旷课。

针对这样的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促进了教学管理的便捷。现在基本上每个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内网络,教学也采用多媒体教学,因此,学校可以建立一套网络管理系统帮助教师进行管理。在每学科开课前,教务处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选课形成最终的名单,任课教师在学期期间随机地对学生进行点名,点名时不是用纸质的名单,而是用教务系统中的网络名单,该名单有多种功能。当教师点名时,教师会把旷课的学生作上记号,系统会自动保存,每点一次名,系统就会累积保存一次,然后根据学校的规定,如果旷课4次就被取消该科考试资格,那么当一个学生缺课4次时,系统就会自动显示该生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即使该生参加了最终的考试,教师最后在教务处网上录分时也录不了,因为系统已经自动生成该生的记录,需要补修该学科。该系统不但可以显示某个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出勤状况,还可以显示其总的出勤状况。如果学校规定所有的课程累计旷课5次以上就被取消所有评优、奖学金、助学金的资格,那么当某个学生累计5次旷课,系统就会自动显示其无参加评优、奖学金、助学金的资格。该系统还可以对请假的同学进行记录,同样可以累计请假次数,以防止学生为了逃避被记录旷课而采取请假的方式。系统在期末还可以帮助教师统计学生的出勤状况以及请假情况,为最后的计算成绩提供便利。因此,从教师的角度看,利用该系统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还可以减少一些教师的不作为。从学生的角度看,当教师利用该系统点名时,可以从投影仪上看到整个过程,具有透明性与公平性。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出勤状况,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此外,学生还可以在课下登录教务处网站系统,查看自己的具体情况。

(二)开展互动式教学,鼓励对话,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虽然利用网络管理保证了学生的出勤率,但并不能保证学生都能专心听讲。事实上,上课打瞌睡、走神、做自己事情的学生大有人在,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政治课”。讲台上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因此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要的一环。

开展互动式教学,鼓励对话是督促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途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的教学活动。互动式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师生间相互促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角,知识内容的传递主要是靠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参与度较小,特别是大课,上课的学生太多,师生间的互动几乎没有。大学课堂里最常见的师生互动形式即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让学生参加课堂讨论。课堂提问与讨论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但学生参与的广度是有限的。由于大学里提倡的是自由,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只是让学生自由回答,有想法的就回答,当没人回答时教师就会自己解答。通常情况下,参与回答的都是那些思维比较活跃、成绩好的学生干部及人际地位高的学生,其他学生已习惯于对教师的提问保持沉默,他们不思考,或者即使有了想法也不敢更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课堂上回答教师问题的人总是那么固定的几个学生。而课堂讨论则是把所有同学分成小组,教师提出一个论点后,小组同学自由讨论。当教师要总结同学的观点时,每个小组都会派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的讨论结果,通常情况下也都是由组里比较优秀的人做代表,而那些比较不积极的学生最多在小组讨论时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些学生连小组讨论也不参与。因此,要打破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改变思想。当提问时,除了让那些踊跃发表意见的学生回答问题外,教师应主动点名让那些平时较少参与问答的学生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不上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让其慢慢学会思考问题。对那些上课走神、不专心的学生,教师的随机点名会让他们产生压力,从而促使他们认真地听课。那些有想法但没有勇气表达出来的学生,在教师的外力作用下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得到教师的鼓励后,会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在以后的互动环节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同样在小组讨论中,教师也应多随机点名,让所有的同学都积极参与本小组的讨论,作好代表本小组发表论点的准备。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认真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多提问题,鼓励师生对话,与学生展开广泛的互动。在这样的压力下,为了能使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好一些,有些学生就会在课前先预习一下上课的内容,有助于理解教师的讲解,并在讨论回答问题时有更精辟的观点。而那些不参与课堂教学、不听课的学生也会多少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迫使自己融入课堂中。

试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所做的实验表明,知识持久记忆的情况是:人们一般能记住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5]。因此,互动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度,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记忆,有利于知识的牢固。当学生把知识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后,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当然,每门学科的课时是有限的,如何展开师生间的互动,各任课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具体特点作具体的安排。总之,只有教师与学生的互相作用、共同参与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课堂管理的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

[2]何云剑,何红华.大学课堂管理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30).

[3][4]李小红.高校学生旷课急需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对A大学学生旷课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

英语课堂问题设计教学反思 篇5

蛟河口中学 李菊忠

我们是农村初中学校,虽然说建立了网络等先进教学工具,但对于我们的视野开阔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有时候就更显得单调,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代写论文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行动,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数是让学生对原有信息或知识的“回忆”这一层面上,提问的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针对现实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对课堂问题的设计、提问的策略准备及课堂问题评答的技巧三个方面来提升课堂提问的价值,使课堂变为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走向成功学习之路的场所。

作为语言教师,Penny Ur认为,我们的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因此,有效的提问技巧能使学生作出迅速的、相关的、完整的回答。相反,如果我们的提问造成学生长时间的沉默,或者只有最好的学生才能答出,或者学生只能作出十分简短的或不正确的回答,那么一定是我们的提问出了问题。可见,探究课堂提问技巧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课堂问题内容设置的技巧

1.目的要明确

即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就是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后,不仅能理解所参与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能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2.问题要有层次性

即应当是递进式的、有节奏的、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根据Bloom的问题分类共有六个层次。

(1)认知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说出记忆型的知识概念、原理,如教师出示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及句型,问学生:what does this word/phrase/this mean?这类问题一般适合用于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

(2)理解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对比,如教师就某一段落提问学生概括段落大意: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 Or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paragraph?此类问题一般适合用来提问中等水平或中上水平的学生。

(3)应用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或交际,比如要求每两个同学一组就文章的内容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please retell the passage with your own words。这一活动一般先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进行。

(4)分析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或事项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

(5)综合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一种新的或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6)评价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作出判断。

3.有启迪性

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启迪学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引起学生的初步思考再层层递进,牵引学生的好奇心及思考能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获取或形成新知识。

4.有适应性

教师的提问应该面对全体学生,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所以课堂提问应设计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点,兼顾优、差生。无论哪个班组,都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现象--中等生占绝大多数。课堂提问时,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多一些。因此,要以中上等学生水平为主,使中等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即“跳一跳,摘个桃”。为了适合优、差生的特殊需要,在此基础上将某些问题作一些深化,将某些问题分层次,以便在课堂中向优、差生提出。有的老师将一个中等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向差生提出,然后中等生总结,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二、提问的策略准备

1.停顿

当学生不能给出答案时,教师采用的策略应该是耐心等待,给学生时间去思考问题。如果等待学生仍然没有回答出问题,教师可以选用以下技巧的一种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2.鼓励

有时学生可能没有作答,或只给出了部分回答,他们需要进一步的鼓励或在老师的帮助下,给出系统完整的回答。这个鼓励可以是一个手势,也可以是语言暗示,或鼓励的话语。

3.补充提问

补充提问是一种探究形式,有时学生的回答是不全面的,模棱两可,或仅局限于一点。进一步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原问题,给出更综合的回答。

4.提供补充信息源

因为学生缺少某些关键的信息,所以不能说出正确回答。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提供一些造成学生回答困难的缺失信息。通过提供补充信息来帮助学生要比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答案好的多。

5.转向

如果一个学生在鼓励、帮助后仍感到问题困难,这时应该召唤另一个学生帮助回答。不能让这位答不上来的学生感到难堪,挫败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他听课的心情。

三、课堂问题评答的技巧

给学生答问以积极强化,积极强化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这种技巧的效果是给学生一种成功感,一种他们正在自我实现的情感。此外,积极强化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的方式,它还能给学生这样一种感觉,即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的控制,有一定的发言权。一般而言,积极强化这种技巧主要表现为语言强化和非语言强化对学生的回答要热情鼓励,请不要吝啬你的鼓励语言和掌声,如从最简洁的语言“好”、“不错”、“很有趣”、“好观点”等,到针对具体成绩而展开的评价。关于后者有这样一个例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回答。不但组织得很有条理,而且还很有见解。”这样类似的话语就向学生表明,他的回答不仅被接受,而且还得到了称赞。即使是学生(特别是差生)回答错了,也要表扬他(她)敢于举手、敢于站起来和敢于积极答问的精神,如“别泄气,还有机会,咱们再争取。”“你的进步真大,敢于站起来,已经走出了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让他们体面地坐下。对于回答不全面的学生,要着重表扬他(她)对的部分。“真不错,你已经快要成功了!”“要是补充上这个条件,该有多好啊!”

优化课堂问题 实现有效教学 篇6

一、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

课堂中设计的问题首先要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任何教学目标必须体现课程三方面的功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直接探究主题:“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具有探究价值?”“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画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并体会。”集中了这一探究目标,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又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充满了人文情怀。文中重点字也是探究的目标。如《会摇尾巴的狼》中的“装”,就可以分解成小目标:1.不会摇尾巴的狼为什么要装会摇尾巴的狗?2.狼是怎样装狗的?3.狼装狗结果怎样?为什么?学生结合三个目标在探究中认识到老山羊机警聪明、善于识别善恶以及狼的凶恶本性。

二、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

思考源自疑问,有疑才有思。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所设计的问题就必须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思维负荷,而不是简单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要让学生调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迅速提取和加工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综合性地深入思考问题。同时,让学生参与讨论、辩论,在合作交流中产生新的问题意识。当然,针对不同的学生在设计问题时可以有一定的梯度,不要求整齐划一。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综合性问题:“为什么鹿弟弟先前说小鹿的玫瑰白栽了,而后来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学生就这一探究性问题进行讨论,既培养了学生思维,发展了情感,又体现了价值观。也使学生萌生出新问题:“小鹿自己也觉得他的玫瑰没有白栽吗?”投入到更加深层次的探究。

三、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对现实生活是充满疑问的,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探究为目的,根据生活联系实际,设置有效的课堂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解决语文问题,体味语文密切联系生活的关系。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理解“人”的生活意义,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如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我们要怎样让美丽的教室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呢?”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深入探究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同时,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改造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四、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拓展思维,发散迁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首先,问题应该保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生成新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发现问题,提出一步性问题,两步性问题,并逐渐开放。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鹿弟弟说出哥哥的玫瑰没白栽的原因后,直接提问:“你觉得小鹿的玫瑰白栽了吗?”通过提出、解决问题,学生对文本中的思想内涵有了深刻了解,学生马上提出:“小鹿自己也觉得他的玫瑰没有白栽吗?”这一生成性问题使探究又去向另一个高潮。其次,设计一些解决方法和答案是多元的问题。如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学完课文后可以进行提升拓展,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样做呢?小白兔又会怎样做呢?”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多种多样,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第三,设计一些综合性、包容性较大的,需要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材料才能解决的问题。如教学《画家乡》一课,学完课文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要怎样介绍你的家乡呢?”于是就延伸到收集家乡的特色工艺、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延伸到查阅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历史与现状等这样一些更具综合性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提取和加工更多的信息。第四,问题探讨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置问题要有选择性。设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阶梯式问题,学困生也能参与积极思考,给他们以攀登的勇气。

围绕课堂问题构建教学枢纽 篇7

一、在情境中抽象问题

数学学习强调学生的领悟, 而领悟的精髓在于帮助学生扫除思维障碍。在学生面对数学情境时, 会在原有认知基础和理解范畴内做出自己的判断, 由此展开自主思考和探索。所以教学时可以不向学生展示完整清晰的问题, 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揭开问题的“面纱”, 这样的处理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利于他们的探索性学习。

例如, 在“圆的周长”教学中, 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情境:体育老师想利用一个半圆弯道和一个直道来设置200 米跑道, 已知相邻跑道间隔1米, 如果你是体育老师, 你想怎样来画这个起跑线?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境, 展开了激烈的交流:

生1:我记得在体育课上进行长跑时越往外的跑道起跑点越靠前, 越往里的位置起跑点越靠后。

生2:那是因为在外圈跑的人跑的距离长一些。

师:照你这么说岂不是外圈的人比较吃亏, 那么比赛就不公平?

生2:我指的是如果在同一个起点出发的话比赛就不公平, 因为外圈的人跑得更远。

师:为什么外圈跑得远?

生2:因为他们跑的这个圆的半径更大。

生3:我来补充一下, 在外圈跑的人在直道上与内圈跑的人距离一样, 但是在弯道上跑得更远一些, 所以他们起跑的位置要在内圈的前面, 这样才公平。

师:你表达得很完整, 相信其他同学一定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么假设你们是体育老师, 准备怎样画这个起跑线呢?

生4:只要算出外圈的人在弯道上需要多跑多少米就可以了。

师:你打算怎么做?

生4:我们可以假设一个直径, 然后算出两条跑道上弯道距离。

师:我支持你的想法, 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吗? (其他学生表示赞同这个同学的意见)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将学生置入了体育教师的角色中, 让他们面对数学问题展开自己的思考, 学生在交流中发现了问题的本质:需要找到两条跑道在弯道上的距离之差。同时面对这样的问题, 学生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即假设一个直径。但是这样的假设是不是科学呢?在后面的交流中, 我引导学生将几种不同的假设下的结论展示出来, 学生发现其实计算相异跑道距离之差与圆的半径无关, 只与半径之差有关。这样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 自己想办法解决并验证, 在这样的学习下, 学习效果自然突出。

二、在迷茫中突出问题

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觉迷茫时, 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说出困惑之处, 让学生能有重点地面对问题、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兼具代表性和思考价值, 可以直达学生的思维深处, 所以这样的有的放矢往往会成为拨云见日的利器。

例如, 在“圆柱的体积”教学中有这样一个判断题:利用两张相同的长方形铁皮做成两个不同形状的圆柱, 其表面积和体积都相等。很多学生初见这样的问题时表示同意, 其理由是长方形铁皮是相同的, 另外一些学生有些狐疑不定, 因为他们没有充足的理由来反驳这样的观点。在此情形下, 我引导举棋不定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有学生表示:因为两张铁皮是一样的, 在卷成圆柱体的时候其侧面积是相同的, 但是体积是不是一样, 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证明。由此, 我引导学生假设两个比较好计算的长度来计算验证, 学生假设长为18.84 厘米, 宽为12.56 厘米, 在计算结果出来后, 学生发现不同的卷法下圆柱体积是不同的, 在18.84厘米作为底面周长时圆柱的体积更大。在计算的基础上我再次引导学生探析其原因, 有学生经过观察和比较做出了这样的回应: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中半径出现了两次, 而高只有一次, 所以在用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作为圆柱的底面周长时, 周长越长, 半径越大, 圆柱的体积就越大。还有学生做出了进一步的推算, 将圆柱的体积公式πr2h变成了πrh×r, 其中πrh的乘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无论怎么围都是相等的, 这样问题的关键集中到半径上, 半径越大, 圆柱的体积越大。这样的两种观点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推向了新的高度, 究其原因, 学生最初由疑问提出的设想正是深入探究的推进器, 使得学生的深入探究成为事实。

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堆积着这样的疑问, 学生面对问题时又能展开高品质的追求, 那么学生在迷茫中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更加有针对性, 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在反思中延伸问题

除了连接教与学, 串联猜想和验证等学生活动, 课堂问题还能将课堂与课外联系起来。在学生的课堂反思中, 可能出现一些好奇或质疑, 此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通常这样的问题中蕴含着学生的真切感受, 可以推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促使学生进入到更广阔的数学天地中。

例如, 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中, 我在全课总结的时候引导学生寻找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其中有学生提到了可以用数对确定图书馆中的书籍的位置, 遭到了一些质疑:图书馆里的书架除了有列和行, 还要确定第几层, 这样就不能用数对来确定一本书的位置了。这样的质疑引发了学生的广泛讨论, 因为图书馆的表象是学生熟悉的, 所以学生略作思考就发现图书馆中确定书的位置确实与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数对有差别, 数对是用来确定平面上的具体位置的, 而图书馆中的书的层数是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面对这样的问题, 学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比如, 单独在数对前标出层数, 也有学生建议在数对最后再加一个数表示第几层, 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学生提出疑问。在大家觉得问题可以轻易解决但是迟迟达不成一致时, 我与学生约定课后再去找找相关资料, 想办法表示出来。课后, 有的学生从资料中初学了三维坐标系的概念, 提出可以在括号里写三个数表示位置, 约定其中第一个表示第几列, 第二个表示第几行, 第三个表示第几层。有的学生深入图书馆请教管理员老师, 提出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图书所放列数, 然后只要用层数和行数来确定位置就可以了。这些研究虽然脱离了课堂上学习的范畴, 但是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确定位置的原理和规则, 对数学研究的方法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关注问题教学 追求有效课堂 篇8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敢于发问

在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 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这就要求教师重视鼓励并诱导学生多质疑,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生在质疑探究中努力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精于分析问题, 巧于解决问题, 引发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但目前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却不容乐观。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问题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小学的一、二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敢说、敢问, 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而到了五、六年级, 学生似乎变得少年老成, 沉默寡言。这虽受到年龄特征的制约, 但更多是怕提出的问题没价值或太简单而受到同学的嘲笑。

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启发学生积极提问的重要前提, 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 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 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使学生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我们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要放下尊严和架子, 从讲台上走下来, 与学生做朋友, 要用体现儿童特点的教学方式, 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 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让学生大胆去猜、去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 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 对学生一视同仁, 尤其是学困生只要有需要更要给予提问的机会, 当一位学生说:“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与个位有关。”“真是与个位有关吗?”“与个位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会大胆质疑, 并通过举例很快就否定了刚才的说法。“那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进入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 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 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潜能得以激活, 问题得以发现。

二、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发问

高年级学生在具备了提问意识的前提下, 由于学生学习经验、生活经验都不足, 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 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通常一开始让学生提问, 可能或浅薄可笑, 或不着边际或所提问题琐碎、凌乱, 抓不住重点。这时教师要因势利导, 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用发现法、反问法、类比法等方法, 让学生自主提问探索。对学生各种提问不采取否定、批评的态度, 不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把握本质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导疑”让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 问在关键处, 从而真正学会提问。具体做法是: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 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 在知识结上质疑, 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 在概念的内涵外延的拓展上质疑等等。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导学生对:“先通分”这个关键词质疑, 如: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要通分, 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又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呢?再例如:在教学计算时24·36÷0·8时我们通常这样质疑:“为什么要把除数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但教学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去探索, 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 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 就像上面的计算, 学生就问:“我也可以先把被除数化为整数, 再把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来计算”应该说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也是有价值的。又如:教学小数乘法时, 由于学生已学过积的变化规律,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整数乘法等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猜测: (1) 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已学过的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2) 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等。在通过讨论探索得到正确结论。这样的教学, 在思考中勇于探索, 学会迁移, 会从已有的知识中找到能用于解决新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合作探索, 让学生乐于释问

小学高年级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能力要比低年级学生强许多。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时机, 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使学生人人参与, 个个发言,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智能互补,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扩大了学生交往的空间,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通过人人参与, 动脑思考, 互相交流, 形成共识, 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既增强了责任感, 又培养了合作精神,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的结论,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思维过程。只有经历这一过程, 才能开发才智, 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 获得创造的能力。教师根据知识的形成过程, 设置一系列问题, 创设思维的情景, 使学生主动探索。通过主动地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获取知识, 发展思维, 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 然后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教师要及时引导, 抽象概括出定义。运用学生理解了的概念, 教师可以出一些选择、填空、判断类的题目, 让学生练习, 以便更好地掌握概念的内涵, 形成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 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判断能力。通过展示思维过程, 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索求知识的方法。

四、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让问题真正延续

反思是探究总结经验教训, 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要培养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是新课程目标之一。因此, 教师要善于挖掘各种因素, 经常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来探究隐含着的教学思想, 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不断感受成功与失败, 让学生勇于反思, 并且能在探究、反思实践的循环中, 不断引发学生有价值的“追问”, 让学生尽情享受这幸福的“追问”所带来的收获。在数学课堂上, 不相同对象, 从不同角度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结论, 但无论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无论问题得出怎样的结论, 都是学生思考的成果, 我们教师都应予以尊重。课堂上各种不同的理解与争辩, 可能使我们难以作出判断。但提问的目的本来就不仅仅为了解决某一问题,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萌生新的问题, 并因此能够产生更高层次的学习热情。让问题起于课堂, 衍生课外。在这样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以提高, 思维得以凝练和升华。在反思中, 学生既学会了知识, 又懂得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课堂教学公平问题值得关注 篇9

1. 课堂空间资源的分配不公平

教室的空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的外部世界, 如果加以精心组织, 就能够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基本呈现为“秧田型”格局, 即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 左肩邻右肩, 全班学生横成行, 竖成列, 统统面向教师。按照场概念的物理学原理, 场对周围影响强度的大小取决于距离场源的远近, 那么, 前排与后排以及中间与两边的学生接受教师影响的效果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而学生在课堂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就对学生的有效学习产生着影响。怎样安排学生在课堂中的空间位置?这是一个涉及课堂教学是否公平的问题。过去, 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高矮, 从前到后排列, 一段时间后, 再左右学生对调, 这样, 高个的学生就会长期处于较不利的课堂空间中。不过, 这种学生座次的排列并无优待与歧视的寓意, 虽然课堂空间客观上存在着有利与不利的位置。但现在, 一些教师却常常把他 (她) 比较喜欢的、较为优秀的或是与自己有特殊社会关系的学生排在前排、中间等便于与教师交流的地方, 而把不喜欢的、成绩较差的学生排在后排、两边或教室的角落里。语文教师A老师解释为“这样是为了更好地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但这样一来, 学生座次就成了班级中学生地位和身份的标志, 教师在课堂中一般对后排的学生管理和交往较少, 这些学生接受教师的诸如暗示性期待等潜在性的影响也相对弱得多。同时, “秧田型”的排列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 对学生社会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掌握都难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课堂空间安排带有明显的歧视劣势学生的倾向, 劣势学生基本上被排斥在课堂教学之外, 只要他们不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教师就会对他们不闻不问。

在课堂观察中, 我们发现, 在许多班级, 座位轮换时, 有的学生的座位是不动的, 进一步了解得知, 这几个学生都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 说明在课堂空间安排上存在教师对学生的流放角。

2. 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不均衡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通过课堂交往, 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 可以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 引导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生成与确立。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在交往过程中往往采取选择性交往, 与优势学生的互动频率较高, 而与劣势学生则很少进行平等交流。教师们也坦言:“学生又多, 教学时间又有限, 又要完成教学任务, 不可能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机会, 只能是有选择性的。”然而, 正是这种选择性, 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公平性问题。从互动对象的职务上看, 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明显多于与非学生干部的交往;从互动对象的地位上看, 班级地位中较高的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机会要比地位低的多得多;从互动对象的成绩上看, 教师更倾向于和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交往。如在课堂提问方面, 由于劣势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往往不能较好地回答, 有些老师便认为提问他们是浪费时间, 索性就不提问或少提问。语文教师L老师说:“学习成绩好的那些学生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知识面也广, 有的想法比较新颖, 很让我惊讶, 所以, 一些比较难的问题一般就让他们回答, 能够和我的教学很好地配合, 也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那些差生就不行, 不是回答不上, 就是胡说一通, 耽误时间, 即使提问, 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字、词、句的记忆性问题也就可以了。”据有关统计表明,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 10%左右的所谓差生被提问的次数只及班级平均次数的一半, 只及班内10%左右优等生的四分之一。教师为了维持课内活跃气氛, 防止冷场局面, 往往将课内80%的问题请约占学生总数20%的思维活跃者来回答, 约有30%的学生没有被提问的机会。

在交往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上, 对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 教师往往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通过持续的课堂观察, 发现许多语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 对于学生正确的问题回答, 教师倾向于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作出积极的反馈;对于学生错误的问题回答, 教师倾向于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出消极的反馈;第二, 对于学生部分回答的问题, 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具有耐心, 往往给予概括、扩充或者进行提示, 倾向于作出肯定的评价, 而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普遍缺乏耐心和信心, 倾向于作出否定的评价;第三, 教师对学生问题回答能力的信心具有明显的区别, 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问题回答错误之后, 一般不再提问其他学生, 而是教师自己进行阐述;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问题回答错误之后, 教师往往还会提问其他同学。这说明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能力更有信心;第四, 教师更尊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问题回答错误之后, 教师往往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作任何反馈, 漠视学生的反馈需求, 而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即使他们回答错误, 教师也会作出一定的评价。遇到有争议的问题, 教师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之间是进行商议, 而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则是独断。可见, 教师与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之间形成的师生关系并非是一致的, 而是有所区别的。教师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形成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而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则更接近于权威-专制类型。

3. 课堂教学内容不能照顾到学生差异

教学内容是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按照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 社会需求是多样的, 学生的才能类型也是多样的, 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满足多种发展方向。因为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一定只看他是否能够取得高分、考上大学。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由于班级授课条件下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 所有学生都是毫无选择地面对几乎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而且长期存在的重科学知识轻人文知识、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的弊端, 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每个学生来说, 由于兴趣、爱好不同, 对所学内容理解程度不同, 他们从教学内容中获得的实际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也有区别。对于劣势学生来讲, 教师放弃对他们的关心是不公平的;而对那些优势学生来说, 教师采取“吃小灶”的形式, 给他们更多更深的内容来学习以求得更快的进步, 可能会使他们的身心过于疲惫, 这对于他们来说同样是不公平的。即使学生自愿的学习行为, 老师也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截然相反的评判。如语文教师L老师曾经对学生额外增加作业量的行为提出公开表扬:“大家应该向W同学学习, 他的作文之所以写得这么好, 这次语文月考得了全班最高分, 是因为他平时看了很多课外书, 练习册里老师没有布置的题目也全做了, 有的同学连老师布置的都没有完成, 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

作为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传授者, 教师极易被学生视作学习的楷模。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注意向学生展示现代社会标准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目标往往被限定为认知技能的接受, 师生关系主要围绕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而形成, 教师是知识技能的占有者和代言人, 教师注重的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 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育者是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角色。这种课堂学习内容的窄化同样是与课堂教学公平精神相悖的。

4. 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方面的不公平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与练习相结合, 教师依照教学进度, 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或练习, 以及课后的复习来熟练掌握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班级授课制强调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在授受现成知识方面是极其有效的。但另一方面, 学生却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 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不是自主的知识获得者。对于知识掌握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 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对待具有不同资质禀赋和个性的学生是一种实质上的不公平。虽然, 我们一直强调要因材施教,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往往流于形式。在访谈中, 几位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说:因材施教真正落实不太可能, 讲得难了吧, 大多数学生接受不了, 讲得简单了吧, 学习好的学生又吃不饱。很难啊, 只能是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 对那些劣势学生, 只要他们不捣乱就行了, 反正升学率也不能指望他们。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关于课堂“教学超载”问题的思考 篇10

一、教学超载: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

超载,《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注释:运输工具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超过规定的载重量。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超载呢?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教学案例。

语文课———《松鼠》

“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这是文章的结尾,说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就像刚开始上课导入那样再次以PPT的方式出示文章作者的肖像并介绍:作者布丰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卷巨册《自然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

很显然,这位教师插入对作者的介绍这一背景资料,其目的是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从表面上看,这种插入也很自然。但我们提出的问题却是:对作者布丰的介绍与对布丰作品的理解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这样的插入对学生的认知来说,就产生了断裂,就会导致学生知识的零碎化。而这种零碎化状态的知识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

运输工具超载,就会延缓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还会对运输工具本身造成伤害,甚至还会破坏路面,危及到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运输工具,把课堂学习的任务比作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那么,课堂教学超载,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破坏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产生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甚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无序引进:教学超载现象的本质溯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也正是由于大量课程资源的介入,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时候的确会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许你认为这是在危言耸听。但事实上,教学超载并非个别现象,它就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在我们身旁一幕又一幕上演。

1. 生硬拓展费时间。如《最后一课》教学片段:

师:(出示都德画像)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都德?

生1:都德是一个法国人。

生2:都德是一位作家。

(没有学生举手了)

师:想更多了解都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每位同学可以从里面拿出2件“宝贝”,取出后请认真阅读。(学生从“百宝箱”里取出“宝贝”———阅读材料,认真阅读后纷纷举手。)

生3:都德1840年5月13日出生于美丽的普罗旺斯。

生4:都德的父亲在1855年破产,家道中落,被迫辍学自谋生路,15岁就到阿雷小学任自习辅导员。

……

教师借助“百宝箱”的形式,将搜集到的有关都德的资料置于其中,在新课开始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主动探究。有人认为,这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较好形式,可是,花将近10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导入活动,能称得上是一节有效的教学么?再来看让学生了解的内容,与本课教学直接相关的又有多少?这样生硬的拓展意义何在?

2. 生成无度缺实效。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在有些课堂上,教师盲目追求生成,把课堂中的生成拿来就用,以为这样就是体现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新理念。如:在诗歌鉴赏专题,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一诗,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个学生问:既然汪伦与李白的感情这么深厚,为什么汪伦直到李白快要乘船离开时才来送行?教师鼓励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并让全班讨论,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

综观案例,当生成产生时,教师只是想方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忘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其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从这个案例来说,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放大生成,直接告诉学生,李白害怕汪伦伤感所以悄悄离开,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二是缩小生成,就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汪伦与李白的感情这么深厚,你们认为汪伦会忘记吗?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自然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两个人之间的情谊上来,留在学生心中就不再是无谓的猜测,而是一种美好的友情。

3. 手段繁杂失目标。

在一堂《白鹭》公开课中,“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澄清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多优美的语句!但是,教师出示的多媒体课件,我们看到了那笨重的白鹭重复的上下飞动,让人没有了原先的感动。而刚才还沉浸在文中的学生们见此情景,个个都笑了起来。

原本能让人细细品味、给人无限想象的文本却在动画课件下冲淡了味道。现在的公开课似乎离不开课件,然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多媒体滥用或运用时机不当只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剥夺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阻碍学生深入思考,代替学生冲破时空的想象,限制学生思维的空间。

三、有机整合:教学超载问题的解决策略

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一种融合。课程资源的引进如何与课堂教学的目标、方式方法、学生年龄特点等因素有机整合起来?

1. 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如《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黄山的烟云是黄山的一绝,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在这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你还可以看到哪些图景呢?(展示多媒体画面)

生1:山顶上的云雾环绕就像一幅“仙女绣花”。

生2:半山的云雾就像“仙人把洞门”。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听了你们的描绘,老师仿佛置身于云雾飘舞的黄山,你们感觉到了吗?

生3:我感觉到了,有种腾云驾雾、如入仙境的感觉。

生4:原来,这就是一种飘飘欲仙的“味道”啊!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多媒体这种课程资源的运用是适时的,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的运用是紧紧围绕词句和表达训练这个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的,并且与教学目标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2. 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语段,特别是抓住“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这一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体会亿万人民热爱周总理的深挚感情。课上余老师引用了诗人宋小明的一首诗《你就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

这首诗在课堂里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教师导入新课时,饱含深情地吟诵,先声夺人。第二次在学生学习课文后,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总理生前的音容笑貌,这首诗已成为一首深情的歌,余音绕梁,动人心弦。两次出现用时不过5分钟,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3. 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有机整合。如《春》教学片段:

师:刚才大家“盼春”的声音轻轻的,可温柔、可热切了但春天睡得太香了,还没听见呢!咱们大家来帮帮忙吧!

(师生齐读文章的第二节)

师:大家的声音响亮又好听,把整个春天的万物都唤醒了,嫩嫩的春草也很想起来,可是泥土和石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怎么办呢?

(出示第文章第三节“春草部分”,指名读,该生未读正确、更未读好)

师:老师相信你,再读一读。

(该生再读,读正确了,但一字一顿)

师:有进步,就这样慢慢读,熟了就好了,你再读几遍。

……

以上片段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老师始终没有刻意追求结果,而是耐心地将自己的评价融合在对学生的关爱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引领学生由失败走向成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尤其是那个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学扎实了,能力发展了,方法掌握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了,这就是过程评价的良好效果。

4. 课程资源引进要与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引进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机整合起来,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笔者曾在2012年3月31日———4月1日到江苏省靖江中学参加了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有幸聆听了黄厚江老师执教《黔之驴》一课:

师:“庞然大物”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姚明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简直是个庞然大物。这个例子行吗?

生1:不行,“庞然大物”不能形容人。

师:好,有想法,但想法不一定对。请联系驴的遭遇,再看看可以形容人吗?

生2:能,“庞然大物”形容表面强大却没有真正能力的对象。

(其他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茫然)

师:(肯定的)你说得对,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词典来解释这个词语。

(学生打开词典查阅后,教师组织交流)

……

巧设“问题”创新课堂教学 篇11

一、课前找准切入点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他们进一步钻研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教材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兴趣,找准切入点,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不仅从形式上,更要从本质上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讲《温度》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先出示两张幻灯片,一张是北方冬天的街头,下着大雪,刮着大风,人们在艰难地行走;另一张是夏天的海边,刺眼的阳光下人们在游泳、嬉戏。由这两张幻灯片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到这两张图片,你们分别有什么感觉?”从而引出温度的概念,温度是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另外还可以利用对比,引发思考。例如,在讲“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先做个演示实验,用力推动课桌,课桌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接着停止用力,课桌静止下来。这时提出问题:“是不是因为没有力的作用,课桌停止了运动?”学生会齐声回答:“是。”接着出示一张幻灯片,踢出去的足球最终停下来,这时提出问题:“踢出去的足球为什么会停下来呢?”学生会说,是因为地面对足球的阻力让它停下来。这就与刚刚的演示实验—课桌静止下来是因为停止用力产生了对比,这样设置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掌握程度。

二、课中灵活运用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1.注意问题的层次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所以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可接受性。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通过一堂课的教学,要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有所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生命活力。因通过一堂课的教学,要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有所悟,此,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好教材、教法,更要“备好”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了如指掌,要注意到全体学生的情况。同时提问的对象要有针对性,比较简单的问题应尽量让学习基础一般或薄弱的学生回答,较难的也可让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补充、解答。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机会,让他们都能充分展示自我,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例如,在讲《压强》时,先提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蝉可以把口器插入树皮?为什么啄木鸟的嘴特别的尖?②为什么骆驼有宽大的脚掌?高跟鞋在湿地上的压痕为什么比平跟鞋深?这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接着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可以让基础好些的同学先猜想一下,接着再由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探究实验。

特别要注意提问的层次性,千万不能将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不能在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小动作时进行提问,或通过一些难题来难倒学生,造成学生当众难堪。此举虽然可以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但若频繁使用这种方法,会大大削弱提问的原有功能,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怕被问到的心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要留有发散的思维空间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思考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后能否引发新的思考;能否继续联想到其他问题;能否考虑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其他途径。也就是说,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发散空间,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生成新知识。这样的话就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

例如,在教学设计中可设计如下开放性的问题:假如没有漫反射,只有镜面反射,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再如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准备一块平面镜和一块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利用提供的器材怎样找出烛焰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之间有何关系?通过此类问题的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更灵活地掌握各个知识要点和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提出后,并必须有适当的停顿。因为这样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提高学生答案的正确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问题提出后,要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

3.及时调整问题设计方案

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可能会发生一些在备课中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是由授课的具体进行状态及教师在课堂中处理的方式来决定的。笔者认为:①教学计划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做出调整。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修改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效率。②当发生意外答案时不要慌。问题一旦暴露出来,教学就会更有针对性。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有意识地让问题暴露,出现几个相互矛盾的答案,这样就可以用比较法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物理概念。③当教师觉得意外答案不对又一下子说不出道理时,要实事求是,可告诉学生:“这个问题不好马上解决,咱们课后再讨论。”这样做,表面上好像会丧失教师的尊严,实质上在向学生提倡一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风,经过研究再向学生解答比武断作答、不置可否强得多。

三、课后运用问题巩固新知识

讲授新课之后巩固提问,是反馈教学的一种途径。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他形式的反馈信息更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教学过程不是直线式的,由于学生的“课堂接受”不同,新课之后的检查提问是必要的,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以便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针对学生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切实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答问,从老师那里获取评价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式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问,将显著提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能力,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吸引每一位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思考,快快乐乐地掌握知识、增长才干。因此,只有充分重视和不断优化问题设计,才能不断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才能进一步的提高。

高校课堂管理问题及管理模式探究 篇12

美国研究课堂管理的先驱是雅各布·S·库宁, 他通过录像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 对善于和不善于管理课堂的两类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做了细致的观察和比较分析, 并发表了《课堂中的纪律与小组管理》一书, 在他的启发和影响下, 一些教育研究人员相继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

1 高校课堂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有的教师在课堂秩序受到干扰时, 为了控制课堂秩序, 常常中断正常教学过程, 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过于唠叨、训斥, 花费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去进行“思想教育”, 反而使学生厌烦, 产生逆反心理, 成为教师的对立面, 而且使得实际上课时间减少, 被迫加快授课进度, 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听课难度, 课堂秩序反而恶化, 这样的课堂管理无疑是失败的。

有的教师进行课堂管理时言语简单、粗暴、缺乏鼓励, 学生心情不愉快, 不能创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气氛, 师生间缺乏情感共鸣, 学生更加不配合教师的管理。

传统课堂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 课堂教学变得封闭、压抑、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程式化, 导致思想僵化, 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被压抑, 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

一切都在掌控内, 井然有序、鸦雀无声、没有一丝混乱常常是大多数人心目中良好课堂秩序的标准, 是教师心目中课堂纪律的理想状态。实际上, 课堂管理应该是混沌和秩序相互妥协、磨合形成新秩序的过程。当教师能容忍混乱并能对学生加以引导, 秩序是可以产生的。

某些教师缺乏责任心, 没有精心准备、安排、组织好教学活动是课堂纪律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教师备课马虎, 上课无视学生实际接受能力, 照本宣科, 授课方式单一, 单方面完成教学任务, 缺乏师生交流, 不顾学生感受, 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造成课堂秩序的失控。

2 高校课堂管理模式探究

2.1 课堂管理应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课堂管理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自身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制定自我管理的计划, 教师应逐渐把对学生的期望转化为学生学习和自我管理的内在动力, 帮助其认真实施自我管理的计划, 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不应认为只要是为了学生将来着想, 就可以牺牲学生的自由而强迫他们去学习, 不要用不容置疑的权威严格框定课堂秩序。教师应该使用有限的规则, 充分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下放课堂管理权, 让学生尝试自主管理。

2.2 应把教立足于向学的转化上

教师授课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做中学, 学中做, 使尽量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使他们上课都有事可做, 不至于感到无所事事, 不耐烦, 这容易导致纪律问题。教师不能只用纪律来约束学生, 这无助于彻底消除纪律混乱现象, 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之, 应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 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释放学生的个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 不可替代的, 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理解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看问题, 引导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2.3 师生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规章制度

课堂管理的重要目标是创造良好的课堂秩序, 教师应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 对课堂行为问题要及时有效地制止。对学生应该有一套明确的规则和要求, 建立起赏罚分明的制度, 并教会他们遵守这些制度。教师每学期在开始新的授课班级的教学任务时就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规章制度, 应通过与班干部、普通学生座谈, 召开班会、班委会等多种渠道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 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 师生分享权力共同制订课堂管理规则, 并进行问题决策, 共同进行课堂管理。

2.4 建立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应信任和尊重学生, 避免训斥、嘲讽和惩罚学生, 影响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避免出现严重课堂纪律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堂管理应该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相互信任、尊重与合作的基础上。教师对纪律问题的处理要做到坚决、公正、公平, 对学生一视同仁, 避免措辞不当, 避免发怒或威胁、采取各种惩戒手段, 不偏爱或歧视部分学生。若对课堂问题处理不当, 反而引起学生的怨恨和反感, 产生逆反心理。“数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 来自教师的夸奖、鼓励, 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潜能, 满足学生自尊心, 成为学习的动力。教师对学生应少用消极否定性的语言, 多做正面积极的引导, 不仅告诉学生“不能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意识到自己课堂行为的缺陷, 更要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 要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给学生指出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真正帮助学生进步。日久见人心, 学生也会逐渐体会到教师是真心为他们好, 再也不好意思做出不良课堂行为, 课堂秩序也会逐渐好转。

2.5 精心规划教学过程

最佳的课堂管理技巧是教师真正把课上得精彩、吸引人, 这会解决很多课堂管理问题。进行有效课堂管理的措施应该是精心规划教学过程, 教师应认真备课,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需要, 符合教学目标, 并应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控制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在学生可接受范围内, 以免使学生觉得厌恶或失去兴趣, 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以避免课堂秩序混乱的问题出现。

教师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精彩的授课内容和方式、热情洋溢的授课激情吸引学生, 当学生被教师的授课深深吸引, 沉醉于其中时, 自然不会想到去违纪。教师进行课堂管理时应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让学生一节课都不动是不可能的, 教师利用权威强行压制管理学生, 表面上看一切都风平浪静了, 却会造成学生体力上的无法渲泄而烦躁不安, 在课堂上学生若失去自主思维和自由表达的机会, 学生的身心、个性就会受到严重的压抑。可以尝试让学生体会一下混乱, 并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以达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有序, 由他律走向自律, 由不自觉转向自觉。课堂管理应实现从“规训”到“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范式的转变, 避免把学生培养成“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个性的顺民”, 误人子弟。

2.6 采取动态优化的管理方式

课堂管理应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和课堂情况的变化, 采取动态优化的管理方式。各种管理方式各有优缺点, 都有一定条件的适用条件, 关键是教师应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决定适用于自己和学生特点的课堂管理模式, 形成动态管理。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上, 可略微专制些, 对于高年级学生随着能力、自觉性的提高则可以更民主些, 逐渐培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这种动态管理也是教师应该掌握的一种课堂管理的技巧, 而现实课堂上往往缺少这种动态变化。教师往往对所有的学生都比较专制, 这是需要改进的。

参考文献

[1]刘徽.混沌理论对课堂管理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16) .

[2]许明.近年来美国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6 (6) .

[3]吕阳芬.课堂管理的变革与创新[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4]任效峰.课堂管理范式的转变:从“规训”到“以人为本”[J].教学与管理, 2006 (9) .

上一篇:夹芯保温下一篇: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