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流行(共7篇)
地方性流行 篇1
地方性砷中毒 (以下简称地砷病) 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而饮水型砷中毒是病区居民长期饮用高砷水引起的以皮肤着色、脱失、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中毒病, 其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2005年以前全省未开展大面积的高砷分布调查工作, 对全省水砷分布和地砷病流行情况缺乏了解。在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项目专项资金和甘肃省政府配套经费的支持下, 甘肃省于2005年4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高砷水源筛查和高砷区地砷病的病情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与内容
1.1 水源筛查点选择
有疑似地砷病患者的县 (区) ;曾报告有砷超标水源的县 (区) ;地质地理条件具备高砷区成因的县 (区) , 如山地断陷盆地、高原盆地;金属、非金属矿藏资源丰富的县 (区) [1];与国内已知病区相邻的县 (区) 等。
1.2 水源筛查方法
在行政村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采集水样并检测, 涵盖不同水源类型。每村采样数不低于20个, 水源数不足20个的村采集本村全部水样。水源类型为河水的, 在上、中、下游分段采集水样检测, 并进行丰水期、枯水期不同时段的监测。
1.3 饮水筛查点选择
经筛查确定水砷含量≥0.05 mg/L的水源, 在其所在自然村及相邻村进行饮水普查。
1.3.1 病情调查
饮水水砷含量>0.15 mg/L的村, 对该村及相邻村居民进行病情普查, 普查率应在90%以上;0.15 mg/L≥饮水水砷含量>0.05 mg/L时, 只对该村居民进行病情调查, 发现有慢性砷中毒患者时, 再扩大调查范围。
1.3.2 病例诊断按《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WS/T2000) 》进行诊断。
1.4 水砷含量测定
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8538-1995) 测定。
1.5 质量控制
外质控样总砷 (QW-2002-121) 样由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参考水砷含量为 (0.130±0.012) mg/L], 对各项目县进行3个工作日的测定, 3次结果均合格则判定水砷检测符合质量要求;通过对检测结果做标准曲线或计算加标回收率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内质控;随机留取10%的水样由甘肃省疾控中心理化检验科复检, 要求复检符合率达到90%以上。
1.6 数据整理分析
设计统一调查表格进行筛查和病情调查。统计指标:患病人数、患病率, 各度患病人数、构成比例;建立Epi Info数据库并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饮水水砷调查结果
2.1.1 重点县筛查结果
筛查重点县共13个。筛查范围涉及146个乡、538个村;筛查村户数为113 292户, 人口数为495 059人, 共采集水样5 016份。其中合格水样为4 883份, 占筛查水样数的97.35%;水砷含量>0.05 mg/L的水样133份, 占2.72%, >0.15 mg/L的水样13份, 占0.27%。
2.1.2 筛查水源的高砷分布情况
133份砷超标水样的采集地分布在合作、环县、徽县、成县、舟曲、天祝6个市 (县) , 覆盖17个乡、33个村、4 459户, 共22 954人。133份水样的水砷含量在0.051 mg/L~2.162 mg/L之间, 其中13份水样的水砷含量>0.15 mg/L, 120份在0.051~0.15 mg/L之间。
2.2 病情调查结果
2.2.1 调查结果
共普查、抽查13 132人, 检出可疑病例133例, 其中疑似病例103例, 确诊轻度病例26例、中度病例3例、重度病例1例。舟曲县和天祝县分别检查991和5 036人, 未发现异常。合作市检查837人, 检出疑似病例83例 (9.91%) 。环县检查4 579人, 疑似或轻度病例33例 (0.72%) 。徽县检查1 306人, 疑似病例7例 (0.54%) , 重度病例1例已死亡。成县检查383人, 疑似10例 (2.61%) 。
133例可疑病例中, 主诉症状有头晕 (28.6%) 、失眠 (25.6%) 、耳鸣 (23.3%) 、听力下降 (20.3%) 、视力下降 (24.1%) ;有乏力、腹胀、心悸、肝区疼痛、神经衰弱等自觉症状者所占比例较低。体查有皮肤色素沉着的110例 (占82.7%) , 皮肤色素脱失47例 (占35.3%) , 皮肤角化6例 (占4.51%) 。体征以躯干非暴露部位色素脱失为主, 少数伴有色素沉着, 手掌皮肤粗糙, 但掌跖角化程度较轻, 部分人有多发皮肤疣状物。其中年龄最小者为36岁, 最大者为82岁, 50岁以上者占总数的71.4%。
2.2.2 儿童皮肤疣调查
在合作市饮用水水砷含量>0.05 mg/L的4所小学调查7~15岁藏族儿童的皮肤患疣情况。共查608名儿童, 发现44名男生和36名女生手背部及颜面部有0.5~20mm大小不等的疣状物, 疣表面干燥、皲裂、色较深, 有的出血或溃疡或呈菜花状, 轻的无触痛, 重的有触痛。4所小学儿童皮肤疣检出率为13.16%, 男生患疣率为12.22%, 女生患疣率为14.52%, 不同性别儿童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 (经χ2检验, χ2=0.676, P>0.05) 。在水砷含量<0.011 mg/L的那吾乡低砷区那吾乡藏族小学进行皮肤疣抽查, 所查120名7~14岁学生全部阴性。
2.3 尿砷检测
在合作市4个乡 (卡加道、那吾、佐盖曼玛、卡加曼) 的高砷区随机采集地砷病疑似患者尿样36份, 同时在佐盖曼玛乡的低砷区南木楼村 (水砷含量<0.013 mg/L) 采集20份尿样作为对照, 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尿砷检测。高砷区36份尿样尿砷均值为 (0.083 4±0.075 9) mg/L, 而低砷区20份尿样尿砷为 (0.039 6±0.018 7) mg/L。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尿砷为非正态分布, 方差齐性检验F=14.485, t=3.290, P<0.05, 尿砷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水砷含量与尿砷水平呈正相关[2]。
3 讨论
本次调查涵盖地域广、代表性强, 通过较大范围的水源调查, 查明6个县有高砷水分布, 首次证实全省存在高砷区, 同时发现高砷区有地砷病轻微流行。患者体征主要是皮肤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 未见皮肤掌跖角化等地砷病特异性体征, 虽有一定神经和消化系统的临床症状, 但由于许多疾病均可出现类似症状, 因此特异性不强。高砷区人群尿砷水平和成人、儿童皮肤疣情况均与饮用低砷水人群有明显差异, 表明饮用高砷水居民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机体代谢状况改变[3], 由于地方性砷中毒为慢性病, 一些潜在的损害可能还尚未表现出来, 极有必要做更广泛、深入的水源调查和病情普查工作, 积累更多的调查数据和资料, 以期对甘肃省是否有地砷病区做出准确的判定。
参考文献
[1]安永会, 张福存, 孙建平, 等.我国饮水型地方病地质环境特征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5, 25 (2) :220~221.
[2]谢惠芳, 郑玉建.新疆地方性砷中毒地区居民改水前后发砷和尿砷的变化[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 23 (5) :421~424.
[3]付松波, 孙殿军.人群砷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2007, 26 (1) :105~107.
地方性流行 篇2
河北省东南部某市, 70~80年代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高发区, 近年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于地方性甲状腺肿多数人认为是因为缺碘的原因, 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高碘的原因, 对于这一问题, 我们对于该地区的2009-2012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对于是否缺碘进行验证性的研究。第二是对于饮用水的碘含量进行有效的监测。最后是进行流行病学的研究。
第一选择该市的东南部两个甲状腺疾病的高发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对该地的7~18岁的学生的甲状腺肿大情况进行调查, 随机选取50名居民的饮用水碘含量, 以及其尿碘的含量进行测量。并对20名居民的甲状腺功能测定。
第二选择该地区的地理方位进行水样采集, 每个县选择5个村子, 每一个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样3份。并在各村进行100米以上的深水井的样本碘含量测量。
第三是根据水碘的监测的结果, 以水碘的分布作为依据, 并有效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 对于每个抽样点的小学生甲状腺水平进行B超监测, 对于不同碘水平下的小学生的甲状腺情况进行观测。并采集健康成人的尿碘水平, 确定该地区的高碘甲状腺肿疾病的流行特点。
1.2 研究方法
将取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进行统计软件的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甲状腺的肿大的情况
对两个县的3000名7~18岁的学生进行触诊, 以及B超检查, 在检查中女生的甲状腺的肿大的概率高于男生, 而在其后的B超的检查中却明显的低于男生。对于差异进行了χ2检验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经过对于学生进行检测发现, 甲状腺的肿大的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显著的上升的趋势 (χ2=25.41, P<0.005) 。在B超的检测中也证明了这一问题。但是并没有得到统计学上的支持 (χ2=8.91, P>0.1) 。
2.2 人群的尿碘检查
在两个县的598份采样中, 中位数为958μg/L, 其中分别有51.1%和13.2%的个体的尿样的碘含量在1 000μg/L和2 000μg/L以上。
2.3 健康居民的甲状腺功能的测定
全部的居民68名, 碘131的24小时吸收的检测, 吸收的范围明显的在0.2%-16%之间, 而且平均值保持在4.80%±0.35%, 而河北省的正常均值在 (26%±10%, P<0.001) , 而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摄碘率在15%以上的仅仅一份, 而在10%以上的也仅仅3份。
血清TSH、T3、T4, 血清TSH的均值在7.5±0.71mu/L, T3值为1.21±0.32nmol/L, 处于正常的区间;T4值为121.47±27.58nmol/L, 2例超出正常值范围。
2.4 饮用水中的碘含量检侧结果
其中甲县水采样450份, 水含碘的范围在27.00~2220.00, 水碘大于300μg/L的样本数 (%) 的样本数, 以及大于300μg/L乡镇的数字都在75%以上。
其中乙县的水采样500分, 水含碘的范围在5.00~2820.00, 水碘大于300μg/L的样本数 (%) 的样本数在76%以上, 大于300μg/L的乡镇的数字都在82%以上。
3 讨论
从以上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河北省东南部的某市, 在学生中存在甲状腺肿的发病率超过了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临界值5%, 所以可以肯定虽然经过多年对该地区进行甲状腺肿的流行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 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 并没有成功的实现完全清除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经过人群的尿碘检查, 健康居民的甲状腺功能测定, 饮用水中的碘含量测定都已经证明该地甲状腺肿的流行并非因为缺碘的原因所致, 而是因为碘摄入过多的原因所致。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该地区与我国的其他高碘性地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从触诊的角度可以发现甲状腺可以明显的触及, 不仅较硬, 而且轮廓也比较清晰, 与甲状腺瘤以及甲状腺癌存在比较大的区别。在B超的观察下, 也可以看到清晰的界限, 以及较之于缺碘性的甲状腺肿, 质地上比较粗糙。因为甲状腺肿具有随着年龄的增大上升的趋势, 从吸碘率上可以明显的区分。
因为河北省东南处于华北平原与渤海的交界地带,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 以及常年的地质变迁形成了区域性的高碘地区。对该地的高碘曾经有过报道, 但是随着对碘盐的谨慎性使用, 该地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但是因为思想上的放松, 以及地方性的高碘和碘盐的进入, 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了病情发生的危险。
从对于该地尿碘的检测可以看出, 每天该地区的人群摄入的碘量明显超标, 已经平均达到了1 500μg以上。经过对于该地的浅层地表水, 以及对该地的深层地表水的检测中发现, 浅层地表水中含碘量是比较高的。但是对该地区的粮食作物, 以及蔬菜水果进行含碘量的测量, 并没有超过临界值。
高碘对人体的危害还没有能够得到系统性的研究和陈述, 高碘是否会对智力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及高碘与甲状腺肿的具体关系并不是十分明确, 高碘在该地区的流行到底有多大的面积, 以及是否存在更大范围的流行, 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周永林, 赵金扣.高碘与甲状腺疾病[J].江苏预防医学, 2010, 21 (6) :68-70.
[2]杭景仙.沧州中东部地区高碘水源地理分布调查[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08.
[3]冯长龙.河北省吴桥县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及地方性甲状腺肿遗传易感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10.
[4]张志忠, 范杰, 郭宏宇, 等.内蒙古高碘地区分布和病情状况[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7, 23 (5) :466-468.
地方性流行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点的选择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3个病区村按病区分类, 分成轻、中、重三类病区村, 对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调查抽样以自然村为单位分成2个层次, 第1层为水氟浓度>1.0mg/L的未改水村和已改水的历史轻病区村;第2层为水氟浓度>2.0mg/L的未改水村和已改水的历史中病区村。
1.2 调查内容与指标
在未改水地区选取的调查村, 按东、西、南、北、中随机采集5份水样, 不足5个水源时全部采样, 测定水氟浓度, 计算平均值;在已改水地区选取的调查村, 随机抽检3份末梢水样, 并采集1份水源水水样测定水氟浓度, 计算平均值。在调查村对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 每个村按年龄组随机抽检6人份的尿氟含量, 共计30份, 总数不足30人或各年龄组不足6人时, 则全部检测。成人临床氟骨症检查及尿氟测定:对各监测村全部16岁以上常住人口开展临床氟骨症检查, 并随机检测20人份的 (男女各半) 尿氟含量。成人X线氟骨症检查:对临床诊断的氟骨症患者进行X线拍片, 拍片部位为小腿加膝关节和前臂加肘关节。
1.3 有关标准
水氟测定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非金属指标》 (GB/T5750.6) ;尿氟测定采用《尿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WS/T89) ;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s法;临床和X线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 (WS192) 。
2 结果
2.1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
建阳市氟病区分布在童游镇松原村、麻沙镇新坪村、麻沙镇留田村三组3个高氟地区, 1984年确定3个村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发现高氟病区后, 通过搬迁安置和实施改水工程, 地氟病防治工作收到显著成效, 3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于1990年达到基本控制标准。2006、2007年我们对3个病区村降氟改水工程开展质量监督、检测, 并对6个村开展高氟水筛查, 新坪、留田病区改水工程运转良好, 松原病区村原改水工程已损毁, 村民饮用山泉水、井水及河水, 部分井水超标, 筛查村未发现高氟水。 (表1)
2.2 饮用水氟含量检测结果
3个病区共检测13份饮用水水样。其中麻沙镇新坪、留田病区村已建立集中供水自来水厂, 各检测出厂水1份及末梢水3份, 水中氟含量均低于0.1mg/L;松原病区因原有集中供水工程已损毁, 检测5份水源水, 其中1份水氟浓度达3.2 mg/L, 其余4份均低于1mg/L。 (表2)
2.3 儿童氟斑牙、尿氟检测结果
对3个病区村18名8~12岁儿童采用Dean’s法检查氟斑牙, 均未检出氟斑牙;同时采样检测尿氟含量, 3个病区村18名儿童尿氟值0.29 mg/L~2.89mg/L, 松原、新坪、留田病区尿氟均值分别为0.4 0mg/L、0.58 mg/L、1.31 mg/L。 (表3)
2.4 临床氟骨症及X线检查结果
对3个病区村16岁及以上成人共71人进行临床氟骨症检查, 检出临床氟骨症患者14人, 临床氟骨症检出率19.72%;对调查发现的临床氟骨症患者进行X线拍片, 结果诊断为氟骨症患者14人。 (表4)
3 讨论
建阳市1982年按《福建省地方性氟中毒调查方案》调查发现童游镇松原村、麻沙镇新坪村、麻沙镇留田村三组3个高氟地区, 1985年起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努力下, 先后采取了整体搬迁和降氟改水措施, 其中新坪病区采取住户整体搬迁方式, 麻沙镇留田村采取打井饮用低氟地下水的方式, 童游镇松原村采取饮用低氟自来水, 有效地控制了地方性氟中毒对当地人民群众的危害, 各地氟病区于1990年达到基本控制标准。
2006、2007年在实施中央补助地方地方病防治项目, 对全市3个病区村降氟改水工程开展质量监督、检测, 新坪、留田病区改水工程分别在2003年、2006年进行改建, 建成自来水厂进行集中式供水且工程运转良好, 但松原病区村原改水工程已损毁, 村民饮用山泉水、井水及河水, 部分村民饮用高氟井水。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经过改水工程的实施, 3个地氟病区8~12岁人群未发现氟斑牙, 尿氟均值为0.79mg/L, 但仍有个别儿童尿氟较高。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19.72%。上述检查结果表明此次被调查的高氟病区村, 各项指标比改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达到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 高氟病区村降氟改水措施较巩固, 也进一步证实饮水型氟中毒实施改水措施的干预效果。
但从调查中也发现病区居民经济水平提高了, 特别是多年无新发病例出现, 也出现了一些麻痹思想, 放松了对地氟病危害的警惕性[1], 部分新打水井没有进行水质检测。氟含量超标, 童游镇1份井水水氟含量超标, 达到3.20 mg/L。防氟改水过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2]。
4 建议
4.1 采取降氟改水措施, 确保病区群众饮水安全
松原病区改水项目自1989年完工后, 由于没有建立专人管理机制, 至1996年, 管道毁损, 村民饮水困难, 自行打井取地下水或饮用溪水、山泉水。应停止饮用水氟超标井水, 争取各方资金进行改水, 确保饮水安全。
4.2 加强改水后工程管理及水质监测, 建立长效机制
各病区村要建立饮水水源管理制度, 对集中供水系统要专人管理;新打水井要经水质检测合格后使用;做好高氟水水源管理, 禁止作为饮用水源。
4.3 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病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采取宣传单、标语、录像等形式开展病区群众健康教育, 让群众了解饮水型地氟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提高群众健康和自我保健意识, 自觉饮用低氟水。
4.4
防氟改水过程亟需周密的政策法规进行规范[3]。
参考文献
[1]刘雅时.吉林省大安市地方病性氟中毒现状及防治[J].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2, 17 (3) :181.
[2]郑照霞.辽宁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类型分布及防治概括[J].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1, 16 (6) :362.
地方性流行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轻、中、重病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6个病区村为本次调查的调查点。
1.2 调查内容
1.2.1 一般情况 调查各村的改水工程时间、改水方式及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同时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1份末梢水样测定水氟浓度。
1.2.2 氟斑牙 对调查村本村出生,12岁之前一直居住在本村的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和尿氟测定。对调查村30岁以上人群按照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及以上划分5个年龄段,在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10人,男女各半进行氟斑牙检查。
水氟、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GB 5750-85),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氏氟斑牙分度法。
2 结果
2.1 水氟 共检测末梢水12份,水氟值均符合不高于1.00 mg/L的标准。
2.2 改水时间 至2011年被调查的6个村均已完成改水,其中尚信村为1999年新发现的高氟村,其余5个村均于80年代左右完成改水。
2.3 改水方式 调查的6个村目前改水方式均为引低氟水,其中马坊村、讲礼村第一次改水和官牛坊村前两次改水采取打深井的方式,均于改水一二年后水氟回升。见表1。
2.4 儿童氟斑牙及尿氟 共调查8~12岁学龄儿童145名,氟斑牙患病24人,患病率为16.55%,轻病区患病率46.43%,中病区患病率36.00%,重病区患病率2.17%(χ2=38.71,P<0.01),氟斑牙指数为0.56,见表2。各年龄组间氟斑牙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 =0.34,P>0.05),见表3。共采集8~12岁儿童尿样145份,尿氟范围0.13~2.00 mg/L,尿氟均数为0.80 mg/L。6个村的尿氟均值均处于正常范围。
注:表中-为无回升。
2.5 成人氟斑牙调查 共调查30岁以上本村成年人460名,氟斑牙患病率为67.72%。
2.5.1 不同性别患病调查 男性284名,女性176名。其中男性氟斑牙患病人数176名,患病率为61.97%;女性氟斑牙患病人数103名,患病率为58.52%。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05)。
2.5.2 年龄分布 从年龄看,除70岁以上年龄组外,年龄组越高,患病率越高(χ2=69.64,P<0.01)。70岁以上年龄组可能因为无牙的人数占此年龄组的36.96%,故造成患病率偏低。见表4。
2.5.3 地区分布 患病率最高的为马坊村:95.52%,尚信村患病率最低,为28.57%。轻病区43.70%、中病区71.43%、重病区86.0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P<0.01)。见表5。
4 讨论
小汤山镇由于温泉等特殊地质因素而使水氟偏高。1960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人民工作卫生队在昌平县进行疾病普查,对水质中氟含量进行测定,其中小汤山镇水氟含量最高达8.0 mg/L。1970年县政府正式将改水降氟纳入计划,于1971年成立“昌平县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地方病防治和改水工作,同时开展地下水氟含量调查。1978年,昌平县防疫站和昌平县水利局成立改水办公室,负责改水降氟工程。截止1987年,昌平区政府完成了31个高氟村的改水工程[1]。为观察昌平区高氟村改水后水氟含量变化规律,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1985年起坚持每年对原高氟区的31个自然村进行枯、丰水期水氟含量监测及抽取部分学校学生进行氟斑牙患病率监测。
本次调查中发现,轻病区8~12岁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高于中、重病区。这与改水后水氟恢复正常的年限长短有关。水氟恢复正常年限长,儿童氟斑牙就轻,反之就重。由于处于轻病区的讲礼村最初通过打深水井的方式改水,但于改水后2年内水氟含量回升。而葫芦河、大汤山村虽为中、重病区,但其直接通过引低氟水的方式改水,至今水氟含量稳定。由于改水方式直接影响到改水效果,通过引低氟水方式改水的原重病区氟斑牙患病率已降到非病区标准,而以打深井方式改水的原轻病区20多年后氟斑牙患病率还未降到非病区标准。因此,本调查显示打深水井和引低氟水2种改水方式中,引低氟水方式应为首选。
个体尿氟排泄波动性大,但对于群体而言,其浓度具有稳定性,在反映人群氟暴露水平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2]。蓄积在体内氟化物的量与摄入氟的量和摄入时间长短有关[3]。以往的资料显示,改水6~8年后,病区人群尿氟浓度可以达到非病区水平[2] 。讲礼村改水3年后,儿童尿氟中位数已比2008年改水前调查时(3.39 mg/L)有明显下降,氟斑牙患病率却仍高达73.33%(2008年为76.00%)。说明儿童由于摄氟时间短,而代谢速度快,尿氟恢复很快,但氟斑牙却不能治愈。大汤山村改水22年后,30岁以上成年人氟斑牙检出率仍为78.57%。有人员调查,改水40年的地区氟斑牙检出率仍高达22.2%[4]。
改水20年后,昌平区氟中毒病情已有很大改善,近几年全区投入防治经费约4.2亿元用于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加上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工程的开展,原31个高氟村基本实现了通过引低氟水方式改水,几年后,昌平区氟中毒状况将会有根本性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徐志鑫,王秀琳.昌平县降氟改水10年水氟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1997,16(4):234-235.
[2]于光前.尿氟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中的意义[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22(1):78-80.
[3]黄长青,房连营,王成海,等.氟病区改水后与非病区居民关节症状、尿氟及氟斑牙状况的对比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8,13(6):371-372.
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的临床诊治 篇5
2012年4月初, 英俊镇某规模养猪场发生以持续高温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通过现场询问, 临床观察, 病理解剖等诊断措施, 诊断为猪地方流行性肺炎。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共存栏1 356头猪, 其中母猪和后备母猪115头, 哺乳仔猪283头, 生长和育成猪918头。4月初, 部分生长和育成猪开始发病, 并迅速传染, 到中旬, 怀孕母猪、哺乳母猪亦发病, 部分哺乳仔猪也出现症状, 发病率高达60%, 死亡率5.2%。发病后曾用土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
2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主要病状为咳嗽、呼吸增快和气喘。病初可见精神稍不振, 头下垂, 呼吸次数剧增。随后出现呼吸困难, 张口喘气, 或呈现犬坐姿势, 并发出喘鸣声。腹式呼吸, 咳嗽次数少而低, 体温一般在40℃以下;有少数病例, 病初体温稍升高, 短时后即回落, 病猪呼吸极度困难时, 食欲大减。多数病猪发生便秘, 小便次数和量均减少, 尿色黄。病程长的仔猪, 常见自鼻孔流出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 甚至鼻腔阻塞, 睡时发生“呼呼”的响声。
3 剖检变化
肺脏显著膨大, 在心叶、尖叶、中间叶及部分病例的膈叶呈现融合性肺炎的病变, 其中以心叶最为显著, 尖叶和中间叶次之, 而隔叶的病变则集中于其前下部, 在背缘部膈面较少。这些病变在左右两侧肺脏基本上对称。肺脏的病变部分与正常的分界比较明显, 病变的颜色以淡灰、红色或灰红色为主, 呈半透明状。病变部切面自肺组织或小支气管内流出微浑浊的灰白色浆液。
喉头、气管、支气管和小支气管内充满浆液性粘液, 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 呈灰白色, 切面外翻而湿润, 边缘部可见轻度充血。
4 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和天气情况, 病猪以咳嗽、气喘为特征, 但体温、食欲和精神等变化不大, 结合剖检变化, 诊断为猪地方流行性肺炎。
5 防治措施
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疫苗用于防治, 主要采取以对症治疗和控制继发感染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5.1 建议猪场实行封闭式管理, 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防止外来疫源传入。
加强饲养管理, 隔离病猪, 并将其他猪舍封闭, 停止周转, 圈舍及用具彻底消毒。发病期间不得骚扰或移动病猪, 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可减轻症状, 缩短病程。
5.2 坚持对症治疗, 抗菌素选用盐酸土霉素、喹
诺酮和普鲁卡因, 此外还可选用止喘、祛痰、镇咳、强心、利尿药。
5.3 药物预防和净化。
地方性流行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省市县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简称“地方FETP”) 定义为:在2001年10月1日-2010年10月1日期间, 中国各省针对公共卫生应急和传染病控制人员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项目/班, 培训时间一年内累计超过6个月, 并开展了现场实践培训 (具有“干中学”理念) 。本次调查不包括学位教育培训和针对计划免疫、艾滋病、结核、实验室、信息中心等科室开展的培训。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根据中国现场流行病学网络通讯录的名单, 从每省挑选一名指定联系人, 由其负责对其省内FETP进行调查。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 访谈提纲包括:“开展FETP是否有必要”, “FETP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开展的FETP是否成功”, “我国FETP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等。访谈结束后即由调查员独立转录访谈录音和现场笔记, 并结合访谈提纲对所得数据进行内容编码、归类总结, 通过讨论确定数据归类直至饱和 (无新分类产生) 。
对每个项目随机选择10名毕业学员, 使用培训效果个人评估表对其进行调查,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应急调查、疾病监测、科学研究、演讲沟通、决策建议、信息利用、培训授课和救灾防病八方面的能力变化。能力提高程度分为显著提高、有所提高和无提高3个等级。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合计有9个省份的35家单位开展了符合定义的项目。这9个省份为广东、浙江、福建、黑龙江、河南、贵州、山东、天津和四川。开展项目最多的省份为浙江省 (21个) , 其次为广东省 (6个) 。8个培训项目由省级卫生部门开展, 17个由市级卫生部门开展, 10个由区级卫生部门开展。培训项目主要由疾控中心和卫生局举办, 其中17个由卫生局举办, 17个由疾控中心举办, 1个由高校和疾控中心合办。项目名称为FETP的24个,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10个, 骨干培训班1个。
2.2 开展FETP的必要性
35个FETP项目负责人均认为开展FETP培训非常有必要, 特别需要对县区级机构人员开展培训, 因其现场调查处置和应急能力水平不高, 基础还相当薄弱。开展原因主要为“可以提高疾病监测和应急能力”, “规范现场调查方法和处理过程”, “培养新骨干, 提高核心技能, 满足基层人才需要”, “培养综合性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开阔视野, 建立交流平台”, “弥补学历教育与实践脱节的不足, 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3 FETP成功的标准
35个项目负责人认为FETP成功的标准如下:“学员成为品牌或标杆人物, 八种能力得到提高”, “项目获得社会、业内和政府的认可, 其影响力深入到基层”, “项目有长期财政和政策支持, 领导重视”, “建立CFETP思维模式干中学”, “培养的学员真正被服务对象需求、真正有助于日常工作的提升、公共卫生应对能力的提高”等。
2.4 FETP是否成功
13个项目负责人认为成功, 15个认为基本成功, 6个认为不成功, 1个因项目刚成立未能评估。认为成功的项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领导、资金支持;学员现场处置应对的综合能力提高;学员8种能力得到提高;多数学员担任骨干、单位副主任、主任等职务;得到上下级部门的认可。认为不成功的项目, 不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缺乏经费支持, 领导不重视。课程安排和师资的选择方面存在问题, 缺乏优秀的授课老师。基层人员编制少、任务多、未能完全投入到现场实践培训中去。受日常工作影响, 没有连续性。
2.5 关于FETP发展的建议
有项目负责人认为“可采用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级别高的培训严进严出, 级别低的培训项目, 可以短、平、快, 明确不同级别的FETP培训目标, 国家级培训精英, 省级培训业务骨干, 市级培训现场流调的业务人员”;“希望中国现场流行病学网络能够辐射到区县级”;“学员招募中, 应重点向非发达地区倾斜”;“建立国家、省、市、县的FETP交流平台, 不同级别的培训进行联合, 国家级的培训带动省级, 省级带动地区级, 加强日常联系和后续师资培训”;“建立长效机制, 多办一些短期班, 多面向基层招生”;“国家层面多开发一些层次高的案例或讲义, 无偿大力推广至基层”;“与高校合作, 建立现场流行病学硕士点、博士点, 可在高校开设现场流行病学理论课程”;“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应逐步纳入行业管理, 提高行业的权威性, 实行现场流行病学资格认证制度, 对持有资格证的, 可以享受某种待遇, 如提前晋升职称, 疾控机构招聘人才时优先考虑等”。
2.6 毕业学员个人评估情况
对34个项目 (1个项目刚成立, 无毕业学员) 340名学员发放了学员八种能力提升情况自我评价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320个。学员认为培训后在应急调查能力、救灾防病能力、疾病监测能力、决策建议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培训授课能力得到提升所占的比例均在90% (92%~97%) 以上, 科研能力和演讲沟通能力相对较低为83%。见表1。
3 讨论
过去十多年, CFETP的培训效果取得显著成效, FETP学员一直出现在公共卫生的最前沿, 参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的应对、流行病学调查和公共卫生监测活动[6]。毕业学员经常受邀承担卫生部和国家疾控中心的各项任务, 同时为所在单位引进各种项目, 联系国内外知名专家, 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和地方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的业务骨干[7]。因此, CFETP的成功举办, 干中学的教学模式以及地方对公共卫生应急人才的需要, 许多省市县成立了地方FETP。本次调查显示, 开展过FETP以东部省份最多 (天津、山东、浙江、福建、广东) , 其次为中部 (河南、黑龙江) 和西部省份 (贵州、四川) 。开展项目最多的省份为浙江省, 其次为广东省。地方FETP所在地大多数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但贵州FETP例外, 从这一方面来说非常难能可贵。中国省市县均有开展FETP, 以市级最多, 显示经过多年发展, 地方FETP在中国已初具规模, 但还处于一个早期阶段, 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
35个FETP项目负责人均认为开展FETP培训非常有必要, 特别需要在县区级机构中开展, 因其现场调查处置和应急能力水平不高, 基础还相当薄弱。赵勇等[8]也认为, 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客观要求相比, 疾控中心特别是县 (区) 级疾控中心很难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在人员配置和监测预警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需加强对应急人员的实践技能培训,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CDC应急队伍。这些均提示我们, 开展地方FETP项目有其优势:能够与当地紧密结合, 培训当地基层人才, 解决当地人才缺失的问题。FETP开展原因分析有负责人认为“弥补学历教育与实践脱节的不足, 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长期存在的问题。刚进入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工作的毕业生, 很快就发现在学校学的知识, 要么不知道如何运用, 要么是基本用不上, 只能在实践中再学习, 慢慢积累, 就像是过去的作坊拜师学艺一样摸索, 走了很多弯路, 花了很长时间, 效率十分低下[1]。而FETP“干中学”理念, 核心课程和广泛实践相结合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则弥补了这一缺憾。
FETP成功的标准为“学员能力提高, 获得社会、业内和政府的认可, 真正被服务对象需求, 项目影响力深入到基层, 项目有长期财政和政策支持”是地方FETP负责人的普遍共识。这与之前广东省FETP对项目的评价标准一致, 他们认为广东省FETP的发展为广东省培养了能打硬仗的“医学侦探”, 上级领导满意, 学员单位满意, 学员自身也得到发展和提高, 广东省FETP运作模式符合广东省需求和实际, 项目是成功的[9]。本次调查对象对项目运作是否成功进行了评价, 主要也借助以上共识作为衡量的标杆。6位项目负责人认为项目开展不成功, 主要表现在缺乏经费支持, 领导不重视;缺乏优秀的授课老师;学员未能完全投入到现场实践培训中去。这也是地方FETP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今后FETP发展方面, 项目负责人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目前, CFETP在构筑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网络方面做出了许多工作, 一是尽力投入到各地FETP建设中, 给予技术上支持, 每年多次派出CFETP指导队伍参加地方FETP项目培训、研讨和工作指导。二是举办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年会, 同时邀请地方培训项目学员参加, 共同交流学习、工作和培训经验。三是每年举办一期研讨会, 邀请CFETP各培训基地指导老师、毕业生, 共商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发展大计。四是分期分批举办短期现场流行病培训班, 重点加强对县级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人才的现场流行病理念, 推广现场流行病学技术。五是逐步扩大招生范围和人群, 加快高质量人才培养速度。通过这些举措, 以CFETP为龙头, 在全国初步构建了有形和无形的中国现场流行病学网络[1]。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省、市、县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s, FETP) 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 设计定性研究提纲, 对地方FETP项目负责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对每个项目随机选择10名毕业学员, 使用培训效果个人评估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35个FETP项目负责人均认为开展FETP培训非常有必要。28个认为成功, 6个认为不成功, 1个因项目刚成立未能评估。成功表现在学员能力提高, 项目获得社会、业内和政府的认可, 项目有长期财政和政策支持。不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缺乏经费支持, 领导不重视;缺乏优秀的指导教师;学员受常规工作影响未能完全投入到现场实践培训。学员认为培训后个人从不同侧面能力得到提升的比例为83%97%。结论 地方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经过多年发展已在中国初具一定规模, 一些项目开展较为成功, 但各地培训项目的效果和质量参差不齐。建议对地方FETP指导教师开展定期培训, 切实保证FETP培训成为学员在训期间的优先工作, 以提高地方FETP的培训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光, 施国庆, 马会来.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与启迪[G].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 2009, 8-14.
[2]陈奕, 许国章, 史玮, 等.宁波市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8 (01) :30-31.
[3]李东悦, 曾四清, 李健, 等.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培训效果评估[J].继续医学教育, 2008, 22 (05) :6-9.
[4]姚兰, 王志锋.贵州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效果评价[J].贵州医药, 2011, 35 (11) :1027-1029.
[5]朱传泰, 刘作功.山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 2005, 11 (06) :683-685.
[6]冯琳, 吕梅.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在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0, 26 (03) :245-246.
[7]引自:http://www.chinacdc.cn/zszp/zsxx/201304/t20130424_80412.htm.
[8]赵勇.关于县 (区) 级疾控中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探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12) :1626-1627.
地方性流行 篇7
为降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当地养殖业的危害, 试验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YX08、YX12和YB02 3个地方野毒株进行了鸡胚接种和三价油乳灭活苗的研制, 并对三价油乳灭活苗免疫效果进行了检测, 以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提供可靠的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种毒、抗原和活疫苗
标准强毒株BC6/85 (中国兽药监察所) , 毒价为1×10-5.88ELD50/0.2 mL;YX08、YX12和YB02为分离于河南省洛阳市和安阳市的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鸡群中的基因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野毒株, 均以第10代作为种毒, 毒价分别为1×10-5.85ELD50/0.2 mL、1×10-4.73ELD50/0.2 mL和1×10-6.24ELD50/0.2 mL;传染性法氏囊病抗原, 由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研究室应用多株地方野毒株的法氏囊组织悬液制备, AGP效价为26;中等毒力的活疫苗为B87毒株冻干活疫苗。
1.1.2 传染性法氏囊病标准阳性血清
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 其AGP效价为27。
1.1.3 IBD-IgG、免抗鸡IgG酶标抗体
均由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研究室制备, 保存。
1.1.4 鸡胚
9~10日龄鸡胚, 来源于未进行过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处于自然隔离饲养的土种鸡种蛋 (测其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为阴性) , 自孵至所需日龄。
1.1.5 供试鸡
1日龄健康罗曼雏公鸡, 由洛阳市新安机械化养鸡场提供, 自养至所需日龄。
1.2 方法
1.2.1 制苗病毒液的培养
分别取由地方野毒株YX08、YX12和YB02所培养的第10代种毒的鸡胚绒毛膜和尿囊液, 用含青霉素、链霉素各4 000 IU/mL的生理盐水作100倍稀释;经尿囊腔途径接种于10日龄无传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体的鸡胚, 0.2 mL/枚;37 ℃继续孵化, 每天照蛋2次;弃掉24 h内的死亡胚;之后随死随取, 至96小时不论死亡与否均取其尿囊液和羊水, -20 ℃冻存, 备用。制苗时将灭活的3株地方野毒株尿囊液按1∶1∶1的比例进行混合。
1.2.2 AGP法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抗原
按照参考文献[1]中的方法进行。
1.2.3 Dot-ELISA法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抗原
按参考文献[2]中的方法进行。
1.2.4 油乳佐剂灭活苗的制备
按照参考文献[3]中的方法进行。
1.2.5 免疫效力的检测与比较
取480只15日龄的健康罗曼雏公鸡 (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为阴性) , 随机分成3组, 每组160只。A组为鸡胚毒三价油乳灭活苗免疫组;B组为鸡胚毒三价油乳灭活苗和活疫苗联合免疫组;C组为活疫苗免疫组。分别用制备的地方野毒株三价油乳灭活苗于颈部皮下接种A组、B组罗曼雏公鸡, A组0.5 mL/只, B组0.3 mL/只;B组和C组罗曼雏公鸡用2倍量的B87活疫苗经口灌服。每组于接种后第10, 20, 30, 60, 90天各取5只罗曼雏公鸡用塑料管于翅下静脉处引流采血, 分离血清, 检测AGP抗体效价。
1.2.6 攻毒试验
在接种后第30, 60天, 各组随机选取60只罗曼雏公鸡, 再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 每组15只, 分别用标准强毒株BC6/85、地方野毒株YX08、YX12和YB02的病毒液通过口、鼻、肌肉注射途径进行攻击, 连续观察10 d, 分别记录各组罗曼雏公鸡发病、死亡情况。
2 结果
2.1 鸡胚接种地方野毒株
YX08、YX12 和YB02的第10代鸡胚毒后收获物的检测结果 (见表1)
注:“++”表示病毒呈强阳性, “+”表示病毒呈阳性或弱阳性, “-”表示病毒呈阴性。
由表1可知, 在接种3个地方野毒株的鸡胚收获物 (绒毛膜和尿囊液) 中, 病毒含量均较稳定, Dot-ELISA法检测全部呈强阳性, AGP法检测多数呈阳性。从总的检测结果来看, 对于鸡胚毒的检测仅用AGP法并不能正确评价病毒培养的成功与否。
2.2 免疫效力的测定结果 (见表2)
注:“-”表示抗体呈阴性, “+”表示抗体呈阳性;括号内的数表示抗体呈阳性的罗曼雏公鸡所占的比例。
由表2可知:接种三价油乳灭活苗的罗曼雏公鸡AGP效价最高达22.8 (在接种后30天出现) , 至接种后第90天仍有2/5的罗曼雏公鸡抗体呈阳性;A组与C组相比, 除了在接种后第10天稍逊于C组外, 其他各时期所产生的抗体效价均明显高于C组;C组在接种后第60天时抗体呈阴性, 而此时A组AGP效价仍为21.8;B组在接种后第10, 20天时所产生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A组, 第30天与A组持平, 第60, 90天稍逊于A组。
2.3 攻毒试验的结果 (见表3)
由表3可知, A组和B组的罗曼雏公鸡对标准强毒株BC6/85和3个地方野毒株YX08、YX12和YB02的攻击在第30天时的保护率达93.3%~100%, 第60天时保护率分别高于80.0%和73.3%, 且组间差异不大, 但都明显高于C组。
3 讨论
用地方野毒株YX08、YX12和YB02的第10代鸡胚毒接种鸡胚所制备的三价油乳灭活苗经检测和攻毒试验证明:三价油乳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在接种早期 (第10天) 稍逊于活疫苗, 在接种后第30天检测时免疫效果已明显优于活疫苗, 在接种后第60天对于标准强毒株和地方野毒株的攻击均可达80.0%以上的保护率;鸡胚毒灭活疫苗和活疫苗联合的免疫效果在前30天明显优于单纯鸡胚毒灭活疫苗和活疫苗。因此, 在实际生产中将三价油乳灭活苗与活疫苗联合应用, 二者可互为补充, 取长补短, 共同发挥作用, 抵抗病毒侵袭。
摘要:将分离于河南省的YX08、YX12和YB02野毒株的第10代鸡胚传代毒作为种毒接种鸡胚, 用收获的鸡胚绒毛膜尿囊液试制出三价油乳灭活苗, 并对其进行检测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三价油乳灭活苗和三价油乳灭活苗与活疫苗联合免疫效果均明显优于活疫苗免疫组, 平均AGP效价分别达到22.8和23.0;当活疫苗免疫组鸡血清中已无可测性抗体时, 三价油乳灭活苗免疫组和联合免疫组仍具有21.8和21.2的AGP效价。在接种后第30, 60天, 分别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标准强毒株BC6/85、地方野毒株YX08、YX12和YB02进行攻毒试验。在接种后第30天, 三价油乳灭活苗和联合免疫疫苗对这4个毒株的攻击可提供93.3%100%的保护;单独的活疫苗可提供60.0%80.0%的保护;在接种后第60天, 三价油乳灭活苗、联合免疫疫苗和活疫苗分别能提供80.0%93.3%、80.0%93.3%和40.0%53.3%的保护。
关键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 ,鸡胚毒,三价油乳灭活苗,免疫效果
参考文献
[1]汤生玲, 房海, 林范泽.兽医生物制品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2]张春杰, 郑祥海, 程相朝.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双抗体夹心Dot-ELISA诊断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兽医学报, 1994 (2) :16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