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

2024-07-04

拿来(通用12篇)

拿来 篇1

云南地方有种东西叫做房头草。这几年用水泥塑料改造世界以后,已经难得见着了。过去云南房子,瓦顶才铺好不久,一场雨,茅草就在房顶上疯长起来, 非常茂盛。秋天枯黄,春天转绿, 有时候我们打羽毛球,飞到房头上,还要爬到草丛里去找。里面野花、蝴蝶、马蜂、虫虫的什么都有。我昔日读书的云南大学, 前身是东陆大学,我在校时,那学校有法国式样的高大建筑,清朝留下来的贡院,整个校园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中国式古典园林, 有个院子还是林徽因设计的。曲径通幽,古木参天,野草肥沃, 那时我们一下了课,随便就去那厚草上躺着,还要拔两根吸些草浆。樱花上面是蓝天,蓝天深处是未来,那校园很是培养了几代人的浪漫主义。

从来没有见过有人给那野草浇水,它自生自灭,但总是茂盛。 最近再进去,发现一切已经焕然一新,云南野生蔓草已经被每天要剃头浇水的进口芳草更新,建筑物粉刷一新,一览无遗。80年风雨创造出来的青苔、苍茫、古典感觉统统被几桶中华牌油漆、 双飞粉清除得没有一点痕迹,就像一所刚刚竣工的中学。模仿的是外国某个三流大学。 (一流大学总是以古老为荣,我最近曾经在索邦大学小坐,那些旧椅子磨得发亮)。令人以为,这个大学的建筑系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学问方面的文盲。

不愿意做一个自己,总是要做别人。这不是说当下正在我国风起云涌的整容染发运动,而是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习惯。上个世纪, 最时髦的主义之一是 “拿来主义”。鲁迅留学日本,日本人善于模仿,于是拿来“拿来主义”;胡适留学美国,美国人崇尚实用,于是拿来“实用主义”。 20世纪初,拿来还比较讲究实用, 还要脱了鞋试试是否硌脚,比较小心,甚至为脚的痛痒而吵到翻脸,大动干戈。到现在,拿来好像已经只是拿来而已,至于是否合脚已经不管了,甚至削足适履也很正常。西方不再是理论、道德、主义、自尊什么上的障碍。 都是现成品,拿来就是,发展到盗版,也是理所当然。

西方创造的时候,是根据自己的身体,量体裁衣。那文明首先不是为中国人创造的,中国文明也是一样。文明当然有普遍性的一面,但是文明更有具体的一面。具体的生活方式、物质、器皿是根据具体的身体来创造,各民族生活对人生的意义、幸福的含义的理解也许大同小异,但生活的细节并不一致。世界的魅力在于细节,而不在于一致。拿来, 如果在普遍性的层面,问题不大, 到了细节上,问题就大了。

我切身地感觉到,中国的身体并不适合如此多的汽车。西方人少地大,居住传统是彼此独立, 距离很远。文化传统自古就崇尚速度,崇拜“在路上”,发展出汽车文明,是身体与文化的需要。 一家有三四辆车很正常,随时把一个家搬进汽车迁移到世界的尽头去,也很正常。坐在汽车内并不觉得拥挤,可以感受世界的自由辽阔。中国那么多人,那么点地盘。经常坐在汽车里,感受的不是世界的辽阔,而是拥挤、堵塞、漫长、闷躁、窒息。许多人买汽车,并不是因为身体舒服, 而是用来撑个面子派头,象征财富权利地位成功。

其实在我看来,自行车王国是令中国身体最舒服的工业文明, 它本是西方的,但适合于中国的身体。用一辆自行车来象征财富与用一辆汽车来象征财富有多少不同?都是机器么。但你不能这样思考问题,因为人们 “拿来” 已经成性,拿来与身体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我听说,把头发染黄的化学颜料用多了会掉头发, 伤害身体、无益于生命,青年们都知道的,但谁在意呢?只要那是一个“拿来”的。

(选自 《今晚报》)

杂文包点评

“世界的魅力在于细节,而不在于一致。”在拿来成性的中国人眼中,魅力主要体现在“面子派头”和“财富权力地位成功”, 唯有获得这些,才标志着个人魅力与利益的最大化,即使身体不舒适也在所不辞。经济的进步却导致文明的退化, 简单粗暴的 “拿来”背后潜伏着不求甚解的愚昧与浮泛之风,我们是否该反思自身的行为———“拿来主义”真的只要拿来就是吗?在越来越多华而不实的情形中,我们该抛弃求取“一致”的想法,回归细节, 去粗取精,洋为中用,细细思索拿来的东西是否合身合意,从而形成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审美观念和文明态度,清醒地、自持地 “拿来”,而不是让拿来“由着性子”。 (方青柠)

拿来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主张的内涵;

(2)学习作者的论证艺术,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对鲁迅语言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读课文,思考(1)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2)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二、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外阅读范围比较广泛,书也读得不少,科技作品不说,中外文学作品,书的种类也较多,有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外国作品也看了不少,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总之,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古代和外国的这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四、写作背景简介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五、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臵作业。(1)给加黑的字注音并解释:礼尚往来自诩残羹冷炙冠冕

(2)预习课文后半部分,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和理解一系列比喻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朗读第5--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三、赏析,拓展:

1.鲁迅杂文之所以以形象生动、审理深刻,是因为他善用比喻说理的方法,请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以‚大宅子‛作为外来文化,这整体性比喻,以‚孱头‛‚鱼翅‛等作为局部比喻。生动贴切,而且寓理于形象之中,通俗易懂,让人在思想上午到深刻的启示,还获得一种艺术上享受。

2.鲁迅杂文文笔犀利、幽默。善用反语,寓庄于谐。‚庄‛指谈论的是严肃的原则性问题,所持的态度是庄重的认真的;‚谐‛指语言和表现手法力求形象生动,诙谐幽默。

请举一二例来品味这种语言的特点:

明确:例:‚显出一点进步‛用的是反语,意思是活人代替古董,形式不同,但其实并没什么进步。又如‚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句中‚丰富‛、‚大度‛是说东西多而又慷慨大方,但用在这里却具讽刺意味,因为这‚丰富‛是自诩的,‚大度‛也只是装装门面,自欺欺人的。

3.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是针对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同学们,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读来是否过时,我们应如何办?

明确:仍来有现实意义,且十分重大。改革开放的今天,大量的外来文化蜂涌而入,经典文化的衰落,城市建设的西化等种种现象,表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观点至今都闪烁着耀亮光芒。

四、布臵作业:小作文:根据交流讨论,请你选一角度谈谈‚拿来主义‚在今天的观实意义。(200字左右)

闵英杰

朋友,既可以拿来爱,也能拿来用 篇3

但在王珞丹的生活圈子里,却是“铁打的朋友流水的时间”。这么些年来,在她想念的时候,在她需要的时候,那些老朋友、好朋友总是招之即来,来之即用。在王珞丹看来,人与人之间相互使用率越高,感情和关系就越牢固。所以“勤使用、频来往”,才是现代交友的秘诀。

在大家看来,王珞丹好像是一下子蹿红的,金牌制片人、著名编剧、大腕导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其实,这与王珞丹的社交方式不无关系。

第一次是个意外。当时王珞丹随着经纪人去赴一个晚宴。席间,一位大腕导演谈起他初去法国的女儿,既吃不惯那边的饮食,言语交流上也有些障碍,言谈间,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牵挂和不安。王珞丹马上就想到了定居法国多年的室友,晚上再一打听,原来室友与导演女儿的住处只隔着一条街。王珞丹拜托室友周末的时候做一顿中式大餐邀请导演女儿做客,顺便教授她学习法语。王珞丹的本意,只是尽自己能力帮助一位无助的父亲而已,不想却为自己招来意想不到的好运。那位导演亲自力荐王珞丹去了一个剧组,一试镜居然还拔得主角的头筹。

这件事,使王珞丹产生了很大的感触。人和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两个陌生人的相识、相熟,需要一次彼此的互惠互利加深了解和印象,而主动解决对方的困难,投其所好才是“用”好之本。

韩寒看过几部王珞丹演的电视剧,觉得她特别棒,于是在备受关注的博客里面赞不绝口。王珞丹早就知道韩寒,也看过他写的书,于是主动把韩寒的博客链接了过来,还给他写邮件。一个文学界的小青年,一个艺术界的小姑娘,两个文艺青年彼此惺惺相惜,成为好友。韩寒热衷赛车,王珞丹利用出国的机会,给他买最新的赛车书籍和图谱,有次为了买一个赛车的模型,花费不小。韩寒说,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哥帮忙。王珞丹心想,我们之间能有什么互帮互助的麻烦?

不想,需要韩寒出面解决的事还真来了。一次颁奖礼上,主持人问王珞丹与徐静蕾版杜拉拉的区别时,她自己称与徐静蕾只是年龄上的差别。李光洁给她发短信:你说错话了。这件事第二天出现在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上,大家都翘首以盼地等着两个杜拉拉开战。王珞丹想亲自给徐静蕾道歉,可不熟,搞不好还弄巧成拙,突然想到韩寒和徐静蕾关系最铁,电话打到韩寒那里。不等开口,韩寒就说,哥已经提前帮你解决了,你就安心睡大觉吧。

王珞丹的奋斗之路,就是“用人”之路。她的美好之处还在于,她不会过河拆桥,她与她“用过”的人仍保持密切的交往,让人非常舒心地感应到,她念着你的恩。她记得所在剧组大部分人的生日、喜欢的食物,给工作人员买水,就连扫地的清洁阿姨也不会漏掉;冬天去曾经执意坚持把她招进电影学院的老师家,替儿女都在国外的老两口洗窗帘,做暖锅,听老先生将二三十本家庭影集从早说到晚……

《拿来主义》别样教 篇4

语文阅读课越来越难上,教师用时很多,学生所得甚微,是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典型代表。笔者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有二。

一是教师过分强调了“教无定法”,而淡忘了“阅读有方”。优秀教师各具特色当然不假,但是,他们也是各有千秋的,而这些优秀教师的“千秋”也有通用的方法和共同的特征,诸如初读—精读—研读,等等,这就是“元教法”,是“根本大法”之一。

二是教师过分关注学生怎么学,却忘记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了。教师把时间和精力全用在了关注学生有无合作、有无交流、有无发言、有无练习、有无作业等,却对学生到底学习得如何缺少关注。其实,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有三重境界:掌握—巩固—提取与运用。这可以简化为:听懂—记住—会用。

笔者于2016年3月28日下午,借南京市第十四中学高一(1)班上了一节示范课《拿来主义》,尝试运用两个“三部曲”(初读—精读—研读;听懂—记住—会用)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人入胜

师上课!

生(齐答)老师好!

师今天来借班上一节语文课。谁能告诉我什么是“语文”?可以拆开来解释。

生(自由答)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语言文章……

师语言文字认可度高,具体说是“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以前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太复杂了,所以并在一起叫语文。

师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我写两个字,你们看认识不认识。

[教师板书“”。]

师认识不认识?猜也能猜得出来。看这字的上边是什么?左边是“女”,右边是“手”,用手抓住女的,成为“奴”,用了什么造字方法?

生(齐答)会意。

师上边的“奴”成为声旁,下面是形旁“手”,成为拿。这是什么造字方法呢?

生(齐答)形声字。

师来看另一个字。这个字往上翻过来,像麦穗,什么字?

生象形字。

师最早是“麦”,流传了一段时间,就成了“来”。那么,“麦”字怎么写呢?把“来”作为声旁,下面加个“走”,就成为“麦”;这个字的本意是“来”,下面是“走”。“麦”的字形是“来”,“来”的字形是“麦”,这是汉字演变的复杂性。

师这两个字什么体?

生(小声答)金文。

师篆文。下面我说一个口诀,大家就能记住:“甲金大小篆,隶楷草行书。”当然,大小篆都是篆。所以语文博大精深。有人说“语文阅读最头疼,莫过于文言和鲁文”,“鲁文”是什么?

生(齐答)鲁迅的文章。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鲁文,其实一点都不难学。我们读三遍就好了:初读、精读、研读。首先来“初读”。

[教师板书:”初读“。]

(二)初读:了解框架

师我上次布置过预习题,有三句话,谁能告诉我第一句话是什么?

师(与生一起)“对照注释读课文,重要注解移上文。”

师大家移上文了没?

生(齐答)好了。

师我检查一下。很好。第二句话是什么?

生(齐答)“三态度,四做法,重要观点你在哪?”

师那重要观点在哪呢?找到没有?你认为哪一个是最重要的观点?

生我们要拿来。

师不错。但是,课文前面就有这句话“我们要拿来”。这不够具体,有没有比它还具体的?

生“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说得比刚才的具体。

师(总结)“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把它记住,一个字也不能错、不能少……大家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三)精读:搜集信息

师下面开始“精读”。这篇文章是从什么地方正式说“拿来主义”的?

生第七段。

师是第七段吗?第五段说“我主张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原来,作者先说“送来”。“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

生(齐答)主体不同。

师“送来”是别人送来。“拿来”是我拿来。“送来”有别人的目的,“拿来”是我的需要。送来的东西我们要看一看,拿来的东西我是去拿的,要运用自己的眼光看。好,“精读”要求大家了解课文到底是怎么写的。那“拿来”拿什么呢?

生(齐答)大宅子。

[教师画宅子的简单示意图。]

师我们要去拿大宅子,三个错误的态度和四个正确的选择。三个错误的态度知道了吧?请体育委员回答,第一种什么态度?

生徘徊。

师为什么徘徊?

生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

师鲁迅认为这种人是“孱头”。什么叫“孱头”?

生(齐答)懦弱的人。

师还有一种态度是什么?

生放一把火烧光。

师为什么要烧光?

生保存自己的清白。

师鲁迅称这种人是什么?

生昏蛋。

师第三种态度是什么?

生接受一切。

师用了一个词叫什么?

生欣欣然。

师鲁迅叫它什么?

生(齐答)废物。

师好,我们来读一遍,我先读,然后大家齐读。要把杂文的“幽默讽刺、嬉笑怒骂”读出来。好不好?

[教师范读:“譬如罢……那么,怎么办呢?”学生齐读:“我想……‘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师这三种态度我们是不能要的。正确的选择是怎么做的?首先看到了什么?

生鱼翅。

师你吃过鱼翅没有?

生吃过。

师好吃不好吃?

生好吃。

师好吃,有益无害,吃掉。第二,遇见什么?

生看见鸦片。

师(板书“鸦片”)鸦片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生坏东西……好东西……

师啊,到底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生有好有坏。

师鲁迅说怎么办?

生治病。

师(板书“治病”)还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这是治病,不是促销。第三,看见了什么呢?

生烟枪和烟灯。

师(板书“烟枪、烟灯”)这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生坏东西。

师到底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生好东西。

[全班笑。]

师鲁迅说“一定会有人看”,是真的还是假的?……这里用了反语。有人说送到博物馆的不也是好东西吗?那我们把毒品送到那展览,也是好东西吗?是反面教材,不能说好。怎么办?鲁迅怎么说?

生毁掉。

师(板书“毁掉”)很好。还有一样东西……

生(齐答)姨太太。

师(板书“姨太太”)我们不知道是有益还是有害,不好说,姨太太不一定是坏人,但是,这种制度是腐朽的,属于腐朽文化,与具体的人无关。鲁迅说怎么办?

生(齐答)请她们各自走散。

师(板书“走散”)走就走了,走“散”干什么?

生(齐答)走不散,聚在一起,又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事。

师所以走散为好。这一段写得非常好,是“拿来主义”最精华的部分,齐读一遍。读完想清楚:“拿来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学生齐读。]

师读得太好了,精彩!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把三种错误、四种正确选择记住,行不行?

师(一分钟后)“拿来主义”我们知道了,但是现在发现,说“拿来主义”前有四段都说了什么呢?

生(齐答)“闭关主义”。

师“闭关主义”,然后是“送去主义”。下面,老师读第一段,大家思考“闭关,送去”究竟好不好?为什么?

[教师范读第一段。]

师我先问几个问题,明明是“展览”过去,非要说“挂”过去,用词有什么问题?作者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什么?

生(小声自由回答)讽刺。

师嗯。鲁迅还说“我在这里不想讨论”,不想讨论就别说呗,干吗要说?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生不屑讨论。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件事是不正确的。

师是的,“梅博士演艺”与“象征主义”没有关系,而且,讨论无益于主题表达。大家回答我,“闭关主义”好不好?

生(齐答)不好。

师为什么?

生隔绝,就会挨打。

师隔绝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那“送去主义”好不好?

生(小声回答)不好。

师鲁迅说了没有?他只是告诉我们他的态度有些不太满意,没说不好,那不好在什么地方?在后面三节。大家用两分钟时间读一下,然后告诉我“送去主义”有什么不好。

[学生轻声自由读。]

生只送出,不拿来,最后送光了,只会讨别人的残羹冷炙。

师很好。什么叫“羹“?

生(齐答)汤。

师汤很好,可惜是“残”的。“炙”是什么?

生(自由回答)烤肉。

师烤肉冷的不好吃。所以只能讨一点残羹冷炙作奖赏。

师(总结)这下我们知道了,闭关不好,闭关自守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然后,使劲送,送到最后就跟尼采一样发疯了,所以,“拿来主义”是必须的。老师让大家精读就是要掌握文中所有的信息。初读是了解写了什么,精读是了解怎么写的。怎么写的?先写“闭关主义”,不行;再写“送去主义”,也不行;再写“拿来主义”,只能拿来。

(四)研读:解决问题

师最后,还有一个“研读”,“研读”是为了解决问题。(板书“研读”)老师来问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大宅子先占有,然后挑选,大宅子讲的是什么,可以指外来文化,那我们就来讲外来文化,西方的好文化拿来,三级片不好就不要,这样说不就行了?为什么要拿“大宅子”说事?

生象征。

师是象征还是比喻?

生(自由回答)比喻。

师对,是比喻论证。为什么要比喻呢?直接说不就得了吗?

生复杂的道理简单化。

师比我总结得还要好。比喻论证还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比喻的喻体是生活中的,我们都熟悉的,一讲就懂。

[教师板书“喻证:易懂”。]

师第二个问题,直接说四种选择就把“拿来主义”说清楚了,那前面说三种错误的态度干什么?

生对比。

师有比较就有鉴别。错误的就更错误,正确的就更正确;好的就更好,差的就更差。这就是对比论证的妙用。

[教师板书“对比:突出”。]

师第三个问题,课文里一共有几个“主义”?

生(自由答)“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象征主义”。

师在这四个“主义”中,选一个与其他都不一样的。

生“象征主义”是指艺术。

师老师指的是“主义”,再想想。

生“闭关主义”“拿来主义”“送去主义”是国家层面的,“象征主义”是艺术层面的。

师“送去主义”,可以归为国家的,也可能不是国家的。“象征主义”是一种理论,是一种系统的理论。其他三种都是做法和主张,它们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社会主义的“主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

师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第四个问题,还想问一下,大宅子到底是什么?看看课本62页,第一句话怎么说的?

生(自由回答)外来文化,民族文化遗产。

师老师看了半天没看到有“民族文化遗产”。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生因为祖上的阴功。

师这个祖上一定是中国的?

生送一笔文化遗产出去的。

师那是送出去的,这和拿来大宅子没关系。

生宅子的主人是中国的。

师谁告诉你的呢?

[学生小声议论。]

师我认为“大宅子”是外来文化,“拿来主义”是把古代的拿来,这好像不是作者的意思。大家感兴趣的话,回去写一篇论文《鲁迅的大宅子里究竟有什么》,要是能自圆其说,一定会引起轰动。

(五)总结:意义建构

师研读,我们也读了;我们也听懂了,也记住了。还有一个就是要会用。(板书“会用”)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之后,我们会“拿来”吗?我们也来“拿”一回试一试。六个小组:第一、二组讨论“教育的信息化”,这是从国外拿来的(板书“信息化”);中间两组讨论“政治自由化”(板书“自由化”);那边两组讨论“经济市场化”(板书“市场化”)。要告诉我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怎么办。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市场化”两个小组讨论,然后分组交流。]

生教育信息化我们觉得好。因为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形式,把教师的课堂教学传到网上,学生可以看。

师正确,只是狭隘了点,教育信息化有更多的作用。好,我们拿来!请坐。

生政治自由化,可能有不好的地方,但是我们觉得好的地方很多。

师“自由”好的地方多,“自由化”是错误的。自由一“化”就不对了,你绝对自由了,影响了我怎么办?自由应该有一个共同遵守的“框架”。这个话题有点复杂,希望同学回去好好研究。

生我们觉得经济市场化是有利有弊的,既是机遇,也是危机。

师那么,到底拿还是不拿?

生拿。

师勇敢!只是我们要改造。我们国家现在是什么经济?

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师很好。鲁迅在写文章的时候还没有改革开放,不知道有这么多,这么复杂,以为只是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等。因此,我们要拿来,还要“改造”。

师(归纳)心理学说学习有三种境界:第一听懂,第二记住,第三会用。如果,现在还有人来跟你讨论《拿来主义》,你就不会担心了。博大精深的语文难不难?

生(齐答)不难。

师我觉得也很简单。最后提一个问题作为“弹性作业”:为什么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而不说“不管二七一十四”“不管四七二十八”?这里面有文化,你们回去好好查一下,把答案告诉你们王老师。谢谢各位,下课!

生(齐答)老师,再见!

三、课后反思

与笔者“同课异构”的还有“骨干教师研修班”的一位老师,为示范课的研讨提供了对照。两节课结束,研修班全体成员进行了议课。大家一致认为,笔者的这节课是“别样的阅读教学课”,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阅读“三步”,有序有效

笔者采用“阅读三部曲”(初读—精读—研读)对《拿来主义》的教学进行了整体规划,这是“有序”的根本。

一是课前“初读”,了解梗概,关注“写了什么”。鲁迅的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拿来主义》不是短小文章,因此,笔者课前布置了两道预习题:“对照注释读课文,重要注解移上文”;“三态度,四做法,中心论点你在哪”。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读一遍课文,找到主要观点,了解“拿来主义”的主要内涵。

二是课堂“精读”,收集信息,关注“怎么写的”。从“拿来主义”着手,整理三种错误态度、四种正确选择,再向前面推进,找到并分析“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弊端,然后一个“回马枪”,理解最后一段“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最后对“怎么写的”进行归纳。

三是提升“研读”,解决问题,关注“为何这样写”。一共设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主义’概念”“‘大宅子’是什么”四个问题,由表及里,逐一讨论,让学生印象深刻。

(二)学习“三步”,学会会学

根据皮连生编写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学生的学习有三个步骤:掌握—巩固—提取与运用。笔者以为这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三重境界”:听懂—记住—会用。这是衡量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三重标准,而我们的学生常常只满足于“听懂”,于是考前硬背,这是低效学习。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遵循“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心理学原理,将需要识记的内容分门别类,分类设计,想方设法让学生增强课堂记忆。特别有效的课堂,或者可以称作“高效课堂”,还要让学生具有“运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这是课堂学习的最高境界。这节课的特点:一是启发教学,师生互动,力求让学生真懂,全懂;二是层次分明,便于记忆,要求学生当堂记忆,主要观点、三种错误态度、四种正确选择可以当堂记住;三是掌握原理,当堂运用,要求学生会运用知识,培养能力。

(三)精心预设,关注生成

课堂“生成”固然重要,那是最为有效的可贵的教学资源,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生成”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还是“预设”,而且,没有精巧的课堂“预设”,也就不会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所以,笔者主张先精心预设,后关注生成,主次不能换位,先后不能颠倒。前面所说的“阅读三步”“学习三步”都是精心设计的,此外,在课堂教学的关键细节,笔者还进行了“预设”:“拿来”与“送来”的辨析;“我们要拿来”与“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哪一个是中心论点;“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有什么弊端;是“姨太太”不好还是“姨太太”制度不好;等等。同时,笔者也关注“生成”,特别设计了一个“运用”的环节,给学生留下巨大的理解空间,这样,“生成”的机会就比较多,比如,学生不理解“政治自由化”,把“自由化”理解为“自由”,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最为有效。

拿来主义 篇5

※问题1 :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答: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问题 2:课文1—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送去主义”进行批判的?

答:指出它的来源——闭关主义;表现——送古董,送画,送梅兰芳博士;实质——媚外;危害——讨残羹冷炙(经济衰败)、任凭“抛给”(丧失主权)。

※问题3:在批判“送去主义”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试结合背景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抱残守缺。而“送去主义”则是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媚外求荣、欺世惑众。都是对外政策,虽形式不同,实质却相同,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其结果必然使中国人民陷入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境地。

※问题4:对“送去主义”,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结合语境,联系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

答:①“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挂”两个惟妙惟肖的动作描写,极尽奚落意味。而“发扬国光”则是反语,实为“送去”,即媚外求荣。

②“„„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实为“倒退”。

③“„„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本指物品多,“大度”本指气度宽宏,毫不计较。反动政府实际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这里运用反语。

※问题5: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还提到“抛来”“抛给”“送来”,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答: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或送人,一般怀有不良的动机。表面上好像还维持着国际交往的样子。抛给——是磕头求赏之后的赏赐,是有目的的给予,非接受不可。送来——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

阅读课文第5—10段。

※问题6: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

答: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②占用,挑选。

※问题7:“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何理解?

答: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过渡和转接的作用,既是对前面部分的小结,指出“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行不通的,因而,必须“自己来拿”;又是下面部分的引子,告诉读者,文章将转入论述“拿来主义”。此句在文中独立成段,将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成一体,可以看出作者思路的严密以及结构文章的高超艺术。“运用脑髓”是思考,“放出眼光”是识别,“自己来拿”是要有选择地“拿来”,是“拿来主义”的正确做法。

※问题8:为了阐述这一主张,作者以“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又指出对待这个“大宅子”可能出现的三种态度,即“孱头”式“昏蛋”式“废物”式。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答:“孱头”——指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

“昏蛋”——指盲目排外、全盘否定的人。

“废物”——指崇洋媚外,全盘接受的人。

从整段文章看,显然作者是用调侃的笔法,幽默风趣,又很有批驳力地借以讥讽“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可笑。

※问题9:第9段中,作者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做法,即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仍用比喻论证法,哪些形象包含着作者细微的体察和揣摩?请指出这些喻体各比喻什么? 答: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须批判吸收的部分。

新“拿来主义” 篇6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 网络语言 拿来主义

引言

在语言学家眼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哲学家眼里,语言是客观事物反映于人类思维及表达的手段;在作家眼中,语言是心灵挣扎的外衣;在科学家的眼里,语言是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流与沟通的手段,而网络语言则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广大网民中出现的一种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许多人参与创作出来的,是网络公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一种非发表用文字,网络语言是网民对本我的一种追求,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一种宣泄。

一、网络语言所引发的问题

然而这种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追求与宣泄,在某些人眼里却成了一种语言污染,在这些人看来,网络语言“必将引起语言文字系统的紊乱”,并“对汉语言文字整个系统的完整性、科学性造成损害,进而损害中华文化”。

根据上海市2006年3月1日起生效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面对传统语言文化,网络语言被判死刑。

笔者由此想起了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中的几段话:“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鲁迅先生不赞成一味抵制,而是主张“拿来主义”,他对“拿来主义”是这样评价的:“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传统文化对于网络文化,难道就不能有点“拿来主义”精神吗?

二、网络语言与汉语教学

中国当代的汉语教学以传统文字为基础,面对网络语言,传统文字无论从用词还是句法方面,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专心写”在网络语言中叫做“造砖”;“个人主页”被称为“烘焙鸡”;说某人“正在生气”则说成“郁闷ing”……它们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写,或是从外来语言的变形。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总体来说,网络语言,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新创语

创造性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为个人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自由的空间,网民们能够在网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传统的书面作品不同,网络作品由于减少了外界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主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在行为上更为灵活,也更能够反映出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

“斑竹”“黑客”“闪客”“博客”等词都是采用同音假借之法创造出来的。应当说,这样的创造既实用又文雅,这些词极有可能在汉语中登堂入室。再如“偶系穷银,木油米”,行外人乍一听都不懂,问题就出在它是杂揉南北方言,同时以“米”代钱的一种创新,是委婉、谐趣的特定表达方式,即“我是穷人,没有钱”。

2.扩展语

扩展语源于指称和表达的需要。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会有相应的新词新语的产生,同时也会在原意的基础上赋予许多旧词旧语以新的内容,互联网当然也不例外。

“大虾”是“大侠”之义,源自中国武侠小说中对武艺高强者的尊称。在网络语言中,它表示对电脑高手的尊崇,也指长期玩电脑不顾身体健康,弯腰弓背,瘦如大虾者。“恐龙”本是二亿二千万年前三叠纪中期出现在地球上的一种形态丑陋、体形巨大的爬行类动物。在网络语言中,该词被用于指代丑女,是借用恐龙之形象,尤取“恐龙”之“恐”义,表示丑得令人恐怖。再如“灌水”指在网上胡乱留言的行为;“蛋白质”指笨蛋、白痴加神经质。这些词都是在原词原意的基础上赋以新意构成的。其构词之妙、用语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3.缩略语

网络交流是一种实时交流活动,交流双方或多方必须及时地接受和发送信息才能使交流不断继续。因此用语简洁从而提高输入速度是网络交流的必然要求。

缩略语以首字母缩写以及数字缩略为主:如“BF”——男朋友,“GF”——女朋友,分别来自英语“Boy Friend”与“Girl Friend”的首字母缩写。“DD”指弟弟,“PMP”指拍马屁,都是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写。数字缩略中的065——原谅我;1314——一生一世;51357——我要上网去;7456——气死我了;886——拜拜了等属数字谐音缩略。这类数字语言生动风趣,简洁通俗,易写易记,既能提高输入速度,又诙谐风趣。

4.符号语

网络语言中的符号大都是用键盘上现成的符号。如:“~、#、()、:、!、?”等组成复杂图形,借助于形似而联想出新意,如“(-_-)”表示神秘笑容、“^- ^”表示咪着眼睛笑、“|-P”表示捧腹大笑、“@ -@”(表示戴眼镜的人)、“:-)”表示(最基本的美)、“(:<)”表示(吹牛大王)、“I-)”表示(笑起来看不到眼睛)等。这些用标点或字母的组合表达面部表情和喜怒哀乐心理的符号,是网民之间的一种“眉目传情”。面对冰冷的机器,在沉默的网络中,正是这些“眉目传情”的符号语言给网民带来了一丝温暖和一点人情味。

三、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网络语言本是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交流速度,追求特定的审美情趣,在现行汉语的基础上,在不断的实践中,通过调动人们大脑中的知识储备,而摸索创造出的一种输入相对快捷的符号体系。但由于网络语言的传递是直接从发出者到接受者,没有中间环节的编辑,难免有疏漏或欠缺之处。因此,网络上常常出现不规范的语言现象。诸如“很受伤”“好拒绝”“很风景”等等。“寝室物语”表示“发生在寝室的故事”,中外夹杂。把“恋爱”说成“兼容”,“谈恋爱”说成是“启动程序”等等有些牵强附会,真可谓花样迭出,不可穷尽。还有一些网语趋于粗俗,如称请客为“吃大户”,称班主任为“老班”,称女士为“卫生纸”“卫生巾”。由于汉字是方块字,比起英语等拼音文字来,汉语的输入要复杂得多。广大网民在输入汉字时多采用拼音输入法。该输入法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如重码字多,加上网民本人的普通话可能不够标准,为了加快交流的速度,他们根本无暇修改,于是出现了大批人为的“通假字”,确切地说是错别字。如偶(我)、泥(你)、大点化(打电话)等等。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特点也使得上网人的身份、行为方式和行为目标得到隐匿和篡改,网络成了谎言、不负责任的谩骂、发布虚假信息的温床。在一些BBS站点或一些网站的讨论区里甚至经常出现一些语言污染或语言暴力。针对网络语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有责任维护汉语的健康和纯洁。语言工作部门要对网络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力倡导规范用语、反对垃圾语言,对网络语言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大众传播媒介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进行积极宣传,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民.网络语言审美透视[J].中国科技信息,2005,(13).

[2]张 玲.网络语言须善待[J].语文教学之友,2006,(11).

[3]罗英侠.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J].安徽文学,2007,(1).

[4]覃兆侠.试论网络语言的规范化[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11).

[5]李心荃,刘 皓.浅析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撞击[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

[6]尤仁.媒体不应任由“网络语言”泛滥[J].新闻三昧,2005,(1).

[7]孙彩惠.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J].鲁东大学学报,2007,(2).

[8]鲁迅.鲁迅杂文选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3.

[9]朱竞.汉语的危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拿来主义永不passe 篇7

对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 是鲁迅一直非常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时, 他的批判都有针对性, 是针对着全盘继承论和全盘否定论两个极端的。两个极端当然都不对, 他反对走这两个极端。如能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为指导, 另外探索正确的道路, 本来完全有可能, 但由于缺乏“沉着, 勇猛, 有辨别, 不自私”的精神、态度和能力, 不少人反而彷徨, 甚至害怕起来了, 对文学遗产采取了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态度。正是针对着这种新情况、新问题, 鲁迅写了这篇《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的基本观点, 全面而且形象生动。七十多年虽已过去了, 今天读时仍觉得蕴意深邃, 充满睿智, 富含着哲学价值与科学精神。

后来, 毛泽东对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给予最精辟的指示:“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正是对拿来主义最精确的注解。

一、拿来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我们要把拿来主义看作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其实, 严格说来拿来主义不能称作“主义”, 主义的概念是表示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与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观点、理论和主张。同时, 主义具有极强的排它性。但是, 拿来主义从产生到应用和发展, 都不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 而是成为放之四海的万能定律, 是一套十分科学的理论。

譬如罢, 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 且不问他是骗来的, 抢来的, 或合法继承的, 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 怎么办呢?我想, 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

好一个“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这是否有些武断?不, 我们且看“拿来主义”者拿来之后的做法, “他占有, 挑选”, “我们要或使用, 或存放, 或毁灭”, 这就由看似武断的做法而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了。如果不先拿来, 许多有用的东西就被抹煞、毁灭了, 还谈什么使用与存放?对旧文化, 当然需要“挑选”或“毁灭”, 这有利于择取, 但若像“孱头”“昏蛋”“废物”一样, 因为“怕”而逃避, 因为“怒”而放火烧, 或因为“羡慕”而接受一切, 都是错误的做法, 当然也是不符合拿来主义理论的。他们实际上是要毁灭遗产, 把遗产大批大批地烧光, 或用行政命令投入冷宫, 这还怎么能进行择取, 从而为我所用、如何谈得到继承和发扬呢?只有首先拿来了, 不毁灭掉, 才能进行择取。

鲁迅的拿来主义思想主张之所以特别有力, 即在富有科学性。它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统一的, 而科学性则始终是基础。在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如此, 在对待其它任何问题上依然是这样, 我们把它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来学习和套用。

二、拿来主义是一种哲学理念

拿来主义的方法在各个领域为我所用, 成为指导我们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先生的拿来主义阐明了保存遗产与开创新业的辩证法。他说:“我已经确切地相信:将来的光明, 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 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集外集拾遗·〈引玉集〉后记》) 你要在文艺上有所开拓, 有新的建树吗?那就要保存遗产。保存当然不同于保古, 不是为了复古。保存下来也不是模仿和照搬, 而只能是为了择取优点。

拿来主义的原则首先是“占有”, 即“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因为“没有拿来的, 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没有拿来的, 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既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 又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 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对于这些貌似警惕性很高、革命性很强的“孱头”和“昏蛋”, 鲁迅透过表面现象, 看出了他们的实质。鲁迅清醒地、坚决地反对了他们所代表的错误倾向, 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清了第一层障碍。

拿来主义的方法是“挑选”, 即“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鲁迅把旧的遗产区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人民有益无害的 (即“鱼翅”) 要“拿来”, 而且“使用”, 使之有益于人民的身体健康;一部分是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 (即“鸦片”) , 则要一分为二, 正确地吸取、使用它的有用的方面, 而清除其有害的毒素;还有一部分是人民根本不需要的 (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 , 原则上要加以“毁灭”, 有些则酌留少许, 送进博物馆, 以发挥其对人民的认识和教育作用。总之, 是要在“拿来”之后, 严格地挑选, 从而决定取舍, “或使用, 或存放, 或毁灭”, 而不是兼收并蓄。对于那种“接受一切, 欣欣然的蹩进卧室, 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 也就是那些“全盘继承”论者, 鲁迅投以厌恶和鄙夷。这就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清了第二层障碍。

对于拿来主义者的要求是对于智者的要求,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 勇猛, 有辨别, 不自私”。

拿来主义的目的是创新, 即“主人是新主人, 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占有”“挑选”都不是目的, 目的是为了新文艺的创造, 为了推陈出新。但是, 要想很好地推陈出新, 就必须勇于批判继承。因此鲁迅说:“没有拿来的, 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没有拿来的, 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三、拿来主义富有极强的生命力

拿来主义诞生以来, 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变化,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文革十年, 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七十多年来, 拿来主义总是以它的科学性和哲理性散发着魅力, 在每一个时期指导着我们的工作。我们发展它、使用它, 使其成为富有极强生命力的科学理论, 不同的时代赋予它不同时代的精神, 要看到它是与时俱进的。所以, 我们读鲁迅探讨其思想和精神, 就是看它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鲁迅是理性的代表, 毛泽东在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中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 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在对鲁迅的评价上, 毛泽东力排众议、慧眼识珠, 高度评价鲁迅的价值。不管怎样, 都是凡庸者难以企及的大智慧。鲁迅的思想在中国的价值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鲁迅所承担的历史的职责, 也是他恒久地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最重要的价值。先生未卜先知, 真不愧为先贤圣哲, 透视了我们国民的灵魂。《拿来主义》中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是世纪寓言, 在那个“大宅子”里充满着“鱼翅”、“鸦片”、“烟枪”、“烟灯”, 还有一群“姨太太”。先生运用拿来主义的正确方法分别进行了妥善处理, 但是先生早已经千古, 只有思想存世, 不然如果亲眼目睹今日的“孱头”、“昏蛋”和“废物”们, 肯定气死。

先生告诉我们:“看见鱼翅, 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只要有养料, 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只不用它来宴大宾。”衷心地谢谢先生了, 萝卜白菜我们还是遵照先生的嘱托, 天天都在吃的。不过, 鱼翅还是留着“宴大宾”了, 因为姑且不说没钱, 就是有钱, 也是没有吃“鱼翅”的资格的, 因为这“鱼翅”可不是有人以为的有钱就能买到的, 它永远都只是那极少数拥有真正VIP卡的“大宾”们的专利。

“看见鸦片, 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 只送到药房里去, 以供治病之用”。时代在进步, 技术在更新。“鸦片”已经改成“白面儿”了, 而现在又有什么“冰毒”“K粉”“摇头丸”“迷幻蘑菇”之类的花样, 还有“姨太太”们侍候着。至于“烟枪和烟灯”, 鲁迅先生说:“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 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对不起了先生, 现在“废物”们不用那些破玩意儿了, 将由注射器、幼猫奶瓶取而代之。

“还有一群姨太太, 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要不然, ‘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姨太太们没有走散, 当今社会里的姨太太们却是“挥不去”“拂还来”, 真是一群恼人的“姨太太”。

我们确实看到“拿来主义”如今是真的有些危机了。

大凡腐败, 准有“姨太太”参与;只要官员倒台, 就有一群“姨太太”浮出, 只要是“款儿”或“腕儿”, 无论大小, 必须有一群“姨太太”, 这似乎成了定规。二奶敢于举报三奶, 可见其勇气可嘉;甚至于竟然雇凶杀N奶, 可见其捍卫自己的地位和“尊严”的决心, 她们似乎合理合法, 拒不走散。

如此看来, 拿来主义任重而道远。因为“孱头”、“昏蛋”和“废物”们太多太多了, 虽然宅子是新宅子, 主人还没有刷新。因为这个人缺乏“沉着, 勇猛, 有辨别, 不自私”。那么, 拿来主义的存在就尤为重要, 拿来主义的斗争就不能停歇, 拿来主义的力度还需加强。

最近, 我们高兴地看到《阿凡达》拿来了, 沃尔沃也拿来了。拿来主义正在以极强的生命力为我所用。

四、掌控拿来主义的精魂

改革开放以后, 国门敞开, 大量国外的东西涌入中国。这涌入的有先进的科技, 但同时也有许多腐朽的东西。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 在一次欢迎宴会上, 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 贵国改革开放,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 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 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 博得满堂喝彩。是的,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 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 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 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

显然, 冯骥才先生正确理解了拿来主义的精魂, 做到“取其精华”“洋为中用”了。可以肯定地说, 鲁迅式拿来主义是本世纪后半部分我们对待西方现代性知识进入的主流态度, 并支配着我们的实践行为。

总之, 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 或存放, 或毁灭。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 勇猛, 有辨别, 不自私。

新时期以来, cartoon (卡通) 拿来了, Internet (因特网) 也拿来了。我们从中受益巨大, 却又害苦了许多懵懂的青少年。

屡战屡败的中国足球也很会重新“阐释”拿来主义, 也很大胆地将外国足球的东西拿来。这些人“以职业的标准拿钱, 以非职业的标准比赛训练” (国安教练乔利奇语) , 丰厚的待遇却让他们干着糟踏中国足球的龌龃之事。中国球员和官员们竟然干出了有违体育道德精神的事, 甚至走到了违法犯罪了邪路上了。

近年来流行的所谓“日韩流”现象, 有些人追逐日剧韩剧可以用狂热和痴迷来概括, 娱乐到了盲目跟风的份上, 是不是像白痴似的啊?我们在认可日韩文化的同时, 还要清醒地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精神去对待今天的日韩文化。崇洋也不能媚外, 看来“这人”一定要具备“沉着, 勇猛, 有辨别, 不自私”的充要条件。“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 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

掌控拿来主义的精魂, 把它作为科学的理论去正确地学习和使用, 赋予它崭新的内涵, 用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刷新, 拿来主义就成为一个不老的方法论。

摘要:“拿来主义”一词出自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七十多年来, 我们一直在运用它对待古今中外文化遗产, 它成为我们处理问题的科学理论;它的内涵充满着深刻的哲理性, 使用者要正确把握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掌控拿来主义的精魂, 与时俱进, 不断刷新, 使之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拿来主义,科学理论,哲学理念,生命力掌控精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的批示.

[2]徐中玉.创新必须择旧──读《拿来主义》札记.

[3]邓金平.“拿来主义”的危机.

[4]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师备课中心《新“拿来主义”》.

[5]张梦阳.鲁迅的当代价值.

语文新课改呼唤拿来主义 篇8

一.“讲”的拿来主义

讲授, 讲解, 是最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现在, “讲”不但风光不再, 而且似乎已经沦落为满身疮痍面目可憎的老妓女, 只配招惹别人的口水的份了。但我想说, “讲”, 依旧是徐娘半老, 风韵犹存。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上, “讲”确实是出尽了风头, 招惹了太多的嫉恨, 把持了太多的话语权, 所以, 借着新课标的机会, 好些人欲致“讲”于死地, 于是, 让学生去讨论、去发挥, 让课堂热热闹闹, 轰轰烈烈, 似乎这样, 学生就都动起来了, 就真正体现新课标“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了。然而我总感觉这也太过狭隘、武断和短浅。没错, 新课改特别强调师生的互动, 强调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主张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作用。所以, 教师要“蹲下身”来, 与学生平等对话, 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 于是在我们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 矫枉过正, 又出现了另一种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老师闭嘴了!这就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学生的交流探讨不够深入限于毛皮, 真正的隐形问题不能得以发现和解决;二是老师借讲得少正好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试问, 这是高效的课堂么?所以我认为, 新课标同样需要老师的精彩点拨, 精辟论述, 生动讲解!只要心中有学生, 掌握好时与度, 讲又何妨?

二.“读”的拿来主义

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的要求是“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以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事实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也总结了一条语文学习的规律性的结论:“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阅读, 没有捷径可走。”诚哉斯言!但我还想强调的是语文课堂上的诵读。新课标中强调的是阅读, 它突出的是“读”的量的积累, 但却未涉及“读”方法。我以为, 量的积累当然重要, 但读的方式, 特别是诵读的方式也决不可这样漠视, 因为诵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感悟提升的好方式。在诵读中, 以声音为媒介, 将文本用语的精妙, 情感的流露以及语言的风格自然而直观地得以玩味和鉴赏, 一遍诵读, 有时可以取代千言万语的讲解和说明———因为语言不同于自然科学, 可以进行逻辑的演算和推理, 唯有读, 出声的诵读, 才是揣摩咂摸的好方式。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这是传统的课堂, 也是新课程的课堂。切莫让纷扰的讨论代替了协和的诵读!

三.“量”的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教学 篇9

《拿来主义》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 与今日中国存在不小的差异。但是,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 正因为其“拿来主义”的思想不仅在当时成为针砭时弊的一把匕首, 在今日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与当前的改革开放有异曲同工之妙”。[1]基于以上考虑, 为了让当代高中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产生兴趣, 在一堂时间和容量都有严格限制的语文课中, 我选择将“拿来主义”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作为教学重点。

伴随着数字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称为“网络一代”, [2]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网络与各种数码产品。我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正是不折不扣的“网络一代”。因此, 我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 援引了美国华尔街日报对中国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公司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中国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百度 (Baidu Inc.) , 其主页风格类似谷歌 (Google) , “百度百科”类似于维基百科 (Wikipedia) , “百度知道”则类似于雅虎知识堂 (Yahoo Answers) , 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一直被批评人士斥为模仿抄袭。但百度在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占据优势, 第二季度收入占整个行业总收入的61%, 其互联网搜索方面的最大竞争对手谷歌的份额仅为29%。[3]随后我又设计了一个课堂小调查, 让平时主要使用百度搜索而非谷歌或其他搜索引擎的同学举手, 结果绝大多数同学举起了手。百度公司在搜索引擎领域内的成功在我的课堂上得到了直观展示。

在报道展示以及课堂小调查的基础上, 我向学生提出“百度公司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导入环节的设置, 从学生课堂反映来看, 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引起了学生们对这一经典课文的强烈兴趣, 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随后, 我向学生指出,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睿智思想, 将有助于我们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个导入环节, 是我精心设计的。虽然耗时并不长, 但是确实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精华所在。《拿来主义》作为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 曾经被无数教师在他们的课堂上讲授过。如果不能够结合学生学情进行讲授, 而是将过去已有教案生搬硬套, 课堂教学便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力求在过去已有教案的基础之上有所创新, 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是较为成功的。

紧接着进入文章核心内容理解这一教学环节。只有在理解了“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之后, 才能领会其现实意义。而《拿来主义》既是一篇杂文, 又是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如果从文章的中心论点入手, 来逐步领会拿来主义的内容, 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由于事先已经布置学生预习, 在提问之后, 学生很快就能够找到文章中心论点所在的位置, 并在此基础上, 对“拿来主义”的基本内涵有了初步认识。

作为一篇驳论, 鲁迅先生并不是在文章开篇就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的, 而是先用全文近一半的篇幅, 对“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进行了鞭辟入里、淋漓尽致的批驳。如果不能够准确地理解“送去主义”的含义, 也就很难对“拿来主义”的思想有较深入透彻的理解。虽然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拿来主义”的含义, 但内容的理解离不开写法的讲授。了解一篇文章的写法及其优点, 也是语文这一工具性学科的核心教学内容。

鲁迅从批驳“送去”到提出“拿来”, 遵循的是因果逻辑, 是一个因果论证的过程。所以, 我提示学生鲁迅在课文中表述“拿来主义”的含义时, 用了“所以”一词, 并明确指出, 有其果必有其因, 让学生思考鲁迅提出“拿来主义”的原因所在, 并顺利地过渡到对“送去主义”的教学。在教授“送去主义”的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沉浸在文本创设的语境中, 我采用了朗读这一教学法, 让学生在大声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 细细品味与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朗读,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传统也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之一, 能够“准确传递作品的思想、情感、形象和韵味”。[4]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再加上对鲁迅先生在文中列举的种种“送去”现象的分析, 以及对文章中富有深意的“抛来”和“抛给”等表述的辨析, 学生们对“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有了基本的理解, 而这也为接下来对“拿来主义”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由以上教学环节, 学生已经对“拿来主义”的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本节课中, 我设置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是结合所学的“拿来主义”思想, 让学生自由讨论在本节课导入环节提出的“百度公司成功秘诀”这一话题, 以完成“拿来主义”现实意义的教学。这一教学环节虽然耗时并不很多, 但是在整节课中却是重中之重。学生在讨论后发言的质量, 将直接决定“‘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这一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令人欣慰的是, 学生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也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我的体会是:一个好的教学目标, 能够激活一堂课, 使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创新之处, 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拿来主义”的内容及现实意义作为教学目标及重点, 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 正说明了好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会汲取这堂课的经验,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对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课文《拿来主义》的教学全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 说明了确定文章教学重点的重要意义。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 对于一堂语文课的成功是极为关键的。选择“拿来主义”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作为教学目标及重点, 使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了创新之处, 也最终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重点,现实意义,教学目标,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吴景顺.《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997 (09) .

[2]胡泳.网络一代的兴起及其影响 (上) [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6 (11) .

[3]外媒称百度腾讯淘宝系“拿来主义”胜利者, [OL].www.cnbeta.com/articles/98071.htm, 2009-11-18

鲁迅《拿来主义》之教学解读 篇10

一、课程伊始,调查统计

理论来源于事实,有调查才有发言权,通过调查了解本班对于鲁迅的关注程度和预习程度,对症下药才能有良效。所以,我们在导入本课时,在学习之前,我给学生发了一份关于鲁迅的阅读和学习情况的调查表,而就其中的基本情况做了统计。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有学习鲁迅的需求,但因作品阅读有难度而影响了阅读量。这正是鲁迅作品思想深刻的表现, 也是我们探求和挖掘之所在。而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这正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作者介绍,细致全面

大家在初中阶段就学习过了不少鲁迅的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而高中阶段,有必修一中的《纪念刘和珍君》、必修三中的《祝福》和必修四中的《拿来主义》。

中学生已经学过许多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并不陌生,先找学生来阐述一下所了解的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其作品表现了对中国国民素质的深入探索,对多种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鲁迅的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鲁迅的基本情况大多数同学都了解,所以,我扩充了有关鲁迅生活的内容,让鲁迅不只存在图片和作品中,而更鲜活地、生动地存在于我们心中。我搜集了鲁迅的微笑、走路和吸烟的图片,并配以适当讲解,使当代中学生们更加亲近这位老朋友——鲁迅。

1. 第一幅图是1933年所摄的含笑的、慈祥的鲁迅。在大家的记忆中,鲁迅先生总是笑着的么?不是。而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 中说:“鲁迅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而萧红记忆里的这个“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的鲁迅,我们大概只能借助萧红的描述,在我们读者的想象中完成了。这是一个卸下了盔甲、毫无戒心、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真诚的人。

2. 第二幅图是鲁迅正赶着去一所大学演讲,去和年轻人见面, 他永远这样步履匆匆,走在我们前面。而鲁迅的一生中就留下了这一张行走中的照片。鲁迅先生的生活有两部分,从下午两三点到夜里十二点,鲁迅自己早就说过,他一生为他人,特别是年轻人“打杂”。只有十二点以后的夜,才是属于鲁迅自己的。鲁迅写过《夜颂》,并称自己是一个“爱夜的人”。

3. 最后这两张图片是鲁迅的吸烟,鲁迅无论是陪客还是写作, 都在吸烟。许广平有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香烟》,一开头就说: “凡是和鲁迅先生见面比较多的人,大约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手里面总是有枚烟拿着,每每和客人谈笑,必定是烟雾弥漫……”,于是就有了这幅最为传神的鲁迅吸烟图。这是鲁迅逝世前十一天和青年木刻家见面时所摄,是鲁迅先生留下的最后一张影像:他点着烟, 倾听,交谈,是那样怡然自得……

在讲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鲁迅的生活了解不多,这部分的讲解确实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学生预习中应该会涉猎的内容,所以交由学生完成,教师补充点拨即可。 创作背景:本文是在中国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五四运动前后,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彻底发生怀疑吗,“全盘西化”因此一度一呼百应。可是,没多久,新文学的稚嫩和不适应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开始涌动“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就此提出了“拿来主义”。

三、梳理文本,结构清晰

文本是读者透过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抵达作者创作原意的重要载体,所以,我以一系列问题为线索给学生搭建一条理解作者及作品之路。

1.请问“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2.什么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闭关主义:以电影《鸦片战争》和历史为例来理解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以鲁迅在第一段举了三个“学艺”上“送去”的事例。

3.鲁迅对送去主义的态度怎样?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鲁迅对送去主义的态度怎样:通过“捧”字、“不知后事如何” 等用讽刺的手法表明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否决、批判和摈弃。一味实行送去主义的后果:当时所处的时代,国家积贫极弱,百姓非常穷苦,一味“送去”只能是亡国灭种,祸延子孙。“磕头贺喜”嘲笑了反派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残羹冷炙”则生动描绘了做了奴才的人受到的必然待遇。当我们的财富被掠夺殆尽的时候,只能靠列强的所谓的“抛给”过活。

4.“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

课本第七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5. 请问你怎样理解拿来主义的实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第八九段运用一所大宅子中的三种人错误态度和四种正确态度的比喻论证表达对待文化遗产的作用。用PPT梳理比喻论证和先破后立、破中有立的写作手法)

四、现实意义,联系实际

钱理群教授在怎样读《拿来主义》中说:“鲁迅写杂文,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但他对问题的思考,又很深很广,带有很大的超越性。鲁迅杂文可以说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结合,个别性(这一个)与普遍性(这一类)的结合。这样,他的杂文就可以超越时空,从他那个时代延伸到当下的中国社会。”所以,我联系当下中国所继承的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影响解读“拿来主义”。

(一)中国当代的“送去主义”

1.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自从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思想的现实实践,同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学说的精髓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目前全世界已有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

2.中国的武术走向世界,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办“北京2008武术比赛”。

3.让中国茶文化、中国的象棋、旅游商品、国宝级动物熊猫走向世界。

当代送去的意义:促进文化的交流,向全世界宣扬中国文化和思想。当然,我们送出去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拿来,拿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的发展。

(二)中国当代的“拿来主义”

处在当下的学生正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他们最有发言权,也最有选择权。在社会越来越“潮”的今天,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上,“拿来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学生讨论列举, 老师举例)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可继承之处:如武术、传统乐器、书法、 诗词等。我们现在的“国学热”,因传统文化正慢慢被人淡忘,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又如外来文化的冲击: 电灯、电话、电脑、高速铁路等;外国先进的技术、制度、管理经验和思想等;外国的节日: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等;美国:麦当劳,肯德基,NBA,牛仔裤,迪士尼, 可口可乐,英语等;韩国:流行文化,韩国的时尚、服饰、电视剧等,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日本:动漫,汽车, 化妆品,电器等;港台:金庸武打小说,琼瑶言情小说,大陆流行音乐受港台影响等。(学生讨论和辨别)

五、回归课本,总结归纳

1.在同学们探讨了现实生活中如此多的事例之后,我们再来朗读课本第9自然段,体会鲁迅先生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拿来”之“祸” 篇11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陕西老家隔邻的马老四,去河南贩棉花。在洛阳火车站,见一个地摊围观者众多,凑上去看,是卖皮鞋,二十块钱一双。马老四毫不犹豫地购买一双,穿在脚上的同时,顺手将脚下的旧布鞋嗖——嗖——地撇在了洛阳车站。此举等于宣告:从此,他将是我们那个偏僻村庄里第一个穿上皮鞋的人。他大概还联想到回村后的威风。火车到点了。马老四扛起棉花包,脚下的皮鞋此刻也好似给他添了气力,一路小跑上了火车。走在车厢的过道上,正值冬季,忽然觉得脚底下有点儿发凉。马老四也顾不得许多,找到座位,将棉花包塞到行李架上,这才低头打量发凉的脚板,哎呀,双脚皮鞋的鞋底,此时均不见了。他竟是穿着一双鞋帮上的火车。马老四一气之下将鞋帮脱了下来,又从车窗嗖——嗖——地扔了出去。回村时,马老四打着赤脚。虽同样引起村人注视,然效果却与他最初的想象截然相反。

这件事儿,许多年前回乡探亲时听到。如果不是前些日子看到汪晖抄袭的事儿闹得纷纷扬扬,我还想不起这回事儿。不知何故,我居然把汪晖教授和农民马老四联想在一起。

上世纪初,鲁迅那一代知识分子,痛感国家积贫积弱,急于赶上西方,力图迅速改变现状,提倡“拿来主义”。但即使鲁迅先生,对一些过分的“拿来”,亦不欣赏。譬如他讽刺的“假洋鬼子”那种人,靠打扮包装出来的洋派头儿,就很不客气。在思想领域和文学写作上,摹仿甚而抄袭西方的一时间亦不在少。延续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一批年轻写作者曾深为钟情、如今已偃旗息鼓的“先锋文学”,从骨头到灵肉都堪称摹仿写作的样板。一批青年才俊为此付出了痛心的代价。总之我们匆匆忙忙追赶了一个世纪,回过头看,尽管没赶上的仍“多乎哉”,但像当初那样露骨的摹仿已“不多也”。

历史的进步,除不同文化之间正常的相互交流学习借鉴之外,也伴随有摹仿和抄袭的过程,这大概是所有民族进步中的必然,一枚银币的两面。我们中华民族说漂亮点,大概是一个最会学习和借鉴的民族,说不漂亮的,大概也是一个最敢摹仿和抄袭的民族。一百年来文化与思想学习和借鉴的历史,如有人愿意放在一个较高的天秤上去考量,几乎是乏善可陈。这也说明了,历来的抄袭或摹仿者们,到头来只是一场精神“自慰”或话语“狂欢”。这些人学来学去,头脑里除了装满从左邻右舍“拿来”的杂碎之外,更多的是一些搅乱思想、危害学术并使人们逐渐丧失自主与自信的东西。发展到今天,学术的娱乐化,思想的世俗化,文化的市侩化,落到底是精神失据或者自甘下流的病态。

话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自己写这篇文章的起初,原是想给包括汪晖那样的抄袭者做一些辩解。说明过去百年,大约经历了两个“拿来”的时期,一个是上世纪初,一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诸如汪晖者们的“著作”,大都产生在这两个时期或之后不久。他们个人虽需承担抄袭的恶名,但在道义上,我以为不必给予过多的指责。这其中的大多数抄袭者,我想最初都可以归之为善意。最该承担的,是我们共同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里,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像马老四一样,都想赶快穿上“皮鞋”然后走到世人面前显摆,只是有人没精心挑拣或掩盖,致使“掉底儿”的闹剧发生。自然这里也要说出另一层意思:即对一贯有自己主见,坚持穿“布鞋”走到今天的人需给予足够的敬意,说到底我们民族更多的是需要这样的行者。

语文教学中的“拿来主义” 篇12

所谓语文教学中的“拿来主义”, 主要是指善于借助文本之外的资源来高教学效益。从教学形式上说, 主要是指“拿来”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教学内容上说, 则主要包括“拿来”课本之外的文字、图片、音乐等, 以求最大程度的优化课堂的起承转合。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 多媒体在21世纪的课堂教学中已是寻常人家的“堂前燕”, 被大多数老师“拿来”使用着。因此本文着重阐述的是语文教学中如何在内容的层面实行“拿来主义”。

一、拿来史料轶事破解课文瓶颈

中国古代的文人往往是学而优则仕, 并且他们的人生理想往往就是“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即使“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甘之如饴, 但是严峻的现实又往往使他们的美好愿望变成海市蜃楼。尽管如此, 这群读着“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圣贤之书长大的古文人在遭到奸佞迫害或是惨蒙不白之冤时也没有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诗言志”, 于是这样的人生遭遇又间接隐晦地反映到作者的作品中来, 潜藏在语言文字的背后, 成为我们今天解读作品的瓶颈。

通常的教学中我们大都会采用教师陈述当时历史背景的方式, 以帮助学生缩短与文本的距离, 但这种简单的讲授和陈述实在让人感觉枯燥, 如果精心选择一些作者生平极具代表性的轶事其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如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时, 就可以“拿来”这么一个故事:唐顺宗时, 年轻的刘禹锡由于参加革新运动而被贬到朗州, 十年后, 才奉诏回到长安, 因游玄都观, 写下了《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对, 尽是刘郎去后栽。”他以玄都观比当时的朝廷, 巧借点缀春光的“轻薄桃花”暗讽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都是攀龙附凤之辈, 是自己被贬后才爬上去的。这首诗传开来后引得朝中权贵群起而攻之, 刘禹锡因此再次获罪, 又被贬到更远更苦的播州去当刺史。14年后诗人再一次被召回长安, 他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以嘲讽的口吻表示对政敌的蔑视, 显示了他坚持真理、顽强不屈的精神。据说本诗再次引起执政者的不悦, 刘禹锡又遭贬谪。通过这样一个作者轶事, 既让学生对作者的人格光辉有了一定理解, 又为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提供了一把钥匙。

二、拿来手机短信学习修辞手法

手机短信作为“拇指革命”的代表性产物, 以其快捷、方便、实惠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细细品之, 就会发现有不少短信在形式、写法等方面确实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写作教材。于是, 我想手机短信也完全可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实行“拿来主义”的极佳素材。下面试举几例:

例一:学习比喻可举这样的短信:朋友是灯, 帮你驱散寂寥, 照亮期盼;朋友是茶, 帮你过滤浮躁, 储存宁静;朋友是水, 帮你滋润一时, 保鲜一世;朋友是糖, 帮你冲淡苦涩, 挂满甜蜜。

例二:学习排比可举这样的短信:月很圆, 花更香, 保重身体要健康;鱼在游, 鸟在叫, 愿你天天哈哈笑;手中书, 杯中酒, 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 忧愁少, 祝中秋快乐, 烦恼跑掉!

例三:学习仿写可举这样的短信:明月几时有, 把饼问青天, 不知饼中何馅, 今日是莲蓉;我欲乘舟观月, 又恐飞船太慢, 远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曾有一份真诚的关怀放在我的面前, 我却没有好好珍惜!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会说对您说:老师, 谢谢您!教师节快乐!

事实上, 几乎所有修辞手法的学习都可以在手机短信中找到参照的对象, 用这样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学习, 学生又怎么会不愿意学、学不好呢?

三、拿来时文佳作进行类

比联读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曾上过一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他在课堂中先指导学生重点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然后“拿来”课外诗歌《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和《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进行类比联读, 这样的教学安排既使本来单薄的教学内容立显丰厚, 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三首诗在思想、取材、表达等方面各自的独到之处。

教学中对时文佳作的选材要注意技巧性, 能用则用, 不能用则坚决不用。通常我们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选择恰当的时文佳作进行类比联读: (1) 主题相近的作品; (2) 构思相当的作品; (3) 文风相反或相近的作品; (4) 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拿来时文佳作进行类比联读可以使课堂的容量倍增, 此时教师就好像一个在大海中的淘宝者, 将浩瀚知识海洋中有益于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的内容筛选出来, 拿来服务于教学。恰到好处的类比联读能似一列远航的轮船, 载着一颗颗渴望求知的心游弋于更加广袤的知识海洋。

四、拿来名言名句以利激趣质疑

拿来名言名句促进教学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激趣、可以过渡、可以质疑、可以拓展、可以延伸……其“拿来主义”视教者的教学机智而定。有一堂《人生寓言》的教学案例 (实录载《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 中开课即用肖伯纳的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 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 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设疑导入, 随后在课堂中又四次利用这句名言引发学生的争论, 从而行云流水般地开启了学生一次又一次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又如我在教学生学习何其芳的《秋》时, 以这样一组“秋诗秋词”的朗诵来拓展延伸, 同时结束全文:

宋玉, 开风气之先, 他无限苍凉地吟道———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用它亘古不变的钟声向人们永远吟唱着张继的千古愁绪———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可是, 离家的游子又岂只张继一个, 来听听断肠人马致远的愁情离绪———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忧国忧民的杜老夫子, 秋天在你的眼中可曾有一抹绿意———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秋的落寞与寂寥, 又怎能逃过李清照的敏感———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就连女英雄秋瑾也忍不住叹息———秋风秋雨愁煞人!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难道秋天就仅仅只有离人心中无限的愁与恨?不, 秋天也有美丽。你看杜牧便忍不住坐车去探访了———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也有空灵———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秋天也有澄澈———落霞与孤骛齐飞, 秋天共长天一色!

秋天也有缠绵———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秋天还有收获———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秋天还是毛主席独立寒秋的豪情万丈———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秋天还有刘禹锡的、更是我们的飞扬的诗情———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样化平淡为神奇, 引诗情于课堂, 学生的思想在跳舞, 激情在飞扬!

五、拿来优美音乐点燃智慧之火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诺斯说过, “音乐之目的有二, 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 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 ”可见, 语文作为一个人文性极强的教育学科, “拿来”音乐辅助教学, 是完全可行且行之有效的。

如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 就可以在其中播放一下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 音乐伊始“完全的绝望的悲哀”、“忧伤的痛苦”让学生似乎看到贝多芬坎坷的人生, 但其后激越人心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又使学生为之鼓舞、为之振奋!课文通过文字呈现出来的以及隐藏在文字后面的内容都因了音乐的跳动而活跃在学生的脑海, 此时, 借助音乐, 即使教师不作过多地解说, 学生也同样能真正理解贝多芬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名言。此时有声胜无声, 这就是音乐的魔力, 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六、拿来古典名著指导学生写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同时也是学生教师都闻之摇头、道之无奈的头疼事。时下各种编排、各色时髦的作文指导教材充斥于大小小书店的柜台, 让人眼花缭乱。我觉得与其这么无头苍蝇般人云亦云, 还不如到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古典名著里去寻找法宝。

比如说描写人物:“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 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就这么几句话便让一个活脱脱的林妹妹呼之欲出, 究其原因, 就是在描写时扣住了人物性格与气质并溢于笔端。又如“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这段话可说是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的经典, 罗敷的美在众人烘云托月中, 倾国倾城, 魅力尽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到古典名著中寻取合理资源, 然后拿来为我所用, 如此既对学生作文进行了新颖有效的指导, 同时还开阔了学生的视界, 一石二鸟, 这样的拿来主义可用、好用!

上一篇:初中历史史料教学下一篇:创造性的实践能力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