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2025-01-07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共10篇)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篇1

论杜威实用主义的现实意义

杜威的实用主义,在许多方面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他的探索和实验的方法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观,反对绝对主义,主张相对主义、工具主义以及真善美相统一的真理观,反对一元论主张多元论的社会历史观,自觉参与政治决策的民主观,反对消极自由,弘扬人性、共同创造条件、承诺群体行为、加入集体智慧、分享共同目的、实现突出个性并能够从中获得真正快乐的.积极自由,都仍然对现实、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的现实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作 者:张之沧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OF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4)分类号:B712.51关键词:杜威 实用主义 工具主义 实验主义 多元论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篇2

《拿来主义》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 与今日中国存在不小的差异。但是,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 正因为其“拿来主义”的思想不仅在当时成为针砭时弊的一把匕首, 在今日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与当前的改革开放有异曲同工之妙”。[1]基于以上考虑, 为了让当代高中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产生兴趣, 在一堂时间和容量都有严格限制的语文课中, 我选择将“拿来主义”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作为教学重点。

伴随着数字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称为“网络一代”, [2]他们的生活中充斥着网络与各种数码产品。我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正是不折不扣的“网络一代”。因此, 我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 援引了美国华尔街日报对中国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公司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中国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百度 (Baidu Inc.) , 其主页风格类似谷歌 (Google) , “百度百科”类似于维基百科 (Wikipedia) , “百度知道”则类似于雅虎知识堂 (Yahoo Answers) , 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一直被批评人士斥为模仿抄袭。但百度在中国互联网搜索市场占据优势, 第二季度收入占整个行业总收入的61%, 其互联网搜索方面的最大竞争对手谷歌的份额仅为29%。[3]随后我又设计了一个课堂小调查, 让平时主要使用百度搜索而非谷歌或其他搜索引擎的同学举手, 结果绝大多数同学举起了手。百度公司在搜索引擎领域内的成功在我的课堂上得到了直观展示。

在报道展示以及课堂小调查的基础上, 我向学生提出“百度公司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导入环节的设置, 从学生课堂反映来看, 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引起了学生们对这一经典课文的强烈兴趣, 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随后, 我向学生指出,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睿智思想, 将有助于我们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个导入环节, 是我精心设计的。虽然耗时并不长, 但是确实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精华所在。《拿来主义》作为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 曾经被无数教师在他们的课堂上讲授过。如果不能够结合学生学情进行讲授, 而是将过去已有教案生搬硬套, 课堂教学便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力求在过去已有教案的基础之上有所创新, 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是较为成功的。

紧接着进入文章核心内容理解这一教学环节。只有在理解了“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之后, 才能领会其现实意义。而《拿来主义》既是一篇杂文, 又是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如果从文章的中心论点入手, 来逐步领会拿来主义的内容, 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由于事先已经布置学生预习, 在提问之后, 学生很快就能够找到文章中心论点所在的位置, 并在此基础上, 对“拿来主义”的基本内涵有了初步认识。

作为一篇驳论, 鲁迅先生并不是在文章开篇就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的, 而是先用全文近一半的篇幅, 对“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进行了鞭辟入里、淋漓尽致的批驳。如果不能够准确地理解“送去主义”的含义, 也就很难对“拿来主义”的思想有较深入透彻的理解。虽然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拿来主义”的含义, 但内容的理解离不开写法的讲授。了解一篇文章的写法及其优点, 也是语文这一工具性学科的核心教学内容。

鲁迅从批驳“送去”到提出“拿来”, 遵循的是因果逻辑, 是一个因果论证的过程。所以, 我提示学生鲁迅在课文中表述“拿来主义”的含义时, 用了“所以”一词, 并明确指出, 有其果必有其因, 让学生思考鲁迅提出“拿来主义”的原因所在, 并顺利地过渡到对“送去主义”的教学。在教授“送去主义”的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沉浸在文本创设的语境中, 我采用了朗读这一教学法, 让学生在大声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 细细品味与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朗读,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传统也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之一, 能够“准确传递作品的思想、情感、形象和韵味”。[4]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再加上对鲁迅先生在文中列举的种种“送去”现象的分析, 以及对文章中富有深意的“抛来”和“抛给”等表述的辨析, 学生们对“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有了基本的理解, 而这也为接下来对“拿来主义”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由以上教学环节, 学生已经对“拿来主义”的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本节课中, 我设置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是结合所学的“拿来主义”思想, 让学生自由讨论在本节课导入环节提出的“百度公司成功秘诀”这一话题, 以完成“拿来主义”现实意义的教学。这一教学环节虽然耗时并不很多, 但是在整节课中却是重中之重。学生在讨论后发言的质量, 将直接决定“‘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这一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令人欣慰的是, 学生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也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我的体会是:一个好的教学目标, 能够激活一堂课, 使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创新之处, 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选择“拿来主义”的内容及现实意义作为教学目标及重点, 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 正说明了好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会汲取这堂课的经验,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对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课文《拿来主义》的教学全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 说明了确定文章教学重点的重要意义。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 对于一堂语文课的成功是极为关键的。选择“拿来主义”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作为教学目标及重点, 使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了创新之处, 也最终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重点,现实意义,教学目标,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吴景顺.《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997 (09) .

[2]胡泳.网络一代的兴起及其影响 (上) [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6 (11) .

[3]外媒称百度腾讯淘宝系“拿来主义”胜利者, [OL].www.cnbeta.com/articles/98071.htm, 2009-11-18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篇3

这篇文章的教学,可以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切入,也可以通过其幽默诙谐的语言,讽刺的感受当局者的丑态,然后进行生动的论证。

现在的高中生,都是在数字和通讯技术相当发达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已经和我们这一辈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中年一辈有显然不同的价值观,他们接触外界-无论是家外、校外、市外、省外甚至国外,已经不是像我们一样用脚步去丈量,而是通过网络等新型媒体,去感受整个世界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称他们为“网络一代”。我在本文首先介绍了腾讯网上的一篇“去日本买个马桶盖,中国人图啥?”的报道。该报道指出,新富的中产阶级已经不满足于奢侈品消费,从日用家电到衣物、食品,一概成为抢购的对象。到日本旅游,顺手抱一只电饭煲回来,已经是流行了一阵子的“时尚”。前些年,在东京的秋叶原,满大街都是拎着电饭煲的中国游客。“马桶盖”却是今年的“新宠”。它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最大的“痛点”是,它适合在所有款式的马桶上安装使用,免税店的日本营业员用难掩喜悦的神情和拗口的汉语说,“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买断货。”随后我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调查,让家里有日本进口电器的同学举手,结果只有少数同学举手,个别同学还表达了有的是在国内买的,有的是亲戚出国旅游帮忙带回来的,他们普遍也表示认同日本电子产品在质量上的优越性。

在宣读了这篇报道,进行了小范围的初步调查后,我提出: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到底该做什么?重新研发还是借鉴改进?这样的问题,使学生顺利进入了课堂的主题,也使他们迅速进入了我国制造业危机的思考。随后,向学生提出,在昨天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再阅读一遍课文从《拿来主义》一文中体会鲁迅先生的思想精髓,找到问题的答案。《拿来主义》这篇课文是所有高中语文中的必学课文,这一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希望在已有的传统教案的基础上,创新一个切入点,使整个可同进入一个互动、主动的思考氛围。

接着进入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的理解环节。只有理解了“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才能领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刻意义。《拿来主义》的中心论点是到底是不是应该一位的借鉴、拿来,我们对拿来到底理解多少?要理解拿来主义,就应该先明确“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文章重点要讲“拿来主义”的含义,但是我们也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了解他的写作上的一些特点和优势,对于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审美水平也是一种提升。

鲁迅从批驳“送去”到提出“拿来”,遵循的是因果逻辑,是一个因果论证的过程。凡事都有因果,在对因果的分析中,我们也领略了鲁迅先生的文本创设和强烈的语境冲击。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送去主义”,我们有启动了大声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的大声的朗读中领略经典作品的深度。同时,作为语文中最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朗读也是最能促进学生理解、记忆和背诵的一种方式,朗朗上口的文字有利于学生接收作品的“思想,情感和韵味”。学生对送去和拿来的实质有了更深的理解,额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任何事情,有其因必有其果,经过引入话题、再次阅读、大声朗读和逻辑推理几个环节,学生已经对“拿来”与“送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进入自由讨论环节,让同学们来一场辩论,在信息化社会,“拿来”与“送去”的现实主义意义何在?结合我国目前在高铁建设、光电数字方面的领先优势,合理的“拿来”与“送去”如何更好的为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服务,为我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服务。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拿来与送去的理解是否透彻,学生的潜在的思维是否被激活,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否能达成。通过亲身参与讨论,我也发现我们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很多问题讨论的越来越清晰了。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篇4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即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践行马哲)

前言:谈到马克思主义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些大道理,为避免研究内容的假大空,我们小组以大学生自身为切入点,又选取了以下三个和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小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来证明马哲是普适的哲学和科学,绝不是无用的,过时的。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一、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主要类型

(一)学习奋斗型

(二)兼职赚钱型

(三)创业圆梦型

(四)恋爱约会型

(五)娱乐玩耍型

(一)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正确认识到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才能推动大学生们提高自我素质,加强自我能力。对于中国这个大环境,从古代就形成一个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社会现状。古代社会上重文轻武的思想沿袭到现代,尽管这种观念已慢慢改变,但还是以一种主流思想的方式存在着。对于中国的学生,从小被家长老师灌输的思想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这种意识,也就是学习奋斗型的学生们奋斗的理由。(优缺点详细阐述)

(二)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由马克思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大学生们需要看清现在的所学所用与未来的发展是否存在良性联系,是否有利于将来发展。大学生与社会存在联系,这就要求他们发展自身以便更好适应社会,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大学生与其他同学、朋友存在联系,这就要求他们处理好朋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交际圈,这对将来事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可以停滞不前,循环往复,没有进步,从长远的目标来给现在的大学生活定位。因此,(各类型详细分析)

(三)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时时有,矛盾事事有,就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矛盾的客观性。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大学生在面对矛盾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片面的观点看事物。在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的问题上,大学生要清楚自身的薄弱点,着重加强自身全面发展,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正视自身的缺点并尽量完善它。在当今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知识的升值,文化能量不断释放和能力的认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有知识、有能力、能创新的开拓性人才。无论你的大学生活的课余时间是如何利用,是属于哪种类型抑或是多种类型的人,你都应该独立思考、认真思考,发扬优点,弥补缺点,面对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

(四)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原理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它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的能动作用对大学生们的影响非常重大,它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与作为。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呢?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大学生们要从实际,从自身出发,认识自身不足,多充实自身。例如去图书管看书,一个良好的氛围会让你受到熏陶,会提升你自身品质。不能违背规律,我行我素,标新立异,否者会让你多吃苦头。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平时多参加些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只有加强实践,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接近成功。最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各种荣誉证书等这些硬件的都是大学生在校时的努力成果,都是大学生日后寻找一个稳定工作,相对快捷地进入幸福生活的一个物质条件和手段,因此,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自身的能力水平,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软件水平还要提高自身的硬件水平。

(五)从尊重客观规律的原理来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学习的客观规律,不可盲目,才能达到最优效果。比如(分类型叙述)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从思维认识等方面提高大学生,指导大学生走出迷茫,正确对自身进行定位

来听一听一下一些症状,可以看看自己符合了几条(接迷茫的表现):

以我的切身感受看来,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处在迷茫中的。这首先是因为目标迷失,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无法给自己正确定位。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就业压力太大,来自家庭、社会等的种种因素使得我们在迷茫中迷失了自己。没有能够认清精神物质的关系。精神与物质是对立的统一。由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生活条件的吃、穿、住等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文化、理想、道德、友谊、爱情等方面,所以,人类的生活应当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内容。马哲告诉我们幸福离不开物质生活条件,但不能把幸福和物质享受划等号,更不能把幸福归结为个人物质享受的享乐主义,当然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精神享受。个人享乐主义是剥削阶级的一种享乐观。一个人如沉溺于物质享受,缺乏高尚的精神情操,势必感到精神苦闷、空虚、绝望;一个人失掉了健康的精神生活,金钱就可能成为培植贪欲,产生伪善的欺骗的土壤,甚至使人堕落,道德败坏。

我们应该准确的给自己一个定位,在老师和有经验同学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和社会实际,为自己大学阶段和长远发展制定一个总体规划并照其执行。

我们应把有限的精力投身于无限的学习生活中,面对个人成长过程中问题,比如考研、考公务员、求职还是留学,等等,要想办法去解决,而不要逃避。而且自身的发展不能只为了提高一项能力和素质而片面发展,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而狭隘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孤立发展。

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应该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又快又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插入讲大学生迷茫产生的原因)

1.以人为本(关注自我,关爱他人)2.做到身心协调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

具体提出解决办法并作出总结:

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各种矛盾,能够帮助走出迷茫,更能增强不断前行的动力。在青年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面临很多困惑,诱惑等前进中的“矛盾”。这时,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可以给予我们正确的指导,从而使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不断增强前行的动力。

最后,树立信心。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际交往交流

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交流沟通能力,人们可能很难想到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者有何关系,也许仅仅认为可以增加一些哲学素养而成为交谈中的一点谈资罢了。其实不然,能够透彻地理解和或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现有效的交流沟通也大有助益。

从静态上来看,交往是人们之间结成的普遍性的社会关系。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联系是广泛存在的,一切互相联系的事物必然互相作用。交流够沟通的内容是由一个人的思想内容思维意识决定的,交流沟通的方式又与一个人做人做事所持的方法论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下面就唯物辩证法在交流沟通艺术中的体现谈一点浅见。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功能,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更科学缜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一种更加科学良好的沟通心态和习惯,使我们说话更有依有据,充满理性和逻辑性,更易于让他人信服,从而有利于条理清晰地进行阐发和沟通。涉及以下一些原则,客观看待事物,联系(事物之间是有客观联系的,这就要求人们最大限度的全面研究客体),发展(事物是运动的,,要在运动中把握原则),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和源泉,认识问题即发现矛盾,解决问题即化解矛盾),抽象到具体,个别到特殊最终到达一个一般等等。时间有限且大家高中也学过就不详细阐述内容。

而这种的逻辑形成了一套清晰明确,高效的体系,让人们更清晰的认识事物。表达时按照这个逻辑进行阐述分析,从而使听众更易于理解,也就做到了清晰表达,且有理有据让人赞叹不已。

唯物辩证法提倡事物是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每一事物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互相联系影响着,存在即合理。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再用一成不变的,死板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与人交流的沟通时也就不会单纯用自己的感性理解去发表言论并去否定别人的不同看法,这样也有效避免了因个人狭隘的偏见而与他人产生矛盾,自己所讲的道理观点也会更加切合实际。

我们来举一个实例,看看马克思唯物辩证的哲学对运用者的交流沟通的水平起着怎样积极的作用。

比如我们就分析一下如今备受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善用唯物辩证法的人会说:“大学生就业难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基本国情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表面上看是”供不应求“,国家培养的大学生多于市场需求。但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高素质人才比例还是很低的,这种”人才剩余“现像其实是“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匹配的结果,是一种矛盾。但这种两个结构不匹配的矛盾存在既是合理,要相信矛盾是普遍存在,矛盾是发展的动力与源泉,而当矛盾解决之时也是社会进步之日。因为这一切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看,多有理有据有逻辑有思想有深度,而不懂得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人可能会说:”大学生太多了,而工作岗位又太少了,解决这种问题要增加岗位啊!“显然的,这只是最表层最浅显的理解。上下一比较,这种就不具有什么说服力了。这就是差距,如此明显直观的不同,难道大家还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的交流表达以及共同的能力起着显著的作用吗?

刚才谈到的是阐述或者分析一个问题,而这样的思维在生活中的交谈也同样适用。如果大家注意留心一些成功的交流,就不难发现马哲讲求的把事物一分为二看待(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服),分清事物的主次矛盾(曲线救国,避重就轻,调整说话的重点:比如很白很胖的关系,照片上好看,比照片上丑),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从实际出发,从本质和规律上认识事物(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根据说话对象,谈话要达到的目的决定谈话的侧重点,方式),量变与质变的原则(谈话时要把握好度,分寸的拿捏,比如开玩笑)等等的原则在交流中的运用比比皆是。

插入实例:古阿拉伯有个小国,王后和苏丹王的对话。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篇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在于: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包括两方面。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仅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 展的一般规律,它必须随时随地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同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一定国 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的伟大胜利。二是使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具体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与其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一 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在这个国家扎根并真正发挥自己改造世界的功能。

二、中国当时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的急迫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契机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 亡,其结果 均以失败而告终。一次次惨痛的失败和教训,使中国人民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 时,又追求着救国救民的真理,理论的需求也更加迫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救得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作为一种新的具有超前意识和内涵的文化,而被中国先进分子所选择和接受的。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上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 ,它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 ,是世界性的理论 ,它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契合点和学理上的相似性 ,这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文化根据,使得这个域外的理论迅速传入中国,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适应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巨大精神需求,在中国社会进程中发挥出强劲的精神动力、理论旗帜与思想解放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1)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它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2)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世纪,我们仍然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沿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明的方向,胜利前进!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促进塔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篇6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需要进一步解决一些认识问题。[大秘书-,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应当并且可以驾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用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开启了人类真正的历史时期,也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时期。这个历史时期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在理解这些原则的时候,恩格斯说过的这样一段话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他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 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人类谋求发展的力量就是这样一种社会力量。这种社会力量在还没有摆脱资本主义影响、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异己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就是要领导人民正确认识和科学驾驭这种社会力量,使之按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方向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将之贯彻于“十一五”规划当中,表明我们党对这种社会力量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走上了新的起点。这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取得的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新进展。

科学发展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结果,也是总结和借鉴中外发展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论断,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思想,以及在这些论断和思想指导下的发展实践,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业,伴随着巨大成就的取得,一些日益突 出的问题也接踵而来。这些难题的集中指向是在考问:什么是发展,发展为了什么,怎么样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发展的思想,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性任务,使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发展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也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实践因为有了新的科学发展理论的指导而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为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核心价值。离开了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发展,这样的“发展”会毁掉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简而言之,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它的本质与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之所以同西方的人本主义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坚持的是马克 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现的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党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亦即以人民为本,这是由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在党的根本宗旨早已确定之后,为什么在今天还要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呢?这不仅是因为以人为本用新的话语表述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而且是因为在现实的发展当中,如果不及时而清醒地强调和落实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本质性、核心性的问题,发展的走向有可能会偏离党的根本宗旨。所以说,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决定着发展的性质、结果和意义,也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法则前进的,要自觉认识和把握这个法则,坚持发展问题上的科学精神,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辨证的科学方法,同时吸收了当代系统论、控制论、发展论、环境论等新兴学科的科学方法,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正确途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沿着唯物辩证法所指引的方向,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以形成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发展的强大合力。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篇7

一、法治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法治是一种社会状态, 是使个人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国家权利能够得到有效制约的一种平衡状态。我们在理解法治的时候要把个人权利的保障和控制国家权力结合起来, 而不能一分为二。各国的法治总是由各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法治建设就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 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法治建设它是一种国家制度, 是确立一国阶级统治关系的基本制度。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 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成果。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在民主体制下, 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法治建设保障的主体是人民的各项合法权利, 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维护人民的利益。

二、法治建设的现实意义

法治建设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历史车轮的迈进, 从封建社会的人治, 到如今改革开放的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的建设已经日趋完善。法治说到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象征, 是保证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它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而公平正义恰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进步的社会, 它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公平正义, 就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文明。

法治建设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保障社会各项事务都能在安定有序的环境下运行, 是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石, 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定团结需要法治的维护。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 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纵观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史, 不难发现轻视法治建设对治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值得我们反省的例子比如苏联的肃反文化, 而在我国轻视法治也曾经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忽视法治建设的典型。这两次重大错误的发生, 都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

新社会我国的法治建设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十八大报告论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 明确将“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并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 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同时十八大报告还首次提出了“法治思维”。“法治思维”要求我们对工作方式思想思维进行转变, 宣扬法律精神, 捍卫法律原则, 将依法行事贯彻实施。可以说这对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机关独立司法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人民的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 这是培根的名言, 相信我们并不陌生。我们要追求公平公正善于运用法治建设国家, 运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在人的能动力作用下将法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同时将法治建设进行到底, 用法律进行社会管理, 调节社会关系, 用法律保障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定。回顾我国的法治建设之路, 是漫长而曲折的, 但是前途却是光明的。从过去的人治到现如今的法治社会,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 依法治国, 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局面, 在中央集体领导人的带领下, 相信我国的法治建设将会走上更加辉煌的道路。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改革已深入我国各个领域, 法治建设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法律法规, 创造更加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论述法治建设在中国的形成历史与发展, 以及它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治建设,依法治国,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宁.论国家, 列宁选集[M].人民出版社, 1972 (04) :43.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185.

[3]张秀红.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法制观的继承与创新[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 (06) :58.

[4]徐显明.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辽宁法治研究, 2007 (02) :9.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8

【关键词】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40-01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冷战”结束,多极化风行,这一切都在深刻改变着全球政治版图。新一波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不仅继续活跃在政治领域,而且深入到经济和文化领域。从国内局势来看,民族问题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野。2008年西藏“3?14”事件、2009年新疆“7?5”事件的发生令人震惊,发人深省。此外,“台湾问题”这个“最大的国殇”,一直牵动着海峡两岸亿万同胞的心。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认真思考并领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提出民族平等思想,成为对内处理民族关系的准则

孙中山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的惨痛教训后,提出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纲领:各民族平等共处。他说:“今者五族一家,立于平等地位……所望以后五大民族同心协力,共策国事之进行,使中国进于世界第一文明大国。” 体现了孙中山推行民族平等的思想。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向国内外郑重宣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平等思想及其政策主张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我国对内处理民族关系的准则。

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体现了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总趋势,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新中国建立以后, 通过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各民族的团结和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 实现各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创举。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是国家政权机关的共同性与特殊性的正确结合;是自治权和自主权的正确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保障了少数民族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绵延的权利,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 所有的这些都是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所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政治制度。

二、提出和平共处思想,成为对外处理国家关系的政策

孙中山晚年, 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的重点由国内民族问题转向了对外反对压迫, 也就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 力求取得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但他把帝国主义侵略者同这些国家的人民严格区分,把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又同这些国家的正常交往区别开来,从而显示了他追求世界和平、社会大同和“天下为公”的理想,以及他广阔豁达的胸襟和远大的眼光。孙中山提出的和平共处思想在我国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对外处理各国关系的政策。

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孙中山主张讲公理不讲强权,要用东方的王道主义去感化西方的霸道主义,逐渐缩小双方文化的差距,为人类和平共处寻找共同点。 “冷战”结束后,虽然全球形成了一超多极的国际格局, 但是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不公正、不平等因素还是很多, 建立公正、公平的国际新秩序任重而道远。继承发扬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就是要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 在经济上互利双赢,在文化上维护安全,为构建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三、提出和平统一,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途径

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先驱振兴中华的宏愿,应该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大陆和台湾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 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国人民意向所趋是反对国家分裂,谋求和维护国家的统一,这已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政治价值取向,也是全体炎黄子孙神圣的历史使命。孙中山在《和平统一宣言》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 孙中山提出的和平统一思想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途径。

当今时代,两岸中国人面临着共同繁荣发展、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目标。孙中山主张国家统一最好采用和平方式。他深知兵戎相见,两岸人民就会遭殃,将会浪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孙中山主张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可用兵。1923年1月,他在《和平统一宣言》中说过:“文窃以为谋国之道,苟非变出非常,万不获已,不宜轻假兵戎,重为民困。”

总之,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发扬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应当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有机结合起来,应当与对内民族政策结合起来,应当与对外策略结合起来,也应该与民族统一大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孙中山民族主义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 孙中山集外集(补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 孙中山.建国方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 孙中山文集(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7] 曾成贵.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07(5)

[8] 都淦.孙中山民族平等思想与祖国大陆之民族区域自治[J].社会科学研究,1997(4)

[9] 林家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世界和平[J].文史哲,1998(6).

[10]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1-10-10

[11]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11-12

[12]廖大伟.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9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实验学院 0936007班 李镇明 学号:6093320714 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

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思想;意义;文学;处事;现实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

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听凭内心的自然之声,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而在当今,庄子的这种审美观依然对我们产生着影响。纵然人们追求个性鲜明,追求另类,追求独一无二,但大众的审美观依然受着庄子审美观的影响。最优美的音乐依然是那种褪去了浮华造作的纯真的音乐,最逼真的图画依然是那种最能展示自然美的图画,最富有感情的文字依然是那种最朴实无华但融入了真情实干的文字。庄子的思想,穿越时空,发挥着他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世界文明史论文

2.对后世处事原则的影响

庄子的处事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重要。庄子的出世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消极避世的。但事实上,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的。庄子看开一切功名利禄。这在当今物欲横流满是功名利禄的社会很具有警醒意义。庄子所教导于人类的,并不是什么出世,而是要真实地活着,活得像个真正的人。庄子所呼唤的是人之野性,亦即人的本真之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抛弃那些功利的目的和行为,人才能够摆脱各种人为枷锁的束缚,人的本真之性才能够得以恢复与解放,人才能够真正进入自由逍遥的境界。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医生都很贫穷,在濮河钓鱼也不单单那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也是为了生活之需。楚王许他以相位,只要庄子答应,就是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哪里需要自己钓鱼来糊口呢?但庄子明白,一旦为官,就会牢狱官场的勾心斗角,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虚假的活着,而庄子追求的正好是真实的活着,他要彻底摆脱功名利禄那些虚假的东西。同时,在官场为官,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枷锁,受制于人,不能随性而为,人的本性就不能得到彰显,人就不能进入自由的境界。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金钱,为地位所束缚,在商场中尔虞我诈,在官场上勾心斗角,活的心力交瘁。更有甚者不堪于各种各样的压力而自杀。活着的活得异常辛苦,死去的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他们都忘记了作为一个人最原始的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庄子看淡一切,追求自然,追求人之本性的处事原则意义更为重要,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

3.对当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正如老师课上所讲,庄子的思想有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相反孔子的儒家思想却不利于对自然环境的维持。究其本质,在于庄子道法自然,以自然为本的理念。庄子的观点,可以说是以自然为主体,以大自然为本位,人作为浩大的宇宙中,与广大无比变幻莫测的自然界相比,微不足道,人应该尊重道,尊重大自然。

这种思想对于人类的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有它消极避世、屈从环境的一方面,但是对于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则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因为当今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力量已达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地球已经在人类的掠夺与摧残下变得满目疮痍。很多人开始蔑视自然,把自然界当成人的统治的对象, 甚至把人看成是万物的主宰。而现实是,这些不遵从道家思想的人并没有得到好果子。海啸、台风,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警告。人类对大自然的压力不断增大,大自然就势必增大对人类的压力,如此下去必然激化大的矛盾。所以人类如果不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去面对自然,不以庄子的观点认识自然,必将尝到大自然给予的苦果。所以,庄子的思想对于匡正当代人认识自然的态度、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改进他们开发、利用自然的方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弥足重要的影响。

世界文明史论文

结论:综上所述,庄子的思想对于后人的审美观、对人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对于当代弥足重要的环保意识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品读古人的著作,探究古人的思想不能只留于学习和了解,而应发现其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所在,去粗取精,让他们的思想为现代人服务。庄子,作为一代思想大家,必定成为推动当今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科学与近代世界》[英]怀特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庄子浅注》曹础基 中华书局1982年版

3.《庄子直解》姚汉荣、孙小力、林建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4.《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刘笑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 5.《庄学研究》崔大华 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庄子哲学》陈鼓应 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10

]和“立公弃私”的法治观,能够为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智识支持和历史镜鉴。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法律具有绝对权威、至上性地位和据此产生的支配性效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就是强调宪法和法律在社会治权结构中的绝对性支配地位,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以宪法和法律为最终行动准绳。

法治能否实现,关键是政府权威服从于法律的权威,任何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和社会团体和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服从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包括国家机关公职人员)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反对存在超越于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行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

西哲柏拉图就曾在其晚年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权威,我敢说,这个国家一定要覆灭;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

转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在法律享有绝对权威这一点上,先秦法家思想和西方主流哲学是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的。

先秦法家思想文化的核心主张,就是“以法治国”,“任法而治”。

在先秦法家看来,法治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就内在地要求对统治权力必须予以必要的法律约束和控制。

必须任何人,包括君主,都应当服从作为公义的法律,因为“令尊于君”,所以“不为君欲变其令”[ 《管子·法法》],最终实现“立公弃私”。

而当下执政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重申执政党的行动不能超越于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强调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这些主张都与法家的基本思想存在实质上的共通性。

与此同时,法家强调法律的明确性和稳定性(商鞅指出“立法,必使明白易知”[ 《商君书·定分》],韩非子强调法治必须“易见”、“易知”和“易为”[ 《韩非子·用人第二十七》])、

主张维护法律的统一(“法莫如一而固”[ 《韩非子·五蠹》])等主张,对于当下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法治建设目标,以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次,法家的改革发展观,能够为当下全面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识支持和历史镜鉴。

改革发展是当下中国政治的首要主题。

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和建设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动力。

当下中国正在处于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无限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着一系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国际地缘政治斗争日益复杂、国内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剧、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诸多约束、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以及改革红利并未遍及全民等,

都制约着中国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而制约着“中国梦”的实现。

因此,有必要反思和重视先秦法家“不法古、不循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改革变法观。

先秦法家的变法实践辨明,为了实现“国富”、“兵强”和“统一天下”的政治战略目标,必须凭借政治自信,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和体制上的束缚,打破利益固化状态,全面深化改革。

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就旗帜鲜明地指出,要以“三个有利于”来作为判断工作得失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种政治判断,无疑符合并发展了先秦法家关于“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改革变法主张。

而当下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也应该批判性继承和发展先秦法家的改革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法家思想的作用

法布于众

法要“布之于众”既然法律是君主治理国家的依据,是人民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那么法律就应当以成文的形式出现,并做到公布于众,并争取做到“家喻户晓”。

韩非强调:“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法之所以公布,其目的有二:一是“使万民知所避就”,能以法律自戒,二是为了监督官吏公开断案,防止罪犯法外求情。

依法办事

要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其权威性。

法家坚决反对在“法令”之外讲仁爱、道德,韩非子明确指出:“明其法禁,察其谋计。

法明,则内无变乱之患;计得,则外无死虏之祸。

故存国者,非仁义也。”他认为,“任法而治”要排除一切人为的因素,以免“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正所谓“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故曰:上法而不上贤。”

刑无等级

法家认为,法一旦颁布生效,就必须“官不私亲,法不遗爱”,君臣要“任法去私”。

强调“法”作为规范社会的统一标准,乃“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形象说明了“法”的客观性和稳定性,在运用过程中不因人的主观因素不同而发生变化,对任何人都应当做到一视同仁。

所谓“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皆体现了法家公平执法的决心。

保持法律稳定

“壹法”、“一尊”强调统一法律的内容、立法权,并保持法的稳定性,即:“壹法”、“一尊”。

“法莫如一而固”,“一”指的就是“法”的内容,不能“故新相反,前后相悖”,“固”则指保持法的稳定性,“朝令夕改”只会是亡国之道,这也反映了战国末期,法家从“变法”到“定法”的立场之转变,

只有“政法独制于主”,才能保证“政不二门”,达到统一立法权之目的。

法家思想的局限性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派系,他们提出了至今仍然影响深远的以法治国的主张和观念,这就足以见得他们对法制的高度重视,以及把法律视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强制性工具,这些体现法制建设的思想,

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中央集权者稳定社会 动荡的主要统治手段。

当代中国法律的诞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约束还是很强的,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

法律绝对

我们知道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

比如涉及人们思想、认识、信仰等领域就不能用法律调节,因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他有自己的是非善恶评价标准,而这些东西用法律强制,只能促成逆反心理。

又如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不宜采用法律手段,而应用道德来约束,给人们一个自我约束的空间。

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法自君出

法家认为“权制断于君则威”,主张立法权掌握在君主(国家)手里,臣下不得行使,建立起一种“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君主极端专制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皇帝本人则凌驾于法之上,超越于法之外。

至秦始皇时更加刚戾自用,法完全成了君主实现个人欲望的工具。

我们知道一个没有约束的权力,是可怕的,《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

然候早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但在封建专制社会,一切用法来衡量和判断,是很难做到的。

那些权贵是不会甘心受法律约束的,所以法家代表人物,如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最后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的目标是富国强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法家认为是农战,但法家认识到“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民之外事,莫难于战”。

农事之苦,战事之难是推行农战的极大障碍,那么如何驱民耕战昵?法家认为,必须置民于贫穷困弱之中,然后利用赏罚的手段,民才有可能从令如流,克已之难,以赴耕战,只有人民努力耕战,国家才会强盛。

在法家看来,富国与富民,强国与强民是对立的,二者不可兼得,商鞅说:“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法家的“强国弱民”理论上,体现了国家与人民的权利义务界限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法家主张无限的扩大国家权力而缩小人民的利益,这是法家理论的一个危机。

如果当人民贫弱到不能生存时,他们就不会再抑仪国家的食禄,而会起来夺食,届时任何赏罚都将失去作用,国家强盛将不复存在。

这个简单的对立统一规律法家没有认识到。

“刑用于将过”

法家认为在人们将要犯罪而尚未构成犯罪时,就应处以刑罚。

《商君书.开塞》说:“刑加罪所终,则奸不去,赏施于民所义,则过不止,刑不能去奸,两赏不能止过者,必乱。

故王者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

就不应定罪处罚。

因此,处罚“将过”实质上是按人们的思想定罪而不是按行为定罪。

法家将有犯罪思想的人和有犯罪行为的罪犯等同起来,给予同样的刑罚,这与现代意义上的法理是极不相符的。

此外,法家这种“刑用于将过”的理论,还混淆了罪与非罪的界限,无疑是重刑主义的表现。

思想概论

反对礼制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法律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的所有权。其中法家之一慎到就做了很浅显的比喻:“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第二个作用是“兴功惧暴”,即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

性论评价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历史观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治国方略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表现性质

上一篇:守望者 600字作文下一篇: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全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