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世界眼光(精选7篇)
中国教育的世界眼光 篇1
摘要:2009年, 重庆市教育工作根据党的十七大制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按照“统筹发展、改革创新、提升质量、促进公平”的基本思路, 积极开展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说, 对于新华社每日电讯的报道称赞的“中国教育的重庆现象”我想用一句话来诠释“:西部区位直辖境界中国水平世界眼光”。
2009年重庆教育的十大亮点: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成效。
着力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35%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化。投入资金8.76亿元, 建成了5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318片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投入4.8亿元, 完成了192所学校的改造任务。统筹资金12.6亿元, 用于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实施国家和市级“特设岗位教师计划”, 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近2000人。选派了420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一年。
2、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
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110万人,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了88%以上。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超过21万人, 在校生近60万人;新增市级重点中学11所, 全市重点中学达到97所, 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学生比例达到58.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近20万人, 在校生规模达到50万人以上。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技能型人才16.5万人, 就业率达到97%。
3、高等教育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2009年全国1224所高校在重庆录取新生14.32万人, 高考录取率达73%, 录取规模创历史新高。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70万人, 毛入学率达到27%。大学城校园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13所高校已全部入驻大学城, 入住师生达到12万人。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十项政策措施, 13万高校毕业生目前就业率已达到83.5%。在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育成果评选中, 在渝高校5项成果获得了一等奖, 20项成果获得了二等奖, 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四。在第五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取得重大突破, 获得19项成果奖, 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五。
4、民办教育实现新发展。
新批准设置3所民办高校。新设置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七所和民办普通高中2所。在全国首创的重庆教育担保公司已与8家金融机构签定了正式授信合作协议, 授信额达到55亿元, 民办学校已获得担保贷款1.7亿元, 对民办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德育和文化体育活动特色突出。
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唱读讲传”文化活动, 举办了“风雅颂”、“天地正气”、“青春飞扬”、“自古英雄出少年”、“千场故事进校园”、“快乐的童年”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国教育系统“祖国万岁”歌咏大会活动, 以“唱读讲传”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承办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 我市在会上作了《开展学生体育运动推进健康重庆建设》的交流发言。
6、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
将市级重点中学高中统招计划50%的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 全市联招区县市级重点中学录取指标到校13487人。我市中考改革经验, 被教育部门户网站介绍与推广。我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六个必须”的规定和高中教育发展的“六轮联动战略”均被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刊登。高校“质量工程”大力推进, 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学位举办权11个。
7、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在全国率先兑现教师绩效工资, 全市近30万名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及离退休教师享受绩效工资政策。投入专项培训经费3000万元, 推进各类教师培训计划的全面实施。在庆祝第25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 73个单位、564名教师获得表彰奖励。
8、教育经费保障更加有力。
在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出台了免除重庆籍城乡低保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学费的政策, 由市财政和区县按平均每人每学年14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惠及5万多名低保家庭子女。中职学生和高校困难学生各项资助政策得到落实。积极推进高校债务化解工作, 预算安排高校基建贷款贴息资金1.65亿元。
9、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各高校积极开展科技创新,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8项, 比上年增长30%, 创历史新高。第三军医大学研制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和西南大学的“40个基因组的重测序揭示了蚕的驯化相关基因”研究成果, 跃居国际领先水平。产学研结合和校地合作深入推进, 与市经信委联合下达2009年第一批产学研技术创新项目80项 (其中高校与企业合作69项, 占86%) , 计划投入7.6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5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150万人次、三峡库区移民技能培训2.7万人次。
1 0、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有力推进。
大力实施部市战略合作协议, 全市确定的9个教育改革综合项目、40个单项改革试验项目有序推进。启动了大中小学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五个校园”建设。成立了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和教育评估院, 构建起了“一委三院”的教育管理新模式, 形成了在市教委统筹管理下, 教育考试院、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估院各司其职、“管办评”分离的新格局。从组织保障和管理体制上保证了重庆教育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转型的世界眼光 篇2
老鹰是世界上最长寿的鸟类之一,它的寿命可达70岁。但要想达到如此高寿,它需要在活力不再时,决定是否经过敲掉喙,拔掉指甲和羽毛这种痛苦的过程来获得“重生”。
当一座承栽着文化和情感记忆的城市拖着疲惫身躯前行时,它也将面临着这种选择。资源型城市再无资源可依靠时,它将如何继续发展?旅游型城市游客寥寥时,它将如何突围?陷入滞顿期,工业型城市又将如何重新振兴?
巴尔扎克曾说:“危机是强者的晋身阶梯,是弱者的无底深渊。”城市站在阶梯和深渊之间,选择也各不相同。可不管如何选择,那些穿越岁月风尘积攒下的城市特点,一直都是它们前进道路上无法忽略的标签。
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枣庄在被国务院划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后,把它曾经走过的路当成再次出发的资本,选择重建融运河文化、抗战文化、建筑文化于一体的台儿庄古城。曾经进入沉睡期的工业基地沈阳铁西区在经过转型阵痛之后,依然选择坚持“工业立区”,正在重铸“共和国装备部”的辉煌。而铁西区的榜样、以重工业文明世界的德国鲁尔区,在选择优雅转身之后,依旧没有忘记这座城市是从哪里来的,那一座座曾经辉煌无比的厂房有的成了博物馆,有的成了创意工厂,有的则成了生态公园。
这些城市在转型中,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和自己曾经的历史相伴相随。就像有人说过,“历史的大鸟飞走了,它飘落的羽毛我们要收起来,很珍惜地存放起来,证明那个生命曾经的存在和形态。”历史的“羽毛”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正是它区别于另一座城市关键,这些羽毛可以是伴随城市成长的一栋建筑,也可以是精神寄托的民俗活动,它们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是一座城市的性格所在。在城市转型中它们不该缺席,更不该被封存进历史、甚至从历史中抹掉。
在美国的芝加哥,城市更新无处不在。建设芝加哥千年公园时,规划范围之内就有大量的老旧建筑。在拆与不拆之间,芝加哥选择了后者。对此,市长戴利解释说,从城市发展方向看,既可以看到一些老建筑,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些摩天大楼,这样就可以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和发展脉络,城市才有自己的灵魂。如果把城市的历史完全抹去,它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那么这个城市和钢铁森林就没有太大差别。反观最近的福建,戚继光屯兵营在各部门推诿中遭受强拆,如若真像规划中一样,在原地建起高楼大厦,那这座城和另一座城又有什么区别?谁又会在密密麻麻的城市地图中找出那座叫永安的小城?
而在城市变迁和城市化进程中,经过历史沉淀之后的啤酒、纺织、橡胶等工业文脉,无疑是青岛最为闪亮的那些“羽毛”,它们是青岛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型中的青岛,选择了让这些工业文脉以新的方式、新的速度流进了新的历史河流。啤酒继续浸润着豪爽的青岛性格,纺织继续编织五彩斑斓的青岛色彩,已经成为国家级孵化器的橡胶谷,它的根、它的历史都是由橡胶产业而来。
如今,在已经转变成为创业孵化基地的原青岛西装厂那栋沧桑感十足的建筑中,看到一个个充满创意的点子在付诸实践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传承中的转型,让未来可期。
基础教育应培养孩子世界眼光 篇3
“近几年,中国留学生的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高中生人数明显增加。”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第一届年会暨中学校长国际论坛上,美国卡普兰高等教育高级副总裁安德鲁·希克如是说。那么,基础教育国际化,是否已成为必然趋势?立足本国国情,我们还存在哪些问题?
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明显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41.39万,比2012年增加1.43万人,同比增长3.58%。另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2012-2013年,中国在美就读私立高中人数增至23795人,而2010-2011年,这个数字仅为6725人。
“2014年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两到三成,高中毕业赴海外上大学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一成多。”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满生表示,“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树立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维,不能因为我国教育存在较大的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就否认基础教育的国际化,也不能因强调教育公平就否认基础教育的国际化。
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创历史新低,比2012年减少5.27%,统考考生比2012年减少3000余人。2014年,北京市高考共7.05万人报名,比2013年减少了2000余人。上海高考报名人数仅5.2万人,比2006年的11.38万人缩减了超过50%。对此,周满生表示:“报考人数下降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高中阶段出国或弃考留学的人数显著增长是其重要原因。”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瓶颈在哪儿
近几年,高中国际部已成为负面新闻的重灾区。“收费惊人”“外教水平堪忧”等问题屡见不鲜,有些国际部甚至成为招择校生的“地下通道”。
“部分高中依靠国际班‘创收’来解决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经济利益驱使下难免会对常规教学带来影响。”周满生表示,“‘市场无序、缺乏监管’,外教市场的混乱状况不容忽视。很多外教不合格,没有教师资格证。中介机构撮合求职者和求聘学校,并从中收取费用,甚至为其提供未经认证的教师证。”周满生说。
哈尔滨三中校长赵文祥介绍,该校从1998年开始做国际化教育,推行了很多项目,包括美国大学直通车、日本留学项目,以及近期举办的欧美留学班等等。“有些项目受到了很大限制,经济欠发达、思维观念欠开放等,都是受限原因。”
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闫纯锴则认为,不要把基础教育国际化简单变成国外教育机构或是中介机构的单方面推动和影响,“教育国际化应纳入各级政府总规划、总指导,并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推动其发展。”
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
有专家认为,西方教育的长处在于尊重青少年的个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自信自强。而我国学生基础知识虽扎实,但普遍存在学生做题多分析少,注重知识教学,忽略思维方法的训练,忽视学生的个性、兴趣等问题。所以,应突破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应是全方位的,包括政策导向、质量评估标准、教师专业素质、课程改革内容等。
“当前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渠道和方式较多,包括组织学生到国外短期学习或者组织教师及管理人员出国培训等。但我认为,抓好课程建设与改革应是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周满生强调,学校不应该把引进多少国际课程作为评价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唯一标准,要给孩子们提供多样化选择的机会。
民族的东西,终将吸引世界眼光 篇4
一曲古韵,着一袭旗袍,婀娜地走在红毯上,仿佛香风细细弥散在城市的陌陌红尘里。精致的面料、多元的色彩、精巧的构图、婉约的式样,却分明倾诉着无比大胆的春光,沉静而又迷人。那些穿旗袍的女子,宛如一阙花间词。
这是在2009年上海国际时装周上,秦艺服饰和匈牙利著名品牌KATTI ZOOB 共同合作演绎的一场旗袍秀,诗词歌赋和时尚欧风浑然天成,赢得各界热烈反响。秦艺品牌继“APEC”峰会之后,再一次闯入国际视野。
如今,李建秦说起那段合作经历,还是止不住神采飞扬。“我和那位匈牙利设计师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要共享的设计理念,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回想“秦艺”走过的20年,可谓一念花开,一路殊荣。
与KATTI ZOOB的“融合”,“秦艺”荣获2009年上海时装周“最自然风尚奖”;
2010年的“再融合”,“秦艺”荣获上海时装周“最摩登创意奖”;同年,在上海世博会联合馆日的欢迎晚宴上,“秦艺”向各国领导人展示了民族服饰的魅力,李建秦还被授予“联合国设计师奖”,是该奖项授予的唯一华人设计师,远赴纽约载誉归来。
2011年,“秦艺”摘得上海时装周“最佳贡献奖”。
在老外眼里,秦艺服饰是唐装中的奢侈品——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校的一名教授说:“我从‘秦艺’的发展看到了国际品牌香奈儿、路易威登的影子。”
尘埃里开出花来
李建秦有个刚毅的名字,事实上,这个温婉的女人,骨子里却是大江东去。也许正是她这种品性,才让“秦艺”的每一件衣服,都充满了别样的神韵。
李建秦是典型的上海人家出身,说话细声细气。母亲喜欢做衣裳,吱吱呀呀的缝纫机声、花花绿绿的碎布伴随着这个女子一路长大。“我从小欢喜做衣裳呀!”她说,眉眼里全是喜悦。18岁,她进入上海五洲服装厂,从流水线上的缝纫工,一直干到工会干事、厂办政治学校的老师,1996年纺织服装行业开始调整,李建秦面临下岗危机。她想想,好歹在服装厂干了20年,要生存,还是干老本行吧。
她学起了服装“生意”,在家附近租了间临时房,花1000元装修店面,又购置了一批服装,开了一家小小的服装店,生意居然还不错。她发现,光顾她小店的一些顾客,对中式服装情有独钟,尤其喜欢“一字扣”唐装——“太有气质了”。李建秦看在眼里,心里暗暗激动,她的梦想,如同岩缝中的小草慢慢滋生。
半年后,李建秦买来两台旧缝纫机,请来四位师傅——她决定为顾客定做中式服装。老顾客的支持,给了她莫大的自信,“既然要做,就做最好”,她对自己说。毕竟喜欢“做衣裳”,她对中装的要求,一是高品质的做工,二是具有现代气息。
李建秦对服装品质的追求近乎偏执。她说:“做这行,是要有工匠主义精神的,你看欧洲的LV、ARMANI、GUCCI这些奢侈品,一针一线、每丝每毫都体现品质信仰。”
1998年4月,小店有了些名气,李建秦注册了“上海秦艺服饰有限公司”与“秦艺”商标。不久,她把“秦艺”唐装引入外滩的友谊商店。不到半年,就在友谊商店的服装供应商中名列前茅。
此时,李建秦并没意识到,也正是在友谊商店里,开始了“秦艺”与APEC唐装的故事。
点亮世界的眼睛
“那天突然接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在半小时内赶到上海贵都饭店开会,当时我还以为又要为重要领导人制作唐装,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曾经遇到过。”说起往事,李建秦云淡风轻。接完电话,她带上师傅就赶往贵都饭店。
当时的李建秦肯定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接到通知较晚,当她走进贵都饭店的会议室时,刹那间惊呆了——那里已经坐了将近40多人,一大群当地或外埠设计界名家正严肃认真地开着会。
在会议室墙壁上挂着七八件样式各异的唐装,其中一件是出自“秦艺”的设计,李建秦认得,那件衣服是曾经为友谊商店设计的男式新款唐装。
李建秦坐在那里听,只听了个下半截,懵懵懂懂的,只听到会上反复在说的一个词“APEC”。会后,她拉住一位刚才发言的领导:“老师,要我给谁做衣服?”这位领导微笑着点了点头,他身旁的助理把李建秦拉到一旁,作了详细解答,并要求其保密。
“我恍然大悟!要开APEC了,市政府正选择服装公司为各国首脑做唐装——是友谊商店的唐装把我推到了前台。我意识到,机会来了,若能中标,这是上海的荣耀、国家的荣耀。”
李建秦按捺不住兴奋,她准备拼一记——将“秦艺”最好的唐装设计,展现给世界。在三天的时间内,她带着设计师和技师们设计并缝制了三套精工细致的唐装,一连设计十几个方案,包括不同面料及不同颜色的组合。为达到直观效果,有心的李建秦以那位领导的身量为参照,做了一套样装——通过目测便可精准预估尺寸,这是李建秦20多年来练就的内功,之后她根据照片和电视影像为中外首脑量裁衣服,居然不差分毫。
那位领导见到“秦艺”的样衣,点头称赞。事后李建秦才知道,那是周慕尧副市长!
秦艺公司最终力拔头筹,从十几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APEC如期举行。在首脑眼中,“秦艺”的唐装近乎完美。外套是织锦缎质地,圆形的图纹远看酷似传统的团花纹样,透出传统中装的古朴风韵。但细细一瞧,简洁的图纹中其实大有文章:四朵用金丝线绣成的中国名花牡丹簇拥着圆形的“APEC”字样,象征着APEC经济体团团圆圆相聚在中国这片热土。为适合现代时装洒脱自如的理念,领导人的“马褂”革新了传统的直袖,采用了类似西服的“装袖”,更显精神,就连盘扣,都有着严格的工艺。
李建秦还细心地在外套里面配了一件“王者衬衫”。衬衫料子是百分百真丝面料,提花,俗称万寿缎。传统的“万寿无疆”字纹和“APEC”字样构成大大小小的圆纹,漂浮在“福”、“禄”、“寿”三字组成的祥云中。衬衫的袖子也采用了西装袖,长长的加宽克夫上,配上了三个一字扣,组成一个“王”字,气度非凡。
在APEC正式亮相之前,首脑合影的服装一直属于会议组织者的“高度机密”,恐怕为的就是那一刻,让世界的眼睛为之一亮。
一夜之间,“秦艺”名声鹊起,慕名而来定制唐装者踏破门槛,海外及国内各地要求代理的商家电话不断。订单越来越多,许多从国外慕名而来的客人进到店里第一句话就问:APEC会议上那些领导人的唐装是这儿定制的吗?这让李建秦倍感自豪。
“民族的东西,终将吸引世界的目光。”李建秦莞尔一笑。
暮里红霞,随心所属
在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今天,李建秦选择了用高级定制来为顾客服务。在定制的过程中,从创作到选材、制作,每一个工序都倾注了她全部的精力。 “做百年老店。”这是李建秦的梦想。
APEC 之后,李建秦与不少国家政要的夫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的太太每年会找我做中式服装,2005年李资政的太太还到我公司去参观,‘秦艺’的面料和衣服,让她非常中意。”
2004年,李建秦受邀为海尔全球总裁峰会定制礼服。“张瑞敏的一身唐装,赢得了台下一片喝彩。”
2006年的上海六国峰会,“秦艺”再次承担了峰会首脑夫人高级定制中装的制作任务。
2007年,“秦艺”为上海领事馆夫人打造了一场“三八节旗袍秀”。从服装到妆容、发型、指甲,都作了精心的设计。
2009年,与匈牙利设计师的一次邂逅,为“秦艺”叩开了世界之门。他乡遇故知,一番神交,两人灵感迸发,设计出不少惊艳之作,有了一场真正具有国际意义的旗袍秀。这次融合,使李建秦意识到,品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中国品牌要立足世界,就必须与全球文化同步发展,只有这样,中国品牌才能够吸引全球的消费者。
冬季悄然临近,李建秦在长乐路锦江迪生的分店即将开张,在GUCCI的原址为顾客提供成衣及高级定制服务。这是她在上海继龙柏新村店、红松路店之后的第三家门店。
当笔者问及对秦艺锦江迪生店的期许时,李建秦眼神明亮而清澈:“‘秦艺’期许的不仅是服装那点事,而是美丽人生的大经济。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和民族的历史以及核心文化息息相关的,数千年的中国服饰文化,虽然在不同的朝代和历史时期都各有特色,但是在整体样式、色彩以及表达理念等方面,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体现出以《易经》为核心之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店,秦艺服饰将和《易经》阐述的命理相暗合,对客人而言,其价值远不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了。”
李建秦饶有兴致地诉说着《易经》对中国服饰的影响:比如色彩,中国传统服饰受到了《易经》中五行学说的影响,即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比如样式,“对襟” 讲究一阴一阳的对称统一,注重“平稳和谐”的形神兼备,同时还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当然,这和秦艺服饰的国际化并不矛盾,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加之创新融合,才会赋予唐装新的生命力。随着锦江迪生店诞生,“秦艺”会迎来国际顶尖服装设计师的合作,也将给客人带来特别的惊喜。
聊着聊着,瞥过面前的那些T台影像,笔者注意到那些流行色的选择,李建秦沉思了一下,说到了两种颜色:朱红和酒红。“一方大胆出位;另一方略带稳重,似落日前的霞光,而这一切,皆缘于对本心的尊崇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笔者注视着李建秦,她说的仿佛正是其彼时的心境。
Q&A
Q:《沪港经济》记者 A:李建秦
Q:最初创建“秦艺”,你会想到有如今的成就吗?
A:当初首先为了生存。之后的发展,算是无心插柳吧。
Q:在经营的过程中,是否遭遇瓶颈?
A:当然有瓶颈。APEC之后,逐渐发现在经营过程中,忽略了运营系统、团队建设等基础工作,也缺乏新的高度,尤其急需优秀的管理人才。我觉得,需要停下来聚焦和充电。
Q:你怎么理解品牌建设?
A:关于品牌,第一,要脚踏实地,练好内功;第二,品牌要与文化结合,用哲学思想诠释,中西合璧;第三,品牌要与资本结合,否则发展就没有高度和速度;第四,建立立体架构;第五,需要政府对民族品牌的扶持。
Q:你有过失眠和焦虑吗?
A:我几乎不失眠,很少有焦虑。做企业也是一种修行,考验人的定力。我在东方智慧听大觉悟课程,听了一堂课叫“地道”——大地载物,阳光雨露,有容乃大。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Q:你平时有哪些爱好?
A:我喜欢民歌、古诗词、国画还有书法,这些带给我很多灵感和启发。
Q:你什么时候最开心?
中国教育的世界眼光 篇5
一、顺序·公平
抽签问题也是古典概率中一个历史问题。袋中有a只白球, b只黑球。从中依次摸球, 试求第k次取出的球是白球的概率。
设:A=“第k次取出的球是白球”k=1, 2, …, a+b
解法一:把a只白球和b个黑球看作是不同的, 若把抽出的球依次排成一列, 则每个排列就是试验的一个基本事件, 基本事件数就等于a+b个球的所有全排列共有 (a+b) !,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特点就是在第k个位置上排的一定是白球, 共有a (a+b-1) !。因此,
解法二:把a只白球和b个黑球看作是不同的, 由于考虑第k个球的情况, 所以只需考虑从a+b中抽出k个球即可。因此若把抽出的k球依次排成一列, 则每个排列就是试验的一个基本事件, 基本事件数就等于个球的所有选排列共有Aka+b,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特点就是在第k个位置上排的一定是白球, 共有
从上述两种解法中可以看出抽到白球的概率是, 这个值与顺序k没有关系。对待同一个题目,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使用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多角度、多方向地分析问题, 这样就既可以增加对题目的理解, 又可以开阔我们的思维。这个题目的模型在我们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为了公平常常会进行抽签, 这个值与k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抽签与顺序无关。比如, n张彩票中有一张奖券, 每个人摸到的概率在理论上概率是相等的。当然有人会说, 前面都抽完了后面还有什么意义, 这就我们对概率的理解问题。概率就是我们对未知事件的一种估计, 它最终的结果要么发生, 要么不发生, 只有这两种情况, 概率大的时候就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 容易发生。
在讲完全概率公式后, 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从不同角度继续分析。
设在n张彩票中有一张奖券, 求第二人摸到奖券的概率是多少?
解:记Bi=第i个人摸到奖卷。
根据全概率公式可得:
这个结果仍然跟我们利用古典概型的结果一致, 再次说明了抽签与顺序没有关系。这也就希望大家以后在抽签的时候能“绅士”些!
二、感性·理性
讲完独立性概念, 我就会出这样的课堂讨论:
一个家庭中有若干个小孩, 假设生男生女是等可能的。令A={一个家庭中有男孩、又有女孩}, B={一个家庭中最多有一个女孩}。对下列两种情形, 讨论A与B的独立性:
1. 家庭中有两个小孩。
2. 家庭中有三个小孩。我会首先问学生猜猜这个结果, 课堂总会是一片笑声。我说, 我们每个人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自己的观点。下面看看你们猜的结果是否正确?
分析:情形1的样本空间为:
此种情形下, 事件A、B是不独立的。
情形2的样本空间为:
此种情形下, 事件A、B是独立的。
通过分析会得出:家庭中有两个孩子与三个小孩对于A、B事件它的结果不一样。我就会说, 感性的东西并不可靠, 可靠的是我们的理性。而这种可靠的理性就是建立在我们严格的逻辑推理基础之上。数学课不仅仅是一门枯燥的定理公式, 而是教会我们一种理性的思维方法。
三、偶然·必然
贝努力概型是学习完独立性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型, 也会涉及到概率中两个重要的原理, 小概率事件发生原理和小概率事件不发生原理。在每次试验中, 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 (0<P<1) , 且P很小, 称这种事件为小概率事件。我们在实际中认为, 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不发生的, 称为小概率事件不发生原理。但是在多次试验中是发生的, 又称为小概率事件发生原理。
(用数学证明小概率实际发生原理)
可看作是相互独立的, 从而
原理的解释, 如:高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 我们认为在一次中不发生事故, 但是在一个时间段必然发生事故, 那降低事故的办法就是, 降低p的值。就是说, 我们规范行驶, 以减少在交通中的事故数。换句话说, 这两个原理也解释了我们常说的偶然与必然。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一次发生的概率几乎是0, 可以看作是偶然事情, 但是在众多中必然会发生。偶然中有必然, 必然中伴随着偶然。我们再来分析彩票问题[5]。从01, …, 35中选7个号码.其中7个基本号码, 1个特殊号码。中奖规则如下:
一等:7个基本号码;
二等:6个基本号码+1个特殊号码;
三等:6个基本号码;
四等:5个基本号码+1个特殊号码;
五等:5个基本号码;
六等:4个基本号码+1个特殊号码;
七等:4个基本号码, 或3个基本号码+1个特殊号码。
这个一等奖奖金是500万, 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根据古典概率计算可知一、二、三、四、五、六、七等奖的中奖率分别为:0.149×10-6、1.04×10-6、28.11×10-6、84.32×10-6、1.096×10-3、1.827×10-3、30.4×10-3。
从上面可以得出, 不中奖的概率为0.966515, 中奖概率为0.033485, 中奖概率小于0.05, 说明中奖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中500万的概率非常的小, 可以认为在一次抽奖中是不发生, 但是当买的人非常多的时候, 必有一人中奖。因此, 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彩票问题, 任何人都想着一夜暴富, 不劳而获。我们从概率角度可以看出每个人中500万的概率是0, 因此对待彩票我们可以看作是一次娱乐活动, 中了高兴, 不中就当是为公益事业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四、方差·风险
方差和期望是随机变量非常重要的两个数字特征。在方差课堂教学中, 首先给出一个引例:甲、乙两射手各打了6发子弹, 每发子弹击中的环数分别为:
甲:10, 7, 9, 8, 10, 6
乙:8, 7, 10, 9, 8, 8
问哪一个射手的技术较好?
对于这个问题, 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在分析问题的顺序。在比较了两组数据后, 同学们肯定是想到了数学期望, 结果发现两个甲乙两人的均值都为8.3环, 此时问题陷入了僵局。在均值一致的是时候要反映两人的水平就需考虑稳定程度, 也就是两人的水平的稳定性, 如何反映稳定性呢?就需要考虑他们进一步比较平均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通过具体的实证分析引入了了方差的概念。
再给出方差的一个例题后会分析下面的例子:
某人有一笔资金, 可投两个项目———房地产和商业, 其收益都与市场状态有关。若把未来市场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 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0.2, 0.7, 0.1。通过调查, 该投资者认为投资房地产的收益X (万元) 和投资商业的收益Y (万元) 的分布列为:
请问:该投资者如何投资为好?
解:我们首先考察数学期望 (平均收益) , 可得E (X) =4.0, E (Y) =3.9。从平均收益来看差别不大。下面我们计算它们的各自方差, 他们的标准差为:σ (X) =3.93σ (Y) =1.81.
中国教育的世界眼光 篇6
《新华视点》取得如此良好的收视表现, 足以说明它的策划、编排和节目内容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特点。
1、以犀利的快评解读时事
对于《新华视点》来说, 犀利的“今日快评”是备受观众好评的环节。随着电视观众对于观点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电视新闻节目正在从信息的传递者, 变为观点的提供基地, 电视新闻也正在进入评论员时代。附着在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如何解读, 都需要依靠评论员的声音得以准确的评判和传递。
尽管评论环节在每天的《新华视点》中只有不到三分钟的时间, 但是评论员仍然在极短的时间里表现出对新闻事件核心价值的把握。同时, 以条理清晰、观点鲜明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来。和其他新闻节目的评论环节不同, 《新华视点》的评论, 观点旗帜鲜明, 表达极具张力。在长时间的探索后, 这一环节已经形成了风格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体特点。
从节目效果来看, 小处入手, 做大文章, 构建了《新华视点》的“快评”从选题到评论员表达的合理结构。这一版块, 也经常是节目收视的最高点。
现在, 在编导和评论员的共同努力下, 《新华视点》充满个性的快评环节已经成为整个节目的亮点。也正因为收视的高企, “今日快评”也逐渐形成了版块效应, 并显示出了对前后版块的收视拉动。针对这一现象, 编辑部也开始优化评论功能, 精选评论员及选题, 使评论更有高度、更有深度, 彰显节目的权威性。
2、以世界眼光占据传播制高点
《新华视点》节目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收视, 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眼光的开阔和与其他省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不同视野。
长期以来, 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以关注本地民生为重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按照新闻的接近性原则, 这是无可厚非的, 而且也是地方媒体的必然选择。但毫无疑问, 作为卫视来说, 本地新闻、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的比重一定有所不同。按照新闻立台的整体思路, 黑龙江卫视必然面临与东方卫视等卫星电视频道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迅速脱颖而出, 如何在新闻栏目中提升“龙视”的品牌效应, 这是黑龙江卫视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而显然, 《新华视点》的开播让黑龙江卫视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而新华社是我国的国家通讯社, 更是具有相当实力的世界性通讯社, 拥有雄厚的新闻资源、优秀的采编队伍和先进的新闻理念。但是, 苦于政策的限制, 现在还无法在境内进入有线电视的传送网络之中。选择与各省级卫视合作, 打造自身电视品牌成为新华社发展电视的重要发展模式。
正因为合作双方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 使得《新华视点》能够在一开始就迅速驶上快车道, 引发业内关注。按照双方合作的最初设想, 新华社将与黑龙江电视台共同对新华社的中国新闻名专栏《新华视点》电视版、黑龙江电视台的《今日话题》节目进行整合, 将《新华视点》打造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电视新闻节目。显然, 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 双方成功的互相借力, 搭建了一个广阔的传播平台。
3、在新闻竞争中显出强大的快速反应能力
和其他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不同, 《新华视点》的新闻报道覆盖面极广。从国内来说, 依托几乎无所不在的新华社分支机构, 《新华视点》常常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现场, 这就在短消息之外, 增加了解释性新闻的落点, 使新闻价值能够有效及时的被进一步解读。例如, 乌鲁木齐“7.5”事件刚刚发生不久, 《新华视点》便在第一时间改变当晚的节目原有编排, 打通了整期节目, 通过现场视频和记者电话连线的方式, 全面而迅速地报道了事件真相及当地情况, 真正体现了栏目所追求的新闻第一落点的目标。这次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新华社视频业务的不断发展, 也使得现场报道在电话连线之外, 增加了即时的视频内容。目前, 一些分社已经具备了视频直播条件, 在某些突发事件面前, 演播室和新闻现场可以实现实时的视频互通, 丰富了节目形态, 也使节目的信息量又上一个新台阶。如2010年8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 在《新华视点》节目中演播室与吉林分社记者做了视频连线, 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更能体现出这种效应的是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 节目在直播时连续一周与前方记者做视频连线, 收视率不断攀升, 最高一天达到0.2%, 为节目创办以来最高值。
与此同时, 新华社的国际新闻网络资源也让《新华视点》节目有了更广阔的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平台。自1948年在布拉格建立第一个国外分社以来, 新华社相继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总分社、分社、支社和编辑部, 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聘用了一定数量的外籍报道员。这些海外新闻采集发布网, 每天用中、英、法、西、阿、俄、葡等7种文字24小时不间断发稿。这样优质的资源成为《新华视点》强大的内容支撑, 使得《新华视点》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现在在《新华视点》日常播出的节目中, 国际报道平均能占到1/5左右。每当发生国际重大事件的时候, 节目总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力求通过与现场记者电话连线的方式来求得节目的新闻性、时效性和信息量。尽管开播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但《新华视点》已经表现出了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正在成为中国电视新闻领域中, 一个拥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中国教育的世界眼光 篇7
今天的世界我们已经叫它地球村了。
对我们而言,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都不可能与我们完全无关了, 我们不能面对地球上的风起云涌视而不见、闻如未闻, 不可能再关起门来自顾自地自我发展了, 我们已经融入这个世界。另一方面, 中国的事务、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事件, 又一定要对世界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甚至震动, 世界也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中国的作用、中国的影响, 世界正在一步一步地与中国相互接轨……借用美国人托马斯·弗里特曼说的:世界是平的 (TheWorld Is Flat) 。
1. 厌中国与世界高关联度的客观要求
2006年9月中旬, 发生在西非国家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港的数百吨有毒工业垃圾, 不仅当场熏倒了中国大使, 而且据联合国专家小组的调查, 这些工业垃圾的剧毒污染已通过海洋、湖泊、垃圾倾倒场地等渠道进入了我们的食物链, 我们都在劫难逃了。可见, 一国之生态自然的破坏, 对他国, 哪怕是相距千山万水的国度, 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都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2006年8月份, 发生在泰国的军人政变, 引得东南亚一带也跟着风生水起般地恐慌, 还波及到了当时正处于“倒扁风潮”中的我国台湾省。可见, 一国之政治动荡, 对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影响所及。
2006年9月20日~22日到访我国的美国财长亨利·保尔森, 在其上台伊始的“中国政策讲话”中说得明白:“经济的全球化已经把美中两国的繁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从正面评说的。在美国国会还有一些反面的说法, 就是一些人在那里叨咕人民币升值的事, 他们认为,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人为地低估了40%, 促进了中国的出口, 却使得数百万美国工人失业了!这样的叨咕至今不息。不管正面或反面的说辞, 都在说明西方世界的美国与远东中国的联系密不可分, 至少经济层面的关联度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在2006年9月12日向外界透露:“中国政府已向联合国表示, 愿意向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增兵”。这一消息至少说明, 中国正通过越来越多地介入一些国际性事务, 彰显一个爱好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且也表明, 一国之事务越来越成为国际性事务, 一个国际性事件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世界上相关或不相关的国家和地区。
还有人民币升值问题、苏丹的达尔富尔事件、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问题、朝鲜核试验、伊朗核问题等等, 跟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牵连着, 想摆脱都摆脱不掉。
正像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托马斯·唐纳利和副研究员科林·莫纳汉说的:“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 并认为“中国的崛起本身就会影响国际体系”。[1]
尤其是2009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 很快便成了影响全球的大事件, 多个国家、地区受其影响, 危害不浅, 而且影响至今并未彻底消除。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到: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社会中去, 在国际性或地区性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中国自身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地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密切和深刻,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和世界对中国的影响, 都是前所未有的。
总之, 现在“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 可以导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一气象动力学上的“蝴蝶效应”, 人们是真真切切地在人文社会、经济社会等等进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了。
2. 国际经济政治传播新秩序的需要
无论从国际政治还是国际经济来看, 中国与世界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这正是邓小平在中国推动改革开放的高明之处及其丰硕成果。因为, 当年小平同志在考察中国问题与发展时, 就是把中国置于世界格局下来考察的, 他深知, 解决中国问题离不开世界, 所以中国要对外开放, 就是要世界进入中国、要中国融入世界。这就要求中国无论是参与世界事务、还是处理本国事务, 都要有一种世界眼光。就像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明说的:“今天中国的事情已经和世界的事情连在一起了。你考虑它, 它会考虑你, 没有全球眼光, 肯定走不远的”。[2]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托马斯·唐纳利和副研究员科林·莫纳汉也说:“北京不采用一种全球视野, 就不可能轻易成为一个地区的角色”。[3]
从国际传播秩序和要求来看, 在世界大家庭的全球大合唱中, 少了哪个国家的声部都是不健全、不和谐、不完整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有必要和可能对世界事务发出声音、阐明观点, 中国自己的事务也需要向全球发布、传播, 在国际传播中, 中国也是责无旁贷、不可缺少的参与者。
一个国家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或处理世界性事务时需持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 作为整个国家机器一部分的传播机器, 当然不可以没有全球眼光和世界视野。在这样的形势下, 今天的读者在阅读新闻及其评论的时候, 自然而然地就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中国出现的情况, 世界各国是怎样的呢?我们的做法与国际惯例、世界规则有多大的距离, 别国发生的问题与我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能对这个世界表达一些什么、能做一些什么?
与此同时,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 又是世界性通讯社, 其职责就有一个向世界推介中国、向中国解释世界的任务, 在引导国内舆论、影响国际舆论、塑造中国形象方面, 责无旁贷地要把国内国际连接起来, 阐释中国的内外政策, 发表中国对世界问题的立场、看法、主张。这样, 就要求新华社在传统的以传播新闻信息资讯为主的同时, 也要加入观点传播的部分, 这是新华社参与国际传播与发展的需要, 也是客观传播形势发展、媒体市场变革对新华社提出的需求, 更是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大格局的需要。
不仅提供新闻信息, 也要提供观点信息, 本着这一原则要求, 《新华时评》及其组织机构在2001年应运而生了。主客观的要求, 都注定了包括《新华时评》在内的新华社报道, 没有世界眼光、国际化视野是不应该的, 也是不可能的。
二
我们探讨的世界眼光应是怎样的呢?
1.所谓世界眼光, 就是凡事都要将其置于全球范畴, 在国际化的大视野中进行考察、分析、论说、评判、阐释。比如, 2006年9月1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评论《国内油价下跌为何不与国际接轨》, 就是一篇很有世界眼光的新闻评论。在一些垄断部门为给本部门产品或服务涨价找理由, 动辄拿出“国际惯例”、一出“与世界接轨”的潮流下, 无情地揭露了当着国际上降价的时候, 这些部门却不再提国际惯例, 以及与世界接轨降价的无耻嘴脸和丑恶心态。
同样地, 从国际上的一些动态也可以联系国内的情形, 做些比较、联系、分析, 看看相互之间的动因或影响。新华社在组织报道中, 十分注重对于国内国际关系的统筹把握, 在每日报道中, 都力求把中国发生的事与世界影响结合起来、把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与中国国情联系起来。比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增加中国、韩国、土耳其、墨西哥投票权的决议, 中国所占的投票权从2.98%提升至3.72%。增加投票权意味着增强了中国的声音和代表性, 说明中国的影响力相应增加。对此, 我们不仅发了消息、采访了在新加坡出席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官员, 而且还结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行机制, 做了相对通俗的解读, 并发表言论。比如, 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发生的事情, 总是提醒所有的终审发稿人, 在签发国际稿件时, 要时刻想着国内情况、要研究国内民众的反应, 把所组织的稿件重点放在理性分析和外交大局上, 以引导好国内舆论和民众情绪, 争取对国际舆论发生积极的影响。
2.所谓世界眼光, 就是我们看问题、想事情、出观点、提看法的角度, 不仅要善于纵比还要会横比, 要多角度、多维度、多向度地进行比较鉴别, 得出结论。譬如我们看中国的发展, 今昔纵比已是天壤之别:我们从积弱积贫到总体小康、从商品短缺到商品丰盈, 其变化之大, 确实是翻天覆地的, 但一拿到世界上, 特别是与发达国家横比, 就还是个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知道温总理的“乘除法”, 就是包含这样的意味的。
3.所谓世界眼光, 就是要体现出我们不仅是国家通讯社, 我们还是世界性通讯社, 要始终牢记我们肩上负有的这一职能。这两项职能要求我们, 对内要引导国内舆论、对外要影响国际舆论, 塑造中国对外良好的国际形象。这就要求我们,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 必须要兼顾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 要有国内国际两重思维, 在写作新闻评论暨《新华时评》时, 既要会说中国普通话, 也要会说国际普通话。
4.所谓世界眼光, 就是要放开眼界、胸怀全球、放眼世界。就是要把眼光射向世界甚至射向宇宙, 以此拓宽时评及《新华时评》的评论视角、评论视域, 使我们的时评视野开阔、说理生动, 持论新颖、独特、全面。
2006年9月15日, 中科院发布信息:我国将与印度、尼泊尔和不丹三国科学家一道, 首次实行对喜马拉雅山南坡的综合科考。此次国际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高级工程师陶宝祥说:“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如何研究促进喜马拉雅山地区各国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使喜马拉雅山走廊带更好地为南亚各国的发展提供支撑, 如何建立与完善南亚大通道的作用, 都是本次科学考察的重要任务。”对此类事件, 新闻及评论报道如果没有对相关问题做全面综合的了解和掌握, 怎么能从事并胜任这样的报道?而一些没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的报道, 确实使得许多报道漏洞百出、相形见绌。
三
如何才能使时评及《新华时评》具有世界眼光呢?可以提出这样一些建议———
1.思想上要有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要始终明白职责所在, 牢记所承担的职能, 头脑中始终要有一根弦:遇到事情, 想一想国际上的情形是怎样的、是如何处理的, 已有了哪些成功的范例和失败的教训?运用它山之石, 经过联系、观照、比较、分析, 从中开阔思路、放开眼界、得出结论、找到方向。为此, 要加强对国际问题、国际事务的研究, 要深度研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情况及其理论问题, 增强放眼世界的素养, 提高忠实履行职责的能力。
2.在机制上要有相适应的人员和组织机构。比如, 组建熟悉国际国内事物的专业人员评论部, 组建新华社评论委员会 (日本的不少媒体都有“论说委员会”, 美国也有媒体组建的“社论编辑委员会”等相关的评论策划、组织、撰写机构和人员, 均可借鉴。) 新华社社长田聪明要求:“整合国内国际资源, 建立沟通机制。”新华社副社长何平也有针对性地提出“拆除篱笆墙”, 都有这样的意思。其实, 新华社评论人才很多、实力很大, 而且以新华社遍布世界100多个分支机构的人力资源来看, 传播新闻信息和观点信息、秉持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是有这个可能和绝对优势的, 现在需要的是真正做起来, 真正将新华社分散的新闻评论力量整合起来, 形成新华社评论的“拳头”力量, 真正发挥新华社引领舆论的影响力。
3.在品牌塑造上应着力做大做强做亮《新华时评》。《新华时评》在2006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 以少有的全票获得了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现在应借助这一获奖的契机, 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 将新华社有关国内国际问题的评论都纳入到《新华时评》的框架之中, 使《新华时评》真正成为新华社的《新华时评》。
4.在写作上要纵横捭阖, 力求会说中国普通话, 也要学会用“国际普通话”。要借鉴时评鼻祖梁启超所做的定位:“务为平易畅达, 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 纵笔所至, 略不检束。”以及列宁、毛泽东等政论大家的时评手法和风格:纵横捭阖, 恣肆汪洋, 纵论天下大势。也有许多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可供学习借鉴。在这方面可以举几个例子, 供参考借鉴。
2003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两个评论奖之一的《微笑, 并保持微笑》, 开头就是“用4个英语单词对‘SARS’进行了全新的解释:Smile And Retain Smile”。在文中又引用了“法国哲学家阿兰在他最著名的著作《幸福散论》中说的:‘在医生的药箱里, 没有别的药品比微笑更能带来迅速、和谐的疗效’”。作为一个地方报纸发表的也是评论体裁 (另一篇一等奖是人民日报同体裁、同题材的社论) 的作品, 而能获同一个题材下的最高奖, 其国际化的眼光在此应功不可没。
2006年9月20日的《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写中国卡车司机辛苦奔忙的文章, 翻译过来的题目是《中国运煤司机为世界辛苦》。文中写道:“考虑到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 而煤又是为加工厂提供动力的主要来源, 像朱先生这样的司机可以看作是世界的运煤卡车司机。”一个外国记者写中国工人的情形, 却是与外国的关系连接上的, 说明这位记者是有世界眼光的。[4]
CCTV新闻频道从2006年10月9日开始, 每晚一集地播出电视专题纪录片《1911-再读辛亥》, 一开场就把中国的康乾盛世置于世界各发达国家巨变的大格局下:康熙28年 (1689年) , 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权利法案》;乾隆41年 (1776年) , 美国《独立宣言》发布, 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乔治·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乾隆54年 (1789年) , 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在这个大格局下, 帮助人们认识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背景和意义, 认识我们今天与这些发达国家的差距和症结所在, 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上述事例, 都是可以为评论和《新华时评》的世界眼光提供佐证和参照的, 而真正做到了这些, 时评及《新华时评》才会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结语]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在国际传播新秩序亟待重新建立的形势下, 在媒体市场和受众需求的条件下, 中国的新闻评论、时评及《新华时评》, 都必须持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 在世界大格局下观察事物、考虑问题、传播信息、发表看法、阐明主张、引领舆论, 并进而参与到国际经济、政治、新闻传播新秩序的重建与确立中, 发挥传媒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展望》2007年4月号, 美国企业研究所出版。
[2]《中国企业家》2006年3月号。
[3]同[1]
【中国教育的世界眼光】推荐阅读:
「家庭教育」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07-05
中国教育的科学理念06-20
情境教育的中国特色07-26
创业教育的中国故事09-27
中国的希望在教育01-13
谈中国教育的发展05-17
中国的大学教育的发展10-26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12-14
中国画的教育问题05-12
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