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途径

2024-09-28

内涵途径(精选12篇)

内涵途径 篇1

民生问题涉及社会各个领域, 涉及群众方方面面。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民生问题不仅其内涵在不断发展, 而且其构成要素也在不断变化, 既有政治的又有经济的, 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质的, 既有文化的又有生活的等等。但就目前而言, 权威部门对民生问题还没有确切的定论。结合档案工作, 民生领域的档案涉及哪些内容、涵盖哪些方面,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着力探索、全面理解。

笔者认为,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所谓民生档案, 指的是那些与公众生产、生活利益直接相关的档案。民生档案主要应涉及以下领域及内容:民主政治档案, 包括公民在参与民主选举、保障权益、涉及个人利益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社会保障档案, 包括公民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收入分配、养老保险、生产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国企转制档案, 包括国企转制后企业资产评估、流向、转让、拍卖、重组以及职工安置、分流、政策处理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教育卫生档案, 包括学校教育收费、学生招录、公平施教以及群众看病、就诊、医保、医患处理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安居乐业档案, 包括土地承包、拆迁征用、房屋权属、山林延包、移民安置、人口婚姻、转业复退、知青安置、环境居住、食品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公共服务档案, 包括公民在出行、旅游、休闲、娱乐、办事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

做好民生档案工作, 是档案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 各级档案部门责无旁贷。我们要站在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 充分认识做好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增强建立民生档案的自觉性。

1. 努力营造推进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按照统一分工、分级管理的原则, 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领导, 积极宣传民生档案工作在改善民生、和谐民生、促进民生中的作用, 努力营造关乎民生、善解民忧的良好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摸情况、订规划、搞试点、出政策、抓重点, 实现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稳步推进。要围绕民情、民需、民意, 积极开展档案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四进”活动, 组织和发动基层干部群众踊跃参加。民生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政、卫生、教育、国土资源、环保、房管等作为民生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导下, 认真履行本部门民生档案的管理职能, 积极配合本级档案部门做好各自工作, 要健全工作网络、寻找服务载体、拓宽工作渠道, 努力实现各系统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互动。

2. 要建立完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

档案馆 (室) 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 加大政府已公开现行文件的收集力度, 重新认识所有与普通百姓、民生有关的各种专业档案的价值, 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收集齐全, 认真管好, 让档案资源体系能够覆盖民生的各个领域, 覆盖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建设面向民生的多元化馆 (室) 藏体系, 把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档案及数据纳入接收范围, 优先编制社会保险、医疗改革、土地房屋权属、消费权益保护、妇女权益保护等民生档案专题目录, 优先建设婚姻档案、知青档案、公证档案等民生档案数据库。

3. 要加强对民生档案管理部门和单位的监督指导。

重点抓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保障档案、就业人员档案、失业人员档案、房地产档案、婚姻档案、城市拆迁档案、环境监测档案、食品安全档案、学籍档案和企业职工档案等民生档案, 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 建立健全民生档案工作的管理制度体系。

4. 要加强对村和社区等基层组织民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

要把与农民利益相关的土地承包档案、山林延包档案、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农民建房档案、农村养老保险档案、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档案、失地农民档案、农村换届选举档案等列入管理重点, 推进村务公开, 为维护农民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依据;同时, 要把反映社区低保及困难家庭、再就业职工、居民健康保健、特殊群体、社会救助以及相关政策等情况的档案收集全、管理好, 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5. 要加强民生档案业务建设, 建立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各级档案馆和各级民生档案管理部门要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档案纳入本单位信息公开范围, 规范归档机制, 健全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要求等制度, 完善民生档案整理、检索目录编制、档案数字化、档案鉴定销毁、移交进馆等业务标准。同时, 要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手段, 深化民生档案的利用、公开工作, 在做好日常服务的基础上, 逐步实行函电代查、网上查询、热线服务、休息日服务等人性化服务方式, 把所有涉及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直接现实利益的档案优先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利用, 使档案的利用体系能够便捷高效地为民生服务, 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内涵途径 篇2

罗骋 湖北经济学院

摘要:中国梦是当今各界共同讨论的热点问题,中国梦如何由来,如何发展,其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文章拟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关键词:中国梦 内涵 途径

一、中国梦的提出背景:

关于中国梦的最早官方提出,是2012 年 11 月 29 日,当时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后来,在2013 年 3 月 17 日,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九次提到“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3月23日,首次造访俄罗斯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又一次提到了中国梦,并且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呢?

二、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第一、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国家富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只有成为强国,才有实力和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需要把握世界主题,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筑世界一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要提升国际政治地位,在参与全球事务中大有作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以全球视野扩大“中国创造”,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文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人才强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广纳天下英才。

第二、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民族振兴主要是民族精神的振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民族精神还是标志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的源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中,孕育和凝结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为基本特征的民族精神。但是,近代中国却出现了民族精神的失落和颓废。政府统治腐败,外国势力入侵,民族精神不振,中华民族振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危机,有不少仁人志士奔走呼号、唤醒民众,呼吁民族的振兴。鸦片战争后,启蒙思想家魏源就指出:清政府之所以政治衰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人心之寐患”。这些论断无一不在说明:在民族发展的关键时期,重振民族精神,对民族振兴何其重要,何其紧迫。

第三、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人民幸福是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的聚集点,也是实现梦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民生的改善与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第一,党的领导为中国梦引领导航。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牺牲确立的。今天,我们依旧要坚持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为中国梦引领起航。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共产党的领导。其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需要共产党的领导。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不难看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往往是国力富强,人民安居的大好时期。千百年广为传颂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莫不如此。反之,国家分裂、民族阋墙的时期、往往也是国力衰微,人民苦堪的悲痛时期。在我国当前,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梦梦想成真,就必须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不可能保持这种社会政治局面的出现,也就无法保证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其二,组织和团结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群众的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只有汇集全国各族人民的全体智慧和力量,才能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实现这样的团结,就必须要求我们党用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第二,特色道路为中国梦扬帆启航。

党近百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道路选择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也着重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尤其是在中国这么一个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国家,走什么样的复兴之路,是一项极为艰难的选择。反观中国近来历史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也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无数仁人志士都对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可惜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做的科学选择,是一条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事实也充分证明,在当今中国,没有别的旗帜,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没有别的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没有别的理论,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引领中国人民的前进和发展。

第三,理想信念为中国梦凝心聚力。

理想信念,是照耀人类前进的灯塔。党的理想,既是广大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人生指南,也是团结和鼓舞人民开创事业的奋进号角,更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是中国梦顺利实现的坚强保证。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理想的本质,就历史进程来说,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实现更科学的发展状态,创造更幸福的美好生活;就最终形态来说,就是建设极其完善的社会制度,达到极其快速的发展水平,实现全体民众的自由发展。所以小平同志也频频说,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我们才能团结起来,实现共产主义。由此可见,理想信念具有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就是靠着这个理想,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凝聚了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团结在了党的周围,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是靠着这个理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呕心沥血,无私奉献,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也坚信,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同样能靠着这个理想,凝心聚力,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而铸就更加辉煌的事业。

第四,人民群众为中国梦铸就辉煌。

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所以,必须重视普通民众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历史一再证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法宝。在全国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形势下,群众路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法宝。这就要求我们党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结合起来,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为实现中国梦共铸辉煌。

作者姓名:罗骋 职

称:副教授 邮

英语应用能力的内涵及培养途径 篇3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 内涵 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何建乐(1963- ),男,浙江诸暨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浙江 绍兴 312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10-02

一、引言

教育部2000年2号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表述:“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也十分明确:“培养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人文知识和素养、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外事、经贸、旅游等涉外业务活动的高层次应用型英语人才。”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设置的核心,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是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语言教学目标。

二、英语应用能力的内涵分析

对什么是英语应用能力这个问题,用一个简单的定义作为答案是难以表达出科学完整的概念的。我们认为“英语应用能力”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是英语交际能力,第二是英语从业能力,第三是英语获证能力。“英语交际能力”是指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或笔头交际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英语从业能力”是指能够运用英语去从事某个职业的能力。“英语获证能力”是指能够运用英语去获取相关证书的能力。这里说明一点,运用英语获取相关证书,也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体现,这应该不同于应试能力,学生的考证能力除包括一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英语水平,也就是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就业市场如此看重英语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也充分说明了这些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当然三个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更多的是相互

依赖的关系。

三、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构建一个有利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设置一个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相符合的课程体系,合适的课程体系是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因此,英语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可设置三个课程群,即英语交际能力课程群、英语从业能力课程群和英语获证能力课程群。设置这三个课程群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设置符合相应能力培养的课程实现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英语交际能力课程群。可以开设英语精读和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必修课和英语高级视听说、应用文写作技巧、报刊阅读、网上阅读、交际技巧、英语演讲技巧等选修课。必修课学时和课程要少而精,选修课学时和课程要多而广。

2.英语从业能力课程群。可以开设国际贸易、英语教育、旅游管理、语言文学、应用翻译等多个方向课程群供学生任选其一。每个方向开设5~6门从业实践性较强的必修课,如“国际贸易”方向可以开设:外经贸谈判与翻译、外贸函电与单证报关、进出口实务操作、外企商务交际技巧、外事服务、外贸英语等。同时可以为每一个方向的学生开设行业英语系列选修课程,如外贸英语、旅游英语、银行英语、物流英语、法律英语、文秘英语、会展英语、营销英语、财会英语、计算机英语、纺织英语、服装英语、金融英语、商业英语、宾馆英语等。设置这些行业英语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学生的英语从业竞争力。

3.英语获证能力课程群。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期开设不同的考证科目,合班(2个班级)按英语水平分层上课,都是限制性选修课,但学生如提前获取相应证书可以免修并提前获得学分。

(二)选用和编写符合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教材及教辅材料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首先应选用或者自编能满足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要求的教材,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应十分密切。这样的教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有效地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服务。

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些课程,国家已有比较好的规划教材,多年来一直在使用,效果也较好,可以继续选用,但应该编写大量的辅导材料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英语从业能力培养的所有课程教材都应该选用原版教材或国内编写的全英语教材,教材内容应该与从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这些教材也可以根据从业能力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增删和重组。现在还没有英语获证能力培养方面的考证教学用书,市场上只有大量的全真和模拟试卷。这类考证教学用书可以组织专家编写,以各类考证大纲为准绳,做到内容与考证大纲相结合、练习与考证题型相结合、难度与考证要求相结合,体现针对性、实战性、能力性和切合性等特征,可采用梯度渐进式,由浅入深编写,做到每学期都有相应的考证用书。

(三)建立一支能胜任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团队

1.建设一支SPT教学团队。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水平是培养学生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关键。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必须建设三支能胜任培养任务的SPT教学团队。

第一支教学团队应该是S团队,S英语代表Skilled,它的意思是教师的英语交际能力相当强或听、说、读、写、译技能相当熟练,这支队伍应该由优秀的内教和具有丰富教学经历的外教组成,他们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要求分工执教,共同承担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任务。

第二支教学团队应该是P团队,P英语代表Professional,它的意思是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以及职业教学和专业教学能力强,也就是说教师应具有运用英语开展专业课教学的能力,这支教学团队应该由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专业课内教和能胜任专业课教学的外教组成,当然也可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或作专题讲座。对这个教学团队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教师既会英语又懂专业,才能培养出学生运用英语去从事某个职业的能力。

第三支教学团队应该是T团队,T英语代表Test,它表示测试和考试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证书考试,这支教学团队应该具有证书考试的研究能力、辅导能力、传授答题技巧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能培养学生获取英语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这支教学团队要通过考试选拔,同时每年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去培训,学习辅导技巧,了解考试动态。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教师的作用很重要,一支具有“授之以渔”能力的SPT教学团队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我们要鼓励教师跨团队开展教学与研究,SPT教学团队的教师应该具有一专多能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

2.建立SPT名师制。每学年开展一次SPT名师评比活动,SPT名师可以分一星、二星和三星,能胜任一个能力培养的优秀教师可评为一星,能胜任两个能力培养的优秀教师可评为二星,能胜任三个能力培养的优秀教师可评为三星。对三星教师学院要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倾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选课机会,教师才会有竞争意识,教学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四)积极进行满足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

英语教学模式应该紧紧围绕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展开,积极开展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英语应用能力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而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大量的实际操练获得。因此,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要彻底改变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创造一个教师忙、学生更忙的教与学的环境。(1)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第一课堂主要起到传道、解惑的作用,第二课堂应该是语言技能训练的主战场,应经常性地开展英语文化节、英语小品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比赛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2)对英语从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开展团队项目学习、专题讲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等多种方式进行。英语从业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大量的实战训练,真正把所学的英语技能和实际工作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应该积极开辟第三课堂,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行业,提高其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运用英语从事相关职业创造零距离的能力。(3)对英语获证能力的培养。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外学习、课内考试加技巧分析的形式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应是学生能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能够完成课堂上无法完成的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能够随时记录、了解、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从而能督促学生积极学习,促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一个较快提高。

总之,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语言从业能力、考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五)抓好精品课程建设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落脚点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的课程建设规划、一流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的教材和教辅资料、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因此,抓精品课程建设是最好的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途径。

精品课程应该分层次,可以是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也可以有二级学院级,不同的层次可以提不同的建设要求。每门英语课程都可以按照相应的建设目标和要求进行建设,建设条件成熟一门申报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三个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其实就是三个能力培养的实施过程,更是三个能力培养最有力的监控和管理过程。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英语应用能力评价体系

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1.建立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传统的教育评价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要打破以笔试成绩为终结性评价依据的评价概念,增加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生的评价、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评价等。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这种过程性评价在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只有做到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发展性和有效性,真正使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质量才有保障。

2.建立以英语应用能力为中心的SPT能力评估体系。这里的SPT是Systems of Practical Tests的缩写,意思是应用能力测试体系。如何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首先应成立一个英语应用能力评估中心,中心对英语应用能力进行目标分解,制定出英语应用能力评估大纲,评估形式可多种多样,评估时间为每学期末。英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英语从业能力和英语获证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相应的考证成绩给予相应的学分。英语应用能力目标可以分ABCD四个等级,对获得不同等级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证书和学分。

3.建立证书奖励学分机制。对提前拿到英语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给予较多的奖励学分。证书不能完全代表能力,但也不能说没有证书就没有能力。就业市场看重证书,或许是因为证书是唯一能证明能力的尺码。更重要的是这些证书社会上公认,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标准,学校标准应该为社会标准服务。学生为了获得奖励学分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必须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习潜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多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总之,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不是一句口号。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写、教师的选用培养提高引进、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实践教学的深化、精品课程建设的投入、评估形式的转变、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等都需要彻底的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5(4).

[4]张荛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建筑节能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篇4

一、民用建筑节能的内涵

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其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活动,是整个建筑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其内涵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目前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将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核能,而我国的能源问题则更加严重。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问题:一是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量低;二是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吨;三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四是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三、我国建筑节能所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发育迟缓。

目前我国节能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善、进展困难,缺乏市场监督和管理机制,市场秩序混乱,致使节能建筑无法遵循正常的竞争准则进行交易,节能建筑在市场中往往受到传统建筑的排挤,难以占据市场份额;建筑节能技术、材料和人才市场尚未建立,无法为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和后备力量。我国节能建筑市场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节能增量成本、节能效果变化较大,节能收益时间长,难于进行成本和收益估算,现有节能建筑的真实价值不能在市场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缺乏市场引导和积极激励政策,导致房地产开发市场建筑节能指标的变化不敏感。

(二)新建建筑节能政策执行力度小。

建筑节能工作涉及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时间审查、开工许可、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房屋销售许可核准等多个监管环节,大多数地区比较重视施工图节能时间审查环节,而对其他环节比较忽视。由于相对建筑法规颁布和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我国新建建筑在施工图节能设计市场环节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都大幅度增加,但由于建筑节能建设没有形成体系、建筑节能时间和施工人员的建设水平较低、政府对节能设计实际执行的监管手段仍然还没跟上,时间合格率的升高并没有带来实际建筑节能效果的大幅提升,新建建筑节能50%的合格率还很低。

(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大。

由于既有建筑市场保有量大,节能改造涉及供热体制改革、改造成本等多方面的问题,故而难度大,绝大多数依然是非节能建筑,仍在浪费着大量的能源。据调查显示,居民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持愿意态度的比例为58%,愿意进行既有建筑建筑节能改造,接近74%的居民只愿意承担10%以下的改造成本。可见如果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既有居住建筑的改造是很难推动的。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业主对节能改造成本的承受力较高,对推行公共建筑改造配合意愿较强,能够作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突破口。

(四)节能技术利用率低。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实施节能战略以来,我国在通风技术、遮阳技术、太阳能技术、中水系统技术、地源热泵技术、节能墙体材料、节能门窗和供热制冷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科研成果。但是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多数仅仅是作为学术论文使用,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率极低,研究开发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配套,不能完全解决耐久性、防火、外贴墙砖、修补维护等技术细节问题,导致业主在节能技术选择上有顾虑。

四、我国建筑节能的措施及途径

(一)建筑节能设计是关键。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建筑节能设计是全面的建筑节能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设计师紧跟时代步伐,了解相关技术发展,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及时了解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地貌、自然通风、使用太阳能,减少资源的消耗,为实现建筑节能走好坚实的第一步。

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回水中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特点,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且做到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一个成功的节能建筑是一个能够与生物圈中的自然系统紧密结合,并且对这这些系统有极少破坏性而最大限度积极影响的设计。可以说,为了从根源上降低能耗,打造节能建筑是设计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1.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2)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

(3)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

2.单体的节能设计。

单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以及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1)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功能的同时,通过对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2)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

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以改善室内保温、通风、采光等微气候条件,达到节能目的。

(3)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

(二) 政策是保障。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调节不是万能的,只有恰当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政府应采取强制性和鼓励性并存的政策推动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把推广建筑节能适用技术作为提高居民舒适性的突破口,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推进建筑节能的开展,实现国家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建筑节能是政府承担公共事物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除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信息、节能标准,技术推广等措施外,还应进一步考虑长期的能源价格政策,用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来设计和引导,使能源供需和管理机制重新融合,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老百姓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收效并不显著,表现在节能建筑比例不高,发展速度不够快,公众认知度较低。因此,要求各地有关部门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编制地区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相关设计标准,推动建筑节能适用技术的推广。并采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针对不同的市场主体、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特点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如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激发市场行为主体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全民参与是根本。

建筑节能不是单靠少数人或者少数群体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全民运动,是需要所有个体一起参与才能完成的。人生命的几十年中,有80%的时间呆在室内,人类居住地实质是室内空间。人们创造的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健康,要使建筑的内部能够支持健康、高效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是关键。人类不能脱离全球系统,而是应该通过生态学的规律被整合到这个系统中来,形成人类、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结合。我国在2007年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观念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节能之路才能更加开阔。

五、结语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 篇5

摘要: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科学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关键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增强民族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建设适当的国防力量 关键词:中国梦;科学内涵;实现路径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国梦”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 年 3 月 17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总书记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科学内涵

党十八大以后,“中国梦”已经成为13亿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一时间,梦想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可能世界。每个人都拥有梦想,这里重点讨论的是关于社会的集体梦想。这种宏大梦想有两个重要旨归,它首先是关于整个社会和生活制度的想象,为全民构筑一个充满希冀的理想国,一个链接个人幸福的集体幸福;其次因为梦想所具有的号召力,它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导引着现实的方向,它成为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具有现实影响的一个政治问题,无论梦想是否实现,其作为影响现实的力量成为了现实的一部分。可以说,梦想是现实之势。

二、“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

纵观世界历史不难发现,凡大国崛起阶段,都有一个明显标志,即以博大的 梦想引领浩瀚的征程。当年的“英国梦”带动了工业革命以来“以科技拉动发展”的历史车轮;“美国梦”则以“奋斗就有机会”感召国民,成就了该国历史的一段快速上升期。在中国崛起之际,“中国梦”同样是统摄国家、民族、个人的引路旗帜与价值罗盘。

十八大后,“中国梦”恰逢其时的高调提出,有其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历史背景。它用梦的维度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做了全新的诊释和解读,这就是发展强大后的中国,完成新老交替后的中国,到底要给自己一个怎样的形象定位?要走怎样的道路,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行,这是一个关于发展模式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精神凝聚的问题,当代中国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究竟是怎样的?重新设想“中国”的问题所以富有挑战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用来思考描述各种事情的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基本上都是西方所定义的。这意味着中国必须要以独有方式为自身构想一幅充满希望的发展蓝图,构建一套承载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系,而且还需要做出一份对于世界的承诺,因为中国必须成为一个为世界负责任有所担当的大国。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梦”,一个能够和西方话语分庭抗礼的价值体系,冀图于以中国式成长给中国国民带来个体成长,运筹于以东方式智慧探索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致力于为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样式,勿容置疑,“中国梦”将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开辟美好前景。

三、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是人生期望达到的一种高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追求,她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有着深刻的内涵。

科学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简而言之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具体内容来看包括国强和民富,而且国强和民富是辨证不可分的关系。国家富强才能为人民富裕提供保障,人民富裕安康国家才能有富强的基础。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梦来源于对昨天与今天的比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关键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三位一体”的 2 统一,是强国梦、复兴梦、幸福梦的有机结合。

1、国家梦:国家富强

中国梦的提出,不是新一届领导人要标新立异,而是源于事物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尝因为落后而造成的屈辱与痛苦,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历史教训使得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懂得国家富强的意义。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抒写的“中国故事”和创造的“中国奇迹”,展现出宏大叙事的中国元素,根源于我们国家实现了初步的繁荣富强"历史与现实的启示,更加坚定我们所要实现的中国梦,首先就是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国梦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是建立在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具体勾画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这就把“中国梦”的具体内容,包括路线图、时间表都给列了出来。这一梦想集中体现了“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下推进各项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民族梦:民族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五千年文明的星火传承造就了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中国经济规模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巨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儿女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探寻。

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中国梦要实现的伟大民族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耀与辉煌,更不是追求世界霸权和唯我独尊的霸主地位,而是要让曾经饱受沧桑、历经磨难的中国人民能够再次为世界现代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人民有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人民康居乐业,中国人民有能力通过自己成功的实践来科学定义价值观和现代性,也能成为世界发展新模式、新制度和新标准的示范者和践行者。中国梦要实现的民族复兴,和美国梦、欧洲梦没有必然的冲突,3 也不是要取而代之,中国梦和美国梦在“具体内涵、文化背景、根本价值、实现路径、实现目标、前景、产生影响”等方面都有不同,它是要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通过中国梦来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提振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世界文明增光添彩。

3、人民梦: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梦就是实现人民幸福,人民幸福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首先,人民幸福要关注民生。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初步实现了康居乐业。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由于历史文化和政策机制的原因,伴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民生问题,如上学难、看病贵、住房难、食品安全、生存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人民幸福就是一句空话,人民梦也难以实现“共筑中国梦,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民生的持续改善,这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其次,人民幸福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创造的过程,还是人们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更是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生动体现。“中国梦”有其物质的一面,但不限于物质,而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它展现的是13亿中国人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最后,人民幸福最终体现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未来社会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从经济、政治、文化、人自身等方面不断加以推进和提升。中国梦的实现,既离不开普通大众的支持,也是由无数个体的梦汇聚而成。人民幸福,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二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它们的产生虽然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国梦。三是要坚持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

历史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大家实现中国梦。历史终究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通过

28年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夯实了中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36多年使我国进入世界各国的前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正确选择。在实现中国梦的这一伟大事业中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作为执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

3、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单纯的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是不能实现中国梦的,必须调动所有中国人的积极性。而要调动所有中国人的积极性就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和安居乐业。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是中国梦的目的,同时实现人民安居乐业也实现中国梦的手段。要实现中国梦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回避矛盾,掩耳盗铃。需要我们积极解决诸如收入分配不公,住房价格畸高,经济发展结构不优,生态脆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各种问题。

4、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或者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到生死攸关的时候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增大,速度的不断增快、资源、生态已经不堪重负。因此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那些污染小,附加值高的产业。当前中国的生态承受也已经到了极限。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概 5 念,即“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5、不断增强民族的创新力

当今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力的竞争。一是要坚持中国特色创新发展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二是要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充分发挥我们创新的后发赶超优势,抢占创新的制高点。

6、建设一支与国家规模相适应的国防力量

军队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内涵途径 篇6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法治目标;和谐社会

依法治国理念早在党的十五次会议上就被提出,并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直至党的十八次会议上仍被摆在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再次重申,可见依法治国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中,自依法治国方略被党和国家提出以来,从制度建设和法治观念建设方面来看,我国的法治建设向前迈进了较大的一步。不过,法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国家工程,要想真正实现还需要持久不懈的探索,为此,笔者就依法治国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对依法治国的必要性认识

1.加强依法治国是落实党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的需要

要想全面贯彻党的各项基本政策与方针,就需要依靠依法治国理念的全面实践。首先,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改革成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任务,而要想完成这一任务,推进依法治国是必不可少的。在之前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在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之后,党的性质发生了转变,由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党及时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在党的这一转变后,随之便有一系列新的战略方针与政策的制定出台,而这些方针与政策的落实只有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下才能正确实施,不至于偏离轨道。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

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治国。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个集体的重要手段首先就应该是制度,而面对国家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集体,就需要一套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制度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在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法律可以规范国家的行为与民众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党各项事务的有序进行,才能确保我党的执政地位不会动摇,使得党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执政职能,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面发展,最终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从而形成—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这一阶段性目标要在2020年实现,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而依法治国同样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使这些领域一切事务的运转步入正轨的治理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方略,而在目前这个社会转型阶段,又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与不规范的因素,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依法治国的实施可以起到很好的矫正作用,真正消除这一系列不利因素。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这依法治国一方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要想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需要全面推行依法治国。

4.依法治国是反腐利器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法治反腐的讲话为未来的反腐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新路径。近年来,不少贪腐官员纷纷落马,上至“老虎”级腐败官员,下至一般的科级干部,只要其不顾党纪国法而滥用权力,就难以逃脱法律与人民的审判。陈水扁曾身份何等尊贵,贵为一朝天子的他却也被迫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台湾社会之所以能惩治他的种种罪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台湾有着良好的法治环境。

中央反腐运动进行多年,而只有在近两年才见成效,这其中与依法治国的大力推进有莫大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自依法治国理念被再次搬上议事日程以来,从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反腐事例无不佐证了依法治国在反腐上的力度。权力天生具有扩张性,腐败正是权力扩张后的一种主要表现,而法律天生具有约束力与强制力,可以说是权力的枷锁。因此,反腐倡廉离不开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本身首先也应从以法治吏着手。

二、对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认识

1.依法治国。必须依法执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上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构想,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实现这一伟大构想的核心力量,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共产党只有以身作则、依法执政,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才能取得良好的执政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为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辟一片优质的土壤。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党依法执政的重要性,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且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表明了其坚定决心,指出要推进依法治国,首先应做好依法执政,李克强总理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应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些无不表明了依法执政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2.依法治国,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培育法治体系的土壤,因此,各个国家的法治体系会因国情而异。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道路相比,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明显与其不同,中国有着独特的近现代历史,历经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长期以来积累的法律理念、公序良俗都有着其独特的属性,在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国家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些独特性才使得中国形成的法治体系也有其自身的个性,这样一来,在依法治国过程中就必须以中国实际为落脚点。

nlc202309032124

3.依法治国,必须与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贯穿始终。坚持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不仅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都必须坚持这三者的统的要求。在实践中,要想全面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以及政策,就必须坚持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制度和法律的框架下实践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通过政治和法律制度来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驾护航。

三、依法治国的实践途径

1.培养民众的法律信仰

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一把利剑,理应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这一威慑力不仅要影响国家公权力,还要对一般民众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要想是法律产生威慑作用,首先就应该让民众产生对法律的认同感,从而上升到信仰层面,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身行为,因此,培养民众对法律的信仰对于依法治国的推进而言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依法治国的实现本身就是为了使整个国家都在法律的框架下高效运转,倘若让每个民众都产生法律信仰,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那么人们的社会生活就会变得十分和谐,市场经济也会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转。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便会减少很多阻碍,不仅如此,反而会在社会民众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顺利进行,加速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2.确保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按照主权在民的精神,全体公民才是依法治国真正的主体,因此,要想顺利实施依法治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就应该在依法治国过程中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即“民主法制化”,通过建立和遵守法治秩序来保障公民的参与权。这样一来,立法工作的开展就成了一大重要任务,诸如社团法、请愿法、申诉法、新闻法、人大监督法等一系列落实公民政治权利、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立法工作的开展,真正从保障公民权利这一立法精神上来落实公民的一系列参政权利,使其正当权利能够得以实现,从而真正地实现主人翁地位,更好地参与依法治国,使依法治国在全民的力量下得以有序进行。

3.强化依法治国的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虽尚存不足,但总体而言还是具有较大的运行价值的,现价段,缺乏良好的监督机制才是关键问题,正是由于监督机制的缺乏才导致一些比较完善的制度与法律难以发挥本身的效用,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过程中,这将成为一大重要阻碍。笔者认为,要想建立健全的监督体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增加改革的深度,加强对全力的制约,建立立法机关、政府以及司法机关权力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其次,应通过法律真正落实公民的各项全力,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知情权,使其能够更好地监督国家机关各项职能的行使,避免各个国家机关在依法治国过程中有所懈怠甚至加以阻碍。最后,应发挥舆论监督的效力,允许民众组织专门的机构来对党依法执政以及国家机关依法治国进行全面监督。通过群众监督、机构监督以及公权力的自觉约束这三大机制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有效地监督网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依法治国在正常轨道上运行。

4.农村的依法治理

总体而言,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增无减。就法律层面来看,城乡差距之所以会在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扩大,主要还是因为国家对城乡在各个方面的区别对待甚至是不平等待遇,城镇居民在教育、劳动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社会保障权利都优于农民。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征地活动成了推进城市化的主旋律,这样一来,法律的不及时跟进就会使得农民的土地权利也失去保障。要想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首先应该使公民的权利得到同等程度的保障,因此,对于处于较低层的农民,应给予积极、全面的权利保障,通过法律落实农民的各项权利,如完善土地征用的有关法律,加强立法审查,对于一些会扩大城乡差距、限制农民权利的法律应予以清除,使农村在法律的保障下得以快速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国家的治理效果。

四、结语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依法治国是必经之路,并且唯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加快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总之,依法治国是我国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的关键任务。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快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培养民众的法律信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依法治国的实施培育一片优质的土壤。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与培育途径 篇7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解读与角色定位

农民究竟是一种身份还是一种职业?目前正处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与归因分析中。按理, 农民是一种等同于工人、教师、科研工作者、职业医生、职业律师的职业, 但长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设计安排和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却使农民成了一种固化的身份或社会等级。人们一提到农民, 就自然而然的与贫穷、愚昧、守旧、弱势联系在一起, 天生不是农民的求业者绝不会自愿选择当农民, 无奈成为农民的从业者却总想千方百计脱离农民, 久而久之, 农民便成了中国社会人数最多、地位最低、生存状态最差的弱势群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农民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在发生变化,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身份农民尽管都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 但他们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 它强调的是社会对人的等级秩序划分;新型职业农民则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 它是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职业类型。从职业意义上看, 新型职业农民相比传统农民而言, 一般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长期居住在农村, 占有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土地, 并依靠社会化服务, 从事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二是把务农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 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 从事农业经营不是无奈的选择, 也不是短期行为, 而是自觉自愿的基于自身价值追求的理性抉择;三是农业经营收入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他们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 能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追求自身报酬最大化, 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收入;四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经营能力,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农业的经营理念, 他们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而且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由此可以看出, 传统农民是“世袭”的, 具有强制性, 不可选择性。新型职业农民则是自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自我选择的, 具有自主性。传统农民是“土生土长”的, 一般难以流动, 具有封闭型;新型职业农民既可以是当地人员, 也可以是外来农民、甚至是城镇居民, 他们可以自由流动, 具有开放性。传统农民对自身从事农业生产的科学文化素养、资金技术条件几乎没什么要求, 新型职业农民则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经营能力、业务素质、资金投入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具有很强的约束性。所以, 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 新型职业农民是专业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活动, 能够自主选择、充分就业, 取得社会平均收益, 得到公正社会待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农业从业者。按其工作性质, 一般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农民三种职业类型。“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 是指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本单元, 充分依靠农村社会化服务, 开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生产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业企业主、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和农村种养大户等。“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 是指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 专业从事某一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骨干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 则是指在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中或个体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主要包括跨区作业的农机手、专业化防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水利员、园艺工、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村信息员及全科农技员等。“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是全能型、典型的职业农民, 是现代农业中的“白领”“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中的“蓝领”, 他们是“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依靠力量, 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骨干农民。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途径与主要举措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出面, 从环境、制度、政策、资源、机制、措施等各方面进行引导、扶持与推动, 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合格的生产经营主体和后继者。因此, 各地要以保证农业后继有人为目标, 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通过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或立足农业产业自主创业, 支持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招录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的“农二代”, 以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 要把回乡务农创业的大学生、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作为当前农业后继者的培养重点, 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具体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㈠选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

首先, 各地要结合当地区域、产业特点, 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和骨干成员中, 遴选出一批有强烈兴农志向、农业情缘, 愿意长期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或准农民,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培育对象。选出的培育对象年龄应在45岁以下,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从事现代农业的经营意识, 愿意以经营农业为固定或终身职业, 并具有一定农业产业基础。在这方面应借鉴日韩法人经营组织的培育经验, 要特别注重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与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其次, 需要解决中国农业继承者的问题。要从欲回乡围绕农业产业创业的农民工、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中选择培育对象, 并对其进行培育、引导与扶持, 鼓励他们以农为本, 肩负起发展农业的历史使命。

㈡创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

应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农民教育规律和学习特点, 采取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教育培训方式, 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 实现就地就近培养, 让农民方便、快捷地接受教育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观摩相结合, 产学交替, 实践导引, 多形式教育培训职业农民, 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并通过建立“政府投入、项目支撑、以县为主、目标管理”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专项经费支持。

㈢实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内容

农民教育培训要接地气, 应分产业研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要求, 应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农村实用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 围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关键环节确定培训内容, 应立足各地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民的实际需要, 将培养内容与地方主导产业紧密结合, 围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组织形式所需的实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能力、市场营销知识、政策法规知识以及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等开展教育培训, 同时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培养, 以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㈣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

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要遵循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动态管理和与扶持政策挂钩的原则, 根据产业发展水平和生产要求, 提出包括知识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 建立认定程序和个人档案管理制度;探索与认定制度相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及退出机制, 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管理办法, 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动态管理, 开展经常性培训和跟踪服务, 帮助其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引导其更好地履行责任义务。

㈤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政策

加强部门协调, 形成合力, 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的配套扶持政策。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 要在土地流转、财政支农项目和惠农政策、税收、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给予扶持;相关农业支持政策和新增农业补贴要向种养大户、规模化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倾斜;要稳定现有职业农民队伍, 用优惠政策吸引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企业业主扎根农村, 围绕农业产业创业兴业, 以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㈥营造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环境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及实现途径 篇8

关于中国梦的最早官方提出, 是2012年11月29日, 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 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 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 民族好, 大家才会好。”后来, 在2013年3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一次提到“中国梦”, 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013年3月23日, 首次访问俄罗斯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 在这次演讲中, 他又一次提到了中国梦, 并且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阐述, 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呢?

二、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第一, 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国家富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只有成为强国, 才有实力和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就需要把握世界主题, 保持战略定力,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构筑世界一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要提升国际政治地位, 在参与全球事务中大有作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以全球视野扩大“中国创造”, 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海洋强国,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文化强国,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人才强国,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广纳天下英才。第二, 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民族振兴主要是民族精神的振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还是标志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的源动力。第三, 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有梦想, 有机会, 有奋斗,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人民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民生的改善与保障, 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使人们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 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三、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第一, 党的领导为中国梦引领导航。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牺牲确立的。今天, 我们依旧要坚持党的领导, 让党的领导为中国梦引领起航。之所以这么说, 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 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需要共产党的领导。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不难看见,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 往往是国力富强, 人民安居的大好时期。千百年广为传颂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莫不如此。反之, 国家分裂、民族阋墙的时期, 往往也是国力衰微、人民痛苦的悲痛时期。在我国当前,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使中国梦梦想成真, 就必须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就不可能保持这种社会政治局面的出现, 也就无法保证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其二, 组织和团结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群众的事业, 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只有汇集全国各族人民的全体智慧和力量, 才能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实现这样的团结, 就必须要求我们党用党性保证团结, 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 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第二, 特色道路为中国梦扬帆启航。党近百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 道路选择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也着重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 走什么样的复兴之路, 是一项极为艰难的选择。反观中国近来历史的发展,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也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发展的重要命题。无数仁人志士都对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可惜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找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做的科学选择, 是一条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事实也充分证明, 在当今中国, 没有别的旗帜,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没有别的道路,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没有别的理论,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引领中国人民的前进和发展。第三, 理想信念为中国梦凝心聚力。理想信念, 是照耀人类前进的灯塔。党的理想, 既是广大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人生指南, 也是团结和鼓舞人民开创事业的奋进号角, 更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是中国梦顺利实现的坚强保证。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 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党的理想的本质, 就历史进程来说, 就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制度, 实现更科学的发展状态, 创造更幸福的美好生活;就最终形态来说, 就是建设极其完善的社会制度, 达到极其快速的发展水平, 实现全体民众的自由发展。所以邓小平同志也说, 一靠理想, 二靠纪律, 我们才能团结起来, 实现共产主义。由此可见, 理想信念具有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就是靠着这个理想, 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 凝聚了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 团结在了党的周围, 为推翻三座大山, 建立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是靠着这个理想, 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 呕心沥血, 无私奉献,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也坚信, 在未来的征程中, 我们同样能靠着这个理想, 凝心聚力, 引领广大人民群众,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 为实现中国梦而铸就更加辉煌的事业。第四, 人民群众为中国梦铸就辉煌。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有量的规定性, 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 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 在阶级社会中, 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 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 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所以, 必须重视普通民众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历史一再证明,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法宝。在全国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形势下, 群众路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法宝。这就要求我们党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结合起来, 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成为人民的主心骨, 为实现中国梦共铸辉煌。

摘要:中国梦是当今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国家富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只有成为强国, 才有实力和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就需要把握世界主题, 保持战略定力,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构筑世界一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途径和意义 篇9

一、科研诚信教育的内涵

科研即科学研究的简称。科学和研究是两个事物, 科学, 从知识的角度来说,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 则是老老实实的学问, 来不得半点虚假。研究,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 是从现象到本质及规律的探索过程。而从道德的角度来说, 则是求真务实的工作, 不能弄虚作假。诚信, 就是诚实守信、真实可信, 没有假冒、没有篡改、没有伪造、没有剽窃。“科研诚信主要指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以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恪守科学道德准则, 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科研诚信, 是科学研究的高尚道德, 是在科学研究中践履诚实守信规范的品行。科研诚信教育, 就是教育者依据有关科研诚信理论和规范, 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促使受教育者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的过程。

教育者是科研诚信教育的主动方面, 不仅指人, 也指教育机构。教师、专家、导师、科研管理工作者都是科研诚信教育者, 科研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也是科研诚信教育者。科研诚信规范, 是国家科技、教育等职能部门权威发布的规范科研行为的准则和法规, 也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定的约束诚信的具体科研规章。教育手段包括物质的、精神的, 一切在教育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技术、技巧、语言文字等都可作为科研诚信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是教育理论的运用。一是教育概念的方法。通过科研诚信、诚信意识、诚信规范、诚信素质、诚信习惯、诚信行为等概念的教学和认知, 在概念上明确科研诚信的内涵。二是教育命题的方法。科研诚信的命题, 是对科研诚信现象的抽象, 是以判断的形式表达的科研诚信经验事实, 通过提出科研诚信的命题, 为学习和讨论定调, 深入展开。三是教育系统的方法。科研诚信也是一个系统, 涉及许昌因素, 通过系统分析、辩证分析, 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 内化为对象的理性具体。受教育者科研诚信品质, 包括诚信观念、诚信行为、诚信习惯。认知、内化、形成和发展科研诚信品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接受教育、内心体验、践行习惯、慎独自律的过程。

二、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

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 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技术路线, 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外在方法, 是科研诚信教育从规划到考核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和。概括起来有以下十个环节。

一是规划环节。学校要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规划, 作为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必修内容和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着力提高青年学生和科技人员的科学道德素养,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意识, 健全人格。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的规划建设, 设置课程, 选编教材, 规划教育内容, 完善教育手段, 用规划来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研究人才的培养。规划应包括科研诚信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环节、教育环境、考核形式、师资队伍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科研诚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等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养成教育。

二是讲授环节。科研诚信教育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 必修课或必选课。有专人组织教学, 聘请教师讲课, 开设讲座, 邀请有关专家讲演, 建立教学制度, 实现科研诚信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讲课、讲演、讲座, 口头进行诚信教育。通过介绍科学家科研诚信典范事例, 启发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批评学术不端行为, 分析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和危害性, 提高学生对科研诚信问题的认识。

三是讨论环节。讨论是学生接受科研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 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讨论的内容可以是诚信理解问题、诚信热点问题、诚信疑难问题。讨论的形式可以课堂全体讨论、分组讨论。提高讨论的质量很重要, 组织者要提出讨论的主题, 指出讨论的重点, 提示讨论的思路, 提出讨论的注意事项, 防止讨论放任自流, 要实现科研诚信讨论的有序化。通过讨论, 达成共识, 提高对科研诚信的认识, 解决疑难问题。

四是实验环节。实验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情景环节。实验就是在思维中设想一种现实的科研诚信问题的情景, 假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学术环境, 会引起科研人员产生什么样的动机和诚信行为。实验环节, 实际上是科研诚信的预期教育、预防教育、预测教育。通过这种途径, 让对象在意识中首先打了预防针, 有了防卫能力, 可以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诱惑, 避免犯错误。

五是实习环节。实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诚信案例实际研判和分析, 进行案例警示教育, 还可创新多种实习活动模式, 引导科技人员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实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实践教育。通过实习途径, 让对象在实际案情的自我研判、分析和教育中, 提高认识、锻炼能力、发展潜能, 提高科研诚信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六是交流环节。交流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由传播环节。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座谈、个别谈话, 不拘一格, 畅所欲言。交流式进行诚信教育, 可以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相互促进。科研诚信教育也可以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在科研诚信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科研行为规范和科研诚信规范的研究制定, 共同遏制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各种不端行为。

七是练习环节。练习是科研诚信教育的养成环节。设计诚信作业和答卷, 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教师检查, 给予评价和指导。练习环节是科研诚信的养成教育, 能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经过思考、琢磨, 逐步形成诚信意识, 强化诚信观念, 发展诚信品行。

八是读书指导环节。读书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自学环节。布置阅读诚信教科书和有关科研诚信法规文件, 让学生自学, 并提出读书指导意见。通过这一环节, 促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诚信知识, 增强诚信意识, 恪守诚信规范;发扬学术民主, 倡导公正透明;鼓励自由探索, 激发创造活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九是互动环节。互动是科研诚信教育的角色互换环节。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互换角色, 相互体验对方的教育心理要求。学生从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受教育者应该如何接受教育才能适应教育, 从而改进接受方式;教师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去体验教育者如何进行教育才被自己接受, 从而改进教育方式。互换环节是科研诚信的体验教育。双方互相体验诚信观念、诚信行为和诚信习惯, 使科研诚信教育教学相长。导师和科研项目负责人等, 要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方面的言传身教作用, 争做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

十是考核环节。考核是科研诚信教育的检测环节。考核方式可以是课堂试题、课外论文、调查报告。考核环节是科研诚信的效应教育。这一环节有着双重作用, 既是科研诚信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 又是科研诚信行为的拷问。

通过上述途径, 培养学生“事业为重、奉献为荣的价值取向, 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工作精神, 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不畏艰难、争创一流的学术追求”, 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

科研诚信教育涉及道德、制度和法律。因为“科研诚信问题包含个人道德、制度和法律三个层面”, 科研诚信教育要在这三个层面着力, 才能取得良效。科研诚信教育的意义, 是科研诚信教育在科技和教育事业上的地位和作用, 对国家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研诚信教育, 是科技创新的前阶, 也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应该遵守的做人的基本准则”。科研诚信教育, 能促使高校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崇尚创新、开放协作, 弘扬科学精神,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恪守科学道德准则, 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障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能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

科研诚信教育,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科技竞争不断加剧的需要, 为保障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提供道德保障。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 科研诚信问题愈益引起各国高度重视。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劳动、爱国奉献, 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 由于我国相关法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不够, 加上个人自律不严等因素的影响, 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诚信教育, 对于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学风的滋长, 避免滥用学术权力等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 遏制伪造、篡改、抄袭、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的蔓延,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借鉴国外经验, 进行科研诚信理论和科研诚信教育的研究和教学, 制定并逐步完善科研规范, 加强科研管理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 共同推进我国科研诚信基础教育上质量上水平。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BD/OL].[2009-8-26].http://www.lawxp.com/statute/s1068958.html.

[2]赵晓珂, 等.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的途径研究[J].石油教育, 2012, (4) :52.

[3]马佰莲, 等.近十年国内科研诚信研究述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7 (6) :53.

内涵途径 篇10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内涵界定,建设途径

党的十七大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大会的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自身及其相互之间都能实现和谐发展。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和服务社会等重任,其和谐程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对其他领域的和谐建设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大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但在高等院校深入改革和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如何保证高校在和谐中稳步发展,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我拟就什么是和谐校园,为什么要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谈几点拙见,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界定

“和谐”,《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见,和谐即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不仅是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差异中见出整齐,在整体上给人以匀称一致、和顺适宜的感觉,并使主客体达到矛盾统一”。[1]就高校而言,和谐校园,目前尚无统一的内涵界定。研究者多从和谐校园的概念、特征、内容、意义等层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我认为,和谐校园就是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学校与社会等诸要素间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和衷共济、内和外顺的多赢状态,是以校园为载体的各种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间良性运行、整体优化、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校园文化为纽带,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模式。

在理解和把握和谐校园时,必须防止出现三种倾向:一是把和谐校园看作是单一、均质的状态,二是把和谐校园看作“你好、我好、大家好”无原则下的一团和气,三是把和谐校园等同于掩盖矛盾和问题的“表面稳定”。我们认为,多元、差异才是和谐校园的前提,“和而不同”才能和谐。和谐校园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共生融合,富有活力,其精神实质就在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化解利益矛盾以达到新的和谐统一的持续过程。从纵向层面看,和谐校园包括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和谐校园;从横向层面看,“和谐校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自身的和谐。

人是日月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是和谐校园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和谐校园的开拓者、创造者。和谐始于内心,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和学校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学校关爱个人,集体承认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

2. 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和谐的团队能够增强高校的凝聚力,提高高校的竞争力。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等的差异,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从本质上讲,利益关系的和谐就是学校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和平、融合、统一与合作。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教职员工之间的和谐、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及学校管理者与师生之间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就是要实现教职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学校的整体利益的紧密结合,摆正个体与集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全校各种利益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得到切实保障。

3. 校园文化的和谐。

校园文化和谐是和谐校园的底蕴,它对学校事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即校园物化环境,是高校育人的基础,是校园中人学习、工作、生活等赖以生存的场所和条件。完善的建筑设施、标志性的雕塑风格、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乃至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记载着学校的优良传统,对生活其中的师生起到“润物无声”的影响和作用。制度文化是高校育人的关键,体现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权益保障,是规范学校办学活动,实现治校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制度基础,为和谐校园建设目标提供机制保障。精神文化是高校育人的根本,是学校历史文化的积淀、办学理念的体现、大学精神的提炼,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强调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人本思想。高校作为科技和人文交汇的圣地,理应实现科学技术、人文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化、一体化。

4. 学校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为己任,开放办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融为一体,做到内和外顺,实现学校事业与现代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和谐校园应科学地确定自己在整个社会大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与生存发展空间,明确办学理念、方向和目标。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回应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构建和谐校园同样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入学率15%—50%为大众化阶段,我国当前21%的入学率说明我国还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始阶段,也是学校问题多发期、学校矛盾尖锐化时期。因此,厘清各种影响校园和谐的不和谐因素及其成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对构建和谐校园有着重要作用。

1. 从教育的外部环境看。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一方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并必然在学校中反映出来,且已经给大学的校园带来不和谐因素。有些高校在过去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扩招、贷款征地等问题所引发的矛盾也初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贫困生问题、师生心理问题、离退休人员待遇问题、教师津贴分配与职称问题等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2]与此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想的冲击,以及传统文化中的僵化部分、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等,造成了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出现失衡和偏离主流文化的趋势。

2. 从教育的内部环境看。

随着高校的调整、合并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合理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我国各种类型的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人本化、大众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规模化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鲜明特征。[3]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主要特征还是规模的扩张,但规模、质量、效益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兼顾,其负面影响有的已经产生,有的正在显现。[4]人、财、物等资源的短缺几乎是国内高校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尽管高校人才辈出、英才汇聚,但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高校始终都面临人才尤其高端人才严重缺失的矛盾。目前,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不少高校则是“举债扩容、负重扩招”。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步调滞重,学校的“硬件建设”难以到位,“软件建设”难上水平,服务社会的能力受到较大影响。[5]

3. 从高校内部来看。

在高校正在进行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技术职务评聘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住房货币化改革和大规模的校园建设过程中,教职工利益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劳动关系和经济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学校成员之间的利益日趋多样化,在呈现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高校的一些教职员工中存在对学校决策不理解,对学校待遇和分配等方面有怨气,对学校政策制度不满或有抵制情绪。同时,大学管理过于浓厚的“机关化”色彩,学科人才资源的配置受到学院分割体制的制约,机构设备的重复设置甚至浪费现象,各职能部门彼此间信息不对称、交流不通畅、沟通不到位等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制约着学校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4. 从教育的主体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冲突对师生员工思想的冲击,影响了师生员工队伍的稳定。部分师生员工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社会责任感欠缺、诚信意识不够,学术腐败、考试作弊、拖欠银行贷款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教育改革的初步深入,大学生面临学习、经济、就业、情感等方面的诸多压力,引发的问题更趋复杂多样。据统计,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困生的比例在5%—10%,高校学生的贫困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成长。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已占全部学生的20%—30%,这说明学生心理压力大已成为校园不和谐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6]再者,就业渠道的开放、就业方式的多元、就业人数的剧增,伴随就业市场亟待规范的是,致使学生的就业压力和校园的稳定压力陡然加大。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校园和谐的建设。

三、高校校园和谐的实现路径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文化立校,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才能推动学校稳定协调地发展。

1. 以人为本,明晰理念,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理应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学校教育,育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以社会需要为目标的育人理念。对学生而言,要努力营造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立志成才的校园环境,打造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其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教师而言,要努力营造学生第一、育人育才,优质教学、敬业乐业,科学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提高综合素质,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内在潜能,实现教师学有所长、业有所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学校而言,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自己的特色何在、优势如何,必须认真加以审视和反思。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正确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学校发展道路的正确,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所做的一切,包括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等,都不应仅仅满足于当今社会的需要,而应具有前瞻性,引领社会前进,为未来负责;学校既不能成为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又不能完全消融于社会中,必须秉持自己的理想,保持批判精神,促进自身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2. 公平正义,协调利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而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关键就是要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协调解决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营造宽松、体恤、仁爱、包容的和谐氛围,使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具体而言,学校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利用有限优质的资源,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全方位提升对教师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和维护师生员工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如职称评定、住房紧张、子女就业等。尤其要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勤工助学、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在理顺体制、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稳定情绪的过程中,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觉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得其所,专业学业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最终实现校园的和谐稳定。

3. 依法治校,创新管理,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

依法治校、民主决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高校加强民主法治,就是要尊重并保证师生员工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使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目前,高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重点就在于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硬件建设与软件配套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四类矛盾的和谐统一。具体而言,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实施科学管理,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使学校内部各子系统与诸要素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力求质量、效益、结构和规模同步提高,达到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实现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切实打牢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者提出,要从创建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公开公平的校务运行机制、诚实守信的道德约束机制、流动开发的人才聚集机制、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机制、安定有序的校园稳定机制这六个方面进行创新,为实现学校全面发展提供机制保证。[8]我认为,这一探索对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有效可取的。

4. 文化立校,提升精神,促进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

和谐校园的建构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文化。没有和谐校园文化,就没有和谐校园的思想根基。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构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源泉,无论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师生员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师生员工之间的团结和睦,乃至大学生自身的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支撑。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具有强烈的学术价值取向、浓厚的学术氛围、追求真理和科学的精神、学术思想自由和科学探索自由等精神传统的高校是学术大师、科学泰斗生长的摇篮。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建设和谐文化,培养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精神家园;就是要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健全人格;就是要以浓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方略鼓励进取、激励创新,形成团结和谐、努力成才、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就是要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整齐的校容校貌,以及富有特色的校园建筑;就是要强调师生、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强调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兼顾、生态与文化统一、人与自然和谐。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5-03-15.

[2]王广友.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价值与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5.

[3]宋明钧.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理性思考[J].理论导刊, 2006/7.

[4]汪华.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领导科学论坛, 2008, 2:15-17.

[5]郭大成.“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6.

[6]徐文华, 鲁雷.和谐校园的建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82.人民出版社, 1995.

内涵途径 篇11

【摘 要】专业自主发展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高职教师“知、情、意、行”共同参与、获得专业发展的持续动态过程。同时,高职教师的自主发展受外在因素的影响。通过唤醒自觉意识、勤于主体反思、优化外部环境、构建合作组织等途径,提升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自主发展 高职教师 因素 途径

“专业自主”是提高专业水平的关键,专业人员依据专业判断,自主确定行为的范式与策略,是判断专业标准的核心要素。布洛明确指出“教师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发展的本质,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发展和实现自我的过程,更是教师作为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从高职教师个体内部出发,探究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及有效途径,对提升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内涵的解析

在哲学上,自主是人之主体性的实质性内涵;在心理学上,它是“人格成长”的核心要素。奥尔波特把人格定义为“自我统一体”,它包括使个人具有独特性的所有事实,而构成这种“内在统一性”的正是人的自主性。

阿欧克(Aoki N,2000)认为教师自主内涵包含能力(capacity)、自由(freedom)和责任(responsibility)三个方面;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C. Smith)将教师自主界定为:1.教师自主是一种自我导向的专业行动(self-directed teaching),强调教师要通过教学的个人责任感、持续的反思与分析来控制他们自己的教学实践。2.教师自主是自我导向的专业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教师能通过为什么、何时和如何获得与运用教学的技能之类的自我反思,从自己的专业行动、外部的学习资源中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愿望;叶澜等提出所谓“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从各位学者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内涵厘定来看,他们无不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归结于教师个体内在能动性的发挥。发展是内部需求的驱动,由意识、情感、意志、行为统为一体来实现。

就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内涵而言,除了具有一般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要素之外,还必须具有高职教师这一领域特殊因素的融入。笔者将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涵界定为:植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以个体自觉的专业发展意向为驱动,借助外部力量,努力学习、探索、反思,不断拓展并提升自身专业意志与精神、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及学术科研与创造能力,“知、情、意、行”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持续动态过程。“知、情、意、行”是其核心构建要素。知——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其可为静态的知识与动态的认知,前者指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学科、职业、行业知识与理论;后者指高职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及价值、高职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发展态势有清晰科学的认知。情——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维系。情即情感,高职教师要对自身职业、学科、学生有深厚的感情与责任感。意——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支撑。意即意志与态度,高职教师要具备战胜自主发展道路上困难的坚强意志,并具有坚持长期持续自主发展的韧性与态度。行——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核心。行即高职教师在专业自主发展上的行动,包括行动的胜任能力及开展行动的有效途径。四者在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情”“意”直接制约了“行”的过程与结果,“行”的开展赋予了三者现实意义,并反作用于三者调控与优化,四者共同作用于高职教师发挥内在自主性,实现良好的专业发展。

二、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外在影响因素的分析

虽然个体自主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但“自主终究要受到教师所处的外部关系的总体制约和限制,即教师工作必须接受教育规律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因此,教师的自主不是为所欲为的绝对自由,而是具体的、有限的、相对的自由”。所以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就不单单是个体自我发展规划与行动,而是国家社会制度、职业社会化及学校微观环境等因素的表征显现。

(一)社会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1.教师资格制度、人事制度、教育体制、评价制度、教育改革、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都受到国家政府、权威专家的制约与控制,教师对此缺乏话语权。这种自上而下的集权化体制是对教师专业发展个性需求的无视,是对专业发展自主性的挫伤。

2.虽然我国把高等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发展地位,但社会并没有给予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同等的重视与评价,这就使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尊心受到打压,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受到影响。

3.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无可厚非,但实际上过于强调技术技能的特性,把优秀高职教师等同于企业高级工,忽视了教师个体作为自主能动的“人”和“文化工作者”的存在,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被“技术工具”主义淹没。

(二)学校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高职院校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域,其历史、文化、发展定位、师资培养与评价机制等都影响制约着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1.严密机械的学校科层管理体制与绩效量化考核机制,使得一线教师很少有话语权,只能被动机械地遵照执行。这种机械生硬的教育行政化管理机制导致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动性与空间大大降低。

2.盖弗锐(Ceoffrey)认为“自主发展并不是排斥他人,也不否定人与人的相互依存性,自主意味着一个人的意志和意愿的行为是发自内在自我”。在高职院校内,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与否,更加决定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成败。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师更加愿意为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负责,也就更加促使教师努力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

(三)职业特性因素的影响

高职教师与普高教师相比有其独特的专业自主发展特性,这种特性主要是由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明确了职教师资培养的目标:培养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并具跟踪专业领域发展能力的职教师资,进而提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达到以下要求:在专业领域要有一定的造诣;要具备行业领域的知识与方法,包括行业发展、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要求等;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包括职业分析与课程开发、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应用和职业教育考试方法等;要有一定的企业经验;具有规划及组织学习、教学和培训的教学实习经验。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生产性、社会性等特性的存在,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指导思想,决定了职业院校教师知识、素质、技能的多元性及人际网络的复杂性、活动场域的宽广性。所以,由高职教育属性涉及的因素——行业、企业、协会、工厂、企业人员、定岗实训等,都构成了制约或促进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途径探索

(一)唤醒自觉意识,坚定教育信念,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内驱力

詹姆斯(James,E.G)指出: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能性在于教师本身对成长的承诺。Arthur Combs说:“也许一个人在教育上成功或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自己本身相信了什么。”这说明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在于教师内在的主观意愿与所坚守的教育信念。所以,高职教师要获得良好的专业自主发展,就必须有积极、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以及怀有坚定、高远的教育信念。因为只有自觉的专业发展意识,才能激发教师内在专业发展的动机,从而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去拓展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信念统摄教师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最高层级。怀有坚定、高远教育信念的高职教师,才能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催生出专业自主发展的意志与韧性,情意交融,相辅相成,合为一体地促进专业发展的“行”,使高职教师获得专业自主发展的不懈动力。

(二)勤于主体反思,提升专业能力,强化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根基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洛克把反思看作是“心灵通过对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关注和反省,产生‘内部经验与知识的途径”。这就要求高职教师以自身知识技能、教育教学实践及科研项目为思考对象,对自己专业实践行为过程与结果进行自主性审视与分析,找出自身的不足与差异,加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力与转化力,是“思”与“行”的纽带与桥梁。高职教师除了具备高校教师具备的基础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高职研究能力、职业分析能力、行业动态把握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促进自己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诊治专家”,进而实现良好的专业自主发展。可以说只有经过反思的专业实践行为才具有专业价值,教师才能达成专业发展的自我实现。

(三)优化外部环境,改革管理机制,提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保障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制度与政策角度加以引导,为高职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权限空间,完善高职教师自主权的法律体系,使其在专业发展上有更多的自主话语权,为其真正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提供政策与制度上的保障。在资金支持、课题申报、职称评价等方面立足高职教育的特性,健全针对高职教师群体的扶持、评价、奖励的机制,大力支持、培养一批有志于通过自主能动性实现专业发展的优秀教师,对杰出者要大力表彰、宣传,以激励其他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与热情。

学校管理机制要向人本化管理、文化管理的轨道上转型,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资建设、管理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与价值实现。通过校本课程、校本课题、个人课题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多元平台;在资源配置、专业决定、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多听取、采纳教师的意见,给予其更多的学校管理、发展上的话语权,增强其学校归宿感;在时间、资金上为教师深造发展提供支持,并做到集体培训与个别发展支持相结合,尊重并考虑每一位教师个别化的专业发展要求,积极鼓励教师富有个性化、创新性的专业发展。

(四)构建合作组织,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空间

Darling Hammond 在《21世纪的教师教育:实践与政策的反思》一文中指出,教师必须懂得合作,尤其是需要了解如何与其他教师合作。加拿大学者富兰教授进而指出,用合作精神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的紧迫感,并对此加以赞同、支持和通力帮助,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高职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不是单单一个人的行动,而是所处组织中的不同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结果。

1.校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包括不同类型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管理阶层的合作,这样可以互补专业上、经验上的欠缺,取长补短,打造校内“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使校内人力资源得到整合,提升学校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水平。

2.校际之间的合作。与同类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借鉴先进经验,为本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平台;与普通高校的合作可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理论水平,掌握科学、严谨、规范的科研方法,为培养“研究型高职教师”搭建平台。

3.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行业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教师可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管理人员、资深技术人员、项目研发人员进行合作,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生实训方案,指导学生共同研发项目,进行技术攻关。在合作期间教师既可以使已有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运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可以了解行业、企业运行的真实面貌与最新动态,为进一步优化教学、专业发展提供依据与参考。

医学生医德人格培养的内涵与途径 篇12

1 人格与医德人格

“人格”一词在生活中有多种含义,有道德上的人格,它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人;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它指人物心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有心理学上的人格,它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与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梁启超在《新民说》第五节中说:“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其中所指人格,主要是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又如王爱君文集《人格论》中说:“人格有时与品格同义,一般人在常识上所了解的人格一词即系指品格而言,其所云人格之高尚或低下,即系指品格之高尚或低下而言。可见,人格的道德因素是人格培养的核心,它是一个人内化了的相对稳定的品性和习惯。如果体现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则具体表现为医务工作者的医德人格。

从学科研究的角度看,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人格与人的生理活动、生命活动相联系,来分辨人格的正常或异常,并想办法去纠正个别人的异常人格,这被看作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伦理学总是把个体的人格同社会道德关系与社会道德活动相联系,以分辨人格的高尚与卑下,并力图改变人们卑下的人格以归于高尚的人格。正是由于伦理学从善和恶的区别上来看待个体人格间的差异,因而伦理学上的人格概念也就是道德人格的同义词。那么,什么是医德人格?刘素卿、张学义等认为[3],医德人格是医务工作者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综合取向的集中表现,是医务工作者内隐行为和医德外显行为的有机统一,它既包括医务工作者的医德主体意识和医道行为方式,又与医务工作者的权力感、责任心、个人品质和人格尊严等密切相关,并从更深层次上反映着医务工作者的道德品质。另外,张文、谢志青等认为,医德人格是作为从事医疗卫生职业的医务人员的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信念、医德习惯的有机结合,是医务人员个人的医德行为和医德品质的高度统一和集中体现[4]。从以上定义看,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应该以医德人格培养为主要目标。换句话说,医学生进入社会后,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医德人格,才能树立起坚定的信念,才能够抵挡住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和欲望,才能达到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最终体现为知与行的统一。

2 医学生医德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良好的医德人格是现代医学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为人类自身进步,为个体人格的完善,以及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但近代教育受工业文明的冲击,人格培养工作一度被片面强调智力发展的教育潮流所淹没。现代教育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的人格品质,其宗旨是促进个体健全完善人格的形成,并促使个体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与习惯等达到和谐的发展。同时,现代教育也强调通过调动个体良好的动机与自我意识,来建立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以便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潜能,并使受教育者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审美、劳动等文明成果不断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介于以上教育目标,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也要侧重于培养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及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即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医疗行为,引导学生追求知、情、行的统一,并避免出现“知、情、行”相互冲突的多重人格或混乱人格。

良好的医德人格是优化临床医疗工作的现实需要。医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是医务工作者,他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抽象的疾病,而是具有生物、社会与心理属性的患者。而作为患者,他们对医务工作者都有某些共同的期望,即期望医务工作者能掌握有专门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有另一种不成文的期望,即对医务工作者人格品质的期望,具体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尊重、同情与关心等。患者的这些需求,基本上界定了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扮演范畴,即不仅是一种职业上、知识拥有量上的定义,也是一种人格上的相对定义。特别是随着先进的医疗诊断与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代替了人的许多观察活动,也代替了人的部分智力操作活动。所以,患者对医生的期望,更多地从“高技术”型期望转化为“高情感”型期望。他们不仅希望医生能够解除其躯体的痛苦,而且希望医生能解除其心理的压力。换句话说,患者理想中的医生形象,不再是一名“器官修理匠”,而是能把病人作为一名社会中的人来对待,并具有高尚人格的“白衣天使”[4]。

3 医学生医德人格培养的基本要求

从医德意识角度看,要有人文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体现,或者说是植根于医学实践的人文精神。除了表现为医学生要热爱祖国、品位高雅、科学审美、乐于合作和关注社会等普遍意义上的目标外,更主要表现为对病人及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医疗权利、健康利益、人格尊严和人生需求的积极关注、关怀和关爱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其核心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5]。1977年,医学心理学领域早期权威人士乔治·恩格尔首次在《科学》上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目前该模式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它对医疗卫生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心理需要,以患者为中心,把人体及疾病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在工作中不仅要重视医患关系的改善和患者自身潜能的发挥,而且要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方法进行系统化和人性化护理,并主动加强医患沟通。

从医德情感角度看,要热爱医业、尊重病人。热爱医业是医务人员职业思想在医疗实践中的反映,它要求医务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光荣责任,热爱自己的职业,树立牢固的医学专业思想,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这种崇高的敬业精神来自于对临床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来自于良好的医德医风,这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也是医德人格培养的首要目标。对医务人员而言,就意味着从踏上医疗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必须端正从医动机,一切要对病人的健康负责。另一方面,医学的服务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各种医学人际关系中,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是各种医学人际关系的核心。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与热爱病人,要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要竭尽全力防病治病,为患者健康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医务人员不能因病人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职业工种、贫富状况的不同而另眼相待。

从医德意志角度看,要救死扶伤、医风严谨。医学是与生命打交道的一门学科,医务人员在自己职业道德上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正是完成这种责任,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有效手段,它是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任务,是实现人类健康总目标的具体途径,也是衡量医务人员意志品质的最起码要求。例如,医务工作的时间性很强、许多疾病复杂多变、有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弄清,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多接触病人,细心观察。同时,各种医疗处置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粗心大意,尤其对危重病人要全力去挽救,不能怕担风险而怯懦。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要有严谨的医风,在防病治病活动中要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良好医风。它要求医务工作者的一切行动都要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在观察、分析、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时,要有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同时,医风严谨也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患者中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如果缺乏这种良好的道德风貌,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从医德信念角度看,要献身医学、清廉正直。医学职业是一种人命关天的崇高职业,它的重任在于保障人民健康。医疗卫生工作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危和千家万户的悲欢祸福。这就要求每一个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从迈进医疗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必须端正从医动机,一切对病人的健康负责,把人民的健康看得高于一切。另一方面,清廉正直是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标志。特别是在社会风气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提倡和发扬清廉正直的美德,更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它要求医务人员正直诚实、坚持原则、奉公守法、不询私情、不谋私利。例如,医务人员为病人诊疗疾病,是其应尽的职责。如果医务人员利用手中的处方权、手术刀等为个人谋取私利,把医患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则是医务工作者在道德上的堕落,是医德信念不坚定的集中体现。

从医德行为角度看,要钻研医术、文明行医。医务人员的技术是否精湛,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安危。精湛的医术,对实现医学职业理想具有直接的意义。只有掌握了精湛的医疗技术,才能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职业理想。精湛的医术也是长期刻苦学习,勤于实践的结果。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新兴学科不断产生,医学分支越来越细,知识更新周期短,需要探讨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医务工作者不断学习与钻研,并勇于实践。另一方面,文明行医是医务人员的仪表、语言、举止、情感等外在的文明表现,这是医德行为的一种普遍要求,也是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医务人员在医务工作中注重端庄和蔼,文明行医,不仅可以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增强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

4 医学生医德人格培养的基本途径

通过弘扬传统医德文化,增强医学生的从医信念。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数千年,古圣先贤对医德行为和思想道德推崇备至。因此,在医学生医德素质培养过程中,借助传统医德文化的教化作用,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例如,中国传统医学非常重视医德与医术的有机统一,认为医者既要有仁爱救人之心,又要有济世救人之术。其中,《内经》认为医学道理深奥广博,医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否则“灾害至矣”。汉代名医张仲景为了济世救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对当时一些医家不思进取、守旧封闭深恶痛绝。唐代孙思邈更是把医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概括为“精”与“诚”,所谓“精”就是为医者必须医术精湛,认为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所谓“诚”就是医德高尚,为医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志存救济”、“一心赴救”等。实施中国传统医德教育,对培育医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增强医学生的从医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

通过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医学生的从医行为。医学生在大学阶段课程繁重,没有受过全面、系统的廉洁教育。这严重制约了医学生廉洁意识的养成,形成了医学生重“术”轻“德”的心理行为现状。因此,尽管医学生课程繁重,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从医品行,是从源头上端正从医行为的重要举措。研究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以“医德板块”为中心,多层次课程的设置,力争把相关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并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其中,多层次的课程设置必然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等课程模块。二是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渗透医德信念内容的教学作用。教师要认真寻找与课堂知识相关联或隐含于其中的教育结合点,巧妙实施医德信念培养,授医学之业,传医德之道[7]。三是要抓好法制教育工作。让医学生不断增强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法律的敬畏,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医德行为规范。

通过推进校园医德文化宣传,熏陶医学生的从医情操。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于激发和形成人的行为方式有很大影响。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医德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医学院校要主动将医德文化建设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去,为医德文化建设搭建基础平台。研究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灯箱、路牌、公告栏、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络等作为舆论宣传的主阵地,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医德文化氛围。二是要做好校园内的医德医风模范集体与先进个人事迹报道工作,力求做到在校内起鼓舞、在校外起宣传的作用。三是要定期组织医学生参观医德教育基地,观看医德题材电影、录像片、文艺演出,向师生发送医德短信,以及带领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通过以上活动,最终要帮助医学生培养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精神,并陶冶医学生的医德情操。

通过组织校园医德文化活动,提升医学生的从医能力。高校开展的医德教育多理论讲授,缺乏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导致大学生实际能力水平不高,并有排斥理论课程的逆反心理。研究认为,把医德素质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实践活动,对提升医学生的从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医学生喜欢参加的“社区义诊”、“健康咨询”、“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爱心救助”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医学生角色扮演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且可以使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同情、分享、合作、抚慰、关爱、助人等亲社会行为,并有利于医学生养成“仁爱、高尚”的道德认识与医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以医德教育为主题的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人文知识讲座、辩论赛、演讲赛、临床技能操作赛等活动,不仅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开阔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医学生提升从医的能力水平。

总之,医学生群体是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拥有社会上相对优越的文化资源和知识能源,是保障未来国家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医学院校只有将医德教育深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实处,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得以充分展现,才能帮助医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并对临床医疗实践起到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摘要:人格的道德部分是人格培养的核心,它是一个人内化了的相对稳定的品性和习惯。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要以医德人格培养为目标,通过弘扬传统医德文化、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推进校园医德文化宣传与组织校园医德文化活动等途径,来促进医学生的医德意识、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信念与医德行为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现代社会对医学生医德人格塑造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医学生,人格,医德人格,医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谢孝东,黄钢.论加强和改进医学生廉洁素质教育的紧迫性[J].医学理论,2010,202(4):173-174.

[2]百度.“人格”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9715.htm,2012-08-16/2012-05-28.

[3]张学义,刘素卿,王伟.浅议医学生医德人格培养[J].基础医学教育,1999,1(4):61-62.

[4]朱蕾.中国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2.

[5]孟国祥,董伟康,陈亚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6):353.

[6]张志枫,王兴伊,陈嘉训,等.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及其教育实施之思考[J].中医药文化,2006,1(3):42-44.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下一篇:有效教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