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的发展与设计

2024-07-18

城市广场的发展与设计(通用7篇)

城市广场的发展与设计 篇1

摘要:鸦片战争之后, 在西方列强加紧侵略的社会背景下, 我国的建筑规划理念与风格受到了西方的深刻影响, 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封建城市的各类城市广场。本文介绍了清末城市广场的萌芽与发展, 介绍了城市广场的特征, 分析了城市广场周边环境。

关键词:清末,城市广场,萌芽,特征

我国近现代城市广场的发展演变有着内在规律性和历史延续性, 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在其演变过程当中, 传统城市广场设计的延续、西方设计理念的传播两种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 中西方城市广场设计的理念交融互通, 成为近现代城市广场发展演变的“主线”。

一、清末城市广场的萌芽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构成了我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主要线索, 其中, 清末新政对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最大, 导致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迁之中, 晚清政府内外交困, 内部改革的动力和外部力量共同推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变迁。我国试图争取救亡图存的有识之士不得不接受源自西方的观念主张, 而这些观念主张也深刻地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当中, 城市广场的演变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变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封建统治在晚清时期受到“全盘西化”思想的严重冲击, 在此社会背景之下, 在建筑设计、城市广场设计方面也不得不接受西方的设计理念, 甚至模仿西方的建筑风格、广场设计模式。

鸦片战争后, 我国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加紧对我国的经济侵略, 在此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的银行、商行等服务性的设施。而大部分城市的中心从旧城中的传统商业区域转移到和交通枢纽相邻的新开发的商业区, 天津、济南、武汉、上海等商业城市的发展对我国传统城市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 某些旧有的商业中心被新开发的商业区所取而代之, 随着较高级酒店和相关服务机构迁移到新开发的商业活动中心, 旧有的商业中心“日渐衰落, 降级为次一级的商业中心”。新的商业活动中心的产生, 改变了封建统治下旧城布局中以官署、寺庙为中心的布局状态, 建成了新型的不同于封建社会时代下的广场、商业街等, 这些商业街和广场实际上成为近代城市的生活中心, 已经具有公共活动区、城市广场的雏形。自19世纪20年代起, 大型商业建筑逐步在商业活动中心建造而成, 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 获得更大的利润, 大型商业建筑均采用最为时髦的建筑风格。比如, 上海南京路上当时最为知名的新新、先施、永安、大新四大百货公司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知名的建筑, 其他地方的商业建筑也纷纷模仿[1]40。

国门大开之后, 西方列强纷纷来华兴办企业。19世纪40年代开始, 西方国家已经在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开办了船舶修造厂, 60年代之后, 满清王朝洋务派曾经兴办了兵工厂以及民用企业。70年代之后,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已经产生, 民办企业逐步繁荣发展起来。工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在内的产业资本, 1936年的总资本是1894年的80多倍。在近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新式工业成为重要的动力之一, “推动了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使城市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城市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发挥出来。而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逐步从城市的分割状态发展为融合性的状态, 人们需要公共空间在城市中交流、娱乐和进行商业交往, 城市广场的建设逐步成为晚清时期城市人的需求。此外, 租界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重要体现, 西方列强以极少的象征性的租金永久性“租用”通商口岸的大部分土地, 自己建造房屋, 租界逐步成为“国中之国”。这些租界均有着各自的市政机构和市政制度, 有着自己的巡捕, 对促进城市的近代化发挥了一定作用。起初, 西方国家的建筑设计理念、市政建设等均只在自己的租界范围内体现出来, 但是随着租界内西方国家相关人员和清政府工作人员、相关文化人员、设计人员受到租界建筑风格的影响, 租界内的相关设计理念扩散到周边地区, 促进了我国建筑空间环境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2]30。

二、清末城市广场的主要特征

清末城市广场的特征主要是:第一, 环形的广场与放射型的道路相互结合。17世纪, 欧洲城市文明处于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的城市规划当中, 在环形的广场周围连接了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系统, 呈现放射型的特点。晚清时期殖民地的广场具有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的特点, 中间是一个环形的城市广场, 而城市广场的周围连接了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系统, 方便人群的集散。晚清时期, 城市人口的总数较少, 城市的老城区发展非常缓慢, 而城市广场一般都建立在市政厅、码头前或者火车站。比如, 大连的中山广场就规划设计于那个时期, 该广场的规划设计受到沙俄的影响, 因为沙俄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以“租借地”的名义统治了大连。中山广场的建设, 注重将当时欧洲先进的城市广场建设经验吸纳到我国, 广场为一个圆形的区域, 而在广场周边布满了通往各个方向的道路, 将道路、港口和城市市区建设之间联系了起来。第二, 城市广场群空间相互组合, 空间形态呈现立体化。城市广场的群空间组合, 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城市的整体规划, 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对城市广场的使用需求。按照具体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将城市广场划分为不同的场地, 这些不同的场地大小不一、功能各不相同。而城市广场的立体化, 是在现代技术之下经过处理以促使交通的畅通, 保障人类在城市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晚清时期, 已经产生了下沉式广场、地下广场等空间形式,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景观, 而且通过利用垂直的交通系统, 不同层面上的活动场所串联成为一个整体, 这改变了传统的只能在一个水平面建设城市广场的理念。比如, 在日据时期, 大连火车站的广场便是一个典型的空间立体化广场, 火车站坐北朝南, 其对面是下沉广场, 从火车站到下沉广场之间形成一个弧形的大坡道, 将不同高度的广场和火车站和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其空间组织形式显得十分灵活, 而且广阔的视觉效果能够给人们带来良好的审美功能。第三, 城市广场的空间具有连续性、开放性。城市广场空间的连续性, 包括城市广场内部空间具有连续性, 让人们能够在城市广场内部空间中自由出入活动。除此之外, 城市广场空间的连续性还体现在城市广场和其他区域之间的连续性, 因为, 城市广场不能单独存在, 其随着城市的一体化而逐步发展起来。日本、沙皇俄国殖民期间, 大连城市广场的设计就具有显著的空间连续性, 这些不同的空间之间相互连接, 不同的广场之间能够彼此互通。此外, 晚清时期部分城市广场具有开放性, 城市广场和周围的环境之间保持畅通与协调, 在具有个性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统一性。比如, 晚清时期的青岛深受欧洲各种城市建设思想的影响, 人们引入了欧洲的设计规划理念, 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和青岛城市市区的地形特点结合起来, 对居民区、街道和广场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 非常符合沿海城市的风貌特征, 因地就势, 和广场周围的交通道路相连, 广场空间的处理错落有致而灵活多样。

三、清末城市广场的周边环境

国门被打开之初, 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 我国国民对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予以抵制。况且, 西方列强侵略我国, 我国国民从民族感情的角度也无法接受西方的思想理念, 甚至充满了敌视情绪。但是, 随着租界的发展, 以及随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作为一般群众, 排除民族情感之后, 对中西方文化、思想观念、政治社会文明等予以比较, 仍然能够鉴别优劣。而且, 满清政府派出官员对西方国家进行考察之后, 对西方国家的文明赞叹不已, 提出了“开眼看世界”的主张。在建筑方面同样如此, 一般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租界或者到国外旅游的方式, 接触了西方建筑, 接触了西方国家城市广场, 出于强烈的好奇心, 人们对包括中西城市广场在内的建筑加以比较, 对西式建筑由衷欣赏, 甚至形成崇尚西洋建筑的心理。租界内高楼林立, 烟囱如林, 车马交驰, 夜晚灯火辉煌就像白昼一样。而在中国人自己的华界, 路政不修, 入其室则十分黑暗, 和租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05年的《汉口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对西方国家租界和我国华界进行了对比, 认为“西人洋楼高矗, 窗闼洞开, 足以收纳空气, 比之华民住屋, 真有天堂地狱之分”。人们通过比较之后发现, 和西方国家的建筑相比较而言,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已经十分衰落。西方建筑在我国城市的出现、发展, 促使人们以一种新的审美观对包括城市广场在内的城市空间功能进行评价, 让我国传统的以幽深、封闭作为特点的建筑风范显得相形见绌。而随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一步深化, 西方建筑设计规划理念随着宾馆、商业建筑、银行、大型城市广场等在我国广为传播, 逐步在实践中形成一种以广场为核心的现代城市空间布局, 并且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建筑范式, 体现了时尚、新颖、实用等诸多新元素。比如, 天津意租界的马可·波罗广场, 其周围按照规划建设成花园别墅住宅建筑群, 建筑群分为三组, 分别围绕着圆形的广场, 广场及其周围别墅群均为意大利风格, 形成一个交相辉映的整体[3]388。

晚清时期引进西方建筑规划理念而建成的城市广场, 以及租界内的城市广场, 非常注重建筑的高度和广场尺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按照广场和周边建筑的高度, 适度确定广场的尺度和规模。比如, 晚清时期的大连中山广场, 其形状为圆形, 直径为213米, 周边建筑物的高度均约为35米, 当时的标志性建筑正金银行的高度为56米, 这实际上是援引了欧洲广场设计规划理念而建成的, 避免了广场太过于空旷。而广场中间所设置花坛、绿地以及周围的大小树木将其空间适当分隔, 比较方便人们进行活动, 并且让人在活动中产生亲切感。

参考文献

[1]杨秉德.中国近代建筑史话[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隗灜涛.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8.

[3]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

城市广场的发展与设计 篇2

1.1 文化广场

它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品味, 体现城市文化氛围与风貌, 主要是用于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广场, 常与城市的文化中心或有价值的文物古迹结合设置, 其周围安排有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性公共建筑等。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广场, 总体布局形式多样、空间层次灵活, 突出地方特色。

1.2 商业广场

它是指用于集市贸易、展销购物、顾客休憩的广场, 一般设置在商业中心区或大型商业建筑附近, 可连接邻近的商场和市场, 使商业活动区趋于集中。如南京的夫子庙广场。

1.3 市政广场

它是用于进行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和传统民间节日活动的广场。多毗邻城市行政中心而建, 其周围建筑的性质以行政办公为主, 也可能会有其他重要的公共建筑。布局形式规整, 几何形对称, 特别注意行人流线组织, 景观建筑之间的关系, 如大连的人们广场。

1.4 纪念广场

它是为了缅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修建的广场。多结合城市历史, 与有重大象征意义的纪念物配套设置。广场内布置有各种纪念性建筑物, 纪念碑和纪念雕塑等, 供人们瞻仰、凭吊而用。广场平面构图严谨, 标志物一般放置在构图中心。如北京天安门广场。

2 城市广场的设计要素

2.1 广场主题

目前, 在广场设计中的一个很大的难题是如何表达广场的主题。主题表现的好坏、是否突出, 可结合地方特色。但并不是只局限于当地的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如四川都江堰广场, 水文化是都江堰的渊源和主要表现形式, 整个工程以水景为主, 体现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水文化广场, 以及围绕水的治理和利用而产生的石文化、建筑文化和种植文化是本设计的主要特色。

2.2 广场绿化

它以满足广场功能为第一要素, 在功能分区中因地制宜, 全方位考虑设计空间与植物配置的融合, 运用堆土成坡、植物配置等等手段进行高差的创造和空间转换。平面构成线条流畅, 从容大度, 空间分布错落有致, 变化丰富, 使整个广场景观设计真正成为一个四维空间作品,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平视鸟瞰, 都能令人获得愉悦的立体视觉效果。从而来突出“空间魅力”, 处处“让人感到亲切”。使之与广场建筑格局形成风格的统一。

2.3 广场铺装

铺装作为构成广场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整个广场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铺装的样式、材料非常多, 如何给人以亲切与舒适, 突出创意与个性特点, 又能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 很好地呈现出广场的文化特色, 这就需要把地面铺装应与人类行为规律相结合, 从而达到具有合理性、舒适性的效果来。

2.4 小品与细部

广场小品包含内容比较广泛, 建筑物 (亭子、花架、长廊、步道与街桥、栏杆) 、园灯、园椅、交通指示牌、道路铺装、其它辅助元素等等, 如何把这些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除满足美观效果外, 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上的要求。如栏杆具有各种使用目的, 对于各种园林栏杆的设计形式、高度也就有不同的要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可见细部设计很重要, 从铺装纹样、植物配置形式, 树池的样式等都很关键。

3 襄樊南湖广场规划设计分析研究

3.1 背景环境

南湖广场位于汉江南岸的襄城区, 处于古城墙南门西边, 紧临护城河。襄阳古城自古曰“方城汉池”。除后来增修的东北角 (新城湾) 以外, 基本呈方形。城墙四角方方正正, 东西南北, 横平竖直。而圆弧形的护城河环绕城外, 形成内方而外圆的格局。在我国古代的审美思想里, 历来讲究“观物取象”, 讲究“象外之旨”。因此, 这“内方外圆”的城池结构, 渗透着儒家的规矩而形成的美就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巧合, 而是一个象征, 它象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道德和行为规范。

3.2 设计原则及设计重点

1) 原则——广场设计应在旧城总体规划指导下解决交通组织、主题风貌等问题, 提升广场的功能和作用;尊重襄阳旧城的历史风貌和旧城特色;尊重与周围环境 (北街、古城墙、护城河) , 交通组织的协调统一;

2) 重点——功能定位;交通组织;空间层次, 比例关系;注重襄阳城特色, 主题突出, 内容丰富。

3.3 设计上采用的几种手法

1) 中式园林造景手法的引用, 利用地形高差, 空间环境运用对称, 对景, 虚实, 呼应等手法。

(1) 突出自然, 东西方的造园, 都要求自然, 在现代的城市生活空间里, 能够创造出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景观, 无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可以引入绿化, 自然山水等元素达到想要的环境; (2) 流线组织, 通过交通线路的组织来合理布局, 使之成为广场表现的亮点。

2) 道路交通组织通过总规的要求对广场周围建筑和道路进行整合, 修建与襄阳古城墙、昭明台等古建筑相匹配、仿明清建筑风格的商业建筑主体。广场内部主要以两条主要的步行景观大道组织主要的人流。

3) 空间、景观体系规划结合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 利用地形的高差和层次营造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 利用尺度、围合程度、地面质地等手法在广场整体中划分出主与从、公共与相对私密等不同的空间领域。

城市广场的建设在城市设计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课题, 它即反映了城市整体设计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地方特色的重要性。只有认真分析当今城市广场在规划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把握城市建设中总体的规划要求和全面分析城市广场所处的环境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 争取做到城市整体性和环境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杨士宏.城市生态环境学[M].科学出版社.

[2]李芗.关于城市广场的文化思考[J].中国园林, 2000, 4.

[3]高留柱.试论城市广场[J].中国园林, 2002, 1.

[4]粱永基.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城市广场的发展与设计 篇3

本文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以长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站前广场为例。通过对其分析,以城市设计、城市交通、城市开放空间等为理论基础,论述现代城市铁路交通枢纽广场的交通、空间、文化和定位等的复合性及其设计理念和构建方法。

1 建筑创作

长春西站位于长春市西部,是长春市规划建设的交通节点之一,包括高铁、地铁、公交、长途、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并集合多种交通功能建筑和商业开发于一身的综合体。随着西客站客运枢纽的建设,势必将极大地推动站前区域地产、商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使这一区域成为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体。

枢纽广场范围包括长春西站南北广场两部分。

1)南广场:对南广场地面交通进行有序规划,南广场东侧设计为公交车场站、社会停车库和出租车场站。南广场西侧设计为公交车场站和社会停车库。轨道交通2号,6号线车站设置在国铁南广场下面平行换乘。周围用地目前考虑为预留发展空地,待将来结合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稳定后再进行研究。

长春西站综合客运枢纽工程是包括高铁、地铁、公交、长途、出租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并集合多种交通功能建筑和商业开发于一身的综合体。其地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以长春西站站台面标高为±0.000,南广场由北向南标高由-6.500坡到站前路-12.500,地上一层(-12.000)是局部半开挖建筑,考虑到这种特殊地形,我们把南广场由北向南分为两个台,地上一层-12.000的屋顶为一个台(-6.500),正对站房中轴线为人行广场,左右两侧为公交车场,地上一层(-12.000)南端外墙以南为另一个台(-12.250),与站前路(-12.500)相接。我们顺应北高南低的特点,在地上一层外墙和-6.500公交车场道路之间结合结构施工基坑支护,在东西两侧外墙上开高窗解决车库和商场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正立面使用低辐射双层中空玻璃和花岗岩,立面设计简洁、明快、大方。

2)北广场:北广场长途车站用地、地面社会车辆停车场及出租车场站。

结合铁路站前北广场空间整体规划,形成了枢纽北广场大气、宏伟的绿化视觉中心,削弱了枢纽北侧墓地对周围环境的心理影响。除了以上北广场的各种车场,另外还包括与国铁出站通廊连接的通道。

1.1 功能设计

长春西站综合客运枢纽是长春市西部城区的重要功能片区,它承担着多重城市职能。

1)商业中心职能:本区域承担市级商业服务业中心职能,主要以现有大中型商场为基础,形成既有传统又有现代商业气息的,以精品商品零售业为特色的市级商业服务业中心,换乘中心南侧为长春城市西部CBD中心。2)交通枢纽职能:本区域作为城市西部城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担负客运专线列车、公路长途客运、城市地铁、常规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等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职能,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3)景观风貌职能:该区域地处长春市城市西部,拟建环境现状均为空地,设计制约因素较少,基本上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枢纽蓝图。因此西客站枢纽应是一个现代的、崭新的城市客厅,体现城市接纳、包容、和谐、平等的城市内涵,展现积极、活跃、健康、发展的城市精神。

1.2 景观设计

该区域地处长春市景观、交通、门户的要塞,规划对景观风貌要求也比较高,具体景观设计方案如下:1)景观节点:火车站节点是长春市景观重要节点,它是长春市新的门户,直接展示长春市的城市形象,而长春西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建筑及空间环境相应应与火车站协调,并根据城市设计严格控制用地建设。南广场结合城市规划用地及周围市政配套的绿化建设,体现长春传统景观特点,创造一个开敞、大气的景观视觉区域。在视觉走廊上规划地标建筑,既要整合周围地区环境,又要起到视觉节点的作用。2)开敞空间:规划结合街头绿地设置开敞空间,增加特色小品、雕塑等设置,体现城市特色。3)历史文化:长春城市空间历经俄铁时期、北满铁附属地、南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和伪满新京规划等历史建设阶段,形成了现有城市空间基础格局。因此长春西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历史景观设计以根为题,意在挖掘和体现城市之源的历史特色,通过新建的城市景观来强化本区域的观赏价值。

2 理论依据

现代主义以“雅典宪章”为代表的规划思想是工业时代追求理性、强调学科专业分工主流思想的产物,追求严格的功能分区、树立分级结构等。但是在分“区”的规划方法指导下,规划总是先划分地块,而规划师必须服从规划确定路网来做规划设计。而路网的确定常常遵循经济开发为先或汽车导向的道路规划为先的原则,很少挖掘城市文脉、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或是从具体的个人行为出发来研究。对功能分区的过分强调,背离了生活的具体和多样性,城市功能的割裂,造成各区之间大量的交通量,也造成环境缺少特色,从而最终要求改变按用途来分“区”的城市规划方法。

在原有的按用途来分“区”的城市规划方法的指导下,传统交通建筑概念是将不同交通工具的换乘中心布置在城市中的不同地区,然而在流动人口日益剧增,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这种不同交通站点独立设置的概念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各类城市职能聚集程度越来越高,土地供需矛盾空前激化,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将综合化、立体化发展,地下空间潜力将被充分挖掘。

客运枢纽的主要变革就在于将单一火车站转变为不同交通方式有机组合的交通综合体。选择不同交通工具的旅客,轨道交通和城市交通都在这样的交通综合体内部完成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从而实现紧张、高效、便捷的转运系统。而站前广场作为综合客运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划设计站前广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综合客运枢纽站前广场规划,做到既能提高广场对于车站区域城市功能的适应性,又能加强广场风格与城市规划风格的整体性,我们引入城市设计的概念。

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正式使用城市设计(Urban Design)这个词汇。城市设计的具体定义在建筑界通常是指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工作,介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

在客运枢纽站前广场的城市设计中,我们把握两个基本切入点:

1)强调三维形态的“整合”机制,这是城市设计工作的关键。“整合”在这里至少包括两个基本含义:一方面是建立秩序,是地段的城市职能组织条理清晰、空间形态有序;另一方面是加强联系,将原来相互分散和独立的职能和空间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转为两者是相互交织的。因此,既是城市职能的整合,也是空间形态的整合。2)由于火车站地区既是城市门户,交通功能十分突出,又是综合的商业集聚地。必须加强城市设计的规划管理,把城市设计的成果融入控制性详细规划。

具体到长春西站综合客运枢纽站前广场的城市设计中,我们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步行体系。步行体系不仅仅是单一要求(如独立的过街天桥或隧道)的布置,更是要构成彼此连接的线性关系,并与公共建筑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包容城市流动人口和相关活动的便捷且富有生气的网络体系。通过地上、地面、地下三个层次设计步行体系,相互连接、彼此补充,从而形成立体化、网络化步行交通体系。2)开放空间。城市广场、街道和公园绿地系统是构成开放空间的三个要素,也是开放空间设计的研究重点。火车站地区开放空间特色就是站前广场,现代火车站已经把站房、广场和站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设计,从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改造中可以看到这种趋势。3)土地使用。土地使用规划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是一个主要的研究要素,规划中需要注重二维平面的规划。但实际上土地使用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为开拓三维空间使用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决定了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人群活动密度与土地使用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此,城市设计对该地块用地性质与可能引发空间活动统一起来。4)空间体系。根据城市设计的整体构思,在视觉走廊上应规划地标建筑。地标建筑既要整合周围地区环境,又要起到视觉节点的作用。

3 结语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一段真空。为了获得良好的城市整体环境,塑造美好形象,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完善,环境品质的优化,城市活力提升和特色塑造。由于火车站地区交通换乘功能十分突出,又是综合的商业集聚地,更是城市门户。因此城市设计的引入势在必行。城市设计是城市形态的设计,是二维向三维的过渡桥梁,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点,是综合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客运枢纽站前广场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必由之路,更是今后客运枢纽站前广场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春西站综合客运枢纽站前广场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摘要:以长春西站综合客运枢纽站前广场为例,阐述了现代城市铁路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交通、空间、文化和服务系统等的复合性以及将其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具体的设计理念与构建方法,对促进城市、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合客运枢纽,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整合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J].建筑学报,2004(1):21-24.

[3]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城市广场的发展与设计 篇4

1.1 城市综合体简介

城市综合体是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城市功能之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 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多元化的建筑群落。其具备完整的街区特点, 成为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它所具备的主要特征有: (1) 城市交通网络发达, 城市功能相对集中, 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 (2) 拥有城市的多种功能, 包括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文化娱乐消费等; (3) 建筑的高度及外观具代表性, 属于城市的标志建筑群。城市中心由于所处的位置和庞大规模, 注定其一定会成为城市名片, 成为建筑、文化、旅游的标志性项目。

1.2 房地产城市综合体类型

目前房地产综合体项目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 城市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市中心, 总建筑面积在10~30万m2左右, 一般以大型商业Shopping-Mall、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为主要组成部分, 住宅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2) 郊区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市郊区, 总建筑面积在30万m2以上, 以大型住宅小区、商业 (购物中心) 、公寓为主要组成部分, 一般没有酒店或写字楼的配置。

(3) 产业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市郊区, 总建筑面积在30~50万m2以上甚至更大, 一般以专业市场、配套住宅、商业为主, 配有物流、仓储等设施, 与当地优势产业有关。

1.3 红星地产的城市综合体

红星国际广场是中国家居品牌——红星美凯集团全资独创的商业综合体开发模式, 将国际领先的家居行业的经营理念融入综合体开发中, 以国际“梦想”为城市综合体市场树立新标准。作为城市运营商的红星地产, 坚持创新发展的一贯作风, 从中国家居品牌的红星美凯龙家居模式到主流城市品质住宅, 率先创建了同步国际的商业复合地产开发模式。依托红星美凯龙集团的雄厚实力, 自身专业化的操作、科学化的管理和稳健务实的经营, 红星地产开发项目已遍及上海、天津、成都、昆明、沈阳、福州等13个主要城市, 启动或正在建设了15个城市综合体, 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本人在红星地产领导和各专业同事的支持帮助下, 作为红星人在近三年的工作过程中, 对城市综合体领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愿意能和各位同仁分享该方面的一点经验和成绩。

2 城市综合体自身特点分析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是最为复杂、链条最长、环节最多的开发领域, 它更重要的是要专心专一的整合资源, 形成强大的外包经营和离岸经营体系, 而非全链条独立运作。H (hotel) 酒店、O (office) 办公室、P (park) 公园、S (shopping mall) 购物中心、C (congress) 会所、A (apartment) 公寓, 组成了一个新的合生词——HOPSCA, 即为城市综合体的六大业态。HOPSCA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 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3 天津红星国际广场综合体规划与景观案例分析

天津红星国际广场是红星美凯龙“红星国际”城市综合体产品系之一, 延续集团产品系战略要求的国际化现代城市综合体, 将“可持续的家居文化”引入综合体运作, 引导天津人品质生活、绿色、环保的健康居住理念。红星国际广场紧邻中心城区, 连接滨海新区的主轴线津滨大道,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规划中的地铁4、5号线在项目附近设站。红星国际广场总占地300余亩, 总投资100亿元, 建筑规模90万m2。采用当今世界最时尚的HOPSCA规划模式, 将建设成家居、百货双MALL。

红星国际广场规划了20万m2的晶品高层住区, 10万m2花园叠墅住区, 同时还规划了两条相互交错的步行街, 与周边的酒店、写字楼、SOHO及公寓等实现无缝链接。面向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 打造国际品质、高端时尚的商务新地标。

3.1 整体规划和景观定位

天津红星国际广场分为了4个地块, 分别为1#地购物中心、2#地家居广场酒店式公寓、3#地花园叠墅洋房、4#地晶品高层住区。通过对该项目规划建筑资料和营销策划的分析, 本人在编写《景观设计任务书》阶段提出如下概念。

3.1.1 购物中心

针对项目总体, 从大商业、大交通、大广场、大文化等方面对景观整体规划。贯彻“底商步行街区”的设计理念, 在景观设计主题中加以体现, 营造整体商业氛围;同时考虑到项目开发的阶段性, 提出了总体控制性概念, 为景观方案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以规划为先导, 充分分析和了解项目现场情况的基础上, 从购物中心商业与城市的连接界面、连接节点、景观轴线入手, 将项目整体景观元素的运用手法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结合, 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3.1.2 家居广场酒店式公寓

红星美凯龙家居自1986年创业以来, 至今已二十几个年头, 开发模式已非常成熟, 依照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合理组织交通流向, 铺装设计简洁明快, 入口区域要有一定的引导性。外环境构筑物不能遮挡顾客出入口, 不能影响建筑外墙广告及建筑外立面的精彩部位。考虑广场空间过大, 避免因过量空旷导致“一览无余”, 应适当借用景观、小品、绿化等因素, 达到视线的遮掩、吸引、过渡, 以营造空间层次感。

3.1.3 花园叠墅洋房

花园叠墅洋房区的景观设计不同于以往的小区, 普通的小区由于居住人口密度大, 设计需最大限度的满足大众的喜好, 更强调的共性、共享。而花园叠墅洋房区建筑、人口的密度较低, 私密性、个性是设计中追求的重点。私密性空间的打造确保了洋房区景观环境的高端定位。处理好中心景观与宅间景观的主次关系, 在强调中心景观的同时, 也需将宅间景观的丰富性、多样性表达出来。洋房的庭园设计也是景观一大重要因素, 庭园设计必须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 与住宅和场地现状相适应, 同事也应该展现其特性, 如简洁、和谐等。

3.1.4 晶品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区在很大程度上景观都是由高点向下观景, 所以在进行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地面景观序列沿水平方向展开,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垂直方面的景观序列和特有的视觉效果, 采用立体景观和集中景观布局形式。总体布局可适当图案化, 既要满足居民在近处观赏的审美要求, 又需注重居民在居室中向下俯瞰时的景观艺术效果。由于高层住宅区人员比较密集, 对功能性场所的要求以及人们可参与性与可滞留性的要求较高。

4 设计亮点

4.1 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为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一大特色, 一般位于家居MALL楼面上, 为酒店式公寓住户提供优美的景观空间。天津红星国际广场屋顶花园位于红星美凯龙家居MALL六层楼面上, 家居MALL西南角为一栋酒店式公寓, 主要为小户型, 针对年轻一族的客户群。整个屋顶花园景观打造的面积约4000m2, 大致分为休闲区、运动区、儿童活动区。运动区包括半篮球场、网球场、高尔夫推杆练习场, 为保证住户安静的居住环境, 运动区远离塔楼单独划分区域。休闲区由一些停留小空间、特色景墙、小品雕塑、景观廊架、木平台及阳伞座椅组成, 为人们提供了满足不同需求的互动场所。种植上由于屋顶覆土及荷载的限制, 尽量以地被类及灌木为主, 配以小乔木营造绿化层次, 从花园的肌理、色彩, 植物的摆动和外观上的季节变化提高了景观环境质量, 协调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使自然植物与人工建筑物有机的结合和相互延续, 从而增加了人与自然的紧密度。

4.2 北美风情商业街

商业街位于3#地块 (花园叠墅洋房) 北侧, 属沿街商业, 与1#地块的购物广场相邻, 商业街的打造更好的衔接了1、3#两个地块, 延展了商业空间。商业街在设计时分为了三层空间:人行道绿化空间、休闲停留空间、商业展示通行空间。该设计以“挖掘地域特色、人性化的设计、宜人的尺度”为原则, 以景观意境为出发点, 寻找适宜的尺度, 通过空间变化的重组, 营造出一条具有北美风情的特色商业街。通过铺地、雕塑、水景、花池等景观元素, 来解决商业街的标识性。因商业店铺的集中而形成购物、休闲、餐饮等功能空间, 基于商业街的店铺特色, 每隔一段空间增设供人休憩的停留空间, 在购物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别样的景观。

4.3 蓝色的海洋花园

本项目在对晶品高层住宅进行景观打造时以蓝色的海洋花园为主题, 强调突出其大体量的水体, 从入口处的长条形景观跌水池过渡到转折节点处的人造浅滩, 往里延伸至中心区域的泳池, 打造一种临水而居的景象。周边的景观节点代表了水中的涟漪, 连接各个景观节点的景观道路好似水中的波浪。因而, 此地块的铺装及植物相应地被设计为波浪和涟漪图案。同时也彰显出新艺术风格设计中的有机形式和曲线感。水的主题提升了本项目景观设计的灵魂, 带来新鲜、恬静、纯净和整洁的感觉。

4.4 植物配置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不同, 本项目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可考虑到耐盐碱、抗风沙的植物。入口处景观, 其扩展的空间, 明快的布局形式, 选择高大挺拔的植物或者树型干净、简洁的乔木强化入口的道路轴线关系。街道景观是入口区域的延伸, 沿路两旁有规律的种植绿色行道树, 有很好的引导效果, 目的在于创造一个舒适惬意的通道。商业景观, 主要以灌木和草坪的简单形式呈现, 另外, 乔木和开花植物的搭配不仅软化了大面积的硬质景观, 同时也更好的烘托出该区域的商业氛围。庭院景观主要展现其宁静的植物空间, 其配置手法多以常绿乔灌木组成复层林, 并配以花灌木错落栽植其间, 形成一个四季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 在植物的围合里, 使人感到封闭安全、宁静安逸、简单舒适而又富于变化的景观空间。水岸景观则引用一些柔和或自然形态的灌木以加强水岸景观的自然风貌, 多干乔木、开花乔木或成丛或独植也可为水岸边提供宜人的树荫及景致。

5 结语

城市综合体在发达国家已拥有一套成熟的市场分析、市场策划、招商引资、规划设计、物业管理的运作模式。近年来国外先进的地产开发模式在中国得到实验, 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一、二线城市已开始大力开发城市综合体, 且大部分获得了成功, 并日趋成熟。未来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主流模式就是区域开发模式, 是大规模的区域开发, 其核心点就是解决综合配套的问题, 商业、酒店、休闲娱乐等一系列的配套问题。城市综合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 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解决了规划设计建设难、开发节奏把握难、国外成功案例结合本土文化难、招商营销难等问题后, 中国的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必将走向成功。

摘要:结合对城市综合体概念及特点的分析, 介绍了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实际案例, 对整体规划和景观定位、设计亮点这两大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景观定位,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J].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

[2]黄金琦.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城市广场的发展与设计 篇5

1. 苏州古典园林精髓——“城市山林”的阐述

所谓“城市山林”, 意指“一人在荒野不可能孤独存在, 只得退而求其次, 谋取在城嚣中的清静……以聊表对大自然的向往。”苏州传统园林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运用的中国传统的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空间艺术, 它运用叠山、理水、建筑、花木、陈设、家具、诗文、绘画、雕刻等要素, 营造出意蕴深邃、内涵丰富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在当时只是供为数不多的家庭成员或自家客人享受的, 面积小, 尺度小, 且以近观细玩为主。而现代城市景观空间, 是为大多数市民提供的公共空间, 是需要解决大流量的交通和多数人观景的, 面积大, 尺度也大。这刚好与传统园林面积小、尺度小的特点相悖, 因此, 传统园林中以小见大、以少求多的景观形式不适合照搬于现代城市景观空间中。这需要在继承传统园林艺术精髓、借鉴传统园林布局手法的同时, 做出创新, 找到传统园林与现代城市空间景观之间的融合点。

2. 项目概况

苏州火车站位于苏州古城以北, 平江新城内, 濒临环城河, 是连接苏州南北的重要节点区域, 是苏州城市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城市设计》将火车站地区功能定位为:展现苏州城市风貌的窗口, 平江新城发展的先导区, 集对外交通、商务、办公、信息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区。结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 提出构筑火车站地区“水乡陆港, 姑苏门户”的空间特色, 并预测火车站旅客发送量2020年为3370万人次, 2030年为4740万人次, 火车站规模定义为特大站规模。

3. 设计构思

在苏州古典园林里面, 文人起到最直接的作用, 其中文人所誉美的“城市山林”的思想, 广泛影响着几个世纪以来中国、日本甚至欧洲的造园思想。“城市山林”的思想与现代所推崇的“生态景观”也有相同之处, 即利用城市山林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本案为现代城市的公共空间, 需要解决“新”的城市功能与“苏”的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城市大空间功能的完善和苏州古典园林意境的延续。“乐天随时随地为园, 取其精神而不拘于形式。”笔者以“城市山林”的思想为设计主旨, 以现代都市中的“咫尺山林”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崇尚, 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意境, 形成“苏而新” (最早由贝聿铭提出) 的城市园林景观。

4. 设计内容

本案设计中根据桢式人流分析来区分人群流动区、等待区以及人流的密度;利用灰色“套方”花岗岩铺地形成简洁流畅的人群流动导向空间, 构成站前广场统一的景观底色, 是延续传统园林中“方胜克邪”之意, 寄托出行旅客平安吉祥的希望;自然种植的山林地为等待区域, 山林地中设置等待休息空间和设施。

4.1 站前南广场

以宫式构图形成南广场的景观框架, 与苏州古城格局 (九宫格式) 相呼应, 形成苏州古城景观的延伸, 通过古城肌理的延续达到与古城景观的呼应。广场中四块以自然种植为主的山林地形成整个广场的主体景观, “自然式种植布局, 既能使人获得山林之趣, 风雅洒脱, 又身心俱适, 彻底摆脱外来束缚, 一任自然, 体现出闲适、自然的文化心理……构成自然和人生的无限广阔的意境”, 体现“城市山林”的主旨。穿插于“山林”之中的钢玻璃廊架成为人们等待和休息的宁静空间, 透过高大的树影可以欣赏穿梭于广场上匆匆流动的人群, 体现“若隐若显”的境界, 求得“虚静淡泊”的精神。

在进站空间的正中间设置一处“斗形”采光玻璃塔, 成为联系地上、地下空间的视觉纽带。出站流线上设置雕有苏州文化典故和景点故事的矮墙和地景, 使人们从出站口到停车场和旅游码头的行走之间感受到浓厚的苏州园林文化的冲击, 同时可以充分了解到浓厚的苏州文化底蕴, 使其成为苏州文化与外界之间交流的窗口。

濒临环城河处设置旅游服务中心和码头, 并整体进行下沉处理。下客区与上客区进行严格的分离, 中间为下客区, 可直接进入南广场入站空间;两侧分别设上客区, 西侧为城外旅游景点 (虎丘、寒山寺等) 的接待、售票服务中心, 东侧为城内旅游景点 (环护城河、拙政园等) 的接待、售票服务中心, 出站人群可直接通过此处上船。这样经过人流分类而达到交通流线的简洁化处理。码头的简洁屋顶线条与因广场高差而形成的矮墙连成一体, 加上临水的灯带, 构成对整个广场和车站建筑的有效烘托, 宛如火车站建筑和站前广场的底座, 其造型既自成一体又充分融入整体景观。

4.2 站前北广场及苏站路以北商业广场

按照规划要求, 站前北广场及苏站路以北商业广场景观进行统一考虑, 形成火车站站前商业核心区。本案用佛教吉祥八宝之一的吉祥结为构图源泉, 进行抽象构图, 形成以自然流线形山林地为主题景观, 来统一广场上不同功能的各种复杂元素的景观框架。

在自然种植的山林地等待区域中, 穿插设置八个供等待休息之用的小空间, 以佛教的“吉祥八宝”——法轮、宝瓶、莲花、尊胜幢、宝盖、白螺、双鱼、吉祥结为主题, 分别以铺地雕刻形式设置在每个小空间的中心, 来表达“平安、吉祥”的蕴义;各个小空间的周边设置条状石凳为休息设施;自然山林地则延伸入地下一层的开敞空间中。

4.3 苏站路以北商业广场

本案用“方胜” (两个菱方形相交, 古人以方胜具有克制邪恶的神秘力量) 图案形成景观主体——地下商业广场的中庭, “自然山林”景观如流水般从地面延伸入双菱形的下沉空间中, 形成地上与地下景观的视觉联系纽带;地下一层中庭的瀑布跌入地下二层的中心水庭院, 构成地下一层庭院与地下二层中心水庭院的视觉联系纽带;“自然山林”景观同时延伸入地下二层的中心水庭院中。人们可以通过台阶, 从地面广场步入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商业广场的中心庭院, 达到上下沟通, “天地合一”。自然山林中则设置休闲空间和设施, 与商业结合, 放置室外咖啡座、茶座等。

地下商业建筑则围绕其中心庭院的四周设置“廊式”空间, 既为观景廊道, 也为购物休闲的交通廊道;地下商业建筑平面柱网采用与水平偏移45度的斜柱网形式, 构建变化丰富的地下空间, 与“方胜”形的中庭景观相呼应。

总结

目前, 苏州城市园林景观甚至全国的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甚大, 中西文化的交互影响, 致使诸多城市园林景观采用了畸形、错位、扭曲等夸张的设计语言来表现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思想, 使我国园林景观形式呈现多元、解构的倾向。而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经过长期社会心理和群体意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天人合一”、“城市山林”的思想在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 昭示着中国古代文人内敛、中和的人格价值取向, 这有异于西方哲学思想上的理性精神意识。因此, 探讨中国传统园林思想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继承与创新, 很有必要。

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广场设计 篇6

1. 城市设计的内涵

城市设计是指确定一个城市的活动与目标的总体空间布局。城市设计的复杂过程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通过对空间及意象的处理, 创造一种物质环境, 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 又能激励其社区精神。

目前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内容庞杂, 缺乏明晰的概念平台。但空间的组织是城市设计一个公认的特征, 城市设计的定义越来越强调对空间的全面理解, 城市设计的目标和范畴都有综合的趋向。城市设计是一种主要通过控制公共空间的形成, 干预城市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过程。

城市设计既然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是空间环境的设计。城市设计的内容就是合理地处理好骨架空间、象征空间和目的空间, 使之协调发展, 而且不仅有质的要求, 还有量的概念。具体来讲, 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空间设计;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建筑小品和城市细部空间设计等。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方便、高效、卫生、健康、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 为城市社区建设一种有机的秩序, 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城市设计是一项综合规划设计工作, 要求综合各专业的需要, 做到合理安排;城市设计要立足于现实, 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城市设计目标是空间形式上的统一、完美, 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优化效果, 社会生活上的有机协调。

2. 城市广场历史回顾

我国历史上城市广场的演变是由“市”而来。南宋时期, 由于商品买卖进一步专业化, 市场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 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组合, 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们在“市”的周围, 为了进行商品交换, 构筑了大量的建筑以适应其需要。这种自然形成的商品空间具有广场空间的某些特征, 也可以称为我国广场的自然发展雏形。

从世界范围来看, 城市广场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有以下三种因素:其一是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不同必然显现出不同的城市广场风格和做法。其二是政治宗教因素, 君主集权统治下的广场多以体现君主的权威为目的;宗教统治下的广场多以体现神的意志为目的;民主制度下的城市广场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演变而来。其三是经济因素, 经济活动直接影响着广场土地使用, 推动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总之, 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城市广场的范畴在不断地发展演变, 通过以下资料可概括出广场的历史:

(1) “广场”源自古希腊, 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 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 其特性、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2) 从古罗马时代开始, 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 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

(3) 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 它作为城市的“心脏”, 在高度密实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 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

(4) 巴洛克时期, 城市广场最大限度地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 广场不再单独依附于某一建筑物, 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5) 现代城市广场的范畴再次延伸, 不仅市政、商业广场等是城市的主要广场, 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 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3. 城市广场定义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 对广场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中心部位, 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 广场经过铺装, 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 有街道环绕或与其相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王珂、夏健、杨新海编著的《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定义较有概括性, 书中表述“城市广场的定义需要包括场所、内容、构成、使用方式和意境五个方面的基本限定。尝试将城市广场定义为:城市广场, 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 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 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 采用步行交通手段, 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其中, 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主题思想则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 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节点型是指城市空间中的核型空间形态”。

4. 广场的类型

城市广场是城市最富魅力的公众空间, 在城市设计中占重要地位, 被誉为城市的“客厅”。广场的功能决定了广场的性质和类型。按广场的主要性质一般可分为以下六种。宗教广场、市民集会广场、交通广场、纪念广场、商业广场、休息娱乐广场等, 广场不但是城市空间体系构成的需要, 而且历来是城市进行社交往来、休闲娱乐和信息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是人们接触自然、陶冶情趣的城市空间环境。今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市广场的多功能、多层次属性愈益强烈。也就是说, 大多数城市广场是多元化、复合型的。如:大连“中山广场” (图1) (1) 和上海“人民广场” (图2) 等既是交通广场, 又是休闲广场;北京“天安门广场” (图3、图4) 则既是建筑广场、交通广场, 又是休闲广场、集会广场和纪念性广场。

5. 城市广场建设的建议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 广场能为市民献上一份宁静与恬暇, 在拥挤的都市水泥森林中, 广场能为市民守住一片绿洲与舒朗, 这就是广场的魅力所在。由此, 广场成为当前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热点, 大大小小的广场在各个城市纷纷落成。然而, 由于规划理念、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管理维护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使得各广场的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广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也有一些广场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广场设计融合了建筑、美学、植物学、生态学、规划设计等多门学科的精华。所以, 应注意各门学科的综合运用, 突出植物学、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城市广场设计无定式, 应以绿色植物为造景的基础, 减少硬质铺装。让绿色植物的亲和性充分发挥在园林小品的设计和装饰中。提倡广场保留原有大树, 以期形成树大荫浓、温馨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生态效益。总之, 提倡以植物为主要材料, 把城市广场建设成绿色生态广场。

广场尺度过大, 导致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城市其他项目的建设。广场本身显得空旷, 这种空旷和单调缺乏生活的真实性, 使人感到宏伟有余而亲切不足, 会使游人产生即刻离去的感觉, 这样既损伤人们的真情实感, 又浪费了城市的宝贵土地和资金。

缺乏个性, 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一些广场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 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挖掘不够, 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 缺乏理性地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化”的造型, 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一些广场是因旧城改建的太彻底了, 旧的全部推倒重建, 因而割断了历史, 割断了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 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变得冷漠, 没有人情味。一位新加坡建设专家曾尖锐地指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大量破坏, 就是城市特色的消失, 就意味着这座城市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逐渐丧失。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依赖于地方传统文化。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 使人在闲暇徜徉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 如南京的汉中门广场。

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来充实, 加强人们的参与性。只有将我们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突出传统文化、强化地方特色, 才能创造出驰名世界的广场“品牌”, 如天安门是北京的标志, 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

6. 结语

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 它反映了城市整体设计的重要性。在任何一个环境设计中, 整体的得失都比局部的好坏重要得多。城市广场设计虽然只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 但他的规划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质量密不可分, 所以在设计此广场的时候要认真地把握总规的要求和全面分析了广场所处的环境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广场规划一方面要吸取历史上城市广场设计的经验, 另一方面要认真分析现代社会中城市环境新的建设要求和人的生活特点, 同时应注意通过广场来表达和强化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最终做到城市整体性和环境的统一。致力于塑造多层次、多景现、多情趣的多元空间环境, 创造与时代相适应、特色鲜明和优美舒适的城市“客厅”, 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具有高雅文化品位的多样化活动空间, 从而不断提高城市广场的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文明.中国古代的城市广场源流.城市规划, 2008.10.

[2]王坷等.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篇7

1 以人为本原则

现代城市广场是实现人们交往、休息、娱乐、观赏等活动的重要城市开放空间。人们对城市广场的需求大概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生理需求, 即要求广场各项设施齐备、舒适、方便。二是安全需求, 即要求有较好的可达性, 外界干扰小, 能保证个人的个体领域和行动自由。三是交往需求, 即要求广场提供不仅满足个体行动, 而且满足群体活动的行为空间。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即人们想在城市广场中引起他人的重视与注意, 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以上四种需求以前三种最为普遍。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就是要注重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注重人在广场上活动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 创造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城市广场, 即城市广场应符合安全性、舒适性、可达性、领域性愉悦性等原则在城市广场的创造中应积极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 发挥主客体的直接交换的互动作用。

公众参与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质量好的城市广场环境的塑造, 可以诱发公众的活动参与积极性, 使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和文化共享。广场成为活动的媒体, 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而只有以人为本设计的城市广场才能吸引公众参与, 才能具有其真正的空间活力。另一层意思是在城市广场的创作设计或广场改、扩建过程中充分了解市民的意愿、意见, 发挥市民的群体智慧, 从使用者的根本利益出发, 让市民的合理愿望得到真正的体现, 保证每个市民都有参与规划的机会, 保证城市广场的建设和使用按大众的要求进行。

2 整体协调原则

城市整体协调原则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指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要和城市空间体系分布协调。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的调节器。早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 城市广场有规模、类型、区位等个别, 每个城市广场只有正确把握自身的区位和性质, 恰如其分地表达和实现其功能, 才能和整个城市空间体系分布相协调。

二是指要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 机所谓的本土性原则。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人类文明的发展, 历史文化的积淀在物质空间上的投影成为城市的空间环境。也就是说城市的规划、布局、建设、市政设施、建筑、生态环境等构成的人文景观是城市的面貌和仪容, 从中展示了城市的历史和现状、城市的抱负和理想、城市的光荣与骄傲, 以及城市的困惑与失落。

总之, 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要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特色, 与历史文脉相协调, 但又不能因循守旧, 要运用当代的眼光、用发展的观点, 创造特有的魅力和文化品质。

3 经济性原则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逐步建立了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宏观经济的调整, 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增长的阶段。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根本条件。经济性原则就是指各地在建设城市广场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 而不是行政等级量力而为, 又要考虑如何多方筹措, 尽量增加广场投资, 更多考虑城市广场建成后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量力而为进行广场建设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规律决定的, 特别是市场经济作用下, 城市广场的规模、质量等早已不由城市的行政等级决定, 经济情况较好的城市, 当然希望通过建设城市广场来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 增加吸引力。通过精心设计的城市广场可以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它不仅可以强化良好的城市形象, 还可以优化城市环境, 增加城市吸引力,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 不能把建设城市广场看成单纯的财政支出, 应该看到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总之, 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要符合经济性原则, 进行适量投资, 争取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回报。

4 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本世纪以来, 人们凭借着先进的生产力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的产品积累和最丰富的物质生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剧增, 资源过度消耗,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人类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而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与自然和谐共处, 才能为后代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城市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人类居室逐渐完善的过程。发达国家也都有从当初的盲目建设到今天进行的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综合性城市设计的毕经过程。我国也正在为城市向自然生态环境回归进行有益的探讨。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的主张正在被广大的城市规划设计者积极响应着。

建立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一方面要积极保护城市中及周边地带现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使其免受恶性城市发展的破坏;另一方面要用环境设计的方法努力建设优美的城市人工环境, 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体系。环境设计就是在人造物质力量和各种天然力量的影响之间所达成的平衡。主要是去塑造一种防御体系, 是一种以保护环境健康为目的的战略意义。作为城市人文精神与生活风貌重要体现的城市广场, 应当成为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生态空间。过去我国多数的城市广场设计只注重硬质景观效果, 体现人类征服自然的激情, 缺乏与自然生态的紧密结合。

因此,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 应用环境设计的方法, 通过融合、美化、象征等手段与城市现有绿地、公园结合, 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 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 成为城市真正的“肺”。现代城市广场生态设计要特别强调其生态小环境的合理性, 既要有充分的阳光, 又要有足够的绿荫, 冬暖夏凉, 趋利避害, 减小城市的噪声干扰, 为市民的各种活动创造怡人的空间环境。

总之, 城市广场设计虽然只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 但他的规划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质量密不可分, 它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课题, 涉及文化、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美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和领域, 在这里, 只是对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希望将来可以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亮.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讨[J].江苏城市规划, 2009 (4) .

上一篇:立式加工下一篇:高校行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