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景观文化发展

2025-01-03

古城景观文化发展(精选7篇)

古城景观文化发展 篇1

0引言

“藏族文化”是我国最具神秘感的民族文化之一,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鲜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景观装饰元素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表现形式, 呈现出异彩纷呈, 形式多样的特点。从卡瓦格博到转经筒、白塔, 再到吉祥八宝都是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深入挖掘藏族文化, 并把这些文化元素运用到阿墩子古城景观设计中, 创造出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

1文化景观

1.1文化景观———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就是人与土地之间无法割舍的、在生存和精神上的联系, 土地上文化和自然的要素都只是这种联系的证据, 它表达了一种人、地关系的遗产。[1]

1.2文化景观再生设计的方法 (1) 保护或修复。对一些文化价值极高的建筑场景给以保护, 对已经有损毁的场景, 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进行修复。保护一定要是原址保护, 修复要注重于景观风貌与景观风格的修复, 力求还原历史的本源。 (2) 情境再生。即在可能和必要的条件下, 通过建筑场景, 人文活动的有效组织, 建构起地方文化的再现和再生, 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 找到其再现的地标、仪式、场景、人物和工具等,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造一个适合的“文化空间”载体。 (3) 景观重塑。通过对历史环境的重新整治和塑造, 再现其自然和人文景观。景观重塑一定要依据一定的历史背景, 不能伪造。

2德钦阿墩子古城景观设计中的藏族元素分析

2.1藏族传统图案的运用藏族的传统图案有几何图案, 其中以圆形、方形、三角形、“卍”、长城纹、寿字等为基本形。藏族植物纹主要是以藏族化的卷叶纹和花头纹为代表。动物纹在藏族纹饰题材中非常重要, 大多是以具象形态出现。这些典型的藏族传统图案通过抽象、简化之后用于特色广场的地面铺装及景墙之上, 作为藏文化空间的升华。

2.2藏传佛教文化元素的运用 (1) 八宝吉祥。在藏族人生活中, 藏传佛教文化元素图案以八宝吉祥最为常见, 是由八种吉祥的图案组成。它们分别为:金鱼、胜利幢、宝伞、莲花、白海螺、宝瓶、吉祥网及金轮。八宝吉祥与佛法息息相关, 它们代表着佛陀身体的不同部位。阿墩子古城景观设计中, 将这些传统图案化繁为简, 取舍之间进行创新。这些图案多用于地面铺装与景墙之上。通过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渲染了整个古城空间, 让其藏文化更为浓郁。 (2) 白塔。白塔可谓是藏区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自从印度佛教开始在我国藏区传播, 佛塔也就开始出现在雪域高原的大地上。据说白塔是根据尼泊尔带来的佛塔样式所建造, 它的蓝本是古代印度比较原始的覆钵式佛塔形式。这种覆钵式塔被藏传佛教所惯用, 被人们称为“喇嘛塔”。由于表面一般都涂抹着白灰, 颜色洁白, 又称“白塔”。阿墩子古城景观设计中, 以情景再生的手法将白塔以雕塑式的景观小品形式置于卡瓦格博广场中, 以一种静谧的形式向世人展示着藏传佛教的文化底蕴。

2.3历史人文景观的运用 (1) 卡瓦格博神像。卡瓦格博神在藏民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塑像供奉在山下的寺庙中, 他的形象是一个身骑白马、手持长剑的英武战将。每逢农历三月十五日, 德钦县城及附近的藏民会在贡卡湖边燃烧柏枝及杜松子枝, 让袅袅香烟招来巡游的卡瓦格博神。据说他会在燃烧尽的香灰里留下马蹄印, 藏民就能依此预测一年的吉凶。在阿墩子古城景观设计中, 以情景再生的手法将卡瓦格博神像还原于广场中, 让游客了解这段历史, 感受藏区浓郁的历史人文景观。同时让当地人民可以拜祭这位他们心目中的神。 (2) 藏民喜爱的体育活动。作为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射箭的历史几乎与藏文化的历史一样悠久。射箭的雏形是原始社会的狩猎。据史料记载,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时, 西藏就有与射箭的相关岩画。箭既是当时的生产工具, 又是战争武器, 到后来射箭逐渐发展成为强身健体, 兼具娱乐性的体育活动。为了保留及弘扬藏区的这一特色体育活动于阿墩子古城中设计射箭广场, 为喜爱这项运动的人们提供一处适合的场地。

3德钦阿墩子古城景观设计中的藏族文化表达

3.1植物景观中的藏族文化 (1) 景观植物寓意上的运用。藏族人民是热情好客的典范, 而柳树的特性正好与其吻合。古人赠柳寓意情意绵绵, 其次柳与留谐音, 具有挽留之意。在阿墩子古城中水边遍植柳树, 正是当地人热情好客的体现。 (2) 景观植物色彩上的运用。藏族人民最喜欢的五种颜色分别是白色、绿色、蓝色、红色和黄色。白色是纯洁神圣的象征, 而白、绿、红、黄在佛教文化中还象征着“四方“和“四业”, 蓝色则代表“空性”。德钦属于高寒地区, 可选植物偏少, 植物景观的营造也就尤为重要。其中绿色系植物以冷杉属植物及云杉属植物为主, 如中甸冷杉、长苞冷杉及丽江云杉等, 其它还有德钦杨及柳树。白、红、黄色系植物以高山杜鹃及菊科植物为主。而蓝色系植物则选用龙胆, 少量种植。阿墩子古城景观设计中, 植物种类虽不多, 但却能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色彩。

3.2特色广场中的藏族文化 (1) 卡瓦格博广场。卡瓦格博广场是阿墩子古城中最核心的广场, 以情景再生的手法进行设计。整个广场呈梯形, 核心处放置铜质卡瓦格博神像, 两边为转经筒及白塔, 是藏族核心文化元素的体现。在这里游人及当地人可以祭拜和瞻仰卡瓦格博这位当地人民心目中的神, 还可以转动转经筒为自己及家人祈福。在这里能够感受到藏区浓郁的历史人文景观。 (2) 康珠卓拉广场。“德钦”意为“太平盛世, 歌舞升平”, 所以在这片土地上载歌载舞是生活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康珠卓拉广场是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广场。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 辅以遮荫乔木的种植, 铺装纹样采用藏族传统纹样的抽象化表达。在这里, 市民们聚集起来跳民族舞, 男女老少手舞足蹈, 其乐融融。 (3) 射箭广场。射箭广场是专门为市民每年的射箭比赛而设计, 作为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射箭的历史几乎与藏文化的历史一样久远。设计为两层空间, 下层为射箭比赛空间, 以现代材质为分隔。上层为观看空间, 是架空走廊的形式, 这样市民及游客既得到了不一样的观赏乐趣, 又保证了安全。

4小结

本次阿墩子古城景观设计中挖掘了民族文化中的藏族文化, 以其独特的文化元素诠释了现代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建成后阿墩子古城将重放异彩, 把历史的厚重和民族的特色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要:文化景观的再生设计已经成为当今景观设计的主流, 没有文化性的景观是空洞且经不起历史推敲的。而民族文化景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地域文化景观中重要的部分。在景观设计中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地域性藏族文化景观至关重要。在云南德钦阿墩子古城广场设计中演绎了现代景观的文化再生设计。

关键词:藏族文化,景观设计,文化再生

参考文献

[1]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 2006.

[2]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J].南方建筑, 2001 (01) .

[3]杨宛迪.城市文化景观地域特色的探寻·保护·发展[D].天津大学, 2012.

开封古城道路景观研究 篇2

如果一个城市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通常将这些城市称为历史文化城市。这些城市中的道路景观,除基本的交通使用功能外,还衔接城市中各个文化景点,将它们串联成一个整体,凸显城市文化底蕴与特色。随着城市化发展和道路改、扩建的进行,历史文化城市的道路景观在设计中逐渐丧失了地域性、传统性的文化特色,使得城市所蕴含的文化厚重感不断被削弱。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下,通过分析我国历史文化城市道路景观现状,结合开封古城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法,为众多历史文化城市的发展不趋于同化提供有效的道路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1 研究背景

城市道路景观是展现在行人视野中的道路线形、建筑群体和周边环境等一系列视觉形态的组合体[1],是城市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道路景观作为人们日常活动的流线空间,连接着城市中每一个文化景点,无形之中扮演着城市导游的作用,成为展示城市魅力和人文情怀的重要窗口。

然而,纵观近30年的城市发展状况,许多城市独有的历史痕迹在淡化,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逐渐走向趋同。而道路景观作为展现城市风貌的载体,也形成了“千街一面”的现象,无法向人们展现城市的历史内涵与特色。每座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和形成年代的不同,其所形成的人文风俗和历史文脉也就不同,因此很难用同样的规划和设计来展现不一样的城市意象。因此作为城市文化基因的空间形态反映[2],道路景观的设计成为了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的难题。

开封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八大古都之一,在北宋年间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至今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市格局。在近几十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开封古城的城市规划与道路景观设计都是在以还原宋都古城风貌为目标,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向人们展示最完整的大宋都城风貌与文化特色。

2 历史文化城市道路景观的现状

2.1 道路景观意象趋于同化

道路景观意象是人们对其生活中的道路景观有关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经过主观有意识的加工重现,即人们对道路景观形象的一种心理认知或回忆[3]。城市特色愈突出,道路景观意象也愈深刻。然而在追求城市形象之美的今天,人们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吸取过多的相似理念,无视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忽略不同城市之间文化特色,采用模板式的景观设计方法,致使道路景观建设缺乏可辨识性,最终导致城市的历史痕迹被淡化,人们对于城市形象的认知也趋于同化。

2.2 道路景观设计缺乏统一规划

历史文化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理论不仅包括到城市设计规划、市政工程、建筑理论、园林景观设计、交通工程等多个学科,还涉及到旅游、文化、文物保护等专业领域,而目前这些学科领域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还缺乏联系与协作。

历史文化城市中的文化景点通常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从而导致景点周边道路环境的规划设计“各自为政”,以服务景区为目的道路景观设计只处理好景区周边小环境,而忽略与整座城市大环境的衔接。道路两侧建筑由于开发建造时间和业主需求的不同,缺乏系统设计,造成沿街建筑群形式杂乱无章、建筑风格差异明显,导致道路两侧的线性空间较为混乱,城市道路景观的连续性欠佳。

2.3 道路环境质量不高

历史文化城市道路设计受限于旧城格局和历史文化遗产,无法进行大幅度拓宽改建,从而选择缩减或取消城市道路绿化带的方式来缓解交通压力,然而绿化的缺乏致使道路环境十分单调。多数城市道路建造时期较早,依然保留着“一条路,两排树”的早期景观设计模式,使得道路景观缺乏层次感。街道两侧商业氛围过于浓厚,临街商户将商品或座位摆放至人行道上,不仅影响行人交通,更破坏城市人文景观的原真性;临街电缆、电线杆等设施的老化,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人们的视觉环境;街道小品的匮乏,使整座城市人情味淡薄。

3 开封古城道路景观设计方法

开封古称东京、汴梁,是一座见证北宋繁盛、历经元明兴衰、集宋文化精华于一体的古老大都市。1 300多年来开封古城的城垣格局均是以北宋汴梁南北御道(今开封中山路)为轴线分布的,城市道路脉络基本未变。这一特点成为了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也是古城道路景观规划中的难点。

3.1 沿街建筑统一规划

开封古城内道路两侧的建筑建成年代不一,其形成过程呈现年代的渐进,这种变化虽然为景观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但各种建筑的参差不齐也造成了道路空间的无序,使道路的形体环境处于多重矛盾之间。因此,开封先后编制了《开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规划》等一系列中长期规划,对开封古城内的建筑进行历史文化遗迹和近现代商业建筑进行保护与整治。

无论城市有着怎样的个性和风格,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文化。因此,开封古城明确以“宋文化”为核心,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旧城改造,以龙亭、大相国寺、开封府等旅游景点为中心进行分区规划,根据景点的不同,道路周边的建筑在风格、高度、色彩、形式等方面进行控制,逐渐以仿宋形式的建筑代替老旧棚户区,其总体要求为:“小式建筑、限高15 m、灰色基调、宋氏仿古”,将古城打造成以“宋都皇城,宋韵水城”为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之都[4]。

3.2 合理利用植物充实道路景观

植物作为道路景观最主要的展现元素,根据道路使用功能不同,选择不同的景观植物。开封古城快速路的景观绿化一般采用上有法国梧桐等乔木,中有灌木球、红花垂枝碧桃,下有蜀桧、红叶石楠等绿篱植物的高低层渐变形式,形成竖向颜色交替变化。其中,生长良好的乔木会超过道路两侧建筑成为街道的天际轮廓线,加强街道的进深感;低矮灌木不仅可以遮挡视线、减尘减噪音,还能美化街道环境,丰富行人视觉效果。作为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开封每年接待的游人数量逐年增多,因此为了满足游人观光需求,步行街和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增加。在供行人休息、滞留的道路局部节点可种植法桐、馒头柳等遮荫树木和设置花池、花架或绿色景观柱,这样不仅阻隔嘈杂的行车道,而且为游人提供安逸、雅致、庇荫的观赏环境。

3.3 道路景观设计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对大多数历史文化城市来说,城墙和鼓楼是这座城市辉煌历史的见证,是人们对古城最深刻的记忆。城墙和鼓楼等历史文化遗产在被保护的同时,还被融入道路景观设计当中,不仅能使文化遗产得到保护,还能发挥其在道路交通中的作用,并且成为城市道路中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开封城墙全长14.4 km,环绕古城四周,城墙外侧是连接古城内外的环城主干道,因此城墙成为开封历史与现代的分割线。为了改善道路行车环境、展示开封城墙的古朴沧桑,也为更好地保护城墙遗址,开封古城实施城墙修复及环城公园建设工程,将环城主干道与城墙之间区域改建成为供市民、游客观赏游玩的公共绿地。按照城墙所处地段周边环境因素以及城墙相连景区的不同,规划展示不同内容的城墙景观带。不仅起到展示城墙文化,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也为道路行车提供了优美的视觉环境。

城门和牌坊等遗址同样是古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在道路景观上的一种彰显。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门和牌坊逐渐成为道路的一部分,是划分城市线形空间和衔接城市道路的标志性建筑。在平原城市中,非机动车和行人数量过多是引起交通堵塞、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而城门和牌坊作为门与路的建筑实体恰恰能起到分流的作用,使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通过不同的门洞进行有序的分流。同时作为一种独特的穿行空间,城门和牌坊对人的视觉有着“强制观瞻性”,在疏导交通的同时使人们强烈地感受这一建筑空间的独特魅力和它们所烘托的浓烈的历史文化氛围[5]。

3.4 滨水景观设计

在我国古代,“逐水而居、依水而生”体现了千百年来人们将滨水地段作为理想居住地的生活方式。时至今日,开封水系依然发达,市区内拥有“五湖”(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西北湖、阳光湖)“四河”(黄汴河、惠济河、广济河、利汴河)等丰富水域。滨水景观作为城市水域和陆域衔接区域的景观要素,同时也是城市环湖、沿河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封古城水系工程规划系统中滨水景观主要包括:护城河景观带、环城绿化景观带、城内水系工程绿化景观带。这三大景观带有效地衔接城市景观,形成具有视觉冲击的道路景观流线,同时这种流线也优化了道路线形美感和城市形象。滨水景观设计包括:修复古城水域的生态系统;运用美学原理,根据灯光不同的亮度、色彩及照明手法设计滨水景观照明系统,再现开封千年原汁原味的古城水域夜景;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融入古城历史文化,塑造出充满人文特色的视觉美景。

3.5 道路基础设施的细节处理

开封古城作为一座仿宋式的旅游休闲城市,城市内游人和行人相对较多,与道路基础设施接触较多,因此这些设施的细节处理尤为重要。步行街路面铺装选择古朴、文化感强的仿青石铺装,加上刻有宋词且质感与街道的风格相呼应的浮雕地砖;公交车站、垃圾桶、路灯等设施采用符合周边建筑环境风格的仿古样式;商铺的招牌广告和橱窗的设计不仅要控制大小尺寸,符合商铺建筑的体量,更要选择符合街道文化特色;街道景观小品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尺度关系,选择性地布置一些设计题材,如来自古城历史、文化、典故等方面的艺术品,既能够丰富街区文化内涵,也能使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领略城市文化魅力。

4 结语

历史文化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正趋于同化,人们对于城市的情感记忆也逐渐淡化。如何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设计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成为了现阶段旧城改造的一大难题。通过对历史文化城市景观现状的研究,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植物绿化以及景观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开封古城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为我国其他历史文化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宝贵经验。

摘要:介绍当前我国历史文化城市发展情况,指出现阶段历史文化城市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阐述道路景观对于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的作用。结合开封古城实际情况,从城市规划、文物保护、滨水景观、植物绿化以及景观小品等多方面提出道路景观的设计方法,为诸多历史文化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开封古城,历史文化,道路景观

参考文献

[1]郭瑞军,李凤清,徐强.道路景观设计方法初探[A].赵胜川,王生武,胡祥培.第六届交通运输领域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6:606-611.

[2]谢怀建.文化视域下的城市道路景观品质提升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8):107-114.

[3]甘伟.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意象初探[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4]赵冰.黄河流域:开封城市空间营造[J].华中建筑,2013,31(9):1-4.

平遥古城环城地带景观设计 篇3

如何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 使古城风貌在城市空间中依然体现, 这是个迫切的问题, 古城环城地带的规划整治成为必然。

1 解读

1) 历史依存关系。

纵观历史, 平遥古城形成和发展与古城周边环境, 尤其是惠济河、柳根河有紧密的依存关系, 从风水学上讲, 两河是平遥城市兴起的主导因子, 它们与平遥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联系, 也是城市形态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2) 空间依存关系。

古城环城地带现状用地功能老化, 亦或是城乡交错的结合部, 城市功能和景观面貌杂乱, 是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与日渐平淡的城市形象的交错, 是纯朴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恶劣自然环境的交错。因此, 唤醒古老环城地带的深厚历史底蕴, 使之成为古城风貌的展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城市依存关系。

面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时代, 古城环城地带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依据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我们对平遥未来城市发展的认识, 古城环城地带将从两个方面体现在城市空间架构中的重要地位:a.它是城市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城市空间联系纽带和空间脉络的地位, 是城市空间的主导;b.在城市空间布局重心构成上起到城市空间平衡和完整的作用, 是城市空间创新的重要依托。

2 主题

追本溯源, 我们发现探寻历史时期古城与自然环境变迁的准确关系, 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平遥的再次解读和认识, 曾几何时, 除了片断的记忆, 能彰显那个时代风华与魅力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城市的风貌一夕数变, 蓦然回首, 过去的历史意象已被尺度巨大的现代城市丛林所掩没。所幸的是, 历经千年的历史涤荡并未将环城地带深厚的人文气息冲刷殆尽, 并没有淹没古城墙的夺人风采, 并没有将质朴的古城民风掩埋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这些近乎深刻的遗存常引发我们无穷的遐想……我们终于明白, 我们需要的是记忆与梦想的回归。

3 理念

1) 田园牧歌的生态理念;2) 诗意追忆的文化理念;3) 古朴野趣的游憩理念。

4 梳理

1) 自然要素梳理。惠济河、柳根河从古城东部、南部穿过, 它们孕育了古城的生成和发展, 古城东、西、北三面城墙俱直, 惟城南地形隆隆渐起, 南城墙随原中都河蜿蜒而筑, 宛如一只乌龟向南爬行, 迫临中都河畔, 故素有“龟前戏水, 山水朝阳, 城之修建, 依此为胜”之说。但是现代城市建设侵占河道, 历史上的河道水系已狭窄、污染、干枯。贯穿环城体系脉络, 还其自然属性, 已成为恢复环城地带气韵的重要环节。利用竖向处理, 连通惠济河、柳根河与护城河水系, 引尹回水库之水, 注入其中, 再现当年水城相映之风貌。2) 人文要素梳理。巍巍的古城墙, 遥遥相对的古村落 (东堡、西堡) , 隐约可见的古郭城 (东郭城) , 散布的古寺庙 (介神庙) 、古桥 (惠济古桥) 、古墓 (尹吉甫古墓) 构成了环城地带人文要素。以古城墙为统领, 以生态网络为纽带, 串连各要素, 构建完整的人文风貌格局, 赋予其灵魂, 再现记忆的回归。3) 现状建设梳理。现状环城地带大量的城市建设严重地冲击着古城边界空间, 土地区位边际效益使古城逐渐被建设包围, 使我们临城不见城, 古城特色的外显以及自然与古城的融合均受到较大程度的破坏, 对古城外围现有建设大面积的整治势在必行。将古城墙与周围城市用地进行有效“剥离”, 还古城以自然, 应该是我们最基本的出发点。4) 景观视廊梳理。这是基于下列两种情况而设立的:a.城墙是观望城市景观及环城地带景观的重要观景点;b.城墙本身为城市的重要景观。景观视野保护根据视点的高度分为高视点保护和低视点保护, 其眺望对象是城市和环城地带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景观, 或是具有美学价值的城墙。这一层次的梳理就是控制环城地带的整治不应遮挡景观视廊。

5 织补

1) 生态织补。以“古朴、自然、有野趣”为总体思路, 根据环城地带自然基础, 以野生的地被植物、灌木、疏林草地为主体, 孕育自然风光, 保证通畅的城墙观赏视线。2) 文化织补。文化织补并非生硬的文化罗列, 是寄自然于诗情, 概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精华, 形成环城八景, 引导人们欣赏自然风物与四时变化, 并上升到怡情和畅神的高度, 从而产生寄予人们太多情感的环城文化。看似寻常的山水, 寻常的遗迹, 当人们可以去从容的欣赏, 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时候, 它便会散发出越来越让人惊讶的魅力。3) 游憩织补。当我们漫步在环城地带, 徜徉在记忆与梦想中, 间或有一些质朴的游憩体验穿插之间, 是“清明上河图”般的风物图景, 是浓郁的生活气息。

6 结构

1) 南区。南区是环城地带最重要的区段, 南城墙随原中都河蜿蜒而筑, 姿态雄奇, 蔚为壮观, 它记载了时代的变迁, 如歌的岁月, 沿南城墙恢复中都古河道旧貌, 与现柳根河水系相连, 恢复的水体与蜿蜒的南城墙相映成趣, 是环城地带最为丰富的景观界面。在局部地段, 适当放宽河道, 充分利用水体优势, 绿化设计力求古朴、自然。城墙马面外50 m范围内以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体, 稀疏点缀乔木, 不与城墙争高, 展现连绵的城墙轮廓线。2) 西区。当我们绕过蜿蜒的南城转入西区, 如果说南城显现给我们的是城、水、绿灵动的灵秀优雅气质, 那么西城竖而直的城墙界面更体现了一种威严和气势, 是我们北方汉民族性格气质的突显。粗线条的植物造景, 不加修饰的枝叉, 野性地伸展着, 在冬日的斜阳下, 一些斑驳的痕迹映射在城墙上, 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苍凉的韵致。3) 北区。转入北区, 绿树掩映中是自然田园风情。4) 东区。当我们隐隐听到惠济河的潺潺流水声, 我们已来到了东区。下东门 (亲翰门) 外, 古郭城虽历经沧桑, 其轮廓仍清晰可辨。

7 绿化

绿化系统的构架与绿化环境的营造作为环城地带规划与建设的主体部分, 其手法与形式的把握尤其与古城墙协调统一是十分重要的。规划以平遥乡土树种为主调, 植物种类搭配、高矮疏密、颜色形态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古城的特质, 力求古朴、自然、有野趣。

植物品种的选择应符合古城周围的景观要求, 有效的烘托景观气氛, 成为景观构成的重要元素。

城南植物景观设计应突出自然的柔美, 充分运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并利用微地形形成具有自然生态特征的植物景观。与蜿蜒的南城墙和中都河水系相映衬, 是一幅诗化的自然风貌图。

城西植物景观设计应体现自然的野性, 不加任何人工修饰的植物群落, 枝杈峥嵘的高大乔木与竖直的古城墙相辉映, 仿佛一种原始的图腾。

城北植物景观设计选用能表达郊野气氛的植物, 如桑、麻、稷、黍, 配以大片阡陌纵横的农田, 展现自然田园的风光。

城东植物景观设计的主题是古朴的韵致, 选用大量的杨、柳、槐、枣等当地常见的传统植物, 环绕郭城、惠济河以及保留村落, 水树苍茫, 古韵悠长。

植物造景是平遥环城地带造景的重要方式, 对于整个绿化系统的构建尤为重要。

植物群落组织:运用植物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互依存的自然规律, 运用密林、疏林和开敞空间, 将植物组合为片植、组合、孤植等形式, 形成高低变化、疏密有致的生态景观。

四季变化组织:运用植物随季节变化的自然属性, 形成色彩、形体、落叶变化丰富的生态景观。

地形起伏组织:运用微地形的设计手法, 形成坡地、平地、水面等不同的地形, 配以喜阴、喜阳、亲水的植物, 形成符合场地特性的生态景观。

8 交通

8.1 城市交通

中都路、顺城路、柳根路、东外环路四条城市主干环绕环城地带, 它们内连古城主要出入城通道, 外接城市交通网, 是城市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古城及环城地带与城市交通联系的动脉。

8.2 环城交通

1) 游览主线。路幅宽度按5 m左右设计, 路面以青石铺筑, 串联环城地带主要景观点, 位于距古城墙30 m~50 m之间, 时而临水而筑, 时而穿梭于疏林草地间, 是观赏城墙的最佳观赏线。游览电瓶车交通主要依托这条线路来组织。2) 游览支线。路幅宽度按3 m左右设计, 为碎石或砂砾路面, 显现于环城地带的疏林草地中, 若隐若现, 曲折通幽, 古朴而不失灵气, 串联起各区段中的水面、坡地、开敞空间、茶馆凉亭、小店小铺等一系列的空间节点, 供游人与居民散步、玩乐于其中。3) 特色游线。在城南通过现状铁路专用线改造, 配以轨道交通设施, 形成轨道特色游线;城西结合介寺晚饮景区建设特色餐饮游线;城北利用田埂土路形成特色阡陌游线;城东结合历史古道的恢复形成古官道游线。4) 静态交通。规划在古城各主要出入口设置停车场, 既满足古城内部居民日常车辆停放的需求, 又是旅游车辆的主要停放场所。根据容量计算, 在地面空间不足的情况下, 可采用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方式。

规划各游线以古城墙为隐性的背景轴, 通过与墙体“直、曲、拐”不同地段的景观呼应, 动静结合, 各游线时而交错, 时而蜿蜒相随, 时而分支各成系统, 时而合二为一, 它们若隐若现的穿梭于环城地带中, 尽可能为漫步于其中的人们提供对古城墙更为丰富的认知感。

参考文献

平遥环古城墙景观改善的思考 篇4

关键词:环古城墙,景观改善,植物造景

0引言

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随着平遥县城区建设和旅游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环古城墙绿地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古城周边绿化质量愈来愈受到广泛的关注。

1现状及其问题

平遥城池呈方形,城墙周长5 338 m。东、西、南、北环城地带占地总面积约97 543万m2。目前,环古城墙周边景观现状有以下不足之处:

1)环古城周边保护设施不足,仅有部分散水台修建。

2)无景观效应,人与城逐渐疏远。

3)缺少能够体现古城历史感的景观元素。

4)原有苗木植被季相单一,使得古城墙缺少生机。

2环古城墙周边环境改善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思考

针对环古城墙现状,设计上不仅要从古城保护的角度出发,也要在欣赏古城墙的同时给游人搭建一个了解平遥古城的平台。根据平遥古城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特征,总体构思上分为“四个区”“十七个景”,将工、农、商、学和对古城保护做过贡献的历史代表融为一体,将景观绿化带与园林小品融入古城的历史, 通过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绿地的内涵,做到绿脉与文脉交织,进而提高古城墙周边绿地品味。在设计中以绿化为基底,以体现工、农、商、学的人文历史为主线,使其更好的烘托城墙。

3环古城墙景观改善绿化内容

构成园林景观的要素如地形、园路、植被(植物)、节点雕塑等在环古城墙景观改善设计中必须全面体现、灵活应用、巧妙搭配、相互映衬、突出古城特色。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3.1 土方工程

3.1.1 设计要求

由于平遥古城墙高10 m左右,墙基底宽9 m~12 m,顶宽3 m~6 m,墙顶外为2 m高的垛口墙、内为0.6 m的女儿墙(垛口),外墙每隔40 m~100 m筑有马面,建有窝铺,也叫敌楼(或堞楼)。根据外墙间隔,以及敌楼间的距离,设计中每间隔40 m~100 m设计有形态各异的微地形。

3.1.2 地形整理

平遥环古城墙景观设计施工图中有相应的地形标高图,至高点最高不过1.2 m,依次为0.9 m,0.6 m,0.3 m作为地形。为了保护城墙不受损坏,大型机械在如此局限的范围内很难施展开,必须进行人工微地形处理。微地形施工中要达到以下要求:

1)整地时通过适当的微地形处理,在视觉上做到排水畅通,边坡与硬质铺装自然过渡。

2)微地形处理的紧实度。如果机械碾压次数过少,整理过于粗糙,土质疏松,栽植苗木浇水后容易下沉倒伏,因此,机械整理微地一定要压实。

3)人工整理微地要达到整体的景观效果,就应在机械整理过的微地上进行二次整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剔除貌似台阶式、坟堆式的小范围微地,同时也能人为性的把握好土坡与硬质铺装的衔接。

3.2 维修通道与游步道

维修通道与游步道是平遥环古城墙景观建设的主要硬质景观,紧扣保护古城墙这一主题。为了保护古城墙不受冻害和雨蚀,在设计中,要紧贴马面下围修筑一条平均4 m宽的维修通道,也叫保护台。它的造型为敌楼与敌楼间距的影子,站在城墙上边,可见3 000垛口与敌楼形成坚不可破的城池,俯视下边,它的倒影又显得那么的雄伟壮观。保护台铺面为200×100×60厚的浅灰色透水砖,采用此铺面不仅在色泽上与古城墙相匹配,而且在透水功能上也起到保护古城墙冬天不积雪、易清扫不易受冻害,夏天不会因雨涝积水而受到侵蚀,起到双管齐下的功效。

为了尽量保护古城墙不受损坏,在设计中,要求城墙根到护城河15 m宽的范围内以平均1.5%的坡度为标准,要对现有地形整体以1.5%的坡度进行地形处理,并在做维修通道前预埋了排水管网和自来水管网以及铺设广电中心的梅花管和波纹管,并提前做好各管网检查井,然后沿着这一坡度修筑了维修通道和中间的卵石游步道。

3.3 植物造景

针对平遥环古城地域及其周边地域生态景观缺少和衔接不协调的现状,环古城墙绿带要作为未来与过往的过渡,进而达到新城区与古城的连通,最终形成一个宽阔的视觉走廊。

1)在设计中要结合平遥实际情况,针对古城地处晋中盆地,地下水不足,且属于干旱地区,绿化设计上尽可能选择以生态效益较好的乔木为主,如国槐、五角枫、元宝枫、白蜡、千头椿、山楂、柿树等,这些树种抗污染、耐干旱,既可迅速发挥生态功能,又可减少养护成本,还可以节约用水。

2)植物配置时,要注重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木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然后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使整个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树种选择上多采用乡土树种,搭配上乡土树种与观果树种结合、常青与落叶树种结合、木本与草本花卉结合的绿化思路,从而达到 “四季花常开,一年绿常好”的迷人景致。

3)注意整个环古城墙的色相变化,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这样可以使古城墙的绿化更加生动活泼。

4)栽植和管护。

栽植。为保证苗木质量和栽植效果,苗木出圃质量标准必须严格把关。 乔木的标准:树干挺直,不应有明显弯曲,无蛀未愈合的机械损伤。分枝点高度2.5 m~2.8 m。树冠丰满,枝条分布均匀、无病虫危害,根系发育良好。常绿树叶色正常,土球大小应为苗木胸径的8倍~10倍。灌木的标准: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严重病虫危害,灌丛匀称,枝条分布合理,高度不得低于1.5 m,丛生灌木枝条至少在4根~5根以上,有主干的灌木主干应明显。绿篱苗的质量标准:针叶常绿树苗高度不得低于1.2 m,阔叶常绿苗不得低于50 cm,苗木应树型丰满,枝叶茂密,发育正常,根系发达,无严重病虫危害。

管护。苗木的栽后前期三个月的成活保养至关重要。苗木从起挖到栽植中间需要经历至少3 d时间。为了最大限度保证苗木的成活,苗木栽种后必须精心养护管理方可成活。要做到:

a.浇水:新植树木栽后24 h内浇第一遍水,此次水量不宜过大、过急,3 d内浇第二遍水,10 d内浇第三遍水,这两次水量要大,应浇透,以后转入后期养护。每次浇水后均应整堰、堵漏、培土、扶直树干,第三遍水后可封堰。另外,及时叶面喷水、喷雾,视天气情况和树木蒸发量即时补充水分,针叶树木前7天每天要进行至少3次的叶面喷水;高温季节所有树木要适时进行枝干和叶面喷雾,确保树木成活。

b.及时排水:遇到多雨天气,应及时采取各种排水措施,以防积水。

c.非种植季节种植,应采取以下措施:修枝、断根或用容器假植处理并处理伤口。 对移植的落叶树必须采取强修剪和摘叶措施。 选择当日气温较低时或小阴雨天进行移植,一般可在下午5:00以后移植。

d.夏季移植后可采取搭荫棚、喷雾、降温等措施。

后期养护:新植三遍水后转入后期养护,应固定专人负责。主要项目包括:浇水、中耕、修剪、去蘖、防治病虫、施肥、防寒和看管维护。

4结语

明代,平遥就已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有“小北京”之称;清代,这里的“日升昌”银号又成为现代中国银行的鼻祖。加上古老完整的建筑,平遥古城已成为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这样一座用城墙包围的历史博物馆周边做景观建设,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已被它完美的身躯所震撼,保护它是我们世代人的使命,美化它是我们当代人的追求。通过此次景观建设,使古城墙周边充满生机,也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适宜人居。

参考文献

[1]郝岳才.寻找母亲的平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2]王夷典,录疏.平遥悬志[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古城景观文化发展 篇5

但是历经了上千年的风雨变迁,目前城市格局和建筑风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墙溃毁,水源枯竭,污水排入,使原本清澈的水体大都蜕变为臭水沟,水体周边环境日益恶劣。

1. 总体构思

为改善赵县城市环境,恢复古城的历史风貌,规划充分利用现状水网,构建“一环两带、六大主题公园”的城市水系景观系统。“一环两带”即古皇道沟、冶河沟、护城河及两侧带状绿地形成的河滨绿化景观系统;“六大主题公园”为水系沿线的公园。水系沿线重现“洨川环翠、西郊水利、南畦稻熟、北沼荷香”等历史景点,在城区形成了“蓝带”和“绿带”交织一体的生态景观长廊。景观水系向南排入洨河,与洨河生态系统、赵州桥景区相连通,形成内外一体的水环境生态系统和旅游景观系统。

1.1“一环”——护城河绿地水系

规划恢复原有护城河,因原护城河北段已被填埋并进行了建设,为保证水系的连通性及完整性,恢复“洨川环翠”的景观,结合赵县新城区建设,沿石桥大街、李春大道、升华街绿带建设游憩型水系。东护城河段:以垂柳、山桃、山杏沿线栽植,形成桃红柳绿的植物景观。同时在水体内大面积种植莲藕,以重现“北沼荷香”的胜景。

南护城河段:恢复临洨门,修建老南城楼遗址纪念碑,形成古楼新韵景点。对现状古城墙进行保护,以低矮灌木与草本地被衬托古城墙的古朴、沧桑、残破之美。

西护城河段:与城墙遗址、永通桥、永济桥相结合,以历史文化为主体,以景墙为主要表现形式,展现赵县城市发展史。在冶河分水口处,结合分流闸坝建设水碾、水磨、水车等传统水利设施,重现赵州十景中的“西郊水利”。

北护城河段:北段为新挖河道,穿越了城市新区主轴线,规划以开放式、游憩式水体建设为主题,底部用天然卵石铺底,水深控制在20cm~50cm左右。植物种植以春季开花植物为主,展现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气象。

1.2“两带”——古皇道沟、冶河沟绿地水系

古皇道沟主要流经赵县新城区,规划以自然生态景观建设为主题。结合不同地形,形成自然起伏的坡地;以大型乔木为骨架,用灌木、地被创造出丰富的层次,运用水生植物形成自然生态带,突出生态特点。

冶河沟流经规划新城区中心,连接政府广场。规划突出现代城市风貌氛围,采用轴线阵列式种植,自北向南呈现由规则向自然渐变。

1.3 六大主题公园

永通桥公园以桥源文化为主题。“赵州石桥天下夸”,赵县不仅拥有名声在外的赵州桥,还有永通桥、永济桥等古桥。规划充分挖掘赵县桥文化,将古桥文化贯穿于整体设计中。

古驿道公园以驿道文化为主题。规划利用古驿道遗址和现存的永济桥,建设主题雕塑公园。

城墙遗址公园以历史人文为主题。利用西南残存的古城墙和护城河,塑造历史与自然相结合的特色城市空间,同时恢复十景之一的“南畦稻熟”景点。

驿里公园以驿站文化为主题。以“古驿站”延伸至“心灵驿站”,结合古城墙遗址,加强公园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与沧桑感。

苗圃公园以生态环保为主题。以规则式苗木圃地和自然式休闲绿地相结合。苗圃公园位于城市东南,兼有雨水蓄积功能,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建立具备一定抗干扰能力的水生态系统。

新城公园以现代风貌为主题。公园围绕“生态、人文、科技”理念,运用简洁的设计来体现现代人对生态自然的追求。

2. 沿线景观控制

水系景观是流动的景观,沿水缓行,步移景异,形成“一河两岸”风情画卷。景观系统除绿化景观外,沿河的桥梁、两侧的建筑风貌都是构成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元素。

2.1 桥梁景观

桥是城市的纽带,赵县水系沿线形成几十座桥梁,规划将赵县桥文化融入城市当中,形成天然的桥梁博物馆。

新城区段以现代桥梁为主,造型简洁、大方。主、次干道桥梁以平桥为主,采用混凝土结构,根据河流不同宽度设计为两跨或三垮。桥梁护栏主要采用石柱、不锈钢柱或金属柱,配上简洁、富有现代感的线条、图案,在材质上可增加玻璃护栏、铁艺造型来突出现代感。

古城区段以仿古桥梁为主,要求其造型古朴、美观,展现城市历史文化。主、次干道桥梁采用平桥或涵洞的形式,桥体为混凝土结构仿石,颜色以青灰色为主,护栏上可雕刻赵县的民间风情、神话传说等,来体现古城区风貌。支路级别以下的桥梁可采用石、木、砖等多种天然材料,以梁桥、拱桥、亭桥、曲桥、临水栈桥等多种形式建造出更多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桥梁。

2.2 建筑景观

赵县水系,穿越了古今;两岸建筑诉说着历史与未来。规划对两岸建筑的形式、形体、颜色等加以控制。

新城区:为保证水系绿地的宽阔视野,居住建筑色彩以白色、浅黄等浅淡、明快的颜色为主,形成连续的景观界面,建筑退绿线在5米以上。公共建筑可采用多种现代建筑风格,注重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在河边形成轮廓清晰、富于变化的天际线,公共建筑退绿线应在15米以上,加强建筑和水系的整体性与开放性。

古城区:河道两岸的民居建筑高度以一、二层四合院民居为主,局部三层,总高度控制在10米,体量宜小不宜大,建筑形式为坡顶,青砖灰瓦。公共建筑和景观小品建筑则以仿古建为主,注重檐口、柱头、门窗等细部处理,以形成景观节点。整体体量不宜过大,使建筑尺度趋于亲切、宜人。

3. 结语

古城景观文化发展 篇6

内环路是环绕荆州古城的一条城市干道, 内环景观带是以荆州古城墙为依托, 展现具有浓郁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特征, 充满自然、野趣特色的综合性带状绿地景观带。规划范围21.17 hm2, 全长10.2 km。

2 内环景观带环境规划设计的艺术构思

内环景观带以“一线穿珠”的形式将楚音楚韵景区、雄楚春色景区、远安门广场、玄妙观景区、洗马池公园、西湖公园、西林湾景区及三袁纪念园区串联起来, 将历史悠久的荆楚文化、江南水乡文化、忠义仁勇的关公文化及公安三袁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在满足人文历史和顺应自然环境的前提下, 依据主要活动内容的功能要求, 结合用地的环境条件, 将景观带确定为“一环”“八大景观区”的基本空间格局。

2.1 一环

“一环”是指内环景观绿带的打造, 通过环城绿带的综合建设, 使市民和游客漫步于巍峨城墙与浓密植被之间, 是理想的游憩休闲之地。

本案充分发挥古城墙的景观优势, 通过对沿城墙内侧进行树木的栽植和保护、沿途设置古典式路灯、色彩缤纷的植物模纹等, 形成简洁大方的环城景观, 创造以自然、野趣为特色的环城空间系统。路边植物以观叶的植物作为背景, 形成色彩斑斓的景观。游人漫步其中, 或观赏湿地沼泽植物, 或领略湿地水乡风情, 幽幽的荷香伴着阵阵水波的清爽, 让人乐而忘返;也可以泛舟荡漾在碧波之间, 其乐无穷。

2.2 八大功能区

“八大功能区”分别是指“楚音楚韵景区、雄楚春色景区、远安门广场、玄妙观景区、洗马池公园、西湖公园, 西林湾景区和三袁纪念园”。

2.2.1 楚音楚韵景区

本段景观主题由“斑驳忆古城, 楚乐之音, 疏林水影”三部分组成, 作为楚文化展示的前奏。

“斑驳忆古城”由秋叶亭、展示城墙历史的竹简文化墙组成, 搭配树池坐凳, 荣鑫花园入口处设置了健身场地, 供市民出行使用。青砖黑瓦加上秋季植物如银杏, 鸡爪槭, 红枫等植物的配置, 烘托出宾阳楼历史文化展示特色景区。

“楚乐之音”以浑厚的楚国编钟以及典雅大方的虎座凤架鼓小品组成[1], 浓墨重彩的画上楚文化展示的开端。通过强化的方形场地与虎座凤架鼓的结合, 反映了楚人表现天圆地方的观点。如出土文物鹿角立鹤、配合音响设备, 舞者轻盈律动于游园之中, 音动舞飘, 交相辉映。

“疏林水影”通过对现状水体的整形, 生态驳岸的处理, 假山瀑布以及草亭的设置, 体现了小桥流水, 鸟语花香的悠闲氛围, 为下一景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2.2 雄楚春色景区

本段范围是从东门污水泵站至雄楚楼段, 规划面积地1.9 hm2。本区现状水体面积1.03 hm2, 水面垃圾漂浮, 杂草丛生。

景区于自然驳岸边设置了水车、埠头、清水平台等设施。水上展示小渔船游弋莲间的和谐场景, 向人们展示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田园风光。

2.2.3 远安门广场

本段位于小北门以西, 规划面积为1 993 m2。现状有826 m2的空闲场地, 木材公司和水利工程管理处, 各有一条通道限定了本区的范围, 以因地制宜的原则为基础, 利用大面积空闲场地加以铺装植物的改造提升, 提炼荆楚建筑元素中的马头墙为基础, 设置建筑元素小品为主题景观, 高度5.5 m, 配合城墙历史文化墙的展示, 营造了浓郁的荆楚文化气息[2]。

2.2.4 玄妙观景区

本段范围从北门污水泵站至区建委宿舍区间, 占地1.2 hm2。由于现状水面所占比例过大, 无法形成系统的景观体系, 所以以堆岛及填水的方式获取必要的景观空间, 以满足基本需求, 现状建筑占地面积87.3 m2, 由于本段景观空间极为短缺, 所以将现状建筑拆除, 纳入公共绿地范围。

本区夏季植物景观为主, 借助大面积水面可形成荷花池 (放生池) , 为玄妙观这一景点作为景观铺垫, 其中设置了荷香亭、埠头、景墙等景观小品设施, 生态驳岸大量种植水生植物, 沿驳岸点缀大小置石, 使整体感官更具灵气。

2.2.5 洗马池公园

洗马池得名:传说关羽镇守荆州时, 曾北攻樊城, 在沔水与曹军遭遇。此战关羽水淹七军, 擒于禁、斩庞德, 大获全胜。关羽班师凯旋, 经此街道进城, 沿街百姓自发聚集两旁欢迎得胜将士, 鞭炮声声, 鼓乐阵阵, 载歌载舞, 庆贺胜利[3]。关羽得胜回城受到如此盛大的欢迎, 喜不自胜, 进得城来, 见其宝坐赤兔马征尘满身, 怜惜之情顿生, 忽见北门内东侧有清澈见底的池塘, 于是策马而至, 亲手为赤兔马洗涤, 百姓亲眼目睹此景, 甚为感念, 遂将此塘谓之洗马池, 千百年来, 民间津津乐道, 流传不衰。

洗马池公园由关公亭 (内设关公雕塑) 、“竹简”景墙、关公故事碑廊 (半廊) 、唤马水阁、“赤兔马”石雕、笠亭、马蹄桥、美髯亭、“青龙偃月刀”雕塑、倚刀廊、掇刀石、牌坊、掩醉楼、桃花坞、亲水台阶、亲水平台、树阵广场、石马槽以及拴马桩等组成。

规划通过丰富的景观设计元素, 例如:关公故事碑廊 (半廊) 、水中“赤兔马”石雕、美髯亭等, 充分展示关羽忠肝义胆、文武双全, 知春秋、明大义、武功盖世。亲军亲民、有情有义英雄形象。

2.2.6 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由“西湖”石牌坊、蜀国水寨、蜀国兵寨、三义桥、桃花苑、卧龙桥、蜀国故事文化长廊、聚贤阁及服务建筑等组成。规划旨在将战舰、烽火台、瞭望台、蜀国主题雕塑、蜀国名将雕塑、点将台、演兵场等三国场景, 巧妙融入大自然环境中, 通过植物、亭、台、楼、阁、桥等景观元素的精心布置, 营造既具有浓郁三国文化 (蜀国主题) 氛围;同时, 拥有阳春三月, 莺飞草长, 桃柳夹岸, 水波潋滟, 令人心醉神驰“荆州小西湖”美景。

2.2.7 西林湾景区

本段位于荆州古城西南角至新南门段, 占地3.78 hm2。本段由“楚汉广场, 竹石报春和新南门游园”组成。

“楚汉广场”以楚国战争为主题, 通过抽象的象棋组景形式, 表现楚汉相争的战争场面, 形成楚汉广场, 供市民活动。本区以春季植物景观为主, 桃李杏为基调树种, 搭配常绿灌木如茶梅, 杜鹃等[4]。

“竹石报春”由竹石报春和新南门游园组成, 竹石报春的翠风亭和假山组景, 配置约360 m2的场地, 为周边市民提供一个小型集散地, 供人们休闲和健身。

“新南门游园”保持现状格局, 更换铺装提升档次, 对现状植物进行整理, 拆除停车场上的违章建筑。

2.2.8 三袁纪念园

三袁纪念区占地9 554 m2, 位于荆州工人文化宫以南, 基址东面为游泳池场地, 西边主要分布了零散建筑, 现状建筑占地1 301 m2。

本段是以纪念文学流派中的公安流派的领袖,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三袁) 为主题, 展示他们反对承袭, 主张通变, 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 推重民歌小说, 提倡通俗文学的思想, 使前后七子所倡导的持续百年的复古思潮因而衰退。它们的理论与创新, 是中华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为纪念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卓越贡献, 复建“三管笔”

因本园性质为纪念性游园, 所以已中轴线的形式布局, 由于三管笔尺寸需依照历史记载进行复原, 按照历史记载东边和西边两管各高6.2 m, 中间一管高6 m, 笔的腰粗达9.9 m, 东西向36 m, 台基45 m, 45 m长台基如果平行于内环路, 根据用地范围限制, 轴线的长度就相对较短, 所以以斜轴线的形式, 延伸了轴线的长度, 通过主轴线将拓思石, 牌坊及三管笔串联起来, 加上管理间, 树池坐凳的设置, 形成了本园的布局, 拓思石以石刻的手法展示三袁的代表作品。

3 环境工程特色体现

3.1 延续地域文化, 传承景观内涵

本案环境工程设计紧紧依托荆州古城, 在充分体现古城历史文化的前题下, 进一步挖掘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内涵;同时, 赋予景区新的文化内涵和意境。在设计中追求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巧妙因借周边环境及景观, 充分地延续和传承荆州地域文化及历史文脉。

3.2 因地制宜, 维护和完善自然生态环境

规划设计通过对全线基地现状的解读, 合理布局, 保留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尽量减少挖填方量使其交通顺畅, 空间层次丰富, 景观搭配适宜。同时, 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整治, 注重自然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维护, 增加和丰富区域性自然植物群落, 提升和完善局部地被与花卉, 使之充分体现原生态的景观特色, 最大限度地保护内环景观带的自然性和生态完整性[5]。

3.3 市民休闲空间的营造和现代气息的体现

在内环景观带建设中, 新增文化广场等市民游憩区, 满足人们渴望走向自然的美好夙愿, 园区新增了各类休息区域, 设置了休息亭廊、石桌椅, 并注重现代气息的体现。

3.4 植物配置对景观功能的烘托与融合

植物配置上考虑色彩、季相以及园区意境的营造, 注重物种的品性、姿态与色彩, 使之与景区景点的情感及审美基调相吻合, 使各景区之间形成相映成趣的效果。通过不同区域的不同植物搭配, 使植物环境起到对景观功能的烘托与融合。游人在园中休憩的同时, 既欣赏了美丽的植物景观, 又得到了身体的锻炼和精神的放松, 精神上倍感愉悦。

摘要:在充分体现古城历史文化的前提下, 进一步挖掘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内涵, 同时赋予景区新的文化内涵和意境。荆州古城在设计中追求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巧妙因借周边环境及景观, 充分地延续和传承荆州地域文化及历史文脉。

关键词:景观带,地域性,生态性,荆州古城

参考文献

[1]蔡靖泉.东方雅典:荆州荆楚文化[M].第一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0:10.

[2]陈礼荣.人文荆州[M].石家庄: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5:5.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

[4]吕正华, 马青.街道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78.

古城景观文化发展 篇7

一、古城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古城镇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诸多特色各异的古城镇坐落在神州大地的东西南北,但古城镇旅游的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提议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城镇进行保护。之后随着1997年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江南一带古镇的兴盛,古城镇旅游成为一大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我国历史古城镇迅速受到国内外游客青睐。这不仅可以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播和延续,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我国的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迅猛发展。2014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着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使旅游开发向集约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型,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提升。并对注重休闲、健康、文化等细分领域提出更加精细化要求,把品质、内涵、创新、服务提到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丹噶尔古城概况

丹噶尔古城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城,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西端东麓,作为湟水源头,是黄河上游农牧两大区的接合部,居住着汉、回、藏、蒙等十几个民族,历史渊源极为深厚。自古以来,丹噶尔古城逐渐成为了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并且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南线上的商业重镇,也是中原地区通往西部和青藏的交通要道。因此,丹噶尔古城被冠以“茶马商都”、“海藏咽喉”的美誉。

(三)丹噶尔古城文化旅游发展优势探析

1、悠久的历史文化。丹噶尔古城建立的年代久远,并且是兵家必争之地、宗教寺院首选之址,更是商贸集散重镇。据记载,唐朝初年在今日月山下形成的“茶马互市”,明清时逐渐转移到丹噶尔,由此湟源区域便成为当时中国西部最大的商贸集散地。在商贸市场的不断发展下,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随之加深,古城内修建的城隍庙、玉皇庙、关帝庙、清真寺等,很好的把儒家、道家为核心的汉文化和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传文化以及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了各民族的包容和团结。

2、独特的民俗风情。最有名的手工艺术品当属丹噶尔皮绣了,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湟源排灯是流传在青海省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艺术,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西王母祭拜、社火、祭孔活动、花儿曲艺文化以及摩崖石刻等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活动,都给古城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大大增强了古城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环青海湖旅游圈(龙头旅游圈)、环中国夏都旅游圈(门户旅游圈)的交集处,距省会西宁市45公里,是西宁至西藏、西宁至青海湖的必经之地,具有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近年来,随着西湟、湟倒一级公路相继建成,109、317国道和青藏铁路穿境而过,大大提高了城内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有利于城镇之间、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优化了古城旅游开发的空间结构,进而促进古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展。

4、政府政策的支持。青海作为旅游大省,政府历年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会出台相关有利政策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2015年10月26日,青海省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从金融机构将如何支持文化旅游产业、推进旅游企业多元化融资等多方面助推青海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二、古城镇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古城镇旅游开发带来的问题

我国古镇旅游的发展日益兴盛,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规模。其开发程度虽有不同,但在开发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造成了一些破坏,出现文化建设的同质化、古城镇的商业城市化、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影响古城镇发挥其正面效应,不利于古城镇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丹噶尔古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丹噶尔古城的文化旅游产业,近些年取得了不错成果,同时也存在同其他地区古城镇类似的问题,制约了丹噶尔的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发展所需的资金和人才短缺,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现阶段,丹噶尔古城仍面临投资开发的资金不足、管理人才缺失的困境。资金短缺也带来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古城内景区住宿和餐饮设施还未能满足市场需求。交通服务状况较差,也没有较强的服务接待能力。这些都阻碍了丹噶尔古城的向前发展。

2、宣传工作不到位。丹噶尔古城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仅限于青海省内,即便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手段单一,也影响了古城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3、旅游产品单一,无鲜明特色。丹噶尔古城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在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旅游产品仍显单一。商品多以藏式工艺品、首饰、围巾、鞋帽等服饰类为主,纪念品手工粗糙,没有明显特色。旅游商品档次低,商业化、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吸引游客,导致旅游者购物消费不足,不利于古城旅游品牌的形成。

4、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丹噶尔古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也在不断上涨,取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垃圾污染、环境破坏以及对古城建筑和文物的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古城的形象,也对当地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三、对古城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古城镇旅游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其他地区古城发展的研究了解到,关于古城镇发展的对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政府职能;二是加强创新和人才培养,打造旅游品牌形象,促进古城支持性资源发展;三是更新观念,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四是保护古城镇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五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六是加强区域合作。

(二)丹噶尔古城旅游开发建议

从对全国古城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分析中,丹噶尔古城在今后的开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注重人力资源的引入。丹噶尔古城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不仅要依靠政府财力支撑,还要广泛向社会筹资。对于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和用人机制,引进综合型旅游开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城内基层工作人员和村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从而增强古城的综合竞争力。

2、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发展。丹噶尔古城在为游客提供品位高、质量好的旅游软、硬环境的同时,可通过将生态保护入法的方式加强游客以及当地公众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还应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古城内食、住、行、娱等服务水平,加强服务接待能力,让游客可以身临其境,享受古城带来的人文体验价值,从而促进古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加强创新,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内涵。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和游客不断变化的需求。这就要求丹噶尔古城以创新为核心,以自身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依托,深层次挖掘古城内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民族形象品牌。游客且到此旅游的目的也是要感受当地古韵古味、奇妙、独特的人文风情。因此,丹噶尔古城要突出特色,发展主题活动,同时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工作,树立良好的文化旅游形象,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4、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丹噶尔古城可借助新闻媒介进行推广宣传。如电视广告、电影、报纸、杂志、广播和网络媒介等。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及时将信息技术新成果应用到旅游业的服务中来,提高旅游客源市场的接待能力。丹噶尔古城可以通过建立旅游专业网站、城市旅游一卡通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时发展,也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手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技术,创建个性、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务,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

四、借鉴BOT投资发展模式

(一)BOT投资方式简介

1、含义及特点。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意思是建设—经营—转让。它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其期限一般为15—20年。该方式的主要含义是指,政府将一个公共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投资商,由投资商在特许权期内负责项目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在特许权期结束后再将项目所有权移交给政府。在这种方式下,政府机构与投资商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关系”,由投资商投入资金和技术资源,承担项目风险,并获取项目收益。而政府则可以推进公共项目建设,并减少财政负担。

2、古城旅游开发中的BOT模式。按照BOT方式的特点,将其运用在丹噶尔古城的旅游开发中,就是要首先吸引国外的旅游开发商或投资者,对其进行审核后,采取招标方式确定最终企业并与其签订BOT开发合同,要详细推敲合同的细节问题,考虑周到。让开发商在规定期限内建设、运营、管理广府古城的旅游业,在合同期满后,再无偿将古城的一切资源归还当地政府所有。

(二)BOT发展模式的优点

1、减少政府直接投资,缓和政府的财政负担。它是有效的旅游开发融资手段,解决我国旅游开发资金不足的缺点。丹噶尔古城在开发旅游资源中也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在这一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外资,走出资金不足的困境。

2、可以避免或减少政府投资带来的各种风险,提高了旅游开发的效率也规避了旅游开发的风险。以往政府投资的项目干预过多,市场发挥的作用不明显,且效率也很低下,而BOT模式继承了整体租赁开发模式的高效率和高利润的优点。

3、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益,激励国内旅游企业的发展,也使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外商在丹噶尔古城开发旅游资源时,会带来雄厚财力支撑和丰富的营销管理经验,增强古城的竞争力,也会把古城的特色风情带向国际市场,使古城的旅游业走向国际化。

4、有利于发展以商招商,带来更多外资投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旅游的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有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发展。因此,更多外商的投入,会更好的进一步开发古城旅游资源,也会带来更多就业岗位。

5、可以带来技术转让、管理经验和人才的培养、发展资本市场等相关利益。BOT合同期满后,我们可以无偿得到已经开发成熟的旅游环境,比较健全的营销管理渠道以及已经建立起来的知名度,这样可以轻松获得旅游成果和收入。

6、有利于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营造良好的市场法制环境。BOT投资的整个运作过程都与法律、法规相联系,因此,在丹噶尔古城的开发中,这一模式的运用可以净化旅游市场竞争环境,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古城文化的保护工作。

(三)对发展BOT模式的思考

1、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会破坏古城的生态环境。外商在旅游营销中,为了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不顾景区的生态承受能力而过度接纳游客,造成古城的生态破坏,给当地的发展造成威胁。

2、在发展古城的旅游产业方面,外国旅游企业不懂得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或多或少会造成开发不当,破坏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3、由于过度开发,容易造成古城旅游资源的枯竭。外资旅游开发企业在采用BOT合作方式时,前期会尽量尽快最大限度的开发旅游资源,不管后期的发展和维护,最终留给我们的是将近枯竭的旅游资源。

因此,政府在采用BOT投资发展模式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发挥这种模式的正面效应,避免或减少负面效应的发生。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严格谨慎,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考察、评估、审核,引进懂得发展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拥有丰富的旅游管理经验和融资能力的企业,此外,政府还应建立专门的机构来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建立约束机制,加强行政监督。

五、结语

古城镇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史变迁中,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丹噶尔古城既具有浓墨古香的历史文化气息,又具有现代人文的时尚特色,将汉、回、藏、蒙等多个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丹噶尔古城作为青海省湟源县极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大提升了当地经济文化水平。总之,要牢牢把握古城旅游产业发展这一机遇,进行合理开发,不断创新开发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科学有效的旅游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减少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古城文化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上一篇:数学教学也讲究艺术性下一篇:个人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