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游记

2024-10-26

阆中古城游记(精选13篇)

阆中古城游记 篇1

游记:阆中古城一日

阆中古城一日

山野回老家休假,老同事请吃饭,席间老同事无意中问起到过阆中古城没有?我如实告知没有。老同事便说,那我明天就陪你走一趟。

曾经这么想着,哪天抽空去距离不远的阆中古城游玩一下,但时至现在都还没有成行,这多少有点像年少时学过清代彭端淑《为学》中那个一心想去南海的富裕和尚,当贫者告诉他“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还以为贫者是在痴人说梦自不量力。可当贫者第二年从南海返回并告知他,这位富者便有惭愧之色。

而今老同事说起,便勾起了我心中蠢蠢欲动的念头,所以当老同事这么一说,于是便爽快地答应要得嘛!

早上八点过,坐上老同事的车,经成德南高速转成巴高速,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传说中的阆中古城。阆中又称阆州、保宁,相传为五帝之一伏羲母亲华胥的居所,巴国最后一个国都,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美誉。沧海桑田,虽然阆中现在只是个隶属于南充的县级市,曾经那可是四川赫赫有名的重要城市。

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驻阆中长达7年之久(公元214-221)。在这里他率精卒万人,打败了曹操上将张郃带领三万人的进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三国演义》第81回中写道,当结拜兄弟关羽被东吴所杀的消息传到阆中,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负责此事的范疆、张达报告张飞,说三日之内难以筹措,须宽限些时方可。张飞大怒曰:“吾急欲报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贼之境,汝安敢违我将令!”当即叱令武士把这两人缚于树上,各打五十大鞭,打得两人满口出血。范疆、张达回营,于是决定夜杀张飞。杀人者把他的头砍下来送往江东,于是便有了“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之说,是说张飞的头葬在重庆云阳,而身子却在阆中,以至于身首异处。现在阆中古城中都还有清嘉庆年间复建的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

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绘三百里嘉陵江山图,称阆中为“嘉陵第一江山”。风水大师李淳风、袁天罡四处游历,发现阆中“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于是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设计建城,陆续建设逐渐形成了棋盘式的建筑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龙、砂、穴、水的意象。因此阆中古城又被称之为风水古城。诗圣杜甫流落四川,曾经多次往返于成都、梓州、阆中(阆州),还写下了“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阆水歌》)的千古名句。

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相继入川,四川本地豪强也不甘示弱,先是朱明朝廷的剿匪,后又是满清王朝一通江山,富裕的天府之国遂成为十里无人烟的重灾区,省城成都更是如此,以至于清顺治年无法在此设立官衙,只好将官署设于千里之外的阆中,时间长达十七年之久,并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考试,于是便有了至今保存完好的贡院。其实早在唐代阆中就出了尹枢、尹极二状元,宋代又出了陈尧叟、陈尧咨二状元,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记载阆中出进士116人,举人404人,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此外巴渝舞、皮影、川北灯戏、亮花鞋、剪纸等民俗文化也颇具特色,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东西方宗教流派和谐共处。加上先前以汉桓侯祠(张飞庙)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从而赢得了“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称号。如此看来,虽为区区一个县级市的阆中,却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古城中至今保存着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仅地面文物点就有2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均居四川省县级政区之首。馆藏文物有3000余件,其中国家等级文物2000余件。于是古城阆中就落得了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

天空飘着些零星小雨,漫步在阆中古城的大街小巷,强烈浓厚的醋味扑鼻而来,让人无处躲藏。因为阆中除了是文化历史名城、风水古城之外,还是中国四大醋之一“保宁醋”的诞生地。醋味十足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我没有到过比如山西老陈醋等调味品的原产地,不知道是否如我所看来的这个样子。街头巷尾门面最多,兜售最多的便是这保宁醋。现在我看到的醋也不仅仅是调味品。由此还衍生出了其他产品,比如药醋,保健醋等。而且还开设了不少以醋为主要原料洗脚泡脚保健按摩的洗脚房,因为醋不仅可以用来调味,而且还可以用于保健,于是便以醋为原料来泡脚,真是奇怪了吧!

一天的时间太短太匆忙,只能是蜻蜓点水一晃而过,有的甚至连蜻蜓点水都说不上。比如汉恒候祠(俗称张飞庙)只是从门前经过,未能深入进去,好好看看这位叱咤风云猛张飞的形象。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张飞究竟是个啥模样,面容黢黑身材魁梧声如洪钟,胆小的会被人吓得面无人色。这样的模样冷不防看见不被吓坏再怪。虽然距离阆中不远的老家盐亭流传着“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这样的歇后语,照此看来他并非完全就是一个猛张飞,而是粗中有细。但面色黝黑的却是改变不了的。因为阆中除了保宁醋之外还有张飞牛肉,其特点就是黑。

除了张飞庙之外,贡院也没有进去过。南京的贡院我去观赏过,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而阆中的贡院虽不能与南京的贡院相提并论,但想必也逊色不多,它是我们四川省至今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座贡院。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四川省府就在这里。匆匆而别,未能深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遗憾吧!以此粗略几笔记录这一趟阆中之行。

2015年12月

1.景区大门234.这不是景点,是游客吃饭喝茶的地方!5.古城外嘉陵江浩浩汤汤6.河堤上柳叶飘舞78.对面山上有亭9.金黄色的银杏叶10.河对面有仿古建筑,临河而建,看起来也不错!11.嘉陵江水不知流了多少年。12.对面比较宽,河水也很清澈。131415.进入古城中心地带了,这个是华光楼,是古城的中心位置,古城沿着华光楼向东西南北方向延伸。16.这个华光楼可以看成是阆中古城的标志。171819.仰拍花光楼的顶部20.文保标志牌21.从华光楼城门往里拍,仿佛看到了街道了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22,进去之后回拍23,楼上有佳人24.据同行的老同事介绍,现在这段时间算是淡季,所以街道上游人不是很多,遇到春节的时候,人是不易通过的。25.风水楼26.楼前这个流动的水转动着轮盘,这叫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27.又见金黄的银杏叶28.因为是淡季,所以游人不多,显得有些冷清。2930.翻拍一张宣传画31.3233.这牌坊上面刻有唐宋四状元的名字。3536.古街老巷37383940.古街老巷在金黄色的银杏叶的衬托下,显得很有些别致。41.一些地方还在维修。42.阆中的景点介绍。43.这就是贡院,可惜的是我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去观赏学习。444546.这是贡院外广场47.一条很普通的街巷48.到恒侯祠也就是俗称的张飞庙了!49.同样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匆忙,没有进去,下次再说吧!505***.虽然没有进去,但庙外金黄色的银杏叶铺天盖地,用句流行的话叫“也真是醉了”。575859.这里行人还是不少,其中就有游客。606162.直走到城外了,过了这个新建的城门,就到了嘉陵江边。6364.奔腾不息的嘉陵江6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6.嘉陵江两旁景色也不错,要不然吴道子会绘千里嘉陵江图卷。676869.河中有野鸭,于是跟踪拍摄。7071.又游来一只72.拉近拍摄73,从河堤上透过树木拍摄古城老房子。74.江边一亭75.河堤上宣传画,状元及第76777879.从这张照片来看,规划还是有点问题,既然为古城,那么修缮也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现代的楼房在其中算怎么回事?8081.翻拍一张宣传图。)(插入歌曲朱安、席焚《古城心安》

阆中古城游记 篇2

摄果作品t析阆中古城, 国家A AAA A级旅游景区, 中国春方发源地, 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幷称为中国四大古城。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尔北缘.嘉陵江中游, 巳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 向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阆中土肥水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阆中汉属巴郡, 晴时改称阆内县, 宋以后称阆中, 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 祺盘式的古城格局, 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 形成“半珠式”及“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 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爸的典型范例。阁中古城一命_•陈洪全/摄

感受古城阆中 篇3

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阆中古城,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四川阆中、山西平遥、云南丽江、湖南凤凰)之一;亦是从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阆中县治起,迄今2300多年来全国惟一仍一直保持原名的历史古城。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若非亲眼目睹,你很难相信在地处川北高原的崇山峻岭间,竟还有一座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城。阆中位置独特,早在秦汉时期,阆中就是由秦(指陕西和甘肃,特指今陕西)入蜀的交通要道;东枕巴山余脉,西倚剑门雄关,是巴蜀通中原的米仓大道、金牛大道的交会处;加之嘉陵江纵贯南北,既是川、陕、甘、鄂和京、广等地的物资集散地,又是进退自如、攻守咸宜的兵家必争之地。

别具特色的阆中旧城

阆中分新城与旧城。为了保护阆中古城的历史旧貌,阆中历届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古城;机动车辆一律严禁驶入,也不许拆旧房建新房或在古城建工矿企业,城市建设一律另辟新地。环视整个古城,构思巧妙,规划严谨,形体完整的城池加上城内古寺、庙宇,星罗棋布的明清民宅,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在1200年前,阆中古城以商贸为主,因此,房屋均以平房建造,临街门面经商,内为居室,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当年外店内宅的建筑风格,展示了一幅明清风情的画卷。

在繁华的古城中,面店、饮食店、日杂古玩店、客栈林立,门前高挂的各类招牌和红灯笼竞相辉映。往来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人力三轮车和车夫们统一的黄色马甲,成为古城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晨游旧城,家家户户门前挂的红灯笼仍然亮着,门房旁摆放着三轮车、摩托车,从门缝里传出来小孩睡梦呢喃声,“磨剪刀、磨菜刀”、“卖豆腐”及卖菜的叫声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古城清晨的交响曲。极富韵律的乡音土语,把浓浓的川北人家的乡土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三轮车压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叮当、叮当”的自行车铃声合奏出的古老音律与隔江相望的道教胜地锦屏山深沉、悠远的钟声遥相呼应……浓郁的川北高原的生活在古城日复一日地延续着。

民居院落古色古香

阆中的古街巷大大小小、宽宽窄窄、曲曲折折、长长短短,有上百条。这些错落有致、纵横有序的大街小巷首尾相连,左右交叉形成旧城,全都保留着康熙、乾隆年间建筑风貌的座座四合院,以一条条高大厚实的土墙串联起来,或两进、三进、四进、五进,或大院套小院、天井连天井,青一色的石板路,移步换景,典雅别致,古城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俗建筑博物馆。

走进阆中古城就如同走进了历史。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城市建筑风格,在这里随处可见。整体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民居令人叹为观止,我们重点拍摄了有代表性的杜家大院。

杜家大院位于下新街,始建于唐,盛于明清,迄今1000多年,占地1100平方米。街门呈八字形,门中置照壁。前抵下新老街,后接南津古渡,右邻华光楼,左望锦屏山,俯视嘉陵江。大院呈串株式四合院格局,大院套小院,天井连天井,形成院中院、门中门。七道天井,47间房间,整个古院系穿透式合抬梁式结构建筑。前庭屋宇高大,气势宏伟,梁柱粗直,雕饰精美,楹联匾额,古玩字画,名贵花木,庭院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古院的街门、吊檐、瓦当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叫绝。满院红灯笼高悬,喜庆而又神秘,给人以古朴之美。据史载,杜甫、陆游、李商隐、司马光、苏东坡等文人墨客,都曾流连于此,并留下许多墨迹华章。

珍贵的文化典籍

转学道街瞻川北贡院,这是全国仅有保存完好的清代考棚。它是清初举行四川乡试的场所,曾举行过四科乡试。自隋唐科举以来,此贡院先后考出了四名状元,116名进士。目前,我国尚存的两个省级考棚之一的贡院即在阆中古城。

经状元街到武庙街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恒侯祠(张飞庙),这是纪念三国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张飞的寺庙。顺上新街、下新街到古城中心的华光楼,系在唐滕王元婴南楼旧址所建。这里是古城的最高景点,登楼俯瞰,古城尽收眼底。只见青瓦院落连片,石板古街纵横,南可见风景名胜区锦屏山与奎星楼隔江相望,东可睹东山园林绰约风姿,无论从何种角度拍照,均不失为一幅优美的风光画,活脱脱一座我国古代民居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从滨江路渡嘉陵江,沿着1000步石梯缓慢上行,可饱览大佛寺、状元洞、白塔、锦屏山、东山园林。摩崖大佛为弥勒坐佛,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建,历时20余年凿成。大佛高约10米,是四川十大石佛之一。

阆中古城山清水秀,碧绿的嘉陵江水,环绕古城,造就了一个花园般的环境。北有蟠龙山屏风,南有锦屏山照面,东有白塔山拱卫,西有群山戍守,中间是一个小盆地。盆地中土质肥沃,田畴阡陌,桑麻如海,绿波荡漾,一派秀美的山水风光,加之,阆中旧城鬼斧神工的造化,无论是摄影家、艺术家、旅游家,还是建筑家、史学家前往造访,都将激发美好的创意,产生回味无穷的亘古遐想……

相关链接

△气候:阆中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年平均气温17℃,全年有雾日不足20天,尤以春、夏、秋三季拍摄为宜。

△交通:至广元150公里;至成都329公里;每日有数十班长途豪华大巴往返两地。

△住宿:星级宾馆两处,招待所100余家。

阆中古城 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古城。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四川西北部。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所以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紧跟团队,注意安全,保护景区环境,不要乱刻乱画。今天我们将依次游览们将依次参观张飞庙、贡院,锦屏山等景点。希望大家游览愉快。

阆中古城在周朝时期是巴国别都,于公元前314年置县,汉时为巴郡,隋朝时期改称为阆内县,宋代以后才称为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了。历史给予了阆中丰厚的馈赠。很多文人墨客为阆中留下了众多赞美的诗篇。诗圣“杜甫”为阆中留下了“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除此之外,阆中还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风水古城”。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古城完全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修建的一座城市,四面环山,水绕三方。在这里山、水、城融为一体。

朋友们,一路说说看看,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闻名遐迩的张飞庙了。张飞庙也就是汉桓侯祠。桓侯祠主体建筑均沿中轴线布局,由南向北。主要由山门、敌万楼、木牌坊、大殿、后殿、墓亭及张飞墓和墓后园林组成。

走过山门。穿过敌万楼。现在来到的是张飞庙大殿,大家请看,中间正壁那尊竖眉瞠目,不怒而威的塑像便是张飞了,张飞,字翼德,东汉末年跟随刘备起兵。刘备称帝后,被封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长达七年之久。这尊塑像2米多高。头戴王冠,身着锦袍,手捧玉笏。大多数人都疑问说张飞不是武将吗?为什么会塑他的冠冕文身坐像呢?。原来啊!是因为:在清嘉庆年间,张飞被追封为“桓侯大帝”,所以这里塑了他冠冕文身的塑像。这旁边的是张飞生前使用过的兵器——铁鞭和铁矛。这个铁鞭有一米余长,共有29节,重约20公斤,由此可见要想将这个铁鞭挥舞自如,得需要多大力气。从这里我们就能想象得到张飞是多么力大无比了。这个铁矛上端的刀刃曲折如蛇,这就是传说中张飞在战场上使用的“丈八蛇矛了”!。

大殿后实为墓亭,墓亭古雅简朴,肃然卓立。亭柱一副对联:

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西川称帝业;

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上联写张飞追随刘备一生征战,但实现统一全国的壮志未酬,英魂仍存遗憾。下联说他死后,此墓虽只埋了无头之躯,但人们纪念其忠勇的情怀千古不衰。

关于无头之躯,这里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张飞被杀后,凶手范、张二人割下头颅,想拿到东吴献给孙权,他们乘船时听说:孙权正向刘备求和,二人惊惶无措就把张飞的头抛入江中,浮到云阳地界被一位渔翁捞起,葬在云阳凤凰山麓。这就是为什么张飞“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悲壮故事了。大家请看,张飞墓,高约6米,方圆100多平方米,全用黄土垒成,宛如一个椭圆形的小山峦,岁月沧桑,墓穴仍安然无恙。墓上古木森森,碧草丛生,似乎印证出千百年来无数后人对这位勇猛刚强、嫉恶如仇的“张三爷”的敬爱。墓亭下 的拱穴内,端坐着张飞的武身像。墓像前,盘龙石斗窝 叫“长明灯”。千百年来,后人为张飞墓添油点灯,这盏长明灯灯火不灭。

关于阆中古城导游词 篇5

张飞墓高约6米,方圆100多平方米,全用黄土垒成,宛如一个椭圆形的小山峦,岁月沧桑,墓穴无恙。墓上古木森森,碧草茵茵,似乎印证出千百年来无数后人对这位勇猛刚强、嫉恶如仇的“张三爷”的敬爱。阆苑仙境——锦屏山

来此就是阆中市有“嘉陵第一江山”之你的锦屏山风景区。请看这锦屏山山势起伏,峰峦相连,山上林木葱郁,鸟语花香,山下水流湍急的嘉陵江象一条碧玉带从山脚蜿蜒而过,山水相融,组成一幅秀丽清雅的天然图画,吸引了历代多少的文人名士来此留连。比如大家熟知的唐代诗人杜甫、李商隐,大画家吴道子,宋代文豪苏东坡、诗人黄庭坚、陆游等,都曾为锦屏山风光所倾倒。杜甫的诗中称为“阆中城南天下稀”。近几年景区进行了一番修葺整治,更添新的风采,特别是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交相辉映,充分展现了阆中游览的古雅品位,使我们感悟到它既是观光之旅,又是知识之旅。现在就让我们以景区内的古迹名胜作为标志,一路游览下去。

这里是阆中杜少陵祠,纪念杜甫的祠庙。杜甫曾在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八月和广德二年两次来到阆中,并举家在此居住半年之久,其间写下了60多首诗歌。他在《阆山歌》和《阆水歌》中,赞美阆中的山“己觉气与嵩华敌”,阆中的水“石黛碧玉相因依”。 杜少陵祠依山而筑,保持了唐宋时代肃穆典雅的风格,祠堂前厅悬挂的70多幅诗词木刻和字画,寄托了对诗人的怀念;两旁厢房陈列有古文物、古木漆家具等,增添了祠堂的古意。正殿是汉白玉的杜甫立像,正在挥笔凝神,推敲词句,构思新章。这尊雕塑,己非古物,但我们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乾道八年两次到阆中瞻仰少陵祠后,在《游锦屏谒少陵祠堂》一诗中写他当时看到的杜甫塑像的情景,可得到一些印象。诗说:“虚堂奉祀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原不死。”眉宇高寒的杜甫,孤独地但却长久地留在祠中,受后人凭吊,也就是留芳百世了。

一路观景而行,己到宋烈文侯祠,也就是张宪祠了。说张宪,可能有的人感到陌生,但只要说是岳飞身边的爱将,知道的就多了。张宪是锦屏山这一带的人,南宋时岳飞领兵抗金,张宪投入岳飞帐下为将。他骁善战,赤胆忠心,功授副都统制,深受岳飞的器重,并招之为婿。在岳家军直捣朱仙镇,即将“痛饮黄龙”时,以宋高宗为首的投降派害怕岳飞迎回徽、钦二帝后,自己丧失皇位,连发12道金牌召岳飞班师,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岳飞。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年仅27岁的张宪同岳飞父子一同被害于杭州**亭,葬于离岳墓不远的东山港口。后,金兵再次南侵,刚刚登基的孝宗皇帝为了激励臣民抗金,对岳家军来了个“平反加封”,张宪被追封为龙神卫士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又赠宁远承宣使。明代,再追封为烈文侯,在家乡阆州建祠纪念。

阆中古城日语导游词 篇6

Langzhangは古代の巴人活動の中心地の一つで、多彩な巴文化を形成しました。主な景勝地は殿宇の雄大さ、配置が厳格で、古風で典雅な張飛廟があります。唐代の大仏、象精舎、黄家亭、状元洞などからなる東山庭園があります。松蒼竹翠、境地幽林静のイスラム教の聖地巴寺があります。

Langzhangは古代の巴人活動の中心地の一つで、多彩な巴文化を形成しました。今日は「巴文化活化石」巴人舞と川北灯劇、儷劇、牛灯竹馬などからLangzhong民間の民俗芸術に伝えられます。独特な巴人の遺風を見られます。それに加えて、Langはまだ三カ国の文化旅行ラインの重要な構成部分です。三国の時、蜀漢の大将張飛はブラジルの太守を担当して、Langlangの中で7年の長い間に達して、呉を伐する前夜、彼は部下の范強、張達に殺されて、Langlangの中で埋葬して、後代の人はそのために建てた“桓侯祠”で、今国家級の文化財保護の部門です。

阆中古城,唯牛肉与压酒最解乡愁 篇7

对阆(làng)中古城的认识,源于电视上的一条旅游广告,一个稚嫩的女声,一板一眼地说:“了昂浪,阆中……”。春节时自驾途径阆中,自然停下来住一天,顺便去古城转转。

水绕三方,风水古城

阆中奇特的风水格局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具有唯一性。古城山锁四周,水绕三面,契合中国传统的风水格局,至善至美,自然天成,是当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风水古城”。风水宝地孕育出伏羲之母华胥,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尹陈二氏兄弟状元等本籍俊彦;还吸引了杜甫、怀马光、陆游等文人墨客流连其间。

阆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韵味横溢多珍贵的文化遗迹。

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街院、寺院楼阁、摩岩石刻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气势辉宏的张飞庙、张飞墓冢以及蜀汉遗址文物,更是三国旅游热线重要的组成部分。阆中滕王阁和杜甫《滕王亭子诗》,可与南昌滕王阁和王勃的《滕王阁序》相映成趣。状元洞、状元街、状元顶、三陈街、状元牌坊、魁星楼、清代考棚等遗迹,又让阆中拥有了完备而丰富的科举文化旅游遗迹。

我一早一晚,毫无章法的在古城里转了两圈,想着一个能在央视投放广告,并被冠以“中国四大古城”的地方,能将古城的建筑格调,保存修缮至眼前如此统一,已实属不易。对我来说,审视阆中古城的视角多少都带着几分北方人的新鲜与好奇。很多当地人依然住在古城里,临街的新外墙,依然包裹着老时光,旧时生活形态无形中被保留下来,和旅游之间互为影响,微妙的妥协。

阆中美食, 触目垂涎

如果说与其他古城镇之间的差别,除了历史典故、文物古迹外,最鲜活和容易辨认的,恐怕又要说到吃喝上面。微博上的网友得知我抵达阆中,纷纷开始支招,支的最多的也都是关于吃的招。果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吃才更能引发共鸣,有了这些清晰的目标,阆中古城顿时更加亲切起来。

早餐一碗牛肉面

许多阆中人的早餐就是一碗牛肉面,这点像兰州,令人意外。我总以为在四川,人们对面食的热爱似乎没到这种程度,怎么会和千里之外那座西北之城一样呢。但事实就是如此,饮食习惯早已形成,没什么商量。

阆中牛肉面全名叫牛肉臊子面,汤汁浓稠呈糊状,有郫县豆瓣浓郁的咸香辣,也带着川菜特有的麻。面里的牛肉呢,是提前炖好的,小火煨在旁边的小锅里,或者放在一旁的盆里,待面煮好,直接舀一勺牛肉放在面上,是典型的四川粉面的手法。入乡随俗,效仿当地人,我抵达阆中第二天的早餐就是一个酥锅盔外加一碗牛肉面。

阆中干牛肉,回味悠长

阆中是蜀汉张飞的镇守之地,所以也有人说这是张飞牛肉的发源地。这点我没细考,但古城里的盐叶子牛肉味道和口感真是棒极了。

据说阆中礼拜寺街的牛肉出名最早,烹肉的多为回民,名字起的随意,王氏牛肉、郝家牛肉、王板凳牛肉……牛肉的烹制手法不详,但肉的选材很重要,一般以肋条肉为主,炖好了还要稍加晾晒。现在还与时俱进的有了麻辣牛肉干,用红油、芝麻等各种调味料搅拌、腌制。通常是满满一盆,颜色红亮,触目垂涎,卖家会随意夹起一块让游客品尝一块,耐嚼,入味,满口生香,那感觉只有吃过才知道,是超市牛肉干十倍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美味。

阆中压酒,斋酿绝芳醇

阆中古城里卖压酒的店铺不少,几口大缸,贴着红纸,上书大字“压酒”。

阆中压酒据说有三百年历史,最早由城郊沙溪场兰家独门相传。酒仙陆游曾在饮过阆中的酒后,留下赞誉诗句“挽住征衣为褶尘,阆中斋酿绝芳醇。”不知当时陆游喝的是不是压酒,但这斋酿绝芳醇的诗句是对阆中酿酒人的极大激励,以至于今天压酒在阆中被发扬光大,不仅醇香微甜的口感引人入胜,还开发出多种口味,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桂花味压酒。压酒后劲很足,小酌可以,狂饮必醉。想买地道压酒,就要往人少的古城深处走,不要图省事在人多繁华的街面上买,我试饮对比了一下,口感可差着不少。

四川阆中古城景点导游词 篇8

第三是古城保存比较完整,文物价值很高。改革开放以来,阆中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城市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与此同时,市政府十分重视对古城区和文物古迹的维修保护,特别是令现代建筑界十分关注的古城格局,古风浓郁的上百条古街道和成群连片的四川古民后,更是十分珍贵的人文瑰宝。许多人参观之后,总是赞叹不已,连称“别处少见”。

好,就说到这里,张飞庙到了。桓侯祠墓--张飞庙

各位佳宾,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名闻遐迩的桓侯祠,亦称张飞庙。张飞,字益德(翼德),东汉末年跟随刘备起兵,情同手足。刘备定益州称帝后,封张飞为司隶校尉、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前后七年之久。公元2,张飞为急于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逼迫部下赶制白盔白甲,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葬于阆中,被追封为桓侯。阆中追慕张飞忠勇,于墓前建阙立庙,岁祀不缺。唐时庙叫:“张侯祠”,明代称“雄威庙”,清代以来才叫“桓侯祠”。现存的张飞庙是一组唐代风格的明、清建筑四合院,由山门、敌万楼、牌坊、大殿、厢房等组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建造精美。

阆中古城游记 篇9

经济管理学院 2010级产品质量工程 胥志刚 201007034061

摘要:中国风水第一城,科举圣殿状元乡

关键字 历史文化、风水、科举、古城开发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战国时曾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其后历设郡、州、府、道、县等,明清之际曾作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9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保存较好,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天下稀”、“世界千年古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美誉。1985年被国务院公布确认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设阆中市,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阆中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璀璨,人文景观丰富,城市选址及街道布局融山水城为一体,典型的体现了古代城市建设风水学理论,现实了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古代巴国的首都,汉唐时候是我国的天文研究中心,至今有保存完整的贡考棚。

正因为如此悠久的历史,所以阆中孕育了众多的杰出人才,有各种不同风格飞古街院落,有生于此的刘邦的爱将范目,有抗金名将张宪,汉恒候张飞在阆中镇守长达七年之久,有古今名人骚客杜甫,李商隐。张善子,丰子恺等旅居并留下众多的墨宝,有道教观、伊斯兰教圣地巴巴寺、汉恒候祠、川北贡院、清真寺、永安寺、五龙庙等

所以这些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遗存,都是先人为我们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宝贝,是我们开发旅游产业的王牌,充分挖掘丰富的巴渝文化、科举文化、古居民文化、三国文化、天文风水文化。对于这些文化,要在不断充实的基础上结合人物、文化、景观特点,开发的原则:保护与开发同步,风貌与魅力同在,使清水可游,岸绿可闲,繁街可贸,美景可赏,胜景雅特可旅,环境优美可居,开发的方式:

一是散的景点采取一街一景,以点带面。展现文化品位

而是集中地如民居大院可建设成度假的民居客舍,贡院可以清理整理成全方位展示科举考试的现场,供人们了解古代的教育科举制度,读书取仕的生活。

三是复兴老字号,建成老字号一条街。要将其传统的商铺和历史故事作为旅游开发。一边经营一边接待观光游客。

四是保护民居人文旅游资源,要将历时最本质的最宝贵的和最感人的东西挖掘出来,使之物化,景观化,让游客觉得整个城区处处有浓厚的文化。

五是兴办古城名居客栈让人们感受古代的商贸文化生活。

开发关键:把旅游作为品牌经营,阆中打造“中国风水第一城,科举圣殿状元乡”作为阆中旅游主题。将“中国风水第一城,科举圣殿状元乡”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

风水文化是阆中旅游的一大特色,具有其唯一性。阆中古城的地理环境、选址布局融山、水、城为一体,契合传统的风水理论,被誉为中国第一风水古城。唐代著名风水大师李淳风、袁天罡曾在阆中筑占星台、观测天象、研究风水,死后也埋葬在阆中境内的天宫乡,阆中“风水宝地”的说法由此更是得到印证。另具有关人士研究认为阆中的诸多山形、水势均暗合风水理论,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圣地。

阆中古城旅游的开发应在风水上做足文章,灵活运用风水概念,不但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风水文化、风水传说、风水理论等无形的东西,更要让它有载体、有血有肉,比如将风水大师李淳风、袁天罡合建的天宫院及二人的墓地等蕴涵风水文化的资源加以包装,规划建设一个以展示风水为主题的“中华风水文化园”,又如在阆中众多的风水宝地打造风水祭坛公园,再如举办国际性的风水论坛和世界风水大会等等。总之,要以风水来丰富古城的外延和内涵,将“风水古城”塑造为阆中名副其实的旅游品牌和核心吸引力,最终以此撬动整个阆中的旅游产业。

隋唐以后,科举取士,阆中共出了4名状元、116位文武进士、404名举人和317名贡生,被誉为“状元之乡”,并留有将相堂、读书岩、出兄弟状元处等摩崖石刻,还有三陈街、状元街、贡院考棚、锦屏书院、文庙等文物古迹。尤其尹氏、陈氏两对兄弟状元,更属全国罕见。唐代,尹枢、尹极兄弟双中状元,时称“梧桐双凤”;北宋时,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兄弟三人,两状元一进士,父子同朝,一门显宦,世人传为佳话。清初,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至今犹存的清代贡院,成为全国罕有的科举制度实物遗存。如今,修缮后的阆中贡院,成为中国唯一完整的古代省级乡试贡院,是一处集科举实物展示、学习观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是一座激励人们勤奋苦读、激扬人生的大好舞台。在这里,广大游客与莘莘学子可以观摩体验古代乡试,了解科举文化;也可以感受“名落孙山”的严苛,亲身体验“金榜题名”的殊荣;它将带你走进科举的时空,去解读历史的深邃,感受华夏人文的辉煌

凤凰古城游记 篇10

今天晚上8:30,我和玥玥、小康哥哥,还有文丰哥哥一起坐上了前往凤凰古城的火车。夕阳西下,夜晚的景色多么美丽。火车铁轨两旁有很多人家和小树,还有小河流,我还看见了两只白鹅呢。天边,几只小鸟飞来飞去,一栋栋楼房里闪出明亮的灯光。

玥玥和小康哥哥在一人车箱,我和文丰哥哥在一个车厢,现在,我在玥玥的车箱晨玩耍、吃东西。

现在,玥玥来到我们车箱,她缠着我妈妈讲故事。“嘘、、、、、、”妈妈说:“不讲故事啦,你该睡觉了,小调皮。”然后,我们就爬上床睡觉了。夜晚,我太兴奋了。而且火车的喀喀声使我和妈妈一夜没合眼。一大清早起来我和妈妈都变成熊猫眼了。

古城游记作文 篇11

丽江古城北入口处有个大水车,木头做的水车缓缓地旋转着。水车旁边的墙上写着“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十分秀美,古城路面用五花石铺砌,清澈的玉泉水从城头分成三岔穿街过巷,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古城处处主街傍河,小巷临渠,形成了古城“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格局。

我们逛了四方街,酒吧街,小吃街,古街。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小吃一条街,在那里,有纳西耙耙、鸡豆凉粉、狼牙土豆、烤肉等特色小吃,我品尝到了好多种以前没有吃过的小吃,大饱口福。酒吧一条街上全是酒吧,有好多人在酒吧里面喝酒聊天,看书休闲。每个酒吧里都有歌手在唱着好听的歌曲。古街上好多商铺,有卖各种艺术装饰品的,有卖非洲鼓的,那种鼓直接用手掌敲打,音律十分动听。

今天正好是纳西族的火把节,到了晚上,古城里每户纳西人家的门口都点燃了一堆木头扎起来的火把,几个人围着火把跳着纳西舞蹈。听说四方街有火把节晚会,我们就跟着人群来到了古城的四方街广场,只见广场的中间扎起了一个大火把,即很多的木头捆绑起来扎成一个圆柱体,上面插满了鲜花,代表和乐美丽。点燃大火把,古城四方街广场顿时被人群淹没,古城顿时在“火海”中!我们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一起手拉着手,围着火把转,听着简单纯朴的音乐,欢乐的笑着,没有一点拘束,笑声与歌声连接在了一起。

古城游记作文 篇12

在这古老的城墙之上,三千垛口,七十二敌楼依然巍峨耸立,难道这垛口,这敌楼,仅仅是用来防御敌人的进攻吗?从它的实用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但,三千,七十二不正象征了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大贤人吗?古代战争年代,平遥古人仍不忘学习及文人的重要性。可见这“文武结合”的精神早已种在了平遥人的心中,这也无怪乎坐落于文庙对面的平遥一中,年年高考升学率非常高,一直也是省属的重点中学,或许这已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早已注定的了。

走下这刻满历史符号的平遥古城墙,再走入这票号之祖的“日升昌记”,奇迹!这简直真的是个奇迹!在这举世闻名,为战争而造的古城墙内又有一个举世闻名,关系着商业兴忘的票号。一个是战争中的焦点,杀声,喊声,弓箭,火炮充塞其中;一个是金融界的中心,钱进,票出,商贾,富豪频频进出。这日升昌记的名头,在几百年前就享誉全国,名满世界了。“轻重权衡千金日利,中西汇兑一纸风行”这副对联,足以说明当时日升昌票号的火爆与昌盛,别小看了“一纸风行”这四个简单的字,就这四个字,便断送了有数百年历史的镖局业。日升昌票号当年定下来的一些规章制度,在如今的金融界,企业界仍是制胜的法宝,日升昌票号的运作虽然现在已经消失了,但它的规范,它的精神却一直留传下来。

大理古城游记作文 篇13

一大早我们就在酒店门口乘大巴车,这时天刚朦朦亮,天空土飘着几朵白云,美丽极了!这次我们来到大理,为的只有一个――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里面都是土生土长的白族人,不像大研古城的纳西族人把店铺都租给了外地人。虽说如此,但白族人的算盘却打得更精。在大理购物要比在大研古城危险,因为白族人做生意十分狡猾,他们甚至会拿垃圾废物做为原料生产。

大理古城与大研古城不同的地方有很多,其中再明显不过的一个是道路,一个是城墙。大研古城是没有城墙的,它的道路五花八门,很容易迷路,必须记得“顺水进城,逆水出城”,“每一条道路都通向四方街”才能很轻松地出入。而大理古城的道路都是笔直的,从哪里来就从哪里去,十分简单。

上一篇:新任村干部培训班开班下一篇:提高学生自信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