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2024-08-26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精选12篇)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篇1

截至2009年年底, 我国依法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464万家, 入社农户约为2100万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8.2 %, 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合作社, 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关系, 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得如此迅猛, 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反映了农民在新时期的利益诉求, 特别是在经济利益上的诉求。基于此, 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出发, 研究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蕴涵的经济学原理。既然本文着眼于合作社的经济学分析, 那我们不妨提出三个假设:①农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上存在足够多的买者和卖者且都生产同质的产品, 农户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②市场上的主体都为理性人, 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效用最大化;③市场能够自动出清, 自行调整价格以达到供求平衡。这三个假设对于农产品市场来说是极易满足的, 但对于后面的分析来说又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在行文之前有必要进行说明。

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经济学原理

1.1 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s) 由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 是现代产权经济学基本的、核心的范畴, 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零交易成本的假设前提。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产品或服务从一个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成本和代价。它产生的原因包括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及投机主义等。在农产品市场上, 交易成本主要有信息搜寻成本, 谈判、议价、订立合约的成本及监督合约执行的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纵向一体化的方式将费用较高各种活动纳入组织内部进行分工协作, 统一购买种子、农药和化肥等生产资料, 然后统一出售农产品, 这样就将多次的交易活动简化为一次进行, 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另外,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立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可以改变单个农户在市场上弱势的地位, 通过联合的方式, 增强了自身在市场上的话语权, 农业合作社不再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在交易中自我保护和谈判议价的能力得到了加强。这样也有助于和上下游企业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减少了一部分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1.2 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基本经营单位规模的扩大, 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更合理地利用, 平均生产成本降低, 扩大了经济效益。规模经济的存在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和资产的专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合作社之所以成立, 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主要表现在:①促进分工专业化。合作社使原来单个农户的经营规模得以扩大, 这样社里的农户就可以分工的更细, 实行专业化生产, 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生产规模扩大以后, 合作社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技术, 而这是单个的农户所不具备的;③生产要素组合更加合理。众多的农户联合后, 扩大了生产规模, 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合理化, 使得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④获得规模财务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联合化和多种经营, 有利于实现规模采购和销售, 增加了在市场中的话语权, 降低了经营成本。因此, 合作社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 (通常是扩大生产规模) , 以使得自身的生产规模达到或接近最优规模点,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3 减少不确定性和分散风险

不确定性是生活中的基本事实, 每当人们出行或者进行投资时总会面临着各种风险。农业由于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以及弱质性, 使得传统的小农经营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农民急需联合起来抵御各种风险, 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很好的满足农民的这一要求。合作社在降低农民风险方面主要表现在:①减小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这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 这对于单个的农民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户联系在一起, 通过风险和损失分摊的办法, 有效地减轻了自然灾害给单个农民带来的风险;②减小市场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 单个的农民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往往显得手足无措, 合作社可以通过减小信息搜寻的成本, 增强谈判的筹码等方式, 有效地降低来自市场方面的风险;③其他风险。这主要包括技术风险, 成立合作社可以推广技术的使用, 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降低技术壁垒的限制, 提高经济效益。

1.4 外部经济性

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 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 也可能是有害的, 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 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性, 或负的外部性。当然, 如果产权得到明确的界定, 那么外部效应就不会带来什么问题;否则, 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将是毫无效率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将社员以及生产资料联合的方式, 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集中开发, 明确了产权, 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有效地避免了“公地的悲剧”的发生。相比于单个农户的分散经营, 合作社可以产生正的外部性。

2 吉林省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 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质、资金实力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这种新型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合作社功能的发挥。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吉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来, 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覆盖面广 (见下表) 、合作层次提高等特点, 但是同国内的浙江、山东等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上表及右上图数据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课题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专题研究报告》整理而成)

2.1 规模较小, 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是合作社成立的一个重要目的, 而每个组织的平均成员个数则是衡量一个合作社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

由右上图可知, 吉林省每个组织的平均成员个数仍然很低, 不仅与河北、北京、江苏等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而且也低于全国124个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 吉林省目前合作社自身规模相对较小, 这样就很难达到最优规模点, 也制约了合作社规模效应的发挥。

2.2 管理不规范, 存在“寻租”行为

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周边地区的调查我们发现有些合作社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成员大会往往成了成员代表大会, 代表又往往只是几个出资的核心成员, 合作社的决策主要由核心成员或者理事长决定, 多数成员参与决策的程度很有限。这对于合作社初期的发展是有利的, 可以提高决策效率, 但是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 这种集权的方式会损害社员的积极性, 有的理事长甚至为了私利而损害合作社的集体利益, 这与成立合作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2.3 组织化程度低, 存在“免费搭乘车”现象

截至2007年, 吉林省登记注册或备案的合作社为1742家, 只占总数的不到四成, 有近30% 的合作社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就是简单的把社员组合在一起, 社员仍然习惯于依靠自有资金经营, 或者仅仅是与周边的农户联合, 这种松散的合作社并不能充分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有些社员甚至坐享其成, 存在“免费搭乘车”的现象。

2.4 外部力量介入多, 社员利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

当前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多种模式, 包括专业协会、农民自发型、专家学者依托型、供销合作社依托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政府或职能部门依托型和实体企业依托型等。据统计, 吉林省目前合作社超过50% 是由农民中的种养大户牵头成立的, 而乡村干部牵头领办的合作社也占总数的1/5。

对于目前吉林省合作社发展来说, 模式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当前合作社的几种主要模式外部力量介入过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自身在合作社建设和发展中的话语权, 特别是当双方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农民的基本利益有可能得不到应有的维护, 这对于合作社的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 主要对策建议

3.1 扩大规模, 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的扩大, 有利于把生产规模调整到最佳 (达到或接近最优规模点) , 以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 吉林省合作社的规模还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距离最优规模点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 扩大合作社的规模是规模经济的表现,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

3.2 选择“实体依托型”发展模式作为主流模式推广

综合比较当前合作社的几种发展模式, 发现实体依托型, 即“合作社+企业+农户”是最有潜力的。该模式不仅可以发挥合作社的经济功能, 也有利于其社会功能的实现, 并且, 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程来看, 这种模式必将成为今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流发展模式。

3.3 设立第三方维权机构, 杜绝“寻租”行为

作为一个营利性机构,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产生之初就被烙上了“理性人”的烙印, 它势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其管理者很可能出现不作为或者腐败行为。当出现这种情况是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 以约束内部成员;二是建立第三方维权机构, 可以有效解决双方的纠纷。结合现状, 笔者认为建立独立于各个利益集团的第三方维权机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当然, 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而且还涉及费用的分摊问题, 如建立第三方维权机构是政府埋单还是合作社自己出资;还有就是它能否有效地解决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 并且还需要考量成本和收益的关系。

3.4 完善内部分配制度, 发挥激励效果

在一个组织里, 能否很好的处理内部成员间的利益分配, 关系到该组织能否长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 如农民文化程度低, 觉悟不够高等, 当前不少合作社存在着“免费搭乘车”的现象。本文认为, 要从源头上根治, 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支撑。因此, 建立完善的内部分配制度, 发挥激励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免费搭乘车”的现象。

4 结论

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 指出合作社在降低交易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减小不确定性和分散风险以及实现外部经济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 结合针对吉林省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及外部力量介入过多等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种崭新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 从它孕育之处, 就肩负起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重担。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 着重分析了合作社运行的经济学机理。同时, 以吉林省为例, 分析了当前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并基于此, 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济学视角,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赵鑫, 李龙珠.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用分析[J].中国农村问题研究, 2010.

[2]冯开文.合作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J].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李恩, 孙贺.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探索——基于社会功能视角[J].农业经济, 2009.

[4]林坚, 马彦丽.农业合作社和投资者所有企业的边界——基于交易费用和组织成本角度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3) .

[5]王雅鹏, 凌远云, 龙文军, 等.农业技术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篇2

2006-11-1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我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为了适应农业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需求,由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织成立的一种“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群众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组织是我国农民在实践中的又一伟大创举,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架起了农户与龙头产业、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对于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况

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各级科协的引导帮助下开始建立,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初始发展(1982年至1985年)、蓬勃发展(1986年至1991年)、持续发展(1992年至1999年)、创新发展(2000年至今)等四个发展阶段。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以及各级党政领导和科协、农业、供销、民政、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长足有效的发展。目前,云南省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7000个,会员总数达344833人(户),广泛分布于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会员覆盖近三分之一的行政村,涉及农作物、养殖业、林果业、花卉业、蔬菜、农产品加工营销等多种专业。这一组织的发展壮大,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分散的小经营、小生产方式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矛盾,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2003年全省50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创农业产值30.3亿元,占全省农业产业增加值469.9亿元的6.4%。比较突出的元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3.35万顷,年总产值1.84亿元,其中6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面积就达8.85万顷,年产值1.23亿元,占全县蔬菜水果年总产值的66.8%,带动了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二、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经验

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体发展较好,不仅为我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活力,而且在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经验有:

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各级党委、政府,科协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离开了党委、政府的支持、扶持和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就是一句空话。

例如楚雄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工作,把大力培育扶持、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在突出位置,召开了全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题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如制定了《关于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协会推进发展的意见》,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加上各级各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全州上下共同努力,楚雄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农民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在楚雄彝州大地上迅速健康地发展起来。截至2006年4月底止,全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922个,发展人数达102610人,已成为彝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山州结合县、乡机构改革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转变政府职能,鼓励党政干部、龙头企业、农村能人领办、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好地发展。

宾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史长,成效好,县委在调查总结后提出了较好的发展思路:一是创建四种模式,即龙头企业带动型、能人大户领办型、涉农部门协办型、农民经纪人创办型;二是完善四大机制,即政府引导机制、协会内部运行机制、政策激励机制、社会服务机制;三是突出三个结合,即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与培育优势产业相结合、与打造农业品牌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

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蔬菜大县的通海,为了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强化农资经营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农资经营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服务,由通海县工商联牵头组建了通海农资商会,这是我省农资行业首家挂牌的民间性行业商会,这一商会的成立和运行为通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昆明、曲靖、玉溪等地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文件下发了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红河、大理、临沧、保山等地党委政府也提出了一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措施。元谋县委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工作非常重视,按照“创建一个协会,发展一项产业,打造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的做法,先后出台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在全省起到了较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㈡我省目前发展较好的,具有一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形态:

一是能人大户创办型。由能人大户、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牵头,组织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共同组建,这类协会能充分依托能人大户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农户发展,形成批量商品进入市场。二是农民经纪人领办型。由农民经纪人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户创办,这类协会能充分发挥农民经纪人市场信息灵通,联系群众紧密,产品销售经验丰富的优势,组织农户生产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销售,一些农产品销售协会就属于此种类型。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由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组织农户创办,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或者是由协会创办公司带动发展,这类协会机制好、生命力强,能够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形成紧密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管理服务水平高、生产经营规模大,充分表现出合作上的志愿性、生产上的专业性、组织管理上的民主性、利益分配上的共享性,具有明显的运行优势。四是支部促进型。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当地党委的指导帮助下建立了党支部,这种形式有利于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协会民主管理,同时也能发挥党员在协会内部带动会员农户、促进协会发展的作用。

如彝良县天麻科技协会就是在宜良县农副产品加工厂法人代表徐美德的组织下,依托农副产品加工厂创办的。在彝良县科协的指导下,由徐美德牵头到适宜发展天麻的乡镇,与当地农户组织筹建了彝良县天麻科技协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麻农的方式,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协会依托农副产品加工厂,拓展了营销市场,使自己的产品产销两旺,发展壮大了天麻科技协会,促进了彝良县天麻产业稳步发展。

宾川县农民蔬菜水果协会从1992年3月成立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后盾,兴办科技咨询服务站和农产品联贸公司,融“农、科、贸”为一体,“产、供、销”一条龙全程服务,为农民统一供应籽种及各种生产资料,仅两年来,就为菜农提供蔬菜良种280余吨,各类化肥1800余吨,农药50吨,农膜25吨,总价值达500万元,切实为农民节约了生产成本。在产品销售方面,通过协会的努力,冬早蔬菜已远销到东北、西北、华北、华南的34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还通过边境贸易,流向独联体、泰国、缅甸、朝鲜、韩国和日本

等周边国家。两年来,共向省内市场提供各类蔬菜1.2亿公斤,向省外市场运销986.32万公斤,产值992.94万元,共向国家上缴税金22.3万元。

元江县花卉协会于2004年在臧健公司、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在元江县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这个产业龙头的带动下,元江县花卉协会积极引进和研发花卉名特优新品种,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疏通和拓宽销售渠道,引导农民闯市场,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了公司和农户的双赢。截止2005年协会有个人会员318户,单位会员2个。2005年带动农户种植面积达1800亩,实现产值680.4万元,农民户均收入达1.8万元,年平均亩产值达3780元。花卉协会成立以来,花卉产业的比较效益逐步显现出来,比当地大面积种植的水稻、甘蔗等亩纯收入高出2000元以上。

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加强组织内部管理,提高组织的民主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群众性合作组织,必须建立规范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做到规章制度健全、活动内容丰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促进组织生存发展。

如通海县十街玫瑰专业合作社选择了“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严格坚持按合作原则办社,坚持民办、民管原则,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实行社员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并且理事会、监事会班子成员均为本村村民;坚持民享原则,种苗由合作社培育,农用物资均由合作社批量采购且以批发价供给社员,鲜切花销售方面由合作社统一分级包装后送斗南国际花卉拍卖市场拍卖并按拍卖价返还社员,这样从种苗供应到农用物资,再到销售,合作社最大限度地为社员节约了成本,直接面对市场,避免了以往花卉公司鲜切花收购存在的压级压价现象,实现了花农利益的最大化。

龙陵县龙山镇于2003年5月在农户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成立了石斛协会,注册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陵县云河石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了“打虎牌”商标,并从浙江省乐清市聘请了专业技术员指导生产加工。目前,公司已推出30多个不同品种的石斛产品,产品覆盖整个保山市,远销浙江、广州、深圳等地。石斛协会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为协会会员及广大农户带来了较好的回报。在石斛协会的组织发动下,龙山镇石斛种植从2003年前的7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3120亩,石斛销售总额达1248万元,仅此一项农民就增收735万元,人均达500元,会员户平均年纯收入5282元。公司还招收了50多名农村青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㈣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山区面积占97%,经济不发达,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我省近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专业技术水平低造成的。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关键。如云县茶房乡响水村中草药种植协会,就是以科技服务会员、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协会一是帮助会员和群众努力提高科技素质,因为会员分布在各个乡镇,所以协会结合农函大、农广校办学成立协会农民技术学校4所,每年都举办会员农函大培训班,开设专业达16个,学习人数达3000余人次;二是聘请专家、科技人员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举办科普讲座12场/次,受益人数达12300人;三是广泛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开通科技咨询热线电话;四是为会员征订科技书刊,共订阅各类科技书刊5种60多份;五是无偿为会员和群众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先后到2个州18个乡镇56个村委会128户指导中草药种植,受益人数达640人;六是组织46位会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开阔会员视野。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培养和建立了一支懂生产技术的种植中草药的农户,使云县茶房响水村中草药种植协会的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致富能手,并且促进了云县经济的发展。

蒙自新安所生态农业研究会从1988年建会以来十多年,在推广良种、科学养猪、沼气

建设和石榴高产技术中带领农户采用“沼、猪、果、菜、粮”良性循环的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在良种推广方面,协会先后从农业科研单位、外地引入玉米、水稻、籽粒苋、大荸荠等作物良种进行试验示范,在全县推广上万亩,使作物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在普及科学养猪技术方面,协会用自配饲料养猪的经验,到各村寨为农民办科学养猪讲座培训,仅一年时间,就使全镇90%以上的农户采用了科学方法养猪,肥猪出栏数翻了一番;在推广农村沼气能源中,协会组成专业队,帮助450户农户建设了沼气池,推广农村生态能源;在石榴的种植上,协会通过科技部门和技术顾问的帮助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修枝打杈,病虫害防治和减少落果、裂果的高产技术,并组织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了这套技术。目前,石榴已成为蒙自的一大支柱产业。

宾川县金甸柑桔研究会近年来购买了《果树科学》、《中国柑桔》、《柑桔病虫害图册》、《柑桔科技市场信息》等二十余种科技书籍,并聘请专业科技人员,从课堂到田间开展培训30多次,受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使大部分桔农掌握了柑桔的栽培、修剪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凤庆县食用菌协会从1993年成立到现在,共组织会员和菌农60人参加了中国农函大食用菌专业学习,现场培训500多人,并由会长主持编写了《香菇生产技术》500册,购买资料500多份发送给求学者。近三年来,协会为本县11个乡镇和外专州的保山、昌宁、腾冲、思茅、建水、大理、耿马、双江等县(市)的366户菌农提供菌种11000多瓶和有关技术资料,帮助他们走上了脱贫路。

富民县鸵鸟协会在扶持会员扩大养殖的同时,定期请专家传授技术,办培训班,培养出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鸵鸟养殖乡土人才。呈贡县梅子村高效农业研究会针对该村蔬菜生产、植物保护、土壤改良、农业环保等,推广新型生物农药及生物菌肥等科普知识,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思茅市翠云区半坡村柑桔协会为规范果园科学管理,2005年在组织会员参加农函大学习的同时,集中举办培训班4次,受训800多人,促进了柑桔生产。建水县马军村果蔬协会在组织开办农函大培训、设立科普宣传栏的同时,组织会员农户外出考察学习,引进新品种,推广高接换种、无公害栽培等6项实用新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水果蔬菜生产。怒江州贡山县蜡早村玉米研究会从1988年成立到现在一直不间断地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养农民技术乡土人才80多人,农民的科学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实现了农业由传统粗放耕作到现代科学种植的大转变。

三、滇台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合作前景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山区面积占97%,经济不发达,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缺乏种植技术、经营管理、成本观念、效益问题等方面的知识,山区、坝区经济发展差异大,由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各地创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层次水平,运行能力、效益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云南省土地宽广,劳动力资源丰富,日益发展的经济实力背后潜藏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相比之下,台湾地区则地少人工贵,销售市场狭小,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台湾农业在种植技术、组织方式和市场理念等方面具有优势,完全可以以云南为农业基地,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滇台在农业合作方面有着广泛而良好的前景。

在全国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阶段,云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更应抓住这个契机,在新的形式下,通过借鉴台湾农业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引入台湾农业产销组织模式、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模式、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等进行试验推广。吸引台湾农业组织、农业企业、农业界人士参与到云南省的新农村建设中,既为台湾相关农业单位和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又支持了云南的新农村建设,促进云南农民增收致富。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展开。随着两岸农业交流的不断深入,大

陆涉农的民间机构与岛内各级农民组织、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研究机构、农学院、重点农业企业等已经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两岸农业交流已经逐步发展到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动物疫情、农业信息交流等多方面开展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建立起稳定的沟通、交流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云南省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在积极努力,出台更多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台资企业到云南投资兴办农业。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篇3

目前,永吉县农村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个,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并冠名为合作社的有67个,涉及粮食、果品、苏产品、肉葫芦、食用菌、苗木、中药材、鹿产品、黄牛、生猪、家禽等产业。

1. 合作组织的类型及成效

1.1大户领办型 由经纪人和种养殖大户利用自身生產、经营、购销优势领办。比较典型的有永吉县马鹿沟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法人于忠臣为了带领农民致富,解决农民增加收入的问题,决定带领村里农民种植黑木耳发家致富。从2005年开始,从自身做起发展到本村农民50多户种植黑木耳,干品木耳产量达到60多吨,增加效益240万元。

1.2支部领办型 利用农村党支部的政治优势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致力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如永吉县鹏博稻米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永吉县罗圈沟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都是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来发展起来的。这种“支部+合作社”的工作模式,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组织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对接,产生了“1+1>2”的放大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1.3企业带动型 由龙头企业发起组织农户共同参与一种经济利益联合体。如吉林市三安万昌农民稻米专业合作社依托北京三安公司,入社农民900多人,主要是种植有机水稻,并实行“五个统一”: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生产资料、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价格。尤其是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0.20元/公斤,大大提高了社员的经济收入。

1.4职能部门领办型由职能部门根据自身多年形成的生产、销售网络体系优势而领办。如一拉溪镇供销社领办的永吉县海达苏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苏产品出口韩国的途径,带动5000多农户种植苏籽3000多公顷,建苏产品加工厂7家,安排就业350多人,年产苏籽4500吨,苏叶3000吨,为农民增加收入400余万元。

1.5股份合作型由企业和农户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如岔路河镇恒成号村的股田制绿色水稻协会,协会与吉粮集团合作,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种植水稻,以高于市场价格卖给企业,企业拿出10%的利润与农民分红;协会与德润生米业公司合作,把恒成号村六社的土地租给企业3年,上打租,一年一付款,年每公顷地8000元,国家各种补贴、稻草归农户,农户到公司打工。每公顷地可增加收入3000元,把风险留给企业,实现农户零风险。

综上所述的各类合作组织,不论层次高低和辐射面积大小,都不同程度地带动了当地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盘活了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快了农业标准化、集约化步伐,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进一步发展合作组织的对策和措施

2.1统一思想认识

农村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现行农村双层经营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完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合作组织有效地解决了家庭经营“两个不能有效对接”的局面,即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不能有效对接、分散生产与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不能有效对接的有效途径。合作组织在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中,把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成果带给农民,有效弥补了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社会化服务滞后的缺陷,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了,基层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等诸多问题。各级各部门应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关心、支持合作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2强化引导和服务

2.2.1立足产业化 要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要倡导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支持合作组织,维护其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要用龙头企业经营的理念、组织结构、营销方式和管理方法影响合作组织,引导它们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2.2.2坚持自主化 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民办”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自愿组建,进退自由。“民管”就是让农民真正参与管理,组织内部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大事项由会员大会决定,实行一人一票制。“民受益“就是指农村合作组织对外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内以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有效服务、优惠价供给、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按股分红等办法,使会员从合作中得到实惠。

2.2.3鼓励多样化 永吉县各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之间的差异较明显,农民组织起来的愿望也有强有弱,这决定了农村合作组织在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程度等方面的多样性。在引导发展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兴办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合作组织。在组建方式、合作方式、利益联结上允许多种形式存在。只要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推动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合作,都应大力支持。要引导合作组织到工商部门注册,变松散型的社会团体为利益联结紧密的经济实体。

2.2.4推进协同化 协同化就是指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合作组织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组织保证作用,积极参与、引导合作组织建设,完善内部组织体系;通过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为合作组织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等问题,提供政策、信息以及办理证照等方面的支持;发挥好宣传动员作用,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转变旧观念;发挥好双向培养作用,一方面积极吸纳符合入党条件的致富带头人加入党组织,另一方面积极培养党员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农村合作组织的形式是专业合作,实质是利益联结,核心是农户增收。因此要通过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有机联系,解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相互脱节的矛盾,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实现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发挥联动功能,提高整体效益。

2.2.5倡导品牌化 要引导合作组织根据市场需要和订单要求,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全面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要帮助合作组织与大专院校、农技部门结成对口服务关系,完善农村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合作组织推行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要引导同一产业的合作组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建纵向和横向的专业合作社,注册和使用产品品牌,做大品牌规模,加大品牌推介力度,鼓励和支持合作组织注册商标、申请绿色认证和申请专利。

2.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篇4

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概念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广泛使用的名词, 一般泛指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以来, 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新发育成长的, 由农民按照自愿、民主、平等、互利原则而自发组织的, 以为其成员的专业化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宗旨, 谋求和维护其成员的社会经济利益的各种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 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之后的又一项创新, 对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以农民自愿、农民受益为出发点, 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环境。

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区域覆盖面扩大、合作领域拓宽、合作层次提高、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加深以及外部制度和政策环境日益宽松等特点, 但同时也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低、组织发育不足、整体实力不强、区域不平衡、运行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保护等诸多问题。

2.1 总体发展速度加快, 但发展水平低

2006年7月, 在全国市 (地) 级农业领导干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究班上, 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在报告中说,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5万多个, 成员2363万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 带动非成员农户3245万户, 占农户总数的13.5%, 两类农户合计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3.3%。然而, 与我国近2.5亿农户、近4万个乡镇以及近70万个行政农村的庞大农村组织网络体系相比较,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入社农户数量非常有限, 远远不能像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成为农户生产经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 区域分布不平衡

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遍地开花的同时, 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进一步拉大。从统计结果看, 这种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地区间农业生产水平、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以及农业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差异上, 而且还表现在同一经济水平下不同政策导向的差异上。从地区看, 东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平均规模、总体经济实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2.3 经营业务以初级产品的生产流通为主

与发达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向着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 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纵向一体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相比较,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还很低, 仍然停留在初级产品的生产流通领域, 主要是作为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联结的中介,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没有涉足到农产品加工领域, 直接实现农产品增值链条的延长。

2.4 以农民为主体的产权制度尚未形成

从全国各地的调查情况看, 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农民为领办人主体的局面还尚待时机。这种现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在那些由政府职能部门、龙头企业以及基层供销社等牵头兴办的农民专业组织中, 往往没有建立起以农民成员为所有者主体的产权制度。

2.5 运行机制尚待进一步规范

从全国总体水平看,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的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当多的合作社没有自己的章程, 或者章程流于形式。在合作社的经营中, 相当多的合作社存在着合作社经理 (或董事长) 独揽大权, 广大成员被排斥在合作社实际决策层以外的问题, 从而无法体现合作社民主控制的基本原则, 最终难以谋求成员的共同利益。此外, 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等基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成员大会、董事会不能按时定期召开也是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

2.6 自身体系尚待完善

从总体上看, 全国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个自下而上, 基层合作社自发、自主联合起来的合作社联合组织体系。现阶段合作社基本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外部推动, 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 仍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7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政策、舆论环境日渐宽松

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立法工作;2006年全国人大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财政部加大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力度;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专门制定了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或意见;与此同时, 其它省、市也出台了一系列建议或意见, 强调要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用地、用电、用水以及运输政策的优惠,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从未来发展看,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它将成为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联结专业农户与农产品龙头企业、专业农户与终端市场, 或联合农户直接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等的一种重要的组织方式, 成为21世纪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一个亮点。

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 从政府行为层面看,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历了农民自主发展、政府培育推动和国家立法促进三个发展阶段, 政府行为出现从无为到有为再到依法履行职责的变化。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 伴随着扶持政策与配套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 政府行为向规范方向发展, 政府的职能与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产生了积极影响。

3.1 国家政策支持

为了更好地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004年以来, 中共中央连续颁布了8个一号文件, 明确提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而且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财政部办公厅为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性, 于2003年出台了《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工作的通知》 (财办农[2003]91号文件) 。2004年,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 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性, 财政部又颁布了《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4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的通知》 ( 财农办[2004]35号文件) 。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200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该法对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和方式做出了规定。第一, 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 完善了我国关于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 有利于农民依法设立合作社, 也有利于形成生产经营规模, 保护农民利益。第二, 把合作社的运作纳入法制轨道, 有利于规范合作社的运行,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 提高组织化程度, 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抵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第三, 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给合作社的自治留下足够的空间, 有利于合作社在规范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 永葆生机与活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 是农村改革开放进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之后, 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配套的登记条例、示范章程、财会制度和四项税收豁免扶持政策, “一法、一条例、一章程、一制度、四免税”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

3.3 注册登记制度

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 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机关, 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所在地的县 (市) 、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领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 取得法人资格, 登记机关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不得收费。

3.4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对依法规范合作社的财务会计活动, 准确核算合作社的各项经济业务和资产状况, 加强合作社的内部管理, 明晰合作社及其成员的产权关系, 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该制度的施行, 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规范发展的需要, 是依法履行职责、加强业务职能的需要。

3.5 财政扶持政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 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条的明确规定。2003~2007年,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15亿元, 对27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了扶持补助。从2004年起, 农业部组织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 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品及各地名特优产品建设, 累计安排专项资金8500万元, 促进了“一村一品”和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 对于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此外, 省一级财政也安排了专项扶持资金。

3.6 税收扶持政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8]81号) , 明确规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免除4项税务, 并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具体有: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 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 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 免征增值税。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 免征印花税。税收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外部成本, 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稳定持久发展。

3.7 地方性金融扶持政策

目前, 全国性的有关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尚未出台, 但在地方政府层面已有一些举措。山东省农村信用联社2008年出台了《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指引》, 把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作为支持“三农”工作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此外, 有近3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专门制定了地方性综合政策扶持文件, 明确了财政、税收、信贷、用地、用电、人才、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3.8 其它配套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 不适用本法。”这一规定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享有反垄断豁免, 对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发挥重要作用。此外, 还有一些地方性配套法规, 如:陕西省于2007年11月出台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办法,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作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 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本地区的发展;湖北省于2007年12月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办法。

4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制度的思考

4.1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治体系

国外经验表明,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过程中要注重用法治手段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 并没有完全解决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所有法律适用问题, 其他涉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大多是部门规章制度或政策性文件, 法律地位不高。所以,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治体系, 规范市场准入制度。这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以法治手段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运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

4.2 完善金融立法, 落实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金融扶持措施

国家金融机构要降低贷款门槛, 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农村商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长久金融支持的重要金融机构, 在保障和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是落实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扶持措施、解决其资金约束的关键问题, 应当尽快修改、完善现行金融立法, 切实引导各类资本流向农村金融机构, 解决因制度安排的不完善给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带来的融资障碍。目前涉及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商业银行法》、《村镇银行暂行规定》等。

4.3 严格执行现有法律法规, 完善内部治理机构

在任何国家, 立法的完备都是相对的, 其滞后于实践、不完善和内在不协调则是绝对的。尽管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治体系还有待完善, 但现有的法律法规必须严格贯彻执行。首先, 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守法自觉性。其次, 必须强调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义务, 加强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监督, 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机构, 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第三, 要健全民主管理机制, 实行民主管理。第四,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办法, 依法进行会计核算、监督。第五,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利润分配上向多数成员倾斜, 按成员对组织的贡献分配。第六, 明晰内部产权关系, 尊重农民的财产权、承包权和经营权, 保护农民利益。

5 结语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法律的支撑和保障。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 我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较晚, 发展较缓慢, 受到制约的因素较多, 法律的缺位和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这不仅给农民的经营活动带来种种不便, 而且使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几十年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 只有确立其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 坚持依法发展, 明确发展的方向、规范发展行为、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才能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相信有了国家法律的保障、政府政策的支持、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必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途。

摘要:全面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剖析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国家政策,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胡卓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3]黄祖辉, 赵兴泉, 赵铁桥.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理论、实践与政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4]李瑞芬.城郊农村如何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6.

[5]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组.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篇5

汪金敖 涂建明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信息、资金、购销、加工、贮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新时期我国农民群众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大创造,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创新。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必须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通过组织、引导农民联合起来,共同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是各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普遍做法。从英国创立世界第一个成功合作社----罗奇代尔公平先锋社至今,合作组织的发展已走过150多年的历程,现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几乎全部,美国、法国80%以上,德国70%以上农业生产者加入了各类农业合作社。美国1/3农产品、法国2/3谷物和猪肉、荷兰90%牛奶、丹麦90%左右猪肉和牛奶都是通过合作社销售的。我国合作制也有几十年的历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56年全国实行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由农民入股发展的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加之其他种种原因,人民公社化后,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渐演变成了农业集体化,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也逐步走上了“官办”道路,完全失去了合作属性。我们现在引导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产物,与过去农业合作社有作根本区别,最重要的不同,是在办社原则上实行了“民办、民管、民受益”,强调专业性和经济性。这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我国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的雏形是农村专业户基础上产生的联合体。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专业合作社、联合体、服务中心等专业合作组织开始加快发展,并进入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的新阶段。到2004年底,全国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5万多个,会员2363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按照成员合作的紧密程度和运行机制区分,目前主要有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两种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独立生产的基础上,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的农户自愿按照合作制原则组成的加工销售自有农产品的自助性经济组织。这类合作组织一般是实体性的,内部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形成劳动者约定共营的企业和社会利益共同体。农民专业协会,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在农户经营基础上,实行资金、技术、生产、供销、加工等互助合作和服务的开放性、民间性经济合作组织。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市场竞争力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长期保持稳定。但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顺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这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劳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臵;进入合作组织的农民能够通过组织表达和实现他们的愿望,增强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它既能加强政府在国际农产品贸易谈判中的地位,又能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更好地实施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将有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培育农业支柱产业,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培育农业支柱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状况,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把农民组织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共同从事产、加、销等经营活动,有利于克服分散农户无法对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的弊端,有利于逐步形成名特优农产品的优势产业带和优势区域布局,从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促进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农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如湖南桃江县是个竹资源大县。1997年,该县创办竹业协会,该协会一手抓资源培育,一手抓产业开发,有效扩大了产业规模,提高了产业档次。全县竹资源面积由6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72万亩,增长20%;竹产业实现了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由单一产品加工向多品种加工,由多品种加工向发展主导产品三次升级。2003年,该县竹产业产值达15.14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0%,竹业增加值达到9.08亿元,占全县GDP的35%。

(三)有利于构建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共同发展 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显然,仅仅依靠分散的农户是不可能真正建立与企业间利益联结机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其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优势,将农民与龙头企业连接在一起,架起了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向前发展。永州祁阳县发展优质稻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过来由于企业和粮农没有一个适合的纽带和桥梁,该县的优质稻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农民由于受单户种植的局限,往往不知种什么,种了卖给谁,而企业由于收不到质高量足的优质稻,也难以做大做强,企业和农户都迫切需要一个中介组织将两者联系起来。针对这种情况,祁阳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依托天龙、银利来、神怡、湘妹等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先后组建了祁阳县优质稻推广种植协会、银利来优质稻米开发协会、神怡优质稻种植协会和湘妹优质糯米种植协会,通过这几个协会把企业和农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开拓优质稻米市场,打造优质稻米品牌。目前,协会共发展会员25.5万人,发展优质稻75万亩。由于有了充足的优质原粮,三大龙头企业都创出了一批优质稻米品牌。如天龙米业精深加工的“天龙”系列优质米被授予“全国质量信得过食品”、“放心米”、“湖南省名牌产品”等殊荣,还有多个品种的大米分别被国家权威部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天龙米业跻身“全国大米加工十大企业”排名榜。2004年,会员农户共增收1.56亿元,户均增收531元,加工企业增效2200万元,实现了互惠互赢、共同发展。

(四)有利于完善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力。由于目前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功能的弱化,农技的引进推广正面临有效载体缺失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对其成员及周边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将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有效解决了农民普遍存在的信息难寻、门路难找、技术难学、产品难销等问题,成为现阶段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生力量,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己承担着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部分职能,一个专业合作组织就是一个培训基地,就是一个乡土人才的聚集基地。衡阳祁东县牲猪养殖合作社为了让社员所养牲猪达到外贸出口的严格要求,仅2004年先后聘请各级专家16人来合作社进行科学养猪讲座,培训社员836人次,使合作社379名成员获得了国家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证。2004年合作社带动农户出栏牲猪122万头,实现总产值1.2亿元,其中出口港澳活大猪1.6万头,实现利润240万元,全年全体社员养猪纯利润达2258万元,提高了广大社员的科学养猪水平。

(五)有利于畅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机制的建立 农民持续增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显然,我国农村这种一家一户为单元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难以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实现有效对接的矛盾,分散的小农经营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一家一户小生产的经营方式,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搭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较好地改变了单家农户闯市场的弱势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的“买难、卖难”问题,并通过参与产后的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使成员获得更多的农产品增值利润。如湖南湘潭县青竹村养猪协会成立以前,农户单家独户养猪,疫病难防,销路难寻,市场竞争力差,养猪效益不高。2002年5月,村支两委成立了养猪协会后,协会实行“八统一”服务(即统一引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培训、统一贷款、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统一结算),大大提高了该村养猪的市场竞争力和养猪效益。2001年,该村农民纯收入仅1930元,2003年达到3680元,增长90.7%。益阳市2004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纯收入6.1亿元,会(社)员人均纯收入3796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485元。

二、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于90年代中后期,近几年呈加速发展态势。至2004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有11647个,其中专业合作社5645个,专业协会6002个,有社(会)员167.19万个(户),占总农户数的12.2%,位居全国前列,并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合作形式由农民间的合作逐步向农民与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相互联合转变,形成了企业(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合作内容由单项合作逐步向产加销全程合作转变,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合作机制由松散型逐步向紧密型转变,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合作区域由区内合作逐步向跨区合作转变,形成了跨行政区域的广泛联合。按组建主体划分,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农民合作创办型。大多数由农村能人或专业大户牵头创办。全省共有4461个,占总数的38.3%;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举办型。全省共有2051个,占总数的17.6%;三是企业带动型。主要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兴办。全省共有1142个,占总数的9.8%;四是技术服务部门领办型。全省共有3226个,占总数的27.7%。其中农技部门领办652个,占全省总数的5.6%;畜牧部门领办787个,占总数的6.8%;科协部门领办484个,占总数的4.1%;供销部门领办467个,占总数的4%;林业部门领办400个,占总数的3.4%;水产部门领办184个,占总数的1.6%;水利部门领办152个,占总数的1.3%;农机部门领办100个,占总数的0.9%。五是其它类型。共有767个,占总数的6.6%。按从事行业分,已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劳务、运输、信息、技术、销售等多个领域。

(二)运作方式

1、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收取会费。如望城县奶牛养殖协会向会员收取每年每头奶牛100元的会费,协会负责奶牛引进、技术培训、劣质奶牛淘汰补助和无偿提供挤奶设备等。二是部门扶持。石门县柑桔协会挂靠县农业局柑桔办,办公场地和运转费用由柑桔办提供。临澧县供销社给其入股组建的县清水鸭养殖协会支持30万元作开办费。三是政府扶持。资兴市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给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奖1000元作为开办费。四是由会员大户募捐。桃江县竹业协会每年的活动经费主要由几个企业老板捐献,会长莫运湘每年要拿出6000—7000元资助协会搞活动。

2、活动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开展技术服务。以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为主。如临武县同益乡老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圣文率先与本村26户农民成立了临武县第一家“农民科学技术学会”,通过举办培训的形式推广技术,目前全乡有400多人加入了协会,发展水果专业大户260户,1200多人由此走上了致富之路。二是开展综合服务。协会在产前、产中、产后对会员进行技术、资金、物资、销售等多方面的服务。三是开展实体经营。协会通过自我积累或集资入股,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体。如安化县优质果品产销合作社,有核心会员260多户,2001年成立以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拥有柑桔加工生产线三条,固定资产45万余元,安臵500余个劳动力就业,成为当地有实力、有影响的农产品产销龙头企业。

3、利益机制。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紧密程度可分为紧密型与松散型两种。紧密型利益机制,是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向社员返还盈利所得。祁东县生猪养殖合作社创办了两个经济实体,4年来,该社共返回社员红利650万元,股平3421元。松散型利益机制,大都是各类专业协会依靠向会员收取会费、大户的捐献、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向会员提供无偿信息、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

(三)主要作法

为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湖南各级各部门都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策支持。2004年,省里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湘办发[2004]11号),由省财政安排专门资金试点示范。长沙、常德、益阳、郴州、永州、娄底、岳阳、湘西等市州,以市(州)委或政府名义下发专门文件,出台财政、信贷、税收、用地、登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湘西自治州免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登记手续费,并奖励1000元开办费,从创收开始三年内免税,在2003年安排资金279万元的基础上,2004年又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中切块800万元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常德、郴州、益阳三市2004年分别安排400万元、182万元和130万元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其他市县也安排了一定的扶持资金。

2、业务指导。各地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指导,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发展。如益阳市为了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内部机制,市县两级都配备了工作专干,安排了专项工作经费,通过加强指导和专业培训,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建立和完善了三大机制:一是内部管理机制。在建立章程,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等法人治理机构的基础上,按“一人一票”和“一股一票”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二是利益分配机制。专业合作组织经营产生的收入,在留足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后,大都采取按交易量还利和入股分红二次返利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配。三是风险消减机制。专业合作组织从每年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基金,用于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对社(会)员农产品实行保底价让利收购和给受灾社(会)员直接补贴等方面,为社(会)员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提供了保障。其它市州县农经部门也都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注册登记,帮助、指导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3、办点示范。2004年,共安排国家、省级单位71个进行试点,其中财政部11个、农业部4个、省级56个。各地结合本地实际,也办了一些试点,通过以点带面,摸索了经验,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动因与制约因素分析

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壮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分析,主要是“五力驱动”:

(一)发展动因

1、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农产品生产面临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过去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由于受市场、资金、体制与人的观念的影响和冲击,已很难直接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并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单家独户的农民也难以把生产与市场紧密连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将千家万户的农民和龙头企业联系起来,变小生产为大生产,从而实现与大市场的对接。

2、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高度重视,明确要求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湖南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比较过硬的措施,加快了发展步伐。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文件。有关部门把引导指导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各市州县及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工作力度,召开专门会议,下发专题文件,安排专项经费,创办工作试点,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据统计,2004年,省、市两级共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经费15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3、龙头企业和大户带动,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拉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大户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提高市场竞争力,立足自身资金、技术、加工、管理和销售网络优势,领办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近几年,全省依托龙头企业和大户创办、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503个,并且这类专业合作组织参会(社)人员多、辐射带动力强。如省茶叶公司这几年一手抓国际市场拓展,一手抓优质茶叶基地建设。公司通过多种措施支持茶叶专业协会的发展,目前建立基地52个,总面积42万亩,发展会员8.5万个,2004年实现产值3.52亿元,利税2236.4亿元,茶农户均增收1860元。沅江市珍珠养殖大户、全国劳动模范甘松柏领办的沅江市珍珠产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860户,养殖水面42000亩,珍珠蚌养殖规模达到3100多万只。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带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反过来又促进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的发展。

4、政府职能转变,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政府职能也在随之转变,乡村干部已从过去主要抓税费收缴转为抓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改进服务方式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受到基层干部的重视,他们把主要精力逐步转变到了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上来。临武县双溪乡背溪村主任陈桂成牵头办起来的香芋协会,会员发展到2300人,辐射带动全县种植香芋3.5万亩,带动农民1.8万人,芋农人均增收800元。不少地方还有部分干部主动分流领办协会,带动农民致富。如新田县大五星枇杷协会会长蒋建平2002年从乡党委副书记的岗位上主动停薪留职,联合其它大户办起了枇杷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128人,带动种植枇杷2万多亩,发展前景看好。基层干部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5、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系机制,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增强了凝聚力。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建立了比较紧密的联系机制,农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高涨。岳阳县张谷英镇芭蕉扇业协会与江苏舜天集团建立长年合作关系,产品畅销16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实现产值9500万元,创汇600多万美元,二次返利940多万元,会员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协会带来的实惠,对农民入会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会员从成立时的几十户,不到两年时间,就发展到1198户。

(二)制约因素

上述“五力驱动”促进了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长足发展,但总体看,还处于初始阶段,普遍存在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实力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在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物资和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从当前看,主要有以下制约因素:

1、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地方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识不够高,没有把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有的领导调查研究不够,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形势和作用估计不足。有的片面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由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放松了指导和引导。还有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心存疑虑,有的甚至担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后,影响基层政权组织的权威,不敢放胆发展。

2、法人地位不够明确。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近几年涌现的新的组织形式,国家还未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尚未明确,给登记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目前,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要么无部门登记,要么多部门登记的局面。据统计,全省经过有关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仅占52.9%,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的占7.05%,农经部门登记的占13%,其他部门登记的占32.85%。

3、机制不够健全。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无章可循,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行不太规范或活动不经常的占了40%左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建立起社员所有的产权制度,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二是没有形成社员控制的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普通社员的参与度低。三是政府干预较多,许多合作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强。加上一部分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的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管理经验和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容易出现“一年合伙、二年红火、三年散伙”的现象。

4、扶持不够得力。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在政策法律上给予帮助,特别是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但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还没有建立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发性和盲目性比较突出,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思路

(一)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决定,以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充分发挥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按照合作经济的运作方式,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和农村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根据目前情况,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1、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原则。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只能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不能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规模化经营为借口,强行将农民承包的集体土地收回,改由集体经营、出租,或者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统一种植,统一经营,破坏和动摇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侵犯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自主权。

2、坚持农民“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这是合作制度最基本的特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就是要完全依照农民个人意愿加入专业合作组织,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归大堆”,坚决防止人为“拉郎配”。“民办、民管、民受益”,就是在创办上,要以农民为主体,按照农民意愿,自主开展劳动合作、资本合作、技术合作、营销合作;在管理上,要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在利益分配上,应建立科学的分配办法和利益联结机制。

3、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完善”的原则。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达到规范运作还须一个过程,因此,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过程中,要树立“扶上马,送一程”的理念,通过“边发展,边规范”,逐步达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责权平等、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要求。

4、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根据生产经营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农民意愿,既可以引导成员以入股形式开展紧密的合作,也可以采取入会形式松散半松散的合作;既可以开展单项的技术、信息合作,也可以兴办加工、流通实体,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合作与贸易服务;既可以在本地、本专业范围内开展合作与联合,也可以跨地域、跨所有制开展合作与联合。

5、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扶持相结合。既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搞包办代替,更不搞行政干预和强迫命令,又要坚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政策扶持,通过办点示范、制定优惠政策、开展培训与服务、帮助协调有关方面的关系等,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发展重点

1、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突出专业合作社建设,在数量上加快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两种形式。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经济利益关系最为密切,能够解决农民分散生产和经营的问题,同时,专业协会的组建必须建立在大量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缺乏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现阶段要突出抓好专业合作社建设。要发挥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在生产、经营、购销的优势组建,扶持基层农技部门利用其技术优势组建,引导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其资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优势组建,鼓励基层供销部门和其他部门利用其人员、场地、经营优势组建,真正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在抓好种植业和养殖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同时,突出培育一批加工、流通、信息等专业合作组织。

2、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突出农业标准化建设,在服务质量上迅速提高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除开展一般性的技术、信息服务外,应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统一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有条件的要完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积极实施农产品的品牌战略,创造条件在合作组织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等项认证,一个合作组织内部应尽可能统一产品的销售价格;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组织之间,应相互协调,互相沟通,或者通过行业协会,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规范市场行为,防止相互低价竞争,损害农民利益。

3、积极探索与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突出内部制度建设,在运行机制上力争规范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在合作组织内部一般实行“一人一票”制,这是合作组织与股份制的重要区别之一。二是建立健全价格保护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对社员的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尽可能采取“下保底上不限”的作价原则。三是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有条件的合作组织应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二次返利。四是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社员公开收支情况,接受社员监督。

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列入“三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切实履行协调、指导、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加强和充实业务指导力量,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指导管理工作制度化、具体化。各级财政、民政、工商、税务、交通等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搞好有关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形成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合力。

(二)加强宣传培训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大力普及合作知识、宣传合作典型、弘扬合作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同时,对主管农业的领导、乡村干部、合作组织负责人应分层次进行培训,尽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知识的骨干队伍。

(三)加强政策扶持

加强政策扶持既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符合利用“绿箱”政策支持保护农业的新要求。

1、加大资金投入。各级应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各金融机构应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支农重点,增加信贷投入。

2、加强项目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模种养、项目引进、加工销售、基础设施建设等,在立项、用地、用电和运输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

3、优化发展环境。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给予税费优惠,该减免的要减免,严禁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特别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跟踪服务。

(四)扩大典型示范

近年来,通过办点示范,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工作,增加试点投入,扩大试点范围,提高试点水平。要加强示范项目跟踪指导,深入项目单位,认真解剖典型,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对国家扶持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和平调。

(五)规范注册登记

在国家相关法律出台前,我们要按省人民政府第196号令的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部门登记。专业合作组织所办经济实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非营利性的农民专业协会到民政部门登记。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机关要简化手续,依法予以登记,核发证照。经登记的专业合作组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其资产收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其财产和经营自主权。

汪金敖,研究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篇6

一、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

1. 规模偏小,辐射力不大。基层的养殖经济合作组织,一般多局限于一乡一镇甚至一村一组,规模偏小,覆盖面不大,带动辐射的区域十分有限,养殖什么品种都难以形成优势品牌,对市场影响的力度不大。特别是那些依靠一个或几个能人组织起来的松散型养殖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只有几家几户,内部联系本来就不是十分密切,也就很难具有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大多数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不足,信息渠道不太畅通,在调整经济结构、完善资源配置、驾驭市场走向等方面,都不具有与其组织相匹配的功能,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有时显得微不足道。

2. 力量薄弱,承受力不足。现有的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虽然部分地消除了“散兵游勇”式生产经营方式的缺陷,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因为组织比较弱小,承受能力严重不足,稍有大的风浪,就可能折桅破帆甚至土崩瓦解。特别是大户带动型养殖经济合作组织,仅仅依靠大户的信息,如果缺少宏观引导,缺少客观的市场分析,就有可能走向盲目,导致销售困难,给养殖户带来大的经济损失。即使是合作社式的养殖经济合作组织,也大多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等初级合作内容为主,由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大多无法涉足加工增值环节,无法在提升畜禽产品附加值、提高养殖效益上有大的作为,特别是在变幻无常的国际市场和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常常显得无能为力。

3. 结构松散,凝聚力不强。在紧密型养殖经济合作组织中,协会式组织比较规范,一般有统一的组织章程,有比较完善的组织结构,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运作比较规范。而许多合作社式的养殖经济合作组织,往往还是初级的组织结构形式,几乎没有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机构,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不够好,运作和管理时有较大的随意性,难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部分组织对会员的二次分配比例小,有的甚至没有二次分配;有些协作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均沾利益,不愿共担风险。其他松散型养殖经济合作组织,内部结构更为松散,各成员间的自由度太大,有些还没有完全摆脱各自为政的经营局面,没有达到“聚指成拳”的组织化程度,若“带头羊”的判断和决策失误,就会给各成员带来很大的损失。这类组织一些口头协议,有时很难兑付,如果由此引发经济官司,就会使合作组织出现不应有的离心力,严重影响组织结构的信誉和凝聚力。

4. 宣传发动不够,支持力不足。许多养殖户并没有意识到形成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很多人不愿意加入到组织中去,主要原因在于宣传发动不到位,已有的养殖经济合作组织还没有发挥出积极的效应。有些地方的乡镇政府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不注意调查研究,不去进行必要的正面引导,往往采取老百姓最不喜欢的行政命令方式,强拉硬拽,组织起所谓的协会或合作社,徒有虚名地挂起一个牌子,应付上级的检查,风声一过,即烟消云散。他们对已有合作组织过分的行政干预,也引发老百姓的抵触情绪,使养殖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养殖户不愿参加的组织。而那些注册的协会或合作社,在产品收购时,往往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工商部门又收费太高,再加上运销成本大,过路费、过桥费太多,使得这些组织深感负担太重。

二、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对策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整体上,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地方的合作组织已成为养殖户的主心骨,政府的好助手,产、供、销、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只要加强管理,注重引导培育,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必定会遍地开花、不断发展壮大。

1. 提高认识,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30年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也为落实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渠道,成为城乡市场上一个非常活跃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成立这种组织,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产业竞争国际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条件下,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为农民解决供应、销售、加工等生产环节问题,为解决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土地、设施设备等生产要素配置问题,为畜禽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解决优质原料基地建设问题,为政府调控畜牧经济问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单从养殖经济合作组织角度看,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地方政府、财政、金融、工商、科协、民政、土地、畜牧等组织机构,都应该充分重视这种组织的重要性,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大造声势,大力协作,广泛传播合作观念和典型经验,对农民加强合作意识的教育,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条件,为农村养殖经济的健康发展铲除障碍、铺平道路。

2. 注重引导,提供到位的全程服务。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虽然属于“民办”机构,但离不开“官助”的支持。在政策导向和内部管理上,在不进行过多行政干预、不强行包揽管理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应找准介入点,协助规范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协会的日常运作,引导散户和松散型组织逐步联合形成规范的紧密型组织,并理顺其内部组织关系,结成能分能合、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联合舰队”。在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上,畜牧部门应多加关注,送技术、送信息、送经验、送药物,并在疫病防控、良种供应、场所建设、科学饲养、成品分级、产品加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产,重点解决好规模经营、区域养殖和产品集散带来的疫病传播难题,同时,还要引导合作组织利用好互联网,将乡村组织投放到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舞台上。在资金问题上,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七章的规定:“安排资金,支持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和“采取多种形式,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在土地问题上,在保险问题上,在收费问题上,在引资问题上,……各相关部门都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为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全程服务。

3. 培植典型,树起强大的龙头组织。互助合作,仅仅是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初级形式,共创市场,共用资源,分享利益,分担风险,打造强健的畜牧经济,才是创建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根本目的。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有些能人宁愿干私营企业、搞个体户,而不愿意带头领办合作经济组织,他们担心其他农户的加入会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这就需要政府和畜牧部门积极做好工作,重点扶持一些有头脑、有技术的典型专业大户,通过专业大户的典型引导,带动周围农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在村组发展起养殖互助组织,然后,以乡镇为单位,形成层次较高的养殖经济合作社,再联合多个合作社,形成兼有多种功能、技术雄厚、覆盖面大、影响力强的养殖经济合作联合社。在加工环节上,要重点扶持消化力强大、能打开国际市场的龙头企业,通过企业的带动,形成稳定的养殖经济合作组织,构建庞大的养殖经济区域,以便能顺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养殖效益。在对待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态度上,一定要形成以下共识:要通过经济效益带动组织发展,做到水到渠成、自然流畅;要重视社会效益,坚持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并重,坚持搞好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不放松;要积极进行政策支持和具体扶持,通过建立合作组织带动产业调整,通过产业调整实现经济腾飞,通过经济腾飞活跃合作组织,从而富农户,带地方,强国家,形成良性循环。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篇7

一、呼和浩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况

近年来, 辖区内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 本着“先行试点、以点带面、边发展边规范”的总体原则, 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一系列支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有效措施。截至2013年6月底, 呼和浩特地区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26家, 较上年同期增长22.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数达到15356户;带动农户数达到67989户。呼和浩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数量增幅明显, 同时在不断地摸索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 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紧紧围绕本地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组织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村、产业带, 带动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 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

例如, 呼和浩特市润土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周边1500个温室大棚为依托, 现已建成蔬菜示范基地70亩, 其中蔬菜保护地示范区40亩, 包括厚墙体温室15亩、中棚25亩、生态鱼池13亩、养殖禽畜舍600m2、农家院500m2、科技培训室及配送蔬菜车间1420m2、蔬菜保鲜库852m2, 合作社现有社员56户。辐射带动周边乡村5000亩温室及露地蔬菜的种植, 直接受益农户1000多户, 新增就业岗位约500人。该社通过市场引导和科技扶持等手段协调和规划合作社生产, 根据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推出多个档次的蔬菜产品。目前, 该合作社已成为呼和浩特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合作伙伴, 奠定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蔬菜种植主导地位。

(二) 提高了农业标准化水平

利用自身组织优势, 通过与农业、科研、高校等部门的合作, 特别是在呼和浩特科技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带动科技培训与科技示范活动, 加快了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 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

例如,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大部分合作组织每年都会对成员开办1至3期不同类型的培训班, 每年培训农民超过3000人次, 发放科技资料超过5000份。同时, 还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技术, 从而把标准化的科技模式通过合作组织推广到农户手中。其中, 托克托县大羊场胡萝卜生产合作社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较为突出。该社以蒙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 由200户胡萝卜种植户自愿联合组成, 有效带动了周边3823户农户。合作社与蒙川公司签订种植和销售订单, 实行保护价收购, 对社员采取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种植的方式, 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产供销链条。

(三) 推动了农民持续增收

通过统一经营, 开拓市场, 有效降低了生产交易成本, 扩充了产品市场。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逐步实现利润返还, 使成员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利润, 在各个环节促进农民增收。

例如,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秀梅奶牛专业合作社, 将81户社员的奶牛进行集中饲养、集中管理。2010年, 存栏奶牛数570余头, 交售鲜奶1000余吨, 实现销售总收入275万元。每公斤鲜奶平均比本地区市场中的非社员多收入0.2元, 每头奶牛平均收入比非社员高1000元左右。

(四) 提高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通过联合与合作, 有效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 起到了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较好的弥补和完善作用, 有效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例如,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乌素图林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自2009年成立以来, 为社员统一购买种子、无公害农药、安装沼气池、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并注册了统一的商标, 定期请专家进行现场培训或指导。同时, 在销售上为社员提供统一包装、统一渠道、统一监测, 实现了对社员的一条龙服务。

(五) 减轻了政府管理压力

有效地将农户集中起来, 并以此为基础传达政府对于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减少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农民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建议等反馈给政府, 增强了政府管理农业生产市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可以把一些应由市场主体体现的管理职能交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使政府能够集中精力抓大事、顾全局、保服务。

二、呼和浩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合作意识传播不到位, 契约意识淡薄

合作意识的树立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要想全面推广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必须树立起政府和农民的合作意识。但是, 现阶段呼和浩特地区无论政府还是农民都存在合作意识贯彻和传播不到位的现象。一方面, 地方政府仍旧没有将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经济发展重点,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相对滞后, 使得发展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 很多农户已习惯了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了解或不愿意接受, 严重缺乏合作的热情和信心。

(二) 组织规模较小, 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 呼和浩特地区只有少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了较大规模, 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仍处在规模小、实力弱的初步发展阶段, 合作组织特征体现不明显, 也不能形成很好的带动作用。例如,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 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94家, 成员仅有1500余户, 平均每个合作组织不到6户。此外, 虽然全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注册资金达到2亿元, 户均75万元, 但是多数属于不实资金或资金并没有用于合作组织经营活动。甚至部分合作组织成立的目的只是为套取国家项目和财政支持资金, 并没有致力于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使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壳合作组织。

(三) 专业人才匮乏, 培养机制欠缺

呼和浩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人才严重匮乏, 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 缺乏具有合作意识和一定管理艺术并具有较好市场掌控能力的领头人。其次, 缺乏懂技术、会营销的具体工作人员。再次, 缺乏有效地人才吸引措施。能人大户大都是在外打工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农民, 普遍只有初高中文化, 缺乏基本的政策了解和市场知识;其他业务人员由于没有进行过必要的技能培训, 计算机操作、市场营销、会计核算、农业技术运用等方面的技能都比较欠缺。

(四) 发展资金短缺, 融资渠道不畅

呼和浩特地区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规模小、资金积累有限, 加上信贷困难, 发展资金严重短缺。从财政扶持看, 尽管中央、省、市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 但覆盖面小, 额度不大。大部分县区财政还没有设立农合组织专门款项。从信贷支持看,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运转不规范、偿还能力较弱、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等因素, 作为信贷主体融资能力普遍受到金融部门的质疑。

三、呼和浩特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建议

(一)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主管部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和发展所提供的支持应不断增强, 主要包括发布文件、提供资金补贴和实物支持、帮助组织在其他机构获得资金、减免税费等。

(二) 不断拓宽组建领域

合作范围应从蔬菜、瓜果、养殖等业务扩展到粮食、旅游、农机、水电、科技服务、物业等各行业, 合作的深度也应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展到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 涉及到加工、销售领域。应从优势产业入手, 寻找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途径, 然后带动其关联产业或周边产业。

(三) 增强优势产业依托性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突出主导产业, 发展特色产品, 较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综合服务组织应从服务农民生活出发, 突出综合服务, 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也能够撬动农村消费市场。

(四) 建立市场主导的企业化运营模式

现代农民经济组织的建立要坚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 以市场机制为前提, 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模式, 鼓励专家和技术人员与广大农民及农业组织结成“利益共同体”, 完善分配机制, 通过利益杠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最终形成利益共享、分险共担的一体化组织模式。

(五) 强化软实力建设

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合起来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 并以该联盟为依托推动高创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以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以及农村创业人才为重点, 培养一大批生产型、经营型、技术服务型和技能带动型等农村实用人才。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而“散”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人们开始探索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推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文章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近些年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并对相关案例进行梳理, 提出了适合该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好更快发展的建议, 以期对整个西部地区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分析

参考文献

[1]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 (第l版)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4]万江红, 徐小霞.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评述[J].农村经济, 2006 (04) .

[5]徐理结.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01) .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探讨 篇8

1 河池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2008年, 河池市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16个 (专业合作社24个) , 其中种植业78个, 养殖业30个, 水利188个, 林业4个, 其它行业有16个。入会 (社) 员79787人, 带动非会 (社) 员人数139014人。基本覆盖粮食、桑蚕、甘蔗、毛葡萄、食用菌、蔬菜、肉牛、肉羊、生猪、家禽、水产养殖及商品林等多个特色主导品种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形成了合作领域拓展, 合作链条延长, 合作规模扩大的良好发展态势, 作用发挥日益明显。

(1) 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 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增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成员统一购买生产资料, 降低了交易成本, 促进农民增收。如都安县竹藤编织专业技术协会引领地苏乡大定村群众大力发展竹藤编织传统产业, 全村共有村民1021户、4288人, 其中有980户、3018人从事竹藤编织加工, 占该村总人口的70%。2008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194万元, 其中竹藤编品收入955万元, 占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79.9%;农民人均纯收入4058元, 高于全乡农民人均纯入3227元的21%。

(2) 提高农民素质, 增强合作意识。农户成员参与合作组织, 通过共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增强了集体组织观念, 有了更为明确的生产和生活目标, 从而激发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当面临同样的困难时, 又使得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经验, 相互学习, 共同解决难题, 不仅提高了农民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 还提高了农民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合作意识。

(3) 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为成员在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一系列的社会化服务, 有的还直接到科研院所引进先进实用农业科学技术, 解决了政府包不了、村集体办不了、农民又迫切需要的大问题。如宜州市洛西镇桑杆食用菌协会因地制宜引进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新技术, 通过内引外联的办法先后投资400多万元, 创办全国第一个桑杆食用菌研发基地, 成功地研发出桑杆食用菌三个系列多个品种, 使桑树全身变宝。而且, 经过种植食用菌后的桑杆菌筒已经变成有机肥, 可直接作农田的基肥, 使该市的桑枝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再利用, 既延长了桑蚕产业链, 又开拓了一项新产业。

(4) 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动“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 组织会员和群众进行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带、产业集群, 推动了“一村一品, 一乡一业”的发展。2008年, 在河池市产业化经营程度相对较高的桑蚕产业发展中, 就建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个, 发展桑园面积41666.8 hm2, 辐射带动23.3万养蚕户, 蚕茧年产量143.56万担, 农民养蚕收入10.77亿元。

2 河池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 河池市各级政府虽然采取多种宣传措施, 但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还没有形成声势。部分干部没有认真领会法律的精神实质,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新生事物的性质不够了解, 对其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认为合作社无资金扶持创办难;有的认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目的是为了享受政府优惠的扶持和税收政策, 否则无意义;有的认为农民素质低合作意识差, 不具备应有的组织能力。出现了政府引导、扶持不够, 管理不规范, 活动不正常, 群众创办或参与的热情不高等现象。个别专业合作社刚登记成立不久, 就马上退缩, 办理注销手续, 宣布解散。

2.2 政策环境不宽松

为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河池市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 但落实到位难, 特别是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 缺乏具体的、有效的落实措施。

2.3 运行机制不规范

目前全市所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虽然大部分制定了章程, 并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成员 (代表) 大会等组织机构, 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 活动不正常, 不仅影响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也制约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2.4 周转资金不足

大部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反映运作资金严重短缺, 社员集资有限, 银行贷款困难, 经常为资金问题感到力不从心, 合作组织发展后劲乏力。

3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

3.1 明确目标, 加强扶持和指导

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初期, 政府的引导、扶持和推动非常关键。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促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来抓紧抓好, 明确目标任务, 稳步推进。农业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 认真做好指导、扶持和服务的各项工作, 并加强与财政、工商和税务等有关部门协调沟通, 形成各方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合力,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3.2 广泛宣传, 强化培训

要继续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农业信息网站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专业合作社法》, 广泛营造舆论氛围, 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专业合作社法》的认识, 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3.3 尽快完善配套政策, 落实好法律规定

各有关部门要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贯彻实施以来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 真正把法律的精神落到实处。同时,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 密切合作, 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3.4 加大扶持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产品认证、市场营销、会员培训等工作,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县两级农业部门也要在项目安排上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倾斜。

3.5 典型引路, 抓规范促发展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篇9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主要障碍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是知识、经验、经济实力逐渐积累的过程, 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虽然有了支持政策、法律法规等有利的外部环境, 内部条件的改善也同样重要。总体来讲, 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转型上遭遇到如下几个主要障碍:

1.农民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发展滞后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在全国范围推行过农业合作化运动, 但是由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经营方式的制约, 导致合作化运动的失败, 农民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却进一步削弱了农民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几十年来, 农民习惯于单家独户耕种于自家的田间地头,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使得农户间疏于生产经营的协作和联系。

2.缺乏有意愿、有实力的合作社领办人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较低, 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还需要政府提供优惠政策进行扶持, 龙头企业自身运营面临着较大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很难有富余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社发展。农民的经营水平普遍不高, 而组建合作社更要求农业大户有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 这是维持合作社后续正常经营的一个基本保障, 而正是在这方面, 广大农民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知识。

3.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动机不强

对于发展能力较强的大户来说, 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社在市场融资、市场竞争等方面与个体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相比较的优势不明显, 因而转型的动机不强。对于发展能力较弱的小户而言,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不强, 更不愿意承担转型的成本和风险。

4.转型时需要扩大的投资能力不足

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处于发展壮大初期, 资金实力普遍较弱, 尤其是流动资金不足, 仅能维持日常工作的运转, 当转型要求进行筹资时, 部分农民缺乏足够的投资能力, 这就导致转型期遇到的筹资问题难以解决, 或者说转型的启动资金缺乏。

二、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基本思路

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协会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转型, 推进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联社, 使其形成更为广泛和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最终成为具有较强筹融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并有效保障农民利益的经济实体。

1.支持对象

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三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转型:①支持在民政局注册3年以上, 持续开展相关活动并有强烈转型愿望的农民专业协会。②支持在工商局登记注册2年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③支持发展前景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联社。同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具有较好产业基础, 其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对当地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②具备“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的组织结构和分配原则。③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章程, 财务管理制度规范, 符合民主管理、决策等规范要求, 定期公布社务和账目, 自觉接受成员监督。④带动农户面广、助农增收带动性强, 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200户以上。

2.支持环节

重点从以下关键和薄弱环节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转型进行财政支持:①农民综合素质培养。开展互助合作知识培训、法律宣传和培训、生产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等。②融资能力提升。支持银行贷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立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投融资活动。③生产性设施修建和改善。支持修建耕作道路、水渠、水库, 购买大棚、灌溉设备等。④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产品质量提升或标准认证;支持合作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或地理标识认证;鼓励合作社争创国家及省级著名商标品牌称号。⑤农产品贮藏、运输和加工。购置农产品加工、分级、储存、运销设备等。⑥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城市设立销售窗口和“农超对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⑦创办经济实体。由专合组织投资创办农产品加工厂、营销企业、公司等经济实体。⑧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支持专合组织单独或者与龙头企业联合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⑨农产品保险。支持购买农产品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

3.支持方式

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主要方式有:①以奖代补。用奖励代替直接补贴方式, 支持农民专合组织发展经济实体, 开发新品牌、新产品, 提高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要针对符合条件的专合组织已经建成的项目, 根据规定的标准经审查合格, 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资金扶持。②贷款担保和贴息。财政担保合作社进行贷款, 并对其产生的利息进行补贴。担保和贴息项目一般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 贴息资金根据实际到位的银行贷款、规定的利息率、实际支付的利息计算。贴息年限一般不超过1年, 年贴息率最高不超过当年国家规定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③项目补贴。对通过严格评审的产业化项目直接进行无偿补贴, 用于支持专合组织的初期发展。

三、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对策建议

1.加强合作理念和合作知识教育

首先, 政府应当大力开展合作知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 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 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地大力普及合作知识, 在农村中大力弘扬合作精神、培养民众的合作理念, 加强广大小农对于合作社制度的认识。其次, 培养、建设一支热心合作推广事业、熟知合作知识的辅导员队伍, 直接面向合作社服务。成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合作社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及时了解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开展个别辅导, 并就共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同时, 面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普法宣传与教育, 为合作社的发展扫除各种思想障碍。最后, 重点培养以合作社理事长为代表的合作事业领军人物。除了提升其业务经营与管理水平外, 不断加强合作理念的培养, 搞清楚合作社经营与企业经营的本质不同, 树立为社员服务的经营意识将是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

2.不断加强和完善政府的监管功能

工商部门应制止擅自简化合作社注册程序的做法, 除了从注册程序上保证对合作社的核准、监督外, 应当逐步与其他部门配合, 强化对创办人为非农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质性审核。特别是对于发起人是当地有市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或社会团体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商注册登记, 以预防伪合作社的出现。此外, 税务部门应当遵循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成本的基本原则, 尽量简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报税程序, 真正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 充分体现合作社的经营成本优势。

3.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

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转型的核心是为其提供各种服务,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政府的服务应当是全方位的。①提供注册登记便利、提供“一站式”服务。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 在开展乡村基本道路建设、运输设备和产品冷藏设施建设、标准化基地建设、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扶持和便利。③市场信息服务, 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时获得相关市场信息。④融资服务, 协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信贷部门的关系, 为其提供担保或贴息服务。⑤营销支持服务, 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广告宣传、市场渠道开拓、产品展示、展销等服务,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知名度和产品的商誉。⑥会计与审计服务, 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经营和财会人才, 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完整的会计簿记, 提供免费的审计服务等。⑦人力资源培训服务, 逐步建立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学院, 长期开展各类人才的培养服务, 同时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

4.对财政支持资金实行项目制运作机制

在省、市、县建立地方各级专门负责专项资金管理的部门, 由该管理部门将专项资金根据扶持内容、特征划分名目, 比如“培训资金”、“技术推广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等。符合项目要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均可向该管理部门申请资金扶持, 由其负责审批。实行项目制运作机制必须建立一套严格、针对性强的申请、审批机制, 才能保证有限的专项资金合理使用。

5.实行最大限度的税收优惠

通过对合作社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 合作社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合作社为其成员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免征营业税, 新成立的专业合作社三年内可免征各种税等税收减免政策, 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合作社转型。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股息、红利等资金收益也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组织管理。利用税收政策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 对将业务延伸到加工环节的, 给予营业税、所得税及进口设备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同时, 给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服务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都应该适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6.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首先, 要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 把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作为其重要业务之一, 建议农发行尽快制定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的相关领域, 由县级农发行具体实施。其次, 鼓励商业银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常规生产经营、扩大经营规模、增加设施投资提供贷款。最后, 鼓励农村信用合作社选择制度健全、经营业绩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流动资金贷款的信誉担保制度, 扩大信用社的信誉担保范围及贷款额度, 建立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点的信贷抵押担保。

摘要: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实现从农民专业协会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股份合作社的重要转型, 而这一过程面临着人才、知识、经验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诸多障碍。因此, 应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协会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转型, 推进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联社, 使其形成更为广泛和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最终成为具有较强筹融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并有效保障农民利益的经济实体。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篇10

人民网2011年4月29日消息:4月28日,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 公路两旁随处可见一片片早已成熟但尚未收获的卷心菜, 由于今年价格暴跌, 从去年的一块四降到今年的八分钱, 菜农收获已是无望。

新华网2011年6月28日消息:进入6月以来, 海南香蕉出现严重滞销, 收购价格快速下滑, 从2月份地头最高价每公斤7.6元跌至目前的每公斤0.25—0.60元, 远低于生产成本 ……

如此频繁出现的现象已是不胜枚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本质上看, 就是因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太低, 致使其发展不得力, 职能发挥不充分, 使农民无法准确获取市场信息, 造成 “大生产、小流通”的局面, 而且农民无议价还价能力, 应对市场波动能力不强, 这才是造成上述现象的真正原因。因此着力分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化程度低的原因, 采取相对措施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化程度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组织化程度概述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以对成员提供服务为宗旨, 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 以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有关合作为重点, 以维护成员利益、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积累的经济组织。它具有民办性、合作性、专业性、企业性、网络型等显著特征, 同时它还具有自愿性、互助性、自愿共济性、非盈利性、以利润返还性分红为主等性质。在现实社会中有协会组织、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三种运行类型。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主要表现在组织力度和组织规模两个方面。组织力度是指在经营过程中,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成员的结合程度, 有的一拍即合, 经营能力很强;有的拖拖拉拉, 始终不能形成强有力的“龙头”;组织规模是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经营中所表现的经营范围大小和其自身数量的多少和规模大小, 是否能够达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实际经营中,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常常是组织的力度较弱, 规模有限, 组织化程度低, 离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要求还相差甚远。

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化程度低的原因分析

由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化程度低,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依然是数量少、规模小、经营不规范;农产品“卖难”和“买难”仍频繁出现, 造成农业发展缓慢, 农民增收困难。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 但笔者认为, 制度缺失造成合作组织组织化程度低是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3.1非正式制度要素的缺失

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 具有持久生命力, 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它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能否发展壮大, 组织程度能否迅速提高, 这些因素对其有着长久的、渐进式的和重大的影响。

中国农村人多地少, 根深蒂固的小农观念、家庭和宗族观念、狭隘的利益观念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平等合作精神具有很大的差距, 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对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组织成员共同目标的实现和组织决策者的管理行为带来严峻的挑战。我国目前的农民合作知识培训、教育制度还不健全, 设置合作经济专业在全国农业高校寥寥无几, 从而缺乏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宣传教育队伍, 很难向全社会和广大农民进行教育和宣传, 对已办的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指导。

3.2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的制度缺失

3.2.1组织和决策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合作经济组合没有按合作制原则设立组织机构;有的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按照合作制原则设立了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 但实际运行中却形同虚设;日常管理中不能贯彻合作制的基本原则,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没有良性运转;有的合作组织连续数年未召开社员大会和代表大会, 剥夺了社员或代表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监督管理和决策权, 许多合作组织的运行仍主要靠个人的权威维系;更有甚者, 一些合作组织为了取得相应的优惠或合法地位而按要求制定了章程,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弃之不顾, 违规操作非常严重。

3.2.2规章制度不健全。

很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甚至连起码的章程都没有。有的“章程”被外界“赋予”, 未经“谈判”而成, 合作组织把政府赋予的“名义章程”和关键成员构建的“事实章程”再赋予一般成员, 在这种“赋予”和“再赋予”中, 一般成员将他们的全部或部分控制权置留在合作企业家或准企业家手中;有些合作经济组织没有法人资格, 无法承担民事责任, 给业务交往、筹措资金、谈判签约等带来困难。

3.3制度环境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7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该项法律的出台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如各地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细则;合作组织关于建设项目、金融支持、农业保险、用地、用电、绿色通道及人才支持等相关政策都还没制定和落实到位;合作组织的财务会计制度、税收优惠政策、信贷支持政策等配套法规制度依然缺失。所有这些缺失因素严重制约着合作经济组织的产业规模化经营, 对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同样带来很大影响。

4.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化程度的举措

4.1优化文化制度环境

首先, 要剔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严重制约合作经济的发展壮大, 因为农民合作经济是资本与劳动的合作, 所以必须抛弃小农意识, 努力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文化氛围, 同时又承认资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熟悉资本、股权、股东等文化的概念内涵, 充分认识到分散的农户只有紧紧的联合起来, 才能共同抵御市场的风险, “买”难或“卖”难等现象才能从根本解决。

其次, 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文化建设。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强有力的导向性, 它能减少个人行为与组织的偏离、降低达成共识的信息费、谈判费和监督费, 从而提高合作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它还有明显的约束功能。通过文化氛围所造成的群体意识、社会舆论、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增强自我控制力, 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动机, 这对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也具有很大的推动力。

4.2内部管理制度创新

4.2.1明确划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 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监督关系

社员大会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 其职权主要有选举决定理事会人选、制定章程和其他规章、决定合作经济组织合并、分离、解散等。理事会作为执行机构, 行使审查决定新成员的加入、积累金的运用、确定借贷上限等经营管理权和部分决策权、负责日常经营管理事务并有监督和激励成员的权利等。监事会主要负责对理事会及所属单位的活动进行监督, 一般职权有检查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和业务、签署决算报告等。特殊职权有就合作经济组织主任与理事间的契约、诉讼等代表合作经济组织等。

4.2.2适当扩大有些成员的表决权利

“一人一票”制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最基本的权利保障, 必须坚持。但随着经济发展, 合作组织中确有某些成员出资额或与本社交易额 (量) 较大, 若此时严格按“一人一票”制, 则对这些成员有些不公。此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 在不和相关法律冲突的前提下, 将这些出资额较大成员的表决权提高到不超过总票数的20%, 以提高他们的表决权利。从治理结构看,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分为农民主导型企业和相关组织主导型, 在农民主导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中, 有些大户控制的合作经济组织习惯实行“一人多票制”或“按股投票制。”再说, 由从事农业加工、运输、服务等企业和相关组织主导的合作经济组织中, 选举、投票一般不起实际作用或根本不需要。因此, 尊重某些成员的表决权力, 既符合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的运行规律, 也对合作组织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4.3完善制度环境

4.3.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政府要为合作组织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强化财政投入支持力度, 对合作组织基础建设、产业化经营等项目要积极帮助和支持。要给予合作组织广泛的财政资助, 如由政府给予合作组织赠款、补贴、贷款、担保、投资、订货合同、土地转让等方面的具体支持。

4.3.2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还很不成熟。在税收政策上, 政府应采用减税、低税和免税等措施予以扶持,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采取差别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从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环节给予税收减免。

4.3.3 强化金融扶持。

资金短缺是当前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化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各种合作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员自筹、外部股金和自我资本积累, 缺乏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政府应通过利息补贴、提供担保、增加贷款的可获得性等措施, 帮助合作组织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培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机构。

4.3.4 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要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在合作组织的设立和登记上, 工商、民政部门要予以充分支持, 并在相关收费上予以优惠;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特别是对合作组织的管理层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合作组织管理和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110-11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篇11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008-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具有一定规模,在提高农业市场化、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作为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核心——财务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不重视财务管理,财务制度尚需完善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自愿参加的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初期,存在着结构分散、经营业务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必然薄弱。一方面,缺乏民主决策和监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负责人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缺乏财务知识,即使进行财务公开也往往是走形式,导致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混乱。

1.2 缺乏资金筹措渠道,且使用随意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弱势群体的联合,在成立之时吸纳的股金有限,合作经济组织又是一种非赢利性的组织,自我积累能力相对不足。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有社员股金和经营积累、金融机构贷款、向社员(主要是理事会成员)及民间借款。从会员股金的筹措来看,合作经济组织大部分成员都是由农民组成,原始资本积累非常有限,加之认识上的原因等,社员不敢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往往是随着发展情况而分次小量投入资金;从金融机构贷款来看,在信用社申请贷款也十分困难。这些因素极大地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正常成长。

1.3 会计核算不规范,审批手续不完善。

目前部分合作经济组织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制度,仍然在参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导致监控机制不健全。其表现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没有统一的财务收支票据,原始凭证杂乱。二是账簿设置不完整,账务处理不规范。三是凭证审核不严格,票据不规范。四是会计档案不健全。

1.4 民主监督乏力

民主管理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特征,但实际中却往往是生产经营决策和财务收支不经过集体研究,一个人或者个别人说了算;年终不开社员大会;财务账目不公开等。社员在面对信息不平衡的情况下,往往引起内部利益冲突。

1.5 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财会从业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其素质高低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是否能规范进行。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人员多为兼职,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发挥核算和监督职能。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教育和宣传

各级农经管理部门应科学规划,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合作社的社员都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到财务活动中,把财务管理工作当作合作社发展中的重要事情来抓。

2.2 丰富融资渠道

要弥补资金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提高资金筹集能力。如,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扶持资金;扩大社员数量,拓宽股金来源和数量;广泛利用农村金融系统对三农的支撑作用,争取信贷项目和贷款数量的增加等。只有资金充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2.3 实行独立核算,强化财务管理

《合作社法》第五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制度,促进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机构要负责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核算经济业务的发生、记录和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编制会计报表,正确反映合作社经营成果;严格财经纪律,抵制侵犯、平调、挪用合作社财产。在财务管理机构内部设立财务主管、会计和出纳,实行岗位分工,严格按照章程和程序办事,并建立责任追究和监督制度,确保各项职能的发挥和执行。

2.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配备有专业知识的财务管理人员,挑选思想素质高、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除了要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外,还要提高认识,形成全员搞管理的氛围,抓好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做到持证上岗,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应对合作社财务管理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尽可能帮助合作社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开展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积极开发合作社会计电算化软件,指导合作社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2.5 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要切实履行合作法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合作社财务的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对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保证国家补助不被少数人控制利用,不被有关部门截流,让全体社员共受益。

二是加强对合作社的股份设置、收益分配方案、民主理財、财务公开等方面的监督。逐步建立报表制度,定期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收益分配情况、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情况。

总之,必须抓紧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经营状况,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合作社才能真正依法规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探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2).

[2] 周霞,刘小平.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初探.财会通讯,2009,(12).

[3] 左永刚.聚焦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财会信报,2006,(1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分析 篇12

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政策等正式制度滞后

长期以来,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得不到明确, 其在融资与对外交往中一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虽然在2006年10月31日制定并于次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但该法仍然存在着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 该法承认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法人, 但并未对合作社确切的法律性质归属作说明, 是企业法人, 还是社会团体法人, 地位不够清晰;在登记制度上,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存有瑕疵, 如对合作社发起人数、到哪个部门登记以及登记程序等问题都没有具体规定;另外, 合作社法的有效执行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细则和办法, 而目前各地还没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或办法, 各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的政策性规定很难落实到位。

1.2 非正式制度的缺失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价值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非正式制度对一个组织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非正式制度的缺失首先表现为合作意识的缺失。由于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熏陶, 加上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的影响, 我国农民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小农观念、家庭和家族观念、狭隘的利益观念, 这些观念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平等合作理念不相容, 严重制约了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其次表现为对农民合作知识的培训教育制度的缺失。已有研究表明, 户主的文化程度和合作意识是当前影响农民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首要因素[2]。而在我国, 至今没有一所农业高校设置合作经济专业, 也没有社会办学力量从事这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对广大农民进行合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仍存在空白。

1.3 现有制度存在着缺陷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至今, 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其在制度方面却还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一是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的缺陷。这表现为2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没有按照合作制原则设立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 也没有制定本组织章程, 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转无章可循, 管理混乱;另一种情况是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设立了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 制定有组织章程, 但这些组织机构却形同虚设, 有章不循, 受政府干预或能人控制较多。二是产权制度存在缺陷。表现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产与组织成员的财产之间、组织内成员的财产之间界线模糊、产权不清。这使得组织成员在合作经济组织内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损害。三是分配制度存在缺陷。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经济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社员身份的同一性, 成员既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所有者 (投资者) , 又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惠顾者 (生产者) , 而保证这种社员身份的同一性并具有真正经济意义的原则就是“按惠顾额分配盈余”和“资本报酬有限”。但在我国许多地方,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配制度并没体现这一原则, 有的甚至没有分配或分配甚微。如据农业部提供的资料, 江苏、四川、贵州省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进行盈余返回的比例分别只有9.00%、6.18%、2.87%, 远远低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的规定[3]。

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内容和措施

2.1 产权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产权明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既要与组织成员的私有财产分开, 其各成员在组织内的财产也应有明确界线。因此, 产权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实行股金细分制度, 使不同性质的的股金享有的权益也不相同。为此, 可以考虑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设置资格股、投资股、捐助股, 并按类设置股权。其中, 资格股是组织成员为了取得成员资格而形成的股金。资格股股金享有盈余分配权和表决权利;投资股, 即吸收本组织成员或非组织成员的个人或组织的投资而形成的股金。投资股同股同权, 以获得资本回报为目的, 其权力由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大会确定;捐助股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外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组织、个人为支持合作经济组织事业发展而无偿捐助的资产。捐助股股金应属公积金, 应当既无赢余分配权, 也无表决权。

2.2 分配制度创新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配制度的创新包括3个方面:一是建立二次分配机制。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一分配原则要求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分配时, 除了成员按其所持股份的数额实行股金分红外, 还应在年度结算时, 拿出部分利润, 按各成员交易额或交易量进行二次分配。二是实行资格股红利制度。遵循资本报酬有限的原则, 参照银行存款利率发放资格股股息 (红利) 。三是实行弹性红利分配政策, 以鼓励组织成员或非组织成员投资,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壮大发展。可以考虑打破原有的对投资股的赢余分配顺序, 将投资股在盈余分配中的顺序提前 (必要时甚至可以排在首位) ;或是按投资股金的贡献率实行超率累进比例分红制度, 投资股的贡献率越高, 分红比例也越大。

2.3 内部治理结构创新

内部治理结构创新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实行“双附加”制度。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依法成立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 并实行“一人一票制”的表决权制度。“一人一票制”是合作经济组织基本的表决制度, 也是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要求。但在现实中, 确实存在着有些成员出资额较多或者与本社交易量 (额) 较大的情况, 严格按照“一人一票制”并不能充分反映这些成员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应有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又规定有这部分成员可享有最多不得超过总票数的20%的附加表决权条款。然而, 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 有些大户控制的合作经济组织习惯于实行“一人多票制”, 或“按股投票制”。因此, 实际控制人滥用权利, 使附加表决权实际凌驾于“一人一票制”的基本表决权之上, 严重损害了其他成员的利益。

所谓“双附加”制度, 即有附加条件的附加表决权制度, 它是在赋予某些成员附加权利的同时, 规定其享有这些附加表决权必须具备一定的附加条件, 如出资额须占全体成员出资总额的1/3、甚至更多, 或规定附加表决权利的使用范围或使用次数等, 这样, 对防止少数实际控制人滥用附加表决权能起到较好的制约作用。

2.4 外部宏观制度环境创新

首先, 在法律层面上, 应注意各项法律之间的协调与衔接, 避免彼此矛盾和冲突, 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如新颁布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的规定, 与我国宪法中“农村中的生产、供销、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规定是相背的。

其次, 在财税信贷支持政策方面, 可以考虑实行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单位的农村财税信贷支持政策。在我国农民家庭数量庞大且分散的情况下, 政府对一家一户进行支持的难度大而成本高, 实行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单位的农村财税信贷支持, 将原来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转变为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单元的惠农政策, 会大大提高财税信贷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再次, 在文化制度环境方面, 加强对农民群众合作意识的宣传与培训。由于传统分散经营、自产自销的小农习惯, 加之家庭规模小, 生产资料购买和农副产品销售的数量相对较少, 所产生的效益不明显, 农户对合作经营表现消极, 对参与合作组织的愿望不是很强烈。因此, 加强对农民群众合作意识的宣传与培训十分必要。另外,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要。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般意识形态在组织运行中的个性化, 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 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声誉功能、激励功能等多种功能。良好的组织文化建设, 对形成良好的组织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有着正式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存在着正式制度滞后、非正式制度缺失、现有制度存在着缺陷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 具体措施包括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设置资格股、投资股、捐助股;建立二次分配机制和弹性红利分配政策;“双附加”制度以及外部宏观制度环境创新等。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曾革楠.让合作社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助推器[N].中华合作时报, 2008-10-21.

[2]郭东红, 蒋文华.影响农户参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03 (2) :15-18.

[3]蔡远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6.

上一篇:生态林业与可持续发展下一篇:节电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