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试题(精选8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试题 篇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知识练习试题
4.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登记,取得_____资格。A 公司 B 合伙企业 C 个体工商户 D 法人
5.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下列财产不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权的是_____。A 成员的家庭财产 B 成员出资 C 公积金
D 国家财政直接补助
6.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的方式是_____。A 以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
B 以该成员账户内记载的公积金份额承担有限责任 C 以该成员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承担责任 D 无限责任
7.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_____。A 实行监督管理 B 进行统一规范 C 强化行政管理 D 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
8.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召开由_____参加的设立大会。设立时自愿成为该社成员的人为设立人。A 全体村民 B 村民委员会成员 C 全体设立人 D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9.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合作社_____。
A 全体成员必须以劳务出资
B 全体成员必须以设定担保的财产出资 C 全体成员必须以信用出资 D 章程规定成员出资方式及出资额
10._____不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设立登记时必须提交的文件。A 登记申请书 B 验资报告
C 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和章程 D 住所使用证明
11.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申请之日起_____日内办理完毕,向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者颁发营业执照。A 30 B 20 C 15 D 10
12.登记机关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_____。A 不得收取费用 B 只收取工本费 C 费用由登记机关规定 D 费用由物价部门核定
13.农民专业合作社以_____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A 为股东盈利
B 通过积累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实力 C 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素质 D 服务成员
14.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有_____名以上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成员。
A 3 B 5 C 7 D 9 15.农民专业合作社是_____。A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B 基层政权组织 C 社会团体法人组织
D 成员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22._____是不正确的。
A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享有的基本表决权与其在合作社中的出资额大小无关 C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
D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享有的基本表决权数量多少由理事会讨论决定
23.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置附加表决权,附加表决权数的分配及其权力行使范围由_____决定。A 经理 B 监事 C 理事长D 章程
24.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有100名,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设置20%的附加表决权票,那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总表决权票数和某个成员至多拥有的投票表决权数分别是_____票。A 120、2 B 100、21 C 120、20 D 120、21
25._____不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义务。A 执行成员大会决议
B 按照章程规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交易 C 按照章程规定承担亏损
D 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缴纳合作医疗保险
26.除章程另有规定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要求退社的,应当_____。A 经成员大会批准 B 经理事会批准 C 经理事长批准
D 依法在规定时间内向理事长或者理事会提出
27.成员退社时,对该成员账户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农民专业合作社_____。A 不予退还 B 部分退还
C 理事长决定是否退还
D 按照章程规定的方式和期限退还
28.成员资格终止时,如果章程没有规定或者与本社没有约定的,其与本社签订的合同应当_____。A 随之终止
B 由理事长决定是否履行 C 由该成员决定是否履行 D 继续履行
29.成员大会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_____。A 权力机构 B 经营机构 C 咨询机构 D 执行机构
30.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应由_____。A 全体设立人一致通过,成员大会具有修改章程权力 B 理事长制定并通过 C 理事会制定并通过 D 监事会制定并通过
3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方案由_____批准。A 理事会 B 成员大会 C 监事会 D 理事长
3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人员聘用,由_____决定其数量、资格和任期。A 理事会 B 章程 C 成员大会 D 监事会
33.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手续由_____规定。A 章程 B 监事会 C 执行监事 D 经理
34.召开成员大会,出席人数必须达到成员总数的_____以上。A 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 C 三分之一 D 四分之三
35.成员大会作出修改章程或者合并、分立、解散的决议,应当由本社成员表决权总数的_____以上通过。A 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三分之二 D 四分之三
36.《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成员大会每年至少召开_____次。A 4 B 3 C 2 D 1
37.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超过_____人的,可以按照章程规定设立成员代表大会。A 80 B 100 C 120 D 150
38.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大会,应当将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并由_____签名。A 出席会议的成员 B 理事长 C 记录人 D 监事
39.理事长由成员大会从本社成员中选举产生,对_____负责。A 理事会 B 监事会 C 成员大会D 执行监事
40.理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_____。A 一人一票 B 一股一票
C 在一人一票基础上附加表决 D 按照人数和股数加权表决
41._____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A 经理B 村委会主任 C 理事长 D 执行监事
4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经理_____兼任业务性质相同的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监事、经理。A 可以
B 经成员大会批准可以 C 经理事会批准可以 D 不得
43._____不得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监事、经理或财会人员。A 企业法定代表人 B 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 C 农民
D 执行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有关公务的人员
4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_____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组织编制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A 理事长或者理事会 B 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 C 经理 D 成员大会
45.按照章程规定,组织编制的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应该于成员大会召开的_____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成员查阅。A 10 B 15 C 20 D 30
46.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成员的交易、与利用其提供的服务的非成员的交易,应当_____。A 分别核算 B 统一核算 C 分期统一核算 D 不用核算
47.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按照_____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A 理事长决定 B 理事会决定
C 章程规定或成员大会决议 D 监事会决定
48.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年终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主要用于弥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_____。A 转为成员出资 B 上交村集体经济组织 C 作为红利分配给成员 D 由理事会支配
49.每年提取的公积金按照_____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A 理事长B 理事会 C 监事会D 章程
50.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主要记载:(1)该成员的出资额;(2)_____;(3)该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A 该成员的分红额
B 量化为该成员的公积金份额 C 该成员的纳税额 D 该成员与非成员的交易量
5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_____。A 四十 B 五十 C 六十 D 七十
52.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_____量化为成员的份额,作为盈余分配的依据。A 按照该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B平均
C 按照成员出资额
D 按照本社与非成员的交易量(额)
58.农民专业合作社解散,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_____日内通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债权人,并于_____日内在报纸上公告。A 5;10 B 10;60 C 15;30 D 30;60
59.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逾期不能推举组成清算组的,成员、债权人可以向_____申请指定成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A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 人民检察院 C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 人民法院
60.农民专业合作社因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而解散,或者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_____办理成员退社手续。A 能 B 不能 C 理事会决定就能 D 理事长决定就能
61.农民专业合作社解散清算时,清算组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_____申请破产。A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 民政部门 C 人民法院
D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62.农民专业合作社破产财产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应当优先清偿_____。A 理事长的误工补贴
B 破产前与农民成员已发生交易但尚未结清的款项 C 执行监事的误工补贴 D 理事的误工补贴
63.如果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及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_____责任。A 赔偿 B 支付违约金 C 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D 恢复原状
64.《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有关_____实施。A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B 乡镇农业技术中心 C 农民专业合作社 D 村民委员会
65.《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对_____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国家与社会急需的重要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优先扶持。A 沿海发达地区 B 经济特区 C 经济技术开发区
D 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
66.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_____等服务。A 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 B 医疗保险 C 养老保险 D 文化设施建设
67.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_____的税收优惠。A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适用
B 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 C 对中外合资企业适用 D 对中外合作企业适用
68.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登记机关提供虚假登记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取得登记的,由_____责令改正。A 县级人民政府 B 登记机关 C 乡镇人民政府 D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1、C
2、B
3、D
4、D
5、A
6、C
7、D
8、C
9、D
10、B
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B
18、D
19、D
56、B
57、C
58、B
59、D 60、B 61、C 62、B 63、A 64、C 65、D 66、A 67、B 68、B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试题 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保护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以下简称新《农合法》) , (1) 于2006年10月31日通过, 与国务院颁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自2007年7月1日起一并施行后, 农民合作组织逐渐被规范并顺利地发展。
一、农民合作组织实际运行情况与法定规则差异明显
新《农合法》与新农民合作组织的差异主要表现:
1.法定社员权利的减损。第一, 关于新农合组织社员权利的法律规定与新农民合作组织章程中对社员权利的规定不完全一致, 农民合作组织章程规定的社员权利略少于新《农合法》规定的社员权利。新《农合法》第十六条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享有五项权利:①参加成员大会, 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按照章程规定对本社实行民主管理。②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经营设施。③按照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分享盈余。④查阅本社的章程、成员名册、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⑤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分别称为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主管理权、接受服务权、分享盈余权、查阅权, 还有其它权利。而 (四川省成都市) 邛崃金利猪业合作社章程第九条规定的社员权利有①参加社员大会, 具有选举和被选举权、表决权。②享有合作社提供的各项服务。③对合作社工作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④享有政府给于合作社的优惠政策。⑤有权拒绝不合法负担和未经全体社员表决的收费项目。该企业章程规定的农民合作组织社员权利归纳为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接受服务权、批评建议权、享有政策优惠权、拒绝不合法负担权。 (2)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运作中的新农民合作组织的社员权利缺少了社员的民主管理权、分享盈余权、查阅权。章程是企业的宪法, 规定法人生产、经营、分配财富的基本规则, 农民几项法定权利的偷换就说明农民个人参与农合组织程度低, 话语权少, 剩余价值索取权小, 对农合组织发展壮大后的支配、参与管理程度会更低, 经济权利也小, 对农民争取经济利益不利。
2.盈余分配权之争。新《农合法》和各个农民合作组织章程中还规定了社员的退社自由权。例如新《农合法》第三条第三项规定了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四川省成都市) 邛崃金利猪业合作社章程第六条规定“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 社员退社时的分享盈余权规定还不相同, 新《农合法》第二十一条:成员资格终止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的方式和期限, 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对成员资格终止前的可分配盈余。而实际工作中, 龙头企业领办的农民合作组织章程规定的社员退社时退还社员入股本金, 没有提分配当年盈余和累计盈余。实际的操作中, 很多新兴的农民新合作组织刚开始运行不久, 或者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独立核算的账户, 根本就没有盈余和没有办法计算盈余和亏空, 初办阶段总是亏空, 还没有多少盈余。及时分配盈余的权利在实际的操作中本身也存在矛盾。新《农合法》的宗旨和条文规定是要求农民合作组织是一个自发、自愿的民间成立、运作, 政府保护鼓励的社会组织, 目的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新《农合法》第一条) 。法律规定农民的退社自由权利, 并且退社时与农民合作组织分割清楚经济瓜葛, 避免某些组织强迫或者引诱农民参加合作组织, 侵犯农民的经营生产自由权利。并且新《农合法》还细致地规定了农民合作组织经营过程中每一年都把入社农民在该组织中的盈余资金数额计算清楚并且量化到每一个社员的账户上, 如果社员提出退社, 则可以及时顺利地退还给该社员的盈余金钱, 不存在社员数量众多的新农民合作组织如果出现零星退社社员而不停地计算社员在该组织经营期间能够分享的资金盈余, 或者农民合作组织借口没有决算和量化社员个人资金盈余而不退还退社社员经营盈余的情况出现。这个规定的麻烦是:比较及时、顺利地保护退社社员的盈余分配权, 但对新农民合作组织生产经营保护并不有力。每个入社的社员在新农民合作组织中的盈余资金是分年度计算清楚了的, 似乎社员可以随时 (最多三个月前告知) 提取, 相当于存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新农民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控制人如果担心社员可能随时可能提钱走, 队伍根本不稳定, 怎么有办法有心思努力合作发展组织, 为合作组织谋利出力呢?对一个资金有限、没有多少经济实力的法人组织, 人员和仅有的资金很不稳定, 又只是承担有限责任的组织, 其它法人和经济组织怎么跟它们做生意, 进行生产业务往来呢?即使法律给了新农民合作组织法定的法人地位, 但这个法人所能够进行的经营和给交易对方显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保护和促进新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规定是市场经济运作中几乎无法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 保护措施变成了损害措施。
3.独立法人地位的缺失。新《农合法》第四条: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记, 取得法人资格。而实际的新农民合作组织多数是没有独立法人地位的。 (四川省成都市) 邛崃市金利猪业合作社是 (四川省成都市) 邛崃市金利实业公司是一级财务, 金利猪业合作社是二级财务。很多以“龙头企业+农户”成立运行的农民合作组织都是主要依靠龙头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对外签订合同, 进行交易。合作组织是龙头企业进行宣传, 连接农户, 应对政府等时的一个牌子, 在需要时出示一下, 而实际工作还得龙头企业本身来完成。
新农民合作组织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具体的运作和法律规范管理内容都还需要摸索, 对该组织的性质认定的争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国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后, 农户实际是分散的个体独立的经营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 自由贸易制度激发了人们的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同时, 分散农民经营的弱点与市场经济规模化、品牌化、资本强势化特点冲突剧烈, 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发生困难, 一方面是农户个体生产的无序, 也无力参与市场经济的角逐。另一方面是农产品的质量不高, 农业技术的没有办法推广。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农户需要联合生产, 规模化经营, 农户之间有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的愿望和要求, 于是新的农户合作组织应运而生, 新的合作法律法规顺应了局势发展, 促进了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规范了农民合作组织的运行和经营, 为农民合作组织增加政策鼓励提供了制度支持。
二、农民合作组织与公司、合伙企业的法定意义区别明显
根据纯正的合作概念建立起来的组织是区别与公司、合伙等性质的组织的。
从表1可以看出合伙组织、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几个市场经济中法定的经营主体之间的区别和特点。说明法律对他们的要求和期许是不一致的, 这也是要求政府推动农合组织发展中应该尊重法律规定, 保护农民合法权利。
三、政府推动新农合组织发展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最近, 笔者调研了几个农民合作组织, 访谈部分农合参与人, 搜集新农合组织的章程、简介等资料, 观察《农合法》的实际运行状况, 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思考, 发现新《农合法》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以下方面的缺陷, 现在的争议首先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认为新《农合法》法律条文、规则与实践中运行的农民合作组织有差异, 那是农民合作组织本身的异化, 有的是被其它因素 (例如大型企业参与) 扭曲,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矫正和教育, 以让其回归正轨;另一方面, 有的认为这种现象是我们的法律规定不切合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 是立法时理想化色彩浓重或者是移植国外法律的结果, 应该让法律主动契合现实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需要, 至少是现阶段主要以发展为主, 有差异今后再应对, 走先发展后规范的道路。
我国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农业发展低程度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农户自己联合形成的实体的经营层次低。农民自己的经营能力有限, 长远打算的少, 谈判和妥协能力差等现实与市场经济中经营管理重品牌、效率、质量的要求差距大。而市场经济社会复杂, 要求具有专业、高深的经营知识者从事商业经营, 长期努力塑造绿色、环保、诚信等品牌, 形成无形资产, 农产品减少污染, 生产时保护环境, 社员自身提高自己的生产、经营水平。专门针对农民自己制定的新《农合法》而很多普通农民并不很感兴趣, 倒是从事农产品加工、生产、运输、销售的企业和政府对此兴趣盎然。因此, 形成一个新的形势是新农民合作社发展高潮中企业和政府身影重重, 裹挟着想发财致富的农民成立大量的新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经营主体和实际控制人, 主要推动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而新《农合法》的初衷和针对农民自己成为经营主体进行规范的内容与实际现实不符合了。有不少专家都认为这是新农民合作社的扭曲和异化, 但对扭曲和异化的态度和对待方式不同。理想主义者认为我国很多新农民合作组织已经不是新《农合法》规定的、要求的经营实体了, 也有很多人认为, 坐在办公室制定的法律规则与现实差异大是必然的, 现实中的新农民合作组织有大量企业参与, 新农民合作组织法人地位缺损、社员民主管理参与农民合作组织程度低等现象是可以接受的。以经营主体发展迅速, 促进市场繁荣、农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提高, 消费者受益, 增加了社会总的福利, 这样的经营实体的变异是可以接受的。笔者认同后者的观点, 但同时认为应该在尽可能遵从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促进新农民合作组织的繁荣和发展。但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主要以落实现在新《农合法》精神、规则不断推动、鼓励新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带头、主动遵循法律, 根据法律提供的规则进行活动是政府的义务, 新《农合法》主要是对农民自己办理、主持农民合作社的行为进行规范, 是促进农民之间的互助。政府大力宣传新《农合法》的精神和基本内容, 主要援助符合法律要求的新农民合作组织, 并主要对农民自己组建新农合组织给于指导和帮助。
2.对许多公司、企业利用新农民合作组织进行生产、经营的现实适当地提醒保护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要求公司、企业在发展生产、促进经营中注重新《农合法》规则的实施。公司参与兴办新农合组织, 提高社会生产力, 不宜禁止, 但不可忽视公司、企业自身私利性, 政府要维护社会公平和法律尊严, 更注意关注新农民合作组织中公司企业利益与农民利益的平衡保护。提醒公司企业在制定农合组织章程, 混合运作中注重新《农合法》中农民参与经营权利的维护和盈余分配权、退社自由权的落实。
3.制定龙头企业参与办新农民合作组织的相关规则, 注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避免伤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出现, 预设纠纷处理规则, 推动新《农合法》的实施。2008年8月, 云南孟连县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起因是橡胶公司与当地农民组办新农民合作组织过程中, 二者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 没有采取法制的协调方式解决而采用“暴力为王”的传统观念支配下解决冲突, 该事件也进一步提醒政府推动新农合组织发展, 建立公司企业与农民利益调节机制, 预防矛盾, 减少纠纷, 构建和谐社会。
注释
1 这本身是我国农民合作组织方面的第一部法律, 1955年, 国务院曾经发布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等类似的法规, 以及中共中央颁布的促进当时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决议》等规范性文件;实务方面也早就搞过合作社组织, 例如农村的农民合作社, 现在还存在的供销合作社就是那时遗留的产物, 但那是一个过时的产品, 农民早就不愿意搞那种性质的农民合作组织, 1980年代, 有许多农业技术协会纷纷产生, 但农民根本不愿意取名为“XX合作社”, 他们说:“有工资的, 国家要发放钱的, 有饭吃, 而我们再搞农业合作社绝不答应, 我们要吃饭的嘛!”可见曾经的农民合作社给农民的负面影响之深。为显示区别, 本文决定把2006年颁布, 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称新《农合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试题 篇3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4
永吉县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处松嫩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属吉林市所辖县。全县幅员面积2625平方公里,共辖7个镇2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0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现有耕地8.8万公顷。2012年初,永吉县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1 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永吉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我们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永吉县始终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落实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强化宣传发动、培育示范典型、加大指导服务、完善政策引导等一系列措施,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行业自律”的发展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覆盖了永吉县农村各主导优势产业。截至2014年10月31日,全县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97个,其中种植业276个,养殖业46个,农机服务101个,其他174个,入社成员11334人,带动农户1.2万户,注册资金7亿多元。全县现有国家级示范社24个,省级示范社13个,市级示范社2个。经营的产业涉及到粮食、果品、紫苏、食用菌、芦笋、柞蚕、苗木、中药材、鹿产品、黄牛、猪、家禽、林蛙等十几个产业。永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永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的发展,仅2013年新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达到163家。目前,每个乡(镇)平均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1.2万个农业劳动力参与了合作社。通过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纳入了法制轨道,进一步规范了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行为方式,调动了农民兴办和发展合作社的积极性。
二是组建形式多样。目前永吉县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其组建形式上来看,有“合作社+农户”型,有“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型,有“合作社+经营大户+农户”型,有“合作社+公司+农户”型,还有“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型等。从其经营领域来看,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资购销、农机服务及农技推广业。从其成员构成上来看,既有农民个体成员为主,也有农业企业、基层组织和专业协会等团体成员参加。从其发展区域上来看,既有村域、乡(镇)域范围内的,也有跨乡(镇)在全县范围经营的。可以说,全县农业的主要产业都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合作深度也已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合作广度正在从技术信息、销售服务为主日益扩展到品牌创建、实体经营以及资产、土地股份合作等领域。
三是带动能力较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走的是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它们通过组织模式与利益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社员小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合作社经营规模化,这将是中国小农基础上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合作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当地农户在产业发展上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永吉县农家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07人,带动农户38户,总种植面积达270亩,合作社每年可产35万斤新鲜芦笋,年产植280万元,产品出口到韩国和新加坡,初步形成了“一社一品”的发展格局。永吉县罗圈沟葡萄种植农民产业合作社,现有入社农户47户,带动农户180户,种植葡萄面积320公顷,年总产值达810万。永吉县天茂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26人和1个家禽养殖公司,2013年合作社社员养殖商品肉食鸡310万只。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情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新型农村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经营,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了农村经济市场化、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进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外联市场、内联农户,改变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实现了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商品化、产业化和绿色有机化,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永吉县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专业化和产业化生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组织化、集约化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永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农户与未加入合作社农户生产效益比较,合作社成员增收更加有保障。以永吉县农家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出地的社员合作社将销售利润全部返回,每公顷芦笋产量12000公斤,收入19.2万元,纯收入为16万元,是种植粮食收入的13倍多。出资的社员按股分红,一股1000元,2013年分红为100元/股。该合作社社员表示入社种芦笋,比外出打工收入高,更比种其他农产品赚钱。2013年,全县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人均收入达1.2万元左右,比其他农民增加2000多元。
3 培树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情况
几年来,永吉县委、县政府把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产业优势和地方特色,积极培树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采取多种措施,助推其做大规模,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头作用。除了前面介绍的永吉县天茂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永吉县农家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永吉县罗圈沟葡萄种植农民产业合作社分别成为全县家禽养殖业、芦笋种植业和葡萄种植业的典型外,还有永吉县建波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永吉县万昌镇农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永吉县仁利榛树栽培专业合作社等不同产业类型的典型。永吉县建波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县农机合作社的典型,是省级示范社,现有成员40户,带动农户300户,拥有大型拖拉机6台、水稻插秧机7台、水稻收获机3台、配套机具30多台(套),还拥有育苗粉土机、播种机、自动控温催芽等大型农业加工设备,农机服务作业面积1000公顷。该合作社除了在当地为农业生产提供农机服务外,还与著名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合作,在全县建立北方粳稻品种选育试验基地,今年试验了1700多个品系,通过标准化生产,选育出适合北方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的高产、抗病新品种。该社还建立了网络可视化水稻标准化种植生产示范基地,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水稻标准化种植生产及加工全过程,以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全过程同步展示,使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大米时可直接了解稻米生产环境及过程。永吉县万昌镇农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县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典型,是省级示范社,现有成员48户,带动农户600多户,注册资金120万元。该社今年在当地流转水田300多公顷,全部种植有机水稻,从育苗到收获实行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民每公顷耕地可获得土地流转资金、惠农补贴资金和稻草收益合计1.5万元以上。永吉县海达苏产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县紫苏收购、加工、销售合作社的典型,是国家级示范社,现有成员126户,带动农户2000多户,注册资金60万元,每年经营苏子2000多吨,苏叶1000多吨,总价值2000多万元,创汇40多万美元。永吉县仁利榛树栽培专业合作社是永吉县榛子种植合作社的典型,现有成员26户,带动农户200多户,注册资金40万元,在北大湖镇宋家村流转土地1100亩,栽植引进了美国“平欧大果榛子”,采取“公司+农户”(农户出地、公司提供苗木和技术)的方式进行合作,带动清收还林、解决农村劳动力,发展壮大林业产业。
4 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全县上下都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总体上看,是健康有序的,但在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由于受自身内部原因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是规范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时间短,近年农民合作社发展速度又较快,存在着规模偏小,管理粗放,运行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大部分合作社有章程和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但是也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不完善,有的即使有章程也未完全按章程办事,有的没有组织成员开展真正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合而不作,流于形式。
二是政策扶持有待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中央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农民兴办各种专业合作社,但真正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配套政策还不多,在专项资金和贴息扶持、政策补贴、农业理赔、银行贷款等方面,目前还没有硬性的政策规定。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复、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存在资金融通方面的困难。
三是注册监管体制有待理顺。在当前体制下,合作社登记和管理分离,工商部门只负责登记,农业部门负责监管,农业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有的合作社不规范,也不能注销他们,造成部分合作社有名无实。
5 对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缓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简化信贷手续,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抵押、担保、信用体系。金融部门在开展贷款授信业务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规模和利率要给予适当优惠。具体而言,支持合作社以相关农产品或资产为抵押或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允许具备条件的村委会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完善小额信贷产品,建立灵活高效的农业融资保障体系。
二是壮大新型主体发展力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内部的带头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级政府及农业、财政、供销、工商、税务、质监、银信等部门要及时为其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技术帮助和权益保护,从政府补贴、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职称评定、上升通道、社会评价等方面创新制度和政策,吸引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较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献身农业。
三是转变政府农业扶持方式。一是制定鼓励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进一步扶持;二是推动建立合作社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对合作社的有效监督制约手段,提高合作社发展质量;三是制定支持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问题解答 篇4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是一部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它增强了分散的农民家庭的市场经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利益。该法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帮助农民朋友尽快了解这部法律,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专业合作处鞠传莲副处长就以下问题作解答,供大家参考。
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答:近些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农民自愿组建起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在农业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方面开展自我服务,创建品牌,开拓市场,增加了成员收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的农村生产经营组织正式以合作社法人资格参与市场竞争,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信贷、商标注册等方面具有平等的权利,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可以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有利于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规范和促进我国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
问: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包括农民专业协会?
答:该法明确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由于专业协会与产业协会、行业协会在名称上都称为某协会,很难区别,它们大多数是根据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为社团组织,不能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了避免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产生矛盾,所以,该法律调整对象不包括各类协会。
现有的农民专业协会可以更名为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也可以延用协会的名称,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问:法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构成有哪些规定?
答:该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农民为主体,农民成员应占成员总数的80%。成员总数20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成员总数超过20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5%。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问: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怎样办理登记?
答:该法明确,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有5名以上成员,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章程和组织机构,有确定的住所,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即股金。具备这些条件后,就可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申请设立登记,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登记申请书;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 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 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 出资成员签名、盖章的出资清单; 住所使用证明;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办理完毕,向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者颁发营业执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依照本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登记为合作社法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办法还没有出台,许多地区还在用旧的办法,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为企业。对于已经登记的专业合作社(除浙江省),要等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办法出台后重新进行登记,登记为合作社法人。从事生产经营的农民专业协会应在成员自愿的基础上,更名为专业合作社,重新办理登记。
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分配制度有哪些规定?
答:该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配制度不同于企业,主要有三点不同。第一,专业合作社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并量化给每个成员,计入个人账户。第二,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的60%,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社员;其余的40%,按照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的比例分配给社员。第三,每年的分配方案要经社员大会讨论决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产属于社员所有,每个成员账户记载的出资额和量化给该成员的公积金份额归个人所有。如果社员退社,要按照章程规定退还个人账户内的资产,并返还可分配盈余。如果本社亏损,社员要以个人账户内的资产分摊本社的亏损。
问: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答:该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其成员享有下列权利: 参与管理的权利。专业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决策重大事项要经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成员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有发表意见、参与管理的权利。成员可以查阅本社章程、成员名册、会议记录、决议、财务报告和会计账簿等。
利用各种生产设施和服务的权利。专业合作社应该为成员提供各种服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提供生产经营设施,并且只收取运行成本费或不收费,成员享有利用服务和设施的权利。
享有收益分配权。专业合作社年终分配方案应按照章程规定,并经成员大会讨论通过。专业合作社年终可分配盈余,首先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其次,按股金和公积金份额的比例分配,成员享有收益分配权。
申请退社的权利。专业合作社成员可以自由提出退社申请,需经过理事会批准后生效。成员资格终止的,应当按照章程规定分摊本社亏损后,退还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及公积金份额。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承担下列义务:
执行成员大会、成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按照章程规定向本社出资;按照章程规定与本社进行交易;按照单程规定承担亏损;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专业合作社的决议如果违反本社章程规定,如果管理人员有违反法律法规、侵害成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成员可以对本社的工作提出质询、批评和建议,有权向当地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与指导、扶持和服务。
问: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哪些扶持政策?
答:该法专门设了“扶持政策”一章,就产业政策、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问题作出专门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专业合作社可以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报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也可以申请承担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项目。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试题 篇5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第八十号〕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已于2007年11月24日经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7年11月24日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
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第三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领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未经依法登记,不得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第四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应当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
第五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组织成员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形式,加强统筹协调,组织有关部门通过产业政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等措施,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财政、发展改革、民政、税务、科技、交通、林业、水利等行政部门和供销社、科协等组织依据各自职责,做好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有关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教学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与服务。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支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条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符合入社条件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十一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有五名以上的成员,其中农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成员总数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成员总数超过二十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百分之五。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国有农场职工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按照农民计算成员比例。
第十二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制度,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
成员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等能够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成员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由全体成员评估作价。成员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第十四条
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召开由全体设立人参加的设立大会。由设立大会通过本社章程,选举产生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审议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五条
申请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由全体设立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代理人向所在地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设立登记申请书;
(二)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
(三)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
(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五)载明成员的姓名或者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以及成员出资总额,并经全体出资成员签名、盖章予以确认的出资清单;
(六)载明成员姓名或者名称、公民身份号码或者登记证书号码和住所的成员名册,以及成员身份证明;
(七)能够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住所享有使用权的住所使用证明;
(八)全体设立人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有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第十六条
申请人提交的登记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登记机关能够当场登记的,应予当场登记,发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申请人提交的登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登记机关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应当作出是否登记的决定。予以登记的,发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不予登记的,应当给予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
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日期。
办理登记不得收取费用,所需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第十七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解散、破产的,应当依法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第十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协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情况向社会公布,为公众免费查询提供方便。
第十九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转让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章程未作规定的,经理事会审核或者成员大会讨论同意,可以转让给本社其他成员。
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不得转让。
第二十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资格终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的方式和期限,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对成员资格终止前的可分配盈余,依法向其返还。但由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份额,不得返还,应当留存本社,重新平均量化为本社成员的账户财产份额。
资格终止的成员应当按照章程规定分摊资格终止前本社的亏损及债务。
第二十一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在成员大会上行使附加表决权。本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百分之二十。
成员因故不能亲自参加投票时,可以书面委托其他成员代为投票。
章程可以限制附加表决权行使的范围和受委托人代为投票的人数。
第二十二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可以按照成员大会的决定聘任经理和财务会计人员,理事长或者理事可以兼任经理。经理按照章程规定或者理事会的决定,可以聘任其他人员。
第二十三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按照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确定的比例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
转为成员出资的公积金应当依据每个成员账户记载的出资额、公积金份额和当年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按照章程规定的分配比例,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并记入成员账户。
第二十四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实行社务公开,每年定期向本社成员公布经营和财务状况,接受本社成员的监督。
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的监督和内部审计。成员大会可以决定委托有关审计机构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审计、专项审计和换届、离任审计。
第二十五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在解散、破产清算时,不得作为可分配剩余资产分配给成员。
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第二十六条
国家和本省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优先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等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提供财政贴息支持。
第二十八条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低息贷款等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优惠。
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
第二十九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享受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的税收优惠。
第三十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农民专业合作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一)非法干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事务的;
(二)侵占、挪用、截留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产或者应当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产的;
(三)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非法收费和摊派的;
(四)强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接受有偿服务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侵害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管理人员弄虚作假套取国家财政直接补助资金或者侵占、挪用、私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产以及侵犯其成员生产经营自主权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从事家庭生产经营的传统手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农民,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依法设立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三十三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 篇6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走合作之路,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讲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和作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一、农民合作社产生与发展
①合作思想孕育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目睹英国圈地运动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写了《乌托邦》一书。
(15世纪末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正处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口和毛纺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殖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于是在工商业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地主首先开始圈占土地,最初贵族地主只圈占公有土地,后来又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此后一些贵族也加入圈地行列。许多小农的土地被圈占,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处流浪。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人口剧增,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贵族地主为了生产更多的肉类和粮食供应城市,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加速进行圈地,出现圈地建立大农场的热潮。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英国的统治阶级为加快圈地运动以获得巨额财产,但又不想付出代价,就通过法律对“神圣的财产权”进行最无耻的凌辱。,他们通过《公有地围圈法》,这样,出现更大规模用暴力把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强行夺走、然后据为私有的圈地运动。农村居民却未得到过一文钱的补偿。通过此种“私有化”,大量农民的财产权──土地使用权被强行剥夺,农民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失去生存保障,被迫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无产者,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才能生存。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
在乌托邦里,“财产共有,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同管理共有的财物”,在这本书里已孕育了合作思想。17世纪意大利康博内拉《太阳城》有了理想国思想。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鼎盛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人欧文。傅立叶是合作思想的提出者,他提出和谐社会制度及这个社会的基层组织“法朗吉”的设想。“法朗吉”是有组织的生产消费合作社。欧文是建立合作社运动的创始人。1824年,在北美 1
印第安纳州建立了新和谐公社。
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四个儿子和一批朋友,还有百余名志同道合者,从英国出发,乘风破浪横渡大西洋,驶向美国。到了美国印第安纳州,他立刻去寻找最适合他建立新社会的地方。建立了一个“新和谐公社”。这里绿树成荫,工厂林立,在村子中心,有会议厅、阅览室、学校、接待室、小孩无条件入学,其他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因为种种原因,他的实践失败了,但是马克思对其有高度评价:说他的伟大实践无论给予多么高的估价都是不为过的。数十年后,欧文播下的合作制种子在他的祖国英国曼彻斯特以北30多公里处罗虚戴尔镇开花结果。这个小镇英国当时的纺织工业中心,全镇2.5万人,以传统手工方式盛产法兰绒数百年不衰,1820年,镇最大厂主购进第一部棉纺机及相关作业机械,成倍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使得许多手工作坊相续破产,手工业者纷纷失业。饥寒交迫笼罩了整个罗虚戴尔镇,家家户户为温饱奔忙。这个曾经富甲一方的纺织工业古镇一时成了饥饿之城。许多人在一系列罢工失败之后。1844年12月在罗虚戴尔镇建立一个小型的消费合作社,取名罗戴尔公社先锋社。主要计划是①设立一所商店,供给本社社员粮食、服装和食品②购买和租赁房屋,给失业和收入低的社员耕种等等到1850年为抵制商人提价开办了面粉厂、又成了批发联合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制定了有名的罗虚戴尔原则。18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把罗戴尔社的办社原则作为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办社原则,写入联盟章程,被称为罗虚戴尔原则。
1995.9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国际合作社联盟100周年大会,通过了新合作社特征的宣言,当今世界合作社的发展从农业到工业,从生产到消费,从住房、医疗到信贷、保险,全方位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全球30亿人生活依靠合作社,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据国际合作社联盟统计,目前
全世界共有超过8亿人共同参与了合作社运动之中,加入国际合作社联盟成员有2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合作社民间团体组织。农业合作社是各类合作社中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占全球合作社总数36%,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参加了不同类型农业合作社。有的农户甚至参加了几个专业合作社。
②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
清末民初,便有人宣传合作社,北京师大学堂开设课程有关于合作社内容,北京大学学生1918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消费合作社。上世纪30年代梁漱溟在山东发展了一批合作社。晏阳初是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创始人,曾在定县农村建立了一批合作社,说明我国在旧中国就有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
我国领导人也有很多关于合作社思想。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建立合作社可以成为商人的中间盘剥。
刘少奇认为合作社在中国有极大的光明的发展前途。
邓小平关于中国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也包含发展合作社思想。
③新中国成立了合作社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互助组、高级社,这个受到了农民欢迎,到高级社(人民公社)出了问题,主要是产权制度出了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大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其中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是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一种。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发展出来的又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在专业合作社组织中,农民社员都保持了独立生产者身份。合作社和社员之
间是个利益共同体,这与以往人民公社是大有不同。现在成立的合作社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各种专业生产者的联合,所以农民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又是一个产权比较独立的。跟过去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的归大堆,分配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不一样。这与以前人民公社大有不同,当前的专业合作社对农民很有吸引力。
(截止2012年底,启东市已发展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49家,其中2012年新增161家。工商登记的入社农户数达32.81万户,比2011年新增15.8万户;入社率达91.2%,比去年新增40.1%个。农民销售专业合作社发展形势喜人,总数达到37家,成员合作社90多个,带动农户数8万多户。据统计,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为358个、79个和78个,占比分别为55.16%、12.17%和12.02%。这说明启东市农业产业结构主要是以上述三种行业为主;出资额以低于50万为主,占总数的40.42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较小。目前,启东市合作社拥有商标40多个,年销售农产品100多种,总销售额达到5亿元,其中,“苏合”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燕蜻蔬菜销售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在上海及苏州等大中城市开设门市78家,销售收入2.8亿多元,为农产品进入上海等市场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
二、合作社的特点及作用。定义(性质)产权制度
现在合作社和以前人民公社合作社不同
用农民的话说概括为六个字:“两在 ”、“两先”、“ 两自”。
“两在”
生产在家,服务在社。生产在家:一家一户进行生产,比如养猪,在家自己养。服务在社:统一供饲料,统一免疫,统一销售产品。
“两先”,先有专业生产,后生产者联合,先有专业化生产,后有专业合作,先有群众意愿,后有组织建设,不凭长官意志。
“两自”,自主管理,自由进退。自己选举理事。谁头脑好有经营水平谁能代表群众利益,就选举谁当经理。理解入社,退社自由。
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权利平等,坚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互利的本质特征。既要充分保证
全体成员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也要保护一般成员与出资较多成员两个方面的职权性,使全体成员共同受益。
合作社所有成员地位平等,只有多数人同意的事情才能办,合作社决不能被少数人控制和垄断,成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工具。
①作用之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高,是农业综合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或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②作用之二,形成标准化生产,形成品牌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例如山东的一个同盈绿色养鸡合作社,对社员实行十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每个鸡蛋加上同盈的商标,农业部颁发无公害产品认证,结果创造了一个市场认同的品牌,销路一下子打开了。
惠萍镇惠安村村公共服务中心,人们把过去山药、芋艿、香菇、赤豆进行包装,印上惠安村商标,每公斤要高出市场价4元。
③增强农民市场谈判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据典型调查,入社农户比一般农户收入高20%,有的甚至更多。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统一服务,开拓市场,可以提高谈判地位,增强农民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价格或降低农资供应的价格,使农民得到实惠。
④积极开展农产品流通,减少市场风险和交易费用
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农产品流通难等地问题,可以通过农村中介组织及时把各种市场信息传递给农民还可以帮助农民寻
找到农产品的销售出路,促进农产品销售。
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科技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试题 篇7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 促进规范发展, 农业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是一种政府引导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 其发展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存在着一系列失范现象。合作社失范是借用社会失范的一个概念, 随着合作社爆发式增长, 合作社失范问题日益突出[14]。与此同时, 在国际上, 始于1844年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合作社原则在合作社事业近170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几经变更, 从最初的12条原则精简为当前的7条原则, 但仍恪守着一些最为基本的原则[10]。在农业合作社失范的情况下, 会导致其功能的“异化”。因此,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应把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边发展、边规范”, 提高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 引导农业合作社走向专业化和正轨化。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样发展迅速, 据国家工商局数据, 至2014年11月,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9万家, 比上年同期增加1.3万家, 增长53.7%。合作社成员总数达89万人, 带动农户220多万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行业, 并逐步扩展到农机、民间工艺、休闲农业等多个领域。入选国家级示范社456家, 同时, 呈现出联合发展态势, 向跨行业、跨地区合作转变[15]。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很快, 但同样存在着“失范”行为。本课题组于2013-2014年对甘肃省共2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问卷调研, 深入探究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失范行为。
1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失范行为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偏离初衷, 有失规范
从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方式看, 大多从原有的组织为基础组建, 主要有基层政府组织领办、农民合作创办、大户能人领办、龙头企业领办型。从其形成途径看, 很多合作社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 如基层政府将原有的协会等组织更名, 挂上合作社的牌子, 大户能人联结几个人随便找一个场所挂牌都称之为合作社。龙头企业依托自己的实业, 加之政策的支持, 更容易变为一个合作社。但这些合作社大多仅仅挂了合作社的牌子, 并不完全符合合作社的特征, 这使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的失范成为了必然。如图1所示, 在调研的265家合作社中, 由农民合作创办的仅占34.48%, 大部分为基层政府领办及大户能人领办, 在调研的合作社中, 虽然大部分有独立办公场所, 但独立的办公场所设立在村委会、社长、社员家中的比比皆是, 合作社设立很不规范。在合作社依托的实体中, 依托村级基层组织、基层农技部门、大户能人的分别占35.12%、40.49%、10.24%, 使合作社很有可能变为基层组织的附属及大户能人的寻租工具。
注:数据来源:调研数据
注:数据来源:调研数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制度松散, 效率低下
根据调研发现, 合作社运行过程中召开成员大会的频率多为有需要时召开, 占75.29%, 到会率90%以上的比例仅为34.47%, 而合作社法中规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成员大会, 出席人数应当达到成员总数的2/3, 由此可见, 并非所有成员都非常积极关心合作社的运行和发展, 也未能够完全行使作为合作社成员的权利。从社员的义务看, 还有部门合作社存在社员不能够完全履行义务的情况 (见表1) 。在合作社运行机制及制度建设方面, 仍有部分合作社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制度 (见表2) , 尤其是较大部分合作社没有明确的亏损处理方案。由于合作社成员不能够完全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而且部分合作社组织机构和制度仍不健全和完善, 在合作社发展中无法约束合作社和社员的权利和义务, 松散的制度导致组织运行效率低下, 严重阻碍合作社规范运行。
注:数据来源:调研数据。
%
注:数据来源:调研数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缺乏激励效应
合作社有别于其他组织, 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进行盈余分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明确规定, 合作社遵循的原则之一便是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 (额) 比例返还, 章程中也应当载明盈余分配方案。在对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中, 只有62%的合作社计提盈余公积金, 仍有38%的合作社没有进行盈余公积金的计提。盈余公积金的计提标准差别很大, 由最低的净利润的0.01%到最高的净利润的40%, 大多为净利润的5%~20%之间, 分配的方案也是各不相同, 但明确表示将盈余公积金提取后向社员分配的约占40%, 其余计提盈余公积金后用于合作社的发展、弥补亏损、引进新技术等用途, 盈余分配很不规范。
调查显示, 有47.06%的合作社是按照股份来分享盈余, 按照提供产品的份额分享盈余的合作社占44.12%, 而按照合作社管理中职位高低以及按照入社合同的约定分享盈余的分别占0.42%和2.52%, 其他方式占0.84%, 表明, 合作社社员不能完全获得盈余分配,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其参加合作社事务的积极性, 甚至丧失对合作社发展的信心。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府支持局限性大, 缺乏监管
目前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措施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资金支持, 这同时也造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不想办法通过自身能力发展, 而坐等政府的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在发展壮大阶段, 并且农业的战略地位和农户的弱势决定了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不可或缺, 但单纯的通过政府资金这种硬环境的扶持只会使合作社产生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调查中发现, 在涉及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教育培训、法制规范、发展环境方面, 政府的扶持较少, 而获得这些政府财政所支持的资金后, 合作社如何使用, 是否将其用到合作社发展中, 用到服务社员的事项中, 政府没有相应完善的监管措施, 资金的使用中同样存在着失范行为。
2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失范”原因透视
2.1 合作社成立门槛低, 政府监管不到位
现有的合作社在成立时条件要求不高, 很多合作社凑够5个人, 下载一个章程, 有一个固定场所, 就可以在工商部门登记成立一个合作社, 门槛很低。而从政府层面, 为了彰显政绩, 也在大力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发展, 但只重数量, 不重质量, 形成假合作社、死合作社、空壳合作社泛滥的状况。从现存的合作社看, 已经存在着大量的“四不像”合作社, 不管是合作社、协会、企业甚至一个中间商, 都可申请成立合作社。政府不能够严格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批准合作社和对合作社进行严格监管, 导致了大部分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行极不规范。
2.2 组织体系不完善, 内部制度不健全
由于很多合作社成立时依托龙头企业、农业大户, 这样合作社成立会很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村干部、大户精英控制合作社, 社员没有话语权, 再加之合作社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不完善, 社员无法行使相应的权利, 同时也不会严格履行应承担的义务。在对合作社社员的调研中发现, 有近50%的社员表示当市场价格低时, 合作社会有违约降低价格收购农产品的情况, 这都是由于没有完善的监管和惩罚体系所造成的。
2.3 社员主人翁意识不强, 漠视合作权利义务
从调研可以看出, 近25%的调研农户参加合作社是由村委会、大户或企业动员参加, 其余75%是自己主动参加, 参与合作社的意图主要为接受服务和获取利润。而通过对合作社社员的调研, 有45%的调研社员表示加入合作社后虽然收入有点增长, 但差别不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参加合作社事务的积极性, 不愿过多参与合作社活动, 甚至不会主动参与询问合作社事务的决策, 在调研中仅有不到50%农户会主动参与合作社事务的决策, 还有25%的社员认为自己参加的合作社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合作社, 只是一个以贩卖农产品为主的中间商, 或者不清楚该怎么界定这样一个组织。由此, 农户只是将合作社看作是一个与自己有合同关系的组织, 而并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合作社的一员, 对合作社的事务漠不关心, 导致了合作社失去了“合作”这个核心机制, 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2.4 合作社成为其核心成员的寻租工具
在所调研的合作社中, 55%以上的合作社在成立时, 获得了政府资金的支持, 其中28%的合作社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的金额在10万元以上, 最高的获得政府资金支持340万元。同时, 成立合作社以后可以在贷款、避税各方面获得优惠, 这使得不管是协会、企业、基层政府, 都想挂合作社的牌子, 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再加之合作社成立后由于社员对合作社事务的漠不关心, 组织体系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资助资金和合作社收益去向不明确, 导致了合作社成为其核心成员的寻租工具, 严重阻碍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3 规范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适对策
3.1 规范合作社审核程序, 适当提高合作社成立条件
严格按照合作社法规定的合作社的定义, 更加明确规定合作社的定义及其成立登记方式、社员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使其规范运行。由于自从2007年合作社法颁布以来, 对合作社的定义和规范再无变更, 而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及其发展中出现的失范问题, 可考虑适时对合作社法进行修订, 对合作社的定义和行为规范更加明确, 并适当提高合作社成立条件。甘肃省相关部门对申请者提出成立合作社, 首先应由基层农牧单位进行审核其成立条件, 如固定场所, 人员资质、资产等条件, 对条件较差、无发展潜力的应不予审核, 提高新成立农业合作社的质量, 宁缺毋滥。对于依托原有协会、龙头企业、基层政府成立的合作社, 要始终保持其合作社的性质, 而不能仅仅使合作社成为一个名称。
3.2 加强合作社管理, 完善合作社制度
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管理, 完善合作社制度, 要有严格的合作社章程、健全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明确的亏损处理方案, 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应的章程和制度执行。依据对合作社骨干的调研, 合作社骨干认为在合作社的规范管理方面最重要的依次为运行制度、运作流程、内部监管, 可见合作社骨干同样认识到合作社制度及监管的重要性。同时, 合作社要有明确的盈余分配方案, 并由全体社员大会讨论通过。在有盈利的情况下, 切实按照盈余分配方案, 给合作社社员进行盈余分配。
3.3 培育社员的主人翁精神, 使合作社真正实现“合作”
从合作社的组建方式看, 在后续农业合作社组建方式中, 应尽可能由农户自发组织, 让农户自身来担任合作社的核心成员, 这样农户会主动关注合作社的发展。对已有由其他组建方式成立的合作社, 在合作社运行时要充分征求和考虑合作社成员的意见, 并为社员提供实际的服务和实惠, 这样社员才能够在合作社运行过程中履行责任和义务, 将自己当作合作社的主人, 真正进行合作, 为合作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促进其快速发展。
3.4 强化政府监管力度和措施, 杜绝合作社寻租行为
目前, 甘肃省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实力较弱, 发展初期仍需要政府的政策及资金扶持, 如前所述, 政府的资金支持恰恰是农业合作社运行失范和寻租行为的重要诱因。所以, 政府对合作社的监管尤其是对扶持资金的监管是保证合作社规范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在申请政府资金支持时应详细列明资金的用途、项目的可行性等, 政府在审批时一定要严格审查。受到政府资金支持的合作社要将资金的详细用途上报监管部门, 以规范资金的使用。同时, 政府应逐步转变对合作社的支持方式, 由直接的资金支持慢慢转变为通过软环境的建设对其服务的支持, 辅以强力的监管措施, 杜绝合作社的寻租行为, 逐步规范合作社发展。
总之,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 失范现象仍大量存在, 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 使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规范成为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中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近年来,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通过对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 发现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偏离初衷, 运行制度松散, 效率低下, 盈余分配缺乏激励效应, 政府对合作社支持局限性较大, 缺乏监管, 同时, 从制度角度分析了存在”失范”现象的原因, 认为,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规范合作社审核程序, 适当提高合作社成立条件, 加强合作社管理, 完善合作社制度, 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力度和措施, 杜绝合作社寻租行为, 注重培育社员的主人翁精神, 使合作社真正实现”合作”。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试题 篇8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一是发展速度较快。近几年来,伴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要求,农民自我组织、抱团发展的主动意识在逐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也在呈几何级增长。2007年,铜鼓第一家合作社诞生,同年合作社达到11家,2012年全县合作社达到103家,今年又新增4家,五年多的时间,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长接近10倍,合作社资产总额达6586万元,年创产值近1.6亿元。目前全县1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含种植业51家、养殖业44家、服务业4家、林业8家,工商注册登记社员约900人,入社农民达4000多人,覆盖全县农户数量约为25%。
二是发展模式多样。根据农业发展项目的不同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模式也呈多样化特点,主要有龙头企业牵头创办型、致富能手牵头创办型、科技人员牵头创办型、村委兼管型和农业协会转办型,采取以上5种发展模式的合作社分别为24家、54家、8家、10家、1家,占农业合作社总数的90.7%。
三是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总体来看,在合作社成立的前几年,大部分都存在规模小、社员少、资金少、机制不完善、经营困难等问题。最近两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脚步加快,合作社社员能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完善,合作社的自我发展的能力也在迅速增强。目前,全县规模100人以上的合作社达到5户,20人以上的12户;80%以上合作社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所有合作社都设立了银行账户;2007年,全县合作社进行盈利分配的仅7家,2008年上升至16家,201 2年达到65家,占总数的61%。
四是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全县107家合作社中,省级合作示范社有4家,加入省级联合会的有10家;拥有注册商标的9个,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OS论证,15家参加过有关农产品交易会、洽谈会。铜鼓沩山有机白茶合作社的“禅硒”牌白茶荣获第八届“中茶杯”特等奖;春韵茶叶合作社“春韵”牌宁红茶荣获中国茶叶协会名优茶特等奖。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铜鼓合作社发展迅猛,但对比周边县(市)等地,铜鼓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是有“三难”:
一是运转难。保障合作社基本运转,关键是要强化内部管理。但总体来看,虽然目前合作社基本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设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等机构,但部分都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流于形式。少数合作社“只搭台、不唱戏”,注册登记后没有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部分合作社没有严格执行“一人一票、盈余按交易量返还”等合作社基本原则;有的合作社“企社不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意识差。
二是技术难。农业合作社要发展,农业种养技术的提高是重要的前提。目前,全县现代农业种养技术基础比较薄弱,比如作为全县农业发展重要突破口的有机农业,县委、县政府正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但许多农民在种养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影响了市场销售和有机品牌质量。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主要职能部门的农经站,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被撤销,并入到乡镇农产品质监站,农经人员的工资、经费等问题没有解决,导致人员流失,人心涣散,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三是资金难。虽然县政府制定了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比如在农业产业化三年大会战中,全县将在三年内,每年按照1万元的标准扶持十个合作社,县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两家银行也明确了对社员放贷最多可达10万、对合作社最多可达50万的支持政策。近三年全县涉农贴息贷款近三年总额1070万元,但合作社贴息贷款仅为120万元,仅占全县涉农贴息贷款总数的11%,造成这种情况,既有合作社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多数社员小农思想比较严重,对合作社贷款需要互相联保的要求比较抵触,造成金融机构在贷款扶持方面难以跟上。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是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要更好地促进合作社发展,必须针对当前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以下四方面跟上:
一是政策扶持要跟上。随着中央一号、省委二号文件的出台,各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在逐步加强,也发挥了很好作用,但对比合作社发展迅猛的态势,总体来看扶持力度还比较小。比如铜鼓县的107家合作社,前三年省里每年只扶持1个,资金也只有10万元。因此,有必要针对农业合作社发展新要求,把农民合作社发展纳入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工作,在资金、项目、制度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创新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是数据统计要跟上。今年省委二号文件明确提出力争2013年入社社员达到120万,覆盖全省约30%农户的目标。要完成这个任务,各个部门之间必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如合作社入社社员问题,铜鼓县工商部门的数据是约900人,经全县抽样调查5家合作社,仅有一家注册登记成员数与实际数一致,其余四家合作社注册登记成员55人,实际成员有344人,是注册登记数的6倍多。农民合作社注册成员数与实际数产生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合作社刚成立时人数较少,工商部门在注册登记时只按最低要求收录5名成员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近几年合作社发展较快,吸收了新的成员加入。但工商部门办理变更成员数登记时没有及时跟上。因此,农业、工商两家要加强沟通配合,就农民合作社注册、变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农业部门动员合作社及时到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工商部门要及时提供便捷服务。
三是队伍建设要跟上。省农业厅《2013年全省农业系统绩效考评》办法提出,今年全省农民合作社要增长33%以上、合作社覆盖农户数增加100万以上。农经队伍作为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处境堪忧。健全各级农经队伍显得尤为重要,积极探索将农经队伍转入政府序列或实行参公管理制度,为农经队伍开展工作提供应有的保障,切实解决基层农经队伍的后顾之忧,促进合作社大发展。
四是人才保障要跟上。合作社要发展,关键一点还是要能人带头,针对目前合作社理事成员文化水平低、管理经验缺乏等现状,必须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社员发展能力。同时,十分有必要把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合作组织发挥作用,以加强合作社的管理和经营,促进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试题】推荐阅读: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07-27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07-20
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05-27
农民专业合作社材料07-09
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08-27
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视07-0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07-1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09-01
诸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05-23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