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2024-06-30

谈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通用8篇)

谈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篇1

谈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一、以人为本的涵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现实性上,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把“ 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就是要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反放的成果。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挥真纳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拓展主渠道,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进新闻宣传改革创新,提高新闻宣传实效。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果急。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制度体系。

二、以人为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并把国内生产总值看成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惟一指标。事实证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观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即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后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显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 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发展、GDP增长,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和受惠者。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高度重视和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稳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从尊重、爱护、理解和关心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想问题、为事情、做工作,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准确找到化解矛盾的办法。从而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和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要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从以人为本、使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原则出发,自觉把为人民执政与靠人民执政有机统一起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由之路。要善于运用科学、民主、依法执政的方式,增强人民群众及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的动力和责任感,统筹各种社会资源,提高执政党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拓宽畅通便捷的民意表达渠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形式,及时了解和反映社会各方面群众的不同意见或要求,加强对社会舆论的调控与引导,从而实现为人民执政和靠人民执政的统一。以人为本,让各阶层人们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就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找到最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国各民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坚持人民唯大、人民唯重、人民唯先,更加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要突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一)扩大就业

在正确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指出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要积极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继续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全方位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1、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相对我国自然资源和资本、技术而言,人力资源最具有比较优势。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努力控制失业规模。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的指导和服务。积极扶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

2、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是提升我省经济增长拉动就业能力的内在要求,是缓解我省就业压力的根本举措。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一是多层次培育创业主体,根据不同创业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激发他们的创业动力。二是实行更加积极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现有政策,还要积极抓好政策创新,研究出台更有利于促进创业就业的政策。三是建设公共创业服务平台,规范创业服务机构,完善创业服务功能,建立创业信息发布平台。四是强化创业教育和培训。要不断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五是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重点抓好大学生创业园区、就业困难群体创业市场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建设。

3、实施统筹城乡就业

统筹城乡就业,就是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完善公共服务和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统筹抓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开展国际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派遣,完善劳务派遣网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加快完善覆盖全省各县(市)并向街道、社区和乡镇延伸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及信息化配套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主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县(市)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中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

4、实施就业保障战略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强化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监督,推进集体劳动合同协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体制和劳动争议调处机制,逐步将合同制务工农民纳入工会组织,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大劳动监督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刚刚过去的5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连年提高,一张更加坚实细密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提升着幸福指数,让百姓生活更安稳。“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颁布,国务院修订了《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十一五”时期,我国填补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空白,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最快的时期,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统筹规划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低缴费、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和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将全省各类企业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办法。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重视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基本生活保障。积极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县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办法。完善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10年底,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57亿,与2005年相比,增长46.8%;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2亿,比2005年增长213.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加上新农合,总人数超过12.6亿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1.43亿人。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管理服务的参保总人数已超过12.5亿人次。但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各方面还不完善,进一步做好完善工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加快建设廉租住房,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关心城乡特别是灾区、老区、少数民族、海岛地区困难群众的生活,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医疗和子女就学就业等问题。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教育和培训投入,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控制和调节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确定管理者与职工收入的合理比例,完善并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健全以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家庭财产实名制为基础的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取缔非法收入。

(四)完善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增强服务社会功能。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利益保障、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等机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妥善解决民族和宗教问题。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创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和反映途径,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强化监督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处置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妥善处理土地征收征用、渔业水域滩涂征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食品药品安全、教育收费、医疗服务、药品购销以及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建立防止建设单位和企业新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认真解决市场经济秩序中的突出问题,继续抓好“餐桌污染”治理工作,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推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组织,集聚社会资本,培养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只有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切实把握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因此,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能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雄厚物质基础,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曹建利:《瞭望新闻周刊》,2010(06).2.张今声,袁国敏:《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2).3.薛德震:《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人民出版社,2009(09).4.梅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2006(10).5.吴杰明,齐彪:《中国共产党六十年执政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大学出版社,2009(09).

谈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篇2

一、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开辟了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

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全体人民才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处于和谐状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凝聚起来,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物质力量,能够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二、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

正如社会主义本身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样,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 这样才能达到较高的和谐程度。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受到基本国情的制约, 和谐社会的发育程度同样不可能达到高级程度。我们只能依据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构建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在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想,也是党执政的价值取向。作为终极目标的和谐社会,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事实上的平等,我们还无法达到。因此,其和谐是在发展中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以发展作为追求和谐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平是相对的。

社会公平,严格地讲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公平,而事实上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比如,分配公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形式可以多样化,人们的所得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强制推行平均主义政策,只会阻碍人的创造性。因此,分配公平,是指按照被绝大多数人认为公正的某种规则进行分配,只要不违反规则,就是公平的、正当的,但不等于事实上每个人收入完全一样。社会分配公平,在今天只能理解为,建立较为健全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在尊重绝大多数人权利的基础上,同时保护弱势群体,使人们能够以人的尊严生活。因此,我们便可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公正就只能是相对的。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矛盾无差异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定、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是有矛盾有差异的社会。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事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和谐社会也同样如此。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在一定时间内相互适应,便形成和谐的局面。但这种和谐不可能永远和谐,一旦某个要素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原有的结构平衡,社会就出现新的变化。只要社会在发展,其结构的平衡就会不断接受挑战,当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的和谐程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从动态的视角来看,和谐社会在发展变化中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差异。

三、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建设,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理论形态和实践内容上更加系统和完整,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更加有机地联系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和经验,从而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新的更高的阶段提供更加和谐、更加充满活力、更加稳定有序的社会条件。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的整个过程。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强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原则、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没有社会的安定和谐,很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现科学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促进科学发展。要把它们看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和谐社会,同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科学发展观。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整个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方面要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在防止和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弊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诸多重大问题,如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公共事业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都是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解决的。资本主义国家出于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力图缓和经济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如何不能克服由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造成的单个或局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不能摆脱追逐超额利润的破坏性后果和根本局限。所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也是为了避免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为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开辟新的途径,积累新的经验。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贯穿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个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化和拓展。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的整个过程。

从人学思想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87-01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发展

(1)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古希腊时期的人学思想。恩格斯曾经提出,在古希腊哲学“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古希腊哲学家在人的自然性、理性、社会性等各方面阐述了人的思想,发掘这些思想,便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西方人学思想发展的脉络。中世纪时期的人学思想。中世纪人类精神全面异化时期,在这个蒙昧的黑夜中,人的理性需要服从信仰,人性遭到压抑。所以近代认识论哲学就其实质就是人的主题性哲学,随着哲学内容的变化,哲学的主题发生了变化,由对外在世界是什么的说明转向了人自身的说明,说明人是怎样认识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其实质是人如何才能获得解放和自由。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本思想的主体定位。马克思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伟大继承者。马克思把人性理解为真正的自由,要求按照理性自由的原则彻底改造现有的国家制度,建立一个“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然而,现实生活使青年马克思深刻认识到,现代社会并非理想的社会,而是一个“被分裂的人类世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关于人性的抽象观点开始发生了动摇。也正因如此,马克思开始通过一条新的途径,去探索关于人的问题的科学答案。马克思人学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二、从不同视角看以人为本

(1)从本体论看以人为本。马克思哲学“现实的人”的本体论,实现了哲学在本体问题上的革命变革,它是马克思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历史主体地位,体现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的哲学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哲学形态是实践人本身辩证法。“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是这一辩证法的出发点和根本所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以人为本”的历史,离开“以人为本”这个基础的历史观,就不能科学地说明历史创造和社会进步的真正根源。

(2)从价值论看以人为本。价值是指客体中所存在的对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达到主体目的的具有有效的属性,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价值”这一概念,本身是同人的主体地位不可分的,价值关系是 一种完全的属人关系,是以人为主体和价值标准的关系。人的价值就其总体和实质来说,是人作为主体和客体统一的价值。

(3)从认识论看以人为本。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人不是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现实的人就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离开生产和生产的物质条件去谈论人的问题是不可思议的。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三者并论,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也即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生产劳动使人类祖先发展成为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认识的目的是实践,认识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本身并不是实践的目的,实践只是主体把对认识客体的意识结合主体的需要,从而形成目的意识,进而变成“实现自己的趋向”。所谓“实现自己的趋向”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人的自己发展的最终阶段,即人的自由发展史同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以人为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意义

(1)以人为本的现实性的意义。以人为本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就是要充分了解我国在现阶段个人的需要,让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本质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以现代人文精神为向导,以提高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为主线,以保障人的权利,体现人的价值为核心,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实现人自身的发展。

(2)以人为本的社会性意义。马克思人的本质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说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即社会人,这就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要全面把握好以人为本的社会性意义,才能更有助于我们的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代特征,对我们全面落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3)以人为本的历史性意义。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些“现实基础”规定和影响着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发展,而它们自身是不断地生成和发展变化的。这就告诉我们,人的本质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双向互动、具有一致性的历史发展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社会历史规律脱离人的作用的自然结果,而是社会上无数个人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结果,是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脱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去谈个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而脱离人的全面发展区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能是抽象的假想。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45-34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79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J].中国机构网,2008,02,21.

[4]郑奋.把握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J]南方日报,2005.,03,02.

谈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篇4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笔者认为,可从六个方面做好“

民”字文章,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民众稳,天下稳;民众富,天下富;民众和谐,天下和谐。

一、坚持民本,顺应民心。

坚持以民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共产党人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核心就是以人为重、以民为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是社会和历史的真正主人,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时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明白“百姓与之则兴,百姓非之则危,百姓背之则亡”的道理,以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

坚持顺应民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因素。古训有言:“天下顺治者在得民心”,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得不得民心的根本标尺。群众心里有秆称,谁把心交给人民,人民群众就会把他放在心头;谁把人民捧在手上,人民群众就把他举过头。[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因此,建设和谐社会,要认真理顺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把心交给人民,多做顺民心、谋民利、造民福的事,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事情做起,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最直接的需求和利益的事情抓起,切实做群众之所想做、办群众之所盼、给群众之所需,人民群众的心才会向着你。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虚假政绩”、“形象工程”坚决不做,劳民伤财的事坚决不做,群众憎恨的事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民心相向,群众赞扬,百姓拥护,社会和谐,国家安康。

二、体察民情,关注民生。

坚持重视民情、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好党的执政宗旨和执政理念,必须真正做到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诚心诚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维护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及时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要深入开展“察民情、心连心”活动,解决好优抚对象、农村特困户、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中遇到的生产生活困难,解决好当前群众中存在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住房难、看电视难、打官司难等“八难”问题。要真正做到民有怨恨情绪得到觉察,民有“热点难点”得到关注,民有冷暖安危得到重视,民有困难疾苦得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温暖遍及黎民百姓,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努力实现城乡之间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团结,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进而实现风正气顺,政通人和,社会和谐。

三、发扬民主,集中民智。

坚持实行民主制度、凝聚群众智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要紧紧团结和依靠群众,逐步完善民主原则、不断激活群众的创造力、扩宽凝聚群众智慧的途径,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供智力、挖掘潜力、积聚动力、增添活力。

四、维护民利,实现民富。

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利之所在、天下趋之”。要实现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必须切实维护人的各种权益和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键是要维护并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要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完善健全政策和制度,逐步使广大人民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前,尤其要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少数人的具体利益的关系。要找准结合点,制订政策措施,合理调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理顺人们的心态和情绪,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发展效率。

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人民富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管仲说过:“凡治国必先富民”。要有富民之策、富民之路、富民之举,实现人民富裕,才能减少问题和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搞好民治,确保民安。

实行法治、维护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要大力抓好“社会安全、生产安全、卫生安全”,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不断提高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为确保

“民安”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还要积极推进村民自治,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群众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好,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好,努力实现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走出一条依靠群众管理社会的新路子。

六、淳洁民风,促进民乐。

文明守法的社会风气、谅解宽容的人文环境、轻松愉快的群众心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天下和静在民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和谐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群众在纯朴的民风中生活,在宽松的环境中乐业。而要有好的民风,真正实现民乐,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党员干部队伍中认真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在广大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要教育引导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遵纪守法,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努力在农村营造科学、文明的纯朴的社会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心情愉快、幸福生活。

千古之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换言之:“民为邦本、本固邦和”。只有坚持以民为本,才能构建好和谐社会,使得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谈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篇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发展仅仅理

解为经济增长,并把国内生产总值看成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惟一指标。事实证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许多严重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观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即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再到后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内容,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既涉及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内部矛盾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各种经济利益矛盾也凸显出来。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尊重、理解、爱护和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才能摸清人民内部矛盾的症结,找到化解的办法。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人是生产力在社会当中最活跃的力量。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人越是得到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就越能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让各阶层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

我心目中的和谐社会 篇6

朱会杰

2012108010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天人合一”,强调“天道”与“人道”或“自然”“人为”的合一。《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庄子在《天道》中讲:“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谓均调天下,与天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就是说,人只有明白了自然规律,才能把握根本,体现人对自然地尊重,成为与自然和谐的人。唯有如此,才能军钓天下,达到与人的和谐,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在今天,和谐社会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了,而构建和谐社会也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甚至我们每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成为了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回望过去,古人早已构造了心目中的和谐社会,陶渊明作品《桃花源记》;柏拉图的《理想园》;托马斯 莫尔的《乌托邦》„„似乎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追求一个和谐社会。“小国寡民、清静无为,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多年前老子开始憧憬和向往这种和平宁静的和谐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孟子从友爱和关怀的视角给我们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另一层面涵容。而多年后洪秀全提出“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梦想仍旧在锲而不舍的追求中。而站在锦衣富食的今天,胡锦涛主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再度被关注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焦点。

究竟什么是和谐社会?在百度百科中给和谐社会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真正理想的社会应该是这样,在这样的社会里有完善的法制,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人安居乐业,都充分享有自由平等的权益,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一切重要的活动都遵循公平、公开、公正、民主的原则,人人都充分享有民主的权益。我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没有战争没有国界的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社会。但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利益追求、兴趣爱好的差别,有些人的行为方式不利于团结互助,甚至损人利己现象也时有发生。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名为《现实的社会》文章,文章中有几张图片,都是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生活照:一个小女孩在地上蹲着,用手抓起地上的冷饭,张大嘴巴准备吃;一位老人摔在马路边,许多学生围观却无人搀扶;在某镇的一个残疾人援助所门上有一行大大的字“关心老拖病残的人”几个负责人就坐在门口打扑克,一位没有双腿的老人在门前爬过他们却视而不见„„

“水清则无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可能令每个人都那么大公无私,他们都有自己对善恶的判断,每个人都可以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就如战争的双方都不会认为自己是恶人,而是打着正义的旗帜,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在以为追求和谐社会的同时也要与现实连接起来,毕竟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物,不可每个人都会完全一样,我们要在和谐社会与现实社会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努力创建更和谐的社会。

我心中的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宇宙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首先要达到机会的公平。一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不要因户口、民族、身高、肤色、相貌、文化而使一部分失去被选拔的机会;二是要有科学的选人方法,一个人被选拔到一个位置上,不是因为这个人的独家论断,也不是因为是某个人的三亲六眷,更不是一个人的一时喜好。要有好的机制与办法真正检验出一个人到底是千里马还是劣马,这样每个人就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已的才能。其次,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慈善的社会,它应该让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感受到幸福,它应该让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受益。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受益的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至少是应该让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到社会进步的益处。如果大多数人都感觉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如果没有一个人感觉到分配不均了,那么这个社会就真的是和谐社会了。和谐社会也应该是安全的社会。一是财产安全,几乎每个人坐公交都会特别的小心,当心被小偷盯上;每次将衣服鞋子晒到外面都要提醒自己记得收进。一时的疏忽会导致自己的钱包衣服鞋子通通不翼而飞,可想而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活里我们多么遥远。二是人生安全,总是会看到一些关于一些危害人生安全的报道,晚归的夜行客,或会碰到拦路阻劫,或碰到行凶杀人。和谐社会的安全不应该分为昼夜,应该无时无刻带给我们的是无处不在的安全感。和谐社会还应该是一个诚信的社会,诚信经营,取之有道,相得益彰。诚信是维护和支持经济发展的道德资源,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道德经济,诚信道德在此居于核心位置,有着特殊的作用。在一个诚信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开诚布公交心的,没有欺诈和勒索、没有坑蒙拐骗、没有尔虞我诈。

在这个和谐社会中,人们都能享有劳动的权力和机会,从而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是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的基础。为此,政府应当为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们创造、提供劳动的机会,政府应当时刻关注就业率的变化情况,并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基本的国策。在这个社会中,人们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这是传承文明、民族进步的前提。为此,政府应当真正把实现全民义务教育作为自己的基本义务,通过普遍的义务教育,而使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在这个社会中,政府应当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的全体居民、尤其是广大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医疗、保建、养老保障,在各个层级的权力结构中能够有他们的代言人;同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在行政时应当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使这些居民同样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在这个社会中,政府应当鼓励各级官员学习我们悠久的历史,了解并继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要学习经济学、社会学知识,使他们成为具备现代文化和科学知识视野的、有能力“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政府应当造就一种全民学习的氛围,把中国人民培养造就成爱好学习和思考的、真正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具有无尽的探索、创新和发明精神的民族,从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再贡献出自己的才智,从而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

谈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篇7

舟山经济社会运行已呈现“发展快、质量好、投入大、统筹实”态势,和谐发展需要进一步重视加快本岛北部开发、构筑北生产大格局,增量提质、增强工业的支撑作用,围绕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及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舟山围绕加快海洋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对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和各项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积极构建具有海岛特色的和谐社会,取得了明显成效。分析2006年以来舟山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情况,可以用“发展快、质量好、投入大、统筹实”这四句话来加以概括。

发展快,指的是舟山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均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在全省乃至长三角16个城市保持领先地位。1-9月,舟山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全省平均4.3个百分点,比第二位的湖州市高2.8个百分点,继续居全省和长三角16城市首位,领先优势呈进一步扩大趋势。1-10月,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居全省各市首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居全省第二位;1-9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居全省各市首位,其中出口增速居全省第2位。

质量好,指的是舟山经济社会运行继续呈现出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特色产业支撑拉动作用明显的高效优质势头。从效益看,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居全省各市第7位,同比上升2位。其中效益提高幅度、利税利润增幅、亏损企业亏损额降幅均居全省首位,产存品存货增幅列全省最低。从产业转型看,1-9月全市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长24.6%,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3.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9%。其中临港工业总产值增长35%,高出全市工业增幅7.9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6%。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增长56.7%,高于轻工业增幅近43个百分点,比重达到45.8%,表明舟山工业正从以渔为主向以港为主、以轻为主向以重为主转变。

投入大,指的是舟山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投资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1-10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97亿元,增长38.0%,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8.18亿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97.2%,同比增长40.6%,增速位居全省各市首位。令人惊喜的是全市完成工业投资48亿元,同比增长53.1%,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1.6亿元,同比增长63.2%,位列全省第一。在工业投入中,船舶修造业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85.7%,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达56.2%。这表明,舟山投资的规模继续扩大,结构继续优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后劲继续增强。

统筹实,指的是舟山上下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明显实效。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教育资源进一步共享,已建立教育共同体13对,共有35所中小学参与,可望基本实现全市初中学生在城区或城郊上学的目标。切实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全市共有7234名贫困生受到资助,总计金额410万元,160名贫困学生就读高中暖促班。1-9月,渔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472元,增长17.9%,增幅居全省各市首位,增幅高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更令人惊喜的是,舟山渔农村低收入户的人均现金收入达2729元,增长30%,快于高收入户增速13.5个百分点,两者之间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6.56:1降为5.87:1。据省发改委、省统计局初步评价,舟山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已跃居全省第4位。

在舟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外部制约因素进一步加大,内部和谐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重,还需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加快本岛北部开发,构筑北生产大格局。尽快形成北生产大格局关系到舟山今后能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分工,打造长三角、环杭州湾先进临港产业基地,关系到“十一五”期间舟山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寻找新的增长源,提高核心竞争力,完成各项奋斗目标。统一规划,本岛北部开发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跨出区块利益束缚,站在全域统筹协调的高度,统一规划、集约布局。重点是尽快编制完成《舟山本岛北部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空间功能布局,区块合理分工,达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集约集聚、环境资源科学保护的目的。加大招商,重点是引进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因此必须灵活机制、外引内聚,加快本岛北部产能释放。近期以船舶配件、船舶修造、中型石化、机械加工为重点,突出以产业链延伸吸引项目落户,以大企业拉动吸引中小企业配套。要鼓励和支持市和各县(区),特别是本岛南部工业企业向本岛北部集聚。在全市对外招商引资活动中,要重点推介本岛北部,今后全市新的大型招商项目,凡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应尽量优先考虑布局在本岛北部。基础先行,要按照建设本岛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要求,考虑北部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建设覆盖北部大区域的交通、供水、供电、港口、通信网络。政策扶持,鉴于当前北开发属于大投入阶段,自我滚动积累机制尚未形成,资金比较紧张这一实际情况,建议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读书人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二)增量提质,持续增强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目前,舟山船舶工业布局已初步完成,水产、机械等传统产业大规模外延扩张制约因素很多,临港石化还未能产出。因此,在增量的前提下,应着重提质,确保工业在基数增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增强对GDP的贡献度。船舶工业,重点是要抓好欧华、永跃、常石、中远等一批已投产项目的产能释放,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产出最大化。积极推进仙草潭、东邦、太平洋海洋工程、常石三期增资,中远三期、四期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2007年起能陆续投产使用。加快推进建龙蚂蚁修船基地,日本产业重工、新加坡万邦等大型船舶项目的前期工作,使船舶工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能持续接续。要引导支持船舶企业走科学创新之路,提高企业研发、设计、制造大型船舶、特种船舶、新型船舶、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丰富修造船工艺,缩短修造船工期,提升修造船档次,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修造船产业特色,在增量的前提下全面提升舟山船舶工业的档次和水平,逐步实现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质转型,从单纯依靠资源优势向资源、科技两者并重转变。进一步推动船配产业发展,重点是提高本地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在中船重工、扬帆船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建龙船配基地落户动工。特别要支持和鼓励市内机械、运输等行业通过现有设备技术改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及通过合资、合作、嫁接等形式向船舶配套业实施跨行业扩张和拓展延伸,向本岛北部集聚。石化工业,重点是积极推进和邦化学25万吨/年芳烃工程项目、天禄石化8万吨/年丙烯工程项目、浙海油污水处理项目、普陀华远化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进程,力争2007年底、2008年初有项目投产,打破舟山石化工业“零的记录”,成为“十一五”中后期重要增长点。水产加工,要通过提高质量,拓展加工领域,开辟销售市场等手段规避出口贸易壁垒、原料供应不足等问题,推动水产加工业稳中有升,使舟山工业快速增长有扎实基础。

(三)围绕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本岛及相连岛屿城乡一体化。以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本岛及其周边相连岛屿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善舟山投资、发展和人居环境。供水,充分整合大陆引水工程、本岛及相连岛屿水资源、现有水源工程和供水设施,推进本岛及相连岛屿间水资源统一、有效的管理、调度、配置,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农村供水普及率、供水水质和供水保证率。交通,要加快渔农村小康社区道路建设,围绕建设覆盖本岛及相连岛屿的农村客运网络,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垃圾,积极推进本岛及相连岛屿城乡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城乡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分类汇总、集中处理。绿化,把城区绿化向农村绿化延伸和拓展,提高绿化树木观赏性,以营建景观林和多功能林为主体,以山体绿化、平原绿化、村庄绿化、主要通道两侧生态观光绿化为重点,实施“彩化工程”,构建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彩化体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电力,目前本岛及相连岛屿已实现城乡供电一体化,重点是要进一步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电网承载能力,减少线损,提高供电安全性。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工作,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开放、竞争的就业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改革现行户籍管理体制,探索取消户口城乡二元结构,进城落户的渔农民在劳动就业、子女就学及经济适用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浅谈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班集体 篇8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发展的人的推动,而和谐发展的人由和谐的教育来塑造, 和谐的教育由和谐的校园及班集体来体现,和谐班集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那我们该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呢? 一方面、班主任要不断转变思路,积极地消除构建和谐班集体的不利因素。

1、不可再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等级、尊卑观念,不可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

2、老师开展教育,不可厚此薄彼,喜欢优等生,遗忘学困生。

3、不能总让老师唱独角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不能把教育的过程当作教学的目的。

另一方面,要明确目标,并保证其贯彻实施,即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班集体。教育需要一个好的环境,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核心,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竭尽全力地设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给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外部环境。

(一)、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应当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合成两方面:硬件设施就是认真做好教室布置。软件集成指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这样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建立和谐的班集体时,应与家长、学校领导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班主任的交

往风格和民主作风往往成为能否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班主任首先要把握班级人际关系的发展动态,这可通过班级日志,与学生个别谈话,以及全班自由大讨论等方式进行。其次,班主任还要强化“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集体主义伦理观念,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三)、以人为本,实施和谐的班级管理

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以,我们必须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班规大家定

班规大家定体现了民主的管理原则,也能体现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大家定班规,比起服从别人制定的班规,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2、问题大家解决

让学生多参与问题处理,会让学生心服口服,也使我们的教育体现出民主的精神。

3、班级大家管,让每个集体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班集体的主人。

(四)、以人为本,形成和谐的个性发展的环境

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班集体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班集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1、承认学生差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2、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发挥后进生主体作用。

3、多发现闪光点,激励后进生扬长避短。

4、创造和谐班集体,引导后进生自我教育。加强班集体建设,营造一种和谐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后进生转化的重要条件。

5、教师要“博学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育人既要靠真理的力量,更要靠人格的力量。

上一篇:简单幸福的好词好句子下一篇:对动物进行分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