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项目

2024-11-06

攻关项目(精选12篇)

攻关项目 篇1

摘要: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挖掘粮食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文章阐述了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在当地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经验探索,安徽肥东

农业部于2015年2月4日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的文件,文件指出各地要积极组织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要创新思路、集中力量、攻克难点,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挖掘粮食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随后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合肥市农业委员会相继出台了几份关于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相关文件。肥东县严格按照省、市农委相关文件要求,积极组织、精心规划、认真实施,作为项目实施单位肥东县农业委员会制定了《肥东县2015年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项目领导组、技术指导组,强化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的实施。

2015年作为该项目实施的第一年,肥东县建立了省级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示范村和示范家庭农场各2个,分别为包公镇示范片、石塘镇示范片;民族乡高塘村、长临河镇全胜村及肥东县陈伟家庭农场和肥东县王为刚家庭农场。省级备案的示范片(村、场)面积为3 055亩。同时为扩大示范效果,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示范创建工作,在省级示范片和示范村内增添了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创建主力军的5个示范点,新增面积为1 400亩。另外根据市农委要求,在长临河、桥头集、撮镇、石塘、店埠、梁园、杨店、八斗等11个乡镇建立15个市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单元,示范面积2 850亩。

1 项目成效

1.1 示范片(村、场)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片(村、场)水稻产量分别为:石塘镇攻关片611.9kg/亩、包公镇攻关片的有机稻346.1kg/亩;长临河镇全胜村619.9kg/亩、民族乡高塘村的稻虾共生的水稻353.2kg/亩;肥东县陈伟家庭农场的水稻均产为617.3kg/亩、肥东县王为刚家庭农场的水稻为615.3kg/亩。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片(村、场)和在省级示范片和示范村内增添的示范点水稻平均产量为576.8kg/亩,较当年全县水稻预估单产增产70.3kg/亩,增产率为13.9%。15个市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单元水稻平均产量为603.3kg/亩,增产96.8kg/亩,增产率为19.1%。

1.2 示范片(村、场)生态效益显著

示范片(村、场)推广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轻型栽培、秸秆还田、控释肥、有机肥、节水灌溉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综防等技术,改进施肥、灌溉及病虫害防控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化肥、农药及水资源等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减少了农业投入品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粮食可持续发展。

1.3 示范片(村、场)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召开技术培训会、现场观摩会及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宣传报道,促进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改变农民种植习惯,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1.4 示范片(村、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通过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示范带动全县粮食稳步发展,促进了全县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推动粮食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了主要农作物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领导小组,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农委主任、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谋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确保项目规范操作和实施成效。同时,成立以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为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项目组织实施等工作。

2.2 培育创建主体

以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核心组织,深入推进创建活动转型升级。加大创建主体引导和培育力度,2015年全县有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5个涉农公司参与了创建活动,使示范片(村、场)生产经营规模的组织化程度达到75%以上。

2.3 抓好示范片(村、场)建设

选择农田基础条件较好,工作基础扎实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作为实施主体,加强农田基本条件建设,按照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的“五统一”技术路线,着力建设集中连片的百亩示范片(村、场),并结合“三推”和“三节”技术加强示范片(村、场)建设。

2.4 做好服务宣传

在县农网和当地报纸上公告关于申报2015年省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相关事宜,动员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项目建设,经过专家评审确定实施主体后,及时在县农网和报纸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在粮食绿色增产创建关键时期,通过省、市、县农网和报纸宣传报道绿色创建工作,并组织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到示范片(村、场)进行观摩学习。

2.5 带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针对全县水稻品种多杂乱、农村劳动力匮乏、缺水易旱、中低产田较多、水肥药等资源利用率低、自然灾害频繁等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全县推广了水稻优良品种980余t、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水稻集中育秧面积0.42万亩,覆盖机插秧面积35万亩;水稻油菜秸秆还田面积143万亩;在水稻方面推广有机肥、控释肥、配方肥及叶面肥等新型肥料约28 500t;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45万亩以上。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化肥、农药及水资源的利用率。

2.6 促进产销衔接

在项目区连片种植优质水稻品种7.5万亩,与国家、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中粮集团、合肥市新禾米业有限公司合作,实行订单生产,加价0.2元/kg回收稻谷。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科农工贸一体化的格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大推动了肥东县粮食产业化进程。

2.7 大力推广增产增效新技术新模式

将现有成熟的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优化技术路线,集成推广一批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增产、增效、抗灾关键技术模式。在水稻上推广集中育秧培育壮秧,机械化育插秧,合理密度插足基本苗,秸秆机械粉碎腐熟还田,施用有机肥、控释肥、叶面肥和配方肥,采取基肥深施和氮肥后移,浅湿干间歇灌溉,双向调整播种期御防水稻高温热害,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技术。

2.8 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示范创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每个示范片都有农技人员负责全程服务,开展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四情”监测;关键农时季节,农技人员实行驻点指导,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农网、手机短信、技术明白纸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增产增效技术宣传指导力度。围绕项目的实施,共举办培训班36场(次),培训农民学员4 500余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20万余份,召开现场观摩会11场(次),群发手机短信5 000余条。

2.9 强化绩效考评

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建主体进行绩效考评,考核结果作为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考评主要内容为:示范片建设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关键技术落实程度、产量情况及档案资料等。

2.1 0 规范项目及资金管理

一是规范项目操作程序。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组织申报。经实地考察论证,由专家评审组综合评比,择优立项,评审结果予以网上公示,做到项目公开、公平、公正、规范操作。二是示范片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技术方案、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方式、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档案。由专人负责做好有关文件、方案、培训、记录、图片映像、测产结果和工作总结等资料归档立案工作。四是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项目资金审核与督导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规范、安全使用,严格资金使用范围,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

3 经验总结

3.1 政策扶持,领导重视是项目实施取得成效的基础

农业部要求各地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安徽省农委、合肥市农委先后安排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同时肥东县整合现代农业发展、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农技推广等方面的资金,向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单元倾斜。在政策扶持的前提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技术指导组,明确了任务、强化了责任、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3.2 依靠创建主体,加强合作是项目实施取得成效的保障

选择工作基础扎实,参与积极性高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实施主体,加大引导和培育力度,加强合作,提高实施主体的科技素质,调动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关键时期进行集中培训和指导,依靠创建主体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3.3 因地制宜,主推关键技术是项目实施取得成效的关键

肥东县耕地面积约177.8万亩,2015年全县种植水稻面积约108万亩,水稻种植受缺水易旱,中低产田较多等自然因素制约,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为了保证项目能顺利开展、取得成效,肥东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主推关键农业技术,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4 探索思考

4.1 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必要性

一是随着我国粮食连年增产,资源被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农业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制约,使得耗资源、耗投入品、耗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继续,现在必须要走一条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随着国内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粮食需求增长,粮食安全越来越受关注,加上国际粮食贸易量有限,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必须依靠国内粮食产量解决吃饭问题。三是随着国际粮食收购价格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我国农业竞争力渐渐减弱,必须通过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广高产高效的技术模式,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

4.2 进一步完善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实施

2015年是肥东县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的第一年,在项目实施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一是针对全县农田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问题,建议财政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标准良田、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大秸秆还田、集造有机肥、培肥地力的工作力度。二是针对实施主体对“三品一标”认证意识淡薄,忽视有关项目资料的搜集、整理等工作的问题,建议加大引导力度,强化意识,指导实施主体市场化操作,加快“三品一标”认证进度,完善资料整理汇总。三是针对在绩效考评中考评标准制定上存在的问题,建议细化考核指标,并且做到可行、实际、有效,保证绩效考评结果真实。四是针对奖补资金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先做好预算,合理安排资金,在项目考评时要结合实施主体的工作成绩进行资金奖补。

攻关项目 篇2

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一、项目概况

##研究所是科技局下属的科研事业单位,我所有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7名,助理级技术人员5名。大专以上学历占90%以上。全体人员具有很强的团结合作精神,曾取得了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

多功能环保专用电源是市级工业科技攻关开发类计划项目,项目立项后,在科技局工业科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所投入了所有可利用的力量,按照计划合同书中的各项要求,认真地开展科研开发,并且在延长的开发时间内,做了比计划合同书中的指标更加全面的实验和开发,使项目的技术性能更趋完善,多功能电源的综合集成效果更加明显,现已全面完成了研制开发工作,提请科技局工业科验收。

二、工作成绩

多功能环保专用电源项目的总投资5万元,其中科技局项目拨款5万元。获得立项批准后我所组织全体科研人员,对项目进行了全力攻关,在立项前已进行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照计划合同书上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组织了项目开发实施。在项目负责人总负责的前提下,分设了电子控制开发组和综合集成应用开发组。各小组长对本组所承担的项目部分全面负责,包括人员调配,所涉及部分的资金使用,对本组成员的奖惩等。这样的组织实施方案,充分的调动了所有开发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的开发进程明显加快。但在开发研制过程中科研人员对项目的技术指标、应用方向又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而且开发经费尚有节余,所以又对该项目进行了更深入的开发,使项目的开发得到了全面完善。增加了野外应用、应急维修等多种应用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项目共形成两种技术及可实现生产的产品,这些技术或产品技术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即可以单独应用生产又可以将两种技术组合起来生产。

三、技术成果

采用先进的嵌入式单片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器件,设计了四路交流稳压输出,不但能提供整个监测系统所需的交流电源,而且还在超温、超载和火灾(烟雾)时自动切断电源,并有室内温度数据输出(0-5V)等。针对自动监测仪器的特点,保证足够的稳压精度,延时时间的调整范围较大。交流稳压部分达到了三高:高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可靠度;三低:低波污染、低环境污染、低电磁干扰。具有突波吸收器、LC滤波电路、重复载滤波器、尖峰吸收器。并且采用距离饱和很远的电感,可抗不对称波形干扰,不会产生磁场辐射干扰或对电网产生传导性干扰。

增加的野外用或维修用直流稳压电源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1、直流稳压电源输出:+12V,最大提供电流4A;

2、直流稳压电源输出:+5V,最大提供电流1A;

3、直流稳压电源输出:-12V,最大提供电流0.5A;

4、直流稳压电源输出:-48V,最大提供电流0.3A;

5、充电功能:提供13.8V的浮充电源,可提供的最大充电电流10A,适合使用12V/100AH(50AH)的蓄电池作后备电源的场合。

6、交直流自动切换,为用电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稳定电源。

7、数据监视功能:对于为数据设备供电的应用场合,可实时监测设备端口的数据流,当设备发生死机等故障,数据流中断时,送出复位信号,使设备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8、采用带背光的字符型液晶显示器,通过单键切换可显示充电电压、电流和工作电压、电流;显示设备数据端口数据流的状况。

9、内置日历/时间模块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可记录系统的关键事件。

10、如果需要,可支持双后备电瓶。

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和较为完善的防浪涌和过电压、过电流保护措施,该电源具有较好的抗雷击和浪涌电压能力,具有良好的电压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电隔离性能,可以有效地保护用电设备的安全,电源可适应较宽的工作环境温度。基于以上特点,该电源适合野外恶劣条件下工作,尤其是野外无人值守的电子设备的供电。并为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主要技术指标:

(1)四路220V/50HZ,3KVA。

(2)稳压精度±3%,失真率0.2%,负载稳定率:0.1V。(3)延时时间调整范围0-10分钟。(4)控温范围0-150度。

以上主要技术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与同类产品相比功能及适应性都很强,尤其适合自动监测设备使用。针对国家倡导的建设节约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项目技术的实施和产品的生产,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是非常显著的。

四、效益分析

项目的技术成果如能进入实际生产应用,经济效益将十分明显。以单位产品的成本、售价等因素进行分析如下:单位产品售价与市场上现有产品相比,仅为不到其60%;增加了后续功能后,也刚好与市场上的产品售价基本持平,并且容易被各种用户接受。

项目的技术成果如能进入实际生产应用,社会效益也将十分明显。如进行生产可安置就业20-30人,而且项目技术成果应用简洁,生产、维修简便,能够为用户带来一些间接效益。

项目的实际应用对环保、地震等自动监测设备多的部门的作用是有积极作用的。

五、示范推广前景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加强,将促使项目的技术成果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并且在实际的推广应用中,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相关行业具有扩散和辐射作用。

书面表达攻关要略 篇3

以作文The ways of communication为例。

要点:1.人们交流的途径有许多种,如讨论、写信、打电话、使用网络等。

2.请陈述你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一、精雕细琢审题法

提笔捉刀之前,一定要仔细审题,明确出题意图,确定写作方向。首先应确定文章的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再确定人称、时态等,做到有的放矢。切忌天马行空,随意发挥。人称与时态若自由跳跃,会使读者如雾里看花,不知所云。如在本例文中,通过要点与提示,不难判断,该书面表达是半开放式的议论文,即既有要点,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因此,文章可以采用第一人称一般现在时,两段式:第一段介绍人们交流的各种方式;第二段陈述自己的选择及理由。

二、各显神通扩句法

1.要点的提示中,或用单词,或选词组,或在表达中以符合母语的表达习惯而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份。因此,当务之急,是在这些词或词组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八仙过海,扩词成句,再围绕中心,适当修辞补充。例如:讨论(单词)一进行讨论(词组)一其中一个方法是进行讨论(句子)一其中一个方法是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我们能够自由交流各自的观点(修辞)。用同样的方法,把写信、打电话、使用网络等补充成完整的句子。

2.文章属于半开放式,所以,自己的选择和理由也应表达清楚。如: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面谈。

理由一:我能自由表达。

理由二:我能感受别人的想法。

理由三:我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更利于自己被更好地理解。

走好了这一步,接下来的一步才会水到渠成。

三、言简意赅缩句法

有人说,中文的表达犹如一串葡萄,修饰词堆砌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分不清主次。而英文的表达犹如开屏的孔雀,主次分明,修饰词往往放在后面,华丽的犹如开屏的孔雀。因此,在英文的表达过程中,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别迷障,抓住核心,去伪存真。首先应明确表达某人做某事,或某东西怎么了,再润色。例如:我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更利于自己被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核心是我被更好地理解。可以这么说:I can make nayself botter undcmtood with the help 0f body language,

四、穿针引线连词法

文章写到这儿,已是有血有肉,只是内容显得有些松散,缺了句子的连贯、段落的衔接和文章的层次。用什么来穿针引线,搭起文章的框架结构呢?——连词。连词运用适宜,可以使文章承接有序,过渡自然。如例文中陈述的交流方式及自己选择的理由,属于递进关系,可选用连词also,besides,what's more,meanwhiIe…段落之间可用personaIly,in one's opinion,as far as one is concemed来表达过渡关系,承上启下。这样,文章结构就会显得紧凑,有层次感。在阅读的过程中,令人回味无穷,而不是单一的流水帐,平铺直叙。

五、首尾呼应成文法

文章基本上已是靴子落地。如果能在文章的起始之处开门见山地点题。在收尾时恰到好处地总结,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整篇文章会生动鲜活起来。如例文以There arc various ways for us middle school studcnt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起笔,以Onlyintlisway canwe share opinionswellwith each otller收笔,即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攻关项目 篇4

2016年7月1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发布关于征集2016年破解安全生产难题科技攻关项目承担单位的通知(规划函〔2016〕31号)。为推进实施“科技强安”战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安全生产科技攻关,进一步提升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科技保障能力,根据《安全生产科技项目管理规定》(安监总厅科技〔2014〕7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决定开展2016年破解安全生产难题科技攻关工作,征集科技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征集方向包括:1)煤矿综放工作面提升安全自动化水平。2)煤矿井下主运输系统无人值守。3)煤矿综采工作面自动找直关键技术。4)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无轨设备精确定位与防碰撞。5)金属非金属矿山固定设施远程安全无人值守集成化。6)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碰撞事故主动防控。

攻关项目 篇5

一、审批内容

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原始创新成果、核心关键技术为目标,对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优先主题、重大专项的关键技术攻关予以资助。

重点支持领域: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先进制造和涉及民生改善的科技领域。详见《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深圳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深圳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二、设定依据

(一)《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委,深发〔2016〕7号;

(二)《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08年7月22日;

(三)《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8〕200号;

(四)《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9〕180号;

(五)《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9〕238号;

(六)《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9〕240号;

(七)《深圳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1〕124号;

(八)《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1〕210号;

(九)《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未来产业发展政策的通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3〕122号;

(十)《深圳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4〕33号;

(十一)《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4〕97号;

(十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若干措施》,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府办〔2012〕53号;

(十三)《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科技创新规〔2012〕9号;

(十四)《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深圳市财政委员会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财科〔2012〕168号。

三、审批数量及方式

审批数量:受科技研发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和未来产业资金总额控制,单个项目资助强度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审批方式:采用“先征集、再选题、后申报”的模式,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练选题,再以“单位申报、专家评审、答辩或者现场考察、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予以支持。

四、审批条件

申请深圳市技术攻关项目资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当是在深圳市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或深汕合作区内注册的深圳企业。

(二)申请单位应当有良好的研发基础和条件、健全的财务制度和优秀的技术及管理团队,能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具备承担大型高技术研究开发或者产业化项目能力。

(三)省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予以优先支持。

五、申请材料

(一)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登记证书复印件;

(四)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五)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六)上完税证明复印件(非事业单位提供);

(七)上财务审计报告或通过审查的事业单位财务决算报表复印件(注册未满一年的可提供验资报告,验原件);

(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件;

(九)合作协议复印件(如有合作单位,验原件);

(十)可以选择提供知识产权证、查新报告、检测报告、获奖证书、国家省计划文件等技术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验原件)。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复印件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A4纸正反面打印/复印,非空白页(含封面)需连续编写页码,装订成册(胶装)。

六、申请表格

本指南规定提交的表格,申请人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七、审批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市科技创新委。

(二)受理时间:详见各批次项目指南。

(三)办公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2:00 下午:14:00-17:45

(四)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电子科技领域:胡怀江、文莉(88102176、88101265)信息科技领域:鲁纲、邹健(88102165、88102234)生物与生命领域:付秀芹、陈献梅(88103567、88102254)资源与环境领域:李付贵、廖敬扬(88121043、88103434)材料与能源领域:傅岳敏、徐晓峰(88103121、88102405)先进制造领域:杜保伟、张智勇(88121726、88103956)

(五)受理地点: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13-14号窗口。

八、审批决定机关

市科技创新委会同市财政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财政委)。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资助项目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

九、审批程序

项目征集——发布课题——申请人网上申报——向市科技创新委收文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市科技创新委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组织专家评审,答辩或者现场考察——市科技创新委会同市财政委审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资助项目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社会公示——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委共同下达项目资金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资助项目由市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达)——申请单位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拨付资助经费。

十、审批时限

结合受理情况,按申报顺序,分批处理。

十一、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件:批准文件。

有效期限:申请单位应当在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1个月内,与市科技创新委签订项目合同书。

十二、审批的法律效力

申请人凭批准文件获得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未来产业资金资助。

十三、收费

不收费。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年审。市科技创新委按照项目合同书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组织验收。

地理最后的攻关技巧 篇6

余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地理教师,南京市高三地理核心组成员,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阔卷专家组成员。

“文综”考试形式在高考中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尽管部分省级行政区实施了自主命题,尽管不同阶段、不同地区“文综”试卷的呈现形式与风格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看,组成“文综”的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试题相对独立(有时不同学科试题会共用情境材料),地理学科试题的独特性表主要现在,其一,“文科”中的“理科”,地理学科兼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其二,图像、图表材料丰富,所提供的试题情境材料形式多样,很多信息隐含于图表之中;其三,系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强调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四,阅卷以“睬点给分”为主要方式,答案的客观性相对较强等。综观全国及地方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可以看出其主要特点表现在,试题考查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强调应知、应会;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时代特征,强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试题信息呈现多样、多元,强调信息的提取、加工与运用:试题设问为限制性的“开放”,强调针对性答题等。从题型上看,“文综”试卷主要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综合分析题)形式呈现。本文将与同学们一同探讨如何通过复习和训练来突破地理学科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复习效果。

壹掌握不同模块知识特点,构建知识链

地理学科的测试涉及三个必修模块和部分选修模块,知识面广、内容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线索”,以适合自己理解的方式形成知识链(必修模块内容为例)。首先,我们应了解三个必修模块的主要特点。高中地理的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结构各有特点,模块1中以“运动”为主线的内容,包括地球的运动(公转和自转)、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的原因、大气运动的规律、大气运动的影响或结果)、岩石圈物质的运动(地表形态形成的内外力)、水的运动(水循环、洋流的运动)等。这些内容是自然地理的重点,有些内容还是难点。“地理环境特征和规律”主要内容为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这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规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生物”为例展开研究,这里隐含了生物圈的概念,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就是关注物质的循环、能量的传递。模块1的内容强调了以人——地关系的视角看待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从正、反两个方面展示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即“人——地”关系,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可以看成是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联结的纽带。“束人之行,协调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内容的核心思想,内容以人类的生活、人类的生产、人类的发展为主线展开,必修2中的人口发展模式、中心地理论、工农业、交通区位论等基本原理,考生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具体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案例结合,如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等。“因地制宜,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模块3的核心思想。模块3强调区域的开发、利用与整治,与传统的中学区域地理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更加突出了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规律总结,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运用地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模块3还包括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3S”技术的应用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给予了一定的要求。

在理解不同模块知识内容特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构建知识链,如图1所示,洋流的分布。

贰整理重点专题内容,学会归纳

在高三第二学期复习过程中,由于考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观念、原理和主干内容的复习,要学会归纳、提炼与整理。如气候特征的比较和描述,关于任何气候的描述或比较,主要关键点抓住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大或小(终年高温、终年严寒、明显的季节变化等);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大或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等);在进行两种气候数值的比较时,得分点主要在以上这六个方面。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时,尤其要抓住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而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往往针对特殊区域还要抓住另外一些气候要素光照(太阳辐射)、风、云等。如在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抓住“高寒”这个关键词,具体描述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如在描述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时,抓住的三个核心词是:严寒、干燥、烈风。再如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定,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无论给的资料是文字材料、表格资料,还是曲线、柱状图,都要具体分析出相关月的气温值、气温年变化,年降水量及年降水变化。而判定气候类型的关键点是8个字“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主要根据气温特征判断是热带、亚热带、温带还是寒带的气候。再根据降水特征判定具体是哪种气候类型。具体步骤:第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第二,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值,确定热量带;第三,根据降水量和季节分配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人文地理分析中,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四大主题密切相关,可联合进行分析。如“人口增长带来哪些问题”,主要是对其他三个方面的影响:资源(短缺)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破坏和污染、社会环境问题)加剧、发展(压力大)问题。而“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也是对其他三个方面的分析:人口问题(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问题(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发展问题(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再如“为什么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也是围绕另外三个方面分析: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资源问题(资源短缺令人堪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日益加剧)。

再如,农业专题中,核心为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首先把握两个角度,即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气象灾害)、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人均土地面积、工业基础等。进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时候,结合这

两个角度中的因素,突出重点即可。考虑农业区位因素时,应注意区分“主要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把握。农业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于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获得农产品对人类的贡献;农业的不利影响,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而“某地农业的生产特征”,则主要从农业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进行概括。而“某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则主要思考角度围绕“发挥优势和特色、改造不利和不合理、科技化、生态化、提高经济效益”这五个方面展开。如(图2)所示,东北平原地区种植业发展方向。

再如归纳生态农业的共性,即为:因地制宜的优化农业结构,变单一种植业为农、林、牧、副、渔并举,甚至有农产品加工;实行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因地制宜利用新能源,如利用沼气、太阳能等。

叁合理安排训练,提高效率

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知识梳理外,考生还必须经过合理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考生应注意读懂题意、看清图示、注意联系、表述准确、心理调控等环节。

读懂题意,重视审题。高考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现代文、古文)或图表、数据、漫画等形式出现的,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学生必须注意训练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才能准确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审题由三个基本步骤,其一是找关键词,其二是读幢中心含义,其三是明确答题要求。

看清图示,找出规律。近年来,高考试题表现出图像、图表信息量较大的特点。同时,对地理图像、图表系统的考查也是地理测试的一大特点。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训练时,应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文字资料与答题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如统计图表的判断,首先要弄清楚曲线图、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不同统计图表的特点。读图时,要读清楚图表的名称、坐标(各矢量的含义、方向、大小等)、数据,并能够找出规律。

注意联系,整合信息。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把握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审题、答题过程中要对所给的信息和题目的要求全面把握,使得题目所给的信息、题目的要求与考生自己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建立广泛的联系,并且能够有效筛选,准确组织试题的答案。努力提高答题的质量。在可能的情况下注意创新和拓展。

思维有序,准确表述。对试题的信息材料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训练环节。因此,考生在复习迎考的最后阶段里,应该有意识地对自己思维过程的有序性、严密性加强训练,并且要把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在解题过程中,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准确。

以2010年江苏高考卷27题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图3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4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4分)

主要审题和答题步骤;

第一步:浏览材料和题目,重点审问题。本大题主要考查的区域是青藏高原,具体结合青藏高原的降水和地形等基本材料,主要考查问题为:农业区位选择、能源、自然保护区。综合分析。提出各问题的关键点为:

(1)高原东南部“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区别于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模式)过渡发展带来的“问题”?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东南部“水能丰富”的“原因”?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为?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第二步:结合题目中的图文材料,提取有用信息。读材料一中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图,获取信息:高原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得到相关结论“东南部降水丰富;北蕊降水少”。读材料一中地形剖面图,获取信息:北纬30度附近剖面图看出东南部“地势崎岖,落差大”;北纬36度附近剖面图,看出高原北部“海拔均在5000米左右,起伏小”。读材料二,获取与问题相关信息“东南部河谷,四季温暖,降水较多”“高原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为高寒荒漠、高寒草原”。

第三步:综合分析问题和材料信息,找准答韪角度。(1)有关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可从农业的区位因素和“河谷”两个角度把握,则答题角度重点应强调“水”和“热”条件。高原北部海拔高。突出的农业类型,为高寒畜牧业。过度发展畜牧业。带来的是高原上的生态破坏问题。(2)高原北部降水少,但光照充足,得出主要能源为“太阳能”。水能丰富的原因应从“径流量大”和“落差大”两个角度分析。(3)关于“三江”是哪三条江。根据提示信息“澜沧江”,以及图中的河流分布图,文字信息“金沙江”为长江的源头部分,因而归纳另两条为长江、黄河。该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目的,可以根据文中“多条大河的发源地”分析,即为保护水源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第四步:言简意赅,规范表达。书写答案时力求做到准确、严密、有条理,字迹清晰、工整、无错别字。

第五步:注意事项。一是读图和提取资料中信息的能力不强。材料中有“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有少部分同学只答出了水热的一个方面。不能从降水量分布图中读出高原北部降水稀少,从材料中“日照充足”中分析出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写“煤、风能”等不得分。二是缺乏地理常识,不知三江源是哪三条江,

加之地形图中出现金沙江,很多学生就写了金沙江,还有写成“三江平原、三江并流”。三是表述不清,在回答“太阳能”时,有同学写成“光、光照、日光、日照、光热”而不得分;在回答过度开发带来的问题是“生态破坏”时,大多同学只举实际的例子,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草场退化”,不会总结为“生态破坏”,得不到全部分数;在回答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时,把“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表述为“降水多、河流多、水源足、水资源丰富、水流大”,没有抓住关键字“径流量大”而不得分。把“落差大”表述为“有落差、坡陡、地势险峻、在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而不得分;在回答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时,把“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表述成“保护水资源、保护特种多样性(种类多样性)、防止环境污染”等。都不得分。四是错别字多,把“畜牧业”写成“畜牧业”。把“径流”写成“经流”,把“太阳能”写成“太阳能”。凡是关键字写锗均不能得分。

参考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2)太阳能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3)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既要认真梳理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和框架,又要合理安排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复习效率,这样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编辑游杨)

高考地理答题步骤和方法

1细致读图搜寻信息

在高考试题中,地理试题的图、表资料总是最丰富的。因此,一定要细读图表,从中查找有用信息,分析其意义,得出结论。这是做地理试题的最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

2选择题要给出理由

在面对每道选择题时,特别是地球、地图和自然地理部分的选择题。因为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所以答案在落笔前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在心里做个简单的分析。当然,还有些常规的做选择题的方法,也是很有实效的,比如:正确答案唯一法,即根据信息已得出正确答案,然后直奔正确选项;错误答案排除法,即虽不太清楚正确的结论,但从选项中可分析出哪些是错误的,排除掉后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3简答题要套用“八股”

运用正确的地理语言进行简单表述,这也是近两年地理高考的新趋势,也是考生们认为的难点。这类题目往往是区域地理国土整治方面的问题。看起来也不难,但不易得分,主要难在学生答不到关键点上。其实做这类试题的技巧是:学生要提前准备好以前高考或模拟考中各类经典的简单题答案,如:如何改善环境问题?工、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如何改进工、农业发展方向?城市聚落形成原因和分布特点等等,都可以套用地理“八股”式答题模式。

——摘自中国中学生联盟网

橡胶领域确立重点攻关方向 篇7

据马劲介绍, 未来有望获得突破的13个橡胶领域包括:基于大量的基础研究, 可以从计算机上直接设计出新型的橡胶材料, 较为准确地呈现出可能的链结构、聚集态机构、动力学特征和热力学特征;新来源的天然橡胶以及高性能的生物基橡胶;更加节能、耐磨和抗湿滑的轮胎用新集成橡胶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更宽温域服役的密封用橡胶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填充和交联的橡胶复杂网络结构的科学描述;橡胶材料复杂结构与其黏弹性能间的新本构关系的建立;橡胶磨耗以及摩擦的新原理和新表征方法;更加节能环保的橡胶分散新方法、加工成型新方法;新型橡胶纳米增强剂和交联剂的设计与制备;液体浇注高性能充气轮胎;新一代热塑性弹性体材料;高效绿色节能的橡胶回收新方法和新原理;具有医疗功能的生物弹性体材料及制件。

为了实现上述突破, 我国将在橡胶领域对11个方向的研究给予优先支持, 即新来源的天然橡胶以及高性能的生物基橡胶、轮胎用新集成橡胶合材料、复杂网络结构的科学描述、复杂结构与其黏弹性能间的新本构关系的建立、磨耗以及摩擦的新原理和新表征方法、橡胶分散新方法、加工成型新方法、新型橡胶纳米增强剂和交联剂的设计与制备、新概念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材料、高效绿色节能的橡胶回收新方法和新原理以及生物功能弹性体材料及制件将优先得到国家创新基金的支持。

试论对标攻关降耗 篇8

物料消耗水平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家局对标工作要求, 结合公司实际, 针对卷接包、制丝生产现场及动力、物流等相关部门涉及的辅材、在制品、成品等相关物料消耗情况, 积极开展对标, 查找薄弱环节和差距, 针对问题利用攻关、课题、QC的形式开展解决。主要通过对各工序物料使用管理效果、结合目标定额完成情况, 进行摸底论证并重点从工艺技术层次展开分析, 对制约物耗控制水平提升的关键点及制约设备稳定运行的难点成立专项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通过PDCA循环方式改良完善相应的生产工艺、控制流程及操作方法、优化设备参数等逐步提升物耗控制水平。

1 关键实施方法或工具

1.1 对标攻关降耗的构成

1) 实施写实, 物耗对标

通过组织写实各工序物料使用管理效果, 并结合目标定额完成情况进行论证, 通过对标, 发现问题。

2) 研究工艺流程, 优化设备工艺参数, 开展工艺技术攻关

对相应的生产工艺、控制流程及操作方法、优化设备参数等制约物耗控制水平提升的关键点及制约设备稳定运行的难点问题成立专项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

3) 效果检验

对实施经PDCA科学循环验证的有效措施后的物耗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保证实际降耗效果。

4) 巩固措施

改良完善相应的生产工艺、控制流程及操作方法、优化设备参数等逐步提升物耗控制水平。

1.2 对标攻关模式的应用

1.3实施流程

2实例应用典型示例

调整设备剔梗相关工艺参数, “降低**牌号卷烟机梗含丝”对标攻关降耗示例。

2.1发现问题、设定目标、摸清现状、提出要求

卷烟机剔梗中烟丝含量较多, 通过与兄弟厂家进行对标, 发现有差距。在确保产品质量前提下, 通过对机关工艺参数的调整以及规范工艺要求来实现公司“挖潜增效”的总体工作要求。为此, 开展了各生产牌号卷烟工艺写实。

工艺写实分别对各生产牌号卷烟梗签剔除量、梗中含丝量、压风参数设置、风门开度等情况进行工艺写实。通过跟踪写实测试过程及后期统计结果,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牌号调整空间较大, 经讨论后, 决定开展“**牌号卷烟机降低梗含丝测试”, 同时提出卷接包车间优化机台控制参数、完善设备仪器 (仪表) 的使用、养护、监管制度等改进建议及工作要求, 并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2.2 保证质量、解决问题、效果验证、挖潜增效

成立专题项目小组, 编写“**牌号卷烟机降低梗含丝测试方案”。该测试按计划逐步开展, 经过数个PDCA流程, 形成“**牌号卷烟机降低梗含丝测试分析报告”上报上级部门。

在测试期间逐一对剔梗数量控制限度的把握、烟支空稀头、刺破、烟支吸阻超标等问题进行攻关, 找出可行性方案, 提出合理化建议及要求,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统一检验手法、优化相关设备参数、完善相关制度。该测试写实, 在细化管理下, 通过优化机台工艺参数,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进一步提高了“新石家庄 (软) ”烟丝有效利用率。

上级部门依据测试分析报告, 现已将**牌号相关指标进行了调整, 实现了“挖潜增效”。经测算, 该牌号可节约成本12.75816万元/万箱。

2.3 措施巩固、持续改进、推广应用

采取相应巩固措施, 持续改进, 保证改善改良及控制降耗效果。并将对其它牌号逐步进行测试。

3 实例应用效果

通过对标制定物料消耗目标, 并采用“工艺技术攻关”的方式, 能够有效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提升物耗控制水平。在改善改良生产工艺、控制流程及操作方法、优化设备参数的同时, 能够提升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各项能力。

摘要:以烟草行业先进目标为标杆, 制定物料消耗目标, 结合目标定额完成情况, 对造成物料高耗的工序、流程、及操作方法等方面重点从工艺方法、流程、参数、要求方面进行论证, 找出制约物耗控制水平的关键节点, 成立专项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 采用“工艺技术攻关”的方式, 逐步提升物耗控制水平。课题开展过程中, 充分应用先进的工艺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具体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原因分析, 制定方案, 明确目的, 逐步实施, 并阶段性的对成果进行总结, 课题实施后做好结果的跟踪验证及评价, 并及时进行工艺标准化工作, 不断完善工艺标准, 实现工技术降耗目标。同时不断提高工艺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问题的及早发现、处理和解决。

关键词:物耗管控,分析改进,工艺技术降耗

参考文献

[1]张家毅, 宋世川.在线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与制丝线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应用[J].烟草科技, 2005 (8) :10-13.烟草行业对标工作动态, 第五期, 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 2010-6-3.

[2]曹娟, 高琳.烟草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 2011 (6) .

玉米高产攻关栽培技术总结 篇9

2009年, 七星研发中心在2006年高产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育苗移栽技术, 进行玉米小区高产攻关, 栽培品种为四单19号, 目标产量为12000kg/hm2, 实收产量为11034kg/hm2, 由于2009年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产量, 却摸索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模式, 为实现翌年玉米产量再创新高总结了经验。

1 选择优良品种, 抓好种子处理

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基础, 抓好种子处理是关键。优良的品种和高质量的种子是丰收的基础, 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的第一步。经过查阅文献和历年的生产情况, 发现四单19号适宜在建三江育苗移栽并有获得高产的潜力。

播种前把玉米种子在阳光下进行晾晒可以杀菌、降低种子含水量、保证高质量包衣。进行分级, 选取大小均匀一致的种子进行浸种和拌种, 目的是发芽一致, 出苗整齐, 出苗率高, 幼苗粗壮, 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拌种:种子包衣采用的是10%多克福种衣剂进行拌种。在种子上包裹一层药剂。提高种子的抗病、抗虫以及促进种子生根发芽的能力。

2 早播保壮苗, 适期移栽

早播保壮苗是实现高产的前提, 确保“一早赶三前”, 适期移栽是提高产量的核心早播保壮苗是实现高产的前提。“一早赶三前”技术就是早育苗, 4月20日进行育苗 (充分利用前期积温) , 5月12日移栽到大田, 6月7日进行第1次追肥 , 6月22日进行第2次追肥。玉米育苗时本地温度较低, 进行两膜覆盖育苗, 棚膜与苗床覆膜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棚内温度, 为玉米发芽、生长创造良好的温、光、水、气、热条件。

适期移栽是提高产量的核心。要确保在5月中旬左右把玉米由苗床地移栽到大田, 玉米在5月10日以后, 叶龄在4~5片叶时开始移栽, 起苗时将大小苗进行分类, 移栽株距25cm, 先栽大苗, 后栽小苗, 分类栽苗, 移栽时及时补足缓苗水。适期移栽可以使玉米的根系生长旺盛, 发达的根系可以为植株正常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移栽时确保移栽质量是关键, 移栽的深度以没过育苗钵3~5cm为宜, 盖土3cm, 达到苗全、苗齐、苗壮, 并且及时补苗。

3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分期追肥是提高产量的保证。氮肥是玉米需要量最大的养分, 增产作用也最显著, 但盲目增施氮肥并不会获得理想结果。相反, 增加的氮肥不被作物吸收或者土壤吸附, 就有被淋失的危险[2]。玉米孕穗期是追肥最重要的时期, 以追速效氮肥为主。追肥时间一般以大喇叭口期为好, 具体运用要因苗势、地力确定。施肥方法为:结合中耕培土, 在距玉米行15~20cm的两植株之间, 将肥料施入穴内, 然后覆土3cm。

基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为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公顷施肥总量600kg, N∶P∶K=2∶1∶0.75, 即公顷施化肥商品量为46%尿素292.6kg、46%磷酸二铵182.0kg、50%硫酸钾125.4kg。采用种肥与基肥相结合, 施用种肥可满足苗期对养肥的需要。4月25日施用种肥, 每公顷施46%尿素147.2kg、46%磷酸二铵182.0kg、50%硫酸钾125.4kg, 分层深施, 即三分之一的种肥施于种侧下8~10cm;三分之二的基肥施于种侧下12~14cm。后期追尿素占总施氮肥量的40%, 即145.5kg/hm2。

第1次叶面追肥应在玉米4~5叶期进行, 每公顷用锌肥3kg+磷酸二氢钾3kg进行叶面喷施。保证均匀一致, 保证玉米缓苗后其正常生长发育, 促进根系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第2次叶面追肥应在孕穗期追肥后根据苗情进行叶面追肥, 每公顷用尿素7.5kg+磷酸二氢钾3kg+速克毙225mL, 在追肥的同时防治病虫害。

4 加强水分管理

加强水分管理是提高产量的保障。玉米是用水比较经济的作物之一。资料显示, 玉米各生育阶段的蒸腾系数在250~500, 因为玉米植株比较高大, 一生制造的干物质比较多, 而且生育期多处于高温季节, 所以绝对含水量很大。一般来说, 春玉米一生的耗水量2550~6000m3/hm2。

拔节后玉米生长旺盛, 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自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期是决定有效穗数、受精花数的关键时期, 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如果在大喇叭口期遭遇干旱 (俗称“卡脖旱”) , 就会影响抽雄和小花分化, 甚至造成雌雄花期不遇, 降低结实率而影响产量。大喇叭口到抽雄后25d, 土壤水分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 低于70%及时进行灌溉, 一般浇水量675~750m3/hm2。

玉米的光合作用。同时玉米是喜氧作物, 当土壤水分过高, 超过最大持水量80%时, 土壤通气性受到影响, 土壤空气难以满足根系的需要, 使植株变黄, 因此低洼涝地要注意排涝。

5 小结

综合分析, 2009年玉米高产攻关没有达到目标产量的原因,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a.在玉米最佳移栽期发生了几次寒潮天气, 延迟了玉米的移栽, 导致玉米苗在育苗棚内徒长, 移栽到本田后缓苗慢, 影响了玉米光和生产效率。

b.7~8月份玉米进行穗分化, 是获得高产的决定时期, 但遭遇了严重的涝灾导致土壤水分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 土壤通气空隙减少, 根系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 降低根系活力, 使根系不能吸收足够的矿物质元素, 制约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c.春玉米在拔节至抽雄期的最适温度为22~24℃, 但2009年此期遭遇了长时间的低温冷害, 7月20日左右低于17℃以下的低温时间长达28h, 严重影响玉米穗分化和花粉粒的形成, 导致后期授粉率低, 秃尖现象严重, 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肖焱波, 段宗颜, 苏凡, 等.移栽玉米的氮素诊断及追肥推荐研究[J].土壤肥料, 2001 (6) :16-19.

攻关项目 篇10

1 基本情况

2009年八五二农场按照农垦总局对小麦高产创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结合农场实际情况制定出了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方案要求农场在第三管理区第五作业站4号地30.7hm2、第七管理区第五作业站3号地40hm2和5号地20hm2, 共设立90.7hm2的核心攻关区。方案中明确了任务指标及保障措施, 并明确了责任, 成立了高产创建组织, 同时制定了高产创建技术方案, 方案中明确了在以“早、窄、密”栽培模式的前提下, 重点抓了以下措施, 即深松耕作, 秋整地、秋施肥, 优选良种, 合理增密, 化控防倒, 健身防病, 适时收获等主要措施。做到了各项农艺措施的综合配套和组装, 通过加强管理, 加强培训, 使各项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及标准化作业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2 主推技术措施及效果

2.1 选择优良的主导品种, 是保证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

优良品种是形成高产的内在因素, 选用主导品种的标准是以耐密植、抗倒伏、丰产性强、品质优良的中熟品种为主。因此,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 今年高产攻关田选择了大穗、大粒型且较抗倒伏的品种龙麦29号、北麦7号, 其中龙麦29号株高在90~

undefined

100cm, 可在较高密度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2009年该品种千粒重达38g以上, 密度在每公顷750万株以上, 公顷产量可达到6750kg以上。所以说选择优良的主导品种, 是保证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以上只分析了龙麦29号, 未分析北麦7号。

2.2 坚持伏秋深松整地, 秋深施肥, 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苗床

为实现小麦高产, 在合理轮作的基础上, 对高产攻关地号实施了浅翻深松作业, 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应用了秋整地, 秋施肥技术, 实践证明由于采取了深松耕作, 使土壤库容量加大, 建立起了土壤水库, 实现了秋雨春用, 春旱秋防, 不仅如此, 由于采取深松作业, 打破了犁底层, 为小麦根系的深扎, 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与养分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通过实施“二秋”技术, 即秋整地、秋施肥实现了封墒越冬, 为翌年抗春旱, 提早播种, 有效地提高播种质量, 实现一次保“四苗” (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为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苗床。

2.3 坚持测土配方施肥, 实施“三肥”接力, 满足小麦优质高产的养分需求

为使小麦整个生育期都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 根据小麦需肥规律和土壤化验结果,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采用基肥、种肥、叶面肥“三肥接力”的施肥方法, 即首先施好基肥, 用量为总施肥量的2/3, 进行秋深施, 施肥深度8~10cm, 种肥与种子分箱侧深施入, 用量为总量的1/3, 除此之外, 还要在小麦的生育期间有针对性的进行叶面施肥, 第1次在小麦三叶期结合苗后化除进行叶面施肥;第2次在小麦扬花期用飞机作业结合防病虫进行叶面施肥。2009年小麦高产攻关田的公顷施肥纯量达210kg以上, N、P、K比例为1∶1∶0.5。实践证明采取“三肥”接力的施肥方法, 增产效果显著, 使小麦整个生育期间都得到了充足的养分, 为小麦高产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证。

2.4 推广“两密”栽培模式, 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

为提高小麦产量, 增加穗数是关键性措施之一, 因通过多年实践, 该地区所用品种在现有生产水平上一般穗粒数都不超过30粒, 所以小麦公顷产量要突破6000kg, 最主要的就是要在单位面积上增加穗数。为此, 近几年小麦的保苗数由过去的750万株/hm2, 提高到825万株/hm2以上, 并且在提高匀度上下功夫, 具体措施有2种:一是采取缩垄增行, 将行距由15cm改为10cm;二是采取交叉播种, 达到在高密度的基础上, 实现保苗更均匀, 在增加密度的基础上使小麦群体与个体发育更为合理, 这样才可使产量得到提高, 因当小麦种植密度增大到一定限度后, 行内植株间竞争激烈, 个体发育受到抑制, 严重影响群体生产力。实践证明, 近几年通过采取缩垄增行或交叉播种措施, 提高了小麦单位面积的匀度, 使小麦全生育期群体与个体之间分布更加合理, 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 减少了小穗数。经调查仅此一项措施就可增产15%以上。

2.5 综合实施防倒伏措施, 是实现小麦稳产的必要保证

为夺取小麦高产, 在栽培措施上采取了增肥、增密措施, 但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是极易造成小麦的大面积倒伏而影响产量。因此, 就必须科学的实施防倒措施, 具体有以下4种措施:一是在栽培方式上采取缩垄增行或交叉播种方式, 以利株距变大, 增强抗倒伏能力;二是在小麦三叶期压青苗两次增强抗倒伏能力;三是在拔节期及挑旗期喷施矮壮素进行化控防倒, 经田间调查小麦施用化控剂后, 地上节间和穗节明显缩短, 株高可降低15cm左右;四是增施硅肥, 由于小麦茎秆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 所以要适当施用硅肥, 通过在秋施肥中加入一定量的硅肥, 明显加强了小麦茎秆的硬度, 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小麦倒伏现象发生, 为实现小麦高产起到了保障作用。

2.6 坚持标准化生产, 狠抓技术到位率, 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坚持标准化是先进技术实施到位, 提高产量和效果的根本保证。为保证高产创建目标的实现, 具体坚持了以下5项标准:一是坚持农时标准, 以“早”字为核心, 充分利用好农时, 发挥农时效应;二是坚持机械状态标准, 作业前农机、农业部门提前逐台、逐件对农业机械进行检查验收, 保证农艺措施标准到位;三是坚持人员操作标准, 主要以提高农机驾驶员操作技能为重点, 提高作业人员技能, 实现田间各项作业标准;四是坚持田间作业标准, 主要抓好深度、齐度、平度、直度、匀度和净度“六度”;五是坚持检查验收标准, 在农场、管理区、作业站成立检查验收组织, 确保农业生产各环节质量达标, 最终实现高产、高效。

先端丝锥使用、革新技术攻关 篇11

关键词:丝锥使用革新;技术攻关

1.问题提出

钢件攻丝,尤其是高硬度材料攻丝一直是单位加工的薄弱点。对丝锥的使用,丝锥材料和加工参数厂里的技术储备比较弱。在研制初期,使用普通的丝锥攻丝单件丝锥最多加工十几件产品,而且经常有丝锥断裂,螺纹乱牙的情况。丝锥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需要不停的更换丝锥,生产效率非常低。攻丝工序已经成为整个流程的瓶颈环节,严重制约产品交付。通过核算,按照目前的状态继续生产,第一满足不了客户需求,市场有丢失的风险。第二光丝锥费用就占到了加工成本的四分之一,除掉人工和其它费用,安装支架的生产处于亏损状态。丝锥成为我们能否持续生产的关键,所以一定要解决丝锥的成本问题和加工效率。

2.优化方案

为快速解决丝锥的问题,我们对周边资深加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通过调研发现,要解决加工过程遇到的问题,根据走访以及对近几年加工行业刀具情况的了解。我们选取目前市场反映比较好,综合排名考前的厂家进行丝锥试加工。

我们一共选取了六种丝锥,有纯进口产品也有合资品牌,选取的五种丝锥厂家以及结构如下:

(1)日本精工YT先端丝锥;

(2)韩国HSSE镀钛先端丝锥;

(3)TG高钴丝锥;

(4)远东粉末高速钢丝锥;

(5)哈尔滨量具厂普通丝锥。

3.五种丝锥试加工情况

(1)日本精工YT先端丝锥价格每只180元,进过试加工,每只丝锥加工数量在100件左右,单件产品丝锥加工成本2元左右,优点加工螺纹表面光度好,螺纹尺寸非常稳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缺点一旦丝锥不够锋利,丝锥容易断裂。

(2)韩国HSSE镀钛先端丝锥每只价格200元,加工数量120件产品左右。单件产品丝锥加工成本1.6,优点同YT丝锥一样,加工螺纹表面光度好,螺纹尺寸非常稳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缺点当镀层磨损后零件表面光度下降,螺纹有超差现象,丝锥易断。

(3)TG高钴丝锥单价每只80元,加工数量在80件左右。单件产品丝锥加工成本1元左右,优点高钴材料耐磨度提高,加工数量提升,成本下降比较大,生产效率有所提高。缺点是普通四刃丝锥排销不好,一旦夹销丝锥易发生崩刃,出现乱牙现象。稳定性差。

(4)远东粉末高速钢丝锥单价80元,加工数量也在80件左右。单件产品丝锥加工成本1元左右,优点粉末高速钢材料密度提高,耐磨度增加,成本下降比较大,生产效率有所提高。缺点同TG丝锥一样,普通四刃丝锥排销不好,一旦夹销丝锥易发生崩刃,出现乱牙现象。同时丝锥易从根部断裂。

(5)哈尔滨量具厂普通丝锥,价格24元每只,加工数量根据不同批次产品数量差异比较大。单间加工数量从10件产品到40件不等。稳定性差。单间产品丝锥成本从1元到2元不等。优点是丝锥价格便宜,采购方便。缺点稳定性差,加工质量不高,螺纹尺寸稳定性差。

通过对选购的五中丝锥试加工,从成本角度来看,距离我们的要求还有距离,但是通过试加工我们对各种丝锥的优缺点了然一幕。首先日本和韩国的两种丝锥材料和国内的基本相同,但是由于采用的结构不同,丝锥前端带15度斜面,在切削时前端的刃口和浅牙部位相互结合,分阶切削,分担了切削力。同时前端特殊设计的螺旋沟槽,籍以旋转推送切削從孔的下方排出。这种丝锥学术名先端丝锥,由于先端丝锥具有旋转排除切削之功能,除可保持沟槽清洁以减小切削抗力,并能避免因切削堵塞而造成的螺纹乱牙,同样材质,先端丝锥的强度和耐用度是普通丝锥的2-3倍。

TG的高钴丝锥和远东的粉末高速钢丝锥,材料优于普通丝锥,材料的韧性和硬度都非常好。 对加工高硬度零件,优势非常明显。相比普通丝锥,加工的尺寸稳定性好,单间加工数量多,同时可以加工普通丝锥不能加工的零件。

通过对比,虽然选用的五种丝锥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下浮。但是距离单位的成本控制目标还有距离,通过各种丝锥试加工,为我们拓宽了思路,在咨询专业厂家后,我们大胆的制定了丝锥解决方案:

革新方案:我们选取材料牌号,寻求专业厂家按照我们提供的材料排号,按照我们设计的丝锥结构定制专用丝锥。

通过与专业厂家沟通咨询后,对于这种设想,刃具厂家对这种新结构(先端丝锥目前国内只有合资品牌企业生产)非常感兴趣,同单位签订样件制造协议,开始制造。

4.实施与验证

在和专业刃具厂家沟通后我们对丝锥的材料进行规定,选取的丝锥材料为高钴钢,钴含量0.8。丝锥结构采用先端丝锥的形式,刃口部位宽4mm.三刃丝锥。我们与刃具厂签订开发协议,由刃具厂按照我公司提供的图纸和材料进行加工。

第一批制造的丝锥共有7个成品,在丝锥到货后我们安排加工人员立即进行试加工。定制的专用丝锥单价70元,每件加工的数量在300件左右,螺纹广度和尺寸非常稳定,每个产品的丝锥成本降低至0.2元左右。成本大大降低。

按照计划安排,分厂按照与与刃具厂签订的协议,二批定制了50高钴专用丝锥。对不同转速下丝锥的使用寿命进行测算。优化加工参数后。在转速300转/分情况下,这款专用丝锥的加工数量可以稳定维持在300件以上。生产节拍每天800件以上,彻底解决生产节拍和成本控制的问题。

5.总结

通过对先端丝锥的使用和革新后,使本单位对新产品、新工艺的使用有全新的认识。同时单位对钢件,高硬度材料的加工攻丝有一定的技术储备。通过技术总结和推广,在今后的钢件加工中,形成以下几点宝贵的经验:

(1)先端丝锥在加工通孔螺纹、超长螺纹、难加工材料时优势非常明显,其优越的排削性能更易于保证零件质量。

(2)高钴材料在热锻件、热处理材料时,有良好的切削性能,易于达到工艺要求。

(3)在今后的新品试验过程中,要勇于试验新材料,新工艺。拓展思维,大胆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推陈出新,一定可以在新品实验过程中另立新杆。

攻关项目 篇12

进入2016年, 中国移动Vo LTE商用进程快马加鞭。自2015年8月17日在杭州打响Vo LTE商用第一枪开始, 半年多的时间内, 除了少数几个省份之外, 中国移动在大多数省份已开通Vo LTE商用/试商用服务, 当前累计开户用户已达数百万, 商用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是目前Vo LTE商用用户最多的省份。

上半年实现260个城市商用

今年世界移动大会 (MWC2016) 期间, 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表示, 中国移动当前已经实现100个城市Vo LTE的商用, 今年上半年要实现260个城市商用, 全年计划发展3000万Vo LTE用户。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移动Vo LTE的商用之路, 克服了多方面的压力与困难走到今天, 颇为不易, 当前距年中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 中国移动要实现260个城市范围内的Vo LTE大规模商用, 挑战不小。

在用户和终端战略上, 中国移动早已有明确的规划和布局, 2016年第三季度全面实现Vo LTE业务自动开通, 后续只要用户手中的4G手机支持Vo LTE, 就会自动开通Vo LTE业务。另外, 在去年年底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 中国移动也发布了2016年终端战略, 今年全年将销售1亿部支持4G+ (同时支持Vo LTE和载波聚合功能) 的4G手机, 后续上市的各厂商4G手机需支持Vo LTE功能才能获取中国移动相关补贴。Vo LTE电话的接通时间从过去的6~8秒缩短到2~3秒;Vo LTE的应用还让4G高清视频通话成为现实。所以, Vo LTE的业务体验也变得更加容易被最终用户感知。

在移动集团及各省公司看来, 现阶段尽快提升Vo LTE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乃是重中之重, 一旦用户体验不好, 对中国移动长期以来打造的优质网络和优质服务品牌形象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据了解, 中国移动近期放出“大招”, 启动“百日会战”, 重点进行Vo LTE业务质量攻关。目前, 中国移动已经联合华为、爱立信等多家供应商在现网进行了大量网优工作, 取得初步进展。

Vo LTE规模商用面临重重挑战

Vo LTE网络部署与商用是近年来中国移动最大的动作之一, 几乎涉及到中国移动这张全球最大规模移动网络上各个层面的网元与系统, 其复杂性不言而喻。

2014年年中, 中国移动开始在杭州、南京、广州等地启动Vo LTE外场试点, 到今天实现小规模商用, 耗时近2年的时间。在业内人士看来, Vo LTE规模商用的困难不仅在于建设阶段的复杂, 更加关键的是全网联动的网络调优工作, 这是摆在中国移动面前的首要挑战。

中国移动集团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经过网络层面的快速建设与相关系统 (如业务平台、支撑系统等) 的快速改造, Vo LTE网络初步具备商用能力, 但网络系统侧、终端侧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包括全网协同优化、异厂家设备互通问题、终端缺陷等挑战, 以及参数配置待优化等零散问题。

攻关Vo LTE业务质量

为解决上述严重阻碍Vo LTE大规模商用的难题, 2016年3月开始, 中国移动启动了“百日会战”, 重点进行Vo LTE网络质量和业务体验提升攻关, 希望到2016年6月底, Vo LTE网络质量可满足成熟商用要求。

具体而言, “百日会战”最终希望达到的目标是, 在几个月内, 聚焦解决影响客户感知的共性问题, 攻克阻碍大规模商用的难题, 同时清理配置优化零散类问题;面对动态变化和不断发现的新问题, 创新方法, 快速解决端到端问题, 总结案例及各类方法;利用完善的信令监测手段, 对典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形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一篇: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下一篇:体育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