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攻关(精选10篇)
模式攻关 篇1
摘要:为了破解基本农田灌溉条件不完善、小麦增产不明显的难题, 自2011年起, 陕西省蓝田县农技中心开展了对旱地小麦旱作节水增产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对示范区旱作节水设施不断进行升级和改造, 初步形成了以半固定式喷灌为核心的旱作节水增产新模式。
关键词:旱作节水,模式攻关,半固定式喷灌
近年来,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农技中心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 狠抓技术培训与关键技术普及, 在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及增产模式攻关研究的同时, 积极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真正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充分发挥新型合作经营组织在粮食生产中的示范作用。但随着土地资源的逐年减少,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变, 粮食生产规模化的不断提高, 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和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逐渐成为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1 陕西省蓝田县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1.1 农户数量逐步扩大
据农业部门统计, 目前全县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45户, 各类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31个, 总面积10 400亩, 社员人数达0.36万余人, 辐射带动5万农户。
1.2 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的开展情况
蓝田县耕地面积73.5万亩, 80%的耕地为旱地。水资源不足是制约该县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且旱塬地势不平整、灌水成本较高、效率低。自2011年起, 蓝田县农技中心逐步开始应用塑料蓄水罐, 示范推广移动式喷灌技术。2014年, 蓝田县实施关中旱地小麦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 对旱作节水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 增加了过滤装置和施肥设备, 可实现水肥一体化作业, 初步形成了以半固定式喷灌为核心的旱作节水增产新模式。
项目区属于骊山南麓丘陵沟壑区, 灞河二级阶级。该地区地下水蕴藏较为丰富, 水位埋深100~240m左右, 单井出水量达到32m3/h, 水质良好, 适合发展节水喷灌。杨村项目区原灌溉模式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模式, 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 随着农业成本不断增高、大水漫灌导致种植成本大大增加, 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实现项目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柴寨村原为半固定式喷灌, 由于加压泵、出水设施及部分管道等损坏严重, 已无法继续使用, 工程实施后将继续发挥应有的效益。因此, 结合项目区农业种植特点, 确定项目区灌溉形式为半固定式喷灌。新建杨村半固定喷灌工程1处, 改低压输水管道为高压管道, 安装出水桩32个, 铺设输水管道380m, 喷头、支架、快接、软管等3组, 潜水泵、启动柜、施肥罐、网式过滤器、离心式过滤器、电子调压阀各1个。恢复柴寨村半固定喷灌工程1处, 安装和维护了出水桩, 配备了喷灌设备, 继续调研和推广微喷技术, 示范微喷带开展冬灌。采购田间小气候监测系统, 对示范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降雨量、蒸发量、风力、风向等指标进行监测, 同时建立小型病虫害监测点一个, 购置孢子捕捉仪、杀虫灯等仪器, 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
2 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的实施效果
该模式经过连续3年的应用效果显著:2012年县农技中心自测旱作节水示范区平均亩产434.26kg, 较当地大田平均亩产增产182.8kg, 增幅达72.7%;2013年专家组实测平均亩产466.82kg, 较当地大田平均亩产增产208.39kg, 增幅达80.06%;2014年专家组实测亩产507.1kg, 较当地大田增产259.87kg, 增幅达105.1%。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保军、张睿教授等5人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蓝田县旱地小麦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工作措施到位, 技术实施有效, 在旱地小麦节水增产模式攻关中处于先进水平, 为同类型区小麦旱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3 主要工作措施
3.1 组织领导到位
为加强对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项目的领导, 蓝田县农技中心成立了“蓝田县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小组”, 农业局局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技中心, 具体负责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的组织实施。
3.2 工作措施到位
县农技中心作为项目实施单位, 成立了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专家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蓝田县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方案》、《蓝田县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技术方案》, 聘请相关专家做了详实可行的工程设计方案和预算, 筛选出有资质的企业为施工单位, 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施工。
3.3 监督指导到位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专家组严格监督指导材料质量、管沟开挖、灰土夯实、管道安装、试压、过筛回填等关键环节, 并带领技术指导人员在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和施工监督, 在施工具体环节负责验收并签署书面阶段验收意见书。
3.4 关键技术到位
自2012年来, 蓝田县农技中心连续开展以旱作节水增产模式为重点的节水灌溉模式示范、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氮肥后移不同时期不同用量试验、以及旱作节水小麦播期播量试验, 筛选出适宜示范区的小麦品种中麦895、中麦175两个;总结出小麦宽幅播期、适期早播、增加播量、配方施肥等技术, 并及时转化应用于旱作节水增产模式。
3.5 宣传培训到位
县农技中心邀请省小麦高产创建专家张睿老师集中对县、乡技术指导人员和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村农户代表进行了培训。同时包村技术指导员在关键农时季节对示范户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指导。在示范田组织召开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项目现场会及各级领导莅临示范区检查指导时, 县农技中心都邀请县电视台全程进行报道, 为项目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4 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的经验
4.1 整合资源, 多方协作, 加强组织领导
在资金有限和基础设施较差的情况下, 县农技中心把高产创建和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监测场建设等项目进行整合, 统筹规划, 分项实施, 重点向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和百亩攻关田倾斜, 共同打造精品。同时成立了蓝田县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领导小组, 负责模式攻关活动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技术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 副组长由农业局局长和项目所在镇镇长担任, 财政、水务、农综、国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负责项目的落实和实施。
4.2 注重培训, 观摩取经, 提高业务水平
为了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 农技中心采取各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 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保军老师传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选送业务骨干参加省农干校粮油班进修等。为了搞好旱作节水增产模式攻关项目, 县农技中心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赴户县、蒲城、澄城等地观摩和学习微喷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开阔了视野, 更新了知识, 提升了指导生产、探索旱作节水技术的信心和决心。
4.3 深入基层, 倾情服务, 开展技术指导
农技中心注重农情调查和信息服务, 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依据。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农情调查和技术指导, 解决群众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4.4 重点培育, 不断创新, 新型主体参与
在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及增产模式攻关研究的同时, 农技中心积极培育新型粮食经营主体, 充分发挥新型合作经营组织在粮食生产中的示范作用。工程建设中, 蓝田县杨村粮食专业合作社全程参与, 不仅进行了种子、配方肥、机播补贴, 组织专业机防队开展化学除草、一喷三防等, 采购田间小气候监测系统, 购置孢子捕捉仪、杀虫灯等仪器, 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项目建设好后, 交付给合作社管理维护和使用, 保证了灌溉设施和监测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雷波.我国北方旱作区旱作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07) :55-61.
[2]李桂娥.浅析我国喷灌技术的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4) :416-417.
[3]王新泽.喷灌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甘肃科技纵横, 2007, (02) :74-75.
[4]陈红娥, 宋斌, 李能明.推广旱作节水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 (24) :21-22.
[5]徐秋英.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工作概述[J].北京农业, 2013, (30) , 221-222.
模式攻关 篇2
一、政府重视,提早安排
为了做好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榆树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农业、农机、气象等各涉农部门专家会议,根据全市水稻生产特点和主要制约水稻产量的因素,专家们各抒己见,提出切合实际的宝贵建议,确定攻关模式为:水稻钵盘机械育苗机插秧保护性耕作的栽培模式。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水稻增产增效方面下功夫,二是保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从而确保全市粮食长期稳定增产。
二、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成立以主管农业副市长任组长的协调组,每个示范点都成立了专家技术指导小组,确保抓好每个点的落实,组织合作社和攻关大户要充分做好育秧、整田、机械、劳力、肥料准备等生产基础性工作;专家技术指导小组深入示范片加强技术指导,关键时节要驻点指导;工作小组要负责全市示范片考核工作,并强化关键技术服务指导。
三、加大扶持,保障实施
2014年新建了11个水稻催芽车间,全市水稻催芽车间达到13个,基本可以满足水稻连片区域水稻浸种催芽。水稻钵盘育苗机插秧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新技术,各示范点需要引进一些新的设备,如钵盘要更换特制的,播种机、插秧机要与钵盘配套,搅浆机是保护性耕作必备机械,政府通过补贴方式为示范点购进了专用钵盘、搅浆机、播种机、插秧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加强调度,搞好宣传
一是关键生产季节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汇总上报。群策群力,共同围绕模式攻关和高产创建开展工作,努力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二是全方位搞好宣传工作。在关健生产环节组织召开大型现场会,使农民对这些新技术能够看得到、学得着。并请电视媒体进行宣传和报导,扩大推广范围。
模式攻关 篇3
江西省新建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 是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之一。在省厅、市局的大力帮助和精心指导下, 以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为契机, 以测土施肥、沃土工程等八大推广技术集成为核心, 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取得了全年单产、总产“十连增”的好成绩[1]。
1 注重测土配方施肥
2013年初, 在全县18个乡 (镇) 进行了土壤测定, 对酸性比较重的土壤进行肥料配对, 共推广测土施肥面积为7.1万hm2, 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8.9%, 应用配方肥为2.31万t, 缓解了土壤酸性过重对种植粮食逆致生长局面。
2 推进沃土工程
2013年自筹20万元采购红花籽免费分发给农户种植, 提高了农民冬种积极性, 全县红花种植面积增加近0.67万hm2。结合机收粉碎水稻秸秆, 实行一次性全部还田, 进一步改良土壤结构, 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疏松土壤吸收养分, 缓解土壤板结, 冲减过量偏重用化学肥料, 保存了土壤层肥力。
3 开展全程机械化
创建8个千亩县级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科技攻关示范区。各乡 (镇) 建立百亩示范片或十亩样板攻关田13个。核心示范区机耕、机插、机防、机收面积达100%。省直农场率先实现机耕、机收达100%, 机防和飞防达80%。直到2020年全县实行普及机械化种田, 节省时间, 缓解了劳力, 农民可从事第二产业, 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4 启动石灰增粮行动
2013年新建县在晚稻生产中启动了“三年一实施, 五年一轮回”的石灰增粮行动, 按早稻施450~750 kg/hm2、晚稻施375~450 kg/hm2石灰, 在创建点进行66.67 hm2示范, 并广泛建立试验田跟踪监测。施用不同量石灰试验田测产, 单产提高180~420 kg/hm2, 并为水稻生长创造良性土壤生态环境。
5 展示高产优质品种
建立超级稻千亩示范区7个、百亩核心区21个。对高抗、优质、稳产表现突出品种进行示范、核心推广展示, 展示品种早稻20个, 分别是荣优463 (CK) 、五优301、欣荣优5号、淦鑫203、荣优9号、荣优608、优I608、陆两优98、鄱优364、五优21、早丰优402、株两优606、株两优4024、威优156、先农29、株两优35、陵两优7108、优I2058、陵两优942、中早35 (CK) ;中稻10个, 分别是Y两优I号、Y两优2号、深两优5814、皖稻153、Y两优9918、广两优香66、丰香优四号、丰香优一号、黄华占、两优培九 (CK) ;晚稻20个, 分别是岳优9113 (CK) 、湘丰优华占、天优998 (CK) 、五丰优T025、泰优淦3号、泰优淦398、吉优268、天丰优101、荣优225、荣优华占、欣荣优2498、天优T025、科优6418、中9优3385、中佳3号、五优622、益优918、深优957、江四优207、佳优617, 全县新品种年更换率31%, 良种覆盖率98%。
6 推广早稻集中育秧
由于当前劳动工价比较高, 各家各户田块松散不集中, 降低劳动成本, 农民习惯上, 在早稻种植上采用直接播种, 产生很多弊端。春季江西鄱阳湖地区低温、寒潮恶劣天气下常发生烂秧现象。为了缓解这种现象, 2013年新建县实行了统一播种、统一管理, 提高了秧苗素质, 保证了大田基本苗, 为全县高产打下扎实基础。经县财政局、农业局联合核实, 全县集中育秧面积965.75 hm2, 育秧主体1 611户。预计, 到2020年全县逐步完成以村级村委会为单位集中连片育秧。
7 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
建立千亩统防统治绿色植保攻关示范区7个、百亩攻关示范片21个。象山镇、流湖乡核心千亩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示范片, 全部采用打超级送嫁药, 安装太阳能诱杀灯、性诱捕虫器, 机械化喷射生物农药防治等系列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连片集中管理, 控制病情。主要做好以下6项防治:一是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 主要抓好叶稻瘟和穗稻瘟防治;二是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当田间出现病斑时, 立即施药防治;三是纹枯病的防治:防治最佳时期为孕穗期;四是稻曲病的防治: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 防治时期应抓住孕穗期或抽穗期;五是稻飞虱的防治:主要栖息在稻丛基部, 吸取植株汁液, 使水稻植株变黄, 影响产量防治;六是稻螟虫的防治:稻螟虫为害水稻后造成枯心或白穗, 要加强防治。通过开展6项举措, 防治效果显著[2]。
8 应用水稻防衰技术
为确保粮食的稳定增收,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的新建县, 继续在全县示范推广水稻防早衰技术, 通过叶面施肥消除水稻因后期缺肥产生的早衰现象, 帮助农民进行叶面施肥。2011年,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杨世基在江西省调研时肯定了江西省喷施叶面肥防止水稻早衰技术, 并建议向南方几个省份双季稻主产区推广, 保证两季稻都能增产。通过在水稻生长后期叶面施肥, 延长了作物功能叶和根系的寿命, 再对晚稻穗期喷施一次喷施宝或磷酸二氢钾溶液, 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3,4]。综合应用磷酸二氢钾、硅肥、喷施宝等叶面肥和作物生长调节剂技术, 全县应用面积6万多hm2, 保障了水稻后期正常落色不早衰, 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摘要:为实现“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的目标, 新建县以测土施肥、沃土工程等八大推广技术集成核心, 大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取得了全年单产、总产“十连增”的好成绩。
关键词: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推广技术,江西新建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开展粮食增产模式重点科技攻关[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2 (11) :3.
[2]王海权.江西推广水稻防早衰技术[N].农民日报, 2011-05-18 (6) .
[3]王瑜.集中力量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全力促进粮食继续稳定增产[N].农民日报, 2012-11-27 (1) .
书面表达攻关要略 篇4
以作文The ways of communication为例。
要点:1.人们交流的途径有许多种,如讨论、写信、打电话、使用网络等。
2.请陈述你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一、精雕细琢审题法
提笔捉刀之前,一定要仔细审题,明确出题意图,确定写作方向。首先应确定文章的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再确定人称、时态等,做到有的放矢。切忌天马行空,随意发挥。人称与时态若自由跳跃,会使读者如雾里看花,不知所云。如在本例文中,通过要点与提示,不难判断,该书面表达是半开放式的议论文,即既有要点,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因此,文章可以采用第一人称一般现在时,两段式:第一段介绍人们交流的各种方式;第二段陈述自己的选择及理由。
二、各显神通扩句法
1.要点的提示中,或用单词,或选词组,或在表达中以符合母语的表达习惯而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份。因此,当务之急,是在这些词或词组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八仙过海,扩词成句,再围绕中心,适当修辞补充。例如:讨论(单词)一进行讨论(词组)一其中一个方法是进行讨论(句子)一其中一个方法是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我们能够自由交流各自的观点(修辞)。用同样的方法,把写信、打电话、使用网络等补充成完整的句子。
2.文章属于半开放式,所以,自己的选择和理由也应表达清楚。如: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面谈。
理由一:我能自由表达。
理由二:我能感受别人的想法。
理由三:我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更利于自己被更好地理解。
走好了这一步,接下来的一步才会水到渠成。
三、言简意赅缩句法
有人说,中文的表达犹如一串葡萄,修饰词堆砌在一起,让人目不暇接,分不清主次。而英文的表达犹如开屏的孔雀,主次分明,修饰词往往放在后面,华丽的犹如开屏的孔雀。因此,在英文的表达过程中,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辨别迷障,抓住核心,去伪存真。首先应明确表达某人做某事,或某东西怎么了,再润色。例如:我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更利于自己被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核心是我被更好地理解。可以这么说:I can make nayself botter undcmtood with the help 0f body language,
四、穿针引线连词法
文章写到这儿,已是有血有肉,只是内容显得有些松散,缺了句子的连贯、段落的衔接和文章的层次。用什么来穿针引线,搭起文章的框架结构呢?——连词。连词运用适宜,可以使文章承接有序,过渡自然。如例文中陈述的交流方式及自己选择的理由,属于递进关系,可选用连词also,besides,what's more,meanwhiIe…段落之间可用personaIly,in one's opinion,as far as one is concemed来表达过渡关系,承上启下。这样,文章结构就会显得紧凑,有层次感。在阅读的过程中,令人回味无穷,而不是单一的流水帐,平铺直叙。
五、首尾呼应成文法
文章基本上已是靴子落地。如果能在文章的起始之处开门见山地点题。在收尾时恰到好处地总结,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整篇文章会生动鲜活起来。如例文以There arc various ways for us middle school studcnts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起笔,以Onlyintlisway canwe share opinionswellwith each otller收笔,即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模式攻关 篇5
关键词: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经验探索,安徽肥东
农业部于2015年2月4日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的文件,文件指出各地要积极组织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要创新思路、集中力量、攻克难点,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挖掘粮食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随后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合肥市农业委员会相继出台了几份关于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相关文件。肥东县严格按照省、市农委相关文件要求,积极组织、精心规划、认真实施,作为项目实施单位肥东县农业委员会制定了《肥东县2015年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项目领导组、技术指导组,强化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的实施。
2015年作为该项目实施的第一年,肥东县建立了省级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示范村和示范家庭农场各2个,分别为包公镇示范片、石塘镇示范片;民族乡高塘村、长临河镇全胜村及肥东县陈伟家庭农场和肥东县王为刚家庭农场。省级备案的示范片(村、场)面积为3 055亩。同时为扩大示范效果,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示范创建工作,在省级示范片和示范村内增添了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创建主力军的5个示范点,新增面积为1 400亩。另外根据市农委要求,在长临河、桥头集、撮镇、石塘、店埠、梁园、杨店、八斗等11个乡镇建立15个市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单元,示范面积2 850亩。
1 项目成效
1.1 示范片(村、场)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片(村、场)水稻产量分别为:石塘镇攻关片611.9kg/亩、包公镇攻关片的有机稻346.1kg/亩;长临河镇全胜村619.9kg/亩、民族乡高塘村的稻虾共生的水稻353.2kg/亩;肥东县陈伟家庭农场的水稻均产为617.3kg/亩、肥东县王为刚家庭农场的水稻为615.3kg/亩。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片(村、场)和在省级示范片和示范村内增添的示范点水稻平均产量为576.8kg/亩,较当年全县水稻预估单产增产70.3kg/亩,增产率为13.9%。15个市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单元水稻平均产量为603.3kg/亩,增产96.8kg/亩,增产率为19.1%。
1.2 示范片(村、场)生态效益显著
示范片(村、场)推广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轻型栽培、秸秆还田、控释肥、有机肥、节水灌溉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综防等技术,改进施肥、灌溉及病虫害防控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化肥、农药及水资源等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减少了农业投入品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粮食可持续发展。
1.3 示范片(村、场)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召开技术培训会、现场观摩会及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宣传报道,促进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改变农民种植习惯,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1.4 示范片(村、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通过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示范带动全县粮食稳步发展,促进了全县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推动粮食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了主要农作物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领导小组,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县农委主任、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谋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确保项目规范操作和实施成效。同时,成立以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为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项目组织实施等工作。
2.2 培育创建主体
以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核心组织,深入推进创建活动转型升级。加大创建主体引导和培育力度,2015年全县有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5个涉农公司参与了创建活动,使示范片(村、场)生产经营规模的组织化程度达到75%以上。
2.3 抓好示范片(村、场)建设
选择农田基础条件较好,工作基础扎实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作为实施主体,加强农田基本条件建设,按照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的“五统一”技术路线,着力建设集中连片的百亩示范片(村、场),并结合“三推”和“三节”技术加强示范片(村、场)建设。
2.4 做好服务宣传
在县农网和当地报纸上公告关于申报2015年省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相关事宜,动员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项目建设,经过专家评审确定实施主体后,及时在县农网和报纸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在粮食绿色增产创建关键时期,通过省、市、县农网和报纸宣传报道绿色创建工作,并组织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到示范片(村、场)进行观摩学习。
2.5 带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针对全县水稻品种多杂乱、农村劳动力匮乏、缺水易旱、中低产田较多、水肥药等资源利用率低、自然灾害频繁等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全县推广了水稻优良品种980余t、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水稻集中育秧面积0.42万亩,覆盖机插秧面积35万亩;水稻油菜秸秆还田面积143万亩;在水稻方面推广有机肥、控释肥、配方肥及叶面肥等新型肥料约28 500t;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45万亩以上。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化肥、农药及水资源的利用率。
2.6 促进产销衔接
在项目区连片种植优质水稻品种7.5万亩,与国家、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中粮集团、合肥市新禾米业有限公司合作,实行订单生产,加价0.2元/kg回收稻谷。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科农工贸一体化的格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大推动了肥东县粮食产业化进程。
2.7 大力推广增产增效新技术新模式
将现有成熟的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优化技术路线,集成推广一批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增产、增效、抗灾关键技术模式。在水稻上推广集中育秧培育壮秧,机械化育插秧,合理密度插足基本苗,秸秆机械粉碎腐熟还田,施用有机肥、控释肥、叶面肥和配方肥,采取基肥深施和氮肥后移,浅湿干间歇灌溉,双向调整播种期御防水稻高温热害,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技术。
2.8 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示范创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每个示范片都有农技人员负责全程服务,开展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四情”监测;关键农时季节,农技人员实行驻点指导,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农网、手机短信、技术明白纸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大增产增效技术宣传指导力度。围绕项目的实施,共举办培训班36场(次),培训农民学员4 500余人(次),印发技术明白纸20万余份,召开现场观摩会11场(次),群发手机短信5 000余条。
2.9 强化绩效考评
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建主体进行绩效考评,考核结果作为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考评主要内容为:示范片建设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关键技术落实程度、产量情况及档案资料等。
2.1 0 规范项目及资金管理
一是规范项目操作程序。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组织申报。经实地考察论证,由专家评审组综合评比,择优立项,评审结果予以网上公示,做到项目公开、公平、公正、规范操作。二是示范片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技术方案、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方式、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档案。由专人负责做好有关文件、方案、培训、记录、图片映像、测产结果和工作总结等资料归档立案工作。四是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项目资金审核与督导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规范、安全使用,严格资金使用范围,严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围支出。
3 经验总结
3.1 政策扶持,领导重视是项目实施取得成效的基础
农业部要求各地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安徽省农委、合肥市农委先后安排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同时肥东县整合现代农业发展、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农技推广等方面的资金,向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单元倾斜。在政策扶持的前提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技术指导组,明确了任务、强化了责任、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3.2 依靠创建主体,加强合作是项目实施取得成效的保障
选择工作基础扎实,参与积极性高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实施主体,加大引导和培育力度,加强合作,提高实施主体的科技素质,调动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关键时期进行集中培训和指导,依靠创建主体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3.3 因地制宜,主推关键技术是项目实施取得成效的关键
肥东县耕地面积约177.8万亩,2015年全县种植水稻面积约108万亩,水稻种植受缺水易旱,中低产田较多等自然因素制约,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为了保证项目能顺利开展、取得成效,肥东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主推关键农业技术,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4 探索思考
4.1 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必要性
一是随着我国粮食连年增产,资源被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农业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束缚和资源制约,使得耗资源、耗投入品、耗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继续,现在必须要走一条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随着国内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粮食需求增长,粮食安全越来越受关注,加上国际粮食贸易量有限,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必须依靠国内粮食产量解决吃饭问题。三是随着国际粮食收购价格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我国农业竞争力渐渐减弱,必须通过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广高产高效的技术模式,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
4.2 进一步完善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实施
模式攻关 篇6
(1) 增产能力突出, 增效明显。虽然今年巫溪县4—6月遭受了长时间阴雨寡照灾害, 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大发生为害, 但巫溪县结合马铃薯高产创建, “薯/玉”套作大面积推广成熟技术面积达到6760 hm2, 平均667 m2产量仍达1518 kg, 较非示范区增产568 kg, 增率59.8%, 商品薯率86.9%。平均667 m2产量千亩核心片达2000.8 kg, 较非示范区增产1050.8 kg, 增率110.6%。示范区马铃薯新增总产5.76万t, 新增总产值8064万元。
据田间实测, “马铃薯/玉米”套作机械化攻关试验平均667 m2产量2212 kg, 较非示范区增产1262 kg, 增率132.8%, 其中核心攻关试验田达2435 kg。辐射带动万州、巫山等区县马铃薯机种机收面积达367 hm2。
(2) 引进筛选出高产优质新品种。初步筛选出兴佳2号、中薯5号、中薯19号、丽薯6号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 有利于解决当地长期以来品种单一、品种与市场需求不配套的问题。
(3) 初步完成了全程机械化生产设备选型。通过作业效率测试, 结合产量、结合地块确定以黄海金马304拖拉机、IGQ-150旋耕机、2MB-1/2播种机、4U-60收获机、3WZ-25机动喷雾器为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械。
模式攻关 篇7
1 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基本情况
根据昌图县土壤、气候特点和粮食生产实际, 在开展增产模式攻关项目上, 昌图县有针对性的设置试验项目, 分别建立试验田、攻关田和示范田, 以“三田”为主攻方向, 重点突破粮食增产瓶颈, 分层次推进模式攻关工作。示范地点选择在土壤条件好、交通便利、示范带动强的镇村。试验区内安排品种对比试验、种植密度筛选、氮肥不同施肥量进行试验、密度施肥量试验、大垄双行吨粮田栽培试验和等行密植吨粮田栽培试验示范。
1.1 昌图镇八家子村试验示范区
重点进行氮肥肥效试验和品种密度施肥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氮肥肥效试验选择纯氮11、13、15、17kg/667m2, 纯磷6kg/667m2, 纯钾7kg/667m2, 供试玉米品种是良玉99;品种、密度、施肥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选择3个主栽玉米品种, 种植密度分3个水平, 长效肥施用量 (30-10-12) 分50、60、70kg/667m2。在八家子村进行旱区无浇灌条件播种试验, 4月23日播种, 将垄破开晾晒, 表层土壤干后, 播种覆土。雨后出苗与没有进行破垄晾干的对照田相比坏种率低, 出苗齐。
1.2 太平镇长胜村试验示范区
重点进行大垄双行吨粮田栽培试验。大垄宽度为118cm, 垄上双行播种, 小行距40cm, 大行距76cm, 保苗4200株/667m2。施优质腐熟农肥2000kg/667m2, 一次性侧深施长效玉米专用肥50kg/667m2作底肥;种植密度筛选试验。选择三个玉米品种, 在品种最佳推荐播种密度的基础上上浮设置三个密度水平。长胜村试验区采用抗旱坐水种, 在4月30日播种, 5月12日出苗, 整齐度好。
1.3 四面城镇廿家子村试验示范区
重点进行宽窄行比麦栽培试验。大垄宽度为118cm, 垄上双行播种, 小行距40cm, 大行距76cm, 保苗4300株/667m2;玉米品种对比试验。选取良玉99、东单6531、良玉918、铁研358等40个优良玉米品种, 种植密度为各品种最佳推荐播种密度。4月7日播种, 4月23日玉米出苗, 7月10日玉米抽雄, 吐丝授粉时躲过了伏旱, 籽粒成熟度好。
1.4 昌图县示范繁殖农场试验示范区
进行玉米深松栽培、秸杆还田等行密植高产攻关田栽培试验, 等行密植高产攻关田密度4200株/667m2, 一次性侧深施长效玉米专用肥65kg/667m2作底肥。
2 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2.1 秋翻整地, 做好前期准备
秋季对示范地块进行灭茬、深松旋耕、起垄、镇压保墒, 为播种保苗奠定良好的土壤基础。
2.2 选择优质品种, 做到包衣下地
通过试验示范, 示范片选用良玉99、良玉66、宏硕899、辽单1211、辽单565等早熟耐密高产品种。从秋季测产结果看, 增加播种密度是增产的主要因素。
2.3 适时早播, 做到机械精播
四面城示范片用精量免耕播种机在4月7日开始播种, 通过适时早播, 苗齐苗壮, 躲过春旱和伏旱, 为推广适时早播提供了科学依据。
2.4 配方施肥, 实现节本增效
昌图县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肥力不高, 项目示范片根据测土数据、产量指标确定具体配方施肥指标, 同时施优质腐熟农肥2000kg/667m2。
2.5 统防统治, 实现玉米螟绿色防控全覆盖
示范区采取田外利用白僵菌封垛、田内释放赤眼蜂的方法防治玉米螟, 降低玉米螟虫卵基数。两次释放赤眼蜂防治一代、二代玉米螟。
3 社会化服务机制落实
昌图县把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玉米模式攻关的主体, 落实标准化栽培技术, 提高规范化程度。吸收有实力的农业公司作为技术服务主体, 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4 项目取得的成效
9月27日, 辽宁省省农委组织有关专家对昌图县玉米增产模式攻关进行了现场验收测产, 昌图镇八家子村、四面城镇廿家子村、太平镇长胜村、曲家镇曲家村示范片平均产量为925.59、923.16、929.19、925.99kg/667m2, 增产攻关示范片平均产量为925.98kg/667m2;昌图镇八家子村、四面城镇廿家子村、太平镇长胜村百亩增产模式攻关试验田平均产量为986.84、985.05、991.61kg/667m2, 百亩增产模式攻关试验田平均产量为987.83kg/667m2。昌图县玉米平均产量为728.2kg/667m2。增产攻关示范片产量比昌图县产量增加197.78kg/667m2, 增产21.36%;百亩增产模式攻关试验田产量比昌图县产量增产259.63kg/667m2, 增产了26.68%,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摘要:为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开展小面积试验研究, 增产潜力攻关研究, 增产模式大面积示范推广, 对高产高效技术进行大面积集成示范, 辐射带动周边大面积均衡增产。
“公关男”更要攻关 篇8
巧攻客户关
刚入行时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也许是最难解答的问题, 很容易就会犯下自以为是的错误。亲眼见到过身边有朋友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以品牌传播专家自居, 恨不能把公关稿搞成最枪的广告文案, 因此试图在提案和项目执行中凭借专业经验强势说服客户。另一种, 则是“自以为不是”, 歪曲了“客户是上帝”的商界信条, 对客户的话言听计从, 为达到客户满意而变成傀儡般的执行者。结果呢?不是沮丧地感觉鸡同鸭讲、创意一次次被无情强奸, 工作变得不快乐, 就是矮人一头, 变成令人怀疑地可替代品, 毕竟, 公关人的智囊作用远比执行作用重要的多。
究竟怎样的姿态才是最恰当的?当我左右为难时, 一个任职于世界百强企业的朋友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你认为你服务的是谁, 你服务的是你所服务的企业?没错!但你服务的首先是我。我跟你一样, 需要通过出色的传播成绩来证明自己对公司的价值。我跟你又有所不同, 你只需要拼下项目就已经成功, 而我则需要向老板证明这笔宣传费用花费得是如何物超所值。良好的客户关系很简单, 其实只在于“你有没有站在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勤攻媒体关
经典的二八理论即使在媒体行业也屡试不爽。受众的注意力对于任何企业来说, 都是稀缺资源。少数的主流媒体攫取了绝大多数受众的注意力, 因而, 他们是如此强势。合作方式是否新颖有趣、执行过程是否顺利无碍都与媒体关系密不可分。对于公关人来说, 媒体是不亚于客户的重要资源之一。
对于公关人来说, 公私分明的观念在某些意义上是错误的。当我开始试着向媒体的朋友们伸出友谊之手后, 项目的执行竟慢慢地从媒体工作人员公式化态度导致的执行不便、状态不断, 变得渐渐轻松顺利。在中国, 情理法的前后顺序必须被公关人重视, 人情是件很玄的东西, 让我的公关生涯如获至宝。
猛攻创意关
犹记得今年世界杯期间卖力向客户推荐某主题事件营销时的情景, 没日没夜地思考, 在夜半梦中灵感乍现时跃然而起, 匆匆记录, 近乎癫狂。与媒体沟通过创意的可行性后, 十分给力地说服客户, 虽然最后被认可的执行方案相较于最初的构想, 多少打了折扣, 但受到认可与实现创意的快乐却是一种享受。也许, 这也是每个公关人最初的梦想。
梦想的泡沫容易被现实的风暴吹破, 就像入行越久越让人笃信的经验, 那是很可怕的误导, 熟悉的路径让人依赖, 无形地将很多新鲜的创意拒之门外;又像保守胆怯地令人绝望的客户, 无论你在他面前描画出如何光辉闪耀的蓝图, 他都不愿意承担一点点的风险, 你只能在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做好常规传播。
然而, 不试试就不会有机会。作为一个公关男, 我开始学习如何“保鲜”。对每个传播案, 都花费些时间去想一想, 有更好的想法吗, 有新鲜趣味的方式吗……即使最后没有被认可, 就当作是思维的一种发散性锻炼吧, 也许下个客户会很欣赏也说不定。不想沦为单纯的执行者, 就要有斩掉保守安逸这种惰性的决心和咬牙坚持的耐力。
当然, 做好公关男还需要在很多方面不断努力, 也许是因为斩断时受到的痛苦比较深刻, 因此当要为两年的公关生涯做个阶段性注解时, 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这些值得纪念的体会。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 不做总统, 就做广告人。而我却从广告业决然地迈步到公关业。当风拼命吹时, 我要制造出温暖的阳光, 如同阿波罗不着边际蛊惑人心的温柔耳语。
地理最后的攻关技巧 篇9
余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地理教师,南京市高三地理核心组成员,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阔卷专家组成员。
“文综”考试形式在高考中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尽管部分省级行政区实施了自主命题,尽管不同阶段、不同地区“文综”试卷的呈现形式与风格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看,组成“文综”的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试题相对独立(有时不同学科试题会共用情境材料),地理学科试题的独特性表主要现在,其一,“文科”中的“理科”,地理学科兼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其二,图像、图表材料丰富,所提供的试题情境材料形式多样,很多信息隐含于图表之中;其三,系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强调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四,阅卷以“睬点给分”为主要方式,答案的客观性相对较强等。综观全国及地方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可以看出其主要特点表现在,试题考查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强调应知、应会;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和时代特征,强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试题信息呈现多样、多元,强调信息的提取、加工与运用:试题设问为限制性的“开放”,强调针对性答题等。从题型上看,“文综”试卷主要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综合分析题)形式呈现。本文将与同学们一同探讨如何通过复习和训练来突破地理学科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复习效果。
壹掌握不同模块知识特点,构建知识链
地理学科的测试涉及三个必修模块和部分选修模块,知识面广、内容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线索”,以适合自己理解的方式形成知识链(必修模块内容为例)。首先,我们应了解三个必修模块的主要特点。高中地理的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结构各有特点,模块1中以“运动”为主线的内容,包括地球的运动(公转和自转)、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的原因、大气运动的规律、大气运动的影响或结果)、岩石圈物质的运动(地表形态形成的内外力)、水的运动(水循环、洋流的运动)等。这些内容是自然地理的重点,有些内容还是难点。“地理环境特征和规律”主要内容为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这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规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生物”为例展开研究,这里隐含了生物圈的概念,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就是关注物质的循环、能量的传递。模块1的内容强调了以人——地关系的视角看待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从正、反两个方面展示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即“人——地”关系,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可以看成是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联结的纽带。“束人之行,协调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内容的核心思想,内容以人类的生活、人类的生产、人类的发展为主线展开,必修2中的人口发展模式、中心地理论、工农业、交通区位论等基本原理,考生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具体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案例结合,如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等。“因地制宜,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模块3的核心思想。模块3强调区域的开发、利用与整治,与传统的中学区域地理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更加突出了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规律总结,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运用地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模块3还包括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对“3S”技术的应用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给予了一定的要求。
在理解不同模块知识内容特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考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构建知识链,如图1所示,洋流的分布。
贰整理重点专题内容,学会归纳
在高三第二学期复习过程中,由于考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观念、原理和主干内容的复习,要学会归纳、提炼与整理。如气候特征的比较和描述,关于任何气候的描述或比较,主要关键点抓住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大或小(终年高温、终年严寒、明显的季节变化等);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大或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等);在进行两种气候数值的比较时,得分点主要在以上这六个方面。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时,尤其要抓住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而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往往针对特殊区域还要抓住另外一些气候要素光照(太阳辐射)、风、云等。如在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抓住“高寒”这个关键词,具体描述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如在描述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时,抓住的三个核心词是:严寒、干燥、烈风。再如主要气候类型的判定,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无论给的资料是文字材料、表格资料,还是曲线、柱状图,都要具体分析出相关月的气温值、气温年变化,年降水量及年降水变化。而判定气候类型的关键点是8个字“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主要根据气温特征判断是热带、亚热带、温带还是寒带的气候。再根据降水特征判定具体是哪种气候类型。具体步骤:第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第二,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值,确定热量带;第三,根据降水量和季节分配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人文地理分析中,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四大主题密切相关,可联合进行分析。如“人口增长带来哪些问题”,主要是对其他三个方面的影响:资源(短缺)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破坏和污染、社会环境问题)加剧、发展(压力大)问题。而“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也是对其他三个方面的分析:人口问题(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问题(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发展问题(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再如“为什么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也是围绕另外三个方面分析:人口问题(人口数量过多)、资源问题(资源短缺令人堪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日益加剧)。
再如,农业专题中,核心为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首先把握两个角度,即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气象灾害)、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人均土地面积、工业基础等。进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时候,结合这
两个角度中的因素,突出重点即可。考虑农业区位因素时,应注意区分“主要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因素”。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把握。农业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于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获得农产品对人类的贡献;农业的不利影响,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而“某地农业的生产特征”,则主要从农业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进行概括。而“某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则主要思考角度围绕“发挥优势和特色、改造不利和不合理、科技化、生态化、提高经济效益”这五个方面展开。如(图2)所示,东北平原地区种植业发展方向。
再如归纳生态农业的共性,即为:因地制宜的优化农业结构,变单一种植业为农、林、牧、副、渔并举,甚至有农产品加工;实行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因地制宜利用新能源,如利用沼气、太阳能等。
叁合理安排训练,提高效率
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知识梳理外,考生还必须经过合理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考生应注意读懂题意、看清图示、注意联系、表述准确、心理调控等环节。
读懂题意,重视审题。高考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现代文、古文)或图表、数据、漫画等形式出现的,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学生必须注意训练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才能准确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审题由三个基本步骤,其一是找关键词,其二是读幢中心含义,其三是明确答题要求。
看清图示,找出规律。近年来,高考试题表现出图像、图表信息量较大的特点。同时,对地理图像、图表系统的考查也是地理测试的一大特点。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训练时,应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文字资料与答题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如统计图表的判断,首先要弄清楚曲线图、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不同统计图表的特点。读图时,要读清楚图表的名称、坐标(各矢量的含义、方向、大小等)、数据,并能够找出规律。
注意联系,整合信息。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把握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审题、答题过程中要对所给的信息和题目的要求全面把握,使得题目所给的信息、题目的要求与考生自己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建立广泛的联系,并且能够有效筛选,准确组织试题的答案。努力提高答题的质量。在可能的情况下注意创新和拓展。
思维有序,准确表述。对试题的信息材料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训练环节。因此,考生在复习迎考的最后阶段里,应该有意识地对自己思维过程的有序性、严密性加强训练,并且要把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在解题过程中,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准确。
以2010年江苏高考卷27题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图3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4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____。(4分)
主要审题和答题步骤;
第一步:浏览材料和题目,重点审问题。本大题主要考查的区域是青藏高原,具体结合青藏高原的降水和地形等基本材料,主要考查问题为:农业区位选择、能源、自然保护区。综合分析。提出各问题的关键点为:
(1)高原东南部“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区别于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模式)过渡发展带来的“问题”?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东南部“水能丰富”的“原因”?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为?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第二步:结合题目中的图文材料,提取有用信息。读材料一中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图,获取信息:高原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得到相关结论“东南部降水丰富;北蕊降水少”。读材料一中地形剖面图,获取信息:北纬30度附近剖面图看出东南部“地势崎岖,落差大”;北纬36度附近剖面图,看出高原北部“海拔均在5000米左右,起伏小”。读材料二,获取与问题相关信息“东南部河谷,四季温暖,降水较多”“高原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为高寒荒漠、高寒草原”。
第三步:综合分析问题和材料信息,找准答韪角度。(1)有关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可从农业的区位因素和“河谷”两个角度把握,则答题角度重点应强调“水”和“热”条件。高原北部海拔高。突出的农业类型,为高寒畜牧业。过度发展畜牧业。带来的是高原上的生态破坏问题。(2)高原北部降水少,但光照充足,得出主要能源为“太阳能”。水能丰富的原因应从“径流量大”和“落差大”两个角度分析。(3)关于“三江”是哪三条江。根据提示信息“澜沧江”,以及图中的河流分布图,文字信息“金沙江”为长江的源头部分,因而归纳另两条为长江、黄河。该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目的,可以根据文中“多条大河的发源地”分析,即为保护水源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第四步:言简意赅,规范表达。书写答案时力求做到准确、严密、有条理,字迹清晰、工整、无错别字。
第五步:注意事项。一是读图和提取资料中信息的能力不强。材料中有“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有少部分同学只答出了水热的一个方面。不能从降水量分布图中读出高原北部降水稀少,从材料中“日照充足”中分析出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写“煤、风能”等不得分。二是缺乏地理常识,不知三江源是哪三条江,
加之地形图中出现金沙江,很多学生就写了金沙江,还有写成“三江平原、三江并流”。三是表述不清,在回答“太阳能”时,有同学写成“光、光照、日光、日照、光热”而不得分;在回答过度开发带来的问题是“生态破坏”时,大多同学只举实际的例子,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草场退化”,不会总结为“生态破坏”,得不到全部分数;在回答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时,把“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表述为“降水多、河流多、水源足、水资源丰富、水流大”,没有抓住关键字“径流量大”而不得分。把“落差大”表述为“有落差、坡陡、地势险峻、在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而不得分;在回答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时,把“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表述成“保护水资源、保护特种多样性(种类多样性)、防止环境污染”等。都不得分。四是错别字多,把“畜牧业”写成“畜牧业”。把“径流”写成“经流”,把“太阳能”写成“太阳能”。凡是关键字写锗均不能得分。
参考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2)太阳能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3)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我们既要认真梳理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和框架,又要合理安排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复习效率,这样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编辑游杨)
高考地理答题步骤和方法
1细致读图搜寻信息
在高考试题中,地理试题的图、表资料总是最丰富的。因此,一定要细读图表,从中查找有用信息,分析其意义,得出结论。这是做地理试题的最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
2选择题要给出理由
在面对每道选择题时,特别是地球、地图和自然地理部分的选择题。因为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所以答案在落笔前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理由。在心里做个简单的分析。当然,还有些常规的做选择题的方法,也是很有实效的,比如:正确答案唯一法,即根据信息已得出正确答案,然后直奔正确选项;错误答案排除法,即虽不太清楚正确的结论,但从选项中可分析出哪些是错误的,排除掉后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3简答题要套用“八股”
运用正确的地理语言进行简单表述,这也是近两年地理高考的新趋势,也是考生们认为的难点。这类题目往往是区域地理国土整治方面的问题。看起来也不难,但不易得分,主要难在学生答不到关键点上。其实做这类试题的技巧是:学生要提前准备好以前高考或模拟考中各类经典的简单题答案,如:如何改善环境问题?工、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如何改进工、农业发展方向?城市聚落形成原因和分布特点等等,都可以套用地理“八股”式答题模式。
——摘自中国中学生联盟网
试论对标攻关降耗 篇10
物料消耗水平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家局对标工作要求, 结合公司实际, 针对卷接包、制丝生产现场及动力、物流等相关部门涉及的辅材、在制品、成品等相关物料消耗情况, 积极开展对标, 查找薄弱环节和差距, 针对问题利用攻关、课题、QC的形式开展解决。主要通过对各工序物料使用管理效果、结合目标定额完成情况, 进行摸底论证并重点从工艺技术层次展开分析, 对制约物耗控制水平提升的关键点及制约设备稳定运行的难点成立专项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通过PDCA循环方式改良完善相应的生产工艺、控制流程及操作方法、优化设备参数等逐步提升物耗控制水平。
1 关键实施方法或工具
1.1 对标攻关降耗的构成
1) 实施写实, 物耗对标
通过组织写实各工序物料使用管理效果, 并结合目标定额完成情况进行论证, 通过对标, 发现问题。
2) 研究工艺流程, 优化设备工艺参数, 开展工艺技术攻关
对相应的生产工艺、控制流程及操作方法、优化设备参数等制约物耗控制水平提升的关键点及制约设备稳定运行的难点问题成立专项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
3) 效果检验
对实施经PDCA科学循环验证的有效措施后的物耗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保证实际降耗效果。
4) 巩固措施
改良完善相应的生产工艺、控制流程及操作方法、优化设备参数等逐步提升物耗控制水平。
1.2 对标攻关模式的应用
1.3实施流程
2实例应用典型示例
调整设备剔梗相关工艺参数, “降低**牌号卷烟机梗含丝”对标攻关降耗示例。
2.1发现问题、设定目标、摸清现状、提出要求
卷烟机剔梗中烟丝含量较多, 通过与兄弟厂家进行对标, 发现有差距。在确保产品质量前提下, 通过对机关工艺参数的调整以及规范工艺要求来实现公司“挖潜增效”的总体工作要求。为此, 开展了各生产牌号卷烟工艺写实。
工艺写实分别对各生产牌号卷烟梗签剔除量、梗中含丝量、压风参数设置、风门开度等情况进行工艺写实。通过跟踪写实测试过程及后期统计结果,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牌号调整空间较大, 经讨论后, 决定开展“**牌号卷烟机降低梗含丝测试”, 同时提出卷接包车间优化机台控制参数、完善设备仪器 (仪表) 的使用、养护、监管制度等改进建议及工作要求, 并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2.2 保证质量、解决问题、效果验证、挖潜增效
成立专题项目小组, 编写“**牌号卷烟机降低梗含丝测试方案”。该测试按计划逐步开展, 经过数个PDCA流程, 形成“**牌号卷烟机降低梗含丝测试分析报告”上报上级部门。
在测试期间逐一对剔梗数量控制限度的把握、烟支空稀头、刺破、烟支吸阻超标等问题进行攻关, 找出可行性方案, 提出合理化建议及要求,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统一检验手法、优化相关设备参数、完善相关制度。该测试写实, 在细化管理下, 通过优化机台工艺参数,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进一步提高了“新石家庄 (软) ”烟丝有效利用率。
上级部门依据测试分析报告, 现已将**牌号相关指标进行了调整, 实现了“挖潜增效”。经测算, 该牌号可节约成本12.75816万元/万箱。
2.3 措施巩固、持续改进、推广应用
采取相应巩固措施, 持续改进, 保证改善改良及控制降耗效果。并将对其它牌号逐步进行测试。
3 实例应用效果
通过对标制定物料消耗目标, 并采用“工艺技术攻关”的方式, 能够有效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提升物耗控制水平。在改善改良生产工艺、控制流程及操作方法、优化设备参数的同时, 能够提升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各项能力。
摘要:以烟草行业先进目标为标杆, 制定物料消耗目标, 结合目标定额完成情况, 对造成物料高耗的工序、流程、及操作方法等方面重点从工艺方法、流程、参数、要求方面进行论证, 找出制约物耗控制水平的关键节点, 成立专项课题组进行技术攻关, 采用“工艺技术攻关”的方式, 逐步提升物耗控制水平。课题开展过程中, 充分应用先进的工艺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具体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原因分析, 制定方案, 明确目的, 逐步实施, 并阶段性的对成果进行总结, 课题实施后做好结果的跟踪验证及评价, 并及时进行工艺标准化工作, 不断完善工艺标准, 实现工技术降耗目标。同时不断提高工艺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问题的及早发现、处理和解决。
关键词:物耗管控,分析改进,工艺技术降耗
参考文献
[1]张家毅, 宋世川.在线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与制丝线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应用[J].烟草科技, 2005 (8) :10-13.烟草行业对标工作动态, 第五期, 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 2010-6-3.
[2]曹娟, 高琳.烟草科技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 2011 (6) .
【模式攻关】推荐阅读:
大豆栽培高产攻关模式05-18
攻关项目11-06
攻关会议纪要07-15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5-10
运输企业科技攻关范文08-19
水稻高产攻关连片创建实施意见06-05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