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企业科技攻关范文(共4篇)
运输企业科技攻关范文 篇1
2013年科技攻关专项申报指南
科技攻关专项重点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支持开展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解决经济、民生和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科技问题。
一、电子信息
(一)项目内容
专题一:新型显示技术研发(编号:1101)
重点支持TFT、LCD、电子纸等新型显示器件和产业链相关配套组件的研发及产业化,OLED关键技术研发、中试及产业化。高世代面板生产、彩色滤光片、偏光片、LED背光源、专用模组等产业链关键配套环节的研发及产业化。新一代3D成像显示技术、空间三维显示技术、触控技术和大屏幕液晶显示产品质量保证关键技术的突破。研发为面板及模组等平板显示产业链产品提供交易服务的公共平台。
专题二:高端集成电路和嵌入式系统关键技术研发(编号:1102)
重点支持移动多媒体应用芯片,3D图像处理芯片,低功耗、绿色节能的LCD、LED、OLED驱动控制芯片,无线音响专用微控制器、编解码和传输芯片,TD-LTE及TD-LTE-Advanced终端和基站基带及移动智能终端射频功能芯片的研究与开发。
重点支持新一代低功耗高性能云计算终端和服务器CPU芯片,基于国产CPU内核的SOC芯片及相应的数控、工控系统,汽车电子、车载信息系统、互动应用平台、总线标准体系和软件质量评测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卫星导航定位和应用芯片,基于物联网应用的编解码和识读芯片、中间件、管理平台、应用服务平台、认证和安全体系、信息集成平台、数据网关、绿色网络和自动测试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专题三:新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发(编号:1103)
重点支持基于LTE和LTE-Advanced的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家庭基站、自组织网络(SON)产品、天线、射频元器件和物联网网关的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新型专用通信和数字集群通信关键技术的研发;重点支持宽带接入设备、无源光网GPON系统、接入交换路由设备、骨干交换路由设备、网络管理设备和适用于多网融合的关键技术研发。其它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新产品及应用服务平台的开发。
专题四:电子音响关键技术研发(编号:1104)
重点支持一体化数字环绕声场处理系统、多点激励声梁系统、无线广播系统、移动互联无线音响、基于DRA标准的数字音频编解码系统和兼容DiiVA接口的产品研发。多通道数字音频网络传输及处理技术,新一代音响高带宽与低功耗设计、专业功放设计和音频无线传输关键技术的突破,建筑声学材料及设计改良与更新。支持电子音响领域中介机构为业界提供第三方专业服务。
专题五: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关键技术研发(编号:1105)
重点支持新型智能数字视听产品,包括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物联网电视、3D电视、智能手机、高清播放器、高清机顶盒、家庭影院、微投影,智能家居监控及监测系统、家庭网络产品、智慧社区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基于DRA、AVS、DiiVA标准的数字电视接收终端、数字电视机顶盒和超媒体家庭智能终端等音视频终端的研发。人机会话智能接口和视听产品质量保证及提升关键技术的突破。通过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向家庭提供服务的平台开发和数字内容服务研发。
专题六:新型电子元件、组件和专用仪器关键技术研发(编号:1106)
重点支持片式电子元器件、柔性印刷电路板、敏感元件和传感器、混合集成电路、新型机电组件、绿色电池、高精度振荡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光通信器件、集成电路先进封装、高性能专用仪器仪表、低成本光纤光缆、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专题七: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和支撑平台建设(编号:1107)
建立面向电子信息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广州市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服务,包括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数字家庭、嵌入式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企业的产品开发、标准研制、检测、试验、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提供共性技术服务。
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一)项目内容
专题
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兴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编号:1108)
面向新型网络应用需求,重点支持新一代操作系统开发平台的技术研究和应用产品开发,研发新一代搜索引擎及浏览器、智能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等网络化关键软件;支持电子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等服务平台的开发。
专题
二、基础软件技术(编号:1109)
重点支持高可信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桌面操作系统、高可靠高性能的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础软件的开发应用,加快突破网络资源调度管理系统和移动互联环境下跨终端操作系统研发和产业化,着力打造新型计算模式和网络应用环境下的安全可靠基础软件平台,支持开源软件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形成基于开源模式的产业生态系统。
专题
三、工业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编号:1110)
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市场流通、销售服务、回收再制造等关键环节,重点扶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过程控制系统(PC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管理、绿色制造等软件研发。
重点支持面向制造、商贸、金融、通信、物流、医疗、教育、交通运输及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发、应用和优化各类业务支撑与管理系统、企业管理软件和商业智能软件;开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医疗、网络教育、城市管理等领域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专题
四、嵌入式软件技术(编号:1111)
重点面向工业装备、通信网络、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医疗电子、数控机床、电力电子、交通运输、视频监控和环保监测等重点领域,支持符合开放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加快研发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的嵌入式系统软件。
专题
五、软件测试与信息安全技术(编号:1112)
重点支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可信计算、安全测评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测试工具、安全基础产品、电子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与边界安全产品、信息安全支撑工具等,研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的安全技术产品。
专题
六、数字内容处理技术及平台开发(编号:1113)
重点支持虚拟现实、三维重构等技术的内容制作系统和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内容管理平台开发;在动漫、游戏、数字影音、数字出版、数字学习、空间地理信息等领域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支持数据编辑、整理、分析、挖掘等数据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
三、先进装备制造
(一)项目内容
专题一:高端精密制造装备关键技术(编号:1114)
高速、高精度、复合化多轴联动数控加工装备关键技术及关键功能部件,高性能数控系统,特种精密加工装备及关键技术,高精度测量装备及关键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
专题二:交通运输装备关键技术(编号:1115)
汽车发动机优化设计及制造技术,自动变速器关键技术,动力总成匹配及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及应用,轨道交通机动车辆制造与维修,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轨道交通屏蔽门控制设备,轻轨车辆空调机组、列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技术研发。
专题三: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零部件技术(编号:1116)
船舶动力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船用辅机及船用大型窗口盖构件等,船舶电子系统、动力定位装置,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技术,海洋钻采平台关键技术,海洋工程辅助装备技术等。
专题四:重型机械装备关键技术(编号:1117)
大型石化成套与关键设备、工业锅炉及原动机制造、大吨位液压机械等关键技术研发、高能耗行业节能电源装备制造技术等。
专题五:新型轻工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编号:1118)
智能化注塑、模塑成型装备、啤酒灌装生产线、高速饮料无菌灌装生产线、现代制药生产线、印刷包装机械成套装备和木工机械成套装备等。
专题六:新一代工业及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编号:1119)
具有视觉、触觉、力觉的智能化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技术、多机器人协调作业技术、重载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产品在线检测机器人等;以及从事维护、保养、清洁、保安、救援、监护和医疗康复等的服务型机器人。
专题七:智能化仪器、仪表、设备关键技术(编号:1120)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智能化电工仪器仪表和试验机、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电子式电度表、电工电气行业专用检测仪器设备、汽车仪器仪表和环境监测仪器仪表以及高层高速智能化电梯、新型节能电梯、智能式立体停车设备、智能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和现代安防系统等。
四、新材料
(一)项目内容
专题一:金属材料关键技术(编号:1121)
用于汽车、家电、石化等主导性制造业的高性能结构钢,高强、耐蚀、耐候、耐磨合金钢,大规格工业铝型材,异型铝、铜加工材,铝镁合金铸件,汽车用铝、镁等合金材料及节能环保型复合铝型材,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利用钢铁、陶瓷固体废弃物开发高强超轻隔热材料,高性能稀土永磁、储氢、发光材料,金属高效节能、表面处理与再制造技术等。
专题二:非金属材料关键技术(编号:1122)
高韧、抗磨、耐蚀陶瓷粉末与涂层,碳基复合储能材料,高活性光催化材料,医用高性能硬组织植入材料,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智能型混凝土,高性能建筑物隔热隔音材料,水处理或大气净化用高活性光催化材料,吸附与离子交换材料,碳基复合储能材料等。
专题三: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编号:1123)
电子级环氧树脂与聚酰亚胺,耐高温尼龙等特种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合金,封装材料,高性能全降解塑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生物质复合材料,LED与新能源等产品的关键配套材料;高性能橡胶材料及制品;高性能纤维材料及应用技术;废旧高分子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等。
专题四:精细化学品关键技术(编号:1124)
环保型涂料、胶粘剂及油墨,船舶防腐、防污涂料,密封材料,高级润滑材料,环保型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加工助剂,石化助剂,电子化学品,电子浆料等。
五、新能源
(一)项目内容
专题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编号:1125)
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其系统集成技术,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光热发电设备及其系统集成,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生化转化、生物质固化技术,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制备燃料燃料和化工品、藻类制备生物柴油等技术,生物质燃料使用的推广与应用。
专题二: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编号:1126)
具有分布式电源和供能/储能系统的智能配电网技术、支持满足智能变电站和智能化高压设备的相关智能变电技术、以及具有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的智能输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智能电网管理系统、路灯智能化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
专题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研发(编号:1127)
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组)、储能电池(组)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究,氢的生产和储存、新型储能材料、能量转换材料及新型传热材料等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储能电池技术,汽车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材料(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等)、电芯、电池组及其管理系统等。
专题四: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节能降耗技术(编号:1128)
高效节能设备的关键部件和技术,余热回用技术、工业锅炉窑炉的高效蓄热燃烧技术和生物水处理、烟气脱硝关键技术、液体替代燃料技术、天然气利用相关技术,汽车余热吸附式制冷空调技术,二氧化碳捕集、运送、埋存和有效利用等技术和工艺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专题五: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编号:1129)
功率型高亮度蓝光LED芯片/GaN基外延材料制备技术;照明级蓝光LED芯片及其规模化生产工艺;具集成功能的LED芯片光源技术。高质量LED芯片/外延片国产化、本土化生产;功率型LED器件设计及可靠性研究;用于LED照明与显示的关键材料制造及产业化;标准化LED光源模组设计和制造;高端LED通用照明产品、大尺寸LED-TV背光源、LED舞台灯具、LED汽车照明技术开发;数字智能化LED照明控制系统开发;半导体照明规模化系统集成技术;功率型LED自动化封装工艺研发;大功率LED照明驱动芯片、电源管理、散热技术等的研发。
六、生物产业、医药卫生与健康
(一)项目内容
专题一:现代医药及生物关键技术研究(编号:1130)
支持开展生化药、基因药物、抗体药物、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海洋药物、疫苗等新药创制中合成、优化、评价、制剂等关键技术研究。
专题二: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新技术、新装备研究(编号:1131)
支持开展提高心死亡器官捐献供体(DCD)肾移植疗效的临床研究;肺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临床研究;胰岛微囊化及临床移植应用;高血压脑出血内镜微创手术系统装置研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分期和预后的标志分子研究;恶性肿瘤细胞计算机自动搜寻诊断系统研究;数字人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疾病导向型肠内营养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临床用新型覆膜支架研究;新型青少年近视防控光学镜片研究;可降解食管支架材料的研发。
专题三: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研究(编号:1132)
支持重大疾病、慢性疾病等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方法和手段研究、规范及优化;中医、中西医预防保健、康复及护理研究;中医、中西医适宜技术的筛选规范整理研究及示范推广;中医药疗效评价新技术、新模型及临床方案研究;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及经验方研究开发等。
专题四:计划生育与妇幼卫生技术研究(编号:1133)
支持开展避孕节育新技术监测与评价和新器械开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的重大疾病影响因素综合预防、干预、监测和评价技术研究;子宫内膜癌分子机制及临床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偏离的病因学研究;儿童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系列研究;儿童慢性肾脏病早期干预研究;预测婴幼儿发育性髋脱位模型研究。
专题五:营养卫生与运动健康研究(编号:1134)
支持具有显著降糖降脂、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功能等作用的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开发利用研究;运动对骨骼肌增龄性萎缩及其细胞死亡机制的影响研究;亚健康人群体育康复及相关仪器设备开发。
七、农业
(一)项目内容
专题一: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种养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1135)
支持水稻、蔬菜、水果、花卉、园林苗木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技术,优质畜禽、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及设备。
专题二: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技术及配套产品研发(编号:1136)
支持畜禽水产重大疾病新型高效安全疫苗、兽药生产技术及产品,快速诊断技术及配套产品;主要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及产品。
八、生态环保
(一)项目内容
专题一:广州地区自然生态保护、林业与园林绿化技术研究及示范(编号:1137)
支持有特色、适应南方栽培气候绿化植物种类驯化、繁育及产业化开发;人工湿地保育与水生植物开发技术;林木资源高效培育、利用技术及产品。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群落建植技术、天桥和立体花坛绿化美化植物栽培模式、节约型养护管理、居住区环境生态修复及景观营造技术、城市绿地生态恢复。
专题二: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技术研究(编号:1138)
支持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及新装备研究;重点耗水行业节水成套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环境无害化技术;开发废旧机动车、废旧塑料等环境无害化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
专题三:废气、废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编号:1139)
支持针对典型工业和居民日常生活等行业排放硫化氢、氨气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恶臭有害废气,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处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以深度净化为目标的废气治理技术、催化/吸附材料和设备;低能耗、低运行费用、高效率的污水、污泥处理技术及设备;污水资源化技术及设备;河涌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海洋环境与水质检测及综合评价技术;海水淡化关键技术;工业节水工艺;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楼宇和医院等生活污水单元处理及回用技术;污水处理复合絮凝药剂;节水器具等节水高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产业化。
专题四:农业生态及农村环保新技术及设备研究(编号:1140)
支持农村饮用水安全与节水新技术及设备,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及垃圾、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
九、科技服务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以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一个分支,是所有第一、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与核心。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技咨询和科技金融等服务,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初步建立科学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运转高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科技服务体系。到2015年,重点培育100家骨干科技服务型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30个综合性、专业性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整、具有特色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本专题主要开展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服务业发展生态研究与应用、科技服务示范机构培育等工作,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机构素质,推动广州科技服务业产业发展。
2013年申报采取自由申报和组织申报两种方式。
(一)项目内容及要求
专题
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编号:1141)
项目内容:
1.建立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以科技服务业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科技服务业行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加强行业互动合作,面向各类科技服务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培训交流等服务,提升科技服务机构素质与能力。
2.建设与完善基础性、公益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通过有效联动各类科技创新服务资源,面向社会提供集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与服务、检测分析、投融资等科技创新服务,以整合科技服务资源和提高科技服务资源利用率。重点支持面向区域性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以及现代物流、会展、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等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项目要求:整合和提高社会科技服务资源效果明显,面向区域或行业性提供公共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科技创新服务;能形成一定服务规模,其中每年面向社会提供不少于1000家次的综合性科技服务,或每年提供不少于300家次的专业性服务。
申报要求:公益性明显,服务资源丰富,在区域或行业整合资源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综合性或专业性服务能力的科技服务机构。
专题二:科技服务业发展生态研究及应用(编号:1142)
项目内容:
1.研究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提出推进广州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建议,激励政策包括体制机制、税收优惠、人才建设等。
2.技术市场发展动态研究。技术市场作为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化生产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是持续推动自主创新、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途径。研究国内外技术市场发展模式,分析广州技术交易最新特征与趋势,总结技术市场发展现状,提出推进广州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3.研究适合科技服务机构发展的典型创新服务模式,拓展科技服务业务。
项目要求:项目要求提供研究成果。
申报要求:
1.具有独立法人单位资格,从事于科技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
2.信誉良好,服务素质高,以社会公共服务为主要业务;
3.有较好的政策理论研究功底和有为政府有关部门服务的实施案例和前期研究成果。
专题三:科技服务示范机构培育(编号:1143)
项目内容:
1.科技服务集聚区建设。培育区(市)园区科技服务机构,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创业辅导、企业孵化、技术交流与技术产权交易、专有设备技术服务等专业性科技服务或综合性科技服务。重点支持具有一定服务规模的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做大做强,以及数字家庭、创意设计、软件及动漫等专业性科技服务机构延伸专业服务链条。
2.培育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服务机构,开展基础设施(基建类除外)、服务能力等方面建设,面向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信息咨询、科技培训、投融资等综合性科技服务。
3.培育专业性检测机构,围绕中小企业研发与成果转化等需求,开展检测、分析、诊断等专业性技术服务。
项目要求:园区科技服务机构能形成一定服务规模,每年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交流与技术产权交易、专有设备技术等各类服务不少于100家;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每年为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服务不少于1000家;专业性检测机构每年为企业提供服务不少于100家次。
申报要求:
1.以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共类科技服务机构;
2.在科技服务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业绩;
3.服务群体宽,服务成绩出众,行业品牌形象好;
4.在行业内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年;
5.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2。
建设科技攻关项目合同书 篇2
委托单位:_________(甲方)
主要承担单位:_________(乙方)
协作单位:_________(丙方)
一、项目研究基础
┌─────────────────────────────────┐
│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
││
││
││
││
││
││
││
││
││
││
└─────────────────────────────────┘
┌─────────────────────────────────┐
│
2、项目成果提交的主要内容与文本形式│
││
││
││
││
││
││
││
││
││
││
││
└─────────────────────────────────┘
二、项目研究方案
┌──────────────────────────────────┐
│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研究目标:│
││
││
││
││
││
│研究内容:│
││
││
││
││
││
││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
││
││
││
││
││
└──────────────────────────────────┘
┌──────────────────────────────────┐
│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试点应用等│
││
││
││
││
││
││
││
││
││
││
││
││
││
││
││
└──────────────────────────────────┘
三、项目进度与经费
┌─────────────────────────────────┐
│项目进度计划:│
││
││
│提交成果日期:│
││
││
│计划鉴定日期:│
││
││
│项目经费:│
││
│1.本项目总科研经费为_____________万元;│
││
│2.合同签订后首次支付为__________________万元;│
││
│3.通过鉴定后支付为__________________万元;│
││
││
└─────────────────────────────────┘
四、项目科研经费用款计划表
承担单位:银行帐号与名称:
┌────────┬───────┬────────────────┐
│费用名称│金额(万元)│内 容 说 明│
├────────┼───────┼────────────────┤
│人员费│││
├────────┼───────┼────────────────┤
│设备费│││
├────────┼───────┼────────────────┤
│能源材料费│││
├────────┼───────┼────────────────┤
│设计试验费│││
├────────┼───────┼────────────────┤
│信息费│││
├────────┼───────┼────────────────┤
│调研费│││
├────────┼───────┼────────────────┤
│租赁费│││
├────────┼───────┼────────────────┤
│成果鉴定费│││
├────────┼───────┼────────────────┤
│其他费用│││
├────────┼───────┼────────────────┤
│转拨合作单位经费││(分项预算,应另列附表)│
├────────┼───────┼────────────────┤
│合计│││
├─┬──────┴───────┴────────────────┤
│备││
│ ││
│注││
└─┴───────────────────────────────┘
五、项目承担与协作单位人员名单
承担单位:
┌──┬──┬──┬────┬──┬────┬──────┬─────┐
│姓名│性别│年龄│技术职称│学历│从事专业│ 所在单位 │本项目职务│
├──┼──┼──┼────┼──┼────┼──────┼─────┤
│││││││││
├──┼──┼──┼────┼──┼────┼──────┼─────┤
│││││││││
├──┼──┼──┼────┼──┼────┼──────┼─────┤
│││││││││
├──┼──┼──┼────┼──┼────┼──────┼─────┤
│││││││││
├──┼──┼──┼────┼──┼────┼──────┼─────┤
│││││││││
├──┼──┼──┼────┼──┼────┼──────┼─────┤
│││││││││
├──┼──┼──┼────┼──┼────┼──────┼─────┤
│││││││││
├──┼──┼──┼────┼──┼────┼──────┼─────┤
附件
1.本合同的项目结合宁波市城市发展实际及城市建设需求,根据甬建科〔XX〕101号文件,由各单位申报,并组织专家评议评审,市建委办公会议审议,确定为XX年重点扶持的建设科技攻关项目。2.本合同作为明确甲、乙双方责任、检查工作进度、评价科技攻关项目完成成果质量等基本依据。
3.本合同由甲方(宁波市建委,下同)与乙方(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下同)共同签订。乙方与丙方(相关协作单位,下同)的相互责任,经协商一致另行签订协议,并抄送甲方备案。
4.在经费使用上,当双方签订合同后,财政资金到位后,甲方分两个阶段核拨,比例分别为40%、60%。乙方支付丙方的科研经费自行协商。
公司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可行性报告 篇3
项目名称:SF6泄漏成像检测装置
领 域:光电一体化
起止时间:XX年1月至XX年1月
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单位名称和研究人员的姓名不得出现,单位名称均以“本单位”代替,否则视为无效)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电力系统高压设备普遍采用SF6气体绝缘。随着高压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SF6泄漏问题逐渐开始明显起来。传统的SF6点测方法,只能检测某一个点的SF6的含量,在不知道泄漏点的情况下,很难测试出SF6密度比较高的地方。在泄漏点以外的地方,SF6浓度达不到仪器灵敏度,因此不能有效测试SF6气体的泄漏。本项目检测研究高压电气设备SF6的泄漏情况以及泄漏点。利用不可见的红外光,探测不可见的SF6气体,能够将设备周围SF6的分布情况形成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因此,SF6的泄漏点可以一目了然。大大提高检漏效率。
1、技术来源,自有技术。
2、研发形式,独立开发。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知识产权现状〕
目前,中远红外光源以及CCD传感器,属于尖端技术领域,国外已经有少量生产。在SF6泄漏成像的研究领域,国外已有相关的研究,并且有相似产品生产。但售价极其昂贵。
国内的SF6泄漏检测研究,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点测方法,即手持式检漏仪,或者皂水检漏。该检测方法只能检测某一个点的SF6的含量,在不知道泄漏点的情况下,无法测试出SF6泄漏的具体位置。在离开泄漏点的地方,SF6浓度达不到仪器灵敏度,因此不能有效测试SF6气体的泄漏。皂水检漏操作复杂,很多不易触及的位置也无法检测,同时也需要停电操作。而使用本项目研制的红外成像监测方法,可以远距离的观察设备,看出具体的泄漏点。方便快速直观,监测过程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前国内也有部分科研单位对SF6泄漏成像装置进行研究,但是尚无生产。
本公司在此项目的研究方面,已经持续1年,项目也得到省电力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关键技术问题已经解决,试验已经成功。
三、现有研究基础、特色和优势
[技术经济指标]
系统采用中远红外光源和感应器,探测SF6的空间分布,在计算机上生成SF6空间分布图像,方便精确的定位SF6的泄漏点。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变电站高压设备的SF6泄漏检测。定位准确、方便,可以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仪器测试距离可达30米,探测灵敏度0.002毫升/秒,镜头视角20X15度,电源220V
[项目创新点及人才优势]
项目的主要创新点:
1、研究SF6的指纹光谱量值,分析其对应的光谱波长。
2、红外光源及红外成像装置的制作。
3、研究SF6泄漏空间分布成像情况及泄漏密度。
4、SF6空间分布图象的计算机采集及分析处理。
[本单位人才优势]
本项目研究技术人员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及博士研究生,专业领域涉及电力、计算机、精密仪表等多方面,人员组成合理,研究条件优越。
项目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实际开发经验,从事过多年仪器仪表、大型电源的设计及研究开发工作,已完成智能化电压无功控制器、超大功率电解电源、SF6高压电气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系统以及电表测量等研究开发工作,为完成该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项目面向电力系统,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应用或产业化前景、市场需求。
该项目完成后,可以取代现有的手持式检漏仪和皂水查漏等劳动强度大的检漏方法,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变电站高压设备的检查。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目前,很多变电站SF6高压电气设备已经运行20余年,进入故障高发期。因此需要大量的监测仪器。传统的监测方法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监测灵敏度低,新方法在这些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改进。大量的检修工作使得每个供电局都需要这方面的监测仪器,目前市场上国外的仪器售价高达130万元,因此市场份额十分巨大。
该仪器的生产和发展,也同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红外透镜的发展,激光技术的发展,以及激光测量技术在一些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也相应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
五、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此栏目各项指标是项目立项后,签定合同的主要内容,也是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
[项目内容]
本项目研究SF6的物理性质及其指纹光谱,同时研究配套的红外光源,使之与SF6指纹光谱对应,最后研制成像装置,用来检测SF6的空间分布情况。
装置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电源、CO2红外激光器、同步扫描系统、CCD红外感应器、取景器、计算机显示处理器。组成框图如下:
系统采用中远红外光源和感应器,探测SF6的空间分布,在计算机上生成SF6空间分布图像,方便精确的定位SF6的泄漏点。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变电站高压设备的SF6泄漏检测。定位准确、方便,可以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资180.0 万元、申请区科技三项经费 60.0 万元、上级部门拨款0.0 万元、银行贷款0.0 万元、自筹资金120.0 万元、其它0.0 万元、已完成投资90.0 万元。
本单位职工总数 12人、其中:大专以上11 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10 人。研发人员 8 人。
项目完成后,当年就可以实现年生产能力30台,预计可实现的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年交税总额180万元、年净利润600 万元,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出口创汇。
六、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研究方法]
通过试验和查阅相关资料,首先确定SF6的指纹光谱。然后确定红外光源的形式和实现方法。研制开发CCD成像传感系统,计算机采集处理系统。最终形成SF6泄漏检测成像系统。
[技术路线]
调查研究确定系统整体方案。
分头逐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生成系统整体架构。
系统配合连接,形成有机整体。
安装调试完成。
[技术关键]
确定SF6的指纹光谱,是实现正确探测SF6的前提和关键
光源:中远红外光源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高精尖的技术,因此,研制良好的光源是本项目关键技术之一
CCD感应器。中远红外CCD感应器国内尚无生产,国外仅有少量生产
计算机处理系统正确采集分析和处理CCD产生的图像资料也是本项目的关键技术
七、年度计划内容
分年度说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年度目标;年度工作内容及经费投入。
工作总体安排和年度进度
序号时间段内 容
1XX.1.10-XX.1.31研究确定SF6指纹光谱
2XX.2.1-XX.8.31研究制作相应红外光源
研究制作红外感应成像系统
研究制作电脑数据采集系统
3XX.9.1-XX.10.31系统装配调试
4XX.11.1-XX.1.10系统试验、测试完成八、主要研究人员和单位简况及具备的条件
序号姓名年
龄职称职称级别专业本项目
中分工投入项目工作总月数工作
单位
1.杜宗展41高级工程师副高电气及自动化总体设计12****科技有限公司
2.高琦36教授正高计算机技术软件设计12山东大学
3.王广柱43教授正高电气技术硬件设计12山东大学
4.王雷49高级工程师副高电气技术电路设计12山东大学
5.朱常青38讲师中级工业自动化电路设计12山东大学
6.董洁41副教授副高电力技术电气设计12山东大学
7.随惠斌30讲师中级电力技术软件编程12山东大学
九、经费预算
主要说明:项目新增资金来源,包括企业自有、银行贷款、申请各级科技三项费及其他资金。
项目总投资180.0 万元、申请区科技三项经费 60.0 万元、上级部门拨款0.0 万元、银行贷款0.0 万元、自筹资 金120.0 万元、其它0.0 万元、已完成投资90.0 万元。
科技三项经费的主要用途:仪器设备购置费35.0 万元、能源材料费5.0 万元、试验外协费5.0 万元、资料印刷费1.0 万元、会议差旅费6.0 万元、人员劳务费5.0 万元、其它费用3.0 万元。
运输企业科技攻关范文 篇4
(第一批)
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促进一保持”部署要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实施提升我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双提升”战略,积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泛征求各地市科技局、各有关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职能,编制本项目申报指南。
一、新兴产业支撑培养工程
专题名称:电动汽车与关键零部件(专题编号:0101)
专题名称:核电设备及其关键技术(专题编号:0102)
专题名称: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专题编号:0103)
以上三个专题列入“新兴产业培育支撑工程”,除符合本指南经费要求外,具体内容及见《新兴产业培育支撑工程申报指南》。
二、重点项目(专项)
专题名称:制造业信息化增效工程(专题编号:0104)
(一)背景说明
十七大提出了加强两化融合的任务,我省珠三角地区已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化融合试验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落实两化融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科技部也将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增效工程。因此,在我省率先启动制造业信息化增效工程将进一步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我省制造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申报内容
1.制造业信息化软件开发:开发面向行业化特色明显的制造业信息化专用软件,要求在制造行业中应用较好、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条件建设:重点围绕珠三角企业集群和产业链,面向典型行业,建设产品工业设计、性能分析与仿真、测试、网络协同等技术咨询和公共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相关产业链整体发展。
3.制造业信息化增效示范企业:推进制造业企业开展信息化与设计过程融合,信息技术与产品融合,提升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创新设计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制造装备中的深化应用,实现节能降耗,提高制造效率;通过信息化技术创新企业商业运营模式,优化管理流程,构建能快速响应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服务管理平台。
专题名称:高端科学仪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专题编号:0105)
(一)背景说明
科学仪器是科学研究原始创新的关键手段,是提升重大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基础。高端科学仪器占领着行业潮头,决定了整个行业的高度,不仅对科学仪器行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对促进精密机械、真空提供及检测设备、精密电子仪器、快速电子仪器、微电子、谱图处理软件、自动控制、联用仪器、标准化制定以及行业检测方法制定等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研发以质谱技术为核心的高端仪器仪表关键技术,对提升我省的科学仪器产业、仪器仪表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申报内容和指标要求
申报内容包括高灵敏的单离子检测及计数技术;不同质荷比离子的精确分离技术;质谱离子化技术;整机制造技术以及仪器小型化和车载技术等。
要求采用激光电离技术;单颗粒质谱分辨率优于500纳米;最小检测颗粒直径100纳米;每秒最高检测谱10个;最小粒径谱统计时间优于20分钟;建立对空气中100纳米到1000纳米颗粒物的实时在线监控系统。
专题名称:重点领域集成电路芯片(IC)开发(专题编号:0106)
(一)背景说明
集成电路芯片(IC)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灵魂,我省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大省,急需在IC方面重点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根据国内外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我省应在优势家电、通信、导航、信息安全、消费电子等领域率先突破,解决“空芯化”现象,有力支撑优势产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二)申报内容与指标要求
1、北斗II/GPS双系统融合的卫星导航数字基带芯片
研究北斗II卫星导航系统和GPS系统的基带信号处理技术、数字基带SoC芯片设计技术,包括卫星导航捕获、跟踪技术以及基于北斗II/GPS双系统融合的定位解算、路径导航及授时技术与算法,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双系统卫星导航数字基带SoC芯片,形成规模化应用。
要求:支持北斗II/GPS双系统;提供基于项目芯片的卫星导航终端及授时模组应用解决方案,并在2家以上公司实现推广应用;申请并公开发明专利2项,登记芯片版图版权2项以上。
2、高速流加密芯片
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架构设计,支持我国自主密码算法SM1、SM2、SM3等,开发高速流加密芯片。
要求:系统时钟不低于100MHz;利用SM1算法进行数据加密时外部接口有效数据传输速度不小于20MBps;工作状态下最大功耗不大于0.5W;支持USB、I2C、SPI等通用接口;实现超100万片的产品销售,在高速USB Key鉴别认证等方面形成规模化应用;申请并公开发明专利2项,登记芯片版图2项以上。
3、面向物联网的射频识别超高频(RFID UHF)芯片
研究远距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结合物联网相关产业对芯片低成本、高可靠、大容量的要求,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RFID UHF芯片,打破国内RFID UHF芯片市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要求:无源工作方式,工作频率为840MHz-960MHz;芯片最低工作灵敏度为-12dbm,读写距离达到10米;标签读取速率大于100次/秒,多标签同时读取率大于100张/秒;标签可擦写次数大于10万次,数据存储时间大于10年;量产10万片以上,有较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专题名称:现代发酵与酶工程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专题编号:0107)
(一)背景说明
世界经合组织(OECD)指出:“工业生物技术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工业生物技术是以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进行物质转化,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食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及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通过发酵工程与代谢调控技术的突破,改造和提升我省大宗发酵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在酱油、啤酒、异麦芽低聚糖、酶制剂、食用菌等产品建立一批产业化示范点,全面提升生物食品产业的技术水平,使我省的生物技术产业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二)申报内容
1.工业微生物菌株选育与酶分子改造技术
包括工业微生物菌种标准化与规范化,建立生产专用菌种库及性能评价标准,特别是传统酿造中所采用生产菌种(如:啤酒、酱油生产菌);生产菌种改造技术、酶分子改造与高通量筛选技术以及高效酶表达的基因工程生产菌的构建。
2.发酵过程工程与调控技术
研究精细有机氮发酵培养制备技术、发酵工艺优化技术、系统生物学方法与多尺度发酵控制过程优化与调控技术以及基因工程菌的大规模酶制剂发酵生产技术。
3.发酵工程后处理技术
将新型分离纯化技术如微滤膜、超滤膜处理技术有效应用于发酵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对野生食用菌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高效分离与提取,重组酶提取和产品试制方法,提高现有产品收率,降低现有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应用于酱油、啤酒、工业酶制剂的后处理生产中。
4.发酵行业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
针对酱油、啤酒、味精等大宗发酵产品加工副产物(酱渣、啤酒渣、废菌体等),采用酶工程技术等进行高值化利用。
5.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鉴伪关键技术研究
通过色谱、光谱等分析手段,建立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香气成分指纹图谱,找出其中的差异性,从而建立一套鉴别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方法。
6.异麦芽低聚糖发酵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从自然界经分离、诱变、优化、改造得到1-2株高转苷活性葡萄糖转苷酶生产菌株,该菌株适合于规模化生产。采用多种酶协同转苷、大分子絮凝、微生物发酵、等技术,生产出含量大于90%的异麦芽低聚糖产品。对利用本技术生产的异麦芽低聚糖进行安全性研究,并与低毒性的蔗糖和麦芽糖相比较。
(三)指标要求
1.获得酱油、啤酒、食用菌、酶制剂等发酵领域高性能的发酵生产菌种6~8种。
2.建立一套工业酶的工程应用的技术和评价体系,提高相关酶制剂在3~4 个领域的应用效果。
3.研究开发出一整套适合于中国传统高盐稀态工艺复合菌种酱油发酵的新技术,使酱油发酵原料蛋白利用率比现有先进水平提高5%以上,氨基氮转化率提高10%以上,优级品率提高20%以上,开发系列高档酱油新品种3~4种,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摸索一条最优化的野生菌深层发酵工艺路线,实现菌丝体的高效生产、活性物质(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糖)的有效分离,开发2种以上功效显著、功能因子明确的新产品。
5.研究开发出超高浓度啤酒快速发酵技术,逐步实现生产原料国产化技术,并在纯生啤酒泡沫稳定性和抗氧化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啤酒的发酵周期缩短1/5以上,设备利用率提高10%以上,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通过对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鉴伪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酱油鉴伪、评价技术平台,建立相应检测方法标准1项。
7.研制异麦芽低聚糖产品含量大于90%(浓度为50%的糖浆),甜度为蔗糖的30-40%;对酸、热稳定,pH3,120℃,1小时不分解;产品在相对湿度为52%条件下不结晶。
8.项目承担单位申请相关发明专利1-2项。
专题名称: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专题编号:0108)
(一)背景说明
智能电网是综合现代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决策支持技术对传统电力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清洁、安全、可靠、优质、互动”水平,使之成为具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服务创新性、运营智能化”特征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广东省是我国用电第一大省,结合产业优势和区域特色,开展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不仅能大大提升广东省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我国构筑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战略的实现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同时还能大大提升广东省智能电网相关装备制造业和技术服务业的行业竞争力和地位,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二)申报内容
面向具有分布式电源和供能/储能系统的智能配电网以及具有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和特高压输电系统的智能输电网,研究新能源电源的电网接入关键技术及智能管理、分布式电源功率预测技术体系、智能电网负荷预测技术体系、智能电网规划设计技术体系、智能电网可靠性评估技术体系、智能电网技术经济评估技术体系、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智能管理技术体系、电力设备基于可靠性的智能状态检修技术体系和智能电网运行风险评估及安全运行与计划检修技术体系, 以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关键共性技术,并开发相应的管理或决策支持系统并取得应用。
申报单位必须具有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评估、电力设备资产优化管理与最优预防性状态检修以及电网运行风险评估等领域的研发资历,并要求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三、引导项目
专题名称:低功耗计算机外设产品(专题编号:0109)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外设产品,如低功耗打印机及相关配套产品、移动存储设备、低能耗高分辨率平板显示器等。
专题名称:计算机软件(专题编号:0110)
开发面向专业应用领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行业应用服务中间件、行业应用软件平台等。
专题名称:数字家电与消费类电子(专题编号:0111)
数字高清电视、数字网络电视、具有网络接入功能的高端便携娱乐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视频播放器、虚拟现实消费类产品、实时导航终端、低成本移动计算机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网络家电互联与控制的通信与接口芯片等开发。
专题名称:软件评价与测试工具(专题编号:0112)
开发信息家电、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移动数字终端等嵌入式产品软件,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行业应用软件质量评价与测试工具或平台。
专题名称:模具与塑料加工装备(专题编号:0113)
研发汽车轮胎模具,汽车覆盖件模具,精密冲压模具,大型塑料模具,精密注塑模具,多功能复合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大注射量、高精度、机电一体化的各类塑料注射成型机,多层共挤塑料加工装备等。
专题名称:自动化成套装备(专题编号:0114)
面向我省优势产业的自动化成套装备,变频调速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及系统、高速、电气化铁路等关键装备。
专题名称:新型纳米抗菌抗病毒材料(专题编号:0115)
微生物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危害。近十年来,全球性微生物灾难性事件频频发生,“疯牛病病毒”、“口蹄疫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再到目前依然在传播的“甲型流感H1N1”,给社会造成了巨大伤害。本项目要求研发新一代抗菌抗病毒功能材料,具有安全、高效、广谱、耐热性好、持效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纸张等制品。
专题名称:片式高功率LED芯片与驱动电路材料(专题编号:0116)
针对高功率LED由于散热不良等因素影响LED转换效率与寿命等缺陷,制定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及解决方案的周边配套材料与工艺。片式LED高功率MOSFET芯片技术指标:亮度>100lm/W,抗静电能力(ESD)>2000V(人体模式)。智能驱动电路等电源管理系统以及周边材料技术指标:转换效率>90%,寿命5-10万小时,周边配套材料与工艺满足以上技术指标需求。
专题名称:生物活性物质与添加剂生物制造关键技术(专题编号:0117)
在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筛选以及提取、分离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开发,重点在生物活性物质、微生态制剂、生物防腐保鲜剂、生物活性肽四个方面进行微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开发。
专题名称:工业节能关键技术与应用(专题编号:0118)
石化、化工、冶金、电力等高耗能行业能量系统优化、余能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及其节能新产品开发与应用;工业锅(窑)炉节能降耗新技术及产品开发与应用;发、变、输、配电系统节能及稳定技术、高效电机及电气系统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
专题名称:建筑节能关键技术(专题编号:0119)
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太阳能光伏屋顶独立发电技术;南方建筑能耗评估及节能评价技术;大型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既有建筑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技术;高性能节能建材、涂料等。
专题名称:CCS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污染物资源化技术(专题编号:0120)
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存储(CCS)的新材料和关键技术,优化工艺路线,提高CCS过程效率,降低能耗。针对人居环境、河道、湿地、绿地等受损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开发生态修复技术,以及相应工程技术的评估、集成和优化,保护环境。研发高污染行业排放物处理和资源化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及相应的清洁生产技术等。
专题名称:智能材料与特种功能材料(专题编号:0121)
智能材料是模仿生命系统,能感知应力、热、光、电、磁、化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且能实时地改变自身一种或多种性能参数,作出人们所期望的、与变化后的环境相适应的响应从而予以控制的一种复合材料。在军事、宇航、汽车、建筑以及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种功能材料是二十一世纪信息、生物、能源、环境、空间等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同时对轻纺、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目旨在支持研发具有自修复、自调节、自诊断、自反馈、自响应等特点的智能材料,以及高性能纸张、新型高效无卤阻燃剂、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特种催化材料与技术、船舰用特种功能涂料、先进信息功能材料、新型功能与结构陶瓷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的研发。
四、申报经费要求及其他
【运输企业科技攻关范文】推荐阅读:
科技创新企业文化范文08-15
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管理办法08-31
石油运输企业06-02
专营运输企业08-12
远洋运输企业05-17
运输型物流企业07-09
铁路运输企业09-23
非运输企业论文07-22
传统物资运输企业06-22
内河运输企业论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