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美食(共6篇)
云南少数民族美食 篇1
摘要: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全省把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但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布点分散,师资匮乏,教学难度大,以及教育手段落后等问题。应该增加民族教育专项资金投入,重视教师素质发展,调整学校布局,办好寄宿制学校,强调双语教育,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才能促进云南少数民族教育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教育
1 云南及其少数民族概况
1.1 云南省简要概况
云南是一个边疆、山区、少数民族三位一体的省份,西部、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陆地边境线长4060公里。全省总面39.4万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1]云南现总人口4596万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现辖16个地(州、市)129个县(市、区),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有25个边疆县。[2]
1.2 云南少数民族概貌
云南有51个少数民族,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15个,跨境而居的民族16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533.7万人,占云南省总人口的33.37%,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65%。
云南除了8个自治州和29个自治县外,其余县都是少数民族杂居、散居地区。全省2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18个民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其他7个民族在当地所占人口比例较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建立了民族乡。
2 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及教育现状
结合云南省实际,政府出台《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1992年11月25日公布施行)、《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若干规定》(2005年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正),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多项政策发展当地的民族教育。[3]此外,云南为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还实行对少数民族学生降分录取、各高校根据各自需要招收一定比列的少数民族学生等优惠政策。
3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问题
3.1 经济制约了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教育的发展受经济的制约。云南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较低层次。
3.2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基础差
云南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正规学校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虽然现在民族教育成为了云南教育发展的的重点之一,但并未完全解决师资匮乏等现实问题,整个云南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仍旧不高。
3.3 云南少数民族居住分散,增加了办学困难
云南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且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造成了学校布点分散,师资不足、现代教学资源缺乏等现实问题,增加了办学的困难。
3.4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多使教学存在一定困难
由于民族较多,语言、文字也纷繁复杂,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在教学上存在一定困难。云南少数民族中,22个少数民族共使用28种语言。其中颇族2种:景颇语、载瓦语;瑶族2种:勉语、布努语;怒族3种:怒苏语、阿依语、柔诺语。这些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南亚语系,汉藏语系包括藏缅语族的17种民族语言,壮侗语族的4种民族语言,苗瑶语族的3种民族语言。[1]
3.5 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受宗教的影响
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有17个信仰世界性的几大宗教,其中全民信教或绝大多数信教的是回族、藏族、傣族、傈僳族等民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景颇族、怒族等民族中信教人口比例也较大。[4]历史上由于各民族基本上没有正规的学校教育,使宗教具有了教育的功能。到今天,学校教育虽然已经成为主流教育,但宗教教育对民族现代教育仍有影响。例如傣族有“升和尚”的习俗,男孩子七、八岁时,要出家入寺当和尚,他们普遍认为,男子只有到佛寺接受教育才具备进入民族社会人格。[5]云南信教群众多,发展教育应当处理好宗教与教育的关系。
3.6 少数民族固有观念对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意识和态度。例如,云南楚雄彝族传统观念认为“命由天注定,各有各的命。”彝族听天由命的生活态度,使家长和学生对教育没有信心,不利于教育的开展。独龙、怒、傈僳、佤、拉祜等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由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传统观念认为“读书当不得饭吃”、“要吃饭还得下地劳动”,在有的民族村寨中甚至还蔓延着“读书无用论”思想,父亲宁愿经常喝4元一瓶的清酒,也不愿意每年花20元钱让孩子上学,致使孩子失学在家。[6]
4 思考及几点建议
综上,针对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提出六点建议:(1)增加民族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教育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教育的投入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例如,教育国债项目自1999年在云南省实施以来,先后投入近2亿,在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高中、排除中小学危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加大对民族地区及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安排专项经费办好民族各级各类学校,才能确保少数民族教育持续、稳步地发展。(2)注重教师素质发展。教师是影响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善教师工作待遇,构建一支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才能为云南民族教育发展提供动力。(3)调整学校布局,办好寄宿制学校。云南民族地区办学分散,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当具备一定办学条件时,应该走集中办学之路。还应当考虑云南山区多、有的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分散等现实问题,办一定数量的寄宿制学校。(4)加强双语教学。腾星认为,双语教育有助于少数民族儿童学习主流文化,为以后融入主流社会打下基础,还肩负着传承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重任。云南少数民族多,实行“双语”教学可以克服各民族交往中的语言障碍,为各民族间的沟通搭建桥梁,也能为各自民族文化传承贡献力量。(5)强调信息技术教育。云南少数民族教育教育手段落后,信息闭塞,应加快民族地区及民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以便增加民族教育的手段,解决信息匮乏问题。(6)注重民族教育的研究。随着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只有及时了解民族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才能准确把握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曾满超,杨崇龙,邱林.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挑战和政策[Z].
[2]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情况调查报告[Z].2005.
[3]徐忠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云南民族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13,2.
[4]郑维川.云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现状与思考[M]//跨世纪的思考——民族调查专题研究昆明:云南大学,2001.
[5]谷跃娟.云南民族村寨教育的现代整合[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9.
[6]字振华.民族自治地方教育发展与民族法制问题研究: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3.
[7]徐杰舜,吴政富.云南省民族教育政策考察报告[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6.
云南少数民族美食 篇2
云南著名的风味菜点有:菊花银耳气锅鸡、太极干巴菌、鸡丝虎掌菌、鱼茸乳扇卷、过桥米线、糖腿破酥包子、都督烧卖、铒、蒙自年糕等。汽锅鸡因用汽锅蒸制而得名。昆明南部建水出产的紫陶汽锅,采用当地的红、黄、青、紫、白五色陶土制成,具有“色如紫铜,声如罄鸣,光洁如镜,永不褪色”的特点。制作时,艺人先将五色土泡水,搅浆,再过滤成绿红色的陶泥。制成泥坯后,绘上山水、花卉等图案,再雕刻和嵌上其它颜色的陶土,经过烧炼和用石器打磨,使之浑然一体,图案清晰。那些用久了的汽锅,光可鉴人,俨然是古朴典雅的民间工艺品。
制作汽锅鸡时,先将鸡块入锅,放上佐料后,搁进放了水的大砂锅里,封严锅盖。用旺火蒸煮约四小时。这时,蒸汽从汽锅底部中间的一根管道不断地喷进里面。既蒸熟了鸡块,又在锅内凝成水珠,成为汤汁。从而,使汽锅蒸出的鸡块肉烂骨离,汤鲜肉嫩,最能保持鸡的原味和营养。
云南盛产药材,当地人在蒸制汽锅鸡时,还爱加上一些中药材。例如,产于高寒草甸山地的冬虫夏草,冬为虫,夏为草,富含虫草酸、维生素、蛋白质等,可治疗肺结核、肺气虚、肺肾两虚,对肾虚阳萎、腰酸背疼等症亦有疗效,因而与人参、鹿茸齐名。三七,医学界认为它有治疗冠心病、抗癌和提神补气之效。天麻则对头痛、头晕、手足抽搐、痉挛和风湿痛有显著疗效。因此,人们在蒸制汽锅鸡时,常常对病下药,分别放进适量的冬虫夏草、三七、天麻等,以滋补强身,祛病延年。
云南美食琵琶肉 篇3
琵琶肉的制作工艺主要来源于藏族的传统腌肉,但怒族人却坚持认为,琵琶肉的腌制法是神仙教的。相传,在很久以前,当地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他的射箭技术堪称一流,几乎百发百中。只要他拿着弓箭进山,从来没有空手而归过。然而,猎人却觉得他的好运是神仙给的,因此每次打完猎,他总不忘祭奠山神和猎神。不过,老猎人也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猎物的存放。由于他打到的猎物实在太多,吃不完的放几天就坏了,这让他十分苦闷。一天晚上,一位神仙给他托了一个梦,教他如何处理那些剩下的猎物。醒来后,猎人依法炮制,竟做成了美味可口、易于长期存放的琵琶肉。
制作琵琶肉,要经过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首先,将宰杀后的猪去毛洗净,剖开肚皮,取出内脏,将骨头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但要保持猪头完整;然后,抹上盐和烧酒,并加上花椒、胡椒、大蒜、生姜等调味品;接着,将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缝合起来,并在针线缝合处涂上一些核桃油,缝的部位主要是猪肚和猪脚。缝好后,还要在两只猪耳朵里各塞上一个核桃,在两侧猪鼻孔里各插一根粗细适宜的木棍并塞严。几天后,取出木棍,从鼻孔里灌一些盐水进去,再塞紧木棍。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晾晒,将猪膘肉放在火塘篾笆上熏干,或晾在房头阴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猪肉中的多余水分蒸发掉。这与汉族人做腊肉很相似,但琵琶肉工艺更加复杂,口味也更好。通常情况下,头年腌制的琵琶肉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可以食用。
琵琶肉放置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两年,长则几十年。在怒族人的家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仍保存完好的琵琶肉。这些肉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沧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依然不错,不变质,无异味,甚为神奇。
吃时,琵琶肉可煮、可炒、可蒸。除日常食用外,琵琶肉也是家庭富裕的一种标志。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摆满了整条整条的琵琶肉,别人就会用羡慕的眼光看这家人,认为这家的日子过得好。
云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分析 篇4
经过建国60多年来国家在财力、物力、人力的大力扶持, 我省的民族地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和先进地区相比, 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 现代化生产手段, 文化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以及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 差距很大, 并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如何充分利用好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不断克服制约因素,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现就生活在边境、山区、半山区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资源状况
1.植物资源。全国近30000种高等植物中, 云南就有15000多种, 其中药用植物达1000余种, 占全国药用植物的73%, 三七、天麻、黄连、当归、杜仲、柯子、砂仁、萝芙木等中药村, 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树种繁多, 乔木树种约89科2700多种, 用材林中除了常用的松、杉、阔叶树外, 还有一些珍稀用村树种, 花类资源也异常丰富, 蜂密生产大有发展潜力, 经济林木是云南植物资源中的一项重要资源, 种类较多, 分布较广, 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茶树资源分布在年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酸性红壤, 黄壤的广大山区、半山区, 全省已有120个县种植。油茶, 适宜发展的有83县。核桃, 遍及全省各地。紫胶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 有45个县适宜发展。生漆产于昭通、丽江、怒江、文山等地。油桐, 产于滇东北滇西, 滇东南各地区或丘陵地区。板栗, 主产于滇中地区, 我省大部份地区都适宜种植。橡胶, 分布在文山、红河、西双版纳、临沧、德宏等地, 海拔在800米以下的温热中低山区。
2.动物资源。云南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千姿百态的植物群落组成的一片片茂密森林, 是各类野生动物繁衍生存的良好的场所。据统计分布在我省各地山区的曾类230余种, 占全国曾种的55%, 鸟类300余种, 占全国的42%, 两栖类80余种, 占全国的37%, 淡水鱼类300余种, 约占全国的一半。
3.在辽阔的云贵高原山区, 山峦起伏, 地层发育齐全, 古生物化石丰富, 世界上可供利用的矿产共140多种, 仅云南就发现了130多种, 铜矿、磷矿、岩盐、煤矿、锑矿、芒硝、黄铁矿和兰石棉等。矿产储量丰富, 既可满足省内工农业需要, 还可支援外地。
4.水力资源。河流众多, 有六大水系: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南北盘江、伊洛瓦底江, 主干流长约4978公里, 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河流180余条, 由于云南地处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地区, 河流属山区型河流, 坡陡流急, 落差集中, 水量丰富, 全省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03亿千瓦, 开发潜力巨大。另外还有大小30余个高原天然湖泊, 据不完全统计, 湖泊水面积约160万亩, 占全省总面积的0.28%。
5.土地资源。云南是“九分山, 一分坝和水”的高原省份, 辽阔的山区大地是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一块重要基地。全省土地面积居全国第八位, 人均19亩以上。但耕地面积相对狭小, 山区耕地所占比重大, 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 而不到总耕地面积的1/3的坝区耕地, 其生产条件, 特别是水土条件, 又依存于山区森林的存在。从植被条件看, 我省为森林植被类型, 因此耕地面积的大小, 土壤特点和有机质含量都与森林的存在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省山区有森林面积14300万亩, 占24.2%, 未被利用的荒山荒地, 加上灌木, 疏林地等共27000万亩。其中宜林地约19000万亩, 占70%, 宜牧地6800多万亩, 占25.3%, 宜农荒地1177万亩, 占4.7%。复杂的山区地貌、气候、植被和土地利用状况, 造成了山区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适于农、林、牧等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
二、限制因素
从以上的资源优势方面的分析, 我们在这片红土高原上应该大有作为的, 但有一些制约因素使我们不能很快的发展。
1.人口盲目增长, 因素质较低, 限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解放前,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下, 我省的广大民族群众生活十分贫困, 长期缺医少药, 饥荒不断和疾病流行严重威胁着少数民族的生存, 有的村赛一场瘟疫过去, 就出现了千村薜荔万户萧疏的悲惨局面“高出生率高死亡和低自然增长率”是当时民族群众的生活状况。解放后,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 各民族兄弟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医疗卫生有了改善, 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变为“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发展很快, 这充分显示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口的大量增长有其必然性, 首先就是落后农业生产力, 生产的发展主要靠劳动力增加来实现, 家庭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劳动力数量, 而不是质量, 再者民族地区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不高, 劳动力的培养费用低, 培养周期短。小孩到七、八岁就开始放牧和领弟妹, 为家庭承担一定的家务工作, 到了十六岁就可以成为一个较强的劳动力, 为家庭提供一定收益。据统计, 我们很多民族的文盲率在60%以上, 有的高达80%。没有认识到贫困的资源, 人既是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 在生产技术条件原始、产量很低的耕地上, 我们能养活的人还是有限的。现在过高过快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我们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肥力下降、水源枯竭, 自然灾害频繁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2.民族地区开发中存在着一些错误做法, 如重内地轻边疆, 重粮食轻多种经营, 重坝区轻山区, 重大宗产品轻小宗产品, 重国营轻民营, 重资金照顾轻经济效果。开发利用山区森林资源时, 忽视了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 片面强调了国家利益, 没有考虑到云南林区与少数民族交错分布, 妥善处理好发展林业生产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 使林区少数民族背靠青山, 却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生活在森林之中, 享受不到切身利益, 对绿色资源的毁弃无切肤之痛, 看不到前景, 也看不到改变贫困落后状况的出路, 他们所感到的只能是与自己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的眼前利益, 所以靠山不去养山, 烧柴可以信手砍来, 一味乱垦滥伐。这些状况说明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在制定开发利用山区森林资源的方针、政策措施时, 应正确反映物质利益规律的要求, 把国家集体、个人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 使林区的各族人民深切地感到, 山区林业生产的发展、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是他们的根本利益所在, 是由穷变富的重要途径。
3.改变过去单纯救济性质的扶贫为造血功能的生产性扶持, 要实行投资跟项目走, 促进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做到目前的脱贫与长远发展致富结合起来, 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在相当长时间内应保持相对稳定, 在财政、税收、工商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实行特殊的照顾政策, 切不可搞“一刀切”, 不要因为这些地方稍有发展就改变多予少取或不取的方针。利用连续民族靠境而居和邻邦有地缘和血缘上的关系, 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互补性。要大力开展边贸, 但由于云南跨境民族中除了极少数外, 大多数人商品观念和竞争意识还相当淡薄, 远不能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由于爱传统观念的束缚, 大多数民族只顾眼前的利益, 很少考虑未来的发展, 他们老老实实地过日子, 考虑问题非常现实, 不愿投身到对外经济交往中, 怕冒风险和吃亏上当, 因此, 民族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必要, 对民族地区建设提出以下几点:第一, 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更新观念;第二, 利用电影、电视、宣传栏、黑板等各种宣传媒介, 让先进的东西向少数民族地区渗透, 介绍先进地区生产发展情况、经济成就, 劳动致富的方法和情况等;第三, 正确引导群众消费, 把婚丧大操大办和盖房修坟的资金用于本地的生产发展上;第四, 实行干部轮换任职, 拓宽干部视野, 特别是土生土长的民族干部更应该提高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第五, 组织外地企业能人前来讲学、示范和技术指导。
三、措施与建议
西方经济学关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一般有两种理论:一是平衡增长理论;二是不平衡增长理论。平衡增长理论是罗森斯坦·罗丹首选提出的。早在1943年他在研究东欧和东南欧比较落后的地区, 在航空港争结束后如何进行工业化问题时, 就主张在这些地区成立类似“东欧工业托拉斯的机构”, 统管全区域的发展、规划和投资。主张不是孤立地建立一个一个的单独工厂, 而是通过建立工业体系来实现工业化。战后, 罗丹把他的观点发展成为“大力推动理论”他认为投资不能一点一点地投放, 一点一点的投资总效果不如各次投资合在一起投放的效果大。投资要有一个适度规模, 达到产生运行的最低限度的资金额, 投资才能发挥应有的投资效益, 最终促进各个部门和各个产业的同协调发展, 才能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平衡增长理论”对于缺乏资金又长期处于贫困和落后的地区来说是很不理实的。
资金不足几乎是所有贫困地区的共同特征。为了适应这种情况, 辛格·赫尔曼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 他们不赞同平衡增长论者为打破贫困恶性循环采取同时投资于各种工作的论点, 主张有重点地进行投资。不可否认, 这种主张比较适合云南边境地区。需要强调的是, 在进行“不平衡增长”的具体操作时要运用区域经济学中“增长论”, 把资金投入和产业倾斜、地区倾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还要在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中注意从实际出发, 从边境贸易为先导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边境地区市场经济建设, 逐步培育地区市场体系, 我们可以把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归纳为, 集中建设资金, 以边境贸易为先导, 采用增长极发展, 实行突破式分层推进市场经济, 建立自我增长和自我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
(一) 边境贸易
云南边境贸易最发达的德宏州, 1984年进出口贸易额3788万元人民币, 1985年决定将全州开放为边贸区之后, 当年的进出口贸易额1.09亿元人民币, 1986年达到1.7亿元人民币, 1987年增长到3.9亿元, 1988年7.8亿元, 1989年达9.6亿元, 1990年突破10亿元, 目前已与全国26个省市发生了经济贸易横向联系, 出口物资中产于云南的占全部出口商品总值的70%左右。极大地推动了全州经济发展。1989年德宏州的边贸税利收入占全州财政收入的41.9%, 全州人均纯收入从1979年的104元增长到567元, 德宏所辖的畹町市已进入全国36个小康水平城市的行列。
再如:红河州河口瑶族自治县自1989年被列为国家级口岸以后, 又由改革开族的未端变为前沿, 仅有7.36万人的河口县4年内掀起了三次边贸高潮, 进出口总额和县财政收入成倍增长, 进出口总额由1988年152万元人民币增至1992年1.4亿元人民币, 县财政收入由120万元增至1992年的1109万元, 边境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河口社会经济的发展。1991年该县社会总产值为14886万元, 国民收入为8244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为325万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6403万元, 财政收入为8527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为417元, (我省毗邻的缅甸、越南、老挝三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 工业基础薄弱、经济不发达, 与我国存在很强的互补性, 我国的商品、技术、设备及劳务都能接纳。缅老方面不断提出要求合作修建公路、水利、电站、开发林矿资源及产品, 兴办汽车和拖拉机维修中心及商业棉纺及服务业等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
在云南的边贸市场上有些问题我们应加以注意并给予妥善解决, 在边贸活动中不能只靠商业物资企业进行一些买卖活动, 工业也必须行动起业, 生产出一系列的适应边贸商品供应市场, 如果只重视商而忽视了工, 只能成为内地产品的推销场地, 本地区的工业发展不起来, 就没有自己的基础, 要脱贫致富也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地区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 市场绝不会因为你是贫困地区就给予特别的照顾和保护。因此边境地区一开始就应集中财力和资金, 重点投入重点开发相对优势的产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和质量。考虑到对外贸易应是备标准而不是通常所说的省优、部优。这样才能占有市场, 形成重点发展区域, 取得规模效益。另外国内企业在边境贸易中竞相压价, 利益外流的情况也应加以协调解决。统一口径, 一致对外。
(二) 旅游业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 气候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一年四季花果不断, 地理环境复杂, 有世界上最雄伟的高山峡谷, 岩溶地貌, 地热资源, 原始火山等。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美称, 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现有国家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项,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9项, 全省博物馆有各类文物和标志近143件, 风景名胜方面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六处, 滇池石林、大理、版纳、丽江玉龙雪山以及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
奇异独特的民族风情, 全省25个民族各自保持语言和风俗习惯, 创造了各自优秀的文化艺术, 一批民族节目在国内外游客中深存影响。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节, 此外, 一些民族文化资源希奇怪异, 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 大理白族的洞古乐等。所以开发云南的旅游资源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1. 旅游业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
云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占全省人口不足10%的昆明市, 其工业产值就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0%, 约有2/3地人均工业产值只及昆明的1/20, 要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不能只吊死在工业这棵树上, 旅游业在云南有资源有条件的许多地区兴起, 逐渐取代传统产业, 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 如路南的石林风景区名声响, 大理苍山洱海, 西双版纳佛塔和神秘的原始森林。红河州建水县1987年开放, 到1988年就接待了中外游客100万人次。按照食、宿、行购、低标准计算100万人的花费是2100多万元, 相当于建水县1988年工业总产值的22.9%, 这样的例子还有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宜良、澄江旅游业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观念的转变。
我省少数民族一般商品经济观念淡薄, 这也是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旅游业带来的各种赚钱方式, 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发生极大变化, 在路南石林、在昆明街头常见身着民族服装的撒尼妇女操着流利的不流利的外语向外宾们销售民族背包、服装、帕巾。在大理周城, 白族的扎染布尼成为中外游客喜购的商品, 而得到大力发展, 在景洪, 不少傣族改变了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单一农耕生活经, 办营起傣族竹楼旅社, 傣味餐厅等等。
3. 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提高了落后地区的管理
水平, 旅游不是简单的物质消费, 它是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旅游可以传播文明, 移风易俗, 可以使人们受到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
四、云南林业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少数民族经济促进作用
由于历史上的民族歧视和封建统治阶级压迫, 少数民族不得不到边远的深山老林中求生存。有的祖祖辈辈生活来源, 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烧垦耕作习惯, 使得较为平坦的森林地带被切割成零星小块耕地, 形成林区内村落星罗棋布, 有林则有人, 村寨交错, 林粮交作, 靠砍大量烧柴取暖, 靠刀耕火种取食, 从而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尚未脱离“薪柴”, 有的则已经开始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他们除去用林材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以外, 还大力发展经济林木, 从事多种经营, 如西版纳的橡胶紫胶、茶叶, 滇西地区的核桃、柑桔;滇东北的苹果、油桐、生漆等等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 改善了居往条件、林区的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不同地区和各少数民族对山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水平有差别,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 发展林业生产和少数民族的经济繁荣休戚与共, 息息相关。发展林业生产离不开少数民族, 同样, 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也离不开林业生产, 为了使我省林业优势得到真正的发挥, 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营林政策和措施。
1.多种经营是山区致富的必由之路, 它的开展离不开经济林, 造林应该多造材林, 经济林薪炭林一起上的综合造林道路。
2.划定和稳定林权, 建立健全林业生产责任制, 解放后, 我省山林权属多次变动, 遗留问题较多, 许多地区山林权属不落实, 即使划定了山林权的地方, 群众也怕改策变, 担心造林养林后得不到利益, 这也是毁林种粮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只有大力宣传林业改策, 长期稳定林权, 由有关部门签发山林证书, 采取一切有力措施, 才能调动群众造林管林的积极性。
3.林业生产中建设中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明确责任, 再赋予各自应享有的权力, 处理好国营林场和社区林场的关系。鉴于过去林业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应当注意林区社队从林业生产中得到实惠, 靠山养山吃山, 充分调动群众保护森林的积极性, 做到“青山常在, 永续利用”。
4.改变重采伐、轻育造、轻管理, 取之于林多用之于林少的营林方法, 从林业收入中抽出一定基金用于造林、育林、护林。贯彻“以营林为基础, 造营并举, 造多于伐、采育结合, 综合利用”的营林方针。一方面要大力鼓励植树造林, 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 另一方面要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森林资源。
5.以原木采伐为中习的森工体制要进行必要的改革, 使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落到实处, 衡量森工管理体制的优劣, 不能以采伐量为依据, 而要看它是否能起到促使合理采伐和育林造林的积极作用, 即采造、养、育综合利用等几者结合。
6.严禁毁林开荒, 改变“刀耕火种”等原始耕作方式。加强护林防火工作。毁林开荒是破坏森林和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我省大面积森林減少和80%的山林火灾都是上山毁林开荒造成, 制止毁林种粮, 减少森林火灾, 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区生产,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宜农则农。
7.解决好烧柴问题, 我省仅烧柴一项所消耗的木材量, 就占全省森林资源消耗量的60%, 相当于国家采伐量的10倍, 烧柴问题不解决, 现有森林资源就无法得到保护。根据各地经验和现状, 解决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积极营造薪炭林, 扩大改灶, 节约燃料;有煤的地方要积极推广以煤代柴, 推广沼气和太阳能;有水利资源的地方, 要积极发展小型水电站;烧石灰、砖瓦、陶瓷、烤烟、烧胶等, 有条件烧煤的要限期改烧柴煤, 没有条件烧煤而目前又没有其它能源代替烧柴的, 要积极采取各种节能措施, 尽量减少木材消耗量。在能源主要靠木材的地方, 自主工业的发展规模要所限制。
8.罚奖分明, 以护治林, 用经济和法治相结合的方法保护森林, 对护林有功者要给予物质奖励, 并且进行表彰, 对毁林者要罚款, 情节严重的还要判刑。
9.自然保护区是物种基因库, 与未来的林业发展和生物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 应该充分认识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 采取各种措施清除保护区中的盲流人口, 制止各种破坏行为, 加强现有管理机构, 切实地把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搞好。
参考文献
[1]徐敬君.云南山区经济[M].云南人民出版社
[2]云南省情课题组[M].
[3]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
[4]经济问题探索[J].1994, (1) .
[5]民族研究[J].1990, (6) .
[6]陆生.中国山区经济发展模式[M].
云南的特色美食作文 篇5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个注重饮食的国家,东南西北每个地方都能找到各具特色的民俗美食。当然,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人人各有所好。但在众多美味佳肴中,云南民俗食物却“独树一枝”。
云南人以食虫为特色,在北方人看来,云南人吃虫子不干净!不好吃!其实不是的。在众多虫子中,有不少含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在少数民族中布朗族喜吃蝉酱,据说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作用。吃虫时只需简单的步骤就可把虫子清洗干净,可以解决不卫生的问题。傣乡的昆虫宴,遐迩闻名,一派虫香。据说,不同的昆虫菜具有不同的风味,比如蟋蟀有生菜味儿:黄蜂卵有杏仁味儿;蚂蚁有核桃味儿,蝇蛆有奶油味儿,蚕蛹有肥肉香味儿……法国食客特别钟爱蝈蝈,说蝈蝈味美胜过鱼子酱。这么看来,虫子还是挺美味的,没那么可怕呀。但是算起来最好吃的,并不是虫子而是过桥米线,为什么叫过桥米线呢?原来还是有个传说呢:在清朝时期,有一位秀才为求安静,在云南的一处湖心小岛上苦读书,他的三餐都要他的.妻子过桥送过来,因为路远,每次饭菜都变凉了。在一次送饭的路上,妻子因为劳累而在桥边晕倒了,待秀才将妻子唤醒时,两人发现妻子拿过来分着放的鸡汤与米线还是热乎的。原来是鸡汤上一层层厚厚的油阻止了热量流失。从此,妻子如法炮制,秀才也更加用心,考上了状元。因此后人用这种方法做出的美食叫过桥米线。
云南少数民族美食 篇6
“张力” (tension) 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张力是指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力的运动所造成的紧张状态。它与拉力、牵力、膨胀力、压力有时混在一起——相互间达成部分“借代”。在宽泛条件下, 其中有一些是可以视为张力的, 这种宽泛性正好为张力后来被延展倒是学领域奠定了“基础”。1937年“新批评派”理论家阿仑﹒退特将这一概念引入了文学艺术领域。现在, 一般认为, “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 冲动或有意义的地方, 都存在着张力”。从本质上说, 张力是两种以上的力量的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而形成某种动态平衡。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一个重要范畴, 它的涵义大致有“表意之象”、“意中之象”、“意与象契合”、“意境”、“艺术形象”等五种。20世纪初期出现的英美意象派诗论接收了中国古代意象诗论的影响。根据退特的理论, 文学作品的张力存在于文学作品的外延和内涵之中, “外延作为诗的意象之间概念上的联系, 迫使诗意具有一定的明晰性, 内涵指的是感情色彩、联想意义等, 使诗具有多重性, 在两者之间, 诗歌获得其辩正意义结构即张力结构”。意象本身主体与客体、内涵与外延, 也就是外在的象与内蕴的意之间普遍存在着既矛盾冲突又和谐平衡的张力关系。意象张力并非只是存在于意象内部, 它同时还存在于意象与意象间的并置或对峙之中。这样意象之间通过对比、映衬或冲撞、对立, 产生出更为强大的张力语境。意象是一种富裕张力的微型结构, 往往带有寻找对象的对应性亲和力, 这样的微型“格式塔”, 会在局部中带来一种审美期待。
二、云南彝族汉语诗歌发展历程概述
20世纪初期,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新诗的诞生。此后, 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丰富而宏大的诗歌景观, 云南彝族汉语诗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诗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初开始诗歌创作的诗人们出生于40年代前后, 其中涅努巴西的作品汲取了民间文学的土壤, 以史诗般的叙述对本民族历史进行了诗性的重构。六、七十年代以后在全国诗歌潮的汹涌兴起的背景下, 云南的彝族诗人们开始进行了“拓荒者的写作”。在此后的八、九十年代诗人们的诗歌创作, 是云南彝族汉语诗歌创作的高峰期, 他们的诗歌基于对地域文化的沉挚情怀, 进行了对处于边缘化态势的本民族生存现状的反思。
三、意象张力在当代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中的表征
意象作为诗歌的基本构件, 同时体现为一种张力的微型结构, 它的意与象之间的紧张、舒缓、隐显所形成的冲突与平衡, 以及意象本身丰厚的内涵和不断延伸的外延, 都是的意象的生发一直处于增值状态。
1、当代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中的意象张力表征一:“陌生化”
张力的神奇在于把诗意印象最大化, 诗意的成立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陌生化, 而陌生化的获取厂要凭借张力的运作。当代云南彝族汉语诗歌通过构建与传统汉文化不同的意象, 形成对比、对立等形式的陌生化效果, 从而形成审美张力。
云南彝族诗人李蹇在他的诗歌《彝王》里, 立足异于主流汉文化的彝族文化背景, 以出色的想象以及通过想象将主观和客观综合而加以意象化, 使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其中, “阳光蹲在岩上/蹲在扛大旗者的手上/渴饮乌蒙厚土的草鞋/挂在悬崖/眺望那放牧太阳的彝王”几节诗里, 作者以“阳光”和“草鞋”为意象, 以想象为基础, 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彝王”辉宏的气势和彝民族开辟历史进程中的艰难。诗人以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超自然般的意识, 创构出了“彝王”这一来自心灵深处的, 从神话中灿灿发光地走出来的英雄, 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鲜活、新奇的“陌生化”形象——“彝王”。
2、当代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中的意象张力表征二:“悖论”
悖论一词源于希腊文, 原意是“无路可走”, 转义是“四处碰壁, 无法解决问题”。按西方哲学解释, 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 即由对某一命题的肯定可以推出该命题的否定, 而由该命题的否定又可以推出其肯定。克林斯﹒布鲁克斯开宗明义就认定:诗歌语言是悖论的语言。悖论是一种诡辩难当、巧妙机智的语言。
云南彝族诗人阿卓务林的诗歌是基于对本民族存在和生命现代哲学意味的体验和感受后, 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反思与坚守, 从而得到了一种诗意的悖论。比如, 阿卓务林在诗集《耳朵里的天堂》中写到:“故乡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习惯了苦和痛/无论穷到何等可怜的境地/照样谈笑风生/你很难从他们身上/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诗人生活在小凉山彝区, 作为一个彝人, 阿卓对自己的母族文化有着深深的依恋, 诗人在其诗集的后记中说:“我所存在着的这片土地, 太为苍凉了, 苍凉得富有诗意, 就连她的名字, 也叫凉山;我所接触到的这些同胞, 太为辽源了, 辽源得让人心疼, 就连他们的对话, 也用谚语和格言……尽管她是那么苍凉, 但她的山, 有山的雄伟;她的水, 有水的灵秀;她的天空, 也有天空的质感。”诗人正是通过诸如“苦和痛”中的“谈笑风生”、“苍凉”中的“诗意”这些形成悖论的意象, 形成了一种来自彝族文化的审美张力和感受。
3、当代云南彝族汉语诗歌中的意象张力表征三:“戏剧性”
布鲁克斯和沃伦合著的《理解诗歌》中宣称, 所有的诗歌都具有戏剧性特点:“一切诗歌的表现方式最终都是戏剧性的。事实上, 我们说在所有的诗中——即使是在最建党、最浓缩的抒情诗中——我们也会发现某人对某人讲述, 而讲述着的言语出自一个具体的情境。”从某种意义上讲, 所有的诗都是一部小小的戏剧。
在彝族诗人李蹇的《彝王》中, 诗人通过幻想, 对时间、空间及人物原型对其进行了富有戏剧性、哲理性的诗意改造。如“人群身陷囹圄/你伸出长长的大手/拉住日渐西沉的黑色田野”。又如, “你是黑暗的先行者/口吐圣火/手持神符骑在虎背上”, “九个太阳无法将你烤醒/红色的云与火与激情/在你的手臂上刻下深深的岁月。”在这里, 诗人运用抽象的夸张手法, 将“彝王”这一神奇无比的高大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从而使作品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张力和戏剧性效果。
四、结语
意象张力是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诗意构建与审美期待的主要动力, 它产生于与中国主流文化、现代性进程的交会、碰撞中, 并通过陌生化、悖论、戏剧性等文学特性得以实现。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意象张力的考察, 将形成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审美、鉴赏、评论理论的一种构建意见, 从而实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多元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骆寒超, 主编.现代诗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0:123.
[2][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 2002:16.
【云南少数民族美食】推荐阅读: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1-06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配件09-01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大全09-2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08-02
从生态伦理视角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价值10-17
云南特色美食作文07-05
云南民族广播08-30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07-29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工作07-02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