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融入

2024-09-11

本土文化融入(精选7篇)

本土文化融入 篇1

自新纲要颁布以来, 幼儿园教师思想得到解放, 教学内容、手段、方式方法趋于多元化。特别是在园本课程的建设上勇于尝试, 大胆提取地方本土文化作为教学的素材。泉州市刺桐幼儿园的木偶教学作为园本研究内容, 深入挖掘, 绽放出泉州木偶在幼儿园教学的特色和光彩, 鲤城区传春幼儿园将闽南地方舞蹈充实到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内容上,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背景

闽南名城———泉州, 历来有着丰富多彩且得天独厚丰富的文化资源, 形成了以海上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交汇共荣的多元文化。其中闽南民间地方舞蹈就是本土的一块瑰宝,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地方色彩, 如泉州的“拍胸舞”被国外称为“东方迪斯科”。2006年5月20日, 泉州拍胸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中, 存有丰富多彩、举世闻名的艺术文化资源。每逢喜庆节日, 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 小到各单位的集会庆典、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 丰富而富有特色的本土艺术文化无处不在。孩子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里成长, 他们从小受到地方艺术文化的熏陶, 心灵里必会留有深深的印记。

二、丰富的教育价值功能

闽南地方民间习俗文化, 流传已有百年历史, 至今它们还能完好保存并发扬光大, 取决于它们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鲤城传春幼儿在闽南地方舞蹈的学习中凸显了以下功能。

1. 娱乐功能。

休闲娱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闽南地方舞蹈生活情趣浓, 舞蹈动作简单易学, 成为人们娱乐的首选。例如自娱自乐的《拍胸舞》, 自娱中进入一种醉态的境界, 难得被称为“东方迪斯科”。

2. 合作交往功能。

在闽南舞蹈中, 有许多种类需要人与人的相互配合表演而完成的, 缺一不可, 合作成为必然。孩子们在学习时必须以他人合作为基础, 该活动为孩子们的交往合作创造有利环境和氛围, 也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与沟通, 共同得利共同快乐。

3. 情感沟通与交流。

闽南地方舞蹈的表演需要两人的配合, 各自扮演不同角色, 如《火鼎公婆》、《驴子探亲》等。他们在舞蹈中注重的是动作反应与相互传情, 两人之间的动作造型一举一动, 一招一试必须被对方认同并理解, 同时作出相应的动作进行呼应, 而表情是通过眼光、举止的细微变化来表达, 表演过程体现人与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共同克服困难, 协调合作的精神。这些活动有利于训练孩子之间情感的沟通与传递的反应能力, 表达及理解他人的意图能力。

4. 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家乡情感。

体验家乡民俗风情, 了解家乡地方民间艺术, 维系对家乡的情感, 从小培养热爱家乡的教育, 这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一环, 所以需要教材进入学校, 政府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三、巧妙选取适合幼儿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

闽南地方文化丰富多彩, 教师们可以做系列地选择与筛选, 鲤城传春幼儿园在闽南地方舞蹈的选取中形式了自身的特色。闽南地方舞蹈种类繁多, 总体表演形式可以分成三类:一是以自身为中心, 自我陶醉、自我表现的形式;二是人与人互动形式;三是人与物互动形式。闽南地方舞蹈的动作特点为:一是动作简单易学, 较简单的动作韵律套路, 没有特别规范的手位、舞步;二是动作与生活密切相关, 来源于生活, 自由发挥的空间大。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教材特点, 着重抓住舞蹈的不同价值取向,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合理具体的活动目标, 以便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1. 注重幼儿的年龄差异选取材料。

小班的孩子理解能力、合作能力较差, 小肌肉动作发展较慢, 她们不适宜学习合作性强, 与道具配合默契的摔灯舞、彩球舞、火鼎公火鼎婆、驴子探亲、凉伞舞等舞蹈。而适合于学习自娱性较强, 不需要与人合作、没有队形变化、动作可以自由想象发挥合音乐自由表演的拍胸舞、彩船舞等。中、大班的孩子合作能力、理解能力、表演能力较强, 舞蹈中只要不存在高难度, 影响或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动作或道具, 而孩子愿意接受的舞蹈, 均可让幼儿尝试学习。

2. 注重材料趣味性。

成人与幼儿审美有本质的区别, 成人更追求形式的美, 而儿童更在意趣味性与游戏性的娱乐功能, 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上对舞蹈的原材料可以进行加工处理, 使原舞蹈更具童趣, 更富有趣味性, 变化性, 游戏性的特点, 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与创造。如孩子学习《拍胸舞》时, 原动作特点:拍胸、拍肋、拍腿、拍手等, 动作的顺序是由上至下八拍一轮回不断重复进行的“八拍雄风”。教师们可以针不同年龄的学习的特点, 灵活加工处理, 增进孩子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3. 注重材料生活化。

提取闽南地方舞蹈的元素, 突出地方舞蹈的精华, 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组织幼儿再创造再编排, 融合成为孩子的早操动作、集体舞、游戏的形式, 成为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内容, 使“土”的地方舞蹈变为时尚的, 幼儿愿意接受的活动内容。

四、形成系统化长效化的教育模式

为了使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必须做到政府重视, 大力宣传, 教育并举, 并形成合理的系列教材体系与教学模式。

1. 注重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 教师必须引导孩子有意观察。泉州是个小城市, 逢年过节大型演出活动、踩街队伍频频出现, 这些舞蹈就在孩子的身边, 教师必须有意提醒, 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让幼儿通过观察, 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其次, 教师可以通过媒体手段大量播放视觉材料, CD、DVD促进孩子对闽南舞蹈的认识。再次, 可以带孩子到社区娱乐中心观看民间艺人排练表演或聘请他们进入幼儿园现场表演, 加深幼儿对地方舞蹈的印象。

2. 注重学科的整合, 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音乐活动内容注入闽南舞蹈的学习, 它不能成为唯一, 只能是一个载体, 一个突破口。通过这个突破口, 教师要注重学科教育的渗透与整合。如舞蹈与语言的结合。舞蹈是一种肢体艺术, 它运用动作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 孩子们完全有能力将自己表演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说出来。那么教师们必须有意识搭建说的平台, 培养幼儿愿意表述、善于表述的习惯。教师们必须抓住一切教育契机, 发展孩子的能力,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注重情感的体验。

在现实生活的情感互动中, 人们对其情感的体验可以通过共有的感受、伙伴感、情感的传染、情感的同一、情感的领会等形式来获得。美国专门研究情感的专家诺尔曼·丹森从现象学的观点出发, 强调情感具有社会性, 是互动的。人们必须把他人的体验当作自己的体验来对待, 才能对情感有真实的体验和理解的看法。在组织活动中, 我们着重引导观察表演者的表情、姿态。如《火鼎公婆》、《驴子探亲》、《彩球舞》, 他们的情感是互动的, 两人之间的眼光、动作、造型必须与音乐默契地配合。表演者的每个细微变化, 必须被对方认同并理解, 并作出相应的反映。这些活动有利于训练孩子之间的情感的相互传递, 表达及理解他人的能力, 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与乐趣。

4. 注重对孩子艺术表现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闽南舞蹈虽然种类繁多, 但动作表现较为简单, 灵活自由, 没有规范的手位、舞步, 许多动作取源于生活, 便于幼儿创编想象。如《驴子探亲》舞蹈, 表现的是探亲路上的艰辛, 如何爬坡、下坡、过河?动作表现可以迁移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自由创造表演。教师们在教学中切忌强加灌输, 必须尊重幼儿的想法, 给予其自由想象表演的空间。

总之, 在本土地方艺术教育系列活动探讨中, 要形成螺旋式滚动上升的过程, 促使学校有效地形成园本特色与模式。

参考文献

[1]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

[2]虞永平.学期课程价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本土文化融入 篇2

2014-02-12 09:47:46 来源:大公网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大公网北京讯: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习近平随后同有关专家学者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表示:“长城象征凝聚力,外来的东西,进来后也变成内生的东西,中华民族是融合的,一定要把外来的本土化。佛教也是外来的,变成我们本土的了。所以承认文化的多元性,一定要承认政治的多元性。”根据记录整理,以下为习近平主席在曲阜孔子研究院座談 会上关于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

化的讲话全文记录:

我21年前来过曲阜,1992年,我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住在阙里宾舍。这次到曲阜来,看了孔府,再到孔子研究院,专门安排这个小型的短时间的座谈会。围绕孔子研究,开个座谈会。四位发言,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对弘扬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因为时间关系,不再安排发言了。我谈谈我的体会。

我到这里来,到曲阜、到孔子研究院,就是体现中央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心。这次到孔府、到孔子研究院有很多收获,听了孔子研究院专家的发言很受启发。孔子研究院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内唯一一家研究孔子思想和儒学的专门机构,集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文献收藏、博物展览和人才培训于一体,国家投入,精心设计,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建院以来围绕“建设世界儒学研究中心,组织引领国际儒学研究”的目标,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为开展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搭建平台,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对外学生交流取得了可惜的成绩,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很多观点方法,对人类文明思想宝库有很大的贡献,提出了很多基本观念,有些是和世界其他国家思想一致的,不约而同的,有些是独自的贡献。如“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集中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孔子思想既有唯心的,保守的一面,又有进步的合理的精华。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礼之用,和为贵”、“为政以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德不孤必有邻”、“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

信、行必果”等。

习总会见台湾佛光山开山祖师星云大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从毛泽东同志开始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坐坐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还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引用了很多孔夫子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我在讲话中也引用了很多孔子的话。经过两千多年历史和检验,这些传世的至理名言,今天我们对孔子思想的价值看得更清楚了。历史上尊孔、反孔、贬孔的很多,政变很多,现在我们看得很清楚了,对孔子精华思想形成了一致的共识。对人类进步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孔子影响很大。办好中国的事情,要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法。对本土化的东西要很好的总结。

对孔子思想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今天的中国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应坚持这样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孔子、儒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对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对其基本观点要深入研究阐释,根据国情、形势变化的需要,界定、借鉴和扬弃。如“孝”的观念,孝是应该的,现在如何孝,如何体现?在现在社会“忠孝节义”、“仁义礼智”怎么体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我们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坚持古为今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传统文化最精华的东西。

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时代新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研究要起到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最近中央将下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见》,弘扬传统美德,倡树社会新风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教育人们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我有两个方面感受,一方面感受到传统文化受到了破坏,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破坏严重,批判一切,老祖宗好的东西也批掉了,如批师道尊严等,内伤是很大的。直到现在仍有负面影响,在造反有理的旗帜下,什么都可以破坏。改革开放后,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跟着商品进来了。对传统文化造成双重影响,文革、改革开放后资本主义、资产阶段腐朽的东西,以至于很多社会现象让人感慨:人心不古!另一方面,我们感到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传承。

例如,有的农民不识字,他的言谢举止,也无处不体现这种影响。体现在海外华侨、炎黄子孙、华裔身上,有的在海外几代了,不会说中文不会讲中国话了,但体现在行为、思维方式上是“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是非、美丑、好坏等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是传统文化的。比如“人权”问题,现在很多西方国家都废除死刑,这个拿到中国来“公投”,很多中国老百姓会不赞成。杀人偿命,罪大恶极,杀了人,不判死刑,这个说不过去。我跟希腊总理说,你们的“民主”就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是你们的传统。我们有我们的传统。

这几年,世界“孔子热”经久不衰,我出访参加了很多孔子学院的签字仪式、开学仪式。这方面国际需求很大,供不应求。目前,师资跟不上,外语和中文水平都高的人才少,需求量大,东西方国家都有很大需求。一些在意识形态上对我们有成见国家也对孔子学院开放。原因是在政治上“资本主义终极理论”动摇了,社会主义发展出现奇迹,西方资本主义遭到挫败,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信任危机,自信心动摇了。西方国家开始反省,公开或暗自比较中国的政治、经济和道路。如天主教探讨儒家文化,外国元首,总统、首相、总理和我交谈,言必称孔子,以多说孔子的话为荣。

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话语权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儒家文化、孔子、传统文化有影响力,孔子研究成为世界性的题目,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因势力导,深入研究,在东亚文化圈中居于主动。世界儒学传播,中国要保持充分话语权。孔子研究院承担国际学术交流的职责,要引导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中国、当代的中国。

结合对孔子儒学的传播,要搞好四个讲清楚:一是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二是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三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有的外国元首看长城,觉得中国人是爱和平的,不进攻侵略,而是防守自己的家园。我认为长城还象征凝聚力,外来的东西,进来后也变成内生的东西,中华民族是融合的,一定要把外来的本土化。佛教也是外来的,变成我们本土的了。所以我说,承认文化的多元性,一定要承认政治的多元性。四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的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像孔夫子一样,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对象,要有不同的、能产生共鸣的表达方式。

本土文化融入 篇3

【关键词】本土文化;角色游戏;方法;策略

角色游戏是幼儿借助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来源于生活的游戏有助于推动幼儿自主探索行为的发生和发展。那么,幼儿游戏该如何走进生活,回归本土文化呢?

一、红色旅游,感受本土文化的灿烂瑰宝

汀州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红色小上海”的美称,有着许多革命旧址,这些文化底蕴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班围绕“红色小上海——汀州”这个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被家乡的秀美风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看见长汀“历史博物馆”里来来往往的游客,好奇地互相议论着,在活动室一角孩子们模仿着导游热情地给客人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为了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为了把革命旧址融入游戏中,我们利用主题活动和游戏相互整合这一平台,立足地方的乡土资源,与幼儿共同讨论并决定在角色游戏中增设——“红色之旅”这一游戏内容,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红色土地的魅力。如:通过谈话,引出新的游戏主题“旅游公司”,怎么开展旅游公司呢?需要哪些工作人员?幼儿热烈地讨论着……“红色之旅”旅游公司开张了,它需要招聘小导游,小朋友们想去试试吗?讨论交流:怎样才能成为“红色之旅”旅游公司的小导游呢?你有哪些做小导游的经验?你认为有这些经验能做好小导游吗?如果经验不足怎么办?继续讨论交流:小导游怎样参加“培训处”的报名、体检培训活动?提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导游培训班”不断发展游戏情节,设计导游计划—安排旅游路线—小导游用连贯的语言把家乡秀丽的风景介绍给游客……教师以旅游公司经理的身份参加游戏,推动游戏情节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遵循多元化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我们将本土文化与幼儿游戏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融合,开发出了既有地方特色又能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家乡的文化底蕴,了解本土的文化内涵。

二、客家小吃,激发对家乡饮食的热爱

在餐饮文化上,都含有交往、交流、买卖的文化元素,利用其商业和家居的氛围,在其中挖掘角色游戏资源是比较适宜的。为此我们开展“客家小吃一条街”游戏,老师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进行了筛选,将汀州小吃有机地融入;先在主题 “客家小吃” 活动过程中师出示各种制作的小吃,帮助幼儿了解小吃的外形特征及名称:煎署饼、灯盏糕、烧麦、豆腐子、炸肉丸、小笼包、笼床粄、糖糕、胖糕等等小吃;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亲子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讨论——做什么小吃参加“客家小吃品尝会”,让家长书写一便条给老师说说自己会做哪些拿手的小吃,老师根据家长写来的情况进行分配,每个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到两样小吃带来班级,请家长告诉幼儿该小吃的做法,在“客家小吃品尝会”上向大家介绍,引起幼儿对客家小吃的兴趣,从而引出“客家小吃一条街”的游戏活动。游戏开始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游戏的玩法:我们一起开动脑筋想想觉得这个游戏应该怎样玩?在卖小吃时用普通话还是长汀话?有什么好办法能吸引更多的客人来买你的小吃?(引导幼儿学习用长汀话吆喝,比如说:灯盏糕,膨膨起,快点来买耶。)觉得叫卖时用怎样的声音才能使客人听得更清楚?(把腔调拉开、拉长一点,更能引起游人的注意,远一些的人也能听得到。)在游戏中老师以游客的身份参与游戏,引导幼儿做小吃、卖小吃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在游戏结束时先请幼儿评价,老师再做补充,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便下次游戏情节更丰富,更贴近生活,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感受地方饮食文化,发展了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交往能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家乡饮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紧扣节日,丰富地方游戏之内涵

本土文化融入 篇4

1 村庄概况

大拉德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 该乡是一个多民族乡, 以少数民族为主, 主要有汉族、彝族和回族。地处云贵高原腹地, 位于昆明市东面, 距离昆明市中心约95km, 距宜良县城约40km, 东靠陆良县, 南接石林县, 北邻马龙县, 西接本县耿家营乡、北古城镇, 是昆明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九乡风景区所在地。 本案大拉德村隶属于铁厂村民委员会管辖,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边, 距离村委会3km, 距离乡政府所在地5km, 与九乡风景区紧密相邻。 该村现有居民67 户, 284 人, 国土面积19.94km2。 村庄以彝族居民为主, 有少量汉族居民, 有着浓厚的彝族文化特色。

2 现状问题分析

2.1 自然环境优美, 但开发不足

大拉德村气候宜人, 四季如春, 全年阳光雨水充足, 森林环绕村庄四周, 覆盖率高, 植被茂盛, 村庄东侧为新坝水库。 有山有水, 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同时紧邻著名4A级风景区, 为建设现代化的彝族特色美丽乡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由于开发不足, 未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并未形成影响力。

2.2 建筑特色明显, 但保护不够

大拉德村现状居民点主要沿道路两侧呈片状分布, 房屋建筑大多为八九十年代建设, 主要以两层建筑为主, 依然保留着彝族建筑风格。 但房屋建筑密集, 建筑等级低, 周边环境差。 由于保护不够, 现有建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毁。 居民新建的住宅则按现代化建筑风格建设, 在楼层、材料和颜色上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破坏了村庄整体的彝族特色环境。

2.3 道路交通便利, 但不适应远期发展

大拉德村依托九乡风景区, 对外道路交通便利, 村庄内部主要由一条4m宽道路贯穿东西, 已进行水泥路面硬化。 其余入户宅前道路基本为土石路。 现状道路窄, 将不能适应远期发展。由于村庄养殖牛羊较多, 造成道路卫生条件差。

2.4 公共设施不足, 缺乏管理

大拉德村教育医疗等主要依靠铁厂村民委员会, 村庄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仅有一处公共活动场地、 三座公共厕所、一处健身场所。 由于缺乏管理, 厕所卫生条件极差, 健身器材损坏。 现有的公共设施不能满足村民学习、运动、娱乐等要求。

2.5 产业种类繁多, 但不成规模

大拉德村主要以农业产业为主导, 主要依靠畜牧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 养殖业主要养殖牛、羊等, 种植业主要有烤烟、包谷、核桃、李子、杨梅、葡萄、梨等。 但基本是以户为单位, 养殖种植规模小, 未给农户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 规划设计理念

大拉德村美丽乡村规划以宜居、富民、和谐为重点, 以“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为规划主题, 以保护和延续彝族本土文化特色为原则, 保证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开展规划与设计, 打造“人、建筑、自然、文化”融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形成“可居可游”的理想生活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完善村庄生态设施建设和生态空间景观建设, 实现“品质提升、人村共美”。

4 规划指导思想

4.1 与现状相结合, 合理的改造和开发

充分结合大拉德村景观和建筑现状, 在满足美丽乡村建设景观需求、生态需求、游憩需求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 对村庄整体加以改造, 重点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活动场地和标示系统。 同时考虑其可行性与经济性。

4.2 保护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 突出当地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充分研究彝族文化特色, 调查分析彝族村民的习俗、生活、娱乐等特征, 传承村庄建筑特色、生活习惯、民俗活动、审美需求、心理文化等地方文化。 重点保护地方特色, 延续彝族乡村文化, 展示出彝族乡村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4.3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开发 “体验经济”

借助九乡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与优势, 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和大拉德村特色资源, 以改造乡村景观和村容村貌为抓手, 以拉动乡村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建设一系列可参与体验的规划, 打造融农家经营、参观游憩、文化熏陶于一体的空间, 为大拉德村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 健康为本”的感受, 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乡村建设的生产、生活中, 增强农耕、民俗文化体验, 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5 规划总体布局

大拉德村规划设计在结合现状用地特征的基础上, 规划形成“一轴一环三区”的规划布局:“一轴一环”是指以西面入村古树为起点, 东面新坝水库为终点串联“三区”的空间景观轴, 和环绕整个村庄的规划道路环线。 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结合在一起;“三区”是指将村庄规划为乡村文化区、乡村休闲区、乡村体验区。 设计通过对该村文化的提炼及景观的提升, 展示大拉德村的风俗人情与精神风貌, 营造优美宜人、富有山水灵性的乡村风光。 大拉德村的规划设计围绕着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点、线、面结合的形式, 使整个乡村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建设体系。

5.1 彝族乡村文化区

该区主要通过四个板块来体现彝族特色的乡村文化。 入口文化展示区重点结合寨门的设计和入口道路的设计展示牌等展示彝族文化;古树文化景观区结合现有数棵古树, 融入当地的风俗文化, 打造集休闲、民俗文化、景观于一体的区域;彝族特色民居区重点改造大拉德村保留下的彝族风格老建筑, 其依山而建, 跌落的地形, 层层跌落的布局形式已是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公共活动中心区主要包括大拉德村服务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公共厕所、文化体验广场等, 利用彝族火把节、祭祀节等习俗文化塑造乡村文化景观。

5.2 彝族乡村休闲区

在村庄东侧结合彝族建筑现状和自然景观, 打造为村庄的休闲场所和对外旅游发展区域。 结合现有的农家乐打造彝族特色餐饮区, 结合新坝水库规划垂钓休闲区, 在高耸挺拔的松木林下空旷场地规划休闲烧烤区, 在林间和水库周边规划乡村活动休闲区兼儿童娱乐区, 设计竹林迷踪、阳光大草坪、儿童嬉戏池、如意岛、五谷杂粮、踩水车、油菜花迷宫等乡村场景节点。

5.3 彝族乡村体验区

大拉德村现状以农业为主, 随处可见果树、牛羊。 乡村规划将以此为特色, 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打造第三产业。 规划重在环境整治, 村民可继续耕种, 亦可结合农家乐, 开发为出租土地供城市居民种植等乡村体验项目。 充分利用现有果园, 扩大规模, 游客可以在此地体验采摘。 原生态林区设计开辟一条曲径通幽的小道, 形成亮丽的透景线, 可以在茂密森林中体验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美景。

参考文献

[1]龙彬.彝族建筑特色保护与创新[J].中国勘察设计, 2002 (10) :43-47.

[2]李英豪, 郑宇军.基于综合发展规划理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以东阳市花园村为例[J].规划师, 2011 (5) :37-40.

融入本土资源 提高德育实效 篇5

“本土资源”是一个地区在形成发展中所特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人文资源、工艺建筑、历史底蕴、景观形象等资源,这种个性和特色的资源源于历史和传统,源源流长。

坎山是个千年古镇,历史渊源古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发达,商旅兴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充盈着许多古镇文化资源,例如人文资源、民俗传统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等等。

一、妙用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要转化为素质,就必须有一个消化的过程,需要实践活动。少先队德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为了培养社会传统的接班人和继承人。

1.学习名人好榜样

虽然是个小镇,但因为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坎山也是历代名人辈出,历史遗迹比较多。比如说:中国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越剧名流张桂凤、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杨志华都是坎山的儿女,历代文人墨客如李白、刘禹锡、萨都剌、徐渭等也都曾在坎山留下过脍炙人口的诗篇。

例如:我们中队开展了“追寻名人的足迹”、“找名人、讲名人、学名人爱国、爱家乡精神”等队活动,用名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队员的爱国、爱家乡情感。

在我们中队里,每个队员还都准备了一本“家乡名人知识手册”,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随时将名人的爱国爱家乡的格言、事迹摘抄下来。辟一页“家乡名人爱国志”,把名人的图片贴上去。然后在中队中举行“爱家乡名人故事会”,讲述自己收集到的名人的故事。在名人爱国爱家的精神的激励下,我再引导队员开展“我以名人为榜样”的活动,与名人比差距,找不足,以名人为镜子,制订自己的同步计划,用实际行动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未来的坎山名人。

启示:这样的少先队德育实践活动,让队员在了解坎山名人的同时,走近名人,拓展了视野,了解名人背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体会他们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引发队员心灵深处的震撼。

2.七夕佳节齐欢喜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作为民间活动的载体,人人参与,喜闻乐见。每年农历七月初六到初七,坎山千年古刹地藏禅寺就会举行甚为壮观的“祭星乞巧”活动。“七夕祭星乞巧”项目还被正式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祭祀期间,男女老少尤其是年轻女子必带上亲手织就的一块花边,他们聚集于地藏寺,祈求玉皇大帝开恩,为牛郎、织女祈愿,同时也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能够如织女一般心灵手巧,过上美好的日子……那么我们的队员为什么不可以参与其中呢?

例如:在七夕节这一天,我带着队员跟随大人去感受七夕美好的气氛。尤其是女孩子,我们还一起参加了一些乞巧的比赛,比如穿针线,以求得美好的未来。我们分工合作:男生收集有关七夕的由来和传说,并且整理成文档,发在中队博客上;女生分小组在当天采访参加乞巧活动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并把自己参加活动的体验写下来,也发在我们的中队博客上;很多队员还自发地给活动拍照,这些照片也被传在了博客上。然后在开学第一周我们进行活动小结,看照片,回忆并述说当时的场景;话传说,感受美好的情感;讲习俗,体验佳节的神奇。

启示:这样的少先队德育实践活动是以队员为主的自我展示、纯朴交流、互相探究的学习课,在我的组织下,队员动手、动脑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新知识。既减轻了负担,又增长了知识;既丰富了队员的视野,又帮助队员认识了坎山传统文化;既培养了队员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队员的组织能力、操作能力。

二、巧用自然资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增强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意识,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现实性主题。

那么,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少先队德育活动开展环保教育,使我们的后代懂得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1.游山玩水抒情意

坎山以山为名,航坞山就是代表,就是旅游的名片。但我调查却发现,很多队员都没有去爬过山,甚至还有队员连山名都叫不出。这个时候,我就组织队员一起深入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例如:让队员动手收集材料,例如“优美多姿的坎山”、“正在被污染的坎山”等等。其次,组织队员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美景中所蕴涵的特色资源,如有关它的传说,有关它的历史等等。然后,我们回到课堂上,大家把自己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说出来,用各种形式来表现大自然的美景如照片、录像、绘画等等,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表达对家乡坎山的热爱之情。

启示:这样的少先队德育实践活动,不仅解放了队员的手、眼、嘴,还解放了队员的时间、空间,解放了队员的大脑。最后,让队员懂得这样的美景需要我们用心和用行动去呵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走街串巷晒情怀

除了山区景观,我们坎山的街文化也是历史悠久。据1931年《萧山乡土志》载:“龛山在北海塘之北,为本县大镇之一。街长5里,以中间的一段最热闹,其他断断续续,也都有市面。南沙经济和自治事业,都以此为中心。上半年的丝茧,下半年的棉花,也以此为集散地。”

例如:我们开展了“老街情怀”的中队实践活动,共分四次,第一次:“走进老街”,了解老街过去的辉煌,认识老街现在的状况,思考老街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次:“电脑讲解员——老街情怀”,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文本幻灯片让电脑来做我们的讲解员,讲述有关老街的资料和其辉煌灿烂的历史。第三次:“我当老街导游员”,自选一个特殊群体,比如:老年人、小学生及外地人等等,为他们讲解老街的未来。第四次:“未来的老街设计大赛”,把自己设计的《老街的发展规划》用幻灯片展示出来,然后大家评一评,谁是最好的发展规划。第五次:“回顾与评价”,开展队员对整个中队实践活动完整的自我反思性评价活动,各小组内进行组员之间的互评,并完成组内制定的评价项目,进行总结奖励。

启示: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队员的生活内涵,扩大了知识视野,又让队员充分体验到在生活中学习的快乐,其目的是引导队员在行走中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学会成长,在成长中学会感动。

本土文化融入 篇6

一、学生对本土音乐兴趣淡薄

在这个满街都是流行音乐的时代,很少会听到具有本土气息的民谣或民族歌曲,大多数人都只是浅层其次的接触音乐,并不了解其中的过程,例如歌曲背后的故事。本土音乐融入到中学课堂中,会遇到几点阻力:学生的不配合,兴趣淡薄,教师的授课方式索然无味,死板老套,以及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太少等。

(一)学生的不配合,觉得课程索然无趣

中学时代的学生喜欢新潮,跟随潮流,在他们眼里,本土音乐是一种过时的音乐,他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有安静的,有摇滚的,总之,都是流行的。时代造就了人们的审美观念,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同学们平时对本土音乐接触少之又少,就造成了这种认为本土音乐无趣的现象。

(二)教师的授课方式老套死板

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造成了这种难以一时更改的教学习惯,尤其是乡镇中学,教师的教育方式死板,不等懂平等教学,不会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门课程,只是按照教案生搬硬套,不会细细去分析,去引导学生。学生缺乏对本土文化和本土音乐的深入了解,中学生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文化课程上,对本土的地域文化知之又少。

二、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对策

对于以上对本土音乐在融入到中学教学中去的这个过程中会遇到的阻力分析,想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一)提升学生对本土音乐的兴趣

在学习本土音乐时,应制定适合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学习方式,从学生喜欢的角度切入,可以从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或学生喜欢的歌手逐渐深入,将话题引导到本土音乐上来,将本土音乐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自觉的参与进来,一旦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兴趣,相信他们会主动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本土音乐课堂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二)改善教师的教育方式

本土音乐是本土文化中的点睛之笔,是艺术的不可或缺的一项,作为一名艺术教师,就应该有能力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一开始的抗拒到了解再到爱上这门课程。要将本土的文化优势发挥到极限,前提是教师应该对本土的文化有着透彻的了解掌握,在课堂上,尽量用生动的实例去引导学生,例如陕北的唢呐歌,老师可以通过吹唢呐,放幻灯片给同学们营造出身临黄土高原的感觉,让同学们用当地方言说唱歌词,讲解歌词背后的故事,教同学一起唱民歌。这一个先说后讲再合唱的过程,会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甘肃地区的本土音乐,独具特点。可以通过视频或者音带的形式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浓郁的民族气息。教师要先充分的将本土文化渗透给学生,然后再经过层层深入,将话题引导到本土音乐上来,我们四川地区的民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和手段来引导学生,还可以通过用方言来朗诵歌词,再用方言来演唱,与同学喜欢的流行音乐进行对比等手段,使他们加深印象。另外,要加强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宣传。学生了解本土音乐的手段可以通过教材,在教材上,要尽量将当地本土的优势发挥出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在再配上相应的配图,让学生更加体会到本土文化的震撼。本土音乐可以充分反映出本土的地域特色人文环境,相信学生在接触之后会产生一种认同感,一种浓浓的归属感。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本地音乐融入中学课堂的思考论述,我们了解到本土音乐地位逐渐升高,在音乐教育中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这一方面的教育。作为新时代的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本土文化和本土音乐承袭下去并且要从此发扬起来,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很多文化物质遗产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正在走向销声匿迹,所以,将本土音乐融入到教育中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决定,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给予文化遗产保护,使它继续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存活下去。本土音乐是音乐创作的根源,几乎每个音乐家创作的歌曲中都有本土音乐的影子,以上来看,本土音乐是源头,我们有必要有义务去学习它,去亲近它。只有好好学习音乐,才能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本土文化,才能在这一方面有更高的造诣。

摘要:本土音乐加入到音乐课堂中,让学生更充分的体验了本土音乐的坚实情感,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亲切喜爱之情。本土音乐在音乐教育事业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本土音乐加入到音乐课堂中这一做法,发展并且弘扬了当地的文化及风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外来的其他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剧烈影响。本文就本土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展开讨论,并且提出了几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希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本土音乐的教育。

关键词:本土音乐,传统文化,教育,承袭

参考文献

[1]赵凤云.论临沧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和研究.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07.

[2]范桢.地方音乐资源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开发与利用——以山东滨州渔鼓戏为例.学科教学,河南大学,2014.

[3]张贺.爬山调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乡土音乐课程的探索学科教学.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本土文化融入 篇7

1 湖南省本土武术融入高校武术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1. 1 湖南省武术文化精神源远流长

湖南地处洞庭湖以南, 贯穿整个湘江故此有“湖南”和简称“湘”之名, 湖南省传承历史悠久, 春秋战国时期为楚人栖居地, 是一方水米富饶之乡。因湖南地势三面环山, 气候多变地形复杂为苗族久居之地, 武术起源便来源于其此, 也正是由于地势恶劣的环境塑造了湖南省武术蓬勃发展的环境, 培养了湖南人不屈不挠, 敢于吃苦的精神, 形成了悠久的武术文化。湖南湘江文化以炎黄子孙自强不息精神为基础融合了先秦楚文化和苗族之风, 形成了现如今勇敢尚武的自强品德, 赋予了湖南省人强烈的英雄正义感和务实努力向上的精神。这些精神更是在湖南省武术文化传承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武学思想注重武德品质, 坚持不懈提倡伸张正义走天下的英雄气概, 可以说湖南人的文化精神正弘扬了武术的侠胆义肝的内涵促进了湖南省武术文化精神的传播。

1. 2 湖南省武术发展历程悠远持续

古代人类群体居住, 战争摩擦不断, 人类为生存而必须掌握一定的格斗技巧从而逐渐演变成了武术。湖南省自古以来, 当地的人类便不得不与自然猛兽搏斗, 到后来原始奴隶社会, 武术初步萌芽被运用到了战场之上继而随着历史的变迁, 多种文化的交替融合推动了湖南省武术的发展和进步。封建社会时期湖南省武术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 自秦汉至唐宋, 武术多元化发展到明清时期湖南省武术流派蓬勃发展, 与外来武术互相切磋交流, 取长补短融入本地武术精华特色自成一系。如湖南省著名的巫家拳、湖南南拳、梅山武功、自然门、大练拳、小练拳等依旧流传至今。中国近代史中, 湖南武术由于受到机械枪支的制约初期侧重强身健体和自身娱乐到后期习武开禁成立了诸多武学馆, 使得武学传授公开, 再加上各种武术赛事和武术运动会的开展, 推动和普及了湖南省武术的发展。直至现代,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 政府也注重培养武术人才扩大了湖南武术影响力。

1. 3 湖南省武术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

中华武术传承悠久, 湖南省的武术精神也具备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魅力, 不单单崇尚的是体格的健壮和武艺的高超, 更注重的是武术精神和武术品德的培养。湖南武术受到古代传统大家儒学思想的影响, 自古以来传授的第一条知识便是“先修德后练武”。湖南苗拳便提倡“练拳要心正, 一不欺弱小, 二不畏强敌, 走遍天下做好事”。湖南省武术注重现代思想的道德观念培养如爱国主义和乐于助人以及不仗势欺人等多种美好文化思想。此外, 湖南省武术还蕴含着哲学文化思想, 如发源于湖南湘潭, 以古代阴阳八卦学为指导的内家拳—青龙运气功便讲究阴阳和谐, 动静结合崇尚自然融合的哲学理念。武术的招式魅力还蕴含着现代的生物力学学科, “四两拨千斤”便是尤为著名的武学招式。湖南省武术还与中国中医学相融合贯通, 历来武学可以强身健体, 如青龙运气功更讲究阴阳调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此外武学传承的各种铁打损伤药酒治愈外伤效果显著还有一系列的推拿方法及治伤妙方都极大程度地推动了我国中医学的进步和发展[1]。

1. 4 湖南省本土武术的资源丰富为高校武术课程提供助力

湖南省本土武术资源十分丰富多样, 包括形意、通臂、劈挂、地躺拳、象形拳; 地方拳种类: 梅山拳、巫家拳、太空拳、自然门、龟牛拳、岩鹰拳、鹰爪拳、东安拳等。器械: 刀、剑、棍、枪、朴 ( 大) 刀、扇子、匕首、鞭杆、太极剑、太极刀等; 健身气功类 ( 健身功法) : 五禽戏、六字诀、易筋经、八段锦等。具备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将其与高校武术相结合, 给学生们多样的选择, 还能集健身搏击与一体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给学生们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改变现阶段武术方法单一的短处。可以选取具备湖南省本土特色的拳术增加到高校武学必修课上, 如湖南省岩鹰拳, 具有浓重的湖南省本土特色, 还具备深远的文化历史为中国武术界创造了很高的荣耀和价值,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习武热情。

2 湖南省本土武术融入高校武术课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2. 1 高校对于武术教育的重视和环境的塑造

湖南省本土武术融入高校武术课程需要得到高校领导的全力支持和推动, 只有高校加深对于武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部分高校认为高校的主要目的仍是培养文化知识素质人才, 对于开展武术课程仅仅是丰富学生业余的课程, 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支持, 其次他们对于武术的认知比较不够深刻, 认为武术是大众娱乐性的运动, 也没有较多的比赛和关注点, 不能给高校带来知名度或者其他方面有力的影响。因此在武术课程的投入中, 对于资金、场地以及器材等力度较弱, 更谈不上大力支持本土武术融入高校武术课程开展实施教育。因此高校对于武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塑造良好的武术环境对于湖南省本土武术融入高校武术课程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2. 2 教师们教师水平和影响程度问题

在开展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是直接客观的主体, 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推动湖南省本土武术融入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但是现阶段, 由于武术课程的特殊要求性, 合格优秀的教师相对较少, 因为本身对于武术教师的要求程度比较高, 既能胜任武术相关的既能知识, 拥有娴熟良好的武术技巧还要求教师们熟悉理论指导, 动作拆解简明, 将武术的特点和魅力可以很好的传达给学生们促进学生们武术课程的进展。只有通过整齐优美的武术招式魅力加以有力的讲解才能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继而培养学生们的武术素养掌握相关技能要点。但是目前高校们的武术教师一般由体育教师担任, 缺乏规范正规的武术培养, 业务综合水平不够无法正确教于学生们规范正确的武术动作, 使的本土武术融入到高效武术课程进展困难[2]。

2. 3 学生自身对于武术认知和学习问题

只有学生们自身提升对于武术的认知, 了解到武术的深刻魅力才能引发学生们的学习主体性积极参与到武术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高校的武术课程仅仅的花拳绣腿, 是拿到学分或者选修课之一, 未把武术课程放到重点, 在参与武术课程学习时态度不端正, 精神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较差。还有的学生对于本土武术重视不够, 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无丝毫用处反而更崇拜国外的泰拳和跆拳道等, 忽略了本土武术的影响程度。甚至有的学生将武术视为电影中的轻功可以飞檐走壁对于现代的武术内容和课程学习不甚了解, 更加无法深刻了解到武术的传承魅力和蕴含的文化价值。正是由于学生们自身的武术认知限制和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导致现代湖南省本土武学融入到高校武术课程受到抵触, 使的武术教学进展速度缓慢。

2. 4 武术教材方面制约影响武术课程进展

武术教材是学生们认知学习武术课程的主要工具之一, 但是现行的武术教材知识层面较低, 内容较旧, 也没有列入湖南省本地的特色武术拳法。只有选择凸显湖南省本土特色的武术拳法, 反映武术整体的技能技巧, 彰显武术套路的魅力才能让学生喜欢上武术的学习。因为武术本身形式单一, 学习起来套路动作较多记忆困难, 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课程开展中, 可以增强武术学习的娱乐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武术学习的动力, 比如可以运用多媒体实地教学, 还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实际对抗性比赛, 引发学生自我领会动作要领的思考能力, 加深学生对于动作的记忆力, 从内心喜爱武术课程积极参与和扩展武术的学习。

2. 5 当下武术竞技模式造成一定影响

目前的武术教学有相当一部分是朝着竞技武术开展课程教育的, 竞技武术来源于近现代时期, 由于西方竞技技术的涌入与传统的武术相结合, 逐步发展为当下的武术竞技模式, 主要是以专业的武术竞技人员为主体, 围绕相关的竞技的规则制度以及特定的项目来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提升和发挥个人或者整个集体的运动竞技的水平技术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类似于高难度的体操技能的结合,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 竞技武术推动了武术运动的发展, 但是造成了武术运动攻击力度的弱化, 竞技武术和传统的湖南省本土武术仍有本质上的差距。但是目前湖南省高校的武术课程的开展内容大部门仍是以竞技武术运动动作为主, 使得湖南省本土武术融入高校课程较为困难, 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面比较窄, 也偏离了本土武术的性质和潜在的武学价值。

3 加快湖南省本土武术与高校武术课程结合的建议

3. 1 利用本土化武术资源, 开展高校武术课程内容

湖南省本身由于多民族居住, 形成的本土化武术具备着多元化, 多面化的特征, 具备许多本土特色的武学典范如永安的东安拳, 邵阳的岩鹰拳, 株洲地区的巫家拳等。这些湖南省特色武术资源经历了悠久的文化传承和现实的考验流传至今, 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本土武术资源财富。因此可以利用湖南省本土的武术资源, 将这些具备着浓厚的本土特色的拳法融入到高效武术课程中来开展实施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既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还可以了解到湖南省的本土文化促进民族认可度, 实现高校武术课程内容与本土化资源结合的功效。还可以针对湖南省不同地区区域的自然环境优势来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具备当地特色的本土化武术资源, 将地区特例特征与之结合适用的武术项目增添到高校的课程中, 丰富武术教学的内容。

3. 2 结合以梅山武功和岩鹰拳为代表的本土武术资源

梅山武功是起源于湖南省民间特色拳术之一, 具备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和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 招式套路多变具备较强的实践武术能力, 讲究攻防大意强调下盘的稳定和手法的多变无太多虚招和花架子能很好地适用于实际生活防守运动。梅山武功有77 个拳械套路, 既有拳法套路也有棍术套路还注重对练和功法功力练习, 可以针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给予广泛选择的机会。同时梅山武功提倡以武德为先, 武功套路淳朴有力, 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增强高校学生们独立自强的生活意识。岩鹰拳起源于湖南著名武术大师蒋兆鸿先生与爱徒刘烈红, 取湘南“岩鹰”格斗神态之精华, 结合多年习武经验编制成了六段128 式的象形“岩鹰拳”。后由于岩鹰拳在各界武术大赛上大放光彩取得了多项奖牌被武术界认可和宣扬取得了不菲的名声。岩鹰拳结合了形意和南拳等拳法的特色以拳脚刚劲迅猛为长处, 可很好起到强身健体和实践实用的效果是我国武术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经典武术。岩鹰拳以徒手套路为主要格斗形式, 注重贴身近战, 动静结合, 虚实相连, 突出以、拿、锁、扣、分筋错骨手法引发劲力上, 功力蓄而后发形神合一, 有着独特的武术招式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蕴含的由无到有, 厚积薄发的精神正是我国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 需要高校学生深刻学习和感悟。

3. 3 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加大对于武术学习的重视程度

湖南省本土化武术与高校武术课程相融合必须得到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只有增强重视程度, 才能为日后高校武术课程的开展给与实施条件和增加学习动力。相关的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分析形势, 研究对策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制度, 下达相关的文件, 要求各个高校积极与本土武术资源相融合, 开展实施高校的武术课程教学, 还可以组织多个高校联合的武术切磋比赛来推动高校的武术学习, 提升高校的热情促进高校与湖南省本土武术融合的速度。[3]同理, 校方领导要重视支持本土武学与高校武术课程结合开展教学活动, 如建立相关的武术协会来推动全校武术课程学习气氛, 定期组织武术文化节并且加大经费的犹如, 完善武术器材和设施给学生们武术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还要增强师资力量的投入, 引入优秀的教师, 要求武术教师提高自身武术修养, 加强对武术魅力的理解从而对学生进行指导使的具备与武术教学相适应的多元化武术知识结构。

3. 4 结合新媒体, 加大武术学习的宣传力度

只有提升武术学习的宣传力度, 培养学生乃至社会的整体武术认知思想才能塑造良好的武术学习环境为湖南省本土武术与高校武术课程相结合提供帮助。现如今新媒体是当下时代和社会信息交流传播最有利的工具, 可加快新信息的传递速度丰富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结合新媒体, 加强对于武术学习的宣传, 展示文化独特的魅力, 传播武术文化精神和民族思想可有效地提升湖南省本土武术与高校武术课程结合的程度。例如可以制作武术小短片, 展现武术的优美动作, 以较小的空间和较短的时间通过视觉传达给人们武术的经典魅力, 让人们深刻感受到武术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精湛的技能普及社会对于武学的认知。其次还可以在电视上增加武术赛事的节目, 引发人们的关注弘扬武术的魅力, 让人们在观看的节目的同时增加对武术的喜爱和了解武术的精彩。

5 结语

中国武术是需要人类继承和弘扬的宝贵财富, 湖南省本身具备着悠久的武术文化历史, 传承着经典的武术文化魅力具备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武学资源为高校的武术课程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证, 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做好基础工作, 提高宣传意识和师资力量建设完善高校武术课程与本土武术融合的教学, 不断提升高校武术的教学水平从而推动学生的武术综合素质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胜恒.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3) :27-29.

[2]周伟武.武术概念新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35-38.

上一篇:橡胶改性沥青下一篇:福建林业产业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