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共12篇)
本土文化 篇1
本土文化是幼儿接触最多的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贯彻纲要精神,统整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幼儿的发展,充分利用本土文化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所以,我们将自己的地方资源渗透到幼儿教育中,让孩子从小就埋下爱家乡的种子,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幼小的心灵。
常州素有“龙城”之称,近年来,随着“常州恐龙园”“春秋淹城”及“太湖湾嬉戏谷”等旅游业的开发蜚声海内外。龙城的孩子生活在这样传统与现代交汇的环境中,作为教师更应该充分将常州特有的地方资源有机地渗透到幼儿教育中,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激发幼儿爱家乡的热情。
一、利用龙城的本土文化,开展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
1. 深化本土文化,探寻园本课程的生命点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自己生活的环境。”开发本土文化的园本课程过程中,使幼儿产生了了解自然、关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本土文化特色,实用、形象、直接,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
2. 改变教学方法,探寻本土文化的生命力
我们打破“课堂中学习”的观念,放手将孩子带到更广阔的自然环境中,让孩子感受最广泛的“自然资源”。我们主要在保证每周正常开展教育活动中,穿插本土文化的教育内容,贯彻“异质同构”的艺术教育理论,保证本土文化教育目标的实现。
3. 融合主题教学,探寻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结合本土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一:《家乡的桥》
我们的家乡常州,地处江南水乡,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坐落在各个角落的桥———古代的桥,现代的桥……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家乡的昨天,是家乡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记载;也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我们根据当前孩子议论的兴趣话题,生成了主题活动《家乡的桥》。
主题活动二:《宋剑湖·印象》
宋剑湖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是长江三角洲形成时低洼地淤塞而成的湖群之一,宋剑湖湖中大小沼地绿洲星罗棋布,汊港罗列,地形复杂,是常州市四大湖泊之一。因此结合本地教育资源与孩子的兴趣,我们生成了《宋剑湖·印象》这一主题活动,意在让孩子了解我们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初步形成保护古文明的意识。
二、利用龙城的丰富材料,创设古朴绚丽的主题环境
随着融入本土文化课程的开展,我园创设了一个个富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环境。在墙面上、美术室里等为幼儿提供大量易于接受的民间艺术图片、各种手工作品等供幼儿欣赏、阅览,感受民间文化习俗,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民间艺术的气息,体会民间艺术的美。美术活动室里,利用废旧物制作一些民间艺术工艺品,有麻袋绣、剪纸、撕贴家乡的房子、桥,……孩子们在学习中不断地了解了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
三、利用龙城的本土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我们就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把本土特色带进幼儿的区域活动。我们创设了富有常州名小吃一条街的“兰桂坊”,凸显现代常州便利交通的“BRT”,并根据近期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教具,供幼儿操作、摆弄、拼贴、尝试。如,大班幼儿用废旧纸盒、牛奶罐来搭建家乡的桥。中班幼儿绘画恐龙园、得园徽派建筑等特色。小班幼儿在阅览区欣赏家乡的名胜古迹,穿上特色服饰穿梭在特产中。
我们都知道,从小对孩子进行爱家乡的教育,燃起“家乡真好,长大后为家乡出力”的情感火花,则对他的一生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本土文化课程就能为此提供可能。我们均可清楚地意识到,未来的人才是高素质、复合型的,特别是具有合作精神。总之,本土文化渗透到幼儿教育课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园本课程,使幼儿园课程更加生活化、趣味性和综合性。从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摘要: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融入本土文化,形成园本特色课程,成为当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又一大趋势。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纲要》也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只有立足本土文化,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才能使《纲要》《指南》的精神得以落实。
关键词:本土文化,园本课程,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J].幼儿教育,2005.
[2]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孟庆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07.
[4]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2.
本土文化 篇2
城市・公共艺术・本土文化
本文以哈尔滨城市的公共艺术为例,阐述了城市本土文化的形成、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论述了城市本土文化对公共艺术的影响,城市公共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展示,反映了城市本土文化、城市公共艺术及城市自身的协调发展关系.这对于哈尔滨及其它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 者:任丽敏 宗明明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刊 名:电影文学 PKU英文刊名:FILM LITERATURE年,卷(期):“”(22)分类号:G1关键词:哈尔滨 公共艺术 本土文化 发展
本土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活》教学 篇3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与恰当导入新课是分不开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双边活动以及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本土文化资源作为特色资源,能够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亲切和熟悉的本土文化资源来导入新课,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教学“传统文化的继承”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首先问:“被誉为石头的史书是指什么?”学生有些迷惘。笔者进一步启发:“那被誉为‘凝固的艺术或‘凝固的音乐是指什么?”这样,学生马上猜出了是建筑。再进一步追问:“那被称为‘木头的史书是指什么呢?”学生很快就回答是“中国的古建筑”。中国的古建筑与其他国家的建筑不同,主要以木结构为主。中国的古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多彩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成为世界三大古建筑体系之一。北京作为历史名城遗留着大量的古代建筑。北京的古建筑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书写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学生们身处北京就应该了解北京,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北京的古建。请同学看视频“感受文化——我们在路上”。这段3分钟的视频资料是学生提供的,是他们在参观古建筑时自己拍摄的作品。当大家在优美动听的音乐背景下看到自己拍的作品和自己的身影时很激动,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这种条件下再提问:“在同学们看的古建筑中,有一组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它是指什么?”学生很快就回答出“天坛”。如此,笔者就很顺利地进入教学的第一环节:体味魅力,感受传统文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类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这一主体是否有学习的兴趣,是否有发自内心地对学习的渴望和追求。通过利用学生拍摄的视频资料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探究古建筑的欲望,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兴趣。可以说,本土文化资源的引入,能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一种亲切感,自然而然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例证,帮助理解教材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应当看到,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资源。所以,在教学中以本土文化资源为例证,不但可以丰富课程资源,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在讲“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明确指出:“中国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那么,传统建筑蕴含着哪些传统文化呢?于是,笔者让学生去地坛参观,让他们去查找有关地坛蕴含着哪些传统文化的资料,然后让他们讲解地坛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地坛无论是宏观的布局还是各个微观的设计,都把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在建筑物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教材在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时,指出包容性是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这一点时,笔者让学生结合他们去参观的北京牛街清真寺来讲说。学生通过参观和查找资料,把既熟悉、又陌生的北京牛街清真寺的建筑特点讲得非常清楚。北京牛街清真寺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典范,它见证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很好体现。
由于教学中举例的建筑都是学生身边可见到的,他们很乐意把自己所看到的和查找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平时的课堂中,运用一些新近发生的、通俗易懂的本土文化资源,将书本知识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知识目标。
在调查中提升情感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了“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来自于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真实的生活场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笔者围绕本土文化资源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拓展到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生活素材中,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真正面向学生生活世界,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在讲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笔者让学生走进前门大栅栏,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大栅栏中老字号的介绍。前门大栅栏中的老字号商铺都有其奋斗的历史,每个商铺的历史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很好体现。学生通过亲自感受,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洗礼。这比单纯讲课本内容更加具体生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实践,更多地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形成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学生通过亲自参观,一方面提高了参与教学的热情,加深了对北京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提升了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巧设作业,巩固知识
《辞海》把“作业”解释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而《教育大辞典》,则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可以说,作业是拓展、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目标的有效途径。课外作业的内容,有的可以是为讲授新课内容铺垫的而设计的,有的也可以是为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而布置的。巧用本土资源给学生留适量的课外作业,有助于提高《文化生活》教学的实效性。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设计各种形式的作业,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落实。学生在完成这些看似课外作业的同时,还加深了对北京的了解,并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的内容,拓展、巩固了教学的知识目标。
结束语
本土文化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宝库之一,犹如一汪清泉不断滋润着《文化生活》的课堂,为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因此,作为政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恰当、合理地使用,从而有效地提高《文化生活》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文化是本土企业文化的根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本土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 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诞生于欧美, 是西方市场经济长期发展成长的一颗果实,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因而, 多少本土企业的掌门人为了企业的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 一门心思的嫁接或原版、或改良的国外名企的企业文化, 成功者固然不少, 然失败者亦不乏其人。虽说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对于此类探索理应报以“成固欣然, 败亦喜”的心态宽容待之, 但里面的经验教训却值得探讨和商榷。下面结合本人在管理上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就传统文化在本土企业文化中的地位问题试做分析, 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为企业掌舵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现代企业起源于西方,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亦然, 但是不是说本土企业要想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就必须照搬西方模式, 摈弃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此种做法不妥, 亦不现实。橘生南国而为橘, 生于北国则为枳。西方成功的管理模式没少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形,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人家的管理模式是以其特有的企业文化为灵魂的, 我们费尽力气, 搬过来的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 而其企业文化更是浑身都充满了不可模仿的因子, 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我说, 就是因为文化从来都是民族的, 没有国际的, 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个差异无法消除, 也不必消除。因为他们是最适合各自民族的东西。而企业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子文化, 当然是离不开大的文化背景的。这就像树长得再大, 也离不开根一样。
故而, 作为民族企业, 想要打造百年不沉的企业航母, 必须构建独特的、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 而想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 就必须以我们的母文化——传统文化为根基, 才不会发生“种橘得枳, 种瓜得豆”的尴尬事。
中国文化, 历经了至少五千年的沉淀, 时间的大浪早已将浮沙尽数淘去, 能够留传给后人的无不是沉甸甸的金子, 放着金子不捡而邯郸学步无疑是非常不智的行为。即使洋为中用, 也仅限于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 其目的是为了把玉雕琢的更美, 而不是直接拿石头当玉使。
综上所述, 从理论上讲, 本土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相信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早已看到了这一点, 或者无意中去这么做了, 亦有多篇去传统寻根的理论探索见诸期刊杂志。这些成功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企业掌舵者明确的启发, 于是, 更多的成功事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见诸媒体。然而, 不知企业文化为何物者, 喊着企业文化口号而迷茫者, 纠结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者, 主张西化而讽刺挖苦传统文化, 甚至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者仍大有人在。传统文化回归本位, 得到应有的“名分”还任重道远, 还需要呐喊者更众。
说到此处, 难免有人会说,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看理论再华丽也如空中楼阁。没错, 企业家都是实干家, 那本人就以实例说服诸君。仅以本人浅薄的实践为例, 晒一晒传统文化的智慧, 当然, 我也只是得了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智慧中的一鳞半爪, 但却在短时间内扭转了一个企业的命运。前因后果如下:
2009年, 我受命任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的院长, 前因后果略去不表, 但“临危受命”一词却足以概括当时情景。我接手时的设计院可以说已处于破产的边缘, 债台高筑, 拖欠职工工资, 资产不良, 资金周转不灵、人心涣散等所有的头疼的问题几乎都被我遇到了。
那么怎么办?拯救一家企业并不是一句空话就能实现的, 我首先做的就是查找病根, 就如同中医讲究标本兼治一样。我很快找到了造成困局的“病根”, 那就是不良的企业文化。因为当时的设计院, 无论从技术实力和资质情况来看在省级院里也是拥有一席之地的, 在这个前提下经营不善可以说是很令人痛心的, 而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既然找对了病根, 那就很简单了, 我需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 而我的“药”就是脱胎于传统文化智慧的新型企业文化。首先, 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崇尚自然”, 我就对职工讲“天道”。道家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我就讲设计院生存靠市场, 想赢得市场必须赢得客户, 客户, 就是我们的天。由此自然而然引申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经营理念。其次, 传统文化讲究尊师, 我就跟职工讲“师道”。设计院对于员工的培养一直是很无私的, 但由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年轻人中的淡化, 尊师重教这一观念早已被青年员工抛到了爪哇国, 这一传统上天经地义的事情竟然需要以这样的形式被重新拾起, 这不得不说是青年的损失, 也是民族的损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我强调要尊师, 进而扩展为尊重并团结同事, 因为“三人行, 必有我师”, 以此为基础, 强调团队建设, 以打造优秀的设计团队为手段, 进而为客户打造优秀的设计作品, 因为只有优秀的团队才会有优秀的成果, 才能实现“以质量求生存, 以信誉求发展”的企业宗旨。第三, 传统文化重“孝”, 百善孝为先,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孝文化。我就对职工讲孝道。为何讲孝道?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百年知名设计企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就需要数代, 甚至数十代人的持续努力。面对为了这一目标而奉献一生的老设计院人, 我们必须秉持孝道, 对他们存着一份感恩之心和回馈之心。只有这样, 才能让现在的设计院人无怨无悔, 为团队的目标而不懈的努力, 因为老人的今天, 就是我们的明天。道理简单而朴素, 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 我还把孔子的“君子责己, 小人责人”作为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基础, 用文化统一了思想认识, 统一了价值观, 凝聚了人心。人是第一生产力, 人的问题解决了, 其它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在以“天道、师道、孝道”为核心,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新的设计院企业文化的基础上, 我们辅以各种管理制度的变革, 最终的结果是, 设计院不仅扭亏为盈, 而且经营收入三年翻了一番, 职工的收入三年翻了一番。这就是以传统为根的新型企业文化创造的管理奇迹。
总而言之, 无论是理论上, 还是实践上, 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推崇传统文化, 我在此可以不揣冒昧的断言, 唯有以传统文化为根打造新型的企业文化, 才是志在打造百年企业航母的企业家们唯一的选择, 也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 唯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才是最适合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成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12) .
[2]李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启示[J].价值工程, 2012 (18) .
本土文化 篇5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若干问题
借助瞬息万变的现代化传媒技术和信息技术,文化全球化已经和经济全球化一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对文化全球化,本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一定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理论上的建构,以及相应的对策研究、文化安全等问题必定要提到议事日程.同时,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保证本土文化自己的民族性等问题,是我们需要认真思索的课题.
作 者:苏跃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年,卷(期):“”(4)分类号:G0关键词:文化 全球化 本土文化
新疆本土电影文化要素研究 篇6
把新疆本土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研究,就会发现新疆本土电影具有独具的特质,也正是这些特质吸引着观众来审视新疆的风土人情。在中国当代社会里,新疆由于地域的偏远,普通民众由于经济的原因,到新疆来旅游并不普遍,对于新疆的了解大多是通过现代传媒来完成的,在现代传媒境况下,电影无疑承载着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而且新疆本土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也有不断消失的危险。“面对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 民间艺人的故去而消亡的现实,影像的记录功能在传统文化的留存方面,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用电影镜头来记录新疆各民族的生活显得尤为必要,也能很好地推广民族文化传统。
就像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对于推广美国的民主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样,文化的渗透与增长也是人类之间相互交往与征服的结果和力量。中国文化力量的消长也是国力盛衰的明证,人类的相互征服无一不是文化的征服,文明的冲突将最终决定文明国家的兴与衰。“特别是在文化/审美的根基点上,如何避免文化趋同性危机,一如既往地张扬我们‘东方—中国’的现代人文精神,张扬我们本土性的无可替代的审美创意及其人文优势,这是需要引起我们深长思之的。”[2]
电影《买买提的2008》海报
电影诞生初期,承载文明价值观的理念并不强,技术性占据显要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的宣传功能日益突出,特别是美国利用二战发展起来的庞大电影工业,向全世界推销其价值观,人类电影史走进了一个文明载体的时代,电影的发展也是一部文化史的历史进程。中国电影的诞生并不晚,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从开始就打上民族电影的深深烙印,并承载着民族文化符号,也为此京剧文化在电影传媒时代的浸染下,逐步走进民族文化张扬的广阔时代。中国电影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印记,这是中国电影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中国电影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中国电影文化的地域特色非常明显,在新疆本土电影中也得到体现。“在文化选择和‘审美之维’演进的趋势上,我们并未简单的采取与好莱坞‘你死我活’‘此存彼亡’的对立形式,而是以文化的‘和而不同’为准则,从本土发掘民族文化独具的特色,张扬其‘东方中国’独特‘审美之维’的魅力。”[3]
新疆本土电影在电影历史的进程中,依据其本身的历史轨迹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形式进入中国电影的舞台,姑且不讨论新疆本土电影贡献,单就对新疆本土电影中所承载的文化密码进行解读,就会别有一番景观。至于其意义那就更值得研究。新疆本土电影是中国民族电影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对宣传新疆、发展新疆、让世人了解新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疆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着一代代电影导演关注新疆电影的发展,利用这种宝贵的地域资源、文化资源传播广袤的新疆大地的繁丽生活。虽然这些电影导演有意识和无意识相互交织,但是拨开表面电影的语言,言下之意的深层次文化结构逐步可以揭示出来。那就是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电影文本的独特性,显示出电影文化的深层次文化符号。新疆本土电影表现出来的深层次文化结构里的深邃文化蕴藉,让观众注视新疆的发展与变化,恒定与无常,坚韧与浮华,历史的沧桑巨变,在电影工作的笔下熠熠生辉。
一、色彩文化的运用
电影是依靠色彩的,即使在黑白电影时代,两种色彩看似简单,黑白世界的色彩也通过电影语言得以发展。到了彩色电影时代,光怪陆离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电影文化无疑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自然本色和电影导演对色彩的有意识的运用交织在一起,使电影世界充满了复杂色彩,也展示了独特的色彩文化。电影观众在电影世界里,也可以说是在一个崭新的色彩世界里畅游。
首先是新疆电影独特的地域自然景观,也是独特人文景观的背景与背影和色调。新疆地处亚洲腹地,南北疆被天山划隔,西邻帕米尔高原,故称葱岭,南面喀喇昆仑山,东有塔克拉玛干沙漠,著名的丝绸之路城市散落在沙漠边缘与山脉之间,典型的绿洲文化。古代各民族游牧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逐步走入农业社会和现代社会,由于发展的不平衡至今还在各民族的文化中看到游牧民族和农业社会文化的明显印记交杂期间。新疆本土电影恰恰就依托新疆最具代表的主题色调:土黄色。在这种基本的色调上,调和了蓝天、白云、雪山、绿洲、奇峰、河流等景色,但整个新疆本土电影背景是土黄色基调中的五彩斑斓。正是这种基本色彩元素下的新疆色彩走进电影世界,影响着新疆电影的艺术世界。走进新疆,特别是南疆广袤的沙漠、沙碛,夹杂着绿洲、雪山,还有没有一点生命的土黄色历经几亿年自然变化却亘古不变的山峰,随处可见。这些不仅进入到新疆画板中,在新疆本土电影中也是主色调。儿童电影《会唱歌的土豆》开始的画面就是漫漫黄沙、土黄色的群峰;在电影《买买提的2008》中,摄影将维族孩子生活的农村建筑、葡萄架、室内装饰、维族服饰都展示在镜头里。也正是在这种特有的色调下,新疆本土电影的其他色彩才显得更为突出奇特。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基因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基本的自然色调里发展、张扬,尤显得色彩突兀、神奇,各民族天然喜欢绿色、雨水、河流就显得合理,自然地缺失在人类的意识中得到发展。这也是新疆本土电影镜头里缺少长江流域浓郁的生命形成鲜明的对比,电影人表现新疆独特的艺术世界把新疆本色调作为主色调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整个新疆本土电影的色彩主流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发挥,也造就了新疆本土电影独特的色彩世界。“在文学创作中,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的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无意识是指潜伏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4]新疆本土电影工作者把这种文化有意识和无意识因素渗透到电影作品中,无形中形成了新疆本土文化特色,也传达了电影工作者对新疆本土文化的认知,成为新疆本土电影文化要素的重要部分。
在电影主色调土黄色背景里,灰暗的沙碛与沙漠,漫漫黄沙覆盖原野,生命匮乏,绿色稀疏。其他非主流色彩显得尤为突出。绿洲、雪山、白杨树、胡杨林点缀其间,把电影色彩点染得丰富、幽广。电影导演利用长镜头把新疆本土色彩搬上了荧屏,也传递着这方土地的色彩文化韵味。由于缺少斑斓的色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更喜欢用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传递优势,利用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人们用新疆自然无法出现的色彩来装点自己,这就是民族服装色彩。正是新疆缺失的色彩,在各民族文化中得以发展,色彩在服装、建筑中张扬。也正是这种独有的色彩出现在新疆本土电影中,给观众带来了新奇的感受,在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由于交通不发达,进入新疆比较困难,新疆始终是孤独的、神秘的、神奇的。但是新疆色彩文化并不孤独,新疆电影色彩文化非常丰富,许多导演喜欢用新疆特有的西部色彩来装饰自己的电影世界,就像张艺谋、陈凯歌等就喜欢用西部土黄色的基调来构建自己的电影世界。
新疆本土电影的镜头里,几千年的胡杨树、挺拔的白杨树、红红的沙柳,高山大漠绵延苍茫,平顶的维吾尔农村建筑配上伊斯兰文化浸润的花纹、门饰、拱顶的伊斯兰教堂,和窄窄的高大门窗,这些深受中亚伊斯兰文化影响文化意象,就像新疆文化名片出现在电影里,新奇与古老交融。这些新疆电影中独特的色彩文化,无疑是最好的传播媒介,揭开了新疆神秘的面纱,还有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建筑、人种等都是文化符号的最好代表。
二、音乐文化的运用
新疆是古代西域所在地,纵观西域历史可以看到,西域文化通过古代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进入中原大地,中华文化交融的历史源源不断,西域音乐十二木卡姆既是少数民族音乐的瑰宝,也是中华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新疆本土电影中,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得以很好的展现,背景音乐依托十二木卡姆音乐元素,凸显了异域音乐色彩。
新疆本土电影中经常在镜头下可以看到的弹布尔、冬不拉、达甫、热瓦甫、都塔尔、考木孜等,与内地民族传统乐器二胡、马头琴、笛、箫、琵琶、筝等不同。新疆本土电影音乐的特殊乐器,结构特别,音色特别,在南疆广为流传的民族大型音乐十二木卡姆更是熠熠生辉。由于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和音乐元素,加上色彩纷呈的民族服装、舞蹈,就更加独具韵味。电影《会唱歌的土豆》《买买提的2008》《吐鲁番情歌》等都有音乐元素的依托,衬托出新疆本土电影独有的魅力。近年来,民族音乐融合西方音乐元素已经成为现当代电影的潮流,新疆的独特音乐资源,不仅仅有独特的乐器,热瓦甫等,更有世界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音乐,电影导演有意识的引入这些民族音乐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现实生活中,新疆少数民族在结婚、丧葬中非常注重民族音乐的使用,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新疆本土电影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的使用,藉此来表现民族文化风貌。民族音乐在电影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音乐能够很好地渲染电影主题,表现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能很好的把中国文化元素推介到世界。著名电影《卧虎藏龙》就是使用了《阿瓦尔古丽》的优美旋律,还有配乐《永恒的誓言》使用新疆民族乐器热瓦甫弹奏。热瓦甫发音响亮活泼,激情迸发,表现力丰富,是新疆少数民族非常喜欢的乐器,巴扎里随处可见、可购,是喜欢音乐的民族家庭必备乐器,相当普遍。
新疆独特的音乐文化,近年来通过电影、电视走遍中国大地,也进入世界的视野。《南山牧歌》《冰山上的来客》《天山欢歌》等电影音乐被人们所喜爱,里面的少数民族乐器演奏和独特的音乐元素吸引着世界许多音乐家到新疆来采风,特别是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更是走进世界音乐的殿堂,被人们所铭记。走进新疆,随处飘荡着新疆音乐之风,观看新疆本土电影,随处可见新疆音乐的美妙之音。
三、舞蹈文化的运用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一般说朋友相聚,无酒不成席。在新疆可以说无舞蹈不能算是聚会。新疆各民族由于历史上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小,各民族性格外向,自由奔放。民族歌舞也是最能表现新疆电影本土特色的元素之一。电影中的民族歌舞和音乐使观众走进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或洒脱,或奔放,或热烈,或忧伤,在特色乐器的配合下,男男女女尽情表现自己,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由游牧民族演变过来的民族内在的豪放与热烈,好客与激情,电影的镜头语言定格了少数民族那张名片。
新疆少数民族从小养成了能歌善舞的习惯,从小就注意培养舞蹈。新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赛乃姆”舞是广泛流传于维吾尔族中,以赛乃姆音乐为伴奏的舞蹈,并无规定动作和程式。一般由男女成对而舞,人数不限,舞时歌者不舞,舞者不歌,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而发展,最后总是在热烈地快板中结束。各地赛乃姆均以其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异,但一般舞蹈动作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异。“萨玛”舞这种舞蹈主要流行于喀什、莎车一带。从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以来它就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教的礼拜活动而存在。每逢库尔班节和肉孜节,便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在众人“阿拉――”的呼喊声伴奏下跳起这种粗旷、奔放、节奏强烈的二拍子舞蹈。舞者均为男子,动作简单始终贯穿一种不太快的原地低头旋转。刀郎舞这是流行于刀郎地区的维吾尔族舞蹈。是一种男女成对的群舞,其舞蹈动作的优美、舒展、矫健、刚劲有力可居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之首,此外,舞伴互相换位、交错、配合的默契又别有一番韵味。舞蹈动作难度较大。随着音乐伴奏速度的逐渐加快,舞蹈进入高潮,人们跳起一种原地快速旋转的动作,至此,已具有一定程度的竞技性,不支者逐渐退场。有些人会晕倒在地,坚持至最后者为胜,受到人们的赞扬和喝彩。纳孜尔孔姆流行于哈密、吐鲁番、部善、托克逊等地。是一种由男子表演的单人歌舞,以其诙谐、滑稽的内容、动作和独特的蹲步舞蹈区别于任何一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除以上所述之外,新疆回族、乌孜别克、俄罗斯等兄弟民族,无不有其丰富优美的民族音乐和舞蹈,为我国的民族艺术宝库,为新疆这个“歌舞之乡”呈献了一朵朵盛开的奇葩。为了发展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艺术,电影工作者非常重视新疆本土舞蹈的表现力,基本上新疆本土电影大多都呈现了舞蹈文化元素。特别是《阿娜尔汗》《热娜的婚事》等电影都有这些舞蹈的长镜头。体现了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游牧民族特征,再加上民族服装和绚烂的色彩,这也是新疆本土文化的最好体现。
结语
新疆电影承载着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新疆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在电影里都有很好的体现,这也是新疆本土电影特色的重要特征。从上个世纪到现在来看,新疆本土电影中的大背景基本上是依据新疆色调、建筑、音乐、服饰、歌舞等民族特色文化。也就是说没有这些元素就没有新疆本土电影的生命力,在建构新疆本土电影音像世界里,新疆各民族特色文化符号的外在显现:从《冰山上的来客》《阿娜尔罕》《塔克拉玛干》……到《生死罗布泊》等电影,可以随意观赏新疆的文化魅力。
新疆本土电影的本土风格,新疆本土文化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恰恰是这些文化特点在新疆本土电影中的体现,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颂扬了新疆电影的优秀本土文化。新疆本土电影艺术家要善于运用这种文化,不单单是内地电影人应该做的,更是新疆本土电影文化造就的人才要提倡和张扬这种特色健康文化,用电影这种传媒来抵御腐朽的文化,特别是极端宗教文化在新疆的传播。新疆本土电影如何传承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网络、电视、电影的普及,音像资料正是展示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平台,优秀的电影作品激荡着社会风气,改变着人们的观念,青年一代追逐潮流的力量是巨大的,如何通过电影来引导文化的潮流,新疆本土电影显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1]盛希贵.影像传播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4.
[2][3]陈犀禾.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91,292.
遵循市场规律挖掘本土文化 篇7
本土文化, 顾名思义是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并深为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本土文化的产生, 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社会基础, 它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 这种特色既为当地百姓耳熟能详、情有独钟, 又能密切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促进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具有勃勃生机和鲜活生命力。
地方媒体既然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当然在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方针、政策和路线方面责无旁贷, 但地方媒体如果在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上一律机械地向“上级”看齐, 地方特色就必然黯然失色, 轻则失掉大批受众, 重则会使自己从市场中完全消失。有鉴于此, 地方媒体必须紧紧把握其地方性、本土化特点, 把文化节目的乡情乡味做大做浓, 唯其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才能贴近当地百姓、贴近当地社会、贴近当地生活, 也才能起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激励群众的舆论宣传作用。
一、紧紧抓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脉动, 以市场化经营为手段, 有效发挥地方媒体的社会功能。
如上所述, 市场媒体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作为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基本职能。既然其基本目的是有效传播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让人民群众能全面、深入、及时知晓, 以达动员、鼓舞和组织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主张去奋斗的目的, 那么媒体的影响力和其市场大小就直接取决于受众对新闻产品的信赖度, 因为人民群众在主动寻求新闻产品的过程中是有选择的, 而不是对所有的新闻产品都兼收并蓄, 特别是在新闻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媒体种类和数量大量增加的今天, 受众的主动性、选择性更强。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紧紧抓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不断创造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新闻产品,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日照电视台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媒体活动中, 十分注意根据市场规律和群众需求去挖掘本土文化, 并努力把文化节目的乡情乡味做大做浓。在举国上下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日照电视台与市委宣传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联手, 隆重推出了“推动日照经济社会发展的30位风云人物”大型评选活动, 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我们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日照地级市建市20周年“质量兴市行业领导品牌展评”和“30位民营经济富民强市杰出人物评选活动”,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与克服因市场疲软而导致的消费不振这一困难中, 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和宣传作用。另外, 我们还以挖掘本土文化为特色, 将《魅力日照》栏目重新编排为《魅力日照之魅力之星》、《魅力之旅》等, 大力挖掘日照的历史人物和旅游资源,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着眼于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经济宣传, 我们又开辟了《日照经济大势2009》, 把跟踪大项目建设、讲述创业故事、传播前沿信息作为栏目的主板块……由于注重了本土文化的挖掘, 文化产品绚丽多彩, 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日照电视台的收视份额在有线模拟网播出的36个频道中一直稳居前4~6位, 本土化栏目自身承载的广告收入也相应增加, 达到近千万元。
二、大力开发极具地方特色的动漫产业, 以悠久的历史文化,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闻媒体不可能离开市场而独立存在, 包括新闻活动在内的所有活动都需要通过市场来运作, 因而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市场法则也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中。目前, 动漫产业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而城市电视台作为区域性创意产业的骨干, 在动漫产业的开发上更应该有所作为。因此遵循市场规律、延伸媒体功能、讲究投入产出、核算所得效益, 就应该为地方媒体高度重视。
日照电视台在做浓乡情乡味的本土文化中, 着意加大了开发独具地方特色文化的动漫产业力度。我们先是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旅游电视委员会合作, 创作了《跟我走吧》的旅游动画栏目, 并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此基础上, 2010年上半年, 我们又发起了全市首届动漫大赛, 要求作者以日照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 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味乡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也取得了德艺双馨的宣传效果。一时, 优秀动漫作品接踵而至, 不仅提高了广大受众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通过以上策划和实践, 我台还取得了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徐州本土文化弘扬问题研究 篇8
一、弘扬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当地人创造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就是本土文化。本土文化不同于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范围更广,既包含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也包括了历史传承的传统文化,本土文化涵盖了一个地区的衣食住行、人文精神、历史渊源等多个方面。通常,对于文化,除了思想和精神内涵以外,都有独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本土文化也不例外。目前,本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确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第二类,以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类,是有影响力的现代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就像“文化土特产”,具有城市本土的个性特征和独立品质。凝聚了一个城市长久以来的智慧,体现着当地人民的价值观、人生观。本土文化是一个城市立足于全国“城市之林”的软实力。可以说,本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魅力,同时也需要保护和培育。将之转化为旅游业、展览业、演出业、影视业、培训业、讲座业等多种文化产业,不但必要,也很可行,可以从多种角度促进徐州市经济的发展。在开发方面,既然本土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开发本土文化所带来的效益难以立竿见影,但是本土文化有着百折不挠的韧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力,往往会在未来的某一刻或者培育过程中带给城市一定的经济效益。
随着现代社会高度文明的发展,国内城市规模极速扩张的同时,城市本土文化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所谓的文化底蕴成了博物馆的陈设或者书本里枯燥的文字,再加上浓重的商业色彩之后,千城一面,失去本土文化的特色。复兴和弘扬城市本土文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长久以来,尽管人们从各个角度试图将城市本土文化发扬壮大,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城市没能达到所预期的效果。徐州蕴藏着汉文化的精髓,闪烁着楚文化的光辉,包含了儒道佛文化的元素,更有彭祖的千年历史和个性的地域文化。因此本文以有着悠久历史的徐州为例,对关于本土文化弘扬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徐州本土文化现状
(一)徐州本土文化的优势
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庞大的本土文化资源。徐派作家王茂飞这样评价自己的家乡:一州,两汉,三楚之西,乾隆四巡,五省通衢,六千年文明,主席七访,八百寿彭祖,九朝帝王徐州籍,十里长街淮海路。
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自古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淮海战役新遗迹。而以云龙山水、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除了这些风景名胜以外,徐州更是徐州唢呐、唐人供、跑竹马、纸塑狮子头、琴书、柳琴戏、梆子、香包、剪纸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3年12月,我市共有国家A级景区68家,其中4A级景区13家,3A级景区26家,A级景区总量;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省生态旅游示范区3家,均列全省前列。
4000年徐州本土文化更是渗透到徐州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早晨的一碗雉羹,到晚上舒筋活络的五禽戏,还有长辈们喜爱的徒步运动和年轻人最爱的动漫博物馆。在徐州人的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徐州的本土文化丰富而又精彩,古老与现代并存,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徐州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徐州本土文化弘扬存在的问题
1、盲目跟风,毫无规划
目前随着各类学堂在徐州的兴办,“文化热”席卷徐州。很多人盲目跟随“文化热”,毫无规划的开展各类讲座或者节庆活动,虽然前期颇有成效,但很快衰落,并且将本来美好的本土文化硬生生的覆盖上商业和利益的浓重气味。
2、缺乏创新,涉及面窄
徐州在本土文化的展现方式上过于死板毫无新意。对于传统的两汉文化,目前徐州主要的宣传方式有3种,汉文化讲学,节日庆典和汉文化博物馆。而汉服、汉礼等作为汉文化的重要部分,只是博物馆的几张照片或者节庆上模特身上所穿的现代汉服。事实上,其他的城市,在本土文化宣传上采取了多种的方式,也涉及了更多层次。比如长沙的火宫殿,用地道的长沙美食吸引了长沙人和国内外游客。还有湘西凤凰的烟雨凤凰歌舞剧,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为人们再现了沈从文比下那个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的凤凰古城。相较之下,徐州在本土文化弘扬模式上缺乏创新,涉及的方面也过于狭隘。
3、忽略了文化对当地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徐州有着4000年的历史,徐州的本土文化对当地人的影响更是深远。但是,现代社会迅猛发展,新事物不断闯入人们的眼帘,人们为了跟随时代的步伐,渐渐不再关注本土文化的发展,很多现代徐州人对自己的家乡那些传统的本土文化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城市及时的意识到本土文化的远离,并积极采取补救的方式。而徐州目前还没有积极的行动,并且徐州在江苏省尚属于经济发展欠佳地区,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置。在快速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忽略了本土文化,没有意识到千古流传的文化精髓正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软实力。
三、弘扬徐州本土文化的建议
(一)规划先行,绘制蓝图
俗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徐州本土文化的弘扬也必须规划先行,勾勒科学、严谨的蓝图。徐州市委、市政府应对徐州市本土文化的弘扬加强重视,制订政策保障徐州本土文化弘扬工作的开展。2011年9月,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徐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徐州旅游奖励办法》两个文件,推动我市A级景区的发展。2013年12月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传承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土文化的发展,但是还只是杯水车薪,徐州市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并依据规划开发弘扬本土文化。在本土文化的弘扬方面,徐州各类新闻媒体也应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条有序的对徐州本土文化进行宣扬,甚至可以考虑将本土文化引入大学生的课堂,作为一门课程开设。
(二)文化魅力,创新模式
徐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徐州市旅游局局长曾讲,应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徐州已有汉文化景区、徐州博物馆、龟山景区等,还有建设中的丰县汉皇族陵旅游区及整合中的沛县汉城文化旅游区等。下一步还会继续将会把静态的资源变为动态的体验项目。在宣传弘扬方式上,也将开拓创新。如常州的春秋淹城就是成功案例。常州以淹城遗址为基础,把春秋文化意境下的静态观赏型项目、互动演艺性项目和体验游乐式项目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元素,创新春秋文化的展示,对春秋文化、故事、人物进行“二次创作”,实现淹城游客全年龄段、全天候的覆盖。开园以来,乐园良好的发展态势让文化界、考古界、旅游界都看到了创意的力量,证明了本土文化的全新演绎在现代社会仍魅力无限。就徐州目前的本土文化弘扬模式现状,对模式创新总结为“四化”,衣食住行体验化;传说故事有形化;民俗活动大众化;政府主导产业化。充分发扬徐州本土文化的魅力,创新弘扬模式,必将取得良好效益。
(三)整合资源,优化利用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化利用,是徐州本土文化弘扬解决问题的关键。2014年9月19日在徐州举办的第十八届省运会正式开幕,在开幕式表演中出现了来自民间的演员们为带来了本土文化表演。跑驴、大头娃娃,还有燃起的汉灯,无一不向人们展示着徐州本土文化的魅力。徐州作为全国第一个非省会城市举办如此大赛事项目,引来了全国甚至国际上的极大关注,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幕式表演既带给广大观众朋友们美轮美奂、震慑心扉的表演,又展示了徐州的本土文化,更重要的是,虽然表演的演员们并非专业人员,只是徐州寻常的市民,但依然用他们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展示徐州市民的风采。不得不说这次的省运会,充分利用了从民间到传统、从儿童到老人、从学生到军人、从传统方式到现代科技的社会各界的各种资源,并加以优化利用,才能获得如此震撼的效果或如此庞大的关注。也充分证明,整合各界资源,并加以优化利用,是徐州本土文化弘扬模式的重要方向。
(四)城市精神,民风塑造
打造专属于徐州的城市精神,重塑民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民风塑造则会对城市精神和城市软实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徐州的两汉文化中,汉礼是其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先对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礼仪之邦”徐州在城市精神,市民整体素质方面大不如前。打造徐州城市精神,重塑徐州民风的问题炙手可热。
本土文化 篇9
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 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为主, 属于泛灵多神信仰 (精灵崇拜) , 视自然界各种动物为神祗, 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神道教起初没有正式的名称, 一直到公元5至8世纪, 佛教经朝鲜传入日本, 渐渐被日本人接受, 为了与“佛法”一词分庭抗礼, 创造了“神道”一词来区分日本固有的神道与外国传入的佛法。“神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书纪》中, 书中记载“天皇信佛法, 尊神道”。“神道”二字虽然源于中国汉字, 但实际概念已大不相同。日本人称一切神明为kami, 汉字传入日本以后, “神”字被用来表示日本的kami。日本人称皇室、氏族祖先和已逝的伟人英雄的灵魂均为kami, 也称值得敬拜的山岳、树木、狐狸等动植物和大自然的灵为kami。所以, 在日本人的概念里, “神”便成了皇室、氏族祖先和已逝的伟人英雄的灵魂以及值得敬拜的山岳、树木、狐狸等动植物和大自然的灵的总称, 而不同于汉语言文字里神的概念。因此, “神道”也便有了自己特有的内涵, 而神道教则成为日本特有的民族宗教。
二、神道教的流派
一般说来, 神道可分为神社神道、皇室神道 (宫中祭祀) 、学派神道 (理论神道) 、教派神道和民间神道 (民俗神道) 。虽然神道大体上被分为这几类, 但其实这几类神道并不是同时存在的, 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地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其出现的时间虽然不能具体确定, 但先后顺序大体上应该依次是神社神道、皇室神道、学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间神道。必须要强调, 现在我们通常单独所提到的“神道”是指神社神道。
(一) 神社神道。
神社神道是以宗教设施——神社为中心而信奉的宗教, 它直接继承了日本原始社会产生的原始神道。最初的神社形式是在树木茂盛之地建一小屋, 中央种一常绿树, 信徒们相信神灵居在其中, 遂开始敬拜, 称为“神篱”, 以后就渐渐发展成今日的各种神社了。神社本殿供有神体, 不过只是一些象征物, 如神镜﹑木偶﹑丛云剑等。“神社神道”是一个明治维新以后为了区别于教派神道而产生的新词汇。
(二) 皇室神道。
由于古代天皇制国家的确立, 就把天皇家系的祭祀作为具有国家性质的皇室神道加以制度化了。以主要神社为官社, 置于朝廷直接控制之下。
(三) 学派神道。
学派神道有在佛教、儒教、阴阳道影响下产生的神佛融合神道、神儒融合神道以及复古神道。神道是作为共同体的祭祀而产生的民族宗教, 因此并没有可称作教义的思想体系。神道有了可称为教义的体系, 乃是神道处于佛教、儒教、道教等外来宗教巨大影响之后的事情。神道由于与这些外来宗教, 特别是与佛教的融合, 才得以形成具备意识形态的宗教实体。神佛融合神道的流派有:伊势神道、吉田神道、白川神道、安倍神道、贺茂神道等。江户时期, 儒学从佛教中独立出来并得到迅速发展, 一些神道学者吸收儒学的理论, 特别是其中的朱熹理学, 创立了神儒融合的神道学派。神儒融合神道的流派有:吉川神道、度会神道、垂加神道等。从江户时期元禄年间到明治维新, 由国学者荷田春满倡导, 中经贺茂真渊、本居宣长至平田笃胤完成复古神道的学说体系, 反对神道依附于佛教或儒教, 反对用儒佛思想解释日本古典和神道, 主张依据日本经典《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来探明日本神道教的本义。其思想对明治维新王政复古有很大影响, 也是近代神社神道的主要理论依据。
(四) 教派神道。
教派神道是在幕末维新时期, 以神道的基础为背景而产生的一系列宗教, 有融合神道系统的创唱宗教, 有把山岳信仰加以神道化、重新编造的宗教以及惟神道系统的宗教。共同的特点是与其他神道不同, 它是有自己的教祖, 依据教祖的宗教体验而创造的宗教。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十三派, 分别是:黑住教、神道修成派、出云大社教、扶桑教、神习教、御岳教、神理教、金光教、禊教、大成教、实行教、天理教和大本教。这些教派虽然主要信奉神道教义, 但各派各有教祖、独立的教义和比较严密的宗教组织;而一般又不以某一神社为活动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这些教派中又陆续分离出许多新的神道团体。
(五) 民间神道。
民间神道, 是从中世末到近世初期产生的民间神道系统的仪式与风俗的总称。日本民间流行的一般神道信仰, 如对土地神、屋神的信仰以及重视崇神祭祖的仪式和占卜、咒术、巫医等方术习俗等, 实际上与神社神道无严格区别。
除此之外, 国家神道是一个不得不提的特例。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政府为了巩固王权, 将神道教尊为国教, 视为国家神道。从此, 国家神道便成为了明治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国家神道是以幕末维新时期的神道兴隆为背景, 把神社神道与皇室神道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特殊的神道教形式。学派神道之一的复古神道, 曾在国家神道的形成过程中, 在思想上给予了巨大影响。
三、外来文化对神道教的影响
通过前面的论述、分析可以发现, 神道在大和民族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积极吸取、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 对外来文化进行了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的改造、升华, 进而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日本学者在揭示神道的特征时, 曾将神道比喻为不断“换穿衣服的偶人”。即每当时代发生变换时, 神道就很快脱掉从前思想的旧外衣, 换上新时代思想的新时装。就像蜕变的昆虫一样, 神道这个偶人每换一次外衣, 大和民族就发展、成熟一次。对此, 从下层民众到最高的统治阶级都采取了积极的支持态度。而美国学者约翰·惠尼特·霍尔更强调日本统治阶级的作用, 他认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方式, 代替已有的、过时的统治方式, 急于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统治方式, 恰好外来文化为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当然, 神道在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为其政权服务的过程中, 它原有的一些本性不可避免的被改造, 甚至被扭曲了。
神道教是日本土生土长的宗教, 但它与外来文化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发源于日本民族的原始信仰、自然崇拜, 又受到外来文化、宗教的影响, 在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充实、完善自己的学说和教义。因此, 神道教既是日本人原始朴实正直理念的体现, 又是日本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撞、消化、融合、反叛、再融合演变的体现。
摘要:神道教是日本特有的民族宗教, 神道教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一个原始神道、神佛融合、神儒融合、复古神道、国家神道、神社神道的过程。神道教既是日本人原始朴实正直理念的体现, 又是日本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撞、消化、融合、反叛、再融合演变的体现。
关键词:神道教,文化融合,本土文化,外来文化
参考文献
[1].村上重良.国家神道[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王金林.日本神道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3].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 武寅, 韩铁英译.日本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论外语教育的本土文化意识 篇10
筅江苏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龙臻
外语的教学活动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全球化和知识产业化思潮的持续冲击, 同时也受到外语文法教育的传统教学观念的不断束缚。本文认为,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市场化与精英化、知识性与方法论的种种观念冲突之中, 外语的教学活动必须超越传统语言教学的标准化和技术化的不良倾向, 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 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则更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教育部门自2000年以来就不断推行各种外语教育改革, 已经将外语义务教育年龄从13岁 (初中一年级) 降低到9岁 (小学三年级) , 外语成绩对国民的升学、就业乃至职称、收入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某些教育部门甚至提出双语教育目标是用外语取代汉语对中小学生进行各类学科教育, 即用外语作日常教学语言进行课程教学活动。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语学习的急功近利, 诸如“三个月攻克外语”、“外语十日成”等等培训课程持续风行;另一方面却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对汉语教育的极力轻视, 作为母语的汉语在各类外语课程的强大攻势之中不断被边缘化甚至被漠视。因此, 外语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国内学校外语教育改革的软肋课题。教育部自2003年起就颁布《外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强调“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应该说, 外语作为一种外语课程, 实质上也是一门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素质教育学科, 而外语教师则同时扮演着语言的教授者和文化引导者的双重角色, 他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必须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 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一、从“走向世界”到“立足本土”:全球化视角的重心转移
长期以来, 外语是作为被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语言, 因此很多学者就认为中国要融入国际社会, 就必须消除语言障碍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改进中国的外语教育, 将外语的教学重点放在口语和写作训练层面, 同时推进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和逐步实施全英授课, 在重视学科建设的同时提高全民的外语意识。然而, 在全球化视角下一味地强调“走向世界”的教育目标, 也不利于在“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未来的目标要走向世界, 必然意味着当下正在世界之外, 而所谓的国际标准是否就意味着西方世界?是否全球化风潮就意味着西方教育观念的扩展和东方文化的失声?在自然科学领域, 我们不断强调科学技术的本土化和国产化, 而在人文学科尤其是外语教育领域, 我们怎么就能主动放弃自主创造性而一味追求西方所谓的世界标准?既然我们要走向世界, 那么首先必须清楚我们身处何处, 所谓的世界又在哪里?应该说, 中国教育的实际状况既是全球化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缩影, 又是发展中国家本土化进程的未来导向, 我们正在进行的各项教育改革也必须立足本土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根本的目的不在于仿造西方的技术水平, 而是为了学会表述自我的交际能力。
按照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看法, 既然“现代性的激进化或是社会生活的全球化都决不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过程”, 那么现代性的根本后果就是全球化趋向, 而教育全球化也是作为现代性后果的组成部分, 因此随着现代性进程而来的教育全球化趋势正在分享着现代性的种种后果。对于中国本土教育来说, 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现代化的强国之梦更加突出了立足本土的教育创新观念。应该说, 在教育日益国际化的未来趋向之中, 没有教育观念的创新机制也就没有教育的全球化利益, 因此必须遵循教育全球化的既定法则来思考中国民族在全球化教育网络的未来布局, 具有全球视角和中国意识的本土教育, 只能是以本土意识来不断丰富教育产业的世界舞台, 而绝不能放弃自我表述而标准化的全球化形式。
二、从“引入西方”到“输出中国”:跨文化交流的价值导向
正如上海外国语的何兆熊教授指出, “我认为一个学生, 除了国家对所有学生在德育、体育等方面提出的共同要求外, 在专业方面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较高的外语技能, 较丰富的外语语言、文学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修养, 较宽的相关知识面”[1]。然而, 我们国内学校正在使用的外语教材多为《外语全新版》 (浙江出版社) , 而以《外语全新版》的读写综合教程为例, 虽然课本自身所附的参考教程有对相应课文具有全面详细的要点解析, 而且也已经补充介绍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使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相应的授课材料, 但是这些课文内容本身和补充的背景知识往往只是局限于对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念。因此, 虽然我们国内的部分学生通过这样的教材接受或许能够有效地运用外语去理解和表述西方的某些历史或传统习俗, 也能就外籍教师所提及的西方生活展开深入的主题讨论并能很好地展开交流交际活动, 可是每当面对本土文化的主题讨论, 或许他们虽然非常清楚其所指内容, 却往往没有能力用较为准确的外语语言能力随即大致表述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某些核心观念和传统习俗, 而这个问题也是目前许多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所遇到的价值困惑。
三、从“世界公民”到“本土意识”:外语教育的批判思维
针对外语教育在“世界公民”和“本土意识”之间的批判意识, 正如北京外国语的何其莘教授指出, 我们国内的外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 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2]。应该说, 在国内的外语教育界, 语言翻译的技术主义长期以来困扰着外语教育的思维导向, 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语言技能的短期目标要远远超越于语用知识和文化语境的素质教育。然而, 对于面向未来的生态型教育导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早就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批判思维的素质教育在其他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 而这种人文学科的基本素质在外语的教学活动中却完全消解于“世界公民”的未来憧憬。
如果将批判眼光转向我们的邻国同时也是外语教育强国的印度, 就会发现:虽然自17世纪初英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开始进入印度, 外语教育在印度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然而印度的语言教育积极贯彻国家的三语教育政策, 致力于保护母语, 尽可能使儿童接受母语教育, 以保持国家语言的多元化性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 也有年青一代为了提高经济地位选择放弃使用母语而转向外语, 但是印度各级政府却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本土化的语言教育目标, 甚至在2006年开始外交攻势来推动印地语成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应该说, 在印度多语教育体系之中, 母语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交际工具, 也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思维模式的载体, 强调母语教育实际上就是强化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 对比印度的语言教育状况,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外语教材涉及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微乎其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以交际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为主的外语教学也是全部聚焦于“原汁原味的”且不含任何“异域成分的”、来自英美世界的科学技术、历史习俗和文化精神。国内已经不少学者撰文强调我们国内的外语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目的语文化”, 但是却仍然没有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论重视。因此, 不难发现我们对外语文化的教育现状就是:学习者对于莎士比亚、狄更斯、马克·吐温之类欧美经典作家非常熟悉, 对于欧美流行文化更是如数家珍, 然而对于西方世界仰慕的孔老夫子却不知译为“Confucius”, 更不知“儒、佛、道”为何物;更具有反讽意味的则是, 像《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在外语世界中只有西方汉学家才真正会感兴趣、敢翻译, 而中国当代的所谓知名翻译家却大多数以翻译引进外国名著才成名成家。
因此, 针对外语教育对“纯正口音”的技术崇拜, 也针对“世界公民”和“本土意识”之间的失衡状况, 国内知名语言学家杜诗春先生曾指出:“我的外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语学习和写作”;孙骊教授也指出“有的人英文可以说极好......他们还有另一个共同点, 即中国古文功底极好。这和学习英文能有什么关系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肯定的就是, 在强调以外语作为目的语学习的同时, 我们也必须同时加强汉语的学习效用, 以本土意识的批判思维来积极提升学习者的专业素质与人文修养。也诚如杜诗春先生所强调的:“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本身, 这是外语教学的内因”。因此,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市场化与精英化、知识性与方法论的种种观念冲突之中, 外语的各种教学活动不但要树立以外语为目的语的“知彼”文化观念, 更要培养面向母语文化的“知己”历史意识:它必须首先超越传统语言教学的标准化和技术化的不良倾向, 在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关注外语教育的价值趋向, 从而在提倡文化平等交流的同时则更应该对青年学生大力加强本土意识的素质培养和本土文化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何兆熊.办好之我见.外国语, 2003 (2) .
本土文化 篇11
文化自“觉”必须有个对象,那就是文化资源。文化自觉肯定不是“觉”别人的文化,而是“觉”我们自己的文化。所谓自己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逐渐形成的、自成一体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这才是连接皇天后土的本土文化。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本土文化资源是什么,或者即使知道了资源是什么,但是我们早就将这个资源抛进了垃圾堆,没有正眼瞧过,更谈不上了解,我们还能有“觉”的地方吗?还能“觉”出东西来吗?
什么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本土文化资源?我看主要有四种内容,一是儒学,二是道学,三是佛學,四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指的是民间社会奉行的伦理观念、道德信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相关礼仪。百年以来,民间文化还在现实生活中顽强地存活着,化育着千千万万国民。而以儒道佛共存互补为特征的精英文化,则离现实越来越遥远。它们主要以典籍的方式存在于各地图书馆中,而没有生活在广大学生的课堂上、广大学者的大脑里、广大国民的心灵中。
它们的名字可能纷繁复杂,诸如《尚书》、《周易》、《诗经》、《礼记》、《论语》、《老子》、《庄子》、《金刚经》、《无量寿经》、《华严经》等等,但是它们具有某种内在的统一性,蕴涵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我们中华民族用来指导社会生活、国家生活、精神生活的法宝,是体现民族智慧的精神财富。
自从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布法律,不许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学习以儒家典籍为主的经书之后,这些典籍在中国社会备受冷落,经过百年尘封,基本上被国人遗忘,今天已经成为专家之学,跟其他学者关系疏远。百年前中国学人言必称希腊,那是为了炫耀自己新潮、有身份。今天中国学人言必称希腊(美国、欧洲),那是因为我们一整套教育制度、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只教给他柏拉图、但丁、伏尔泰、牛顿、爱因斯坦等西方文化,而没有教给他《尚书》、《周易》等等民族文化。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成为许多学人的共识之后,我们民族文化的复兴不见起色。为什么,就因为我们没有更改、调整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国民教育主体内容的文化资源。我们依然像蔡元培时代那样拒绝学习民族文化经典,所有的学校都在以国家的力量推广“他者”的文化,整个教育环境、媒体环境、社会环境都在鼓励“他觉”、崇拜“他觉”。于是,文化自觉遂成空话。
一旦文化自觉落空,其后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更成泡影。民族文化长什么样还没见过,你还自信个啥、自强个啥啊?
要想不让“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落空,办法也很简单,让国人一上学就叽里呱啦地念诵我们的民族文化,而不要只念洋文洋学。我们需用法律的方式规定,国民教育的主要文化资源,必须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学生上学,必须念诵《尚书》、《诗经》、《论语》。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重新输入到民族肌体之中,文化复兴才能够渐见起色,中华价值观才能够渐渐被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权力(话语权是其表现形式)才能得到认可和尊重。
我对那个著名的口号试着做一些补充:文化资源自觉、文化价值自信、文化权力自强。认清了自己的文化资源,并且珍视之,才有文化自觉可言。拥有了文化资源,才能从中提炼、凝聚我们的文化价值。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价值中,才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当我们充满自信地致力于自己文化价值的弘扬、传播,再加上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国力上的崛起与腾飞,才能获得话语权,才能伸展我们的文化权力。这时候,民族文化才能成为促进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文化自强”不再沦为空话。
总之一句话,民族复兴必须得到民族文化的支持,文化复兴必须以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重新拥有本土文化资源必须从教育资源的改革开始。只有用民族文化教化全体国民,才会拥有真正的文化繁荣和文化实力,民族复兴的理想才会有一代国民作为依托。
本土文化 篇12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农村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吃不饱穿不暖转变成了吃得好穿的美。乡镇居民在物质生活不断充实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开始了追求。农民希望自己能够与时俱进, 不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抛弃, 所以, 工程文化站的建设就显得非常必要。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其实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 所出现的问题也非常多, 究其原因, 文化站的规划没有充分尊重当地的“本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何才能够在规划的过程中, 充分尊重当地的“本土文化”, 凝聚广大乡镇群众, 唤醒乡镇群众积极向善的一面, 继承和发展当地的传统文化, 提高乡镇群众的整体素质, 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值得大家深究。下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 从五个方面对乡镇文化站的规划提出自己的意见, 希望能够为乡镇文化站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充分尊重当地的本土文化
任何一种本土文化, 之所以在经历了长久的演变而生存下来, 都是有自身的原因的。本土文化在演变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改变, 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不同要求。本土文化这种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 这种在前进着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环境的现象是所有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 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美国的一位大人类学家名字叫默克多, 他曾经用六个词把本土文化变迁改变的原因进行了概况, 它们是:借用、选择性排除、革新、整合、社会化和传播。我们国家也有一个大师级人类学家对区域文化提出了见解:“区域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 在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时, 出于提高对己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益的需求, 为了使得该种文化更强的生存和稳态延续能力, 通过实际运用以新陈代谢的方式淘汰、改造和新增加某些文化要素, 经过系统的分析、重构和整合, 形成一种更具有生存能力和稳态延续能力的新型文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新社会主义道路, 全国人民深刻体会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转型也变得很快,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仅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 传统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无论从速度还是深度上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农村社会中, 本土文化跟现代的社会相比显得更加重要些, 农村社会相关秩序的维持跟现代社会还是有区别的, 主要依靠传统社会的方式进行维持。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得我们国家的每个民族都面临着各种压力, 本土文化发展与改变的压力也很大, 良好的选择可以促进本土文化的适应与更新。乡镇文化站在乡土文化的发展与改变上起着很大的传承作用, 可以促进本土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所以, 在乡镇文化站的规划中一定要考虑所在地的本土文化, 切实尊重本土文化, 充分挖掘当地的新文化, 延续本地文化的历史文脉, 防止本地文化的消亡。
二、继承并发展本土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1.本土文化的保留与保护
某一区域的文化发展, 往往通过当地的一些物质产物来表现与加强。比如很多面临消亡的民间工艺, 因为地方的这些工艺本来就少, 所以这些民间工艺就显得格外珍惜, 可惜的是很多民间工艺都面临着消失的尴尬境地。再比如一些地方的方言, 国家推行普通话后, 很多地方的方言也面临着丢失, 虽然国家在推行普通话的时候也一直在强调保护地方的语言, 但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这些地方语言也越来越被遗弃。可以肯定的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原有的很多民俗习惯可能会被遗忘或者遗失, 虽然现在有很多热心人士在无偿的对这些即将遗失的文化进行抢救, 但效果并不理想。地方文化的消亡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通过这些优良的本土文化, 我们可以对当地的社会进行更好的研究, 对于历史的传承和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 我们在对乡镇文化站的规划时要尽最大可能来保留这些本土文化, 保护好当地的传统文化。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乡镇文化站的规划与建设能够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 避免他们的遗忘, 并发掘本地文化中优良的传统文化, 为现代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提供帮助。
2.乡镇文化站的资源规划
乡镇文化站是乡镇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传播窗口, 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很多地方因为人烟稀少,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很多限制, 怎样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来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地方人民的居住需要, 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需要我们把本来就不充足的资源进行二次分配, 尽最大可能来规划建设好文化站, 并且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乡镇居民的家园建设积极性, 达到文化站建设的目的。
最近几年, 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 城镇化的不断稳步推进, 使得很多乡镇居民逐渐脱离了相关的农业生产劳动, 他们加入到了二三产业的相关活动中。走出来的农民与孩子农村的农民相比, 他们的思想相对进步, 接受新文化的速度要快, 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 更加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乡镇文化站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对公共文化的整个服务体系增加重视, 让乡镇文化站真正成为乡镇居民进行本土文化活动的地方, 还要把相关的具有本土特点的一些设备进行增加或者删减, 以满足居民的日常使用, 也可以采用一些新的信息设备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高效和便利的文化资源, 有很多乡镇已经引进了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农村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 在乡镇文化站规划设计时充分对群众的参与性进行考虑, 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来满足群众不同文化喜好的开展产所。比如, 可以设置一些具有特色的展览室, 对本土文化进行宣传和讲解等。使乡镇文化站真正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一个展览中心, 充分发挥群众的文化创造意思, 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3.乡镇文化站科普教育媒介的确立
乡镇文化站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使用人群的基本素质, 所设立的科普教育媒介要符合农民自身文化修养的水平, 使农民朋友能够轻松的对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比如伊通县满族本土文化站规划设计中, 就对农民朋友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做了很好的思考, 所引进的媒介都非常贴近老百姓的理解水平, 能够切实解决农民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根本性问题。通过对科普教育媒介的设立, 农民朋友可以通过对书籍的阅览进行农业知识的学习, 还可以在农活不忙的时候参与相关农业技术的培训等一些列的文化活动。还可以把互联网技术引入到乡镇文化站中, 让农民朋友跟城里人一样通过互联网获得相关的信息技术, 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互通。
三、生态优先理念
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环境, 通常可以包含植物、动物、岩石、水体等自然要素, 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土地上存在的水体、土壤和建筑等各种因子组成了我们常态的资源、生态、景观的理解。景观是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基本环境和景象, 比如植被、岩石、水体或者某一区域的综合体。
农村的社会与文化发展经历了粗放到集约、感性到理性的一个建设过程。在乡镇文化站的规划建设时, 一定要对本地去的生态资源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考虑, 做到生态优先、环境优先。即使是把一些乡镇建筑作为保护对象的地方, 在乡镇文化站的规划时还是要先考虑当地的整体生态环境, 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要进行合理的发展。生态文化站顾名思义就是以环保理念和遵从生态理念为原则对文化站进行设计, 以以人为本为基础。恰当地融入高科技、高效利用文化站资源, 让文化站具有极强的环保、自我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不论是心理还是视觉都会非常舒适。
建设生态文化站以玉米棒、柳条、秸杆、稻草等材料用高科技技术进行处理得以再利用, 用玻璃材料对生态文化站进行保温和绝缘。细节处也要体现本土特色, 用本土材料搭建, 处处有本土气息。生态文化站最大的特点就是节能, 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自然资源为文化站服务。节能并不是不建设, 在建设新农村时, 有的地方为了节能, 保持原始的土路, 排水系统也不完善, 垃圾也乱堆乱摆放, 与新农村概念相违背。在建设生态文化站时, 要做好雨水回收、污水处理、垃圾再利用等工作, 体现生态特性。
四、以“本土文化”带动“本土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让城市居民感觉生活压力很大, 每天都在呼吸毒空气、吃毒实物, 食物安全问题、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让城市居民对农村环境越来越向往, 年轻人会在周末或节假日到农村度假, 呼吸新鲜空气, 释放工作压力。城市年轻人一族的到来来给农村带来了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经济。老年人因退休后乐意享受中国传统的天伦之乐, 愿意到农村过一种田园生活, 种菜、养鸡让他们重新找回了生活价值, 给农村带来了新的服务需求。同时, 随着道路的修建和交通的便利, 距离越来越不是阻碍人们在农村生活的因素, 很多人选择在农村生活、城市上班, 农村的乡土气息、风俗、饮食习惯等影响了城市居民, 城市居民将这种乡土文化带到城市中, 拉动了本土经济的发展。“本土”经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本土产品得到认可和发展。随着生产的规模化和工厂化, 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越来越少, 市场和政府也意识到这种现象, 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本土产品的发展, 并让本土产品“走出去”, 实现经济发展。 (2) 本土风俗带动旅游经济。现代城市居民厌倦了高楼大厦, 越来越青睐原生态, 乡土风俗成为旅游热点, 带动旅游经济。 (3) 建立现代化的农村经济。农村环境相对比较单一, 需要先进的生态理念对农村环境进行改善, 产生更多的服务价值。
五、文化站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与正确定位
1.传承与发展
文化站的首要任务是传承和传播文化, 将正确的文化传播给每一个中国人民, 虽然尊重一小部分人的个人信仰, 但绝不允许全民信仰宗教。在乡镇上传播文化的主要机构是中小学, 这部分机构同时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功能, 工作量大, 人手不足, 对成人教育力度不够, 文化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教化人心、陶冶情操、传播文明和科学, 建设和谐社会。
2.与时俱进
文化站的是一种文化, 文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所以文化站一定要与时俱进, 将先进的、科学的文化传播给人们, 让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3.面向未来
利用多种手段将人类的真、善、美用多种形式体现出来, 让人们感受真、善、美的魅力, 并愿意效仿和追随。文化站要多向其他省市、国家学习先进经验完善自我, 让文化站永葆新鲜和动力。
六、小结
乡镇文化站的概念提出很久, 各地也纷纷开展这项工作, 通过开展娱乐活动、组织培训班、开办图书馆、搜集文化遗产等形式来促进乡镇文化发展。在开展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本土化特征不明显, 失去了乡镇文化站的内涵。在以后的工作中, 乡镇文化站要多引入本土文化, 让乡镇文化站充满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富尔雅.乡镇文化站规划设计中“本土文化”的延续与再造[D].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2.
[2]王丽华, 李立伟.浅谈如何办好乡镇文化站, 促进乡村文化发展[J].商业文化, 2014 (23) .
[3]徐志萍.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 2015 (5) .
【本土文化】推荐阅读:
云南本土文化08-28
本土文化融入09-11
新疆本土文化11-03
本土音乐文化论文11-25
本土非物质美术文化09-11
本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06-08
本土文化现代设计艺术08-17
吉林本土文化发展问题08-17
丽江本土文化产业的调查报告06-02
论湖湘精神与塑造本土企业文化论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