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本土文化发展问题

2024-08-17

吉林本土文化发展问题(精选5篇)

吉林本土文化发展问题 篇1

21世纪既是一个生态旅游的世纪,也是一个文化旅游的世纪。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支柱,它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兴衰成败;旅游是文化价值表现的重要载体。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区域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在众多的文化中,本土文化作为能够体现本区域内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以其独特性、多样性和纯朴的文化表现形式吸引着旅游者,成为本区域内旅游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然而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和本地居民对自身本土文化认同感的淡漠,使得本土文化面临消逝的危险。为了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一、本土文化的概念界定

本土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本土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历史中文明的逐渐积淀,是特定区域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载体。[1]它所涵盖的范围可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地区、一个宗教。作为文化细分类型中的一种,本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不仅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根据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对各种文化重新阐释的文化,即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正是这种独具特色、底蕴丰厚、感染力强的文化对游客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巨大的吸引力,发挥着教化、激励、吸引和导向的功能,成为区域主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推动区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二、吉林省文化旅游发展与本土文化保护现状分析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大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吉林省的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逐渐形成了以长白山、向海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以伪皇宫、高句丽古代贵族陵墓和王城为代表的历史遗迹、遗址资源;以及以满、朝、蒙古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等。随着旅游对区域经济拉动效应的日益凸现,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文化旅游投资不断增加,而且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在不断加强,旅游企业不断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探秘长白山”徒步之旅、长白山高山赏花大会、查干湖冬捕、高句丽遗迹等。此外,吉林省还推出了民俗风情旅游活动、节事会展和相关的众多文化旅游线路。截止到2010年,吉林省已经普查、挖掘整理近千个项目,其中世界级项目一个--朝鲜族农乐舞,国家级项目27个,省级项目180个。这对促进吉林省本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以及对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吉林省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本土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以满、朝、蒙古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学和民间习俗等一系列相关的文化旅游资源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吉林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样可以看到,一方面,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本土文化正在发生着变化,甚至于有些本土文化已经失去了内在的文化精髓,乃至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例如,吉林省作为满族的发祥地,全国满族人口超千万,但这一民族的语言一满语,却成为目前只在个别地区极少数人中主要以口语的形式流传着濒危语种。满族家族最大的事莫过于祭祀和修谱活动,祭祀时萨满请神、祭神、送神都要唱优美动听的神歌,这些神歌歌词多为满语文记述。满族修谱是吸收汉文化并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文化活动,其家谱有相当部分是用满文或满汉两种文字写成,向我们昭示了满族的姓氏源流、家族迁徙、族规家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特定时期历史、宗教、民俗等学科的重要史料,如果不懂满语,其史料价值就无从发挥,更谈不到对这类非物质文化的科学传承和发展。

另一方面,本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正在被作为一种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简单商品进行出售,商品化的本土文化仅仅是经济增收的依附手段,其结果使本土文化失去了应有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对本土文化的肆意篡改和商品化,造成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淡漠,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剧了本土文化的消逝。近些年,虽然有一些学者在竭力挖掘和保护吉林省的本土文化,但一些本土文化的内涵依然弱化,本土文化的保护现状依然令人堪忧。

三、吉林省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本土文化保护策略

1. 树立正确的本土文化保护意识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一种文化只有在与异文化交流中,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得到发展。在国内外一些本土文化保护的案例中,大多数是把本土文化作为一种静态的、不变的文化封闭、隔绝起来加以保护。这样的结果导致本土文化逐渐失去生命力而走向衰退。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而且这种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即使没有旅游业的发展,文化也还是在变化过程中的,文化没有发展变化,就是一个死的文化,也不可能存留到今天。[2]因此,树立正确的本土文化保护意识,将会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 制定和颁布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目前对本土文化保护的法律,多数是对文化所涉及到的实物形式的保护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本土文化所包含的礼仪、文化精神等方面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则还存在盲区。这就很难约束旅游活动过程中对上述本土文化的破坏行为。

3. 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本土文化保护方面的作用

社区居民同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者一样,是当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利益的相关者。因此,要激发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他们能够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主动热情地挖掘本土文化的瑰宝,使本土文化凸显文化特色,长盛不衰。

4. 重视国际合作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在保护本土过程中,国际合作不可缺少。这种国际合作既包括吸收国外专家参与中国的文化研究和开发工作,也包括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加入有关国际公约或者与有关国家缔结这方面的合作条约或协定,享受其中的权利,扩大发展机会,同时承担相关的义务。[3]当然,这种国际合作还包括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扩大吉林省本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和知名度。

5. 加强与吉林省地方高校的合作

充分利用吉林省高校拥有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强与其在吉林省本土文化相关的学术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合作,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全面系统地挖掘和保护吉林省本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6. 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购买旅游商品是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占旅游消费支出的30-50%,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是各地旅游发展的重头戏。对于吉林省来说,特色旅游商品十分匮乏。吉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本土文化,例如,东丰农民画、满族剪纸、蒙古族奶酪、朝鲜族打糕、满族大黄米、东北三宝等。如果把这些文化都开发成旅游商品,会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本土文化对文化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地区的文化旅游能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本土文化利用与否,以及利用程度如何已成为关键。要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旅游地本土文化特色,才能使旅游的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找到最佳结合点,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摘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支柱,旅游是文化价值表现的重要载体。本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旅游开发中以其独特性、多样性的文化展现形式吸引旅游者的参观。但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和本地居民对自身本土文化认同感的淡漠,使得本土文化面临消逝的危险,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旅游业的发展与本土文化保护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更深层次上挖掘吉林省本土文化,并探讨其保护措施,通过旅游反哺来保护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从而实现吉林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本土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晓辉.地方高校与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5):46-49.

[2]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 2007,(4):49-58.

[3]王健.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保护问题新论[J].旅游学刊, 2009,(9)

吉林本土文化发展问题 篇2

摘要:针对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和劣势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促进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20202

引言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比较丰富。和国外的乡村旅游相比较,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近几年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因此,如何使乡村旅游快速带动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是当前共同关注的主题。吉林省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

2.1 吉林省乡村旅游现状

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随着国家和省主管部门的宏观政策调整,吉林省乡村旅游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逐年递增。从全国上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还完善,游客不集中,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乡村旅游市场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导致目前吉林省的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直接影响吉林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2.2 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旅游产品雷同

在吉林省内各地都有兴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度假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但对于游客来说,乡村旅游地留给他们的感觉大多都是“千村一面”的,提供的产品水平低,服务的项目类似,从而造成彼此间的激烈竞争,部分地区发展效益下降,没有体现出吉林省的特色。

2.2.2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吉林省各地的乡村旅游产业由于对外宣传不到位,旅游产品不能被大众所了解。在招揽客源上资金不足,广告效应打不出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2.2.3 规划设计不合理

吉林省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忽视整个经济行业的规划和设计。盲目发展经济只会抑制吉林省乡村旅游业今后的道路,只有合理地开发和规划才能充分发挥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

2.2.4 乡土文化不突出,缺乏特色

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体现“乡土文化”,对乡土文化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开发,然而现在吉林省的乡村旅游乡土文化不突出,没有特色,不能很好地体现吉林省民俗和文化。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分析和劣势分析

3.1 优势分析

吉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农业人口为1484.25万人,占总人数的55.9%,即使在城市也有浓厚的乡村情结。与城市相比,农村和城市的郊区具有天地广阔、自然风光秀美、灵气清新等特点,还有不同与城市的乡村文化。对于居住在拥挤嘈杂、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十分快的城市中的居民来说,乡村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吉林省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乡村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独特

吉林省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种类繁多的土特产品和旅游工艺品,优美的自然风光,农耕收获,乡村习俗都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体现,也是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

吉林省地貌大致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在东部山地中有着吉林省独特的特产人参、灵芝、五味子等珍贵药材和特有的动物东北虎、马鹿。紫貂、黑熊等珍禽异兽。而中西部平原地区则种着玉米、水稻、高粱等特有的农作物,因此吉林省被称为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这些都是吉林省特有的资源,可以作为吉林省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

3.1.2 吉林省乡村旅游享有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吉林省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是由国家对农村问题的宏观策略决定的,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省内出台的政策扶持,拉动了农村经济,所以省内乡村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省内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现在仅仅停留在资金积累和饮食文化上,所以省内的乡村旅游应沿着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供需主体素质的提高,省内的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应进一步发掘。

3.1.3 有利于解决本省人口就业

吉林省首先是一个不算很发达的省市,就业率比较低,加上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使得解决就业问题成为该省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等大事。旅游产业的发展,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就业岗位。让吉林省的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3.1.4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只要是把其中一部分城市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人,都会为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利用现在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人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符合中国国情。乡村旅游的兴起,延伸了农村经济的产业链条,不断改善当地现有产业结构,也为其优化调整提供资金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转变理念、提高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在乡村旅游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已经逐渐深入到乡村,开展了农民的眼界,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乡村旅游发展较早、较好地区的农民具有更强的市场经济意识。

3.1.5 有利于促进本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乡村旅游将会发展到一个更加文明、更加进步的高度,更会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对农村生产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也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会有更多的钱投入到环境的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2 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劣势分析

3.2.1 改变了原生态的农村文化

许多在农村生活的乡村旅游的开发者们自己向往城市生活,所以认为在旅游过程中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生活设施可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本着让旅游者的精神可以得到更好的放松而去完善生活设施,不过也因此丧失了农村真正的原生态,使乡村资源的乡村性和原真性遭到了极大地损害。

3.2.2 保护不当会破坏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业是非常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更是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崛起的行业。虽然旅游产业是一个“无烟产业”,但是如果保护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不引起重视,旅游行业的日益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2.3 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农村原有的经济效益

大量人流拥向农村,使一些自然地环境作物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也会产生一定的垃圾,而不可降解的垃圾会对土地产生威胁,影响农民的收成,破坏农村原有的经济效益。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4.1 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必不可少的要素,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已成为吉林省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近年来,吉林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策略,组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松花江流域综合管理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加强风景林、村口林、水口林的保护,对全省名木古树实行挂牌保护,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环境第一的观念,实行环境与发展统筹安排,综合决策,科学规划,达到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提升。要对旅游业的各个环节实现少或无污染,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布局,在景区内不断充实游览内容,提高或延长旅游产业链。这不单单只是喊出口号就可以了,必须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才算真正的有意义。

4.2 保持乡村本色,突出乡村旅游特色

在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了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想要一个能够持久实行下去的特色旅游产品就必须要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规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增加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主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如开发冬季独有的火炕乡村游和夏季农家避暑乡村游。

4.3 制定准则,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

为规范吉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与管理,省旅游局制定了《吉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这也将成为吉林省第一个关于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质量评定的推荐性准则。为了使全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能尽快走上正轨,该省同时还通过实践检验《标准》的科学性,参照《标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吉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工作,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参加评估。在乡村旅游的评价宣布中共有300多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省旅游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估,经过遴选,评选出金、银、铜个级别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家,并举行了大会总结,对相关旅游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给予了表扬和嘉奖。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行业,赏罚分明对于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所以,必须要制定出标准的规定,才能使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计划在不断发展中更加完善。

旅游业卖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服务,所以在独特的产品面前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质量,一个独特的旅游产品加上高质量的名词才算是完美。一些旅游经营者为了谋取利益而降低旅游产品质量,不仅砸了自己的招牌,也不会再有回头客来,从谋取利益长远的角度来看,独特的乡村旅游产品的高质量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打造的品牌。对于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从业人员给予旅游者的服务也是旅游者们所享受的。不仅仅只有环境可以带给旅游者放松的心情,从业人员的服务也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唯有制订了一定的准则,提高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才能使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获得更大的提升。

4.4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乡村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

乡村旅游企业和旅行社联合组织活动,促进吉林省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团体和访问关键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杂志和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广告来宣传吉林省的乡村旅游,例如山东省在中央电视台就地区优势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来展现山东各地特色形象。第二,与旅行社签署一系列的相关合同,进行旅游产品宣传、制定新的旅游线路,赠给游客旅游纪念品来推广吉林省的乡村旅游。电视剧《插树岭》拍摄基地现已经被列为吉林市旅游路线的一部分。第三,以吉林省乡村旅游为依托举行地方乡村旅游文化节,把乡村旅游的产业做的更大更强。第四,大力引导影视编导根据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来编排电影或电视剧,从而宣传吉林省的乡村旅游,使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广为人知。第五,在全国的每个城市都进行吉林省乡村旅游的宣传,在城市的主要街道设立旅游宣传牌、横幅,夸大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

4.5 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的郊区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竞争十分激烈。乡村旅游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联合经营,以众人多方的力量形成比较规模的效果,创建新的品牌,加大旅游市场竞争力,逐渐走上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最终可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吉林本土文化发展问题 篇3

關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28-01

一、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背景与内涵

王思斌教授将本土化定义为:“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它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本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本土化不但强调外来者对它所进入的社会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而且特别强调后者的主体性,即它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

2010年中共中央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5年培养2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2020年培养30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发展目标。2011年国家十八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全力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显得更为迫切。

二、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虽然社会工作在我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要使它适应我国的国情,必须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目前我国在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主要应解决三个问题:社会工作职业及其价值理念的确定问题,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的界定问题,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关系问题。

(一)社会工作职业及其价值理念的确定问题。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一种职业,必须有自己特殊的价值观予以指导和支配。在西方,早期社会工作者借助了慈爱、怜悯、同情、博爱等思想,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深厚基础。从职业的角度讲,社会工作包含着许多人类共同的东西。因此,形成于西方社会的成熟的社会工作价值理论是可以被我国在本土化过程中予以吸收、借鉴的。但是,无论是文化传统还是社会制度,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都不完全适合我国。那么,应该如何构建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呢?一般认为,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括四个层次上的内容,即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和操作守则。其中,社会价值是根本性的,它是社会工作的生命线。同时,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这是我国社会工作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的界定问题。

由于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人们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清楚。实践中,很多人并不是从社会工作职业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工作的。有人把本职工作以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兼职工作视为社会工作,认为社会工作就是做义工,有人认为社会工作就是民政工作,还有人认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工作就是社会工作。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泛化,如将社会安全、信访工作、扶贫等都纳入社会工作领域,从而使社会工作者的数量扩大,但真正的职业社会工作者并不多。另一方面表明,究竟什么是社会工作者,如何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对此如果没有明确、科学的标准。目前我国对社会工作的制度设计,都应该着眼于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的建立和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工作师的培养。如果混淆了民间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社会工作机构的界限,混淆了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与一般社会服务人员的界限,或者忽视了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和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职业要求和价值理念,就会使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失去存在的价值。

(三)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关系问题。

在强调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时,不少人将社会工作等同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并将社会工作人员的服务与政府的服务与管理相混淆。从本质上讲,社会工作不是管理,其首要任务是通过提供帮助,使人们获得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将社会工作的本质职能和基本任务规定为进行直接的社会管理,可能会使社会工作偏离其合法性目标并失去存在的特殊意义,最终影响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的效果。

目前,我国在社会工作制度设计中存在一种倾向,就是要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这意味着可能要有一大批社会工作者进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承担起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直接相关的工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两大职能,社会工作可以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但不能将之完全融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更不能将之归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的不是以往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而是以专业为基础、以助人为宗旨的社会工作,是以民间组织和职业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社会工作,通过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以非政府工作人员的第三人身份服务个人,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困难人群的发展能力。过分强调社会工作的管理职能,将使社会工作这一服务弱势人群的职业走上“官本位”、行政化的老路,使社会工作成为政府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柳拯,黄胜伟,刘东升.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前景[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4).

[2]倪勇.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向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11).

[3]药志.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的几个关键点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6).

[4]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吉林本土文化发展问题 篇4

关键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三农一、吉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概况

吉林省为了更好地响应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决定要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鼓励发展适应吉林省“三农”发展特点的村镇银行。2007年3月1日,吉林省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和吉林省磐石融丰村镇银行两家村镇银行正式挂牌开始营业。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由吉林市商业银行发起,会同88名自然人投资组建,注册资本金达2000万元。另外一家东丰诚信村镇银行,由辽源市城市信用社发起,会同3家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6个自然人出资组建,注资资本金同为2000万。截至2012年年底,吉林省共设立村镇银行24家(含已获批筹建,尚未正式开业的村镇银行)。其中,长春绿园融泰村镇银行已于2012年12月26日获得开业批复,尚未正式运营;公主岭华兴村镇银行、公主岭浦发村镇银行已获批筹建。近年来村镇银行经营规模扩张较快,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2年年底,吉林省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51.9亿元,较年初增加68.8亿元,增长82.8%。各项存款余额133.2亿元,较年初增加61.2亿元,增长84.9%;各項贷款余额78.4亿元,较年初增加39.8亿元,增长102.9%。不良贷款率0.4%,较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本年利润3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村镇银行目前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自身必须在抓紧机遇的同时,认清各种问题的存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确保能够有效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吉林省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定位存在偏差

村镇银行试点的目的是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等问题,以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盲区,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但由于村镇银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金融企业,其必然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利益驱使下很难实现其既定的经营理念。所以,从各地村镇银行的实际运营来看,其市场定位与政策性目标之间存在差异,并未把资金全部服务于农村中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部分村镇银行贷款呈现出大额化、脱农化和短期化。

(二)创新能力不足

吉林省村镇银行受软硬件环境条件的约束,一般只能办理传统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而银行卡、电子银行、外汇业务等还无法办理。电话银行、担保咨询、投资理财等新型业务受条件限制无法开办。而且其支付结算手段单一。大多数村镇银行依托于他行的支付结算系统,基本实现了国内对公结算,而为个人结算业务大多还在使用存折。同时其在利用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特色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

(三)政策扶持有待强化

政府对于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一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尚未制定和出台扶持村镇银行发展的具体优惠政策,免税政策也需要有政府的文件作为依据才能取得税务部门的认可。二是中国人民银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申请优惠贷款政策上没有明确规定,无法给予优惠利率的再贷款支持。三是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和监督权力分散在央行、银监会和省级以上政府等多个部门手中,致使国家及地方优惠和支持鼓励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层级多、环节多、过程长、操作难等问题。

(四)专业性人才匮乏

村镇银行与大规模的商业银行相比,在经营规模、待遇及未来发展前景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村镇银行中懂业务的专业性人才匮乏,熟悉农村金融环境并且能够开展特色性金融业务、具有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短缺。同时,专业性人才往往无法接受村镇银行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这就造成了目前村镇银行吸引专业性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的现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村镇银行市场定位

村镇银行的建立是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村镇银行须明确自身“服务三农”、 “农民的银行”的市场定位,致力于为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地区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以及在家从事劳动的人员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树立自身在农村市场的主导地位和稳固的客户基础,从而履行支农重任,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吉林省村镇银行应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定位于中低端市场,寻找和培养稳定的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与传统涉农金融机构展开错位竞争。

(二)加强金融创新

吉林省村镇银行应充分发挥业务经营灵活的特点,引导和鼓励创新。一方面,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村镇银行应探索多种抵押、担保方式帮助经济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专业农户解决其资金需求,并逐步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的并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农民除了有贷款的需求外,部分农民也有理财需求,村镇银行可依托发起银行的理财经验,设计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同时村镇银行员工要深入农村基层,充分了解农产各方面的实际,提供其他金融机构难于做到的服务方式。另一方面,支持村镇银行进行组织结构创新。一是探索“发起银行+当地政府”控股模式。发起银行以较少的出资金额实现对村镇银行的控制,地方政府也有动力给予村镇银行更多的实质性扶持,并推动其切实为“三农”服务。二是加快建立村镇银行控股公司,通过其专业化经营和管理,来提高村镇银行的管理水平。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政府应出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减轻村镇银行开办初期的成本压力,落实涉农贷款补贴制度,对村镇银行发放的涉农贷款,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信贷补贴,鼓励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二是银监会应降低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要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适当放宽刚设立的村镇银行的存贷款比例限制,对其运用资本金向“三农”等特定领域发放贷款实行定量控制。三是畅通支付结算渠道。中国人民银行要尽快协调解决好村镇银行支付结算难题,使其具备开具票据、发行银行卡及办理银票汇兑等基本功能,加速村镇银行支农和自身发展的步伐。四是将村镇银行发展纳入农村经济金融整体规划,支持其提高对经济的渗透力,使其尽快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中。

(四)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吉林本土文化发展问题 篇5

关键词:吉林省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组织化 对策

1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现状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初具规模。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来,龙井市各产业生产总值不断上升,2008年,龙井全市的GDP为16.6亿;发展到2012年,这一数字增长至35.1亿元,增长率达到111%,说明龙井市经济状况总体较好。农业作为龙井的基础性产业,发展比较稳定。龙井工业,也就是第二产业在2008年的GDP总值是5.4亿,发展至2012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4亿元是2008年的2倍多。第三产业GDP2012年较2008年也实现了翻番。

表1

到2013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共有十家州级龙头企业,以及一家省级龙头企业,所有农业龙头公司的资产总规模达到总资产为5.6亿元,带动周边15267户农户,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742人。粮食加工能力达到7.2万吨、中药材加工能力达到2.2万吨、食用菌加工能力达到80吨。

2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短缺

龙井市农业产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长期以来,企业大多数是靠自身资本原始积累进行发展起来的,其增长方式主要是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为动力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现行的信贷准入制度严,门槛较高,符合贷款抵押条件的企业少,难以争取银信资金,而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吸引力小,上级扶持资金少而分散。

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模式不完善

龙井很多企业在不断发展的时候,盲目提高发展速度与规模,而自身的管理机制没有完善、成熟,企业制度也并不健全,部分企业高层领导人安于现状,没有积极开拓的精神。目前多数农业产业化链接都以订单形势,但是在市场行情的影响下,订单履行率低,抗风险能力弱。对农产品生产环节所需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提供,储藏加工环节的新项目、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流通环节的市场供求、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几年来都处于初级阶段。

2.3 农村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龙井市大力鼓励当地农民组织合作社,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联合性和组织性。以龙井市开山屯为例,该村组建了一个农业合作组织——御粮协会,该协会包括36户农民,其水田面积为37公顷,占该村总水田面积的比重较小,组织协作性较差,缺乏凝聚力。同时,由于御粮协会的规模小、覆盖面较窄、资金不足、缺乏科学领导,导致其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发展后劲。随着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成熟,许多农业合作组织也随之出现,但多数组织因为缺乏活力、服务功能不全、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而最终失败。

3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发展龙头企业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仍处于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阶段,农业产业基础薄弱、资金匮乏、技术水平落后。因此,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整其产业结构,并逐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即必须积极发挥政府职能,调动各方积极因素,科学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积极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方式,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逐步搭建起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互融合、共兴共荣的发展机制。另外,政府还要积极发展当地龙头企业,加强引导和扶持力度,大力推动农民合作社建设。

3.2 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机制

首先,对农户进行鼓励与引导,不但要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而且还要进行合作组织。其次,要因地制宜,多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和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发展,坚持一切从当地农民的现实要求出发选择不同的形式。再次,强化利益衔接纽带,提高多方的利益共享机制。

3.3 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关系

要想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性和协调性和统一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加强组织内部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组织的凝聚性。同时还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保障组织行动有据可依;二是加强组织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为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三是正确处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通过沟通与交流,密切组织联系,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秀荣.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7(07).

[2]梅福林,夏庆利.论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支撑[J].湖北社会科学,2001(10).

[3]屈晓娟.渭南市农业产业化在农村经济中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35).

[4]韦小鸿,马倩美.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特区经济,2007(11).

endprint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农业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布局也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素质和水平不断提升。但整体来看,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薄弱、发展风险性高、产业收益率低等,本文仅以吉林省龙井市为例,研究和分析了其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吉林省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组织化 对策

1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现状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初具规模。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来,龙井市各产业生产总值不断上升,2008年,龙井全市的GDP为16.6亿;发展到2012年,这一数字增长至35.1亿元,增长率达到111%,说明龙井市经济状况总体较好。农业作为龙井的基础性产业,发展比较稳定。龙井工业,也就是第二产业在2008年的GDP总值是5.4亿,发展至2012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4亿元是2008年的2倍多。第三产业GDP2012年较2008年也实现了翻番。

表1

到2013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共有十家州级龙头企业,以及一家省级龙头企业,所有农业龙头公司的资产总规模达到总资产为5.6亿元,带动周边15267户农户,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742人。粮食加工能力达到7.2万吨、中药材加工能力达到2.2万吨、食用菌加工能力达到80吨。

2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短缺

龙井市农业产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长期以来,企业大多数是靠自身资本原始积累进行发展起来的,其增长方式主要是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为动力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现行的信贷准入制度严,门槛较高,符合贷款抵押条件的企业少,难以争取银信资金,而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吸引力小,上级扶持资金少而分散。

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模式不完善

龙井很多企业在不断发展的时候,盲目提高发展速度与规模,而自身的管理机制没有完善、成熟,企业制度也并不健全,部分企业高层领导人安于现状,没有积极开拓的精神。目前多数农业产业化链接都以订单形势,但是在市场行情的影响下,订单履行率低,抗风险能力弱。对农产品生产环节所需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提供,储藏加工环节的新项目、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流通环节的市场供求、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几年来都处于初级阶段。

2.3 农村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龙井市大力鼓励当地农民组织合作社,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联合性和组织性。以龙井市开山屯为例,该村组建了一个农业合作组织——御粮协会,该协会包括36户农民,其水田面积为37公顷,占该村总水田面积的比重较小,组织协作性较差,缺乏凝聚力。同时,由于御粮协会的规模小、覆盖面较窄、资金不足、缺乏科学领导,导致其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发展后劲。随着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成熟,许多农业合作组织也随之出现,但多数组织因为缺乏活力、服务功能不全、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而最终失败。

3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发展龙头企业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仍处于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阶段,农业产业基础薄弱、资金匮乏、技术水平落后。因此,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整其产业结构,并逐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即必须积极发挥政府职能,调动各方积极因素,科学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积极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方式,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逐步搭建起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互融合、共兴共荣的发展机制。另外,政府还要积极发展当地龙头企业,加强引导和扶持力度,大力推动农民合作社建设。

3.2 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机制

首先,对农户进行鼓励与引导,不但要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而且还要进行合作组织。其次,要因地制宜,多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和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发展,坚持一切从当地农民的现实要求出发选择不同的形式。再次,强化利益衔接纽带,提高多方的利益共享机制。

3.3 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关系

要想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性和协调性和统一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加强组织内部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组织的凝聚性。同时还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保障组织行动有据可依;二是加强组织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为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三是正确处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通过沟通与交流,密切组织联系,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秀荣.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7(07).

[2]梅福林,夏庆利.论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支撑[J].湖北社会科学,2001(10).

[3]屈晓娟.渭南市农业产业化在农村经济中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35).

[4]韦小鸿,马倩美.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特区经济,2007(11).

endprint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农业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布局也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整体素质和水平不断提升。但整体来看,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薄弱、发展风险性高、产业收益率低等,本文仅以吉林省龙井市为例,研究和分析了其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吉林省 农业产业化 农村组织化 对策

1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现状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初具规模。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来,龙井市各产业生产总值不断上升,2008年,龙井全市的GDP为16.6亿;发展到2012年,这一数字增长至35.1亿元,增长率达到111%,说明龙井市经济状况总体较好。农业作为龙井的基础性产业,发展比较稳定。龙井工业,也就是第二产业在2008年的GDP总值是5.4亿,发展至2012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4亿元是2008年的2倍多。第三产业GDP2012年较2008年也实现了翻番。

表1

到2013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共有十家州级龙头企业,以及一家省级龙头企业,所有农业龙头公司的资产总规模达到总资产为5.6亿元,带动周边15267户农户,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742人。粮食加工能力达到7.2万吨、中药材加工能力达到2.2万吨、食用菌加工能力达到80吨。

2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短缺

龙井市农业产业发展整体上还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长期以来,企业大多数是靠自身资本原始积累进行发展起来的,其增长方式主要是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为动力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现行的信贷准入制度严,门槛较高,符合贷款抵押条件的企业少,难以争取银信资金,而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吸引力小,上级扶持资金少而分散。

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模式不完善

龙井很多企业在不断发展的时候,盲目提高发展速度与规模,而自身的管理机制没有完善、成熟,企业制度也并不健全,部分企业高层领导人安于现状,没有积极开拓的精神。目前多数农业产业化链接都以订单形势,但是在市场行情的影响下,订单履行率低,抗风险能力弱。对农产品生产环节所需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提供,储藏加工环节的新项目、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流通环节的市场供求、产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几年来都处于初级阶段。

2.3 农村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龙井市大力鼓励当地农民组织合作社,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联合性和组织性。以龙井市开山屯为例,该村组建了一个农业合作组织——御粮协会,该协会包括36户农民,其水田面积为37公顷,占该村总水田面积的比重较小,组织协作性较差,缺乏凝聚力。同时,由于御粮协会的规模小、覆盖面较窄、资金不足、缺乏科学领导,导致其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发展后劲。随着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成熟,许多农业合作组织也随之出现,但多数组织因为缺乏活力、服务功能不全、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而最终失败。

3 龙井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发展龙头企业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仍处于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阶段,农业产业基础薄弱、资金匮乏、技术水平落后。因此,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整其产业结构,并逐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即必须积极发挥政府职能,调动各方积极因素,科学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积极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方式,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逐步搭建起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互融合、共兴共荣的发展机制。另外,政府还要积极发展当地龙头企业,加强引导和扶持力度,大力推动农民合作社建设。

3.2 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机制

首先,对农户进行鼓励与引导,不但要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而且还要进行合作组织。其次,要因地制宜,多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和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发展,坚持一切从当地农民的现实要求出发选择不同的形式。再次,强化利益衔接纽带,提高多方的利益共享机制。

3.3 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关系

要想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性和协调性和统一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加强组织内部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组织的凝聚性。同时还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保障组织行动有据可依;二是加强组织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为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三是正确处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通过沟通与交流,密切组织联系,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秀荣.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7(07).

[2]梅福林,夏庆利.论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支撑[J].湖北社会科学,2001(10).

[3]屈晓娟.渭南市农业产业化在农村经济中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35).

[4]韦小鸿,马倩美.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特区经济,2007(11).

上一篇:胆道造影术下一篇:政策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