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语文资源

2024-10-10

本土语文资源(共12篇)

本土语文资源 篇1

本土资源也即乡土资源, 吴刚平教授认为:“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 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本土化, 是乡土资源的特征之一。”因此, 本文所说的本土资源是指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文物名迹、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经济特色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方面。

一、利用学校特色资源, 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 是课程资源最为集中的场所。开发语文学校资源是本土资源开发的关键, 是利用“本土资源”的根本。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所以教师必须立足本校的实际, 充分挖掘本校特有的课程资源, 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这些资源, 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会成为源头活水。近几年来, 我校以普及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成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学生对航模方面比较感兴趣, 对此, 我们充分利用了身边的有利资源, 开展了《我和航模》的语文综合性活动, 通过查找资料、知识竞赛、图片欣赏、动手制作、实地演练、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 使学生了解了航模知识, 激发了学生对航模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活动中体验科学创新的价值, 激发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 树立远大的志向, 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与文学素养。

二、利用校外资源, 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

校外资源有学生家庭生活、社区生活、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等, 这些与校内课程资源互为补充。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 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契合现实生活。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把我们的视角伸向校园外, 伸向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去发掘和利用好我们的本土资源———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的内容, 来促进我们的语文综合性教学。

1. 利用地理因素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我们生活在长江之滨, 在学习了《黄河, 母亲河》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课后, 就地取材, 以《长江, 中华民族的血脉》为话题进行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学生们搜名句, 拍照片, 查资料, 讲故事, 写文章, 开展了一次较为成功的综合性学习。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积极, 气氛热烈, 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这次活动, 学生对长江的历史、现状和将来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也受到了一次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2. 利用家乡名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江阴的历史文化名人很多, 如刘氏三兄弟、徐霞客等, 我们曾带学生参观了徐霞客故居, 发动学生读《徐霞客游记》, 开展了“走霞客路, 游幸福园”的语文综合性活动, 学生兴致高昂, 又是查资料, 又是写心得, 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更重要的是学习了一代游圣“热爱祖国, 献身科学, 尊重实践”的可贵精神。

3. 利用学校所在地历史遗留下来的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

譬如江阴要塞的黄山炮台、渡江第一船, 都曾经是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历史见证, 我们还可以抓住这些有利的地方资源, 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爱家乡的教育。

4. 利用密切联系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建设进行资源开发

比如华西村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一村”, 就可以让学生从旅游、农业等方面入手来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生能身临其境, 学习积极性肯定比对那些他们不太熟悉的事物要来得高。

所以我们要关注身边的世界, 发掘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 怎样将富有特色的本土资源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资源, 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三、几点要求

1. 语文教师要有开发利用本土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 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他提出“如果以社会为学校, 教育的材料, 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工具, 教育的环境, 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些都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 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教师要有强烈的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另外, 语文教师要有开发利用本土资源的能力。要深入生活, 了解生活, 对本土资源做深层次的认识和探究, 对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 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 并把它引入到平时的语文学习中。

2. 活动应自始至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 注重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新课程提出的综合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恰恰有效地改革了学习方式, 也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生活和家庭、自然与社会无一不是语文学习的空间和资源。活动应自始至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中, 将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学科内活动有机整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能力能得到有效培养。在一系列活动中, 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他人交流能力、上网查阅、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都应得到有效的提高。

新课改面前, 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 把握学科的本质特点, 积极开发本土语文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本土语文资源 篇2

朱苏力先生在其著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陈述了许多经过自身深思熟虑的观点。有许多观点在现在法学教育、司法改革以及法治建设中得到了落实和完善,也让很多法律职业者或者法律爱好者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对于我这个法科班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也受益匪浅。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阅读该贵书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赞同朱苏力先生的观点

一、思考问题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

在《法治与变法》这第一编中,朱苏力先生强调“思考问题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搞学术的要思索学术背景,提问作为切入问题的方式”、考虑“语境化的合理性”等等,这些字眼当中无不展现了朱苏力先生思考问题抓住社会背景的思路,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思考社会背景的重要性。换句话说,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透析,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或者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笔者认为,作为法科生,应当在大学阶段就学会保持对理论与现实进行持续深入思考,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尽量地从法律角度进行剖析思考。思索其缘由,联系其社会背景。尤其是以后以法律作为职业的同仁,就必须养成一种利用法律分析思考社会现象的良好习惯,保持一种在分析社会现象时重视社会背景的理性思维。

二、针对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而采取的理性方式

朱苏力先生强调在遇到与自己有不同观点时,“不断反思,既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又随时准备在有新的、有足够说明力的证据面前放弃自己的结论,接受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模式和观点”。

笔者完全赞同该理性说法。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当我们的观点是谬论,或者相比其他人观点而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时,又要敢于放弃自己的结论,而坚持别人更有说服力的观点。

三、如何写好一篇优秀法律文章

写一篇文章时,朱苏力先生特别注重文章的角度、思路、方法或论证方式等;在写法律文章时,喜欢对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利用,更多关注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事,对于我们日常切身经验的提炼和感悟。

这让笔者深受启迪的是严谨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法科生,逻辑严谨是写文章必需的,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而应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以后的法律工作当中要时刻铭记,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灵活运用严谨逻辑。

四、针对各种纠纷和冲突,寻求各方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这种解决纠纷和冲突的理念,无论是利用公力救济还是私力救济,都是各方的出发点。这就需要大家利用自己的理性,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尤其是私力救济。

笔者认为,寻求利益最大化是思路,而立场需要换位。当我们提出方案之前,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当我们面临更加棘手的问题,尤其是面临方案不能实现和对方不甘妥协的两难困境时,我们就更要对该方案进行换位反思。

第二部分不赞同朱苏力先生的某些观点

一、立法不仅要按照理论原则,更要考虑操作难易程度及交易费用

笔者不赞同朱苏力先生受西方思想影响下而得出的该结论。理由如下:

在西方确实存在着“立法成本说”,但是,对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考虑是可以,但是,程度不能太高。我有个反问。即是:我们的《宪法》是抽象的法律,在法院适用方面,没有适用宪法作为断案的依据,更没有违反宪法审查制度。按上面的思路,我们就不应该立《宪法》了?再举个立法例子,2008年 1月1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虽然在立法过程当中经过了N次修改,千呼万唤始出来,并且反弹非常大,但最后,还是立了。虽然我的理由有些牵强,但是,我赞同立法应当更多按照理论原则以及社会背景(说狭窄点,就是社会需求),适当考虑操作难易程度及交易费用进行立法,而不能因为操作难或者交易费用高而却步。从而,违法了国情和立法规律。

二、选择适当时机取消法律本科生的实习

在该书最后阶段的《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一文中,朱苏力先生建议选择适当时机取消法律本科生的实习。笔者对此观点持否定态度。理由如下:

(1)虽然朱苏力先生在文中也说了不少关于取消法律本科生实习的理由,该些理由表面上好像很有道理,看到了实习的实质,但是,他忽视了实习作用以及意义的多元化。实习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法律工作程序以及工作技能,进入正式法律工作岗位做铺路。而且还包括很多很多。比如:为人处世。在此,笔者首先声明的是,这不是提倡搞腐败,进入“潜规则”圈子或者成为“游戏规则”成员。但是,我深刻感受到,尤其在国家机关或单位,人际关系搞不好,不与其融为一体,而保持自己鲜明个性,那场面是挺尴尬的,甚至是以悲剧收场。这不仅仅是我们实习的问题,更是我们毕业后适应生存的大问题,发展更不用说了。

(2)或许很多法科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运用法律知识来实践的机会比较少,但不代表没有。退一步讲,即使在实习当中学的法律知识比较少,甚至说极少,而做琐碎的杂活较多。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成长了。何解?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的耐性,锻炼自己的心态。另一方面,可以催促我们更加努力读书学习,让我们深刻地知道学习不单单是在学校,进入社会后,更加要重视,这是一辈子的事情,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3)或许朱苏力先生没有体会到有些国家机关或者单位的难处。对于本科生而言,学了几年法律,虽然懂得部分,但是法律是博大精深的。加上实习生没有经验,换位思考一下,尤其是法院和检察院工作,这是不可轻视的,而是个严肃的问题。

因此,笔者觉得,作为实习生,应该锻炼好自己的心态,不急于进入真正的实体操作,而先了解内部流程和一些简单技能。

综上,笔者不赞同选择适当时机取消法律本科生的实习。

综上所述,本人是非常欣赏朱苏力先生的写作风格,看其书等于精神享受。他著作中的思想文化盛餐让我品味了一次又一次,让我回味无穷。在此,以该文表达我读该贵书的一些心

得体会。

冷酷的理性和人文的关怀——《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当今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着的一项系统工程。然而,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却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许多反思。有人说,要明白当今中国法治的含义应该始于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目前的法治过分依赖西方的法学理论,忽略了本土文化与民间习惯,从而造就了立法的“怪胎”。确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尤其是立法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让人们不免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模式、法律的功能和我国法治的未来产生怀疑。通过阅读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我认为苏力的观点包括苏力的研究方法对当今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正如赵晓力在此书的序中说道:“我们需要的是在反思中前进,而不是在一味的高歌猛进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本文以“冷酷的理性和人文的关怀”为题,记录和阐释对《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的一些认识(主要是针对第一编《变法与法治》)。

一、为何以“冷酷的理性和人文的关怀”为题?

苏力在此书自序《什么是你的贡献?》中提到关注中国当代的现实生活,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是中国学者有可能作出独特学术理论贡献的必由之路。通读全书,我认为苏力正是以独特的视野和方法,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以冷酷的理性和人文的关怀对中国的法治建设作出了反思,我认为这就是苏力的比较优势,也是苏力的贡献。因此,本文以“冷酷的理性和人文的关怀”为题。

二、问题及其意义。

自清末以来,我国大量移植西方法律,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运行的需要,政府运用强制力以法律规制整个社会和经济,这种法制建模式苏力称为“变法模

式”。(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月修订版,2004,页4。)面对这种模式,苏力在此书中进行了反思和挑战,他认为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页6)。他主张关注现实,主张在社会背景下全面考虑法制建设。虽然全书没有给出一个法治的标准,但是这并不阻碍我们看清法治建设的方向和方法,那就是不能一味地法律移植,而应该重视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借助本土资源?中国的本土资源是什么?如何利用本土资源?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苏力的逻辑是这样的:每个社会中,即便没有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总是会形成一些习惯,实际上起到了法律的作用,而且在比较简单的社会中,这些习惯甚至比成文法律更为便利和有效,它降低了经济学上所说的交易费用,对各种社会交往起到了建立预期,规制人们行为的作用(页8)。苏力还举出例子——中国农村改革的制度创新是在这种传统的本土资源中产生的(页17)。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一,本土资源可以对制度的形成和转变产生积极作用;二,借助本土资源是制度获得认可和合法性并得以有效运作的途径。

第二个问题,中国的本土资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细化为两层意思:一是法律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运作?二是这个社会环境有没有法律运作的条件?遗憾的是苏力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过根据苏力的思维以及其研究的目的,我们可以认为其本土资源指的就是民间法。中国的民间法存在于家族制度、神权观念、民间组织规范、风俗习惯中,可以说,民间法便是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之一。

第三个问题,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民间法具有乡土性、地域性和自发性,因此在立法层面上看有些困难,因为它不能保证制定出来的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但苏力另辟蹊径,他以另外一种论证:地方性知识和有限理性(页18),以此为理由认为中国的法治必须利用本土资源,从中国的本土资源中演化创造出来。他认为社会活动中所需要的知识至少有很大部分是具体的和地方性的,外国的经验也不可能替代中国的经验,因此,如果试图以个别人或者少数人的有限理性来构造这样一个法治体系,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页19—20)。因此,把本土资源作为立法上的源泉,以弥补法律移植过程中的不适应性,最终才能减少法律实施的阻力,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在第二编《司法问题研究》中,苏力还试图从司法实践层面上论证如何利用本土资源。

三、法律值得我们信仰吗?

在《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中,苏力指出,这种“与世界接轨”的正式的国家法律干预损害了社区中原来存在的、尽管有纠纷但仍能互助的社会关系,损害了社区中曾长期有效、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村民们仍将依赖的、看不见的社会关系网络(页30)。至少在这个“案件”中,正式的法律制度的干预破坏了这种社会关系和在这个社区中人们之间的默契和预期。苏力进而在《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中,论述了法律多元在法律运行中的互动作用,论证了法律规避的合理性,他甚至得出结论: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国家制定法在某些方面是不完善的,因为受害人的接受法律保护可能要求受害人付出更大的成本(页49)。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就是例子。

法律多元的存在确实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但是否真的可以像苏力所说的在制定法和民间法发生冲突时应当寻求制定法和民间法的相互妥协和合作(页64)?说到底,涉及到的是法律是否值得我们信仰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苏力充满了冷酷的理性,他着眼的始终是纠纷的解决和所谓的预期与成本,但是这样做对法律的权威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妥协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让位,合作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控制力的减弱,法律完全沦为一种工具,而且是可用可不用的工具。那么国家制定法还值得信仰吗?虽然苏力也强调了国家制定法的作用,但是仍然掩饰不了问题的存

在。在国家制定法与民间法的互动过程中,国家制定法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必须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特别是在执法领域只能以国家制定法为准绳,而不能强调妥协和合作。

但是,为了避免走向另外的冷酷理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信仰的不是法律条文本身,而是法律条文背后所体现的法的价值。苏力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正是他注重本土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国家制定法只有体现一定的社会伦理价值取向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进而变成社会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实际规则。法律的制定本身并非目的,使之化为理性规则秩序才是根本目的所在,而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法治吗?

四、结语

苏力在自序中说道:“真正的贡献,只能产生于一种对中国的昔日和现实的真切的和真诚的关怀和信任;相信并假定:过去的和今天的任何人都大致和我们一样具有理性。”可以说,苏力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不断地以“冷酷的理性”进行分析,给我们对中国法治的认识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带来了反思;但其也不缺乏“人文的关怀”,关注本土资源正是体现,尤其是如今面对西方的“变法模式”,苏力表现出了担忧。

本土语文资源 篇3

关键词:本土文化资源 嵌入 高中語文 误区 应对策略

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课题《本土文化资源“嵌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注重“文化性”与“文本性”两个目标的落实。以《郑思肖传》为例,如果教师单一地注重其中一个目标,就会有所偏颇,导致目标失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郑思肖作为本土文化名人,极具“文化性”;高一学生开始接受文言文教学,《郑思肖传》便是极好的文本教材,所以把“文化性”与“文本性”嵌入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学习《郑思肖传》。下面,本文将着重分析落实“目标”过程中的误区,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一、单一注重“目标性”的生成,不如先进行“调查问卷”的预设

1.实践误区:单一注重“目标性”的生成,容易导致“盲目性”

设计好了教学目标,教学行动才有正确的方向。但是单一注重“目标性”的生成,不仅忽略了学生认知的规律性,而且也忽略了文本教学的规律性,这样很可能造成“目标性”无效。

《郑思肖传》这篇文章篇幅短小,虽然笔者对文本进行了选用,去难求易,力求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浅易文言文”的要求,但它毕竟属于“文言文”单元。鉴于高一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恐惧性和依赖性并存,笔者忽略了“生”“本” 这两个因素,盲目地把教学课时定为1课时,力求完成“掌握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和“学习探讨郑思肖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这两个目标。实践表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

原因就在于落实“文本性”目标占用了大部分课时,学生缺乏自主梳理文言字词的能力与习惯,依然被动地依赖教师串讲。课时受限,一方面,导致“文化性”目标无法真正落实,更谈不上将两者“嵌入”解读了;另一方面,对课堂教学而言,“盲目性”既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又不利于各教学环节的开展,容易造成“目标性”无效。

2.应对策略:课前进行调查问卷的预设,使“师”“生”“本”之间有了新互动的平台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筛选,防止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的倾向。”只设计好教学目标,忽略“目标性”的有效生成,容易导致目标落实的“盲目性”。可见,为了设计好教学目标,通过调查问卷对“生”“本”进行更详细的了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调查问卷”预设的目的在于了解“师”“生”“本”。如学生对《郑思肖传》中文言字词和句式的学习程度、对郑思肖其人其事的获知程度、对宋末元初历史的了解程度等都可以设计为调查问卷的内容,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掌握学生对“本”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知识认知的兴趣度。

有了普通班“模拟教学”的实践操作,有了课题组成员观课、议课的指导,“调查问卷” 的预设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两份“调查问卷”,一份针对普通班的学生,重点了解他们学习《郑思肖传》后的兴趣点、情感面以及对文言字词的生疏点等;另一份针对实验班的学生,侧重了解他们学习《郑思肖传》的兴趣以及对本土文化名人的了解程度等。通过两份“调查问卷”的预设,教师对“生”“本”的了解不再是臆测,而是有了落实“目标”的充分依据。有的放矢,有“查”可据,“师”与“生”“本”之间才能真正展开对话,互动平台才能敞开。

二、单一注重“文本性”的教学,不如与“情感认知”创设并举

1.实践误区:单一注重“文本性”的教学,导致“人文性”缺失

普通班“模拟教学”的实践注重文言知识内容的建构、文本的诵读与翻译、文本信息的筛选。从课后的调查问卷可知,学生的文言能力确实有了提高,如复习了判断句、被动句句式,巩固了实词“绝”、虚词“为”等的用法。

毋庸置疑,“文本性”的教学是有效的,但也存在片面性。如它片面地追求“文本解读”的细致与全面,片面地追求“文言字词”的梳理与巩固,片面地追求“文从字顺”的咬文嚼字。单一注重“文本性”的教学,会导致课题实践中“人文性”目标的严重缺失。

正如很多教师所说:“假若只求文本性(字、词、篇章的解读),那么必修课中的篇目足以完成该目标,何必舍近求远,找来本土文化教材舍本逐末呢?”所谓的“近”“本”,是指必修课内的经典文言传记,如《苏武传》《张衡传》等,而“远”“末”是指作为辅助性教学的校本选修课。的确,如果教师不将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挖掘能触发学生的共鸣点,不勾起师生的情感认知与乡土意识,那么校本选修的“人文性”从何谈起呢?

2.应对策略:“文本知识”解读与“情感认知”创设并举,使两者的“嵌入”有了新认知的平台

“文本性”的教学极易驾驭,“人文性”的教学却不易把握,因为文字生成不只是方块的堆砌,而是有生命的;师生的“情感认知”不只是程序样板,而是有认知的过程。因此,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嵌入”就必须注重“文本知识”解读与“情感认知”创设的并举。

“文本知识”的解读扫清了字词、句式的障碍。解决这一障碍之后,学生对先贤、家园的认同度就会更高,就会变被动求知为主动获取。同时,“情感认知”的创设也为“知识整合”“文本解读”环节增加了“人为”的情感因素。

在实验班的“示范展示”中,教师注重问题探究,设计了诸如“就本文传递的精神正能量,请你分享一下学习心得”“‘一心中国梦’的重要涵义及温家宝同志引用诗句的真实用意”等问题,注重对“人文性”教学的挖掘,力求落实“文本知识”解读与“情感认知”创设目标的并举。

三、单一注重“史实性”的认识与记忆,不如与“‘言’‘语’教学”解读的统一

1.实践误区:单一注重“史实性”的认识与记忆,导致“语文味”缺失

“本土文化资源”的校本选修极易被看作是“历史识忆”的延伸,进而变为“历史课”。这样一来,“语文味”就会缺失,“‘言’‘语’教学”就无法实现。

实验班在进行“示范展示”时,有位历史教师就指出:“郑思肖作为南宋遗民,表现出忠宋贬元的行为,虽说符合当时‘爱国英雄’的要求,但从历史传承这个角度来看,显然这一提法有待商榷!”是的,从历史教学的角度来看,宋元朝代的更替是历史必然,符合“史实性”,但是从语文教学角度看,人物形象的解读更应该符合“时代的情境”。在“宋末元初”那样特定的时代情境中,郑思肖、岳飞、辛弃疾等人的思想行为在语文学科中被列为“爱国英雄”自然无可厚非。

2.应对策略:“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与“‘言’‘语’教学”解读的统一,使两者“嵌入”有了新知识的平台

“‘言’‘语’教学”的处理要针对“言”何人、“语”何事,所以“时代”“语境”至关重要。因此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时,教师不仅要尊重“史实”,而且更应该形成符合“传记人物”特定的阅读体验。

在“示范展示”中,实验班力求突显选文的“言”“语”性。课例设有一个探究题:“‘天下大变,山河异色,郑思肖的名字,诗文集、住所名也随之而变。’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郑思肖的情感。”这就是“言”“语”教学与“本土文化”完美“嵌入”的题目。但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并不是不加取舍的,语文校本选材的标准必须做到“本土文化”挖掘与“‘言’‘语’教学”解读的统一,这样才能使“本土”教材与“国家”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题实践教学注重校本选修“文化性”与“文本性”两个目标的落实。只要教师多思考课堂生成“目标”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并积极提出应对策略,就一定能实现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此文为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 FZ2013GH138。

语文教学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 篇4

一、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介绍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的课文, 由于学生大多没有去过这些地方, 如果教师一味地只就课文讲课文, 课堂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教师能联系实际, 合理利用身边资源, 教学效果将大不一样。如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时, 我是这样导入教学的:

师:同学们, 在我们家乡———建水古城以西13千米处, 有一组规模庞大的建于清末年间的民居建筑, 这组民居被冠以“云南楼兰古城”的美誉, 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团山民居。现在, 老师想考考同学们对团山民居的了解情况, 谁来做小导游介绍一下团山民居?

生1:从预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我得知:团山民居总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 建筑面积16158平方米。整个民居建筑群的民居形式多样, 占地不等, 规模不同, 大小不一, 但都以其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外雅内秀的各式民居建筑凸现出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

生2:团山古民居是典型的中原汉式传统设计, 同时巧妙地吸收了彝族土掌房的建筑样式, 有一进院、三进院及纵横组合连接而成的建筑院落, 涵盖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等传统形式。

生3:2005年6月21日, 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基金会 (WMF) 将建水团山民居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 确认它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人类珍贵遗产的典范。

师:通过以上交流, 老师发现同学们对团山民居非常了解, 同学们,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 民居也是各具特色。这节课,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去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 , 看看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与我们家乡的团山民居有什么不同。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时, 他们就会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我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历史古迹揭示课题, 让学生在比较中带着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兴趣投入学习,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此举还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回顾·拓展”训练做了铺垫。

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有利于诠释教科书中某些抽象的概念或内容, 如, 教学《赵州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中的“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这句话时, 很多学生未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朗读的时候感情明显不到位, 也许学生觉得赵州桥修筑在河北省赵县, 不仅地理位置距离他们甚远, 修筑赵州桥的年代也久远, 理解“宝贵的历史遗产”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我是这样引导的:我们建水的双龙桥 (俗称“十七孔桥”) , 始建于清末, 全长153米, 宽3米, 用凿得平整的500块石料镶砌。在桥上建盖了3座飞格式阁楼, 居中一座雄伟壮观, 两端阁楼略小, 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远望突兀平川之中的双龙桥, 形如宝带, 漫步拱桥, 桥上有阁楼, 楼中有楼, 桥楼相映, 蔚为大观, 是我国造桥史上极为珍贵的杰作。双龙桥和赵州桥虽然建造的年代不同, 桥的形状、结构也不同, 但都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学生在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后, 自豪感油然而生, 朗读的语气、语调有了很大的转变, 真情吐露, 豪情满怀。

三、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改革后,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很多语文学习和应用的内容, 如教科书上的“资料袋”、“宽带网”、“日积月累”、“综合性学习”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结合教材中的内容,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 不同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 独特的感受, 描绘了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 风景如画的桂林, 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在教学完一组课文后, 我利用建水文化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 在家长的帮助下游览和搜集能反映建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名胜风景和文化遗产, 学生兴致盎然。两周后, 学生惊喜地发现:建水有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的“小天安门”, 它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8年,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国边陲古老军事重镇的象征———朝阳楼;另有建于元朝, 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水孔庙;有亚洲最壮观的溶洞——燕子洞……除此之外, 建水还有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紫陶, 有地方风味食品草芽、汽锅鸡、狮子糕、酸甜石榴、豆腐干儿……通过了解家乡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拓宽了视野, 为家乡美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四、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 篇5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1

时常逛豆瓣会发现一些评价不俗的书,20xx年买的书,当年就读了,再读是20xx年,5年间两次的读后感竟然天差地别,第一遍读完我觉得此书的不少观点不能认同,甚至有些反感,可当我今年再读此书时,顿时又觉得此书真乃一本专业且接地气的好书。

作者署名苏力,全名朱苏力,苏老师素来不接受媒体采访,网上信息不多,苏力也好,朱苏力也罢,名字是一个符号,其学术生涯,人生阅历才是我所关心的,苏老师是北大法学系出身,留学海外名校法学深造,回国后始终在法学前沿研究并执教北大,是北大法学院上一任院长。

书读两遍,读后感迟迟也没有落笔,怕的是写不周全,问题的根子在于尚未读透此书,这和看待一个人、一件事是一个道理,没有看清楚,轻易发言,不是惹人笑便是惹人鄙,要读懂这书,没有法理学根基是不行的,这一点上,我几立于空白之地,有了法理学根基,没有深度的思考,恐怕也是不行的,只此两点我便没有了落笔的底气。虽说写不利索,但我有自己的规矩,读一本书,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我想这一次就把口子缩窄,重点放在介绍文章构架,少一点自己的“认为”,等以后读了三遍、四遍、五遍,读通了,回头再补上“认为”。

苏老师的自序不乏对自己的“质疑”,“质疑”自己的观点、“质疑”自己的论证,甚至“质疑”本书的名字,读完本书,回头再读自序,脑海里徘徊一句话,读书越多的人越低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其得意弟子赵晓力作序则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序文,他说了两点,一是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发生冲突时,不能公式化地强调以国家制定法来同化民间法,而是应当寻求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的相互妥协和合作;二是中国社会生活中层出不穷的私了现象正说明人们对强把多元统一为一元的做法的逃避。此书的确围绕着这两点展开论述。

本书分为三编,分别为变法与法治、司法问题研究和法学研究的规范化。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就法律论法律,而是由一个个案例切入,时常引用经济学理念、中外古典哲学等等来分析问题,可谓旁征博引,信手捏来,读来不觉累,时常有“原来如此”的感叹。总得说来,苏老师的作品深入浅出,深入是指通过多种手法和途径阐述他的观点,浅出是作为读者我也能看得出苏老师告诉我们的要旨是什么。至于是什么这就有待你去翻开此书去发现了。

还是那句话,对于这本书我还没有读透,还需要再读,也说不出更深刻的见解,最后且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四句聊表感叹。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2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一度高达80%以上,法律在中国能否得以健全实施,关键在于法律能否在农村地区健全实施,农民阶层是否积极拥护法律下乡。中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普法活动不断深入,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近些年的全民普法活动使农民获知法律的途径日趋宽广,普法与农村工作、农民生活联系在一起,农民更易接受法律。然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法治解决乡村问题带来的困惑不得不让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外在看来,普法活动已经进入了乡村,但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点和身份的差异、农民利益的流失,造成农民认识法律、学习法律的同时,又不信任法律,甚至遗弃法律。“农民工”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名词,农民离开土地走进城市挣钱谋生,游荡在农民身份与城市新市民的身份之间,导致这个群体缺失身份认同感和地点的归宿感。社会学的研究清晰论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地点承载了身份的认同,承载了文化的意义。引入法律的视野,我们的法律考虑到了地点和身份的差异了吗?正是因为当下法律主要以城市为规制对象,忽略农村地点的特殊性,农民或者认为法律与他们无甚关系而放弃维权,或者即使利用法律维权,或者由于具体的生活场景导致维权成本过高而予以放弃。除此之外,农民权利与国家权利的不对称,如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导致农民利益在流失,农民利益的流失,必然导致对国家的不信任,更不会信任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最终出现的窘境则是法治无法渗入农村,无法建立现代法治国家。

追溯历史,中国推行宗族制,在传统乡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以伦理为核心,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家族社会,为了适应维护家族制度稳定的需要,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礼治的社会。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介入,各种革命或者改革以新的理想冲撞着旧的.传统观念,传统思想受到批判、讨伐,宗族制度与现代法制的冲突,以及地缘、业缘等经济发展在动摇着宗族的基础。从形式上看,中国吸收了西方的法律制度,在立法上加以完善,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法律制度却缺乏西方的法律土壤。现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的工具,其适用于陌生人的社会,而中国传统的“民间法”是在村民长期合作中自发形成的,其适用对象是熟人间的社会。“民间法”与现代法律蕴含着东西方的传统背景,其碰撞导致现代法律无法在中国形成根深蒂固的文化,同时传统的“民间法”亦遭到外在的破坏。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治进程看,法律正试图排斥传统的村规民约。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又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建立法治国家是任何一个民主国家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国家发展前进的方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能为文明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和支持,但是科学的法律制度不能脱离本土资源和本土文化,中国的法律体系需要尊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要尊重中国的国情,更要尊重中国百姓的法律道德情感。法治与礼治的冲突是当前乡村社会法治建设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法治是制度之治,也是理念之治。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必须以提高群众法律素质为基础。离开了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法治难以真正实现。面对着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错综复杂,面对着国家意志与本土资源的差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尊重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尊重基层民众利益的基础上,应该不断探索乡村社会法治建设的新道路,在国家法理和乡土知识间寻找平衡点,为法治与礼治和谐适用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推动现代民主法治跨越式发展。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3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可谓是近十年中国法理学界乃至法学界最具影响力,最具争议性的著作。作为学术理论著作,它却一度名列畅销书排行榜,不仅成为法学学子课外必读的著作,专家学者著述立作的参考,也被关心中国法治建设的大众读者竟相捧读。一本学术著作,尤其是法学著作,能够受到如此高的礼遇,在中国知识界实属罕见。畅销书的流行,大多是因为媚俗,而它,却恰恰相反;深刻,促成了它在读者当中巨大的生命力,塑造了它在理论上持久的影响力,成就它在法治实践过程中的强劲的渗透力。

变革中的社会终究逃脱不了文化多元所导到的种种不幸。中国法治进程例外。在传统与变革之争中,人们往往以外在的现象为准则判断优劣,而忽视其本质根源。在对西方法律的移植过程中,人们也往往只由于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荣,而没有看到他们的本土资源。中国是没有文艺复兴的,理性渠道的诉求习惯在中国是极少的。从而使我们开始彷徨,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结果是“把‘现代法制’看作一个有待于明天实现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视为存在于今天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从而我们面临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实现和现实的不甘妥协之间的两难困境”。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

全书从变法模式的讨论提出问题----如何建设中国的法治,从而反思法律的功能,进而提出其意见。从《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和《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我们看到的是文化多元而导致的法律多元在现实中对法治进程的某种阻碍或不谐调。这种阻碍往往被人们谁为只有时间才可消除,而忽视其对这种阻力产生的原因---------其价值预设------西方法治文化优于中国本土文化。从而建立文化价值等级秩序,而这种预设不可避免地也把问题的解决可能性全交付于时间,而非人。苏力运用吉尔茨关于任何法律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观点,把这两种制度或观念的差别转化为两种知识的差别;而在知识上,我们很难判断其优劣高低(赵晓力语)。从而推翻了前述之价值预设,从而提出其解决方案。在知识平面化的前提下提出两种知识的沟通“在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发生冲突时,不能公式化地强调以国家法来同化民间法,而是应当寻求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的相互妥协和合作”,并希冀中国法学家们:“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沟通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从而打破这种文化的隔阻”。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相关文章:

1.读后感:卢勤文集读后感

2.《活着》读后感700字读后感

3.读后感:我の读后感

4.《慢养读后感》读后感

5.读后感:几米的书读后感

6.《乌塔》读后感读后感

7.《程门立雪》读后感及怎样写读后感

8.《我为何而生读后感》读后感

利用本土资源,构建幼儿课程 篇6

关键词: 本土资源 幼儿教育 注意事项

随着教育的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利用本土资源构建幼儿课程,能够充分弥补地区之间幼儿教育教材的不同,拓宽幼儿教学的视野,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品位及教学水平。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课程体系构建,从而推动幼儿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一、本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及特点研究

本土课程资源从表面的字面意义上看,包括“本土”和“课程资源”,目前我国对于课程资源内容没有统一规定。有研究学者认为,其是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及评价过程中,能够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利用的唯一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学习。还有学者认为,课程资源是那些具有教育价值的,而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转化为教育因素。对于本土课程资源的特点,有研究人员认为本土课程资源既有与所有课程资源相同的特点,它们的共性就是具有具体性,就是将多讲的内容具体化;潜在性,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可发挥其他的功能;多样性,就是资源的丰富而且内容充足。除了这些共有的特性之外,本土课程资源还有自身的特点,如审美性、地域性、民俗性、自然生态性、群众性、乡土人文性等。

二、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意义研究

从幼儿园课程的角度考虑,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能够丰富幼儿教学课程内容。传统幼儿课程只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幼儿教育,不能加深幼儿对于本土文化的了解,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的教育,不但不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制约孩子想象力的发展。所以利用本土课程资源进行幼儿课程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可以将本土的艺术资源融入带幼儿课程体系教育中,有利于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尽情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完善幼儿课程体系。

从幼儿园教学的角度考虑,能够改善传统幼儿园教学的抽象缺点。传统幼儿园教学大多数是没有实物的教学,利用抽象的名词,凭空地向学生传递课程内容,学生和老师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不够,而且观察的能力不强。所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构建课程体系,能够将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实物化,而且能够切实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老师和学生的眼界。

三、利用本土资源应该遵循的原则

开发利用本土资源,构建幼儿课程体系时,应该将本土资源尽量挖掘出来,而且家长和社区人士要尽量参与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让幼儿的课程开展更顺利。所以利用本土资源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多元性的原则,同时应该遵循适应性的原则。具体应该按照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如果脱离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样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会严重导致幼儿教学课程的失败。同时要考虑每个幼儿的特性,虽然他们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但是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会有他们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应该基于这一点,因地制宜地实施利用本土资源,构建幼儿课程体系。最后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对于本土资源的甄选性,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本土资源进行教学,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更切实际地了解本土文化和艺术。

四、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根据教育的改革,幼儿园逐渐实施利用本土资源构建幼儿课程体系,但是在利用本土资源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对于幼儿园,传统幼儿园教学只是幼儿老师进行教育教学,教学内容十分单一,就是参照幼儿教材进行内容的讲解。而且家长和社区人士不能积极加入幼儿教学中,家长和老师没有及时地沟通,这样严重导致幼儿教学的质量不够高。另外,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利用本土资源进行课程教学的频率低,每学期就只是几次,而且对于已经开发的本土资源的利用不够完善。第二,对于幼儿园教师方面,教师的综合素质差,利用本土资源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的能力比较低,而且对于利用本土资源的认识不够深刻。对于本土资源的了解不够,导致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本土资源很少甚至没有。有的老师及时利用了本土资源进行幼儿教学,但是没有做到充分利用,而且在使用本土资源的过程中具有随意性,并不是针对这节课的主题进行本土资源的选择。因此,造成与课堂内容设计不吻合的情况出现。

对于上述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这样能体现重视本土资源的开发对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的重要性,进而提高老师及家长的认识。然后要注意开发利用本土资源的方式,摒弃传统方式,开发有创意的、多元化及灵活的方式进行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本土资源有效融入幼儿课程中。最后加强老师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定期地对老师尽心培训和考核,挖掘老师的潜能。

五、结语

随着教育的改革,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如何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注意的事项进行讨论,希望对以后的幼儿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宁冬凤.武夷山园本课程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青春岁月,2010(16).

[2]李浩泉,李姗泽.试论幼儿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本体价值[J].当代学前教育,2008(04).

本土语文资源 篇7

关键词: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

读了临沂大学李同胜教授等撰写的《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8) 一书, 感受很深。书中对乡村教育的剖析深入透彻, 针砭时弊;对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探索深刻具体, 切中实际;对乡村本土资源类型的研究思路清晰, 科学全面;对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深入具体, 可学可用。我通过读书中的基础篇, 更新了教育观念, 从操作篇里学到了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 从模式篇里我认识到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

本书充分吸收了来自乡村学校一线的课程改革经验, 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升华, 对相关理论进行面向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校作为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的实践学校, 我作为一个探究实验的实践者, 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一、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

正如书中所述:“挖掘利用乡村社区特有的课程资源, 促进乡村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 不是权宜之计, 更不是突发奇想, 而是有坚实的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 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根基, 符合教育规律, 特别是乡村儿童成长规律。厘清这些理论基础, 可以提高我们重视本土课程资源的主体自觉性, 明确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思路, 指导我们更好地探索乡村学校特色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模式和利用规律。”[1]从美国教育家杜威 (Dewey) 主张的“教育即生活”, 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张;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实践, 到20世纪“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 等等, 都是我们做好乡村学校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根基。这些真知灼见, 是经过无数的教育家历经艰苦卓绝的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的, 在沂蒙山区乃至我校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再次得到证实, 孩子们在自己的亲身实践的体验中, 收获了幸福, 得到了快乐, 也获得了成长。

其实,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了教育实践中“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活书”呢, 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 树木是活书, 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 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 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 便都是活的书。”[2]用今天的话说, 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产生活实践都是活书, 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乡村孩子生活在庄稼、蔬菜、大树和野花、小草等丰富的植被世界里, 行走在山石、小河、树林和广阔的田野之间, 与山羊、水牛、小兔、小狗为伴,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科学世界的起点;他们在祖辈的神话传说中走进梦乡, 在浓郁的风土人情、乡村礼仪和人际交往中长大, 在土地庙、观音寺、家族祠堂中感受神秘与庄严, 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开始;他们跟随父辈田间劳作, 帮助妈妈料理生活, 与同伴一起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 这些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感性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挖掘, 就会发现乡村社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 它们都能进入学校、进入课程、进入课堂, 成为乡村孩子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我校地处沂蒙山腹地孟良崮下, 乡村孩子尽管不乏自卑、自闭, 但他们从小在玩石子、和泥巴、弄树枝、捡树叶中长大, 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时, 他们的自信就会受到激发, 他们的特长就会得到彰显, 他们的个性也能得以张扬。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 把课堂搬到大山里, 引导孩子们把生活当作课堂, 把兴趣变成特长。我们领着学生们翻山越岭寻找奇石, 挖掘树根, 捡拾落叶;组织他们集体为奇石命名, 创作根艺, 制作树叶画;引导他们利用泥巴制作小泥塑, 进行美术创作, 等等。

孩子们在广阔的乡村田野里快乐的学习, 快乐的成长, 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美, 欣赏生活中的美, 继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如我们利用石头树叶做教具,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从小进行党史、国史教育,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刘婷婷同学发现了一块像女人小脚的石头, 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老奶奶的小脚, 我们借机让孩子们探究封建社会歧视、残害妇女的历史, 让他们感受到新社会的优越性。尹传奇同学发现了一块酷似中国版图的石头, 如获珍宝, 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中华石, 我们抓住契机, 在各班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激发了孩子们爱我中华、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其“中华石”以及由这块石头引发的动人故事, 和学生的感悟体验文章, 都给学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可以运用到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

乡村本土课程资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 是乡村儿童耳熟能详的现实经验。从教育的实际出发, 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 因地制宜地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资源, 可以融入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层面, 促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通过激活儿童的感性经验和现实基础, 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的本土化实施;通过学习方式的活动化和学习空间的开放化, 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区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等课程, 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的融入和凸显, 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化建设。”[1]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与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沂蒙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 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走进抽象的数学王国, 创设英语学习的现实情境, 打破科学与生活的层层壁垒, 实现滋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践只有与乡土文化相结合, 才会贴近乡村学生, 亲近乡村学生, 才能与乡村学生的生命融为一体,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获得生机与活力。

我们指导孩子们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制作方法, 采集形态万千的动植物标本, 按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 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 拼凑出精美的图案, 制作出数以千计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卡, 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还可以将形态各异的标本卡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和客人。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捏泥塑, 巧制作”活动, 制作了大量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为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创新成果, 学校分别创建了“孟良崮奇石、根艺、标本、泥塑”展室。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观看了作品后, 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纷纷为展室题字。

四、乡村本土课程资源的运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书中提出了“立足课程要素回归本土资源的实践模式”和“立足本土资源挖掘课程价值的实践模式”两个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基本模式, 具体阐明了乡村学校发挥本土课程资源育人价值的途径。针对本土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表现形式, 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技能、拓展知识视野的科学价值;也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掌握思考的规律与策略的方法论价值;还可以挖掘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情意性价值。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来源于生活, 又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土壤, 如我校创办的“柳笛”文学社和《柳笛》手抄报, 利用废旧挂历的背面, 自己到皇上寺、孟良崮等实地采访, 于撰稿、编辑、排版、美工于一体, 创办出成千上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校报校刊, 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先后登载学生习作5000余篇, 其中有200多篇被《中华少年》等十几家报刊发表, 有20多篇征文分别获全国、省、市一等奖, 并于2014年在全国校园媒体评选中获全国校报校刊一等奖。

这些来自于乡土, 来源于生活的鲜活实例, 成为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宝贵素材, 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特长, 拓展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综合素质。寓能力培养于实践活动之中, 在创新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感悟升华中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 本书依托沂蒙山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构成、乡村教育内涵的挖掘、利用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书无论在理论的引领, 还是价值的追求, 无论是对学生健康的成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还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 乃至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文明建设, 都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掩卷沉思, 本书事例鲜活, 分析理性, 旁征博引, 道出了来自乡土的本真东西, 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使人容易接受。乡村学校固然有其短板, 但也有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 只要带着发现的眼光, 创新性的开发和利用, 以创新体验教育为载体, 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教育能量, 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同胜, 等.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43.

挖掘本土资源实现文化育人 篇8

近年来,我校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全方位、多角度持续开展“本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文化激励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形成了文化育人的教育特色。我校教学质量稳定,办学特色日益显现,在“刻苦、精致、合作、创新”的崧泽精神浸润下,全校师生正在打造一所优质的上海农村学校。那么,我校是如何利用“崧泽文化”这一富有特色、富有价值的本土资源来实现文化育人的呢?

一、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崧泽文化”主题

在环境建设中,我们以“崧泽文化”为主题,将文化元素蕴涵于校园的每一个地方。2009年9月,一座聚集本土文化精髓的崧泽文化陈列馆在我校正式开馆。陈列馆面积为一千多平方米,其中展示面积为八百多平方米,共有9个展室,包括崧泽堂、校史室、诗人沈瘦东专题、江南名俗苑、习理摄影、青浦田山歌、何氏八百年医学、崧泽文化长廊、青浦解放60年照片展等,共展出照片630幅,实物、模型350件,字画45幅,分别从社会生产、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教育等角度向人们展示了青浦的发展历程。

开馆以来,参观的学生络绎不绝。古朴、雅致的陈列馆不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家乡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品德。同时,健康高雅的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崧泽文化陈列馆为我校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特色提供了生动的人文课堂。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崧泽文化”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通过相应的课程来实现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中,我校始终把课程建设当作生命线,除了关注课程的知识性、思维性、教育性以外,我们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崧泽文化”,积极进行课程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1. 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为了传承“崧泽文化”,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我校组织青年骨干教师开发了《崧泽,我们的骄傲》这一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走近并传承“崧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加深情感体验。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也慢慢体会到“崧泽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课程中有《崧泽文物》一课,教师考虑到崧泽出土文物离学生的生活较为久远,而且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于是就带领学生在课前参观青浦博物馆和崧泽遗址,采访玉器收藏专家,收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文物资料按文物的类别分类,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为教学内容。同时,为了使本土资源能在课程层面发挥作用,教师把学生从社区收集的关于崧泽的传说和在博物馆收集的关于崧泽文物的录像设计到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积极性也更高。

学生用多种形式交流所学知识,有的制作了关于骨器、玉器、陶器的幻灯片,有的出示关于石器的美术作品,有的用玉和陶的典型器组合设计了班徽、书签等。通过各种方式的展示,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崧泽文物和博大精深的“崧泽文化”了解更深了,学生在分类、筛选、提炼、整理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学习的感想,并且指导学生利用崧泽文物制作书签,通过小小的书签,学生们更加形象地认识崧泽,了解崧泽,文化育人的成效也随之显现。

2. 挖掘本土资源,在学科中有机渗透

除了让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感受并学习本土文化,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教学服务。

例如,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诗人沈瘦东的作品,领会他描写的家乡景物和人民的诗歌,感受其中浓浓的书香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教师还安排学生做讲解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语言和表达感受的机会。数学教师让学生走进“江南民俗苑”中观察先民们使用的农具和生活用具,领会各种生动直观的几何图形,把抽象的几何图形变成直观的用具,从而突破学习难点。物理教师运用一杆大秤和木制榨床来讲述杠杆原理,令学生欣喜不已。思想品德、历史、美术等课的教师也充分利用文化馆的资源开展教学。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为教学服务,使学生好学、乐学。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文化的滋养。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崧泽文化”,是我校实现文化育人教育特色的重要渠道之一。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其行为、情感、精神和生命价值都受到积极的影响。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会知识、发展思维、提升生命价值的地方,也成为了教师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三、在教育活动中实现文化育人

我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德育资源,如何利用这些本土资源,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呢?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此奠定了基础。

1. 开展以“崧泽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自2006年起,我校开展以“崧泽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对于读书的内容,我们做了精心的选择。“崧泽文化”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民间传说、歌谣、习俗、俚语、谜语等生动活泼、脍炙人口。我校根据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把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进行分类,其中,《崧泽文化》《崧泽出土文物录》《崧泽瑰宝》等都是可供读书活动选用的有代表性的资源。我们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整理成“古文化遗产”“近代民俗民间文化和名人事迹”“当代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共三大类近二十多个小项的读书活动资料。

同时,每一阶段的读书活动都有各自的主题,如“知晓崧泽辉煌的古代文化”“崧泽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赵巷近代名人故事”“经济腾飞,和谐发展的新赵巷”等。活动形成以校长、德育教导、少先队大队部、班主任、语文教师为骨干的队伍网络,分工明确。德育教导负责落实读书活动的主题、阶段安排、检查评比和反馈;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读书活动的具体开展和读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本班学生读书、实践活动、竞赛、学习笔记的指导与检查。

2. 开展“崧泽人知崧泽”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与读书活动相呼应,我校还开展“崧泽人知崧泽”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此活动受到广大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参观访问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感受崧泽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根据不同的读书主题,我们安排了对应的参观活动。例如,根据“知晓崧泽辉煌的古代文化”“崧泽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赵巷近代名人故事”等主题,安排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崧泽文化遗址、青浦博物馆、崧泽文化陈列馆等场所。

我校还积极举办各类成果汇报活动,如开展“崧泽文化读书节文艺汇演”,活动举办了四次,主题分别为“悠久历史,魅力赵巷”“丰富多采的赵巷民间文化”“名人荟萃耀赵巷”“和谐赵巷,蓬勃发展”。学生以丰富的节目形式汇报读书活动成果。我校还开展了“扬崧泽文化,做新赵巷人”文化和才艺展示活动,从“班班有歌声”到“班班有美展”,同时还举办了崧泽文化书画大赛,学生对“崧泽文化”的了解也逐渐深刻。

开发本土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 篇9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与本地学生的生活背景贴近, 本土美术作品是创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反映, 真实的往往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 易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和学习兴趣的产生。我们学了很多的世界大师、名画, 学生也许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 没有情感和共鸣。本土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 是因为在每一件美术作品中都能够融入作者对生活、对民族以至对永恒的理解与追求, 是最真挚的情感流露。虽然现代美术在表现方式、思维方法上与民间美术有一定的差异性, 但情感的真实性是相通的, 缺乏了情感的真实性, 美术作品也就失去了魅力, 本土美术创作所追求的真情实感正是现代美术作品所追求的。在美术教学中, 让学生从本土美术情感的传达中汲取营养, 充分领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进行美术创作, 更能表现出作品的深度和艺术底蕴。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目前我校开设了纸工 (剪纸) 、书法, 篆刻、国画、麦秆画 (本地麦子是最常见的农作物) , 等等。将来自身边的乡土材料引入课堂, 特别容易使学生可亲可信, 产生对家乡无限眷恋的情感。在教学中因地制宜, 挖掘本乡本土的材料为载体, 使美术教学更贴近生活, 学生的兴趣更能持久。

本来看似无任何作用的麦秆经学生整理好带进学校就成了美术创作的资源, 一开始学生对这些经常看到, 却不知有什么作用的麦秆不知所措, 在欣赏了原汁原味的麦秆画艺术作品后, 又让学生参观了民间的麦秆画制作车间, 师生发现本地的麦秆画大胆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烙画、贴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 以精湛的制作手法, 巧妙地制作出了古朴典雅、惟妙惟肖的画。看到那一幅幅成型的富有立体感觉的漂亮麦秆画, 学生都惊呆了, 也许都不相信这么漂亮的美术作品竟然是用我们田里的麦秆创作的, 不知道自己能否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来, 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让学生收集本地的风土人情作为麦秆画的创作素材, 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 总想把自已的家乡表现得优美一些, 对麦秆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有更多的期待, 所以学生创作的热情比较高。学生把麦秆中最好的部分用剪刀剪下来, 使一个空心柱的麦秆变成一个平面形。在保持麦秆自然光泽和纹理的基础上, 进行裁剪小组分工合作, 有时一件作品要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合作创作好几节课。学生边创作边思考,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收集本地的美术资源, 创作出一批有浓厚地方风情的麦秆画作品。

三、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院美术教育都是从基本功练起, 从大师的范画临摹入手, 所谓“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窒息了一批学生的艺术细胞和创作思维, 让很多艺术爱好者“知难而退”。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自主、合作、探究是现在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从开设出了扬州剪纸、装饰画 (麦秆画) 等本土课程资源以来,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热情很高。学生在运用这些本土的美术资源进行创作时不再是以像或者不像为唯一的审美标准, 教师不再是以讲授的方法呈现给学生, 而是以学生自主发掘、总结提炼的方式归纳。一幅手工作品要经过一个小组的全方位的合作:搜索乡土资源, 内涵构思, 准备素材, 合作制作等。思维的不断碰撞, 操作分工的协调与磨合既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也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幅画往往要历时几个课时, 教师既是指导者, 亦是学习者;学生是学习者, 亦可以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在开发过程中, 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 师生相互作用、影响, 最终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有利于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老子曰:“有之以为器, 无之以为用。”地方美术资源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是多样的。虽然学生创作的看上去并不精美的作品没有什么价值, 也谈不上精致, 但是它们无一不透露着学生的灵感与别出心裁的创造力。这虽看上去对学生目前考大学没有直接的作用, 但在以后对其人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一定会有帮助。看着学生用枯枝做的腊梅, 用麦秆贴的家乡运河美术景……感慨学生的潜力是挖掘不尽的。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从而把握民族、民间美术的深层文化内涵及其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美术不仅是技能技巧的训练, 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借助地方文化资源,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等相关知识, 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 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形成健全的人格。

巧用本土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篇10

一、本土资源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仍然处于应试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学习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类的知识, 有时学生觉得它们和现实是互相矛盾的、枯燥无味的, 从而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在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本土资源进行教学, 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消除他们对学习思品课的枯燥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 在教学“基本经济制度”一课时, 笔者利用江阴毕业生小王找工作时的选择:中国石油、江阴长江村、利港电力、利港双良集团、肯德基为线索, 采取案例滚动式教学法, 通过案例分析, 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够使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2. 有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性质, 通过思想品德课对初中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思品课教学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 尤其是鲜活的本土资源来充实课堂内容, 把智育、德育融为一体, 有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因为本土资源更贴近学生, 更具体、更亲切, 因而也就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 在教学“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一课时, 笔者请学生列举一些江阴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 并就如何保护江阴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又促使学生承担起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3. 有利于拓宽课程的教学空间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极为丰富, 除了教材外, 各个地区具有自身特色的本土文化都是极好的课程资源。本土文化源远流长, 包罗万象, 只要留心观察, 用心筛选, 用思想品德课程的眼光去挖掘这些典型资源, 并从课程的视角把它们设置为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就能拓宽课程的教学空间,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自觉承担责任”一课教学时, 播放了一段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夏老师的录像资料, 并请学生思考:她的事迹为什么能够感动无锡?这件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这样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本土材料设置问题, 既拓宽了课程的教学空间, 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发展, 便于知识的巩固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充分挖掘本土资源进行思想品德教学

1. 树立开发与利用本土资源的意识

在连续担任几年的九年级思品课教学中, 面对政治会考开卷考试及初中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不广的现实, 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把握时代脉搏,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还必须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以江苏江阴为例, 可以挖掘的本土资源有很多, 比如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江阴名人、民风民俗、“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取得的成就等。教师自身只有树立开发与利用本土资源的意识, 才能自觉自主地将本土资源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课持有浓厚的兴趣, 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 就会启而不发, 影响预期的效果。教师如果能够把书本里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 找准切入点, 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充满本土气息的具体情境,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其思维, 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 在进行“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一课教学时, 笔者精心创设了在江阴上学的重庆学生以小刘一家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深层次地参与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扶贫济困的大业之中, 树立强烈的公共责任意识。

3. 制作教学课件, 拓宽教学渠道

教学技术现代化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信息刺激强、时空宽广等特点, 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把本土资源制作成教学课件、文字资料、图片等形式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使用, 既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要传达的理念, 又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谐发展, 还为常规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例如, 在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 笔者将江阴华西村的一系列材料、图片、视频制作成课件, 运用到教学中,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使本来抽象的材料变得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又如, 在讲“科学发展观”时, 本班学生将本地区长江水污染的调查结果制作成课件, 呈现给大家, 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

4. 走近本土资源,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 我忘了。我看了, 我知道了。我做了, 我懂了。因此, 在思品教学中,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通过带领学生走近本土资源, 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例如, 笔者经常利用本校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带领学生参观江阴博物馆、徐霞客故居、刘氏故居、兴国塔、君山庙等。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仅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江阴的历史变迁、历史典故等, 使他们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还可以通过对本土资源的调查、研究,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三、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教学时, 应注意的问题

1. 适合中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 首先就是人学, 不了解孩子, 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 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 就谈不上教育。”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 必须适合中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原则, 从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最大可能性。

2. 要处理好本土资源和课本的关系

补充本土材料的目的在于充实教学内容, 使教师的讲授更加形象生动,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活学生的思维。但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与课本紧密配合, 而不能生搬硬套, 脱离课本。因此, 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酌情运用本土材料。

总之, 本土资源拉近了学生与思想品德课堂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了课程的教学空间, 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只有充分挖掘本土资源, 努力使思品课堂生活化、本土化, 才能让思品教学充满活力、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挖掘本土资源 体现时代特征 篇11

纵观常规的旅游类节目,不少都是风光片介绍,类似电视导游词,节奏慢,信息量小,与观众互动不够;本土的旅游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挖掘,知名景点已经被多次搬上节目,再难做出新意;节目没有品牌效应,缺少精品节目;栏目的经费和制作力量的限制,也很难对一个具体节目去精雕细刻。面对这些困难怎么办?笔者以为,做好旅游节目,首先一定要弄清楚两件事:

1、我们的观众是什么人?

2、我们的观众想看到什么?

伴随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旅游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人们都去大城市旅游,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非常吸引人们去一睹繁华;后来自然风光的名山大川很受追捧,名牌景点人满为患。而现在,人们更热衷于去“穷乡僻壤”了,希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去那些保存完好、没有被都市化进程所烦扰的、那些民风质朴的,原生态的、不会人头攒动的那些地方去旅游,旅游的含义也不是“到此一游”,而是结交朋友,放松身心、享受过程、找寻回忆、挑战自我、体验民风。

那么我们旅游节目的观众应该是什么人呢?

1、向往型。他们也许已经去过很多的传统景点,但是缺乏自助旅游经验,他们会比较关心,这里会好玩吗?我能怎么玩?我该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花费大吗?吃饭住宿好找吗?旅途安全吗?这类人人数众多,他们渴望通过节目,了解背包客是怎样旅行,增加自己出游的信心,迈出自助旅游的第一步。

2、经验型。他们热衷自助游,已经有自助游的经验,对旅游的意义有自己的想法,希望通过节目了解有潜力的景点,这类景点半开发,待开发,甚至没开发。他们比较关心的是,附近有哪些我不知道的景点?我能用双休日或者黄金周跑得过来吗?我该什么季节去?哪里最漂亮?怎样能吃到当地最有特色的食品?怎样走最省钱?或者怎样走最享受?他们通过节目结识同道中人,也希望自己的旅游故事能和别人分享。

3、技术型。他们比较小众而另类,追求刺激,追求与众不同的探险方式,喜爱挑战自我。他们具备比较专业的探险知识,喜爱发掘非主流的旅游资源。

我们节目的收视人群定位,就是那些向往自助旅游,而没有更丰富自助旅游经验的都市人群。他们的数量是庞大的,主要受众是青壮年,因此,旅游节目应尽量满足20岁至55岁这一年龄段电视受众的需求。收视群体的收视需求的变化,就要求节目内容也要做相应的调整,节目要发掘那些有潜力的,未开发而待开发的旅游景点,把这些新的旅游资讯提供给观众,同时介绍多元化的旅游方式,对那些媒体已经曝光过很多次的成熟景区,提供另类新的旅游方式介绍。

鉴于旅游类节目遍地开花,形态各异,《中国游之安徽版》则更需要发挥本土的旅游资源优势,为省内的旅游爱好者量身定做旅游节目,才能在众多旅游节目中办出自己的个性。

问题一:本土的旅游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挖掘,知名景点已经被多次搬上节目,再难做出新意。

解决方法:风景只是载体,重要的是旅游的方式和过程,人们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人们旅途的心情,才是旅游结束后最可回忆的东西。记录和表达这些旅途中的点点滴滴细节,才能做出有个性的旅游节目。

比如皖南,已经被做过很多遍的旅游题材,怎样能做出新意?今年四月,本人在网上征集自驾游的驴友。在众多报名网友中,选择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驴友做自驾游的领队。从他怎样制定线路,到征集同伴,到沿途的衣食住行所有需要面对和面临的问题,全程进行跟踪拍摄,以一个故事的形态呈现给观众。在观众已经耳熟能详的景区,主要发掘人文故事,在线路上比较新颖的景区,比如风雨廊桥、呈坎、石潭,章渡,则介绍线路及玩法。节目既展现了了风土人情,又介绍了自驾游的知识,又穿插了旅途故事。整个节目生动活泼,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就是对成熟景区的新做法:即使是相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玩法,也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问题二:随着旅游市场和大众旅游消费习惯的转变,传统的节目形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部门和受众市场的需求。传统的旅游类节目的结构扁平化,大多数是导游类型的解说和介绍,看节目和跟团听导游讲解没什么区别,主线单一,缺乏个性和过目难忘的亮点,节目没有悬念,没有情节,不出状况。传统的旅游节目大多定位于风光片,节奏缓慢,互动性不强,拍摄和编辑手法陈旧。

解决方法:现在的旅游节目,针对中青年为主的都市收视群体,要采用新的拍摄视角,新的剪辑包装方式来制作,加快节奏、加大信息量、增加悬念、增加情节来做旅游节目。同时应体现时代特征,在节目中融入多种元素。何为在节目中融入多种元素?即在节目中融入网络、短信等现代化元素,让观众通过网络、短信形式参与节目。同时,电视媒体应借助网络力量,推出一个延伸在电视之外的新的与公众互动的空间,即电视的网络媒体,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理念。目前国内的各大门户网站的旅游论坛的平台都办得不错,旅游节目不仅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资源,也应当借鉴网络的互动优势,把这种互动方式运用到节目中来。

在今年五月,得知岳西县有个风景区明堂山正式对游客开放,本人第一时间赶到了景区。采访过程中,不仅介绍了明堂山的旅游资源,同时还对景区周边的衣食住行进行详细采访,回答受众关心的问题,比如;自驾游线路该怎么走?如果坐长途车又该从哪里上车?票价多少?周边的住宿标准都有哪些?餐饮在哪里?又有什么特色等。大量的信息借鉴网络的旅游攻略的方法,用小贴士的方式穿插到节目中去。此外由于岳西是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又从网络上搜集了大量的背景资料介绍,在游览完明堂山风景区之余,又给行程安排了参观烈士纪念馆等活动。另外还针对岳西的独特旅游资源,安排了农家乐休闲时光的活动。整个旅游线路设计和制作,都借鉴网友的大量心得和感受,信息量大,路程安排合理,强度适宜,形式活泼,摆脱了传统风光片的窠臼,做出了大胆尝试,丰富了旅游节目的内容。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我国大中城市居民中约有15%的人有节假日旅游的意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当今旅游业,已由以前以观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人们去旅游,不仅仅是去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并且还可以有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旅游、军事旅游、探险旅游、自然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活理念,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社会时尚。

安徽是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节目景点范围立足省内,辐射周边,大量提供方圆一千公里以内的双休日旅游攻略,和三千公里以内的黄金周旅游攻略,给背包客和自驾游者量身打造新经典线路;为中老年朋友提供旅行社跟团游,实现跨省甚至出境游的信息资讯;打造名牌旅游主持人,用个性化的主持带动收视;充分利用驴友手头的驴友音像资料,还原真实的旅途故事,反映旅游中真正的快乐;利用好专业的旅游网站和论坛的平台,把耳目一新的旅游理念带到电视节目中来……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体现时代特征,才能办出安徽旅游节目的品牌特色。■

充分利用本土旅游资源进行教学 篇12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所用的旅游地理教材大多是由高校组织编写的,其对象虽然是中职学生,但是仍然难以脱离高校的烙印,尤其在中国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始终摆脱不了应试的理论框框,教材中理论研究式的内容痕迹很重,同时存在“看高”中职学生的现象,即将中职学生放在学习习惯较好、基础较好的学习前提之下,因此,编写的教材与中职现行教学有不吻合的地方。

1. 理论“大于”实践。

很多篇幅都是理论性文章,文字相对生涩,而现在的中职学生一般文化基础功底较差,对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望不是很强。所以学生学不懂,又不愿意学,而老师照本宣科的教法,使得学生更没有兴趣,上课听不懂,也懒得听,教学效果较差。

2. 案例“远离”实际。

教材中引用的案例本应是最生动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但是教材的编写多是面对全国的,因此选用的案例多为全国性的知名景区,名气虽大,但“离学生太远”。因为我区中职学生以农村人口为主,以本地学生为主,以家境贫寒的为主,少有出去旅过游的。以我班的学生为例,全班43名学生,只有两名城镇户口,其余全是农村孩子,经调查只有3名学生出去旅游过而且没有出重庆市,所以见识相对浅薄。因此,这些案例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学生的感性认识难以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效果差。

尽管如此,现行教材的理论研究仍然是我们的必教内容,但在我们无法改变教材现状的情况下,只能挖掘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而改良教法、改进内容就成了当务之急。北碚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我们丰富教材中的案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北碚本地旅游资源的现状

北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风光优美的城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资源都相当可观。就人文资源而言,老舍故居,张自忠烈士墓,贺龙院,北温泉石刻,众多抗战西迁遗址等闻名遐耳。就自然景观而言,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磨滩瀑布,金刀峡等闻名中外。因此,利用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教学便可以大大改善教材中的案例离我们太远的问题。

三、我校学生的构成现状

我校学生多为本地学生,本地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故这些学生对本土的旅游资源较为熟悉,对很多景点都耳熟能详。这为我以乡土旅游资源作为契入点进行旅游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四、教学实践

首先,我确定了学生的培养目的:以实用为主,理论次之。以实用带理论,以实用促理论。

其次,我将旅游教材的要点进行了梳理,对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了归纳。对理论知识进行精简,筛选出适合我校学生的相关知识。

最后,将北碚的旅游景点及开发现状和对未来的前景分门别类地贯穿到教材的知识点中进行教学,尽量做到每一个理论知识都有北碚相关的旅游景点做支撑,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学有所获,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

五、教学案例

案例一:我用缙云风光讲述旅游资源的特点。缙云山又有川东小峨嵋之称,我校位于缙云山下,同学们基本上都徒步爬过缙云山,对它的一草一木可以说较熟悉,但是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不行,我将它们熟悉的景观结合教材中所讲的几大特点一一对应、剖析。结果,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睡觉、讲话的少了,答问的多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极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本节课在理论上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基本过关,而且学生的记忆深刻,课堂秩序好,完全达到了教学目标。

案例二:我用北碚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分析教材理论中旅游景点的集群性对旅游的影响。我以北碚城区周边的几大旅游景点的组合如缙云山在北温泉之上,两者的主景点之间车程相距不过半小时,同时也可徒步登山往返于两景点之间,游客一天之内可游完两个景点,而北碚城区的名人景点如张自忠烈士陵园、梁实秋的雅舍、老舍故居,乃至于重庆自然博物馆等景点都聚于距缙云山一小时车程内,这种景点之间的距离恰当,集群效果好,有利于发展北碚旅游,相反金刀峡与缙云山之间相距三小时车程,这两个景点之间的集群性就远不如前者优越。我以此为引子过渡到教材当中的案例,学生听起来既轻松又容易接受。

案例三:我用北碚偏岩古镇与沙坪坝的瓷器口的交通的差异比对,进行旅游资源的交通通达性的教学。偏岩古镇位于北碚的东北部,距北碚主城有近三小时的车程,而瓷器口距沙坪坝的车程只有十分钟的距离。而两者同为古镇,两地政府都在大力倡导旅游经济,但是现状却大不一样,偏岩镇门可罗雀,而瓷器口却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究其原因,就在于两地交通的通达性的巨大差异上。我再将教材中苏杭景点的旅游现状和天山附近的旅游现状加以比对,学生顿觉豁然开朗。

六、结语

1. 利用本土旅游资源进行教学效果好。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这种将本土的旅游资源融入到书本的理论教学中去,“近攻远交”的实际效果远远大于统一的教材的传统教学。从心理学而言,学生对周边的事物比较敏感,因而更易于接收相关的信息,同时先有感性的认识就更容易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2. 这种方式是达到教育目标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旅游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区域大多在学校周边的地区,他们最终将投身家乡的旅游建设,将本土旅游资源融入到教学中,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将为他们在未来工作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 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使本土的旅游资源与教材达到水

乳交融的效果,老师必须精心准备素材,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在选材上要贴近教材,必须做到精当、准确,既不堆砌材料,材料又不能太少。其次,老师必须准确熟悉旅游景点,尽可能实地考察,结合教材的理论知识进行研究,提炼景点与教材的相同点或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驾轻就熟,讲起课来才能游刃有余。

上一篇:快速选择下一篇:问题和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