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读后感

2024-10-12

生态文明的读后感(共8篇)

生态文明的读后感 篇1

生命是大自然孕育的奇迹,世界因多样的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和绚丽多彩。

地球形成在大约四十六亿年前,科学家根据化石推论,生命起源于三十五亿年前,于是我们可以算出地球孕育生命用了十多亿年时间,由此可知生命来之不易啊。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态是很简单的,仅仅是一个形态单一的细胞,经过漫长地天扶地养,最初的细胞变得形态多样,低级的单细胞生命体又变成高级的多细胞生命体,生命渐渐多样起来,地球也渐渐热闹和精彩起来。

无论是多细胞的生命体还是单一细胞的生命体,无论是高级的生命体还是低级的生命体,他们在生命面前是平等的。我们人类受自然的偏爱,进化得最为成功,凭借发达的大脑,控制了地球。人类中有一些个体在自然面前和其他生命面前变得骄横起来,肆意践踏养育了我们的自然;藐视其他生命的存在,随意屠杀其他物种。

我们在长江里再也看不到白鳍豚的芳影了,而他的近亲江豚又岌岌可危,这一切都是人类在繁荣自己的物质文明的时候,伤害了自然。白鳍豚无法死而复生了,还有一些物种在一些无知人的屠杀下,如东北虎、猕猴等,将蹈白鳍豚的覆辙。

我们消灭了其他物种,其实就是在杀戮自己的手足兄弟,就是在伤害养我们育我们的地球。我们要守护好我们地球家,就要珍视生命,不要随意屠杀其他物种,还要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永记心中。

生态文明的读后感 篇2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广义上讲,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 是一种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统一的文明形态。从狭义上来讲,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四者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多重演变:在原始社会,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更多的是敬畏和服从, 依靠自然的力量求的生存;到了农业文明时期,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由“服从”转变为“利用”, 人们利用自然的力量谋得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随之带来了对自然的破坏;工业文明时期,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利用”自然, 转而“征服”自然, 使自然匍匐于人类的脚下, 成为人类的奴隶, 征服的同时带来了对自然的剥削和掠夺, 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而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在当今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其中如何建立生态文明消费观成为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大学生的过度消费行为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消费观的确立

人类谋得生存和发展, 必须要进行消费。必要的消费是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的消费群体, 其消费方式对社会消费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 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当代大学生大多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 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无法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形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不良习惯。在大学生活中, 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大学生将消费的重点放在了衣物及配饰上, 而对书籍等体现精神文明的物质的消费则少之又少。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 七成以上的人有电脑。大学生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消费的物品看作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这种炫耀性的消费在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中日益凸显。大学校园里日益滋长的攀比心理更是将大学生的消费观引入一个错误的道路和方向。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更多的体现为炫耀性消费和超前消费。

过度消费必然以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作为前提, 为了满足其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 社会必定以消耗更多的资源为代价来满足人们的这种消费心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 商品的丢弃与浪费都对自然平衡产生了极大地压力, 而自然的承载能力又是十分有限的, 在这种消费心理的刺激下, 必然导致生态的破环与失衡。

三、“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生态文明消费观

生态文明消费观是一种绿色的、可持续的消费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要求,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是自然资源有限材料的使用量减少, 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 从而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生态文明消费观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消费, 反对过量消费, 而且提倡简朴的物质生活, 反对奢侈浪费, 同时, 主张绿色产品的使用。

生态文明包含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实施的过程中, 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 不仅仅需要在产品的消费环节加以强调和实施, 更重要的是要在各个环节能够注重对资源和产品的合理利用, 从整体上构建生态文明消费观。生态文明消费不仅要求人们在产品的选择上要坚持绿色无污染, 同时在资源的利用和产品的生产这一环节要坚持资源和原材料的合理利用。树立生态文明消费的理念就是要求大学生在消费中注重使用绿色无污染的产品, 在消费过程中减少和杜绝污染, 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需要, 还要兼顾他人的利益和需求。

学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 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场所, 其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消费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把“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荣辱观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将生态文明消费观内化为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和价值观, 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同时, 学校也可以采用经济的手段制约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以经济制约的方式使其形成勤俭节约的意识。学校管理中将理论教育与经济手段相结合, 双管齐下, 对其消费方式的转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要努力做生态文明消费观的实践者和宣传者。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干力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做到绿色消费, 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反对奢侈消费。同时, 大学生要以自己的行动做生态文明的表率, 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观念。

高校生态文明消费观的培养可以促使大学生通过身体力行改变整个社会的消费理念, 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高校作为社会思想的发源地和传播者, 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高校要积极遵循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的要求, 寻求生态文明消费观确立的有效途径, 确立大学生的正确消费观。

参考文献

[1]李晓菊:《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探析》, 《东南学术》, 2008, (04) 。

[2]俞白桦:《关于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11) 。

生态文明的读后感 篇3

关键词: 列宁;生态文明;国家治理

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作为国家治理體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倍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搞好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认真学习和研究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列宁生态文明思想梳理

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十分重视生态文明问题,在一些报告和讲话中对此做了许多重要指示,归纳起来,列宁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辩证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列宁在《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中明确指出过度放大自然力量是不科学的,以前原始人从自然界中无偿获取必需品是当时生产力决定的,对于现在来讲只是一个拙劣的童话,在那个时代,原始人生存条件很困难,需要跟自然作斗争才能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存下来,面对野兽、自然灾害的伤害不得不采取措施,现在工人们所面对的环境比之前更糟糕,虽然自然界所带来的影响小多了,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所受到的压迫也无法想像。不过他也肯定了自然环境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其价值和作用不容小觑,因为工人们的劳动是替代不了自然的,我们现在只能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借助机器和工具等减少在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列宁在哲学笔记还有“不能用精神的发展来解释自然界的发展,恰恰相反,要从自然界,从物质中找到对精神的解释…”[]以及“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等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想。

1.2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就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和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对社会生产目的的要求相一致,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导致财富源泉的枯竭,导致农业中土地的枯竭和工业中工人的枯竭。”[]列宁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们全力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仅是要在物质上满足大家的需要,还要能够给大家带来全面自由和充分福利,促进大家向前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生产上,这是满足一切条件的基础,也是区分社会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性差别。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生产的目的,即意味我国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推进中需要摈弃过去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摒弃以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列宁在《省苏维埃主席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只有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的、力求合理地利用经济资源的建设,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必须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列宁指出“把一切资源有组织地转到苏维埃共和国手中,并严格地有纪律地支配它们” []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体现我们的道路自信,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开发。

1.3提倡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阐述资源循环利用思想

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已经面临全面崩溃,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面临国外和国内的双重困境,当时生产资料极度紧缺,人民吃不好穿不暖,整个社会陷入生活困难。列宁为了大家提出了勤俭节约的观点,并表示在任何一个时期,国家政府机关都要做到精简,能节约的尽可能的节约,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列宁针对铺张浪费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批判,认为要坚决同铺张浪费现象进行斗争。

开源节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节流,但是更重要我们还要开源,循环经济就是我们生态资源开源的重要措施,列宁在对资本主义破坏环境的批判中对资源循环利用进行了阐述,他说道: “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非常迫切的想逃离这个地方,只要有可能,都希望抛出城市去喝一口甘甜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我们可以清晰的从列宁的话语中看出他对资本主义破坏环境的厌恶,他从人造肥料的角度进一步从阐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他指出:“为了合理地利用对于农业十分重要的城市污水特别是人的粪便, 也要求消灭城乡的对立。”“十分明显, 人造肥料代替自然肥料的可能性以及这种代替(部分地) 的事实, 丝毫也推翻不了下述事实:把自然肥料白白抛掉, 反而染污市郊和工厂附近的河流和空气, 这是很不合理的。就在目前, 在一些大城市周围也有一些土地利用城市的污水, 并且使农业获得很大的好处, 但是这样能利用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污水。”“为了反驳考茨基, 切尔诺夫先生恰恰选了这样的村庄做例子, 那里由于位置靠近城市而排除了资本主义对农业进步的障碍。资本主义使农村日益荒凉, 使人口集中于城市, 绝大多数农业人口丧失了大量的自然肥料, 但是与此同时, 微不足道的市郊农民却依靠他们位置的优越而获得特殊的利益, 依靠多数人的贫困而发财致富。上面说的村庄, 每年用41 000马克向邻近3个城市的卫戍部队购买厩肥, 向城市污水处理厂购买污水……因此这种村庄有这样高的收成是不足为奇的。”[]

1.4重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肯定科学技术在资源开采中的积极作用

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在《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中认为:“在其它条件一定情况下,地区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生态文明水平越趋于较高。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其生态文明水平是趋于明显改善的”。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强调: “ 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列宁在其论述中对劳动生产率表现出高度重视,他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根本任务之一,因为不这样就不可能最终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nlc202309012351

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知识体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列宁积极肯定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水平改善环境中的作用。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列宁写到,当前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拥有很多自然资源,比如在乌拉尔一带有很多矿石,在西西伯利亚储藏着很多煤,在东南部地区埋藏着很多石油,以及广袤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等等。通过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挖掘它们肯定可以创造出很多财富,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列宁非常重视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性,他强调:“由国家动员一切农艺人才来大力提高农业经营水平。”[]针对农业列宁在俄共(布)八大通过的有关决议中提出:要督促领导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做好工作,检查农民土地情况,调整不合理的土地结构,清除零散土地现象,方便农民使用;帮助农民改善土壤结构,减少不科学使用耕地;给农民提供优良种子和肥料,促进增产增收。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较大比例,列宁在针对当时苏联类似状况时认为:“技术奇迹首先应该用来改造最接近于全民性的,占用人数最多的又最落后的生产——农业生产。…… 我们的义务和职责是利用这种力量把最落后的农业生产纳入新的轨道,对它进行改造,把它从按照旧的方式盲目经营的农业变成建立在科学和技术成就基础上的农业。”[]

1.5推进自然保护立法,主张改善人居环境

前苏联成立后,列宁很早就看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及保护资源的重要性,为此签署的法令多达200 多件,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亲自参加下, 苏维埃政权刚一建立就立即制定和通过了一批保护土地, 地下资源、森林、自然保护区、疗养区和自然遗迹的法律及文件。1917年4月24—29日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共党(布)第七次代表会议中,列宁在《修改党纲材料》中,提出了土地法、改良土壤发、卫生法等问题。[]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 即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八日苏维埃政权颁布了由列宁草拟的《土地法令》,《土地法令》乃是苏联自然保护立法的第一个法律文件,它首先废除了土地、地下资源、水和森林的私有制, 宣布其为全民所有的财产, 受到苏维埃国家的特殊保护。这样, 由于土地、地下资源、水和森林的国有化, 就为苏联的自然保护立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列宁对国内的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状况高度重视,1918年4月9日列宁在接见从彼得格勒来的科学院院士谢·费·奥登堡等时同他们谈到科学院进行苏维埃俄国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决定以及科学院主持或制定的各种研究课题和实验项目。同年5月11日列宁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森林法令,5月14日又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森林基本法》草案,随之于5月27日颁布了《森林法》, 開始对森林的保护和利用加以法律调整,1920年4月20日列宁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关于地下资源的法令草案,同年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地下资源的特别法令》。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又相继颁布了《关于建立气象站的法令》、《关于全国性疗养区管理的法令》和《关于自然遗迹、花园和公园的法令》。前苏联在成立初期非常困难的年代里,在饥荒蔓延和国内战争时依然建立了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自然保护法体系,这些法律充分反映了列宁对生态自然的科学态度。

列宁在革命最紧张的时期仍然对人民生活细节问题非常重视,1919年11月8日列宁主持工农国防委员会会议讨论关于成立全俄卫生状况改善委员会,列宁在《一个伟大的技术胜利》一文中说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定能使劳动的卫生条件更好,使千百万工人免受烟雾、灰尘和泥垢之苦,使肮脏的、令人厌恶的工作间尽快变成清洁明亮的、适合人们工作的实验室。”[]在1917年4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代表会议中列宁在《修改党纲材料》中提出了卫生法和住宅法的问题,在该材料中,列宁认为应“颁布卫生法规,在一切使用雇佣劳动的企业中改善劳动卫生条件,保护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并把卫生工作交由工人组织选出的卫生监督机构管理。同时配套住宅法规,并设置由工人组织选出的住宅检查机构(检查住宅卫生状况)。”[]1920 年5 月25 日, 列宁在《对正确分配劳动居民住宅的办法的法令草案的意见》中再次强调了卫生状况的重要性: “应当责成各地方卫生局(+劳动人民委员部)①颁布必要的规章制度; ②对不讲清洁等行为加以惩罚, 拘留在一个月以内的和强制劳动在两个月以内的不用审判; ③对保持清洁组织群众性的监督( 通过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下设的特别队) 。”[]

1.6重视发挥人民主体性作用,参与成立环保协会

近10年来,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出版书籍、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组织培训、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做出了突出贡献。1917年,列宁参与成立俄罗斯自然保护协会,提出要把环境保护看成是一种美学的、伦理的、文化的、爱国的努力和行为,并建议政府设立自然保护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离不开民间组织的参与,新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设给民间组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支持及参与、监督环境保护的平台,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在当下的中国,我国的民间组织在能力建设和意识方面的情况都不容乐观,一个有着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才是健全的社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的要求。列宁无论在革命还是建设时期,都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并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中国的生态文明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只有全社会多元化生态文明治理主体持续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稳步提高,中国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才有可能建立,人民群众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立的根本力量,这其中包括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治理中所要表达的意愿、所显示的智慧及所发挥的作用等。列宁强调要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他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nlc202309012351

2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启示

列宁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尽管由于列宁过早去世,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但是,列宁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设计,对于今天我国加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之一,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价值诉求要上升到思想意识的系统理念高度,习近平曾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做好生态建设工作,这不仅仅是转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扭转我们思想观念的时候。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所以要有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近年来,我国以开发和发展为名破坏环境的行为仍时有所见,违规围湖造地、填湖造地,还有以“楼市化”偷换“城市化”的现象仍顽强地存在,2014年5月13日深圳暴雨后出现约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458辆公交车运营受阻,2000辆汽车被淹,深圳机场累计取消进出港航班48个,广深线动车全部停运,深圳西站部分列车晚点;航班延误取消超200架次。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针对城市暴雨成涝的现象表示“城市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种种现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始终存在着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背离、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的失衡、追求数量和速度与质量和效益之间的不协调。[]因此,为了顺利推进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立,必须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

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目前社会有“新自然崇拜论”观点的存在,极端环保主义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这种极端理论的认为自然的力量是神秘的,是至上的,认为自然是不应该被利用和开发的,盲目的反对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支持原生态、有机农业,把地球视为比人类更为重要的目的。这种极端的观点与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相驳,我们应警惕这种对自然力量过度放大的观点,避免陷入自然崇拜唯心论的泥沼之中。

2.2转变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要措施

列寧关于生产目的和资源合理分配使用的思想对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立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过去我们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我们以最大限度压榨自然资源能量为生产目的,只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漠视我们的粗放式生产和资源使用已经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了危害,目前我们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就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的影响,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单一的唯GDP论,要求我们全面制定资源分配和利用方面相关的制度并严格按照根据制度来执行,习近平同志强调,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来论英雄了。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导致浪费严重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的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我们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建立节约型与资源循环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大战略任务

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将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着重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关系到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应当从国家政策的高度、从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局性统筹性谋划,以调整转变产业结构来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设。2014年5月13日新华社报道在广西柳州市新兴工业园一企业建设“楼顶田园”面积约3亩,种有水稻、蔬菜、荷花,养有荷花鱼、田螺等。酒厂产出的酒糟可作为作物的肥料得以高效使用,楼顶作物本身还调节了车间内的气温,利于该酒厂酒类的生产和储存。这种“楼顶田园”将生态农业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合理利用空间提升了效益,展现着当前我国企业经营者对于绿色循环经济的思考与探索。

2.4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利用科学技术是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必然途径

当前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的必然途径,较低劳动生产率意味的是用高消耗来换取低收益,中国科学院曾发布多份报告认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这深刻的反映了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从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角度看,主要应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通过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依靠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同样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nlc202309012351

2.5生态法制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要制度保障,改善人居环境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的直接体现

生态文明写进我国《宪法》标志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生态法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生态文明立法规范人类文明活动,减少或摒弃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行为,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这不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牵系全人类命运和延续的头等大事。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等有显著区别,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是一个包含有理论思想、机构人员组成、法律规章制定、制度协作运行等相关要素组成一整套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体系。[]而以往的相关概念只是具体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这说明我们当下应更加注重于生态文明治理的统一性与整体性。 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具体微观表现,人居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我们必须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要立足国情,在“生态文明”指引下建设人居环境,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统筹扶贫开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点面结合,以美丽中国建设为导向,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我国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2.6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趋势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党方方面面,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纵向治理体系观点,传统纵向治理体系中的各部分各自为政,部门化倾向严重,无法实现整体协同化的治理格局,因此,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构建必然包括国家治理体系中其他内在诸多要素相互关系的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通过各要素的互动和集合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全会公报多次提到治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意味着我们在生态治理中,由以前刚性的、强制的、单向性的运作模式开始转向复合的、合作的、包容的治理行为模式。意味着我们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

基于治理理论的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培育和壮大包括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非政府的主体,同时这也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构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政府、社会及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作的建设体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其他主体良好合作关系,让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相互协作,营造成网络化治理环境,促进治理结构科学合理,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切实弥补政府在这块上的缺失。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同时要引导公众参与。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有序引导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文化素养和绿色、低碳观念。增加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会。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逐步祛除“凡事找政府”的惯性思维,强化自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M].1986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五、六、三十七卷

[2]列宁.列宁全集[M].1995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一卷

[3]列宁.列宁全集[M].1990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二十三、五十五卷

[4]列宁.列宁全集[M].1985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二十九、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卷

[5]列宁.列宁全集[M].1987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四十三卷

[6]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2009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7]列宁.列宁文稿[M].1990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四卷

[8]路易斯.费希尔.列宁的一生[M].第二版.彭卓吾译.北京:北京图书案出版社,2002年

[9]吕世伦.列宁法律思想史[M].2000年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10]孙春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家园[N].人民日报,2013.09.11

[11]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5.25

[12]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11-15

[13]邵忍丽.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10.10.27

[14]许耀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J].理论探索,2014(1)

[15]余源培.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4

[16]田猛.前苏联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人文地理,2010.3

[17]王树义.苏联自然保护立法及立法体系研究[J].法学评论,1991.3

[19]朱京玉.列宁经济正以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价值[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2

生态文明教育课观后感 篇4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众所周知,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中心,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说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提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它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不单单只是经济的增长,简单的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对经济发展的片面理解,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雾霾、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湖泊面积缩减巨大、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等等,这些都是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并且已经明显直接的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利益的驱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疏忽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平衡,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不注重对环境的爱护,这样的发展下去的后果会很严重的,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从经济建设中隔离出来,我们需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又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运用和爱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必须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我国的能源各种各样非常的丰富,但我们也不能只注重当下的经济利益,肆意挥霍各种能源,破坏自然环境来换取暂时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速的发展让环境的承载能力到达极限,我们不能先发展后治理,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一出生就处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中,生态环境问题不像经济危机那样周期性爆发,它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一旦出现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所以我们更应该像珍惜生命那样去爱护去关心我们的生态文明。

究竟怎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的构成是: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在生态经济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等;在生态环境方面,要提高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扩大绿化和环境基础设施等;在生态文化方面,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素质、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等。在生态制度方面,应该投入保障、科学执政、信息公开。

生态文明教育个人观后感600字 篇5

这本书分成了“生命之间”、“美丽的家园”、“哭泣的地球”和“守望美好,呼唤绿色文明”这四个部分,却让我们对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度的重视。那这本书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吧。

在“生命之间”的环境故事中,我读到了两个熟悉的神话故事,没错,就是《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这是人们用传说的`方式来告诉我们生命的起源,可世上本来就没有神,所以生命产生的时间、地点、形态、特性等问题依旧还是个谜。但专家们通过研究,已经了解到了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也让我长了见识,相信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破译这些谜团的。接下来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许多:《我是一粒种子》让我明白了要爱惜粮食;《老鼠、猫和狗》让我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美丽的家园”则向我们展示了咱们家乡和祖国的绮丽景色:有风景如画的武进乡村;有美丽的苏北小城;也有碧绿璀璨、清澈见底的月亮湖;还有秀丽宜人的老子山……这么多的美景,让我也有想要去看一看的冲动啊!

可是这山清水秀的地球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美丽和干净了,她开始“哭泣”了。一篇篇文章让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我们人类必须学会反省。但是,还有许多人在破坏空气质量,破坏植被,破坏食物链,破坏水源……就像那比利时马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等一系列让人触目惊心的污染事件,无一不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却依然我行我素,不听劝解。听,万物代言人小草在呼吁,地球妈妈在无声地抗诉啊!

我们再也不能这样对待大自然了,我们必须环保。我国古代就有许多人写下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只是,有些人还是要去做,可他们是绝对不会逃过武警巡逻部队官兵们的手掌心,而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做,只须像徐秀娟阿姨那样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就行了。并且我们要保护树木,听从大自然的安排,像个小学生一样做好保护环境的一百件小事,保护环境无大小,勿以善小而不为。

生态文明的读后感 篇6

新思想新实践)

——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话

《 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12日

07 版)

主持人:

本报理论部高级编辑 彭国华

嘉 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 钱 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常纪文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 王晓光

重庆市环保局局长 史大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为我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大意义?如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如何确立和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方法论?如何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确保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全面小康目标要求?本报今天刊发的理论对话与思想评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编 者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

主持人: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早在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就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警示人们如果过度使用农药,人类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此书在世界范围引起较大反响。近些年来,全球性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保护引起各国人民普遍关注,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已成为世界性共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庄严宣示。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并发出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召,为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钱易:最近几年,“APEC蓝”等环境话题每每引发媒体与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热烈讨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文明程度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在粗放的发展方式下,我国资源消耗速度加快,已经出现了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很多矿产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耕地面积、森林面积减少,水体、大气、耕地质量下降。这些突出问题表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刻不容缓。为此,2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常纪文:有一副楹联这样写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生动道出了人与自然唇齿相依、息息相通的关系。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活不可或缺。优美、清洁的生态环境既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又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生态环境如果遭到严重污染或破坏,必将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使经济社会发展失去可持续性。当今时代,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效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考验着执政党的治国理政能力。从国际层面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全球生态平衡的严重威胁。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不仅是我们党对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而且彰显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负责任大国担当。

王晓光: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将其生动地概括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他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形象地说明了良好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意义。倘若青山不在、绿水不存,即便坐拥金山银山又有什么意义?人民群众又何谈幸福感、获得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要靠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更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和前提。

史大平: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道重要的“必答题”,而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附加题”。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是必须加快补齐的短板。所谓短板,就是说必须看到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存在不少的历史欠账。正因为存在这块明显的短板,所以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我们一定要从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来看待补齐生态环境质量短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主持人: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指导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拓展。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核心理念。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确立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为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提供了基本遵循。

钱易:理念一变,海阔天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树立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必将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深刻变革,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向更加高远的新境界。“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同时强调,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 4 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充分说明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我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先导意义。

常纪文:我国古人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里所说的规矩,除了规范和规则的含义,还包括规律的含义。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遵循自然规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根本保障。不遵循自然规律,必然招致自然的报复。如果污染严重、资源短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缺乏环境容量与资源基础;而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和社会代价,必然会影响生产力以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着眼点、着力点。

王晓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绿色就是大自然的根,根繁则枝叶茂,根断则树不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然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在我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天人合一”观念,深深根植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中。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紧迫。我们要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理念构建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史大平:人们在发展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力不仅包括人及其创造力、生产工具,而且包括生态环境。“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表明: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坚持绿色发展也能提高生产力水平。从大量的实践与数据 对比来看,“掐断”污染不会“掐断”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实现双赢。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越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偿还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欠账,另一方面要解决发展中新产生的环境问题。因此,坚持绿色发展要毫不动摇,并且要有切实有效的新思路、新举措,这样才能打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亮丽风景。

“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用统筹协同的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主持人: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一只蝴蝶在亚马孙的热带雨林中扇动翅膀,就有可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这一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它表明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比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就很容易顾此失彼,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因此,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统筹协同的系统思维。

钱易: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涉及生态环境本身,而是同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从相关的多个领域展开:第一,在生产领域,应大力发展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态经济,包括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第二,在消费领域,不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有多高,都要倡导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反对奢侈浪费、非理性消费。第三,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要注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等,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第四,在生态环境领域,要精心呵护树木、绿地、河流、湖泊和湿地,使它们成为人类居住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持良 6 好的质量和状态。第五,在文化教育领域,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观念传播作为文化教育很重要的内容,既要加强学校教育,又要加强社会教育;既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第六,在法治建设和管理领域,要通过法律、政策、管理等综合手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常纪文: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求我们树立统筹协同的思路和理念,而且要求我们形成统筹协同的规划与举措。在思路和理念方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背景下统筹考虑;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融合,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环境保护优先战略。在规划与举措方面,要建立健全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创新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方法,让空间开发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坚持城乡环境治理相统一的原则,继续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同时扩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加大农村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力度。

王晓光:生态文明建设是重大民生实事,涉及方方面面,不能“单兵突进”,而要协调推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贵州省遵义市着力增强系统思维和统筹意识,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载体,统筹推进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努力让特色产业强市富民、让生态城镇山水相融、让美丽乡村人人向往,推动了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有机统一、协同共进。

史大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系统思维,从哲学上说,就是要统筹好局部与全局、个体与群体、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以更高的定位、更广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来认识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将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要素瓶颈和生态环境约束,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结合重庆实际,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以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为指导,建设好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确保三峡库区稳定发展,服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以制度和法治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主持人: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一些地方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备有关。因此,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其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常纪文:“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它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目标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关键要靠制度、靠法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推进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实行省以下环境监测和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巩固属地的环境监管责任制度,形成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监管、上级部门监察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监察新模式。二是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 8 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在一些领域开展近零碳排放的示范;通过“多规合一”等措施,推进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推行节能量、排污权和水权交易,搞活环境治理市场;推进自然资源产权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投资和保护,盘活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三是在加强环境保护监管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市场化改革,推进环境保护产业和环境金融相结合,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向集约化和连锁化方向发展,为城乡环境保护提供优质低价服务,为全面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奠定基础。四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推行中央和省级层面的环境保护督察,开展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和干部环境保护审计,实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促使地方党委和政府切实负起责任。

王晓光:习近平同志提出,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这“两个最严”,充分表达了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决态度,也牢牢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牛鼻子”。这就要求我们向体制机制创新要动力、要保障,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兼得。为把“两个最严”落到实处,遵义市在源头上严防,划定红线,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逐步构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过程中严管,实施严格的水、大气质量管理监测和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实现能耗动态监控;在后果上严惩,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坚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零容忍”,对造成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法治思维为建设美好家园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生态文明的读后感 篇7

生态理念先行

根除空气中的雾霾首先必须破除思想上的雾霾,矫正体制机制中的偏颇与失误首先必须澄清观念认知上的混沌与偏差。因此,在由10大部分组成并涵盖了56个条目的《总体方案》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就是开宗明义地强调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改革必须理念先行,尤其是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置于所有理念之首更值得人细细品味。

跟踪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文明应当属于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递演到农业文明,人类进入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技术的跃进引致生产力水平的质变,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物质财富。

然而,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人类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比如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环境恶化与气候灾害频发等等。所有这些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因此,生态文明可以说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自我反思与纠错的产物。这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要求人们必须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理念桎梏中挣脱出来,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行动指针。

在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的同时,《总体方案》还提出了“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六个理念”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人、经济发展和生态的关系,最终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六个理念”要求我们始终以平视的眼光、敬重的姿态,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谋求经济发展,也不能因为保护生态而牺牲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和承认生态具有无法衡量的价值,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价值并且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要求我们保护生态要因地制宜,同时顾及相关利益者,做到空间均衡;要求我们保护生态要有统一的观念,不能就水论水、就山论山、就田论田、就湖论湖,而是将其作为一个生态共同体,考虑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生态的保护。

“六个理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总体方案》将“六大理念”放在首要位置,实际上建造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且作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首次全方位的系统阐述,必将对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发生重要的引导与支撑作用。从实践层面来看,“六大理念”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一次革命性扬弃,是对人类粗放经营模式的一次实质性解构,因此,伴随着“六大理念”的落实,我国生产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活动都将逐渐回归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轨道上来,全社会最终将形成敬重自然、珍爱自然、呵护生态的文明风尚。

制度体系导航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转型和升级伴随着的都是经济社会体制与利益关系的巨大调整,而且调整过程中各种利益主体间势必产生诸多矛盾与冲突,这也意味着,转型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难度同样异常之大,如政府保护生态环境会在短期导致收入的减少,企业环保投入的增加又将影响盈利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甚至仍然纠葛和无法理顺其中利益关系,势必构成生态文明改革推进的现实阻力。正是如此,《总体方案》旗帜鲜明地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键就是要发挥制度的引导、规制、激励、约束等功能。

人们普遍认为物质财富或者有形资产具有产权属性,但传统经济学与社会民众却没有认识到自然资源的产权特征。而《总体方案》首提“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两个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生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从而扩开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视野。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清晰”,而实际上,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并不清晰,尤其是所有权人的缺位和虚置带来了经济学上的所谓“公地悲剧”,即谁都能够任意践踏与破坏生态环境。为此,必须建立起明细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和禁止侵蚀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根据《总体方案》,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将按照所有者和监管者分开的原则进行,一方面,要整合分散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组建对全民所有的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海域、滩涂等各类自然资源统一行使所有权的机构,即所谓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委员会,确保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并防止资源资产的贬值和流失;另一方面,要强化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可行的方向是实行“大部制”,即将分散的水流资源、森林资源、公园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等权力集中到一个部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统一与落实。

在提出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同时,《总体方案》还提出了以下七项制度,包括:(1)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核心是根据主体功能进行程度不一的开发和保护,做到宜保则保,宜商则商。(2)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核心是推进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地方建设规划在空间上的“多规合一”,最终形成全国“一张图”。(3)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核心是将严格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从耕地、水拓展到其他各类自然空间和各类自然资源身上,达到全覆盖。(4)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核心是彰显自然资源的价值性,实施谁使用,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5)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核心是形成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共治”大局。(6)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核心是培育更多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保护方面的市场主体,建立在碳排放、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等领域的市场体系,构造出中国绿色金融支持体系。(7)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八项制度”中的许多部分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比如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空间规划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市场体系。这些彰显补白意义的基础性制度,无疑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铺下了一块块厚实的基石。同时,按照《总体方案》,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构建起自然资源的“八项制度”,因此,着眼于未来,“八项制度”实际上是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有了“四梁八柱”,就可以在上面添砖加瓦,不断充实与装饰生态文明的宏伟大厦。

责任约束施压

再完美的理念,再严密的制度,都需要人们付诸行动才能落地有声,尤其是无数事实证明,各个地区各种行业,之所以屡屡上演生态环境遭遇严重损害的闹剧和悲剧,往往与党政领导干部失职、渎职有着直接关系。基于此,《总体方案》集中聚焦党政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划定了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责任红线,籍此通过从严治吏带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策应《总体方案》的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调党政同责,即首次将地方党委领导成员尤其是党委主要负责人作为追责对象,推动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担责和尽责;突出终身追责,即规定对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退休,都要严格追责;实施双重追责,即既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人的责任,又强化监管者、追责者的责任。

作为切实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又一个重要保证,环保部也及时发布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方案明确环境保护督查组的性质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层级之高前所未有;同时,方案明确了督察对象主要是各省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并且要求督察下沉到部分地市级党委和政府;重要的是,对于督察结果,方案规定重大问题要向中央报告,并向中央组织部移交移送,而且最终结果将作为被督察对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免的重要依据。

如同领导干部离职离任时必须接受财务审计一样,今后党政领导尤其是地方官员也要接受任职前后区域内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变动情况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审计。据悉,这种具有尝试性的举动将分三步进行:今年首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等5地实施审计试点,明年扩大试点范围;2017年全面开展试点审计;从2018年开始形成经常性审计制度。对领导干部的审计报告,审计部门将移送到中组部、中纪委等,并直接与干部的使用、任免和奖惩挂起钩来;如果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但是,准确界定与明确领导干部的相关责任不能仅凭监管部门或者督察人员的感性判断与认知,而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资源估值和环境影响的量化程度之上。为此,国家统计局提出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通过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实物量核算账户,推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在摸清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家底”的同时,为环保督察和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审计提供有力依据。

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规律分析 篇8

关键词 人和自然 生产方式 价值观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在人类发展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的人类文明。从以下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从

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的演化历程总体遵循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一、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关系重归融洽的过程

(一)原始文明时代简单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足,“人与自然相比,人还显得很渺小,人类差不多完全受着陌生的、對立的、不可理解的外部大自然的支配”。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这时候,无论是采集还是狩猎,人的生活资料都是自然所给;人的劳动资料最早是直接从自然界中找到的劳动工具,人因为对自然的“敬畏”而和自然保持着和谐。

(二)农业文明时代共生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随着农业的诞生和发展,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由被动的适应到主动的探索,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由于人们使用的只是最基本的薪柴蓄力,对自然的破坏很小,人与自然保持在基本和谐的系统中。但这种和谐是一种低水平的和谐。

(三)工业文明时代对立的人与自然关系。

在强大的工业生产力下,人们忽视了自然界的规律性,逐渐习惯于以主人自居,把自己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由于“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们开始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其结果是生态系统被破坏。要完善这个基础,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的过程中,就不能只“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

(四)生态文明时代重归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界的报复要求人类必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建立一种人地关系协调系统。它是指通过构成复合系统的子系统的协调管理而达到协调状态的一种动态调控过程。而处在这个系统的人类,并不像早期只是被动的去适应自然,人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二、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生产方式重归可持续的过程

(一)文明时代简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的生产力低下,活动的空间仅限于个体范围和部落范围,生产方式表现为简单的渔猎采集及个体的延续,对自然处于盲目的崇拜之中。人与自然保持在一种最原始的可持续状态中。

(二)文明时代基本平和的发展模式。

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提高,活动的空间有所扩大。人类已经能够利用自身力量影响生态。人地关系表现为改造自然,但由于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人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其生产方式表现为以简单再生产为主的自给型经济。

(三)文明时代畸形发展的生产方式。

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使一部分人自认为可以摆脱自然的束缚,成为地球的主人。以培根和笛卡儿为代表的机械论思想开始占据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下所形成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效果,则完全被忽视了。”

(四)文明时代可持续的生产发展模式。

20世纪末,随着环境的恶化,经济理性使人的行为引起生态环境危机,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人们积极的去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弊端,生态理性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是人类在面对能否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的严峻挑战中,冷静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后,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经济理性和生产方式的彻底否定和创新。他能对一切与环境有关的事物做出符合生态学的评价,用自觉的生态意识来保护整个生态系统,以达到全人类共同的利益。

三、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价值观念重归和谐的过程

(一)原始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自然价值观是以天人合一为基调,主要在道家、儒家中表现出来的理论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天人合一思想深深吸引着一些西方学者,如:卡普拉就高度评价了《易经》中有关宇宙阴阳平衡及其动态发展的思想,特别是道家关于自然界的非线性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观,以及道法自然的智慧,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来构建他的理论框架。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就是说,万物与人皆由共同的终极根源所生成。庄子也说“万物皆一”,“道通为一”。儒家它以仁义思想为核心,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属性赋予自然界,引导人们按照社会的伦理规范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古代的自然价值观的独特价值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这对于解决人们的物质生存和维护人类必需的自然环境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在封闭的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原始而朴素的和谐观念,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变化,以一种新的能动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我们对中国古代的自然价值思想,既不能过度推崇,不加改造地拿来作为解决我们当前生态危机的一副良药;也不能对此观点全盘否定。我们应该历史、辩证地看待“天人合一”观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二)“天人对立”的价值观。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两个半世纪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尤其是近代以来,培根经验主义的自然观,笛卡尔崇尚分析的科学方法和牛顿力学的机械论世界图景,导致人们把自然分解为各种孤立的个体。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里,人类创造了不可计数的财富,科学技术使人类实现了远古以来的梦想,就在人们尽情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美好之时却发现了世界的另一番景象:人口激增、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等。人处于万物之尊的幻想中,忘记了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把自己“连根拔起”,毁灭自己家园的同时,也把人类文明引向黑暗。

(三)“天人和一”价值观的再回归——“天人和谐”的价值观。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战略和全球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人类对传统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反思,是对原有的漠视自然、滥用自然资源的传统经济行为的否定。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人类新型价值观、伦理观和消费观共同构成了“天人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是在对人类中心论及其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过程中逐渐成熟的,它的根本点就是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有赖于自然系统的功能维持不坠,以保证能源和养料的供应,文明起源于自然,自然塑造了人类的文化,一切艺术和科学成就都受到自然的影响,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有最好的机会发挥创造力和得到休息与娱乐,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张渝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西南大学学报,2007,(1)

[3] Lenin anthology: 3rd volume [M]. People's Publishing Agency, 1965:229

[4] Marx Engels anthology: 4th volume [M]. People's Publishing Agency,1995

上一篇:(深圳市)关于201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下一篇:教育机构晨会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