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自然观

2024-07-09

生态自然观(通用12篇)

生态自然观 篇1

经济可持续发展, 这个国家战略是进入21世纪之后, 我国一直奉行的发展战略。为此, 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 作为阶段性的目标被陆续提出。

经过几年的整治和监督、预防, 环境问题相比于之前有了极大的改善。许多严重的污染问题和环境问题, 得到了及时的遏制和治理。没有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凸显了作为国家战略实施的优点。但是,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环境生态问题依然严峻, 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放松。

在自然辩证法中, 关于自然观的部分里, 强调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 人与自然界存在着对象性的关系, 人与自然需要的是协调发展, 既要反对无节制开发的征服论, 也要反对消极适应自然的宿命论, 应坚持实践中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辨证统一;

第二, 从现实出发, 从20世纪以来, 工业的发展, 把人工自然地扩大到空前的范围, 人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经超出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人类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正朝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 引发了全球性的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工业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五个最终决定和限制我们增长的基本要素。由此可见,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必要的。

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社会, 就是一种人类新型发展的模式。它是以尊重自然、维护环境为基本前提,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为宗旨, 建立起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方式, 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的道路。

从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不难看出, 生态文明与自然观在很多地方是相互照应的。生态文明的提出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它有其科学性和客观性。它的提出, 就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 从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着手, 梳理了当今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不协调、不统一的现象和其中根源, 即目前我们所认知的自然观不是强调协调发展, 是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我们并没有利用辩证统一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是想当然的、自以为是地对待发展、对待环境。

在如何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问题上, 以偏概全,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环境效益, 缺乏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 过度追求自我的人类中心主义。

而近年来, 多次出现的雾霾问题就是很好的例证。根据我国相关环境机构的调查, 2013年至2015年, 北京、上海、广州、石家庄、天津、西安是我国目前遭受雾霾最为严重的六个城市, 雾霾天数、PM2.5指数以及相应的死亡率在全国居于前列。造成此局面的原因, 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可以解答出多种答案, 但是究其内在的根本原因, 就是从本质上没有处理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 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存在严重不足。

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 不能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 就会没有指导性的思想, 缺乏科学的规划, 往往被生产效率和生产价值所主导, 不惜牺牲周围环境的代价。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能源大省山西, 就属于这种粗放型经济的直接受害者。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在2007年以前, 全省的煤炭资源有相当的一部分被个人所承包, 形成了所谓的“黑煤窑”, 这些黑煤窑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24小时不停作业, 没有科学规划挖掘、没有考察周围对环境的伤害预估, 基本是“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法, 挖空当地资源就抽身。山西省当时共有3 000个煤矿, 其中“黑煤窑”1 600多个, 直接环境损失是23个亿, 造成了巨大的水土流失。使得当地百姓的农业生产和生活, 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也使得山西省的空气质量连续15年在全国位居倒数, 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 到处是裸露的黄土。这种破坏, 也给山西省蒙上了不好的名声, 成为环境恶劣的代名词。

我们需要清楚的是,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界这个整体中, 人类和其他自然存在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彼此互为存在的条件。自然界是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而构成的巨大有机体, 任何一个物种都占据自己特定的生态位, 离不开其他物种的有机联系和对特定环境的依赖。因此, 生态系统需要依靠复杂的反馈机制, 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动能, 保持在一定时空中的相对稳定。

认识到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这一规律, 并正确把握其中的特性。对于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是极其重要的。

那么什么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它建立在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 它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协调发展, 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 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可以说,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它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观念, 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整治环境问题时, 充分利用当今的科学技术, 将科技和环保相结合, 生产和建设对环境有益、能够保护生态的产品。

此外, 调整社会关系, 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将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理顺, 将阻碍人与自然发展的障碍清除。

同时, 主张适度的、节制的消费取代过度消费, 不光是面对企业和工厂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 每个家庭、每个个人都需要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摒弃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 认识所带来的局限性, 尤其是对自然的凌驾观念。

十七大之后, 国家从战略和法律上, 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 颁布了多部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对破坏生态的行为, 国家予以重拳出击, 环保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联合执法, 不断进行排查和监督。同时, 利用舆论的曝光和公众的监督,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模式。微博、微信、网络媒介速度快、影响力大的特点, 使得平时关注不到的环境问题, 迅速地通过此种渠道, 被广泛关注。许多违法和不重视环境的行为, 都被曝光和及时的关注, 从一定程度上, 对环境保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 经济可持续是基础, 生态可持续是条件, 社会可持续是目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要和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 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 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 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 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 建立新型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 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随意剥削和利用的对象, 而是作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源泉。要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 来看待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重视其中的能动性与受动性。这不仅有利于环境的建设, 也对我们自身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好的启示与引导。

参考文献

[1]张艳艳, 刘春捷.辩证法看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M].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2]王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3]翁翼飞.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辩证法[J].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3 (3) .

生态自然观 篇2

摘要:西方学者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即所谓的生态自然观。其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人类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

1前言

1.1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

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灾难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等等。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1.2美丽中国概念的诞生

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展示中国方方面面的内容,民间文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电视、电影、戏剧、曲艺、絵画等各个领域节目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子安地理、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

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的、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

2生态自然观

2.1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2.2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及价值取向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因素,从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来探讨人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条合乎逻辑的思维路线。它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强调人活动的能动性和人的主导地位;强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性。

我们必须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倡导人类应该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的进化施加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人类和自然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态危机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这种注重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互利性的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美丽中国的美丽所在3.1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3.2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十六大以来,“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进入党的执政视野,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过去10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3.3 “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本届党中央执政理国最有富创新和特色的地方。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

4坚持生态自然观,创建美丽中国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才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认。“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采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在他看来,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平人性的。“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于人性的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人类的创造活动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

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强调指出,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不改变社会环境,就不可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就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里,“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生态自然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落实生态自然观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2] 顾瑞珍韩洁.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新华网,2012年11月9日

[3] 黄宏.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第3期

康德与罗尔斯顿生态自然观的探析 篇3

关键词:康德;罗尔斯顿;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38-01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康德的名言

一、康德与罗尔斯顿简介

在哲学的道路上,一个人不论来自何方,去向何处,都绕不开康德的思想。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鼻祖,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今严峻的生态危机,其康德的自然观是一个必经的研究路径,其对当今生态文明的良性建设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荒野哲学家,他提出的“自然价值”是西方环境伦理思想探究的主题,也是其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他是对环境伦理进行纯粹哲学研究的人物之一,被誉为“环境伦理学之父”。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大肆掠夺,给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套上了紧箍咒,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6]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一直是哲学界普遍关心的话题。康德认为“人是创造的终极目的”,这一命题被认为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然而,罗尔斯顿秉承的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他的视角是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自身扩展到整个自然界。

二、康德与罗尔斯顿的自然观

康德承认人具有价值,人是目的,而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只是人的手段,环境伦理学界就因此把康德划入人类中心主义阵营,但是,康德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同的。第一,人类中心主义承认人具有内在价值,是要把一切存在物都当作手段,来为人类谋利益、谋幸福。康德承认人是目的,则是要求人为了义务而遵循道德原则,人的道德行为源于无条件善的“善良意志”,而不在于功利的结果或者愉悦的心情,不是为了利益或幸福。所以,康德真正目的在于“道德”,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利益”。第二,康德所谓“人”之所以优越,在于人能为自然立法,但更重要的在于人的善良意志能为自己立法,他是自律的,是有“道德理性”的;而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之优越的原因,在于其具有强大的“科学理性”,他能够把自然当作机械的存在,能够利用科学技术让自然服务于人类的利益。第三,即使康德不承认对动物具有直接的义务,但是,他对待动物的态度也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康德并没有因为把动物视为手段就任意地对待动物。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虽然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观价值论,但是如何才能保证自然价值论能够成立,这是个问题。第一,关于自然因具有某种“主体性”就有“内在价值”这一推论。罗尔斯顿试图用意识能力的层次性、相对性和连续性来说明自然有“主体性”,并進而论证自然的“主体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关联性、类似性。第二,关于从无机物是生态系统整体的一部分推出无机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这一推论。第三,关于从“主体性”和整体主义推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进而推出人对自然有义务这一推论。这一推论,常常被指犯了摩尔所说的“自然主义谬误”,即自然有“主体性”、是一个整体,这并不能推出人就要对自然负有义务。摩尔认为,具有善性质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身就具有善性质的事物,这类事物应当说是自成目的的,所以这种善可以被称为“目的善”或“内在善”,它表明该事物具有的是内在价值。按照摩尔的观点,自然的内在价值是由自然自身所决定的、而非人为所规定的那种意义的存在,它是对自然界自成目的性的一种表征。

三、康德与罗尔斯顿自然观的不同

罗尔斯顿对自然的价值论述,彻底推翻了康德的义务规定:“人只对人有义务,从而把人的义务对象由人本身扩展到自然物身上。他嘲笑康德是一个残留的利己主义者,认为他没有足够的想象力从道德上关心真正的“他者”(非人类存在物):树木、物种和生态系”。[7]然而,康德会建议我们,要尽量带着审美的愉悦来看待大部分自然现象,而对其余的现象如寄生生物则采取蔑视的态度;在这样做时,我们要把自己想象为是幸运的,或是有能力作出这种区分的。康德同时也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神(自然)或实体就是人的身心存在和活动的根本原因。人的身体和心灵虽然彼此不能相互决定,但由于二者同属于神或实体,因此二者都遵循必然性的法则,并相互联系,不可分离。而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则超越了康德的伦理学,超越了人本主义伦理学达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

康德与罗尔斯顿之间的另一个区别是:前者虽然承认价值的客观基础,但是价值本身却是主观的,后者虽然承认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但是价值本身却是客观的。从康德的内在价值出发,可以说人是价值的评价者与选择者。罗尔斯顿则认为,一个评价者是一个能够为了价值而行动的实体。尽管没有价值的观察者,但是无感性能力的生物也是价值的拥有者。

无论是康德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罗尔斯顿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作为唯一主体,自然界作为客体,也因此人是唯一的尺度,衡量一切的尺度,这种将哲学更加“人”化,真正的体现了人之为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是强调大自然的内在价值,认为人和自然有作为主体存在的事实,并且事实引导出人和自然都有其内在价值,进而试图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

小结

康德启蒙的理性自然观是近代德国启蒙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思想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罗尔斯顿倡导的以自然价值论为核心的生态哲学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总体框架。因此,二者的思想都对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马兆俐.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思想探究[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张洁,马克思与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观之异同[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9月。

[4]翟乐,浅析康德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J]理论前沿2014年第3期。

[5]李秀艳,康德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代表吗?[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月。

[6][德]恩格斯著,曹葆华等译《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7]韩立新,《环境伦理:一场真正的道德革命》[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刍议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与自然,社会发展,生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自然,对于自然的解释和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体社会对其有广义和狭义的定论。翻阅马克思的巨著,他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去诠释自然的内涵: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人类物质生产中的要素。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其实就是对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与观点,其中牵扯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界,如何与自然界相处,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构成等等,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主线,也是一个桥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大概包括了这样的内容:了解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内部构造和变化发展规律,从自然界的角度去修正人们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它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发展性和革命性,以辩证自然法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对古希腊、法国和德国各种自然观理念的一种批判、改进和升华,规避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构成了自然及其人类的总观点。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从实践的角度揭示了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以实践为媒介,人与自然紧密联系,把统一的自然界分化为“人化的自然”和“原始的自然”两部分,并且推动“原始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并且以实践活动为中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探究了其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创新性,是与他的发展基础分不开的,生态自然观以古希腊、德国和法国早起的生态自然观为基础,进行了改进和批判,并且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层面上对其进行了升华。

(一)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有机构成部分,它是以系统科学为基础的,详细的论述了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是一种辩证统一的自然生态观。系统科学具有系统性,也可以说是复杂性,工作自然是综合性的,非常复杂。系统自然观是在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的认识。其中,主要的观点就是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但存在并且还不断的发展变化着,其中有简单的方面,也有复杂的成分,呈现出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说,系统自然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它反映了自然界中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同的整体性;自然界是复杂的,是多物质共同存在的状态,揭示了自然界存在、发展和演化的规律;自然界的演变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说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是单向的。系统自然观也揭示了自然界的运动性和时空性,已经成为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人工自然观。人类在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人类生活区域和自然区域,自然界由原来的纯自然分化出来了人类生活区域,自然经过人类的加工,出现了人工自然。对于人工自然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一定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人工自然观其实就是探究了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人应该与自然如何相互。人工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就是人工自然界主要是人类在从事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采取一定的措施创造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然界,这也就是说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一定的界限,它具有一定的物质性、实践性和价值性;人工自然界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

(三)生态自然观。20世纪世界的发展节奏明显加快,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加剧,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极为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某一区域的问题还是影响到了全球。在工业化飞速发展的当下,由于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人们过度的开发自然,破坏环境,越过了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的界限,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的现实根源。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观点,是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其中较为重要的观点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协调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要求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要平等的对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今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出现了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鉴于生态自然观倡导的理念,我国在追求社会发展的同时,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环境和生态保护,做到开发与保护齐头并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参考文献

[1]杨晨.简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内涵及现实意义[J].学理论,2013(32).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5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学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生命与自然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要坚持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

[1]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当人们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时,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不去打破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生态文明。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持续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2]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生命无所不在,从热带雨林上端离地数百尺的地方、澳大利亚的沙漠,到深海火山熔岩的缝隙,处处都有生命。浩瀚多样的生命形态维系人类的生存,也确保清洁的空气与水,这些惊人丰富的多样性如何形成?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万物凝聚在一起维持平衡?人类实在难以尽窥其中的奥秘,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我们拆散了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永远也不能恢复原状了。所以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意义重大。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经济和未来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3]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药和食物,如三

七、人参、折耳根等,这些都对治疗人类的一些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一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药剂的研制获得突破性进展,随之带来的野生药物滥采也越来越严重,许多地方的野生中草药都濒临灭绝的危险,尽管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加以制止和限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法纪知识的淡薄,人们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很多地方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使野生植物数量不断减少。

森林是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它对于调节气候和气温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森林是动物的乐园,是动物生活的家园,也是人类发展的保障。但是,随着人类对于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地滥砍滥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覆盖率不断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也是森林资源减少所致,有些动物也随着某些森林资源的消失而灭绝。因此,保护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对于动物和人类都有着重要意义。

动物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它们为人类提供了肉食、皮毛、医药等等,动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环境的稳定、食物链的维持和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有一些动物已经被人类驯化为家养动物,但是,野生动物的数量还是在不断减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藏羚羊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但是,由于其皮毛十分柔软而昂贵,因此,许多偷猎者便瞄准了这一赚钱的行当,干起了不法的勾当,无情地射杀藏羚羊,取走它们的皮毛,留下一片血色茫茫,他们还为此编造谎言,以博取购买者的同情,现在,虽然国家明令禁止猎杀藏羚羊,但是一张皮几百美元的经济利益对于偷猎者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因此他们仍然在猎杀藏羚羊。不尊重生命,不敬畏自然,忽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是绝对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3、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1)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导向

生态危机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这种注重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互利性的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撑体系,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致使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极大地钳制了经济发展。另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扩大开放,坚持自力更生的情况下展开的,除了引进少量的资金与技术以外,主要的建设资金和近乎全部的资源是靠自己积累、自己生产的,而且所有的工业污染物都必须自己处理,不可能向发达国家那样从殖民地大量掠夺资源,而把污染物质倾倒到发展中国家,或是把高污染的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行资源掠夺和生态侵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实施途径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第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指经济发展,它包含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第三,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平等的发展权。(2)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代际公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进行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不给予子孙更多的财富也要留下一片蓝天碧水,我们不能片面追求经济、过度开发资源、滥用环境权利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和消费的机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幸福,而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利益。二是代内公平——即所有的当代人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3)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正是基于这个层面的理解,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4)共同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世界各国的联合行动。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以上四条基本原则的内容正是生态自然观所持的基本思想。

5、总结

敬畏生命与自然,树立生态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参考文献:

生态自然观 篇6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人和自然与社会辩证统一的实践意义基础上的自然观,走生态文明的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思想,不仅科学合理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和应有关系,更为生态文明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从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三个角度来阐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蕴含。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文明 唯物史观

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相对照,我们很容易发现生态文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承继关系,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不仅为建构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想原则,同时它的一些理论也反映了生态文明的重要观点。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析,也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实践上的指导。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理论点来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思想蕴涵。

一、从辩证法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思想蕴涵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论的自然观和价值论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恶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这种自然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孤立起来,将动态的人类演化与静态的自然界相分离,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不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这个辩证统一关系,这无疑是引导人们毫无顾忌地迫害自然,破坏生态环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出了全新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的思维方式,有力地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表明,人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问题,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提供了生活资料,而且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场所。其次,马克思不仅仅单纯阐述了人依赖于自然,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了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说明人根源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又依赖于自然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辩证法的角度为人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哲学依据,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从认识论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思想蕴涵

实践的观点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部分的核心,也是贯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劳动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态和取向。本质地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深刻的生态文明内涵。马克思肯定劳动实践具有社会属性,同时又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即将劳动实践纳入自然系统及其演化的过程中,来把握其规律。马克思将劳动实践看作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将劳动实践视为“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劳动实践是自然系统进化的产物,人连同其劳动实践都是属于大自然系统的,没有劳动实践就没有大自然系统中物质变换。马克思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因此必须要对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实践活动过程加以规范。马克思提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实践观应有的价值规范包括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它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文明思想,内含人性与物性、权力与义务、自我与万物相统一的文明理念。劳动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也就是说,劳动实践不仅是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源的方式,而且是人与整个自然系统实现生态平衡和稳定的机制。通过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实现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资源再生、持续进化,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所定义的劳动实践并不是人对自然的征服支配,而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式。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人对于自然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进一步实践的方法论过程,明确了自然界对人的价值,以及人在认识及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上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一方面,人是具有能动创造性的自然存在物,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另一方面人“同动植物一样,也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不能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而只能自觉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将自然看作是一个的孤立现象,而非一个活的有机系统;将自然界只看作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而非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导致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

三、从唯物史观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思想蕴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其社会性,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无可厚非是一种社会性的历史活动。人是社会的人,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制约。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早在19世纪,马克思便就生态环境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了深刻剖析,“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同时,恩格斯认为,要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就必须学会预见人类行为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并根据这种预见来调节自身的行为。他指出:“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研究,我们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也就有可能去控制和调节这些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以及态度发生重要变革的结果便是文明的转型。当今,全球化进程把全人类的生态问题凸现的更加明显,我们理应承担起作为社会中的人的基本责任,自觉调整自身的生活目标和生存方式,坚持和谐和公正(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系统的协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扬弃旧有的自然观,扬弃工业文明的自然观。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有机论的,与工业文明的机械论自然观不同,它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系统,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和动态发展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77.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0.

[3]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观.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6.

[4]李景源,杨通进,余涌.论生态文明.光明日报.2004.4(30):3.

[5]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56.

生态自然观对人类健康的积极意义 篇7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它直接影响人们的自然伦理观和价值观。生态自然观注重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有机性、可持续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1]生态自然观是自然观不断发展的产物, 从自然观的现实基础来看, 生态自然观是在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趋向恶化、发展的片面性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立足现代科技发展, 特别是生态学的迅速发展, 而创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一种新的价值观念。[2]

2 生态自然观对人类健康的积极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界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加剧使得自然生态观的确立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有:人口膨胀、物种变化、土地荒漠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能源及矿物资源减少等。面对这些生态问题, 生态自然观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念, 对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生态自然观对人类健康的积极意义在于其正确的反映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本质, 为缓解生态危机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促进人类社会朝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人类的健康发展可以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自身的健康两个方面来理解:

2.1 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方面

人类社会的运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物质基础, 受自然界的制约, 同时人类活动也影响着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当今社会,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达到了更深的层次, 更多的资源得以为人所用, 这加剧了地球上的能源危机。

一方面, 人类生产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支撑, 虽然科技的不断进步, 为各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 但这往往跟不上人们的需求, 各种现有能源被迅速消耗, 而另一方面, 人类所利用大部分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过度消耗将会影响到将来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截至2011年年底, 全球石油储量约为1.653万亿桶, 全球石油储量可用54年。其他方面的问题, 如:迅速膨胀的人口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 植被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能源消耗带来的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 水污染问题等都加剧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这些也势必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恶化的环境, 为了能更好的生活, 人类必需进行环境治理, 而治理环境人类将会投入更多的资源, 消耗更多能源, 形成恶性循环。

生态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类应当把自然看作是人类自身的母体, 是实现自我完善发展的前提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 人类的行为影响着自然界的发展状态, 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界为代价, 不能只顾实现眼前利益而损害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在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等方面做出努力。生态自然观的积极意义在此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健康有序运行人类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2 人自身的健康方面

社会生产生活中引发的各种环境污染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温室效应, 气候异常, 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土地沙漠化, 植被破坏, 使得耕地表少, 影响粮食产量;水土流失, 泥石流, 则直接危及人的生命;人口迅速增长, 人均资源占有率下降。当环境恶化及物质资源供应跟不上时, 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存问题, 生存没有保障, 健康就无从谈起。人类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及健康, 要使人与自然界保持健康, 人类必须与环境融为一体, 对环境就要像对自己那样来呵护, 才能保证这一整体的和谐发展, 这即是生态自然观主张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今社会上提倡的“低碳生活”无疑是生态自然观在人类生活中的生动体现, 表达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这也表明了人们的价值观有所转变, 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取向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

3 结论

总之, 生态自然观是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加剧的情况下用辩证的思维去审视自然界, 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这一价值观念, 它让人类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个统一的整体, 从而使人类能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界, 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生态自然观无疑是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瑞.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关系之我见.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2008年第24期.

浅谈食品科学中的生态自然观 篇8

在辨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 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 是天然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 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时, 必须尊重自然, 与自然协同进化。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可也给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 蓄积在蔬菜、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标等问题, 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对于农产品, 食品在生产过程中, 源头污染是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在水、土、气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农产品构成污染的主要物质归纳起来有四类, 分别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污染和由普通营养引发的污染物。这四类物质都可能通过食物链, 在农产品中富集, 进而造成食品污染, 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 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 应遵循生态自然观,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食品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环境污染, 要控制食品中的污染物, 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

二、食品科学服务于人

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求为目的, 包括了食品的开发、生产、加工等过程, 都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和目标, 它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不断变化的观点和需要变化的, 充分体现了食品服务人的精神。

社会发展到今天, 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今天的“食”, 已不仅仅是解决饥饿问题, 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在中国,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盲目的追求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更讲求卫生、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 食品科学的研究方向也逐渐从单一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转向到今天的多样的低热卡值食品、绿色天然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除了说明食品的发展为了服务人类而趋向多元化, 更体现它关心不同人群的健康。

三、食品安全是为了保证人的生存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食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最基本的物质资源, 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量的安全后, 食品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历届全国“两会”上, 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热点, 人民群众反映也非常强烈。在食品的研发与生产中, 食品安全性是首要的核心的内容, 它充分体现着自然辩证法中生态发展观的人本实质。目前,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化、食品安全检验检疫都是着眼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让消费者的人生安全和健康有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根本落脚点, 是从根本上维护人们的利益, 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 从而维护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的地位。

四、食品科学的发展应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食品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同时, 还应该向着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在今天的食品研究中, 除了食品的安全、营养, 还有更多被讨论的是食品如何被人们认可和接受, 如何通过食品的色、形、味、口感等感观功能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另一方面重要问题。

食品的开发、加工、生产应本着服务于人, 关心人, 尊重人的人本精神, 首先是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要, 其中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同时还要兼顾各个消费群体的需要和大众人群的心理需求。食品科学的价值也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需求, 脱离人的需要谈食品, 显得空洞而没有了方向。因为没有人的需求作为指导, 食品科学的发展也就迷失了方向。因此, 食品科学的发展体现着服务于人, 关心人, 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同时, 它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人类。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 是以人为本的自然观。食品的生产是为保证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的存在, 从而展现了它服务人的人本主义精神, 体现着生态自然观的本质要求和辩证法思想。

参考文献

[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刘静玲:《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5-16.[2]刘静玲:《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5-16.

生态自然观 篇9

一、实践视阈下的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实践论的自然观, 是立足人类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表达。马克思认为, 对于现实的人而言, 所面对的自然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尤其是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的结果。目前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界的种种状态, 比如雾霾、沙漠化, 阡陌田园, 都是人化自然, 即人活动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 与人无关的自然界, 对人来说也是无。而自然界一旦同人的生存发展相关联, 成为人的对象性存在, 必然会同人的思想意识、实践活动交互作用, 发生“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辩证运动, 无不打上人的活动的深深印记。

马克思指出:“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1]这就告诉我们, 人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具有主体性地位和自觉能动性作用。人既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使自然满足人的需要, 也承受着人化自然可能危害人的负面效果。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主要的还是需要人在和自然之间的活动过程中多一些深度的理论把握和审美追求, 而把对自然的功利性追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也许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要求, 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

二、生态文明思想与人化自然观念

“生态文明观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总的观点。”[2]生态文明思想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传统的和谐思想;二是反思工业、商业、社会发展等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危机;三是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的总结。与此同时, 还出现了一大批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互相渗透的其他自然、社会科学, 如城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哲学等的迅速发展, 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基于人和自然关系基础上衍发的种种关系中蕴藏的多种危机的理论自觉与自警。

可见, “生态文明思想发端于生态与环境问题, 它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 进而产生了生态文明观并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最终指导人们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 以取代工业文明社会。生态文明虽然刚刚露出端倪, 但必将发展成为21世纪社会文明的主流。”[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一步在实践决策层面对我们如何更好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出明确部署和规定。

三、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云南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云南是我国西南部的多民族、多山区省份, 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 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由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导致了云南是一个发展不快、不平衡却又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和潜力的省份。《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4]。

云南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自然环境优势, 同时又面临社会经济文化总体发展滞后的困难。目前云南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 自然生态脆弱。由于发展压力大, 对矿产等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 加重了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二, 污染排放过度, 造成了严重的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三, 思想文化总体落后。到底是走“竭泽而渔”的过渡向自然索取的老路?还是一味保护现有不发达状态, 梦想回归自在自然的“原生态”“天堂”?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念明白告诉我们:过渡向自然索取是不能长久的;但是所谓的“原生态”也更不是人类的天堂。人类需要在自己文明智慧的指引下, 在科学实践的活动中, 合理的同大自然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互换, 才能够真正以人的方式去获得、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给予我们的启示, 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用“人本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5]的观点来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 人对自然的改造利用要在合理的状态下, 把握好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度, 通过利用合理的生态手段, 可持续的满足人的需要, 达到一个最适合人的发展的自然状态。因此, 在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中, 以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为指导,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走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10.

[2]廖福霖.生态文明观与全面发展教育[M].哈尔滨:东北林业出版社, 2002.

[3]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 .

[4]《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R].2011.

生态自然观 篇10

马克思自然观在本体论意义上明确自然界的先在性和人对自然的从属性。世界的存在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自然观在明确自然的先在性的同时,也指出人对自然的从属性,即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首先依赖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即使人类意识的能动性再巨大,也都不能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和被制约性。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这与当代生态文明思想不谋而合,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自然观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一方面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又为人类的生产提供生活资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缺的自然物质前提。自然界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既是人类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内”,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纯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所以不能把人类摆在自然界“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因此,人类要尊重和保护自然。马克思自然观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

2 马克思自然观在辩证法方面蕴涵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上,充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马克思自然观有力地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孤立了人与自然的联系,把自然界视为静态的“固体”,将动态的人类演进与静态的自然界相分离。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看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及其辩证统一关系,这只能引导人们毫无顾忌地迫害自然,破坏生态环境。马克思提出了全新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的思维方式。马克思自然观表明,人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问题。“辩证法的规律就是从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概括出来的。”“在自然里,同样的辩证的运动规律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正像在历史上这些规律支配着似乎是偶然的事变一样。”马克思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关系,自然界不仅提供了生活资料,而且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提供了劳动对象,同时自然界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提供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场所。马克思不仅仅单纯阐述了人依赖于自然,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界,同时也深刻地提出了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类存在及其活动既是自然界永恒运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构成一个特殊的部分。

马克思自然观从辩证法的角度为人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哲学依据,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构建科学生态文明理论的基本思想原则。

3 马克思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蕴涵的生态文明思想

实践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部分的核心,实践的观点也是贯穿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观与认识论的结合可谓天衣无缝。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一直是通过劳动同自然界发生作用。劳动实践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样态和取向。本质地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深刻的生态文明内涵。劳动实践是自然系统长期演进的产物,人连同人的劳动实践是属于大自然系统的,劳动实践是大自然系统中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马克思从实践论的角度看待自然界,所有的自然和环境的变化,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都在人的社会生活之中。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文明思想,是实践观应有的价值规范,体现了自我与万物、人性与物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文明理念。

马克思指出,劳动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就是说,劳动实践不仅是人从自然系统中获取物质能量的方式,而且是人与整个自然系统实现生态平衡和稳定的运行机制。通过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来实现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自然观揭示了世界生成的本性,揭示了世界由自然界成为“人化世界”的生成过程,强调了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在生态优化中的作用和人类生存范式等重大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以马克思自然观为指导,采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刘仁忠,张维.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J].长江论坛,2008(4).

[2]韩雪风.论生态文明建设[J].探索,2008(1).

和谐自然 生态平衡 篇11

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作为一名从事两年多工作的新教师,我在课堂中善于总结和思考,在学习同仁的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喜欢加入自己的特色,进行教学反思,开展一些大胆有意的尝试。在课堂教学方式探索中,我明白了转变教育模式、构建“以生为本,和谐自然”的生态课堂的重要性。生态课堂不是训技强化般的鞭打,它必须以创新的教学方式造就学生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下面笔者以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摩擦的利和弊》这一课的授课和反思为例,来阐述生态课堂的构建与重要意义。

一、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

课堂一开始,通过“抓泥鳅”这个游戏,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玩中思考,进而由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接着我让学生做两个小实验来产生出摩擦,并初步感知摩擦力是一种怎样的力,在交流中学生的表现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内部教育基因被激活。在学习了摩擦力的概念后,学生举出了很多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例子,他们对静摩擦力的理解大大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设。虽然学生都知道走路时靠的是脚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但对静摩擦力的准确把握还达不到火候。比如,在讲解了手拿瓶子的静摩擦例子后,学生普遍认为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必须是有静摩擦力,但事实上,这要结合受力分析以及二力平衡的知识而综合判断。这个事例说明学生对有关摩擦力的现象及其中的奥秘非常感兴趣,但对其中的一些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本课中,我通过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到课堂必须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关注学生的需要,要预先假设学生会在何处何时有疑问和困难,设计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教学中要讲究学案的“留白”和“弹性”艺术。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思维的自主权,教师只是学生思维的领路人,真正具有价值的思考过程不能由教师代劳。“留白”就是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操作,教师的“讲”要让位给学生的“学”。教学方案设计得太严谨太规整,反而会使课堂的生命活力黯淡。

在总结和反思后,我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合理解释这一环节。讲台静止在地面,没有受到静摩擦力,我用手推它推不动,此时讲台受到了静摩擦力。这时,学生明白了当两个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存在静摩擦力。由此,我完成了教案设计的一个转变:以课本知识为本的教案设计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案设计。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地在做思维的体操,不断地体验思辨语言的魅力。

二、遏制“温和的暴力”

语言是“温和的暴力”。教师侵占了学生的话语权,就会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想法,而这是课堂中最为关键的东西。几次试讲下来,我发现我总是说着正确的废话,不知不觉中掠夺了学生发问的机会,错过了倾听学生的心声,错过了由学生创造的精彩。教师在课堂上的满堂问、学生的满堂答,似乎是给了学生发言和表达的机会,但教师提的大多是无需进行思索的问题,不能激发起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不能激起学生发自内心深处诉说的欲望。

比如在由摩擦力的判断到摩擦力的种类过渡时,我连用了两个问句:你们相信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吗?你们相信一根筷子能提起一杯米吗?在我自认为很有气势的设问设计时,办公室其他备课组的一位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你不觉得这两个问题问得很傻吗?你让学生如何回答你的问题?也许不同学科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能更清晰地看到问题的本质。经过她的提醒,我马上意识到了设问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教师必须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发问,多思考。

如何实现生态课堂,我总结需要三个“场”来实现。首先,生态课堂应是一个思维场,应当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形成和发展。要使课堂始终充满着浓郁的思辨色彩,努力建构一个思辨的课堂,一个思想的课堂。其次,生态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场,应该使学生的情感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课堂情感脉搏的变化既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态,也影响到师生的交往互动。最后,生态课堂应当是一个交往场,让师生交流,真正“动”起来。这里的动,不是表面上的动,主要指学生内心世界的动,思维在动,情感在涌动。

和谐高效的生态课堂应该具备生动的学习情境、活泼的课堂气氛、积极的师生交流和多样的互动方式。“和谐自然 生态平衡”不仅给我带来对课堂的思索,也将对现有教学方式的改进起到积极的作用。

生态自然观 篇12

( 一) 知识与技能方面

通过现场观察与采风,培养孩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孩子的艺术创作能力,包括再现展示、创作与表现技能。

(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陶冶精神情操,进一步增强孩子对绘画创作的热爱,学会发现身边的“美”,提高自主创作能力。

二、参与人员

1. 儿童主要以校外美术培训的学员为主,年龄在 9 ~ 13 岁之间。

2. 教师3人含活动策划、美术专业教师及生活道德教师。

三、活动的设计与准备

( 一) 活动创意的由来

“美”源于自然,美术创作更要来源于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而当今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越来越少。中心利用自身的校外教育平台,为孩子们创造实践教育活动,让孩子们真正走出课堂,亲身体验与参与,用艺术的眼睛观察自然。

( 二) 儿童的招募、动员方式

广泛宣传动员,发放了活动简介,并通过中心网站、宣传海报、教师对家长的活动介绍及参加过写生活动的学员的现身说法,确保该项活动的为大众周知。提供预约报名,确定参加学员的大体年龄和人数等基本信息,并提出相关要求。

( 三) 活动场所、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工具的思考与准备

活动场所定在与我们“美丽的泉城”有很大差异的、江南三大名湖之一的西湖,与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的西递。教学内容和方法主要采用自然生态环境西湖与徽派代表建筑宏村和西递两个古老自然村落进行深入采风,融入环境,进行人文道德教育与实践写生。

( 四) 评价方法

教师点评、作品评比、作品展示、活动心得与家长反馈。

( 五) 社会支持和宣传

活动得到了展览馆、美术馆、纪念馆等机构的支持,并在齐鲁网、中心网站及作品展览区进行了活动新闻报道与生态写生作品展,获得了学员、家长、社会及同行的高度认可。

四、活动步骤记录

( 一) 活动步骤

1. 考察与方案策划。每年上半年进行活动方案策划、考察自然生态环境基地并协调沟通活动细节,进行我的自然生活主题性教育实践写生活动策划。

2. 开展教研与设计备课: 组织参加活动的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合理安排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体现我的自然生活———自然生态采风实践写生与道德教育。

3. 宣传动员与学员发动。首先,摸清学员的基本情况,各班的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其次,要求教师对符合条件的班级进行动员,并通过中心网站、宣传海报及参加过实践生态写生经验的学员代表进行宣传,广泛动员,发放活动简介等方式进行发动。

4. 方案实施与时间安排:

( 二) 效果

1. 此次活动将自然教学活动融入课程,自然教育成为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注重自然教育活动与常规性教学的不同之处,重视儿童参与,引导儿童体验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 通过观察和感受当地文化,增强对环境的关注,提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 集体生活也锻炼了孩子与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

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及学员们的高度认可,短短几天就让家长感到孩子在生活、学习、团队协作、道德、环境保护及绘画创造上的进步。家长们表示,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得到了锻炼,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 三) 问题与建议

孩子们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需要得到提高。活动前两天有个别孩子明显表现出自理能力差,没有时间观念、没有纪律性,随意请强,甚至有的孩子“想家”闹起了“脾气”。最终,经过团队共同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活动,更是让孩子在自然生活中由不适应变为喜爱。

作为校外教育机构,应多为孩子们创建类似的实践活动平台。更应当将自然学校活动融入课程,把自然教育作为教学的必要组成,打造自然学校基地。注重自然学校活动与常规性教学的不同之处,突出儿童参与的理念,引导儿童体验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活动评价和反思

1. 孩子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自然生态道德教育在校外及家庭教育中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提升。

以前学员及家长即使知道有这样的活动,也会认为与学习无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近年来我们开展的“我的自然生活”系列实践活动,更多的儿童和家长参加到自然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员亲自感受到人文自然环境,敢于、勇于表现,树立了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价值观。孩子及家长更愿意参加实践活动,孩子对自然生活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

2. 教师策划组织活动以及在行动中思考的能力提高。教学与实践的相辅相成,课堂与活动的结合,活动中教师需要参与策划组织,并对活动本身的设计、目标、方法、步骤和效果等进行反思。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不仅只是教学的引导者,更是道德教育的示范者。

3. 项目活动的影响力扩大。孩子们的写生作品展受到了众多小朋友及家长的参观,并得到了同行及社会的关注和认可,还被以新闻的形式分别发布到了齐鲁网和中心网站。

上一篇:广义网络结构下一篇:锁相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