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自然保护区论文

2024-10-03

卧龙自然保护区论文(通用11篇)

卧龙自然保护区论文 篇1

摘要:介绍了红河州自然保护区的概况, 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提出了相关化解对策。

关键词:红河州自然保护区,管理,矛盾化解,对策

1红河州自然保护区概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 是个边疆州、山区州、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 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 国境线长达848km, 北回归线横贯东西。红河州国土面积3.293 万km2, 山区占总面积的88.5%。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堪称“天然动植物王国”, 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目前, 红河州有6 个自然保护区, 其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 个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42026.60hm2;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61860.00hm2;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43993hm2) ;省级自然保护区2 个 (元阳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16359.1hm2;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17211.9hm2) ;县级自然保护区1 个:个旧蕫棕林面积:160.00hm2。重点保护各类国家I级和II级动植物物种和各类珍贵自然、人文、资源景观。

2当前红河州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2.1 自然保护区存在山林权属争议问题自然保护区面积大, 周边居民点多, 涉及农户多, 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多为贫困户, 主要经济来源:一是靠传统的种植业 (主要是玉米、水稻、草果) ;其次, 是靠村寨中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户人均纯收入仅1000 元/ 月左右, 只能维持在温饱线上。农户必须通过采集保护区里的竹笋、药材、菌类和种植板栗、核桃、鲁沙梨等作为村民重要食品来源, 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另外,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当地民族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 几乎家家户户都使用“火塘”、“老虎灶”, 特别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的村民, 家中“火塘”长期不熄, 薪材消耗量非常大。还有传统居住文化的影响, 建筑用材消耗量较大。为此, 农户要求林地还农地, 与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山林权属争议涉及的少数民族人员多、复杂, 加之, 封建迷信思想严重, 法制意识淡薄, 处事易冲动, 矛盾易激化, 容易导向群体性事件。

2.2保护区与争地社会性矛盾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农户对土地的需求量加大, 开荒种地时有发生, 每年发生矛盾冲突和上访的事例很多。

2.3涉及滥砍滥伐的案件逐年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林地、林权争议较大, 自然保护区内农户种植的人工商品林成林却不能砍伐, 怨气大, 林农自己的资源变现不了资产, 导致矛盾十分尖锐, 强烈要求给予砍伐人工林, 进而盗伐、滥伐自然保护区的林木。

2.4 林权证与林地流转之间问题自然保护区的居民强烈要求把自己种植的人工林给予办理林权证, 便于参与林地流转、贷款等。保护区建立后, 周边社区群众对自然资源的各种利用行为受到严格限制, 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地群众的困难, 影响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2.5 林地界限不明导致的问题自然保护区原来调查的四至界限不准确, 农户的实际面积与证上面积不相符出入大, 经不起农户质疑。

3促进自然保护区矛盾化解的对策

3.1 改变土地属性因自然保护区管辖范围内土地权属多为集体, 建议国家拿出专项资金, 把所涉及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征用变更为国有, 以利于加强自然保护区今后的管理。

3.2 加强土地流转力度由于自然保护区存在农户的部分承包土地, 不利于保护区管理, 随着农户对土地的需求量加大, 导致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力量把保护区内农户承包土地调整出来。

3.3 搬迁村寨以得保护最好对自然保护区周边村寨进行移民搬迁, 以便更好地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区的各种生态资源。

3.4合理砍伐人工商品林由于历史原因, 林农祖辈种植在自然保护区的人工商品林已成林, 建议在自然保护区除核心区外的实验区、缓冲区给予按一定比例的砍伐, 或者间伐人工商品林, 以增加林农的收入。

3.5加强保护区居民教育自然保护区周边群众由于落后的经济和生产生活条件影响, 受教育状况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保护区周边社区仍有70%以上的人未受过初等教育。建议重视和加强自然保护区周边群众的教育状况, 逐步增加财政投入, 建立教育经费长效保障的新机制。

自然,还是自然 篇2

自然派护肤成为最IN潮流!

Q 身边朋友纷纷开始使用自然派护理产品,从FANCL无添加到佰草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自然派护肤潮流的追随者。所以,我很想了解目前市场上有什么新的自然性护肤品牌吗?因为我就是一直喜欢尝新,好希望第一时间就用到最新的护理产品,不仅可以自己抢先试用,还可以及时推荐给好友呢。

成都许琳

A 向你介绍一个新进中国的品牌Simple,它是英国护肤品中第一个百分百不含香精和色素的品牌,多年来,一直得到皮肤科医师的共同推荐。经过欧洲皮肤病理学研究院试验证明,护肤产品中所含的香精、色素是导致皮肤敏感的头号原因。而Simple以其不含香精、色素、酒精、羊毛脂、动物成分及皂基等刺激源的产品理念,成为敏感肌肤人士的首选品牌。同时,Simple采用纯净的天然原料,及富含维生素原B5等有效配方,还能帮助肌肤逐渐恢复自然平衡的状态。此外,Simple也注重关心环境,其产品外包装可以循环使用。这一切都是Simple在全球一直坚持不变的原则。虽然标榜简约的护肤美学,但Simple以纯净的品牌气质、崇尚自然的性格,卓越的产品品质,令它变得一点也不简单。建议喜欢自然的你试试看。

要滋润、也要白

Q 经过一个夏天的强烈日晒,我原本白皙的肤色开始变得暗沉,色斑也隐隐开始出现了。同时,皮肤也变得干干的,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看到干纹。这可如何是好呀?

深圳陈曼

A 给你介绍一个专业品牌产品,来自法国的理肤泉,专门针对亚洲市场推出的全新美白概念的理肤泉美白系列,现在又添了一个新成员——理肤泉美白保湿乳液。它的复合成分作用于色斑和肤色暗沉形成的三个阶段中的每个阶段,三重出击,立体美白。可以提亮和均匀肤色、有效淡化色斑。此外,理肤泉美白保湿乳液含有的有效保湿成分可以迅速提升肌肤含水量,突破了传统美白产品保湿效果不好的缺陷,让肌肤美白的同时水水润润。相信这个产品能够让你的肌肤恢复水润美白。

画个自然底妆!

Q 我知道,要画一个精致的靓妆,一定少不了自然的底妆。那么,首先就应该挑选一款恰当的粉底液啦。可惜,尽管我也尝试过很多粉底,始终没有找到贴合肌肤的妆效自然的产品。不知道《都市丽人》的编辑JJ有什么私房粉底推荐呢?

沈阳袁淼

A 你说得没错,粉底液十分重要。使用这款香奈儿柔光无瑕粉底液,就像在肌肤表面铺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让肌肤呈现完美无瑕质感。妆效浓或淡可依据用量的多少来调整,自然或隆重,随你喜欢。质地柔滑细致的粉底液,只要用手指均匀涂于脸颊,便可轻易缔造半哑光的底妆效果。

张含韵近况

Q 自从看到张含韵在第一届超女比赛上获得季军后,就很喜欢她积极向上、可爱自信的青春形象。可是超女结束后就很少听到她的消息了,很想知道她的近况呢。

长沙王雅

卧龙自然保护区论文 篇3

1998年建立的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主要管理目标而命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并于2004年12月7日被列入《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拉市海湿地保护区的全称是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包括拉市海在内的四个片区组成,这四个片区是:拉市海,文海,吉子水库,文笔水库。

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对维持迁徙候鸟种群的生命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拉市海湿地同时也是周边社区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还承担着处理和降解城镇生活污水和废水的重要功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保持水土,蓄洪防旱,均化长江中下游水量的生态功能极为重要,保护价值尤其突出,其环境的保护与维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最典型区域可持续发展。

拉市海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位于拉市海保护区的村民们在观念与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拉市海农户的生计发展模式经历了冲突-整合-重建的过程并且表现出多样化的途径:可替代能源的使用、生态旅游的发展、传统渔业资源的恢复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要以不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环境实际上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保护好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保护区的多种功能,探索保护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的途径,发挥保护区多种功能效益,并积极鼓励社区参与,增强保护区自给能力的同时帮助农民增收,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在云南各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人及其文化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无疑也是存在的。近年来,由于丽江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冲击,使拉市海湿地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矛盾较为尖锐,人为活动干扰的不断加剧,导致拉市海湿地功能下降。随着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特别是丽江旅游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包括筑坝扩容、无序旅游,以及各类经营活动的不断扩大,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凸现,大大增加了保护和管理的难度,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加剧。如何解决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成为一个最为敏感且最为难点的问题。湿地保护与利用中能否形成协调的利益关系格局,已成为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拉市海自然保护区面临以下问题:

(一)鸟类和鱼类资源受到威胁

随着通海隧道工程和拉市海泄洪闸工程的建设,以及已经实施的第二次大坝加高工程,水域面积将扩大并受到控制。一方面由于扩容后蓄水量的增加,保证了下游丽江市古城的景观用水,以及湖周和下游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缓解了经济发展对水分需求的矛盾;另一方面,扩容带来的变化可能彻底改变目前季节性变化所形成的湖滨大片浅水沼泽的状况,使部分农地淹没,面积减少,尤其是每年雨季农田受淹面积较大,不仅加剧社区农地矛盾,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水位上升,目前水生植被分布格局将发生改变,而影响由此构成的食物链。现有的大片浅水沼泽的消失,将使大量越冬涉禽鸟类失去觅食场所和栖息环境,同时,浅水湖滩环境的改变和水位升高引起的水温下降,可能会使部分鱼类失去产卵场所,虽然可能形成另一些新的浅水环境,但在对新形成的浅水环境适应之前,将影响到鱼类的繁殖,改变由此构成的生物链结构,近而威胁到鸟类多样性和依赖鱼类资源的社区居民的生活。

(二)湿地生态系统面临威胁

湿地观鸟、休闲娱乐逐步受到人们喜爱。随着大量度假村的建设,水鸟被迫迁离;划船游湖等项目的开展,部分游客高声吼叫,惊吓水鸟,给水禽鸟类保护带来影响,目前日益增多的骑马观光体验,不仅直接干扰惊吓浅水区域的鸟类,而且粪便等排泄物污染水质,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缺乏科学管理的无序旅游方式,对湿地湖滨带践踏严重,削弱了湖滨带对泥沙阻滞和降解入湖养分的屏障作用,增加了土壤养分的释放分解,使湿地从营养的“汇”转为“源”,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破坏了湖滨地表植被,使鸟类觅食和栖息环境丧失,对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构成严重威胁。

(三)面源污染加剧

拉市海湿地周边具有大片农田,为增加产量不断施用的化肥和农药,随地表径流流入拉市海水体,从而对拉市海水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游客带来的旅游垃圾,马匹排泄物的污染,尤其是村镇不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拉市海水体,对拉市海水环境构成极大威胁,这些区域湖水水体的总氮、氨氮、总磷以及DO指标较高,水质变劣,溶解氧降低,生化需氧量大大增加。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的话,一旦超过拉市海自身的环境容量,拉市海湿地将由于富营养化污染而丧失其应有的功能。

(四)放牧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每年冬春,周围村社村民仍然将饲养的猪、牛、羊、马赶到拉市海湖边放养,对湖泊水域和滩涂草地造成极大破坏,猪在沼泽地觅食螺、贝类动物,排泄物污染湖水,畜鸟争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构成威胁。

三、自然保护区发展模式研究

拉市海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形成的地质成因复杂,经历地史年代久远,属于老龄化和正在加快陆地化进程的湿地类型,生态十分脆弱。而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旅游开发包括筑坝扩容所产生的对拉市海湿地的影响,正在使拉市海湿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努力,当地老百姓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之路,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替代能源的推广使当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保护区建立以后,与大自然保护协会、美国乐施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2001年开始,大自然保护协会在拉市海替代能源建设共投入60多万元,建设替代能源设施1000余个,其中太阳能300台,沼气池300个,节能灶300个,节能火塘100个,并建设替代能源示范点5个。全乡3000多户群众中,已经建设和使用沼气的农户达2000多户。社区居民大力应用、推广节柴灶和沼气池,减少了对薪柴的需求,减轻了对面山森林资源的依赖,水土流失得到明显遏制。除此之外,全乡通过实施环拉市海绿化美化工程,依法取缔非法禁用渔具、实施拉市海土著鱼增殖放流项目等,努力保护拉市海渔业资源和生态资源,通过在南尧大沙河等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带实施了27个551立方米的拦沙坝及300多米的拦土墙建设,保证了拉市海上游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并通过从外地引进柳树苗及柏树苗,近三年就在拉市海周边种植树木达15万株,进一步做好了对拉市海湿地保护。

(二)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大做强全乡农产业发展,近年来,全乡以特色林果、生态养殖、无公害蔬菜为重点,不断探寻市场预期回报前景好的产业,以提高科技含量、作好科技服务为基点,在追求农产品的绿色、健康方面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拉市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从而带动农民增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最大化。通过几年的努力,拉市的“丽江雪桃”以其果大、味甜、肉质鲜嫩而远近闻名,成为果中上品、馈赠佳品,雪桃产业也已逐步成为拉市乡又一特色优势产业,据统计,目前全乡已有1000余农户从事雪桃种植,全乡雪桃种植面积达3264.1亩,2009年全乡雪桃总收入800余万元,雪桃种植户均收入8000元。

(三)生态旅游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探索和认识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它所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使人们领略大自然的野趣,感受大自然的恩施,真正认识到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和人类发展的基础,从而教育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在拉市海开展生态旅游对周边社区是一个经济拉动,不仅能够解决湿地保护造成的对当地人的利益损失的补偿问题,而且也能够解决湿地破坏后的生态恢复的资金和湿地建设的启动经费问题。

拉市海自然保护区探索出了“企业+协会+合作社+旅游从业人员”的一条符合拉市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整合路子,并得到广大参与旅游群众的广泛认可,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乡共有自发组织旅游马队15个,920多户,1620多人、2080匹马匹、780多艘船参与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旅游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2009年接待游客突破40万人次,参与旅游农户月收入达到2860元左右,旅游经济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实现了拉市海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认识到只有保护好湿地资源才会有经济的发展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从鸟类啄食农作物而抵触对鸟类的保护,到主动栽培农作物吸引鸟类取食,缓解了人鸟矛盾,减轻了保护区保护的压力。

(四)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丽江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市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丽江古城的水资源出现危机。为保证丽江古城的经济社会发展当时的丽江县委、县政府做出决定,在丽江上游——拉市海筑坝蓄水,以保证古城的景观用水。水坝的建立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渔业资源大量减少,而且还导致大量农田被淹。农业的生产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从以前的70%的种植业加30%的渔业,到了现在的30%的种植业加70%的渔业,渔船和渔网的数量比筑坝前增加了3-5倍,这更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到了2003年,拉市海几乎无鱼可打。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海菜花也消失地无影无踪

为了恢复拉市海的渔业资源,促进拉市海地区“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拉市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渔民代表、政府渔业管理单位、NGO等各相关利益群体组成了渔业协会,2004年3月在玉龙县民政局正式注册。旨在通过渔业协会为广大渔民服务,增强社区群众与政府,其他利益集团的沟通力量,并通过可持续的流域管理,来扭转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趋势,恢复拉市海的渔业资源。渔业协会与拉市乡政府合作一起取缔了拉市海中非法网具,并开展了拉市海增殖放流鱼苗活动,当地渔民也开始认识到拉市海保护的重要性,拉市海的渔业资源也进入了恢复的新时期。目前拉市鲫鱼的价格已经到了30-40元/斤,比市场上鱼的价格高出近10倍,恢复渔业资源将是对当地老百姓解决生计问题具有很大帮助。

四、结论和建议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自然保护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这样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体现出自然保护区的职能。实践证明,开展合作管理,公平分享所得利益,才能真正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针对拉市海发展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进一步促进湿地保护

建立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要充分利用拉市海湿地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利用和挖掘拉市海湿地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进一步促进湿地保护。认真制订旅游开发规划,建立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服务体系和湿地公园示范区,确保对湿地环境保护的投入。同时还要重视群众参与湿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强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湿地生态旅游事业和湿地保护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

在保护区内群众仍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造成资源的很大破坏,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资源的保护,也有利于社区群众的经济发展。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发展优势产业,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名特优产品,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生态型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社区群众脱贫致富,创建群众参与式的社区共管发展模式。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保护文化多样性

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篇4

从大熊猫的区域面积分布图,可以了解全世界大熊猫的分布,现在全世界大熊猫总数不超过1000只,而这些为数不多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五大山系。由此表可以看出四川是大熊猫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生活面积越来越小(仅1万4千多平方公里),栖息地成破碎化,使熊猫种群之间不能够相互通婚(繁衍),从而使得大熊猫始终挣扎在濒临灭绝线上。

看看大熊猫分布的沙盘模型,大熊猫的生活区域就一目了然了。大熊猫的分布南—美姑、西—洪坝、东—周至、北—白水江。为了让大熊猫这一物种延续,截止底,全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建立了33个,其中四川有27个,陕西5个,甘肃1个。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全国最大的大熊猫分布区在四川和甘肃交接的岷山地区,这里的自然保护区占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的80%。卧龙自然保护区所处的位置处于邛崃山脉东南缘,是我国最大的几个自然保护区之一。

卧龙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区内最高处四姑娘山海拔高度为6250米,最低处为木江坪海拔1150米。这就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沙盘模型,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沙弯,它是整个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有4条河:正河、西河、中河、皮条河,在这些河流两岸的五一棚、英雄沟等地都分布着大熊猫。因为没有受到人为破坏,西河是全国熊猫体系最好,分布最广的地区。五一棚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野外大熊猫的观察站,中外大熊猫研究者曾在那里为大熊猫研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而英雄沟则是卧龙自然保护区早期的大熊猫饲养场,后来,随着大熊猫科研课题的不断发展,饲养场搬至今天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儿子的自然保护区 篇5

儿子3岁的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各种机械类的玩具,汽车、坦克、枪支、环形铁道、高架桥之类的玩具,都是他的酷爱。我和妻子带他上街,只要让他碰上这类玩具,不给他买上一件,他就会死乞白赖,拖都拖不走。儿子5岁那年,我采访本市一个车模收藏爱好者,妻子让我顺带着也让儿子开一下眼。在收藏者家中,儿子看见了收藏柜中琳琅满目的车模,登时连眼睛都直了。到后来,他竟然忘了我对他的叮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缠着叔叔给他一辆“样子多乖多乖的汽车”,我见了赶忙制止。一时间,儿子要,别人给,我则坚决拒收,三人拉拉扯扯搅做一团,弄得我好不尴尬。

时间渐长,儿子的机械类玩具越积越多,我给他买了个大大的塑料桶做他的“玩具库”。儿子玩得很入迷,只要没有作业,他就会玩得不亦乐乎。对此,我能理解,哪个孩子没有天生的玩性?但让我恼火的是,儿子动辄把一大堆金属玩具拿出来满地摆放、随意组合,家中的客厅、卧室常常被他搞得一片狼籍,无从下脚。而且儿子还是个典型的“人来疯”,只要家中来客人,他就会把“玩具库”提出来,当着客人的面哗啦啦倒一地,然后得意洋洋地进行“现场施工”。对他这种肆意破坏家中环境的行为,我多次向他提出意见,可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谁怕你不成?常常任我说破嗓子,他总是强词夺理,我行我素。

那次,儿子又把玩具摆得满屋子乱七八糟,吃饭时,我让他把玩具整理好,可他看着自己的杰作,磨磨蹭蹭地就是舍不得收拾。我一气之下,走过来抓起他的玩具就往“玩具库”里扔。看着自己的杰作被强行拆除,儿子气得双脚直跳,眼泪也扑簌簌地掉了下来。这以后,他一连几天闷闷不乐,没精打采。看着这情景,我仔细反思,觉得自己确实伤了孩子的心,打击了他在玩耍中的创作积极性和孩童天真的表现欲。

2

这以后,我为儿子在凉台上搭建了一块“自然保护区”,在这里,他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他的“机械化设计和施工”,只要他愿意,“工程”即使是“烂尾楼”也可以无限期地保留。对他有些创意的施工,我和妻子还会及时进行表扬。至此,儿子高兴极了,在玩耍的同时,创作欲也更强烈了。常常,他会对着书画上的某个城市形貌,照葫芦画瓢地摆出他的工程作品;看了二战的片子后,他会想象着摆出机械化战争的宏观场面。几乎所有的玩具都被他拆装过10遍以上,有不少玩具就这样被永远破坏了,儿子管这样的破坏叫做“拆装工程”。有好几次,妻子看到儿子把刚买回来的新玩具拆得七零八落,忍不住进行干涉,儿子不服,和她争辩。我看到战事将起,一边平息战火,一边劝阻妻子的干涉。妻子背着儿子对我说,你要当联合国维和部队,还是要讲点原则嘛!我说,我的原则就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对喜欢的事物多一些探知欲,如果父母让孩子做任何事都必须循规蹈矩,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肯定缺乏创造力。

儿子上初一时,我觉得还应该把他的玩趣和学习相结合。那天,我对儿子说,自然保护区中的机械化工程要上规模,必须有新的配套设施和辅助材料,而且,你损耗的机械设备也应该有补充。我打算把购买这些东西作为奖励,怎么样?他听了一蹦老高:“哇!爸爸说话可算数?”我说:“不算数还当什么爸爸。”这样的措施,使儿子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到后来,他又对钟表拆装、汽车机械构造、兵器基本原理之类的东西特有兴趣,在我的经济援助下订购了许多这方面的书籍、杂志。高三的暑假,他还到本市颇有名气的“西部汽车城”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廉价打工实习。按我的话说:你现在是个学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兴趣爱好和知识积累就是你最好的报酬。

3

2005年9月儿子考入大学,选学的是机械自动化专业。儿子告诉我说,他学习起来非常得心应手,考试也轻松,因为这个专业是他多年的爱好和兴趣所在。他相信,今后在机械自动化专业方面一定会有出色的业绩。儿子自信的表白,让我更深切地悟到,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孩子总会越来越强烈地渴求有一片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空间,为孩子开辟一块成长中的自然保护区,是做家长的一个责任。试想,如果儿子没有浓厚的兴趣做老师,他未必会考上大学并选学这个专业;如果我当年没有以“自然保护区”这样的形式为儿子的兴趣保驾护航,他也未必能有今天这样好的学习状态。

要罗嗦几句的是,“自然保护区”并非培养、引导孩子爱好兴趣的惟一形式,它所提示给做父母的,不是这个方案本身的价值大小,而是说明在引导孩子成长方面要求得成功,每个家庭都该有因“孩”制宜的实施方案。

卧龙自然保护区论文 篇6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自然资源

保护区的建设目的就是对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 但是, 当林区居民的利益受到干扰时, 这就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只有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 先发展还是先保护是亟需协调的问题。

1 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关系分析

政府为改善存在的问题加大了管理力度, 就进一步限制了周围居民的生活活动, 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 居民只能向保护区进行砍伐、狩猎, 进一步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成为影响自然保护区发展的主要阻力, 因此, 两者之间既有统一性, 也有矛盾性。

1.1 统一性

我国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一般都比较偏远, 与外界的联系较少, 经济文化水平都比较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作为一个与外界联系的有效途径, 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 扩大了社区的影响。更多的管理技术以及先进的资源被引进, 改变了社区传统的生活方式, 有效地促进了社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当地社区的支持与帮助。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环境比较了解, 可以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社会结构、气候、土壤, 以及资源种类等各种有效信息, 对保护区的建设规划, 以及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另外, 社区的存在还可以在工资、住房以及交通建设等方面节省一大笔资金, 可以使居民转向资源管理工作, 进一步缓解了对资源保护的压力。

1.2 矛盾性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区强制性的保护, 这种对资源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居民对资源的利用, 使原本就比较落后的社区发展又受到了严重影响。在保护区建立以前, 当地的资源可以为居民提供丰富的生存物质基础, 保护区建立以后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国家限制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但是, 因为社区文化落后、交通不便等造成传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方式。另外, 居民对资源的保护意识不足, 为了生活需求, 就会继续向保护区索取, 从而加剧了社区发展与保护区建设之间的矛盾性。

2 协调自然保护区社区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措施

2.1 完善管理机制

在自然环境保护区的建设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本的建设理念, 在建设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保护区的利益, 更应该注重社区居民的利益, 保证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保护并不是确定资源价值而忽略人的价值, 应该是一个相对协调的发展关系, 因此, 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过程中, 首先对传统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改变传统因为保护动植物与居民对立的情况, 要在具体解决社区居民生活问题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建立资源与社区共管机制。

2.2 建立完善替代途径

要想协调保护区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 关键就是要寻找可以替代的资源途径, 处理好资源与保护区之间的关系, 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确定保护区内环境、人口、社会之间的协调性。社区资源的替代途径, 可以在居民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2个方面来进行解决, 比如, 推行沼气和开展生态旅游等。通过沼气的推广, 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柴薪的使用, 进而减少了伐木量, 使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对于保护区内一切项目的建设, 必须要以优先保护为目的, 因此, 在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布局,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对资源进行适度的利用, 保障居民和保护区利益的均衡发展。

2.3 增加资金投入

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提供明显是不现实的。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的生活, 保护资源环境的保护, 应该开拓更多的资金融汇通道, 例如, 可以通过对开发资源的税收等多个方式来增加资金的来源, 或者是借助国际上的援助以及国内外组织、金融机构、环保社团以及个人等的资金捐助来为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助力, 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3 结语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而社区居民的生存与发展更是社会进步的基本需求,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 在进行环境保护区的建设时, 必须要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两者之间的矛盾进行协调, 是保证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高平, 沮亚利.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特征成因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4)

卧龙自然保护区论文 篇7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改进策略,广东西江烂柯山自然保护区

我国在1956年设立了第一批自然保护区,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果。截止到2007年年底,我国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已经达到2531个,总面积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15%。这些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不仅保护自然资源,同时还发挥了很多的社会功效。但是,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走过的数十年中,自然保护区的质量问题也逐渐突显,比如一些自然保护区出现的淡水生态系统问题以及自然草场退化问题。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来讲,其保护区项目的设立只是建设的一个起点,有效合理地管理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通过对广东西江烂柯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改进方式。

1广东西江烂柯山自然保护区状况介绍

广东西江烂柯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肇庆市市区东部,与西江北岸的鼎湖山隔江相望,该自然保护区的规划面积达到7961.59hm2。烂柯山地理位置处在高腰盆地的东部,为天露山余脉,该地地质地貌为侵蚀剥蚀构造地形。并且该地区河流众多,在烂柯山来看,从高山顶到山脚有数条山谷向外辐射,并且形成比较好的溪流,该地区水文特征主要表现为保护区内河流流量受季节性变化明显,在雨季河流流量急剧增加,水位也会有很大地提高,在雨量比较少的季节则会造成水量的降低;但是由于该地区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地下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对河流有比较好的地下水供应。在对该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之前对相关河流展开了调查,对所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可知在该地区的水质状况能够达到国家Ⅰ类标准。

该地区气候状况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4~10月,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每年3月降水量最低,最低时约为30mm。该地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基本持平,所以该地区的气候呈现出比较湿润的状态,但是冬季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低温,偶尔出现冰冻现象。

通过相关的仪器对该地区不同植被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以及空气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生态环境来讲其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差异很大,其顺序为阔叶林>针叶林>经济林>草地以及居民区等。由于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是保护区空气保护成效的重要体现,并且同时还是生态旅游中游客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2管理现状分析

通过对该自然保护区展开相关的调查与研究,得知该自然保护区具体管理的现状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2.1当地政府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

对于西江烂柯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而言,无论是省级政府还是肇庆市政府,对该项目建设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主要行政措施包括:首先,省政府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的一个方面,并定时进行考核;其次,相关的政府以及管理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管理基金,并且管理基金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再次,各地市普遍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分市长负责制,在管理机构设置、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最后,明确各级政府以及各政府中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分工明确,打破部门界限进行管理与建设。

2.2管理机构相对健全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已经或者开始着手建立专门的管理单位,并对管理单位定位于全民公益性事业单位。相关的建设管理单位也比较重视人才的引进,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人才较多,多数能够达到50%,就广东地区而言,也普遍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2.3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健全

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基本上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为了规范化管理,广东省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些专门的管理规定,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编制、报送以及建设管理均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法规,并且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实施[2]。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来讲,已经开始由之前的早期开发建设项目向生态旅游建设项目进行扩展,基本实现了对于自然环境保护区的全方位管理。

2.4主要的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

对于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是所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工作。经过这么多年的管理,各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均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以及森林蓄积量等。同时在濒危动物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5资源探查以及监测工作做得较好

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而言,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各级自然保护区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资源状况调查,这种自然资源的调查能够对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自然保护区还与科研单位以及高等院校进行合作,积极开展相关的科研调查以及动态管理[3]。

3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机构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均为属地管理的方式,采用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但这种管理方式也存在着一些先天的管理短板,比如无法对地方政府的管理与开发做出合理的制约,一些地区违规对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进行开发;一些管理机构负责人频繁调动,无法满足对自然保护区长期管理的需要;另外普遍存在机构变迁问题,导致机构专业性管理人员的缺乏,并且其具体隶属也不明确。

3.2管理人员编制比较少

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国家相关部门对其管理人员进行过核定,核定工作结束后,人员编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由于保护区大部分位于集体林区,保护区工作多数集中在集体林区,这样也就造成了保护区工作的工作量较大,而人员编制比较少,导致保护区管理工作难度上升,并无法进行相关的科研、宣教工作,难以满足规范化的管理要求[4]。

3.3管理费用问题依然存在

对于保护区的运行来讲,经费政策问题是其中十分关键的问题之一。没有足够的运行经费,保护区的工作也就难以有效展开。对于广东省来讲,不仅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事业经费由省财政开支,省级保护区建设经费也主要由省财政开支,这样导致一些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津贴等无法开支,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积极性。

3.4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不规范

现在,我国大多数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始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并且多数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发阶段,且发展状况良好;尤其是生态旅游开发比较早的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通过对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来看,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一些自然保护区所设定的生态旅游面积较小,无疑会影响保护区的旅游效果;还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污染设施治理不配套的问题。

4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改进策略

4.1加强管理机构建设

在进行自然保护区建设时,在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管理法律的同时,各地政府部门还应该注意结合本地实际状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等方式,加强对各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结构的监督与管理,在保护区管理人员调动时,应在满足自然保护区管理要求的情况下报请上级单位批准,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因为频繁的人员变动对保护区管理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4.2加强经费保障,增加人员编制

建设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更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来调整相关自然保护区人员编制,并在一定程度内进行适当的增加,确保保护区管理能够满足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同时注意结合各地不同状况进行保护区人员的分配,相关政策应该向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倾斜。在给予一定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通过开发保护区的经济价值,为保证自然保护区更好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4.3合理规划与管理功能区

进行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时,应坚持以科学论证为前提,适度划分与调整保护区功能分区。从保护区的功能管理方面来看,应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进行,并注意结合各保护区不同的管理目标以及特点展开。通过合理的规划,对自然保护区实行分区管理,确立核心区以及缓冲区等不同类别的功能区,确保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保护区的多种功能[5]。

4.4加强生态旅游活动管理

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时必须编制相关的生态旅游规划,并在做好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后报批实施。同时还应注意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严格限制在试验区域范围内,保证满足区内游、区外住的要求,不能因为旅游因素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与污染。

5结语

自然保护区建设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生态政策,同时还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阶段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的开展来讲,应该注重加强管理机构建设、经费支持以及合理划分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那玉林.自然保护区管理运行职能评价与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40-18641,18643.

[2]郭玉荣,范丁一,李国忠等.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8):121-125,129.

[3]夏欣,王智,徐网谷等.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1):30-34.

[4]王宏坡,周红,刘同海等.基于改进层次结构的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平台[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1):5334-5338.

卧龙自然保护区论文 篇8

1卧龙自然保护区运用红外相机概况

1.1 卧龙自然保护区概况

卧龙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3 年, 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和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 岷江上游汶川县境内, 东西长52km, 南北宽62km, 最高处6250m, 最低处仅1150m, 相对落差达5000m, 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地理坐标为E102° 52′ ~103° 24′、N30° 45′ ~31° 25′, 总面积200000hm2;据不完全统计:辖区有高等植物217 科, 814 属, 1898 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 种;区内有脊椎动物82 科, 450 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7 种。此外, 卧龙保护区也是我国唯一政事功能合一的自然保护区, 目前保护区管理局和卧龙特别行政区 (辖卧龙、耿达两个民族镇) 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的管理模式。

1.2 红外相机概述

红外相机技术是相机陷阱调查技术 (cameratrapping) 中的一种, 是红外触发相机陷阱技术的简称;红外相机技术是指使用红外感应设备在无人在场操作的情况下, 自动获取野生动物图像数据的技术与方法;这些图像数据可用来分析野生动物的物种组成、分布、种群数量、行为和生境利用等基础信息, 从而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资源利用提供重要参考。红外相机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中的应用始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首先应用于云南高黎贡山和台湾地区; 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的取样技术, 红外相机正广泛应用于我国兽类和地栖性鸟类的监测与研究, 如本底资源调查、动物行为学研究、种群及群落参数估算、猫科动物专项调查等诸多方面;红外相机技术相对于传统监测手段而言, 具有干扰小、准确性高、不间断等诸多优点。

1.3 红外相机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运用概况

卧龙保护区于2005 年左右就开始运用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监测工作;初期由于红外相机价格昂贵、数量少、像素不高、内存不足、性能不稳定等诸多原因, 未能被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直到2012 年以后, 随着红外相机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新技术的大量运用, 才得以广泛推广运用;据不完全统计卧龙保护区各部门目前共有红外相机200 余台, 主要运用在辖区大熊猫、雪豹、金丝猴、羚牛、绿尾虹雉等野生动物的监测之中,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证实了雪豹在卧龙的存在, 并刷新了雪豹分布区东南边缘地带的新纪录。

2红外相机在热水河温泉附近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几点体会

2.1 安装位点的选择

红外相机的位点选择直接决定着监测的成效。一般来说, 位点是按照公里或公顷网格随机布设的, 但在具体网格中应该根据被监测物种的生活习性来选择相机具体安装位点, 如山脊、兽径、水源点等动物出现几率大的地方, 以确保被监测物种最大可能的被有效拍摄到。但在实际运用中, 应该因地制宜, 比如在SC08 项目中, 因热水河温泉附近海拔达3400 多m, 几乎都是灌丛与草甸, 加之该点有羚牛等大型草食动物, 增加了相机位点选择的难度, 最后在14 台相机安装位点的选择上, 有4 个安装于兽径两旁的灌木上, 4 台安装于温泉周边垒砌的石垒中, 6 台安装在天然岩石孔隙中。结果表明:在监测周期中有3 个石垒曾经被羚牛群挤垮, 导致2 台相机显示屏损毁 (发生在羚牛集群舔舐温泉期间) ;固定于兽径灌木上的1 台相机因为羚牛习惯性搽痒引起相机角度的偏移, 造成误拍;固定在天然岩石孔隙中的1 台相机因为周边橐吾等草本植物短时间快速生长, 造成大量的误拍, 另外1 台因为位置偏低期间曾被大雪覆盖;因此, 在相机位点的选择上, 应该根据样地自然生境情况, 尽量寻找安全可靠的点位, 最大程度上避免因植物生长、动物破坏、阳光反射、大雪覆盖等引起的误拍和漏拍, 以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2 相机参数的设置

红外相机作为一个仪器设备, 自身具有很多参数, 如灵敏度、拍摄模式、时间间隔、像素大小、闪光灯、日期、密码设置等等, 任意参数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可靠性。比如灵敏度过高, 常会因周边阳光反射、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勿拍和漏拍;日期设置错误, 可能导致数据无效甚至是分析结果错误等。因此, 实际运用中, 应该根据生境、监测物种、动物习性、监测目的以及相机自身性能等, 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相关参数的设置, 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在SC08 项目中, 相机参数设置具体如下:灵敏度设置为中 (如果是针对特别珍稀物种, 如雪豹, 可以设置为高) 、拍摄模式为拍照+摄像、间隔为2s、摄像时长为15s、闪光灯关闭、设置保护密码、像素为2560×1920、时间格式为月/ 日/ 年 (时/ 分/ 秒) 等, 实践证明此参数设置是适合该区域野生动物监测的。

2.3 电池、储存卡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 应该根据样地气候环境、动物出现频率、种群大小、相机维护周期等综合因素来选择电池的种类、数量以及储存卡 (内存大小) 。在SC08 项目中, 根据热水河温泉附近野生动物种类多、集群、长期大量出现, 加之该地区海拔高、温度低、湿度大, 可到达性差 (距离远、没有道路) 、2 个月进行1 次维护等实际情况, 综合平衡后选择了锂电池 (3 组6 只) 、16G数据卡的搭配方案, 经过近一年时间反馈的信息来看, 是比较适合的。

2.4 相机的安全

红外相机在野外常会发生丢失、损毁等安全问题, 严重影响到了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以往经验, 相机安全主要发生在这几方面:首当其冲的是丢失——常会因药农、猎人、放牧、穿越等人员偷盗引起, 危害特别大;动物损毁——扭角羚、黑熊、金丝猴等动物会通过踩踏、击打、等方式攻击红外相机, 造成显示屏、线路等破损;自然因素引起原件受损——如因防水性能不高、气温太低、湿度太大, 造成相关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等;除此之外还可能因大雪覆盖、泥石流掩埋、滚石撞击等造成损毁。相机的安全是野生动物监测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 因此在项目实施中, 通过设置相机保护密码、做些适当伪装、挑选隐蔽位点、做好相机固定以及加大对潜在偷盗人员 (主要是有可能到达这个区域并发现相机的人员, 如放牧人员, 提前与其进行了沟通) 宣传警戒等方式来维护相机的安全, 目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2.5 相关记录表格的填写

红外相机记录表格有比较规范的格式, 其中主要包含相机坐标、方位、编号、安装时间、天气、小地名、生境、动物痕迹等等, 所有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 直接关系到后期数据的分析提炼, 务必详细填写。根据SC08项目的经验, 设计了相机安装信息记录表、相机维护记录表、工作日志表、样线调查记录表以及社区调查表等5 个表格, 尽可能全面的收集相关信息, 同时所有表格都必须在现场逐一、清晰填写, 确保其真实可靠, 否则在后期很难有效利用。

2.6 数据的保存与分析

野生动物监测的目的就在于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以便对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行为、消长变化、种群结构等进行有效评价, 为制定更加科学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因此所有监测数据务必妥善的保存。总的来说, 纸质数据要求填写规范、详细, 注意防潮、防霉, 及时进行整理、归档;电子数据 (图片、视频) 务必进行备份保存, 每个项目的数据最好单独储存 (优盘或者硬盘) , 免得病毒交叉感染, 导致无法恢复。监测要达到最终成效, 数据的分析提炼就至关重要, 而这恰恰是弱项, 因此除了自身可以对一些常用数据, 如物种种类、出现频率、活动节律进行分析提炼外, 建议加大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 利用模型或专业软件进行深入的分析, 如个体识别、行为研究、种群及群落参数估算等, 以期发挥监测数据效用的最大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红外相机的各项性能必将不断得以提高, 届时红外相机监测必将成为自然保护区的常规监测手段, 在运用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工作中, 要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特别是从位点的选择、参数设置、相机安全、表格填写、数据保存分析等方面不断优化完善, 充分发挥红外相机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优势,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毅, 崔宁, 李中原等.红外触发相机在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应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 (电子版) 2011, 1 (2) :56-58.

[2]王玉玢, 王军, 徐婵娟.野生动物调查中红外触发相机安装注意事项[J].陕西林业科技, 2013 (2) :36-37.

[3]肖治术, 李欣海, 姜广顺.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多样性, 2014, 22 (6) :683-684.

[4]张履冰, 崔绍朋, 黄元骏等.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问题与限制[J].生物多样性, 2014, 22 (6) :696-703.

《中国自然保护区·石阡宣言》 篇9

2015年11月21至2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贵州省林业厅联合发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林业大学MBA教育中心、北京金台艺术馆共同支持的“美丽中国生态科考”探秘佛顶山大型跨界生态公益活动圆满落幕。“美丽中国生态科考”第一站选择了坚持绿色发展的石阡,探秘生态保护完好的佛顶山,目的正是通过跨界整合,聚集全社会力量,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并积极探索自然保护区在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名片、助推生态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商业生态、人文生态等多位一体的大生态系统和谐共建,从而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今天,我们,“美丽中国生态科考”首站探秘佛顶山科考队成员聚集在贵州石阡,在美丽的佛顶山脚下,我们深切地认识到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提高人类福祉至关重要,我们将致力于通过跨界科考活动,推动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我们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智能性,以及生态系统自然恢复效益远大于人工恢复效益,因此,我们愿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保护区推行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并强调以自然恢复为主。

2.我们知道,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需要付出漫长的时间、巨大的代价才有可能恢复,因此,我们将致力于在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推行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努力避免城市建设与扩张给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城市真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居所。

3.我们认识到,保护生态与消除贫困不应是一对矛盾,我们将致力于通过整合跨界资源,帮助保护地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促进当地人就地就业,消除贫困,走向富裕,减轻农村空心化带来的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回报那些曾经为自然保护付出发展代价的地区人民。

自然映象翘首自然的气息 篇10

走近“自然映象”,就像走进了一个热带雨林的奇妙天地,丰富的色彩,玲珑的造型,像是来自异域的朋友用最热情丰富的语言向你呈现出了他们不一样的世界。

是的,似乎这个国度里面有的只是那暖暖的热流与幻化的姿态,每一个侧面都是唯美与浪漫的共存体你从那一件件精美的饰品身边走过,聆听着它们最细腻的诉说,时而热带丛林般神秘惊奇时而高山流水般旷远不禁地,你渐渐的停驻脚步,透过那串串惹人疼爱的珠帘向更深的地方望过去,你会透过那悠然的灯光发现最能触动你心灵的那件“宝贝”,于是乎它将你与自然的距离变得近了一些,从此你爱上了它 爱上了自然,也不由得爱上了承载了自然魅力的“自然映象”。

“自然映象”是上海时实业倾力打造的一个软装专业品牌地基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秘,清新脱俗的优雅,通过新颖而独特的材质,精巧且富有艺术的做工彰显材质本身天然质感的同时,在实际视觉和气氛渲染中,让使用者充分体会到她简约、实用以及一种自然流露的鲜活灵气和睿智禅意。

你离自然有多远,你离生活就有多远。“自然映象”所追求的自然是一种抽象化的美学提升,抽取了自然界中现代和古典元素的一种奢华体现,让人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感觉,道出现代人心中想要却无法具体描述的审美感受。“自然映象”的产品均系进口,她不光有马来西亚的丛林气息,也有北欧大陆的山川胸怀,专为事业有成又热爱生命崇尚自由 感悟自然和眼光独到者,满足其软装所需。

TIPS如何挑选软装饰品

首先在选择软装饰叫一定要与家庭装修 装饰的主色调相统一。举例来说,如果家装偏向于现代,那么在选择装饰品的时候,就不要受太多复古风格影响;如果田园风格的家居中放置了冷酷的金属制品,显然不协调也不美观。

另外,从颜色上来看,装修的主色调也影响着软装饰品色彩的选择。比如,不少新业主偏向于彰显厚重性的复古红木地板,但是,如果配以色彩太艳、花色太轻的布艺,便显得不太明朗。

感受自然情怀 感悟自然教育 篇11

儿童多通道的审美感知,使得他们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密。然而,户外的各种“危险”、课余的各种培训、居家的各种电子产品,阻隔了孩子与自然的联系,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宅”,也使我们忧心忡忡。

五年的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我们经历了由浅表及内里的探索,从茫然到领悟的进步。我们和孩子一起感受自然,一同分享快乐。

自然万象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感觉刺激,他们猫咪般的花脸,灿若云霞,让人心生暖意; 他们拔出泥泞的鞋袜,面目全非,让人忍俊不禁。多样的自然体验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的情感在探索中不断感受自然的灵与美。

孩子们不时闪现的爱心,也让我们常有收获的喜悦。记得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王锴文和爸爸搬凳子撤场,需穿过一片草坪,负重的小锴文不走直线,而选择了绕道而行。爸爸问起,他答曰:不想踩到小草。那声音不高却令人心动。我们曾带领一群孩子去户外观察蝌蚪,肖何锦烨等几个小朋友看着软嘟嘟、黑乎乎、扭动着小尾巴的蝌蚪,心里打鼓不敢触碰。在其他小朋友的带动及家长的鼓励下,他们试着伸出小手,接住了老师捧着的蝌蚪。当蝌蚪在他们的小掌心游动的时候,肖何锦烨异常激动,兴奋的大喊: “它好可爱! 软软的,弄得我手心好痒的。我可以摸它吗?”由此,他就跟蝌蚪玩开了。有小朋友不小心将蝌蚪弄到了地上,马上就听到其他小朋友着急的声音: “快点把它放到水里去,不然它会死的! ”“它好小的,我们要保护它! ”立马,周围的小朋友都过来帮忙捡,小朋友们唯恐伤到又小又软的蝌蚪,极其认真,不敢用力,小心翼翼,那场面让人感动。饲养蝌蚪期间,孩子们每天到教室放下书包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蝌蚪,跟蝌蚪说话。中午,他们会留些自己的午饭去喂蝌蚪,那模样稚气却很是可爱。蝌蚪变成青蛙后开始往外爬,不时就会有小青蛙爬了出来。胡杨小朋友很为青蛙担忧,便对青蛙说: “你别往外爬,掉下来会摔死啊。我们会把你送回家的,你就等等噢! ”

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这些年,我们教师的自然情愫也在不自觉的变化。很多年了,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观察天空; 看见有人往车外扔水瓶、纸屑会觉得分外刺眼,会很生气,会制止身边人的这种行为; 家有幼儿的老师会在自己的私家车内放置小垃圾桶; 我们也会像孩子一样在自然中忘我……不仅如此,老师们还会敏锐地捕捉教育主题、随机进行自然教育活动。在一次小朋友下午茶时间,邓老师的班上飞进了一只小蜜蜂,孩子们很害怕。邓老师首先安抚孩子: 蜜蜂不会轻易叮人的。然后与孩子们一起“送”它回去,一起讨论蜜蜂为什么会叮人? 蜜蜂叮人之后会怎样? ……寻味而来的不速之客不仅没有让孩子慌乱,还意外收获了有关蜜蜂的知识。他们兴趣盎然地了解和学习,对蜜蜂也没那么害怕了。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调速系统下一篇:环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