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价值论文

2024-10-01

学科价值论文(精选12篇)

学科价值论文 篇1

中学社会课程的学习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有的知识与技能是学习的基础,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是关键,学生认识的提高、价值观的形成是归宿。案例是中学社会课程学习的主要载体,学生借助案例,运用比较、判断、推理等方法分析、解决案例中展现的相关问题,取得一种有别于单科的、多视角的思维方式,从而获得未来成长、学习和发展的良好动机和意愿,促进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案例的学习最能体现中学社会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

一、使用案例凸显社会学科育人价值的意义

近几年,中学社会课程研究者们一直围绕“案例在中学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价值”这一主题展开研究与实践,对中学社会这门新的综合课程的育人价值形成了基本共识。

第一,中学社会课程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案例为载体,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整合,提高学生多学科、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特殊的视角,并运用其独特的“认知进程(路径)”去研究现实世界。中学社会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以现实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究、解决为主要对象,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有时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必然增加,这就要求学生既要认同不同学科对所涉及的主题、观点以及问题理解的独特视角,也要认识到这些主题、论点以及问题有时是超越单一学科界限的。同时,教师应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诸多方法展开探究,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个体社会化。

第二,中学社会课程丰富的学习内容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中学社会课程是多样化的,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以一年级至十一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分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围绕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初中学段内容)、人类文明进程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高中学段内容)的基本问题构建学习内容。中学社会课程采用案例的形式,以真实的社会现象、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探究的资源。这种形式的课程学习,必然是一种真实的“情感教育”,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为广泛且相互联系的主题,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复杂性,思考蕴藏在真实事件中的各种利弊关系,进行批判性思维活动,识别相对立的观点,尊重多数人的主张,发展理性的主张和看法,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潜在的关于人的伦理、思想道德、社会政治方面的意识,作出负责任的阐释、主张,获得有关社会性命题的价值判断,反映学生对公众利益的关心程度和社会价值观,敏锐地感受到文化的异同,承担起社会责任。

第三,中学社会课程独特的案例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中学社会课程采用专题方式,以案例的方式选择、再现学生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的社会现实生活,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进而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中学社会课程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更为具体地关注了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体现了中学社会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即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形成学习品质,这无疑与当今社会学习变革的特点和趋势相契合。

首先,以案例为背景展开学习、讨论,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分析、讨论、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拓宽视野,获得新知识。当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尝试将新信息、经验、感受纳入已有的认知、审美和情感的结构中时,他们自己就建构了知识。

其次,中学社会课程强调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关注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综合分析社会现象,尝试作出正确且负责任的阐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中学社会课程学习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既追求相关领域知识的整合,更追求方法的整合,其中既有陈述性的知识,还有程序性的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建构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从具体社会现象出发,运用独特的“认知进程”来展开学习,建构知识,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终身学习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如获得组织、解释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到的新知识与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批判性地、创造性地思考和处理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能综合根据各类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理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或作出决策等。同时,学生在具体的案例分析过程,即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在这一学科学习中特有的经历、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因此,对每名学生来说,学习专题学习为载体的中学社会课程,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应用知识、掌握方法,学会多角度地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环境、应对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实现个体社会化。

二、实现中学社会学科育人价值的方法

中学社会课程作为一门新的基础型综合学科,实施本身就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这门课程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较为充分的关注,学校课程设置不规范,教师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中学社会课程育人价值的有效实现缺乏必要的后盾支撑。为更好地实现中学社会课程的育人价值,现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课程建设与发展环境

为促进中学社会课程的发展,需要从课程开设、实施等方面给予政策上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迫切需要出台课程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性政策,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学校课程设置的监管力度,研究建立中学社会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机制与平台,如制订相应的工作量考核标准,建立专门的职称评定标准等激励机制,让教师在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强的动力与较大的空间;建议各区县设立中学社会课程中心组,让优秀教师发挥所长,带动区县社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议学校让部分教师相对稳定在社会学科教学岗位上,不随意流动。

(二)进一步加强市、区、校三级学科教研

从市级层面来说,明确学科发展指导思想,制订学科发展总体规划与学科育人总体目标,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进一步加强市、区社会学科中心组建设,形成一支骨干团队;充分利用市级网络教研平台开展主题教研,在更广的范围内为教师创造培训进修机会,并使教研与学习即时化、常态化;积极开设市级研究展示课,为教师发展搭建成长与展示的舞台,也为教师研讨提供平台;积极推动区际联动教研,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从各区县层面来说,区县需要从多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工作,提高教研效率。

1. 开展多种途径、方式的区级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针对中学社会课程教师流动性大的特点,以及教师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区县可以采用讲座形式,针对课程重要理论、学科相关知识等内容,组织教师开展学习,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优化教师的课程理念和相应的学科知识,通过案例分析与研讨、听课评课等形式加强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另外,区县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反思、总结,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操作的教学设计个案及课件,以便为基础薄弱学校的教师以及职初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宝贵的教学资源。

2. 聚焦课堂,加强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堂教学是落实中学社会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途径,区级层面要注重教学常规的研究和实施,注重常态课的调研。同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借助集体的智慧才能有效解决,因此,要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组织针对教材的教学研讨活动,定期开展校际间的听课研讨活动,做到优势互补。通过课例研究,引导教师关注常态课,努力提炼和总结课堂教学新模式,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科优秀骨干教师

区县层面,应建立区县学科中心组,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为这支队伍中的青年教师搭建舞台,创造机会,使他们快速成长。

学校层面,应保证社会课的课时,并为社会课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通过参与校际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三)进一步促进教师自身学习,探索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教师是实现社会学科育人价值的实践者,只有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进策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学科育人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打造魅力课堂。具体到每一节课中,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开展案例解读研讨,重视提炼案例的核心思想和方法,明确对案例分析的方向性把握;加强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研究,重预设更要关注生成,培养教学机智,提高课堂教学应变能力;加强课堂教学引导,关注学生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科价值论文 篇2

生物学科在中学教学中起起落落。人们关注的问题一直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人口及环境问 题要重视,生物学必须考,否则不被重视,等等。而忽视了生物学科作为中学的一门课程,如何实现其教育价 值:只有当社会、学习者体会到中学生物学科开设的价值,其发展才会持久。

考试(中考、高考)能提高社会、学生对生物学科的重视,但实质上那只是对其“分数”的重视。有了考 试,未必一定能让社会、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师也未必能真正实现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事实上,生物学科的高考说取消即取消,从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即使在属高考科目的年月中,生物学科也并 没有凸现其重要的或不可替代的学科教育价值。

因此,要真正让生物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让社会、学生真正重视中学生物学教学, 我们必须切实重视中学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这样无论考与不考、怎么考,中学生物教学一定会有稳步可 持续的发展。

一、生物学科的教育价值

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牵涉到各种价值取向。目前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已经开始对学校课程产生 了较大的影响,教育者若要在价值日渐多元的社会形势下担负起课程价值整合和实现的使命,必须成为理性的 行动者。生物学科教育价值可从学科教育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社会需要、个体需要)和客体(生物学科教育价 值属性)来分析。

就生物学科来说,社会需要体现在中学生物学科设置和生物学科教学总体要求上。目前的生物学科教学大 纲中,生物学科教育的社会需要尚未充分体现,主要原因是其能力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等太过原则、笼 统,而知识目标过分强调系统、严密。从中学生物教学具体情况而言,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人与自然的 开放系统中,从生物科学自身发展、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角度,提出 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物学科教育的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目标。而生物学科教育的个体需要来自于个体 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对生物学科教材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只有当中学生物学科的教育 诱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习得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这种内在需求才是 持久的,才能激发出无尽的学习力量。

生物学科教育本身亦具备其特有的价值属性。除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外,它在唯物 观点、辩证统一观点培养,用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研究自然的思想方法的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 面,有独到的价值属性。此外,由于生物科学与人及自然界的紧密联系,生物学科教育在STS教育,以及科学教 育, 尤其是科学价值观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属性。

二、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

作为中学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能左右生物学科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的设置及教学总体要求,但我们可 以通过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整合,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育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学科教育的改革实践, 在充分实现生物学科教育价值上有所作为。

(一)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

让生物课的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一本生物教材的信 息量是有限的,且很多信息是滞后的,其知识相对也是基础的。教材不经教师精心处理,教法、教学模式不经 教师精心设计,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 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亦将缺 乏生命力。

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精心设计好教学媒体的应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尤其 是电视、录像、影碟、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除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交 互性外,更明显的.是它可以让学生获得书面教材无法出现的声像信息。它可恰当地呈现大到生态系统,小到生 物分子结构的图像,也可以把复杂的或微观的生理活动、生命现象简洁地、直观地表现出来。总之,教育媒体 ,特别是现代教育媒体可以让课堂更活起来,更有生命力,更富想象力。

2.让书面教材无法承载的或是变化、发展了的有关生物科学知识,以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自然、社会知识 、材料经过精心筛选后再进入课堂。如细胞学说的创立史、哈维和血液循环理论、 克里克和沃森与DNA双螺旋 结构、达尔文和进化论、卡尔文和光合作用、关注海洋、克隆羊、DNA重组技术、保护臭氧层、无磷洗衣粉推广 、控制“白色污染”、 赤潮成因及防治等等。

3.以各种生物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到大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实验,从爱护一 草一木,饲养小动物到参与生物科技活动,使其体验到生物科学知识、技能之于人、自然、社会的价值。

(二)培养生物学科基本观点

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 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每项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逐步明确、认同、确立这些基本观点。

1.唯物的观点。一切生命和生命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生命起源的物质性――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 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演变而成的。生命的物质性――C、H、O、N、S、P等元素 组成了核酸、蛋白质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构成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命现象的物质性 ――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等一切生命现象、生理过程均可给以物质基础上的 解释。

2.辩证统一的观点。自然界、生命、生命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 统一性――生物有明显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但一切生命均由非生物界中的普通元素组成,且与非生物界 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和生物体自身结构的统一性――这些自身结构各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但同 时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这是生命科学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如叶绿 体、线粒体的结构分别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统一,脊椎动物前肢的结构与其各自特有的功能相统一,鱼的 形态结构适于水中生活,家鸽的形态结构适于飞翔生活,等等。生命活动的辩证统一――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生长与衰老等,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矛盾、对立中,生命及生命活动才有 了其完美的、和谐的统一。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 着生存斗争,而生存着的生物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环境,正是这种既斗争又统一的各种复杂关系,构成了生 态系统,建立了动态平衡。

3.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组成生物的物质、生物体本身、生物界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 生物的组成物质是动态变化的――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使生物体每时每刻进行着新旧更换。细胞和生物个体是动 态、变化的――他们都有一个发生、成长、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细胞和生物个体的结构与生理、生物 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是动态、变化、发展的。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是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思维 。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独特性与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逻辑性 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结合这些特征及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 法。

1.充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民主。课堂教学民主是师生共创的,符合“主 导主体”思想,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平等、互助、参与、进步的“精神民主”。它可以创设出一种民 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胆地思考、质疑和创新。根据课堂教 学民主化思想,生物学科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其两大主要形式,即直接式和间接式教学,开展课 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师的直接指导可以在前,起开路带头作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学习作用,也可以 在后,发挥点拨、解惑答疑作用;教师也可以应用不明示的、非命令式、非结论式、不作详细指导的间接指导 ;教师可以讲,可以不讲,可以多讲,也可以少讲。这样,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主动思考、质疑:这 个生物学概念是否准确、完整,有无例外?这个生物学实验的设计是否科学、有什么干扰因素?该观察结果、 生命活动或生理现象如何从本质上作出规律性的解释?等等。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抽引出许多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具有普遍 性意义的有:发散思维法、集中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侧向思维法、治弱思维法、统摄思维法、组合思维法、 辩证思维法等。生物教学中,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途径很多,其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分析、归纳、综 合、推断等过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我们可以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侧向 思维等,可以在解决教材的重、难点问题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可 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治弱思维、集中思维、侧向思维等,可以在学习生命现 象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概念内涵进一步丰富及外延进一步拓宽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统摄思维 、集中思维、辩证思维等。

3.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创造思 维的培养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须十分重视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教学和实践 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有关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平行 实验、反向实验及有关生物科技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去有意、有效、有发现地观察,如何规范、科学、有创 造性地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学会完整科学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发展创造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四)培养科学的价值观

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生物学科教育在学校科学教育中,尤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 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教育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它强调征服自然,强 调把他人自然化、物化、对象化。这些偏面的观念和行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人对自然的一味“征 服、改造、利用”,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出彼此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自私 自利,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由此导致了某些社会问题。因此,完整的科学教育,在强调对科学知 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的同时,更应重视科学精神(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等)和科学价 值观的培养。

科学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科学价值的基本看法,即解决科学有什么用、怎么用的问题。生物学科教育中, 可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人类逐步正确地了解自然、了解自己、了解生命,改善人 类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乃至献身生物科学事业的决 心和精神动力。

2.在达成认知、技能目标的同时,重视情感目标的达成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更富于爱心,关心他人 ,热爱生命,关爱自然,乐于为社会服务。

3.重视生物学科教育社会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关于价值观的社会争执、科学的伦理道 德等问题,如人口控制、安乐死、精子库、克隆羊等问题,“打虎英雄、伐木劳模”的评价问题,从而引发讨 论和价值判断。

学科价值论文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学科价值;学生学力;《江城子·记梦》;教学增长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0-0035-02

【作者简介】黄厚江,江苏省苏州中学(江苏苏州,215007)校长助理,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先就课说课,谈点想法。

宗老师的这节课,初赛对其评价存在不同的看法。有教师认为,除了开始的吟唱,就是简单的用词推敲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个句子的揣摩,显得单薄,而且对今天是不是要用吟唱来读古典诗词也有不同的认识。尽管我也指出了宗老师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但总体上对这节课我还是肯定的。我认为,这节课尤为可取的是宗老师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教学适当的内容。

适合的方法才是好方法。那么,什么才是适合的方法呢?

首先要适合具体的内容。这节课,教学的是古诗词,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简称《江城子·记梦》)。宗老师说:“有道是‘词为倚声,词这一文学体裁,原本就是用来配乐演唱的。所以我选择了一首纯音乐的曲子,可以配合《江城子·记梦》进行演唱,希望借助音乐营造的意境,帮助学生进入词境之中。”可见宗老师采用吟唱的方法是理性的选择,是从文本的体类出发的。苏轼的这首词,是为悼念亡妻王弗而填的一首情深意切的哀婉之作。王弗是苏轼的原配,夫妻恩爱,琴瑟相谐,互为知音。婚后十年,王弗卒于汴京,归葬眉山。十年之后,苏轼在密州为官,夜梦亡妻,写下了这令人断肠的文字。可见,宗老师用吟唱的方法教学这首词是切合具体文本特点的。如果换一种文体,如果换一首词,如果换一种吟唱的方法和曲调,或许就很值得讨论了。

用什么方法教学,不仅要适合具体的内容,还要适合教师自己。某些方法对这个教师来说,是个好方法,换一个教师未必就是好方法。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照搬名师或者成功课堂的教学方法,其效果未必理想,原因就在这里。比如吟唱,我就没有办法运用。而从课堂操作看,宗老师就运用得不错,能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作品的情感,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进入词境之中”,而且能够让学生很快一起吟唱,真的很了不起。

教学方法的选择最根本的是要适合学生。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任何好的方法都是拙劣的方法。再具体到这节课,宗老师运用吟唱的方法品读这首词,也要看对学生理解作品是不是有帮助,是不是有必要,学生能不能做得到。从我的课堂观察看,学生能够做到,而且确实能够借助吟唱去理解作者的情感。

古人说:“运用其妙,存乎一心。”这“妙”和“一心”大概就是指针对具体的对象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教师的教学,尤其是执教公开课,挖空心思去寻找新方法。十多年前,我就说过,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没有什么新方法,只有没有用好的老方法。宗老师的这节课,也告诉我们:新方法常常就是老方法,用好的老方法就是新方法。

不少教师认为宗老师的这节课的特点和亮点就是运用了吟唱的方法。这种说法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我们想一想,吟唱是一种新方法吗?不是,而是一种老方法。可惜我们对这样的老方法重视不够。再进一步说,如果这节课,就只有吟唱,能有现在的效果吗?教学古诗文,只要吟唱就好吗?肯定不能,也肯定不是。毫无疑问,没有后面对四个句子的推敲,没有揣度苏轼的心情,加入合理的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对“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个场面的诠释,没有着眼“构篇”的一系列活动,这节课绝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宗老师在初赛时就缺少最后一个板块,我评课时明确指出这是明显的不足。而这样的用词比较、意境想象、思路分析实在也不是什么新方法,都是我们欣赏古典诗词最常用的方法。所以说,刻意求新,不如把老方法用好,用得恰到好处。把老方法用出新意,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最后我要说的是,简单的方法往往才是最有用的方法。

有很多方法,似乎效果也不错,但声光电色,高科技还要加上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要求太高。即使效果真的不错,我们也不主张。一是教学成本太高,脱离日常教学的实际,更重要的是非语文的东西太多,挤压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本质上说,语文就是语言的活动,阅读和鉴赏,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去解读作品、欣赏作品。求新求异,也应该在追求语言的活动方式和效果上多动脑筋。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简单就是美。我也常说:真理都是朴素的,好课都是简单的。大道至简,能用简单的方法,把语文教好,恐怕才是语文的大道。

再联系这次活动的主题谈一点认识。

这次活动的主题为“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我觉得这个主题确定得非常好。有了主题,就使活动有了一个上位的理性追求,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展示和交流;也让教师们的课堂有了一个品质追求的切入口,甚至可以说是引导教师去理性思考课堂、研究课堂,而不是凭着感觉在研究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这个主题的确定,抓住了学科教学两个最根本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开设一门课程呢?一是学科本身的价值。各个学科的学科价值的合成,是我们达成学校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理论上说,只有各个学科学科价值的充分实现,才可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我们教育方针所需要的人。另一方面,我们开设各个课程又是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的。所谓学力,是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学科的学科价值和对学生学力的发展应该是一致的。简单地说,这个主题的两个指标,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了同一个问题:学科价值,就是学生学科学力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语文学科的学科价值呢?广义的语文几乎包括了一切知识领域。“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是大家都熟知的名言。我国古代的“语文”是文史哲不分的,甚至天文地理国家之策也是包含在其中的。即使相对狭义地讨论语文的学科价值,也是可以分为不同层面的。我想,我们还是不妨借助于课程标准来讨论这个问题。

先说第一个基本层面的学科价值。借用一个很多人都在使用的概念,叫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对这个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很显然,“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而“综合性、实践性”就是开展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高中课程标准还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学科的学科价值除了“语言文字运用”这样的核心价值,还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也就是它的三个“基础”价值。这也就是第二个基本层面的学科价值。

要对“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解释并不容易。简单说,语文的学科价值除了培养学生的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生活情趣、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素养;换一个说法,语文学科除了它的核心价值,还具有认知价值、德育价值、美育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而这些和学生的语文学力又是紧密关联、密不可分的。我经常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大家熟悉的一首诗,我问大家:如果傍晚登上鹳雀楼,向西会看到什么?向东会看到什么?如果根据文本,答案肯定是向西看到太阳依着山落下去,向东看到黄河流入了大海。事实上,登上鹳雀楼,向西看不到山,向东看不到海。所以,写诗作文,胸襟第一。单靠听说读写能力,是写不出《登鹳雀楼》的,也是读不懂《登鹳雀楼》的。胸襟是什么?就是语文素养,或者叫综合素养。所以说好的语文课,应该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还要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们不妨再从这个角度看一看宗老师的这节课。很显然,这节课对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的体现是比较到位的。教者着力培养的是学生阅读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课堂主要进行的是语言文字的品读活动。通过比较、推敲关键词语,感受平易精准的遣词功力,通过对关键语句进行形象诠释,理解作品的情感,抓住题目理清作品的思路,都是古典诗词阅读和欣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教者对第二层次学科价值的追求,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识也是比较明确的,比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现场,试着揣度苏轼的心情,加入合理的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诠释词中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含蓄真诚的古典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个活动“吟唱”的教学价值就不只是为学生阅读欣赏营造幽美凄凉的整体氛围,而是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古典意境。这些都是着眼于审美情趣、审美素养和浪漫气质的培养,甚至可以说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学科教学作为。

当然,从活动主题的角度看这节课,我们又不能不感到一些遗憾。这节课的教学无论从目标的追求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显得单薄和单调,总让人感到和高考的考试说明以及高考试卷上的题目走得太近。说真的,这还是有点委屈苏老夫子的才气和一番真情的。

音乐教育价值应以学科价值为先 篇4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科价值,方法

前言

一谈到音乐教育, 如何进行音乐教育, 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审美教育, 然后开始列举有关音乐教育的诸多特点, 如“音乐教育最基本的属性是审美性”, “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 在社会和全面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等等。实际上, 音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宽泛, 最不容忽视的是它的学科价值。

一、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 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 陶冶我们的情操, 是一种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的教育。但我们在寻找让别人信服的理由时, 却忽略了一个首先要讲明的问题, 即我们音乐教育首先教什么的问题。简单说来, 我们音乐教育是教授人们一种方法, 一种符合音乐规律的方法, 一种能使人在音乐这个特殊环境中感受喜怒哀乐的方法。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 从音乐的起源来看。无论是《吕氏春秋》里关于原始居民们操牛尾歌唱天地万物 (即“娱天”) 的形式, 还是孔子的礼乐治国思想以及诸子百家对音乐“娱人”的不同看法, 都是一种利用音乐来表达各种感情和达到各种效果的方法。无论这种目的是音乐性的, 还是非音乐性的, 他们都是在了解音乐的规律之后才实施的。虽然这种原始的音乐表达方式过于直白, 不是那么含蓄和深刻, 但它却是一种雏形, 一种交流的方式。我们应该容许这种直白, 这至少证明了音乐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方式在远古时代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先于许多我们今天居于“基础”地位的学科。

第二, 学校音乐教学违背教育规律

目前, 有许多学校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审美教育特点, 在教学内容、要求及教育形式等方面, 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倾向。如现行的学校音乐教学大纲及据此编写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 无论在内容、体例上, 还是在要求上, 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影响比较深。内容与要求追求全面、系统, 高难度, 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各类音乐知识在体例安排上往往成条块分割状态, 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音乐。同时, 封闭、单一、死板, 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严重相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 轻学生参与重教师讲授;轻表现与鉴赏重知识技能;轻愉悦过程重教学的结果。这种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教学模式, 不利于普通音乐学科的自身价值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 从学科的共性和不同学科的认知模式来看, 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艺术学科, 都是在各自不同的领域, 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介绍一种了解和认识本学科的途径, 一种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认识规律, 一个只能应用于本学科的思维方式, 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我们的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天才, 不是精英教育, 我们面对的是广大受教育者, 我们仅仅是向大家介绍一种了解音乐的方法, 而这种方法属于音乐的独特认知模式, 不可能用其它任何认知模式替代的认知模式。我们进行音乐教育就是向人们介绍一种认知方法, 一种用音响和音符这种特殊的材料来开启音乐美的方法。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曾谈到:“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 在这里我要说: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认知方法的正确选择来决定的。

第四, 从音乐美学方面看。音乐是具有内容和形式的, 其形式就我们通常所说的旋律, 曲式, 和声等。而内容就是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 在这里我们要运用绝对表现主义观点来说明。绝对表现主义观点认为, “意义和价值是内在的, 它们是艺术性自身的作用, 也是他们得以组织起来的由来”, “你必须深入到使作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那些创作素当中”。可见, 我们要理解音乐里的丰富内涵, 就必须深入到音响中去, 不理解音乐要素的特征和规律, 我们就不可能理解那跳动的音符到底意味着什么。音乐是音响的艺术, 有其自身的规律,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告诉人们音乐的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体验音乐的规律和方法, 就像对音乐脱盲的认识一样。“音乐体验直接来自组织得有表现力的音响, 听音乐——对音乐进行感知结构——它来自他或她想象的有表现力的音响”, “音乐上的实际脱盲, 可以定义为运用标记编码解码技能的能力达到了足够高的水准”。可见, 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普及, 让大家了解音乐, 不仅是向人们介绍其它学科也可以达到的概念学习, 关键是要介绍音响的特点和音乐体验的技巧, 从而让这种技巧真正具有实实在在的音乐特色。

二、音乐教育学科价值的哲学意义

让人们认同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 我们要建立自己的音乐教育哲学, 于是我们发现了音乐的审美功能, 找到了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 找到了音乐在培养“四有”新人中的作用。但我们对审美这个哲学分支的解释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和能力去理解和接受的, 也不是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能对“审美”一词理解到一定深度的。因此, 我认为, 音乐教育向人们介绍、认识并最终掌握音乐认识的规律和方法, 就是对“审美”这个哲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诠释。

客观地说, 各个学科或者领域间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因为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 都有其在本学科里所呈现的某种独特的形式, 就像在化学这个学科里所遵循的微粒法则决不可以运用到语言学里, 通过绘画的视觉刺激也鲜有对人听觉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通过生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人的大脑不但可以分为抽象推理和空间想象两大半球, 而且在这当中又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区域, 并且有其特定的生物反射区。每个学科的划分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有其经济和政治的深层原因。因此, 我们不能说这个学科优于那个学科, 对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说, 每一个学科都是不可或缺的。音乐学科教育是一个媒介, 一个连接人和具有独特魅力的音乐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应当为此搭建更好的平台, 让音乐教育的学科地位更加牢固。

三、结语

音乐教育学是教育科学领域内正在兴起和形成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音乐教育全过程的学科, 是揭示音乐教育规律的各音乐教育分支学科的总称。其学科价值在于对音乐学科本质、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 从而挖掘潜在的规律, 为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对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及其哲学意义进行了阐述, 以期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5.

[2]贾镘, 杨洪冰.中西方人文主义的音乐理念与当代音乐教育[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3]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2.

学科价值论文 篇5

“学科的形而上学”是指已经形成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系统知识体系的形而上学。由西方哲学史分析,西方哲学是以形而上学为主线展开的,西方哲学经历了形成——完善——分化——怀疑——辩护——合并——批判等阶段,具体历程为:1.形式的建立的古希腊哲学阶段;2.形式的完善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客体不分时期);3.形式的自然科学产生使哲学和科学分割并把哲学称为形而上学以区分哲学和科学的唯理论(笛卡尔)和实证论(培根)的(主客体分离)的近代哲学;4.对形而上学何以为可能的对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怀疑的休默哲学;5.肯定形而上学的科学性,并证明了实践理性和道德理性是形式之所以产生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排除了由形式而出发的纯粹理性对本体认识的可能性,认为本体是不可知的)而开古典哲学先河的康德哲学;6.把存在的形式和原因统一于绝对精神的形式是在辩证发展的因而把科学重新统一到形而上学之中的、由于这种统一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困难——形式的证明的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的不可知性——从而反映出的形式化的认识论西方哲学的必然困境而最终解体的黑格尔哲学;7.从此后开始的由于形而上学对形式的本体论证明的无力和自然科学对形式的发现的进步的完全主体性的反形而上学的现代哲学阶段。可以说,西方哲学的发展是在对存在的不断的形式化的过程中行进的,随着对存在的形式化的自然科学的兴起,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就显得无力,拒斥形而上学是形式化而科学化的哲学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说,不是拒斥“包容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哲学”,而是“拒斥把哲学和科学作了分割后的”没有科学的形而上学即怀疑的形而上学。

将形而上学作为学科构建,始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在该形而上学著作中,亚氏首次确立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作为存在的存在,对形而上学下了定义,即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亚里士多德把对存在的形式中发生的内容的研究称为物理学,把对存在的形式自身的研究称为第一原理或第一哲学(物理学之后)。同时,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提出了其原因理论——“四因说”: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四种,即形式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动力因。形式因指事物内在的或本质的结构形式;目的因指事物变化发展所追求的内在目的;质料因指构成事物的材料;动力因指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

三、形而上学的学术价值

首先,形而上学为我们带来了普遍化的学术方法。形而上学以存在论为核心,存在论通过“本质之问”(“先验之问”)达到“最普遍者”,因此,形而上学首先是本质之学和普遍之学。形而上学的发展与超越途径是与所谓“普遍化”的方法联系在一起的。根据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所作的区分,“普遍化”有两种方式,即“总体化”和“形式化”。所谓“总体化”也就是“概括”,就是传统哲学和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概念定义方法,是“按照种类的普遍化”。“形式化”是具体化,是对本质的剥离与超越。形而上学要对存在和原因进行终极关怀,必须进行概括,从而追求总体化,而要达到总体化,探究事物的本质,就要对事物的实存即存在形式进行去魅(表现为实证的方法),就要对形而上与形而下进行区分。因此,形而上学也为形式化之学。在对世界的存在有可能以实证的方法进行认识时,实证的内容和实证的形式的区别导致(知识)对存在的形式化,把存在的形式化,使亚里士多德对哲学作了相应的形式的区分,产生了形而上学的哲学形式,即把存在形式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传统。此外,建立在以形式(程序)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西方法治文明,也与形而上学把存在形式化息息相关。

其次,形而上学的另一大学术贡献是超越即批判的精神。形而上学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即存在的内容与“存在的存在”的分离,最终带来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分化,于是在这“对成范畴”之间产生裂缝,彼此相互发展、批判与证明,塑造了欧洲——西方文化的“硬核”:由存在学和神学这两门形而上学的根本学问来表现的“形式性”和“超越性”。存在学和神学是形而上学的两个追问路向和超越方式。存在学通过“本质之问”达到“最普遍者”,神学通过“实存之问”达到“至高者”。两者都是一种“超越”,途径有所不同。笼统地讲来,存在学的途径是理性,而神学的途径则是信仰。通常把西方文化传统了解为“两希文化”,着眼点正在于理性与信仰这两个基本组成。

近代以降,随着黑格尔等哲学大师搭建的思维形式和存在形式的同一性的本体论思想的破灭,西方哲学中的形式化进一步分解。当哲学的形式化对存在形式的解构与科学的形式思维的哲学统一性所决定时,哲学的形式化与科学形式无法分离,出现了所谓的作为哲学的形而上学的终结。然而,当科学本身的形而上学本质逐渐暴露出来,形而上学的哲学复兴将是一种历史的和理性的必然——形而上学的超越正在酝酿之中。因为,“人可以像猪一样生活,而且通常我们的确也像猪一样生活着,但人之为人,是因为人有仰望星空的欲望。”(禾田语)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91.

[2]禾田哲学讲座.形而上学问题..

[3]鞠曦.作为哲学的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的哲学.www.confuchina.com/xuezhe%20wenji/ju%20xi.htm.

主题整合,优化英语学科价值 篇6

【关键词】整合资源;文化内涵;丰实体验;学科价值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9-0030-02

【作者简介】钱晶晶,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苏如皋,226500),一级教师,如皋市英语学科带头人。

英国学者麦克·扬在《未来的课程》中指出:我们应该“从基于事实的课程,走向基于实践的课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更是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通过丰实的、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将再生性的、发展性的内容与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以增强学生的语用体验和情感体验,实现小学英语学科价值的最优化。

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是图文并茂、版块功能鲜明、文化内容丰富,教材增设了“Fun time”“Cartoon time”“Project”等版块,以此突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增设了“Culture time”,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基于这些有利条件,我们可以从主题阅读开始,整合生活英语、主题英语、实践英语,最终将英语打造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课程。

一、整合教材资源,提升阅读能力

在新课标的“目标总体描述”和“分级标准”中,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也是体现小学英语人文性的重要方面。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上采取了中西方文化并肩而行且相互比较、融合的方式,从而有效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要求。如:在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中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四个传统节日;而在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中着重介绍了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则介绍了西方的圣诞节。而西方其他的节日,如Halloween,Easter,Thanksgiving Day等则被安排在了Culture time这一版块中。于是笔者尝试以各个节日为主题,选择图文并茂、诙谐生动、迎合学生需求的课外阅读材料,并将其与教材进行整合,如“Festival food around the world”“Christmas Eve”等,由于原材料词汇量较大,笔者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改编。改编后的阅读材料,更接近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此外,笔者还在学校的英语社团中,辅导学生以节日为主题排练童话剧、英语演讲,同时利用英语节等平台,把节目搬上舞台。在整合阅读的滋养下,学生的阅读量不断扩充,阅读能力逐步提升。

二、整合文化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新课标强调要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外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了解、理解外国文化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其文化意识。对英语文本的理解必须立足于对其进行文化视角的分析、理解及潜心挖掘的基础上。在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6&7的Culture time版块中,教材对中西方著名景观进行了简单介绍,如下:

表1 中西方著名景观

在教学这两个版块时,笔者请学生自己搜寻相关地理知识,然后让学生试着用英语进行简单介绍,针对他们的介绍,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融合,并基于学情补充了适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如年代、特征以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等。主题整合是多元的,并指向成长的多重体验。笔者还引导学生收集家乡古迹、中国名胜、世界景观的英文资料并向同学进行介绍。学生们在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过程中,交流合作、碰撞思维,不仅了解了文化知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整合丰富体验,增强课程意识

新课标指出:语言是知识、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英语课程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较旧教材而言,在这方面,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如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5 Signs,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便是一组很好的环保主题。笔者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以“了解如皋,热爱家乡”为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从体验所处城市的卫生状况着手,带领学生检查水质,再延伸到交通规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感悟,了解交通安全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笔者润物无声地将品质教育、社会意识、公德培养融入到了文本教学及课内外有序、有梯度的文化交际活动中,不仅增强了课程意识,更丰富了学生的生命历程。在这样的整合过程中,我带领着学生构建了节日课程、环保课程、景观课程等。

四、聚焦文本语篇,演绎多样精彩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而主题整合不只是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表面的增减,而是在对教材进行反思调整和二度构建的过程中,将再生性的、发展性的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因此,笔者在充分了解学情,对现有教材进行反思调整,同时适量增加拓展阅读之后,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学生感兴趣的“口袋书”。

每个篇章的左边一半是原有的文本内容以及后来加入的开放性设计,右边是基于学情设计的拓展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课上学好、课后完成这本故事书,从而逐步地去理解语篇、建构语篇,最终能丰富语篇,这种图文并茂的“口袋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放性的设计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科价值论文 篇7

第一,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不等于学科的德育价值。

德育的要求无疑是育人的重要构成,但不是全部。育人价值指向学生个体精神发展的全部:包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层级,思维方式与思维品质,符号理解、互换与整合、综合运用的能力;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对事物认识的穿透力和时空贯通感;对他人的善解、合作与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对自然世界的感受、理解、理性相处与和谐共生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对人生中各种美之感受与欣赏,乃至创造愉悦与美的能力;最终归结到对自我个性与人格、发展理想与信心、策划与在现实中践行的生命自觉意识与能力。

也就是说,学科育人价值的意蕴远远超越于“德育”的范畴。如此丰富的内涵几乎在每一门学科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或者说,每门学科都具有形成某方面精神世界发展的特殊资源和可能。没有一个学科可以被视作无足轻重,所以需要每一位学科教师深度开发,形成对本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认识与实践能力。

第二,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不只局限于学科内容的深度研发,还包括围绕着学科教学进行的实践过程。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生活,内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学科内容育人价值的深度开发,一方面是使已经固化的书本知识重新活化起来。它不只是指用形象化的手段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与知识发现者、知识发现过程联系起来;使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已有的认识与经验关联起来,并让他们产生知识之树的生长、发展感;把知识的内在结构、在人类生活中的存在形式揭示出来。另一方面是研究自己教学所面对的具体而非抽象的学生,了解他们共有的基础、差异类型,研究他们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兴趣与困难等等。只有对这两方面进行关联的思考,方有可能创造出具有育人价值的、关注学生整体与差异的、对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具有适切挑战的教学设计方案。

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师生教学生活本身,还有学科内容开发所不能涵盖或代替的育人价值。课堂教学是一个围绕学科、师生多元相互作用的过程。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在课堂上体验学习与交往。教师目光扫过的范围,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在教室里的行走路线、对话姿态等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此外,课堂上或课外不同类型的延伸作业、练习等,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读懂学生的延续,是延时反馈式的教学。每一个作业,都是学生心灵向教师的敞开;教师的每一个反馈,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

上述这一切,都是学校教学生活中可能产生或实际存在的育人价值。教育的意义,不只是在未来,它就在当下创造生命成长的丰富的学校活动中。※

学科价值论文 篇8

育德意识、育德能力内涵极为丰富。哪些德育内容应融合到学科之中,通过哪些途径、运用哪些方法来展现,从而使学生能切实体验,感同身受,而不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这是我们努力探讨和研究的一个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坚持立德树人,就必须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观不仅用来衡量物的价值,更要用来衡量人生的价值。人们对人、事、物的价值判断,就是价值观。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进行怎样的价值取向的选择,决定了他们人生的内涵,决定了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才。基于这样的认识,上海市语文德育实训基地梳理了三年来学员在这方面的学习所得,与课程改革中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紧密结合,确立了结业式中的学员论坛的主题——价值取向的思辨与判断,采取教学片断形式,把智性培育和德性涵泳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享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润泽。

论坛展示一

小学组:道德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主持人(钱玉华,闸北区实验小学):今天我们小学组论坛的主题是“道德价值的判断与选择”。所谓“道德价值”,简单地说,就是个人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上的意义。人的一辈子都在价值选择当中,但是小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作为语文教师如何立足课堂、如何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呢?今天我们将结合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谈谈我们的思考。

《中彩那天》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课文。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二战前一名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无意中抽中了一辆奔驰牌汽车,但是中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

我们几位老师都教过这篇课文,你们以前的教学设计是怎样的呢?

陈芸(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以前我都是分为4个板块进行。其中“研读课文,释疑解惑”这一部分,我主要围绕“道德难题”展开,设计四个问题:(1)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2)父亲面对“道德难题”时的表现怎样?读读课文,找找句子。(3)父亲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4)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因为线索清晰、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每次上完‘课,我感觉都不错。尤其是当我问学生,你觉得父亲这样做是不是值得时,学生们总是一致认为父亲的做法是对的,还从文章中找出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母亲的那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然而通过基地的学习,我不由得开始反思这样的设计,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看似学生都已经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可学生嘴里说出的“诚信”是否就意味着心中真正理解并感悟到了“诚信”呢?实际上,初读课文时学生就已经能知道文章的主旨是“诚信”,因为课文中关于主旨的表达是显性的,开头和结尾都有相应的语句。就这篇课文的教学来说,学生对“诚信”的感知是喊口号、贴标签式的,并未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缪永利(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我完全同意陈老师的想法,虽然我采用的教学方式跟陈老师不同,但存在的问题是一样的。在教学时,我是抓课文的最后一小节进行,“成年以后,回顾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才明白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我让学生理解这句话中的“富有”指什么?结果,学生们整齐划一的答案是“精神上的富有”,因为父亲将车还给了库伯,他诚信,他有骨气。

文中父亲在“还”与“不还”的问题上,遇到了“道德难题”,他的选择很“难”。但我们的教学一点也“不难”,学生的感悟也“不难”。对孩子来说,根本不存在“道德两难”,只有唯一答案。

主持人:确实如此,正如于漪老师曾经说过的:“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是入耳,更要入心。学生如果没有从心里真正地思考过、辨别过、争论过,那得出的结论只能是空洞的口号。”是啊,告别口号,撕下标签,就要走进学生内心。基于这样的反思,我们小学组对《中彩那天》这篇课文进行了再设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思考与实践的结果。

陈政(徐汇区建襄小学):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尝试改进以往的教学设计。在理解了父亲所面对的道德难题之后,我又提出这样的问题:“父亲想过要留下这辆中奖的奔驰轿车吗?再来读读课文,我们先来看看父亲有多少‘留车’的理由。”请学生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阅读文本,找到了许多留车的理由。有的学生说:“父亲是可以将车留下来的,因为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生活拮据,全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拮据’的意思是缺少钱,境况窘迫。父亲只是一名修理厂的技工,全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才能维持生计。从‘维持’一词也可以看出家里生活过得不好,是勉强维持生活。而下文又说,‘库伯是有钱人’,可见,这辆车对于库伯家是无所谓的,但对于我们家非常重要。”有的学生说:“文中写到‘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父亲是‘做梦也想得到’那辆汽车啊!”还有的学生说:“更重要的是,‘过后,两人把此事都忘了’,说明父亲把车留下,库伯先生是不会知道的。就算知道了,父亲完全可以说是自己那张彩票中奖了。

我们可以发现,此时学生已经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从语言文字中感悟到父亲有很多理由可以将这辆奔驰车据为己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继续引导学生去体会父亲抉择之“难”。让学生再去读读课文,看看对父亲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到了他的为难?学生在认真阅读之后,从父亲的“神情严肃”、对我的“咆哮”和彩票上那“淡淡的K字”等具体的语言中,感受到父亲在“留”与“不留”之间选择之难,体会到父亲“不留”这一行为的可贵。

父亲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面对“两难”,他有过犹豫,但是他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收获的是内心的坦然。我想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诚信会有更深的理解。

金羿(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是的,我们首先就引领学生,走进情境,去梳理父亲“留车”和“还车”的理由,直面“留”还是“不留”的两难选择。学生很快就在字里行间找到了“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通过理解,他们发现原来父亲有那么多把车子留下来的理由。尤其是“过后,两人把此事都忘了”说明父亲把车留下,库伯先生是不会知道的,这才是关键。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讲究“君子修身,贵在慎独”,讲究“不欺暗室”,在人家不知道的情况下,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这是最难得的,父亲做到了。“留”或“不留”是两种态度,但态度后面是对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经过比较、判别,学生才会真正有所感悟,原来父亲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多么不容易。

陈政: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会碰到许多类似这样“两难”的情况,让学生知道父亲是怎样选择的,远比只知道诚信的概念要有意义得多。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话,真正的文明是无人知晓时的自觉,我想道德也是如此,真正的道德应该是一种无人时的自觉,这便是“慎独”。

主持人:“穷与富”是现象,“留与不留”是行为,行为和现象之间生成的东西恰是道德选择。学生立足文本语言,把“留车”的理由讲透讲足,为“不留”蓄势,这样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刘新春(上海市同济黄渡小学):我是这样思考的:父亲梦寐以求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在极大的物质诱惑面前父亲动摇过,这是人性真实的一面。但要学生体会到父亲最终做出还车的决定,就必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角色转移,置身父亲的生活圈,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在语言实践中,体会父亲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命成长历程,感知父亲慎思于内、笃行于外的品性。

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练习: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把这辆车留下,会是怎样的结果,用上我们学过的关联词,描述一下父亲的心理活动。我给学生提供的是“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等关联词。

一个学生说:“如果我把这辆车留下,老婆就会看不起我,因为她说过,做人要有骨气。”另一个学生说:“因为我留下了别人中彩的车,所以老板知道后,会炒了我的鱿鱼。”第三个学生说:“如果我把这辆车留下,库伯知道了,就不会再和我做朋友了。”还有一个学生说:“虽然库伯不知道,可是我的良心知道。我开着这样的车会整天心神不宁,弄不好还会出车祸。”

库伯、老板、母亲在文中作者一笔带过。但这些人恰恰影响着父亲的生活、父亲的为人。车留下后,给父亲带来了这么多的负面影响。学生在语言实践里,把准了文脉中父亲的人脉,给父亲开出一剂“诚信为人”的良方。通过假设、因果、转折等关联词的灵活运用,学生体会到,父亲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亲人,迷失自我。

主持人:感谢几位老师的介绍,从中我发现原来的设计都是直奔结果而去的,现在我们似乎更注重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这样一个案例,让我们了解了如何走入文本,抓住关键信息来感受“两难”;如何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加深学生体验,形成自我判断。

三年的基地学习悄然流逝,我们在导师们的关心、指引下,听了很多,读了很多,学了很多,思了很多,真是收获满满。对于语文学科育人,我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首先是立足学生,回归真实。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独立做出道德判断,而不是顺从于大人的意志。小学教师都知道,小学生会迎合、会揣测、会附和老师的答案。这些答案有时未必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因此学生真实的情感状态是进行道德价值判断的基点与起点。

其次是立足学科,追溯本原。我们上的是语文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与选择,这个过程,运用的方法都要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儿”。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讲到,“人一开始的价值取向很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那就让我们通过语文教学为孩子储蓄童年精神,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论坛展示二

初中组:情感价值的辨析与澄清

主持人(梁颖,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今天我们初中组论坛的主题是“情感价值的辨析与澄清”。我们给大家展示的是《羚羊木雕》一文的课堂教学片断,其中教师一角由我担任,学生由我们陈美、贾锋、周蔚、应志宏、杨岚、刘芸和陈红梅七位学员担任。

[背景交代]

我有一只羚羊木雕,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送给我的,我把它送给了我最好的朋友——万芳。爸爸妈妈发现后,逼着我要回了它,我非常难过。尽管万芳还愿意和我做朋友,但我觉得对不起她。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我有什么错吗?

[课堂演示]

师:同学们,本文写了一只怎样的木雕?

生1:一只黑色硬木的羚羊木雕。

师:好,有补充吗?

生2: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

生3:是非常贵重的木雕。

师:仔细看课文,几次提到“贵重”?

生3:第11、13、24、34段中都有提到。

师:为何文中多次提到木雕的“贵重”?我把“贵重”改成“平常”如何?

生4:不好。如果是平常的东西,随便送人就不会引起我与父母的冲突。

师:说得好,因为我把“贵重”之物送人,自然会产生矛盾。那到底该不该送木雕,想请大家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讨论分析这件事。

[价值辩论]

师:大家觉得该不该送出木雕?请辩论前决定自己的立场,代表孩子一方的举绿牌,代表父母一方的举红牌,并要从文中寻找论辩依据。好,辩论开始。

父母:小孩间互赠礼物当然可以,但要看送什么,羚羊木雕这么珍贵,送朋友不合适。

我:可送的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有什么不可以?

我:我们已经长大,做事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已经送给我的东西,我自己不能做主吗?难道什么事都要和你们商量吗?

父母:如果父母什么事都不过问,那你们做错了事怎么办?

我:你们已经送我,我的东西我做主,万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值得送。你们这样逼着我把礼物要回来,让我出尔反尔,不仅伤了万芳的心,更伤了我的心。

父母:事情没那么简单,做事草率后患无穷。父母送你,并没有让你转送啊,东西可以送人,可父母的爱怎么能转送?你不是伤了父母的心吗?

我:万芳为我作出那么大牺牲,友情无价,我送的不仅是礼物,更是友情。你们重财轻义,是精神虐杀。

父母:我们送的不只是木雕,还有对孩子的爱,这么有意义的礼物随意送人,难道不是对我们的精神虐杀吗?

[澄清式问答]

问题一:关于亲情——该不该要回木雕?

师:大家据理力争,情理结合,各有各的道理。听出来了,我与父母冲突的焦点是:该不该送出礼物,该不该要回礼物。请问,父母逼着孩子要回礼物,对不对?

生1:父母过分,不该逼着孩子要回礼物,应尊重孩子。

生2:父母的做法是对的,贵重的东西,不与父母商量一下,自作主张地轻易送人不好。

生3:父母不对,尤其是妈妈,步步紧逼,根本不允许孩子多作解释。

师: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我”,你觉得妈妈的行为中哪个细节最让你反感?

生3:第4段“妈妈的眼光紧紧地盯着我”。这个“盯”,让我觉得她的眼光像射来的箭,充满着怀疑,咄咄逼人。

师:说得好。还有吗?

生4:第9段,虽然妈妈只是把手搭在我肩上,可是却让我更加紧张。

师:《在那颗星子下》一文中,林老师把手搭在“我”肩上,表现出的是师生的亲近、理解,现在同样的动作,却代表着妈妈的威慑。

师:爸爸似乎要明理许多?

生4:爸爸更强势。

师:他不是先静静点燃一支烟,并没有像妈妈那样咄咄逼人呀?

生4:他的动作非但没让人平静,反而更觉得有压迫感,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感觉。

师:你很会形容。

生5:父母有道理,木雕从非洲带来,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生6:父母不对,他们只看到贵重,没想到情谊,为一个有价的木雕,让我伤害最好的朋友。

问题二:关于友情——该不该得到木雕?

师:我们讨论了木雕该不该送出,该不该要回,那万芳该不该接受这个木雕呢?

生1:不该。这么贵重的物品,是人家父母千里迢迢从非洲带回来的,不能轻易接受。

生2:我认为可以。文中写到万芳替我受罚,为我着想,多么仗义!为朋友都可以两肋插刀,何况送一只木雕啊!

师:“仗义”的解释是“讲义气”,从文中哪件事可以体现出来?

生2:换裤事件。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吗?

生2:上周一体育课,我划破了新的运动裤,不敢回家,怕被父母责骂,万芳和我交换运动裤,回家还被妈妈罚站一小时,至今那条裤子还穿在她身上。

师:你的语言表述清晰干脆。

师:你们喜欢万芳吗?

生3:喜欢,她仗义并且通情达理。

生4:是啊,虽然还了木雕,她也很受伤,但依然主动追出来,送我小刀,让我惭愧得无地自容。换作我,一定绝交。

师:最好的朋友反悔,当然痛苦,第34段中,“万芳看了我一眼”,这一眼包含了什么?

生5:疑惑、不解、气愤、难过……

师:说得真好,平时多关心身边同学,用心感受友情,才会加倍收获友情啊。

[价值初步形成]

师:故事中的伤害已然造成,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尴尬,甚至伤害呢?

生1:多与父母沟通,千万别自作主张,毕竟我们是未成年人。

师:沟通越好,矛盾越少。

生2:父母不能逼孩子去做某一件事,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文中父母不硬逼“我”,让“我”说清原委,肯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师:比如?

生3:送其他东西给万芳。

师:那妈妈塞给“我”一盒糖,我为何要推开?

生3:“我”推开,是因为觉得妈妈看重的是钱,轻视的是友情,这让我很生气,很伤心。

生4:如果爸爸妈妈说清送我的不仅是物品,更是一份爱,“我”肯定不会那么生气。

师:原来一样的做法,会因为沟通是否顺利,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啊!

生5:对呀,如果父母在送我木雕时,能说清楚它有多珍贵,我肯定会非常高兴,这么珍贵的礼物送我,证明他们有多爱我啊!我怎么可能不好好珍藏,怎么会轻易送人呢?

生6:在生活中,父母也应学会对孩子表达爱。

师:忽然想到,什么样的父母可能更容易通过沟通而不是权威来解决矛盾?

生6: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情感的父母。

师:说得真好,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告诉孩子父母多爱她,却被不懂得沟通的父母错过了,还导致这么大的矛盾。

生7:所以,父母和孩子应该彼此尊重,应该及时表达爱。

师:这样生活会少一份遗憾、多一些和睦。日常的琐事有时真的对错难断,怎样才能作出不让人后悔,甚至会让人引以为荣的选择?老师的秘诀是:(1)清楚你最珍视什么;(2)想想别人的立场和理由;(3)一定要有自我,但一定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师:如果面对友情、亲情,每一个选择都能理智地换位思考,那你的成长会更顺利,与大家的相处会更融洽。

点评:陈叶(基地学员,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梅陇实验学校)

学生学习《羚羊木雕》一课,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价值观产生冲突。文中的“我”因为看重友情,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但这一举动在父母看来是冲动、草率的,是欠考虑的。最后,父母强行要求“我”把礼物索要回来,因此造成“我”内心极大的伤害。友情和亲情之间如何去平衡,价值如何判定,不仅是文中的“我”,也是许多中学生都会遇到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方法紧扣语文教学进行合理引导。

方法有许多,在刚才的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的是价值澄清教学法。价值澄清是西方各国运用最广、影响最大的价值观教育方法之一。它的运用是以两个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为前提:其一,当代青少年处于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各种价值观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展;其二,在当代社会中,似乎没有一套绝对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从这两个假设出发,研究者们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学习评价分析和批评性思考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体系。

针对《羚羊木雕》中的价值观冲突,教师的教学设计分为三步。第一步辩论,第二步讨论,第三步辨析。这个过程,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弃文本于不顾,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各抒己见。比如讨论部分,抓住文章32段中“万芳看了我一眼”,学生在品味“一眼”背后的万般滋味,以此体会“我”对友情的感受;还有关注文中“我”推开妈妈塞过来一盒糖的细节,抓住“推开”一词,既让学生看到“我”维护友情的坚持,但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这一行为的不妥当,妈妈固然态度强硬,“我”其实也非常固执,不愿接受家长其他通融的做法。文中这些精彩的描写,不一一举例。于漪老师说,对语言要善于敲打下去,并使之溅出火花。这溅出的火花,不仅是对于言语形式的关注,也是对情感价值的关注。

深入分析下去,教师在言语形式分析的过程中把价值澄清教学法的关键步骤纯熟地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一步辩论是价值选择。无论支持文中哪一方,实际上就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第二步讨论是价值澄清。讨论的两个问题明确有力,第一个问题“该不该要回木雕”指向父母的行为价值,第二个问题“该不该得到木雕”虽然是探讨万芳的决定,但实际是指向文中“我”的行为价值。学生在澄清过程中发现,父母行为的不妥之处是不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对“我”不够尊重;“我”的不妥之处在于和父母缺少正确的沟通,对长辈也不够尊重。第三步辨析其实就是价值初步形成。理越辩越明,价值越澄越清,在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中,学生形成了自我判断:父母和孩子应该彼此尊重,但是孩子的态度行为更重要,毕竟羚羊木雕是你送出去的,你要对此行为负责。学生在教学的最后终于明白,生活中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不能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能多考虑家长的感受,许多事处理起来会更容易、效果也更好。

此外,运用价值澄清教学时,需要注意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既然是价值澄清,那么对各种价值观点都要做一个优先性与合理性的批判反省,以促进学生价值的解放和重建。第二个原则就是教师并非价值的中立者,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在教学最后达成的价值判断应该就是教师事先已经预设、期待已久的。以上这两点,教师都处理得相当巧妙,先让学生自由辩论与讨论,而后顺势利导,提出价值判断,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达成。

最后,有必要说一句,我们截取的教学片段,包括现在的点评,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活动主题的原因,把价值澄清这一块有所放大,而把对语文的言语形式的关注似乎有些弱化,其实并非如此。如果置于一堂完整的语文课,语文还是语文,言语形式的关注依旧重要,语文味依旧不能丢。这里,我们只是希望通过学科的教学、文本的分析,在恰当的时候,采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成长、生活提供坚实的后盾与幸福的保障,这才是语文学科德育所努力追求的。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论坛展示三

高中组:语言价值本真的发现与回归

主持人(顾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是:“语言价值本真的发现与回归”。“发现”的意思是把原本存在的东西给找出来,而原本存在的东西因为受到某些因素的屏蔽,或者是它本身埋藏得太深,以至于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而“回归”则是在发现之后让它回归到我们的身边,回归到我们的课堂中去,更要回归到学生的心灵中去。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德育有一种误解,以为德育是外加给语文的。其实,德育是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一种重要功能。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实现,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教学中。

今天我们讲“语言价值本真”,简而言之就是指“语言的表情达意”。“表”和“达”是语言的“形”,也即外在表现形态,通过感官就能感受到。“情”和“意”是语言的“魂”,是内在的东西,需要用心灵去体会。“形”与“魂”一旦得到融合,语言的生命力就能给人以深深的感染与启迪,语言的价值也因此能得到彰显。所以说,语文学科德育需要“发现”并“回归”语言价值本真——语言的表情达意。

李群华(上海市第八中学):通过三年的学习、研究与实践,我们明白了,语文学科德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体味语言的表情达意,进而帮助他们提升语文素养,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发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因只关注考试点教学而忽略了语言的表情达意本身,或者说考试点的教学遮蔽了语言的表情达意本身;二是把语文育德功能当成外加给语文的功能而脱离语言的表情达意本身,空讲思想道德。

比如教学《边城》(节选),先前的教学要么把小说全部带进课堂,讲翠翠的爱情故事,爱情故事似乎更能一下子吸引住青春萌动的少男少女,却不怎么关注语文课本的节选内容;要么从小说考点的角度来讲爷爷与翠翠的形象及性格特征。后来我明白了,应该贴着课本节选内容的语言文字本身来讲,就是如于漪老师说的将语言点像敲钉子一样敲到学生的心坎里。所以,这次再讲这篇课文时,我就特别注意推敲节选部分的语言文字。选文最后那个“唱”字跃入我的眼帘,最后两句是这样的:

翠翠问:“后来怎么样?”

祖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唱”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唱情歌则是少男少女抒发、追求爱情的重要方式。边城人有唱歌的风气。翠翠的父亲是边城的第一号歌手,母亲也是唱歌能手。唱歌是边城人日常交流、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两个年轻人在自然而然的对歌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恋情。

所有这些,都是那样“自然而然”。这正是小说所讴歌的自然、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这个“唱出了你”的“唱”字可谓形神兼备,从“唱”字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天真烂漫、情真意浓地用歌声表达爱情,还透露出讲故事的爷爷对这种清纯感情的默许,以及对他们爱情的结晶——翠翠的无限怜爱。因此,爷爷说这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个“最”字的分量非比寻常。

董鹏(上海市洋泾中学):《边城》中还有很多类似这种表现自然人性之美的地方。比如描写翠翠:“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这里的描写太唯美了!尤其是“小兽物”这个比方,生动传神,让人过目不忘。读到此处,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活蹦乱跳,无拘无束,在青山绿水间自由穿行。你友善,她会亲近你;你有心机,她会迅速地逃离。这样一个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翠翠,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这正是作家理想的世界、诗意的世界。学生学会咀嚼这样的词、句,情感受到触动,引起共鸣,就很快理解了人物,也理解了作家的写作意图。

江练(同济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我非常认同顾老师的观点。“表”和“达”是语言之“形”,“情”和“意”是语言之“魂”,“形”“魂”融合,语言的价值本真才能显现,语言的生命力就能给人以深深的感染与启迪。我想结合自己教汪曾祺先生《胡同文化》的体会来谈。《胡同文化》主要写北京的市民文化,它是一种“封闭文化”,“忍”是它的精义。以往教这课时多关注考点,第一段里不易出考题,因而关注较少。第一段这样写的: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多数老师可能会和我先前一样,对这第一段不会给予太多关注,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知识点,最多让学生归纳一下这里所说的北京城的特征是“方正”。去年我在基地再次执教了这一课。备课时,第一段的“切”字突然跳出来了,为什么作者用“切”,而不用“分”或者“划”呢?仔细一推敲,我觉得它实在是通篇之“警策”,文章之眼睛。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它与第一句中的比喻——“豆腐”形成呼应,连在一起就是“切豆腐”。这好像是语言的自然流淌,天衣无缝。不过,读到这一层还只是停留在语言“表达”形式的层面,还没有触及语言背后的“情意”。任何语言形式的背后都有其独特意味。第二,继续推敲,谁在“切豆腐”?是大街、胡同将北京分割成既独立又统一的无数方块。这样,大街与胡同所具有“切割”特征就表现出来了。

胡志成(上海市市西中学):人们用什么“切豆腐”?自然是用刀!由此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胡同对北京(或北京人)而言,竟然具有“刀”的力量,换言之,就是胡同对北京(或北京人的生活思想)具有强大的统治力。胡同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力量?这必须追溯到北京的历史。中国两千余年的集权历史,三个封建王朝——元、明、清长达近700年。这700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城就定在北京,北京也就成了政治文化中心,封建集权社会越到后期许多方面越加腐朽、专制、黑暗,可以想象,生活在这里的百姓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了。他们除了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还能怎么样呢?由此,“封闭”文化的源头,“忍”的心态的形成与流传就不言自明。一个“切”字,力量万钧,统领全文,人与物的特征一览无余。

主持人:感谢四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一个“唱”字形神兼备,一个“切”字力量万钧;“唱”字有情意,“切”字有内涵。这样的感悟很细微,也很深刻。可以说,你们都拥有一双慧眼,同时也是在用心体悟。这让我们意识到语言在“表达”的背后有着丰厚的“情意”,而这“情意”才是最感动人心和发人深思的。

大家都知道,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块硬骨头。鲁迅作品的语言往往有着很深的用意,他的语言需要用心品读,一字一句不能忽视。下面我们就聚焦鲁迅先生的作品,分享一下各位的教学经验。

王友(上海市朱家角中学):我们在讲《拿来主义》时,都会讲到文中精彩的比喻论证。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这样两段话: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教《拿来主义》这一课,精妙的比喻论证是不可回避的。一般而言,教师会从考点的角度讲,“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孱头”、“昏蛋”、“废物”比喻三种错误对待文化遗产的人,“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糟粕或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这样讲,学生也能理解。但是,“孱头”、“昏蛋”、“废物”这些语言背后的魅力和价值就被忽略掉了。如果能自觉地从语言价值本真的角度来深入思考,那可能就会有更具意味的发现。

“孱”是象形字:一女生三子,本义是指身体瘦弱。“孱头”原本就是指下劣之人,怯弱之人。鲁迅在这里用“孱头”比喻那些面对外国文化胆战心惊之人,非常恰当。首先,画出了那个时代的“恐外症患者”的卑琐形象。鲁迅曾在《看镜有感》一文中说:“汉唐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彷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而上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正处于“衰弊陵夷”的时刻。“孱头”就是那个年代“抖成一团”的“恐外症患者”的绝妙写照。其次,与上文的“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前呼后应,文气贯通。

主持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抖成一团”四个字,描述得很形象,确实把“孱头”写活了。我想学生听了你的分析之后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昏蛋”和“废物”的意味又在哪里呢?

董鹏:我觉得也可以从“昏蛋”、“废物”的本义入手来理解它们的意味。先看“昏蛋”。我们知道,好蛋的蛋清蛋黄泾渭分明,糊涂蛋的蛋清蛋黄混杂在一起。“昏蛋”的本义就是糊涂蛋、坏的蛋。“昏蛋”常用来比喻那些不明事理却自以为明理而理直气壮地做鲁莽之事的人。鲁迅在这里用“昏蛋”比喻那些并不真正懂得外来文化的价值却以“革命”的姿态坚决拒绝外来文化的人,分外妥贴。它刻画出了那些心胸狭隘、思想僵化、行为盲动的“愚昧的革命者”的可笑形象。“废物”的本义是指失去了原有用处的东西,常用来比喻没有什么用处的人。鲁迅在这里用“废物”比喻那些在外来文化面前失去了“自我意识”的、“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就格外具有警醒意义:“自我”都没有了,还能有什么?不是“废物”是什么?

可以说,鲁迅对“孱头”、“昏蛋”、“废物”这三个词语的使用,都是“化腐朽为神奇”!明白这些之后,再让学生试着将这三个词语互换一下,学生只要略动脑筋就会发现,这是万万不行的。

王友:这就是语言价值本真的要义,就是要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这种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这样品味语言,学生就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鲁迅批判的锋芒,而且还能深刻地感受到鲁迅精选语言的功力。真正明晰了“孱头”、“昏蛋”、“废物”这三种人的本质特点,再来读段尾这句话,学生的认识自然清晰——“‘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拿来主义者”到底是怎样的呢?不是惶恐逃避抖成一团的“孱头”,也不是不明事理鲁莽行事的“昏蛋”,更不会是“废物”。“拿来主义者”对这三种错误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一概否定,观点明确,态度凛然,可谓斩钉截铁。我想,如果能够这样引导学生对“语言价值本真”自觉主动去追求,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素养、认识水平就一定能得到提升。在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仍然有“孱头”、“昏蛋”、“废物”。但是经过这样的学习,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能以更清醒的头脑对待外来文化,大力实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主持人:两位的理解给我的启发不小,我相信也给在座各位带来一定的思考。以往,我更多的是引导学生作概念性理解,很少注意字词最本真的意义,也不大注意前后文意,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浅阅读或碎片化阅读的特点。感谢老师们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启发。

王飞红(上海市敬业中学):我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白莽作<孩儿塔>序》中那个特难写的“纛”字的意味。我最初对它感兴趣是它的字形。原文是这样的: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大家看,这个“纛”字确实很难写。它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形声字,上“毒”表声,下面是由“县”和“系”两个部件组成的形旁,意为用线绑起来的悬挂在空中的标志。鲁迅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么个好像应该淘汰的字?是显示他的博学吗?非也,鲁迅的真诚让我否定了这一点。通过细读,我发现这个“纛”字的秘密。“纛”是军中大旗。军中大旗是标志,是引领;高高耸起,迎风招展,军中大旗的不倒是由鏖战和牺牲换来的。“爱的大纛”是爱的标志,是爱的引领;这里同样有鏖战、有牺牲,白莽及其战友就是证明,鲁迅就是证明。因此,用“大纛”来喻白莽诗作对爱的引领意义非常恰当,而且形象鲜明,给人以仰视、崇敬之感。

同时,从文章情感脉络发展看,鲁迅在评价白莽诗歌的意义时使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文意、情感层层递进,到此进入高峰;将其比作乐章,就是最强音。“纛”字的读音高亢响亮,放在这里也与文脉、文意、文章情感完全契合。因此,“纛”字用在此是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的必然选择,字义丰厚,感情深沉,这也就是刚才王友老师所讲的“这种语言”表达“这种思想情感”,显示了语言的本真价值。

发现了这个立意后,我再讲这篇文章时,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大讲这一段排比的作用和这一段骈散结合的语言特征这些考点,我从引导学生体味这个“纛”字的本真价值入手,让学生通过对“纛”字本真价值的探究,不仅对语言的表达形式(排比、比喻)之“形”有所了解,而且对其表达之“魂”(情感与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让学生发现鲁迅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真正从感情上受到感染。

主持人:一个难写的“纛”字本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我们除了关注它的读音很少关注其他东西,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拿来主义》和《白莽作<孩儿塔>序》是鲁迅先生的散文,散文的语言在“情意”表达上体现得更为直接一些,我们继续聚焦鲁迅先生的作品,看看在他的小说中,大家又有哪些新的发现呢?

胡志成:我想谈谈《孔乙己》结尾部分那个“走”字。我们先看一下原文:“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鲁迅写小说《孔乙己》是要表达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孔乙己及其苦难的同情与悲悯。孔乙己是一个生活的彻底失败者,是一个被所有人嘲笑的苦人儿。鲁迅先生之所以将他放在小说中来刻画,意在唤起所有的读者对这类人物的同情。因此,他在刻画孔乙己的时候,更多的是表现他怎样为自己的行为申辩,怎样维护一个生命最后的尊严。鲁迅先生在这里没有用“爬”字,没有作其他任何动作或其他任何外在的描写,如衣服肮脏、背影弯曲等,只是不动声色地作冷峻的叙述:“坐着”“用手慢慢走去”。这就好比是一个雕塑缓缓地、缓缓地向前移动,最后慢慢地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用“爬”等字眼,那是因为孔乙己也是人,怀有极大悲悯情怀的鲁迅先生给予了孔乙己这个苦人儿人的尊严。由此,我们也能从这一冷峻的叙述背后感受到鲁迅那颗悲天悯人的火热之心。

读到这里,有同情心、有悲悯心的读者,都会感觉到清末社会透人心凉的冷漠,并由这种冷漠而在内心升腾起深深的悲凉。

王飞红:当我们将学生引导到这里,让学生体味到这个“走”字的意味时,无论是对“走”这个最平常的汉字的“表达”功能本身,还是对这一“表达”背后的情感与思想,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让他们难以忘怀。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主持人: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真正认识到了语言价值本真在于它表情达意的效果,大家从语言的“形”深入到语言的“魂”,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做对学生来讲是一种福音,能引领他们心智不断成长,精神逐渐走向富足。最后我想问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发现并回归“语言价值本真”呢?

江练:怎样才能发现“语言价值本真”?套用一句流行语,你在或不在,语言价值本真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关键在于,作为语文教师,你是否有发现的意识和愿望?你对语言是否有足够的敬畏感,你对我们的母语是否怀有恭敬之心?我认为,这是发现语言价值本真的第一前提。宋朝周敦颐说“涵养需用敬”。意思是要有恭敬之心方能获得德性修养的进步。胡适把这句话作为他读书、养性的座右铭。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里头也有类似的话,他说,“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又说,“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我想,周敦颐、胡适、黑塞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先有景仰杰作的敬畏心,有认真阅读杰作的恭敬心,才会有一步步理解杰作的聪慧心,才能够触摸到语言价值的本真,从而使自己获得“涵养”。换句话说,语言的本真与人的本真休戚相关。

不过,很长时间以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语文教育内部的应试主义,带来“唯考点是教”的倾向,外部的反语文风潮,以及日益功利浮躁的社会环境,使得我们语文老师对语言文字的敬畏之心日益淡薄,严重影响了发现语言价值本真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有对语文教育的忠诚心。这是发现“语言价值本真”的又一前提。都说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当我们有了对语文教育的忠诚心,我们就会有认真的态度、执着的精神。在基地三年,于漪老师及各位导师对语文的赤诚深深地感染了我,现在我比以前更认真了。我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有怀抱着对语文教育的忠诚,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努力远离技术化、远离功利和机械训练,才可能使语言价值本真回归课堂,语言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得以彰显。

主持人:于漪老师一直强调,教师的自我觉醒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力量。江练老师讲的“有发现的意识与愿望”,源于对立德树人的高度重视,对学科育人的满腔热情,我想这应该就是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自我觉醒吧。怎样发现“语言价值本真”?除了“要有发现的意识与愿望”,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李群华:还要有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要有智慧心。从语言中发现育人的珍宝,发现那些形魂融合、散发光彩的词语。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孱头”、“昏蛋”、“废物”、“纛”、“走”、“唱”、“切”这些字和词,通过解其形,然后品其味,进而走进文本的灵魂,真正回归到语言本真上来。

在我看来,关注词语的本义与语境义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一些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乃至句子在遣词造句时作者要么妙手偶得,要么是精雕细琢的,语言呈现形式上往往既有本义的相似处,也有语境义的差异性,引领学生注意到这些相似与差异,常常会有惊喜的发现。

董鹏:领会“语境义”的差异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引申义、比喻义。我们刚才探讨的“切”字和“孱头”、“昏蛋”、“废物”、“纛”等字词就属于这一类。二是特殊义。比如孔乙己“慢慢走去了”的“走”字,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用脚走路。三是机智义。这是作家妙手偶得的。比如“唱”字,就属于神来之笔,充满智慧。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移情入境,也就是引领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积极主动地还原情境,融入情境,感悟情境,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受,增强教育效果。

胡志成:我们都知道,教学是双向的,因此我们还从学情的角度来认识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语言价值本真的问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阅读大多是浅阅读或碎片化阅读,再加上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网络语言的盛行,学生自身学识与生活经验的不足,导致我们的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汉字的解读力和对语言的敏感性。比如说《胡同文化》中的“切”字,在当今的网络语言中,“切”字更多的是作为口头禅,表示一种满不在乎、不以为然的语气或轻视的态度。如果使用网络语言来解读的话,学生怎能发现“切”字所蕴藏的语言本真价值呢?

主持人:刚才大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层面谈了具体的想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内心要怀着一份真诚与热情去对待教学,还要有发现的意识和愿望,同时要具备发现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除了人生体验以外,还要拥有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对汉字的解读力。而这些都要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讨论到这里,请允许我作一个简单的小结:今天探讨的“语言价值本真”是客观存在的,不管它是被遮蔽了也好,自身埋藏得太深也好,一切等待我们去发现。这一“本真”,一旦“发现”,并引导学生去感受了,体味了,明白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它的“回归”。我们要呼唤以最本真的方式,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学科德育的精髓正在于此。

思考

于漪(上海市语文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述学员们展示的语文教学片断中价值取向的思辨与判断还比较肤浅,但在实训期间,学员们在以下四个“一”方面下了些工夫,许多事例让导师们感动,也很受启发,可说是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个“一”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一种存在。能够比较清醒地直面社会存在,直面语文教学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项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社会急剧转型,矛盾错综复杂,社会上道德失范、功利横行、私欲膨胀现象也屡见不鲜。错误价值追求对缺少生活经验、缺少文化判断力的儿童、青少年来说,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物质财富的积累使生活上的高度享受成为不少尚未涉世的未成年人的一种人生向往。从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对上海14个区,年龄跨度8~17岁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心中崇拜的偶像歌星、影星艺人达48.5%,选择道德模范作为自己崇拜偶像的仅有1.4%。可见,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形象宣传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既大且深。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对偶像崇拜存在极端心理,价值取向畸形,占比1.2%。教育价值的扭曲令人忧心。

当前学科教学德智分裂现象严重,工具理性在初三、高三毕业年级表现得尤其突出,课堂上大量应试机械操练,知识点敲打已感到不解渴,更是聚焦考试点、得分点。中小学时代的语文课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识字、作文、语言知识的背诵、积累,读、说能力,更是对学生整个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滋养,为其今后的发展、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文化基础和价值基础。教学中原本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如今人为地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剥离,甚至公开宣称“以知识为本”,忽视人文精神的滋养。学科教学中的这种“失魂落魄”,让教育价值流失,受害的是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

三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从国内外形势到本专业学习,学员们懂得了要立足本学科,拓展大视野,增强语文教学的责任与使命。直面社会存在,直面语文学科教学的存在,我们就一定要遵循习近平同志的嘱咐,价值观教育“就像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基础教育的教师从事的是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工作,责任大如天,不容有丝毫闪失。

二是一种追求。满腔热忱地追求。民国初年,那些穿旧长衫的穷知识分子,屹立在天穹之下,忧国忧民,一心想的是如何才能造福苍生。今日我们生活在伟大的时代,忧患意识依然不能丢,造福苍生仍是我们的人生目标追求。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背景下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艰巨性,学员们深刻体会到:

学科德育不是强加于教师的“遵命工程”,也不是心血来潮的另辟蹊径,而是教师本身教书育人理念的自我觉醒和学科教育价值的庄严回归。为了追求语文学科教学智性培育与德性涵泳的无痕融合,学员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从规范调查研究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研究各学段语文课程标准的目的任务,努力弄清楚语文学科德育核心价值观构成的基本要素、确立原则与理据;翻检、参阅数百个优秀的语文教学课堂实录及案例,研究德育实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概括提炼;研究语文学科德育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与维度及其操作。学习、争论、设计、书写、修改、再设计、再讨论、再修改,反反复复历时两年,其间,不断用课堂教学实践来反复检验。人人动脑、动手、动笔,人人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反思、体验。

这与其说是追求语文教学核心教育价值的回归,追求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文字理解运用与人格养成的完美融合,不如说是教师使命的一场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从认识到理念,从理念到实践,知、情、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用学员的话来说:“我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在成长。这儿是我们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是一种理想。支持我们执著追求的是志存高远的理想。我们的理想是努力奋斗,做好中国梦,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永远不受奴役和欺凌。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梦不是虚幻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她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所学校、每个单位的幸福与发展紧密相连,十分具体,也非常实在。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每个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精彩,汇聚成变革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

语文教师要做好中国梦,就要带领学生做筑梦人,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作家白先勇曾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而今,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不少学生对语文漠然、无所谓乃至厌倦,这一现状使人揪心。西方强势语言入侵,使我们的母语地位不断下沉,这是外部影响;而国内很多人,只看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特征,认为仅是供交流的小技而已,对其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殊不知,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根,它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史,是本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在今日仍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对内是黏合剂,对外是屏障。母语学习从来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后代的精神哺育,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对其思维、情感、心灵、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梦,就是盼望学生能对祖国语言文字具有满腔热情满腔爱,与祖国语言文字建立起骨肉亲情;就是要让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在中华传统优秀作品的滋养下,受到民族精神、民族情结、民族睿智的熏陶感染,熔铸出赤子情怀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四是一种意志。理想的实现要靠坚韧不拔的意志,我们要锤炼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语文专业能力。

教育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不可能一蹴而就,靠的是坚守,靠的是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地在学生心中撒播智慧的种子和做人的阳光。教师要在教学中创造精彩,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有吸引力,有感染力,自身必须提升两大修为:一是文化积淀的厚度,二是思考问题的高度。语文教学没有厚实的文化作支撑,只能在雕虫小技上游移,支离破碎,教不出语文的形神兼备,教不出语文之魂。教师在教学中一语中的、旁证博引、妙语连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活跃,这样的美景出现,没有教师深厚的文化积淀,只能是海市蜃楼。教学中能叩击学生心灵的,一是情,二是思。如果教师自身缺乏独立思考,只会克隆别人的话语,必然难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教师无思想、无识见,学生就会坠入平庸。思想的高度决定着文化传递的效度,教师是向学生传递中华优秀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使者,有思想才有传递力,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拒绝平庸。

要想弥补不足,不断提高,教师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积累、锤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育人育己,永不懈怠,意志的磨炼终将促成教师专业的成长。

学科价值论文 篇9

一、学科教学承载着素质教育的重任

在中小学生的整个学校生活中, 接触最多的长者是各个学科的教师, 学习最多的内容是各个学科的知识, 经历最多的过程是各个学科的学习。在日积月累的学科学习浸润下, 中小学生经过学科教材和课外读物的研读、学科学习方式的磨砺、学习伙伴的合作相处以及学科教师的言传身教, 就会点点滴滴积淀和形成特有的素养, 成长为身心健康的青少年。

在学校教育中, 如果学科教学只是关注学科知识, 甚至只是围绕学科考试而教学, 就会把学生视作接受知识的容器, 就会把教学当做生产产品的过程, 就会忽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学生的素养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偏差。

当我们真正把学生视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潜质的成长中的生命体, 就会不仅关注学科的知识世界, 而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就会把学科教学的整个过程设计为一个不断对话的过程, 让学生与教材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己对话, 教师也在对话中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并帮助它们架构起知识世界。只有架构起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灵世界与知识世界的桥梁, 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让教学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原。

二、学科教学承载着教师的人生价值

教师的工作, 被人们称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任职于中小学的教师, 多数承担着学科教学的重任。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教学理念、教师的学科底蕴和视野、教师的教学组织技术、教师的待人处事准则等, 无不对学生素养的发展形成深刻影响。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是在平凡的学科教学中实现的, 是在为祖国培育高素质接班人和劳动者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

因此, 一个合格的教师, 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 视学生为亲人;有富于感染的表达能力、具观赏性的板书能力、使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 有组织学生有效活动的艺术, 以及本学科知识外的特长;有修养, 注重道德自律, 性格开朗, 待人处事大度豁达。这样的教师, 是学生心目中永远的榜样。当我们能够修炼出这种境界和本领, 就能够在平凡的教学生涯中谱写出不平凡的篇章。

三、学科教学承载着学生的发展前途

青少年在中小学度过的时段, 是其人生发展奠基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 学生的道德成长趋于成形, 学科知识量急剧增加, 兴趣爱好发展广泛, 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中科院院士杨福家在回忆自己中学生活时说到, 中学生活给了他人生两件最宝贵的东西:一是人生观, 让他从一个糊里糊涂的“小捣蛋”成为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二是点燃了他头脑里知识的火种, 培养了学习和做学问的兴趣, 更让他懂得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科学知识。事实确实如此, 中小学生如果能够在学习过程中, 逐步感受到学科知识的逻辑力量、学科知识独特的呈现形式美感、学科知识形成过程的意趣和艰辛、学科知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学科教师身正示范的榜样作用, 就一定能够为其美好的前途夯实基础。

在中小学阶段, 学生所经历的每一门学科学习, 都有其育人的独特价值。各个学科知识领域和学习过程的特殊性, 对学生素养的发展各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 各个学科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 将知识传授与德育熏陶和身心发展融为一体, 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 有其客观规律。然而, 当前对学科育人规律的认识, 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明了的。尤其是我们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科教学迷失育人方向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改变这种状况, 促进学科教学回归育人的本原,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展了中小学各个学科育人价值的专项研究工作。上海市中小学各个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工作, 吸引了一些大学教师、市及区的教研员和学校的教师共同参与。该项研究从国内外学科育人状况比较、学科教学现状调研分析、学科育人价值提炼、改进学科育人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尽管限于主客观原因, 目前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还略显粗糙, 并存在许多不足, 但研究者通过推进学科育人研究工作, 唤起更多中小学教师重视改进学科育人的现状, 重视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回归教书育人本原, 这样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上海市中小学开展学科育人价值研究工作, 目标指向非常明确, 就是要引导广大教师将学科教学回归育人的本原, 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因此, 研究学科育人的价值, 就必须引导教师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实施, 让学生有学习书本知识和接触社会实际的多种学习经历, 有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良好发展, 切实在教学中将智育与德育融为有机整体, 实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就必须引导教师重视个人修养和学术能力的培养, 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能够以宽广的知识、严谨的教学和优良的品行, 促成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引导市、区县和学校各级教学研究活动, 为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创造出应该有的学术氛围。

数学学科育人须找准育人价值 篇10

数学学科育人存在的误区

陈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数学育人价值的认识以及数学学科育人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

第一,不少教师对于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还比较狭隘。小学数学是基础型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关注。数学考试成绩的提高,成为大多数教师与家长追求的目标。因为这些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升学,而非学生个体今后的成长,即把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局限在“应试”上。于是,教师们在教学设计时,围绕知识点的理解、运用与巩固制订教学目标;课堂上经常可以看见学生们针对可能要考到的内容,进行大量的、强化性的练习以达到牢固记忆、熟练应答、提高成绩的目的。显然,把学生看做是为考试和练习而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做法违背了教育的真谛。

第二,对于数学学科育人对学生发展的长远作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成为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口号式的标签,是无法真正落实学科育人目标的。我们都知道,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数学也不例外,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学探究的严谨过程的感悟等,都是数学学科多元育人价值的体现。而这些育人目标的实施,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的自主性与个人意识。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陈磊: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标签化以及短期化是数学学科育人的主要误区。

首先,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狭隘化。有些教师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局限在传授数学知识上,甚至认为数学课就是为教数学知识而存在的。因此,他们的教学行为都围绕着教授数学知识,解题成了数学教学的全部。诚然,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它并不是数学教学的全部。正如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所言,“科学工作者所需用的数学知识,相对地说是不多的,而数学的精神、思想与方法却是绝对必需的;数学知识可以记忆一时,但数学精神、思想与方法却永远发挥作用,可以受益终身”。

其次,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标签化。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谈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贴上德育的标签。比如,有的教师认为在数学教学中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这样的认识未免有些肤浅。其实,数学的育人价值是由数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它的价值就蕴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待教师们的挖掘。

第三,是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短期化。有的教师认为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希望通过短时间的学习过程就体现出来。事实上,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而一旦显现出来,又往往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产生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

数学学科育人的策略

杨建刚:挖掘中学数学教材育人资源,关注数学学科育人的研发策略。

第一,挖掘数学教材中的隐性资源。中学数学教材中,尽管数学知识是抽象和概括的,但其中也蕴涵了许多育人因素。教材中几乎每章内容都介绍了我国数学的成就,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学习科学记数法时,我列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学生一方面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从中体会到了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又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课前先录制了一段旁白,介绍了勾股定理的由来:它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商高发现的,又叫商高定理、勾股弦定理,比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发现该定理早了600年。学生听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师还可通过杨辉三角、赵州桥等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二,挖掘数学教材中美育素材。数学究竟美在何处?学生不可能轻易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例如,在学习菱形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些有菱形图案的花边;在学习梯形时,我介绍了我国乐器马头琴,并展示其图片,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的和谐美和结构美;在学习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以后,我让学生欣赏了宏伟壮丽的建筑物的图片,如河南登封观星台、南京中山陵等,体会大自然中的数学美。数学公式是人们运用概念、法则进行推理和判断的思维结果,是数学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简练而应用广泛。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直觉,提高其审美能力。

第三,关注数学教学中育人价值的开发策略。教材虽然蕴涵了丰富的育人素材,但这些育人素材只有经过教师巧妙的处理,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第四,介绍国内数学家的贡献,进行数学史观教育。教师要抓住第一堂数学课的机会,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数学成就显著。计算圆周率,自西汉刘备、东汉张衡、三国刘徽,直到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于1247年就编著了《数学九章》,同代数学家杨辉揭示了二项式展开式系数的规律,比法国数学家早四百多年。祖冲之的儿子祖恒对求几何体积有独特创见,比意大利数学家早一千多年。近代的徐光启、李善兰及当代的华罗庚、陈景润,他们都对数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教师通过宣讲,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史观。

第五,结合数学知识的传授,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首先,实践的观点。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教学中要揭示数学本身的物质基础,如在讲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时,教师可告诉学生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勾广三,股修四、经偶五”的规律,并且借助图形对该定理进行了两种巧妙的证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任何一个定理、公式的形成均来自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的能力。其次,辩证的观点。数学概念中正数与负数、常量与变量等,既表现出对立的形式,又各以它的对立面而存在。教师在数学中要揭示这一关系。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当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小于圆半径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处于两个交点状态;当距离与半径相等时,发生质变,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当距离大于半径时,再次发生质变,直线与圆没有交点。教师在讲这一关系时,要启发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后,发展的观点。世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数学也是这样,整数到分数,有理数到无理数,实数到负数,有限到无限等,都遵循着这一规律。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第六,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教师要运用数学语言完整、精练地叙述数学概念;对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推理要有根有据;书写要规范。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告诉学生,实际工作中的点滴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很大损失,从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作风。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马英英:教师可利用数学知识内在结构、数学知识发展过程、学生生活经验等开展学科育人。

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数学知识本身以外,还有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系统,使学生学会数学语言系统;有认识事物数量、数形关系及转换的不同路径和独特视角,使学生具有数学的视野;有发现事物数量、数形关系及转换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使学生具有数学的头脑。那么,教师在数学学科育人中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第一,注意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育人。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主动思维,教师应该以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作为育人资源,树立数学教学的整体结构观。因为结构较知识点具有更强的组织和迁移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结构相关的知识牢固掌握、熟练运用并加以内化,还可以使学生乐于主动猜想与类比,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进一步使学生具有发现、形成结构的方法及掌握灵活使用结构的能力。如以小学数学的统计教学为例,教师要确立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归纳数据为一体的整体意识,将其他各种收集、整理、比较、计算、小组合作等方法渗透其中。

第二,注意利用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育人。传统的数学教学比较重视数学知识的记忆与应用,教师教学重演绎轻归纳,如此一来,学生只知道记忆符号,疲于模仿与操练,却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以数学知识创造、生成发展的过程作为育人资源,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创造、生成和发展过程,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的抽象和力量,形成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并逐渐建立起独特的思维方式。当然这需要教师通过将教材知识点按其被发现、发展的过程进行重组与加工,以实现书本知识与数学知识创造、生成和发展过程的沟通。

第三,注意利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育人。现在教师教学较多采用“数学问题+生活情境”,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设置了“生活情境”就是与生活世界相联系了,而忽视了书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意义,忽视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一定要以真实、可能为前提,否则,会造成脱离实践的根本错误。

第四,注意设计开放性问题,提升育人质量。设计开放性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继而为实现学生主动地思维创造条件和提供可能。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水平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提升。第一层面,以“量”和“速度”的方式来体现。“量”是指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结果多样;“速度”是指学生解决问题的快慢。第二层面,以“质”的方式来体现。“质”是指学生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全部结果。教师要使学生在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结果的同时,思维变得有序化和条理化。第三层面,以“结构化”的方式来体现。“结构化”就是把数学研究对象按其特征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概括出每一类别独有的特点,揭示出各类别之间共有的特征,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由点状向结构化提升。第四层面,以“数学化”的方式来体现。“数学化”就是把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抽象化,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使学生的基础性资源有生成的可能。面对丰富的学生资源,教师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也正是在这种情境中,才会有运用和提升教育智慧的需要和可能。

立足案例,关注学科育人价值 篇11

关键词:初中社会;案例教学;综合能力;思考

中学社会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型综合课程,教学内容上采用案例的方式呈现,案例分析、研讨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必须与学生共同分析、解读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将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运用到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中,帮助学生获得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即育人,学科育人价值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社会课程在贯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把握时代特征、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紧密结合学科学习方面,形成了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就以此为切入点,在日常的课堂中,实施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目前,中学社会课程已形成多种案例分析方法,如比较研究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对于一些人、事、物逻辑关系比较明显的案例可以采用简单的表格引导方式展开分析。这些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分析力、比较力、概括力等思维能力,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升了思维品质。

例如:在“该不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一课中,案例分析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完成表格,分析在本案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各自的行为或态度是什么。

人物——态度

外籍乘客——要求中途下车,遭拒后辱骂司机和售票员。

司售人员——始终面带微笑、拒绝中途停车,对外籍乘客的辱骂没有回应。

乘客邢先生——满腔怒火,对素质低的人,用不着客气。

巴士公司负责人——对员工的表现非常满意,准备予以奖励。

读者——赞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既是公民道德、又是行业规范要求。

其他舆论——对公交公司的做法不满,认为职业守则损害员工的利益和人格尊严。

然后再讨论针对同一件事情,为什么各方会有不同的态度或行为。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分别从各个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司售人员——出发点是公司的《员工守则》。

乘客——外籍乘客不但违反乘车规则,其行为也严重损害了司售人员的人格尊严和民族尊严,理应受到指责与批评。

巴士公司的负责人——从公司利益角度出发。

其他人——有的认为作为窗口行业的工作人员,应该以谦让和忍耐为先,这是行业规范的要求,也是公民基本的素质和修养。另一些人认为,员工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企业不应该以牺牲员工的人格尊严来换取经济利益……

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梳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罗列出不同的人所持有的不同态度,然后分别从各个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分析出案例的核心思想——解决角色冲突,学会角色协调。在分析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逻辑推理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同时,类似表格形式的出现,一方面显示出解读案例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理清案例隐含问题的层次,挖掘学生的思考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丰富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经由知识的学习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中学社会课程育人的重要内容。从学生知识形成的机理来讲,学生知识的获取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与载体,比如利用“情境教学”,学生了解知识、获得知识,形成知识学习能力。社会课程顺应这样的特点,将学科知识学习隐含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科知识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获得知识学习的“回路”,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解,实现知识学习的目标。

例如:在执教“谁是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笔者通过案例“到底买哪一种好”层层剖析了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要考虑的因素。首先设计了案例问题:“三名中学生在挑选运动服的过程中考虑了哪些因素?”然后就“价格”“品牌”“质量”等展开逐层讨论。关于“价格”问题,通过讨论明确了影响价格的因素有质量、供求关系、广告投入、地段、租金、商品的季节适用性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对价格要有正确的认识,要考虑到自身的消费能力。对中学生来说,以“适宜的,不给父母增加负担,量力而为”为宜。而对于“品牌”问题,通过交流,学生也建立了“不追逐、不攀比”的理性消费态度。最后就是关于“质量”问题的讨论,也达成了必须“满足需求、舒适、耐用”的共识。

从这节课来看,有关消费知识的教学能立足于教材提供的“到底买哪一种好”这一案例,“他们在挑选运动服的过程中考虑了哪些因素”这一设问引发学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价格、品牌、质量等内容的思考,接着逐次分析价格的影响因素、品牌概念、品牌认识、质量与需求关系等知识的内容。可见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理解、运用相关知识,实现了知识迁移,形成了知识学习的能力。

三、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应对社会问题能力的养成

中学社会课程的设计理念就是“围绕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通过专题探究,帮助学生多角度认识自我、观察社会现象,逐步提高分析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初步实现个体社会化”。这门课程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学生的公民人格发展提供更多的探索发展的空间,表现在为学生提供某个生活现象,引导其积极而敏锐地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学会合作、交流与表达,培养服务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研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在此基础上,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应对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与感悟出来。

例如:“积极拥抱精彩世界”是初中社会第一学期专题一“认识社会生活”中“复杂的生活环境”的一章节内容。该主题通过案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来探讨十四岁的女孩姜岚能否独自外出旅行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讨论姜岚独自外出旅行的有利条件与可能面对的不利条件,以提高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独立自主的意识与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同时通过讨论姜岚独自外出旅游可能面临的危险,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如果你支持姜岚的举动,你能提出哪些建议帮助她顺利完成这次旅行?”从选择地点、所带物品、与人交往的原则、应急预案、防身技能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青少年预防侵害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也帮助学生掌握独立自主应对社会问题的基本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交流与共享,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地看待社会现象,也学到了一些应对社会问题的经验。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应该说,每个案例背后或是教训,或是启发,或是点拨,或是引导,都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除了就案例隐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领悟课题宗旨,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建构起基于生活经验之上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社会性知识,解决学生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主体生活的介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案例教学的空间,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主动体验。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社会科协会.卓越的希望——美国国家中学社会课课程标准[M].高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学科价值论文 篇12

1.1 数学史的内涵

数学史建立在历史发生原理 (history-genetic-principle) 之上, 历史发生原理在数学上的具体表现为:数学知识的习得遵循人类数学思想的历史顺序和规律, 学习者高效率的学习要回溯学科演变的历史进程。由于个体包含在人类的整体之中, 个体数学的认知过程与人类对数学的认知过程存在相似性。数学史观的建立对个体数学认知活动有积极的指引意义, 当代数学学科的建设可以从数学史中汲取经验, 同时, 对数学史的掌握有利于数学研究者准确的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和特点, 使个体获得更高效的学习体验。

数学史实质上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历史, 包括数字、函数、直线、曲线、空间、微分、积分、对应、极限、域等数学基本概念。各种数学现象如何从生动直观的表面现象抽象为数学规律, 形成数学思维, 进而影响人类的思考, 指导人类的实践。一系列重要数学定理、数学方法及数学分支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史观。举例来说, 数学史观使人类意识到数学的规律与定理不是死板而生硬的, 数学有着动态的创造与探索过程。除此之外, 人类能了解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和文化意义, 进而促使学习者自发主动的接触数学, 学习数学, 并且站在新的高度研究数学, 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更加明确, 数学学科建设的动力更加充足。从这一点上看, 数学史观是通过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人类思维的。

1.2 当代数学学科的新发展

传统数学观念中, 数学是统一的整体普遍性准则, 不依赖于人的主观认知而改变, 具有绝对不可怀疑的典范性特点。两千多年前的欧几里德的几何体系一直被看成是绝对真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数学观念和数学学科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建构主义的影响下, 知识由认识主体从内部建构, 以主动的方式吸收。数学是将个体经验不断适应与组合的过程, 而不是发现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的世界。建构主义主要否定和摧毁了数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 对传统数学的绝对性和客观性提出批判。

就当代数学的新发展来说, 数学的基本概念都来源于生活, 数学理论是对生活中的数学加以抽象概括和总结, 抽象出的数学原理一旦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就不会受到最初现实中原始形态的制约而按照自身逻辑采取猜想与反驳的方式向前发展。猜想与反驳这对数学内部矛盾支持着当代数学理论的进步与完善。

2 当代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

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符号的语言性、数学科学思想方法三个方面。首先, 数学知识的应用直接的影响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进步。举例来说, 哥白尼日心说运用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得以证明;泊松建立计算电势的微分方程以及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傅立叶利用三角级数研究热传导等实例都证明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在推动科学领域发展上的重要地位。科学与数学学科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例如:数学物理、生物数学、数学生态学等学科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其次, 数学符号系统的强大表现力正在日益与人类所使用的言语符号系统相提并论。例如, 当代物理学中的基本规律:牛顿力学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 电磁场原理, 热力学定律, 统计力学原理, 都要利用数学庞大的符号系统得以表现。

数学学科不仅包含了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系统, 还有大量的数学方法, 例如:实证方法、理性方法、推理与类比、灵感与直觉、建立模型等。数学学科的美感与和谐感, 数学符号化、结构化、逻辑化的方法体系对于科学理论的建立与构造至关重要。

3 数学史与当代数学学科教育的新思路

3.1 基于情景认知的数学学科

数学史为当代数学学科创设情景认知环境。数学家的品格和修养以及对数学的探索精神, 数学研究者在数学道路上的艰难探索。数学史既能创设教学情景, 也能探讨数学的本质, 现在数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 只有从宏观上对数学史进行把握, 才能和对数学的本质有清醒的认知。

3.2 注重知识建构的数学学科

建构主义影响下的数学学科更加注重大脑内部的思维过程, 注重内部思维与信息加工的程序。学习者的大脑虽然能储存被动吸收的知识和自己创造的信息, 但是对于自主创造的信息记忆更加深刻。因此, 建构主义反对规范性的操练, 反对过度练习。

3.3 开展合作教学方式

当代数学学科把课堂教学看成是合作环境, 学习者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课堂。这与传统教学形成鲜明对比。学习者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互相教授对方所不了解的内容。

余论:在数学学科建设与实践中, 要有数学史观的意识, 当代研究者要对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引起足够重视。数学研究者只有秉承求真、务实、严谨与客观的态度;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才能推动数学学科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大潜.数学科学与数学教育刍议[J].中国大学教学, 2004-04-10.

上一篇:职业能力构成下一篇:慢性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