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日记起步学科论文(共9篇)
浅谈低年级日记起步学科论文 篇1
浅谈低年级日记起步学科论文
读书、写字、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低年级虽然没有专门的作文课,但低年级却是学生积累语言,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编写儿歌、童话、写日记等训练,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进入中高年级的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好起始阶段的小作文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低年级作文教学的起步――日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小学生刚接触日记,往往把日记看作是高不可攀的大作文,总认为自己写不好,而不敢写或害怕写,于是我先克服学生写日记的心理障碍。我找来一些反映小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日记读给学生听,并让学生抄一些简短的日记,让他们讨论、总结日记的格式,写法,熟悉标点符号的使用,从中找到写日记的`感觉,使学生认识到写日记并不难,只要留心观察生活,是有许多可写的东西的。其次是积极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情境中来,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只要是你记得的,高兴的不高兴的,随意写,愿意写的就写。这样学生乐于接受,愿意创造,点燃了学生写日记的欲望。
二、合理引导,教给学生写日记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说爱做,但对身边的事物不知怎么去观察,怎么去写。为了让他们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做到的有条理地写成一段话,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日记教学巧妙地寓于饶有趣味的活动之中,调动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也教会了学生写日记的方法。
1、先说后写: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我积极地指导学生进行说的练习,从而为写好日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再掌握了读写音节后,我便有意识地知道学生由说到写。例如,有计划地让学生说说今天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又交了几个好朋友,和哪个小朋友玩得最开心,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什么等等。由于这些事都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出发,从最简单的一句话说起,学生基本能把话说通顺、说完整,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学生说的兴趣浓。这时再让学生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学生就能轻松地接受。有一次,在识字比赛后,我让学生相互交流识字方法并谈谈识字的感想,有的说:”我会认几百个字了,我感到很高兴。“有的说:”妈妈看到我能读故事了,表扬了我,我心里很高兴。“”我能看书了,以后我要努力识字,看更多更多的书。“……看到孩子们情绪高昂,我说:”同学们说得很好,如果不把这段话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记了。“学生听了,喜滋滋地写起来。从这以后,我经常鼓励孩子们把感兴趣的事记下来,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2、先做后写: 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每周四的活动课我都有目的的带他们玩耍,采取先做后写的办法,引导学生写日记。如玩”擂台赛“,让学生主动上台献艺:唱歌、跳舞、诗朗诵,讲故事……孩子们台上台下十分投入,活动结束后,大家静静地坐下来进行回味:活动的时间、地点、谁参加了活动?有哪些同学参加了擂台赛?表演了哪些节目?比赛结果如何?你有什么感想?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使学生愉快地完成了日记。以后再开展其他的活动后,学生能够采用同样的方法写日记,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活动日记的写法。
3、先读后写: 一是合理运用教材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其实是学生练习说话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每篇课文都有幅精美的插图,课前我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说一说图画的内容,画这幅图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学完课文后根据内容,让学生写一写读完课文后的感受;或者让学生仿照课文写话。二是指导课外阅读。阅读可学习两方面的知识:一是优美的词句,二是作文的结构。只有多阅读,多积累,才能激发学生的说写灵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要能够正确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我向他们推荐了《少儿百科全书》、《淘气三百问》、《安徒生童话》、《中华成语故事》、《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等注音读物。并要求每个学生人人准备一本”积累本“,用来摘录课外阅读时读到的好词佳句,由于学生年龄小,老师要做引路工作,指导学生记些什么,该怎么记(在书中圈圈、画画、点点,做到”不动笔黑不看书“)。此外,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玩的天性,要求学生在每次的摘录笔记中用彩笔勾画一些边框,或添加一些小图案,这样一次摘录就是一份漂亮的小报,学生做摘录也就不再当作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了。除了积累我还要求学生每周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一篇日记:你看了什么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学到了哪些好词好句,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等。这样学生既积累了语言,丰富了课外知识又学会了写日记。
三、注重讲评,让学生体验写日记的喜悦。
教师要会赏识学生。小孩子写日记,只要他愿意写,哪怕只写了几个字,几个拼音,只有一句话,我们都应加以肯定,鼓励孩子继续写下去。在看过学生的日记后,我努力发挥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工具作用,写上几句激励的话指导他们写文、做人。观察仔细的,我称赞他们是”火眼金睛“;内容感人的,我表扬他们内心细腻;提出问题的,我给予解答……学生看到老师的赏识评价,特别愿意通过日记和老师交流、谈心,师生之间的缩短了距离,增进了感情。此外我经常在班上开展日记交流活动,有时让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日记;有时学生在小组里宣读自己满意的日记进行交流。还让学生自己推荐优秀的日记上板报、或传到学校网站上发表。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发表日记的小作者的积极性,也激励着其他同学。现在,学生已把写日记看成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人人想写,乐写了!
浅谈低年级日记起步学科论文 篇2
一、说好一句话, 写通一句话
( 一) 口头表达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句子结构形式的把握正处在培养、发展、提高的时候,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 注重言语的规范。他们对“句”的概念比较模糊, 因此, 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谁 ( 什么) 干什么”“谁 ( 什么) 是什么”“谁 ( 什么) 怎么样”。当然, 这要由浅入深地进行, 也就是先说后写。说话, 这对学生来说, 是件极其容易的事, 在上学前, 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经验, 但并不一定规范, 为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扎实的句子的概念, 可以从下面的两点入手: (1) 识别句子的各部分要素; (2) 判断句子的完整性。
( 二) 书面练写
口头表达到位后, 更重要的是书面练写。低年级书面语言的练习要从兴趣着手, 立足生活与教材, 设计一些轻松、简单的练习,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发展,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后, 让他们任意挑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内容的题材可以是学校生活, 也可以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度, 这样他们写起来特别来劲。这样的练习起点低, 坡度小, 学生的兴趣浓厚。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 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 学生完全有能力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 部分优秀的学生并不满足于一二句话, 能写一段话。
二、说好一串话, 写通一段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减少写作的束缚, 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因此, 我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生活, 捕捉写作素材, 使他们懂得观察越认真、越仔细、越深入, 内容就写得越具体、越生动、越感人、越富有生活气息。
仿照课文句式, 编写儿歌短文。模仿是创新的开始, 仿写也是扶着学生走向成功作文的一条捷径。有课文句式作铺垫, 学生写起来就觉得轻而易举。如教材中有一段话“爸爸是高山, 妈妈是河流, 我是一条小溪, 一条欢乐的小溪。”在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后, 我让学生仿编“爸爸是 ( ) , 妈妈是 ( ) , 我是 ( ) , ( ) 。”过了一会儿, 一段段精彩有话语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有的说:“爸爸是太阳, 妈妈是月亮, 我是一颗小星星, 一颗亮晶晶的小星星。”有的说:“爸爸是大树, 妈妈是花儿, 我是一棵小草, 一棵绿油油的小草”……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 则不局限于“爸爸、妈妈和我”之间, 可以扩展到社会上、家庭中的各层关系, 以扩展学生创造思维。
充分发挥想象, 填补课文空白。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是作者留给读者揣摩、回味的空白之处, 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对此挖掘、延伸。如学习《春雨的色彩》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小鸟中的一员, 与麻雀、燕子、小黄莺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有的学生争着说: “我是一只小杜鹃, 我觉得春雨是白色的, 瞧, 春雨落在梨树上, 梨花白了; 春雨落在李树上, 李花白了, 还引来许多嗡嗡的小蜜蜂呢……”在填补空白之时, 学生必定要联系上下文来思考,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倾吐自己的见解, 张扬自己的个性, 可谓一举多得。
看图写话引路, 写作如此容易。实践证明, 看图写话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 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好形式, 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好途径。看图写话记录着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瞬间, 内容有趣, 浅显易懂, 既有图, 又有写作提示和选用词语, 这好比让学生在黑夜里看到光明, 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 颇受学生的欢迎。
轮流练写日记, 相互促进提高。我把全班分成若干组, 每组有5个同学, 并给每组配备一本接力日记本———《成长的足迹》, 每人每周按顺序轮流, 写一篇自主选材、篇幅不限的日记。前面一位学生写好后将日记本传给下一位学生, 轮到的学生, 先给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写上评语, 再自己写上一篇日记, 依次轮流进行。一本写完后, 我就按星级来评选优秀小组并在全班加以公布表扬。这样的训练方法在实际写作训练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5个同学都写在同一本日记上, 大家可以彼此欣赏、监督, 相互促进提高;因为是每周才轮到一次, 所以对每个学生来说, 既是一种压力, 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写出来的日记组内的同学都能看到, 既是为了同组内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 又是为了给小组争光, 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 就全力以赴写好日记。
三、多读课外书, 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 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 当然也学不好语文。”郭沫若也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作文就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活动, 低年级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不多, 生活经验贫乏, 在习作中遇到的困难也就越多。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 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 接触人家的心情。”低年级儿童的优势是记忆力强, 吸收语言信息快。因此, 当他们在学会汉语拼音后, 我就引导他们借助拼音这根拐棍走进课外阅读的世界, 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在优秀的文学园地里倘佯, 受到熏陶感染, 汲取精华, 积累词汇, 形成语感, 以便在写话时挥洒自如。为了让学生将积累活动转变为自觉习惯, 我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我在黑板一角每天写上一两句成语、谚语、名言格言、或其他好词好句的, 让学生读一读, 记一记, 还鼓励学生自备一本“采蜜集”, 遇到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就认真地抄下来。我还隔时在班上评选“辛勤的小蜜蜂”, 比比谁积累的好词佳句最多。我还激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用省下的零花钱买各种课外读物, 成立一个班级图书角, 同时也从学校图书馆找一些合适的书, 让他们轮翻阅读, 学生读的内容多了, 积累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
总之, 作文起步教学要想取得成功, 必须采用综合优化的策略, 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将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将理论与实践、体验与领悟都整合起来, 让学生的作文从量变到质变, 达到一个较好的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21世纪我们怎么教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2]王有声.小学作文教学漫话.宁波教育出版社.
[3]冯维.小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林崇德, 申雪亮.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5]包全杰.作文循序教学法.辽宁人民出版社.
浅谈低年级作文的起步教学 篇3
关键词: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83-01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是学生用语言文学进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写作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是一个进行自我表达的过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用文字向外界表达的感情,展示自我的起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薄弱的一环,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觉得没东西可写,要么字数不够,要么抄袭,要么文不对题,主次不分,要么语句不通。学生对作文有畏惧的心理。针对这一现象,许多家长不惜牺牲孩子的休息,为孩子报作文班,但效果甚微。因此,我陷入的沉思:如何才能杜绝以上问题,达到提笔有内容可写呢?结合我三十年的教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熟悉生活,观察生活,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生活积累越丰富,作文就有素材,有东西可写。相反,积累少了,学生作文时就无处下手,感到苦恼,时间长了,把作文当作一种负担,害怕作文。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认为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应该从低年级开始。以往,教师都从三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写作训练,但由于忽略了学生在低年级时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使中低年级的作文教学难以进行。课改提倡开篇阅读,从一年级的识字阶段开始,学生就进入了篇的阅读,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篇章教学的整体意识。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多年的高年级教学使我更加意识到低年级起步作文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不改变课程计划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坚持从以下几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研读教材,走进学生
通过研读教材,我进行了教材重组分类,形成教学整体框架结构,按“练句一连句”的程序进行:一年级以写好一句话为主,二年级进行连句成段的训练。一年级练句,我要求学生从能写一句话发展到能写好一句话。学生的作文训练开始一年级的口头作文,既说话训练,而最根本的还是以写话为目的的听说一句话的训练。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一结束,教师就着手进行着方面的训练,在大量的听说一句话的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我一边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一边以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刚开始不要说的多么优美,尽量贴近孩子的生活,这个过程中来时要多示范并且多与他们交流,只要学生动笔写即可,起点低一点,重表扬,不批评。提高学生写的兴趣,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激发兴趣,有效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学词的积累。忽视了学词的积累,语文教学就如同无源之水。语文学习不是一日之功,但也不可以一日无功,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才能有好的效果。在一年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积累词语。积累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可以从与课文有关联的内容。
如:一年级的课文,大部分是要求背诵,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这也是积累的一个方面。另外,课文的词语很丰富,是积累词语的好机会。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生活从生活中去积累,对平时积累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归纳,分类(四季的、美景的、人物的、喜怒哀乐、动作、颜色)。积累的越多,越丰富,学生以后写作起来就得心应手。
三、以说促写,一句话起步
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学的音节、词语、句子越来越多。我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明确什么叫句子,然后说出几个简短的句子,让学生动手用拼音写出来。接着,我指导学生练习用词语说话,就这样,学生初步学会了说和写一句话。其次,练写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以记述文的要素的句子。刚开始练写,教师可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使学生认识并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这样的句子意思完整,内容比较具体,通过反复练习,可为以后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巧用图片,引导学生说话
以看图说话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一年级主要进行看图说话,注重单幅图,图和图之间的联系,要求看清,说清画面的内容。
以图促说,鼓励学生自主表达。以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来看,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言的发展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学生动笔之前,教师应先指导学生进行口头作业。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又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想象。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再指导学生说话,做到边看边想,边想边说。要有一定的顺序。
例如,我在教一年级语文第一册复习四“我会讲”这项练习时,我采用分步走的方法,先仔细看图,看清图意。抓住三个重点,(1)独木桥很窄,只容一个人通过;(2)小兔去学校,猴子摘桃子都要过独木桥;(3)启发学生想,它们会怎么过桥?是猴子让兔先过,还是兔让猴先过?鼓励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说完整,说的再趣些。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4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是学生作文的门槛,抓好学生起步阶段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由地表达,成了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难题。我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实践、总结,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鼓励学生多仿写。
我们都知道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仿写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从书本到生活的过渡。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虽然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甚至千篇一律。但从训练角度来说我认为是有好处的。如《听听,秋的声音》学完后,我就要求学生仿写片段。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听听,秋的声音,蜜蜂扇动翅膀,“嗡嗡”,是和花朵告别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石榴露出笑脸,“啪啪”。是对秋姑娘的问候。......秋的声音,在每一个红红的苹果里,在每一片绚丽的花瓣上,在每一滴晶莹的露珠里,在每一朵绽放的秋菊里。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跑来,向远方匆匆地离去。我觉得三年级作文刚刚起步,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我们老师教课文就是教学生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在写《我的家乡》这个作文时,我引导学生仿照《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写出了家乡不同的景物特点。刚开始学生不会写作文,让他们仿写几篇有什么不好?能仿写也是一种进步,仿多了自然就学会写。总之,仿写是学生写作的起始,是写作兴趣培养的基石,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二、鼓励学生多观察。
生活是个万花筒,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微妙而有趣的东西。例如:第二单元的作文要求写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动物。然后回校与同学交流。第一次我发现他们是应付式的,观察的动物比较平凡,比较随意,于是我重新布置他们回去再观察,而这次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看谁的发现最有创意?”,即与众不同的。这次孩子们可积极了,他们的发现可新奇啦:有的发现了蜗牛走过的地方为什么总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有的发现天气很热时小狗总是吐着舌头,有的发有的发现金鱼为什么睁着眼睛睡觉——原来,金鱼不和人一样,金鱼是没有眼皮的!所以,金鱼就算很困了,它也不会眼皮打架;有的发现了蜗牛长触角的顶端有一个小黑球,那是它的眼睛,短触角相当于它的鼻子„„很多同学都写得很出色,很有意思,但就是这些微小的变化,被我们的同学捕捉到了,观察到了,从而记录了下来,这不是很有趣吗?听了孩子们交流的发现,我倍感欣慰,我想有时一个小小的激励或者是一次小小的比赛,孩子们的兴趣、劲头就截然不同了,所以有时我们要多想办法,以引起孩子们习作的兴趣。
三、鼓励学生多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没有大量的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每天中午,我硬性规定到学校的图书室,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于他们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越好,让他们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名言、好的句段、古诗词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阅读课上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多练笔。
引导学生多练笔对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认为课堂小练笔,能够开启作文教学大课堂。例如,我上《争吵》时,安利柯和克莱蒂之间因班子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写了我的内心活动,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徕帝的宽容、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平时,同学之间的矛盾无时不在,于是我就叫他们写一篇跟同学产生矛盾的作文。许多学生写得很好,不但写出了怎样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矛盾,还写出了自己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还如,我上《槐乡的孩子》,学到里面写天热的段落时,我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己另写几句天热的句子,还变出花样写《天多冷》,学生也很快写出了自己在天热天冷时的感觉,读起来是既新奇又有趣;上《风筝》一课时,学到第三段写放风筝时,我问学生:“你们放过风筝吗?”没有一个回答是否定的,我于是又让他们写自己放风筝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大多也很真实可感,读来也很吸引人。
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篇5
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江苏省兴化市临城中心校 顾丽华
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小学三年级是起步阶段,对小学高年级乃至初中、高中的作文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奠定基础的作用。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建议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基础之上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稍有不慎,将会导致学生的厌写情绪以至于影响今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发展。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上好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让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好的开始呢?怎样为学生打开写作这扇大门,让他们乐于表达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起步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
小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口语交际应作为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口语表达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自觉地突破各类文体僵化的藩篱,才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口语表达才能有所进步。可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先动口,再动笔,十分必要。在口语表达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要不卑不亢,大胆展现自我,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学生口头的表达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多给予同学们恰如其分的表扬和肯定。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口语表达就会有很大进步,每位同学都能畅所欲言,改变了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以此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效果显著。如《有趣的树叶》是一年级语文大课堂的训练内容,我先出示了一组我事先用树叶拼成的图案。学生不由自主地说:“啊,真好看!”我引导他们说说老师这幅图上有什么,它们像什么,是怎么拼出来的。然后,分发树叶让他自己拼图,展示他们的作品。最后,评一评谁拼的最好,让他们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争先恐后的介绍起来,在我的点拨下,都能做到说的有条有理。这样,在形象的感知下,既充分调动起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又能使其他成员择其优、指其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实现课堂的民主大解放,为作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此,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将语言转化为文字便不难做到了。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告诉我们:能写出好文章必然需要丰富的素材积累。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写作文的时候才会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否则纵然心中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样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样的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也是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生活经验,鼓励同学们热爱生活,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亲身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仿写典型例文
首先是仿效课文命题。由于充分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仿写虽不利于学生创造,但从训练角度来说对学生有益。仿写不是抄写,而是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师生教学课文不就是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吗?有的学生不会作文,让他仿写几篇有什么不好?能仿写也是收获,仿多了自然就学会写。特别是典型例文仿写。例如,阅读文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顺序写的,鼓励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并应运到自己的作文中。在写一个想去或去过的地方这篇习作时,学生就会选择校园、家乡、小树林等不同地方,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也就会写出这些地方四季的风采。达到条理清楚,语言优美,习作就会成功。
四、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刚起步的时候,因此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会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那么,给自己习作修改什么呢?可以是修改错别字,也可以是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一篇作文完成后,要让学生先自己读,尽量自己找出错误,把它改过来;自己找不出来了,再请别人帮忙看一看、改一改。那些因为粗心写错了的字通过自己和别人的检查马上就能发现并改正过来;有明显错误的词、不通顺的句子也很容易被找出来、改过来。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养成了良好习惯,以后就能自觉修改;另一方面,这次及时修改了的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下次写作时就会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会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起步作文训练之日记教学 篇6
四川什邡元石中心小学 刘德蓉
把自己在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选择其中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有重点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日记。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是练笔的有效途径,也是进行起步作文训练的终南捷径之一。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初步接触了日记,基本了解了日记的格式,可写的内容等。寒假中我为学生布置了几则日记作为假期作业,本以为春节里的趣事很多,学生可写的内容广泛,日记效果一定不错。然而,开学一检查,却十分不尽人意:一大半学生找不到主题,记的尽是流水帐;还有几名学生纯粹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临时赶了几则日记,内容散乱,毫无意义;更有甚者,连笔也没动,问其原因,答曰:不知怎么写。只有几名平时十分优秀的学生,写得还有趣,内容也真实,语言也较生动。检查的情况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是啊,学生初步接触日记这个新鲜事物既有因好奇而产生的兴趣,又有因恐惧而产生的高不可攀心理。那么,如何在这一阶段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留住学生的兴趣,并使其兴趣盎然,在习作之路上顺利起步呢?为此,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鼓励和指导相结合,激发日记兴趣,让学生敢写。开学初,我认真的阅读了孩子们的假期作品,并从孩子们的日记中选择了几则优秀作品作为范文在全班进行讲评,让学生参与评议:说说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可以作怎样的修改。教师同时也作一些点评和修改。教师在讲评中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选材、甚至一个标点。称赞这些孩子是生活的有心人,会观察,会思考,是一个作家材料呢!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心里就会充满自豪感和成功感,就会感到写好日记并不难,于是写作热情也就会得以激发。没被选读的学生,也从听中了解一些写作方法,同时也有了努力的目标。就能变怕写为敢写,这也就迈过了写作的第一道坎。
二、提供写作素材,让学生能写;介绍写作方法,让学生会写。
学生拿起笔,首先碰到的是“写什么”的问题。许多学生怕写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知日记该写些什么。我们要告诉学生:其实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积累写作素材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写作的素材就在学生的生活中,只要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习作素材自然源源不断。培养学生观察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从身边感兴趣的人、事、物开始他们的观察,并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教给观察方法我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除了用眼看,还可以用耳朵、用心。于是,在老师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后,一则则形象生动的观察日记《钻笔刀》、《我家的小猪》、《小白兔》、《鸡冠花》……在学生稚嫩的笔下诞生了。其次,可以通过阅读积累优美词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内外阅读量明确规定:
一、二年级学生每学年至少要读五万字;
三、四年级学生需读四十万字;五六年级学生需读一百万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都说明多读书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建立课外阅读小组,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利用课前三分钟,每天为学生读一些优秀作品。都能使学生受到启发,开拓思路,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开始写日记时,往往不知道怎样用书面语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学会模仿,比如:学生学习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就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课文来写《假如》,学完小诗《谁和谁好》一文,就可以让学生仿写诗歌,同时学会运用课文中语言形式来写作文。当然,模仿的目的是学习语言精品,探索写作规律,尽快进入更高的创新层次,而绝不是永远趴在前人或他人的脚下爬行。要想模仿别人的文章,就必须认真阅读,语言精品读得多了,受到语言的熏陶,潜移默化,自然就能做到文从字顺。
三、及时展示,及时评价,让学生乐写。
教师要求学生勤于动笔,每天写一则日记。要写好日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 “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教师及时批阅,并坚持每天选出几则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学习,同时将孩子们的优秀日记输入电脑,打印出来,让全班同学学习、品读。这样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时,学生的写作热情就被大大的激发出来了,精彩也就逐渐生成。每天总有几个孩子围着我问:“刘老师,我的日记被选上了吗?”“这是我昨天写的小诗,请您帮我看看。”
四、老师和学生共同动笔,记下每一“心动”时刻。做到师生同写。
教师布置学生每天写一则日记,而教师只是检查评定,仍然体现教师高高在上,是“检查官”、“监督员”,学生的主动性也不会太高。为了真正的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体现师生平等,教师是学生亲密的朋友,合作的伙伴,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学习的范本,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完成“作业”。教师日记可写的内容很多:班上的有趣事件、突发事件、学生的进步表现、对孩子们的期望,建议等。学生既能从教师日记中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又能通过日记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形成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五、作好作品的收集与保存,建立班级作品库。
每学期将班上学生的优秀作品和老师的部分作品打印出来,装订成册,编辑《我们班的成长故事》一书。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部分优秀作品推荐到校刊、校园网站、各级报刊杂志进行发表。告诉学生只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班、我们学校、甚至全市、全国的“著名作家”。有了奋斗目标,学生的创作热情就更高了,创作潜能也被大大的开发出来了。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班上学生写日记的兴趣都特别浓,写作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写人的、记事的、写动物植物的、写景的、编故事的、写心情感受的…...。写作语言越来越准确生动了。如今批阅孩子们的日记已成为我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快乐时光。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 篇7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指导策略
现在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写作的门槛,对于词汇量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对于事物的认识能力不足,对于词汇的准确理解也不够,所以,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把写作文当成了学习的负担, 感觉作文无法驾驭。 引导学生会写作文、想写作文和敢写作文,是现阶段老师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总结问题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作文的指导写作。
一、三年级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写作模式陈旧
很多老师在培养学生写作的时候总是喜欢让学生模仿, 这样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写出内容,但是却磨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还有对自己的真实感情进行抒发,老师运用陈旧的写作模式,让学生把一些范文里面的内容进行背诵和运用, 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写作模式都是套用这样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慢慢消退。还有老师在写作中限制学生的写作字数、写作结构和培养孩子固定的写作模板, 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小圈子里面, 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限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语言素材的积累不及时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地输入语言素材,这样才能让输出和输入有所平衡,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通过练习可以轻松地驾驭头脑中留存的素材。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阅读量和生活经验都很少,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要多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 有时候老师为了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会让学生准备一个小本,把平时看见的好文、好句都抄下来,老师会定期进行检查,但是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学生平时没有认真地积累, 只是在老师要检查的时候,随便找一些看着比较好的素材抄下来, 应付老师的检查。我们知道语言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时时刻刻的, 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语言积累的好习惯,不要让学生把文学素材的积累变成负担,以完成老师检查为目的,这样开展的语言素材积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二、对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指导策略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三年级学生对于语言表达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老师要做好适度的引导,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激发,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做好精心的布置,让学生对作文课有所期待。 所以,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比如,让学生写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老师可以给学生设定周边熟悉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写一下校园的春天, 老师最好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一下春天里的校园是什么样子, 回到课堂再让学生开展写作, 不要给学生限定范围,而是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鼓励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大胆选材,自己进行题目的拟定,这样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会让学生有空间和时间开展现象。 以往的传统教学是老师来拟定作文题目,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写作,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也没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对于这样的机械写作非常厌烦。 所以,对于写作课也很厌烦,通过老师给学生课堂“ 留白”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成为作文课的主人,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2.注重日常积累
积累是进行写作的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在进行写作的时候要厚积才能够做到薄发,当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时, 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也会不断地加强。 在平时的学习中, 老师应多引导学生看一些课外书籍,三年级的学生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还是很低的,所以,刚开始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老师可以在每堂课上给学生阅读一个小故事,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阅读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叙述, 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老师讲的故事记录到笔记本上, 找一到两个学生阅读自己记录的故事内容,通过自己的总结学生对于素材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在写作中可以及时地应用。
浅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篇8
[关键词]兴趣 观察 练笔 习惯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几点是我在三年级新课程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会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习作题目,我总是变样地以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我在习作《我最喜欢的玩具》的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的玩具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玩,拿着自己的玩具向大家介绍自己玩具的来历、样子、自己和它之间的故事……当学生沉浸在玩具的情境中,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玩具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玩具,从而写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
教师让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的传播,对激发写作兴趣有很大的作用。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写了那么多作文,总有几篇相对而言是写得较好的,这时对他们的习作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把作文写出来给同学老师看,贴在作文栏内展览,投稿到“校园广播站”或寄给报社发表……这样,他们就会兴致盎然。
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会组段成篇
“三年级作文要侧重训练写好一段完整、连贯、通顺的话”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踏踏实实地练好这个基本功。在学生尚未掌握写一段话的技能时,教师要“扶”他们一把:降低写作坡度,架设“阶梯”,让学生能“攀”上去,摘着“果子”。
学生的习作写不具体,主要是不会观察,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对常见的东西熟视无睹,不留心,不用心,有时图热闹,草草看过了就忘了,印象不深;有时东瞧瞧,西看看,杂乱无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引导学生用眼细看,用耳谛听,用手细摸,用鼻子嗅,用心灵感悟,在观察中教师还要适当加以提问,开拓学生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丰富联想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力及写段的能力。如指导写“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教学楼的前面。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卫兵似的小松树伸展着腰肢,露出甜甜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
“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如把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用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观察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从而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在学生掌握了写段的方法后,我遵照“从易到难”的原则,组“段”成“篇”。写了片段《学校的花坛》、《雪松》、《我们的教室》,就教学生把若干个“段”组织起来,汇集成篇——《美丽的校园》。系列作文《我的爸爸》、《妈妈的爱》、《我》这三个片段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我指导学生把它们汇编成《我的一家》,既展现了学生生活的一个侧面,又培养了学生组“段”成“篇”的能力。
三、发掘写作的契机,进行练笔训练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教师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寻找时机,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寻找写作的素材。我以重视学生写观察日记为突破口,平时总是注意抓住时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一些自己身边的事、景……例如一天下午下课的时候,外面刮起了大风,我组织学生来到室外,让学生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物利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有的写道:“今天的风可真大呀,让我觉得有点冷。只见大风把树上的叶子呼呼地刮下来,叶子手牵着手在操场上飞舞。有的翻着跟头,好像在赛跑,真好看!”有的写道:“风把我们的卫生区的叶子堆了三个大堆,我高兴地想,这下好了,不用我们扫了,我应该怎么谢谢风伯伯呀。”还有的写到“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地上的灰尘吹得如烟,如雾。”……每当有精彩之作(哪怕是一句话)诞生,我都要让小作者朗诵给大家听,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作文的兴趣。
我常常是一遇上新信息,就“计上心来”,别出心裁地指导学生练笔:在心理健康课上,学生对“0”和“1”进行了联想后,让学生写了想象故事《由001想到的》;活动课上的《贴鼻子》、《猜字谜》;体育课上的《第一次跳绳》;自然课上的《小实验》;语文上学了《守信》,让学生仿写一个守信的人;学习了古诗《小儿垂钓》、《采莲曲》之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改写故事……这样,既拉近了学生生活与写作的距离,又使学生养成了留心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只有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用语言描述情境的本身是那么的有趣,才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说写兴趣。
四、养成积累的习惯激活心灵的泉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写读书笔记。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读懂文本中的习作例文、经典课文,还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多听看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多看或多听小学生写的优秀习作等,作好课外读物的读书笔记并反复吟诵。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也可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会时,校本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才会涌向笔端。
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教师要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发现生活中的美,讲给小伙伴听,写给朋友看。只有用心把事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采一采自己的“劳动所得”,学生就会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
总而言之,小学三年级学生刚走上写作之路,步履不稳,为师者要善“扶”,根据作文教学的原则,耐心地“送”他们走上提高写作水平的科学途径,让他们面前出现一片芳草地。
参考文献: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实践研究 篇9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所有课程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为了完成学段目标,让孩子们在写字起步阶段扎扎实实地练好字,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我们结合校本实际,开展了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实践研究,从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课堂教学三个层面,探究良好写字习惯形成规律,识字、写字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写字教学的方式、方法。[关键词] 写字教学
起步实践
环境建设
制度建设
课堂教学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说过,世界上有个美丽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那就是我们古老而美丽的汉字。然而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刚开始学习汉字的一年级孩子就受到无纸、少纸的时代冲击。《浙江日报》上曾刊登过一篇报导《电脑越打越快,文字越写越差》。随着计算机迅速地走进家庭,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写字教学正在逐渐被忽视,原来教室墙上或橱窗里的学习成果都是手写的,现在大多是打印的。沪上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合格的占70%-80%,一些高中生甚至连升学考卷上也信手涂鸦。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写字教学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写字往往成为了一种教学的点缀,一些观摩课、公开课上更难得一见写字教学的影子。
在这些严峻的事实面前,写字教学面临的冲击越来越大。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最为关键,只有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接受科学的写字教学指导和规范的训练,才能在今后的书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此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在第一轮《探索小学阶段规范学生写字的长效机制》写字课题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第二轮课题实践《小学生低年级写字教学起步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1、研究内容
(1)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形成规律。
(2)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把识字、写字有机地融合,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
(3)创新写字教学的方式、方法。在不加重学生书写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书写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4)如何突破大班额授课制教学形式的制约,保证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2、预期目标
(1)进一步激发教师对写字教学研究的热情,积极参与课题的实践研究。能主动运用并探索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较熟练地掌握书写技能。
(2)对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进行及时提炼、总结,形成书面的研究成果。
(3)在常态教学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
1、科学汲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本课题实践研究分三步走,第一阶段,从学习开始,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一学段(1—2年级)写字教学的崭新理念,学习浙江省首届写字教学研讨会上的会议精神,学习兄弟学校同类课题的研究经验,从中取长补短,使本课题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
2、全面调查:在科学定位基础上 为确保课题开展的实用性、有效性,为正确分析学生写字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我们对20位一年级语文教师及书法专业教师和全校700余位一年级新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的数据,得到了对课题的科学定位。
(1)柯桥城区的一年级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写字教学。他们认识到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关系到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调查显示97%的家长认为孩子写一手好字是十分必要的。但家长的认识不够全面,只有88.6%的家长认为小学阶段是写字教学的重要阶段,52.7%家长认为写字取决于学校老师的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自身素质差参不齐。柯桥城区人口流动性较大,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商贸国际化,家长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调查显示只有14.6%的家长认为自己的执笔姿势正确,15%的家长认为自己的书写比较漂亮,家长对正确的执笔姿势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书写不满意,导致没有信心和能力指导孩子写字。因此只有64.4%的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书写。
(2)写字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占比例。
写字姿势占43.3%,基本笔画占33%,间架结构占22.7%,其它占1.7%。调查结果显示,写字姿势所占比例较大,说明写字双姿和习惯是我们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3)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耐心。调查显示,通过上一轮的写字课题研究,充分激发了老师们的课题研究热情,为第二轮课题研究打下了情感基础。但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极难纠正且常出现反复,各平行班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一个班家长对学生的写字满意度达94.1%,而最少的班只达62%,个别老师就把责任归咎于学生学前教育和新课标教学任务重,导致课堂缺少写字时间等外在因素。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就对课题做出了正确的定位。即研究小学生写字起步阶段正确习惯的形成规律,在语文课堂中,对写字进行“减负”,把识写结合,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探究出有效的识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写字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写字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普遍提高书写质量。
3、环境营造:课题研究的加油站
良好的环境能够化育人,能够激励人。我们学校历来重视写字教学环境的建设。在各校区校门口、厅堂、教室、走廊随处可见悬挂和张贴的师生书法作品。置身其间,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班级教室内的文化布置一改以往电脑打印的学生习作,一张张规范、端正的硬笔字作品,一本本干净整洁的作业本,一份份“自编自导”的手抄报,都成了学生竞相展示书法创作的主阵地,是每个教室一道流动的风景。有的老师精心设计了“写字成长袋”,让学生把一段时间练的字装订成册,由学生自己设计封面,给习字成果穿上漂亮的外衣,请家长或老师在封面上写上鼓励自己的话,展览在教室里,这无疑是对学生写字的最好激励。在校报《春雨》上选登学生的优秀写字作品,在校刊《春潮》中组织课题组老师进行写字教学的专题研讨,这些物化环境的建设,把老师和学生带进了充满“书香”的校园,为课题的研究开展构建了一个充满浓厚文化的研究场。
4、制度建设:课题研究的保障
为了确保写字教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和富有实效,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加以保障。①定期检测的制度。在写字教学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样本数据库,并在每学期期中进行样本的跟踪检测,为学校写字教学实验步骤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九月份进行的第二次写字教学柚样调中,我们看到学生的各项指标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②教师教学行为调查制度。我们设计了写字教学行为调查表,让学生填写各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情况,如教师的板书是否规范,是否及时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是否对学生进行写字方法的指导,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等。③建立了写字教学随堂记录制度。在每班设立写字课代表,每节课填写《写字教学随堂记录册》。④作业检查制度。不定期检查学生作业情况,调查学生在平时作业中的写字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⑤随机抽查的制度。对教师板书、学生平时的写字姿势,用数码相机拍摄记录、并及时反馈相关的班级和老师。⑥期末考评制度。对学生期末考试时的写字姿势逐班拍摄,以供比较。⑦班级写字教学达标制度。制定写字测试的标准,定期对每个班级进行测评。⑧家庭作业月反馈制度。每月由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作业时的书写情况,也可对老师的书写指导提出意见或建议。
5、课堂点击:在传统中革新
课题的成效最终要以课堂教学为一个展示平台,通过创建有效的写字教学课堂模式,改变教师原有的写字教学弊端,加强对学生写字方法的指导,在不加重学业负担的情况下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地写字,把字写好。(1)“双姿”与规范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规范的运笔方法是提高学生写字质量的基本保证。
①把握问题关键。在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首先强调的是正确的写字姿势,而不是把字写好。因为现在的小学生入学年龄早,大部分6周岁,一小部分不足6周岁,手部小肌肉没有发育全,如果这时候对学生的书写提出过高的要求,就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还可能导致学生错误的执笔姿势。因此在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把目标定位在书写姿势、书写规范这个关键问题上。
②了解问题背景。首先我们要了解了学生的执笔现状,对一些普遍的错误执笔进行分析。有的把大拇指包住了食指写字。这种握笔姿势大多以拇指用力,从笔杆的上方将笔包扣在虎口处,大拇指与笔的接触处在拇指的第二个指节根上,由拇指与中指一扣一抵夹笔,字写出来有些重,力透纸背,背面都是一个个字印。有的用拇指尖、食指尖捏着笔写字。这种握笔方法主要靠拇指尖和食指尖用力,由于贴靠笔杆的面小,指尖又用不上力,往往会出现握久手有痛感,而且笔杆根本就捏不紧,字轻飘飘的,笔迹有些模糊。
有的扭着手腕写字。这种握笔方法把手腕向内旋转,笔尖对着自己,移动起来很费力,拇指、食指也使不上劲,写出来的字笔画很不连贯,像蟹爬。还有的把笔拿得超低,贴着笔尖写字。稍一用力,笔立刻就断,写出来的字很小,因为移动范围太小了。
错误的执笔姿势五花八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针对这么大的执笔错误率,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③提出解决方案
a、师资培训,以点带面。我们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写字教学的调查报告,使老师们在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邀请资深的书法教师给全体老师进行写字教学的技术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正确的执笔和坐姿,无论在什么课,都能成为学生的兼职写字老师,做好正确的写字示范,时刻督促学生正确执笔、规范书写。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使正确的“双姿”得到推广和巩固。
b、课堂强化,方式多样。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为了巩固正确的姿势,在课堂中,老师们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强化。宋国琴运用“一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需琢磨”简明扼要的口诀帮助学生巩固,胡利娟教师创造了富有童趣的手指操,让学生在写字间隙运动手指,放松关节,提高写字质量;陶丽萍教师利用学生的力量,评选“写字督察员”,相互督促写字姿势,祁渝芳教师在课堂上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学生写字时给姿势打分,正确的姿势根据坚持的时间长短在作业本上点红点,错误的点黑点,写字结束时,再根据书写质量和姿势两部分打一个最终的成绩。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练习写字“双姿”,学生写得轻松,好习惯也逐渐养成。
C、课外巩固,家校联合。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把家长也吸纳到孩子的“写字兼职老师”、“写字督察员”的队伍中来,使写字指导无处不在。因此,我们把正确的“双姿”要求通过各种渠道向家长进行宣传、指导,运用家校平台定期反馈学生在校的书写情况,同时也要求家长填好《家庭作业月反馈表》,特别设计“执笔情况栏”和“坐姿情况栏”,要求家长对孩子的书写作出全面评价。家校联合,学生的写字随时随地得到全方位的督促、指导,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写字起步阶段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写字与“减负”
低段老师们普遍认为人教版教材教学任务重,书写指导来不及在课堂内完成,所以常常把书写放在课外,为了让学生能掌握巨大的识字量,所以就布置大量的抄写作业。据我们统计,一个生字,在语文书中抄3遍,生字抄写本中抄7遍,课堂作业本中练3遍,回家再在田字格中练一排(6遍),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组词等作业,那么一个生字前后要抄写20多遍,一篇新课6个生字,那么一堂新授课后,学生要写120个字,难怪学生会因此随便应付,导致写字质量下降。于此,我们发起了写字“减负”运动。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保证课堂中的书写时间,立求在课堂中完成新授生字的指导,配合《写字教学随堂记录》考核,并且把每课的生字分散在每节课中写,保证每节语文课都有5分钟的书写时间,让书写不再变成孩子的负担。此外,为学生的书写作业“减负”,把常规作业进行重组,如生字抄写本写5个组一个词,尝试自选作业,认为写的好的字,少写几个;认为难写的字,多练几遍等。这样一来,写字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每个字只练习10—12遍,回家作业中书写的作业量减少,学生往往乐意先完成这项作业,书写质量也得到提高。据统计,“减负”后,一个班学生在期末试卷中的卷面优秀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3)老师和学生
传统的写字教学往往是语文课堂的附属和点缀,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在学生的练习中课堂走向尾声,给写字教学画上了一个问号和省略号。因此学生体验不到书写的快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写字课堂正在追寻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我们总是想办法让枯燥的书写指导充满趣味,你来做老师,我来做学生就是语文课上最受学生欢迎的时候。这时候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做老师。而他们的“学生”总有点“笨”,“小老师”们可认真了,一本正经,一笔一画地指导。
这种新奇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生动,更投入,师生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更民主了。在学生练字时,有的学生会主动地请教老师,老师们就坐在学生的位置上,握住他们的小手,手把手地教写字,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幕幕呀!学生不再慑于“师道尊严”,而是把我们当成赖以信任的朋友,期盼在我们的帮助下,去认真地写好每一个字。这样的写字教学将是一堂课的闪光点,为整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或富有魅力的感叹号。(4)识字与写字
新课程标准提出“识写分开”、“多识少写”、“提前阅读”的理念,识写分开的教材编排特点也给写字教学带来冲击。只有把识字与写字相结合,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里的“识”“写”并不是简单的“眼看”与“手写”,而应该是调动眼、耳、口、脑、手多种器官来认识生字、书写生字。
①“眼看”、“手写”结合,重观察过程。在书写前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的笔画、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位置,并努力记住它;尤其是一些形近字,结构较难的字,更要引导学生分辨出细微的差别。
②“脑思”“手写”结合,重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把平面的汉字当成一个“生命”去看。比如书法课上,低段的书法老师在基本笔画的指导时,会这样教学生:点如水滴,由轻到重;横似扁担,两头稍顿;竖像悬着的针,垂直而下;撇像燕子掠水,一掠而过,不停不顿;捺如大刀,一波三披,甚是好看„„如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教基本笔画“横、撇、捺”,他把“横”比作宽又直的马路,笔就是汽车,教孩子执笔,小汽车开过来又开过去,小汽车的来的时候要短一些,开过去的时候要长一些(“横”的运笔)。“撇、捺”被形象地称为“小螳螂”。螳螂头朝左抬起是“撇”,朝右抬起的时候是“捺”,头要小,肚子要大,屁股要收笔轻起。基本笔画经过这样的思维“加工”,运笔方法就鲜活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识字教学时,老师们也往往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帮学生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如一位老师教学“小”时这样讲解,“小”的撇点捺点好像小姑娘头上的两条小辫,长短两边要对称。形象的比喻使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对书写练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书写的要求。(见附件课例)③“口说”“手写”结合,重表达过程。表达在阅读教学中司空见惯,但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却不多见。恰当地运用表达,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评价一下老师这个字写得怎样,说说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看了同学的字,你有什么要提醒他的吗?这些口头表达的过程,正是学生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把“手写”转化为“口说”的形式,它能督促学生审视自己的书写,通过对他人的评价,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5)过程与评价
通常对写字教学的评价往往只停留在对学生写字优劣进行评判,这种只注重结果而不关注过程的终端评价方法,忽略了写字教学的许多重要内容,也是有悖于课程标准提出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们在课堂中确立了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的比较全面的评价标准。如对班级进行写字达标测评时,我们每个校区成立6个由4位老师组成的写字达标测评小组,分别对每个班学生写字的坐姿、握笔、书写速度、书写质量进行测评,从而对学生写字情况作出比较全面的反映。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及时、恰当地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多元化评价,以促进学生书写的和谐发展。
①我的字大家作主
写字的过程是创造美,那么自我评价就是教给孩子审美的能力。当然一开始他们也并不会评,有的的老师运用循序渐进法,先让他们在每行字中圈出一个最像字贴的字,渐渐地提高为圈出所有像字帖的字,再运用有利情景,“聘请”那些会评价的学生做小组里的“小老师”,轮流为大家评价作业。孩子们有时圈圈点点,有时言语鼓励,“你进步了”,“加油哦!”老师们看了都不禁为之动容。写字的那份乐趣便在自评、互评中蔓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养成认真、规范地书写习惯,有的老师还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每月一次的“家庭作业书写情况评价与反思”就采用了学生自评与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效果特别好。很多家长在写给孩子的话中既有深情的鼓励,又有忠恳的建议,为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注入了温馨的动力。
②“鸟语花香的世界”
教育总存在个性的差异。对于那些写字优秀的学生,每一次练习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可对于那些做出十分努力却仍无法成功的孩子,我们也决不能让他们气馁。
一(10)的高家乐是一个书写能力较弱的孩子,他的字总是撑满格子,一笔一划都要使出所有的力气,每个字都显得呆板,是典型的“火柴棒体”。看到他虽不漂亮却十分干净的作业本,老师会欣然画上一朵小野菊,几簇小草,他溢于脸上的兴奋与自豪也不逊于得到“小书法家”称号的孩子。慢慢地他的字虽无大的长进,却也日渐进步。于是老师开始在这些孩子的作业本上添上小鸟,他们对于老师这样特殊的“待遇”乐此不疲,还得意地说他的作业本是“鸟语花香的世界”。可想而之写字的积极性也日渐高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弱势学生”的写字习惯进行个体化的评价,也是行之有效的良方。
③我写我秀
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大舞台。如学校每学期组织的写字大比武,精心制作展版在各校区展出,经常组织学生进入社区书写标语、春联,还组织创建文明县城的百米长卷书写、在步行街进行现场书法展示活动。有的老师在班级里设立“展示台”,营造竞赛评比的氛围,引导孩子把每一次的作业当成一幅作品去完成。每次写字本完成后,优秀的或有进步的同学都会领到一个彩色的夹子,兴冲冲地把自己的作业本挂到“展示台”前,并对其他作业进行欣赏评价。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都把自己的书写大胆地秀出来,有效地激发了他们习字练字的兴趣,增强了他们自我表现的信心。
三、研究主要收获和成果
(一)实践收获
1、学校的整体品位得到了提升 柯桥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一贯以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教学目标,通过两轮写字教学实验以来,营造了学校幽雅的校园环境,积淀了深厚而富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随处可见师生自创的书画作品,吸引了无数的学生、领导驻足观赏。
2、创造了富有校本特色的写字教学策略
(1)写字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熟练的书写技能,必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严格科学的训练,如果每天单独列出写字教学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专门的写字教学训练,虽然也能达到目的,但这相当于让每一个学生参加了书法兴趣班。这无疑会给教师和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所以我们采取的是学科教学与写字教学的整合,在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写字训练。具体做法是,首先,让所有学科的教师都来参加写字教学实验,在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写字教学,让学校内的每一位教师都成了学生写字指导的老师。第二方面,教师在设计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时,注重在相应的环节内穿插写字的教学,如把每一次板书都作为对学生写字教学的示范,把每一次学生的练习都作为一次高效的写字训练。老师们采用了在课堂内“分散练习”、“动静结合”、“笔画联想”、“课间游戏”等方法,这样的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书写时既不觉得疲劳,又提高了写字教学的效果。
(2)开展写字教学的小课题研究 在写字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大家都树立了让学生写一笔好字是每一位老师不容推却的责任这样的思想,所以人人都能积极地投入,有的还开展了写字教学的小课题研究。如一年级的宋国琴老师,参照心理学个别辅导的主要技术——行为改变技术,帮助孩子们设计了一则“写字教学错误姿势矫治”的程序。“确定终点行为――分析起点行为――设计有利情景――选择适当策略――分析效果”等几个步骤,持之以恒地开展实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有的教师根据对学生写字情况的观察,开展学生写字个案的跟踪记录,如祁渝芳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写字握笔过低,老师多次提醒也未见效果。于是老师在铅笔一寸处绑橡皮筋作记号,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在几天的观察记录中,这些同学果然纠正了不良的握笔姿势。
(3)反思总结有效的写字教学规律
和其他学科一样,写字教学也需要老师有着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超实践智慧,方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求教师们能够经常性地撰写教学案例,把自己在实践过程的教学智慧沉淀下来,整理出科学有效的写字教学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如我校的徐梅茵老师发现用简笔画的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字形,逐渐改变了学生经常写错别字的现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就写下了案例《一字一画一世界》。又如张小燕老师在教学《棉花姑娘》一文时,失误把生字写错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辩论,使课堂更活跃,写字热情更高涨,于是老师欣然写下了《让“意外”少于课堂》的教后记。又如胡利娟老师发现学生长时间枯燥地练习减弱了学生的写字兴趣,而且错误的书写姿势渐渐滋生,为此她自创了“手指操”运用于写字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写下了《原来写字可以如此快乐》„„
3、全面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书写质量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崔峦老师在人教版实验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做总结性讲话时指出: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通过写字教学的改革实验,我们学生对写字的情感加深了,写字态度习惯转变了,写字的技能质量也提高了。
1、学生坐姿、握笔的正确率有了显著提高 其中双姿正确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写字优秀率提高27个百分点。书写完全正确的人数虽然有了微小幅度的下降,但是从具体数据统计表中反映,学生总体的正确率是比前测有大幅提高的,达到了平均99%左右,特别是正确率在95%以下的学生数大量减少。
(插统计图)
2、写字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全体受测学生平均平均书写速度有了一定的控制,平均每分钟下降了两个左右。写字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了写字的质量,只有保持适当的速度,才能提高写字质量。显然,前测中,学生的书写速度是过快的。
3、近视率有了一定的下降
测试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年龄的影响,低年级儿童近视率普遍较高,因为学生的视力还末发育完全,但近视情况并不严重,都接近5.0,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三年级,视力会自然提高。从总体来看,规范学生的写字,近视率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插统计图)
(二)理论收获
在课题实验中,通过柯小教师严谨地数据分析,踏实地实验研究,创造性地探究方法,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理论的提升和教学模式的提炼上都有了一定的成就。
1、创建了行之有效的识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1)定向。定向是指在开始教学生字前引导儿童进入准备状态,产生对学习新知的趋向心理。书写指导前,教师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提出所要书写的生字。
(2)解析。这是指教师用语言、图画、实物、体态、语言等引导学生观察、联想、想象,进行审美地识字、分析。
(3)书写。这里的书写包含教师范写和学生练写两种,观察教师的范写其实就是学生一次练写的过程。
(4)评价。通过学生对老师、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自我评议,多元连动,调动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的协作,评议、学习写字的方法,提升写字的质量。
(5)强化。根据自身的书写特点和水平,自我确定训练的量,进行强化练习。这里要强调的是“强化”并不是在课外时间机械地练习,而必须在当堂完成。正如张田若老先生所说,识字教学“形音义统一,以形为主”,加强课堂书写训练是突破识字教学难点的需要。
在各个环节的教学中,着力从整体上调控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示范与模仿、练习与指导等关系,达到既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又能深化兴趣、情感、信心等非智力因素,有效提高写字课教学效益。
2、运用多样的写字教学评价方式
(1)局部性评价。小学生写字是书法教育的启蒙,正如幼苗一样,需要我们教师细心呵护,此时我们教师的每一句指导,每一次评价都会对他们今后的书写产生深远的影响。局部性评价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对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细心关注。如果一个字从整体上看来,不算太好,但只要其中有一个或两个笔画写的好,都要注意圈红。如果一幅作品有那么
一、两个字写的好也要把它圈起来。局部性评价是针对那些才开始从事书法活动,或者是活动中的后进生的,根本目的是不错过学生的每一个亮点,对于学生的每一个成功都予以充分肯定。
(2)延迟性评价。小学生写字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其对书法的情感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我们对待学生的写字教学要注意长期性和波动性,有时好有时差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也是和书法教育规律相吻合的。延迟性评价正是处理这种现象的良方。对待那些写字忽然退步的学生,切莫过早以结论性的评语或行为对待他,允许“伏”下去,相信他一定会“起”上来,“相信”不是“空等”,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要有恒心和信心,慢雕细琢,总是会有收获的。
(3)特殊性评价。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写字教学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写字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对学生中的书法苗子,是很关注的,特殊性评价正是运用于那些很好和很差的学生的。书写优秀的学生,有时需要“精彩极了”,有时需要“糟糕透了”,双管齐下,方能扬蹄千里。对于那些字写的差的学生,在不打击积极性的前提下,多用表扬也不为错,不要以为多表扬就是滥表扬,就是等于不表扬。掌有三长二短,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书法家的,表扬多一些,总会带来一些进步的,反之批评多一些,则肯定不会带来一点进步的。
(4)自我评价。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尊重学生这一观念逐渐在教师心中扎根。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评价。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对自己或他人的劳动进行评价,虽有年龄、关系、虚荣心等因素的影响,但作为教师可以从评价中洞察秋毫,以此修正写字教学。学生大部分的评价是中肯的,是切合实际的。教师根据他们的评价,以儿童的眼光看待他的成果或他同学的成果。很多微妙之处,细细品之回味无穷。有的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点点画画,还写上评语“有进步!”“要努力。”“真漂亮!”„„有的学生还写一段话,告诉他该怎样怎样。写字的乐趣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得到释放,进步的大小多少也得到了比较和肯定。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自我评价中得到了促进,得到了和谐发展。
四、课题研究问题及改进方法
随着新一轮写字教学改革的深入,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到了汉字的无限魅力。我们在课堂中不断地了解汉字,亲近汉字,热爱汉字,把方方正正的汉字越写越规范,越写越端正。当然,通过研究,对写字教学起步阶段我们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1、做好幼小的衔接过渡
在调查中发现,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在幼儿园开始写字起步的学生占7%以上,但却往往忽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有条件的城镇小学是否可以幼儿园合作统一写字教学起步的时间,请学校书法教师或对写字教学有研究的语文老师给幼儿园老师上课,使她们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写字姿势极其重要性,如何纠正错误姿势,怎样对幼儿写字姿势进行必要而有效的指导。让一年级的孩子在幼儿园就打好写字的基础。
2、家长要强化写字姿势的指导意识。
现在大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功课,对孩子的功课督促得很认真、很到位,孩子作业有没有做好,有没有做对等,检查得一丝不苟,但是对孩子写字姿势的辅导和督促几乎是空白,让孩子放任自由,导致丧失了让孩子改正的良好时机。因此,幼儿园和小学一定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力度,同时对家长要进行正确写字姿势的辅导,让家长自觉地督促和辅导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运用家长会、校训通等家校联系平台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握笔姿势、坐姿,提高家长对写字教育的认识,让家长体会到家庭教育一对一的指导在写字教学中的优势,巩固孩子在校养成的良好写字习惯。我们还可把正确的握笔姿势下发给每一位家长,便于家长密切配合老师,纠正孩子的错误姿势,为写字教学起步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3、老师们要加强汉字文化的学习
【浅谈低年级日记起步学科论文】推荐阅读:
(杨月星)浅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论文07-11
轮流日记,让作文快乐起步07-21
七年级日记300字:七年级日记题目01-23
二年级日记:春游日记01-08
优秀年级日记01-11
六年级日记 :我的日记250字08-30
六年级学习日记08-27
一年级小日记05-20
有关四年级日记05-25
三年级日记简单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