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教学新体会的学科论文

2024-07-15

阅读文教学新体会的学科论文(共10篇)

阅读文教学新体会的学科论文 篇1

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近日来,我在网上看了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黄田小学校长刘宪华专家的专题讲座,感受颇多。

如今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重要。然而生命是如此短暂、学海却无涯,知识却无边。而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读影响人一生的书,成了人生的大事。小孩子们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是重要,因为那是小孩子们的启蒙教育、启蒙读本。陆恕校长曾经说过:启蒙读本,像初恋情人一样先入为主,难以忘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古典诗文则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诸子散文到楚词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千百年来,流行至今的经史子集,唐诗宋词、格言警句,已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其情韵之美和语言之美,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在诵读古诗文活动中,可以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之功效。

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视野开阔、心胸宽广,为学生的一生奠基。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中华文化经典,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灵、提升审美品位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就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奠基。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要“有所知”,更要“有所得”。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欣赏,在诵读中成长。经典诗文往往都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通过广读博览,及早让学生琅琅上口,濡染于心,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培养学以致用、从善如流的好品格,使学生变得更有修养,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的精神营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成长。做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

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文化。通过朗诵比赛、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使经典诗文诵读丰富多彩、喜闻乐见;让我们的学生知书明礼,谦让宽容,让我们的校园书声朗朗,书香弥漫。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培养“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把学生的经典诵读有机地融入新课改实践,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为孩子们的一生发展打下厚实的文化基础。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小学生正是学习古典,践行实践的黄金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良好时机,藉由先哲的风范,熏习我们的子弟,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淳朴的儿童。以“知、悟、行”为线索,贯穿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使学生博学、睿智,“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让每一个学生都“好读书,读好书。

阅读文教学新体会的学科论文 篇2

一、找准切入点, 让练笔有空间

1.结合情节空白进行练笔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东方人的情感往往是含蓄的, 在文本中自然也会留下很多空白, 给读者带来想象空间。对此, 教师要做到深挖教材, 及时发现与文本内容密切相关的“空白处”,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主动练笔。

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 作者更多的是从小女孩的角度来写的, 至于爱因斯坦, 就省略了很多笔墨, 留有空白。教师可以围绕文本引导学生体会:“以前, 爱因斯坦从来不注意着装, 现在听了小女孩的话, 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尤其是后来爱因斯坦还精心打扮, 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从动作、语言、神态甚至心理, 感受爱因斯坦心中富有童趣的一面。

2.结合文章结尾进行续写

在教材中, 许多文章都在结尾处戛然而止, 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在针对阅读指向习作的过程中, 教师更要关注文章结尾, 尽可能从结尾出发, 引导学生续写, 为学生搭建练笔平台, 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以《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为例, 在结尾处, 作者只写了外国学生向徐悲鸿道歉, 没有写徐悲鸿的态度、语言等。教学时,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续写, 不仅能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了解徐悲鸿, 还丰富了他们的练笔内容。

3.结合课文插图进行练笔

教材中的插图形象生动、内容丰富。这些插图不仅仅起着装饰作用, 更重要的是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因此,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插图作用, 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描述插图内容, 或结合插图加深对文本中写景、写人部分的理解, 同时, 可以结合插图引导学生进行练笔。

同样以《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的教学为例, 课文中有一幅奔马图,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说说这幅画是谁的作品, 也可以引导学生谈谈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受, 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说说这幅图与课文内容有什么联系, 等等。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练笔思路,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深挖技巧, 让练笔有迁移

1.仿写句子

词语、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础。要真正践行阅读指向写作, 最恰当的方法就是从句子开始, 让学生学会模仿, 进而学会写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 善于从文本中撷取优美句子, 供学生借鉴。

例如, 《鸟语》一课结尾有这样几句话:“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 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 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 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教师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 让学生进行仿写:“从__那里, 我____。”让学生充分体验语言的魅力, 并通过训练将其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素材, 运用到习作中去。

2.仿写段落

“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写作规律、掌握写作技巧。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能及时发现精彩段落,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理解以及模仿等方法, 学习精彩段落的结构以及表达方式, 从而掌握习作规律, 最终灵活运用。

如《云雀的心愿》一课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分析, 让学生尝试寻找这段话的中心句, 以及文章从哪几个层面写了森林蓄水的功能。答案自然很容易找到。但是在此处, 教师更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总分结构, 然后让学生模仿, 可以以“课间活动真热闹呀……”或者“早上集市的人真多呀……”开头, 进行仿写。

3.仿写篇章

阅读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分析语言外, 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学习篇章的结构布局。因而, 教师要善于从大处着眼, 从整篇课文入手,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主要特点进行随文练笔。

如教学《田园诗情》一课,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进行感知, 从“荷兰, 是水之国, 花之国, 也是牧场之国”一句入手, 让学生在课文中具体分析, 哪里写了荷兰的水, 哪里写了荷兰的花, 哪里写了荷兰的牧场, 其中哪一部分是重点描写, 等等。既而引导学生仿写自己的校园, 让他们思考:写哪几部分, 重点写什么,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 等等。这样, 有了例子, 学生的习作不仅有内容、有顺序, 他们还能在模仿中创新, 享受到习作的快乐。

三、点评提升, 让练笔有实效

1.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 评价往往以教师为主,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然而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也需要让学生参与其中, 从而实现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多元对话。具体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自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随文练笔更是如此。教师要在学生训练过程中鼓励学生边读边改, 培养学生的严谨作风。二是生生互评。当学生自己修改后, 可以请同桌或者小组成员进行修改。三是师生共评。教师可以根据各小组推荐的习作, 进行全班点评。

2.由模糊向清晰转变

教师应根据随文练笔的实际, 一方面扣住“随文”进行点评, 另一方面结合学生习作实际水平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 教师应重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评价习作是否符合训练要求。随文练笔不是异想天开, 而是结合阅读文本进行的, 重点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对作者意图以及情感方面的理解。当然, 还需要评价练笔是否切合训练要求, 是否仿照例文进行。二是评价表述是否具体。这需要从学生的习作出发, 看看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运用得是否正确, 或者句子之间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以及整个片段训练中层次是否清晰, 等等。

3.由简单向丰富转变

对于学生来说, 教师的评价不仅仅是批评, 也可以是一种指导、一种赞美、一种牵引。在随文练笔中, 教师的评价要多样化, 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 可以从课文内容理解的角度进行, 也可以从学生借鉴文本思路方面进行, 等等。评价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即时评价。这是根据随文练笔特点进行的, 相对而言, 内容比较简单, 形式比较随意。二是展示欣赏。对此, 最好的办法就是展示, 对于学生来说, 自己的写作能在同学面前展示也很自豪。笔者就曾在教室里专门开辟一块地方, 供学生展评, 另外还定期出班报, 让学生体验一下自己的习作被刊登出来的那种幸福感。

阅读文教学新体会的学科论文 篇3

摘 要: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学策略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本文以人文学科的教学策略为例,分析在新的背景下,教学策略呈现出来的现代性、风格化、人文性等新特点。

关键词:教学策略;现代性风格化;人文性

课堂教学是大学传统的、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力,就要重视教学策略设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教学策略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效果,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获得及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可见,作为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一个得要组成因素,高水平的教学策略是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标志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因此,本文在厘清教学策略的基本概念之外,进一步探讨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人文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学策略所呈现出的新特点。

1 现代性

“教育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手段。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人们面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探索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但无论使用何种手段、方法,采取哪种教学策略,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知识,提高素质。因此,在使用网络多媒体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既发挥现代性教学手段的优势,同时也要继续传统教学方式的优长,两者相互结合,从而设计出具有现代性的教学策略,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人文学科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1]教育的发展极为有力地证明了这个表述。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后,因其本身所具有的集成性、控制性、多元化、多样化等特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它极大地拓展了授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并且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的人文知识获得、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从教学角度看,它和传统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说传统教学在人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主要借助语言文字,那么,网络多媒体的应用,则使得单纯的文字与丰富的声像材料结合在一起,使得趋于静态的课堂教学具有了动感的美,赋予了学生全新的审美体验;加大了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受到美感熏陶,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网络多媒体技术既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极大程度上给人文学科教学改革带来了无限生机。

2 风格化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我们就像一块漂流的浮木,很容易受到外面世界的影响,缺乏把自己国家和别人区分开来的独立个性。”[2]那么教师在教学上所表现出的独立个性,一般被称之为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个体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与自身人格和行为习惯相联系的某些方面的教学行为特征。教师的教学不可能千篇一律,其最重要的表征就是教学策略的差异,或者说,教学风格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策略的风格化。

在传统的教学策略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策略实施后的效果。其实,就一个教师个体而言,显示出独特的教学风格,选择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同样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那么,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这种教学策略的风格化要求就变得更为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上,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等技术。但是,频繁或简单使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将网络多媒体技术等完全视作一种简单的工作,缺少自己独特的思考,在课件制作、音频、视频、图片的选择上过于普泛化、大众化,往往采取简单化、刻板化的手段来处理一切教学问题,使得教学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学策略的设计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兼顾到艺术性,同时也需要个性化的追求。只有设计出具有独特个人魅力的教学策略,也会在总体上显现出教师独特有教学风格,进而体现在教学中,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课件制作是较为核心的问题。课件承载着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通过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传统的教学风格“不仅体现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教师的语言、举止、风度等外表上。教学风格总是因打上教师独特的印记而显示自我的风采”。[3]在网络多媒体背景下,要想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就要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尤其是现代性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上,显示出风格性。因此,从课件的设计到课件的制作,教师都应当亲自参与,把自身对于教学的独特追求融入课件当中,使课件充分展现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又因其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所接受。

3 人文性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同时也使得人们对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策略在人文性的突显上更为重视,其人文性特征也更为突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4]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享有独立思考的自由;可以自主地活动,学生的志趣、情感得到充分尊重。借助网络多媒体的平台,可以多元化、更自由地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后学习,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建构人文性、开放性的人文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可以做到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有机整合。留出更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中,却可以体验到无限的人文领域。亲身体验语言文字,在直觉与灵感之间感受语言的鲜活性。可以积极挖掘人文学科的人文因素,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其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明,优秀文化成果,汲取文化营养,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网络多媒体背景下,教学策略呈现出了现代性、风格化、人文性的新特征。具有全新内涵的教学策略为提高教学效果带来了更大的助力,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韩旭.浅谈多媒体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得失及應对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5.

[2] 周聿峨.新加坡华文教育的机遇与困惑[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1):1.

[3] 华生,唐丽琴.寻求教学中的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58.

阅读文教学新体会的学科论文 篇4

碧湖中学 胡文璟

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认真组织,使我能够系统地学习了教学评价,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学评价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并能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一、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关注个体差异重视综合评价。

要从对学生过分关注学业成绩逐步转向对综合学习能力的考查。要从单纯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习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方面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要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从单纯通过考试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作鉴定,转变为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反馈与矫正,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理解了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会了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以前的评价只有老师评价学生,而没有学生评价老师,而在新课程评价里既有教师自我评价,也有学生参与评教。学生参与评教可以起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再就是实行同行评议,领导评价。教师要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要实事求是地吸收别人对自己评价中的合理成分,对自己的评价要客观一分为二,要多学习,提高自己对客观事物和自我的认识水平。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具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以及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在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时,庶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设计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

三、将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

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总结出针对学生的以下评价方式。

1.作品评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软件)创作一幅作品,教师再根据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答辩评价。要求学生把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完成的任务写成科技论文,可以是几个学

生为一小组,由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组织答辩。

3.操作评价。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操作,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4.文件夹评价。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信息技术课的“文件夹”,在这个特别的“文件夹”中,记录有学生信息技术成果、上信息技术课时对学生的观察、学生的自我评价,并进一步制作成个人和课题组的网上学习主页(包括学习计划、学年论文、学习体会、读书笔记、调查报告、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动画和资料库等),反映某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取得的进步。作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记录,以此作为评定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阅读文教学新体会的学科论文 篇5

董 玮

(四川省邛崃市高埂中学 tel:***)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广泛的阅读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阅读中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少一点强加,多一些自由,不惟“考试”是尊,惟“形式”是崇,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新课改;主体地位 1 前言

高中语文新课改已在四川开展了。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特别强调人文性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1]。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都存在着误区,如:目的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过程简单化,即教师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富于个性独特品格的认知过程;教法单一,教师往往拘于课本、局限课堂、偏重考试。比如,这学期伊始,我给学生列出了一部分经典选读书目。其中一个学生问我:老师,看完这些书,我的语文学习成绩能提高多少?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悲哀,但我还是告诉他:要是你把这些书都读完,你的语文成绩肯定是拔尖的;要是你在高一高二这两年中读完了其中的一部分,你的语文成绩也会提高很多。开家长会的时候,我把给学生开列的书目印出来发给家长,告诉家长说:学生周末在家的时候,叫他少看电视,少上网,少逛街,看看我给列的书。家长问我:老师,看完了这些书,我的小孩能考上重点大学吗?我苦笑:只要你的孩子在高一高二这两年读完了其中的十分之一,我保证你的孩子语文成绩很好!其实,教改轰轰烈烈,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各种理念变幻万千,可是,最基本的问题——学生到底读了多少书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如何领悟新课改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的要求是“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 150万字。”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

/ 5

视程度[2]。事实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也总结了一条语文学习的规律性的结论:“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阅读,没有捷径可走。” [3]诚哉斯言!而多读也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方法。古人早已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经验之谈都体现了多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很显然,仅靠课本里的几篇选文来培养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虽然新课改建设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并开设了五个系列的选修课,使得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到更多的篇章,但这些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当然这是更高层次的目标,也是最终的目标,但在高中教育中,多读至少可以起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在模仿中提高写作能力。当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本时,他们也能在阅读中比较各种表达方法的优劣,从而使自己的表达更多样化、更流畅。更重要的是在广泛阅读中,能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看待人生,从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因而多读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比如通过交流读书心得、举办读书讲座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多读,学生还可以按读书多少在《模块学习分项记录与评价》中给自己自评等级。多读如此重要,因而我们在新课改中仍需大力地提倡。新课改并不排斥多读的基本方法,但新课改的“新”在阅读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阅读的目的是“立人”(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阐发、评价、质疑文本的能力。(3)在个性化阅读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可见,新课改是在强调阅读的基础上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没有丰厚的阅读体验,所谓的能力培养只是无源之水。只有当我们在新课改中避免了走入抛弃“多读”的误区,我们才会真正地、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语文的内涵涉及现实生活、纷繁社会、人生命运、思想情感。她是所有学科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其独特的美。当我们步入语文的世界,就步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她点燃我们渴望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之火;她能使我们能够对丑恶的东西洞若观火,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点、每一刻。语文的生命在于深刻地表现人生和真实地宣泄情感。有时候,社会生活使我们对人生的认识太现实、太粗糙、太浅薄。而语文,却能够使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充满理想,富有激情!我们学习语文,就是在不断地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和丰富美。我们阅读就是一个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和丰富美的过程。语文,似乎是在教诲人去如何完成那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而这种教诲却是潜移默化的,是对人生的一种熏陶和感染,完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永远和人生相伴。

/ 5

人生的路有多长,语文的路就有多长。人类的路有多长,语文的路就有多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样让学生喜欢阅读,又如何去阅读呢? 3.1深化对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认识

有必要让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阅读及阅读教学的这一本质,阅读本身并不是在消磨时间或者浪费时间,从一定意义上而言,阅读是一种综合的学习活动,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如果对阅读的本质形成正确的认识,适当的阅读就不会成为人们的负担。听、说、读、写历来是我国语文教育中不可分割的四个重要环节,其中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远比没完没了地做大量的习题对语文的学习促进大。懂得了这一道理,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教师都不会牺牲阅读时间而去做大量的习题。阅读本来就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轻视阅读的语文教学注定是失败的。

3.2 强化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是要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主体意识,二是要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高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已渐近成熟,他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对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已有了合理的认识,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已经有了明确展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肯定有所差别,教师在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外,更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阅读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不同的阅读内容完全可以达到一致的学习效果。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中就是给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真正阅读的权利,在一定的范围内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阅读教学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要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博览群书、思想自由驰骋的环境;其次,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和自我需求,把教师善教与学生乐学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具备教育民主的思想,和学生多商讨,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材、教参和教师所熟悉的内容和程序去进行。

3.3教会读书方法 培养阅读习惯

古人云“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新课标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的方法很多,应指导学生视需要而选择,对于重要的名篇可以精读,读的过程重在个性感悟与体验。略读时以摄其要点为主,浏

/ 5

览主要是快速阅读自己需要的或关注的感兴趣的内容。读书时要注意阅读方法,如凝神不分心的关注,边读边想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等,都是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经过方法指导后学生拿到一篇阅读材料就知道如何下手。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读书习惯,比如边读边圈点,利用闲暇多读书,摘抄笔记,使用工具书查阅,温故而知新等。

3.4重视个体思考 突出个性化 创造性的阅读

我们要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各异,他们的阅读感受也不尽相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在阅读文章时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此时,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标准答案去评价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增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是多元化的,事物的答案不是惟一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破除框架,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感悟语文的魅力,张扬个体的个性,探求人格的真和美,使他们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另外,在提倡个性阅读的同时,让学生大胆质疑,因为质疑是有意识的发问,探究的心理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去探求,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能将课内的知识很好迁移至课外,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情感的主体。

3.5让阅读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阅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随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语文” [3]。要让阅读教学走进学生生活,扩大学生阅读的空间,延伸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各种生活信息进入学生生活,让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充实学生大脑,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到阅读教学之中,从而加深对语文阅读材料的理解。

3.6理清阅读与考试之间的关系

表面看来,阅读与考试两者之间是矛盾的,似乎大量的阅读占用了有限的学习时间会影响考试成绩,而实际上,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阅读与考试之间并不矛盾。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阅读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增进学生的情感;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国有句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说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只要书读得多了,写起文章来有如神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同样是说阅读对于语言表达以及写作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阅读对作品本身思想的理解作用。因此,合理的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必然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况且,现代考试已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4 / 5

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考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阅读本来就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再加上写作,更是占据了语文考试的较大比重,而写作本身与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阅读对于考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有经验的学生,尤其是那些高考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他们往往都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绝不是天天死学的书呆子,国内对高考状元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2]。因此,要认清阅读与考试之间的这种关系,不要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番好心做了坏事。

3.7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第一手材料,语文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一些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教材甚至是学生的唯一阅读来源。因此,语文阅读教材建设就显得极为关键。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认为,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当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使教材既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和考试的需要,又能有利于引导学生走上喜爱阅读的道路上来。结束语

总之,语文学科是最富有人文情感、人文关怀的学科。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也应该是最富有情感和激情的教师,师生之间真正实现情感的交融与共鸣,不仅在知识层面互动,还在灵魂层面上也互动起来,这就是阅读的最高境界。阅读富有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阅读。多让学生面向真实的生活,注重有价值的真实生活感悟,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成长,不断追求并获得崭新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反思 篇6

现代文阅读理解是语文测试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初中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大量研究表明: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它既有认知的参加,也有情感的参加,更伴随着紧张的思维活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思维品质应包括思维的自觉性、条理性、严密性、整体性、创造性等方面。通过本次学习所得及感悟,并结合自己在平时阅读教学的实际,作以下反思:

一、立足文本,以语文方教阅读

如果语文的教学核心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及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感,那么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接触、咀嚼、品味、揣摩、感悟文本的言语形式。紧盯文本方能

阅读应该是自觉的。自觉的阅读必定有强烈的阅读需要,它是培养阅读思维品质的有效动力。

当前中学生,他们对现代文中的文艺作品,诸如小说、散文、戏剧的阅读,自然饶有兴趣,这类文章无论是人物或情节,均有较强的感染力,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征,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到了初中以后,文艺性的作品尽管仍然需要加强阅读,但是在教材和一些阅读测试训练中增加了不少抽象的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章。对这类文章,一般的初中学生往往引不起阅读的兴趣,思维跃动不起来,而恰恰这些文章具有特殊的功能,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训练这类现代文阅读能力,正是社会现代化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的反映,同时也体现了初中阅读教学应着重于理性思维训练的指导思想。鉴于此,现在好多国家都在阅读教学中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并以此作为测试学生读书能力,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对于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教师很有必要引导他们审视一下自己的阅读动机和目的,要从现代社会对阅读教学的需要入手,对自己的阅读内容作适当的调整,确立起一种超越兴趣的阅读观。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引导学生问问自己,在阅读方面,你好什么,乐什么;阅读的好与乐是否还停留在感官的刺激上,有否注重理性的思维;明确为什么阅读,以及阅读对于自己能力的培养,跟未来社会的发展有何联系。这样,阅读的动力就能由兴趣到乐趣,再到志趣,这是阅读的心理素质产生质的飞跃的标志。有了意志的作用,阅读训练才能进入高度自觉的境界。为此,除了主要利用好教材上那些“例子”进行训练外,每学期还可以有目的地选编一些文质兼优、短小精悍、贴切生活的典范文章,按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按序列编拟一些训练题,经常让学生去阅读,去历练,不断激发学生自觉需求心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的关键性一步。

二、强化整体观念.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者刘守立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3]整体与局部,宏观和微观,是当代许许多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重视并妥善处理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使局部功能服从于整体目标,从而取得理想的整体效益,这正是现代系统论的重要观点。而阅读理解中的整体性思维,说到底,就是对阅读载体能够整体把握。因此,这一理论对学生现代文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强化整体性思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调对读物本身整体的直接体验和感受。现代文的阅读训练,一般是以篇为单位进行的,是立足于全篇这一整体的。我们平时反复强调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意思也就是说,文章是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它的字词句段,也不能只抠只言片语、个别章节,获取杂乱零碎的知识与信息,而要善于从总体上去驾驭它,把握它,理解它。阅读的精力应放在揣摩作者意图,着重抓住文章的主要精神、内容要点、思路脉络这些全局性的问题上。这些问题抓住了,理解了,字词句、层次关系、表现方法这些局部性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或者起码可以说为正确解决局部性的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现代文的阅读训练远不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简单相加,它的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读懂一篇篇难易程度与所学教材大体相当的各类体裁文章的能力,关键在于教会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各个单项知识及其技能去读懂一篇篇文章。这一教学目标,在近几年的阅读训练材料和高考试题中有较为集中的体现,小到对一个词语、句子的理解,大到对某一段落、某一信息内容及表现手法的理解,都要求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放到一定的思维流程中去思考。比如考查修辞手法,不仅要从狭义的辞格上去认识,而且要从语义上直至从作者的感情、写作的意图等方面去理解;考查某一段材料的内容,就要联系其他的材料,研究它们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

可是每次练习或中考,仍有不少学生忽略整体感受,他们重文句轻篇章、重局部轻整体,缺少统览全篇、整体把握的思维方法,缺乏整体性思维品质,有的只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对某些局部的理解,没有把材料各组成部分的情况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性的研究,领会其通篇的内容和形成,得出整体性的结论。所以说,要使文字信息的传输发挥有效的整体作用,一定要帮助学生纠正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思维方式。

2.着眼于训练题设计的整体性。现代文阅读训练用于检测的题目,都是从所提供的阅读材料中产生的,而提供的阅读材料一般是有机的整体。因此,题目的设计必然联系整篇文章。这就决定了题目设计的整体性。在各类练习、测试题内,尽管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要考查的能力很多,题型变化很大,但在训练与测试时不可能也不允许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所设计的题目只能依据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特点作整体设计,使之既有重点,又能反映文章的全貌。训练与测试,自然要牵涉到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但考查这些知识往往与考查运用这类知识的能力结合起来,是为理解与鉴赏文章服务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测试出学生读懂一篇文章的实际能力,而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品质才能得以培养。

可是,不少学生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不能在把握全文主旨的基础上,了解发问要点同阅读材料之间的联系,拿到文章,一读题目,就急急忙忙到文中寻找信息,结果不是选择片面,就是判断失误。由此可见,着眼于训练题设计的整体性,必然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必然有利于对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养,从而形成一种能力。

3.注重训练程序的整体优化。学生在现代文阅读训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急于求成,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东一榔头西一棒,结果欲速不达,收效不大。整体教学理论及其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按照阅读理解的过程与规律,规划训练程序,优化阅读效果,同样需要整体性思维。阅读训练的程序一般分为“两部分”、“三阶段”。

“两部分”是指分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先谈分项。阅读中不重视文章的整体是不对的,它无异于舍本逐末,但如果因此而轻视局部——词语句段的理解,也必然影响对文章全局的把握。所以,我们在强调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应该把视线投向影响整体性阅读能力提高的各个方面。分项训练仍应注重整体性原则,区别在于它的目标单纯。有人形象地把篇章阅读比成一台复杂的机器,把包含在篇章中的每一单项的知识,比成大机器上分解下来的一个个简单零件,并且指出,对这些“零件”的认知,不能离开整个“大机器”。这是经验之谈。为此,学生头脑中首先必须了解“大机器”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同时,还必须经常装有一份“零件清单”,当看到阅读材料需要思考问题时,立刻能从“清单”上发现激发思维的“机器零件”。比如:怎样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怎样正确理解段落的含义,怎样概括具体的内容,怎样理解抽象、含蓄的内容,怎样梳理繁复的内容,怎样明确指代的内容,怎样把握关键的语句,怎样分析作品的结构、层次,概括作品的中心思想,评赏作品的写作技巧,怎样准确地评价文学作品,怎样进行比较阅读,等等。这些局部训练显示了有序性,局部优化了,就能为取得阅读的整体高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训练”是指在分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将点连成线的全方位的理解训练,即由语文形式到思想内容,到表现手法直至表达效果的探索。综合训练方式多样,不拘一格,一般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考查阅读能力。无论是分项,还是综合,都显示了阅读训练的有序化。这种有序训练在整体性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必然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个阶段”是指阅读训练中思维发展的三个基本过程,包括“认知”、“选要”和“简缩概括”。这三个思维层次都是有计划地在分项和综合训练中由浅入深地逐一展开的,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认知”必须整体认知,它是理解的前提,读者要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就需要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词汇量,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句子,根据具体语境推断字义和语义,读完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能够明白写了什么。“选要”是整体制约下的摘要,就是能够在文章中尽快地判断和选择出重点词句语段和全文的内容要点。这一能力对准确而又快速地理解文意,提高阅读效率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简缩概括”是对整体的简缩概括,阅读时不仅要明了文章蕴含着哪些信息,而且还要善于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并用自己简括的语言反映出来,或对加工概括的答案(选项)作出选择,它包括以句或段为整体的简缩概括,也包括对全文的简缩概括,既有浅层概括,也有深层概括。

综上所述,现代文阅读整体优化训练的全过程,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分到合、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品质,在这一系列训练中逐步得到培养。

三、树立创造意识。

最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集中表现在对读物的评价鉴赏上,能够很好地体现思维的创造性品质。近几年,初中现代文阅读材料中均有一定分值的评赏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之所以必要,不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操和认识能力,也是正确接收信息,真正“消化”信息,并从中得到借鉴,以提高自己有效地输出信息的本领所必须的。阅读训练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阅读应该坚持独立思考,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既注意发现其中的妙处,认真学习和领会,又注意发现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甚至是不足或不妥之处。其关键是不迷信、不盲从,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特别是对名家名篇更需要有这种态度。

其次,需要发挥想象力。科学家说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学生在阅读中善于联想,具有一定的智力活动的强度和广度,促进思维能力的增强,就能不断有所创见。如阅读材料中的短短一句话、一个素材、一个情节,常常意有未尽之处,在符合原文写作意图的条件下,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的翅翼,思考更为广泛的问题,或大胆设想,增添补充扩展一些内容,或用不同的方式,改造原有的材料,这对于深透理解原文大有益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再次,要有强烈的撞击意识。阅读文章的时候,朝着与常规性思考方向相反的方向即逆向去分析思考,评价总结,则经常可以从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的撞击之中获得新想法,认识到常人不易认识到的问题,提出不同于一般人的创造性见解。如对阅读材料中的用词、造句、构段、表述、情思主旨、风格语言等,均可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必须这样,而不是那样,或不能那样;如不这样,将会怎样。经过这样的反思,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定能逐步提高。

学科阅读的教学 篇7

策划人语书籍和阅读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坚持阅读能使人终生受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中曾表示: 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科阅读的过程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当阅读成为习惯,也就是自主学习成了习惯。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在教学中不以追求知识深度为终极,而以追求人生宽度为目标,那么阅读则就如一粒粒幸福的种子,撒在学生幼小的心田,伴随学生的成长生根、发芽,成为学生的宝贵财富。

这期我们为大家推荐两篇名师文章,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的深思,也希望更多的学生手捧书卷,心有书香。

浅论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成性 篇8

关键词:中职教育,阅读教学,生成性

教育的过程有其不确定性, 教育中的人是过程中的人, 没有人不需要超越和发展自我。教育家杜威认为, 在教育的世界里, 没有已经完成了的人, 没有人不需要学习和成长。

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 现实世界就是一个过程, 过程本身是一种动态的发展, 一种复杂的混沌。生成是新的哲学思维范式。生成是事物整体的多元发展和变化, 它的变化是丰富的, 始终处于动态。教育教学也如此, 我们要从哲学的“生成”的观点去看待教育, 看待教育中的人。

人的生成性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美国学者格里芬曾说:“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 每一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创造性的发挥需要条件,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偏爱滔滔不绝地讲授, 越俎代庖, 学生变得被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 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 进行生动的创造。”还有学者说:“阅读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并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 让学生成为思维活动的主角, 教师做好活动的调控者、优秀的‘主持人’, 为学生和课文建立对话关系做好媒介。”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思考和体悟, 不用自己的分析解读代替学生的思考, 教师要带领学生徜徉在思想的海洋, 在现实世界和书本世界之间游走。

在讲作家高晓声的小说《陈奂生上城》时, 其中有一个情节:陈奂生在付钱之前行动小心翼翼, 生怕弄脏被子, 不敢坐大皮椅, 把鞋子拎在手里, 光着脚走路, 总之对旅店的一切设施十分爱惜;可是在付了五元钱 (相当于两顶帽子钱) 之后, 他的心态发生了大转弯, 回到房间后没有脱鞋, 大摇大摆走进去, 故意立直身子, 扑通坐在皮椅上, 还试了三次, 随后捞起提花枕巾擦脏脸, 衣服也不脱, 盖上被头困了。他忿忿然, 觉得即使把房间作践成了猪圈, 也不值五元钱。我问学生, 其实像陈奂生这种自私狭隘的心理很多人都有,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心态呢?学生说有, 觉得自己反正花了钱了, 弄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学生很诚实, 敢于说真话。我说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学生说比如住旅店, 反正花了钱, 弄脏了房间也没关系。我说还比如吃自助餐, 有没有觉得反正就花那么多钱, 吃多一点比较占便宜, 走时盘子里还有不少食物, 比较浪费, 也不觉得可惜。很多人吃自助都有这样的心理。你们有没有?学生笑着点头说有。我还提到几年前看到的一则电视新闻, 新闻上说巴西有很多人肥胖超重, 有三高, 带来许多健康隐患。专家研究的结论让人啼笑皆非, 原来巴西人经常吃自助, 因为吃多吃少都付同样的价钱, 大家都觉得吃多点划算, 于是每次吃自助吃到撑, 时间久了肥胖的人就渐渐多起来, 对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看来这种想多捞点便宜的狭隘心理是不分阶层和国界的, 这也许是全人类的劣根性。不少学生都被我的话逗笑了。我对学生说, 所以你们去吃自助, 要适可而止, 千万不要吃太多, 吃撑了表面上似乎占了便宜, 其实却吃了亏, 不利于身体健康。学生笑着点头称是。

很多关于阅读教学的生成性的论文提到的都是学生的生成, 教师的生成谈得比较少, 我认为后者也很重要。在某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教师的智慧和灵感被激发,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一方形成了生成性资源, 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生成在教学中也很重要, 不应忽视。在教学和研究中, 我们应同时关注师生两方面的生成, 教师应学会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利用好这两方面的生成性资源, 还需要一线教师不懈的努力和成长。

该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是预设好的, 但其后师生互动的内容大多是生成的。教师一方生成的比例远远大于预设, 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但学生生成的内容还有些欠缺, 参与课堂的学生较少, 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发言和提问, 有想法不想说, 或者口头表达能力较差, 有想法却说不出来。多年的灌输式教育以及太过注重标准答案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 让学生变得麻木, 创造能力不足, 因此语文教育方式亟待改革。

参考文献

[1][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223.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上) [M].杜殿坤,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51.

探索有效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篇9

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的运作, 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它应该包括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预案的设计、预案的基本运作。

一.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一个中心, 三个基本点

常见一些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课, 在内容上仅就文本的表象作文章, 不作深入“腹地”的本质性探求, 还时不时地偏离主线在文本的边缘地带活动;或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面面俱到却蜻蜓点水。这不仅对正确理解和鉴赏文本无益, 于应试也无益处。

在教学形式上, 常见师生互动的热烈场面, 但能解决有实质意义问题的则不多。教师常常提问学生 (很多时候是即兴而非精心设计的) , 却很少见教师有精辟的总结、升华, 问题的解决常处于一种没有基本共识的状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 除了觉着有些好玩, 其收获总是寥寥。

这些现象的普遍性, 实际上反映了教师对文本阅读的不够以及对“教什么”的模糊。

大凡一篇文章的写成, 总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要表达什么思想 (观点) ?用哪些内容来体现 (阐述) ?怎么写 (内容呈现的形式, 包括章法和语言运用) ?这样写好不好?主旨、内容、形式、效果, 是我们写好文章所必须考虑的“四位一体”。内容和形式是显性的, 主旨和效果则通常表现为隐性。我们阅读他人的文章, 要做的工作刚好与写作相反, 即通过对文本内容、形式的理解和分析, 来体悟隐性的文章主旨和表达效果, 并由此获得有益借鉴或者吸取教训。文本不同, 其主旨、内容、形式、效果也就各有不同;即使主旨相同的文本, 其内容和形式也多有变化, 真所谓“戏法人人会变, 各有巧妙不同”。也许这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规定:通过高中语文学习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而要在这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是其核心的内容。阅读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应该是引领学生理解并借鉴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的技巧来提升自己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由此, 我们可以确定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一个中心 (主旨) , 三个基本点 (内容、形式、效果) 。我们也就可以因此而进行有意义的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设计。

二.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一个课眼, 三个基本问题

有教师上《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这篇课文时提问:“为什么说画在墙上的这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这是学习这篇文章时所绕不过去的, 关涉贝尔曼画最后一片叶子的价值以及反映出来的人品。但提问仅及于此, 则有些浅尝辄止。

我们应该根据文本实际和教学目标, 以“杰作”为中心来设计一组问题:

1.画在墙上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真的如苏艾所说是贝尔曼的“杰作”吗?

探讨此题, 我们希望学生能获得这样的认识:叶子画得很逼真, 这从作者对叶子的直接描写和对两位青年画家所见所感所说的描写中可见, 但从艺术价值的角度看, 其与“杰作”是沾不上边的;说是“杰作”, 主要是就它对琼珊个体生命的价值而言的, 这其中饱含了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与前面那个问题相较, 本题要求的阅读区域扩大了, 有了思辨的因素, 思考更具有广度和深度, 更能激发学生析疑的兴趣和热情。

2.贝尔曼画“杰作”是他心灵崇高的集中体现, 可作者为什么不写贝尔曼“杰作”艰难而伟大的产生过程?

如果说, 第1题主要着眼于对文本中心内容的理解, 那么本题主要从结构技巧上进行探求, 重在让学生领会艺术留白和故事意外结局的写法及效果。

3.文中, 作者着墨最多的内容是什么?这与贝尔曼的“杰作”有关系吗?为什么要这样写?

设计本题, 意在让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 着重探究烘托的表达效果:肺炎对人体的侵害很凶狠, 遭受侵害的琼珊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最后一片叶子上, 苏艾无法让琼珊产生抗击病魔的念头, 医学技术对琼珊的康复也没有一点效果, 这就凸显出这最后一片叶子的价值, 凸显出其貌不扬、性格暴躁的小老头贝尔曼可敬的一面!

这三道题, 内容涵盖了对小说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人物形象的把握, 表达技巧的鉴赏, 可归结为“说了什么, 怎么说的, 为什么要这样说”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如果就以这三个连贯而富有层次感且关涉全篇的问题构成课堂教学内容, 那么对于这一文本的教学是不是会比较经济一些, 学生的思维会积极一些, 甚至对于应试也会有效一些?

这里, “杰作”一词成了建构这一堂课的中心词, 我们不妨把它称作“课眼”。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对“课眼”下过一个定义:在把握文脉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建构有序的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词。这“有序的课堂教学内容”通常表现为“课眼”统率下的三个层面的问题。教学设计, 就是要从文本实际出发并依从于教学目标、学生知识结构实际, 设计出具有教学价值的这三个层面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样, 我们可以确定经济的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一个课眼, 三个基本问题。

教叙事写人的文章, 我们可以这样做;教写景的文章更可以。比如教学《荷塘月色》, 要达到“品味文本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体味其中的意境美;体会炼字、叠词、修辞等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的目标, 我们可以“荷塘月色”来建构教学内容, 设计与目标相一致的问题: (1) 作者眼中的荷塘月色是怎样的?平时看到的都这样吗? (2) 作者为表现“这一个”荷塘月色, 运用了哪些技巧? (3) “荷塘月色”对作者的心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美文的意境美, 语言美, 结构美, 将会在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中获得完美的体验。

在三个基本问题下, 我们还应该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而下设子问题。比如教学《荷塘月色》, 我们应在第 (2) 题下设置子问题, 以求对文本内容和作家情感的深入理解, 使教学目标得以具体落实。 (1) 月下荷塘那一段, 作者在写景层次的安排上, 先作形象的静态描摹, 再作动态的生动渲染。而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先动后静也不一定,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写动后写静? (2) 请将荷塘上的月色那一段改写成没有比喻句的文字, 两种表达方式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3) 作家在描写荷塘月色的文字中, 运用了不少叠词, 叠词的运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三个问题, 分别就表达技巧的三个主要方面 (章法、修辞、词语选用) 做了深层次的研讨, 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了厚重感。

一般情况下, 三个层面的问题应以“怎么写 (形式) ”和“为什么这样写 (效果) ”为阅读教学的重点, 也就是着重理解和鉴赏作者使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技巧。值得注意的是, 问题设计应灵活多变, 不能以“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笼而统之, 以免陷入模式僵化的泥潭。

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 有时候我们须呈现相关的背景资料作为学生探究问题的辅助之用。 (不赘述)

三.阅读教学的调控:实现预案与动态发展的和谐

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 就有了实现优质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但要把理想的蓝图化为美丽的现实, 恐怕比建筑工人依照专家设计的图纸造房子要来得困难。一方面, 我们设计的教学预案唯有自己用起来才顺手一些;另一方面预设是“死”的, 实施的对象却是“活”的, 我们设定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唯有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完成, 任何好的包办都是一厢情愿。

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依照我们预案设定的方向推进, 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 课堂上也偶尔擦出些思想的火花显出些亮色。但是,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难保没有意外发生。

还记得一位老师执教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他的设计基本上走着“一个课眼, 三个基本问题”的路子。他以文章开头句“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 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中的“很有趣”作为课眼而设计了逐层推进的问题: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金岳霖先生的“很有趣”的?文章为表现金岳霖先生的“很有趣”用了哪些方法?金岳霖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 杰出的教育家, 治学精深, 为什么作者只写其“很有趣”?

教学过程以常态发展。然而在分析细节描写 (金先生“养斗鸡”, “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梨、石榴的大小”) 的作用时出了情况。有一个学生说:“老金和教授的孩子比梨、石榴的大小是不是太无聊了?这应该是不可能的。”老师说:“书上明明写着比梨和石榴的大小。”

老师的话是没有错的, 书上确实写着:“他 (金岳霖) 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 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 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 他再去买。”但根据常理, 孩子们应该不会像老金一样去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来和老金比;再说老金比输了, 自然得把梨、石榴给孩子们, 有“送”的必要吗?可能是作者的表述出了问题。准确的说法可能是老金和孩子们斗鸡输了, 才会把大梨、大石榴送给他们。他这样做的意图无非是诱惑孩子们和他这个老大人玩斗鸡。这可见老金有些童性, 更有些孤独, 自得其乐中透着些无奈。这里, 老师的思维出了些问题, 他的强势调控无意、无形中使学生活跃的思想、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受到了遏制, 甚至扼杀。

近看《中国作家网》上登有汪曾祺先生的这篇文章。关于这句话他是这样写的:

他常常带着大梨、大石榴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斗鸡。斗输了, 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这些小朋友, 然后他再去买。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疑问当作一种教学资源, 其课堂教学的场景当会很精彩。

在教学动态发展没有按照我们的意志行进时, 我们不必强行突进, 不妨停下来缓一缓, 作教学内容上的必要调整, 然后继续前行。比如, 对上面这个问题的处理, 我们不妨和学生互动一下:“那么你们认为是斗梨还是斗鸡呢?如果写成斗鸡有哪些合理性?怎么写?”这样的动态生成, 是对预设的调节、拓展、丰富, 也使预设与动态的冲突逐渐平缓, 走向和谐。

阅读文教学新体会的学科论文 篇10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情趣,教学艺术

客观审视语文教学现状,还是有许多问题:如注重知识传授,疏于自主探究;注重机械分析,疏于体验感悟;注重学习结果,疏于教学过程。阅读教学中的消极与冷淡本不是学生原有的状态,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故要重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就应当挖掘文本阅读情趣,优化教学产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探幽发微,挖掘文本阅读情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要发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新知识有一定的相关度,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当学习者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主动自觉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去探求。

一是善于寻找文本情趣点。知识是枯燥的,文本是没有生命的,只有当教师精心研究深入挖掘,它们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让学生乐学好学。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就善于寻找文本中的情趣点,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例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向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之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例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一篇枯燥的文言文被他教得风生水起趣味盎然。容易产生疑问处,文本情感浓烈处,易于生发想象处,新旧知识联系处等地方,都是寻找文本情趣点之所在。

二是精于思考生活联系点。语文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教师要精于思考文本与生活的联系点,用生活解读文本,让课堂充满情趣。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执教《祝福》时就精于思考文本与生活的联系点,他说:“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但我不应该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应该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于是他启发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新的礼教”,从对毛泽东的绝对崇拜,到现在人们对金钱的崇拜;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到人们的等级观念,再到杨振宁新的婚姻。师生互动,各抒己见,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课后学生是这样评价的:因为时代背景不同,表达方式不是很通俗,总是不很喜欢他的文章,但李老师让鲁迅的作品走进了八十年后的今天社会,由小说走向现实,由一个时代跨入了另一个时代,这篇课文上得非常成功。

结构主义美学之父J.穆卡洛夫斯基认为:作品只是一个物质成品,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在读者的理解和解释中,它才表现出实际的审美价值。但对于一般学生来说,体会课文“潜在的审美价值”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挖掘文本阅读情趣点,才能因势利导,使学生入境生趣。

二、精雕细刻,优化教学产生乐趣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要使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先得让学生对语文老师感兴趣,教学的语言、教法的设计等各方面都需要教师用心打磨,才能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一是语言艺术感染学生。语文教师应当做到谈吐文雅,表情丰富,或慷慨陈词,或娓娓而谈,或幽默风趣,或言尽意穷,这样就会启发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开创“亲其师,信其道”的活跃气氛。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长相思》时,就善于用充满魅力的语言创设如诗般的画面,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与文本和教师对话,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他说:“好一位贤良的妻子啊。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啊,我是何等地重离别啊。可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我舍不得离开年迈的老父,舍不得离开温柔的妻子,舍不得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园啊!这一切的一切都已化在了《长相思》中。”王崧舟老师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通过情感与形象的对话建构语言,于是情趣、情感、精神在他的课堂里共生。“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确实要下一番功夫。

二是变换教法吸引学生。钱梦龙指出“一位乏味的语文教师肯定不是好语文教师,一堂乏味的语文课肯定不是好的语文课”。如果一上课,学生就知道老师要介绍作者了,要介绍背景了,那还有什么兴趣可言,激情可言,学生的思维调动不起来是理所当然的。讲散文,不管面对的是郁达夫还是朱自清,一律的“形散神不散”;讲诗歌,无论是《大江东去》还是《寒蝉凄切》,一概的意境分析,只讲共性而忽视个性,千人一面,那是多么令人乏味!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那教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孔雀东南飞》可上成双方对擂的辩论课,《我有一个梦想》可上成师生同台的演讲课,《故都的秋》可上成配乐朗诵的品味课,《赤壁赋》可上成诗文互赏的比较课。《荷塘月色》可采用自读涵泳的教法,《游褒禅山记》可采用比较阅读的教法,《陈情表》可采用层层剥笋的教法,《咬文嚼字》可采用自学考试的教法。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学生始终对教师的教学保持一种新鲜感,欣赏到了老师在不断进行教学创新,那老师教法的“活”,就演变成学生思维的“活”,课堂上自然就趣味横生,鲜活起来了。

三、探究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要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就一定要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少讲甚至不讲,学生仍然学有所获。

一是让学生主动探究。以姚斯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特别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接受姿态,“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只有当学生能主动探求知识,那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情趣,才真正构建起来了。教学《项链》,我一上课就单刀直入提出问题:“玛蒂尔德值不值得同情?”面对问题,学生不敢贸然作答,于是令人欣喜的场面出现了:认真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地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出现了“值得”“不值得”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此时我并没有急于作结论,而是让学生再认真阅读思考,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于是令人欣喜的场面又出现了:细心勾画地阅读,归纳整理地思考,激情热烈地辩论。整堂课,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是让学生积极体验。我们实施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而“能力”,是要靠“练”,即学生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的。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校长书记一肩挑,上两班语文课,另有30多个社会兼职,经常外出开会讲学,还做两个班的班主任。他班上学生的语文成绩依然遥遥领先,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他说:“教材上的课文,我一节课也不讲,全凭学生自学自练。”他首先和同学们共同研究分析典型试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们了解各种语文知识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然后学生自己出试题“自测”、“他测”或“互测”。检测后学生通过自己分析,互相分析,找出缺陷,继续自学。他多次用“骑自行车”来类比语文能力形成的观点:一位家长反复地对孩子讲诸如骑车要领(知识),结果给孩子一辆自行车,照旧还不会骑;另一位家长则给孩子一辆自行车,又找了一个大操场,让孩子自己练,练不了三天,孩子便会骑车了。

钱梦龙先生说:“我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摒弃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填鸭注入的教学模式,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进行角色表演体验,开展读书看报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等形式,都是激发语文阅读情趣课堂的有效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语文课堂理应成为学生情趣的培养地,语文教学要重视情趣化的教学,达成文趣、教趣、学趣三趣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

[2]王荣生.《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3]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上一篇:公司行为规范管理规定下一篇:带er的后缀的单词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