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论文

2024-07-09

政治学科论文(共10篇)

政治学科论文 篇1

考生平时做问答题就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不要怕出错,“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再次,揣摩真题,可以训练我们答题思路的全面性,俗话说的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只有经过‘真枪实弹’的真题操练,才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有问题,就应该想办法解决,先要看看自己在什么地方错了,为什么错了,那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接着回去再复习犯错的知识点。其实这个阶段就是为了突出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掌握好了,在以后的做题中就不会再次犯错了。

从考研政治大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考研政治考试有两大考查点。一是考查理论基础知识;一是考查考生利用所学基础理论实际应用,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政治作为考研的一个科目,有的人说难,有的人说简单,众说纷纭面前,政治作为一个基础的公共科目,每年都会成为一部分人的拦路虎,很多考生不是败于英语,也不是败在了专业课上,而是失利于容易被忽视的政治上。所以,政治的复习绝对不可轻视。有的同学自认为自己的基础好,可以把政治作为最后冲刺阶段的主攻科目,费时少且容易得分,然而,每年在政治这科上吃亏的人,一般都是因为持有了这种心理。

政治学科论文 篇2

高效课堂就其内涵而言, 是指教学双方与教学诸要素相互之间和睦、协调、融洽的课堂, 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素质教育下, 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 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 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

我认为, 高效课堂没有也不应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高效课堂教学应该策略化。下面谈谈个人构建高中政治学科高效课堂的尝试。

一、构建高效课堂, 需要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 将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特长相结合

构建高效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即使同一学科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 在构建高效课堂中, 教师集体备课需要从每节课、每种课型、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确定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虽有共同的目标, 但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 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长和各班的学生进行个人备课, 认真分析, 精心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去研讨教材、研读学生, 确定适合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 设计简明、快捷、高效的教学流程。努力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 抓住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二、积极的课堂展示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1. 构建高效课堂, 要有精彩的课堂导入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就政治课堂而言, 可借助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时政热点等材料,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的思路进入课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 我利用成语故事“刮目相看”的典故导入, 以动画的形式播放, 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和兴趣顷刻高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这样从一开始, 教师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 必然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 构建高效课堂, 需要创设情境, 明确探究

明确探究问题, 创设特定的情境, 将教学目标问题化, 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核心, 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就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 教师在明确学习目标, 设置问题时, 其情境的创设必须尽可能地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富有创造性, 合理安排。同时, 高效课堂的情境创设, 还要精选背景材料, 灵活运用启发讲解、设疑激趣等方式, 通过音乐欣赏、动画制作、视频剪辑等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推进课堂教学。

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的《价值与价值观》时, 涉及“人的价值与价值的评价”这一知识点时, 我向学生展示的是刚刚评出的“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的视频材料, 学生很感兴趣, 其注意力立即被“十三农民兄弟”的壮举所吸引。看完之后, 学生感触颇深, 我趁机引导学生谈感想。学生所谈感想有对农民兄弟的敬佩和崇敬, 更自然地就谈及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适时点拨, 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样, 巧设情景既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落实了学习目标, 效果显著。

3. 构建高效课堂,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注每一位学生

高效课堂的构建, 需要一个轻松、活跃、有活力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肯学、想学、会学、学会”, 并且感觉轻松、有趣、精力充沛。如果学生消沉、忧虑、散漫, 高效课堂则无从谈起。在渴求高效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教师不能只关注个别“好学生”, 而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用目光和微笑与学生交流, 用欣赏和鼓励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提问表达你对学生的热切关注, 这一切都是指向所有学生的。用适当的方式,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此时的学习最有效。

三、高效课堂的构建, 离不开教师的课后总结与反思

教学是一个多边的互动合作活动,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在充分调动各种动态因素的同时, 难免会有一些意想不到、顾及不到的不足和细节。必要的课后反思能为下节课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设置指明方向性, 避免盲目性。只有不断地总结并改进课堂教学环节的不足, 才有可能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可贵的经验, 从而更好地驾驭高效课堂。

政治学科与文史地学科的有机整合 篇3

一、政治学科与文史地学科渗透综合的重要性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事物每一层次中的诸要素及其联系。每一事物层次中诸多种因素的联系,是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反映。现在的高考文综卷往往是将政、史、地三门不同学科的知识融汇在同一试题中,全方位考查了三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挖掘各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命题产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而语文又是这些科目的基础和载体。政治学科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基础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自然与社会各方面知识,能结合各学科知识内容,能提供较为广阔的设题领域等特点。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思维,发展能力,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政治跨学科教学正是适应了这种教学认识规律。教师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供的新材料、新情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在综合分析、判断、归纳问题的信息迁移过程中,解答跨学科的问题。

二、政治学科与文史地学科的融合与渗透

1.政治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政治教学中渗透语文内容是完全可行的。语文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教学过程又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不仅要因材施教组织教学,而且语言表述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情,用词严密准确,富于哲理,并具有启发性,既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促进政治教学;反过来,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又为学生学习理解语文中的有关课文扫除障碍。在政治教学中,经济学的许多语录、名人名言就有助于理解相关的经济现象,哲学教学中可以引入许多诗歌、谚语。讲“量变引起质变”,可引用“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谚语;讲“整体与部分”,可引入语文教材的《过秦论》来帮助理解。

2.政治与历史学科的渗透

引用历史学上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材料可增加政治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历史唯物主义观。历史现象是理解政治理论观点的最好例证。比如讲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可以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事件来说明。反过来,政治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武器和基本方法。在某种层面上讲,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政治”;而今天的“政治”将是明天的“历史”。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等,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宗教、政党、阶级、国家等一系列理论都渗透着历史,都讲到了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政治教学中,往往要求从唯物史观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评价政治事件和现象。

3.政治与地理学科的联系

政治教学中国情教育、哲学中联系、发展的观点与地理有关人口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是相互联系的;有的时事政治与地理相关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吻合的,就能很好地结合教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兴趣。而任何政治事件的发生都不能游离于它的空间位置,政治上许多重大事件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地理动因,如:中东问题、朝韩问题等。因此政治教学必须加强政地之间的横向联系。这样学生喜欢听,喜欢议论,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三、政治教学中学科综合渗透的途径

1.教师要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依赖于教师们的积极推进,这就需要增强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要能够整合各个学科的内在知识体系,要看教师能否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否形成现代的教育理念等。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不断探索,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做好继续教育,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对相近、相邻或相关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能够经常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跨学科知识迁移价值的问题。其次要加强不同学科间互相听课,从中可温故而知新,共同切磋,互相启发,灵活巧妙地把相邻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进政治课堂教学中。做到教学内容,主动渗透;教学方法,相互借鉴;能力培养,齐心协力;教学难度,共同研讨。另外让教师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熏陶,增强教师改进教育现实,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引导学生进行学科渗透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发现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找出交叉点,把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例如,有关环境问题要联系哲学观点,也可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人口迁移问题要联系历史上的殖民活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各种地理现象。又如西部大开发可以从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以从历史、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去考虑。在政治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对事物或事物发展的某一具体阶段做多角度的观察和多层次的思考,详尽地挖掘影响事物过程的各种内外因素,全面地进行分析,但在横向联系时应有所选择,避免在教学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牵强附会。另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政文史地相关学科的有机整合,鼓励学生进行演讲、辩论、写小论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整个学习充满动态感,培养学习的综合能力。

3.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也要能体现政文史地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的综合化原则。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开设综合性的“通才”教育课,即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交叉学科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解有关问题,使受教育者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各学科要结合学科内容,设计或选择一些跨学科创新综合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习惯。学校要尽可能配齐各学科的教材、教参以及有关学术著作,使得教师的“通才”从这些书中得来。也可以从网络中得来,从而适应跨学科教学。其次,加强交叉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力度,实行相关学科教师联合办公,共同备课,以便知识互补,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学科间的相关问题,有意识地穿插一些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增强教学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以实现学科渗透,切忌各自为政或者相互推诿。同时学校要统筹安排,多提供可联系的机会,多找些学科切合点。再次,定期举办一些综合学科的公开课,多种形式的讲座,或者辩论会,让相关学科教师参与。还可以在考试方式上做一些调整,出台一套有利于检查综合教学效果的评估细则,加强各学科教师的责任心。

4.关注社会热点

社会是历史、地理、政治学习的大课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外书籍、参观历史古迹、网上搜索有关综合资料,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从而获得各方面的营养,同时也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兴趣。一个社会问题、一种自然现象,它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的内容,这些问题,单靠某一门学科的知识是不可能解决的。如环境问题、人口剧增、能源消耗等都不可能单靠某一学科来完成,必须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找到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这些问题都可以作為知识间的交叉点,渗透点。如: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加入WTO;石油提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假日经济;“三个代表”与从严治党;正确认识中日关系;中国与可持续发展;中东问题;台湾问题等,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途径帮助学生收集各类信息,了解事件发展动态,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同时结合这些热点设计或选择一些综合试题进行训练,使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门功课的横向联系,能够使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思考问题,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的兴趣就会提高。并且在某一学科中弄不清楚、似懂非懂的地方,通过教学渗透,就能比较好地弄清楚来龙去脉,真正学以致用。此外,学生还会被教师的博才多学、旁征博引所折服,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政治学科代表汇报材料 篇4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大家好。

我叫杨丽萍,大钟高中政治教师,从1992年毕业至今,我已在教学岗位上耕耘20余载。提高教学实效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与追求的,投身于课改,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我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乐在其中,收获着成功与喜悦。

一、紧跟课程改革,更新教学观念,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我校提出了“生活化”教育特色课堂教学模式,我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此,我改变过去“讲-背-考”的教学方法,尝试情境导入法、阅读指导法、自由讨论法等新式教学方法。实现“再现生活-快乐探究-理性升华”。生活既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归宿。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从学生亲历的生活实践入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例如,我在讲授矛盾相关内容时,针对当前高中阶段比较敏感和棘手的早恋问题,通过正反两个案例的呈现,积极引导学生用矛盾的特殊性(人生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主次矛盾等相关知识加以讨论与评析,既使学生对矛盾的相关知识有了比较直观的把握,又使得学生对待早恋问题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政治教研组全组成员利用周三下午的时间集中在一起,对本周所教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教材、教法、学法进行讨论,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在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后,然后再各自备课,形成具有个性风格的教案,这样的教案既有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有个人的教学风采。同时,在教学中,我组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只教学生不会的;在学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出了“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探究-评价升华-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贯彻“面向全体、自主学习、多元互动、讲练结合、技术运用、目标达成”六维度,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三、精心设计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遵循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前提下,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现在的新教材要求学生活动的内容多,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因此,我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有启发性、针对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对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高对象,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从而增强学好政治的自信心。

四、活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看、听、记、悟。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师必会的一门技能。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枯燥无味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抽象的变具体,虚幻的变真实,动静结合,创设了真实的情景,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就会津津有味的品味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程改革使我的课堂教学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不再是口头上的空话;我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的作用,因此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我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导学案的设计上,问题设计还缺乏梯度,有少数学生完成的还不够理想;有时还是对学生不放心,总想自己多说,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这些问题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努力改正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深化高效课堂的目标,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新课改新教材的经验。进一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争取总结有价值的教学课题;在实践新教材的过程中,与大家共同努力钻研、探讨,让新教材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快乐学习。

政治学科教育叙事 篇5

一、备课中的“留白”,能把握、灵活运用教材

1、教学时间要“留白”

对于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如何使“留白”在课堂上做足做够,而让各个教学环节能顺利地完成与掌握,如果没有时间的保证,一切将无从谈起,因而教师要对学生了解,每节课都要有严谨的预设,该“留”的“留”,该“填”的“填”,对课堂时间做出合理的安排分配,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及顺利进行。

2、教学形式要“留白”

新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生的生命为本,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因而教学的方式、方法形式多样,不管是哪种教学都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自己留下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3、教学内容要“留白”

现行的教材广而多,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留白”空间,因而应根据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对教材章节的进行整合以达到最大的效益。

二、课堂教学中的“留白”, 增强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能让师生都有自己思索、开创的领地,让课堂教学更能有新的生成。

(一)创设问题情境中“留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是常见课型中的第一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兴趣或是引出课题,但还可以为学习的问题留出思考的空间,因而这种巧妙“留白”,吸引学生自己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让他们兴趣盎然。

(二)在思维上留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要留有“余地”,给学生一定的开发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1、疑问中“留白”,激发好奇心与征服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因而在教学中要在思维的设疑中留白,这样既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又可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如上例。

2、猜想中“留白”,培养思维探索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因而在政治教学中,给学生多些“猜想”的机会,既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又有助思维的发展,不妨在教学中加大“留白”的力度。使学生经历了根据特例进行归纳、建构猜想、理论证明、结论推广,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给学生创设了充分的猜想、思考的空间,也充分的体现了政治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3、探究中“留白”,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过程充满数学味

探究是新课改中的最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过程,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观察与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了很多不同的验证方法,收获多多。

(三)在评价回味中“留白”,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一节新授课结束了,并不代表某一教学内容与思维的终止。倘若在课堂结束时留给学生“回味”的空间,则可以燃起新的火花,产生对新知的探求欲望,把数学知识延伸下去。因而要把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权交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毕竟,自己最了解自己,而来自同龄人的评价也许会更真实、客观。因此,要把握好最后的教学环节,将“留白”巧妙设计成为一节课的“点睛之笔”。

政治学科专家发言要点记录 篇6

---海丰县普通高中各学科教学研讨会

九月十七日下午

(一)第一阶段 听课

时间:9月17日下午14:30-16:10 地点:彭中高三(27)班、彭中高三(18)班 参加人员:省教育科学院教学教材研究室谢绍熺副主任及陈式华高中政治科教研员、县教育局邓副局长、政治科教研员及县第三届高中联合教研组成员、各校高三政治科备课组长

内容:听课——刘建强、陈丹华两位教师《国家财政》同课异构

(二)第二阶段 评课

时间:9月17日下午16:20-18:30 地点:彭中办公楼二楼行政会议室 参加人员:省教育科学院教学教材研究室谢绍熺副主任及陈式华高中政治科教研员、县教育局邓副局长及政治科教研员、县第三届高中联合教研组成员、各校高三政治科备课组长 过程:(略)

专家发言要点记录: 陈式华:

二位老师水平都非常高,虽然陈老师是第一年上高三,但是总感觉到是有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课上得很好。刚才浏览各学校的2013年高考备考计划,觉得多数学校写得很具体、详细,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从二堂课来看,彭中高三政治课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复习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梳理—重难点突破—练习总结。

这二堂《国家财政》的课是同课异构,对财政含义、本质、目的、实现方式 财政作用等基础梳理很到位,在二个班中,基础较好的班梳理得快些,基础一般的班梳理的很具体,有特色,对多数班级更具指导作用。二堂课的重难点突破对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 现的很到位,对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客观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等能力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等等的突破有层层深入。练习总结,从刚才二位上课老师的介绍上课思路中能体会到,练习能从本班学生实际及高考趋势出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做出努力。

我认为复习是教学进度与教学效度的的对立统一,以教学效度为主、为标准。落脚点是学生。这二节课也有一些可改进的方面,在上课内容容量有些偏大,我认为这会造成二种情况:第一基础不扎实。第二学生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可能受冲击。所以,在学生学习进度上可以放缓些。

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师生共同成长。课堂上一些练习,应留白,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如果给学生的时间匆促,这样效率偏低。

高考备考应做高考领跑者,讲解→理解→吸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扎实。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扎实,构建知识体系、网络牢固。系统里的重点更加有效一些,认知规律突破,根据学生实际、教学重难点来确定全面与重点。这样,才会步步为营,而非步步惊心。

经典例题,让学生思考,就是解放自己;让学生交流,老师点拨,同样的题型,让学生做一道题,会解一类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老师再讲解、归纳,最后,进行知识构建。在课堂上,题目的设计应更科 学、更针对性、更有层次性。

谢绍熺副主任:

总的来说很成功,课堂控制很赞赏。听完这二堂课后,我有几点感受:

第一、目标定位

刚才陈式华说了我们各校的计划,以三轮复习为主。每一轮的复习目标定位。第一轮是打基础,第二轮是以热点为主,第三轮以应考为主。现在是第一轮复习,所以应有所侧重。

第二、与学生关系的定位

讨论如果不深入、不够,给的时间、空间不够,课堂的效率会打折扣。应多些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包括审题、心理调整、也包括各学科的配合。各个学校的特点决定教学内容与层次,是学生在思考而不是老师在思考。

第三、备课组要调兵遣将

这二堂课皆有学案,这一直是我在鼓吹的做法。但是在课堂上,我问了学生,平时有没有使用学案,同学说没有。这说明没有一直坚持,从头贯穿到尾效果更好。同一个备课组应该是同一学案,而不是两个学案,学案相同,在课堂上各人可有不同的发挥,把备课组的力量发挥好。政史地三科协调起来。

第四、教学过程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这二节课二位老师都有教学好习惯、也有一些坏习惯,例如这节 课讲财政政策,把货币政策也拉了上来,这有些深挖洞,因此应该进行教学反思进行准确定位。

九月十八日上午

时间:9月18日上午8:30-11:30 地点:彭中高三

(四)班 参加人员:省教育科学院教学教材研究室谢绍熺副主任及陈式华高中政治科教研员、县教育局邓副局长、业务副校长、政治科教研员及县第三届高中联合教研组成员、高

三、高二政治科任课教师及高一政治科备课组长。

内容:听专家讲座——陈式华《做高考的引跑者,当人生的导师》

陈式华:

在高考备考中,一些教师总是要根据上一年的情况做备考,是被动式的,效果不是很好,例如,2011年高考文综的政治科试题难度较大,内容较新颖,对2012年的备考也实施这种方法,结果2012年的高考文综政治科试题考的较基础,备考效果就不明显。

今天,我讲座的内容是:做高考的引跑者,当人生的导师——高三备考策略交流,我先讲我一位2011年毕业的学生吴禹,他考上了中国人大,他说:“政治好有趣,„„我把你玩转政治的光荣事迹和同学说的时候他们都好羡慕——希望你天天都这么开心,研究考题多给秘笈„„造福天下被政治折磨的孩子们”,这从某一侧面上说明了政治课应该如何上。

一、备考的心态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备考的方向、规律„„,教学是一门技术活、良心活,除了努力,更要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相信学生,就是解放自己。放手给学生,课堂不是一言堂,学生 需要在课堂上得到留白,要有时间去思考、消化、吸收、掌握运用。

高三了,我能给孩子们什么? 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爱、一份关怀、一份支持、一种力量。学生铭记的不是你教给他多少知识,而是你传递给他多少爱、多少关心和帮助。和学生一起成长,换一种心态对待高三,积极、快乐、充满热情

二、备考,备什么?

做高考的引跑者,而不是追随者。高考的知识要求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抓纲、务本。高考备考中,《经济生活》有83个考点、《政治生活》有51个考点、《文化生活》有43个考点、《生活与哲学》有79个考点。

备考要全面、细致、扎实、系统。掌握系统知识体系下的点—线——网。转变“一心只读教科书”观念,处理好学好书本知识和课外拓展的关系。难度要求:0.50—0.55应该是比较合理。

全面把握能力要求,考纲规定考查的能力有四种: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如2012年高考题选项要求体现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

评卷给分的基本原则:是采点给分和会意给分相结合,采点给分为主。扣准政治术语的,就能得分,扣不上评分细则相关内容的,可能不得分。因此,针对易错、易混、易漏的地方要做书面整理,常做书面检验。要求学生每天学习完当天的上课内容之后,就要进行书面整理。然后边做题边检查其中的问题。

三、怎么备 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复习时间的安排,模块结构的安排(包括选修),如何处理选修和政治生活复习的关系,课堂高效复习模式探究,如何处理教学进度和学习进度的关系,复习的知识广度与深度,资料的选择与训练等。

复习时间的安排,几轮?——依据校情、学情来确定。一轮:双基——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具备基本解题能力。二轮:综合能力——系统扎实掌握考点知识,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网,高综合解题能力。三轮:回归基础。

模块结构的安排(包括选修),模式一: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选修、哲学生活、文化生活。模式二:我欣赏的模式: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选修、文化生活。我看了海丰县的各校备考模式,基本上是第二种的,说明大家也是很有经验的。

课堂高效复习模式探究,知识——例题——归纳反思——类似题目训练——掌握提高。教有教法,新授课、一轮复习课、二轮复习课、习题讲评课„„各有规律。

如何处理教学进度和学习效度的关系。没有学习效度的进度是无效的教学进度,教学不是为了完成进度,而是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教学进度的安排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效度为标准去安排,不能以教师的“教”为标准。

浅析高中政治学科复习课教学策略 篇7

一、现阶段高中政治复习课中存在的现象

在进行了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之后, 一线高中政治教师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新理念的支撑下他们的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复习题的呈现方式越来越新颖, 但是透过这些合作与活动的现象, 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种种政治复习课堂存在的一系列本质问题。

1.机械重复, 缺乏实效。 复习课一般被置于阶段学习, 要呈现的知识点相对多一些, 为了让这些必会的知识点内化成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课上讲过的, 复习课上再讲一遍, 力求面面俱到。教师根本没有创造性地处理复习课练习题, 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己整理复习题, 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树”。 这样的累牍造成的结果就是优秀学生索然无味, 中等生勉强而为, 成绩落后的学生昏昏欲睡, 导致学生轻视高中政治复习课, 复习课课堂低效果、低产能。

2.容量大与课时紧矛盾并存。 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复习课, 老师们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熟练地掌握解题思路, 将“题做百变其法自现”贯彻得彻彻底底, 大搞题海战术, 复习课就是习题课。 我们不难发现, 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复习课严重存在复习容量过大而复习课课时却偏少的现象, 大多数政治教师根本无法完成复习任务, 导致复习课往往虎头蛇尾, 仓促了事。

二、影响现阶段高中政治复习课有效发展的因素

1.政治教师缺乏先进的、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 大教育家孔子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论, 但是高中老师一边高喊着向先贤学习、向专家学习, 一边把最实际最能指导教育教学的理论抛到九霄云外。

2.教师在复习课上搞 “ 一言堂”, 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 一节复习课上下来很多教师都感觉“自己好累”, 究其原因是自始至终教师逢题必讲, 整堂课教师在台上不停地解说, 一遍又一遍, 一题又一题, 从吐沫横飞直至口干舌燥, 这怎能不累? 回过头来我们发现学生或低头自顾自地演算, 或一脸茫然看着黑板, 或毫无兴趣东张西望, 众生百态就是没有跟着教师走的。

3.课上做练习题成为政治复习课的唯一模式。 复习课是深化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 启发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发展政治素养的过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大多数政治教师采用的就是题海战术, 以为通过大量练习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提高, 结果将复习课上成了习题课。

4.“满堂灌”是在高中政治复习课主要的教学方法。 复习课上教师不再像新授课那样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而是直接采用“塞、灌”的单一方式反复说、反复写。

5.高中政治复习课上学生缺乏合作探究意识, 没有针对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 复习课上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 教师给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 而根本不反思自己需要什么。

三、增强现阶段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效果, 促进复习课有效发展的教学策略

为了改进教学, 增强预见性和针对性, 切实提高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1.分析学情, 因材施教, 增强政治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家庭, 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是不一样的, 同时在接受了小学阶段和初级中学阶段共计九年的教育之后, 他们养成的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高中政治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尤其是在政治复习课上, 要时刻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根据“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政治”的基本理念制定复习目标、设计复习计划, 让每一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

2.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用灵活多样的模式增强政治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积极改变复习课上只做练习的模式, 对原有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 找出典型习题, 以点带面, 只要学生掌握同一类型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就可以了,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 让政治复习课充满艺术性, 进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提高政治复习的实效性。

3.讲究教学方法和技巧, 增强高中复习课教学的效果。 高中政治复习课贵在得法。 因为复习课一般是对段节点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所以教师应该优化教学方法, 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归化, 既突出重点又照顾一般, 在习题设计、解法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 切实提高复习课教学实效性。

4.加强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使他们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性复习。

浅谈政治学科能力的培养 篇8

一、培养学生能力必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学科能力是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现实的具体的学科能力总是与一定的学科知识结构相联系,所有学科问题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过程的展开必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离开了学科知识,就会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然而知识的积累,不应理解为知识的简单叠加,它所追求的是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当一个个单项知识经过积累和发展,升华为能力的前提条件便具有了。因此,掌握政治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极为重要,培养学生能力必须以掌握学科知识为基础才能得以进行。

二、重视概括能力的培养

所谓概括,是指在思维上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事物或将某种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特性结合起来。一切学科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以概括为基础,学生的学科能力正是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基上通过概括化而形成的。可见,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发展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灵活迁移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他们以大量感性材料中提炼中心内容的归纳综合能力,并逐步提高其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就其品质来说,包括思维的清晰性、缜密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灵活性等。它们体现了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个性差异。我们说要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等思维能力,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作为发展学生学科能力的突破口,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反复实践,大量质疑和释疑。例如,可以选择概括性和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或材料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缜密性和深刻性;选择能进行发散、逆向和迁移的内容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独立性等等。

四、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独特地,新颖地具有价值地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常用“我怎么没想到”,“我怎么答不到点子上”等说法来埋怨自己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犯的错误。说“我怎么想不到”,这是因为发散思维不够,说“我怎么答不到点子上”,这是由于集中思维不好。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政治教师学科教学计划 篇9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和高考相关精神,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推动教学迈上新台阶,产生新成果。计划在每次小组会议上集中学习20分钟的理论。在学习的同时,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品德,培养自己的形象,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一方面,我们应该勤于育人,发扬热爱学生的精神,发扬具有强烈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高尚道德情操,树立全心全意为全体学生服务的理念,具有奉献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善于教学,努力进步,做好我们的工作,不断加强我们的专业精神。热爱你的工作,不仅仅把教学视为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职业。同时,要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团结合作,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发挥教育优势。弘扬学习精神也是必要的。教师不怕困难是不够的。他们还应该仔细研究教学的各个方面,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并寻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的教学效果。中级以上的教师需要在一个学期内发表一篇论文。

二、规范教学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要发扬团队精神,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学会打全面战争,最重要的是加强集体备课。因此,要加强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作为实施日常教学的重要任务。备课小组集体备课每周举行一次,小组教师轮流授课,主要由中高级教师授课。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要是分析教材,确定教学方法,从而“花时间备课,在课堂上展示技能”,把好的教学实践放在第一位。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可以认识到大脑中有原则,眼睛中有人,胸中有方法,手中有技能。为此,小组成员可以一起上课,一起讨论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丰富备课中的不足。认真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学科小组中开设公开课,高级教师开设示范课,中级教师开设创优课,新教师开设述职课,并将评课活动纳入学科小组会议的重要议程。根据教学部门的要求,参加班级的高级教师不少于8名,中级教师不少于10名,初级教师不少于12名,未定教师不少于15名,班级范围不受限制。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将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想学生想什么,担心学生的焦虑,解决学生的疑虑,努力使每一堂课生动活泼,充满活力。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电化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力争形成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课件。新的教学应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抓住要点和主线,系统组织,形成网络。在明确网络基础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复习课应学习大纲和考试说明,结合社会热点和重点形成专题。做好新老教师的辅导活动,实施“一对一”有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为青年教师能够独立打下基础。于海波老师负责张裴军老师的专业指导,陈士华老师负责郭严蕊老师的专业指导,谢慧芝老师负责张明明老师的专业指导。

三、积极稳妥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

这个学年,我们是第二年实施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要认真总结过去一年开展新课程实验的经验,深入研究新课程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推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向纵深发展。为此,首先是加强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应该把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作为必修课来学习和研究,以提高专业素质。学习和研究应与日常教学和研究活动相结合,并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相结合。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特点、目标和任务的描述,掌握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掌握和熟悉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对课程的相关建议,明确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理解教材结构的基本框架和风格,以及整合各种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优势,熟悉教材中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演绎和呈现。关键是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和具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二是在新课程实施中加强两个年级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经过一年的实验,高二教师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课件,以及一些教训和谜题。高一的老师们第一次进行了实验,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因此,两个年级需要相互沟通,尤其是新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新课程实施中的新信息、新经验、新做法应及时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第三,要及时总结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施中的新经验、新做法。有必要提炼实验的经验和实践,将其提升为理论,成为明确的书面材料,扩大其影响,成为广州、广东乃至全国课程改革的先锋。认真组织将于11月在我校召开的广州市高二政治教师培训会议。四是积极参与四个课题的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课的开设;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评价: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加强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关注和联系毕业成绩的教学。一是安排两次高考研究专题会议,对毕业年级的教学提出建议。第二,三年级的老师都有一个专门的研究班。全体教师参与课堂评价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改进。研究班的目标应该明确具体。第三,各备课小组应为高三提供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做好三年级后勤服务。第四,系主任应该每两周了解一次教学情况,思考三年级老师的想法,并为三年级老师所担心的事情感到焦虑。通过所有老师的努力,我们将努力在明年的广州高考中获得第一名。

五、大力修改网页内容

当前省级网站中的政治组页面太旧、过时、落后,应进行大幅度修改。网站的总体思路是:首先是政治小组(初高中)的总体介绍,下面是老师的个人介绍,然后有两个链接:初高中小组和高中小组。高中组下设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等栏目。为此,有必要指定一个专门的人,陈士华老师负责网页的制作。第二,所有的老师都应该及时提供材料,以便网页能够及时更新。

六、组织课外活动

一是积极组织高二文科学生撰写政治论文,并开展论文写作竞赛。二是组织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三是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研究团队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工厂、政府机构和农村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四是组织开展“时事半月亮点”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广州市中学生“时事政策学习评价活动”,以期在此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

高考政治学科复习工作总结 篇10

今年高考的大幕徐徐落下,高考的大门又敞开了。客观的说,在今年的高考中,我校的成绩同比、环比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我们今后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树立了信心增加了动力。对思想政治学科而言,回顾过去一年的高考复习,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更好的做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将今年的高考总结如下:

一、成功的经验

(一)高考复习总体指导思想。针对今年高考,在贯彻新课程标准、解读政治考纲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以课本为基础,以复习资料《创新设计》为依托,以教师讲解为辅助,以学案导学为主线”的基本复习思路。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在一轮复习中重点抓课本,引导学生建立以课为单元的知识网络,从每课标题的关键词出发,按其内容的内在逻辑形成科学的体系。二轮复习按考点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巩固。一方面,老师对各个知识点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给学生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讲解;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促进对知识点的巩固。三轮复习结合重大时政热点,加强对各个专题的练习。通过一个月左右的强化练习,提高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力。

(二)高考复习具体复习思路

1、潜心研究,归纳高考信息。深入研究2009年山东卷《考试说明》,准确把握今年新高考的特点、趋势。揣摩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考试目标与要求,吃透考试范围。加大对以往各地特别是新课改区试题的分析力度,从高考试题中找规律,找方向。注意对高考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善于从繁多的信息中捕捉灵感,透视命题趋向。尤其注意搜集研究上海、广东、海南的试题。

2、立足基础,培养解题能力。人皆共知: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技巧是手段。长期以来我们政治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但是,考练之后我们却承受着学生薄弱因素的沉重打击:即基础知识弱、审题能力弱、解题技巧弱、知识迁移弱、读图识图弱、人文知识弱、文字表述弱、字迹书写弱等。为此,我们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应对其薄弱因素,在平时讲解习题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高考强调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但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否则能力就是空中楼阁。而要达到能力的提高,不但要求我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在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构建主干知识网络。因此,我们和学生一起下功夫去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所有考核知识点,并侧重学科内知识体系的整理,以核心知识点为龙头,建立专题,使知识尽可能的呈现专题化、系统化。对知识点的把握要全,对知识线的归纳要清,对知识面的辐射要宽。

4、与时俱进,关注时政热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往往以时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同时也突出了试题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在二轮复习中,我们着重关注本的热点问题。对待热点问题,遵循“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原则,了解每个热点的背景材料,围绕热点寻找切入点,联系政治学科内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哲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形成解题思路,最后形成答案。

5、方法指导,规范学生答题。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也很有必要。在平时讲解练习和试题的过程中,我们的侧重点落在解题的基础思路和一般方法上。第一,教会学生正确审题(包括题干中的关键词和设问所规定的知识范围、认识对象、任务指向等),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第二,提高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三,提高学生将题肢与题干、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如:分列要点,注重要点间的逻辑性;思维全面,但语言要简练;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准确应用政治术语等。

6、以点带面,注重学科联系。“一花开放不是春,众花齐放春满园”,高考文综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搞好思想政治学科复习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同其他学科的协调和合作。尤其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学科综合的特点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尤其是在二、三轮的复习中,无论是背景材料的共享和分析,还是时间的安排和把握,很重视同其他兄弟学科历史、地理的沟通和交流。

7、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增强复习的实效性。我们注重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学案批改讲评、单元测试、试卷分析等环节的落实。在复习中力求做到系统性、综合性、生成性。

二、失意的教训

高考结束以后,总体来讲,应该说成绩是喜人的,但通过平时练兵和高考后的调查,也同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某些学生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点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审题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从题干、题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答题的规范性意识还是不足,卷面不够整洁,甚至出现答错题号现象;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很大一部分学生文综试卷没能完成;尤其是,对选修内容,从老师到学生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造成选修成绩和兄弟学校相比差距太大;再就是,学生对本学科几个模块的内在联系把握还不是很熟练;还有,对重点知识和重大时政热点的分析和把握还不是很到位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复习中去不断改进和升级。

综上所述,高考政治复习是一个以考纲为指导,知识为基础,能力为关键,技巧为手段,时政为载体,人文关怀为辅助的系统工程,政治教师必须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复习计划,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商河一中2011年高三政治复习计划(一轮)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高考说明为导向,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搞好一轮复习,夯实基础为二三轮的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复习的指导思想

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2011年高考高三政治总复习要以今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基础,以2010山东卷《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必修和选修教材、时政热点材料为载体,以科学训练为手段,坚持“巩 3

固、系统、综合、提高”的方针,夯实学科知识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搞好一轮复习。一轮复习用五个多月的时间。

二、复习的能力目标要求

通过复习努力提高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于高考考试的需要。

三、具体的复习措施

1、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深入研究《课标》、《考纲》和山东卷《考试说明》以及2007、2008、2009、今年山东省高考试题,准确把握2011新高考的特点、趋势。揣摩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考试目标与要求,吃透考试范围。只有明确这些,并揣摩透其意图,才能从容应对,减少复习的盲目性。特别是要认真研究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新增题型,变化点和可考点等。

同时,要研究近3年高考试题和答案,突出对规律的总结,对试题的感悟,对试题价值的挖掘和利用。

2、夯实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和网络

高三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就是“夯实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必须扎扎实实得掌握好基础知识,对教材知识做到全面扎实地复习,切实打好“双基”。按课标和考纲要求,指导学生对必修和选修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在理解的基础上,以„单元”为单位,形成完整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夯实基础,融会贯通,牢固记忆

核心概念、基本观点,着力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同时通过训练,在应用中加深对基本知识、观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主要是主干知识,所以我们把复习备考的重点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的梳理上,既不能有知识盲点,又不能漫天撒网,做到以干带枝,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抓考纲抓知识点,做到点线面结合。同时,要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寻找贯穿知识点的联系点,通过比较、列表、画图等方法构筑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3、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在平时的强化训练和考试中,题目的讲评要向学生讲授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规范意识”,发散思维,减少失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水平。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具体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训练:(1)审题训练。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2)信息筛选训练。要找关键词,这是解题的依据和切入点。(3)知识迁移训练。要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4)语言表达训练。恰当运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表达问题,描述事物。(5)书写规范训练。下功夫练字,提高书写的规范性,是高考得分的重要因素。

4、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高考复习的主渠道。课堂效率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而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改革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死打硬拼,拼时间,拼消耗等做法,课堂讲解要精要少。讲重难点。易错易混点。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 5

极因素。要全面解决和处理好课堂教学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强化方法渗透,强化规范表达。

5、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实施教案学案教学,强化落实

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复习质量的必要途径。要加强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备课要备到考点,备到知识点,重难点,备到结合点,备到易混点和设问角度。原则上要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的处理,统一训练。明确任务,搞好组内分工,加强合作与协调,打造团队品牌。通过集体备课,统一教案,学案。学案的制作计划一课一教案,一学案,单元有训练测试,模块有测试的方式。

一份好的学案是学生学习落实知识的有效方式。教学案应是备课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切忌单打独斗。富有新意的学案宜实不宜虚。编制的学案坚持“实用有效”,抓住考点、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疑点设计问题,以问题解决式为编制思路,精心选择的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让学生做。理解命题思路,把握解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要按复习进度与安排,落实复习内容,控制训练次数。坚决克服复习的随意性、盲目性。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落实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以增强今后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6、具体的复习模式:以“时政热点材料为背景设计问题,体现考点知识,学生自学、精讲示范、思维提高、跟踪训练,及时批阅、讲评反馈、单元训练”为主体的“五步单元教学法”,并将这五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科学评价学生

在复习中我们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我们决不能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提倡鼓励性评价。善于发现学生(包括差生)的闪光点,在课堂、批改和平时生活中要有所体现,多给与激励和表扬。针对学生课堂异常反应及时交流,测试后能多谈话,帮其分析得失和不足。给学生以信心,燃起希望和激情,使其充满希望的去备考复习。

上一篇:电木铣标准下一篇:学生会下学期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