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思想政治学科

2024-09-23

湖北大学思想政治学科(精选7篇)

湖北大学思想政治学科 篇1

1 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第23年, 教育部针对148所高校25400余名学生开展了思想政治问卷调查, 1080余名学生参与座谈, 2500余名学生参与网络在线调查, 涉及我国15个省 (区、市) 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结果表明,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依然呈现健康、积极的状态。 (2) 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在逐步增强, 这对当代大学生树立自强、创新、成才和创业意识十分有利。当然, 当代高校大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各种问题, 如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因此, 如何改进与加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对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任重道远。随着全球经济化浪潮的加剧, 大学生的社会性、自主性、现实性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这也使得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更加明显, 这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基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层次性的局面, 在跨学科视角的基础上重构学科知识单元, 融合管理学、伦理学、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背景。通过教育方式、理念以及平台的改变与更新, 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力, 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加强其针对性与实效性, 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跨学科视野与思想政治教育

2.1 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什么?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当然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高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问题, 其产生和发展均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也应与每一个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和匹配, 具备鲜明的时代烙印。作为一个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也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当然, 我们在开展创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提出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前, 还应充分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2.2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阶段

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存在不同的看法。 (3) 总体而言, 大家习惯于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改革开放为界进行界定或划分。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实施开始的历史标志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开启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因此, 我们不妨以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开始, 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恢复重建。1978年恢复高考至1990年左右的十多年时间属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重建阶段。这一阶段, 为与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相应的改变,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服从和服务于以政治、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时期, 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文件以及领导人的多次讲话, 都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 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服从和服务于新时期经济建设中心”。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 我国思想政治理论的主要地位得以重新确立, 并在系统性和科学性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变革。

(2) 20世纪9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科学化和规范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 以十四大召开和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契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紧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我国颁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原则、途径以及实施等都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一大纲的颁布和实施, 使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3)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 逐渐认识到以政治为中心和以经济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都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只有“以人为本”, 开拓主体性教育, 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性内容和实质。通过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教育和启发学生, 尊重学生个体, 提高当前大学生的认识、认知能力, 从而促进高等学校全面发展。

2.3 如何理解跨学科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跨学科研究是当今大学进行知识整合和创新的重要策略。学科的发展, 一般而言, 会经过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如果我们把21世纪以前的学科发展理解为以学科分化为主要特点的话, 那么进入21世纪以后, 学科发展除了继承之前分化的主要特点以外, 又体现了高度综合化、社会化。这种学术继承和发扬也正反映了人类学问体系正经历着由分到合, 逐步细化, 却又高度综合的阶段:即我们除了整合不同学科学术成果以外, 更应注重学科交叉, 推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 合作共赢, 融合各学科以讨论所面临的问题。同样, 对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创新性要求, 也使得我们必须研究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手段, 结合各学科的发展特点, 取长补短, 融合不同学科优势。从管理学和伦理学角度入手,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利用哲学思维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差异, 理解新媒体传播方式影响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 创新教育平台, 更新教育工具, 实时开展开精细化、差异化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跨学科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 管理学和伦理学体现价值教育理念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学中强调精细化的管理理念, 以“精、准、细、严”为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 (4) 新时期, 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都与之前各个时代的大学生有了本质区别。因此,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大环境、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 要求我们以管理学的精细化为基础, 改变当前粗放、经验为主的教育模式, 摒弃凭借以往的经验采用简单的政治说教, 精准把握当下大学生各类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因人而异, 细化教育对象, 开展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管理学的角度细化思想政治工作。

(2) 价值体现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又处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 当代大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 不会千篇一律, 具备个体差异性;同时,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我国高校大学生应该具有能充分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精神需求。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则应把握这一社会发展动态, 理解大学生对个体存在意义的获得, 个人才能的展现和发展, 引导学生认识到事业、爱情的成功等, 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和完成。以自身发展为基础, 学会平衡个人欲望满足于社会秩序和谐, 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共生共存的意义。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价值体现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思想教育工作者则应该尊重学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存在和差异, 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提升社会价值, 完成人生的升华。

3.2 哲学思维理解思想政治教育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武器。尽管我们强调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 但我们同时, 我么也应该注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载体或思想宝库还应围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等展开, 不能摈弃意识形态依托的根基, 所谓“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进入2014年, 我们更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精神食粮, 在中国梦的感召下, 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差异。哲学之根本在于能利用哲学的眼光, 辩证地看待问题, 不会出现形而上学、唯书本论, 这也符合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因为这项工作的独特性在于它面对的个体千差万别, 而这种差异除了体现在学生思想活动、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各个方面。因此, 这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因人而异, 灵活多变。除了从伦理学角度理解学生个人和社会价值理解的差异以外, 还应把握教育的差异化。针对不同学生个体, 依据学生性格、家庭条件等综合因素, 进行一对一的思想引导,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3 适应新媒体传播方式影响

随着各种传播媒体的发展和普及, 互联网及其相关媒体传播技术已深入社会各个角落, 高校学生生活当然也不例外, 新兴网络用语随处可见。高校作为社会文化交融和冲突的前沿阵地, 大学生作为体验新生事物的排头兵, 享受了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和便利, 新媒体从根本上改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当然, 也让当代大学生无条件地接受了海量信息, 这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因此, 如何利用新媒体即时快捷的特点,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用好新媒体, 这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兴工具, 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体现了新媒体的优势, 如即时交流、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用好当前即时交流平台, 如QQ、论坛、博客等, 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充分利用其实时有效和受众面广的特点, 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即时交流, 实时跟进学生思想动向, 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疑惑。

(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挑战。高校学生目前并不具备完整的分辨信息真伪的能力, 而新媒体缺又无时无刻不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这就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学生生活、思想上的答疑解惑之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把握新媒体的公开性和即时传播性的特点, 教会学生如何分辨网络信息的真伪, 做到不信谣, 不传谣,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 避免为不法分子所利用。同时, 帮助学生健康、积极地使用新媒体, 方便学习和生活。

4 结语

随着学科交叉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视野也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以不同学科融合为基础, 结合我党、我国发展需要, 把握管理学、伦理学、哲学基本规律, 紧跟新媒体发展和时代特点, 开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与时俱进, 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教育工作, 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摘要:改进与加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重大, 任务艰巨。该文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为核心, 运用发展眼光综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论述21世纪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思想教育。以跨学科视野为出发点, 融合管理学、伦理学、哲学以及传播学等, 从自身实践出发, 阐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以期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跨学科,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注释

11 卢新宇, 李斌.中国有梦, 青春无悔——习近平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侧记[N].人民日报, 2013-05-06 (2) .

22 教育部.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EB/OL].2014-5-26.

33 欧海燕, 梁承兔.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探索[J].湖南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7 (3) :44-47.

湖北大学思想政治学科 篇2

【关键词】学科文化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 濡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曾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特别是近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飞速发展,硕士阶段研究生教育正逐步趋于大众化,研究生在年龄跨度、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心理素质、学习方式、社会来源与所担负的责任与负担诸方面表现出明显群体性特征,这些新特点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课题。基于此背景,充分挖掘学科文化的育人潜质,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对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科文化的概念

学科作为大学的组织基干,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之相应,学科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源泉,支撑并创造和丰富着大学文化。目前学术界对学科文化的界定尚未统一,笔者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三种:①学科文化是学科内部的知识传统和相应的行为准则。每个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思想范畴、研究方法。研究生从进入这些领域开始,就受这些学科规范和学科传统的熏陶,逐渐形成该学科的思维模式、价值评判标准、学科理念等。因此,不同学科会形成不同的学科文化。②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学科文化,认为学科文化是“以管理为目的,能有效地指导学科建设的文化体系和以文化为内容、手段的科学的学科建设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③把学科文化视为一种组织文化,是“学科组织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的语言、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与行为方式等”。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学科文化以学科知识体系为载体,由于不同知识体系创造、获取这种知识所采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也不相同,从而引起该学科共同体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导致了不同的学科文化,主要通过该学科的成员来表现。所以笔者认为,学科文化指的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学科方法、学科风格、学科价值取向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外延包括研究方法、话语系统、思维和行为方式、价值标准等几个方面。

二、学科文化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濡化作用

学科文化来源于人,也作用于人。学科文化通过其独特的规训方式训练着学科新人,使每个学科中的成员从进入这一领域开始就受到这些学科的规范、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熏陶,逐渐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评判标准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等,这即学科文化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濡化作用。学科文化立足于本学科发展目标,通过教师群体包括学术带头人、任课教师(特别是指导教师)教学计划、学术环境对研究生产生激励和规范作用。学科文化影响教育者(教师)和被教育者(研究生)的思想意识、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向学科成员所传承具有本学科特质的学科理念、学科精神,在传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会外化,在此基础上研究生在自己的学习研究过程中会把这种影响进一步深化。学科文化通过学科成员共识的观念、准则等激励和约束师生的思维和行为,引导师生的各种教学和实践活动,这种模式对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有积极的作用:学科文化对学科思维和行为习惯的传导,学科精神的熏陶,可以有效提高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能力的培育,提高学科知识的传递水平,有利于对学科成员健全人格的锤炼,促进其道德力和创造力的的有效提升,从而促进自我发展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育。实践证明,学科文化这种以渐进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所产生的濡化作用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笔者试以硕士研究生就业为研究视角来具体考察一下不同学科文化对其就业观的濡化作用。从本校选出4名应届毕业研究生,其中2名理工科学生,2名文科学生,从性别上说都是2男2女,而且都没有工作经验。以下表1就是本次所选取的4名访谈者的基本情况。,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来不同学科文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观、知识的实用性、专业与岗位的关联程度、专业实习与就业的相关性等方面来研究。

1.就业观

就业观是指人们对选择职业的根本态度和看法,是求职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反映。就业观会决定研究生的求职行为。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理工科学生更侧重个人发展空间和未来发展前途,正如A所说,“找工作求职,第一反应肯定是工资待遇,但是如果单位没有发展充足的空间,没有提供很好的培训,不能真正学到东西,那也不能成为自己的选择”。而2名文科生则更倾向于比较稳定的工作,特别是D,比如公务员、事业编,会更加侧重工资收入或地区差异。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不同学科文化影响下,学生形成的差别性很大的就业观念。理工科的文化氛围使他们形成了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所以他们倾向于从长远来考虑计划自己的事业。而且不少理工科学生认为相对于文科生而言他们找工作难度要小,并且多数情况下有挑选的机会,所以他们更容易保持理性,能

够结合适合自身条件、发展空间等因素。而文科的学生则因为其学科本身更多的是知识积累,所学知识实践性不强,因而经常觉得自己缺乏就业优势,使文科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不少文科生都认为找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比较稳定的工作,希望能够一劳永逸,注重工资待遇和地区差异非常容易理解了。

2.知识的实用性

据韦伯斯特词典,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总和。而实用性是指该知识在具体的领域中解释或者使用时是否有针对性和效果。知识的实用性在很大程度影响了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关联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方式。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A和B均回答说,一般都在跟着导师做项目,一般是在实践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补充理论知识,所以知识的针对性都是很强的。而C和D则提到:“除了上课时间,平时都呆在图书馆,翻阅一些与专业相关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导师有项目的时候也会帮着做一做,平时最主要的实践活动就是家教或者去培训机构代课,,而这更倾向于赚钱。”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理工科的知识实用性更强,针对性也更明显,而文科则更多地传授一些理论知识,所以实用性相对差一些。文理科知识性质的不同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3.专业与岗位的关联程度

对口专业,是指一个人所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相对应的工作,从而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人们把和专业知识相对应的工作就叫做“对口专业”。在笔者问到访谈对象一般去什么单位的问题时,A说:一般去高校或者是相关的科研机构。B则回答:这个专业多去高校或者直接去外企。C在这一方面也很乐观,根据自己的能力应该可以在很多领域找到对口单位。D则很迷茫:往年毕业的师兄师姐去的地方很杂,并不确定去什么地方。由此可见,大多数理工科学生的就业意向都比较明确,而很多文科生(个别专业除外)并不确定自己将来会做什么工作。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理工科的针对性很强,理工科学生大多有一些专业技能,所以去向很明确;而文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非常多,实践相对较少,所以在找工作时比较迷茫,这些都是由学科本身的差异造成的。

4.专业实习对就业的影响

实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校研究生通过积极参加专业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从而积累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走出成功就业的第一步。四位受访同学也有同感。A认为:“通过实习,亲自去接触才能明白事实是怎么样的,这种感觉和学习理论差别很大。而且在实习之后,就会对工作的概念更加具体明晰。”而B认为:“作为工科学生,专业实践性更强,实地经验和动手能力对提高科研能力、找到理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C也有同感。D认为,有针对性实习可以让你从最具体的事情做起,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所学理論的用武之处。

通过以上访谈可以看出,学科文化对于研究生个性成长的濡化作用非常明显,因此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应注意根据学科特色因势利导,增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以就业为例,对于理工科研究生,就业压力要小一些,需要提醒研究生的是要打好专业课基础,同时加强校内外实践,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对于文科类研究生,应从专业源头抓起,做好入学教育尤其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增进其对专业的认可度,加强学科知识学习,努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为研究生顺利融入社会创造条件。从外延上讲,包括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术品质等都会折射出本学科文化的影子,这种影响会伴随研究生整个学习生涯,有些人甚至是一生,是影响研究生学业乃至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平时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和挖掘学科文化的特点,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何敦春.学科文化与高等教育管理的关系及培育[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2]黄宝菊.从硕士研究生就业看学科文化差异[J].煤炭高等教育,2010,01.

[3]丁学芳.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文化融入及培养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09.

[4]孟成民.学科文化融合视角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08.

[5]谭华明.浅谈学科文化的功能[J].纺织教育,2008,02.

[6]谭光兴.大学学科文化特色的内涵探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9,07.

新课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反思 篇3

新课改革要求采取新的理念和价值观来授课。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要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课程本着面向成长着的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完成建构。这些决定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围绕学生面临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资源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政治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师生关系,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敢于并且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削弱,反而应该加强。这种“自主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更需要老师的指导、点拨和帮助。因此,老师就要自觉的提高自身素质。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那么,就必须扎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

我们政治教师要紧扣社会发展脉搏,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活到老学到老。

2、为人师表,尊重学生。

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有人格影响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3、老师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二、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对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发掘潜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政治教学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变能力的提高。

首先,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强调要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产生注意力的基础,是求知的动力。要上好政治课首先要扭转学生中的这种思想和情绪,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的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1、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倡导研究性学习。坚持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始

终,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与技能,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导入生动有趣。如果故事的开头能动听、能悬念叠出、能异彩纷呈,就很容易吸引听众、引人入胜。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效果。

3、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存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

其次,活跃课堂气氛,互动教学促进心灵交融。

创设民主、平等、活泼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参与,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民主和平等历来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强烈,这样的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动力。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下,努力寻求师生平等互动,学生会无拘无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时时处处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解答,因此,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我们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此,我们要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其形成发散思维。政治教师要变

讲台为平台,解热加息开拓学生视野。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适时加强对思维方法的渗透,经常使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系统化与具体化等思维方法,给学生示范、指导,其中针对性练习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在思维方面,他们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境界,凡是先问个为什么,有的甚至对教材里某些知识怀疑,对老师的讲课评头论足,大胆质疑。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解热点问题,可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将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归类,采取多种形式加以解决。对于与教材关联的热点问题,可以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对于与教材无关的热点问题,则可开庙时事专题讲座。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些疑难问题的回答可以提供多种典型的答案,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揭示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一些智力性比较强的题目,然后通过揭示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回答,通过反复多次的训练,学生的智力就会有所发展,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渐增强,发散性思维就会日渐形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政治学科总结 篇4

一、把握命题方向

分析近近几年的高考,可以发现政治试题有以下特点:突出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试题形式多样,常以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名言警句、漫画等为背景进行命题,重视思维考查;紧扣热点,注重知识运用。研究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为的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为此,政治复习时要依据《考试说明》自主梳理出主干知识,对主干知识要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做到微观上记忆清晰,宏观上脉络清楚。同时,要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联系,把握命题的切入点。

二、突出核心考点

政治复习特别是哲学复习,应对每个基本原理准确表述出来,使用术语要规范简练,侧重于方法论意义。对核心考点要按照专题进行重组,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做到融会贯通。应重点把握以下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简洁表述。

唯物论(物质观):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的能动作用。③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认识论(实践观):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②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辩证法:①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②发展观。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③矛盾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④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的实质;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①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人生观。人生价值的内涵、评价;人生价值的实现。

三、关注现实生活

哲学复习时要关注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联系内的重大科研成就、重大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等,将当年的时政热点材料与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挂钩,既要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又要善于发掘热点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并思考这些热点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设计问题,进而把握命题的切入点,实现热点与学科知识的结合。

比如:运用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分析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节能减排等;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说明以来来,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不时地调整方针政策;运用辩证的否定观的知识,分析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其重大意义;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价值观的标准等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运用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事迹等。

政治:汇总社会热点,排出重大热点关键词

针对同学在复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习时政。将前一年4月至第二年3月的社会热点进行汇总,排出重大热点的关键词句。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把成功的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经常性工作中去;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10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同票同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先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抓住上海世博会契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阐释和说明,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2、回归教材。对照考点,将书本的主干知识再次梳理,尽量形成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如《经济生活》围绕消费、生产、分配、交换四个部分,着重把握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投资观、就业观、劳动观,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公平、财政作用、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政治生活》围绕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理清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内在联系;《文化生活》围绕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思想,知道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说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生活与哲学》围绕世界是什么,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问题,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意义,分清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科学的合理的创造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政治学科教学反思 篇5

《新课标》指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而且现在新教材的可读性强,知识点较少,还增加了一些漫画和相关图片,教材以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方式呈现,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门课。因此,我们的备课组对每节课的教学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力求精心设置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课堂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教学中要扩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上“文明交往”一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打电话找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根据教学内容,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课中,我选取我国“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通过多媒体把相关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关注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水平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我就经常用一些诗歌、音乐、故事、事例等导入新课,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完成了状态的转换,从而使整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比如,播放歌曲《我是女生》,每个人都懂得男生和女生之间是有诸多的不同,而且之间的相处也要注意很多礼节,那么男生女生到底怎样交往才算正常、合乎礼节呢?从而导入教学主题——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引用“一封情书”的案例来引出——青春期的男女生应如何解决对异性产生的好感。等等。

听过有经验的老师上的课,不由得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同样的材料,类似的材料,课堂的引导和把握就不一样,效果大不一样。听过精心准备的公开课,由衷赞叹。一堂高质量的课,准备的工作量真的很大,真希望随着新教材的逐步推广,各校教师能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共同发展。

湖北大学思想政治学科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教学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教材话语体系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

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概念界定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据现有的资料显示, 许多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归入教育话语的范围, 同时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殊性, 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属于教育话语形态中的一种, 又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话语形态[1]。最早将“话语”引入德育研究领域, 提出“德育话语”这个概念的学者是段慧兰[2]。她指出, 德育话语“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在德育实践中说 (写) 出的并指向一定德育目的的话语”[3]。学者董世军、孙玉华、周立田在此概念上正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指向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话语”[4]。

从这些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概念描述的方法入手, 可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概念, 其实就是话语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实践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概念可以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将国家政策、教育学术理论成果、教育实践方针, 按照一定的话语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间形成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实践过程。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概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对于该学科话语体系的研究, 不仅要时刻更新理论数据, 还要对学科的发展进行“实践à抽象概念à理论创新à实践应用”的循环升华。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 要学会如何把握核心价值观念应用到教学实践环节, 并让学术、理论以及政策法规, 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现实发展的需要。在这里要明确的是,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可指导实践, 却不等同于实践。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概括总结, 去伪存真, 才能达到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升华、建设、提高的建设目标。

笔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转换过程中, 为实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按照一定的方法原则、理论指导而形成的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系统性的话语结构有机整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构成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组成被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区分。有学者根据话语体系表现出来的直观形式, 将话语体系分为文本话语和实践话语两大类型;也有学者根据该话语体系与教学科目的关系, 将话语体系分为基本话语、理论发展话语、理论运用话语和历史教育话语四大类型。笔者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际情况为考虑依据,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性出发, 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和教材话语体系。

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材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材话语体系, 是连接学术话语体系和教学话语体系的中间环节, 它受学术话语体系的制约又接收教学话语体系的反馈。教材话语体系是学术话语体系在整理、归纳、总结、升华、凝练之后, 形成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话语体系。该话语体系主要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的指定教材、课外扩展读物、政治宣传材料等教学辅助材料中的话语, 并以文本话语为主要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材话语体系自发地具备系统性及严谨性的特征, 该话语体系的核心任务在于将学术话语体系的成果, 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传递给教育客体。可以说, 教材话语体系是学术话语体系精华的凝练, 系统性地将历史优秀的学术研究结晶传递给社会群体。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话语体系,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传播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种话语体系形式, 也是最有意义、最精彩的话语体系。可以说, 没有教学话语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是不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将理论研究及历史经验等有价值的学说传递下去, 特别是针对通识教育阶段的高等院校的学生群体, 教学话语体系更加重要。该话语体系主要是指在课堂、教育传播过程中的特定场合里, 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内容的表达和描述, 以实践话语为主。该话语体系与教材话语体系相互呼应, 是对教材话语体系深入浅出的表达结果。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 教学话语体系还包含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客体生活中接收到的网络化的教育话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话语体系具有极强的生动描述的特性, 这也是该话语体系服务于教学过程的必然形式。

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是三种话语体系类型中, 集合理论化、经典化、多元化、前沿化为一身的话语体系。它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创新的源泉。该话语体系主要指学科研究人员及学科建设者们对于理论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 包括从学术出版物、科研文献、新思想的发布、学术研究会议、演讲等渠道提取到的话语, 并主要以文本话语为主要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具有明显的及时性的特征, 该话语体系的核心任务在于整理归纳现有的体系内容, 创立创新符合新时代的新的话语体系内容。学术话语体系也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及时地反映了社会历史进程中,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三个子话语体系之间, 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学术话语体系、教材话语体系与教学话语体系之间相辅相成,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建设。教材话语作为学术话语和教学话语的连接环节, 服务于二者。而学术话语体系指导教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反过来教学话语体系的实践结果可以反馈地考察学术话语体系的内容。其中, 学术话语体系和教材话语体系以文本话语为主体, 教学话语体系以实践话语为主。同时, 学术话语体系最具理论化, 教材话语体系兼备理论化与形象化的特征, 而教学话语体系最具形象化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功能

1. 对意识形态理论的传播和正向引导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有着明显的政治属性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特性, 这个特性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功能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 需要一定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引, 美国政治学家奥罗姆曾经指出, “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 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6]。而这类思想的的确确是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被传播和灌输给教育受众, 也正是教育发出者将其掌握的教育内容由内化到外化的动态结果, 也是话语体系在“萌芽”状态时具备的功能。

2. 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描述和建构功能

这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最根本、最核心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将零散的、需要被传递的话语内容, 有机地整合地建构并描述出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发生之前, 话语的内容是零散地分布在各个概念及理论中, 而教育的实践过程, 正是要将这些零散的内容有机统一地整理在一起, 形成可以被教育受众接受的内容以及范式的话语体系, 是话语体系在“生成阶段”具备的功能。话语内容的描述, 并不是可以及时地描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出者最新的想法, 而是在该话语内容被提出后, 整理并总结归纳出完整的逻辑性体系。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描述和建构功能的完美体现, 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科学、严谨的描述和建构功能。

3. 对异化思想内容的制约和规范功能

教育话语的本身就具有修正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更具备这样的功能。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政治特性, 该话语体系功能必须具有对异化思想内容的制约和规范功能, 也是话语体系“实践”阶段具备的功能。特别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由固定的教育地点变成了多元化的教育地点, 由宏观的把控变化到微观的渗透。当前社会处于新型的自媒体时代, 再加上网络的便捷及信息传递的高效, 人们认识和了解事物的渠道更加多元, 信息也更加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 固有的教育内容必然会接收到其他思潮的挑战, 特别是针对通识教育阶段的学生群体, 他们更加难以区分自己接收到信息的真伪善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必然地承担起对异化思想的甄别、制约并将其规范处理的现实功能。

4. 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检验和反馈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教学实践占有很大比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内容, 形象地表述并传达给教育客体。在这个教育过程中, 教育主体及客体之间的信息接收的程度及结果, 可以动态化地从教育客体的语言及行为中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也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检验和反馈, 也是话语体系在“果实”成熟后应具备的功能。在我们的社会中,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目的是增强教育客体 (学生或职工) 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理解及主导权, 以实现个体的良好的发展, 深刻分析并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得到的积极结果, 也是对正确教育过程的良好反馈。相反地, 当教育客体表现出负面的行为时, 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检验结果。对负面结果的处理, 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的反省和审查, 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过程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洪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第一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46.

[2]何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生产和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34.

[3]段慧兰.论德育话语及其更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4]董世军, 孙玉华, 周立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困境分析[J].长春大学报, 2007 (1) :85-88.

[5]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4.

湖北大学思想政治学科 篇7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设计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供了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契机。不同于以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统编教材,富有区域特色、蕴含不同文化内涵的校本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各地区经济、自然、文化等条件不同,各学校的教学资源存在差异,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为丰富统编教材内涵、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如何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校本课程,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设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校本课程,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切性

高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90后”的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思辨,同时,对于各种观点,他们不再盲从,而是希望在探究中感悟真谛。灌输说教式的教育已经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认同。如何有效地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在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

我任教的位育中学地处上海市徐汇区,徐汇区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龙华庙会、土山湾手工工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沪上名人住宅、龙华烈士陵园、邹容墓地等区域内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学生生活在徐汇,但有些学生对徐汇的悠久历史缺乏深入了解,人文素养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来选择区域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在带领学生进行走访和考察时,可操作性也较强。通过以区域文化资源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孕育徐汇人家乡之情,激发徐汇人承当社会之责。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师生了解徐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人文课程建设,探索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2.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综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存在许多抽象的原理、概念,使学生不易理解,鉴于此,通过校本课程的补充教学,可以把问题具体化,并将问题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之中,使学生从案例中领悟到原理、概念以及在现实中的用处,从而增进学习的兴趣、动力。当学生在参与案例的讨论时,进一步促进言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避免了那种“为教而教”,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育的局面。

高中学生喜欢关注社会热点,但面对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狂攻滥炸”式的各式信息,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难免产生偏激和疑惑。思想政治教师此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引导和解惑。依托学校的时政社团,定期开设时政沙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形式。通过时政沙龙,师生共同探讨某一时政话题,在对话中激发思想火花,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同时,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3.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位育中学,高一、高二年级每年都会进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高一学生的南京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研组抓住学生赴南京进行课题研究的契机,将校本课程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教师筛选出与高一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对学生进行立项指导。如,针对学生所选的“南京夫子庙与上海南京路商业模式比较”这一课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出发,结合宏观调控、产业经济调整、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等知识点,拓展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考察结束后,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论文撰写。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化,使得实践活动不再流于形式,经济常识中枯燥难懂的理论也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校本课程编排的承接性

所谓校本课程与教材的“承接”,既是校本课程教材与国家或省(市)课程大纲编订教材的衔接,又是校本课程教材在编排内容上自身的上下衔接。

1.紧扣大纲教材,提升校本课程教学效果

校本课程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补充,不能游离于教材之外。校本课程若完全与大纲教材脱离,会影响学生系统接受知识的能力。同时,脱离大纲教材,也会影响学生对大纲教材知识的理解,使得校本课程的学习缺乏系统化。因此,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要紧扣大纲教材,强化其学科属性,做到校本课程与学生原有知识储备顺利衔接,同时也起到了激活原有知识的作用。

在我校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注重与大纲教材知识点的衔接,教学中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强化了知识积累,同时,达到了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德育目标。

以下截取校本课程设计的片段:

教学资源 与教材知识点衔接 教学形式

(1)利用学校周边的邹容纪念馆、邹容墓等重要教育资源,以“邹容也是我们的同龄人”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与邹容展开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哲学常识:结合第五课教学内容《创造价值、承担使命》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走访邹容纪念馆、参观祭扫、主题班会、寻访后人、舞台剧展演、诗文创作朗诵等形式,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邹容精神。

(2)黄道婆向海南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艺,促进民族交融政治常识:结合政治常识第六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学生进行民族教育。参观黄道婆纪念馆,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形式着力挖掘黄道婆的精神内涵与当今意义。

(3)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提高生产力,促进乌泥泾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常识:结合经济常识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等知识点。

哲学常识:结合哲学常识第四课《分析矛盾、辩证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黄道婆将纺织技术传授给劳动人民,解决了劳苦大众遮体避寒的生存问题经济、政治常识:结合“和谐社会”理论,引导学生感悟黄道婆精神的民生价值。

由于校本课程在教学中紧扣大纲教材知识点,与学生的认知体系一脉相承,强化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校本课程教材编排上的自身衔接

现行的高中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基础、能力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教材的编排上,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是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逻辑来组织,突出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结构;(2)以社会生活经验为中心来组织,突出社会生活经验要素的地位和作用;(3)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发展需要来组织,突出学校生活中的人文熏陶。三个原则相互联结,都要体现学生个人兴趣、能力和需要。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深深感到,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深刻的影响。课程促进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改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为教师带来了专业化发展的机遇,推动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我们坚信,只要教师从学生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性地开发思想政治课的校本课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建.校本课程发展、教师发展与伙伴协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周仁康.走向智慧的校本课程开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4]奚晓晶.校本课程之科目设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上海市位育中学)

上一篇:期中复习动员演讲下一篇:胥口物业优秀员工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