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允许在读大学生休学创业 创业后可返校

2024-08-20

湖北:允许在读大学生休学创业 创业后可返校(共3篇)

湖北:允许在读大学生休学创业 创业后可返校 篇1

湖北:允许在读大学生休学创业 创业后可返校

湖北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十条”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允许在读大学生休学创业,休学创业学生免修实习实训类等实践教学课程及创业教育类课程,并按规定计入学分,创业后可重返原校完成学业。

实施细则还规定,湖北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依法在鄂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并吸纳3人及以上就业的,经评审可享受1万元至20万元的无偿资金扶持。在校大学生在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办企业,依法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注册资本不超过50万元,成立2年内,正常开展生产经营半年以上的,给予场租、水电费补贴。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零房租”大学生创业专区。

2014年起,湖北省还将设立1000万元“湖北省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优先支持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和海外归国留学生创业转化自有科技成果或他人科技成果。

当前,越来越多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创业比例太小。湖北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覆盖范围由大学毕业生延伸到在读大学生,是一大突破。

湖北:允许在读大学生休学创业 创业后可返校 篇2

作为多年从事创业教育的老师, 我个人对教育部此通知总体持欢迎态度。社会的争议, 说明社会对创业教育理解狭隘化与目标追求急功近利。这对创业教育是非常不利, 也不利于大学生成长与社会整体利益的追求。

理解创业教育不能狭隘化与急功近利

对创业教育理解狭隘化与急功近利是造成社会争议的根源。要解决此问题, 我们需厘清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第一, 我们不能将创业教育仅仅狭隘化理解为创办企业的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 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 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 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 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 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 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岗位胜任者, 而且也是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狭义创业教育, 则指进行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及其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

社会常常将创业与创业教育狭隘化。将创业狭隘化为创建新企业, 将创业教育狭隘化为创办企业的教育。这既不符合国内外关于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全面理解, 在实践中又片面偏颇。

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 2004-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办企业比例分别为0.3%、0.4%、0.5%、0.3%、0.2%、0.2%和0.2%。而大学生创办企业成功率不超过10%。

将创业与创业教育狭隘化, 简单地数学计算, 可知其缺陷。大学生在校创办企业并且成功的概率一般不超过千分之一。以学生人数上万而且教职工数千人大学规模为例, 真正创办企业并且成功的大学生仅仅为十几个, 如果数千人教职工以及大量的软硬件设施放弃服务上万名学生而仅仅为这十几个学生服务。这无论在教育目标追求、逻辑以及经济上都说不通的。

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追求在国内外的实践中从来不是仅仅狭隘化与功利化。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 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创业教育学者KAB中国创业研究所所长李家华教授认为, 要厘清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 即创业教育的实质:是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高等教育的质量判断。因此, 我国创业教育定位与发展的轴线就是把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在国外创业教育目标也不是狭隘化为创业企业。我于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访学的北安普顿大学创业教育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导向, 使用市场效率原则规则, 实现社会的结果”, 其创业教育的七项措施: (1) 提供所有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 使其具备就业和创业技能; (2) 创业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融合; (3) 提供全国性社会创业支持; (4) 社会创业投资; (5) 大学的社会创业支持功能; (6) 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公平的社会; (7) 影响英国创业政策和实践。北安普顿大学创业教育的措施的核心是:给学生提供独特的机会, 以发展其就业和创业技能。不管学生未来决定做什么, 目的是帮助其在职业生涯脱颖而出。

实证数据和中外创业教育比较均表明, 社会不能将创业与创业教育狭隘化。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 而是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 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创业教育不只是灌输面向创业的专业知识及培养操作性能力, 而应把创业教育看作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心理意识、创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全方位、多领域素质的“系统整合性”教育活动。

第二, 创业教育要站在教育革命和教育改革突破口的战略高度看。

创业型经济呼唤创业教育。从社会意义来看, 创业有利于促进创新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创造就业;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创业教育是大学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是对传统教学和研究的继承和发展, 而不是对立与否定。“创业型大学”呼唤更加有效的“教学”和“研究”。

我们从斯坦福大学历史可以看出。1937年, 斯坦福大学电子系的特曼教授 (后被誉为“硅谷之父”) 鼓励其两位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 并借给他们538美元去创业。于是惠普公司在硅谷的一个小车库中诞生了, 这成为硅谷发展史上一个关键的“里程碑”。硅谷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2005年,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明星大学, 综合排名全美前5;学术水平全美排名第1;大学研究生院中, 工程学院排全美第2, 教育学院排全美第2, 商业研究生院则是高居第1。斯坦福创立以来, 共有几十位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创业教育要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高校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的战略角度看待。

为什么有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还不如一个农民工?仅仅死记硬背+分数+考试+学历能够成就人才吗?能够成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吗?高等教育学会的曹胜利老师提出了很好的问题, 即高等教育到底应该追求哪种模型, 是分数质量模型 (高教1.0版本) 、还是能力胜任模型 (高教2.0版本) 、还是创业素质模型 (高教3.0版本, 即适应环境变化、组织岗位变化、人变化的教育) 。

在中国, 创业教育应该主动适应新常态背景下学校教育战略变革, 让大学教育更“接地气”, 更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因为如此, 教育部高教司长张大良2014年11月10日在接受教育报专访时指出, 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突破口。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为要义, 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为重点, 面向全体学生, 结合专业教育, 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法, 以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和成果来衡量高校本科教育质量, 从而大力推动高校更加重视和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 而且应该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以, 创业教育在继续发挥传统教学、研究功能下, 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 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 (“四个结合”) , 有利于贯彻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指导思想, 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第三, 创业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要有基础性、公益性和长远性眼光。

联合国教科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命题, 意味着教育必须具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 着眼未来的教育精神必须超越目前的范围, 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意味着教育应体现人类生活最高境界的诉求, 使人对现实中的病态和畸形保持警觉, 对人的纯功利的冲动起到平衡和矫正作用。教育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共同利益的事业, 具有全局性、公共性的特征。

欧美创业教育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长远性。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 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 都普遍开设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他们在基础教育中进行的创业教育是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 除了开设创业课程外, 学生还按自己的兴趣选学某些职业技术技能。到了高中阶段, 学生必修10个学分的职业教育课程。面对创业者日益年轻化的浪潮, 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扫盲2001年计划”, 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 积极培养“未来的经理人”。比尔·盖茨能成功地创办微软公司, 与他在中学时就曾与他人合作开办过一家软件公司有直接关系。

英国政府致力于把创业教育融入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重点不应局限于开办企业, 而应更关注“创业意识的培养”。法国开展了诸如“在中学里办企业”、“教中学生办企业”等活动。目的并不一定是要学生办企业, 而是让学生在继续学业的同时, 做好职业选择与就业工作的心理准备, 培养他们探索创业的兴趣和能力。。

中国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是通过创业教育教学, 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 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中国创业教育教学原则是: (1) 面向全体。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开展。 (2) 注重引导。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 分类施教。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模和办学特色, 适应学生发展特别是学生创业需求, 分类开展创业教育教学。 (4) 结合专业。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多样化教学体系, 在专业教学中更加自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 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 (5) 强化实践。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激励学生创业实践, 增强创业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高等学校, 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职能, 教育具有公益性。高校创业教育与知识的创造传承、学术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 具有公益性。从本质意义上讲, 高校创业教育就是公益性质的创业教育。

经济是国家的今天, 科技是明天, 教育是后天。创新型经济呼唤创业教育。中外创业教育的经验要求, 创业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要有基础性、公益性和长远性眼光。创业教育发展要确定创业教育非功利性的战略目标, 实施分层次的创业教育发展战略, 突出“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通识教育”以及“创业职业教育”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明确不同类型创业教育具体内容和功能, 这是创业教育必须认真思考并予以回答的问题。中国创业教育应为社会多元化建设服务, 促进社会整体就业创业观的转变而使之成为发展所需, 要与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而使之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教育部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的看法

有了上述理解创业教育不能狭隘化与急功近利前提认识后, 有关教育部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的看法就相对容易了。

第一, 教育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 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的政策。此政策应该得到理解和欢迎。因为这政策适应教育革命的历史趋势, 这是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 值得充分肯定, 但要全面正确理解。即使狭隘化理解哪怕是允许学生休学创办企业, 也持欢迎态度, 因为这一举措对部分大学生而言, 意味着多了一条人生之路的选择。大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 灵活地安排学业。尤其对于具备创业精神, 又碰到创业机会的学生来说, 此制度充满人性化, 能让他们发挥特长, 抓住机遇。。

第二, 允许不等于鼓励, 在校学生休学创业要理性选择。允许创业是给具有创业兴趣和能力的大学生搭桥, 并非是要鼓动不具备创业能力和条件的学生盲目跟风。创业毕竟不是件容易事, 需要多种条件和各种因素的综合, 这其中, 不可缺少的是知识储备。所有的大学生, 在校园里当然要以完善知识储备为主。在校生, 对于社会生活基本处于陌生状态。就创业所需要的社会条件、心智条件, 特别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商和面对挫折的抗压心理而言, 不见得完全具备。人生是分阶段的, 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任务。对于大学生来说, 求学的机会其实很难得, 学生们安心坐在校园里, 多读一些书, 多做一些学问。这一阶段的积累, 会奠定此后一生的基础。

第三, 大学生创业不一定要休学。创业要应地制宜, 应人而异, 量力而行, 采取合适方式, 循序渐进。广义的创业概念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 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过程。所有进行价值创造的过程都是创业, 既包括创办营利性组织, 也包括创办非营利性组织;既包括创办大型的事业, 也包括创办小规模的事业甚至“家业”;既包括创办各类组织, 也包括创办各类组织混合体, 以及创办各种活动的过程。创业教育, 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创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更鼓励学生从事公益创业。以我的学生苏锦山为例。他大一协助创建滴水恩公益创业协会 (非营利组织) ;大二参与学术创业, 参与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课题湖南大学SIT重点项目《校园“尤努斯”——小额信贷实验室》 (与专业相关的研究) ;大三参与公益创业竞赛项目——“滴水恩大学公益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获得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竞赛活动) ;大四是参与创建与运作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 (企业) 。他大学毕业后保送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作为选调生进入公务员行列, 成为岗位创业者。

苏锦山创业并没有休学, 而是与学业、研究乃至职业发展有机地融合了。这是因为公益创业门槛低, 成活率高, 内容、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样, 便于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公益创业成果以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志愿公益活动和创业研究等四种形态呈现。

因此, 我更鼓励大学生创业要应地制宜, 应人而异, 量力而行, 采取合适方式, 循序渐进。大学生创业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大学生创业不一定要休学, 可以利用寒暑假和星期六星期天从事业余性质的创业实践活动。只有当时机真正成熟, 有充分必要时再考虑休学创业。

第四, 对待大学生休学创业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态度。我更主张的创业教育是广义创业教育, 指培养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开创性的个人, 而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 必须超越目前的范围, 以共创明天为目标。经济是国家的今天, 科技是明天, 教育是后天。

创新型经济呼唤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教育与知识的创造传承、学术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 具有公益性。创业教育要确定非功利性的战略目标。世界创业教育排名第一百森商学院认为功利主义的创业教育, 是在用“拔苗助长”的方式造就所谓的创业者。学校的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的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 也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 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 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这种前瞻性的创业教育理念, 实质上是一种面向“创业革命”开发人力资源的教育创新。

因此, 对待大学生休学创业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态度。“休学创业”不能有缓解就业压力的诉求, 不能为了提升就业率, 而逼着在校生搞“就业式”创业。负担着就业解困压力的“休学创业”, 难免因动机不纯而走样变味。那些并未真正做好创业准备, 却被阴差阳错地赶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们, 恐怕非但成不了下一个比尔·盖茨, 反倒极有可能沦为违背创业规律的牺牲品。大学生创业不能被“就业率”绑架、不能狭隘化理解为大学生创业实体的数量、创业项目成功与否的绩效评判。创业教育的实质是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第五, 对待大学生休学创业支持要合理适度。我对大学生休学创办企业持谨慎态度。对于具有创业兴趣和能力的大学生, 其创业所需要的内外条件、已经具备, 创业机会到来, 在非休学不可的情况下, 我们对这样的大学生要进行合理适度的支持。要加强创业教育, 做好创业导师的引领, 提供具有实效的创业培训和指导。要借鉴世界各发达国家早就对大学生休学创业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障, 进出自由、学分互认, 免除了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要动员并联合企业界和社会力量, 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以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在高校广泛开展创业设计竞赛, 通过竞争谋取风险投资,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力。鼓励学生利用高校科研成果、参与课题实验中, 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创业项目。要给在校生“休学创业”提供合理政策以及配套支持。要解决学生身份和创业状态的矛盾可能造成的医疗保障、学籍存放、复学年限问题。要为休学创业的学生提供必要证明、档案、户口保管服务。

要借鉴一些地方探索出来的经验。比如南京市出台了鼓励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的政策:凡到南京市大学创业基地创业的学生, 进入基地创业的时间, 可视为其参加学习、实训、实践教育的时间, 并按相关规定计入学分。有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 北京市教委2014年12月31日发布的《关于支持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实施细则》, 高校在校学生可以休学创办科技型企业, 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 明确休学时间及具体办法, 并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学业支持。例如, 可将创业时间视为参加实践教育的时间, 并计入相关实践学分;创业取得的成效或成果, 可以与毕业设计或论文有机结合等。

湖北:允许在读大学生休学创业 创业后可返校 篇3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左右,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通知提到,2015年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教育部要求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

通知要求,各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高校要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同时,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的支持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广泛吸引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高校应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类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等原则上都要向学生开放。实施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开设网店等多种创业形态。此外,还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

教育部同时要求,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及时更新、按时报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严禁任何形式的就业率造假。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9月份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12月底面向社会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大学生创业可到“青创板”上市

在刚刚落幕的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广东大学生创业团队刷新参赛历史纪录:广东代表团27件入围决赛作品中,共有来自9所高校的15件作品斩获大赛金奖。此外,中国首个“青年大学生创业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青创板”)正式上线运营,今后大学生创业项目将可到“青创板”挂牌上市融资。

据悉,此次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3所高校成功问鼎代表高校综合成绩的团体“优胜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五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3所高校实现了“创青春”全国创业大赛金奖零的突破。

据介绍,“青创板”是在共青团中央与广东省政府指导下,由“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组委会和广州股权交易中心联合打造的专门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创业企业提供孵化培育、规范辅导、登记托管、挂牌展示、投融资对接等综合金融服务的资本市场平台。其前身是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与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在全国首创的“青年大学生创业板”股权交易平台,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营,广东“青创板”已挂牌项目和企业77个,在审项目和企业近100个,已组织专业团队对接服务项目近50家。

在本次“创青春”国赛期间,“青创板”正式上线,受到同学们热捧和投资人士广泛关注。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以及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等“创青春”国赛主办单位领导都到“青创板”详细询问项目对接情况,高度肯定广东共青团组织和广州股权交易中心为全国大学生创业工作作出的积极贡献。

秦宜智还特别指出,“青创板”是共青团服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青创板”打造成为服务全国的资本市场平台,更广泛推动资本市场服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团属的创新资本驱动发展的工作模式。在“青创板”的推介会上,广州股权交易中心黄成总经理详细介绍了青年大学生创业板的筹办历程,服务特色和服务成效,主办单位领导共同启动上线“青年大学生创业板”股权众筹平台,并向首批挂牌的21个“创青春”创业大赛优秀项目和企业在“青创板”颁发挂牌证书。

团省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省部共建”方式建设好中国青年大学生创业板,争取到2014年底前挂牌项目和企业超过200家,2015年底达到500家,并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青创板交易系统和互联网众筹投融资模式,高规格建设青创板交易系统和互联网众筹平台。

北京计划用三年时间至少让

2.3万名大学生在京创业

从今年起,北京市将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至少让2.3万名大学生在京创业。未来,创新创业课将纳入高校课程。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北京地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从今年至2017年在北京地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要立足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首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坚持政府政策支持与大学生创业者努力相结合,合理运用政府公共资源,充分动员社会参与,努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活力,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努力,力争三年累计引领不少于2.3万名大学生在京创业。

主要措施包括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进行学分管理;加强创业培训,推行模块培训、案例教学和创业实训,力争每年开展创业培训不少于5000人;拓宽贷款范围及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经营场所;落实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等政策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做好创业公共服务,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小贷申请、人事代理等“一条龙”服务。

河南:大学生初次创业可申领五千元补贴

近日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申报工作日前启动,应届毕业生可向所在高校提交申请,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可向创业地人社部门申请,补贴标准为每人5000。

按规定,申报人须是创业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或法定代表人,取得工商登记3个月以上,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且吸纳就业3人(含)以上。

2015届高校应届毕业生,可向所在高校提交创业补贴申请;毕业两年内初次创业的大学生,可直接向创业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按规定,每人和每个营业执照只能享受一次创业(开业)补贴。

据记者了解,为扶持大学生创业,从2014年起,河南省财政每年从省本级预算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大学生在河南自主创业。

除初次创业补贴外,河南省还将根据项目吸纳就业能力、科技含量、潜在经济社会效益、市场前景等因素,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分别给予2万元至15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并对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节能降耗、劳动密集型的创业项目给予优先扶持。

首届中国(厦门)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最高奖20万

近日,首届中国(厦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厦门市软件园二期举行。在校大学生,包括35周岁以下具有大学学历的广大创业青年和海内外学子,均可登录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官网,报名本届创业大赛。最后胜出的团队最高可获得10万元人民币奖金和10万元创业投资资金。

本次大赛由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厦门市公务员局)、厦门市教育局联合厦门市大学生创业促进会共同主办。

安徽芜湖:高科技创业热潮涌

在安徽芜湖,说起高科技创业的故事,很多人都“如数家珍”:奇瑞汽车、长信科技、鑫龙电器……在这片推崇科技创新的沃土上,一大批科技企业扎根发芽。如今,全市共有51家创新型企业、357家高新技术企业、594个高新技术产品。

目前芜湖全市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4个,孵化面积达32.6万平方米,2013年该市新增省级以上孵化面积5.8万平方米,仅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就新招引孵化企业30家,注册资金3361万元,并成功孵化了10家科技型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催生科技中小企业的“摇篮”和“加速器”。

上一篇:中班音乐活动雪花和雨滴教案下一篇:动画原理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