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24-09-17

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共9篇)

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篇1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大多数父母对待孩子早教的共识。只要有想法, 总有实现的办法, 可以这么说, 经过了父母的努力, 大多数孩子走出了输在起跑线上的魔咒, 却又不得不面对新的尴尬:输在过程的沼泽和结果的陷阱中。

三岁入幼儿园, 三年学前教育, 是孩子学习生活中相对比较快乐的三年, 这三年的要求是“玩中学”的三年, 甚至是以玩为主, 以学为副。可偏偏有的幼儿园在教一些不该教的, 而家长和学校又认为是有用且必教的内容, 这一点与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具有最为鲜明的区别。基础教育阶段是很少见到教材以外的内容, 甚至教材中有, 考纲中没有的内容也基本处于被忽略状态, 在做非常功利的“减法”;但学前教育呢?在不断地给孩子们做加法, 这种加法的起因, 许多时候是家长的需要, 因为许多家长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学得越早、越多, 肯定就会越好。殊不知, 学习过程犹如马拉松比赛, 如果一开始就使出浑身的劲, 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学习需要兴趣这种信念来支撑, 兴趣就是学习的持久动力。有几个孩子能以百米比赛那样的速度跑完终身的学习?有谁见过教练让长跑运动员要如百米比赛那样进行比赛?

蒙塔古说:“儿童仰看天上的浮云和地上的蚂蚁, 都是学习。”可从孩子认识“蚂蚁”起, 能有几回见到真正的蚂蚁?我们的孩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经验学习”了, 这对后天的成长有许多不利。现在有种普遍的认识:“家长和学生是学校的上帝”, 甚至认为是“衣食父母”, 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对家长如“上帝”一样尊重, 像商场对“顾客”一样服务, 可教育是服务行为吗?能完全按照家长的意愿行事吗?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 不尊重规律却尊重家长, 是出自好心的坏主意, 感觉有点“气虚”。不得不说, 有时教育为了附和家长的意愿而迷失了方向。

不得不感叹传统教育的魅力。如果把传统教育方式比作中医, 那么异样的现代教育方式就是西医, 中医是那么的缓效, 西医是那么立竿见影, 当国人被西医的神效惊叹时, 自然地把几千年的中医给扔到了角落里。在没有西医时, 中医是病人唯一的救星, 当西医侵入时, 中医已经没有多少生机。当然这里不是讨论中医和西医谁更有效、更科学。但不可否认, 在古人眼里, 传统教育是烙在基因里的, 虽然“头悬粱椎刺股”, 也不见得有现代学生接受“现代教育”那么苦, 正如喝中药, 不管有多少苦, 也没有动手术那么痛, 虽然西药包在糖丸里, 可是苦是苦到本质上的, 逃过了味觉, 逃不过对各大器官粘膜的刺激和伤害。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讨厌传统教育?很大的原因是对它批判多了, 吸收少了。还有现代人习惯快节奏的生活, 也失去了对“慢节拍生活”的耐心, 许多家长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为精英中的精英, 实在等不及孩子点点滴滴地成长。学校出于功利, 迎合家长不可言传的心愿, 少年大学生不就是一个见证吗?可以说少年大学生, 是知识财富的“暴发户”, 总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吧?可是少年大学生同时也得了“暴发户”的先天发育不良症, 输就输在了过程中, 没有过程就犹如没有量变的质变, 成长是需要时间来推动的, 人为地抢劫时间, 也是一种潜犯罪。

当今教育为什么会走成这个样子?“外国的教育特别圆”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当我们忽然发现世上真有一把万能锁, 那就是教育时, 对教育空前的重视也就出现了。但重视不等于重压, 更不是“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看看当今的教育不是压就是奖, 教育的过程简单成一种商品的卖买, 这样的过程会给学生带来快乐吗?功利的学习和被迫的学习, 都不是兴趣在运作, 而是外力变相的强迫。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特别是对于生活条件不理想的家庭来说。所以家长和社会甚至是学校, 都把教育当作了一种投资, 拼命向学生身上扔钱, 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家长和老师似乎得了共同的毛病, 那就是对孩子的期待总是一个渐失的过程, 父母开始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 教师认为自己能教育好学生, 可是只要有几回挫折下来, 就息气了, 真是“一鼓作气, 二鼓漏气, 三鼓息气”, 以后全都变成了向孩子“出气”, 还有几个孩子会在“出气筒”中自由地呼吸呢?家长和教师有时对孩子就是“股票”投资, 赚钱了就大喜, 输了钱就埋怨, 这一点跟中国股民的心态真是类同。国人投资股票是很少会去考虑企业的实效的, 反正大家一起炒, 炒到多高也不怕。未受教育的孩子如“原始股”, 谁会愿意输在“原始股”上?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盲目, 缺乏理性分析, 同时还有人指指点点, 总会用惊人的结论来吓唬人。

教育不怕输在起跑线上, 怕就怕输在过程中和结果里。在孱弱的生命里, 那沉重的起跑线, 压跨了多少孱弱的生命。素质教育在儿童面前成为了“数质教育”, 无数种素质构成的教育, 来到这个世界的天数, 都超不过儿童学习的素质数, 孱弱的生命里还来不及量变, 就让其质变, 那就是精神的早产儿, 看上去什么都懂, 其实什么也不懂, 这是谁的过错?不用谁来承认, 其实谁都知道。我们的儿童在起跑线上失去了什么?童真!可以这么说, 我们教育儿童的起跑线如汞, 看上去流淌着, 其实它是沉重的, 它的密度足够让人窒息。

如果这样下去, 我们的教育不是输在起跑线上, 而是输在我们“拔苗助长”的情节里, 我们输在功利化思维互相传染的社会里。国家重视教育, 家长溺爱教育, 教育自身又有点自恋, 教育还会不出问题吗?就算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学习动力, 结果多是“高分低能或低分低能”, 同时社会也会输在教育这条巨大的起跑线上。如此“拔苗助长”式的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真的不如让孩子就在起跑线就输一回, 可能会有更大的赢在等待着孩子。

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篇2

享受一顿丰盛均衡的营养早餐,对于精力充沛地开始一天的生活是极其重要的。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把早餐看的可有可无,很多家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冠生博士主持的一项跨越1998年和2008年城市学生营养早餐的调查表明,事隔10年,城市学生不吃早餐的比例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早餐的营养质量却在下降,人们的早餐行为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相隔十年,城市学生早餐质量反而大幅下降

在1998年对广州、上海、济南、哈尔滨等四城市的调查,2008年对七个城市,九千多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的调查。1998年,学生中不吃早餐的比例大约是6%,十年后,小学生中不吃早餐的比例略有下降,为3%,但初中生和高中生仍然在6%、7%的比例,还有一部分学前儿童不吃早餐,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马博士指出,评价一份早餐的营养充足与否,可以用是否含谷类、肉类、奶类及水果四类食物评价,如果都有,可以评价早餐是非常的营养、非常的充足,如果是三类的.话,营养还可以,如果只有一类或者两类,那早餐质量就比较差了。

从早餐质量看,1998年,吃早餐的孩子当中,不到一半的孩子早餐营养是充足的,另外一半多的孩子早餐营养不充足。2008年的调查表明这些学生当中,早餐营养充足的比例是15%―20%,与1998比较,早餐质量没有改进,反而下降得比较厉害。中学生十年前营养质量达标的是47.9%,而到2008年达标的比例竟为18.9%。

这两次的调查说明目前的早餐现状令人担忧,一方面是吃不吃早餐,再一方面是早餐营养质量必须提高。

认识误区造成不吃早餐和早餐质量低

据马博士分析,人们不吃早餐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第一,大家对早餐的认识不足。很多人认为早餐吃不吃无所谓,如果不吃早餐,营养可以从午餐或者晚餐得到补充。

第二,没有时间。确实我们整个的社会节奏很快,很多人早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早餐、吃早餐。三组人群是这样一个比例:学前儿童没有时间的借口占22%,小学生是41%,初中生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说是没有时间吃早餐。

第三,没有胃口。高中生63%的孩子没有胃口,小学生一半以上,初中生1/3还要强。确实起床后短时间内没有胃口,吃不下早餐。

第四,为了控制体重、保持身材不吃早餐。中小学生也有这样的比例,小学生5%,初中生4%的是通过不吃早餐来控制体重。

不吃早餐会影响学习成绩、营养摄入,导致肥胖

不吃早餐首先会使全天营养能量摄入不足。马博士介绍,如果是不吃早餐或者早餐吃得不好,引起的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虽然可能会从午餐和晚餐得到一定的补充,但是不可能得到全部的补充。

根据一份对三天的膳食调查发现,天天吃早餐,全天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充足,不吃早餐的话,会带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同样,矿物质摄入也达不到推荐的比例,维生素的情况也是这样。

其次,会影响到学习成绩。根据国内外发表的文献来看,有证据证明孩子不吃早餐会影响到上午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成绩。一个是对孩子短期记忆力的影响,另外,还对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图形判断、创造性思维有影响。另外,孩子如果上午进行体育活动或者大强度的活动,对身体的耐力也有影响,另外,早餐的能量和营养素充足的话,学习效率会相应提高。

第三,会导致肥胖。马博士在分析早餐的食用频率和肥胖的关系时指出,每天吃早餐,肥胖率11.5%;每周吃五六次、三四次、一两次,基本上在13%;如果不吃早餐的话,肥胖率达到18%;如果天天吃早餐,可以预防超重肥胖的发展。还有研究认为,如果不吃早餐,患超重肥胖的概率比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大1.6倍。

专家支招完美早餐解决方案

四类食物。一是谷物食物:包括米、面、馒头片、面条、面包,这应该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饮食当中唱主角,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二是动物性食物,包括鸡鸭鱼肉,特别是对孩子来说,摄入能保证他们的智力发育、学习活动的需要;第三是奶和奶制品,考虑孩子对钙的需要比较大,对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应该是每人每天摄入一千毫克钙,但我们的孩子现在平均每天的摄入量只有400毫克,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增加奶和奶制品的消费;第四是蔬菜水果。如果我们一份早餐里面有这样四类营养,应该是非常全面的。

早餐晚做:针对于没有时间做,马博士建议,早餐晚做,家长每天晚上作好第二天的早餐安排。可以头一天晚上把水果洗好,包上保鲜膜,放到冰箱里;第二天如果要吃蒸的馒头,也可以提前做准备。

陪孩子共进早餐:调查表明,小学生当中,65%的家长和孩子一起吃早餐;初中生不到一半;高中生仅为1/3。说明孩子越大,家长越认为早饭可以自己准备,自己吃,没有形成一个讲究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马博士认为,学生阶段,不仅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阶段,也是孩子行为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阶段。很多家庭当中,家长不吃早餐,孩子也不吃早餐;很多家长早餐马马虎虎,孩子的早餐也是马马虎虎;为了孩子吃好早餐,家长也要做一个表率、典范。

进餐时间要充分。2008年7城市学生调查显示,孩子起床以后半个小时之内吃早餐比例占70%,多数孩子没有充足的时间享受早餐,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刚起床就吃早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整个三餐的25%―30%,专家建议早餐时间最好安排在6点半―8点半期间,吃早餐的时间应该是15―20分钟,这样有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

有关专家建议父母,早餐一定要均衡搭配,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品种,要满足孩子们要求好吃、好玩、有趣味的特点,不仅营养要好,颜色要好,口味也非常重要。(本报记者 彭芸)

相关报道:孩子早餐必须吃够四类食物

・学生科学营养早餐必备4元素

・孩子早餐不妨来个香蕉面包

・早餐吃酸性食物注意力难集中

・孩子早餐别重“量”不重“质”

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篇3

当下,伴随着经济的腾飞,社会竞争形势也是愈演愈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然只有拥有智慧的人才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成为历史的中流砥柱。而在此对于小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表现的尤为明显了,不知何年何月开始,也不知何人首先提出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命题,于是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焦虑,近年来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上各种培训班的孩子,已经从中小学生,蔓延到学龄前儿童。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的是有那么的重要吗?本人对这种说法持保留意见,这种观念实际上是社会当中一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的反映。

著名作家郑渊洁前几年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呼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说: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另外,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五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太早的去输入与孩子年龄不符的知识会抑制他们的想象力。长期关注幼儿教育的浙江省特级教师王芳说:“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学者杨佩昌最近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在德国,不止是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不是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在欧洲好多国家,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鉴借。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提早读的都是没用的,最多给家长们乐乐,炫耀一下,显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会外语了、会背古诗了等等,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这是我的一贯的观点。我们要对"起跑线"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有重新的认识,"硬盘"的后果是毁了一切的未来。

所以,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吧。正如郑渊洁所说: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篇4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 “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 “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 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 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 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 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 致使起个大早, 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 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 只有区区十几年, 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 起跑领先了, 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 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 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 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 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 孩子没有生活经验, 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 不但没有共鸣感, 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 不是看分数, 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 说明教育成功了, 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 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 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 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 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 可能泪如泉涌, 百感交集。

二十多年前, 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 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 几乎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 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 后劲不足, 最终败北, 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 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 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 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

实名推荐制给高考改革带来什么

北大首次试点“实名推荐制”, 全国39所中学校长获得推荐资质。这则消息迅速引起社会热议, 不少人提出质疑:凭什么是这39所中学?如何保障推荐过程公正透明?北大出炉“中学名校排行榜”是否加剧教育不公?针对上述质疑, 北大招办给记者提供了书面回应。这份材料说, 改革政策的初衷, 在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整体框架下, 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使中学和学生能够逐步转为主动培养素质, 从而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

北大招办表示, 近年来一直稳步推进自主招生制度改革, 旨在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实践中, 通过采取自主招生、保送生、特长生等措施, 选拔了一大批综合素质全面、学科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实名推荐制”也是自主招生的方式之一。

对于入选中学数量, 北大招办回应表示, 由于是首次试点, 试点的省份和中学数量很有限, 很多优秀的中学没有获得参与的机会, 但仍然可以继续通过自主招生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在具体操作环节上, 北大采取了系列措施保证这项政策顺利实施, 包括“严格的中学准入制度”和“充分的阳光公示制度”。中学须在本校内对推荐学生的信息及推荐理由进行公示;北京大学在北大招生网上对获得资质的中学、校长及推荐学生、推荐理由进行公示。

北大招办表示, 试行方案明确了违规惩罚措施。具有推荐资质的中学, 如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 一经发现立即取消中学及校长的推荐资质;获推荐的学生, 如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 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学生的资格。

一、仍以分数论英雄, 推荐名单为何难见“怪才”?

随着推荐学生的名单陆续公布, 新的争议接踵而至。除了江苏无锡天一中学少年班年仅14岁的洪欣格以“写作水平突出”引人注目外, 获得推荐的学生基本上仍然以分数论英雄, 难见偏才或怪才脱颖而出。这是否偏离了改革初衷?“校长实名推荐”究竟该推荐什么样的人才?

去年11月17日, 南京师大附中率先公布了推荐学生名单, 推荐该校高三 (1) 班的匡超。南京师大附中副校长周俊说:“推荐匡超上北大是最没有争议的, 他三年前进校的成绩是全校第一, 现在还是全校第一。”随后武汉二中推荐了理科女生宋轶凡。据其班主任刘友平说, 这个来自农村的女生学科成绩均衡, 总分基本上都是年级第一名。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推荐的3名学生, 每次大考成绩都在年级前5名, 有的多次考取第一名。有老师猜测, 明年湖北省文理科高考状元有可能从这几名学生中产生。

“即使不用推荐和降低30分录取, 他们也能考上北大, 推荐这些人等于浪费名额!”推荐名单公布后, 社会舆论再次发出质疑。湖南、河南、陕西、吉林和重庆等地中学推荐的学生, 无不是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 汽车就会早衰,

该急速行进时, 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 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 不能满负荷运转, 要适度磨合。如此, 孩子到了成年, 才能快马加鞭, 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想

●伍晓阳, 李江涛, 凌军辉

各自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

面对浪费名额的质疑, 南京师大附中学生匡超并不认同。他对记者说:“我觉得, 中学校长举荐学生到北大是输送优秀人才, 而不是对文化考试成绩尚且不够的人进行助学加分。”南京师大附中副校长周俊表示, 推荐试点的第一年以稳为主, 而且偏才怪才的选拔也需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舆论的关注和压力下, 推荐一个‘怪才’需要非凡的勇气。”南京一所不愿具名的名校校长表示, “什么是怪才?单科成绩优秀, 学科竞赛获奖, 还是创新能力突出?似乎很难具体界定。一旦所谓的怪才获得推荐, 肯定将面临公正性质疑, 背后是不是有黑幕?是不是怪才谁说了算?”获得推荐资格的北京某重点中学校长此前曾表示, 要推就应该推荐“怪才”, 没有就宁可不推荐。但记者电话联系这位校长时, 他坦言学校承受了很大压力, 随着其他中学推荐学生名单陆续公布, 他有可能对推荐学生的思路作出调整。

“究竟选拔全才还是偏才, 应该把选择权交给中学校长, 社会不应给他们造成太大压力。”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张红霞说。但她担心的事已经发生, 有位中学校长被问到为何不选偏才时, 无奈地表示:“非不能也, 实不敢也。”

二、“校长实名推荐”离“素质高考”有多远?

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近年来备受非议。如何探索多元化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 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和教育改革的追求。北大自主招生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 给高校招生改革带来了什么?北大招办表示,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政策的推出, 将是对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补充, 这项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但从现实看, 这项改革实际又落入“分数大比拼”的应试陷阱。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 北大招生改革的意义已大打折扣, “实名推荐制”实际上变成了提前“掐尖”, 在激烈的高考生源竞争中“抢跑”。“校长实名推荐制度要想取得成功, 一定要有相应的诚信体系、监督制度和选拔程序等作为配套。”来自教育界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刘林认为, 在当前的国情下, 北大的招生改革不值得推广。如果清华等其他一流大学纷纷效仿, 公布一批各自认可的“名校排行榜”, 必然助长“择校风”, 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 实名推荐制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有益补充。”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扬生认为, 但是从实践来看, 在当前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招生人数有限的情况下, 推行这样的改革“形式重于内容”。而且即使有着阳光公示制度, 也难以防止权力寻租的现象。

“作为一项高考招生改革的尝试, 它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谷力表示, 实名推荐制在许多国家实行, 完善的信用体系是运行良好的保障。“一项改革措施, 不可能只有益处没有弊端, 关键是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它, 以严格的要求执行它,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谷力说。

(来源:新华网)

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 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 知识的本质是科学, 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 想象力独占鳌头, 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 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 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 一

旦共存, 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 让其晚接触知识, 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 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 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篇5

众所周知,尤其是语文教改,每次改革都把老师学生折腾得够呛。最终却还是走不通。怨声载道,民愤沸腾。为什么古人学习那么轻松,动辄吟诗作赋,典故历史信手拈来,我们的孩子难道就笨?那么拼尽全力去学习语文,却还是说无文采,写无词藻。

只因为一切从根上就错了。

看看孩子书包里的作业本吧。生字本、抄词本、听写本、练习册、课堂笔记本、复习本、采蜜本、周记本、大作文本、语文书画批作业……单单语文这一科就如此这般,作业多负担重,学生一题题写,点灯熬油,前赴后继,以为这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老师一本本判,一题题批,眼都瞎了,自己本来不写错别字的,但是看孩子本上的错字看多了,也开始写错别字。

语文教学从根上就错了。

英语教学亦是如此。正如没有一个语文老师敢斗胆说语文好的孩子是自己教出来的一样,也同样没有一个英语老师敢厚脸皮说,班上英语好的孩子是自己的功能。谁都心知肚明,那是某培训机构培养的。

数学难道不是吗?非要超前学习,非要追比赶超。每天大量练习。为什么不睁开眼睛看看世界,人家用“自主研究学习法”,老师根本不上课,班上孩子的数学学习热情却一飞冲天呢!

越改革,越困惑。其实每个父母应该独立思考问题,不要跟着外界环境走。

大家都学奥数,我家孩子也得赶紧报个奥数班;现在大家都不怎么学奥数了,我们也不要学了;大家都请外教学英语,我也不能让自己家孩子落后;别人家孩子上名校,咱也得买学区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如果从择校、奥数等角度出发说起跑线,那么请放心大胆地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在起飞线上下功夫。

学龄前的孩子,如果父母坚定上体制内学校,孩子最好在学前做到一点,这一点做到了,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将会是轻松快乐的。

尤其是男孩子。

这一点是什么?

阅读关。

如果做到学龄前识字足够量,阅读习惯形成,阅读感觉良好,博览群书,那么小学阶段体制内的课程基本都是用来玩的,根本不构成任何压力。

不过也有个别孩子学前不识字,在体制内才开始跟着老师一步步识字阅读的。那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些孩子如果能在学前做好阅读习惯,他们必然超越目前的状态。

也就是说,学前不识字,无自读书习惯的孩子,上了小学大概率疲于奔命;学前识字,读书习惯已经养成的孩子,在小学百分百都是基础优厚,学习优越感极强。

这到底是为什么?

首先,孩子能在学前识字并阅读习惯良好,说明孩子的大脑早期被充分开发过。大脑开发越充分的孩子,必然越聪明。孩子的聪明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还表现在各种为人处世上。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受到老师的关注,成为几十个鼻涕还没擦干净的“傻孩子”中的佼佼者。

其次,孩子能在学前识字并做到阅读习惯良好,说明孩子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各方面优于那些不识字无阅读的孩子,这些都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大,还发愁学习吗?

最后,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学前识字,培养阅读习惯?

首先,从胎教时就给孩子听经典。经典音乐,四书五经等各种经典,这种胎教时听经典的孩子叫做“读经宝宝”,一出生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表现在不爱哭,好带,不怕生,喜欢探索,不容易生病,各种发育发展领先。

其次,闪字卡。这也是早教的一部分。曾经亲眼看到一个9个月大的孩子认识4000多个字。或许很多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然而并不是。只见孩子面前摆着一些字卡,你问孩子:“宝宝,哪个是某字?”她还不会说话,但是能指,百分百正确。

这种闪字卡的方法,我也在二宝身上试用了。其实她已经过了闪卡的最佳年龄,从两岁多才开始。但是效果仍然让人瞠目。因为她已经会说话,直接指着字说读音,无论多难的字,只要闪过足够的遍数,问她时,居,然,都,认,识!

更可喜的是,闪字卡直接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她对字很敏感。每次让我给她讲绘本时,都主动指着封面上的题目,让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她指我念。

同时,孩子的观察能力在这其中会发展比较快,因为她必须对比一些很容易混淆的字。比如“瓢”和“觚”这两个字之前她弄混过,后来特意把两个字放在一起说:“这个是瓢,这个是觚。”

有时候,我在她身边读论语,她也会凑过问:“‘国’在哪儿呢?我听见你刚才念国了。”指给她看后,她自己也会指着说一遍:“国。”然后又开始在书页上找她认识的字,一个个地点着读。我虽然有点儿不胜其烦,耽误我读书的进度啊,但看她这么兴致盎然,只好配合指给她看。

所以对于小小孩来说,闪字卡是一种很好的早教项目。

再次,孩子再大一些,闪字卡就不特别适合了,但因为年龄大了,懂事了,定力也慢慢形成一些了,就可以通过指读经典读书识字了。

无论是古诗还是四书五经,都可以作为读书教材。让孩子在点读的过程中,把读音和字形一一对应上。只要有多遍重复,孩子自然就识字。

因为不是孤立识字,而是在阅读中识字,孩子的阅读能力会越来越强。随着孩子读书兴趣越来越浓厚,还用发愁他的学习吗?

古诗,作为孩子的启蒙教材是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呢?

古诗大多数短小,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孩子都很喜欢有节奏感的东西,因为他从胎儿时就是听着妈妈的心跳声长大的。

更重要的是,古诗的画面感很强。每首诗,都是一副画,或者是几幅连环画。当孩子能慢慢把诗中的字与画面一一对应,那么他不仅认识了这些字,更理解了这些字,这就为后期阅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带孩子读古诗时,适当引导对于画面的观察与想象,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文字感受能力意义重大。

举个例子,有一次在带孩子读《滁州西涧》时,读到“上有黄鹂深树鸣”,我给出了两个画面,一个是一只黄鹂鸟在树上婉转歌唱,另一副画面则是一棵茂盛的大树。这时候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第一幅图,为什么,太明显了,黄鹂在鸣叫啊。只有一两个孩子选择了第二幅图,说到原因是,孩子说的太精彩了:“因为是深,树,鸣。在树中,应该根本看不到,树一定很茂密。所以应该是第二幅。”有的孩子说:“不对啊,第二幅看不到鸟,你怎么知道鸟在叫啊?”选择第二幅的孩子回应说:“你可以根据诗歌想象啊!想象一下就能听到黄鹂的鸣叫声了。”

这个简单的比比看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体会文字背后的含义是如此有趣。

古诗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多历史故事。

比如杜甫的颠沛流离,那份忧国忧民的圣贤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什么他被称为诗圣?圣者,有才华又有德行。他固然有诗才,同时又兼具为国为民的情怀,所以才是“圣”。

在古诗中穿行,好像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一样。走到哪一处,都是故事,看到哪一首都是风景。

在不知不觉中,孩子背熟了古诗,熟悉了历史,想要了解更多历史故事,知道更多历史人物,把好玩的历史书送到孩子的枕边,我们的诱导大计基本宣告成功。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篇6

关键词:幼儿教育;起跑线;幼儿发展规律

无论是打开电视机,还是走在大街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如一声春雷响到了幼儿家长的心坎上,并掀起了“起跑线”上论“输赢”的热潮,于是,各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行动开始了:2月21日,重庆市急救中心整形科,一个爱美的妈妈怕女儿容貌输在起跑线上,竟将刚满1岁的女儿抱到医院,要做双眼皮手术(《重庆晚报》2月22日);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奔跑于各种兴趣班;还有网上流行的育儿视频“三五一十五太难了”。这些都体现了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种种行为。

一、《指南》出台,为幼教工作送来了指南针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这“起跑线”并不真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而是商家吹捧出来,家长之间相互攀比出来的“起跑线”。那么,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呢?对于零到六岁的孩子来说,有他们自己的需要,要读懂孩子的需要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更好地指引教师和父母,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列出了一个阶梯式的指导意见。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

二、学习《指南》,融会贯通其精神,正确对待孩子的“起跑线”

随着《指南》的出台,幼儿园不但针对教师进行各种《指南》的解读学习,对家长也相应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指南》解读学习。使得家长融会贯通地理解《指南》所倡导的理念,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在各领域的表现,并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关心幼儿,严格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正因为幼儿园经常组织家长学习《指南》,帮助家长了解《指南》的指导精神,从而正确认识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是误导家长的教育观念,是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由于过于强调孩子发展的一致性,从而忽视客观存在的差异,过于强调外部因素激励影响孩子的发展,而忽略了孩子内在动机的作用,过分强调控制孩子的发展,忽视了孩子自主性的培养。事实上,孩子是不同的个体,受遗传因素、家庭背景的影响,还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别人的起跑线,所以不存在“赢在起跑线上”之说,更何况起跑线上的输赢,根本不是教育者能完全控制的。父母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体差异,充分发挥自己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兴趣为核心的内在动机,通过规则或实施个性化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只有处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孩子才会表现得活泼大方、充满自信。反之,如果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家庭氛围之中,孩子就会表现为性格内向、偏激、不善与人交往,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忧郁症、叛逆心理等,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围能更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的举止行为,是孩子的表率,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举止行为,不粗暴对待孩子,待人有礼、热心各种公益事业,相信孩子也会是一个充满爱心、阳光的孩子。

四、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许多家长经常以工作忙、家务忙为借口,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带,有些甚至直接扔给保姆。其实,对孩子、对家长,真正的教育是陪伴。正如诗歌《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当家长慢下来陪着孩子成长,何尝不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收获呢?

当家长不再以工作忙为借口,而是经常陪着孩子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亲近大自然、玩亲子游戏、亲子阅读图书……家长会发现一路风景秀丽:欣赏到了孩子的童真,看到了孩子发展的空间,感受到了陪伴的愉悦,更是培养了孩子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未来。

五、尊重孩子,多鼓励孩子自主性活动

父母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幼儿为本,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孩子自主活动: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往前走;给他们充分的时间,鼓励他们去锻炼;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他们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找答案;当他们之间有冲突时,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的。

六、家园共育,促幼儿成长

重视家园共育。其实无论幼儿阶段还是中小学阶段,家庭和学校都应该是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的,单靠哪一方都无法给孩子完整的教育。家长应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参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家长义工、家长助教、妈妈故事团等。多方面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经常与老师沟通。通过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通过学习《指南》,相信我们的家长不再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勇敢地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拥有真正属于自己快乐的童年,也许,孩子更能赢得人生,这才是家长在孩子的起跑线上应该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刘黎明,刘明昊.教育“起跑线”质疑[J].现代教育论丛,2015(6).

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篇7

一、采用多种途径, 让学生乐于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语文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 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 鼓励他们用多种形式自主识字。例如, 在教学《家》时, 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然后教师接着提问:“白云的家在哪里?小鸟的家在哪里?鱼儿的家在哪里?”有些学生会说:“白云的家是蓝天, 小鸟的家是树林, 鱼儿的家是大海。”也有一些学生说不清楚, 但他们很想知道。这时, 教师就可以乘机进行识字、词教学, 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 思维活跃,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记住了这些字词。

其次, 多表扬鼓励学生。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 爱听表扬、鼓励他们的话, 只要教师一表扬, 便劲头十足, 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 则萎靡不振,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 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给学生戴, 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 在教学中, 应以表扬为主, 我常挂嘴边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进步了, 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 学生说得好, 我还会和其他学生一起鼓掌, 于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运用各种方法, 让学生学会识字

1. 借助拼音,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对于初入学的学生, 教师可从教汉语拼音开始, 有意识地进行专题训练, 使学生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在教材“看图说话学拼音”部分中要求学生学会52个汉字, 所以在教学时, 可以结合画面组词, 让学生边说边识字, 从而在练习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水平。还可以根据拼音的发音不同, 让学生组词造句, 使枯燥的拼音字母学习变得内容丰富, 形式生动有趣, 从而使学生爱上识字。

2. 做一做, 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

如, 教学《操场上》一课中的生字:打、拍、跳、跑时, 可让学生做有关的动作。学生一听到做动作, 小脸兴奋得通红, 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展示起了打球、拍手、原地跳、原地跑等各种动作。通过动作展示, 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些字, 还理解了这些字为何是“扌”、“足”字旁。

3. 图文结合,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低年级学生对图画的兴趣远远浓于文字,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把文字“画”出来。这样教学,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还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如, 在教“雨”这个生字时, 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 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 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 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 直穿房子, 把房子打了一个孔, 那么房子就漏水了, 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 教师要尽量配合学生把他们的话转变成生动的图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和构成方式

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篇8

然而, 当这股风潮伴随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口号愈演愈烈时, 一种质疑声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王定华在2011 年的讲话中曾表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话, 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2010 年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说:“这个口号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万千家长。”在他看来, 这个口号是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错误口号。由此, 对该口号的一系列批判争论又似乎开始撼动这个昔日大众推崇万分的教育口号的地位。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当学前教育与“起跑线”相联系, 该如何看待此命题的真伪?它所透露出来的当下学前教育的理念, 又是否与学前教育的初衷相违?

一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辨析

1.“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真

在我国的学制体系中, 学前教育主要是对3~6 岁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目前,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学前教育的独特功能和巨大的效益。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在《有吸收力的心灵》中提出3~6 岁是儿童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 而且, 儿童在此阶段仍存在着语言发展的爆发性现象。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仅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也同样为儿童接下来的教育打好基础, 可以说,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由此看来, 两者的联系, 本意是为了让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能享受应有的教育资源, 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2.“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之伪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曾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同样真实地反映着当前社会经济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虽然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但是, 它与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之间并不能对等, 它更多地倾向于对知识技能的灌输。一个明显的表现就在于众多培训机构和补习班以此为口号大做文章, 家长片面地重视儿童知识技能而不是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培养。事实上, 这种通过异化教育观念借此获取经济效益的行为仍旧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之下, 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是教育产业化下一个小小的成果。当市场运作成为异化教育观念的推手, 想要学前教育发挥它正常的功能, 也就需要公众重新审视新形势下部分学前教育的理念。

3.学前教育——“起跑线”之争

事实上, 对“起跑线”进行的精准定位, 才是有利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明智之举。诚然, 重视学前教育, 给儿童的成长创设一个特殊的环境, 更有利于激发其潜能和创造力。但是, 当前起跑线的终点是分数, 学前教育的重点内容并不包括情感、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这一起跑线在某种意义上便形同虚设。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 不可否认它负担着重要的责任, 但是, 将其视为“起跑线”, 这种行为本身就暴露出当下学前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把学习和教育看作一场比赛, 以知识技能和成绩作为衡量比赛输赢的标准, 这在本质上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二对当下学前教育理念存在问题的思考

1.学前教育——目标功利化之过

当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人们不禁生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些应时而生的教育机构是否真的助推了儿童的成长?”然而, 当否定的答案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时, 因不少家长和教师有着期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的心理, 一番较量之后, 以设立各种不切实际的、超出孩子能力水平的目标来吸引眼球的幼教机构仍然占了上风。必须承认, 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并不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唯一因素, 升学的压力、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目标功利化的现象。但是, 若教育的目标偏离了初始的航向时, 又怎能期盼其获得预想的效益呢?

2.学前教育——对成才规律的错误认知

自20 世纪初, 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以来, “一次性”的学习已经逐步被时代否定, “活到老, 学到老”的思想也渐渐为大众所接受。学习是一个长期深入的过程, 并不是看似占有先机就一定能保持优势到最后。“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较之“终身学习”的思想, 则更像是“快餐式”的学习——强调速度而不重视过程。“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在教育领域同样适用, 百米冲刺的速度并不适宜一场和生命长度等同的长跑。一味地强调“起跑线”, 更有可能使得孩子在早期产生对学习的厌烦, 最终只能和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一样, 有着“神童”之名号, 最终却只能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3.学前教育——儿童主体的边缘化

教育活动从来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 学生作为教育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 在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主体作用。在学前教育中, 儿童作为接受教育的特定群体, 因为年龄的限制和认知水平的发展, 常常成为被动接受教育的一方。在众多幼教老师看来,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 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师生之间更像是一种单纯的给予和接受。这种把学生看作“装知识的容器和口袋”的思想在中学阶段仍旧盛行, 更不用提发展较晚的学前教育阶段。由当下社会提出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而引发的种种表现来看, 它在某种程度上, 将作为教育主体的儿童边缘化, 想要真正做到将儿童的需求纳入学前教育的重要考虑范围内, 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当下学前教育理念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监督和管理

从世界范围来看, 不论是美国、印度的做好入学准备, 扶助弱势群体, 还是英国的关注儿童发展, 促进妇女就业, 他们在帮助儿童做好学业衔接的同时, 也力图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从根源上减少促使学前教育目标功利化的因子。毕竟, 教育作为大多数国家视为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事业, 学前教育的目标都应该以顺应、帮助儿童发展为主。目光转向国内, 我国政府同样也应做到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种种现状, 提高对学前教育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落实职责, 有效的监管市场, 为广大儿童提供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 为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持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教育人才培养, 开展素质提升建设

一方面, 学前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主体, 首先要树立科学正确的幼教观念, 掌握有效合理的教育方法, 努力做到关注儿童成长需要, 关注儿童的个性能力培养, 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促使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 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观念和思想, 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 国家和政府也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 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制, 将教师培训纳入常态化。同时, 学校积极安排定期的教学经验交流会, 也能使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我, 取得进步。

3.转变教育理念, 尊重儿童发展

如今, 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受到了社会较高的关注, 如俗语“笨鸟先飞”, 又如马卡连柯的“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五岁前奠定的, 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 这些昭示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观念, 也愈发得到众多家长老师的认同。而纵观中外众多教育名家的思想, 以卢梭《爱弥儿》为代表的自然教育的思想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在这其中, 越来越多诸如蒙台梭利等的儿童教育家也坚持教育应该顺应儿童自身的发展, 顺应自然赋予的规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当今中国影响范围仍然广泛, 影响程度仍然深重。但是, 我们始终坚信, 教育的“起跑线”并不能等同于人生的“起跑线”, 赢在“起跑线”也不等于赢在“终点线”。理智地看待当下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现象和口号, 一切以尊重儿童成长步调为准, 才能使基础教育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摘要:现如今,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教育领域, 为使孩子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出人头地,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观念逐渐得到大众的肯定。然而, 伴随着由此引发的种种教育现象, 质疑声也开始响起。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观念的分析, 透视当下有关教育现象, 借此引发公众对学前教育理念的思考。

关键词:“起跑线”,学前教育,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熊丙奇.走出一个时代的教育困惑[M].上海:百家出版社, 2011

[2]〔意〕玛利亚·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3]〔美〕莫里森.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 (王全志、孟祥之等译)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奥数” 篇9

杨教授的话或许略显危言耸听,但真正去想的话, 让不适合“奥数”的孩子学“奥数”,或许真的会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之所以说这样的比赛会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是因为孩子的负担本来就很沉重,除非真是有数学方面的爱好和天赋,不然,参加这样的学习,只是无端加重他们的认知压力和课业负担,还会败坏他们的学习兴趣。《广州日报》有一则报道,说70人的“奥数”班,只有3个学生能跟上,别的孩子坐在那里痛苦着。这67个学生的家长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呢?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何不给孩子多制造点美好的回忆,少添加这些无谓的折磨?

或许他们会说,这是国内教育的现实,因为考“奥数”获奖能加分。可是这样的例子究竟有多少呢?有一些家长可能会认为:即便不能赢得比赛或加分,但是让孩子锻炼一下,启发思维总不会错。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人的禀赋不同,先天差异是有的,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培养不是主要的,发现是主要的。多方面“发现”孩子的喜好和特长,才是引导和启发的根本。许多家长根本都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仅仅是覺得孩子比较聪明就去上“奥数”,是本末倒置、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曾提出“多重智能”一说,指出人的能力多种多样,真正的因材施教,是发现并培育其特长,而不应根据社会潮流,一窝蜂去参加某一项培训。一个家长爱孩子,即便无法从学校得到合理反馈,也得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观察孩子的兴趣和发现其无限可能性,而不是丢给一个培训机构,试图让他人来制造一个奇迹。

上次和一些家长讨论到孩子的上学问题,有个家长就道出了他的心声,他说现在家长也挺迷惘的,不知道该让孩子学什么,都像无头苍蝇四处乱窜。看别人把孩子送去上什么班,自己就跟着送,所以才会这么容易被商家利用。毕竟这一代的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内,是应试教育出来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别的方式去培养自己的孩子。但现在信息渠道发达,国门大开,交流机会日渐增多,我相信大家的视野都会日渐开阔,逐渐摆脱盲目跟风的做法。希望“奥数”类培训最终会回归本位,成为特殊教育的领地,而非一个让所有孩子都去搏杀的角斗场。

上一篇:健美操教学下一篇:建筑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