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科论文

2024-10-04

艺术学科论文(共12篇)

艺术学科论文 篇1

众所周知, 我国艺术学科的发展历史悠久, 起源于魏晋南北朝, 成熟于唐宋, 元明清时期进一步得到继承与发展, 其哲学基础主要儒家文化和道家理论。基础与探索中国艺术史学是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学学科的必由之路, 是实现中国文艺界“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 具有整体性;基于艺术形态史的中国艺术史, 具有复数特征。对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应该建立在中国艺术史所由生的根基上, 应该对其所表现出的各种现象的形成及流变进行综合性分析, 对于各艺术门类中的材料与作品加以整合, 从而通过宏观性的把握, 对所谓“史镜”中的艺术规律与艺术现象加以综合性的描述。

一、艺术学理论的性质特征

艺术学现在被称为“艺术学理论”, 主要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根据我国艺术学的奠基人如张道一、宗白华等所做的研究来看, 我国的艺术史学的建立是有其真正的基点的。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 我国的艺术史学并不是所谓的拼盘式艺术。由于我国传统型的综合性思维模式, 在整个的艺术学的构建过程中已经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 也就是说在中国所生产的艺术作品与其材料的整合需要从一种宏观的、综合的以及整体的角度去加以理解, 从而深入研究, 直到达到艺术的真正本质。换而言之, 艺术学理论就是应该通过对于艺术的主要特征的认知来总结出某种艺术规律, 找出带有原理性的问题并加以探讨解决。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还有什么比探讨艺术规律这种事情更令人生疑的呢?

从我国对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问题来看, 主要集中于艺术理论本质特征的提炼, 即通过运用归纳法来实现这种艺术规律的总结与艺术原理的探究。通过以上的规律和原理的把握进而深入到艺术其它方面问题的研究, 以及讨论关于艺术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问题, 其路径与同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三大学科的比较中的做法, 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中西方的对比来看, 西方以古希腊为基础的艺术发展路径主要以造型艺术为主, 比较突出形象的作用及影响。而在中国, 艺术学的发展路径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体现一种意象, 也即是说其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种感受与领悟方面。从比较中可以看出, 二者的区别在于一种直观表达与一种印象植入, 有相同之处, 也有差异存在。

二、基于艺术理论史学的两个关键词

复数概念与整合概念是艺术理论史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理念。其中包含了一种对于那种拼花艺术的拒绝, 同时也是由于这两个概念的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 使研究者对于艺术史的那种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有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复数有两层含义, 可以通过所研究的对象与材料两个方面加以解析。

首先, 在对象方面来看, 复数特征主要还是突出了艺术史理论的性质特征, 主要是使其对象从一种综合性的复杂门类的集合中产生, 如对于美术、音乐、舞蹈、设计、戏剧、电影电视传播的研究的综合与提炼中产生出一种关于艺术史的东西的特征、原理以及其它方面的关系等。换句话说, 也即是通过这种理念在艺术史中的建立实现了一种理念型的艺术形态。

其次, 材料的概念从属于对象, 因为其范围有一定的限制, 而且对其选择与裁剪也是艺术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而对于材料的把握相对于对象而言较小, 但是从其整合的概念角度来看。材料的整合需要达到一种厚积薄发, 从小中得到大的目的。

因此, 从艺术学理论史学的这一整合特征来看, 现在更加突出跨学科的材料解析。对于各种材料的挖掘与讨论必然会因人因艺术眼光的差别, 因艺术体验不同而产生各种不同的艺术史学感观。但是从整合的角度来讲, 材料选择与材料的组合及提炼所产生的真正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这样理解, 艺术史学的建立与发展是对于艺术潮流或者已经诞生的艺术做以一定的理解, 是以一种历史学的视角来探析艺术现象及其所产生的本质, 同时也是通过这种理解使以往的创造有一个明确的形象树立在人类面前。

三、中国艺术史学结构逻辑路径

研究中国艺术史学, 或者说构建起中国艺术史学, 以及使其得到发展健全, 需要以中国的艺术为根本, 不能依靠西方的艺术史学理论来框论中国艺术史学, 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中国艺术史学结构的逻辑与路径。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 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而且在艺术史的写定方面, 大多从日本人的观念那里汲取养分, 但是通过近百年的发展与理解, 在中国学界的艺术史理论家研究者也提出了正视根源, 从基础中建立的艺术史探讨原则。

为了使中国真正构建起属于本民族或本国家的艺术史学, 应该从其原有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产生的土壤来真正进行一次挖掘。应该对产生的时代背景, 政治条件, 社会公共气氛, 作品产生的机缘, 作品来源的基础, 作者的过往经历, 时代艺术主要潮流, 以及所产生艺术时的历史事件或其它方面等等。

四、结束语

总体来讲, 研究中国艺术史学应该从前文所说的两个特征方面去把握。一方面, 应该依据中国艺术史学材料进行重新筛选与整合, 从宏观上给出一个正确的框架结构。另一方面, 应该从思想史的角度去进行考量, 因为艺术史的历史原貌与其变迁发展与当时的思想观念相契或者相反都是较为突出的。笔者希望通过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摆脱意识形态的压力, 使得拥有真正的中国艺术史论横空出世。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J].艺术百家, 2011 (04) .

[2]陈池瑜.中国艺术学学科特征与发展前景[J].艺术百家, 2007 (05) .

[3]夏燕靖.艺术史课程及艺术史学科设置问题探讨[J].文化艺术研究, 2011 (03) .

[4]陈池瑜.20世纪前期中国艺术学学科研究评述[J].文艺研究, 2001 (04) .

[5]郭勇健.艺术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前景[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

[6]李倍雷.中国艺术史体例与史料关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

[7]常宁生.艺术学的建构与整合——西方艺术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艺术史研究[J].文艺研究, 2007 (10) .

[8]典万.“艺术学学科定位与学科发展”全国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06 (01) .

[9]李荣有.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与艺术素质教育体系的和谐同构及其发展战略[J].艺术百家, 2009 (04) .

艺术学科论文 篇2

艺术,是一门主观性非常强的学科,鉴于它的学科特点, 我们艺术组7位专业教师一直在探索,如何让艺术学科在教学实践中真正的去实现高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新课程下的艺术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艺术学科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艺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这就需要我们音乐和美术老师在基础艺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认识并改进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和谐的方式和行为,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根据我们学校的学生特点及学科特点,我们总结出了4个字,即:玩、做、感、评。

一、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未成年儿童,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而“玩”正是学生们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我们的艺术课堂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去听,去看,去感受。比如美术欣赏课《手形的联想》的一课,通过游戏的方式,在投影下随意地摆出各种各样的手形,此时的学生一定会随着教师一块摆出各种造型,并说出自己的思路。这一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将简单的手形概括地与实物联系起来,摹仿的难度由浅入深,孩子们从直觉用手摹仿剪刀这一简单的动作,到有意识地思考、摹仿更复杂的不

太熟悉的实物,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真实路径与发展过程。学生很感兴趣,思维在抽象的手形与具体的实物之间游刃有余。相互观摩、表演,快乐无比,在愉悦、兴奋中完成了学习目标。这也是我们一直所追寻的一个教学目标:寓教于乐。

二、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有句名言说:“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这道出了动手体验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去操作去体验。比如在美术的手工课中让学生们去自己探索各种材料的特点,并且自己尝试去动手制作,去体验自己完成作品的乐趣,在音乐的教唱课中,让学生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基础乐理知识,去识谱,去演奏,在各类活动中积极地展示自己,尝试这种“自我表现”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作为观赏者,评价者,起着引导性的作用。

三、提供“感”的机会,让学生在联想中体验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比教会了他们画某某物体的方法获益更多,影响也更深远。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一直主张,教师只是引导者,引导他们走进艺术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只给他们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知,自己去用学习的美术鉴赏知识及其音乐乐理知识去尝试“举一反三”,这对塑造他们的艺术感知力,艺术情感的培养及其艺术学科的实践都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方法。

四、提供“评”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把评价学生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艺术课堂中,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评”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同时在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才会充满自信,对以后的美术(音乐)兴趣才会日益提高。总之,艺术课堂绝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艺术素养。艺术教育改革还任重道远,为了下一代,为了社会的进步和需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会为之不懈的去努力,去探索,传统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代替。

打造艺术高效课堂小议(专业教师商讨综合意见)

教师在每一节课前都会精心准备,预设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但真实的课堂上有许多的形势是我们不能够预设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引导学生,即要做到课堂的生动精彩,又不离课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样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

1、课堂注重以学生为本的自主学习,但学生课堂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绝不能放任自流,老师必须具备娴熟的课堂掌控能力,教无定法但课堂掌控必须有法。这个“法“应该看你有没有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习惯、方法、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这个“法” 最终是否使课堂有效甚至高效。

2、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的舞台,以学生展示为主。但不能完全忽视教师的演示,如教师板书演示、绘画示范、演唱和演奏示范等等都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的演示能力。

每个人不可能天生就有演戏的能力,他得学,首先和父母学,再和老师学。只有老师的示范,才有学生的模仿,然后才有学生的创新。所有的艺术家都从模仿开始,所有的科学家都从学习他人成果入手。我们说老师应该是导演但也应该会演戏,只不过演戏不是老师的主要角色,课堂的主角应该永远是学生!

3、课堂要关注全体学生,但课堂不进行分层教学就很难关注全体学生。现在课堂分层教学似乎很难做到,但如果我们真正从课堂理念出

发,进行学习目标分层、课堂提问分层、课堂练习分层,学生课堂分层学习的目标不是不可以达到的。关键是我们的课堂怎样才能真 正做到替所有的学生着想!关键是我们在教学环节中有没有指导学生分层学习的意识和具体措施方法!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我们很年轻,我们的课堂也很年轻,但我们的理念也很年轻,在这份年轻的积极地探索下,我们一定会走向成熟,带着年轻的理念,走向成熟的课堂,正如我们办公室里面撰写的我们对我校艺术教育的展望和寄语:展开荣程中学艺术教育的长卷,器乐、舞蹈、美术、表演、书画等艺术社团各个异彩纷呈。一个个光的足迹印证了荣程中学艺术教育发展的历程。

今日,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提升每个社会公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我们将以此为己任,让荣程中学的孩子在艺术的熏陶下,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艺术组

尚方剑

学科综合的艺术教育 篇3

【关键词】艺术学科 综合 转换 智慧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35-03

艺术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我们不能把它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艺术是人类基本的精神活动之一,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联系广泛;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息息相通。艺术教育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应注意到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深入探究艺术与其他领域的综合教育。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学科与学科之间形成了封闭的墙。文科不问理科、理科不问文科、学艺术的不懂人文,学科学的不关心艺术。中外教育变革的亮点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就是要打破学科之间这一堵堵墙。注重在各个不同学科之间建立一种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综合的艺术教育通过艺术与多个领域的交叉,使学生获得智慧。研究信息间的渗透和综合,通过艺术教育育出有智慧的人,注重各种知识在头脑里交叉、综合,在转换中寻求智慧。社会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类的进步需要更多的智慧型人才。

一、综合的原理与要义

综合艺术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人十分注重人的综合素质,一般的文人总是具备琴、棋、书、画等多方面艺术的修养。文人除了“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孔子时代礼乐不仅被列为“六艺之首”,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明确指出艺术化的行为和人格。中国绘画受到中国哲学、美学、文学、宗教的影响,文人画更是综合文化修养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诗情画意和诗书画印的结合。中国书法是流动的音乐,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后而创作狂草。人类早期的巫术礼仪活动总是将“说、唱、舞、画”综合在一起,儿童的游戏活动也是综合的,小朋友在游戏中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弟弟”(戏剧),在游戏中制作“碗筷”(泥塑),在地上画一画(绘画),手拉手唱一唱、蹦一蹦、跳一跳(音乐、舞蹈)。中国画家会在古琴声中写意挥毫。而钢琴的韵律会影响西方艺术家的创作,康定斯基从音乐中感受到色彩及点、线、面;雕塑家布德尔会弹奏贝多芬的音乐,拿捏贝多芬的形神。野兽派画家杜菲伴随莫札特的音乐,流淌出洒脱的线条和清新的色彩。艺术是多种异质要素对话后形成的一种奇妙的生命体。

中国古代早有“和”的审美观,认为不同的东西融合起来,达到一定的标准时,就产生“和”的效果。音乐的本性就是“合和”,音乐讲“和”是“和而不同”,乐音的组合高低、长短不同,达到了“和”的境界,就产生了音乐作品。不同的东西综合在一起,并不一定就能“和”(恰当、适中),“和”不是机械拼凑的,而应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在新的整体中,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

多学科的综合不是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的机械叠加,而是各种艺术门类之间、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由此营造一个生态式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不仅有各种知识和信息间的渗透和综合,还有感觉、意象、情感、观念等要素间的碰撞、对话。这些异质要素之间相互对话和融合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1.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学科综合

在20世纪心理学、生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哈佛大学零点研究中心的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对大脑的多元功能和不同区域的特殊认识能力进行了独到的研究,提出多元智能的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人具有各种不同的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与环境协调的智能。

我们每一个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以上八种智能,只不过有些人把一种或多种智能发展到高水平,另外的一些人把其他智能发挥到高水平。这八种智能都是重要的并且是有价值的,应该通过一种综合的教育课程,使其得到相应的发展。但传统的教育仅仅重视学生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而忽视了其他六种智能,传统教育中被忽视的六种智能,均与艺术教育密切相关。

人类理解世界的通道决不仅仅是科学,艺术具有一种非比寻常的作用,它可以发展我们的感性,丰富我们的知识,使我们的意识达到更高水平。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每种智能与其他智能均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多元智能结构与艺术元素及艺术的表现形态均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应当把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连接起来。

2.综合的心理学基础

统觉的综合性是多学科艺术综合的重要基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和外界事物的接触总是所有感觉都参与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体觉等都参与感知,得到的是一个综合感知,心理学称之为统觉。研究表明,统觉是不同感知的融合,不是各个感官通道获得的感知的机械相加。如欣赏艺术作品《大海》,當人们听到音乐作品《大海》时,往往产生视觉等感觉的补偿;当看到绘画作品《大海》时,也往往会产生听觉等感觉的补偿。正如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仿佛听到“海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啸着,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晨雾和水沫……”人们常说美术是视觉艺术,但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只有视觉存在,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都会参与审美欣赏。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称之为联觉。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例如,高音往往引起明亮的或轻盈的感觉,低音则引起暗淡的或沉重的感觉。人们听到《丰收锣鼓》,就会产生鲜艳温暖的色彩感觉,听到《二泉映月》就会产生灰暗

阴冷的色彩感觉。联觉(或通感)是综合的,当听觉引起视觉反应时,在人的内心已经将二者综合起来、连通起来了,反之亦然。通感是人的多种感受器官的综合运动。我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中的诗情画意,书画作品中的音乐旋律等,就是艺术通感在发挥作用。人们欣赏艺术、创作艺术都离不开通感。艺术家只有借助艺术通感,才能运用有限的材料创造出无限的艺术空间,欣赏者也只有借助通感,才可能从有限的形式中获得无限的内容。

二、综合艺术课程设计

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多种艺术的综合学习,通过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的链接,获得感知与体验、创作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在有趣的艺术学习中培养审美趣味,发展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程度得到提升。

艺术课程的设计要体现人文性。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艺术作品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综合艺术课程用感人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感情和文化追求。

艺术课程的设计要体现综合性。综合课程在大量充满情趣的个人或集体欣赏、体验、创造、表演、交流、评价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尽情、自由地参与多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综合课程主张开展具有游戏性倾向的艺术活动,通过有组织或随即的游戏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艺术。

艺术课程综合范围的大小,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确定。一般是以音乐或美术等某门艺术为切入点来设计综合艺术课程的。不同学科的链接、渗透要适当,避免繁杂、机械相加和主要教学目标缺失。通过综合的艺术学习,是为了使艺术的学习变的更容易、更有趣,而不是更难、更复杂。

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是由单元教学内容组成的,综合艺术课程一般是围绕某个人文主题或知识主题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并根据单元主题设计各课的课题。课程的基本教学环节包括感知与体验、创作与表现、反思与评价等。另外,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设计教学延伸、活动扩展等内容。如设计展示、表演等课外评价活动。

〖课例简介〗

一、《古希腊之光》(美术切入)

1.教学目标

第一,通过欣赏古希腊艺术作品和创编戏剧小品等体验活动,探寻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的源头,了解其特点和规律,体会雕塑作品的静穆与和谐之美。

第二,发现比例美,感受形体美,尝试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第三,结合某些典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对西方古典艺术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反思与评价。

2.收集和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相关资料,如了解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观点,收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地理、历史、神话故事、雕塑和建筑艺术作品的资料等。准备古希腊雕塑的石膏教具、解剖教具等资料,以及画笔、铅画纸等工具材料。

3.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第一,欣赏古希腊雕塑作品《持矛战士》、《克尼多斯的阿芙洛蒂德》等,引导学生感受古希腊、古罗马艺术静穆而典雅的风格特点,理解雕塑作品是如何体现“美即和谐”的美学思想的。根据古希腊、古罗马雕塑的图片,模仿其姿态,探究雕塑家如何精心设计人物动态。尝试设计一个能够体现对比与和谐的人物动态造型,还可以在相关音乐背景下“走秀”,探究亮相的姿态等。

本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体会雕塑作品所展示的运动感。雕塑家常常运用各种两相对立的力量,如松与紧、静与动、曲与直等来展示一种运动感。

第二,学生根据收集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即兴创编并合作表演一个有趣的戏剧小品。

本活动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古希腊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初步了解古希腊的艺术特点。由于古希腊艺术与古希腊神话有着密切关系,雕塑家常常根据这些神话进行艺术创作,所以了解一些古希腊神话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欣赏古希腊艺术。

(2)创造与表现

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其中一项内容开展创作活动:

第一,以头为单位相互测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探究人物运动的规律及概括形体的方法。以线条为主为同学画一张全身速写。

本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而“美”就来源于各部分比例的和谐。学生主动探究发现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进行写生练习更有意义。

第二,欣赏艺术大师有关人体解剖研究的素描作品,运用石膏解剖教具、解剖印刷品等资料,认识人体的骨骼与肌肉,并以线条进行勾画、标明所研究的人体结构的名称。

本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体结构,探究美术与科学的关系及其相关知识。

(3)反思与评价

第一,《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维纳斯失去了双臂,我们看起来还是非常完美。如果我们把双臂补上去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根据所学的古希腊雕塑的造型规律及自己的想象,运用肢体表达自己的创意并相互评价。

第二,学生对创作的美术作品及展演活动等进行各种评价。

二、《古希腊之光》(音乐切入)

1.教学目标

第一,欣赏古希腊艺术作品,了解古希腊文化,感受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

第二,通过对古希腊文化艺术的探索,加深对节奏、律动、表情、造型的感受与了解,并能将其运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2.教学准备

古希腊雕塑有关体育运动的相关图片、某些奥运会会歌、雅尼音乐中的某些片段、绘画用品等。

3.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第一,学生欣赏古希腊雕塑作品《掷铁饼者》等,探索其艺术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相互交流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音像资料,感受和领会其艺术创意。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古代艺术,感受人体的和谐之美。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感受艺术与体育精神的表达。

第二,学生播放自己喜欢的奥运会会歌,感受其艺术魅力,介绍其艺术特征。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第三,播放雅尼音乐中的某些片段,并即兴起舞。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典型音乐,培养学生肢体表达的能力。

(2)创作与表现

第一,通过接龙方式,演唱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歌曲。学生尝试创作有关体育运动的歌词,全班按照一定的节奏,边做律动边朗诵自己编写的歌词,并选择为其配乐。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加深对节奏、律动的感受与了解,并运用于艺术创作。

第二,学生根据对古希腊文化和奥运精神的了解,即兴用自己的肢体创编现代体育动作雕塑、创作舞蹈动作和体育运动会标志。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动作造型的典型性。

(3)反思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各组讨论并相互评价与鼓励。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著.藝术与创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声乐艺术的跨学科研究 篇4

一、跨学科中的内部研究

对声乐艺术进行跨学科研究中, 我们先从内部分析, 首先从声乐歌曲创作、声乐演唱、声乐教学之间的互相关系中, 总结其规律。并采取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 声乐歌曲创作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声乐演唱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声乐歌曲创作, 而声乐演唱又是是声乐歌曲创作的生命, 没有演唱, 声乐歌曲就只是纸上谈兵的乐谱而不是真正的音乐作品。因此, 声乐歌曲创作与声乐演唱, 关系相当密切, 亦如人体器官的唇齿关系, 二者只有共赢, 才会使声乐艺术在相互交叉中, 达到最佳的音乐效果。因此, 一首音乐作品的诠释过程, 必须是声乐歌曲创作与声乐演唱的确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这一方面, 近年来来集中体现在许多新兴的声乐歌曲创作人既是歌曲创作人这又是歌手, 完美的将二者的相互交叉集中体现出来, 如台湾歌手周杰伦既是声乐歌曲的创作人, 又是歌曲的表现者, 即歌手, 成为多栖发展的青年代表。

(二) 声乐教学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声乐教学与声乐演唱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姊妹, 每一个声乐表演者都是从声乐教学起步, 一点一滴积累经验, 而获得声乐演唱的成功, 在表演的积累过程中本身就是声乐教学步骤的展现。而声乐教学本身也离不开声乐演唱与表演, 因为声乐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更好的声乐演唱, 如果一个声乐教师本身从没有声乐演唱的表演经历, 那么他就不会培养出优秀的声乐演唱人才。

所以, 声乐教学与声乐演唱的关系是既是相互制约又是相互促进的双生关系。

(三) 声乐教学与声乐歌曲创作的关系

如果说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是孪生姊妹, 那么声乐教学与声乐创作就是相互依存。因为在声乐教学过程, 声乐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选择声乐作品, 声乐学生的个体间因音色材质等不同, 会对声乐歌曲的选择有所要求, 这样就会出现优秀的声乐歌曲创作要遇到优秀的声乐教学者选择出能够完全理解声乐创作又适合声乐材质的声乐表演者间接的演绎出优秀的声乐作品。反之, 优秀的声乐歌曲创作也能推动声乐教学的发展。故而, 声乐教学与声乐歌曲创作也是互为伯仲互为依存的关系。

二、跨学科中的外部关系研究

根据艺术之间的远近关系, 把与声乐艺术相关的外部关系, 分为外部学科的近关系研究与外部学科的远关系研究。

(一) 声乐艺术与外部近关系的跨学科研究

1. 声乐艺术与音乐学之间的关系

声乐艺术隶属于音乐学范畴, 属于音乐学的子学科, 所以与音乐学的关系相距最近, 并且与音乐学中的许多门类具有相互交叉、优势互补的密切关系。与音乐学的关系分为以下几点:第一, 声乐艺术与其他音乐创作的双向交融。许多声乐歌曲作曲家, 不仅依靠声乐作为音乐创作的重要载体, 而且在各个音乐创作领域都进行涉猎, 除创作出大量的声乐歌曲以外, 还创作了许多其它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如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 既是优秀的歌剧作曲家, 又是钢琴、管弦乐的作曲家, 再如舒伯特既创作声乐作品, 又进行交响乐的创作。在声乐艺术与其他音乐学方向的近关系学科创作中, 很多作曲家都是在进行着游刃有余的互补性创作, 与此同时, 二者又为相互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资源与艺术空间; 第二, 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的双向交融。声乐艺术与器乐艺术双向交融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一首声乐艺术歌曲想要演唱的更生动与充分, 就必然要使用器乐加以伴奏; 同时, 器乐艺术也成为声乐艺术的亲密伴侣与黄金搭档, 二者相依相存, 共兴共荣。第三, 声乐艺术与音乐教学的相互交叉。声乐艺术与音乐教学的关系同样十分密切, 不仅声乐艺术中的声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在整个音乐教学中, 几乎离不开声乐艺术。例如音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弹唱”等课程就主要依靠声乐艺术来表现。因此, 无论是音乐教师还是学习音乐的学生, 都与声乐结下不解之缘。反过来, 音乐教学又为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持, 歌唱者要想演绎一首好的声乐作品, 都离不开音乐教学的各门学科, 如乐理、和声、曲式分析等辅助学习。与此同时, 音乐院校的音乐科研成果, 也直接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2. 声乐艺术与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

音乐学属于艺术学体系, 声乐艺术又属于音乐学, 所以声乐艺术跨出音乐学之外, 直接与艺术学中的各学科的关系最为密切。具体可从以三点体现:第一, 语言文学与声乐艺术的相互交叉。语言文学在艺术学中与音乐学属于姊妹学科, 虽然语言艺术稍晚与声乐艺术出现, 但是声乐艺术与语言文学互相交融的关系相当密切。一方面, 声乐艺术 (包括声乐歌曲创作、声乐演唱、声乐教学) 以语言文学为依托, 诸如对声乐歌曲创作构思、题材选择、主题表现、风格体现以及作曲家的生平简历、思想特点、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均需要一定的语言表现力与文学理解力;另一方面, 语言文学又会为声乐艺术拓宽领域、提升品位、丰富内涵。例如刘半农作词、赵元任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不仅谱成声乐作品, 而且也是文学普及“她”的一个标志;又如声乐教学中的教材编写、教师与学生的科研论文或毕业论文的撰写, 离不开一定水平的语言文学功底。第二, 舞蹈艺术与声乐艺术的相互交叉。舞蹈艺术与声乐艺术的交叉关系也十分密切, 无论是中国, 还是西方自古就有“歌、舞、戏”三位一体的说法, 可见从人类社会起源开始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密不可分的。第三, 戏剧艺术与声乐艺术的相互交叉。戏剧艺术与声乐艺术的双向交融关系也是很密切的。一方面, 声乐艺术为戏剧演员的声音训练、形体训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 戏剧艺术也为声乐艺术提供创作素材与创作灵感, 很多戏剧大师的作品都被改编成为歌剧作品,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法尔斯塔夫》, 就被歌剧大师威尔第改编成为他的巅峰歌剧作品《法尔斯塔夫》, 就是声乐艺术与戏剧艺术的跨学科完美结合之后而形成的交叉艺术。第四, 影视艺术与声乐艺术的相互交叉。影视艺术与声乐艺术的双向交融关系同样很密切。一方面, 声乐艺术为影视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如歌舞剧《红磨坊》、《哆来咪》等。同时, 在许多影视作品的音乐中, 都有声乐演唱;另一方面, 影视艺术也使声乐艺术影响范围升级, 以其崭新的面貌出现, 得到更大面积的推广。

(二) 声乐艺术与外部远关系的跨学科研究

声乐艺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所以声乐艺术与艺术学等近关系学科之外就是与其有或多或少远关系的各门学科。声乐艺术与远关系学科间的交叉也是十分密切的。略述如下 :

1. 社会学与声乐艺术的双向交融。

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们就会创作、演唱反应不同社会背景的作品, 如明清时期的《凤阳花鼓》、五四时期的《抗日救亡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我的祖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春天的故事》, 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跳骚之歌》讽刺沙皇社会的腐败等等, 都在不同程度的反应这社会的变化和政治面貌。

2. 文化学与声乐艺术的相互交叉。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声乐艺术的传播, 但是声乐艺术的发展、传播更离不开文化学的不断变化。中国古代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及近代的文化变迁, 都对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不同创作灵感与营养成分。从古代声乐技艺传承的口传心授, 到近代专业音乐学院, 文化发展对声乐艺术传播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 美学与声乐艺术的双向交融。

“艺术哲学”的美学与声乐艺术, 也是一种双向交融的关系。从美学的视角而言, 声乐艺术的审美功能、美育功能、娱乐功能, 都是十分突出的;从声乐艺术的视角而言, 它本身又是美学的研究对象, 也是美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声乐艺术的审美判断、审美价值、审美愉悦等等, 都是声乐美学的题中之义。

除此之外, 科学与声乐艺术、教育学与声乐艺术、心理学与声乐艺术等等, 都产生密切的联系。如科学与声乐艺术形成了相互交叉关系主要体现在, 现代科学为声乐艺术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与更大的传播空间, 例如网络、手机ktv、电影、电视、CD、DV、DVD、光盘、磁盘等各种传播新技术, 使人们在任何地方通过一定的设备就可以无限制听到自己想听的歌曲;另一方面, 声乐艺术又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把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完美的结合, 又促进科学技术的精确度发展;再例如, 心理学与声乐艺术, 有关音乐治疗的案例中, 就有用不同类型的音乐来刺激心理状态, 使其达到正常标准;另外, 心理学对声乐艺术的表演过程也有一定的作用, 一次出色的演出离不开声乐教学训练中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声乐艺术无论是与其所有内部学科, 还是与其外部学科的相互交叉, 不仅是双向的, 而且还是多元的。这种交融有时又是一种各学科多元交叉的综合体,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性研究, 即内部与外部交融的综合、多元交融的发展与综合, 才能使声乐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声乐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 其不仅本身具有艺术价值, 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与艺术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远近学科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故而对声乐艺术的跨学科研究, 对声乐艺术自身和及其学科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关键词:声乐艺术,跨学科

参考文献

[1]陈睿.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声乐艺术跨界交融现象探析[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9.

[2]胡玲.声乐演唱跨界现象之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李政道.艺术和科学[J].文艺研究, 1998.

艺术学科汇报材料王 篇5

宝坻区周良庄镇初级中学教师:王树新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欢迎您亲临我们周良庄镇初级中学指导工作,诚恳的希望您能多提宝贵意见。

多年来,我们周良庄镇初级中学一直重视艺术学科教学工作,我作为本校的一名书法教师,深有体会。

一、领导重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

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家长的需要。在这个现实环境下,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艺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配备专业教师,严格考核制度。尤其近几年,我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着力发展艺术教学,在条件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装备了两个艺术教学教室,另外还克服重重困难,加大了艺术教育的投入,添置了纸笔墨砚、画板、写生凳、石膏像等教具。音乐器材逐渐完善两个教室,为艺术的教与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书画展重点是展示师生的才艺,将师生的书法、绘画、合唱等作品装裱入框,挂在楼道墙壁上,目的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展示艺术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特别是今年元旦的“感恩”书画展,得到了社会和师生的一致好评,多幅作品入选乡土教材。

二、师生努力,艺术教学出成果

家长的期待,学生的渴望,领导的重视,学校的投入,使我们感到了压力,但同时也让我产生更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这一切都化为我积极工作的动力,督促我不断地用心教学。

首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我门精心设计教案,准备教具。课上,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书法的基本功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启发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去发现美、寻找美,并找出表现美的方法,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形成技能。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的课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使学生对艺术教育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教后感,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针对教材内容,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我校是农村中学,学生艺术课程基础差,为此我们组建了兴趣小组。形成以书法为特色的艺术体系,每周安排学习专业知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每周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活动,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开设了书法讲座、中国画、素描、竖笛、舞蹈等各类课程,为学生们开辟了更多学习艺术的天地,使我校学生学习艺术形成了稳定的群体,有了良好的氛围。

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有多名同学被认定为区级音美特长生,并有2名美术特长生被宝坻一中降线录取。我辅导的学生王立柱、刘春媛、王韵琪等同学在区级书法比赛中获二等奖,学校的合唱团在多次比赛中都荣获二等奖,2009年我们的音乐教师为津南咸水沽一中主讲的《走进军营》定为市级研究课,得到市教研室领导的肯定,2009年建国六十年全区汇演中教师演唱的歌曲荣获区级一等奖,教师本人代表天津市参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天津周演出,我的硬笔书法作品参加了宝坻区师生作品展并获一等奖、天津市教师绘画作品展一等奖。

浅谈物理学科的教学艺术 篇6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艺术手段

On physics teaching art

Wu Haiyan

【Abstract】Classroom teachers are the designers, organizers, implementers, good or bad depends largely o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art. The following far as classroom teaching to talk about physics teaching art.

【Key words】phys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al design; artistic means of

“教學”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生动有趣,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1 激发求知欲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1 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组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教学时,在课的开始我安排用“纸锅烧水”这个实验。学生凭自己的经验认为一点就能燃烧的纸,折成小纸盒装入水放在酒精灯上烧时,纸盒肯定会被烧破。考虑到学生对物理有操作兴趣,我决定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当他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实验“纸锅”真的把水烧开而并没有被烧破时,他们在惊叹的同时也对本课的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课接下来的“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中,他们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时候都出奇的仔细和认真。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1.2 指导学生“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固然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物理知识的传授,它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如“密度”教学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实验探索”,教师对教材可作创造性的处理,而不必完全形式化的依据教材展开和进行。密度是初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个教学难点。本节课可以用实验——探索贯穿全课。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涂上颜色的金属块,问学生能否很有把握的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当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指出: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只凭气味、颜色、软硬等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探索物质的一种更隐蔽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发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研究几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诱导启发:每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能够改变(如分别取几块大小不同的铁、铝等固体,几杯体积不同的水、酒精等液体),分别测出每一种物质几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再来研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开展全班讨论,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让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对于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估计学生会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指出:质量与体积究竟是不是成正比关系,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才能下结论。当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个恒量(成正比),不同种物质其比值不同,便可找出物质隐蔽着的重要特性m/v,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所决定的,反映了物质种类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上把物质具有这种特性叫做密度,这样紧紧围绕密度这个概念,创设情景置疑,让学生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善于启发诱导,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2 展示物理学科的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问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2.1 展示物理的美学特征: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热是众多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了结论;物理学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化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自洽而展现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

2.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艺术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关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还不止以上这些,实际上以上介绍的艺术表现也包括了其他艺术形式和手段,如语言的艺术、板书的艺术等。一节课成功的教学,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发现、创造、积累,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字媒体艺术的跨学科趋势 篇7

在艺术的多个发展领域上,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有着以下特点,第一,年轻化,第二,多元化,第三,市场前景好。而对于什么是“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在学术界每个人对其的看法都是不同的。

第一,业内对数字媒体艺术中的“数字媒体”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学者们众说纷纭。比如,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中,刘惠芬提出,一种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来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这就是数字媒体。而土宏在《数字媒体解析》中则认为,数字媒体的范围界定很广,只要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信息内容和存储等的数字媒体介质等都属于数字媒体,比如硬件设施、数字信息内容等。在《数字媒体的现在与未来》中,奚春雁指出,相比于以前的模拟信号,数字媒体指的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也就是以一种“比特”的电子符号作为载体,传播信息的一种计算机装置。当然,还有很多说法,其内容上都存在出入,所以目前在业内还未对数字媒体的概念做出一个统一的界定。

第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定义方面也存在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以下列举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李四达在《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中表示,数字媒体属于一种新艺术形式,其主要是将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作为发展基础,并且结合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所以,数字艺术作品的本身也可以看做是数字媒体艺术,并且还可以把他看做是一种艺术行为,利用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创作的一种行为。在《数字艺术论》中,廖祥忠指出,数字艺术,其实就是一种艺术形态,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艺术家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种数字信息处理设备,在这样一个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的创作平台来改造和加工自己的创意和思想,并且推动艺术作品的诞生,最终向广大社会群众传播自己的作品,当然,在这项程序上走的也是与数字技术有关的传播媒介。在这样的情况,不仅能够促进观赏着更直观更好的参与进对作品的评判中,也推动了艺术审美过程的完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众多的学者都对数字媒体和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和概念都存在不同的见解,那么我认为,以计算机数字为基础,并且在艺术品创作过程中加入计算机和数字技术,还以各种与数字媒体为传播介质来将作品发向广大欣赏者,这就是数字媒体,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数字技术推动了数字媒体艺术的高速发展,但是由于数字媒体艺术尚在新兴之中,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关于艺术家权益保护问题。既然是数字媒体艺术,那么,艺术家的作品一般是通过数字图像和网络数字产品等形式来进行保存。而在这些形式中,他们都拥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复制便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数字媒体艺术才能够迅速地发展、传播,但是这个特点也让艺术作品的版权得不到保护。这个问题也是数字艺术在技术上的一个难题。所以,数字媒体艺术家常常会以大量的精力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而这也直接影响了数字媒体艺术家的创作意念,所以,这种传播优势在一定情况下也阻碍的传播。

第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收藏”问题。可便捷复制,是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一个特点。而在如今的社会中,大众对艺术品的收藏热度从未降低,这也是推动艺术创作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数字媒体艺术品便捷复制的优点也将其收藏陷入困境。复制,也就是说,同样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能够变成千份万份的复制品,要多少有多少,并且其内容和质量和原来的都是一模一样。就算是母文件不在了,只要有关于作品创作过程的一系列数据,都能够对作品进行复原。正是因为数字媒体艺术品的便捷复制性,让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收藏这个问题上始终无法完美解决,所以,这也不利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发展。

第三,如何判定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数字技术推动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诞生,在这个基础上,一些在艺术上的特殊的表现效果都离不开数字技术,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艺术和技术的的区分界限就此模糊了。现在都存在一个这样的情况,当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进行展览时,一些人总会认为是尖端科技的成果展示,当然,其展示的作品运用了很多数字技术,就像是一些科学研究的成果。所以,在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技术二者之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这样才能推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走向成熟化。

三、未来:跨学科综合艺术

在社会经济和信息的不断发展下,数字媒体艺术的渐渐走向新的高峰,其所具有的前景不可估量。数字媒体艺术将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其表现能力也在不断的进步,主要运用了全息表现技术、虚拟环境艺术等,推动了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创新出了一种其他介质都展现不了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各个媒体,各个行业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数字媒体艺术,其多元性在不断的增强,从传播途径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媒体的跨越式进展,从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行业领域的不断扩大,从知识中,我们可以知道其跨越学科的多样化,并且综合性也在不断增强。其主要原因是数字媒体艺术不断发展,其涉及的领悟也在慢慢的扩大,从而需要的知识水平也在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我们可以知道,数字媒体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其展现出来的多元化和跨学科的综合性也在不断的增强。

参考文献

[1]王晓敏,安志龙.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8).

[2]胡起云.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专业方向细分的必要性[J].大学教育,2016(8).

[3]李冀,刘贝贝.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策略[J].同行,2016(9).

[4]刘爽.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3)

[5]郑晓瑛.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6]黄鸣奋.普适媒体与互联网艺术的走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艺术学科论文 篇8

一、现行高等艺术学科招生制度的利弊分析

一般意义上的“招生制度”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学校招生目的、方针和实施办法等的总称。不同国家由于各自的情况不同, 招生制度有所不同;同一国家同一时期, 不同学校招生办法也不一样。1高校招生制度在结构上主要包括计划制度、考试制度、录取制度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 其形式能够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政治信念、经济基础、文化理想和教育水平。

高校艺术学科招生制度, 作为高校招生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形成与发展,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 而是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自20世纪初以“由选拔少数道德文化精英从政的制度, 向一个普及全民教育、广泛实施专业、技术训练的制度转变”2为特征的近代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初步建立后, 历经招生制度的初建与反复 (1949年—1965年) 、废除与停滞 (1966年—1976年) 、恢复及探索 (1977年—1990年) 、改革与发展 (1991—至今) 四个阶段的历史演变。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时代的到来, 艺术学科招生制度也逐步进入改革、提高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扩招及近几年来的高等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 高校艺术学科招生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这些改革在促进高等艺术教育发展、在公正、科学、合理、有效地选拔高等艺术专业人才、在探索招生自主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积累了宝贵经验, 但制度本身的根本弊端并未消除, 主要表现在:

1、计划制度

绝大部分高校在招生计划的制定中, 都会倾向本地考生, 艺术学科也不例外。这种带有浓郁“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区域招生计划配额”制度, 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产生并存在的, 但随着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地区差异的加大及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 该制度的存在会导致考生“入学机会不均等”, 造成受教育机会的严重失衡, 加剧教育的不公。此外, 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 艺术高校对只占1/3比例或更少比例的外省计划, 不再按地区分配具体名额, 其理由一是简化过程, 便于操作, 二是招生学校可以对计划掌握一定的控制权和自主权, 三是外省计划在总招生计划中占的比例实在太少。可由于招生计划不分配到省, 从计划的调配、专业考试到录取, 上级部门无从监督, 容易滋生招生腐败。

2、录取制度

艺术学科文化课入学门槛低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艺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逻辑思维多了会影响形象思维的发挥;理论搞多了会搞不出创作。3纵观高等艺术教育体制的历史演变, 这种所谓“逻辑思维影响形象思维”的曲解及艺术专业技能水平与文化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一直贯穿于高校艺术学科招生的录取制度中。实践证明, 这种“重专业、轻文化、重技能、轻修养”的录取方式严重不利于艺术人才的培养。此外, 与普通高考一样, 艺术类高考一直是以分数为进入大学的唯一尺度。但艺术不同于自然科学, 艺术专业技能评价具有一定主观性, 而一定要以分数这一客观指标对其作一科学、精确的评价, 并非那么简单。

3、考试制度

高校艺术学科招生制度在考试形式上采取的是国家统考与学校单独组织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近几年, 随着艺术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部分招生院校以简化考试环节的方式来减轻招生压力, 造成内容固定化, 方式模式化趋势十分严重, 还有不少学校为了增加经济利益, 有意降低初试的淘汰率, 而在文化统考内容上, 也存在与高校艺术学科专业方面的特殊要求及基础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严重脱节现象。此外, 由于艺术学科招考过程的特殊性, 注重考生艺术综合素质的科学规范的专业评价体系和标准一直难以建立。

4、管理制度

高校艺术学科的招生工作不同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的招生, 其招生除文化统考外, 还要组织“专业加试”, 且相当一部分院校的专业加试是由本院校自行组织的, 再加上艺术专业门类较多, 涵盖面较广, 各专业门类的考试在形式、内容以及要求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所以艺术学科招生与其他高校的普通高考相比, 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自主性。但由于目前艺术学科招生工作管理诚信、监督及保障机制的不完善, 特别是在招生过程中的自主权的运用上, 由于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 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考生作弊、招生黑幕、潜规则、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 难以确保专业考试过程的公正、权威与有效。

二、高等艺术学科招生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

1、关于我国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招生文化统考科目设置的改革设想

高考科目组设置改革历来都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高考制度的其他组成部分不同, 高考科目与内容设置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我国高等艺术学科招生中, 文化统考科目与内容设置应有利于高校艺术学科选拔优秀艺术人才, 有利于推进中学艺术教育, 但近年来的高考文化科目改革很少顾及艺术学科招生特点及艺术人才选拔的需要。

设想一:艺术考生文化统考科目应能基本反映艺术考生在艺术学科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基本能力

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对选拔对象的专业素质要求是不同的, 尤其是艺术专业, 特别注重对考生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要求。在文化高考科目与内容设置中增设与艺术相关的科目内容, 如音乐理论、美术理论等艺术理论常识, 注重考查艺术类考生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全面性, 不但有利于艺术学科真正选拔到全面发展的优秀艺术人才, 避免“短腿”艺术人才的出现, 还有利于“艺考热”的降温。

设想二:设置艺术学科文化统考科目组, 赋予高校选择权

艺术学科文化高考科目与内容设置应为高校艺术学科选拔人才所设计, 才能满足高校艺术学科选拔人才的需要。在目前文化统考内容完全是以文理学科体系知识为主的环境下, 增加艺术学科知识体系, 并根据学科的特点, 将考试科目分为若干考试科目组, 每组门数相同, 不同的考试科目组体现出不同专业性的知识结构, 各高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知识结构的要求, 来确定招生专业的文化统考科目或文化统考科目组。艺术学科文化统考科目组的设置要以反映考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为宗旨。

2、关于我国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招生专业考试形式的改革设想

目前, 我国高校艺术学科招生专业考试就组织、方式而言有两种:一种是由各省招生高校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 一般针对省属高校、省内考生;另一种是由各高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 一般针对省外考生。而就音乐表演类专业而言, 目前除一些专业基础课在个别省份个别院校实现了统考, 其他都以高校自行组织考试形式为主。在一定层面上, 统考比较规范、严密, 但形式过于单一;而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单考, 由于机制欠缺, 考试的权威性、公平性难以保证。

设想一:艺术学科专业统考社会化、市场化

成立社会化、专业化的专门艺术考试机构, 根据高校艺术学科专业招生的具体要求, 按美术设计、音乐表演、艺术理论等大类考试类别, 组织实施各类艺术专业考试, 提供考试信息供招生高校进行分析和决策。符合招考条件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直接向考试机构申请报考, 适时参加艺术考试, 每年可以多次报考。按等级记分的考试成绩可作为学生在有效期内向高校申请报考艺术专业的证明之一。

设想二:增加面试申请制

多样化的考试评价形式可以全面考察考生的表现能力、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以日本为例, 日本美术专业入学考试科目中, 除了美术以创作类考试科目外, 还有面试和小论文。面试时要求考生自带作品。而我国目前的美术类考试只注重考察考生的技能。在对音乐表演类的考生的选拔中, 面试则显得更为重要。改变单一的测试形式, 增加面试申请制, 学校根据考生的个性特质, 采取面试、口试等不同形式的、全方位的、多样的综合评价形式, 以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不但有利于增加考生与学校的直接接触机会, 还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中的自主权。

设想三:加强中等学校与高等艺术院校之间的教学协作, 淡化高考升学率

要改变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招生考试内容与基础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严重脱节的现状, 还应加强高等艺术院校与中学在艺术教学上的沟通与协作。在美国, 高等教育机关与中等学校是有超前定向制度的, 即高等学校对一些突出的高中生实施具有大学水准的教学并承认其成绩为入大学后的学分。4在日本, 近几年也在推行“高大协作”, 即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协作, 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他们采取的做法是:一方面大学的部分课程向高中开放, 这既得到那些功课拔尖高中生的欢迎, 同时也宣传了高校自身;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到中学去开讲座、开选修课, 使大学对一些特长生的才能、兴趣和成就有所了解。5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 加强高等艺术院校与中等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淡化高考升学率, 不但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 有利于拔尖艺术人才的选拔, 还能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

3、关于我国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设想

录取, 是考生取得高校入学资格的最后一道程序, 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探索建立多元化评价、择优录取制度, 有利于促进艺术学科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也为高校艺术学科优秀艺术人才的选拔创造条件。

设想一:采取多元、综合的录取方式, 不以分数衡量专业水平

目前高校艺术学科通常的录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专业考试过关后, 专业分数和文化分数相加择优录取;二、专业成绩过关后, 专业分数和文化分数按一定比例折合相加择优录取;三、文化成绩过线后, 按照专业名次录取;四、专业成绩过关后, 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以上四种方式各在所长:对专业有特殊要求的, 一般采取第三种方式;强调理论水平的专业则采取第四种方式。

近几年, 随着各艺术学科招生对文化重视程度的提高, 大多院校以第一、二种录取方式为主。目前, 艺术学科招生的录取方式改革已有向多元、综合的录取方式转化的趋势。但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艺术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 建议不用分数, 而以等级的方法进行专业评分, 并按专业的不同特点设定专业档次要求, 达到专业等级标准后按文化课分数高低进行录取, 以逐步提高生源的文化素质, 弥补“用分数衡量专业成绩”的不科学性。

设想二:更新艺术招生录取评价体系, 执行“优录”政策

所谓“优录政策”, 即高校在完善招生机制的同时, 在个别专业建立优秀人才选拔机制, 对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采用相应灵活政策, 即所谓“优秀人才优先录取”。在完善招生监督机制的前提下, 执行“优录”政策不但有利于拔尖人才的选拔, 也是弥补现行高校艺术学科招生制度缺陷的重要途径。

设想三:将高校艺术学科招生“阳光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自2001年起, 教育部基本建成全国招生网上录取系统, 被称为“阳光下的录取”。

可没有有效的制度保障, 没有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 没有良好的诚信环境, 光靠信息技术实现的“阳光工程”, 离真正阳光招生的实现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加强高校艺术学科招生制度研究, 加强诚信教育, 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校艺术招生法规体系, 健全高校招生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制约机制,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艺术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真正将高校艺术学科招生“阳光工程”落到实处。 (本文系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校级科研课题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M],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 125页。

[2]何怀宏:《晚清科场的衰落与改革》[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 35页。

[3]冯健亲:《试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两个怪圈》[C], 《冯健亲艺术教育文集》, 2002年12月, 316页。

[4]杨舒李天鹰:《国外大学的入学制度与特殊政策[J]》, 《外国教育研究》, 2001年第2期第28卷, 59页。

语文学科渗透艺术教育的点滴体验 篇9

1. 绘画展示课文内容

冀教版教材第四册的《春日晨景》是一首优美的小诗, 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春季热闹、和谐的彩色图景——红绿交映, 动静相宜。课堂上我引领学生从一组组春天的美丽图片进入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 进入到学生认为最美的画面中去, 例如“两岸轻烟杨柳绿, 一园细雨杏花红”, “新荷浮水层层碧, 小草漫坡片片青”。先是对文本的简单理解,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再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展开想象, 完成一幅《春日晨景》图。学生兴趣盎然, 在他们的笔下, 一棵棵杨柳千姿百态, 一园园杏花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在山坡的小草上加上了放风筝的孩子, 有的同学在新出的荷叶上点上了可爱的蜻蜓……在这节课中, 学生始终积极活跃, 既感受了春天的优美, 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妙用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 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 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 学生便会缺乏兴趣, 导致注意力分散。我经过再三思索, 决定对重点段采用动手演一演的方式, 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课文第四自然段, 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 如果单单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 (触、巴、拉、贴) 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 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我让学生都把两只手伸出来, 把自己的胳膊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 手当作爬山虎的细丝, 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 把黑板当作一面墙, 先把手指肚触着墙, 胳膊弯曲, 手指伸直向上拉, 胳膊伸直, 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 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 学生由原来误认为爬山虎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 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一脚一脚爬墙的。由此可见, 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演示, 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 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 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 学中得。

3. 音乐创设课堂气氛, 渲染情景

在教《二泉映月》一课时, 为了渲染气氛, 我首先用录音机放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 让学生听音乐。起初学生没听出什么味道。为了提高大家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对这篇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趁机补充了这首曲子的写作背景和阿炳的身世, 并让学生读了课文中描写曲子的第五自然段, 然后再从头放音乐, 大部分学生有所感悟, 慢慢听了进去。在学习课文的时候, 我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回味, 把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与音乐所展现的意境有机地结合, 理解起来就深刻得多了。

4. 情景剧表演,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在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 有一个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树重要还是鸟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我巧妙地安排了一次课文情景剧表演,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课文讲到最后, 我抛出了问题——你认为在《鸟的天堂》一文中, 树重要还是鸟重要?学生众说纷纭, 我趁机让学生自由组合, 说鸟重要的分为一组, 说树重要的分为一组, 并让他们做准备表演一下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他们边表演边辩论, 从而悟出了“树、鸟、人和谐相处”的道理。

5. 摄影、录像适当插播, 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学《桂林山水》时, 我让学生课前搜集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课上, 有些去过桂林的学生拿来了拍下的照片, 有些学生拿来了拍下的DV, 这些学生像小导游似的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桂林的美景, 没去过的学生也仿佛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课堂增色不少。

6. 美观的书写, 渗透艺术教育

小学语文, 尤其是低年级教学, 学习生字是一个重要环节。美观大方的板书, 能使学生在学字中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 感受美的教育, 为孩子们养成严谨做事、端正做人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我在教学中总是以严谨认真的态度, 工整地书写每一个生字, 力求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论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技术教育 篇10

在高职教育中, 我们强调技术教育, 是为了实现高职高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而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 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高技能?二是如何培养高技能?在重视学科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我们应如何拓宽思路, 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理想呢?首先, 在艺术设计领域没有“熟练工”的概念, 不存在“技术工人”阶层, 原因在于艺术设计的特性, 艺术设计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体现了创新性、个性化, 是非批量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视觉判断力和创造力, 所以, 艺术设计学科的“高技能”必须建立在对审美“通识”的基础上。西方教育家认为创造力是不可培养的, 属于天性。而视觉判断力的培养要有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这种“通识教育”尤为重要。其次, 就技术而言, 我们要认清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材料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否电脑技术发达了就不需要手工劳动了, 技术教育与软件教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信息技术“缺乏场所的完整性”是否可以使我们减少对材料技术的关注。要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只有立足于艺术的特性与技术的实质, 关注现实, 才能使我们的专业教学更富于前瞻性。

技术与艺术是设计教育史中永恒的主题

纵观设计教育史, 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和对技术的理性思考, 一直贯穿于教学理念的变革中, 无论是1907年赫尔曼·穆特修斯 (Herman Muthesius) 德意志创作联盟的“工程技术的精神与艺术融为一体”理想状态, 还是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学实践, 都是围绕着艺术教育和技术教育展开的。包豪斯在专业课程领域任用工厂技师和艺术家教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双轨”制, 至今仍然启迪着我们的设计教学。而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乌尔姆造型学院, 更是强调理性、科学性和现代性, 其课程的一半是关于新的科学知识、方法包括人文学科内容的, “这不只是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造型工作者, 也是为了发展出批判性的社会与文化意识”。 (1)

从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开始, 设计教育就抛弃了传统造型学院的艺术教育目标, 也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漫无目的和自我表现。设计教育一步步迈向了理性。“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最初是一种尝试, 它企图把艺术家、工艺家和设计家的培养建立在一种理性基础上, 一方面, 使他们从毫无生气的学院传统中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 使他们从当时毫无节制的达达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思潮中解放出来。” (2) 今天的设计教育则更关注教学体系的结构性。对于正在走向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模式依然是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典型案例, 高职高专的设计教育只有在理性、开放性、科学性的前提下, 正确对待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重视学科教学规律, 才能一步步实现我们的教学理想。

技术的变迁与多元化使设计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

技术的概念因为时代的变革一次次地被改写。艺术设计学科的“技术”是包豪斯设计体系所提及的以真实材料为媒介的手工和机器制造技术, 还是当代语境下的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信息技术?显然, 我们不能回归到手工时代, 也不能停留在工业化时代, 信息时代的到来, 让“技术”一词更加多元化。“技术”不仅仅是材料技术、成型技术等概念, 也不是将概念层面的设计表现为实现设计的技术, 更多意义上是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界面交互设计技术。

当信息技术成为技术主流, 设计中的“技术”呈现多元化趋势时, 技术的发展对高职设计教育就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传统设计学科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 使传统设计学科得以拓展由于计算机的介入, 图形设计由传统的手绘设计向数码设计、由二维平面向多维空间扩展, 并因此产生了新的审美观。数码图形和三维图形已成为图形设计的一部分, 并且也将成为图形设计的发展方向, 技术的更新也是对高职教育教学硬件与师资的挑战。

新兴设计学科、设计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兴起是计算机技术与设计的交叉影响的结果如动画与三维软件结合产生了三维动画设计, 平面与网页结合产生了网页艺术设计, 平面与新媒介结合产生了多媒体艺术设计等等。伴随着计算机发展而产生的网页设计、界面设计、动画设计、数码图形设计、多媒体设计等新兴学科逐步成为设计教育的主流课程, 这些设计学科的发展都是计算机新技术、新媒介应用的产物。边缘学科的特点是综合两门或多门以上跨专业领域的学科, 必然要在对各个学科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构建学科体系, 也就是既要有对“美”的通识教育, 又要掌握多门软件技术。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课程时, 体现“一专”的专业性, 即学科性, 在技术课程和专业课程上又要渗透到不同的领域, 体现“广度”与“多能”, 这所谓“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 指出了专业建设的思路。但事实上, 在有限的三年里很难做到合理的侧重与分配, 这是对专业教学结构和课时安排的挑战。

技术教育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设计教育史上, 我们看到了西方社会对理性和技术的强调。而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很晚, 一直是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 从师资结构到学生素质, 长期以来“重艺轻技”, 尤其是严重缺乏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技术实践教育,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是导致我国设计教育落后于国际现代设计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那种封闭在象牙塔中“高、精、尖”地培养技术精英的路子注定是走不通的。因为这个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异常迅速, 社会需求快速演变, 狭隘地传授固定不变的专业技术, 只会使学生在毕业后面对社会不知所措。相反, 在专业上强调发展学生带有一定专业性的创意能力, 在“多能”的基础上形成“一专”, 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变能力就会增强。因此, 如何有效地实施技术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手工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以往长时间内, 很多人会质疑:当大工厂代替手工业作坊后, 我们还需要传统工艺吗?随着资源的缺乏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对传统工艺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会使我们的文明成就得以延续。手工劳动的现实意义在于: (1) 可以养成条理、整齐、正确、清洁的好习惯; (2) 可以促进对有关形态的观察和感觉训练, 发展手的灵巧性和触觉感; (3) 可以养成重视深度、勤勉和忍耐的习惯; (4) 可以进行正确的工作; (5) 可以了解本土文化的特色; (6) 可以体会本民族的审美趣味; (7) 可以感受区域人类历史的风俗民情。前四点是基于工作态度的培养, 后三点是基于文化体验的通识教育的角度, 这对每一位艺术设计者和劳动者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 我们不能抛弃手工劳动和材料技术。

技术教育不能等同于软件教学, 理应包括材料技术及工作方法没有系统的方法论基础 (对形式美的感受与判断) 和对材料的实践, 单单强调软件的操作, 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技术教育也不应仅仅局限在软件教学上, 更应该重视信息技术中的分析方法和工作方法, 如在网络广告设计中, 就要使用信息采集的方法对有效信息进行分类与甄别, 以此作为完成和改进设计的依据。视觉最终是否能有效转达及转达效果的强弱, 不仅由视觉形态设计的高低决定, 还会受到各种动因制约, 如对传播媒介形式的认知等多方面的因素。从技术中最大的收益是可以帮助我们理性地判断, 并选择更好的途径实现我们的设计。软件教学是不能孤立存在的, 必须与具体的专业课程结合。在有设计理念和设计构思、有理性分析的前提下, 用软件去实现设计。否则, 教设计不谈设计理念, 不谈市场变化, 高职教育就等同于培训班。具体做法可以采用“双轨制”教学:一门课程由软件教师和设计教师交叉授课, 或以“一主一辅”的形式进行项目教学。

信息技术的特性要求技术教育必须与真实的文化体验相结合信息技术具有“缺乏场所的完整性、当下性” (3) 的特点。以往人们通过真实体验完成工作过程和生产过程, 而今在虚拟世界里, 我们通过鼠标、显示器感受世界, 接触世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设计师具备更多的文化体验, 从更多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设计, 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创意人才的生命活力, 需要在创意文化环境中滋生与激发, 没有丰富的艺术生活刺激想象力, 没有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活不断启发创意, 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只会趋向机械刻板而变得毫无生气。” (4) ——文化体验是创意产生的前提。设计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视觉进行发现、整理、重新呈现, 没有对视觉形式的敏感度, 创意就无从谈起。

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

在对企业和对毕业生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的最大顾虑不是技术层面上的, 而是来自学生的通用能力及视觉判断力。事实上, 高职学生从应试教育一路走来, 缺乏文化体验, 在创造力和审美判断力上先天不足。我们在打造“技术能力”的同时, 最大的困境恰恰源于高职生源文化体验的缺失与动手能力的弱化。

通识教育的弱与强决定教学质量。“就艺术设计而言, 设计构思和设计表现是两个关键环节, 设计构思必须考虑多种因素进行, 涉及人文、历史、社会需求、市场等多种因素, 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理论教学来完成, 其结果是解决设计的‘概念’层面;如何把概念层面的设计表现为现实设计, 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如材料技术、成型技术等。” (5) ——对人文、历史、社会需求、市场、美学的通识构成了通识教育。显然, 在设计构思阶段对通识教育的要求是很高的, 在设计实现阶段对技术层面的认知也要立足于通识教育。

有人说:“现代复合型高等应用技术人才已经不是专科层次所能全部培养的, 尤其是现代高等职业设计人才和许多高新技术应用人才。” (6) 这话不无道理。事实上, 目前的生源状况很难实现我们的教学理想, 对技术教育中的软件教学的过分看重, 未免是舍本逐末之举。因此, 对于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一定要“齐头并进”式地加以推进。

综上所述, 要迎接时代的挑战, 必须尊重学科规律, 在专业教学上要有预见性、前瞻性。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应并重, 坚持技术教育的多样性,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注现实, 与时俱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艺术学科论文 篇11

关键词:舞蹈;音乐;书法;创作相通性

音乐与舞蹈这对孪生姐妹艺术花之间有着水乳交融的特殊关系。一方面,音乐可以激发舞者的情感与创作灵感,并对舞蹈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产生直接的影响。明代乐律学家朱载育就曾在《乐律全书》中对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进行了形象的阐述,并明确地肯定了音乐给予舞蹈编创家的个人感悟、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以及观众的审美体验的诱导与启发作用。从结合当代舞蹈作品对旋律、节奏、织体、调式与调性等音乐要素在舞蹈中运用的分析可知,音乐各表现手段对舞蹈创作中舞蹈形象的情绪、性格的塑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其中旋律可以表达舞蹈的情感,当朝鲜族舞蹈《桔梗谣》怀旧的风琴旋律响起时,我们瞬间跨越国度置身于长白山脚下的歌舞之乡,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仿若眼前;当《卖花姑娘》凄婉动人的音乐旋律响起时,主人公花妮、顺姬姐妹花悲惨坎坷的命运以及种种电影片段就会再一次地重现在我们脑海之中,至今牵动人心,令人潸然泪下。节奏可以传递舞蹈的情绪,中国古典舞《醉鼓》中演员时而扫堂探海变形转,时而走丝翻身、左右开弓,时而双旋接旋子360°下桌等高难度动作正是在紧张、激烈、急促的快点节奏下展开从而才把人醉心不醉,以醉抒不醉的复杂情怀以及主人公对鼓的迷恋、对艺术的热爱更为精确地昭示了出来。织体可以反映舞蹈中的不同形象,如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笛子、板胡、二胡、三弦被分别作为主要人物喜儿、杨白劳、黄世仁出场时的代表性音乐,[2]板胡和笛子展现喜儿纯朴可爱的鲜活个性,二胡烘托杨白劳的凄苦,刺耳锐利的三弦刻画黄世仁、穆仁智等汉奸恶霸、反面人物的阴险狡猾的丑陋人性。调式彰显的是舞蹈人物的本质,调性可以“渲染”舞蹈的基调色彩。另一方面,舞蹈可以在音乐的配合和帮助下,汲取音乐的艺术特点,强化舞蹈的表现力。自幼受过专业化音乐教育的20世纪杰出编舞大师巴兰钦在舞剧中运用了交响芭蕾的音乐逻辑思维,打破了戏剧芭蕾的传统框架,开创了芭蕾史上首次将纯器乐曲进行舞蹈创作的经历。巴兰钦曾以他对音乐织体、风格、旋律、情绪的深刻理解与极深的感受力,将莫扎特、比才、门德尔松、巴赫、韦伯等作曲家的作品转换成100多部的芭蕾作品,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现了他对音乐与舞蹈二者关系的准确把握,即既保持舞蹈的独立性,在安排舞蹈结构时又坚持从音乐本身的结构出发;既突破了以往的舞蹈创作手法,又强化了音乐给舞蹈带来的表现力。在他的芭蕾作品中,由于他对节奏游刃有余的把握与对韵律感的熟练掌控,音乐与舞蹈的换位总能给人自然流畅而没有丝毫斧凿痕迹的感觉,音乐在舞蹈中自然流动,舞蹈在音乐中自由行走。可见舞蹈与音乐在创作上存在相通性,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往往能为编导的舞蹈编创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舞蹈创作中,要注重对音乐学科的学习与音乐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学会站在音乐的研究视角上,抓住音乐的本体特征,寻找使音乐的内在形态视觉化为舞蹈动态的结合点,假借“音乐之石”来拓宽舞蹈的创作领域,丰富舞蹈的编舞手法。

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书法与舞蹈之间同样存在着强烈的通感现象,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融合与贯通,书法家可从舞蹈中悟得书法的精髓,舞蹈家可从蕴含着鲜明舞蹈审美元素的书法中得到创作灵感。例如,盛唐草圣张旭在观看完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剑器舞后,受到人体舞动中待机而动以及饱含力量与动势的生机之美的启发,将行云流水的舞步运用在了书法之中,从而草书大为长进,自创了连绵一体、狂乱中见优美、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书法与舞蹈的美学共性还可从台湾著名舞蹈艺术大师林怀民先生的创作中得到点破,系列现代舞《行草》以舞台为素色宣纸,以身着黑色舞服的舞者身体为下手之笔,通过挥洒自如、律动十足的身体极尽演绎出了书法中气的流动与书法中的留白,通过错落、富有变化的人体动作将书法家特定的情感心境表现出来。舞台上虽未见一笔一画、一豪一墨,却随处可见书法的笔情墨意与书法的气韵之美。由此可见,书法与舞蹈的相应相通不仅局限于外在形态与造型上,在内在意境的气韵、神采上也有许多的相通之处,因此书法对于舞蹈是可以借鉴的。尤其在舞蹈编创过程中,正如林怀民所言,“书法给的启示远远还没用够”,书法艺术的内涵对于舞蹈编创而言是一口可以勘测、可以深掘的井。在这里,它会帮助人们思考:编创家如何在舞蹈创作过程中用书法去激发舞蹈的创作思维?如何以更加丰富的肢体语言去舞动书法魅力,为舞蹈增添更多元的艺术效果?如何从书法的点线符号与运笔节奏中捕捉自然和生活中最富有线条与韵律美感的生命节奏?如何将书法结体和书法章法巧妙结合才能创造出美的空间调度、美的动作和美的艺术形象?而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解答都将极大地促进编舞素材的开发,带动更多书法元素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综上,笔者认为舞蹈与其他藝术门类学科间存在创作相通性是有实践经验依据的,舞蹈编创不存在任何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创作的“万金油”套路。在舞蹈编创中,充分利用舞蹈与诸门类艺术学科的天然共生性血缘纽带,不断尝试从艺术边缘学科视角出发,将舞蹈与其他艺术学科进行创作整合,对舞蹈的“跨艺术门类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研究的途径可以放眼到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小说、山水画、书法、建筑、瓷器等各种艺术形式均可被不拘一格地运用到舞蹈创作中来,丰富跨艺术门类学科的研究领域、内容及方法是可望又可即的。

参考文献:

[1] 张薇.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 杨洁.芭蕾舞剧《白毛女》与胡蓉蓉的民族芭蕾探索[D].上海戏剧学院,2010.

艺术学科论文 篇12

在传统艺术教育中,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 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随着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应用, 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 (Internet) 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 当它们与各类艺术学科课程加以整合时, 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现代艺术课程的设置上, 传统的分科教学转变为多门类艺术的沟通和融合, 它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参与者, 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通过校园网的建设,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平台。在艺术课堂的教学实践中, 由于教学时间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等因素限制, 许多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都无法详细地进行讲授, 而各大网站和网页中都有内容极为丰富和专业的音乐知识专栏, 因此, 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作为信息作业布置, 使之成为课外艺术活动的内容。而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以视听结合的方式了解所欣赏的艺术作品的背景、风格、作者的生平、创作、演出、传播过程以及历史地位等。如《黄河大合唱》, 只要在百度或其它“搜索引擎”中键入“冼星海”或“黄河大合唱”, 就可以阅读到有关作者的各种情况、作品的历史背景和音乐风格, 甚至还能在线欣赏观看不同的演绎版本, 学生可以更感性全面地认识和学习音乐, 取得课堂欣赏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二、共享式教学模式

“共享”的过程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 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备课不再仅仅是看教参、写教案、背教材, 学生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师生通过无限广阔的信息技术资源, 多方寻找资料在课堂上一起分享。正是课堂信息的多元化, 使不同的思想相聚在一起,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例如:在学习《梁祝》这首乐曲的时候, 学生们在网上找到了许多有关《梁祝》的传说故事, 也找到了《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知道了这首乐曲是陈刚、何占豪两位作曲家在大学毕业时的毕业作品, 还找到了根据这首乐曲改编的其他器乐协奏曲。学生将这些资料拿到了课堂上, 纷纷发言将自己找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不仅丰富了音乐知识, 还激发了他们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这种激情的带动下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当中,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合作式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 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它以课程目标设计为先导, 以全体成员互动合作作为基本动力, 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是以短时、高效、低耗、愉快为基本品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统一。艺术是一门以审美为核心的师生共同感知、体验、创造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艺术学科教学的整合, 能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 主动发展”, 可以体验到成功感, 使课堂教学从单纯的教学生被动的学转变为师生合作、共同提高。以音乐欣赏课为例:在4年级欣赏课《牧童短笛》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将课堂移到了计算机教室。在引入作者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环节, 教师在课前已经让学生们以“贺绿汀”为关键字去搜集有关内容, 学生们有备而来, 纷纷在网上发布自己查到的关于作家的生平、作品、背景经历、作品背后的故事, 有一个学生还下载了一篇散文《牛背上的童年》, 就是根据《牧童短笛》创作的, 此环节在课堂反响热烈, 课下师生们还在校园网和博客上就课上热点问题继续讨论。在这个环节中, 每个学生都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的素材与大家共享, 都为学习内容的充实赋予了积极的意义。在合作学习中, 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 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 反省自己的缺点, 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 发挥自己的潜能, 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

四、主体性教学模式

主体性教学最重要的是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 是学生自我学习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它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 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我们根据对主体性课堂教学过程的认识, 课堂教学要素分析、媒体自身特点, 构建媒体介入情况下的课堂教学新型模式, 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通过自学探究, 同学之间互学、交流自学探究中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师组织、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探索中、在练习中总结规律, 构建知识体系、发展能力。以《劳动号子》的教学设计为例:教师在校园网上发帖子明确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 (1) 收集我国民歌中优秀的劳动号子曲目和本地民间曾经使用过的劳动号子; (2) 了解劳动号子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3) 学唱一首自己喜爱的劳动号子; (4) 进行劳动号子的简单创作。 (3) 、 (4) 项可以合作完成。学生开始在信息技术环境这样一个开放的情境中收集素材。如:在音像商店购买VCD, 网上搜寻民间艺人录音并刻成光盘以音像资料留存下来, 同时还收集到很多关于劳动号子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学生完全是自己活动方案的设计者和执行者, 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积极主动的材料搜集、准备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在学唱劳动号子和进行简单的劳动号子创作时, 学生们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结组, 小组内成员之间各尽所长, 使主体性得到极大发挥, 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愉快地进行词曲创作, 并将得意之作运用多媒体灌制成光盘。

经过师生精心的准备, 课堂教学成为了劳动号子音乐特点研讨会。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劳动号子”的歌词、节奏、旋律、情绪及演唱形式等方面的问题来进行相关的交流, 并伴以收集的声像资料为证, 学生们从《川江船夫号子》中的《平水号子》与《拼命号子》的节奏和旋律的差异比较得出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劳动方式下劳动号子的节奏、旋律与劳动节奏紧密相连的特点;从《码头二人歌》和《黄河船夫曲》、《军民大生产》的演唱形式相比较得出劳动号子常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有时也采用齐唱和独唱等形式, 从《澧水船夫号子》和本地民间劳动号子的歌词内容相比较得出劳动号子的歌词内容可以与从事的劳动紧密相连, 也可以是由劳动展开的联想甚至与劳动无关等特点。这样的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课堂上是很难实现的, 充分显现了信息技术环境在实施主体性教学中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坚持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 创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精神,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使艺术课堂教学环境更加生动, 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对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审美情趣,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培养了教师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 从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教研氛围下一篇: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