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科论文

2024-08-02

教育技术学科论文(精选12篇)

教育技术学科论文 篇1

今天,我们正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近200年来的比较教育真的会成为没有学科基础和信念,而成为研究者体现各自研究兴趣的公共领域吗?比较教育的未来发展意味着零散的广度,还是集中的深度?为了比较教育学科的纵深发展,我们不能把这一问题视为冒犯或可有可无的纠缠,而应该给出明确的回答。

比较教育作为学科,而不是作为单纯的方法,这在比较教育诞生之始就得到了强调。但它试图超越国家、民族、语言、文化和学科界限的理想企图,又使比较教育进入一种无所不包的范围。而且,正是比较教育研究的跨界性和超越性并由此形成的广泛的研究范围,曾经给比较教育带来了生机,比较教育也由此敞开胸怀,吸纳和借鉴20世纪以来教育领域发生的各种新理论、新探索、新经验,昂首阔步地进入跨学科的前沿,成为教育科学的知识源泉,推动世界各国教育的革新与发展。

比较教育在一路高歌猛进的行进中,其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认同和强调,比较教育充分展示了它独特的研究价值,并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比较教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高等学校常设的教育类课程,世界各国出版了大量比较教育的专门化教材和众多稳定的比较教育专业性刊物,组建了比较教育专业学术团体和非常活跃的世界性学术组织,推出了比较教育的各类研究成果,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比较教育的专家学人。比较教育研究成果无论对教育理论的繁荣还是对教育实践的变革都产生了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比较教育如此充满生机,如此引人注目,进步如此显著,为什么还会形成“身份危机”呢?其实,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针对比较教育所做出的具体贡献,也不是针对比较教育是否仍将发挥作用,更不是针对比较教育是否存在客观的现实需求,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有目共睹和不容怀疑的。但今天,比较教育的贡献方式正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学科所分解,比较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正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学科所满足。比较教育无所不包的研究范围着实让人们感受到这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根底。那么,比较教育是否可以被其他学科的研究所包含?比较教育作为学科的存在是否必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些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比较教育呈现出衰退的迹象,国内高校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比较教育课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人们对比较教育的建设热情有所减弱。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比较教育是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因而,比较教育是一种比较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具有极大的开放性。有学者甚至认为,比较教育是一个涉及所有学科的研究领域,是一种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这种研究欢迎各种类型的信息输入,欢迎来自其他领域能够利用工具的和富有远见的以及愿意选择在比较的背景下关注教育问题的学者参与其中。比较教育由此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即比较教育就是教育领域中的比较研究。这种观点其实由来已久,而且在现实中得到了满足,今天也占有很大的市场。因为这种无所不包的研究范围多少年来着实给比较教育拓展了空间,研究主题涉及教育领域的古今中外,纷繁多样,相应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丰富多彩,关涉几乎所有的教育学科领域。在特定的发展时期,比较教育研究被所有教育学科广为需要,因为大多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经验,并从中获得新的营养,产生新的活力。在许多学科的发展历程中都能发现比较教育的贡献。可见,这不但没有影响比较教育的发展,反而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这种局面之所以产生而且一直比较稳定地持续下来,这与教育的实际需求有关。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国内信息相对比较封闭,人们对外界知之不多,加之国内在教育的诸多方面还比较落后,教育各项事业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因而有一种需要了解国外教育信息和吸收国外教育先进经验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外语又远没有普及到相应的程度,人们对外界的了解往往依赖少数专业人员的引入和资料翻译。人们热情地欢迎和吸纳来自外界的信息,比较教育学者明智地利用和发挥了这一客观需求,充分有效地与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教育改革者和教育实践者交流研究成果,并真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较教育更多地体现为外国教育研究和教育比较研究,试图通过从其他国家教育系统借鉴和移植的模式、实践、革新等来改善本国的教育系统。比较教育也主要在将比较研究成果运用于改善国家教育体制的“实践领域”中建立起独特的地位和形象。

借鉴外国经验,改善本国教育,这无疑是比较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比较教育的魅力所在。这一特征或者魅力也将一直存在下去并继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研究范围无所不包,研究成果无所不在,同时其研究方法相对单一,方法论模糊不清,学科意识淡薄,学科信念越来越弱化。这种局面在今天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挑战。因为今天的社会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不断开放,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外界的了解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同时,信息来源渠道多元,人们的外语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可以不再依赖少数专业人员的引入、翻译和评介,而是直接获取国外的信息,直接接触国外的现场经验。所有学科都广泛地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其他国家的教育问题,都不同程度地试图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经验来改善本国具体的教育实践。教育比较研究不再是比较教育学者的专利,而成为教育各门学科学者们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比较研究广泛地存在于各门教育学科之中,如果比较教育就是或者主要是教育比较研究,那么,人们必然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如果比较教育仅仅停留于告知不同国家教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仅仅停留于提供一些关于外国教育的知识、资料、情报和信息,人们还要它何用?”[1]其实,早在上世纪末,国内就有学者指出:人们“总是把比较教育的性质有意无意地界定为‘跨学科’,总是从其他学科中去寻找比较教育的理论支柱,总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框架内来理解比较教育的基点。这种尝试直接导致两个不良后果:一是比较教育这门学科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比较教育学科实际上由于无奈的‘折中’而变成了一个多学科的理论‘大杂烩’;二是由于过多地关注了诸如教育制度(并且基于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民族性’等主题的研究,大大忽视了对学校教育本身的‘过程研究’,这多多少少使比较教育研究陷入‘缘木求鱼’的认识困境之中”。[2]也有学者提出:“比较教育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比较教育家们都研究各自感兴趣的外国的教育,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共同点。”[3]此外,比较教育还会象有些学者担忧的那样面临队伍瓦解的局面,“比较教育学的学术研究与其他教育学科之间存在着诸多交叉领域。我们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比较教育学自身的学科特性和独特价值,就很容易模糊比较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而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比较教育研究队伍)实际上的转行”。[4]

显然,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并非可有可无的思考,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比较教育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需要我们理应做出回应的问题。今天,比较教育需要发出更加专业的声音,就必须坚守比较教育的学科信念,明确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凝聚比较教育学术队伍,提升比较教育学科的整体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在总结和弘扬比较教育学术传统和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明确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建构比较教育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进而推动比较教育的新发展。

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之所以遭到人们的质疑,主要涉及到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因此,要明确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就不能回避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一)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层次性

关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一直是引起争议的关键问题。由于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经常是含混模糊的,因而往往给人们带来认识或理解上的混乱。对这个问题的含糊不清和长期的争论不休是人们对比较教育学科存在的必然性产生怀疑的重要原因。

“比较教育的产生是从教育制度的比较开始的”,[5]不仅具有明显的跨国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借鉴目的。由于比较教育从一开始形成的强烈的借鉴取向,比较教育研究大多以引介和分析特定时代“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为基本内容。而“理想社会”通常是依据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程度作为标准的,因此,这一研究取向及其由此形成的“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的假设,使人们把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教育,比较教育重在描述、引入、介绍、分析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以为本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并直接服务于本国教育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教育从一开始就是指向国际教育,只是更多地以发达国家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为对象,以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的整体性发展经验为根本目的。

当今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全球化发展凸显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对于不同区域和国家而言,理想社会的理想教育模式并非理想而可能是外加或者预设的,并不一定能适宜于特定的区域和国家教育的发展。理想教育模式的移植很可能造成一种替代或者抹杀,因为单向教育输入是对理想教育的扩大化,是对非理想教育,特别是本土教育的忽视,因而不利于挖掘、保存和利用各区域或国家文化教育丰富的资源。单向的教育输入,还会出现相应的单向性的教育贡献,因而不利于国际间教育的平等交流,更不利于合作互动。因此,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在20世纪得到了很大的拓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研究朝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拓展,一部分坚持比较教育的研究传统,侧重研究国际社会中各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发展的整体性问题,以评价和指导各国教育的宏观决策;一部分则坚持从学校内部教育改革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侧重研究不同国家的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师资培养等具体的教育事实,于是出现了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同其他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大量交叉。

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和交叉,人们对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认识变得复杂起来。有人主张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有人坚持跨文化的教育领域,有人甚至将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泛化到教育的所有领域,因此比较教育的分析单元变得更加复杂。正是由于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和无限扩张,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是关于外国教育某一方面的教育事实的研究,也就是有学者批评的比较教育大都“研究各自感兴趣的外国的教育”,造成学科意识淡薄,从而失去了学科信念,使比较教育长期停留在一般性的国外教育介绍与引入上。

实际上,真正同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的是微观层面,比较教育传统意义上的宏观层面的研究仍然是比较教育学科所特有的。在今天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文化的更加多样与丰富以及不断增强的社会流动性,对世界各国、各区域的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基于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比较教育要以新的世界体系为基础,建立在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基础上,建立在多元文化思维层面的比较视野的基础上。同时,比较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借鉴,还要立足于国际合作,还要立足于整体发展,这样,就不仅仅是需要借鉴时才开展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不仅可以从教育输入中实现其价值,而且可以从输出中形成交流、合作和发展的力量,还可以将发展应用于发展本身,从其自身的发展中寻求新的生命力。[6]

因此,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逐渐发展为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国际教育整体性发展研究,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教育事实的比较研究。宏观层面关于国际教育及其整体性发展的研究仍然是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主体,而微观层面的教育事实的比较研究与其他教育学科的研究相交叉,是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拓展。因此可以说,比较教育主要不是基于比较具体的教育事实,而是基于国际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类型,基于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今天,比较教育应更多地坚持多元文化主义观念,冲破以发达国家为基本单元的传统分析模式,研究领域应扩展到世界体系范围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区域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类型及其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发展与变革。

(二)比较教育方法体系的层次性

人们通常认为,比较是比较教育的基本方法,比较教育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有了比较方法并把这种方法具体运用于教育研究领域之中,所以,比较是比较教育之所以存在的基础。有学者甚至断言,“比较教育学基本上是一种方法”,是“利用比较方法提出并试图解决教育问题的科学”。[7]表面上看,这种看法似乎为比较教育找到了存在的理由,因为比较可以把比较教育从教育的其他学科中区别出来。然而,随着比较方法在教育其他学科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种普遍的看法使比较教育反而处于尴尬的境地,进而使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受到几乎彻底的否定。

要理解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必须对比较进行深入的剖析。一方面,比较教育学科层面的比较与作为一般研究方法层面的比较虽有联系,但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另一方面,比较教育研究不只是运用比较方法所进行的教育研究,而更多地体现为国际性和全球性的整体研究取向。

比较是人类认识未知事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比和鉴别去认识事物。无论是在个人意识和思维发生的初级阶段,还是在人类科学知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比较方法都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比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

比较既是一种技术性的具体方法,也是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思维方式。教育其他学科也广泛运用比较方法,但比较教育研究的比较与教育其他学科研究的比较有很大的差异。其他教育学科研究的比较,主要是把比较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具体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所需要的资料、数据或结论,这里的比较具有强烈的工具性特征。而比较教育研究的比较,主要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思维方式,是研究主体基于跨文化整体视野考察研究对象所形成比较的广度和深度,是一种比较视野。这里的比较具有研究主体的性质,比较也由此从技术层面转变为思维方式层面,从工具变成为目的。[6]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比较方法并不是比较教育独特的研究方法,相应地,比较方法也不是比较教育惟一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比较,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其整体的研究取向上。因此,既不能排斥比较教育中要具体运用比较方法,也不能把运用比较方法所进行的教育研究等同于比较教育。

首先,由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是相同的,因而不会出现为了寻找电子电路原理进行跨国、跨区域研究,也就不会出现比较物理学。但由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其特有的物质环境、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要真正深刻理解某种社会或文化现象,往往难以从单一国家或文化区域获得,而要通过比较。所以,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都运用比较方法。教育科学也不例外,我们可以把运用比较方法进行的教育研究称为教育比较研究,由于这种研究的问题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涉及所有教育问题,所以,教育比较研究属于教育科学的交叉领地,是整个教育科学的公共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教育本质上是教育学的,所有的教育学科本质上又都是比较的。如果教育比较研究处于比较教育和其他教育学科的交叉领域,那么它作为比较教育的一部分,只能属于交叉层面的拓展层次。

其次,很多研究,虽然没有运用具体的比较方法,而是综合多种研究方法,基于比较视野而进行的国际教育研究,只要是跨越两个或者以上的国家或区域,分析和揭示相似现象的多样性,也应该纳入比较教育的范畴。正如奥利韦拉(Olivera)所指出的:比较教育是“在两个或者以上的社会集团中发现的关系类型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和分析本质上都相似的现象的多样性”,是“从两个或更多的教育领域中发现的抽象的关系类型”,其目的在于“从更高的抽象水平上建立和阐述这些类型之间的新的关系”。[9]这种研究已经超越了一般性的具体技术层面的比较,而是从认识论或方法论层面上进行的比较,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取向,这种取向可以是显性比,也可以是隐性比。[10]这种研究是高一层面的比较教育研究,体现了比较教育的学科视野,因而这一层面的研究正好构成了比较教育研究的主体部分。

此外,比较教育在近20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凝聚了一批研究队伍和相对稳定的学术群体,尽管他们的观点和贡献或许不尽相同,但他们长期致力于并不断推动着比较教育的发展,由此形成了基于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信念和整体性的研究视角,形成了强烈的自觉意识和研究中的基本立场。这种国际教育发展信念和整体性研究立场规定着比较教育的话语体系、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断产生虽然多样但却同类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它们不仅构筑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而且为比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规定了方向。范式是指某一学术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信念,是表征一种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和思维方式,是科学共同体的某种认识。因此,范式也可说是在研究方法长期运用和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和基本认识。虽然比较教育的范式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总结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窥见比较教育基本范式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更高层面的比较教育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部分。

就比较教育学的范式而言,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多数比较教育研究共同体成员基于比较教育研究传统和发展方向而恪守共同的学科信仰,遵循相似的思维方式和拥有独特的话语体系。这不仅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一种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一种理论和方法信条,一种可供仿效和迁移的研究范例,而且规定了一定时期内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共同体成员的信念和价值标准。比较教育研究者一方面要在世界观层面上明确方法论的统治地位,明确在多元发展过程中形成范式系统并作为比较教育研究者具有的共同信念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在采用共同的概念范畴、工具和方法基础上形成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以及为追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而奋斗的精神。[11]

从学科层面上说,比较教育是否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或者方法体系,也是一个基础性的重要问题。一些学者主张,比较教育研究不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因为比较教育是跨学科的,具有多学科性质,它主要是移植和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但是,这种观点也遭到批评,“从多学科借用概念、原理、理论、方法本来是无可厚非和相当必须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拿来’的层次上,而未能为其他学术领域提供可供消费的学术观点,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1]要真正建构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就必须对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做出回答。

综合上述分析,比较教育主要不是基于比较方法的具体运用,而是基于整体研究取向的研究视野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研究范式,由此,我们可以把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作为技术层面的比较法,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第三个层次是作为信念层面的比较范式。比较范式确立比较教育的研究信念和研究方向,比较视野规定比较教育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式,比较方法影响比较教育的开放程度和拓展空间,由此构成了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

以上对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体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体系的层次性,但还必须回答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究竟是基于比较教育的方法体系,还是基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

(一)比较教育学科属性的界定

一方面,如果离开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而仅仅从比较方法来说明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仅有比较方法或者方法体系难以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即使存在这样一个学科,那也是一门抽象层面的比较学科或者方法学科。虽然可以把比较方法体系下的教育研究纳入其中,但这样一种无所不包的研究,不但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而且研究内容也相当杂乱,当然也就不可能上升到学科范式层面。正如加里多所批评的,根据方法论来界定比较教育,要么说明比较教育根本不是专门的学问,要么说明比较教育实际上就是随心所欲地将不同的教育学科纳入比较教育的巨大羽翼之下,而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之中,没有空间容得下一门独立性如此差而触须又如此发达的学问。[7]

另一方面,离开比较方法而仅仅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来说明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也是难以厘清的。因为如果没有18世纪末期开始产生并迅速发展的比较研究,也就不可能在19世纪初期产生比较教育学,即使由于客观的需要必然会产生对国外教育的研究,那也只能是一种单纯对外国教育进行描述性的研究。朱利安于1817年出版《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显然也是受到了一些比较学科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源于对比较研究的兴趣及其对比较研究方法的深入思考。

由此可见,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既是基于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又是基于比较方法体系。如前所述,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比较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因而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正是建立在比较教育研究对象和比较方法体系的多层次基础之上的。综合研究对象和方法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做出明确的规定:比较教育是基于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研究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不同教育发展类型、不同教育发展类型间的相互借鉴与影响关系,以及教育整体性发展的一门教育学科。

(二)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

1990年,哈尔斯在《比较教育:当代的问题与趋势》一书中对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分类,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划分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14]这是基于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比较教育发展的总结而做出的,具有积极意义,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但这一分类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因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这四类研究是相互交叉重叠的,让人难以区分,同时没有具体分析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仍然十分模糊。

从对比较教育学科属性的分析,我们认为,比较教育是一门教育学科,它在研究方法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取向的比较视野,在研究对象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国际教育发展。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基于比较视野对国际教育整体性发展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教育所独有的,也使比较教育与其他教育学科相区别。但由于比较方法体系和国际教育本身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也由于比较教育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向微观层面的进一步拓展,因而又使比较教育与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由此可以把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具体描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

第一圈层是比较教育发展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体现为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在方法体系上体现为比较范式。这一圈层的主要内容包括比较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分析框架,是比较教育学科开展研究活动并表现自身的一种认知分析参照系或认识图式。它规定着比较教育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规定着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学科信仰和话语体系,规定着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式、设计及其阐释,同时对比较教育的研究活动和发展变革具有明显的反思性,因而构成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核心层。

第二圈层是国际教育发展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体现为国际教育,在方法体系上体现为比较视野。这一圈层的主要内容是以一种比较视野对国际教育的整体性发展进行的研究。根据国际教育的不同范围,又可以把国际教育具体划分为国别教育、区域教育、跨国教育和全球教育。国别教育是基于比较视野对某一国家的教育整体性发展进行的研究,区域研究是基于比较视野对某一地理、文化或经济发展区域的教育整体性发展的研究,跨国教育主要是对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整体性发展进行的研究,全球教育主要是对国际教育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及变革趋势进行的研究。在这里,比较不是一种技术层面的具体方法,而是一种整体研究取向。从具体研究方法而言,通常要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田野考察法、个案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由于这一圈层是比较教育研究对象的主体部分,因而构成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主体层。

第三圈层是教育比较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体现为具体的教育事实,在方法体系上体现为具体的比较方法。这一圈层的主要内容是运用比较方法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事实进行的研究。这一层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育的微观层面,研究的问题非常多样,研究成果也相当丰硕。由于其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涉及所有教育学科,因而这一圈层是比较教育学科与教育其他学科相交叉的公共领地,具有明显的交叉性。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的交叉主要是指这一圈层的研究,它是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拓展层。

之所以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是因为三个层次和多个交叉不是在一个平面上的层次、交叉结构,而是一种立体性的圈层、交叉结构。圈层体现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和比较方法的层次性,表明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相区别的独特性,而交叉体现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研究范围的交叉性,表明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不可避免的相互联系。这一结构既说明了比较教育学科的独立性,也说明了比较教育学科与其他教育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摘要:比较教育究竟是不是一门学科,一直引起人们的争议,随着比较教育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拓展,这一问题更是遭到人们的质疑,其中主要涉及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个根本性问题。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来看,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由此可以把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具体描述为“三圈层、多交叉结构”。因此,比较教育是一门既具有学科独立性又与其他教育学科相交叉的教育学科。

关键词:比较教育,比较教育研究,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12]李现平.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0,35.

[2]方展画.国外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及其研究方法论的演变[J].比较教育研究,1998,(4):12。

[3]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8.

[4]项贤明.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比较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5,(3):30.

[5]顾明远.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3):1.

[6][8]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3):36~37.

[7][13]何塞·加里多.比较教育概论[C].万秀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4,82.

[9]奥利韦拉.比较教育学:什么样的知识?[A].程体英等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26.

[10]卢晓中.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3.

[11]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3):17.

[14]W.D.Halls.Comparative Education:Contemparary Issues and Trends,1990.23.

教育技术学科论文 篇2

唐静

读完王春易老师的《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这本书之后,我有以下体会:

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做教师的一般都把精力放在备、教、改、辅、考研究上,放在学科教学上,而很少有人去关注学科的教育。

卢梭曾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所以我们做教师的,非常有必要花些时间研究学科教育,而不仅仅是教学。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曾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这时才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很是意外。罗森塔尔教授 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因此对他指出的那几个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像对待聪明孩子那样对待他们;而这几个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他们真的成为了优秀的学生。

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教育的方法,由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这是走向素质教育、走向智慧教育的必需的途径。

语文基于语言文字,数学基于数字符号,物理化学以实验为基础,所以,教学者首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层次,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计划,决不能随心所欲,游离和剥离学科。要注重学生在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经验和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学科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学科之内,仅仅在教学上强调设计思路、资源整合、方法运用、细节处理等技术层面的东西,就不符合教学之道了。学科教学必须走向学科教育,这是学校教育的本质之意。

我们知道,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这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教学存在于教育之中,教学在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是以发展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己任。一切都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

于是,任何教学离不开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想,语文教学过程中,面对文本的语言世界,又有谁否认得了这些语言世界里作者的生活观与世界观。如果有人认为数理化的教学只是徜徉于知识世界的话,那么试问,培养数理化能力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倾向还是能力倾向,是被动发展还是自主发展,没有了素质教育观,哪来数理化的教学成就。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学科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所以,新课程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口号。我们自然需要明确学科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学科教学的素质观。必须树立“教学就是教书育人”的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学习主体的一种精神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同时,陶冶和造就着思维品质和心灵精神。任何一种学习行为和方式,都是由学习者的精神形态决定的,因此,如果单纯强调学习者的外在表现来理解进行教学活动,就无法触及学习者的内部生活,就很难真正完成教学的任务。

心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宽;心有多深,语文就有多深。同理,学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科课程深入人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活。如果无视人的精神存在,无视人文涵养、人文积淀、人文价值之于学科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把学科教育降低为纯粹的教学形式的技术操作手段,把深具人文精神内涵的学科教育异化成纯粹的教学训练。它必然会走向„精神虚无主义‟”。烦琐的练习、机械的答案、死板的要求,都与学科本身所应该有的灵性格格不入。

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是为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精彩人生服务的一项活动。教学的过程,是奠基人生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生命对话的过程。没有学科特色,不成为学科教学;没有学科意义,不成为学科教育。教学相长,自古真理。

教育技术学科论文 篇3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科;学科教育;距离界定

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宏观视角,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科与学科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但这种关系往往又不对常规意义下的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因而常常又会为一线教师所忽视. 事实上,如果从学科教学的意义出发,从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这种关系与意义的探寻又是很重要的,作为一线教师如果能够在这样的高度研究学科与教学的关系,并把握好学科与学科教育之间的距离,那对拓展自身的教学视野,理清学科教学的特质将有着很大的作用. 笔者在教学中,结合自身所从事的高中数学教学,努力探寻数学学科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梳理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可能产生的促进作用,取得了一些认识. 本文即尝试以书面形式梳理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并把握界定好两者之间的距离.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与数学教育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如文章开头所说,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较大的应试压力的存在,教师专注的往往是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应试能力的培养,诚然,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部分,自然也就是数学教育的一部分.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较为狭隘的视角,在这样的视域之下,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有可能成为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应试高手”,却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学教育者. 而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育者,就必须理清数学与数学教育之间的距离,从而把握好基于数学实施数学教育的度.

应当说,数学与数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数学家研究的对象,作为诞生于人类计数需要、发扬于生活需要的基础学科,数学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哪怕是最基本的数的概念,也存在着生活意义上的自然数(计数需要),与数学角度的有理数、无理数、复数等不断深入的概念,之所以这样认识数,是因为在数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已有的数的概念与研究需要之间常常存在着空白,而为了弥补这种空白,数的概念就不断被拓展,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复数概念. 当i2=-1这个式子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对于学生思维的冲击力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学生多年以来接收到的教育都是负数不好开方,而新的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而这样的思维冲击,往往也是数学教育的契机,或者说是接近学生与数学之间距离的重要时机.

数学教育异于数学教学. 教育,是站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角度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超越了数学应试技术,而在数学素养方面做出的教与学的努力. 数学教学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的目标只有借助于数学教学的这样的一个具体的过程才能实现. 笔者以为,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数学,是以数与形为概括的一系列数学知识的总和,其需要向学生传授的除了数学知识之外,就是数学方法. 众所周知的是,高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数学方法包括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 这些方法只有站在数学教育的高度,才能将其质有效传递给学生,这也恰恰衡量着教师对数学与数学教育距离的把握.

如果正视现实,那可以发现其实不少高中数学同行对于数学与数学教育之间的距离把握还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的,这一方面是客观教学环境使然,另一方面也与教师自身的意识有关.而有识之士早就指出,囿于应试的范畴,是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素养的,只有将自身从教学的高度提高到教育的高度,才能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真正平台.

对数学教学而言,如何界定好数学与数学教育的距离

作为一个拓展教学视野、提升教学认识的工程,界定并控制好数学与数学教育的距离,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需要的是从实践中汲取智慧. 笔者此处介绍自己的实践所得,供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在教“向量的概念及表示”(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的时候,笔者发现在向量概念建立的时候有着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从纯粹数学的角度来看,向量绝对也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作为“形”的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学生此前接收到的几何概念中的“线”是没有方向的,而向量显然与此截然不同. 那么,向量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呢?(有效教学可是当前的一个热门研究范畴)笔者以为,首先得界定好两者之间的距离,然后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这个距离.

向量与向量教学之间有什么样的距离?研究便可发现,如果纯粹地根据数学研究的需要去建立向量的概念,那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太恰当的. 而如果根据“生活需要”去建立向量概念,那可能又不一定吻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比如说教材上给出了湖面上三个景点O、A、B,然后借助于位移的概念来提出问题:位移和距离这两个量有什么不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少有学生能够从方向的角度思考两者质的区别,学生大不了借助于物理上所学的概念来提出“方向”这个词,但给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分析. 笔者以为,这就是向量与向量教育之间的距离,要实施向量教育,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另一个关键,即“有些量需要借助于数值和方向才能表示”. 而建立这个认识,关键又是让学生认识到“用数值和方向同时表示某些量”的“必要性”. 简单说,“必要性”才是向量概念与其教育(学)之间的距离.

实际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进行的.重新加工教材给出的情境:只有出发点和目的地两个点,过程一:从A到B;过程二:从B到A. 让学生去比较这两种方案.不出笔者所料,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两种方案其实是一回事,就是A和B两点之间的往返;而当笔者继续追问的时候,就有学生发现这两者是存在不同的,这种不同就是过程上的不同. 在学生发现过程不同之后,笔者问学生如何表示这种不同?学生则自然地选择了“文字或有声语言”的方式,即通过说或写来达成目标. 显然,笔者会告诉学生这个不是“数学化”的表达方式,于是问题就明晰了: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过程的不同呢?此时跟学生强调:只有成功且简洁地描述了这种不同的方法,才是好的数学方法(这其中隐含着用数学描述生活的必要性).

学生的思维自然会围绕着几何方法展开,即用“形”来描述这种不同,而这种“形”显然又是以“线”为载体的,只是在描述不同时,学生会发现如果不带方向,那将不好描述这种过程的不同. 而有了方向之后,会发现至简的方法清晰地描述出了这种不同. 于是向量的概念顺利形成.

上述教学过程中,由于较好地研析了数学范畴中的“向量”概念与数学教育范畴下的向量概念教学,因此就顺利地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真正存在的难点,从而有效地缩短了学生与数学概念之间的距离. 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对向量概念的掌握与理解是深刻的,在后面的向量概念运用中,学生也没有出现以往曾经出现的概念不清的情形.

学科与学科教育,一对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因素

思考学科与学科教育,理清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学科教育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事实上,真正从这个角度探寻高中数学教学的真谛,会发现确实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笔者始终认为,学科与学科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实际教学中界定并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很重要的衡量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因素.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从学科与学科教育的角度梳理教学,会发现很多知识点与教育教学之间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距离,比如说函数,看起来是解析式与图形,实际上却是寻找描述对应关系的数学语言;又如数学问题的解决,很多时候会成为机械的数学习题的解答,实际上却应当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建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脱离了这一方法而去机械地教学生解题的所谓技巧,那只可能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

而建立了这种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界定好这种距离,会发现高中数学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知识传递与解题,而是一个个充满了未知探究过程的魅力之旅. 从教与学的两个角度来衡量,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促进自身对“数学”的理解,知道数学不只是教学,更是教育;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则可以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魅力,知道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寻找至简数学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 这样的描述如果能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以实现,那高中数学教学就可以摆脱长期形成的枯燥无趣的帽子,从而真正走向数学教育的坦途.

教育技术学科论文 篇4

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融合就是以生活实际为最终目标,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的实施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如何融合

1.1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

教材所有涉及操作的内容,呈现方式整齐划一,几乎所有的课都是一个样式、一个套路:“……应该如何操作呢?①……②……③……”我们先不谈这种培训式的方式在小学教材中使用的合理性,我就觉得让学生看这种千人一面的课本内容,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会阻碍其形象思维的发展,最终扼杀的是创新能力。

当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讲、演、练的方法还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只要内容适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讲究多样化。有的内容可以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如:讲“画图的翻转/旋转”操作时,可以给学生一幅画、适当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并讨论这个操作。有的内容可以以探究的方式进行,教材出示几种假设,然后由学生通过探讨、上机操作,最后得到验证。如:在讲“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时,可以让学生围绕“1)能用其它颜色(如蓝色)作背景吗?2)能用渐变色作背景吗?3)能用图片作背景吗?……”这几个问题进行尝试,并通过实践最后得出结论

1.2加强与其它学科教师的联系,关注其它学科的教学进度

如学习搜索引擎时,如果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则学生在课后会很快的遗忘掉。如果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一点需要搜索资料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会极大的提高,也达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学习Word时,可以先与语文老师取得联系,在学生办手抄报或黑板报的时候,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利用Word完成排版、设计。这样的设计既考虑到加强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搜集的能力,也考虑到要进行Word的学习,进一步熟练计算机使用的一些简单技巧,还考虑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个载体巩固其关于环保的地理知识和提高其对于信息的筛选和重新组合的能力。这种探究式教学受到学生普遍欢迎,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与学生已经习得的经验相联系

如三年级学习鼠标“单击”和“双击”操作,可以结合音乐课中的节奏进行教学。

师:“双击”是连续按鼠标器左键两下,如同音乐课中我们的节奏“××”;而“单击”是“×”。

(老师带领学生练习“单击”和“双击”操作,同时唱节奏配合练习。)

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在学习鼠标操作中,“双击”操作是一个难点,尽管反复强调“连续性”,但抽象的语言还是使他们把“双击”变成了两下“单击”,始终无法掌握“连续性”。因此我将音乐课中的唱节奏引入课堂,在做练习时带领学生一起来唱节奏,如“双击”时让学生唱“××”,用声音的“连续性”带领“双击”的操作练习。

2融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符合课堂实际

课堂的因素是多变的,各校有各校的实际情况,如:网络的运行能力、计算机的配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等,教材在某些内容的选择上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如:六年级(下册)校友录这一部分,需要注册搜狐通行证账号,由于学校的网络条件制约,不能同时申请很多账号,而且也受网络速度的限制,这就必须将学生进行分组,减少对账号的需要。

2.2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学生有自己的经验。但学生的经验水平并不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信息技术属于综合实践课程的一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用”是最主要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一本教材若能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达成这一目标,就是一本有用的教材,一本好教材。这也是信息技术教材的应用性所要强调的真正内涵。

要想做到彻底整合,难度很大,不是只靠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就能够做好。我们要多关注其他学科的教学进度及学习内容,积极与其它学科教师联系、协作,在我们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中,结合其它学科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如何理解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

[3]3edu教育网.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有效结合例谈.

[4]李贵忠.浅谈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

学科教育学 篇5

2、具体目的:a要求学生的双基水平提高b要使学生美术心理素质得到提高c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二、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任务1通过美术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绘画与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2通过美术欣赏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史,美术理论常识,并能一定程度的赏析美术作品3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自学条件与类似学科关系的能力

三、美术教育根本内容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2培养审美感受力3培养审美鉴赏力4培养审美创造力

四、教育学原则:指导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法则

五、美术教学原则1审美性教育原则2直观性教学原则3实践性教学原则4创造性教学原则

六、中学美术教学五项原则1遵循素质教育精神,重在提高审美素质教育原则2感性入手,理性渗透,启发式循序渐进原则3传授双基,开发创造力相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精讲善练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殊相结合原则5主导与主体的师生关系和课内课外教学相配合原则

七、美术大纲的意义和作用1美术大纲是编写美术教科书的依据2美术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3美术大纲是美术学科考核命题的依据4美术大纲是美术教学评估的依据

八、美术大纲的教学内容1论述美术学科的性质和地位2规定美术教学的目的3必须说明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4必须诠释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5其他内容、教学评估评价内容

九、美术教材的作用1他直接体现中学美术教学大纲2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它是学生用于学习的主要指导工具4它是评估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美术教材的特点1审美性2教育性3基础性4使用性5灵活性6地域性7发展性

十一、美术教科书的结构

1、欣赏

2、绘画

3、艺术设计

十二、如何改革没事教科书

1、重视审美文化素质,美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力图建设素质教学思想指导的美术教科书的指导体系

2、重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主体地位,力图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科书

3、注入客观美术教材的观念,使美术教科书的形式向多样化立体化方面发展

4、不断完善教科书的编审体制,力图建立一个健全的编审机构

十三、对美术作品的编审感知力,透过美术作品的审美想象力,深入美术作品的审美理解力,依据个人见解的审美评价力

十四、美术教材广义、一切用于美术教育的材料 狭义,美术课本

十五、美术教科书的的使用,是一个过程

1、把我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及时更新教学概念

2、把我教科书的特点,正确确立技能知识教学的重点

3、联系实际灵活应用教科书,保证教学实效4.、在保证教科书内容完整的情况下,总之,对教科书的使用是一个灵活主动创新的过程,他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积累经验,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十六、中学美术教学的内容

1、欣赏

2、绘画

十七、欣赏课的形式

1、专题2.、随堂

3、现场

十八、美术欣赏的意义和目标

1、首先,通过欣赏能区别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能把握不同美术样式的艺术特点

2、能欣赏美术作品中形象塑造美

3、初步按照形式美术的规律去鉴赏美术作品

4、能够初步把握美术作品的风格特征

5、初步按照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去欣赏美术作品

十九、审美力:感知、想象、理解、评价

二十、欣赏课的教学方法:1直观性,2精神愉悦性3美育性,再创造型。二十一欣赏课的教学方:讲,看,淡,写。二十二:欣赏课的教学过程:感知,分析,理解,评价 二十三:绘画教学的要求:

1、目的性

2、序列性

3、多样性

4、双基性 二十四绘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1临摹教学2写生教学3创作教学 二十五:写生教学的要求:

1、在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具体课题与教学内容对所做的欣赏作品

2、范围进行简析,使学生技能得到艺术敏感的熏陶和学生表现的启迪,又能奋发他们写生的兴趣、要求和信心,在辅导学生和示范作画时,教师绘画方法多样而具体。

3、在教学中,因切合实际的一般方法,画理的指导。

4、在写生教学中,适当增补技艺画,默画的练习,可使学生教学的效果更神动更圆满。

5、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对象和教师环境进行必要的选择和安排。二

十六、临摹教学的基本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2、精选临摹范本,3、深入分析范本,4、把握临摹灵活性,5、注重学生临摹方法的指导。二

十七、绘画创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1、安排绘画创作教学内容和提出要求,并依据学生年龄特征,符

合他们的绘画知识和技能实际,2,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创作过程与方法指导

3、教师在绘画创作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而且还要注重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二

十八、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1、通过艺术教学可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作为美术的一种,她是和社会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具有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双重特征,3,通过艺术设计教学,可使学生掌握形式美原理与法则,培养他们一定的设计创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与生活能力。二

十九、设计三要素:

1、实用,2、美观,3、经济。三

十、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

1、传统工艺美术2现代艺术设计3民间工艺美术 三

十一、艺术设计的教学要求1针对教学内容而言,要求做到精要2针对教学方法而言,力求做到好懂3针对教学效果而言,力求做到有用 三

十二、中学教学效果的过程基本规律1按照学生认识与实践规律组织教学2教学和教育的统一性规律组织教学3按照教学和发展的统一性规律组织教学4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

十三、中学美术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1感知2理解3光顾4运用 三

十四、中学美术教学方法(五大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三

十五、写生教学的要求1在教学中,教师因根据具体课题与教学内容对所准备的欣赏作品,范画进行简析,使学生技能得到艺术敏感的熏陶和学生表现的启迪,又能奋发他们写生的兴趣要求和信心2在辅导学生和示范作画时,教师绘画方法多样性而具体3在教学中,应切合实际的一般方法画理的指导4在写生教学中适当增补,技艺画默画的作用,可使写生教学的效果更生动更圆满5在教学中,教师对写生对象和教师坏境要进行必要的原则设计和安排三

十六、辅导练习法要求

1、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练习目的和作业要求,交代作画的作画的制作方法与步骤,使学生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联系与创造

2、美术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特点,调动他们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动脑、动眼、动手的实际绘制能力

3、要通过作业训练效果的及时总结和反馈,培养学生自我检察和自我评价能力与良好习惯

4、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和性情法

5、以引导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和发现法 三

十七、中学美术教学形式分两类:课堂教学和活动教学 三

十八、课堂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大幅度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2、有利于美术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美术教育作用

4、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堂教学的不足:

1、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精神和创新精神2.、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三

十九、美术课堂教学形式的作用

1、实现美术教学目的,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2、履行美术教师职能,发挥主导作用

3、提高美术学习的环境与时间,保证教学计划实施

4、进行美术教学检察比较和质量评价四

十、活动教学的意义1美术活动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2美术活动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审美的多方面需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3美术活动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美术才能,有利于培养和选拔美术专门人才 四

十一、活动教学的特点1美术活动教学的性质具有自主性2美术活动教学的内容具有多方面和伸缩性3美术活动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4美术活动教学的参与者具有主体性5美术活动教学的考核成绩具有灵活性和轻松性 四

十二、美术活动教学的形式如何开展有三种1群众性的美术活动教学2小组美术活动教学3个人美术活动教学 四

十三、美术活动教学的基本要求1美术活动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周密的计划2美术活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3要正确处理美术活动教学与课堂美术教学的关系4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与个人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5组织活动教学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 四

十四、美术教学的评价:美术教学的评价基本要求:客观性,完整性,多渠道性,一致性,定性与定量结合 四十五评价内容1教案2教学准备3课堂教学4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学生评价四

十六、美术教师的社会职能:

1、美术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着。

2、美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美术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四

十七、美术教师的劳动特点:

1、审美性。

2、情感性,3、示范性,4、个别性,5、创造性。四

十八、美术教师的标准:

1、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要求:2智能结构方面要求四

十九、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要求(a、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献身于美术教育事业,是美术教师职业素养的思想基础,b、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美术文化与技能,而且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反思,政治教育即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美式教育要以身做责,在各方面要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一切人、师、法的表率。)五

十、智能结构方面要求(a、要有渊博的知识,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厚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十分透彻的掌握所教内容,b、要具有从事教育劳动力,必备的能力。包括自备课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课外教学与活动教学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c、要具备审美与美术的创造能力。)、五十一美术教师备课要求或原则:

1、教学目的的决定性原则,2、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原则,3、教学对象的可接收性原则,4、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原则,5、教学活动的教育性原则,6、教学效果的预测性原则。五

十二、美术教师编写教案的格式:

1、课题、2、教学目的:a、美术文化的目的,b、美术技能的目的,3、教学方法,4、教学团员,5、教学重点和难点,6、教学过程(核心)(a、导课,b、教学内容,c、课堂小结,d、作业。)

7、教学后记。、五十三美术教学中版画设计的作用:

1、教师版画的示范性,技巧性,直观性,学生的观察力,2、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3、有助于提高学生想象力,4、有助于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5、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绘画水平与能力,6、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 五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思考 篇6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学科整合 课程改革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但是,在开展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着与现代教育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相违背的方面,存在着不利于学生正常发展与阻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面。这些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多媒体技术手段代替课堂其他一切手段,造成过程的显现与学生思维演变的差距

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和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多媒体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把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这是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一种明显的趋势。

但是,在追求和突出多媒体技术作用的课堂,华而不实。利用多媒体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比常规教学向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直观的资料,但是这也是它的弊端所在。造成了“过程的显现与学生思维演变之间的差距”。这样的情况在一些以培训理性思维为主的课程尤为突出。

显然,造成“过程的显现与学生思维演变的差距”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对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往往认为多媒体技术可以代表课堂中的一些环节,甚至把多媒体技术摆在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为多媒体技术而多媒体技术。

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手段,是一种为了更好地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而一切李代桃僵,试图以多媒体技术代替课堂教学重要理念与方法的想法与观点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最

严重的阻碍力量。

二、多媒体技术呈现的信息越多越好,造成氛围的营造与学生知识构建的差距

无疑,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对于学生知识构建环境的创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运动往往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料与信息都是有利于课堂学习环境的构建的。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堂教学信息量的“充足”,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而把大量的信息与资料强加给学生,造成了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的意图何在。所以并不是面对所有信息,学生都能从信息中提炼有用的信息,构建相关的知识的,学生知识的建构更需要教师有方向性的引导与开发,特别是在向学生展现信息的选择上。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发展个性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他们人人都有一种保持持续学习的欲望。要想通过多媒体技术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强调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因而能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对于教师选择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机器的“情感”代替了人的情感,造成机械的表达与学生心灵需求的差距

曾经有人认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可以替代教师的作用。我们姑且不去论述教师在课堂中对于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人性化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这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包括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而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必须以教师的引导与情境的设置为前提的。多媒体技术无法达到的情感教育主要体现在:

1、教师与学生心灵的交流

在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课堂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削弱了,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方面。往往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短暂的沉默等非常不起眼的场景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与烙印。而这种烙印无论是多么高明的多媒体技术也是无法达成的。

2、学生与学生的心灵交流

学生与学生的心灵交流需要教师积极地创设条件去引导。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还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过程,协作学习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得到知识。学生们不仅是在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手段,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在成果的展示中获得了成就感。而这一切过程中都包含有学生积极情感的要素。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 把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科学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整合中的确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让学生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在视听等多方面接受刺激与强化,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也要避免一种盲目地使用,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找准切入点,扬长避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育技术学科论文 篇7

在这样的形势下,边缘学科不断兴起,各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已成必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提高教学的综合效益”。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各门学科素养之间既交叉共融、相互渗透,又各有侧重、彼此牵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每一门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辐’,许多的‘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能成为把国家民族推向前进的‘轮子’,学校里的分科是由于不得已,做人做事原是不分科目的”。因此,“学科通联”是培养时代新人养成多维视角、多元统一、动态把握事物的思维方式的重要理念。

通联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不同却又相关的事物或现象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联的目的是通,通的前提是联。“学科通联”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指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加强各类课程与各门学科之间横向的联系和整合,实现不囿于某一门学科范围且具备多学科属性的跨学科教学,最终实现从有形的拼凑到无形的渗透;第二个维度是指本学科内部纵向的贯通,从学段、年级、学期、知识单元、课时的角度进行梳理,研究其核心目标和关键问题。

本文着重从比较常见的第一个维度谈学科之间的“通联”,笔者并不主张取消各学科的基本教学,而是想尝试在深度理解不同学科的本质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活化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有序、有度的通联,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信息技术学科突破“整合”实现“通联”

多年来教师所称呼的“信息技术整合课”,实质上就是信息技术软硬件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课”或是之后的“数字化学习课”,信息技术还处于为其他学科做“嫁衣”的处境。当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确实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具和环境,为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科通联”中与其他学科产生化学反应的最佳催化剂。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应该以一种整体的姿态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不是碎片化的东西,而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学习科学和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人脑拒绝学习孤立呈现的事实,当知识以有意义的、相互联系的方式呈现时,学习最容易发生。大量的课例表面,实现粘合这些“碎片化”的知识使其相互以有意义的方式呈现,正是信息技术在“学科通联”中体现的天然优势。

●Scratch创意编程与学科有机通联

Scratch软件是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适合青少年的编程语言,近年来,在国际国内信息技术教学界针对它的研究和讨论愈发热烈,其已被纳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Scratch的教学和研究中,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参与教学研究的教师多数是非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Scratch软件本身的特点使其既成为一项教学辅助工具,同时也成为学生发挥创意、实现自我表达及展现个性的平台。笔者尝试从Scratch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并辅以实例来呈现信息技术在“学科通联”中的强大粘合力。

1. 数字化的创意艺术创作

Scratch是强大的数字化艺术创作工具,在与美术、音乐等艺术类学科的通联中有独到的作用。如图1所示,笔者用Scratch的角色交互、画笔等功能设计了一个仿Windows画图软件的“画图工具”,除了画图软件的常规功能外,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创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实用工具。如果用信息技术绘制美术的图案属于“辅助”教学,那么让学生用信息技术学科的技能创造绘图工具,就是学生个性的自我表达了。笔者还利用Scratch内置的128种不同乐器声音,以及软件节拍和音高设置完成乐曲的创编(如图2),学生在教室中可以随时对比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的奇妙,以及随时即兴修改乐曲曲调。

2. 数字化的创意故事编述

Scratch制作动画的优势,决定了它可以非常便捷地让学生在语文、德育等学科中发挥创编能力。例如,利用Scratch中的绘图、广播、角色说话等功能创编寓言故事及寓言故事“新编”,如上页图3所示的“龟兔赛跑新编”,学生“新编”了小乌龟的全新技能,并打败了兔子;利用Scratch中的控制角色造型变化及大小功能,创编成语故事场景,如图4中的“火上浇油”。以往,笔者利用Flash等软件呈现教学需要的故事情节和场景,而在通联课程中则让学生在Scratch环境下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个性化地进行表述。

3. 数字化的创意科学实验

在很多真实环境下不便于开展的科学实验,也可以在Scratch环境中直观地模拟出来。例如,针对科学课中学到的“蚂蚁信息素”内容,笔者利用Scratch的侦测和判断指令设计了蚂蚁沿着信息素前进并返回的编程内容(如图5);还有学生根据书本的描述,设计了“神舟五号”升空的模拟动画(如图6),在哪个环节哪一个部分脱离机体都设计得惟妙惟肖。此外,Scratch还可以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模拟人工智能交互等。

4. 数字化的创意项目开发

PBL(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属于比较高层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以“产品模式”在完成一次学习任务的时候推出一项作品。这类教学活动往往很难界定是哪一门学科的活动,可能同时通联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生需要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多维视角、多元统一、动态把握事物的思维方式。例如,学生开发的重量级飞机游戏“太空大战”(如图7),实现了非常有趣的游戏功能。在激昂的背景音乐中,飞机飞行在浩瀚的太空里,在一颗颗行星、陨石中穿行,遭遇到敌机后可以发射各种炮弹:常规炮弹、散弹、跟踪弹以及激光等,每种特殊攻击还会消耗能量值。除此之外,学生还尝试用单片机制作了控制游戏的手柄和按键。在开发类似项目中,学生需要团队协作,有项目顶层的“设计者”,有代码实现的“程序员”,有图片和音乐美化加工的“美工”和“音乐师”,还有寻找和纠正各种程序Bug的“测试员”。在实施这样的大型项目设计时,通联了信息技术、数学、美术、音乐、物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单一的学科能力无法完成这样的学习。

信息技术学科和各学科通联,还将发生更多的化学反应,迸射出更灿烂的智慧火花,而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去挖掘、探究。

摘要:<正>研究表明,人类近三十年积累的科学文化成果相当于之前五千年的总和,每天的知识仍在爆炸性地增长,新的知识和信息源源不断地扩充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样的形势下,边缘学科不断兴起,各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已成必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体

参考文献

学科视角:信息技术 篇8

策划人语 我们所处 的时代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微博、微信 、微电影等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视野,慕课、微课等新型 的教学形 态开始涌 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 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 化发生着巨 大变化 ,也给教育 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技术如何与教学有效整合, 使之成为教学的合作者与推进者, 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科素养, 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和分析,进行理智性的择取。这期我们推荐两位名师文章给大家, 希望引起广大教师的深度思考。

教育技术学科论文 篇9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 使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积极的反思, 达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协调提升, 初步学会思考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这无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高瞻远瞩, 以广博的见识、丰富的阅历、智慧的教学、充沛的情感开拓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眼界, 引领学生攀登信息技术学习的高峰。下面,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开阔信息技术学科眼界的思考和做法。

“小课堂”应有“大眼界”

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往往局限于所教的知识和内容, 忽视了教学眼界的开拓。

1.学习内容以知识点为主, 缺乏系统的技术眼界

目前, 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传授教材中出现的技术, 往往缺乏让学生感悟技术系统性价值的研究。如对于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Flash等软件, 在教材中呈现的学习内容只涉及这些软件中的一部分功能, 甚至是很少的一部分功能, 导致学生学不深、学不透、学不精, 学生的眼界将限于认识零散的技术点。

2.学习方式以模仿操作为主, 缺乏自主探究的眼界

部分教师只立足于教会学生简单而机械的操作,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操作步骤”, 学生体验到的快乐就是模仿教师的示范操作。学生成了“井底之蛙”, 以为自己所掌握的就是该软件的全部功能, 把成功定位于“依葫芦画瓢”完成教师示范的作品,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缺乏迁移知识的能力, 缺乏创作和探究的眼界。

3.教学过程以讲练为主, 缺乏技术人文的眼界

信息技术教师善于钻研技术, 往往忽视了与学生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大部分的信息技术课堂上, 学生不需要发言, 也没有发言的机会, 即使发言也是围绕技术而谈, 缺乏师生、生生情感的交流与升华, 缺乏对技术文化的感悟。

4.评价标准以统一为主, 缺乏追求个性的眼界

信息技术教师很重视作品的评价, 并视其为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理想方式。但评价标准往往是统一的, 大多会从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等方面引导学生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缺少发现个性美的意识, 不去挖掘那些第一眼看上去不符合“标准”的作品中的闪光点。这无疑会将学生的创意拒之门外, 并逐步扼杀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生的眼界也将被引导到统一的主流标准上。

开阔眼界才能登高望远

信息技术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唯有立足“小课堂”, 用教学智慧开阔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大眼界”, 为学生展示信息技术广阔的用武之地, 让学生体验并感悟信息技术无穷的魅力, 学生才能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 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1.开阔技术人文的眼界

技术的教学要以技术思想为先导, 让技术思想来源于历史的长河, 来源于工农业生产, 来源于身边熟悉的环境, 来源于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等众多学科, 来源于谚语、故事、游戏、实验……技术与人文相伴, 技术的思想将无处不在。例如, 在“E x c e l的排序”教学中, 我会给学生讲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坎坷故事, 揭示元素周期表就是一张按原子量递增排序后的结果表, 而原子量就是排序关键字;我会给学生讲述键盘上2 6个字母的排列秘密, 提示排序这项技术的目的性;在进行“E x c e l筛选”的教学中, 我会从农业中的选种、体育比赛中的选拔赛等角度推导出“筛选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从而, 营造出一种感悟技术思想的氛围。

2.开阔技术广度的眼界

教师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点, 要让学生感悟技术的广度和技术所创造的价值, 从而产生创作的灵感和探究的动力。例如, 在“W o r d作品制作”教学前, 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幅幅由学生制作的精美电子报刊;在“E x c e l图表的制作”教学前, 精彩纷呈的图表让学生惊叹不已;在“创建网站”教学中, 风格迥异的学生获奖网页让学生过目难忘;在“动画制作”教学中, 学生乐此不疲地欣赏着一个又一个动感十足的动画作品……我的教学设计思想是:在引入一项新的技术之前, 要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技术的价值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感知, 让他们看到还有更多的技术等待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因而, 我会让学生饱览这些技术创造的优秀作品。同时, 由于这些作品大都是同龄学生在各项比赛中的获奖作品或是往届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 学生也将有理由相信, 等待自己的学习任务自己是有能力完成的。通过优秀作品的熏陶, 让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动力。

3.开阔技术应用的眼界

技术的学习一定要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步提升。这就需要为学生搭建综合运用所学技术解决问题的平台。例如, 在学生学完“数据排序和筛选”之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以致用”的任务:国庆节期间, 小明准备花6 5 0 0~7 0 0 0元买一台电脑。他收集了多款电脑的价格 (见下表) , 并希望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选择C P U价格最高的产品。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表格进行处理, 帮助他选择一个品牌。

在该任务中并没有规定使用数据处理技术 (求和、排序、筛选等) 的顺序, 为每位学生都留有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深度、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最优性等方面的差异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教师通过设置交流环节, 为学生提供了思想碰撞、缩小差距的平台。

4.开阔技术的情感眼界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会教技术, 还应在技术的教学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 让课堂中师生的沟通更加多姿多彩。例如, 教材在引出“信息”的概念前, 往往会有一段很优美的文字, 如“在大自然中, 清晨的霞光送来了黎明的信息;树叶变黄隐含着秋天来临的信息;树木的年轮铭刻着它的年龄”。我认为, 这段文字侧重于表达信息的直观内容, 并没有挖掘出信息的内涵。于是,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树木的年龄, 你从年轮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下面是一些学生的回答: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因季节变化而形成的;年轮能反映出每年的降水量和温度的变化;老年人看到年轮会感到岁月的沧桑……在这段交流中, 技术已不再是冰冷的, 而是拥有了丰富的情感, 学生会更好地理解教材中信息的概念, 也学会了从信息的表面去挖掘其深层次的意义。例如在“E x c e l数据处理”的教学前, 我会说:“生活中充满了数据。有些数据让我们振奋, 如2006年10月17日, 神舟六号飞船在平安飞行1 1 5小时3 2分钟后重返神州!有些数据让我们警醒, 如1 8 5 0年~1 9 7 0年, 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川总量减少了3 5%, 1 9 7 0年~2 0 0 0年又缩减了1 5%。”让学生在一串串数字中感受心灵的震撼, 体会到“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是一种具有说服力的表达方式”。

5.开阔技术评价的眼界

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经说过:“我们不是棋盘上的小卒, 哪怕最重要的也不是, 而是有个性的人。棋子与有个性的人, 这完全是两码事。”学生在我们的眼中就应是有个性的人。教师应更多地去肯定学生多元化的想法和设计, 营造宽松、多元、开放的评价氛围。

教学中, 学生大都是在“做加法”中学习知识、完成作品。这一过程中, 学生有时是被动模仿, 有时是稀里糊涂地照步骤完成了, 往往缺乏对操作目的性的主动思考, 更缺乏对学生能力形成的评价。为了评价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能否由掌握知识上升为形成能力, 我往往会设计一些需要逆向思维的“做减法”评价分析题。例如学完“数据图表”后, 我会给出一张较为复杂的反映某地区降水、气温的图表 (见下图) , 引导学生通过读懂图、分析图, 既解剖了图表所包含的技术, 又关注了图表的价值, 更深一步地理解了所学知识的价值。

第一步:读懂图

图表标题是_________。

图中的数据系列有____个, 其中:

“年平均降水P H值”数据系列的图表类型为____。

“酸雨频率”数据系列的图表类型为____。

“强酸雨频率”数据系列的图表类型为____。

分类轴上的数据 (如1 9 9 3) 代表____。

左侧坐标轴上的数据 (如4.5) 代表____。

右侧坐标轴上的数据 (如2 5) 代表____。

第二步:分析图

平均降水P H值最大的年份是____, P H值约为____, 说明该年的酸雨危害相对最____。

平均降水P H值最小的年份是____, P H值约为____, 说明该年的酸雨危害相对最____。

酸雨频率最高的年份是___, 频率约为___。

强酸雨频率最高的年份是___, 频率约为___。

自____年起, 降水酸度逐年增强, 酸雨频率逐年提高。

你认为这张图表需要改进的地方有____。

信息技术作品的评价不应只局限于美感的评价, 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既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又能引导学生去评价作品中技术的合理性、作品的价值性。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评价中拓展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整合 篇10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教师转变角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 网络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 有利于教师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其次,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 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 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再有,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利于教师从“授业”者转向解决实践问题的参与人。

信息技术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 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 并且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 同时有助于教师深入到生活中间, 和其他学生一起去探索, 在实践情境中向学生传授求真、求实、求新的精神, 成为解决实践问题的参与人。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价值功能

1. 创建自主、协作、开放的学习空间的需要。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 计算机网络的通讯功能和共享功能, 为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流、讨论环境和条件, 为协作交流学习提供了优良的平台。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共享特性和超时空性, 使学习者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 使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 形成开放的学习空间。

2.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人们在完成了青少年时代的学校教育之后, 还必须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 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远程教育, 这种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 以便适应社会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这就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 主要是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自我提升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主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形成。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使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习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和课本的学习, 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探索, 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学习,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性、创新性的问题解决式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 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1. 各学科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的手段, 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以方向思维来寻求正确结论。

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大胆创新, 标新立异,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敢于打破常规, 突破传统观念, 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和创立新理论。

2. 在整合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 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具有跨学科、跨课时、跨年级段、多采取课外活动形式的特点。教师可把经过筛选的问题, 通过围绕某个具有时代特征的专题, 将现代科技、自然、人文、经济和环境等问题, 通过计算机技术, 创设问题情境, 传达给学生。此外, 在自然课、劳动课、环保教育课中把新科技或新信息充实到教学内容上, 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使学生从中获得较全面的知识。

3.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多模式地开展整合。

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 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到德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上, 因地制宜, 多模式地开展整合。

4. 整合的关键是培养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 篇11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教育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积极探索通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计算机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这表明,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创新和深刻的变革,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前几年,我国各个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现在,又提出了更重要的任务:努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这就是说现代信息技术必然将融入到教育中,而真正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作出明智的决定。

我们的国家已经根据我国国情,利用文字教材、电视、广播、卫星接收站、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光盘等媒体来进行现代化教育,这就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呢?

1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特点

1.1开放性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采用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等方式,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教育做到开放,使教育对象扩展到各个基层、各个行业、各个民族、包括边远地区,使教育遍及全社会,有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供教育者使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加学习的愿望。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由于传统学校教育在场所、时间及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将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

1.2非线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要整合好,就要做好“非线性”,不仅包括课程的非线性,还包括教学过程的非线性。曾有人打了一个比喻,说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打的,任何人可以从任何地方上车,也可以从任何地方下车,这也是新的教育教学形式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

1.3交互性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好以后要有交互性,即人机交互、人机沟通、人与人之间可以远距离的沟通和多向的交流。人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跨越地域、跨越国界,自主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对一些问题可以在网上通过BBS、QQ\\MSN等进行讨论、交流,使自己更全面、更深入、多角度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2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的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参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是要使老师把计算机和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强调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在于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软件,如何将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帮助他们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及其他学科的整合,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既高效优质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又能培和提供他们的信息素养。

3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应该是这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统一的整合

现代信息环境必然是由所有信息技术工具积累而成,孤立地看待数字信息技术而忽视了全部,必然不能实现其贴近现实的最根本的普遍意义;教师们基于过去的学习实践,容易对新的信息实践产生连续的理解,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新的实践和新的理念;对一般性的计算机和网络装备条件来说,仅靠计算机网络机房往往无法较好地实现对全校学生的学科课程整合。因为,对一个学校的计算机装备情况来说,每个学生每周可能只有不到一个课时的上机机会,相对于每周开出的学科课程来说,这个机会是太少了。而全面地理解信息技术环境就伴随着有这样的好处,学生们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活动可以在对传统信息活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过程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目标要求提高到校园信息文化构建的高度上,将更有利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真正实施和收取时效。

4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學科的整合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在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时,往往认为利用高新技术更有利于学科的整合,其实不然,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教学工具,用什么样的硬件、软件,对什么样的学生用什么样的教学技术,只要学生成绩提高,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就说明什么样的教学技术是适当的,并非利用越高新的技术越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当前有人总结出了学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经验和原则,共有六条:

当有经验的教师看到新的举动对他们的学生非常有效时才能进行改革。这是美国总结出来的,说明了一些非常深刻的道理。改革的新实践能否持续,依赖于教师得到的援助的多少。大家可能在学校都看到一些教师愿意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但是他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给他的支持有多大。有利的领导是有效的改革常规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学校领导重视,改革的步伐就会相对快一些。在中小学,信息化的建设是一把手工程,不是电教老师可以做的,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命令来进行改革。付诸实践是进步的必要步骤。因此应该把新的实践纳入课程计划,规范操作过程,减少抵触情绪。促进改革的时间必须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全部的教学模式。应该把新技术纳入每天的课程计划,所有的老师每天利用,这样往往取得成功的机会大一些。冲突和意见分歧不但不可避免,而且对成功极为重要。我们从各个角度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科整合的广度、深度、进度,理解它的难度,其实还有一个基本点,就是我们要有耐性,因为改革是缓慢的。改革要制定可行的计划,不仅是在基础设备的建设上要有计划,更重要的是在建完设备后的计划。

5 结语

教育技术学科论文 篇12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课程整合中, 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 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课程整合要求, 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 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 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 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 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 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 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 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两种基本课程模式。

1.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 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 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 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 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 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

2.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 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 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 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 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 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 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 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总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 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 是运用系统方法, 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 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 产生聚集效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设计的类型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计科系)

教育是真爱的事业, 正如马卡连柯说的:“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 能吸引学生努力学习, 不懈奋斗”。孤儿从小失去了父母的爱, 更需要老师慈母般的爱来抚慰他们的冷落和孤独, 使他们感受到爱的存在, 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教育是真情的事业,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孤儿学生, 尊重信任孤儿学生, 那么, 无论他们自身存在多少问题、缺点, 无论内心有多少坚冰和阴影, 都会被无私的爱所融化与照亮。具体地讲, 孤儿教育特别是低年级孤儿教育最重要的是在爱的氛围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因为这“三心”是构成孤儿品德面貌的三块基石。

一、发现孤儿学生的闪光点,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儿童少年时代是人的自信心萌芽到成型的关键期,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教师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孤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且孤儿多残) , 问题生、学困生较多。在班级中, 他们往往缺少自信, 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和较强烈的求知欲望, 也难以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根据这一事实, 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在班级创设情境,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1.善于发现, 积极鼓励

在日常的班级教育、管理中, 教师有计划、有重点地关注孤儿学生, 这是有针对性教育的前提。关注的形式很多, 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 都可以唤起他们潜在的自尊与自信。实践证明:教师真正的职责不在于发现学生的缺点, 说明他们多么无能, 而在于发现他们优势、优点, 说明他们可以进步。教师要留心观察, 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和潜能, 及时地鼓励与强化, 要常对他们说:“你能做到的!你的表现真棒!”

2.放大优点, 体验成功

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是一条重要的德育原则,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放大优点, 是对其优点价值的强化, 而在被强化的优点中使其享受收获的喜悦、体验成功的快乐。放大优点, 并不是隐匿其缺点, 而是在强化优点的过程中实现对其缺点的弱化, 这是利用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的具体运用。有成功的体验是树立自信心的前提, 也是追求更大成功的重要动力。所以, 教师在班级教育、管理中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 还要适时地利用、放大其优点, 增强收获与成功的切身体验。

二、从小事做起, 培养孤儿学生的同情心

孤儿学生由于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的原因, 或存在较强的戒备心理 (畸形的自我防卫心理) , 不轻易相信别人;或存在明显的自私心理, 不允许别人分享 (物、事等) 。二者共性的表征就是普遍缺乏同情心。教师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中如何从小事中发现教育因素, 培养这些孤儿学生的同情心,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创设环境, 组织指导

人是环境的产物, 良好的班级环境将直接影响孤儿学生的发展。倡导积极向上的班风、营造团结互助的氛围, 是培养其同情心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注意在班级教育、管理中树正气、倡新风, 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成立各种互助小组, 经常性地开展“举手之劳”的互助活动,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培养孤儿学生一种自觉自愿地为他人着想的淳朴意识和美好情感。

2.抓住契机, 撼动心灵

上一篇:微积分的哲学思想下一篇:针对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