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构成

2024-10-01

职业能力构成(精选11篇)

职业能力构成 篇1

0前言

对于我国应用型技术人员人才的严重缺乏,以及企业对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现有人才具备的能力不匹配,导致我国目前的技术人员培养现状不能满足科技社会和经济社会的需求。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在增强职业能力和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上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对个人职业能力的构成和标准进行明确分析,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

1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概述

1.1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概念

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很多人认为,职业技能是一个流露与日常生活中的高度专业化水平。在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多领域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早期,很多学者认为职业能力就是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后来,有的学者把职业能力的概念拓展到态度、专业知识等方面。基于学者对职业能力的不同认识,笔者认为,职业能力是技术人员根据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等,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中,对所学到的进行类化迁移整合所形成的职业技能,能够在特定的职业领域中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从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与要素的强弱来说,这种概况比较符合结构学派的综合职业能力。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是对于工程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质能力中,性格与工作态度能否适应所处的环境中。同时,自己的技术能否与工程专业向匹配的职业能力。

1.2 职业能力标准

职业能力标准是对于从事某个工作岗位以及是否能适应某种职业最低能力要求的标准,是衡量职业能力水平的准则。对于当前社会中,对于常规性的专业功能技术人才需求正逐步减少,过多的人治强调结果。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能够适应工作需求、工作灵活的的技术人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经济、战略等目标更加激烈,更要对工作中技术人员能力给予重视。任务接近法是早期对于标准模式的开发,职业领域在任务和常规的活动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描述。随着职业角色复杂性与责任性的正价,对于关键能力方面中,常规的任务分析法几乎是没有办法胜任的。不同国家的能力标准观点也有所不用,其中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是极为重要的,针对问题的解决也都有规定标准,其具体数据详见表一 :

(数据来源 :http://news.haosou.com。)

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只有能力要素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 ;从职业能力的概念来分析,他是一个个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整体变形,反映出个体的价值观和个人专业知识的职业能力。

2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标准

由于我国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标准没有明确的规范,同时,也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一方面,不同领域对个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也有不同标准。对于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对于人才的培养方面,只是重视学术理论和专业选择,而忽视对所学知识的实践与专业素养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培养的学生普遍高分低能,对于专业没有拓展性,缺乏对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适应。对于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技术型专业人才总是把希望寄托于学校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职业技能是否符合企业技术能力却未可知。对于人才资源的发掘,企业靠同行挖人,不仅放弃了对人才资源的培养,还增加了企业资本,产业环境形成恶化循环。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职业能力标准不能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相匹配。从职业能力的标准英语方面来说,现有的职业能力标准层次比较低。对于国家不同职业细分中,国家已颁布的职业标准截至2014年已超过900个,而这些标准的生产、服务、操作人员等行业中,对于等级水平的考评和技术更高的技术人员几乎没有细分标准。要想解决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现状,单靠高校或者企业的培养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增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了职业标准,高校可以通过职业标准进行教育资源调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满足企业的需求 ;企业可以通过职业能力标准,强化对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数据来源 :http://www.edu.cn。)

3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构成

高校对人才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确定高校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需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用人需要、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高校自身利益方面。而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步入工作时,每天都要与施工单位等方面的人员打交道,学生如果想使自己工作开展的更加审理,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精神。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有蒸正确的绘制与识图能力 ;具备组织并协调施工人员进行质检和验收的能力 ;具备能否蒸汽按照施工图和施工实际进行现场施工的能力等专业能力。同时,工程技术人员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人际协调共同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对于美国工程技术与鉴定委员会,要求技术人员专业的掌握足够的知识、技术、学科等先进工具,适应现有的知识能力,对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整合 ;具备指导、分析等应用试验结果改进流程的等能力 ;具备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美国工程技术与鉴定委员会对于一些具备沟通能力、专业学科能力等方面也作出相关规定。英国工程理事会复杂英国工程界的管理,对工程师、技术工程人员等专业制定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国际性标准。在工程技术人员能力的标准中,英国工程理事会规定工程技术人员在自身教育、经验等方面,必须保持足够的竞争能力,具体规定详见表二 :

4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构成要素

不同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的岗位、知识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各有差异,不同层次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本文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分为 :1需要具备正直诚实、有责任心、自律理性等方面的人格特质 ;2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工程技术的系统思考等方面的专业基础能力与现场管理和质量监控等专业知识能力 ;3能够制定学习计划并快速学习等学习能力 ;4具备很好地与人沟通相处、团队协作的社会与沟通能力 ;5通过读、写、听、说基本沟通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解决的工具运用的能力。

5 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评价

明确了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标准和构成要素,还需要对职业能力进行测评来准确地评价职业能力。职业技能是在日积月累的长期实践考察中逐渐熟练的,因此,美国工程技术与鉴定委员会建议应该从中学开始对学生建立一个包括熟练水平、完成报告和学习档案等信息的综合性履行表在履行表上积累美国工程技术与鉴定委员会能力的项目及其熟练水平的认证日期以及学习档案、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经验等内容。把认证的项目转化为点数,当达到一定标准时,即授予掌握初级水平职业能力的相关证书。同时,美国工程技术与鉴定委员会呼吁企业和高校应看中基础技能和职业能力,激励学生看中个人职业能力技能,学生可以通过履历表,进行求职。英国的核心技能评估主要通过内部评估或者内外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估,低沟通技能、信息技术运用技能、数字运用等技能进行评估。我国为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准确评价,应当制定正确的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标准,深入企业内部进行职业调研,在充分了解实际工作需求的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根据法律法规,制定出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标准。对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评价,不能只采用单一的笔试考核来衡量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应该根据综合职业活动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进行准确评价,然后根据与综合能力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方法,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下,用实际的工作认为对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当技术人员达到一定的职业能力标准,评价委员会应颁发相应的职业证书,为企业提供重要依据。

6 结论

对于我国普遍存在的人数众多,而对学生的培养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导致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需求不符,本文通过美国与英国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标准与评价方面进行简要概括,结合我国目前对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能力的现状和已有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评价。要想寻找到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实践研究。

(数据来源 :http://www.cnhnb.com。)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我国城市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的构成与标准,已经逐渐成为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的实际情况从护法,通过对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能力的概述和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深入分析,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与培养的现实情况出发,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完善性建议。

关键词: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能力,标准

职业能力构成 篇2

当前我国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测评主要依靠考试的形式,另外,我国职称评定常用工作总结的模式,虽然这两种方式比较符合我们的国情,简单易行,但拥有很多局限性,不适用于很多技术性的职业测评。针对教育机构,除了平时的专业知识考试测评,可以建立全面的学习能力标准的衡量体系,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与情况进行长期的长期记录,采集丰富的数据进行学生综合履历表的构建,及时反馈学生的上课与课外情况,荣誉与奖励情况以及社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专业水平的改进与提升进行动态的记录,努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国家可以建立专门的职业能力测量系统,采用内外评估的方式进行职业能力的测试。外部评估根据国家标准通过试卷测试进行,反应其专业知识与工具能力;内部评估观察行为、口头提问等,检测测评者的人格特征与团队合作等能力。对于职业能力进行综合测试并颁发证书。

6结束语

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快速的发展需要,必须结合现状对已有的职业能力标准与测评进行改良,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提高我国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

职业能力构成 篇3

关键词:职业能力 评价 建筑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39-01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面对当今以能力为本位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已经成为本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该文将对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对该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与评价进行研究。

1 高职教育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及重要性

在职业教育领域,各个高职院校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职业需要并能在职业活动中得到认可的“职业人”,同时也应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得到认可的“社会人”。而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得到认可的“职业人”与“社会人”就离不开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现如今人们工作变动加快,岗位变动频繁,人们仅仅只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岗位的专业能力已经无法应对岗位的变动和晋升,因此,现如今人们最需要的就是能不断适应新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从业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才能在工作变换中更好地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工作变化和岗位变换。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人们所学习的专业能力和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能力是根据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所需学习的专业课程。职业能力是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单纯特定的专业知识无直接关系,是在一定的专业能力的基础之上,经过进一步的提炼,与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融合而构成的综合职业能力。该能力已经成为人们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少的素养,对人们的未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能力、方法职业能力和社会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各个专业的人们都必须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如外语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这是一种通用的专业能力。方法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如人们在工作中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它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最基本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是人们对从事执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自信心、包容心、诚信度、乐于助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等[1]。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构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确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和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工作在施工一线,每天都要和甲方、监理、施工单位项目部各部门以及劳务队的人员打交道,这些毕业的学生要想使自己的工作顺利开展,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2]。因此,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应该具有如下的综合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具有正确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具有组织并协调施工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能正确地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组织现场施工的能力,具有进行现场施工测量、放样的能力,能进行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歸档的能力等。

(2)职业能力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应包括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拓展专业领域的能力、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口头表达、感情沟通的能力、人际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自我身心协调的能力等。

3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

根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行业和具体工作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对其综合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对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1)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标准和内容

为了准确的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就应正确的制定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与内容。该标准和内容应该由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委员会来制定。该评价委员会要想准确的制定该专业的评价标准及内容就必须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职业岗位的调研,充分了解实际工作岗位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本专业职业岗位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然后根据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出本专业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4]。

(2)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不应采用单一笔试考核,仅仅用试卷的分数来作为衡量本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方法,而是应该根据综合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各项能力,然后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方法[4]。可以在模拟或实际的工作环境下,用实际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拓展专业领域、适应岗位变化、口头表达、团队合作、自我身心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评价委员会的评定,当各个评价指标均达到职业能力标准,评价委员会就向该专业高职学生颁发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合格证书,该证书可以作为本专业高职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依据。

4 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人数众多,而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就导致建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面临很多客观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前的大量准备工作,而且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组织应变能力。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想寻找到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不断的进行实践与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琼梅,左小琴.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构成与评价[J].教育与职业,2011(29).

[2]张亚英,张丽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9).

[3]肖俊.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01-103.

职业能力构成 篇4

1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源,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是农业。因此,农业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任何阶段,其基础作用都要不断加强,且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是在提高农业现代化基础之上实现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迈出了农业现代化最关键的一步。这一群体是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市场规律,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经营管理理念,并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新型职业农民不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是希望在市场环境中,用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发挥农业新技术的最大力量。

首先,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于农民的看法总夹带着“贫穷落后”思想,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没有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在生产、深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技能,重视农业生产过程,忽视了对农产品加工、营销技能的培训。其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内容中有着丰富的理论,但缺乏支撑理论的实践操作。培训老师和新型农民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同,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农民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并且目前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政策较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得不到根本保障。最后,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意识普遍还比较淡薄,对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能力,导致农产品销售面狭窄,经济利益缩水。

2 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构成

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根据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管理的社会化农业方式。传统的人畜劳动被现代技术性能优良的农业机器所取代,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紧密联系,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放眼于市场大环境,拥有一定的农产品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由战略规划、战略决策、资源整合能力、研发设计能力等组合而成。应用于现代农业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2.1 战略规划———了解市场、学会分析市场

新型职业农民在以市场为主体的大环境下,明确农业未来发展走向。了解农产品从产到销全过程中市场所起的作用,熟悉流程,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多渠道收集信息,调查不同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分析市场上某一农产品目前的供给状况,合理判断,进行正确的预测,降低农产品上市后出现的各种销售风险。

2.2 战略决策———摆脱传统观念,做出正确决策

市场多变环境下,规律的发现与自身的决策能力密不可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要通过不断比较、研究才能发现其本质,从而指导自身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做出正确决策。

2.3 资源整合能力———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将生产及人力管理资源不断整合发展

以往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对于掌握金融方面知识的意识比较薄弱,对生产成本没有一个合理的控制且农业生产计划不明确。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系统学习了解金融知识,学会控制成本。在农业发展规律下,协调生产与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从种植、培育、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4 研发设计能力———农产品创新培育模式,向高品质、高产量、低风险方向发展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让农产品市场对产品检验更加严格。农产品的质量从种植到营销中要有全面的质量监控。网络时代,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对农产品的各个环境实行精准监控。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数据支持,创新培育模式,为农产品的高品质创造条件。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策略

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针对其培训要讲究策略。地方相关部门首先要根据培训对象、培训要求、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环境合理开展培训活动。培训计划要事先拟好,内容的选取要根据培训主体的需求进行分析。在调查中,了解农民对于经营管理培训方面的期望和需求,总结新兴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状况,提出新形势下培训的需求与期望。从实际出发,在符合农民的期望下,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培训中。培训形式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变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展出一些新培训模式,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并负责在课后收集培训主体对培训内容的反馈。

其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想达到一个新高度,需要集经验知识与实践技能于一身,综合素质强的教师团队,除了具备深厚的经营管理能力外,还需要对农业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灵活多变的教学能力。

最后,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与意识,国家要同步制定科学、系统的考核方案,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在政策支持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给农民一定的产业发展空间,鼓励创新。构建新型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地方相关部门整合各种农业培训资源,定期检查农业培训机构,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4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策略选择的保障因素

4.1 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指导方针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新型农业体系的发展,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纳入现代农村建设发展的规划中,提出利于农民培训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基层农民培训教育条件,鼓励农民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进行自主创业。

4.2 法律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保障

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区域农业经济出台相关法规,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有法可依,用法律的形式进一步细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使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新兴职业逐步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

4.3 资金投入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会导致地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难以开展。资金除了可以运用在农民培训学校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可以对在新型职业农民中评比出学习突出,并具有一定创新技术的先进分子进行奖励,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4.4 制度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核的标准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邀请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定时进行讲座,同时将考核放入农业部门年度总结工作中,让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更加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成果,用制度的力量提升双方的效率。

5 结语

当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设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合理有效的策略讲解,并引入竞争机制,构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平台,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更好地理解经营管理,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乐杰,沈蕾.城镇化视阈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模型构建[J].西北人口,2014(3)

[2] 童洁,李宏伟,屈锡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向与支持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5(4)

[3] 赵彦彬,陈醒.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人教育策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

职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 篇5

【关键词】基本构成要素 职业技术 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24-01

一、研究意义

基本理论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成长的基点。职业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较晚,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职业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置于普通教育学学科之下。职业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但其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条件、目标、方式方法上均与普通教育学学科存在很大差异,将职业教育列入普通教育学学科之下的做法显然不科学。职业教育“这一与职业相关的学科的总框架”所蕴涵的内容和涉及的学科领域之丰富与广博已具备了作为一个与普通教育学同等地位的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在这一点上,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基于此,职业教育作为一门独立一级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问题,已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着研究滞后、模仿普通教育等问题,缺乏独立的基本理论体系。 职业教育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类型特征,迫切需要符合自身规定性的基本理论体系,而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的研究分析就属于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对它的深入研究,为职业教育的独立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对职业教育其他基本理论研究及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建设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理论争议及界定

(一)理论争议

目前,学者对于职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的研究大多是以普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参照,只是将普通教育的构成要素位移到职业教育上来,所以,普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理论存在的争议在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理论中同样存在。目前,教育界对于普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王道俊认为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内容和手段)三个基本要素;②陈桂生认为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资料(材料、设备、媒介、活动场地、手段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三个基本要素;③郑金洲认为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目的、内容、手段、方法、组织形式)三个基本要素;④南京师大版《教育学》认为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影响物、活动方式方法)三个基本要素。另外有学者认为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情境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应地,学者对于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的认识也主要为以上几种。另外,李春明将职业教育构成要素分为核心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基础要素(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和制约要素(教育情境、教育资源、教育评价和教育反馈)。

(二)基本构成要素界定

“要素”是指事物必须具有的实质或本质的组成部分,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因素”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一种是指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显然以上定义中“因素”的含义是第一种,所以,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就是指构成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本质的成分。因此,职业教育构成要素应符合以下要点:①主导性,即在众多、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因素中,必须是起到主导作用的成分才可能成为职业教育要素;②构成性,即构成要素必须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成分;③根本性,即构成要素必须是代表了职业教育内部规定性的成分。

在职业教育这一庞大的系统内,含有众多的小系统,每个小系统又可以进一步被划分成众多小系统,反之,每一个小系统又是构成上一级系统的成分。根据以上对于成分要件的分析,不难发现要满足主导性、构成性、根本性三个必要要件的成分首先必须是职业教育整体系统下的次系统,不能是次系统下的子系统,否则难以满足主导性要件的要求。基于此,目前学者提出的次系统成分主要有:职业教育教育者、职业教育受教育者、职业教育措施(内容和手段)、职业教育资料、职业教育中介、职业教育影响、职业教育内容七项, 而能符合构成性和根本性要件的只有职业教育教育者、职业教育受教育者两项。职业教育措施、资料、中介、影响不能满足主导性要件的要求。学者将教育内容纳入教育措施的范畴之内的做法却值得商榷,再者教育手段、资料、中介、影响都属于职业教育者开展教育的方式、方法,属于职业教育整体系统下的次系统的子系统,所以不是职业教育构成要素。职业教育内容符合了主导性和构成性要件,但却不能表现职业教育内部的规定性。从职业教育的教学来看,主要可以分为职业知识、技术、技艺实践教学和职业知识、技术、技艺知识的研究教学,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且以技术实践为主导,这与普通教育语境下的“教育内容”有本质的区别。基于此,我们认为职业技术能够满足以上三个构成要件,与职业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一起构成了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

三、基本构成要素之間的关系

李春明在《浅谈职业教育要素的构成及其意义》一文中对职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也做出了界定和分析,并将构成要素分为核心要素、基础要素、制约要素三类,对于三者间的关系也没有做详细论述。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的明显差异,三个基本要素间的具体关系仍有研究的必要。

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教育者在三个要素中处于指导作用。职业教育只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以向社会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而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以指导为原则。与此相对,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处于被指导的地位。基于认识的无限性原理,我们认为,职业技术相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言均属于学习研究的主要对象。

参考文献:

[1]曾向昌:《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要素组态及其教学模式》,载《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3期,第42页。

[2]单玲玲:《教育过程基本构成要素及主客体关系》,载《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第2期,第51页。

档案职业构成要素简析 篇6

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细化, 档案职业已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职业形态。根据档案职业与职业活动性质分析, 其构成主要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中介要素、技能要素等。深入探讨档案职业的构成, 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档案职业的发展与完善。

一、档案职业主体

档案职业主体是指以档案为管理对象而形成的社会职业群体。在档案职业构成要素中, 档案职业主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档案职业主体不仅是档案管理活动的承担者, 还是实现档案管理目标的操作者。克服档案自身的潜在性“弱点”, 发挥档案的作用离不开档案的整理、加工等活动。而档案职业主体作为“社会代言人”, 既关乎“社会记忆”的保存与积累, 又决定“社会记忆”的再现与利用。因而说, 档案职业主体是档案职业诸多构成要素中最基本、最活跃的部分。就档案管理实践分析, 档案职业主体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各类内设档案机构的人员, 承担档案形成积累任务, 履行为机构内部管理与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职能;二是各级各类社会性档案机构的人员, 肩负系统管理档案、为社会各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职能;三是各级档案行政机构的人员, 担负着社会档案事务宏观管理、协调不同社会关系的职能。档案职业主体的多样性分布, 使档案职业具有了较丰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档案职业客体

档案职业客体作为档案职业赖以生存的对象, 是构成档案职业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如果没有档案职业客体, 档案职业主体也就丧失了社会存在的可能。作为“社会记忆”的档案, 其中包含着大量档案人员的“职业投入”。档案一经形成, 就需要将其妥善保存与开发利用, 使档案成为档案职业“永恒不变”的客体对象。档案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亦非原本存在的物质, 而是伴随社会实践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实践决定着档案职业客体的性质与发展进程。

1. 档案实体管理。

档案实体, 即档案原件, 它是由档案信息内容和载体形式共同构成的, 具有原始意义的历史记录。档案实体管理, 就是对档案原件实行集中、有序、质量与安全管理, 一般由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活动构成。其整体功能在于保证档案资源系统完整、存贮安全, 为档案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2. 档案信息开发。

档案信息开发是将档案所承载的信息由静态转为动态, 为利用者接收的过程;是实现档案价值、发挥档案作用、服务社会需要的关键系统。一般由档案加工与输出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加工档案信息。即对档案信息加以选择、编辑、转换等工作, 包括编制目录、汇辑档案文献、编写参考资料等内容。其整体功能在于缩短档案信息传递时间、准确传输档案信息, 发挥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输出档案信息。通过传输渠道将档案信息传递给利用者。主要包括档案阅览、出具档案证明、展览公布档案、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开展咨询服务、提供计算机检索服务等内容。

3. 档案信息反馈处理。

档案信息反馈方法多样, 包括完善档案统计工作、开展用户调研工作以及健全民主管理制度等。反馈是控制系统的一种方法, 是以系统活动结果调整系统未来活动的重要方法, 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反馈将档案实践活动结果分析研究, 进而调整未来的实践, 将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中, 使管理水平不断完善。

三、档案职业中介

档案职业中介要素亦可以称之为档案职业的“载体环境”要素。档案职业既是社会劳动分工细密化的结果, 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产物。离开社会实践, 档案职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与必要。正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 一方面使人类主体不断形成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档案, 并相应地产生了对于档案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使档案客体不断记录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脉络与轨迹”, 不断地满足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也正是在这种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当中客观地造就了档案职业这种社会存在。档案职业主体对档案职业客体的需要是与档案客体自身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而档案职业客体的形成依赖于社会实践, 使在社会实践中由档案职业主体将自身需要记忆的内容赋予给档案职业客体, 即通常所说的“档案主体客体化”的过程。档案职业客体只有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出于档案职业主体的特定需要时, 才会“还原”成为档案职业主体“社会记忆”的实质内容, 化作档案职业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 即通常所说的“档案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正是在档案职业主、客体之间的“档案主体客体化”与“档案客体主体化”的这种双向运动过程中, 档案职业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而这种双向运动过程始终无法背离社会实践范畴的制约。

四、档案职业技能

档案职业的存在是社会需要促成和要求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在档案职业构成的诸要素中, 档案职业主体的作用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其作用价值是不容低估的。这是因为档案职业主体在档案管理的社会实践中居于“社会代言人”的重要位置, 而档案职业主体对档案职业客体的认识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掌握一定的认识工具, 才能得以进行, 这就构成了档案职业技能要素的管理需求。

1. 专业技术技能。

即档案职业主体在从事专业管理活动中的技术应用与工具使用的能力。它体现了档案职业主体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与发展能力, 决定着不同时代档案职业主体从事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2. 人际关系技能。

即档案职业主体与社会成员之间成功地进行人际关系的沟通能力, 这是由于档案职业服务性所决定的。档案职业主体必须与职业主体内部、内部管理者、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者形成良好的沟通, 才能体现档案职业的服务性。

3. 概念运作技能。

即“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概念运作技能实质上是指档案职业主体认识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为档案职业主体识别存在的问题、拟定解决的方案、实施科学的管理等具体实践提供便利。

职业篮球市场的构成要素分析 篇7

关键词:职业篮球,市场,构成

我国职业篮球发展至今, 也经历了十几个年头, 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也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然而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发展始终存在着很多不足。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不足, 成为当下我国职业篮球市场发展的瓶颈。因此, 从本质上剖析职业篮球市场的构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1 职业篮球市场的主体

市场主体和联赛产品以及市场有效需求共同组成职业篮球市场。市场主体中的各因子在其中扮演着“原材料”的作用, 这些“原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结构, 便组合成了整个市场主体。根据供求关系将职业篮球市场分成这几部分:供给主体 (我国职业篮球经营机构) 、需求主体 (观众、广告商、赞助商、电视转播机构、政府等) 以及生产者 (企业家、职业篮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经纪人等) 。以下分别对职业篮球市场体系中各因素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行论述。

1.1 职业篮球经营机构

职业篮球经营机构包含两个方面, 即职业篮球联盟和相关法规制度。如前所述, 在职业篮球市场体系中的各个要素都是以获取利益目的的, 即职业篮球经营机构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 观众是以获取娱乐为目的的。因此职业篮球经营机构应具备企业的性质, 进行企业化是运行管理, 这样才可能完完全全地走职业化道路。职业篮球联盟可以被看作市场主体, 而职业篮球联盟又包含着俱乐部。因此要了解市场主体, 还需要了解俱乐部的性质和运营机制。俱乐部也是企业的一种形式, 它是从事生产竞赛、服务观众等经济活动, 以营利为目的,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并具有一定法律资格的经济组织形式。

1.2 企业家

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 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 实现经济要素创新组合的人。企业家是企业的主体。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是通过企业家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如NBA总裁大卫·斯特恩, 他是NBA创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 把NBA的经营规模扩大到原来的几十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同时还需要着力培育企业家队伍的缘由。

1.3 职业篮球运动员

职业篮球球员是职业篮球市场中最活跃、最基本的结构因素之一, 没有职业篮球运动员就没有职业篮球市场, 而且他们也不是业余篮球运动员能代替的, 必须有极高的技术水平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他们是把篮球运动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在比赛中他们通过自身优良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篮球竞技水平以商品的形式展示出来, 并换取劳动报酬的一种职业。

1.4 教练员

教练员既是指凭自己具有的专项运动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 掌握先进的教学和训练方法, 对运动员的思想、身体、技术、战术和道德意志品质等全面设计、培训、引导与督促, 促使运动员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较快的提高。篮球教练员也是如此, 他们指导运动员进行身体练习和篮球专项技术练习, 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挖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因此, 教练员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挖掘和改造者, 他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长过程。同时, 教练员也是竞技场上的指挥者和决策者, 他根据自己球员的运动特点并结合对手的具体情况, 有组织有机会地排兵布阵, 为夺取比赛不断做出人员和策略调整。因此教练员对于整个竞赛质量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职业篮球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1.5 裁判员

裁判员是指在运动竞赛过程中, 依据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评定运动员 (队) 成绩、胜负和名次的人员。裁判员是篮球竞赛中的执法者, 又是竞赛进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裁判员的权力是球员赋予的, 他的执裁能力和水平及公正程度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球员的利益, 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而对于观众来说, 比赛过程和结果是观众所期待的, 裁判员既不能主导比赛, 也不能放任比赛, 他们必须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以球员为主导来维护比赛的正常秩序, 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 裁判员也是篮球市场主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整个竞赛产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6 经纪人 (或中介机构)

按照《辞海》中说, 经纪人是买卖双方介绍交易以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1995年10月2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经纪人管理办法》指出:“本办法所称经纪人, 是指依照本办法的规定, 在经济活动中, 以收取佣金为目的, 为促成他人交易而从事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经纪业务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因此, 经纪人并不是现实中的某一个体, 他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个体或组织的代表。经纪人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出现, 而体育经纪人也是随着职业体育的产生而出现的, 伴随着市场的属性, 他也是以盈利为目的, 协调体育市场中各个因素, 并且在协调各个因素过程中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济人又分为两类, 即一般经纪人和特殊经济人。体育经纪人属于一般经济人, 他主要是在经营者与企业、电视台、俱乐部以及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活动, 促成各因素之间的利益交换。体育经纪人对职业体育的介入, 可以充分配置体育市场中的资源, 规范体育市场。

1.7 电视转播机构

电视转播机构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它在职业篮球市场中起着媒介的作用, 如今电视转播机构已是各行各业的有力传播工具。早在20世纪80年代, 电视转播业就已经开始涉足职业体育市场了, 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职业体育产品以电视主播为载体, 扩展职业体育市场, 获取最大的利益。因此, 电视转播对职业体育市场开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是职业体育市场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1.8 赛事赞助商和广告商

赞助是社会组织以提供资金、产品、设备、设施和免费服务等形式无偿赞助社会事业或社会活动的一种公关专题活动。赞助活动是一种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行为, 是一种信誉投资和感情投资, 是企业改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赞助商对职业体育的赞助也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由于体育比赛活动是新闻媒介热衷报道的对象, 而且拥有众多的观众, 对公众的吸引力大, 因此, 社会组织常常赞助体育活动, 以增加对公众施加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赞助体育运动常见的形式有:赞助体育训练经费或物品、赞助体育竞赛活动、设立体育竞赛奖励项目等。而赞助商对于职业体育来说, 他为职业体育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 他是职业体育市场开发中的一部分。

1.9 观众 (球迷)

观众是职业篮球市场开发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也是最不稳定的一部分。如果职业篮球市场生产的精神产品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 就会获得整个市场。反之竞赛产品单一乏味, 满足不了观众的需要, 就会失去整个市场。因此, 对观众的把握就是对整个市场的把握, 不断满足观众的需求, 逐步扩大整个市场。

球迷是观众的一部分, 他们是职业篮球市场中比较稳定的一部分。扩展观众是关键, 把握球迷更是关键。他们的热情可以带动周围的观众, 把更多的人吸引到竞赛中来。

1.1 0政府

政府是职业体育市场中的宏观调控者。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政府的职能是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在职业体育市场中, 竞争是本质, 这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拼杀”, 而政府在市场中的调节作用就主要集中在这个方面上。政府主要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市场进行调控, 并且通过对各个方面的协调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保证各个主体在这个平台上发挥自身的优势, 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 体育市场的更需要政府的调节, 但这种调节必须掌握一定的度, 不能过分地干预各主体的自由发展。如美国职业体育中, “运动卡特尔”规则的实施对体育市场的开发有着很大帮助, 政府在《反垄断法》方面充分地“放纵”各主体的发展, 推动职业体育市场迅速发展。因此政府在建立职业体育市场制度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2 职业篮球市场的客体

职业篮球市场的客体就是职业篮球市场主体中的各要素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生产出来的竞赛产品。职业篮球客体作为商品, 它也具备了商品的特质, 即使用价值和社会对它的需求性, 这二者缺一不可。进一步说, 商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职业篮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而对他质量好坏的研究必须回归本质, 了解和分析职业篮球市场主体中的各要素。因此, 本文主要从职业篮球市场主体来研究。

3 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并不是所有人的需求, 而是有一定量的由货币购买力和支付能力的个体或组织的需求。它是职业篮球联赛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只有人们具有较为充足的货币持有量, 在满足必要的物质生活和一般精神生活的基础上, 才能进行有效的体育消费。

综上所述, 职业篮球市场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即职业篮球市场主体、客体以及市场的有效需求。它们三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缺少其中任何一要素, 职业篮球市场必将不复存在。因此把握三者自身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成为职业篮球市场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2]杨铁黎.职业篮球市场论[M].北京体育出版社, 2003.

[3]孙义良.中国篮球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3 (3) :10-11.

高中历史理性思维能力的构成 篇8

一、高:指思考问题的高度与深度

历史教材是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顺序编写的, 条理较为清楚。然而, 教材毕竟是平面的, 为了适应一堂课的教学需要, 其章节篇目较为细化、繁琐, 缺少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有时会让学生产生历史事件中断或分散的感觉。如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 然而解体的过程如何?什么时候彻底解体?教材没有明确交代。而这一内容对理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形成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 历史教材虽然引用了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 但限于篇幅, 它不可能直接引用有关原理加以论证、说明, 如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西方, 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 西方国家日益走向文明、发达、开放。而四大发明的发源地———中国, 却逐步陷入保守、落后的深渊, 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欧洲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意大利, 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却远远地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其原因也可以用这个原理来解释。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 发现隐藏在教材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发掘大纲和教材的潜力, 有效地提高学生掌握历史事实的能力, 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是理性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新:指思维品质的多样性、创造性

历史思维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通过人们的主观思考而存在, 主观性特别强。可以说, 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学家们个人的、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 如果书云亦云、人云亦云, 就会走入历史的误区, 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超越固定的认知模式, 让逻辑与非逻辑的思维巧妙结合, 让学生能重组眼前的新信息及贮存的知识。理性思维能力不是一种凭空的臆想, 而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上的, 否则就是无根的浮萍, 其思维能力是不会有生命力的。然而, 知识的积累、“双基”的把握不是靠简单的感性认识就能达到的, 更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的。近几年来, 高考历史特别注重对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线索的把握以及对宏观历史的认识, 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优化教学内容, 科学梳理知识, 构建学科体系, 把握知识结构的特征, 才能把已认知的信息形成稳定而清晰的认知框架, 把知识点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

中小企业组织能力的构成 篇9

美国商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美国现代工商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历史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从他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发现,那些能够成长为大型企业的中小企业,以及能够在长期的市场环境中存活下来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具有大体类似的特点:即在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和技术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企业自身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长期持续不断地进行投资,使之累积了巨大的“组织能力”,从而能历百年之变而不衰,组织依然稳固地长期存在。

组织能力的界定

什么是组织能力?如果从字面意思分析,中小企业的组织能力应该是指:中小企业这个小型经济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目前对组织能力内涵的界定并不统一。

很多长期活跃在企业实践一线的管理者认为,企业的组织能力就是一个企业具有的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从而获取利润,持续的成长、壮大的能力。他们把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从企业全局的角度描述其组织具有的能力。这种观点从组织整体出发来观察组织能力,抓住了组织能力概念中“组织”这个核心。但是在解释上,企业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就具有了组织能力。该理论利用产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竞争和价值创造入手分析组织能力,对组织能力作了具体的界定,即价值链定位。该观点假定企业所在的价值链是已经存在的,并且将组织能力转移到了对活动进行的分类和选择,但还没有解释清楚组织能力的构成,只为分析组织能力指出了一个方向。

基于资源的组织能力观点认为,能力是由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源形成的,即资源形成能力。组织能力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资源具有以下特征:(1)能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核心资源应该有可能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2)相对稀缺。这与高价值是有联系的。正因为这种资源是稀缺的,别的企业是不易获得的,才显出它的价值。(3)不易被替代。核心资源没有或基本上没有可替代物,否则,稀缺性也不能保证。(4)不可模仿性。核心资源深深打上特定企业的烙印,其他企业难以复制。(5)无形的。核心资源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样能保证它的不可模仿性。企业对核心资源的积累和有效使用使企业获得组织能力。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企业核心资源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上。Boxall和Steeneveld追踪考察了英国工程咨询业,他们发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因为它是其他企业不可模仿的。Yeoh和Roth对美国的医药行业作了实证研究,验证了“企业资源—组织能力—可持续竞争优势”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R&D开支和销售投入可以认为是企业核心资源(前者是技术资源,后者是市场资源),他们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了可持续竞争优势。他们得出结论:医药企业如要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具备利用资源和核心能力的战略,即要求战略与核心资源相结合。

一般而言,不同的行业,核心资源具体化为不同的内容。简言之,不同的企业侧重于不同的核心资源。企业资源观理论学者要强调的是企业要根据行业的、自身的特征,找准、正确使用核心资源。

Prahalad和Gary Hamel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企业能力将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并明确提出核心能力就是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一套强有力的核心能力的存在是企业成长的源泉。他们认为组织能力满足有价值、难以模仿、不可复制和稀缺性的标准时,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

综合学者们的不同观点,企业的组织能力应该是一个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时,依据其内部资源或对资源的控制力,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能够依据对资源的灵活使用,解决遇到的问题,在环境中获得发展的能力。

企业的组织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组织能力内生于企业内部,是企业组织本身的一种特质。 (2) 组织能力以组织拥有的资源及对资源的控制力为基础。资源是形成组织能力的基础,但资源本身不是组织能力。(3)组织能力的发挥靠对资源的整体、综合使用。组织能力是组织在面对,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通过组织对资源的整合性、综合性使用实现的。当组织没有面临问题时,这些资源只是组织能力的潜在基础。(4)组织能力是一种系统能力,组织内单个的资源不能产生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的理论基础

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揭示的分工带来的效率提高的好处,以及提高的原因,为企业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钱德勒在考察美国工业革命前期企业的发展时认为,纺织企业是美国现代工商企业形态的鼻祖。这些纺织企业将当时分散在不同农户中的纺织生产过程内部化并一体化于一家工厂内,通过工厂内分工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企业组织形态。这种将生产过程内部化和一体化于一个实体内的做法,直接催生了后来美国工商企业的大量出现。因为这种形态的企业组织,能够大大提高效率,并减少因为与单个农户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高成本。

基于分工基础的美国工商企业自出现后,就在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的大环境中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复杂性的增加,企业组织在生产分工的基础上,孕育出了生产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分工,进而又在管理职能中分化出了不同的管理职能,形成了现代企业的基本结构形态。回顾企业发展可以看出,分工是企业组织的基础,分工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按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进行分工、按流程分工和按企业核心能力进行的企业间分工等的分工,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分工理论对基于组织结构的组织能力演变规律的深入揭示在于企业成长过程中,会产生企业内管理分工,进而产生专业化,从而产生效率。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的不同的管理层次,负责特定的管理业务。

分工只是组织能力的结构基础的一个方面,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企业的组织还必须在分工所形成的部门、职能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形成整合的效果。钱德勒以详尽的资料考察了美国企业从早期的单一单位小型企业到现代多单位大型工商企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分工基础上的管理协调所带来的生产率超过市场协调,认为生产率的潜力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的组织过程才能被实现,而这个过程的核心是能够有效进行计划和行政协调的组织结构。他指出:“基本的组织创新是对协调和控制高额通过量需要的反应。生产率的提高和单位成本的降低,更主要地是来自通过量在数量和速度上的提高而不是工厂规模的扩大。这种经济效益更多的是来自结合和协调通过工厂的物质流量的能力,而不是来自工厂内更高程度的专业分工”。钱德勒所揭示的一个主题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在相当程度上是企业组织能力的内生变量。

依据系统论的思想,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系统由若干要素构成,系统的要素按一定结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系统的这种特征可以近似表达为:系统=(单体)元素×元素间联系。

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它们都是社会这个大协作系统的某个部分和方面。巴纳德论述的协作,其实就是组织系统中元素之间的联系。

但巴纳德在论述组织的本质时,并没有提到分工所形成的组织的元素。这并不是巴纳德的疏忽,而是因为在组织的系统中,单个的元素与元素之间的联系的重要程度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对组织的作用更加重要。系统论认为,元素间的联系决定了系统整体的功能,在元素和元素间的联系共同决定系统的作用中,单个的元素通过元素间的联系发挥作用,元素间的联系起着协调元素,决定整体功能的作用。元素间关系的外在表现就是结构,它连接系统各组成要素,按照系统目标,对元素间的相关作用的方向、程度、反馈、顺序等做出规定。结构发挥的作用是使元素作用的结果指向系统的目标。可以看出,系统当中的结构对元素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

以上通过“分工”和“协作”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回路。这个闭合的回路形成了组织能力完整的结构基础。钱德勒认为组织能力提供了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而管理和组织结构对于发展组织能力则起到决定性作用,在日趋复杂的动态环境中,基于组织结构的组织能力作为一种核心能力对企业持续成长越来越重要。以组织结构为基础的组织能力一旦创造出来,就成为保持组织优势的源泉,更可宝贵的是,这种成长动力是内生性的,可持续性的。

组织能力的构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进一步对组织能力的结构基础进行分解,以期将理论化的组织能力分解为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实体构件。

国内学者邓修权等依据Drejer等的观点,将组织能力定义为若干资源的系统。并认为在具体分析问题时可将其简化为Drejer等提出的技术、人员、组织和文化4个类别。综合起来,就是组织能力的结构基础就是由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构成的系统。分析邓修权等的观点可以发现,他所提到的技术、人员基本属于单体的元素性资源,只有组织和文化属于结构性资源。根据前述结构性资源重要性高于单体资源的分析,可以认为组织能力主要由组织结构和文化构成。

1.组织结构

组织的特征包括“硬”和“软”两个方面。组织的“硬”的方面主要描述组织内部元素的相对位置、赋予的职能、工作流程当中的顺序排列等相对固化的内容。组织“硬”的方面搭建了组织的基本架构,这个架构是组织资源的配置“路线图”,更重要的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得以运行的载体。组织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和流程。

组织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职能设计。职能设计就是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业务进行总体设计,确定中小企业的各项管理职能,划定职能分工的边界。

(2)管理幅度设计和管理层次设计。管理幅度指的是一名领导者所能直接领导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管理层次指中小企业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所经历的层数。

(3)部门设计。主要是指确定企业应该将哪些职能合并并部门化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以执行相对独立的职能。

(4)职权设计。就是正确处理上下级之间和同级之间的职权关系,将职权合理分配到各个层次和部门,建立起集中统一、上下左右协调配合的职权结构。职权设计确定了权力和责任的边界。

(5)流程设计。就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根据“流程管理”的逻辑,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不是哪一个独立的部门或者个人,而是企业的流程,流程是一系列相关的任务,它们集合起来为顾客创造出一种有价值的成果。例如,完成订单就是一个为顾客提供货物以产生价值的流程。流程中包含了大量的任务,如接受订单,审核客户信用,安排生产,选择发运方式,最后装运发货。单独的一项任务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比如货物生产不出就没法发货。

组织的“软”的方面主要描述,使“硬”性的组织架构得以运行的配合与协调方式,主要包括:内部学习、部门间配合协调。内部学习是指企业内的员工间以各种方式进行知识的转移、传递或习得,以及企业将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技能、经验、信息等在企业内部员工间进行传递。部门间配合协调是指在部门设置后,部门间互相发生联系的方式。部门的设置、流程的确立,只是进行了职能、职权、工作内容的分解。如果没有部门配合与协调,分解后的企业组织结构只是一堆“拆散了的零件”。部门间的配合协调就是要将“打散”的组织重新在接合起来。部门间配合协调的主要形式是管理制度、协作制度、合作方式等。

2.组织文化

在大量的文献研究中,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管理其经营行为的一个复杂的价值、信仰、假设和象征体系。通常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的个性、素质、目标和氛围,体现企业对价值的认知。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在其指导思想、管理风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企业精神、企业共同的愿景、价值观、核心战略等。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研究 篇10

关键词:创业能力 高职学生 创业教育

自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迅速增长,大学生就业面对巨大的压力。据统计,2012 年全国毕业生达到了680万人,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 86.4%。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超过了630万人,离校初次就业率为80 % 。 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在900万个左右,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每年总有几十万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岗位,大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而且在今后若干年将会持续。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改变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大学生目前就业的有效途径。然而,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较低,带动就业的能力不强。据 《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显示:2007、2008、2009 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分别为 1.2%、1.0%、1.2%,而欧美国家则达到20 % 至 30 % 。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大学创业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劃纲要(2010-2020年)》第十四和十九条中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校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可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由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捕捉机会的决策能力、资本筹措的融资能力、组建团队的用人能力、组织管理的协调能力、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面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务实求变的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构成。

一、专业、职业能力

专业、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也是维持生存、谋求发展的基本生活手段。陈辑通过对一汽本部及部分下属企业共计24845 名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任职专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岗位的人员中,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占大多数。

为此,创业不能只靠激情、兴趣、冒险精神,更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具体来说,应具备西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原理、金融市场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

二、驾驭市场能力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各经济主体独立做出决策并承担风险。

一个创业者如果没有强烈的市场意识,不善于捕捉市场机会,不懂得市场运行规则,那么创业成功便无从谈起。这就要求商科大学生在创业之初了解市场经济、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规律、掌握市场规则,不断增强对市场经济的认知能力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者才能做到深谋远虑,运筹全局,从而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中捕捉机会。

三、经营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每一个创业者必备的重要能力,管理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激励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幽默的能力、演讲的能力、倾听的能力等。

经营管理能力是指对资金、人员的管理能力,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它既涉及到资金聚集、核算、分配、使用、流动,也涉及到人员的选择、使用、组合和优化。商科大学生创业者需要把各种才能不同的人恰当地整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配合默契、步调一致的集体活动。

四、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指经营管理者对某件事拿主意、作决断、定方向的领导管理绩效的综合性能力。具体包括经营决策能力、业务决策能力、人事决策能力、战术与战略决策能力等。商科大学生要创业,要从众多的创业目标中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特长与优势的创业方向和途径、方法。在创业的过程中,能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出存在的真正问题,分析原因,从而正确处理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创业者具有良好的决策能力。

五、交往协调能力

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交往。卡耐基认为:人的成功 15%靠知识,85% 靠人际关系。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样可以买得到的话,我会为这种能力多付一些钱。”可见与人相处和合作对创业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大学生要想获得成功,应该做到妥当地处理与外界的关系,争取得到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支持与理解,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求同存异共同协调地发展,巧妙地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六、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化解外界风险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创新的实质是通过科学研究、生产活动和管理实践,创造新的理念、产品或服务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商科大学生创业者不论是在原有企业中采用新战略、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还是拟定一份优质的创业计划、自主创办新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创新活动,因而创业者要具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因此,本研究认为,高职院校要开设内容充实的创业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培养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学生从事创业活动奠定良好基础,使更多的学生有心和有能力去从事创业活动;在创业能力培养教育活动中,除了加强专业技能教育培养专业能力外,要特别注重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要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在不同专业课程中,都要特别强调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也要注重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美]杰弗里·蒂蒙斯.创业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周雪.浅析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7).

[3]谭百玲等.环境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创业机会选择[J].航海教育研究,2010,(02).

[4]李章林,马周梅,吴松峰.我国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中国集体,2008(07).

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思考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它的创立、发展和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突进和提高。一门成熟的学科, 必有一套规范的学科名词和成熟理论作支撑。以过家兴教授为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 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 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到现在只有25年的历史, 而世界上第一本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专著《训练学》诞生于1969年, 可见运动训练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 其中的许多问题尚待人们进一步探索, 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 我们在此就对竞技能力的定义、同一性、差异性及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 以期为完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竞技能力的演变。

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 曾经使用“训练水平”替代“竞技能力”来描述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本领, 但在训练实践中, 训练水平这一概念有时也用它来指代“运动员所达到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水平”、“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能力”等, 存在着一定用词混乱的现象, 可以说, 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而训练水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 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 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1984年田麦久教授首次对“竞技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探讨。随后, 体育界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练员开始逐步使用。1986年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运动训练学》中, 使用了“竞技能力”这一概念, 标志着竞技能力概念在我国的使用走向了深入和普及。

(二) 竞技能力的定义。

竞技能力的定义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 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义多集中于“参加比赛”而剔除“参加训练”的表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 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此种概念。下定义的规则中“定义项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和隐喻的词语”, “有效地”这种含糊不清的词是欠妥当的。在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和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中均把“有效地”去掉了, 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能力。

而“竞技能力”中“竞”是“竞争、竞赛”之意, “竞技”是指“体育竞赛”, “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所以, 竞技能力是表现在“体育竞赛”中的能力。训练学家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 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综合体;张洪潭教授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 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郑念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将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田麦久教授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中指出, 对概念下定义时, 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 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有“理想的期望”。显然, 徐本力和张洪潭所下的定义中“取得优异成绩”、“参赛夺标”是不适合的。

(三) 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运动训练方法是为提高竞技能力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 要提高什么样的竞技能力, 就应有什么样的运动训练方法。1986年过家兴教授等人提出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 到1990年徐本力又提出了“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观点, 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提到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但这些运动训练方法中, 除比赛训练法这种综合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外, 没有专门提高运动智能的方法。循环训练法还能提高对抗能力, 而对抗能力不在五种竞技能力中。所以, 有必要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梳理, 这样在运动训练中要提高某种竞技能力才能采用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法。

1、竞技能力的同一性。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养, 身体练习是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因此, 从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员个体必须具备身体能力, 没有身体能力, 竞技能力将无从谈起。以前常听说搞体育的是“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 从侧面也反映了要想从事体育活动, 四肢一定要发达, 要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身体能力是其他竞技能力的基础, 在很多项目中还起到了主导作用。

完成体育动作需要有方法, 这种方法即是技术。技术是体育的核心, 不学技术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 比如跑步, 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 必须要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 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早期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力量+技术”, 可见技术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运用技术的能力即技能。在田麦久的项群理论中, 把技能主导类作为一大类提出, 也充分显示了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技能, 就无所谓体育竞赛。竞技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 技能的一点点提高,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成绩。

运用技能将身体能力充分发挥, 必须有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心理能力是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 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奥运会赛场上从没有出现过弱智的运动员。一个心理能力不强的运动员, 很难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要不就不会有“克拉克现象”一说。比赛法的目的就是训练心理能力, 确保在实战中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如果说身体能力是竞技能力的“硬件”, 那么心理能力相当于竞技能力的“软件”。

战术能力只有在球类等项目中才有作用, 对于跑类就没多大意义了。运动智能属于心理学范畴, 综合体现在其他各种竞技能力中。思想作风不属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所以, 竞技能力的同一性是指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体育竞赛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则能节约身体能力, 更合理地利用身体能力, 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心理能力是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正常发挥的精神保证。

2、竞技能力的差异性。

不同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不同的。比如, 100米跑与健美操、足球来比较。从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可知, 这三项运动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都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100米跑除了这三种能力外战术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 以健、力、美为特征, 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在竞赛中运动员要表现出健、力、美, 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对于100米跑的竞赛, 观众不会去看运动员跑姿好不好看、有没有面带微笑。崔云霞、杨里平在提到“健美操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培养”时提出“表演能力的提高与选材”, 2001~2004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1997~2000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之一是“不断提高创新和艺术表演能力”。由此看出, 表演能力是健美操不同于100米跑的一种竞技能力。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 两个队相互攻守、互为对抗, 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的集体运动项目, 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100米跑是个人项目, 不存在与其他队员的配合, 只管自己往前跑。一个有凝聚力、团结的集体中各成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 才能实现1+1>2的效应。一个足球队中的队员不光要有身体能力、精湛的球技, 还要顾及与其他队员的合作。北京足球现代队外援恩里克评价中国足球队时说:“中国不是弱队, 队员之间配合有问题”;孙雷鸣提出:“足球球星所具有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捕捉战机的能力、个人绝招等”。这种配合、互助的协同能力在集体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足球的特点之一是对抗性。100米跑在自己道次上运动, 跑到其他的道次属犯规行为, 所以不存在对抗。但在足球场上, 队员之间会有合理的身体冲撞。“现代足球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越来越快速的激烈对抗条件下, 熟练而准确的运用技战术进行比赛, 随着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对于球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中对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邹秋华、王君指出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存在的问题是:“其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对抗能力不强”。众多资料中显示, 对抗能力作为一种竞技能力在对抗性的运动项目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00米跑是个体两腿快速的交替重复运动, 足球则显得复杂得多。足球场上情况复杂多变, 竞赛结果更具有不可预测性, 所以足球运动员要采取计谋和策略, 即战术。荷兰队教练米赫尔斯说:“全面化的队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机智, 根据场上攻守情况, 需要他到哪里起什么作用他都能承担, 这样把所有的力量加起来才是总体战术”。合理的足球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 运动员个体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即战术能力。运动员要在全面扎实的技术基础上, 熟练应用战术, 不断提高战术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个体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 通过专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训练形式, 在体育竞赛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质的集合体。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 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同一性表现在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表演能力、协同能力、对抗能力和战术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基础竞技能力、核心竞技能力和辅助竞技能力, 三者在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都不可缺少, 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参考文献

[1]徐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观[J].沈阳体育学院报, 2005.24.1.

[2]熊焰, 孔祥宁, 李景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评价[J].天津体育学院报, 2004.19.1.

上一篇:红色影视下一篇:学科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