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影视

2024-10-01

红色影视(共9篇)

红色影视 篇1

近年来, 追寻中国红, 一股红色热浪席卷全国, 唱红歌、读经典、传红段子、看红色影视, 一段段催人泪下而又振奋人心的红色文化, 源源不断地传出它们所蕴涵的精神力量, 作为红色文化之一的红色经典影视剧如《亮剑》、《革命家庭》、《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等, 在新的现代语境下通过改编和原创的方式再次掀起了新一轮的红色潮流, 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收视神话”。

红色经典影视教育是新时期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的。红色经典影视教育强调普及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通过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利用优秀的影视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可促使学生“了解历史, 认识国情;开拓视野, 提高审美观;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志向”, 应有效地利用优秀影视片深化高校政治思想教育。

中国大学红色经典影视教育现状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必须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我国大学生影视教育起步较晚, 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相对其他学科尤显薄弱, 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技术教育与智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都同样落后。这种状况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应从红色经典影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加大实施影视教育的力度, 真正抓出实效。

红色经典影视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 逐渐在一些大学得到开展, 这个层面主要普及影视的基础知识, 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却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艺术品位低、审美修养差, 这成为制约大学生进一步塑造完美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障碍。多年来, 红色经典影视教育一直没有被列入正式的系统化教育, 有关院校至多开设一些影视讲座, 只有少数学生接触到红色经典影视方面的教育。应该看到由于教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和办学条件简陋, 仪器设备落后、陈旧,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红色经典影视教育与中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新时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获得广泛认同。高校红色经典影视教育和教学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 红色经典影视教育理应与时俱进, 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红色经典影视教育与素质教育

1.红色经典影视教育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红色经典影视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德育为例, 一般的教育原则人人都懂, 关键是如何把生硬的理念化作可知可感、可亲可敬的教育行为, 将德育与鲜活的影视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红色经典影视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这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真、善、美的相互关系。

2.红色经典影视教育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影视媒体的传播特性有利于教育的大面积普及。影视媒体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时空, 可以把课堂搬进每一户家庭, 使任何人在有电视信号覆盖的地方都能看到优秀教师讲授的课程, 并且能满足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教育的需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直觉、感悟等思维, 有助于个性化培养, 有助于创设学习情境, 因而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影视媒体使现代教育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使教育贯穿于人的终身。

3.红色经典影视教育有利于激发爱国情感, 实现理论启迪与情感激励统一。稳定的爱国情感, 必须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 否则, 情感易激发也易消失。要促使爱国情感向稳定、纵深发展, 必须实现理论启迪与情感激励的统一。每看一部影视片后, 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观后有感活动, 从理论上深化直观感, 促使学生的爱国激情由暂时型向稳定型发展。

红色经典影视教育在审美教育、在其他五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红色经典影视教育与审美教育和德、智、体、美、劳作为教育的几个方面, 各有自己不同的目标和方式, 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 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的善, 有鲜明的辨别力, 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可见, 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作用将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

艺术具有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 因此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影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优秀影视作品的艺术欣赏活动, 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动人中受到教育, 受到鼓舞和启迪, 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使人们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变化, 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影视艺术具有审美认识作用。人们通过影视艺术鉴赏活动, 可以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影视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 通过欣赏影视节目, 使人们得到休息和娱乐, 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 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

影视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

1.红色经典影视教育艺术的综合性。影视艺术高度融合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建筑、雕塑、舞蹈、摄影等艺术元素, 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质, 成为时空综合、视听综合、表现与再现统一、纪实与抒情统一、技术与艺术统一的一种独立艺术。

影视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和借鉴了许多叙事方式与叙事手段, 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曾经直接对电影产生过巨大影响。影视艺术从绘画、雕塑中借鉴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 绘画强烈的造型意识, 对光、影、色彩、线条、形体的处理手法深深影响着影视画面。音乐成为影视作品概括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展现环境、创造节奏的重要艺术手段, 影视歌曲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这一长于抒情的听觉艺术元素, 大大丰富了影视艺术的感染力。

2.红色经典影视教育对其他学科学习的支持。影视作品必然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知识、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还要接触到各历史时期、各文化圈及许多题材、体裁、风格、形式各不相同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影视作品,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长知识, 开发智力。一方面, 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借助声画并茂、直观形象的电视, 获得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和有效的传播。另一方面,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观众又通过电视这种媒体, 找到了学习和欣赏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的一条捷径。

如今, 加强红色经典影视教育势在必行。同时, 红色经典影视教育要与时俱进, 注重理论研究, 又密切联系实际, 把握好时代的脉搏, 重视影视教学效果。新形势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求其更新观念, 用素质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严谨治学, 勤于耕耘, 善于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艺术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 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萍:《新媒体与创新》, 《电化教育研究》, 2001 (6) 。

[2].唐明明:《“红色经典”影视剧改编热潮的重新定位与当下意义》,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9 (1) 。

[3].张法:《“红色经典”改编现象读解》, 《文艺研究》, 2005 (4) 。

[4].苗鹏、姚书志:《以红色经典影视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 《电影评介》, 2009 (14) 。

[5].张晓兵:《和谐社会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分析》, 《时代文学 (双月上半月) 》, 2008 (5) 。

[6].刘清华、解世杰、董亚杰:《红色经典影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电影评介》, 2009 (4) 。

[7].张园园:《论“红色影视”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电影文学》, 2008 (18) 。

[8].任志明、黄淑敏:《消费文化语境中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再审视》,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红色影视 篇2

有感

《刘三姐》——本真的锐气

影片主要是讲:原在山上以砍柴维生的刘三姐因反抗地主,地主断藤落江想致她于死地,却不料刘三姐命福,在遇龙河上脚踩葡萄藤,手摇青竹搞,一路高歌痛斥地主,歌声传扬,被老渔夫和阿牛哥收留。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千百里外的群众都知道刘三姐住在这里,纷长途跋涉赶来见她与她对歌,并邀请她去自己的家乡安顿生活,可谓百鸟朝凤。刘三姐刚烈的个性,爱憎分明写在脸上,唱起来那不是悠扬婉转而是气宇轩昂直逼云霄,她随口骂来恶霸,听得劳作的人民可是解气。以前的精神基本寄托在山歌上,刘三姐到了哪儿她的精神随歌传播到哪儿,整一个成为农民反抗强权的领袖,是任何地方恶霸的眼中钉。

影片最为精彩的一个片段就是:刘三姐与三秀才对歌的一出绝妙戏,原来地主是不会唱歌的,那些读之乎者也的书生只会摇头晃脑,背着歌书,而你看刘三姐却张口就来,毫不思索,傲气俏皮,她的歌声、她的智慧全在艰辛的劳作和大自然的灵气中浑然天成。地主和秀才们斗不过歌,丑态毕露,民众得了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或许刘三姐并不想当什么领袖,她只是拥有更为本真的锐气,可这锐气势不可当,歌声传遍天涯时,民众的心就更为坚定了,也更多了精神的慰寄。

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关于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研究 篇3

关键词: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研究

根据对近年来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有关人员对红色经典的改编套路还存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较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会对红色经典的革命精神传播造成阻碍。因此,对于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现状和策略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1 红色经典的含义

红色经典指的是建国初期以来,将革命故事作为背景而展现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文学、影视作品等。“红色”象征的是当时人民群众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以及感人至深的战斗精神,是无产阶级革命情操的代表,并染上了理想主义色彩。“经典”的含义则是这些作品在特定时期积累并沉淀了下来,经受住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形成了具备永恒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于是,当“红色”与“经典”相互融合并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极富魅力与价值的艺术概念,以这一概念为前提而诞生的艺术形态都可以被称作“红色经典”。通常情况下,红色经典都有着自己特殊的社会背景,因此该系列的改编影视作品也需要定位在我国革命战争时期,要反映出影响较为深远的革命历史事件以及英雄人物等。

2 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中存在的问题

2.1 红色经典被戏说和泛化

20世纪末以来,影视文化市场开始对红色经典进行各种改编,而改变的态度缺乏严肃性和科学性,由此遭到了理论界的质疑。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一系列有关红色经典的影视作品出现,也引起了红色经典被戏说及泛化的现象。网络上甚至衍生出了一些“红色搞笑”作品,使红色经典被低俗化,并暴露出了种种问题。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如果一味重复旧题材,则无法带给观众新的感受。但如果肆意修改原著,过于强调情感一类的戏而忽略了原著精神,就会降低原著的经典性及严肃性。

2.2 扭曲了原著和史实

虽然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应当要坚持与时俱进,但这并不代表要改变原著和历史的内容。比如《红色娘子军》这部经典,《林海雪原》中对其的改编就扭曲了原著,将其定位成了青春偶像剧,并加入了不少感情戏成分,这就是不尊重原著的表现。当前社会容易受到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不能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原著和历史,就容易走偏,使得经典作品彻底变了味道,无法展示出原著中的革命精神。另外,现在有部分演员及改编者心浮气躁,对历史不够了解,并且也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品读红色经典,导致产生了违背历史的问题。

2.3 过于强调娱乐化,未找准市场发展方向

从近年来的红色经典改编作品可以看出,该类型的影视改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原有的色彩和味道,其教化性逐步降低,变成了娱乐和搞笑为主的影视剧。比如《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在原著里本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但在该剧里却变成了世俗味浓厚的伙夫。虽然编剧认为,要将英雄塑造得更“接地气”,使之成为“有血有肉的人”,但这样单纯追求收视率及娱乐化的改编方式,使得经典作品变了味道,英雄形象也受到了损害。这种美化反派人物而抹黑正派人物的改编,并不能真正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赞同。

3 关于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策略

3.1 充分考虑到观众对影视的喜好

在改编红色经典时,首先要考虑到目前观众收看影视剧的偏好及特点,找准改编的方向。有的影视改编研究单纯将观众的喜好评估成“怀旧”和“娱乐”,但从目前情况看,许多观众在观看影视剧的时候,除了有上述两种需求之外,还具备“思考”和“欣赏”的需要。实际上,红色经典对于上一个年代的人们而言,既是宝贵的财富,又是一种困惑。因此,财富和困惑构成了那个年代的观众们对于红色经典的回忆,所以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希望能够消除掉这些困惑。所以,影视制作人员在进行红色经典的改编时,要充分尊重观众的需求,全面考虑到当下社会环境和观众收看的偏好特征。首先,观众是在多元化信息流的背景下观看影视作品的,因此观众能够使用遥控器自主挑选喜爱的节目。其次,观众在家里收看影视作品时,处在一种相对开放的状态下,在收看的同时还可能出现各种和看电视不相关的活动。改编者必须要想办法吸引观众把注意力放到红色经典作品上,并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进入审美状态。这就需要加强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展现出叙事优势。

3.2 坚持政府部门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指导精神

我国广电总局在通知中明确指出,有的观众发现,一部分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作品存在误读的问题,这会给群众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从红色经典的意识形态上讲,政府部门批准对红色经典进行“新编”或是“正说”,但不允许“戏说”的情况出现。所以,广播影视部门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仔细检查好各种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改编内容,确保其充分尊重原著精神,不能戏说或是调侃。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必须要保障作品的严肃性、完整性和经典性,要对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牺牲主义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对于一些带有“低俗描写”和“杜撰亵渎”情况的改编作品,必须要坚决抵制。改编者要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充分考虑影视改编的指导精神,确保红色经典影视改编创作得以健康发展。

3.3 充分吸取有关红色经典的学术研究成果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红色经典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其研究手段和角度也产生了相应的转变。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语境与视角对红色经典进行研究,打破了以往思维僵化的局面。目前,学术界除了对红色经典实行艺术研究之外,还十分关注红色经典和革命传统、现代语境、人类精神史之间的联系,着重探索红色经典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的影响。所以,改编人员应当将这些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主要参考,将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上升到哲学层面和人文关怀层面,构建作为“人”的自觉意识。当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一些对于红色经典影视改编质疑的声音,询问是否应当将红色经典作为我国文化新传统,以及此类影视改编是否在利用人们的怀旧心理打造商业化作品。所以,对于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应当开辟出一条新的思路,积极研究最新发现的学术成果,让学术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红色经典影视改编服务。

4 结语

相关人员在进行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改编时,必须要对原著和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和立场,最终作出科学的选择和判断。不仅要考虑到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喜好,还要坚持政府部门对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的指导精神,同时充分吸取有关红色经典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提高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改编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立兵.浅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J].电影评介,2007(11):21-22.

[2]景秀明.“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研究的反思及改编的再出发[J].当代电影,2007(01):145-149.

[3]单怡.当前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中的叙事嬗变[J].价值工程,2015(01):290-291.

[4]胡和平.红色资源与权力意志——兼论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的改编[J].电视研究,2008(10):64-66.

贵州红色影视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篇4

近年来, 一批以贵州为背景或主要故事人物的影视作品活跃起来, 在中国影视圈和学术界受到了关注。贵州红色影视产业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事业准备阶段:20世纪50-80年代

贵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红色文化富饶的西部省份, 但由于受到地域、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贵州影视创作为空白。

新中国成立以后, 全国上下百废待兴, 贵州各项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文化事业也不例外。1954年, 第一部由贵州人参与创作的故事片《一场风波》改编自贵州籍作家石果创作的小说《风波》;1960年, 黔剧《秦娘美》上映;次年, 贵州的舞剧《蔓萝花》上映;1977年, 现代京剧《苗岭风雷》上映。随后, 电影《山寨火种》上映, 这是贵州电影第一次获得“百花奖”的重大奖项, 对贵州来讲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也使贵州开始重视影视产业。

2、事业统筹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这一时期, 贵州省科委电影摄制组成立后, 配备了相关设备。这一时期, 拍出各类作品十余部, 包括有科学教育片、反映贵州人文地理的纪录片等等。

令人骄傲的是, 贵州电视剧《敌营十八年》, 1981年在央视播出, 成为我国首播的电视连续剧, 开启了我国电视剧的先河。为日后我国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依据和范本。同时, 这也是红色题材电视剧的第一次在荧幕上展现。

3、产业孵化及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1998年, 贵州电视台也开始加强电视节目的创作, 除电视新闻节目以外, 电视剧和电视晚会等新兴的娱乐节目也有所产出。

2005年底, 为了给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提供展示的平台, 贵州电视台也创作出了比较优秀的电视专题作品, 如《刻刀下的黑与白》、《梵净山金丝猴》等优秀作品。

随着贵州出品的电视剧《雄关漫道》、《杀出绝地》、《绝地逢生》相继登录央视一套黄金时段, 贵州开始在影视业界受到广泛关注。2011年, 电视剧《奢香夫人》播出后, 再次颇获观众好评, 收视率一再攀高。很多观众表示, 看完了这些电视剧, 很想去贵州旅游。2015年, 贵州独立电影人周浩凭借《大同》斩获最佳纪录片奖。

二、贵州红色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这些年来, 贵州在开发红色影视产业方面, 尽管做了大量工作, 付出不少人力、物力、财力, 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龙头企业少、盈利模式单一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 海拔高, 地势崎岖不平, 气候起伏不定, 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都比较多, 历史上就是贫困地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红色影视产业开发利用。近几年, 尽管有几部影视作品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但总体规模还是小, 再加上生产力不发达, 导致贵州红色影视剧的生产能力不足。

由于各种历史因素以及传统思维的局限, 很多人认为像影视作品这类的文化产品只具有宣传以及娱乐功能, 往往会忽略掉其市场化的特点, 致使红色影视产业的发展思路一直都不明确。很多人包括影视工作者往往目光短浅, 仅仅将影视作品停留在作品的制作发行上, 却忽视了影视衍生产品和后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最近几年, “贵州制造”的影视作品近百部, 但是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却不足。贵州电视剧生产的重任主要由贵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和黔森影视文化工作室完成。纵使黔森影视文化工作室可以生产出一批有口碑的影视作品, 但是仍然无法对一些中小企业产生联动或者带动作用, 这就使得龙头企业发展与中小企业的发展两极化趋势加大。举例来说, 2011年6月, 黔森影视工作室拍摄电视剧《春晖》, 与贵州瓮安县合作, 但黔森影视工作室仅将瓮安县作为一个取景的拍摄地点, 然后选取了瓮安县的一个典型的事迹, 以此来提高瓮安县的文化软实力,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并没有带动瓮安县传媒一起合作。

多样并举才是开发红色影视文化资源的方向和手段。遵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性和名气并不低于同样是革命圣地的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地。但是由于政府对于遵义的开发仅仅注重红色文化, 却没有加强对遵义一带美丽的风景、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遵义地区发展的历史资源的足够重视, 所以使得遵义地区在开发上形式过于单一, 缺乏大局意识, 这就使得该地区的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价值大打折扣。而电视剧的开发商仅仅将利润对准电视台单一的广告收入, 却忽略了开发其相对应的衍生产品, 这就大大降低了其利润的来源的方式与方向。

2、内容单一缺乏创意, 作品缺乏精品意识

贵州影视作品虽然已经慢慢出现在影视坛之中, 但缺少精品意识。作为革命老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贵州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 贵州红色文化题材无疑是广泛而多彩的。然而, 贵州红色影视作品偏少, 更难以称得上佳作。很多红色文化资源被锁深山, 并未为外人所知。这大大削弱了贵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体表现在:

(1) 贵州红色影视作品在艺术上不精湛。贵州红色影视剧在内容上往往都是单纯地再现史实, 这就决定了其作品往往不能吸引观众持续观看下去。贵州应该建立成具有现实地理意义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且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影视产业,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与现实脱离。曾在央视引起热议的电视剧《绝地逢生》, 该剧主要反映贵州省盘江县如何脱贫致富的故事。但观罢, 始终没有看到一个个性到足够我们记住的李云龙或是石光荣这样的主人公。此外, 整部戏都显得过于平淡, 仅仅是娓娓道来叙述故事, 没有高潮迭起, 更令人遗憾的是, 整个剧全是普通话演绎, 贵州富有特色的方言在剧中完全没有体现, 而且人物之间的对白较为书面, 和地方真正日常的交流还有一段距离。

(2) 贵州红色影视作品在思想内容上不精深。由于中国共产党相当一部分时间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贵州, 所以给予了贵州孕育红色文化得天独厚的土壤。但相比之下, 贵州的影视创作远低于全国的水平。如电视剧《遵义会议》在创作上就存在一些问题, 如在战争场面的描摹上缺乏雄浑壮阔的恢弘气势, 整个电视剧的氛围过于悲壮、惨烈, 给人心理上造成不太舒服的感觉, 而且与历史事件真正遵义会议那种巨大转折的基调不太吻合;在演员的表演上一些年轻的新演员较为拘束、完全胜任不了一些领导人物的境界, 表演较为生硬;在还原历史上整个剧组所提供是服装、道具还有场景都经不起考验, 在“真实性”上大打折扣...《遵义会议》“史”的“纪实”的部分比较多, 在全局的分量也较重, 这当然是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生命力所在, 它的重要性当然无可替代。好像一个美女除了拥有美丽妖娆的外表, 同时腹有诗书方能气自华, 电视剧纪实的部分不可或缺以外, 如果能很好的融入一些带有灵魂的“诗”的部分, 就会使得电视剧《遵义会议》走得更加长远, 走向佳作, 对于提升贵州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大有裨益的。

(3) 贵州红色影视在制作上不精良。如电视剧《雄关漫道》, 由于制作团队误读“漫道”一词, 使得剧名出现了硬伤。众所周知, “雄关漫道”源于毛泽东的《娄山关·忆秦娥》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但是通过查询《辞源》:“漫道”一词在毛泽东诗词中的意思不是雄浑的关口、漫漫的长路, 而是是别说、莫说的意思, 因此, 《雄关漫道》这个电视剧名称就不妥了。

总的来说, 对于贵州影视剧的开发还是大有进步空间的。创作者们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作实力和水平。

3、人才短缺

当然, 贵州红色影视产业之所以发展地缓慢,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既懂影视创作, 又懂管理与营销的专业型人才, 这就导致了贵州红色影视创作在内容上缺乏创意, 在营销上也比较单一的问题, 因为缺乏了既懂得创作又对市场营销比较擅长的多用人才。

三、贵州红色影视产业发展策略

发展贵州红色影视产业要想实现品牌化经营, 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热风”, 仍然需要端正对其客观存在的问题的认识, 积极探寻贵州红色影视产业发展策略。

1、体制策略

要想影视产业的市场体系健全发展, 就需要调整影视产业中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我们需要向世界先进的影视工业市场运作体制看齐。努力建立国际化标准的影视产业体系, 才能使贵州红色影视产业形成优势, 使得其可以良性发展。

(1) 对影视文本认识的转变:影像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民的文化素养在不断的提高, 在欣赏电视剧的时候, 表现为对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对于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而言, 真实是最重要的, 真实又体现在细节和人物关系上, 比如电视剧《雄关漫道》就树立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此剧在环境的选择、氛围的营造上都很到位, 化妆服装道具既生活又典型, 而且具有时代感、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影视既是一门艺术, 它所强调的就是用镜头讲故事, 而不是靠台词和字幕讲故事, 这也是影视区别于文学的本质特征。电视剧《雄关漫道》反映的是红二、六军团“长征”的历史, 要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工农红军在国家和民族的紧要关头所面临的选择以及他们作为个体的个人命运与情感时, 影片的总体基调应该是凝重的。电视剧在这种氛围下表现人物的不屈和顽强, 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靓丽、温情和浪漫。《雄关漫道》中, 寒夜里的各式的灯火 (如煤油灯、篝火、火把) , 漫山的野花。凝重基础上的“丰富多彩”将构成本片的基调。红军走过的湘黔一带刚好是那种群山逶迤、细雨绵绵的氛围, 泥泞的小路、青青的石板、古色古香的村寨, 都为这总体基调提供了元素。

除了视觉上, 在本剧中, 音乐的功能作用就比较突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贵州, 如翠鸟弹水、黄莺吟鸣的少数民族歌曲可以充分的利用, 这些音乐元素的应用又促进对全剧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形成。

(2) 完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体制

要想产业实行集约化经营与管理体制, 提高产业的经营与管理水平, 就必须彻底地改革原有与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 转变不成熟的经营方式。贵州省政府部门还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红色影视产业工作的精神和政策, 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完善相关的辅助措施, 由此实现用政策杠杆撬动整个红色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贵州日报业集团·黔森影视工作室和都市虎子传媒有限公司就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 不断壮大自己, 实行集约化的产业发展, 不断带动新剧作产品, 用以往成功的名气为后来要拍摄的剧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从而形成良好的资源利用循环。

发展比较成功的如江西。江西省在发展红色产业时, 就努力结合旅游产业业、文化演艺业、动漫产业以及戏剧戏曲业, 对比而言, 开发的较为全面和深入。具体表现为:第一, 在办好《井冈山》大型实景演出的基础上, 在南昌和瑞金分别策划《军魂》、《共和国摇篮》实景演出, 第二, 继续办好《红歌会》, 将《红歌会》的开幕式和决赛选址于红色景区, 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第三, 建立井冈山、南昌、瑞金、葛源红色影视基地, 创办《红色卫视》频道。

(3)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 打造影视精品

影视业要想繁荣就必须打造知名产品, 影视业要想实现产业化就必须使影视精品与市场相互融合。优秀的节目与影视业是源与流的关系, 作为源头的影视节目如果内容质量不过关, 产业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了。举例来说, 贵州所有上映的优秀电影的票房总和也敌不过曾经一部美国优秀的电影的DVD的收益。当然,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就其根本上来说还是价格与价值不成正比。所以, 就根本来说, 影视精品作品的打造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上是关键的一环, 要想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影视产业, 扶植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举足轻重。

贵州省红色影视产业的发展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品牌价值, 通过现代品牌宣传手段来增强其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同时, 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贵州日报业集团下黔森影视工作室, 在最近几年的影视创作中就异常活跃, 在刚成立的两年多的时间里, 就拍了5部电影、8部电视剧。如引起强烈关注的《绝处逢生》、《奢香夫人》当然, 黔森影视工作室的工作远不止于此, 红剧《乌蒙磅礴》、《伟大的转折》、《蓝色乌江》, 励志剧《春晖》, 历史剧《王阳明》都陆续问世。此外他们还出品了3D动漫电影《三叠纪》和动画《贵州龙》、数字电影《周逸群》、胶片电影《断河》等影视作品。可以说黔森影视工作室已经成为贵州影视业的龙头企业。但是, 比之余江西的红色影视的开发程度还明显不够, 江西省已经形成一个“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这个一个发展的总体思路,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带头羊通过联合全省各大媒介资源, 整合红色文化产业, 以黔森影视工作室为领头羊, 带动全省从而形成一个总布局。

2、文本策略

影视靠什么最能打动人, 其中最核心的当然是内容, 任何优秀的影视作品都不乏具有创意的内容,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成了每个剧作者考虑的最多的问题。

(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红色影视产业的战略任务

红色影视作品是具有贵州红色特色精品的力作, 它应该保持以地方与民族特色为出发点, 传播地方红色文化, 用影视的创作方法作为叙事的手段, 制作出具有地域特征的红色影视作品。它旨在反映本民族的真实的社会生活与时代精神, 尤其要突出本地区的文化心理模式, 这是后现代文化的大潮流中, 显示文化的原创能力和本文化特色的突围之策。因此, 贵州影视工作者务必要足够重视其所传播的带有红色文化的内容, 而且这些内容又可以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音乐、地方舞蹈、服装头饰等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 将这些不加修饰地传播出去, 这正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亟待填补的影视精神空白。

(2) 内容创意:红色影视文本的本质基础

注重内容为核心, 打造红色影视文化精品。红色影视作品的内容越是匠心独运, 就越会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爱, 这是红色影视作品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能够抢占市场的关键所在。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 即使是历史剧, 也不能与观众有距离。近几年, 电视剧中塑造的军人形象就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了。例如石光荣、李云龙等人物形象, 这些主人公都不再是以往的扁平式的主人公, 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人情感的圆形人物。革命历史题材剧并非没有市场, 关键还在于创作者如何突破固有的题材局限和思维模式, 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塑造人物, 表现主题。

影视产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务必要注意观众的审美习惯。电视剧《杀出绝地》的成功就是抓住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心理期待, 将严肃的历史剧与现代商业元素相结合。当然, 这些元素加入的方式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比较合理的方式。

(3) 本土与“红色”:贵州红色影视产业的文化根基

贵州, 风景旖旎, 民族风情独特, 红色资源丰富。贵州红色影视产业应该讲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故事是红剧, 是有本地特点、地域性的红剧。

用影视的方式来提升影响, 正在成为贵州的一大现象。比如电视剧《奢香夫人》在视觉图谱上就树立了典型的形象, 观众看完, 就想来这里旅游。而贵州其他影视作品几乎都没能很好的利用影视本身的特征将贵州好好推出去。这也正是贵州影视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贵州省除了需要改进影视产品的质量以外, 还应该学习省外的优秀影视产品与当地结合的紧密程度, 做到了这一步, 理应学习诸如江西省开发影视产品的思路, 联合发展, 使得影视产业形成聚集效应, 达到与之相对应的规模优势, 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实力。

3、市场与营销策略

要想使得贵州红色影视产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影视工作者要做好本职工作, 讲好故事, 拍好影视作品;而政府部门应当加大鼓励和支持的力度, 与此同时, 市场与营销策略也不可忽视。

(1) 产业经营公司化

产业经营公司化, 就是将影视产业像现代公司制度一样, 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作。同时, 应该将电影、电视剧、动画、有线网络等单位的公司制以及股份改造制, 建立健全公司的法人结构, 实现整体转变。

在红色影视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贵州省政府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来设置和重组红色影视文化产业管理机构, 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对红色影视产业的引导、管理与服务, 彻底实现政事分离和政企分离;另一方面要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红色影视产业所有制形式, 鼓励多元资本进入红色影视产业领域, 由此增强我国红色影视产业的资本实力。

(2) 盈利模式多样化, 走以消费者为起点的逆向营销道路

以消费者为起点的道路, 先了解观众想看什么, 再进行创作的逆向营销的新思路。比如, 描写长征这一题材的影视作品, 电影作品有《万水千山》、《四渡赤水》、《草地》、《大渡河》等等, 电视剧有《长征》、《雄关漫道》等等。但这些作品都是以一个大的视角和总的视野表现伟大的长征, 亦或者取其中一段战役作为表现对象。而《杀出绝地》就另辟蹊径, 它讲述的重点在于红军在艰难的处境当中, 如何巧中取胜, 杀出绝地, 以及如何发动人民群众, 壮大革命队伍, 力保红军顺利北上的故事。这部剧突破了前面所有红军剧种的藩篱, 不受历史剧的局限, 大胆将符合民意的商业元素融入, 以此来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这样的营销策略, 一方面丰富了历史剧的创作空间, 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赢得反响。

(3) 整合营销与捆绑营销

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仅是文化产品, 更是旅游产品, 它甚至是将一个地方推广出去的最佳载体。所以将影视业与旅游业合作, 比较碰撞出更强烈的火花, 电视剧《奢香夫人》就是这种模式运用成功的例子。电视剧观众了解到了“贵州宣慰府”、奢香博物馆等文化古迹, 同时, 周边的旅游产品比如大方的九洞天、清虚洞, 毕节地区百里杜鹃都会连带收到广泛关注。电视剧播出后, 很多人都到贵州参观宣慰府。到节假日, 游客数量更多。旅游热又带动大方县的美食。游客们来看宣慰府, 游玩之余, 更会品尝大方特产鸡豆腐、豆干火锅, 更有兴致的游客们还会带上大方漆器、大方辣椒以及大方豆制品等特产, 这刚好为大方旅游开发提供的新的思路。目前, 大方县正迈开大步加快古城建设、城市的服务设施等软硬环境建设, 把旅游文化产业所拉动的“三产”作为继烤烟等农业经济、煤电等工业经济之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黔森影视文化工作室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 实现了报业与影视业的联袂。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通过改制, 跨行业拍摄影视作品, 成就斐然, 仅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就有《绝地逢生》、《奢香夫人》, 今年, 电视剧《二十四道拐》还作为反法西斯战争70的献礼片在央视播出。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看准市场, 摆脱传统观念束缚, 走出了一条影视作品拍摄“借船出海”之路, 开启了报业规模做影视的先河。只要黔森影视工作室这只领头羊可以做好带头作用, 贵州影视的群体亮相是很有希望的, 其市场前景巨大。

(4)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约束相对较少, 发展起来比较灵活。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 以资本为纽带, 通过联合重组, 整合各类资源、壮大企业自身规模、增强企业自身实力, 实行跨区域经营, 使之成为广播影视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许多民营公司都不仅制作电视剧, 还生产电视栏目, 他们的优点是往往不乏资金, 又与电视台长期合作, 经验丰富, 人才济济。

4、人力资源策略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 而影视文化产业所需要的又是集知识、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 抢抓人才是重中之重。

(1) 人才挖掘

贵州影视文化产业比之全国起点低、起步晚, 本土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贵州几部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都出自欧阳黔森之手, 2015年, 随着金马奖的落幕, 贵州独立纪录片导演周浩凭借作品《大同》一举斩获最佳纪录片奖。但一二人难挑起整个贵州红色影视产业的重任。

一方面, 我们要注重人才的挖掘, 另一方面, 政府也应把相当大的比重放在定向人才的培养上, 政府部门应该成立相关专业的院校或者在已有的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当然, 也可以在影视企业内部培养人才。只有多方面落实人才挖掘, 才可以使贵州红色影视产业的发展脱离“人才”的苦海, 使其在竞争中始终站在有力的点上。

(2) 人才结构优化

人才挖掘、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工作完成之后, 还要优化人才内部结构。从影视产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上来看, 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人才发展的规律, 将人才结构优化, 使所有人才在年龄层次、男女比例上合理地排兵布阵, 形成优势互补, 将各种因素合理组合, 才可以“物尽其用”, 更好地发挥集体的最大作用。

(3) 稳定人才

要在原有人才的基础上, 安排其外出学习或者给与相关方面前沿资讯与培训;其次还要善于留住人才, 好不容易引进的人才不能因为工作过程中某些地方的考虑不够周到使人才流失, 因此要做到为人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包括福利待遇、晋升空间等等, 稳定人才还少不了对员工的激励政策, 成熟的激励错事能够带动人才工作地积极性以及创新思维, 这样, 就可以提高贵州影视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增强贵州红色影视产业的竞争力与实力。

四、结语

红色影视文化是我国在战争年代以及战后产生、形成、发展过程中, 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的, 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和历史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蕴含着大量的尚待破解和利用的历史文化信息。贵州红色影视产业不仅是贵州红色文化产业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还是贵州文化产业最具特色、最具市场开发潜力的部分, 它能够促进民族团结与民族繁荣, 提高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贵州的整体形象。

总的来说, 在文化软实力地位日趋提高的今日, 红色影视产业将会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及国家的重视和扶持, 贵州作为具有先天优势资源的省份, 务必要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将发展红色影视产业摆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努力克服底子薄、起步晚的困难, 争取将贵州红色影视产业做大做强, 为贵州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增添力量。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2]李震.重塑西部之魂[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赵俊涛.贵州红色文化得天独厚[J].当代贵州, 2012-1:11.

红色经典影视观后感励志文章 篇5

其中,有一个叫“麦包”的孩子,固然十分的小,但他机智英勇,有着正确地断定力。他好几回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还常常把日本鬼子打晕,把日本鬼子搞的昏头昏脑,手足无措。因而,我对这位孩子无比的敬仰。

每当我看到这些孩子穿梭在地道中,不仅非常感慨:这些孩子的年纪比我们小的多,还那么的机智,那么的勇敢。而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得半点风雨,我们能比得上他们吗?

红色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篇6

一、 红色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对“十七年”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色电影中正面女性形象的研究较多,如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孙艳《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吕娟《红色电影女性形象的建构和意识形态分析》等,从不同角度对女性形象做了深入分析。综上研究成果,这些在电影中加以大量表现并充分肯定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革命母亲,如《苦菜花》(1965)中的冯大娘、《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中的杨晓东母亲、《洪湖赤卫队》(1961)中的韩英母亲、《母亲》(1956)中的母亲等。这些“十七年”电影中的革命母亲,兼具被压迫者(劳苦大众)与历史拯救者(人民群众)的双重身份,有着相似的中性化面孔,脸上布满岁月的沧桑,眼中透出坚定的信念,在她们身上体现得更多的是阶级身份而非性别身份。尽管在旧社会受尽压迫和剥削,她们仍有着不屈服的韧性,充满着崇高的革命正气。她们爱自己的孩子,但更爱党和革命战士。她们的“母爱”,已经超出了世俗家庭伦理范畴,伦理亲情在情节展开中被阶级感情所置换。20 世纪 90 年代后,商业资本运作的市场化和大众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使得电影中的革命母亲形象发生了一些变化,“可看性”增强。商业化浪潮中催生的革命母亲,就外形而言,不再是“泯灭性别”的脸谱化人物,而是增加了性别吸引力的大气女性。如《我的母亲赵一曼》(2005)中的赵一曼美丽大方,与之前的“冯大娘”“韩英母亲”相比,多了女性的柔美。尽管如此,革命母亲的变化多在于形象上的改变,其革命内涵始终一以贯之,仍是对“十七年”电影中革命政治型母亲的继承。为了革命,“赵妈妈”不得不与儿子离别,也不能与儿子联系,这样的“母亲”割舍了世俗家庭伦理层面的天性,以至于日本军官都说她不像一位母亲。直到临死前,她才给儿子写下温情的又具民族大义的遗书。影片中,“赵妈妈”代表的母亲形象所承载的坚定的革命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忘我的民族大义以及对子女隐忍的深情,成为商业化语境下,得主流意识形态认可,并正面叙述与颂扬的女性品格。“革命母亲”无论是在“十七年”,还是在新世纪,都是一种非世俗的存在。

二是女英雄,如《红色娘子军》(1961)中的吴琼花、《赵一曼》(1950)中的赵一曼等。“十七年”电影中的这类革命女英雄,如大多数研究者所言,在以革命为旨归的叙事中,她们“英姿飒爽”,与革命母亲类似,在她们身上展现得更多的是阶级性与助推革命的战斗性,而非具备性别意味的女性。围绕着革命,她们必须带上男性化的面具,进入战争场景,以凸显革命的迫切性与正当性。在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的众多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仍然能够看到这类女英雄的影子,如《风声》(2009)中的顾晓梦、《东风雨》(2010)中的欢颜、《听风者》(2012)中的张学宁。不过,她们是在主旋律与市场经济合力下生成的谍战女英雄,与“十七年”电影中的革命女英雄相比,她们不再那么雄性化,甚至越来越性感。有着过人的胆识的她们聪明沉稳,同时又处处散发着女性的吸引力。她们的衣饰中,勾勒身体曲线的旗袍是必不可少的。在镜头下,她们赏心悦目,沦为欲望窥视的对象。这类影片迎合了消费时代的审美需求,在浪漫的表象下以欲望视角呈现出被“十七年”电影所回避的爱情与身体。

三是知识女性,如《青春之歌》(1959)中的林道静。“十七年”电影中,夹杂在革命与恋爱中的知识女性“置身于为光明王国(共产党人)和黑暗王国(以国民党为代表)所争夺的价值客体的位置上。她们注定历经苦难,被侮辱、被损害,直到一个男性的共产党人将她们救赎出苦海”[1]。林道静正是如此,她在江华为代表的党的正确引导下,打破不切实际的幻想,克服自身的软弱性,最终走向群众,在群体中获得力量,于革命中走向光明。这种知识女性的成长模式,仍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红色电影中延续,如《红色恋人》(1999)中的秋秋、《云水谣》(2006)中的王碧云、《秋之白华》(2011)中的杨之华等。这些知识女性的成长,表面上是自己主动追求进步,实际上则暗含着代表“党性”光辉的男性对她们的感染与引导。她们与所爱恋的男英雄之间很难说是平等的恋爱关系,她们爱慕的火花源于对男英雄的钦佩,而男英雄的魅力在于他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的正确。知识女性对男英雄的爱慕,更像是朝圣者对着普度众生的圣灵偶像的虔诚崇敬。不过,与“十七年”红色电影更多地强调知识女性的改造不同,上个世纪末以来的红色电影更多地渲染“红色恋人”在革命风雨中历经曲折仍忠贞不渝的凄美爱情,这也迎合了消费时代大众的审美趣味。

此外,在“十七年”电影中,还有一类女性形象有着典型的喻意,那就是女特务。这类女特务对受众的影响颇为明显。按照王彬彬在《老电影中的女特务》中的说法,“反特”题材的电影在“十七年”间非常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此类电影中往往会出现女特务。这种女特务,虽然是“反面人物”,虽然导演和演员极力要表现出她们心灵的凶残和肮脏,但广大观众仍然深深被她们所吸引。如《英雄虎胆》中的阿兰,《羊城暗哨》中的八姑,《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曲曼丽,《寂静的山林》中的李文英等。[2]这些女特务大多相貌美丽,爱描眉化妆,富有女人味。她们不受纪律约束与性别限制,喝酒、抽烟再正常不过,爱跳舞,爱玩闹,生活环境灯红酒绿,与正义自律、无性别装扮的正面女性形象迥然不同。

从性别视角出发,西方女性主义者将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两类:“天使”和“妖妇”。天使指纯美的女性,她们温柔顺从,安于家庭,对男人构不成任何威胁,是男人求娶的对象;妖妇则相反,她们妖艳美丽却不安于室,对男人有着致命吸引力却难以掌控,她们令男人爱慕又令男人不安,常有意无意间惹出种种祸端,即所谓“祸水”。女特务毫无疑问属于后者,她们如同有毒的罂粟,不经意间就将人诱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必须彻底拔除。女特务有着天然的诱惑力,其在战争中的用武之地,自然是诱惑男人。于是,在“十七年”红色电影中,与这类妖艳型敌方女特务同组出现的,往往是“我方”坚贞的男侦查员或“钢铁战士”。这两类人物形成鲜明对比,一个道德自律、阳刚质朴,一个浪漫奔放、妖艳妩媚。男女的对立隐喻国共在政治上的较量与各自所代表的新旧政权的对峙,男侦查员喻示新政权的朝气蓬勃,女特务则象征旧政权的腐败不堪、骄奢淫逸,新生的政权带着男性的气息,必将战胜腐败的带着女气的旧政权。旧政权在同新政权的对峙中,如同女性与男性的战争,必将失败。而在这场被赋予新、旧政权争斗意义的两性战争中,正气、健康的男性不得已面对妖艳迷人的女性,丝毫不为其所惑,即便是虚与委蛇,也坚守着自己的忠贞。如《羊城暗哨》中,正气的侦察员王练假扮209,住到特务八姑家中与八姑周旋。八姑多次挑逗209,其中一次半真半假地问道:“我们是做真夫妻,还是做假夫妻?”面对如此露骨的试探,209机智地回答:“逢场作戏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怕有些人吃醋。”既巧妙地回绝了八姑的引诱又保持了自己的“清白”,彰显了“我方”的道德正义。而女特务八姑面对侦查员的拒绝,则产生了如下疑问:“我看你,不像是我们的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疑问,源于“十七年”电影中隐含的政治前提,即国民党人腐败不堪,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共产党人廉洁自律,从不贪图享受。这样,假扮特务的侦察员严守道德底线就会与一向淫乱的特务格格不入,所以他也就可能被真正的特务怀疑为共产党。同样,《虎胆英雄》中特务李月桂对侦查员曾泰的试探也是基于上述逻辑。若曾泰拒绝与阿兰跳伦巴,则印证了他是共产党的猜测。因为国民党特务腐败堕落,在消遣娱乐方面自然皆会,洁身自好的共产党在他们眼中是土包子,没见过世面的人哪会跳伦巴。为打消特务的疑心,曾泰最后还是搂着阿兰跳了几步,但在共舞的过程中,电影镜头采用蒙太奇方式,闪现特务烧杀抢掠的画面,说明曾泰尽管身体在与女特务跳舞,但是内心仍然坚守立场,完全不为女特务所惑。很快,曾泰就以醉酒为借口结束了这种“资产阶级的娱乐方式”。这样的处理,既打消了特务的怀疑,稳住了特务,又维护了英雄的道德底线。这种叙事模式一直为红色电影所采用,淫乱的必然是国民党官员、特务、土匪,自律的自然是共产党员、优秀战士,如果党内的个别人员违反了这一“戒律”,他最终定会是叛徒。即使是在“消解崇高”的语境下,“我方”人员更为亲民,有了这样或那样“可爱”的缺点,但他们在男女关系上绝不会混乱。

与上述英雄“贞操”的保全截然相反,作为诱惑者的女特务,不是被捕,就是被击毙,注定被象征正义的新政权所监禁或消灭。如《虎胆英雄》中美丽迷人的女特务阿兰,尽管有众多的追求者,却独独爱上了“坚贞”的侦查员曾泰,最终难逃一死。对她们身体的监禁或消灭,摧毁的不仅仅是其政治身份,还有其散发着诱惑力的性别身体。

二、 红色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

张光芒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红色经典热是主流意识形态与商业性大众文化产业联手制造出来的。文革结束前的‘红色经典是靠电影热起来,而90年代以来的“红色经典”则是靠电视热起来的。”[3]尽管文革结束前的红色电影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红色影视剧,在生产方式、媒介文化环境、受众心理期待、受众群体特征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以致后者在叙事策略、审美指向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在以政治引导为旨归的大原则下,红色道德仍然在90年代以来的影视剧中产生着重要影响。

90年代之后的红色影视剧中,红色道德影响下的两性叙事仍然在延续。如《暗算》(2005)、《保密局的枪声》(2007)、《红色电波》(2009)、《断刺》(2011)、《与狼共舞》(2012、2014)等。在《与狼共舞》第一、二部中,貌美邪恶的女特务梁氏姐妹都不可避免地爱上了侦查员陈少杰,但陈少杰心仪的是同一阵营中纯洁、温柔、善良的乔燕,与梁氏姐妹虚与委蛇只是为了套取情报,在与之斗智斗勇的周璇中仍保持自身“清白”。剧中,围绕男性侦查员,“我方”阵营中的“天使”与敌人方阵营中的“妖妇”形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与“十七年”红色电影中的“禁欲”不同,90年代以来的红色影视剧里恋爱元素大大增加,在主流意识形态与商业性大众文化产业联手之下,“革命+恋爱”复生。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革命+恋爱”的小说叙事因情节程式化、革命描写概念化而屡遭诟病。但新世纪,在商业大众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合力之下,“革命+恋爱”融入诸多流行性元素,成为影视剧中的重要看点,于观众、官方两面讨巧。

对“革命+恋爱”运用得比较娴熟的当属《潜伏》。单就余则成与王翠平组建的家庭模式而言,《潜伏》与1951年上映的《我们夫妻之间》,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知识分子对农民。如果说前者带有文艺为工农服务意味,在夫妻矛盾(由出生差异、教育差异、阶层差异而引发的观念差异,在被批斗时上升为阶级矛盾)之间采取调和立场,从而在自我理解的工农兵方向中完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响应的话,那么后者更多的是商业元素与戏剧化因素的融入,在夫妻之间土与洋、乡与城的世俗生活细节矛盾中引发笑点,打造轻喜剧效果,从而博取观众眼球。在将革命者形象世俗化、亲民化的同时,于细节的真实连缀中传奇化地建构历史,在“小处抓真实,大处抓意识”,实现商业性大众文化与国家意识形态的缝合。

潜伏中的“革命+恋爱”,不仅仅通过余则成与王翠平展现,还通过余则成与另外两位女士的纠葛加以“增色”。在恋情以革命为旨归的复杂纠葛中,三女的功能在于引导、辅助男性更好地革命。上世纪30年代,茅盾将小说中的“革命+恋爱”归纳为三种类型:为了革命而牺牲恋爱,革命决定了恋爱和革命产生了恋爱。《潜伏》将这三种类型加以改写,糅合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审美趣味,将性别、政治的缠绕在消费时代呈现出远不同于“十七年”叙事的景象。

第一种,为革命而牺牲恋爱:余则成+左蓝。主人公余则成投身革命,一方面是出于爱国之心,另一方面是出于对革命者左蓝的爱恋。左蓝之于余则成,是恋人,更是革命引路人。剧中,左蓝为保护余则成被马奎杀害。左蓝的牺牲,可以说是为革命理想而不得不舍弃爱情,因为作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革命大我”远高于“情爱小我”。她的舍身,保护了余则成,也成就了余则成。所以,余则成在左蓝牺牲后,不仅朗读左蓝的遗物——《为人民服务》,还让翠平学读、学写“为人民服务”。左蓝这类引导者,在红色影视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青春之歌》中林红与林道静的同性情谊引导后者更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潜伏》中左蓝与余则成的异性爱慕则更坚定了后者的革命决心。二者中,女性皆作为引导者存在,其形象地承载着意识形态内容,是忠于党,忠于革命的表征,而她们的牺牲是提升被引导者觉悟的重要环节,因此也是一种必然。

第二种,革命产生了恋爱:余则成+王翠平。乡下女人翠平在与知识分子余则成假扮夫妻共同革命的过程中,爱上了余则成。剧中,翠平是以协助革命者余则成的身份进入观众视野的,也就是说她根本不是具有独立行动力的女人,只是男人完成大业的助手。与之对应的剧情,是翠平在与余则成磨合初期,未获后者授意便擅自行动,导致任务失败。经此必然叙事之后,翠平视余则成为英雄,剧情也完成了男人对女人的征服。翠平对余则成的爱慕,也是对其所代表的斗争观念与政治意识的信服。在此过程中,电视剧也达到了弘扬主旋律的目的。

第三种,革命决定了恋爱:余则成+晚秋。如同翠平爱上余则成,“资产阶级小姐”晚秋爱上余则成也是一种必然。晚秋有不少的追求者,余则成并非其中之一,但余则成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与众不同的个人魅力对晚秋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在这里,革命魅力的大小是恋情指数高低的标准,恋爱最终要以革命为旨归。

在革命中围绕着余则成的三位女性不同于“十七年”电影中泯灭性别的个体,她们都有着出众的外表,或温婉,或泼辣,或水灵,呈现出女性的不同面向,观赏性大为增强。她们不再需要带上男性面具进入男性化的战争场景,其女性特征通过叙事策略和镜头语言得到强烈突显,但她们仍然不是自己性别身份的主体,她们的生活、情感,包括行动,皆围绕着代表党性光辉的魅力男性。她们虽然恢复了“女性气质”,“但同时建立起了一种经典的窥视情境:在这种情境里,女性将作为一个欲望对象,呈现在男性观众的目光和视阈中并为他们提供看的快感。”[4]“十七年”红色电影中革命女英雄的激进及着装上的保守在大众消费时代发生了改变,但这种改变建立在满足“被看”且“好看”的心理需求之上,最终通过不同程度的改写与反复播出再一次稳固了男性中心位置。

总而言之,在革命历史故事的再度改写、编织中,女性身体作为欲望对象,被大量呈现于各种媒介之中,以迎合受众的窥视心理,提供肤浅的感官愉悦,满足其潜在欲望。当下,男性中心意识与消费时代的结盟,使得女性身体的物化趋势愈演愈烈。备受吐槽的“抗战神剧”除了游戏化演绎战争以外,还将女性身体商品化到极致。“俏寡妇”“女尼排”等夺人眼球的营销及“裤裆藏雷”“乡土美少女全裸敬礼”等“雷人”的设计,正是对女性身体的消费。借主旋律之名,以女性身体吸引受众,用性挑逗观众,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参考文献:

[1]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电影、电视艺术研究,1994(6):38.

[2]王彬彬.老电影中的女特务[J].视野,2011(22):34.

[3]傅元峰,张光芒,何言宏.“红色经典”:一次文化事件[J].文艺评论,2005(5):41.

红色影视 篇7

一、匪类英雄观的反思

革命英雄主义是文学艺术开掘不尽的主题,强烈的英雄崇拜情结使得作家们自觉不自觉地凸现着英雄性而忽视了其人性的一面,这也导致了五六十年代英雄话语的贫乏与苍白。人性是复杂的,任何英雄都只是具备某些方面的英雄品质而不至于臻于完美。同样令人担忧的是,新时期以来的“去政治化”和不断的“人化”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美学角度看,《历史的天空》、《亮剑》、《狼毒花》主人公的确透射着一种浓烈的英雄豪气和硬汉精神,同时这些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留给我们的遗憾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或多或少地带着匪气,如李云龙嗜酒、粗野、骄横、“老子”不离口,不但违反纪律、政策、命令,还屡教不改!尴尬的是匪气存在的本身被解读为人性的光辉和可爱的人气表现。西方并不可取的绝对主义英雄观的现代诉求为新时代编剧推崇,以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而把“发挥个性,表现自己”作为创作的信条。于是我们看到李云龙为了救新婚妻子,不惜战士的生命。这与鲁莽的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灾难性后果强行拐走海伦何等相似?应当对人性进行严肃反思的主题,比如战争的荒诞性,战争中人性的软弱、坚强、绝望、希望、亲情、救赎,自由、民主等,却出奇的少有涉及。这种境况的产生当然是由于英雄式微之后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然而,这种匪类英雄的形而下写作与久居民众心理的“英雄情节”尽管在力量、强悍、叛逆上有共同之处,殊不知革命英雄之为英雄的可贵之处还在“善”的内核,以及对“爱”的呵护,土匪则不然。

恩格斯在《致拉萨尔》一信中要求“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段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1]近年来,不少作家摒弃恩格斯这种唯物史观,而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对革命英雄进行叙述,这是相当肤浅的,也是缺乏历史观点的创作倾向。

二、马克思主义革命英雄观

卡莱尔用唯心的观点向他的信徒阐释:“世界历史就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所取得的种种成就,实质上也就是在世界上活动的伟人的历史。他们是民众的领袖,而且是伟大的领袖,凡是一切普通人殚精竭虑要做或要想得到的一切事务都由他们去规范和塑造,从广义上说,他们也就是创造者。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成就,本是来到世上的伟人的内在思想转化为外部世界的结果,也就是他们的思想的实际体现和具体化。可以恰当地认为,整个世界历史的精华,就是伟人的历史”。[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英雄观的直接来源和他的哲学基础一样,来源于黑格尔。黑格尔和卡莱尔的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不同,他认为是伟大的时代召唤出伟大的人物。伟大人物从根本上说是这个时代精神的代表,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代表,“我们应当把世界历史人物——一个时代的英雄——认作是这个时代眼光犀利的人物;他们的行动,他们的言辞都是这个时代最卓越的行动、言辞。”[3]由此可见,作为革命英雄,他的言行都应该是在其所处时代卓越的代表。恩格斯称赞黑格尔的历史观是“宏观的历史观”;是“划时代的历史观”,同时也是“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的理论前提”。斯宾塞在谈到伟大人物对于历史的作用时说道:“在他(伟人)重新创造社会以前,他先得被社会创造出来。”[4]黑格尔和斯宾塞对待英雄的立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英雄史观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唯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革命英雄不但是人民中的一员,而且是人民中的先知先觉者和人民的忠实代表。不少作家摒弃这种唯物史观,而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对革命英雄进行叙述,不但肤浅,也缺乏历史观点的创作倾向。《狼毒花》里有个情节设置值得注意,刻意拔高常发英勇的个人风格,单枪匹马闯敌营,灭掉近二十个敌人,过分地突出了个人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被忽略了。

三、革命英雄需坚守党性

革命英雄的品格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断加深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认识,从而不断发扬其党性觉悟、革命智慧、革命意志的魅力表现,是匪性、个人主义得到规训后的魅力表现。革命者不仅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只有改造好自己的主观世界,才能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马克思主义革命英雄观的重建,即是给匪类英雄的个人主义设置一个改造或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有两方面:一是匪性的消除,二是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战队伍里获得阶级革命的觉悟。如果彻底地消除了匪气,不再具备土匪的特征,而且获得了高度的革命觉悟,这样的抗日英雄被称为革命英雄显然是合适的。任何参加抗日的壮举并不能单纯地成就一个革命英雄称号。倘若如此,势必抽空革命历史的特定情景特别是其阶级内涵,削弱革命精神的灵魂,使得“革命”和“市场”的缝合显得勉强、人为和缺少精神底蕴。作为抗日高级将领李云龙,他粗鲁,蛮横、主观、具有强烈的自主性,任何时候都脾气火暴,“老子”、“奶奶的”骂声不断。《狼毒花》里的常发也把“骑马垮枪走天下,马背上有酒有女人”当做口头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性的缺失很难使他们享有一个革命英雄的称号。只有经过革命熔炉的冶炼,逐渐地克服那些旧时代的社会痕迹,才能使自己成长为有政治觉悟、自觉地遵守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者,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党性不在场的的表现还在于匪类英雄形象得不到外在与内在纠正的土壤,没有在革命力量引导下成长为革命英雄的彻底性。如李云龙曾狂言,一个部队的精神,是军事主官带出来的!这是公然否定党对部队的培养教育,在党性缺失的语境里,李云龙作为我党我军培养多年的指挥员,头脑中没有一点党的组织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也没有被群众所改变,一个民族革命英雄,其根基应来源于群众,而实际上,《亮剑》、《狼毒花》这些红色影视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多少群众对个人英雄的彻底改造,所以李云龙、常发也没有能够获得多少阶级革命的觉悟和品质。

结语

人类在漫长的生存跋涉中,不断寻找各种各样的英雄,本质上就是寻找生命理想的凝聚方式,寻找超越自身的途径和力量,寻找一种伟大的人格高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革命英雄价值,包含有丰盈的道德与伦理内涵,体现了文学审美的“善”的追求。公允地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英雄写作走了一条由强化到弱化、由英雄到普通人的道路,这既是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启蒙的结果,又是多元价值并存社会的一种必然要求“人学”的丰富内涵,但作为革命英雄,党性的坚守变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①[德]恩格斯,《致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②[英]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

③[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

红色影视 篇8

关键词:红色影视,价值观教育,作用及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是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共同理想, 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它可以凝聚人心, 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大学生党员和大学生中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高校各级党组织肩负的历史任务和面临的重要课题。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开展了以“观看红色经典《毛岸英》, 激励青年成才”为主题的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活动。学习活动开展期间, 学院党委及学生党支部认真组织学生党员观看电视剧《毛岸英》影片, 积极组织交流讨论毛岸英精神对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启示, 以及观后感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 广大学生党员踊跃参与活动并积极投稿。团组织积极响应党委的号召, 组织团员参与“观看红色经典《毛岸英》, 激励青年成才”活动。这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学们观看后觉得很受教育和启发,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了一次纯洁的洗礼, 都表示要更加坚定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此次影视教育所传递的价值观符合我们国家现在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有助于我们帮助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助于学生党员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 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网络化步伐的加快, 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交往日趋密切, 不同信仰、观念之间的碰撞也日趋剧烈。文化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价值的多元化, 是指不同的价值观念并存和发展。因此,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 各种价值观念多元共存着。多元的文化背景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带来了影响和冲击, 也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新的取向, 如价值取向更加理性务实, 价值追求更加关注自我, 价值实现更加凸显个人, 一些人更注重物质享受、考研、考证等, 从重理想追求向重实惠、实用与理想追求并重。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的优秀成员, 大学生党员是其中理想理念较坚定, 思想觉悟较高, 抵制各种不良思想能力较强的群体。然而, 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在多元文化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社会文化的多元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给大学生党员带来了困惑和迷茫, 甚至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的现象。特别是在金钱物欲横流、是非对错难分的价值观和网络文化的影响下, 这种现象更加显现。这些负面的文化和价值观有的甚至与我们的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青年大学生党员受到网络上传播的不良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容易产生思想观念上的困惑、迷茫, 甚至会出现信念动摇的现象。这些在我们开展的观看电视剧《毛岸英》学习活动中, 大学生党员们的交流发言和观看学习活动心得体会文章都表明了这点。他们通过切身地感受到,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存在过于功利化、精神信仰迷失、价值观迷茫等问题。有的学生在座谈会上说,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我们有的大学生党员出现价值迷失、信念动摇的现象, 需要主流价值观的引领, 电视剧《毛岸英》让我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党都必须有核心价值的引领, 因为一个国家或政党若要取得共识, 就需要一个核心的价值, “没有核心价值引领, 共识就失去了基本方面的原则, 共识也难以形成”。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始终坚持自己的思想文化原则和核心价值, 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建设党和国家的共识, 是带领全体党员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体系, 对全体党员和人民具有引领作用。对于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有助于大学生党员形成正确的精神文化共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前,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价值观引领缺失、教育空洞化、实效性不够等现象。因此, 如何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 是需要我们研究解决的一个大难题。“观看红色经典《毛岸英》, 激励青年成才”活动作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二、红色影视在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除了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外, 还必须搭建好平台, 利用党课的课程设计、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载体, 创新教育形式, 优化教育内容, 加强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构建好与时代相适应的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大学生党员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最终成长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可靠接班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方式方法很多, 我们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和实践。他们喜欢榜样和典型, 优秀的榜样和光辉的形象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 这些榜样的行为举止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他们有很深的影响。榜样优秀品质的示范效果潜移默化地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引领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对于年轻有朝气、接受能力强且喜欢形式灵活多样的大学生党员, 必须用适合他们特点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组织影视教育, 通过银幕上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来对大学生党员进行价值观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有很好的实效性。影视作品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塑造社会主义高尚人物形象表现的, 把弘扬主旋律与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结合起来, 通过“红色青春, 励志偶像”等形式, 既实现了艺术创新, 又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毛岸英》就是这样一部电视剧。电视剧《毛岸英》中, 毛岸英的榜样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是很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开展的大学生党员观看电视剧《毛岸英》、学习毛岸英精神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观看影视作品, 而是一次时间跨度历时16个多月的、深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此次活动的教育效果不仅仅在于观看电视剧本身, 活动中的许多创新做法实质上也对大学生党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达到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总结起来, 以下几点做法既体现了教育活动的创新, 又达到了教育活动的实效: (1) 举行观看学习活动的启动仪式, 强化学生对影片和教育活动的体验感和认同感; (2) 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党员观看影片, 可以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 开展交流讨论、分享活动, 使影片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提炼和深入学习; (4) 以党建带团建, 团组织跟随党组织开展这一活动, 使活动的教育面得到扩大; (5) 撰写心得体会, 举行征文比赛并评奖, 使活动向深度扩展。

三、电视剧《毛岸英》对大学生党员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意义

在“观看电视剧《毛岸英》, 激发青年成长”活动中, 我们着力深入挖掘其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毛岸英精神激励青年, 以达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毛岸英崇高的马克思主义品质, 激励大学生党员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毛岸英首先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具有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品质。毛岸英的童年在流浪中度过, 尝尽了人间的苦辣, 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平。电视剧《毛岸英》中岸英在上海流浪的两集,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无产阶级思想觉悟、共产主义理想的形成。从小一无所有、看尽劳苦大众苦难的毛岸英, 本身就是一个无产者, 他除了一本捡破烂换来的字典外, 什么东西都没有。年少的岸英, 就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在小时候流浪期间, 他就不接受别人对他的同情与怜悯, 不屈服于恶势力对他的欺负, 不被生活重负压垮;他同情穷人, 有一心一意为了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谋求幸福而奋斗终身的理想和愿望。“我们穷人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这是少年时代的毛岸英最常说的一句话。正是这种无产者的境遇, 使他同情劳苦大众在剥削制度下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境况, 同情许多人失业、失学、失散的窘境。也正是自己的境遇和流浪的经历, 使毛岸英初步具有了无产阶级的觉悟和共产主义理想:无产阶级必须解放自己, 必须在争取解放的斗争中满足吃、喝、居住、看病, 必须解放全人类。这就是一个“少年无产者”的思想觉悟, 他追求的不是自己的小财产、小生活, 而是人民利益、公共利益。毛岸英作为共产主义者光辉而短暂的一生, 在当今社会人们都追逐自己的物质利益的背景下, 给观看电视剧的大学生党员以深刻的启示。

2. 学习毛岸英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伟大精神, 培养大学生党员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毛岸英是一个内心充满大爱的人, 不但爱自己的父亲、弟弟、妻子, 更是对祖国、对人民满怀深厚的感情, 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不可磨灭的民族精神。在苏联期间, 他就心系祖国, 对中国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进行大力宣传, 体现了一个富有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青年形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 毛岸英为了祖国的长期和平, 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 到朝鲜英勇奋战, 在前线牺牲了, 安葬在异国, 和十多万名赴朝作战的战友们一起长眠于朝鲜。毛岸英的爱国精神, 与日月同辉。对当代青年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他影响力将是无可估量的。毛岸英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意义, 我想电视剧中刘思齐的扮演者宋轶的精彩话语作了很好的诠释:“不管这个时代发展得有多快, 但是只要我们面对祖国, 面对这样一份热情、民族的精神, 我们都会很热烈, 都会非常自豪地为祖国奉献我们的所能。我觉得毛岸英身上有很多我们八零后、九零后该学习的精神, 他很阳光, 很善良, 也很热情, 我们应该学习他身上这种非常坚强的精神。他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 都不服输, 不怕苦, 他这样一种朴实的精神, 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学习。”

3. 毛岸英艰苦朴素、深入基层、乐于奉献的美德启迪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

青年人应该怎样做人做事, 怎样成长成才?这是当代青年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也是青年人经常面临的困惑。对于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成长来说, 向毛岸英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平时所不能学习到的东西, 他的事迹, 能够告诉我们:在我们的人生中应该去追求什么, 应该如何成长。毛岸英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朴素和奉献。朴素和奉献是毛岸英最大的美德。他有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朴素品格, 有着对家人、对人民群众和祖国深厚而朴素的感情。正是这种朴素的美德, 使他能够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中, 向人民大众虚心学习并乐于奉献自己。也正是这种主动深入基层的科学态度, 使他真正带着感情、沉下身子、融入到群众中去, 使他特别乐于奉献, 乐于在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也正是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 使毛岸英在国家需要的时候, 毅然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直至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价值观引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或一个群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关系到这个国家、政党、群体的未来走向。年轻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大学生党员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价值观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 以保证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实践证明, 通过开展“观看电视剧《毛岸英》, 激励青年成长”活动, 对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确引领大学生党员树立起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现实意义。更多的红色影视, 对当代大学生党员及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这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挖掘, 更加深入地开展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常士阎.多元文化背景下执政党文化方略的选择[J].探索与争鸣.2011, (5) :35.

[2]常士阎.多元文化背景下执政党文化方略的选择[J].探索与争鸣.2011, (5) :34.

红色影视 篇9

信息时代中,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青年逐渐体现出与所处时代相符的特点,表现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就是不满足于传统教学枯燥的讲解,希望课堂学习能做到轻松学、快乐学。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红色经典影视进行教学,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红色经典影视概述

在众多的颜色中,红色是一种寓意吉祥、激情、火热、热烈、激进的颜色,近代史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红色更是成为了一种具有一定政治象征作用的色彩,此时,红色精神意味着追求进步、自由,成为我国主流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既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又弘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革命精神。

红色经典影视是指较好地利用现代光影手段,将反映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故事作为内容,向群众播放,达到弘扬这种精神和传统、引发观众思考、教育群众的目的,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影视作品。红色经典影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只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或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精神,为民族解放和独立或者国家富强而斗争的影视作品就是红色经典影视。狭义上讲,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展现为了新中国成立而敢于牺牲的共产党员和非党爱国人士的光荣事迹的影视作品。我们通常提到的红色经典影视一般就指后者。这些作品有《淮海战役》《地道战》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红色经典影视就成为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这些红色经典作品,总的来说,随着社会进步、技术手段发展和群众审美力的不断提高,当今社会的红色影视作品在清晰度、角度选择、叙事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如《敌营十八年》《潜伏》等,是以往那些一味突出主人公形象的影视作品所不能比拟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强化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当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为: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如果深入学习中央的指示精神,不难发现,观看红色经典影视是达到以上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前提是,必须要做到红色经典影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二、红色经典影视外在特征

红色经典影视主要是反映共产党人以及在共产党人领导下的爱国人士在解放、抗日战争、新中国建设时期的英雄事迹,这种内在属性决定了这种类型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外在特征。首先是具有民族色彩。红色经典电影反映的是,全国各民族在共产党领导下,反帝反封建反压迫,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做的不屈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其次是具有时代烙印。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反映着时代,是时代的产物,作为其中一种艺术形态的红色经典影视也不例外。这些作品基本都反映的是从新民主主义时期至今的革命者、爱国人士围绕在共产党身边,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光辉事迹,洋溢着这个时代上进、乐观的革命精神。最后是具有大众化的要求。影视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特有的传播属性,这就决定了将之作为载体的红色经典作品,在面向观众时,必须在语言、叙事上是大众化的,是符合大众需求,能被大众接受的。

三、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可极大拓展校园文化内涵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相对于其他艺术,在我国盛行不过几十年,走进校园的时间更是短暂。但因为它相较于其他艺术形态,在艺术形式上更直观,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尤其是对于年轻群体,所以其在大学生中影响更大,覆盖面也更大。红色经典影视因其“红色”内容的独特性,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尤其是新时代的红色经典影视,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基本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将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作为电影拍摄的重要切入点,所以电影无论是在情节上,还是在思想性、艺术性上,相对于中国电影初期的红色经典影视,都有了质的飞跃。红色影视在弘扬中华民族大无畏的精神和革命先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时,极大拓展了大学校园文化内涵,成为高校学生们陶冶情操和丰富学校生活的重要载体。

(二)是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具有蓬勃活力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但是,不可否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说教式、填鸭式的特点,不能很好地适应青年人接受教育的特点,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而影视因为其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能够较好地契合青年需要,易被青年接受,再加上红色经典影视故事曲折,主人公都是具有冒险精神、大无畏精神的革命先烈,其中很多在从事革命事业的时候,年龄与他们相仿,更增加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成为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可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红色经典影视中,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誓将牢底坐穿的夏明翰,“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的江姐、赵一曼等,还有建国以后一心只为祖国献石油的铁人王进喜、将为人们服务看得高于一切的焦裕禄、专门利人就不利己的雷锋等,这些人物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甘心为祖国、为党“抛头颅,洒热血”。大学生对这段红色的历史始终充满了好奇心和向往之情,对革命先驱、献身祖国建设的前辈充满了敬佩之情,必将在影视观看中,逐渐受到电影主人公的影响,从而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nlc202309081252

(四)可拓展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可以肯定的是,每一部红色经典影视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而且是一部中国革命史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中国人民反抗压迫、反抗强暴的最生动的诠释。如电影《潜伏》,这是近年来最吸引观众的电视连续剧之一,电影描写了革命年代,我党地下工作者为了获取敌人情报,在敌人内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孙红雷出演的角色靠机智大胆,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步步紧逼下,几次化险为夷,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获得了情报,为我军在正面战场上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焦裕禄》,电影表现了作为党的基层干部,焦裕禄为了带领群众致富,拖着多病的躯体,战风沙、斗饥饿,终于在盐碱地上种出了庄稼,将一般人看来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的故事。通过观看以这些故事改编成的影片,可以了解历史知识,感受真善美,帮助大学生拓展思想认识。

四、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应用,通过教师反映和对学生意见进行调查发现,广大学生对红色经典影视具有较高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他们表示,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能够学到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内容。但是调查也显示,红色经典影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一)过度依赖影片

不少教师抱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影视片直观性比较强,同时操作简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以看影视作品为主,忽视了相关知识的讲解。这种“放任”式的教育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将观看电影当作学习的渠道,在看中进行必要的思考,而是将自己放置在观众的角度上,像观看其他电影一样去欣赏红色经典电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走偏。教师应该纠正这种错误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观看红色经典电影只是教学中的一部分,是辅助手段,主要工作仍是要靠教师讲解知识点来完成,观看电影要秉承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原则,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是组织者、教学者的角色,而不是仅仅将自己放置在影片播放员的角色上。

(二)所选影片不够典型

播放红色经典影片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选择红色经典影视应该本着服务于教学任务的原则进行,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好恶来播放。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就是将学生对影片的好恶当成了选择影片的关键指标,认为只要留住学生的心就会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殊不知,红色影片数量众多,有些影片未必适合教学,这种忽视内容选择、重视视觉刺激的教育手段,只能造成学生无目的性观看的结果,看过后作用不大,使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失去了意义。

(三)选取类型比较单一

在红色经典影视的选择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知识面不够宽,只知道红色经典影视就是相关的电影、电视剧,而忽视了其还包括其他内容,如红色经典纪录片。或者对红色纪录片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其不过是当时那个年代的记录,缺乏生动的故事情节,不会对教学起到应有的帮助作用。殊不知,红色经典纪录片,因为忠于史实,能最大程度、最客观地反映影片所展示的那个年代的情况。同时,红色经典纪录片,因为其“经典”,可以说主题鲜明、叙事生动,是最能吸引大学生的一类影片。

(四)仅仅立足于课堂

影视作为一种近百年来在我国新兴的艺术形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手段的丰富,这种形态具有携带方便、可随时观看的特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便利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鼓励学生观看。但调查发现,鲜有学校使用这种方式,多数是抱着守旧的态度,将红色经典影视放在教堂上观看,使红色经典影视的功能没有发挥到最大。

综上所述,虽然红色经典影片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融合是很重要也是必要的,得到了各高校的广泛认同,并且在各大院校已经普遍应用,但由于缺乏硬性制度的规范和教师认识偏差,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众多问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需要高校管理层和教师认真对待,并仔细反思。

五、红色经典影视与高教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

要想让红色经典影片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做到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因病施治,对症下药,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两者能做到有效融合,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要秉持整体把握的原则

应该注意的是,经典影视作为辅助手段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时,是要服务、服从于教学目标的,所以,要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必须秉持整体把握的原则,也就是要做到对课程的整体规划。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授课前,要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讲的知识点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对于教学中什么地方需要播放红色经典影视、播放影片的内容是什么、需要多长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尽量使红色经典影片做到锦上添花。如果教学中需要用数分钟的短片进行说明或者补充,则可以考虑根据教学内容,在制作多媒體课件时进行剪辑。除了要确定影片播放的时间,还要确定讲解影片内容的时间以及学生对影片内容开展讨论的时间。总之,要在整体把握的原则上,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活力、效果显著的系统工作。

(二)要秉持重点突破的原则

任何工作都是这样,只有把握重点,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要解决好红色经典影视片选择不恰当的问题,就要秉持重点把握的原则。首先,影片题材的选择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可以说,近年来,在国家对影视行业进行重点推动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推出的影片,包括红色经典影片的数量不在少数。即使经典影片在质量上是可靠的,但其未必能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播放,仍要看其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的要求,这是唯一的选择标准。其次,影视片一定要有趣味性,能够针对青年特点,吸引大学生观看,同时还要有教育性,契合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有所思有所得。在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后者,选择的一些红色经典影片由于过于强调在政治上拔高,造成了影片的刻板、单调,使学生不能坐下来、看进去。

nlc202309081252

(三)要秉持有序实施的原则

有序就是稳而不乱,就是要做好影片播放前后的工作。前,就是要做好观看影片铺垫;后,就是要对影片内容进行组织和探讨。铺垫工作就是要在影片播放前,就影片内容发生的背景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说明,告诉大家为什么要看这个电影、电影能告诉我们什么、电影里的故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看之前,能弄清楚影片的来龙去脉,通过观看电影,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对影片内容进行组织和探讨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手段对教学进行设计。手段一:让学生对影片写出心得体会,教师再对心得体会中的看法进行总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手段二:在电影结束后,现场就心得进行交流,教师对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和纠偏。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谈出真实的看法。同时,这样的手段,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教师要善于协调、引导、总结。手段三:观看影片后,无论采取前面哪种方式,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都需要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影片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并且最后做好总结。这样做有利于消除错误认识,起到纠偏的作用。

(四)要秉持系统推进的原则

红色经典影视与思想政治思想教育的融合无疑作用是显著的,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仅仅靠课堂上两者融合的教育是满足不了政治思想工作推进的需要,应当将其作为一种系统工程进行推进,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这就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方面是,不仅要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还要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发动各方面力量参与进来,将红色影视与思想政治进行灵活结合,积极参与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来;另一方面是,不要在某一个阶段实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开始起,就紧抓思想政治教育,将红色影视与思想政治课程融合实现对大学生的全过程、全员覆盖;还有是,要选择合适的题材,在业余时间播放红色教育影片,或者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中,鼓励或者要求学生在空余时间观看,并且写出心得体会。

六、结论

將红色经典影视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面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高校和教师唯有在教学中充分秉持整体把握的原则、重点把握的原则、有序实行的原则、系统推进的原则,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红色经典影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路面损坏下一篇:职业能力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