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综合职业能力(精选12篇)
护士综合职业能力 篇1
化疗药物是一类细胞毒性药物, 它在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机体正常组织如骨髓、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甚至生殖功能都有明显的损害, 化疗药物可通过皮肤、鼻腔黏膜或伤口吸收。1976年有研究证明, 环磷酰胺可通过皮肤吸收。也有学者用生物检测的方法在接触药物护士的尿液中可以检测出甲氨蝶呤、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和铂类[1]。所以, 肿瘤科护士应正确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降低职业危害性。
1 调查对象和内容
医院内使用化疗药物的肿瘤内科、外科、妇瘤科、血液科、乳腺科5个科室8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 全部为女性, 共发出调查问卷80份, 回收76份, 回收率95.0%。 调查内容包括化疗药物的配制环境、配药和给药操作过程中使用的防护用具、化疗药物的管理条件、科室内提供了哪些化疗防护措施等内容。
2 护士在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护士有关职业危害及化疗药物知识掌握不够, 职业防护意识不强, 自我保护意识差;化疗药物在领取、摆放、保管及操作时不慎, 将玻璃瓶、安瓿打破, 药液溢出;护士在配药过程中, 戴口罩不规范, 不戴手套或只戴单层手套配置化疗药;操作过程中针栓脱落, 化疗药外溢;配置化疗药时注射器与针头衔接不紧, 瓶内压力大时药液外溅于护士脸、颈及手部皮肤;化疗用过的针头回套针头帽或拔静脉穿刺针后[2];针头随手携带, 裸露的针头刺伤手;徒手分离和毁型化疗用过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管等;徒手穿刺, 输化疗药;无专门配置化疗药的配药室及生物安全柜;排出注射器里的空气时药物散发到空气中;用过的安瓿或药瓶没有投入专用带盖的垃圾桶。
3 职业防护
3.1 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学习化疗基础知识、化疗的副反应、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及预防, 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和防护能力, 制订合理的预防措施。
3.2 人员配备
操作室应配备1名或2名经专业训练的中年护士负责配药。做好护士的防护保健, 定期更换岗位, 配药护士每2周轮换1次, 每年护士体检, 合理安排休假, 给予较高的卫生津贴[3]。
3.3 工作环境
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应在专门的配药室, 层流操作台上进行, 以减少护士被动吸收化疗药物的机会。化疗药物配药室应设在人流较少处, 室内要安装排风装置, 保证空气的流通。不具备专门备药设施的医院, 一定要选择病房僻静处备药, 不能有流动的气流。建议安装通风设备, 排气筒必须高过医院的建筑, 以免有害气体进入其他楼层。
3.4 配置化疗药物
①操作前穿防护衣, 戴纱布口罩外加一次性口罩, 戴帽子, 戴聚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 有条件的戴防护眼镜。操作台面应覆以一次性防护垫, 减少药液污染, 操作完毕, 应及时更换。②强化化疗药单独配置完成。③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 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底, 打开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围绕颈部, 防止划破手或药液外溢造成污染。④抽取药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所抽得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的2/3, 防止药液溢出。甁装药物稀释及抽取时, 应插入双针头, 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 排气后再拔针, 以免药液排于空气中[4]。操作时一定要保证针头和注射器、头皮针和输液管接头处的衔接紧密, 以免药液外漏。当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后排空气时或化疗扎针操作排空气时应用无菌纱布放在周围 (向纱布排液后将纱布放置专用包装袋内封存) , 防止药液外溢污染空气。⑤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里, 应立即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若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 应用纱布吸附药液, 再用肥皂水擦洗, 配药后要拖擦地面[5]。在完成全部药物配备后需用75%乙醇擦拭操作台表面。⑥配药后将用过的药物空瓶及被溢出药物污染过的方纱应放于污物专用袋集中封闭处理。用过后注射器和针头放在专用带盖的垃圾桶内, 配药完毕后封口, 由专人送供应室毁形处理[6]。⑦操作完毕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3.5 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时护士应做好个人防护并戴手套。输液时采用密闭式静脉输注法, 若需从莫菲氏滴管加入药物, 必须先用无菌棉球围在滴管开口处再行加药, 速度不宜过快, 以防药液从管口溢出。污染后的注射器及针头应完整处理放入专用袋中, 以免拔下针头药液洒漏造成污染。操作完毕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3.6 病人物品处理
处理化疗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时须戴手套, 防止沾染皮肤;水池、马桶化疗病人用后反复用水冲洗;医院内必须设有污水处理装置。
3.7 建立护士健康档案
肿瘤科护士应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 小结
目前, 化疗药物已在我国临床广泛应用, 但没有完善的防护法规, 操作人员自身防护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7]。化疗药物在配制、使用过程中对护士造成的职业损伤需要各部门的重视, 从预防入手, 注重安全操作, 增强防护意识, 完善监测系统及防护设施, 提高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加强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自我防护知识教育, 进行专职培训, 制订护士接触抗癌药物操作规程及安全防护措施。每年定期为接触抗癌药物护士进行体检, 合理安排休假, 护士怀孕和哺乳期可考虑暂时脱离接触抗癌药物的环境。肿瘤专科护理在防治肿瘤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只有确保肿瘤科护士的人身安全, 避免职业性危害, 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推动专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essink PJ, Bos RP.Evaluation of methods for monifor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cytostatic drugs[J].Drug Saf, 1999, 20 (4) :347-359.
[2]张凤霞, 吴阿尼, 吕翠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 2005, 5 (6) :41.
[3]章海芬, 谢逸芬, 姜春慧.护士职业防护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与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7) :83.
[4]王秀惠.采血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及安全采血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18 (11) :531.
[5]李映兰, 罗贞.护理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1) :217.
[6]郭秀泉, 高瑞珍, 刘金燕, 等.化疗药物配制方法探讨[J].护理研究, 2006, 20 (1B) :154-155.
[7]陈琼芳, 王惠珍.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条件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2006, 13 (5) :82-84.
护士综合职业能力 篇2
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人们为了完成一系列工作任务或为获取某种工作成果而进行的系统、完整的工作历程。由于职业的属性不同,不同职业具有不同的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工作方法以及使用工具,这是不同职业区分的主要依据。因此项目课程开发也应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上岗要求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充分调查不同岗位将来要面临的工作任务、使用工具、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方法等,通过对某一专业或某一职业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形成工作领域或综合职业领域,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职业成长规律开发出相应的学习领域,建立相应的项目课程模块,将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典型工作任务一一开发,转换成相应的各种职业能力的项目教学课程。
(二)基于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理念的项目课程开发
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步推进“双证书”制度,大家一致认为,高职学生不仅需要获取学历证书,更要获取就业岗位能力并拥有某一岗位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按照我国目前的职业标准体系,现有的工种标准和职业标准仅对应于某一职业特定技能标准,适应面相对较窄。因此可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的理念,将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分层,即分为:职业特定职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
(三)基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理念的项目课程开发
基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理念的项目课程开发,不是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是立足于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在项目课程标准中融入职业标准,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及价值判断,使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出教育活动与生产劳动活动相结合的思想,尤其是将分层化职业标准的理念融入项目课程开发以后,在项目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不但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也重视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课程开发
核心能力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最普适性和迁移性的能力,其影响性可以辐射学生整个行为能力范围,包括三大层次能力,即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与跨行职业能力。在项目课程模块中,核心能力并不是孤立的模块,核心能力的培养是获取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项目课程实施中,有意识地融入了核心能力模块,比如在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的项目训练模块中不断融入核心能力训练模块,并充分利用各类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观的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管理
(一)基于综合职业能力观的项目课程开发理念的管理
1.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在开发数据车床加工零件项目课程时,我们对江苏省及常州市的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及环保设备业、汽车制造业、轻工制造业等重点行业使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情况进行有关调研,使教学课程与相关制造业加工设计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对接,所培养的学生经过学习后能直接服务于相关的重点企业和行业,更好地服务于本区域经济的发展。
2.高度仿真企业职业岗位的真实情境为使项目课程教学学习情境与企业生产岗位的真实情境相吻合,我们聘请相关企业专家进行研讨,组成教师与专家项目课程小组,结合企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所需的知识、能力、态度等职业素质要求,确立了典型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并以这些典型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完成作为项目教学载体,使项目课程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3.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在选取教学内容时,时刻关注学生某类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通过合理选择零件的加工技术标准,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项目教学模式,使学生能较好感受企业真实环境,了解企业工作氛围并融入企业文化,增强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意识;通过选取配合件和组件等教学载体,关注学生核心(关键)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小组教学形式实施教学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观的项目课程开发方案的管理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观的项目课程开发方法,主要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工作结构为框架、工作任务为线索来组织和管理项目教学内容。
1.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序化教学内容项目课程教学载体来自于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每个学习任务都是一道完整的生产工序,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来自于企业真实的生产情境,我们根据零件真实加工要求进行对零件的加工生产教学项目化处理,使项目化学习过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每个学习情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递进,符合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2.科学合理地设计各项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都按照“项目引导—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制订生产工艺—进行零件的编程与加工—进行零件的检测和过程质量控制—工作过程质量评价和工作过程质量优化”六个步骤来进行,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通过真实零件的加工训练,逐步加大工作任务的难度和综合度,使学生逐步提高企业数控车削技术岗位所需的真实职业技术岗位能力。
3.注意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接受企业真实的生产情境,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的资源和条件,在VNUC数控仿真实训中心和数控基地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另一方面随着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安排其到相关企业进行生产性的零件加工操作(工学交替的现场教学)。整门课程安排48学时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和为期两周的企业生产性实习。
(三)基于综合职业能力观的项目课程实施运行条件的保障
1.师资的保障开展以“双师型”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项目课程实施运作的基本保障。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教育职能部门要从国家制度及相关政策的角度进行引导,以保障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实现教师素质培养专业化,注重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的培养与提高。
2.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实训基地保障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则必须改革传统的注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岗位技能的实际操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因此需要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即加强“真实职业情境”的实训基地建设,创建生产性实训模式,这样才能保障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有效实施。
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篇3
怎样才能让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怎样才能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成了国家、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成了我们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校、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专业以外的能力。专业以外的能力有方法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工作与学习的方法)和社会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组织与完成任务能力、独立性与责任心),这些又是最关键的能力。
在十余年的工作中,我发现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需要调动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效果就有了!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就要教会他们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发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也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方法。
要想让学生主宰课堂,做学习的主人,就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将来学生的职业需要、人生发展需要出发,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制订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学幼儿英语教法“I am a pine tree”一课时,由学生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学会生词、学会展演、学会本节课的诗歌,能够熟练运用今后工作中需要的课堂用语。
因学生在拿到学习资料后,首先是解决生词,解决生词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中的良好学习习惯及自我学习能力,此部分先由学生、学习小组自己学,经教师检验学习内容正确后,再强化练习,使学生做到正确发音。学生经过自我学习、小组学习学会知识很是兴奋,极强的成就感充满学生的内心。
幼儿英语教法及基础英语均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如果只交给学生单一练习,难免会单调、枯燥,在这里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作用。例如“你们组可以试试有节奏的拍手练习,看效果会好些吗?”“第二小组的趣味巡演比较有意思,其他组可以尝试一下。”“第四组利用你们的特长可以尝试绘图练习。”经过练习,每个小组都想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此时课堂又变成了擂台赛,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参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综合职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感觉要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与活力,老师适时地评价及引导的作用重大,而且教师的评价还要公开公正,既要为学生的努力做出肯定,又要为他们提出努力方向。
例如,在学7班上的“I am a pine tree”,我是这样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试着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今天的英语课共有四个知识板块,首先让全体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小组长明确知识板块的任务,并将板块的任务布置给小组的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合作、讨论、探究。
任务下达后,各个小组成员开始激烈地讨论,有的学生从座位上走出来,认真聆听他人的讲解,并且拿着笔在笔记本上详细地做好笔录,有时瞪大眼睛向讲解的同学质疑,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在争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交流了情感,在探究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
整个课堂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跃起来了,站在一旁的我被课堂的氛围深深地感染了,于是我走进每个小组中与他们共同探讨,适机点拨、启发,把课堂学习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我最感动的是展示这一环节,当第二小组展示时,我原以为这个小组和以前一样,声音洪亮、讲解流畅、思路清晰,但此次第二小组一改往日的展示方式,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我。“大家好!我是二组小组长,今天我们组展示的是第二板块的内容,根据第二板块的内容,我们小组商讨确定以小品形式展示我们组的任务。”当大家听说是以小品形式并且全员参与完成小组展示的任务,课堂一下子静下来,学生们的目光迅速投向二组,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生怕自己看不到,有的学生甚至快走到二组旁,近距离观看英语课堂上的小品表演。
二组的同学自信地走到前方,他们展示的是英语中的There be句型及be是怎样确定的。他们用白纸将每个词语写下来并贴在身后,通过人员变化带动身后词语的变化,小组长适当地作解说。我和其他的学生都被这种新形式的展示深深地吸引着,整个教室静悄悄,我们都陶醉在这精彩的展示中。当小组展示完毕时,教室里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学生们不仅欣赏他们的表演,同时也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教了十多年英语的我也被他们的表演、表现所折服。他们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小品形式展示出来,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理解、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新知识,而在此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他们在今后职业中必不可少的。
通过这节英语课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中,教师要真正地相信学生、发展学生、依靠学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锻炼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到越学越会学,越学越愿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力度、效度直接决定了展示环节的质量和效果,也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我们把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相信他们、依靠他们、帮助他们自主学习,让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这些锻炼都是他们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杨艳萍.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新护士的护理综合能力培养 篇4
1 方法
1.1 对新进临床的护士, 实行不同层次的分工带教体系,
选用服务态度、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临床实践经验、带教能力等方面优秀的护师作为带教老师, 带教中突出专科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信息, 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化临床训练和严格执行护理教学查房, 定期进行操作示范, 及时指出不足, 督促改进。
1.2 制定培训计划, 明确工作学习目标。
自护士进入临床起就要让其明确3个月内需要了解、熟悉、掌握的分别是哪些内容, 在轮科期间制定培训计划, 由带教者安排各种精密仪器、技术操作的学习, 针对不足强化训练, 保证学习质量, 循序渐进安排值班, 培养她们准确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工作中逐渐树立慎独精神。
1.3 安全实践能力的培养。
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工作的生命线, 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新护士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使她们充分认识到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在进行各项护理工作时, 应严格遵循护理程序和技术操作规范, 若发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时, 主动向周围同事请教, 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工作中应掌握护理行为的基本规范, 紧急情况时要实施防止伤害患者和自己的策略, 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总之, 安全实践是一名称职注册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4 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新护士的工作能力与高年资护士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新护士只能护理单纯、简单的非疑难病患者, 工作中需要高年资护士的帮助和指导。为提高其独立工作能力, 护士长应定期检查新护士所分管的工作, 认真听取晨晚间交班内容, 提问所分管患者的现存及潜在问题, 制定护理措施, 必要时结合特殊疑难病例作专题讲座或护理查房。
1.5 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
在综合性医院, 复杂病例多, 学习机会多, 为新护士的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基地。教育她们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资源利用, 多听取专业查房, 经常参加与之相关的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 遇到疑难病例时仔细查看病历资料, 认真对照病程记录和会诊记录, 制定出护理计划和措施, 进一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同时工作之余翻阅与之相关的书籍、资料等对新护士开展工作也很有帮助。
1.6 合理安排工作能力的培养。
新护士缺乏对护理工作范围和程序的了解, 无临床经验, 8 h内很难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护士长及有经验的护士应尽快帮助她们熟悉工作环境, 掌握各班职责, 积累工作经验, 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使其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 注意轻重缓急,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1.7 职业伦理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护理实践中自觉运用职业伦理道德是从事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征, 临床工作中要注重培养新护士的利他主义专业价值观, 落实护理关爱, 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 并能应用法律及伦理原则维护患者的利益和愿望;同时还要教育她们做到自身人品正直, 维护社会公正, 正确处理现代社会人际交往, 特别是护患中的关系。
1.8 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
新护士已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 但是熟练程度与规范标准还需进一步提高, 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强化训练, 定期考核, 使其技术操作熟练、规范。对于临床常用的抢救技术要反复强化训练, 以保证抢救任务的及时、准确、有效。对新开展的护理技术要多讲解、多示范、多练习、多提问, 以便尽快使她们掌握技术要领, 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1.9 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护士进入临床必须具备的技能, 因为护士通过观察收集到的患者资料, 既可以作为护士本人制定护理计划的依据, 也可以作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的参考, 从这个角度讲应当重视护理专业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1]。观察的技巧必须经过学习和实践, 而不是光凭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能掌握的[1]。我们通过以下方法在临床实践培养新护士的观察能力。
1.9.1 观察的过程应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1]进入病
房时先要大致浏览一下整个病房, 看看患者, 是否有新入院的患者, 有无手术及危重患者, 陪护是否太多, 病房环境是否整洁等。
1.9.2 特殊患者的观察如昏迷、手术等危重患者, 要遵
循等级护理原则, 每15 min巡视1次病房, 认真仔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及呼吸道是否通畅等情况。对观察到的情况要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如有特殊情况, 及时判断并报告医生。
1.9.3 手术前患者的观察观察要尽可能注意患者的特异性表现。
有些指标如焦虑、紧张和压力感都是无法直接看见的[1], 往往会在巡视病房或与患者交谈时观察到。有的患者因害怕手术, 产生紧张焦虑情绪, 表现为皱眉、失眠。若能及时发现这些细微的变化, 及时给予安慰解释, 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从而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对新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工作, 需要各级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同时也需要新护士在工作中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遇事多思考、多提问题、多向周围同志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沟通、交流能力,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有效地与之交流, 满足患者的要求, 为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整体护理, 从而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
2 结果
经过近3年带教的不断实践和摸索, 特别是对新护士的综合能力培养, 消除了她们的紧张恐惧心理, 适应了角色转变, 缩短了带教时间, 很快成为临床一线的骨干力量。
2.1 综合能力的培养, 促进了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自身素质。
要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新护士都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专科理论和相关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 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目前我科的新护士都参加了高护自考。
2.2 新护士为了学会观察, 经常进入病房, 与患者交流, 养成了眼勤、手勤、腿勤、嘴勤的习惯。
收集到了患者详细的资料, 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 为患者实施了人性化的整体护理, 使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浅析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篇5
黄永青(陕西榆林林业学校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
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决定其生存之道,因此培养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培养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就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 持续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讲话,使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举国上下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面临很大压力。从各种渠道得到的反馈信息,虽然中职学校学生的推荐就业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普遍较差,错失优质单位和岗位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中职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就值得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深思。
人的职业活动能力可以划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如果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又能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对促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及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称为“综合职业能力”。它不只是指与学生所从事的某一特定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综合能力,还包括适合各类职业的综合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包含了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与决策、获取与利用信息、创新和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等。社会能力则包含了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语言与书面表达、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意识等。“综合职业能力”能使学生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不断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对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虽然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保持在较好水平,但根据近几年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评价较低,认为现在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这就制约了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持续发展。以上现状的形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2.1学生方面的原因
目前进入中等职校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学习基础薄弱,本身并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标准,他们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现状是学生中学习态度不端正、懒思进取的人占相当比例。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反感情绪,消极抵触、每天敷衍应付,甚至有
人破罐破摔,自己不学还扰乱课堂秩序,导致部分想学想进步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非常容易灰心、迷失自我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面对这样的学生,让教师们都有些束手无策,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更是谈何容易。
2.2学校方面的原因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也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自身的活力。但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还停留在原有教学模式上,习惯于传统的学科教学,不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变通。致使出现了学生不愿听,教师无法上课的被动局面。加之学校缺乏专业师资和专业训练的设施设备,有些课程只限于一种纸上谈兵,学生更加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制约了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1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起点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生源基础普遍较差,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头脑灵活,好奇心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就业时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对此,学校应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企业实习并行,以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为本,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应邀请企业参与学校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实行广泛的校企合作,使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交替进行。这样,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为出发点,并围绕职业活动组织教学、开发课程、实施考核,使学生不仅掌握职业技能,而且促使他们其他各项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2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在实训教学上,应尽可能结合岗位工作的过程与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努力为学生创设职业情境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基础文化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的培养,又要加强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要注意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危机感、责任感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从理论向实践倾斜,加强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讲授应为“够用”为度,同时要适当拓宽专业适应范围,让学生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
3.3开展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力保证
社会实践应以培养学生社会综合素质为目标。学校除了应尽可能地提供各类仿真实验实习场所外,还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与工作环境实际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
悟职业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让学生初步认识企业、了解专业;其次,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性、实务性的见习或实习,让学生逐步熟悉企业的管理要求,并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再次,学校可采用招聘会等形式,通过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差距,为学习增添动力;最后,利用毕业实习机会,让学生全面接触企业,在适应单位管理要求的同时,锻炼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在校园里也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通过这些方式,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又能使学生认识岗位环境、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的东西,从而锻炼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等综合能力。
总之,中职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是中职生就业的关键所在。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护士综合职业能力 篇6
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实用功能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各技工院校愈来愈重视课程改革和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力求突出其实用性和实践性。“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工具务必实用,所以应在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方法、教育教学的内容重点上主动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遵循实用原则,更好地配合其他学科提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
一、技校语文教学环境现状分析
近几年,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地方政府,均大力扶持对技工院校的发展,技工院校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各院校招生人数普遍增长,但生源素质却良莠不齐,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知识比以前学生更加缺乏、自我约束力更差、思想更复杂的学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放眼校内,百鸟朝凤——鸟语一片,各种方言都有;学生有事请假,请假原因、期限含糊不清;犯了错,写份检讨,却把“检讨书”写成了“检查书”;递交就业推荐表,却见“龙飞凤舞”,关键要素却只字未提。当我们对着这些发音不全、错别字连篇的学生仍然进行着原来那样段落分析、中心归纳的模式教学时,我们的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直到他们毕业,仍然是说不清一件事,写不好一份申请书。我们传授的语文知识竟没有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丝印记,这不能不说是技校语文教学的一个悲哀。
究其原因,还在于我们学生的基础太差,对基础课程重视不够,我们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忽视了其作为工具性的功能。因此用互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传授实用的知识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
二、语文教学实用功能分析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其实就是信息的摄入和输出能力,“听” “读”是信息的摄入;“说” “写”是信息的输出。加强语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即加强这四种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对技校生,这四种基本功能应该这样解读:听懂,能从对方的话中获取信息,并能简单分析;说清,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逻辑合理,吐字清晰;读好,能通过读书,涉猎知识,培养一定的审美情操;写好,写对常用应用文,字迹清晰。所以我们在教学上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凸显其实用性原则和达到这四种实用功能。
三、强化四个培养凸显语文教学的实用原则
(一)强化“听”能力的培养。
听的能力应放在首位,听是信息摄入的主要途径,能够对摄入信息进行筛选、判断、甄别是对作为一个职业人最基本的技能,与人沟通首先要善于聆听。统计显示:倾听占管理人员全部时间的30-40%;倾听名列20项重要经营技巧之首;听也是建立信任最有效的方法。首先要培养摄入信息的能力,要多听。语文课是一门需要记大量听课笔记的学科,这就为锻炼这项技能提供了运动量。只要让学生们记笔记时不抄不看黑板,就可强化他们听的能力的训练。学校每天晚自习让学生收看电视新闻,这为语文课提供了练习“听”的能力的机会。其次要培训信息甄别的能力,要善听。管理类学科有一项必备的能力是心理沟通能力,这也对“听”提出了更高要求。它不仅要求公关人员懂得“听”的礼仪,还得有“听”的耐心,当然更要“听”得懂。可以通过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让学生参与,真正掌握“倾听”的艺术。比如,通过“电话沟通”游戏,组织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办公室文秘、来电客户及公司老板,扮演文秘的学生清楚记录来电客户电话内容的5W2H要素,然后再复述给公司老板。
(二)强化“读”能力的培养。
信息的摄入还有另一途径,就是“读”,或者是“看”。读书看报看图像可以让我们获取大量信息。这是每个社会人都不可缺少的信息渠道。阅读能力训练在目前技校语文教学中是最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事实证明,课堂上要学生反复大量地阅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对技校生而言既无趣枯燥且不易实现,而社会的大量信息并不存在这些文章里。笔者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注意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力的督促。笔者教育学生要树立“大阅读”观,还教育学生应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课外阅读与学科学习的关系,组织学生利用公休日和寒暑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笔者开列了一些品位较高、文质兼美、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名著,推荐了一批能丰富知识、拓展视野、适合阅读的报刊杂志,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有用的书。在教学中把课外阅读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并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明确规定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文字阅读量和读书笔记的数量,要求学生把读到的精彩语句或片断摘录下来,把读后的感受、认识、评价用文字表达出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听” “读”能力是“写” “说”的基础,“写” “说”能力语文素养的显性体现。“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被广大技工院校定位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块,目的也是为了凸显语文教学的实用功能。所以更要:
(三)强化“写”能力的培养。
1. 书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正所谓字如其人,如果写字时错别字连篇或字迹潦草,不仅影响表达效果,也有损自身形象,甚至有碍于被选拔、被聘用。随着电脑、手机的出现,当代学生逐渐成为“拇指一族”,他们通过敲击键盘,摁动手机按键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他们对写规范汉字和书法技巧已不再重视,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碰到许多电脑不能完成的书写程序。如签定协议、合同,出版黑板报、绘制巨幅广告牌等。长直以来,技校教学中对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意识不强,看到学生字迹潦草,顶多摇摇头,感慨几声,却极少有人将它提到培养内在素质基本功这个高度去认识。所以,作为担当书写教学工作的语文课,从学生入学之日起,除抓好常规的语文基础教学外,还要加强写字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笔者在语文课堂中,总是要求学生人手一本笔记本,把老师上课的重点记下来,目的并不完全在于要学生记笔记,更重要的目的是安排学生每天练字,而在作业批改上,笔者会留出30%的分值用在字迹的评价上,同时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软、硬笔的书法练习。笔者所带的班级,笔者坚持了三年,毕业的时候学生的书写能力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事实也证明,学生很喜欢“写字”,因为这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这比要他们找出中心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更能让他们专心致志上课,逐渐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耐心、细心、严谨整齐的习惯。
2. 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应用写作是技校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应用文的重要性已是毋庸置疑,技校语文全套教材中共收录四十二篇课文,内容有条据、计划、总结、启事等。然而要教好应用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务实、多练,才能教好应用文,写好应用文。训练成为应用文教学的主旋律:主要方法是模拟训练(即仿写)、情景训练(即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作文情景或确定一个实际实用的目的来训练)及课外训练(即让学生到社会这个大训练场中去练习写作,做到学以致用)。实践证明,达三种方法行之有效。通过训练,同学们大多掌握了各类应用文的格式和行文习惯,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学生对应用文由讨厌到喜欢,练习由被动到主动,毕业后一般能对付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受到社会好评。
(四)强化“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入与人之问的交流日益频繁,信息的传递也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激烈,办事追求效率,应聘面试、贸易洽谈、经验交流、法庭辩护,口语交际都要求语言要清晰准确、富有逻辑。然而,现实却是不少学生在面试的时候连介绍自己的姓名都面红耳赤,汗流满面;有的说话结结巴巴,细如蚊叫。更为遗憾的是有些成绩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在招聘者面前不能很好地自我推销,过不了面试关。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安排的口语训练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多创造说话的机会。在教学上,笔者本着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口语训练的序列,结合听、说、写训练及语文第二课堂的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卖际说话锻炼的机会
综上所述,技校语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仅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在课余时间花心思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的能力,让技校语文教学真正为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服务。笔者仅从语文这一文化课程出发,简单列举自己在训练学生哺兑读写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以供参考,算是抛砖引玉,引发各位同行共同的关注,共同维护技工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作者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传宗.语文学科必须明确两个“基本”[J].语文教育,1985,(7).
[2]王洪涛.突出实用性深化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改革[J].现代语文,2006,(12).
护士综合职业能力 篇7
护理道德指在护理活动中所产生的护理道德意识现象和在护理实践中用以调整护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1], 就是以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护理技能、优质的服务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 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每名护士在提供健康照顾时, 必须始终遵守护理职业道德, 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以健康为需求的高质量医疗护理服务。所以,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 必须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美好的职业形象, 切实提高工作能力。
1 崇高的思想境界
良好的护理道德, 崇高的思想境界, 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 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根本, 护士必须以“救死扶伤,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宗旨, 以“保持生命, 减轻痛苦, 促进健康”为追求的崇高的思想目标。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 才能眼界开阔, 热爱护理事业, 才能进一步提高护士的道德修养。
1.1 强烈的事业心
重新获得新的生命, 需要高超的医术, 也离不开平凡而精湛的护理技术。一名护理人员有力事业感, 就会将自己的心灵和护理事业融合到一起, 就会对护理医学前瞻性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 就会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 从而使自己更加完善。
1.2 高度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所体验到的一种道义上的责任和义务感, 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 减少患者的痛苦, 祛除患者心理障碍, 是护士的天职, 是社会赋予的责任。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牵涉到每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因此, 护士必须具有极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保障人们生命安全, 并以此维护护理人员的职业尊严和美好的护理职业形象。
1.3 自豪的成就感
护士通过护理实践中, 工作一丝不苟, 患者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下获得信赖感、安全感, 从中护士可以感受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意义所在, 为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引以自豪, 这样, 自己就会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 始终奋斗不渝。
2 美好的护理职业形象
护理的服务对象是人, 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 往往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遭受到很大的痛苦, 并不易控制自己的情感变化。所以, 对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十分敏感。确实, 药物对疾病有治疗作用, 良好的心理因素和积极的心理状态, 同样对疾病起到治疗和康复作用, 有时可能超过药物的作用。
2.1 护理职业形象的外在表现
(1) 护士的仪表要求:护士24h守护在患者身边, 必须理解患者因为疼痛折磨而表现出的复杂心情, 言谈举止必须文雅大方、讲文明、懂礼貌;仪表要端庄、朴素, 服饰大方、衣帽整洁, 化淡妆, 穿戴合乎标准。 (2) 举止要求: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 动作要轻巧、敏捷, 耐心、细致, 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尽量使患者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 (3) 言谈要求:护士与患者的言谈交流是了解真实病情, 进行治疗护理的基础。因此, 护士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时, 要亲切、李矛, 并且必须讲究技巧和艺术。因为, 语言对患者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 要认识到其两重性。所以, 与患者交谈必须细心询问,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 对患者的患病体验要深表同情和理解, 以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2.2 护士职业形象的内在要求
(1) 文化修养: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专业知识, 熟练的操作技术, 好要努力学习和掌握与护理有关的前瞻性知识, 以扩大知识层面, 提高业务素质水平。 (2) 品德修养:一名合格护士除了要具有人们普遍应有的道德品质外, 还必须有热爱护理专业、救死扶伤、严谨求实, 精益求精, 举止端庄, 文明服务, 平等待人, 慎言守密, 清廉正直, 取信患者, 团结协作, 共同提高的医德素质。 (3) 情操修养:护士的情操除了品德修养中要求的部分内容外, 还必须做到工作认真负责, 作风谦虚谨慎, 待人真诚实在, 心灵纯洁美好。 (4) 心理素质:一个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充满活力、心理健康的护士, 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依赖感和信赖感,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 较强的工作能力
3.1 敏锐的观察力
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要善于发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现的细微变化, 为医疗护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使医疗、护理方案和措施更加可靠, 更加符合实际。
3.2 良好的记忆力
护士要熟悉各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护理特点, 记住药物配伍禁忌, 给药途径、剂量、方法, 患者姓名、床号和病情等, 以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3.3 较强的思维能力
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要考虑到躯体和心理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3.4 强化持续专业/职业发展, 更新护理前瞻知识
我国的护理队伍多数为中专学历, 整体文化素质偏低[3], 因此, 要求护士必须努力学习护理学前瞻性知识, 不断拓宽训练内容, 逐步建立制度化、网络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护士持续专业/职业发展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体系, 以不断地学习个人及团队的自我完善, 以增强及表现良好的业务素质, 不断扩大和加深护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改善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水平, 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必须从护理人员的需要出发, 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科梯队建设发展目标协调一致, 追求团队的持续专业/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营.医学伦理与卫生法律法规[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46.
[2]张名松, 欧亚群.护理道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当代护士, 2006 (1) :22.
护士综合职业能力 篇8
1 情商培养可提高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
护理团队绩效是团队护理人员之间相互信任和意见沟通的结果。有研究表明, 影响一个群体工作效率的因素有3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对群体特性和群体效能的意识。护理团队工作需要护理人员之间相互合作、密切配合。为了有效完成护理团队工作, 必须提高护理团队情商。高情商有助于提升团队的道德、创造力和合作精神。完成对每位患者的护理需要各方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且在工作中无主次之分, 每一位护士的工作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服务效果, 都需要护理群体的共同努力。护士的自我发展也要以所处的护理群体为依托, 在这个群体中生存、发展, 完成自我价值的体现, 而这个群体也因每一个人的发展而发展, 在这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个人与群体都得到提高。因此, 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影响护士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
2 情商培养可提高护士的心理调控能力
情商是一种能力, 是一种准确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一种接近并产生感情, 以促进思维的能力, 可以调节情绪, 帮助情绪和智力发展。良好的情绪可帮助护士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产生较高的工作效能, 不良情绪则会使护士注意力分散, 甚至对自己的行为差错毫无察觉。对于患者而言, 无论什么原因住院, 均会存在焦虑、否认、抑郁等不良反应, 而护士在为患者提供照顾时, 既需要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 又需要相关的心理护理知识, 护士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因此要增强护士自制力的培养, 随时注意保持情绪相对稳定, 不要喜怒无常, 更不能因个人的烦恼而迁怒于他人。况且, 护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 护理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 如果护士本身性格特征又属于较内向或情绪易激动者, 往往难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或感到身心疲惫而对工作失去信心, 甚至将情绪转嫁于患者。有研究表明, 74.5%的护士心理知识缺乏, 训练不足, 对外界的刺激承受能力差, 心态不稳, 易产生烦躁、焦虑、抑郁情绪。如果护士自己缺乏足够的心理调控能力, 不仅会在应对高焦虑状态的患者时不知所措, 甚至还会导致自身焦虑, 这样不仅不利于护患关系, 反而给自己和患者都增加烦恼。可见, 提高护士的心理调控能力, 帮其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 以正确的渠道释放压力, 既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又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进行情商课程系列培训时, 首先从正反两方面事例讲起, 从生理学角度解释人的情绪对机体的重要影响, 使护士意识到要保持身心健康, 就要努力调控消极的情绪, 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情绪面对生活。在讲述表达与调控情绪的艺术时, 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使护士明白情商具有评价与表达功能。在课程中, 通过“武士与禅师论道”的故事帮助护士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了解自己的情绪就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它们, 就能操控、驾驭它们, 不了解自己的情绪, 就只能无助地听任它们的摆布, 成为情绪的奴隶。在培训中通过“自我评定”游戏, 使护士真实感受到每个人都是优势和劣势共存的, 劣势并不因为被故意忽视而消失, 应正视自己的劣势。情商的评价与表达功能是情绪调控的基础, 掌握了这种功能, 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和谐相处,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准确识别自我情绪的基础上, 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 摆脱焦虑、忧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在讲授中, 通过大量实例论述学会制怒、不为别人的批评而烦恼等情绪调控之道, 使护士懂得冲突解决之道, 学会驾驭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3 情商培养可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新毕业的护士多为“80后”、“90后”, 工作成熟度及心理成熟度较低, 学校的正面教育使她们对于未来职业过于理想化, 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而在参加工作的过程中, 又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及工作能力, 对工作流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未全面掌握。此外, 护理服务对象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及无法用常理去判断的患者的言行, 工作中常会出现意外状况。因此, 新毕业的护士在工作中往往被动依赖、缺乏自信、消极、懈怠、甚至逃避, 调查显示, 护理人员的流失主要在年轻护士工作的第1年内。
在情商培养中通过大量实例讲述建立积极心态对意识的重要性, 从心理角度分析如何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播种成功的种子。如通过“半杯咖啡”的例子, 使护士明白如何正确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批评与挫折, 引导护士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事物, 以乐观的态度生活。此外, 通过举办青年护士职业理想演讲赛, 使年轻护士有崭露头角、抒发情怀的机会, 在独自上台得到他人认可的同时, 自信心也得到大大提高。通过情商系列课程培训及各种活动的参与, 使护士在工作中更为积极, 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不同对象进行沟通, 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这种行为干预, 可使年轻护士的人际关系、工作熟练度、合作共事等能力显著提高。
4 情商培养可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
护士综合职业能力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哈尔滨市医疗机构按三级甲等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为3层,采用单纯随机方法从各层中抽取若干所医疗机构,然后对所抽取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抽取了哈尔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0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4所、二级医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获得有效调查对象41人,其中护理部主任10人,主要科室护士长31人。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项目包括职业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礼仪修养、人际沟通、应用写作、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择业能力9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又包含若干子项目,共37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按护士对其需求程度进行调查。问卷由2部分组成:(1)职业社会能力理论知识部分,分为了解、熟悉、掌握3个选项。(2)职业社会能力技能部分,分为学会、掌握、熟练掌握3个选项。调查对象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问卷发放一周内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1套,收回41套,经审核40套有效,有效回收率为97.56%
2 结果
2.1 护士对职业社会能力理论知识部分的需求(见表1)
由表1可知,在护士对职业社会能力理论知识的需求选项中,认为需要熟悉和掌握的占80%~90%;其中在各调查项目中护士选择需要掌握的选项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依次为职业道德素质(79.57%)、团队合作精神(66.13%)、心理素质(65.81%)、人际沟通(64.52%)和应用写作(61.60%)。
2.2 护士对职业社会能力技能部分的需求(见表2)
由表2可知,护士对职业社会能力技能的需求选项中,认为需要掌握和熟练掌握的占80%~90%,护士选择需要熟练掌握的选项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依次为职业道德素质(77.42%)、团队合作精神(72.58%)、心理素质(56.13%)、身体素质(50.81%)、应用写作(49.46%)、人际沟通(49.19%)和礼仪修养(41.94%)。
在护士职业社会能力技能的需求调查中,被调查者对每个大项目中各子项目的需求基本均衡,但在心理素质和礼仪修养这2个项目中,被调查者对其子项目的需求有所侧重(见图1、图2)。
由图1可知,在职业技能“礼仪修养”项目的调查中,护士对其子项目“职业礼仪”的需求较高,选择熟练掌握选项的较多。由图2可知,在职业技能“心理素质”项目调查中,护士对其子项目“坚强的意志品行和抗挫折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需求较高,选择熟练掌握的较多。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3.1.1 城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护士职业社会能力需求现状
调查显示,护士在对职业社会能力需求选项中,对理论知识部分选择熟悉、掌握的占80%~90%,对职业技能部分选择掌握、熟练掌握的也占80%~90%,而且对两者的需求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从各子项目的调查情况看,护士对“职业礼仪”、“坚强的意志品行和抗挫折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需求较突出。该结果表明,城市各级医疗机构临床护士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职业社会能力对开展现代护理实践和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他们自身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对职业社会能力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有较强需求。但也有少部分护士对职业社会能力需求不是很强烈,特别是对职业社会能力理论知识部分,他们认为仅了解即可,对职业社会能力认识不足。
3.1.2影响因素
临床护士职业社会能力的缺陷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护理教育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长期以来,护理教学重视业务素质培养和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而忽视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难以体现现代护理的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护生的学习目标以获得专业技能为主。护生在校学习期间重视专业实践课而忽视实践技能和人文课学习;学生学习成就动机强烈,但事业规划意识较淡薄,表现为急于掌握一技之长,而对就业功利性不明显的课程和活动缺乏学习与参与热情,对这些课程和活动的作用认识较模糊,不能意识到其对自己开拓事业的支持作用。(2)教育培养缺陷。偏重于教育本位观,在长期的护理教育中,仍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主体,缺乏社会能力培养体系。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仍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状况下,学校首先要保证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很难真正引起学校、教师、学生3方面对职业社会能力培养的重视,难以形成职业社会能力培养体系。
3.2 建议
3.2.1 转变教育本位观,树立培养护生职业社会能力的理念
护理是服务于社会人群健康的专业,护士肩负着发现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责任。因此,从护士责任看,决不仅仅是其个人的就业;从护士个人工作层面看,无论是工作过程、工作对象,还是工作手段和工作目的都体现着职业社会能力的影响。所以护理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本位观,真正树立培养学生职业社会能力的理念。
3.2.2 建立职业社会能力培养体系
根据护生职业社会能力培养需要和实际情况,有规划、有组织地实施职业社会能力培养。
3.2.3实施职业社会能力培养课程化
在课程设置方面做到“两结合”,即课程与专业紧密结合、与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并具体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境;保证课程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3.2.4 把职业社会能力培养纳入专业能力培养过程
让护生通过专业实践体会社会职业能力,依据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专业课程开发方面,把职业社会能力培养作为专业课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行动为导向,并把职业社会能力培养融入学习情境,使职业社会能力培养在专业课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3.2.5 发展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社会能力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职业能力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提高能力。
3.2.6培养途径、方法多样化
实施地点上应强调学校、实习医院、社会三位一体;实施途径上应“五个并重”:(1)设置专门社会能力课程。(2)将职业社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能力培养中。(3)学校教师、医院带教教师的言行引导。(4)学校、医院文化环境影响。(5)实践岗位锻炼。实施方法上可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方法,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及成长需要。
护士综合职业能力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便利取样方法, 2014 年8 月—2014年9月对北京市4所三级医院的14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 (1) 现从事急诊临床护理工作; (2) 在急诊工作满1年; (3) 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 (1) 未参加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者; (2) 在急诊工作未满1年的新护士; (3) 发放问卷期间未在岗和不愿意参加调查的护士。
1.2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急诊工作年限、是否参加过护士共情能力的培训等内容。
1.2.1.2 人际反应指针量表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IRI-C) 该量表由美国学者Davis于1980年编制[3]。量表由4 个因子、22 个条目组成, 其中观点取替:5 个条目, 测量个体能够采纳他人心理观点的倾向;同情关怀:6个条目, 测量以他人为中心的同情感和关注不幸者的行为倾向;幻想力:6 个条目, 测量运用想象去体验虚构作品如小说、电视、电影、戏剧中的人物的情感和行为;身心忧急:5 个条目, 测量对他人所处的困境或在紧张的人际背景下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焦虑感、不适感。采用Liker 5级评分法 (0分~4分) , 0分为非常不恰当, 4分为非常恰当。反向题为反向计分, 总分0分~88分。依据条目均分划分为3个水平, 0分~2.0分为低水平, 2.1分~3.0分为中等水平, 3.1分~4.0分为高水平。得分越高说明共情能力越强[4]。
1.2.1.3 职业倦怠量表 (Maslach Bunrout Inventory, MBI) 为我国学者彭美慈翻译修订而成[5]。原始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son于1986年制成, 在国外广泛应用。量表由3个维度 (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 、22个条目组成, 每个条目采用0分~6分的7级评分法。情绪枯竭:9个条目, 描述情绪过度疲惫和逐渐增加衰竭感觉, 总分54分, 得分≤18分为低度倦怠, 19分~26分为中度倦怠, ≥27分为高度倦怠。去人格化:5个条目, 描述工作人员在对服务对象实施服务、照顾时表现出冷漠、麻木不仁, 像机器一样的非情感性反应、失去个性等, 总分30分, 得分≤5分为低度倦怠, 6分~9分为中度倦怠, ≥10分为高度倦怠。个人成就感:8个条目, 描述工作时的完美感和个人成就感觉, 总分48分, 得分≥40分为低度倦怠, 34分~39分为中度倦怠, <34分为高度倦怠。其中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采用正向计分, 个人成就感采用反向计分。
1.2.2 调查方法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问卷145份, 有效问卷140份, 有效回收率为93.3%。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急诊护士共情能力有待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 急诊护士共情能力总分为54.20分±9.80分;条目得分最高的是幻想力 (2.50分±0.62分) , 其次是同情关怀 (2.90±0.58分) 、观点取替 (2.61分±0.66分) 、身心忧急 (1.94分±0.68分) 。提示: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在幻想力、同情关怀、观点取替上处于中等水平, 说明大部分急诊护士在工作中具有同情与温暖他人的情绪反应, 能够对病人的不幸表现出同情和关怀并给予及时关注;能够理解病人及家属的需要, 对病人及家属有感同身受的体验;同时能够明确判断自己应该采取的行动。这与周金娜等[6,7]调查一致;在身心忧急条目上处于低水平, 说明急诊护士在面对病人的困境或护患矛盾发生时存在有较大的焦虑感和不适感, 难以做到有条不紊、积极应对。近年来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开展和教育, 使护士增强了责任心, 对病人的关怀往往发自内心;但急诊科病人多为急、危、重症, 实施抢救多, 病人和家属的要求和期望值都很高。另一方面大量的非急诊病人滞留急诊科, 造成急救医疗资源紧张或匮乏, 使得急诊护士在面对病人需求时显得有心无力, 因而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可知或不可预知的矛盾或突发事件产生焦虑感和不适感。有研究表明, 共情能力有助于个人走出自我关注, 学会关注、理解、尊重、包容他人;共情能力越高, 护患沟通能力就越好;共情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得到增强和提高[8,9,10,11]。本次调查显示, 29.3%的急诊护士参加过有关共情能力的培训, 因此对急诊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共情能力培训很有必要。
3.2 急诊护士职业倦怠较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 情绪枯竭评分为27.10分±8.89分, 属高度倦怠;去人格化评分为8.52分±6.69分, 属中度倦怠, 两者明显高于常模 (P<0.05) ;个人成就感评分为18.97分±7.15分, 属高度倦怠, 明显低于国外常模 (P<0.01) 。可见急诊护士职业倦怠较为严重, 情绪枯竭和个人成就感低尤为突出。与戚秀华等[12,13,14]调查不同, 急诊护士的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高于手术室和ICU的护士, 个人成就感低于手术室和ICU护士。主要原因为急诊护理工作风险大、责任重。面对被各种病痛折磨甚至死亡的病人, 急诊护士每天工作都必须谨言慎行, 小心应对, 以免引发护患纠纷。急诊护理工作环境开放, 安全性差。由于急诊病人多, 加床现象严重, 造成急诊护理工作环境过度拥挤, 空间狭小, 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长此以往使急诊护士在工作时的完美感和个人成就感枯竭于日复一日的疲惫、淡漠、机器一样的工作中, 产生职业倦怠。然而过度的情绪耗竭可导致护士的服务质量降低, 耗竭分数高的护士在工作中出差错的几率更大, 更易忽视自己的职责, 更易受到督导人员的批评[5]。因此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给予足够的重视。
3.3 提高共情能力可以降低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正确认识并运用共情有利于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真实感受并做出有助于病人的适当反应[13]。本研究相关分析显示, 急诊护士共情能力中的观点取替、同情关怀与职业倦怠中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和工作无成就感呈负相关 (P<0.05) 。说明急诊护士共情能力中观点取替和同情关怀水平越高, 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和工作无成就感就越低。可见提高共情能力可以帮助护士在工作中保持饱满的情绪和高涨的工作热情, 对病人的不幸给予高度同情和关注, 从内心深处感知、体验病人的情绪变化, 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行为帮助, 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 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而减少情绪的衰竭、去人格化和工作无成就感的发生。尤其紧急抢救或在突发意外情况时, 可以帮助护士减轻身心忧急, 克服紧张、焦虑情绪, 减少差错率, 体验到工作中的完美感和个人成就感, 降低急诊护士职业倦怠。
综上所述, 提高急诊护士共情能力有助于降低其职业倦怠。护理管理者应将共情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日常的培训工作中去。同时针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背后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管理教育和关怀体恤两者兼顾, 将有助于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提升。
摘要:[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相关性, 为提高急诊护士共情能力、降低其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 (IRI-C) 、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 (MBI) 对北京市4所三级医院的14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共情能力总分54.20分±9.80分;身心忧急属低水平, 同情关怀、幻想力、观点取替3个维度均属中度水平;职业倦怠中情绪枯竭和个人成就感均属高度倦怠, 去人格化属中度倦怠;共情能力中观点取替、同情关怀与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 (P<0.05) 。[结论]急诊护士职业倦怠较严重, 共情能力有待提高;提高急诊护士共情能力可以降低其职业倦怠。
护士综合职业能力 篇11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现代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除了要求劳动者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更注重劳动者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阵地,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应对这一变化的根本途径。
一、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组成。综合职业能力是一个人能胜任职业活动的主观条件,是指个体执行或完成职业活动或成功地适应职业活动中发生特殊情况的表现,而且是可以由个体自由控制并受动机影响的表现,是人具有的职业素质的外化。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往往集中通过实践能力的高低得以体现。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关系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职业素质是潜在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素质的外在表现。
二、中职学校为什么要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从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上看
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问题,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劳动技能培训,不然就失去了职业学校的特色。但如果认为中职教育的办学目的就是岗前培训、要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这种理解就是片面的、错误的。综合职业能力关系着学生将来的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中职学校要在重视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从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上看
当前,信息科学技术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只有综合职业能力强,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综合职业能力比单纯的专业技能更加重要,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应该重视的方向。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学校新购买的实训设备三五年就会落伍。学校除了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去学习最直接、最实用的劳动技能,还应该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据调查显示,用人企业并不把专业技术作为录取新工人的唯一条件,有的企业录用学生并不过问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看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学校办学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的办学目标,所以更应该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从毕业生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诉求看
通过对我校300余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有49.1%的学生感到交流与沟通能力还需加强,68.8%的学生渴望提升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52.9%的学生耐挫能力不强,64.3%的学生还缺乏创新与创造能力。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毕业生渴望学校能开设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相关课程,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
三、如何加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从课程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比较差,按照以往的课程体系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的现象很普遍。如果不进行从课程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就等于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课堂教学和实操教学环节,要重视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设计。传授知识、方法的同时,还要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同时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专业课和基础课中渗透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如创新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都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2.实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条件的实际出发,通过班级组织与教学形式的变化,创设“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环境,教师通过分层组织教学、改革教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经过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分层教学作为文化课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所采用,它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且是适应生源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学分制则从学生评价模式上给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手段。所以,实行分层教学和学分制对中职学校而言,不论是从学校现状还是从学校发展来看都是值得推广的。
3.加强实践教学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中职学校实践教学,应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思维,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现状,构建开放的“大实验实训”环境。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并且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做到有机融合,共同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化在实践教学中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围绕实践教学设备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在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4.在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及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安排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是职业学校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职业培训的重要标志,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色,也是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必要前提。因此,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舆论引导和文化氛围,使学生不仅清楚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在于“综合”,即综合职业能力不是各子能力的简单叠加,而且要明确综合职业能力的具体内涵,并将其逐级分解为便于训练的子能力,结合所学专业,树立职业理想,形成良好的成才观。
二是以德育工作为抓手,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学校要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德育工作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和途径:首先,开设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三观”“三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业指导”“文明礼仪”等教育。其次,坚持利用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及国旗下演讲活动,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再次,坚持每周一次主题班、团会,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文明礼仪、诚实守信、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
三是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丰富和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寓教于乐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与各类活动培养和锻炼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要善于把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融为一体,起到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目的。
学校还要重视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我校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建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宗旨的社团,如动漫团、电脑组装社、CAD设计社、电子电器维修社、装配线及测试社等;为有专门特长的学生组建以培养职业兴趣和个人爱好为宗旨的社团,如音乐社、街舞社、文学社、话剧社、书画协会、篮球队等;为有社会服务愿望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学生组建以培养社会能力为宗旨的社团,如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
四是以职业技能、素质能力竞赛为手段,为学生搭建创优争先平台,强化综合职业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素质能力竞赛活动,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技能比武、素质能力比赛和“文明风采”活动,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增长才干,增强自信心,提高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奠定终身学习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5.进行课程改革,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纳入课程体系
为了加强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开发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在分层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因材施教。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加强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并辅以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以此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降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难度,加大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课时,把能力培养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解决教与学脱节的问题,让学生由听得懂、学得会,逐渐发展成为主动学、乐于学,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护士综合职业能力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7月一2014年7月在我市10所综合性医院的ICU任职的总共23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①临床在职注册护士;②护龄≥1a;③有知情权并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非所在医院的ICU护士,包括进修生、实习生;②调查期间不在岗位的ICU护士;④具有明确诊断的躯体疾病;⑤具有慢性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研究人员自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包括年龄、学历、职称、工作性质、劳动关系、婚姻状况等;②职业紧张量表[3]本研究采用由Osipow编制,并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翻译和修订的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Revised Edition,OSIR)。已有研究报道证实,修订版的职业紧张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适合用于大多数群体的职业紧张度调查。该量表含有3个子量表,职业任务问卷(ORQ)、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RQ)、个体应变能力问卷(PRQ)。每个子量表包括不同项目组成的,以及每个项目下又含有相应的不同条目,总共14个子项目,14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5级评分,其中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得分越高表示在工作中紧张程度越高,个体应变能力得分越高表示在紧张状况下应变能力越强。③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疲劳量表-14[4](Fatigue Scale-14,FS-14)该量表由14个条目组成,主要分为两项,第1~8个条目主要反映躯体疲劳程度,第9~14个条目反映脑力疲劳程度。受试者结合自身情况针对每个条目回答“是”与“否”,除了第10、13、14条回答“是”计为0分,“否”计为1分,其余13个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回答“是”计为1分,“否”计为0分。1~8个条目总分即为躯体疲劳总分,8分为最高值,9~14个条目总分即为脑力疲劳总分,6分为脑力疲劳最高值,疲劳总分值为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分值之和,分值越高均表示疲劳程度越严重。
1.2.2 CFS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诊断标准,须满足以下两项标准[5]:①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疲劳持续6个月或者以上;②至少具备以下症状中的4项: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咽痛,淋巴结痛,肌肉酸痛,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新发头痛,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 h身体不适。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重症监护室护士一般情况以均数,频数,百分比等描述性分析,OSIR、FS-14得分以表示,ICU护士OSIR与FS-14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U护士一般资料
235名ICU护士,男性10名,女性225名;护士72名,护师87名,主管护师65名,副主任护师及以上11名;其他资料见表1。
2.2 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
结合ICU护士自身特点,以年龄段、护龄、学历、工作性质、劳动关系、婚姻状况为研究项目,进行职业紧张水平调查。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变能力3个分问卷得分见表1。其中30~39岁年龄段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高,年龄小于30岁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低(P<0.05);护龄在10~19年的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高,10年以下护龄的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低(P<0.05);中专学历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低(P<0.05);常白班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明显高于白夜倒班护士(P<0.05);离婚、丧偶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高,未婚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低(P<0.05)。
2.3 CFS的发生情况
<30,30~39和≥40岁年龄段护士的CFS患病率分别为18.42%、17.17%和18.18%,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
2.4 ICU护士疲劳积分与职业紧张度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对235名ICU护士职业紧张状况(OSIR)与慢性疲劳程度(FS-14)进行相关性分析,疲劳总分、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得分分别与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得分呈现正相关,与个体应变能力得分呈现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 1),见表2。
注:OSIR—职业紧张量表;FS-14—疲劳量表-14。
3 讨论
3.1 ICU护士职业紧张现状分析
由于ICU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所面对的患者的复杂性,其职业紧张状况比普通病房护士更为突出[6]。本研究结果发现,ICU护士职业紧张主要表现在职业任务重、个体紧张反应高,但是个体应变能力低。从人口分布学特征而言,30~39岁年龄段ICU护士职业紧张水平最高,原因是此年龄段的护士,已具有10~19 a的护理工作经验,正是整个科室的中流砥柱,同时具备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担着最复杂最繁重的工作任务,再加上经常白夜班倒班,工作时间缺乏规律性,加剧了职业紧张度。护理是一门力求专业基础扎实的行业,尤其对于学历较低的护士,面临的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较大,其职业紧张程度最高。关于劳动关系,除上述因素导致在编护士职业紧张水平高外,还要面临晋升的压力。婚姻状况对ICU护士的职业紧张水平有不同的影响,离婚、丧偶护士要面临独自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因素会受到精神与经济的双重压力,使其职业紧张水平最高。已婚护士要承担家庭压力,自由支配和娱乐休闲的时间较未婚护士少,使其职业紧张水平位居第2位。
3.2 ICU护士CFS与职业紧张的相关性
CFS与普通疲劳相比,具有持续性或反复性,并且发病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不能通过卧床休息缓解,而且健康检查时无明显异常的基本特征[7,8]。研究表明,经常出现生理疲劳、心理疲劳、悲观性格、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容易诱发CFS[9]。本研究进一步探讨ICU护士CFS与职业紧张水平的相关性,个体职业任务越繁重、紧张反应越大的护士越容易产生躯体疲劳以及脑力疲劳,同时个体应变能力越差,躯体疲劳程度越高,脑力疲劳程度越严重。
大量研究表明,工作紧张和慢性疲劳不仅会损害护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还会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护士应该正确面对各种压力,保持乐观心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以降低患CFS的风险。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单学栋,吕翠,高丽霞,等.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职业紧张状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48—3653.
[2]刘夕珍,徐蕾,史广玲,等.1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11B):10-16.
[3]Siying Wu,Huangyuan Li,Shujuan Yang,et al.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c of personal strain and coping resourc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stressor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hinese nurses[J].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12,85(1):35-43.
[4]Nijs J,Nees A.Paul L,et al.Altered immune response to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Exerc Immunol Rev,2014,20(1):94-116.
[5]Lucas K,Maes M.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pinning laser printer and photocopier induced symptoms,including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respiratory tract hyperresponsiveness: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with cinnamon and hydrogen[J].Neuro Endocrinol Lett,2013,34(8):723-727.
[6]李冬梅,王柏君,李豪,等.医生工作满意度与职业紧张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 1,27(23):2694—2695.
[7]李珊,张拓红.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在职护士职业紧张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现代医院,2011,11(11):118—122.
[8]陈敏,张振贤,周展红,等.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6):576—580.
【护士综合职业能力】推荐阅读:
N3级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考核病例汇报05-19
护士综合素质08-07
综合医院护士医院感染09-09
护士分层使用与综合考评05-19
计算机综合职业能力09-28
护士临床能力08-16
护士职业08-18
护士职业素质08-14
产科护士职业压力07-23
缓解护士职业压力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