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护士职业压力(精选11篇)
缓解护士职业压力 篇1
摘要: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两个方面, 分析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从护士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自身素质提高等几个方面, 提出了消除护士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病人对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 护士整日围绕着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问题进行工作, 加上自身的社会地位较低、待遇低、生活压力大等现实问题, 使得不少护士常感到身心疲惫、职业倦怠。对工作而言, 护士的职业倦怠是直接影响护士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对护士本身而言, 职业倦怠易引发焦虑、烦躁、抑郁、易激惹和头痛、食欲不佳、胸痛和胃肠功能紊乱等心理和生理问题, 甚至还可能会激化护士的各种危机和导致冲动行为, 国外学者甚至将护士职业倦怠描述为“护士职业性癌症”。对行业而言, 由于个体成就感是涉及职业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护士个体成就感下降, 则反映了护理职业前景不容乐观。当护士职业对优秀女性不再具有吸引力, 当“护士荒”成为事实的时候, 人们将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1 原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1.1.1 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1]
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存在于大多人的心里, 认为护士只是遵医嘱打针发药, 加之医护之间巨大的福利差异, 令护士感到职业前景暗淡, 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 工作无成就感。甚至病人和家属有时因对医生有意见迁怒于护士, 辱骂责备护士的事件时有发生, 护士的工作不被理解和尊重, 经常使他们产生职业价值失落感, 造成护士悲观失望、心情压抑[2]。
1.1.2 护士待遇低
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现象, 对护理人员管理严格, 要求过高, 工作上一旦出现问题, 常被扣奖金、罚款, 写检查。甚者, 在一些医疗事故中护士成了替罪羔羊。在人才引进、外出学习、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大大偏重于医生。
1.1.3 家庭压力大
护士基本上都是女性, 同时担负着家庭和工作的多角色, 经常使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久而久之, 造成神经衰弱;有些家庭成员对护士工作不了解, 配合、支持不够, 认为护士就是打针发药, 没有给他们更多关爱;上班时间日夜倒, 造成家庭生活不规律, 增加了护士的身心压力。 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加上长期生活不规律, 又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经常感觉体力不支, 容易造成精神压抑, 身心疲倦, 显得力不从心。
1.2 职业因素
1.2.1 护理工作风险性高
少数病人家属对护士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 护士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犯, 护理纠纷常使护士在护理病人时提心吊胆, 总担心事情做不好, 表现为不自信, 久而久之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李小宁等[3]调查显示, 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是临床护士首要的心理压力源。
1.2.2 护理工作负荷过重
许多医院护理人员编制不足, 护理工作琐碎、夜班频繁, 随机加班。新仪器、新设备在医疗上的广泛应用, 使得护士的工作量急剧上升, 护士的工作负荷包括脑力及体力两个方面, 使得一些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尤其是已成家的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不能很好地给予家庭和子女生活照顾, 产生愧疚感, 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主诉职业倦怠的护士越来越多, 多数护士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焦虑、抑郁、内分泌失调等。
1.2.3 知识更新机会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医疗仪器不断更新, 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 各种新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层出不穷, 服务范围扩大。迫使护士必须更新知识, 对护理的要求由被动变主动, 医院很少提供护士外出进修的机会, 当护士感觉自己的知识不能满足病人时产生焦虑;专业的发展, 知识的更新, 工作岗位的竞争带来的紧迫感, 以及新的用人制度改革, 使护士对未来考虑过度, 心理负担过重。
2 消除护士职业倦怠的对策
2.1 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及福利待遇
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 要适当提高护士的待遇[4], 改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提供保健及争取其他应有的福利等;及时对护士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 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护士在减轻痛苦、促进和维护健康中的作用, 推动全社会尊重护士、理解护士的良好风尚。护士应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明确自身价值, 加强自我肯定, 增加应对能力。
2.2 学会自我调节
人在社会中生存, 不是独立存在的, 需要被爱、关心和帮助, 一个牢固的支持系统对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包括朋友、同事, 尤其是家庭。掌握自我放松技巧, 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有烦恼时可及时向朋友倾诉, 使自己尽快摆脱烦恼。要学会接受自己、爱惜和保护自己, 主动发展自己的一些业余爱好, 不断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2.3 工作中要有法律意识
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保存好各种医疗文件, 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并注意工作态度和方法, 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去。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有照顾病人的责任, 无论是疏忽或故意违反了规章制度, 都要负法律责任。一旦发生了差错, 护士应沉着冷静, 立即向医生汇报, 不得隐瞒, 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尽量减轻对病人的危害, 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2.4 改善工作环境
首先应积极改善医院的环境, 控制好院内感染, 给护士创造一个清新、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 使护士能够心情舒畅, 更加喜欢热爱自己的工作, 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减轻工作压力。
2.5 改革护理方式, 减轻护士负担
建立护理工作微机网络, 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及需求, 编制护理信息系统软件, 进行全院联网, 把护士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如医嘱处理、护理文件的书写、住院病人的费用记账等, 减少了护士的事务性工作, 使护理工作产生质的飞跃。增加护理设施, 减轻护士劳动强度。设法减少和消除引起护理工作压力的压力源, 给护士提供更多的继续深造机会, 适当放宽护士职称的晋升条件, 扩大一些医院护士的编制, 注意体谅护士工作的繁重及不规则, 重视医疗、后勤、护理为一体, 努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白夜班尽量合理, 从而使护士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以减轻长期上夜班对神经、心理方面的影响。
2.6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和谐的环境氛围[5], 培养护士良好的沟通技巧, 学习掌握交流技巧, 经常组织一些娱乐活动, 如节日联谊、集体郊游、文娱晚会等, 使护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彼此间情感交流, 全社会和院领导要改变“重医轻护”的观念, 处理好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关系,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环境, 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2.7 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护理工作已由简单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 人们对护士角色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所以护士要得到尊重和认同, 除需社会支持外, 还要提高自身素质, 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精湛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 还要掌握广泛的边缘科学,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护士本身要加强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全力以赴地工作。正确对待压力, 变压力为动力, 消除职业倦怠, 塑造完美护士。
参考文献
[1]刘玉琼.国内护士工作压力源研究现状与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7.
[2]肖祖芬, 丁俊英, 袁小平.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01, 16 (3) :177.
[3]李小宁, 李小燕, 强水云, 等.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2) :67.
[4]汪晓琴.关于护士心理问卷调查的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1994, 10 (3) :30.
[5]张素琴, 徐大勇, 王学仙.影响护士群体生理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护理, 2004, 10 (10) :905.
缓解护士职业压力 篇2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8329(2010)04-(0077)-(02)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不能有效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护士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了护士工作的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医疗体制的不断变革,《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逐步落实与完善,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从客观上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给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护士职业压力的来源
1.1 心理素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医院及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工作本身存在的高风险性,护士持续处于高度戒备与紧张状态且长期得不到缓解,即产生心理疲劳,加上工作的特殊性,经常面对痛苦愁闷的患者和生离死别的场面,情绪易受影响而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更易加深对职业的厌倦。
1.2 专业素质 随着服务内涵的延伸和新仪器设备、新理论技术等的层出不穷,很多护士疲于应付工作,由于倒班、工作忙等原因未能及时更新知识,在工作中容易处于被动状态而引发职业倦怠。
1.3 人际关系 护士的工作关系比较复杂,主要存在着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护士与医生之间等各种关系。工作关系越复杂,角色冲突就越明显,护士的工作压力就越大,如果护士处理不当,很容易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尤其是在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它直接涉及护患双方权益、健康与经济问题以及人格和有关道德与法律责任问题,特别是在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实施下,降低了老百姓打官司的门槛,导致医疗侵权诉讼频发。护理人员面对患者多样的情绪起伏变化,只能微笑面对,久而久之,护士在这些关系之间难以找到心理平衡点,容易出现焦虑,信心不足,精神衰竭等情况。,特别是在面对个别不可理喻的情况,护士更是觉得委屈,进而影响个人的情绪,形成对职业的倦怠。
1.4 身体素质 护士工作的“三班倒”扰乱了体内的生物钟,影响了生活的规律性,加上工作繁忙,体力消耗大,又不能及时补充能量,因此下班后常常感觉筋疲力尽,长时间的身体疲劳会直接加重心理疲劳,引发职业倦怠。
1.5 单位、社会支持不足
1.5.1 各级领导对护理工作支持不足是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护理人员缺编、护士超负荷工作、而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士被赋予多元化的角色,除执行医嘱、做好常规护理,接受各种考核外,还要花大量的精力提高自己,而待遇却很低,医护之间福利差异大,使护士们感到职业前景暗淡,工作无成就感;1.5.2 由于长期社会偏见,认为护理是从属性的工作,只要能找一个好医生看病就行,至于护理,无所谓好坏,护理工作得不到人们的普篇认同和理解,是护理人员不能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的价值,主观上形成不良的身心疲惫状态。缓解职业倦怠的方式
2.1 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因起主导作用,作为护理人员本身,应该学习一些减压的心理疗法。当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时,可以通过与同事或者上级、家人之间的积极交流寻求支持,及时地宣泄情感等方法来缓解压力。如护士在工作之余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与体育锻炼;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对护士进行心理指导,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护理队伍中的先进事迹,弘扬奉献的精神,引导护士热爱本职工作,从而在工作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培养理性待人处事的能力,缓解紧张情绪,维持身心健康。护士应以最佳的工作方式、最高的工作效率、最好的护理质量,全方位服务于患者。
2.2 娴熟的操作技术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基础,是建立和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过硬的操作技术是增强工作信心的重要保证,能起到放松、缓解、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护士应该在业余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比如各部门的护士可以经常组织业务学习或培训,定期举办各种工作经验交流会或外聘专家来讲座,或者应用网络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先进、安全、可靠的操作手法,从而,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同时,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3 注重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的愉悦、放松并可缓解压力,维持身心健康。融洽关系的建立依赖于良好的沟通,因此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多交流,加强对语音语调的掌控,并适时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节气氛,运用沟通技巧增进医护、护患及护士之间的感情,促进相互间关系的融洽。
2.4 保持强健的体魄 健康的身体是工作学习的基础,不仅需要合理的营养、充足的睡眠,还要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要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
多管齐下,缓解护士压力 篇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52-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们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就医的正当权益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明确的要求。再加上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地的专业理论和熟练地操作技能,还要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然而由于护士特殊的职业性质、复杂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评价不公平、待遇较低、护患冲突加剧等大环境的影响,现在医院的护士普遍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了护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从而影响着护理事业及护理质量的提高,甚至是患者的康复。
1 护士压力
护士的压力来源是多方面的,所以缓解护士压力的方法和措施也应该从几方面下手,主要是社会上要形成尊重理解护士的风尚,医院要做一定的调整提高护士的工作环境,护士要学会自我解压,只有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多管齐下才能真正的缓解护士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进而维护医院的利益和病人的权益。
首先,缓解护士压力,社会是第一道防线。社会上要形成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理解护士的风气。国家和社会要对护士的工作多做宣传,利用新闻媒体、电影电视、报刊报纸的报到,深入护士生活工作的第一线,充分利用媒体向社会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科学性,倡导“重医尊护”,提高社会支持度,让人们了解“白衣天使”真正的生活情况、工作环境和生存压力,改变人们对护士这个职业认识和理解的不足,使得人们能从心里喜欢护士,理解护士,尊重护士。
2 缓解护士压力
真正的工作是在医院方面。医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建立合理的编制,改善护士待遇 医院要适当的增加护士的编制,合理的配置护士人员结构,施行有弹性的工作制度,让护士有充分合理的休息和休假,才能让护士以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去上岗工作,出色的完成任务,给患者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医院要积极改善护士的待遇,医院领导应注意改善护士的待遇问题,如工资、住房等。提供保障,给付护理照护费及争取其他应有的福利等。从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免除护士们的后顾之忧,减轻工作压力,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
2.2 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 医院应积极改善医院的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强绿化与管理,里各种物品放置有序,定时开窗换气,正确应用防护用品,控制好院内感染,给护士创造一个清新、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严防职业暴露,每年定期体检,以便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使护士能够心情舒畅,更加喜欢热爱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轻工作压力。
2.3 调节护士的工作量 医院要体谅理解护士工作的繁重及不规律,重视医疗、后勤、护理,努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如规定洗衣房、供应室的下收下送;检验科标本的下收及检验单的下送等。避免护士跑外勤,尽量减少护士工作的超负荷。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调节神经的弛张度。从而保障护士有充分的休息时间,神经有合理弛张度。在不影响整体工作的情况下,尽量使护士在班内全身心投入工作,班外完全放松,恢复精力。白班和夜班的安排要尽量合理,以减轻长期上夜班对护士的神经、心理方面的影响。
2.4 推行人性化管理 医院管理者积极运用管理艺术,切实关心护士的思想、工作与生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富护士的业余文化生活,缩短与护士的心理距离;改革检查、考核的内容与形式,以改进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为宗旨,对于护士在检查考核中出现的失误,不要一味的批评和处罚,而应帮助其共同剖析原因,探索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的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医护、家院联系网、护士俱乐部等支持网络,以随时了解护士的心理动态,提供探讨交流的平台。
2.5 注重人力资源培训,减少控制压力来源 医院管理者在安排岗位时,应始终根据护士的特点与能力量身设置,并给与必要的培训与指导,提高护士处理工作的技巧,尤其是对于新上岗护士、新开展技术、新到位仪器,要做好提前培训,使护士工作起来能得心应手,从而增加护士的控制感,减轻其由于不可控、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注重训练理性思维方式,早期发现与控制不良情绪,减少冲突压力;指导护士设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学习目标,缓解期望压力;学习合理调配工作,有效管理时间,减少时间压力源;培训护士的沟通技巧,消除人际关系压力源等。
2.6 成立心理咨询室 医院要针对每一个护士的特点,在护理部建立一个心理档案,对医院的每一个护士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指导服务,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使其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另外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设立专人专岗从事遭到伤害和损失后的心理调节工作,倾听护士的个人感受,使其能有一个心理发泄的场所,来帮助护士缓解压力。
3 护士是压力的直接承担者,缓解护士压力,护士自身应该注意
3.1 护理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每一个护士都应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的认识个人的地位、价值、优点及缺点,不要过分要自己及别人。加强自我肯定,增加应对各种问题能力。同时,护士要积极地学习,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训练,提高业务水平,互交流,取长补短。通过学习开阔视野,树立自信心和勤勉精神。另外,对于不合理的超负荷工作应该综合考虑,要学会说“no”,并且要及时的向别人求助。
3.2 护理人员处理好人际关系 在整个医疗工作中,护士处于人际交往的中心地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与病人家属的交流也比较多,护士与医生在工作上又必须的密切配合。这些都表明了护士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既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执行;护士与医生的关系融洽,就会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配合默契,得心应手。
3.3 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护士要建立正确价值观念,培养接受挫折的能力。安排好好时间管理,合理的交替脑力與体力劳动。加强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学习,订阅一些心理健康杂志,了解有关压力知识,知道早期预警、严重后果、自我调适方法等等。争取能筑起“心理免疫”堤坝,提高心理“抗震”能力。同时要学会倾诉,倾诉是缓解压力最好方法,可找家人、亲朋好友等倾诉,必要时向专业医师寻求帮助。面对压力,不能成为压力的奴隶,变压力为动力,锻炼出管理压力的弹性能力,对压力心存感激。
3.4 护理人员要学会合理的减压方法 护士要掌握一些自我放松的技巧和方法,及时的进行心理调整,可以采用自我暗示法、深呼吸法等是自己能摆脱烦恼。平时要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和业余爱好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自己对抗压力的方式方法。另外还可以采用食物减压的方法。最新医学研究发现,某些食物可以非常有效减压,比如含有DHA的鱼油、杏仁、核桃、鳄梨、香蕉、橙、脱脂奶、燕麦、菠菜等。此外,金枪鱼、巴西栗和大蒜中的硒元素,谷物富含维生素B2、B5、B6也是减压好帮手。工作间隙的一杯冰咖啡,能够很好舒缓心情。护士要学会合理的减压方法,尽量把压力减到最少。
缓解护士压力 提高护理质量 篇4
1 现存的护士压力表现
1.1 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是构成护士工作的压力因素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从简单的打针发药、执行医嘱转变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的护理模式。这种包括心理、文化照顾在内的全面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
1.2 护士编制严重不足所造成的压力
目前,国内医院普遍存在护士严重缺编问题,从而造成医护比例失调,床护比例不足。21世纪的今天,我国床护比例仍按28年前制定的1:0.4的标准,而实际上仅为1:0.296。而国外发达国家床护比远远超过我国,如美国1:1.6,法国1:1.2,日本1:0.9~1.2,芬兰1:1.2。近年来,我国护士流失的比例有增无减,缺编导致护理任务重,实施抢救多,护士在工作时间内干不完活,下不了班,身心疲惫。尤其是夜班护士,既要独自完成繁重工作,又担心患者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频繁倒夜班导致生物钟紊乱,三餐不准时,造成护士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疾病发生,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
1.3 护理工作中众多的人际冲突带来压力
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环境氛围,护士在工作中建立起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医护之间、护护之间、护患之间。这些关系若处理不当将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尤其是护患关系的处理,处理不当,不仅得不到理解,还会有被投诉,甚至被谩骂、殴打的可能。长此以往,护士会感到地位低下,精神压抑,有职业歧视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职业疲溃”现象出现,使护士“精神耗竭”。
1.4 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冲突造成护士压力
“白衣天使”是多少在校护士生心中的偶像、奋斗目标。而在现实工作中,“白衣天使”仅仅是人们在“非典”时期对医务工作者的呼唤,“白狼”早已取代了“天使”的称号,而护士更被称为“高级保姆”。不公平的社会评价,熄灭了多少护士内心的希望之火。同时,国民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独尊医疗,护士价值得不到认可,造成护士心理失衡,而引起心理障碍,这种职业形象紊乱的心理压抑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1.5 护士经常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造成的压力
目前,在我国众多的医院里,护士是多种角色的综合体,承担了太多超出职业范围之外的工作:计费算账、催缴费用、拿药退药、送检化验标本等等。而在作为医疗卫生行业带有服务性质的医院里,患者及家属作为消费者,期望能在医院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但是,当服务涉及双方的利益、健康和经济问题时,医方达不到患方所要求的期望值,比如治疗效果不好、医疗费用太高、医生处方问题、药房发错药、其他部门服务态度差等问题时,患者通常不敢向医生发泄,总是将气撒在与之接触最多、最密切的护士身上。护士如果理论,将遭到投诉服务态度差,最终导致被扣发奖金。因而,护士针对这一情况只有隐忍、压抑,久而久之,将会影响护士看待问题的态度,甚至产生偏执的心态,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2 护士职业压力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2.1 护士缺编严重影响护理质量
长期以来,护士承担着与自身人数极不相称的繁重工作。以本科为例,病床45张,护士仅有10名。护士每天像机器一样地工作,休假轮休没时间,加班加点是常事。时间一长,护士身心疲惫,对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更别说护理质量的提高。
2.2 身心健康影响护理质量
护士身体不健康,不仅难以胜任繁重的工作,还是重大的安全隐患。以本科一名护士为例,某日,她的鼻窦炎发作引起头痛症状,但仍然坚持转接医嘱工作,结果把11床患者的青霉素静脉滴注接到了12床患者的医嘱上,幸好治疗班护士查对时及时发现,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护士心理不健康,如自卑、沮丧、焦虑、抑郁,甚至人格异常,将影响对问题的判断力和工作满意度,易引发护患纠纷,又怎会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
2.3 护理人才流失影响护理质量
从护理人员成长特点来看,它具有实践性、晚熟性和群体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作为中坚力量具备丰富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专科技术水平以及科研意识与能力的护理人员,至少需要10~20年护龄的锻炼。然而,因职业压力影响决定了其不稳定性、临时性、流动性。再者,由于医院为降低成本造成聘用护士队伍日渐壮大,让年轻的护理精英在医院的归属感差,看不到前景和光明,纷纷转行;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缺编不能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高职称低职称工作不能合理体现,让高年资的护士感到工作无为,职称无望,事业无所求,得过且过,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前进步伐。
3 缓解护士压力的措施[3]
3.1 设置合理的编制,让护士远离疲惫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首先是生理需求。当人们由低层次的需求到高层次的需求依次得到满足后才可以安心工作,全心付出,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所以只有合理增加护士编制,合理调配人员结构,充分保证护士的休息、休假,才能使护士在工作中全身心投入,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
3.2 护理管理人性化,提高护理质量
在职业压力与技术含量同时增加的今天,我们的护士仍然努力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在各自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支撑着护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的护理管理者面对这种现状,至少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更新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方式,尽自己的努力做到科学管理。在充分利用护理资源的同时、把“人性化”服务运用到护理管理中。
3.2.1 关爱体贴护士,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护理管理者要从权的理念中走出来,与护士亲如姐妹,平等相处,坦诚以待[4]。及时发现、果断处理不和谐因素,达到一个组织内的和谐状态。例如,护士生病,多给予关心;家庭有困难,多给予帮助;心中有疑惑,多给予理解。这样使护士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以最佳的姿态投入工作。所以,把爱献给护士,再让护士把爱传递给每一位患者,是护理管理者、护士、患者之间形成一条和谐化的管理链,最终使患者得到全流程优秀的服务。
3.2.2 尊重激励护士,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护理管理者在与护士沟通时应避免高压式、命令式的语气,而应多使用激励的语言,鼓励护士,保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其工作潜能。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护士应提名表扬;遇到护理问题时,应与护士共同探讨。作为护理管理者应经常换位思考,站在护士的角度看问题,使护士感到被理解,被重视,被信任,不断加强工作责任心,自觉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从而减少护理缺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3.3 减轻护士负担,把护士还给患者
护士承担的大量不属于护理范畴的工作占用了护理队伍大量的人力、精力和时间,只有敦促医院尽快成立其他辅助工作部门,如患者服务中心等,才能真正把护士从繁复的、与护理无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地投入护理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真正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3.4 护士学会自我减压,提高适应能力
护士学会自我减压,增强“抗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抗压”能力如同机体免疫力一样,是可以不断调整的。学会“将事情合理化”,“胸襟广阔容受一切”,“用平常心对待”,能够有效地缓解压力[5]。
3.4.1加强业务能力培训,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提高应付压力的能力。
3.4.2 培养积极的情感,加强意志锻炼,坚定必胜信心,提高心理耐受能力,从容面对压力。
3.4.3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加强自我防护。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4.4在院领导、护理部的直接参与管理下,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和条件,营造和谐的执业环境,建立护士自己的支持组织,如护士心理咨询中心、娱乐活动中心、专业技能培训中心。让护士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心理帮助,以释放和调节情绪,放松身体,消除疲劳。这样才能让护士在最佳状态下将专业技能和知识充分发挥,实现自身价值,提高职业荣誉感,增加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4 结论
护理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所要承受的职业压力,而在认识到这些压力给护士带来的危害以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合理使用人力资源,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设法消除不良因素,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得到社会的肯定,从而改善护士待遇,提高护士地位,促进护理学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洋洋.半数护士心理超负荷[N].江门日报.2007-05-25 (B2).
[2]骆宏.中国首份护士职业倦怠报告出炉62.80%的护士有职业倦怠[N].健康报,2006-6-20.
[3]沈树花,曲桂花.护士职业压力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06,7.
[4]刘学茹.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6,11.
如何缓解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 篇5
一、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应试教育业绩评定的矛盾;
②中学教师个体劳动强度与政治经济地位不高的矛盾;
③社会期望与中学教师自身素质的矛盾;
④中学教师与学生、领导、同事、家人之间的矛盾。
二、缓解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措施
建议社会、学校和中学教师本人来取如下措施缓解过重的职业压力:
1、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
据调查,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它对教师个人需要的满足、动机的激发与目标的实现关系颇大,影响深远。因此,全社会都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负荷。学生要减负,教师更要减负,教师的心灵同样需要社会的呵护与慰藉。作为政府领导,应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2、创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教师是知识分子,学校的管理要体现人性化的要求,给教师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要完善校长负责制,推进学校的公开、公正和民主化管理过程;将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与创造宽松、愉快的氛围结合起来,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和教学工作条件;改进机械单一、扼杀教师个性的管理方式,允许教师在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改变“出办公室进教室、出教室进办公室”的单调工作模式,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活跃气氛、融洽关系、增进健康。
3、正确实施教学改革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核心来源是教学改革。各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应创造条件,使教师了解教改、投身教改、适应教改。如让教师多参加各级课改的进修、培训活动,或邀请课改专家给教师开讲座、上示范课,提供教改信息,在教改中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多给教师提供指导,使“上传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渠道进一步畅通。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组织科组开展集体科研,加强同事间的协作与交流,鼓励教师个体创新,允许教师尝试新方法,允许教师在课改中出现曲折,使教师在课改中勇于改革,大胆尝试,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的氛围。
4、改革教师业绩评价体制
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短期的突击、训练难以产生效果。有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从她接手一个高一班级开始,就踏踏实实地抓学生的读、写训练,不搞题海战术。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期考中,她上的班级成绩平平,但该教师没有因此放弃她的做法,从高一第二学期起,她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开始逐渐领先,学生的读、写基础深厚,语文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见,中学教学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长期不懈的积累和训练。这就要求学校改革教师的业绩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考评不要同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挂钩,而要同教师的教改、科研、教师素养、在教学上的突破和创新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联系起来,综合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教改成绩,这样才能对教师教改的积极性起到长远的促进作用。
5、教师要主动“充电”
如今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视现实,认同教学改革和创新,采取多种措施主动“充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与反思,不断进行教学研究,这是减轻心理压力,使教改获取成功的一条光明大道。
6、正视压力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压力,适当压力的存在,可以动员、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处于一种积极的、清醒的状态,变压力为前进的动力。教师需要学会客观、乐观地对待压力,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主动缓解压力,挑战压力,开创一条成功之路。
7、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台湾心理学家何永河教授曾提出一个心理健康公式:B=P/E,B指心理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自我强度,也就是个人的耐挫力。该公式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增强耐挫力,才能在面临压力时不至于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要加强人格锻炼,提高自己抵抗挫折的能力。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积极乐观。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②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领导工作,同事间经常沟通,尊重家长和学生,善于接纳自己和别人。关心、爱护家人,与家人同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
③教师要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与社会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断扩大生活圈子,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④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挫折出现时可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激励、情绪转移、合理释放等方法,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综上所述,要缓解中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合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缓解对策 篇6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 选择.我医院肿瘤科护士21名, 21名护士均为女性, 年龄21-48岁, 平均30.68岁;未婚3名, 已婚18名;肿瘤科工作时间0.53-8年。文化程度:中专3名, 大专15名, 本科3名。
1.2 调查工具
(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通过对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90个项目, 本表采用7个因子进行分析。
(2) 抑郁自评量表 (CES-D) 、焦虑自评量表 (SAS) , 量表各有20个条目。评定根据各条目所定义症状在过去1周间出现的频度, 应用1-4及评分法, CES-D大于等于16分、SAS标准总分大于50分为阳性划界分, 分值越高, 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 压力源量表, 量表由8个条目组成, 采用1-4级评分法, 分值越高, 压力越大。
调查表由科室护士长统一发放, 讲解填写要求, 限定时间统一收回。发放21份, 有效.21份。再借助SAS9.2 (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抑郁和焦虑状况
抑郁和焦虑状况调查结果, 见表1。
调查对象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分别为37.23%和21.58%, 高于正常人抑郁发生率22.49%。
2.2 职业压力源
职业压力源调查表, 见表2。
根据观察从表2中可以得知对肿瘤科护士压力影响较主要有对疾病预后不良和死亡的恐惧、化疗药物对自身的损害、繁重的工作量、嘈杂复杂的环境, 家庭社会的认同也起着至关重要。
2.3 21名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表
3 讨论及对策
肿瘤 (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 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据调查, 肿瘤疾病导致的死亡率早已跃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2]。而那些战斗在肿瘤康复战线上的护士也将会面临严重的心理压力。
3.1 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CES-D、SAS和SCL-90我们可以对比得知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存在瑕疵。其中肿瘤科护士的抑郁和焦虑值高于国内的常模值, 焦虑抑郁症的趋势也远超于正常人群。通过SCL-90心理健康表我们能够更加细致知道肿瘤科护士敌对、强迫、焦虑、偏执、抑郁等最为明显。
护理工作是一种脑力与体力结合的艺术, 与人的健康及生命密切相关的工作。其中由于肿瘤科护士服务对象是有不同的心理障碍的肿瘤患者, 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甚至敌意情绪都会影响护患沟通, 从而易引起纠纷, 且经常面对死亡的刺激都会相对于其他科室的护士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长期处于此种状况下, 会使身体心理始终处于应激状态。所以, 加强对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刻不容缓。
3.2 肿瘤科护士职业压力源分析
本次调查表明, 肿瘤科护士相对于其他科面临着更高的压力。其中对疾病预后不良和死亡的恐惧、化疗药物对自身的损害.和嘈杂复杂的环境, 家庭社会的认同等是主要诱发压力的原因。
3.3 减少肿瘤科护士压力的对策
(1)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制度, 根据肿瘤科自身的特点, 又结合科学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明确分工, 减少重复的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护士始终能够处于一个良性的环境。同时建立实施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鼓励提高护士对职业的热情。
(2) 化疗作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抗肿瘤药物, 对癌的诱发作用和致癌作用早已被人们所公认。化疗药物可通过皮肤接触、直接吸入等导致染色体畸变, 从而致癌、致畸及造成脏器损害等。目前, 我国对抗肿瘤化疗药物缺乏规范的管理, 配制化疗药的防护设备较少, 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具等, 护理人员在配制抗癌药物时, 与其它普通药物配制程序一样, 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应引起高度重视, 这一问题正对医院环境及护士的健康构成威胁。所以要改善病房及工作环境, 为护士及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宽松、积极、友善的环境, 加强硬件方面的设施建设, 护理人员在配制抗癌药物时, 可尽量在安装有排风设备、空气流通、人流较少的地方进行。应每年定期为接触抗癌药物的护士进行体检:包括细胞分类、血小板等, 合理安排休假, 护士孕期和哺乳期可暂时脱离接触抗癌药物的环境[3]。
(3) 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维护自身的健康。护士自己要学会自我减压, 提高适应能力, 增强抗压能力。抗压能力如同机体的免疫力一样, 是可以不断的调整的。可采用暗示法, 深呼吸法等, 使自己尽快摆脱烦恼, 身体充满活力, 学会将事情合理化, 用平常心对待一切事情, 能够有效的缓解压力, 有力于我们护士的身心健康。
(4) 加强家庭与社会的认同支持, 目前社会上许多人瞧不起护士, 认为他们是高级保姆, 无前途。我们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让社会更关注、尊重护士, 医院领导对护士工作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 并注重精神和物质奖励, 调动工作积极性。建立牢固的支持系统, 创造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 需要被爱、关心、帮助, 对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另外, 护士要自强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及时地宣泄情感, 掌握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 正确对待各种压力, 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汉斯.席尔耶从基本生理学观点给压力下的定义.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64:144-160
缓解护士职业压力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通过多阶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东莞市护士共827人。
1.2 调查内容
主要涉及运动目的、运动频度、心理健康状况。
1.3 具体方法
采用SPSS软件, 运用均值、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护士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 (见表1)
由表1可知, 健身美体是护士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 占39.30%;其次是娱乐、缓解压力、减肥、治病保健、陪伴家人、工作需要、社交及其他。如果把健身美体和治病保健归为增强体质目的、娱乐和缓解压力看作心理调适目的, 那么参加体育运动以心理调适为目的的比例要比以增强体质为目的高。这一结果充分显示体育作为一种健心功能的运动正被人们运用和认可, 同时也显示护士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心理压力问题。
2.2 参加体育运动的频度对心理压力的影响 (见表2、3)
结果显示, 参加体育运动的护士心理压力小于不参加体育运动的护士, 且不同运动频度对护士心理压力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多重比较 (LSD方法) 进一步分析得知, 未参加体育运动的心理压力最大, 其次是每周3次或以上, 然后是不定时或偶尔参加, 每周运动1~2次的心理压力最小。未参加体育运动与每周运动1~2次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不定时或偶尔参加体育运动与每周运动1次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每周运动1次与每周3次或以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综合来看, 参加体育运动的护士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心理压力要小, 每周运动1~2次对缓解心理压力效果最好, 运动次数增多并不能有效缓解护士心理压力。
3 讨论
3.1 体育运动与心理压力的研究概况
关于运动对应激改善的可能机制主要有3种假说[2]: (1) 分散注意假说。认为紧张刺激的忽视能够引起情绪的改变, 运动后可使人注意集中在运动感觉体验上, 从而降低心理紧张度。 (2) 单胺假说。Morgan证实了脑部的神经递质, 如去甲肾上腺素 (NE) 和5-羟色胺 (5-HT) 的水平与抑郁症有关。已有的证据表明, 脑中单胺类递质特别是NE和5-HT水平的改变可能在运动导致的情绪变化中起中介作用。 (3) 内啡肽释放假说。各种内啡肽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 这些内啡肽具有吗啡样作用, 即能减轻痛感并产生欣快感。而大量证据表明, 运动能促进人体B-End的释放, 从而降低痛觉、提高精神状态。
衣雪洁在关于体育运动研究的综述中也表明[3], Farrell等发现健康志愿者以40%VO2max强度运动40~80min, 心理紧张水平下降, 感到高兴和欣快感;Mclnman等对锻炼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测量, 发现其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下降, 而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
3.2 体育运动、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调查显示, 运动目的和频度对心理压力有显著影响。只要参加体育运动, 心理压力水平都比不运动者低。表明参加体育运动能缓解一定的心理压力, 而每周运动1~2次能显著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 心理压力增大, 心理健康水平就减弱;心理压力减缓, 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所以, 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4 建议
调查显示, 体育运动虽能减轻心理压力, 但并非强度与数量越大、越多越好, 科学的体育运动才能真正缓解压力、促进健康。特别是护理人员每天处于高压力、高应激、高疲劳状态下, 应根据自身职业特点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才能真正强健身心。
4.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由于护士在工作中站立、行走的时间较长, 下肢活动、承重时间长, 且要处理的应激事件多, 所以应参加放松类的运动项目, 如散步、慢跑、柔软体操、慢游泳、瑜伽等;不宜进行氧耗大、运动强、激烈的运动, 如有氧搏击操、篮球等, 因为这些运动对腰腹、关节的冲击力大, 且每个动作迅猛、爆发力强, 对护士已经疲惫的身心来说有损而无益。
4.2 运动时注意事项
护理工作强度大、易身心疲惫, 所以运动要依据个人情况而定。例如, 根据季节和环境调整运动, 在过热和严寒的气候下要相对降低运动强度;运动后避免立即洗热水澡;穿宽松、舒适、透气的衣服, 穿运动鞋;饭后和空腹时不作剧烈运动。另外, 还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应每周进行1~2次适当的体育运动。
4.3 护士运动中的心理
不少护士遇到压力、烦恼时才选择参加体育运动来排解不愉快的情绪。但带着太大的压力或不良情绪进行体育运动, 不仅起不到减压作用, 反而会导致精神紧张、身体疲劳, 且由于思绪纷乱、注意力难以集中, 易出现运动损伤等意外。另外, 护士为急于消除不良情绪, 往往刻意选择大运动量的、激烈的运动项目, 这不仅排解不了压力, 还会加重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吕树庭,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2]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防范 篇8
1 临床护士的职业压力原因
1.1 心理、生理因素
医疗卫生行业中, 临床护士的工作相对较辛苦, 而报酬、地位却相对较低, 劳动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护士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评价。俗话说, “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 可在患者的眼中功劳最大的永远是医师, 护士根本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其次, 临床护士责任重、工作量大、护理工作琐碎、繁重给护士造成体力上的压力, 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 “三班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的生物钟节律, 长期超负荷工作, 脑体力并用的劳动, 造成护士体力、脑力同时过度支出, 而导致疲劳。
1.2 社会因素
临床护士98%为女性, 工作与家庭必须兼顾, 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 他们的怒气往往直接撒向护士, 使护士有怨无处诉。由于投诉体制不完善, 少数患者对护士缺乏理解和尊重, 动辄投诉和起诉, 使护士的精神压力增大。护士不仅要处理好护患之间的关系, 也要处理好医护、护护及其他医技人员之间的关系。在医院领导和医师们眼里, 护士就是干活, 根本不拿护士的活当正经事, 更别提改善护士的地位和待遇, 导致护士情绪低落, 调动不起工作积极性。
1.3 文化因素
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各种新技术、新医疗器械的使用, 需要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 给护士造成一定的压力。现代护士由专业技术人员变成了服务型人员, 虽然学历比其他服务人员高, 但在医院无论是晋升职称还是劳动报酬方面都明显处于劣势, 使护士感到自己的职业没有什么前途或成就感从而产生辞职或得过且过的想法。
1.4 各种无休止的检查
现在, 医院为了创造自己所谓的品牌, 整天三日一小查, 五日一大查, 每次检查护士们就要被扣上重重的帽子, 查不出问题便罢, 查出问题并不是通过讲解起到引以为戒作用, 而是采用扣奖金、通报批评的方式, 使护士们叫苦不断。
2 临床护士的职业压力防范
2.1 院级领导的关心
医院管理者要多关注护士们的状况, 多给予理解和支持, 注意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闪光点, 体会护理工作的艰辛及时给予肯定, 创造乐观向上、和谐文明的工作氛围, 使她们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2.2 对护士要宽容, 不要过分施加压力
作为护士长, 要尊重、理解和爱护她们, 积极帮助解决一些工作、家庭中的难题, 为她们解除后顾之忧, 从而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发现并挖掘她们的工作潜能, 提高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亲情服务, 而不是采用高压手段, 以克扣工资、奖金、点名批评等方式来达到临时性的片面提高, 使护士每天神经高度紧张, 提心吊胆的工作, 从而挫伤工作积极性。
2.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及时向家人、亲友或同事倾诉, 并接纳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 以建立自信心。通过调查发现,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委屈及压力向别人倾诉后, 可获得心理上的平静。
2.4 环境及人员配备
医院领导应确保临床护士配置比例, 做到合理安排上班人员, 按时更换工作环境, 对各个科室的护士适时进行轮换, 避免在同一个科室工作的时间过长而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总上所述, 护士要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注重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保持健康的心态, 使自己在身心健康中愉快地工作和学习, 同时社会各界和有关领导应多给予理解和支持, 创造院内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而真正做到关心护士、爱护护士, 使护士能主动发挥主观能造性,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晓杰.《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如何提高护士对工作压力的应对能力”.
[2]吴芳.《护理学杂志》.“临床护士工作中常见压力及应对方法”.
[3]陈素芹.《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士压力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方法”.
[4]张立.《解放军护理杂志》.“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5]徐习.《护士进修杂志》.“护士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研究”.
护士的职业压力与现状 篇9
“心身耗竭综合征”是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学者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根据MasIach等的定义:心身耗竭综合征是一种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 而产生以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 并且产生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1]。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人员配置不足
护理人力配置不足, 等级护理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医院护理人员未能按编制的规定配置, 有的医院护士与床位比例不足1:0.4。甚至有的医院为了减少经济支出, 裁员的首先是裁护士。使原本数量已经不足护理人员更显奇缺。加之医院上班时间输液任务较重, 护士工作多忙于基本治疗, 床边护理时间少, 标本不能满足病人生理、心理要求。
2睡眠紊乱
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 是人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护理工作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对于解除护士日常工作带来的疲劳, 保持良好的体力、精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积极性的心理状态, 从而更有效的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安全都十分重要。
护士工作是8 h倒班制, 人员少, 频繁上夜班, 体力和脑力工作繁重。而生活无规律、有时连续抢救、护理患者或做手术数小时, 大量的治疗实施、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 都是由护士来执行。利益的驱动及患者缺乏卫常识, 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这些细致而耐心的工作, 需要合理的和足够的人员配置。来自患者、家属的高要求及医疗投诉也给护士增添了无数职业压力。
特别是夜班的护士因为受到单独值夜班管理病人多, 患者夜间病情变化等应激源的刺激, 易产生焦虑情绪。值夜班频繁将导致护士焦虑比例相应增加。值夜班的护士中, 大多数处于恋爱、婚姻、生育阶段的年青护士, 容易为琐碎的生活小节而困扰。频繁的夜班工作制度既影响工作的生活节律, 又影响对家人的照顾, 使他们觉得和伴侣相处时间减少。久而久之, 应激能力相对低, 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同时上夜班为单独作业, 单独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 困为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带来心理紧张, 易诱发差错事故的发生, 引起护患纠纷。同时夜班工作容易产生疲倦, 而碰上患者死亡, 护士执行终未处理会令半数以上的护士感到恐惧, 这种不良情绪刺激甚至会影响部分护士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有交班时间要准时, 往往造成护理人员易醒或醒后难以入睡。即使是休息时间, 也因生物钟的倒置而出现质疑, 长期的紧张心理, 易造成慢性疲劳综合征。
3不公平待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人人都有受公平对待的要求。如在奖金分配、工作安排、学习进修的机会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 护士就会产生内心的不公平感。还有有的病人的不理解, 病人的无理取闹, 当然有的医院已经设立了委屈奖, 就是不管病人在不在理都无备件接受, 可是撇开护士这个头衔, 他们也是人, 他们是有感觉, 有思想的人, 如果一次可以接受, 但是时间长了, 就会导致他们的厌烦、讨厌甚至逆反的心理, 这个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很好的结果, 也可能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 护理工作更是不被人认可。
4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医学理论知识有限, 大多数为中专生。不能适应不断改革的医学护理模式和满足病人越来越多的健康要求,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从单纯的疾病观察及护理而转变对病人实施以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整体护理和健康人的护理。造成护理智能上的压力。工作负担重, 非负担重, 非护理性工作太多, 导致护士淡化了护理专业概念, 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心理卫生知识欠缺, 不会或不能很好的应用心理学知识, 科学的进行自我调节, 造成心理疲惫。
5社会因素
社会地位低, 护士为病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 病人只知医生治病, 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晋升及继续深造机会较少, 护士的贡献末被社会承认。甚至有传煤的不符合事实的报道, 更严重的伤害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多数护士为女性, 在家中还要承担家庭主妇的角色。许多护士为提高学历和更新知识, 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考学习、集学习、家庭、工作负担于一身。
6风险大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 使得风险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医疗机构与国际接轨, 一种全新的护患关系正在形成。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职能的拓展和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应用, 护理风险越来越大, 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 再一次敲响了护理安全管理的警钟[2]。医院质量管理年是为了杜绝差错事故, 提高医院护理而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的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护理工作是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艺术性、服务性, 是一种高风险行业, 但又不被世人理解, 总觉护士是一个靠医疗生存, 无地位、无地位、又脏又累的职业。在130种压力较大的职业中, 护士名列前榜首。根据美国最新资料显示:近10年美国护士短缺约达100多万, 而护士的职业压力是导致美国护士严重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之,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离不开穿刺、注射及处理污染伤口分泌物等职业性接触, 而这些东西都存在潜在的传染性, 如不小心就可能受伤, 造成职业性暴露, 染上疾病。虽然现在有职业暴露登记及上报表和种种防御措施, 但是这个不能解决护士被无行受到伤害而得到任何补偿。
7工作满意度
由于日常工作繁重、频繁的倒班, 护士很少有机会参加护理科研和出去参加护理学术活动。通过自学参加学历教育, 也会受到班次, 工作得制约。排班制度是护士对工作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工作时间的灵活性, 每个 月休周休的机会, 安排周末休假的灵活性及周末工作补偿的不满。
总之随着工业生产不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 医院质量管理年的持续深入, 规范科学的护士管理力体系使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 社会、医院都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这种隐患, 使护理人员在一个比较安全的领域里更好的为病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慧琴.香港护理现状及启示.中华实用护理杂志, 2007, 1 (23) .
[2]姜秋红, 赵士荣, 李颖丽, 等.护理职业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2006, 12 (22) :12.
缓解护士职业压力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这个职业一直被认为是心理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而班主任又是学校中压力较大的岗位。班主任心理压力过大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班主任出现不稳定的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心理障碍;其次,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班主任的生理疾病增多;再次,心理压力导致班主任的消极行为增多,主要表现为行为冲动、易怒、情感失常、食欲不振等。心理压力在对班主任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对班主任心理压力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班主任心理健康,提高其工作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院校班主任心理压力来源分析
班主任心理压力来源于多个方面,情况很复杂,可将其归纳为学生管理、工作负荷、学校组织氛围、学校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
1. 由学生管理造成的心理压力
职业院校出现学生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两低”“两难”现象。“两低”是学生的文化素质低,学生的思想素质低。“两难”是学校常规教学遇到困难,常规管理也遇到了困难。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不遵守课堂纪律,甚至为了发泄破坏公物,从而加大了学生管理上的难度,加之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学生普遍厌学,生活上讲吃、喝、玩、乐,不少学生整天缺课,夜不归宿。与之相伴的是课堂教学困难,缺少交流,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而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的执行者则产生挫败感,从而加大了心理压力。
2. 由工作负荷造成的心理压力
调查表明,班主任的工作负荷压力很大,就像消防队员,时刻处在应急状态。同时,他们都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由于学校专业与课程门类繁多、稳定性差,且平行班少,常会出现某些班主任在一个学期需要承担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教学任务,造成教学任务的不稳定、工作量的大幅增加。在调查中发现,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领导和学生都满意,他们对每一堂课、每个环节都耗费大量心血。
3. 由学校组织氛围造成的心理压力
这种氛围包括教师之间以及干群之间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的猜疑、嫉妒、缺乏合作、报复行为等不但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也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曾有一个被该问题困扰的班主任说,工作上的繁忙都能承受,最让人感到疲惫的是协调人事关系。调查发现,多数人认为,领导评价是造成组织氛围压力的最大事件,这是由领导的权力决定的。
4. 由学校组织管理造成的心理压力
有的班主任说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例如班主任评价制度。班主任的工作能否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关系到每一个班主任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班主任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使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对这种心理压力的体验是有个体差异的,这与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心理调节能力、适应能力都有关系。
三、班主任自身缓解心理压力的对策
为缓解心理压力,职业院校班主任应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掌握下列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1. 用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经常是烦恼的原因。当费了很大的力气还解决不了的时候,就会有挫折感,进而产生无力感和无助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自卑,再进一步,就会感到对工作厌倦,甚至想逃离工作,从而彻底失去工作的兴趣。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遇到的问题当成一个研究的课题。例如,一个学生总是上网成瘾,谈话、家访甚至惩罚都不起作用时,就把“怎样使他解除网瘾”确定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以调动我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我们有工作的兴趣。这不仅使我们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感到成功,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优秀的班主任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2. 要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提高业务能力是减轻压力的最根本方法。当个人感到外界的要求超出自己的体力、精力和能力的时候,就会感到压力,出现心理上的紧张。因此,能否适应外界的要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人是否具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和能力。而在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那就是个人所具备的能力与体力和精力的支出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有能力,体力和精力的支出越少。那些专业知识储备充足、教育教学技能纯熟的教师,总能从容面对各种工作任务,得心应手地处理好各种难题。而那些总是忙忙叨叨、失误频频、整天唉声叹气的人,大半是专业知识上储备不足,面临日益提高的工作要求,简直就是“入不敷出”,易于落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3.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表示,个体只有在相互联系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联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人际交往。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心理健康水平一般都比较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和对社会的适应力也较强。知心朋友多的人,有较多亲密关系的人以及能和别人讨论深刻感受的人,通常较能应付压力,而不会轻易地被危机击倒。因此,人际关系愈多样化的班主任,消化压力的渠道也就愈多,对压力也就越有抵抗力。班主任要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学生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等。
4. 掌握常规自我调适方法
(1)申请培训过渡法。现在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工作没有创新会让人厌倦。善于找寻利用培训机会度过工作上的倦怠期,也是一个转移烦恼、升华人生的好机会。每次培训回来,把学到的东西努力运用到工作中,检验理论的得失,并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写文章、开讲座、有意义的忙碌,就会变得大度从容、博学睿智,将再次感到阳光般的温暖与活力,从自己身上流淌辐射到周围的人与环境里,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有价值的人。
(2)旅游摆脱烦恼法。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出去旅游心情十分愉快,可以忘却不少烦恼。远离城市和工作的喧嚣,和三五个知己的朋友到郊野山泉边踏青,在陌生的地方看大海蓝天白云,可以抛却原来的烦恼,让心情豁然开朗。所以一旦出现焦虑性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情障碍时,不妨想办法休假几天、外出旅游,度假回来之后一定能以新的面貌投入工作。
(3)找朋友倾诉法。将压力郁闷心中,既解决不了问题,更会加重不快,此时可向亲朋好友倾诉内心的不悦。有时候肚中的苦水倒出来之后心情就会感到畅快得多,这就是一吐为快。
(4)心理治疗法。班主任不防去心理咨询机构缓解压力,然后轻轻松松回去上班。
要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人生旅途经常会出现一些坎坷、挫折和大大小小的不顺心,为了健康,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而这种驾驭情绪的能力是与年龄、性格、阅历、思想素质等有关的,因而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学会一些平衡情绪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四、学校缓解班主任心理压力的对策
学校管理层面要为缓解班主任心理压力做哪些努力呢?
1. 充分尊重和信任班主任教师
尊重和信任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阀门。学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班主任当中人才济济,各有所长。管理者应该做到“礼贤下士”,用人不疑,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惜人才。管理者如果能够做班主任的知己,关心、爱护、尊重他们,他们就会把学校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科学评价,完善班主任聘任制
科学评价是心理压力的调节器。教育管理者应该努力在实践中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有利于班主任全面发展的角度评价班主任的工作。要建立发展性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发展性评价制度是一种面向未来,以促进班主任发展为目的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它不是将班主任评价制度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机制,而是以在没有惩罚的条件下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在发展方向上,发展性评价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重视班主任的发展。而当前我国的班主任评价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的方式,评价结果与奖惩挂钩,这种评价极不利于激发班主任的自我发展动机。改革班主任评价制度,应在明确评价制度和评价功能的基础上,以优化评价系统的结构为重点和突破口。首先,变鉴定式评价为交互式评价,即变原来的鉴定式单向评价为相互评价的交互式评价。其次,应以自我评价为主。在自我评价中,“我”既是评价者,同时又是被评价的对象。“我”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客体,是一种主客体相统一的评价,更能充分地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再次,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是在工作中进行的,它突出地发挥了评价在进行过程中的控制作用,可以随时掌握工作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便于及时改进。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
认知评估系统认为,压力是外界环境刺激与主体的认知评估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事件是否构成压力源,取决于个体对该事件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主动认知和主动行为模式有助于缓解压力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本人对压力事件有正确认识,掌握一定的缓解压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有效控制心理压力。为此,很有必要通过组织专题活动使班主任认知心理压力。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心理压力,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心理压力。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光荣而伟大的,但也是艰辛而复杂的,且带有强烈的创造色彩。若没有压力无忧无虑,对班主任个体而言很难发挥其潜能,拓展其创造才华。但是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问题时,一定要寻找途径去缓解,不断调整负面情绪,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工作和生活中。
现代护士职业压力与健康维护 篇11
护理学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 护理工作的任务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和减轻痛苦, 护士职业是一种脑力与体力并举, 与人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的工作。这些特点决定了护理是一个具有高强度、高压力的专业。护士压力的高低与他们身体健康、工作满意度及护士所提供的护理质量息息相关[1]。为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 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必须明确护士职业压力的来源及减轻压力的方法。
1 护士职业压力的来源
1.1 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要求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要求护士在为人类提供护理时, 应将服务对象看成是具有生理及社会、心理需要的整体, 而不是只重视服务对象的生理或病理反应的局部[2]。因此, 要求护士不仅要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医学基础知识, 而且还要熟悉与护理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及社会科学等知识。再者,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新的医疗仪器、新药品和新技术不断在临床的应用, 对临床护士提出了新的挑战, 使得护士不能不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努力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 方能适应工作需要。目前大多数护士是中专学历, 知识面窄,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压力很大, 往往对自身能力不满足及过高的期望, 由此逐步产生忧虑心理, 加重心理压力[3]。
1.2 工作强度大
由于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护士数量普遍不足。而临床上病人病情变化多端, 不确定因素多,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须积极启动感觉器官以及应用辅助工具, 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观察病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和心理反应[4], 迅速做出判断, 同时要及时给予病人医疗、生活及心理护理, 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 这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 另外, 频繁的夜班工作使护士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既要独立完成繁重的工作, 又担心病人出现意外, 造成高度的紧张和身体疲乏, 体力恢复不足。这样一种高度的精神紧张及高度的体力消耗, 使护士感觉压力大。
1.3 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护士在行使护理专业职能时, 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 形成诸多的人际关系, 主要有上级与下级、护士与护士、护士与医生、护士与医技辅助人员、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等关系。一旦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就会陷入人际关系冲突的困境, 尤其是护患关系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形象及信誉。为避免人际关系冲突的发生, 护士即使遇到歪曲事实, 情绪激动, 也必须保持平和、理解的心情, 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从而压抑了自身感受, 做出精神妥协。护士在得不到理解, 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自己时, 对工作满意度下降, 这种长时间的情感投入, 会使护士“精神耗竭”[5]。
1.4 职业风险性
护理风险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 是一种职业风险。护理风险始终是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过程中, 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护理活动都带有风险[6], 护士为了避免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 造成病人及其家属的痛苦, 护理工作中, 都在认真地进行“三查七对”, 但也还是存在着担心没把工作做好, 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 而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有的护士在下班后紧张的心理状态仍未能得到缓解, 心理压力很大。
1.5 病人过高的期望值
病人生病住院后, 将生存的希望、康复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一般来说, 病人对护士的期望为:①能用精湛的护理技术为他们减轻痛苦;②用温柔的语言给予他们心理的抚慰;③能耐心解答他们关于健康和治疗方面的问题;④有责任心、同情心、有敬业精神, 能关心和尊重他们。换言之, 病人所期望的理想护士形象是:性格温柔、情绪稳定、善于忍耐、技术精良、工作负责。在现实中的每一名护士, 都会努力去做好各项工作, 以满足病人的需求;但是也很担心在工作中因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病人的期望不能达到致使病人的不满意, 为此, 护士感觉压力很大。
1.6 护士个人价值期望值与现实冲突
护士希望自己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护理工作没有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及尊重, 护理工作地位得不到提高, 缺少继续深造学习机会。虽然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 护理人员有了更多渠道的学习机会, 但相对于同龄的其他医务人员来说, 深造学习的机会还是少, 使护士心理不平衡而感到失望和沮丧。
2 护士的健康维护
2.1 管理者对护士健康的维护
2.1.1 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管理者应注意体谅护士工作的繁重及不规则, 重视医疗、后勤、护理为一体, 努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如:规定后勤部门、供应室下收下送;检验科标本的下收及检验单的下送等。避免护士跑外勤, 尽量减少护士承担非护理工作任务。根据床位、工作量、重病人数编排护理人员, 减轻工作强度。合理安排护士班次, 根据不同工作时段的不同工作负荷, 弹性调整护士人力, 保证护士的工作质量和身心健康。提高护士长管理艺术, 要以人为本、用人所长, 容人所短, 及时正确处理工作中人际冲突, 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
2.1.2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整体素质
管理者应想方设法提供护士继续医学教育的便利条件, 如:给予参加护理专业自学考试或函授学习的护士提供学习的时间及资助全部或部分学费, 让更多的护士通过学习, 提高学历, 改善知识结构, 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选派护理技术骨干到院外进修学习、参加短期培训或学术交流会, 将国内外护理发展的新动向、护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传授到每个护士, 使之能在工作中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2.1.3 充分利用社会支持资源
社会支持与护士的职业压力呈负相关, 社会支持对缓解压力的不良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向社会宣传护理人员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呼吁社会对护理职业的理解和支持, 切实提高护理人员在医院和社会中的地位。借助咨询机构采取心理健康普查和定期复查等途径, 及时掌握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问题。建立职业咨询通道, 鼓励护士与心理咨询师、护士与管理者、护士与护士之间坦诚交流, 通过释放内心感受缓解压力;为护理人员提供健身的场地及相应的器材, 鼓励护士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应对压力的反应力和耐受力。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护理人员集体外出郊游、演唱会、打球等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并尽可能让家庭成员参与其中, 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 在活动中感受护理群体这个大家庭与各小家庭的和谐氛围。关心护士生活, 充分调动家庭作为护士的坚强后盾, 为护士提供安静休息的环境, 保证充足睡眠, 使之能以充沛的精力和愉悦的心情投身于护理工作, 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2.2 护士自身健康的维护
2.2.1 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败的重要因素。护士对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 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 热爱生活, 热爱学习;②充分认识自己, 正确估价自己, 有自知之明, 不自卑不自负;③积极交友, 宽容待人, 相互帮助, 相互学习;④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 乐观地面对生活;⑤学会思考, 全面分析复杂问题, 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保持一个健康平常心态。
2.2.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术是增强工作信心的重要保证, 能起到放松、缓解、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是赢得病人信任的基础, 是建立和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而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非一朝一夕所得, 是在长期不懈的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 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 要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不要等到急用时才匆匆忙忙地去学, 这样会感到压力很大。现在学习的途径、方式很多,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 轻轻松松地学习。当掌握得知识多了, 技能熟练了, 就能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自如, 轻松地应对一切。
2.2.3 重视睡眠和饮食
充足的睡眠对人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三班倒”是护理工作性质所要求, 无疑与正常的睡眠规律发生了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睡眠效果, 但如果能重视睡眠, 可为自己建立一个适合“三班倒”的生活习惯, 妥善安排时间, 保证优质睡眠。同时要注意进餐的规律性, 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 食用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脂肪适量,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以保证机体的需要量, 维护个体的健康。
2.2.4 培养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长久处在压力下, 若疏导不当, 极大地影响心身的健康。而提高护理人员高压下维持精神健康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的关键是“恰当的自我心理调节”。可以用以下方法:①主动疏泄, 当感到压力太大时, 应当学会主动疏导、发泄, 把自己的体验讲给亲人、同学、朋友, 哪怕是痛快地大哭一场, 让郁闷释放出来, 心里就会感觉轻松, 有益于身心健康[7,8]。②多听音乐有助于培养开朗的性格, 解除由情绪压力而带来的各种紧张、不安, 提升精神, 开发体力的潜在能力。③运动锻炼, 根据个人的喜好可以选择跳绳、跳操、散步、打球等有氧运动。也可以选择瑜伽、柔和的韵律操等伸展运动。长期的运动锻炼, 可对应激的耐受力增加, 并可减轻沮丧、改善自我概念。④读书可以使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变得心胸开阔, 气量豁达, 不惧压力。⑤丰富个人业余生活, 工作中的烦恼、单调的生活方式会使人感到厌倦。恰当地参与社会活动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 调节生活节奏, 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 走向欢快和轻松。
参考文献
[1]李卢新, 梁素珍.新时期护士压力应对调查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1) :16.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9.
[3]沈子楠.高工作压力护士的心理干预[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1) :42.
[4]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59.
[5]高清月, 李惠敏.影响护士健康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6) :1396.
[6]卢省花, 朱启华.护理管理学[J].南昌:江西出版集团, 2007:143.
[7]郭瑛, 吴晶琼, 方玉华.护士职业压力应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 2007, 21 (1A) :38-40.
【缓解护士职业压力】推荐阅读:
关于缓解压力的作文07-16
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11-25
“延迟退休”缓解养老金压力?07-05
韩俊:农民增收压力如何缓解07-12
缓解考前压力的英语作文范文12-05
国旗下讲话稿:如何缓解压力06-08
城市道路交通压力的缓解措施07-28
缓解压力的方法 学会减压才能长寿10-17
产科护士职业压力07-23
如何缓解心理压力?职场女性如何减压放松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