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压力

2024-12-08

护士的压力(共12篇)

护士的压力 篇1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患者及家属对就医的正当权益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 医疗民事诉讼例的日益增多, 护士唯恐差错事故的发生, 造成其心理压力增大, 加之病人及家属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 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日趋增高, 因此, 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其职业枯竭现象不容忽视。

“心身耗竭综合征”是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学者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根据MasIach等的定义:心身耗竭综合征是一种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 而产生以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 并且产生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1]。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人员配置不足

护理人力配置不足, 等级护理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医院护理人员未能按编制的规定配置, 有的医院护士与床位比例不足1:0.4。甚至有的医院为了减少经济支出, 裁员的首先是裁护士。使原本数量已经不足护理人员更显奇缺。加之医院上班时间输液任务较重, 护士工作多忙于基本治疗, 床边护理时间少, 标本不能满足病人生理、心理要求。

2睡眠紊乱

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 是人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护理工作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对于解除护士日常工作带来的疲劳, 保持良好的体力、精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积极性的心理状态, 从而更有效的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安全都十分重要。

护士工作是8 h倒班制, 人员少, 频繁上夜班, 体力和脑力工作繁重。而生活无规律、有时连续抢救、护理患者或做手术数小时, 大量的治疗实施、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 都是由护士来执行。利益的驱动及患者缺乏卫常识, 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这些细致而耐心的工作, 需要合理的和足够的人员配置。来自患者、家属的高要求及医疗投诉也给护士增添了无数职业压力。

特别是夜班的护士因为受到单独值夜班管理病人多, 患者夜间病情变化等应激源的刺激, 易产生焦虑情绪。值夜班频繁将导致护士焦虑比例相应增加。值夜班的护士中, 大多数处于恋爱、婚姻、生育阶段的年青护士, 容易为琐碎的生活小节而困扰。频繁的夜班工作制度既影响工作的生活节律, 又影响对家人的照顾, 使他们觉得和伴侣相处时间减少。久而久之, 应激能力相对低, 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同时上夜班为单独作业, 单独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 困为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带来心理紧张, 易诱发差错事故的发生, 引起护患纠纷。同时夜班工作容易产生疲倦, 而碰上患者死亡, 护士执行终未处理会令半数以上的护士感到恐惧, 这种不良情绪刺激甚至会影响部分护士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有交班时间要准时, 往往造成护理人员易醒或醒后难以入睡。即使是休息时间, 也因生物钟的倒置而出现质疑, 长期的紧张心理, 易造成慢性疲劳综合征。

3不公平待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人人都有受公平对待的要求。如在奖金分配、工作安排、学习进修的机会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 护士就会产生内心的不公平感。还有有的病人的不理解, 病人的无理取闹, 当然有的医院已经设立了委屈奖, 就是不管病人在不在理都无备件接受, 可是撇开护士这个头衔, 他们也是人, 他们是有感觉, 有思想的人, 如果一次可以接受, 但是时间长了, 就会导致他们的厌烦、讨厌甚至逆反的心理, 这个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很好的结果, 也可能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 护理工作更是不被人认可。

4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医学理论知识有限, 大多数为中专生。不能适应不断改革的医学护理模式和满足病人越来越多的健康要求, 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从单纯的疾病观察及护理而转变对病人实施以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整体护理和健康人的护理。造成护理智能上的压力。工作负担重, 非负担重, 非护理性工作太多, 导致护士淡化了护理专业概念, 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心理卫生知识欠缺, 不会或不能很好的应用心理学知识, 科学的进行自我调节, 造成心理疲惫。

5社会因素

社会地位低, 护士为病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 病人只知医生治病, 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晋升及继续深造机会较少, 护士的贡献末被社会承认。甚至有传煤的不符合事实的报道, 更严重的伤害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多数护士为女性, 在家中还要承担家庭主妇的角色。许多护士为提高学历和更新知识, 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考学习、集学习、家庭、工作负担于一身。

6风险大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 使得风险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医疗机构与国际接轨, 一种全新的护患关系正在形成。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职能的拓展和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应用, 护理风险越来越大, 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 再一次敲响了护理安全管理的警钟[2]。医院质量管理年是为了杜绝差错事故, 提高医院护理而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的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护理工作是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艺术性、服务性, 是一种高风险行业, 但又不被世人理解, 总觉护士是一个靠医疗生存, 无地位、无地位、又脏又累的职业。在130种压力较大的职业中, 护士名列前榜首。根据美国最新资料显示:近10年美国护士短缺约达100多万, 而护士的职业压力是导致美国护士严重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之, 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离不开穿刺、注射及处理污染伤口分泌物等职业性接触, 而这些东西都存在潜在的传染性, 如不小心就可能受伤, 造成职业性暴露, 染上疾病。虽然现在有职业暴露登记及上报表和种种防御措施, 但是这个不能解决护士被无行受到伤害而得到任何补偿。

7工作满意度

由于日常工作繁重、频繁的倒班, 护士很少有机会参加护理科研和出去参加护理学术活动。通过自学参加学历教育, 也会受到班次, 工作得制约。排班制度是护士对工作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工作时间的灵活性, 每个 月休周休的机会, 安排周末休假的灵活性及周末工作补偿的不满。

总之随着工业生产不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 医院质量管理年的持续深入, 规范科学的护士管理力体系使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 社会、医院都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这种隐患, 使护理人员在一个比较安全的领域里更好的为病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金慧琴.香港护理现状及启示.中华实用护理杂志, 2007, 1 (23) .

[2]姜秋红, 赵士荣, 李颖丽, 等.护理职业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2006, 12 (22) :12.

[3]冯展娇, 卢海涛.护理班模式改革探讨.南方护理学报, 2002, 9 (4) :68.

护士的压力 篇2

一、浅谈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

护士被人们贯以天使的称谓,可见护士要承受比从事其他专业的人多的多的压力和委屈。而当代患者对自己的生存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当代护士受到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护士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一些强迫、抑郁、躯体化症状,如做事必须反复检查,遗忘率高,感到自己精力下降,活动减慢伴头疼、腰疼、肌肉酸疼等。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学者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提出了身心衰竭综合症的概念,提出因心理能量的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以极度身心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症,表现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我国也有调查显示:职业性应激可导致部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失衡。此外的职业心态偏差,人格异常,身心疾病等并不鲜见。显然:这与全新护理模式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1.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特殊的工作性质

由于护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与患者及家属密切接触。护士既要完成平凡、琐碎、繁重的护理工作,又要与患者、家属、探视人员打交道,每天接触不同性格、脾气、知识、经济背景的患者与家属,应对患者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经常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使护士长期精力透支,身心疲惫。

1.2 特殊的工作环境

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既要处理各种治疗护理等常规工作,还要处理各种应急突发事件,感受生死离别的情感冲击;职业暴露的风险,工作中经常接触各种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放射线等威胁,以及拥挤的工作空间和不良的空气。综合以上因素,使大部分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自信和工作热情,从而产生心理失落感,进而衍化为各种心理疾患。

1.3 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层次的提高及临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医疗机构规模扩展很快,而护理队伍规模并未相应增加。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不科学,护理-1-

人力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可产生紧张、压抑情绪。

1.4 职业风险的压力

由于护士每天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不确定因素多,护士必须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并迅速做出反应,容不得半点疏忽,否则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护理工作是一项风险大、责任重的工作。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护理纠纷案越来越多,加之管理者对护士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及严格的要求,做各项护理工作时,都必须反复检查以保证无误,这就使得护士不得不认真学习各科知识,从而造成护士心理紧张及身体疲乏,处于一种高度的应激状态。

1.5 工作与家庭矛盾产生的压力

作为护士既是妻子又是母亲,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护士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面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难免要消耗护士部分精力,还要承受因怀孕、分娩、月经、更年期等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1.6 倒班模式的影响

倒班工作对健康的影响包括很多方面,如睡眠问题、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其中睡眠问题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健康,护士长期处于慢性睡眠剥夺状态,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刺激。导致机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并引起情绪改变,食欲下降、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心理应激反应。

1.7 文化性压力源

现代护士大多都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却干着照顾别人生活起居的工作,在医院地位较低,护士的工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价值得不到体现,导致心理失衡。护理人员接受心理学知识培训不足,缺乏医学心理学常识,这直接导致了护士往往不能了解各类患者的心理,也不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

1.8 护患冲突方面的压力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要和病人实行面对面服务,尤其是危重病人诊断复杂,涉及到多个专业的医疗问题,给护士在工作中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护士在校学习知识局限,护理纵向知识结构设计不合理,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律知识又缺乏,对潜在的问题和一些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当发生医疗纠纷时,病人只会抓住护士的一些细小问题加以发挥,而护士又举证不能。经常有护士说:“工作苦一点累一点算不了什么,我们难以承受的是病人、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如因为医生处方问题,治疗效果不好的问题,医疗费用高等问题,很多病

人对医生不敢发泄,而当护士去催款或发清单时对着护士发脾气甚至谩骂,很多护士只有忍受着,久而久之心理健康就成了问题。

1.9 医护矛盾方面的压力

群众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独尊医疗,不承认护士的价值。在工作中,长期“医生的嘴,护士的腿”的影响下,有的医生瞧不起护士,认为护士仅是医生的附属品,从而甚至在言语上也盛气凌人。因此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沮丧、失望、焦虑、抑郁,甚至人格异常。医护之间发生矛盾,就不能互相尊重和默契配合,势必影响工作。长期在这种状态下工作,更使护士感觉到与医生在各方面不平等,失去对护理工作的兴趣。

1.10 社会价值不对称造成压力

在市场经济下,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认为医生能开刀,给病人治病,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而护士则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甚至有的人认为是“高级保姆”,而不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这不公平的社会评价会使护士怀疑自己的价值及能力。虽然工作勤奋、努力,但护士的收入与其护理水平和工作业绩没有呈明显的相关关系。护士的职称、文凭得不到应有的承认、肯定和补偿,发展机会、外出进修学习等问题上的不合理状况,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心理压抑、自卑、失望、焦虑,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产生心理压力。

2.加强护士心理健康维护已是当务之急,故提出如下建议:

2.1.加强护士队伍的心理素质教育

提高自身调节能力,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提高自我放松意识,提高对紧急事件的应激能力,学习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有效调节情绪,掌握合适自己的放松技巧,自觉应用心理知识、理论进行心理调节,以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

2.2.护理道德教育

护理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志之一,而护理质量又取决于护理道德和护理理论技术水平。受一些不良倾向观念的影响,加之护理队伍的护理道德意识淡薄,可引起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护理部、科室、应以各种形式组织及强化护士的法规教育,增强群体道德意识,从而使每一位护士懂得护理道德是护理人员的灵魂,是做好护理工作的精神动力。护士的工作常在无监督下独立进

行,这就需要护士具有“慎独”修养,而“慎独”是护理道德较高境界,并非每个护士能做到。因此,强化道德意识和道德教育的培养,是减少护理差错的重要措施之一。

2.3.加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对工作量大、倒班多、危重病人多的科室实行政策倾斜,适当增加待遇,同时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必要时采取轮转制度。

2.4.管理者应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

重视护士的各种心理需要,当护士不被病人理解,受到漫骂和侮辱时,可以到管理者诉说,得到管理者理解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释放压力。管理者应经常召开护患关系座谈会,加强沟通,减轻护士因不被患者理解而造成的较大心理压力,促进护患关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管理者可运用激励理论,帮助护士建立最佳工作状态。

2.5.护理工作中法律意识的培养

在医疗活动中,各类医务人员每时每刻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法律,护理人员也不例外,因此,如何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是护理工作中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方法之一。首先,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只要懂法、守法,才能运用法律知识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第二,护士实行医疗活动的依据是医嘱,护士必须严格、准确、及时、完整、科学、严肃无误地执行医嘱,完成各种医疗护理活动;第三,认真仔细地书写各类护理文件,做到准确、及时、完整、规范书写,与医疗文件相符,同步并妥善保管;第四,每一项护理工作都应遵循操作常规,遵守护理制度和规范,在护理过程中充分重视护理行为的两重性,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第五,时刻不忘护理工作的严肃性。以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从事护理事业。

2.6.护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很容易产生对家庭的负疚感,对事业的失落感,对职业的厌恶感。特别是在各种护理操作、文件书写得心应手,而在心理护理时感到难以下手,逐渐产生护患交往的窘迫感。面对这些心态的产生,对护理管理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新课题。这就要求社会及医院管理为护士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工作环境,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学习,优化护士的知识结构,为护士多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多种方式培养护士的职业感,改进护理管理形式,提高护士工作效益,合理排班,兼顾家庭,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7.心理素质的训练及培养

心境能持久影响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愉快的心情能使周围人群

气氛和谐,使群体产生和谐向上的精神。护士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职业环境中的一些负面影响,避免影响医、护、患关系和群体的工作情绪。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自身心理训练,提高心理耐受能力、鼓励护士学习心理卫生知识,锻炼自己对待困难、挫折的耐受力,提高对心理压力的随意调节能力,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折,正确应用心理卫生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病人的误解,不配合,甚至不礼貌的行为采取谅解的态度,或用角色置换法,换位思考,调整自己的情绪。

二、自我排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情绪、情感发生作用。积极的情绪增进健康、消极的情绪损害健康。护理工作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双重劳动,护士要面对一个伴随着巨大压力的群体—病人,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因此,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护理学界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如何排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前护士所面临的首要解决问题。本文对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讨论,并介绍一些自我排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1.加强心理知识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护士积极地进行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知识的辅导培训,掌握自我疏导、自我调节、自我减压等心理保健方法,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提高自我放松意识,学习在紧张环境中,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有效调节情绪,建立合理客观的自我期望值,对待学习、职称、职务乃至人生,都应注重努力的过程而淡化结果,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最佳的工作心态。

2.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提高专科业务水平

护士要自尊、自爱、自强,加强自身职业意识,增强护士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塑造健康的职业心态,提高工作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专科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护士要熟练掌握专科病种的临床表现,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观察要点,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从而减少工作中的被动局面,降低心理紧张的程度。

3.保持乐观情绪,知足常乐

善待自己、正视不公平,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有效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内控感,以及在护理实践中的成功体验和自我成就感,也是保证护理人员心理

健康的关键。

4.坚持锻炼身体,学会放松技术

保持规律的运动,每周至少有2~3 次规律运动,每次至少30 min。规律的运动不但可以增强肌肉的张力,还可以减轻压力和促进肌肉放松。人处于放松状态时,骨骼肌松弛,自主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均处于低水平活动。也可以通过练瑜伽来达到有效的放松,主要是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能量的消耗,降低心理应激水平,有效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

5.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学会理解他人,宽容别人,遇事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了解和思考问题,使自己保持一种宽容大度的心态,就能减轻或消除矛盾冲突引起的不良情绪。

6.善于利用各种支持系统

学会倾诉不仅可以使护士内心的消极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及时与朋友或家人交流,宣泄心中的苦闷与烦恼,得到他们的体谅和安慰,以减少心理负担,取得家庭的理解与支持,减轻其繁重的家务劳动,使其身心得到放松。理解和鼓励,可以减轻压力,不良情绪得到及时消除,从而帮助护士抵御沉重的心理压力,减少自身疾病发生。

7.利用一些节假日进行旅游

祖国的大好河山美景无限,经常出去散心,面对名山大川,就会觉得自己的渺小,所有的烦恼也会烟消云散。也可以多读读修身养性的书,如;《菜根谭》,还可以钓鱼、养花、听音乐、卡拉OK等。

护士职业压力的现状及对策 篇3

〔关键词〕护士;职业压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45-03

职业压力(pccupationalstress)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互相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反应。职业压力是一种职业性危害,在护士行业中普遍存在。护士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置身于特殊的职业环境,护士群体较一般人群有更高的紧张体验,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1〕。因此,针对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早期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1压力原因

1.1工作强度

护理工作一方面有大量平凡、琐碎、繁重的基础护理,另一方面要进行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文书记载等。完成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还需要娴熟的专业技能。长期超负荷、以及“三班倒”的轮换工作,干扰了护士身体生物钟节律,造成心理压力、体力透支,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2〕。加之没有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定向休息,易造成心理矛盾和家庭矛盾等,从而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使护理质量下降。

1.2知识技能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各种新的检查和抢救治疗手段层出不穷,这些为医学发展增添活力,提高了医护水平,但同时也对护士提出了新的挑战,护士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必须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以便有足够的知识准备,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这无疑会增加护士的压力。

1.3社会因素

医院是人才密集型单位,护士对工作的期望高于一般人群,而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未被社会乃至医院的管理者所重视,护理工作仍被看作从属于医疗工作,其重要性在医疗工作之下。患者更依赖医师而不是护士,在此情况下,一些护理人员难免会产生职业认知冲突,认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认可和肯定。

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举证倒置制度的推行,都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在护理工作逐步规范的同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对护理工作的误解和偏见。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正确评价和体现,护士为患者、社会付出的艰辛劳动,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因此良好的社会支持对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高社会支持可以使护士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低疲倦感和低工作压力,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可以避免工作压力对健康产生不良后果。护士的社会支持也包括来自于管理者、同事和家庭的支持,其中管理者的支持是影响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式〔3〕

1.4职业风险性的压力

护士每天都在一个充满“应激源”的环境里超负荷工作,必须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并迅速做出反应,由护理人员疏忽而导致的事故,护理人员将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杜绝工作中的差错、事故是每个护士努力的方向。护士要面对患者的愤怒、悲伤等情绪,有时还要受到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语言或身体攻击,要面对各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以及死亡的残酷现实,又要与各种各样的患者和患者家属交往,极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体疲劳。因此,护理工作风险大、责任重,护士需要承担职业风险带来的压力。

1.5经济报酬与付出不成正比

吴欣娟认为,护士的主要压力是工作量太大、护士地位太低和较低的薪金〔4〕。护理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技能操作水平,但护理人员的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高回报。与医生相比,护士一样付出了劳动与智慧、技术和责任,得到的报酬却相差很远,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

2应对护士职业压力的策略

2.1努力加强业务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学习

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更需要过硬的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护理学发展的新动态、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努力掌握新理论新技术,并积极运用于实践工作中。护理人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适应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护士必须提高自我认识,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5〕

同时,护理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整体护理模式是一种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实践价值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为护士提供了展示个人能力的平台,她们不仅仅是照顾者,同时还是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这无疑提升了护士在病人康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护士的自我价值,增强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整体护理强调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无疑会密切护患关系,增加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了解,提高满意率,从而增加护士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有利于进一步搞好护理工作。社会各方面真正了解了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也会促使护理人员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主动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扮演好护士的角色。

2.2培养健康人格及工作态度

护士要认识造成工作压力的因素,还要积极地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护士应当以积极的应对方式替代消极的应对,诸如合理定义应激源、发现问题解决技能、放松训练、利用社会支持、加强身体锻炼、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对减少应激、预防职业精疲力竭症是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积极的应对能改变个体的主观认识,提高个体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改善情绪。护士要学会自我调节,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释放内心的压力,如采用微笑、幽默、定期旅游等方法调节情绪,缓冲工作压力。护理人员还应当具备一定的自护意识,从放松技术到有氧操等都是值得提倡的个体练习项目。学会自我调适,缓解工作压力,减轻职业压力,塑造护理人员完善的人格特征,提高护士的坚韧度可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职业压力的水平也是积极应对职业压力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

2.3实施人性化管理

医院护理管理者应当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增加与护士的沟通与交流。管理者要提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理解并支持护理工作,关心护士,给护士一个正确的定位。管理者在临床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理解和支持,是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应当设法消除工作情境中可引起护士工作压力的不利因素。具体来说,如在安排岗位时,应根据护士的特点与能力设置,提高处理工作的技能,尤其对于新上岗护士、新开展技术、新到仪器,要做好相关培训,使护士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减轻由不可控、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压力;指导护士应设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学习目标,缓解期望压力;明确护士的工作职责,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注重对护士的支持,包括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两方面,如优化医院的人员配置,改善工作条件,通过管理机制支持护理工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组织护士学习心理学知识,包括人际沟通技巧、正确应对方式等知识;改革检查、考核的内容与形式,正确对待在检查考核中出现的失误,缩短与护士的心理距离;丰富护士的业余文化生活,建立护士俱乐部等。

2.4提高全社会对护士职业的尊重

加强对护理工作内涵的宣传,倡导全社会充分尊重护士和护理工作,使人们真正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2.5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自然、和谐、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健康的心理环境,有安全感和自信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护理才能。

3小结

作为护士,应提高自我认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得到社会的承认,满足社会促进全人类健康的需要。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适当的压力激发个体的斗志,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过强和持续时间过长的压力可以导致各种身心疾病。由于护理专业具有特殊性,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严重地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导致了护士的高压力、高离职率,也直接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如何减轻护士的压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今后的护理研究工作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

4参考文献

1宋华.医护人员心理卫生问题及防护〔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3(3):190-191.

2黄爱松,范景敏.护理工作应激原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54255.

3张敬星,翁正.精神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2):6.

4吴欣娟,张晓静.护理人员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197.

5万琪,鞠钟鸣,何娟.西藏高原护士工作倦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6:538.

儿科护士的压力与调适 篇4

关键词:儿科护士,压力,调适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学科的不断进步,护理工作的服务方向和服务质量不断更新,从而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日益增加,为此,人们也会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医疗服务标准来衡量护理服务工作,护士所面临的国际化挑战也日趋明显。因此,护士所受到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儿科护士,面对特殊人群,又是家中的小皇帝,所承受的压力远远高于一般人群。了解儿科护士的压力,并能很好的进行调适,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压力

1.1 特殊群体,差乱的工作环境

由于儿科病人自制力、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差,很多情况下完全靠家长叙述病情,靠症状体征诊断,加之多发病急,病人家属的心情往往焦急、紧张、害怕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而留有后遗症。有些对疾病认识不足,加之由于生病或经济负担过重而易怒;有些患者因为家庭矛盾而不配合治疗,甚至把心中的烦恼、怒很发泄到护士身上,这些都会给护士施加压力。加之年龄层次不一,病种多,整天处于腥、臭、臊气味及哭闹声等各种嘈杂的声音包围之中,往往使护士的心情抑郁,造成心理压力。

1.2 劳动强度大、学习任务重、技术水平要求高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开展,护士的工作,不再仅限于打针、发药,还要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兴趣的全面照顾。这种护理是复杂而具有创新性的,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另外,由于孩子娇生惯养及家长的溺爱,对护士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动作利索,轻柔而且各项操作要一次到位,更及时更准确解除病痛。不合作的患儿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当班护士还要督促收费,必要时还要协助病人检查和住院,完成与各科室沟通和协调工作。由于护士缺编严重,致使护士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昼夜轮回,生活不规律,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特别上夜班时,既要完成繁杂的工作,又担心病人出意外,造成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加之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护士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提高护理操作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和效率,使得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占用了大量休息时间。这种长期超负荷运转,往往使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身体压力。

1.3 病人不能独立,病情难预测

儿科护士面对的是生活不能自理、表达问题不能明确的小儿、难预判性强,稍有疏忽就会引起家属不满。因此,儿科护士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停地观察病情,及时予以记录,巡视输液情况,注意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由于探视人员多,还要维持正常病室秩序,这种高度紧张状态,往往造成护士精神压力。

1.4 人员混乱,易引起冲突

儿科护士面对的是几辈人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文化层次的差异,加之对孩子的宠爱,很容易与家属之间发生冲突,有时遇到病人及家属歪曲事实,蛮不讲理,甚至痛骂,过激,过分的行为等,护士也必须保持平和、理解的心态。在得不到对方理解、感到委屈、伤害又无法表达时,护士会认为自己工作低下,对工作失去信心,甚至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胁,这种长时间不愉快,会使其感到身心的压力。

2 调适

2.1 转变服务理念,控制自身情绪

(1)转变过去以医护为尊,改为以病人为尊。把护理的重点放在提供人性化服务,方便病人,提高护理质量上,学会控制自己的个人情感,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因自己的情感失控而影响工作。树立高尚情操,视病胜亲人,宽容、理解、体贴他人,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提高工作的质和量。

(2)学会文明用语。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世上有2种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人。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全方位护理。工作中熟练掌握和规范使用文明用语。

(3)培养控制情绪能力。护士上班过程中保持情绪良好,处事得当。当与患者及家人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时,可以暂时离开,与同事通过互相间的交流,解除郁闷情绪,当双方冷静后再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4)学会发泄、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宣泄生活中的郁闷情绪,护士肩负多重角色,在家里当好妻子、儿媳、母亲等角色,心理压力大,如果不会用恰当的方式宣泄郁闷情绪,则有可能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工作情绪低落。所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排解郁闷的方法有: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或与朋友聊聊天,散散步或找亲人诉苦、谈心,彻底忘掉工作中的不快,这样上班时保持充沛的精力与活力,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工作。

2.2 培养自己自信、自强的人生态度

(1)练好扎实基本功,拓宽知识面。护士应具有广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有过硬的医学理论基础和熟练地操作技巧,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是平日工作中的学习积累和锻炼所得,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充分体现“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才能赢得病人家属的满意、信赖和尊敬。

(2)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树立工作中的榜样,向先进人物学习。

(3)让社会各界认可和赞美护士工作。

护士应该被了解、肯定和赏识,对取得成绩和表现优秀的护士有关部门领导应给予认可和赞美,当护士犯错时也应给予真诚理解和安慰。这样才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潜能。

2.3 护士要学会换位思考,具有强烈的同情心

(1)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的优劣贯穿与整个护理行为,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

(2)应用亲人般的护理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是简单、机械的完成任务,不善解人意,不愿与人沟通,就无法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就感知不到他们的情绪。如果在工作中经常与家属交流,建立一种朋友,亲情关系,在重要的日子慰问和关心他们,用一句话,甚至一个手势,一个拥抱,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会把最知心的话告诉你,从中找出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

2.4 培养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1)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相互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素。

(2)护士更要有一个宽容的心态。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不要为别人的过错烦恼和过激。

(3)要学会赢得别人尊重和喜欢的技巧。护士不仅要有自身的完善,还要在他人面前受欢迎,儿科护士更要有一颗童心,有一颗爱心,视病人如亲人,视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有浓烈的人情味,做病人的大姐姐、好阿姨。

(4)单位可以组织一些活动,陶冶护士情操。如组织郊游、文艺演出、体育锻炼等,在这种群体活动中,情操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5 亲人的理解和支持

护士应多为家人,特别是丈夫、子女、父母介绍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诉说工作中的苦与乐,尽量得到他们的谅解和支持,关心和体贴,尽量减少护士的家务劳动,多给他们创造轻松舒适的休闲生活,体会随着人们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加深,加之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儿科护士的压力必将受到广泛重视并得到有力缓解,护士也必然会将各种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护理水平和质量也将大大提高。护士正确认识自己,理性控制自己,合理调节情绪,不仅可以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还可以使护患关系更加亲密;善于理解他人,感知病人家属的情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使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维持良好人际关系,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护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护理质量也能进一步提高。护士需要不断进行自身修养,才能减轻压力,解除不良情绪,树立正确自我意识、服务意识,更好从事护理工作。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广大的“白衣天使”都将是人们最忠实的健康守护神。

参考文献

护士的压力 篇5

新护士刚结束学校医学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就投身于专科性极强的神经外科。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面对突如其来的抢救,面对病人及家属的恐惧,焦虑,悲伤等情绪的影响。新护士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抑郁,极易导致身心疲乏。McCarthy【1】调查了不同科室的护士,发现病人的病情轻重及护士性别对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没有明显的影响,却与年龄明显有关,21-29岁的护士比30-59岁的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分值高.作为一名神经外科的新护士,现将神经外科新护士的压力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行自我调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1护士的心理压力

1.1工作环境 神经外科护士长期工作处于一个充满紧张,焦虑和沟通障碍的场所,神经外科所收治的专科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当病情突然变化,患者的生命在几秒、几分钟内瞬间改变。这种迅速的判断病情的能力以及丰富的临床知识都是新护士所缺乏的。所以新护士在上班期间,尤其是晚夜班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神经外科的危重病人,昏迷者较多,还有些病人有精神症状,病人的烦躁情绪也会刺激护士,护士的精神处于长期紧张状态,易产生急躁情绪。

1.2工作任务繁重 神经外科患者多神志不清,有精神症状者,护士每天需要进行加药、输液、肌注、鼻饲、翻身、拍背、吸痰、各种管道的护理等等。治疗任务多,基础护理任务重,这需要护士在繁忙工作中时刻保持大脑清醒和高度的责任心。这使没有护理经验的新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倍感压力,已造成身心俱疲,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新护士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常常拖班,满身疲惫。

1.3沟通障碍 神经外科病人有不同程度上的意识,语言,肢体活动等方面的障碍,治疗任务及生活护理的任务繁重,这需要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很多,新护士没有掌握沟通技巧缺少临床经验,不能把书本知识与临床经验相结合,不能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由此引发很多护患矛盾,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

1.4新护士的知识缺乏 年轻护士由于工作年限短,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对病情的判断力和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担心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能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在配合抢救危急重病人时,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耽误抢救时间。这种风险性给新护士们很大的心理压力。

1.5新护士缺乏良好的心理素养 新护士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差,一旦在工作生活上受挫,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想不通,不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长期压抑,会造成心理疾病。

1.7 工作及家庭矛盾产生的压力 护士年龄多为二十几岁岁,正值婚恋阶段,能否正确处理婚恋与工作、学习的关系,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护理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其生活。独在外地的护士,不能及时与朋友或家人交流,宣泄心中的苦闷与烦恼,得到他们的体谅和安慰,常常感到无助悲伤。2护士自我减压的方法

2.1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 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年轻护士应积极学习护理心理学,掌握自我疏导、调节、减压等心理保健方法,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我情绪,正确看待工作压力。在紧张环境中能有效调节情绪,使自己

处于最佳工作心态。以正确的心态应对工作上的压力,例如“连上几个夜班遇上抢救的病人”,心态不好就会埋怨自己倒霉,换个方式一想“庆幸自己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不同的心态就会有不同的心情。

2.2提高专科业务水平作为新护士我们迫切需要加强专科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熟练掌握专科病种的临床表现,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病情观察,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改变工作中的被动局面,这样可以降低心理紧张程度,同时也可以增强信心,消减压力。

2.3与人沟通 如果有压力,可以找人交谈,及时进行心理宣泄,得到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学会沟通,或进行自我对话,让压力缓解。敞开心扉与朋友及家属沟通,倾诉后会你会发现明显感到轻松。轻松上班,你会觉得工作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4撰写压力日记 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理性反思和减压方法。它既可以有效的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也可以表达内心舒缓心中的压力。作为年轻的护士,这是一本很好的经验日记,它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工作习惯、态度和方法,让新护士汲取经验教训。

2.5 坚持锻炼身体,培养业余爱好 “生命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强壮的身体才

[2]可以努力的工作。运动是一种健康有效的减压方法。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消耗和排除体内的紧张毒素,减轻压力带来的不良心理体验,促进身心愉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提高自身修养,改善心理状态,丰富业余生活。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3],使之能够引起压力反应,干扰人体恒定状态的所有内外环境的变化。压力导致的影响[4]并不均为负性的,轻、中度压力能提高人们工作业绩,一旦压力源解除,身体各系统又恢复到放松状态。持续高压可造成身体平衡失调和易发性器质功能障碍,对护士身心健康及工作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护理质量,只有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作为护士的新力军,年轻的护士更应该正视自己的压力,对自己的压力进行自我管理,以理性和积极的态度应对工作压力,减轻疲惫感,增加工作效率,从而达到事业和身心健康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McCarthyP.BurnoutinPsychiatric.nursing.JAdv,Nurs,1985,10(2):305 [2] 张邵兰.护士压力工作的自我管理.《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10.26(9)[3]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57

年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减压措施 篇6

【关键词】 护理;心理;减压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有急、忙、杂的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在急诊科工作的年轻护士受工作年限、抢救工作经验及心理调适等多方面制约。在工作中,急诊科护士要自我调整在应激环境下有条不紊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能力,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急诊科年轻护士的心理护理成为急诊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存在问题

1.1 环 境

1.1.1 患者发病环境不固定,如遇到传染病患者时,护士职业暴露;遇到精神患者时,护士无疑会承受心理压力。如果患者发病环境混杂,如娱乐场所,人口密度大,环境嘈杂。高速公路上、施工现场等,交通工具、施工机械等都会使年轻的护士因担心自身安全而有心理压力。

1.1.2 急诊护士在接诊后,需在最短时间(3min内)赶赴现场,患者病情不可预知,且患者、家属对病情表述不清。患者对自身发病没有心理准备,导致严重的恐惧和过重的揣测自身病情。年轻护士询问病情时患者描述不清,过轻过重等主观回答。年轻护士在没有过多时间了解患者病情并做相应准备的情况下,心理压力会不断增加。

1.1.3 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不理解 急诊患者大多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患者及家属希望得到最快的救治。年轻护士工作繁忙,稍有病情变化,一些患者家属即出言不逊,甚至大打出手,使年轻护士所始料不及而缺乏安全感。

1.2 院内协作

1.2.1 护士相互配合协作是抢救患者的重要保障 但是急诊科等病源变化比较大的科室会出现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再则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的抢救工作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担当,导致年轻护士角色模糊,个人应对能力差,个人职业压力大。

1.2.2 科室工作效率对年轻护士心理影响 辅助科室如CT室、B超室、化验室等检查科室检测到患者病情异常时间过长。由于患者病情处于不稳定状态,期间病情恶化,如脾破裂、肺挫伤等的可能,给年轻护士带来很大工作压力。

1.3 态 度

1.3.1 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的态度 急诊患者病情多样,患者对疾病抱有态度不同。如自杀患者,疾病对他们来说是解脱;慢性病患者考虑住院带来的经济问题;牵涉纠纷的双方等造成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不配合,年轻护士抱着高度责任感的态度对患者施救遭拒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1.3.2 工作态度 由于年轻护士多属临时用工性质,待遇低,出现同工不同酬现象,加上在工作中面对护患冲突时,会委屈求全,久之,造成年轻护士心情郁闷、情绪低落。

1.3.3 护士法律意识淡薄 在急诊工作环境中,年轻护士在见到病情危重的患者时,在患者家属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护理常规操作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菌”操作,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细致,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以致给患者带来痛苦及损失。出现问题不能做好责任举证。

1.4 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熟练程度

1.4.1 年轻护士护理操作不熟练、动作生硬、灵活能力不足,对患者及家属担心的有关问题不能给予合理恰当的解答。患者家属对年轻护士抱有不信任的态度,导致年轻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价降低,心理压力大。

1.4.2 年轻护士护理理论知识掌握与运用脱节 在临床实践中,不能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只会纸上谈兵,对复杂仪器、仪表应用、数据采集不熟练。

1.4.3 年轻护士心理素质差,遇到的患者又千差万别,病情变化莫测,在应激环境下工作效率低,形成恶性循环。

2 对 策

2.1.1 年轻护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传染性疾病患者时,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进入混乱场所注意自身安全,培养良好的身心健康。

2.1.2 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提前到岗查对急救室各项急救药品、仪器设备,保证物品处于备用状态,缓解现场抢救压力;出诊途中及时与患者家属联系,了解基本病情,正确客观评估病情,在到达现场前将所需物品仪器准备齐全,保证到达现场后对患者实施恰当的急救处理。

2.1.3 年轻护士注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具有爱心、责任心、细心、耐心的工作理念,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及时解决患者所需。患者安全了,护士也就安全了。

2.1.4 弹性化、科学化排班机制,明确各班岗位职责,护理当班人员明确分工,使年轻护士明确自己岗位职责并认真履行,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培养“求真、求实、求好”服务理念。

2.1.5 加强同临床辅助科室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准确地将患者病情结果给予反馈,以便有效应对患者病情变化。

2.2.1 年轻护士根据患者所处情况、病情特点、文化程度,选择适宜的语言、方式、声调、表情、态度,开导患者及家属,在患者及家属配合的状态下实施救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2 医院为护士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福利待遇,年轻护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上自我平衡。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控,不断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能力,选择合适的方式释放不良情绪。

2.2.3 增强年轻护士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及时、有效、客观、真实、全面记录患者病情、实施护理措施、效果评价。根据原卫生部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表格护理记录单,既节省护士书写时间,又客观反映患者病情,保护护士自身利益。

2.3.1 加强年轻护士的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抢救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术、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职业素质等。只有具有过硬的急救技术和广阔的知识面,护士才能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

2.3.2 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指导作用 她们的工作年限长,急救经验丰富,科室应充分发挥她们的优势,做好传、帮、带。年轻护士努力提高自觉性,应理论联系实际,工作认真细致,在工作中不断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改造。

2.3.3 加强年轻护士心理素质培训,运用快速有效的减压方法,如:找家人或朋友倾诉以及分散注意力等方式缓解自身压力。宽容豁达,思维灵敏,情绪稳定。具有稳重冷静的处事态度,护士才能胜任急诊病情复杂多变的工作。

3 小 结

年轻护士在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中,患者病情、社会原因等因素都能影响其心理健康,应针对年轻护士心理压力的压力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心理压力。人文关怀不仅针对病患而言;人文关怀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一句话,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它不仅是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构筑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创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成霞,王月.浅谈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1):424-425.

儿科护士的压力分析与应对 篇7

1 压力分析

1.1 职业风险性

医疗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带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行业[2], 护士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和压抑。护士在给药或操作中出现差错将威胁到病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儿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不能充分表达其生理、心理需求及不能准确表述病情的患儿。儿科床位周转迅速、加床多, 需随时调整床位, 临床上时常遇到患儿重名、重姓的情况, 差错事故隐患多。小儿用药剂量有很大的差异, 在配制药物时必须准确计算, 护士在配制药物前、中、后均会反复进行核对计算, 唯恐因工作差错给患儿造成痛苦。护士工作时间越长心理压力越大, 过大的压力会引起心身疾病, 如心身耗竭综合征[3]。年幼的患儿自主意识差、病情变化快, 加上家长的不理解, 一旦发生意外, 就会发生医疗纠纷。每个护士要提醒自己消除错误、避免事故发生。一旦出现纠纷, 护士必须直接面对, 大部分家长不会分析原因, 而是将矛盾直接指向护士。担心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的发生是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一[3]。

1.2 过高的期望值

儿科护士服务对象既包括患儿, 还包括患儿的家长。患病住院对患儿亲属本身就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 其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4]。有些家长对患儿的疾病知识缺乏, 对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很难做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甚至不合理的要求, 加之经济负担过重, 容易产生急躁、易怒情绪, 易出现对护士产生不满和过激行为。小儿通常在护理操作中哭闹、挣扎, 不能有效配合, 因此在护理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 有的家长在扎针前要求护士保证一针成功, 造成护士精神高度紧张。医院规定与病人产生矛盾时不管什么原因, 首先对医护人员处罚, 长期下去对护士造成不良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1.3 社会压力

很多人认为, 护士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 得不到与医生同等的尊重[5]。医生普遍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 在我国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护士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他们认为护士不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 这是不公平的社会评价[6]。除治疗护理工作之外, 催缴住院押金、费用查询、探视人员的秩序维持等由护士完成, 护士承担了许多非护理工作, 儿科护士繁重的工作量和技术操作高含金量和收入不成正比, 在医院处于中下水平。医患矛盾的加深, 一些家长把对医院甚至对医疗体制的不满都发泄到护士身上。医院经常要求护士必须保持克制。护士没有得到同样的尊重, 使不少护士心理产生不满。

1.4 工作环境

儿科病房陪伴率高, 儿科护士经常在哭闹嘈杂的环境中, 尤其做各种检查治疗时患儿哭声不停, 再加上家长的训斥声、哄逗声、催促声及奶腥味、排泄物等异味, 拥挤和混乱的环境给护士造成不良刺激, 容易产生急躁情绪, 产生疲劳、头晕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婴儿疾病起病急、险, 夜间急诊多, 给夜班护士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护士值夜班, 生物钟被打乱, 造成高度紧张和疲劳。儿科护士频繁的轮班, 生活无规律, 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使护士产生身心疲惫和情感耗竭[7]。

1.5 专科技能

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静脉用药多、穿刺困难, 头皮静脉穿刺相对于成人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和丰富的经验, 而家长挑护士的做法使高年资护士紧张、繁忙, 而年轻护士锻炼机会减少, 使其感到力不从心。患儿不配合治疗, 穿刺很难成功, 有的家长指责甚至辱骂护士, 相对缺乏经验的年轻护士对头皮静脉穿刺容易胆怯。快速发展的医疗技术需要护士不断更新知识, 要求护士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和用途。不断应对检查、考试, 面临就业竞争的压力, 给儿科护士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由于儿科护士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患儿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的特点, 特别是危重患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护士不仅要掌握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还要掌握儿童预防保健知识、儿童营养知识等。要求儿科护士除必须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外, 还要有各种突发情况的预见、判断和处置能力。

1.6 超负荷的工作

儿科床位周转快, 事务性工作多, 患儿不合作, 病情变化快, 护理操作反复, 用药、治疗复杂, 同样的照顾和治疗护士付出的劳动是成人的几倍。因为现代的肥胖、超重儿童越来越多, 导致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增大, 再次穿刺率高, 造成儿科护士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为了完成工作量, 护士必须操作熟练, 缩短每个操作时间, 以完成患儿的治疗为主, 没有时间解释输入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国内护士严重缺编, 致使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8]。

2 对策

2.1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加强护理的道德发展, 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加强自我肯定, 并发挥自己的专长。儿科护士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教育护士学会换位思考。活跃护士的业余生活, 对护士进行定期培训及释放压力和放松训练, 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各种身体锻炼、找朋友谈话等, 增强社会的互动, 调整自己的心态, 尽可能地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自我调整, 以适应环境。遇到家长情绪的冲击, 学会忍耐、转移, 以避免与患儿家长发生争吵。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 以缓解自己的压力的影响,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正确对待工作压力[9]。

2.2 加强护患沟通

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通过召开座谈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儿家长明白其应遵守的制度和责任、清楚和保护护士的工作权利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增加患儿家长对护士工作的理解与尊重, 护士长经常到病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反馈及时改进, 争取患儿家长的支持、理解与合作。加强对儿科护理工作的宣传, 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和认同护理工作[10], 形成一个团结友好的工作氛围, 有利于护士放松心情, 减轻压力。

2.3 提升技能

只有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 才能获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护士应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不断学习, 通过安排外出进修, 以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 苦练基本功, 探索婴幼儿、肥胖儿、脱水儿、危重儿血管的特点, 总结穿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定期组织护士学习专业知识, 加强危重疑难患儿护理的培训, 提高专业素质,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可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4 人性化管理

护士长应关怀护士, 帮助护士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实行弹性排班, 确保护士有尽可能多的休息时间, 调整其心理压力。科学排班, 年资高的护士负责一对一带教年轻护士, 以提高年轻护士的专业水平。安排护理骨干二线值班, 与年轻护士搭配。减少一线值班护士的工作压力, 创建一个安全、轻松、团结、友好、积极的工作氛围。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对护士的身体和精神给予照顾, 尽可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 尽量减少非护理工作, 采取科学的方法合理分配人员, 以缓解护士因工作紧张而导致的心理压力[11]。应多听一线护士的想法, 发生护患纠纷时管理者应先调查情况, 不要一味责备护士, 应学会换位思考, 尽可能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2.5 改善待遇

护理管理者应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 提高其福利待遇, 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12]。加强硬件设施和员工工作场所, 为护士提供适当的休息场所。儿科病房的布置要活泼、轻松、愉快, 以分散小儿注意力, 制定符合实际的陪侍人管理制度。医院领导重视护理, 合理配备护士的数量和人员结构, 许多儿科护士待遇处于医院中下水平, 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医院在配备儿科护士时要考虑儿科工作性质和程度, 给予优厚待遇, 以鼓励经验丰富和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心理承受能力强的护士到儿科工作。

3 小结

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与健康维护 篇8

1 影响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

1.1 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儿科病种多, 病情变化快;患儿自主语言能力差, 交流困难;家长缺乏疾病及护理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

1.2 社会因素的压力

1.2.1 家庭结构的特殊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都属于典型的421家庭结构 (即4个老人, 2个大人, 1个小孩) , 1个孩子生病, 多个大人各抒己见, 护士既要顾全大局, 又要当好协调者, 不仅增加了工作量, 也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2 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期望值增高

高水准的技术要求是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面对各项护理操作, 患儿恐惧、家长紧张, 要求一针见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操作一旦失败, 轻则抱怨不断, 要求换人, 重则恶语相加, 甚至殴打护士, 常常给护士带来身心创伤。

1.2.3 家长知识缺乏

家长来自社会各阶层, 文化修养和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对医院的规定、工作程序不理解、不配合, 对疾病的认识不足, 对治疗护理工作的认知不一。到医院后迫切希望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和缓解, 治疗护理即时见效, 否则就会质疑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技术水平, 给护士造成负面的心理负担, 久积成疾。

1.3 专科技能高要求的压力

儿科护士多为年轻护士, 资历浅、工作经验不足, 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不熟练, 精神紧张时往往影响操作的正常发挥而产生焦虑、内疚等心理。缺乏自信心影响了儿科护士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从而产生自卑感的心理压力[2]。

1.4 繁重的工作量

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和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护士的工作量与日俱增。而儿科护士相对成人科室的护士付出的劳动常常要高出几倍。小儿发病急、变化快、病程短、周转快, 加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 频繁轮班, 三班倒生活无规律, 使人体生物钟紊乱, 影响了家庭和社交生活。除此之外, 资深护士还承担着实习、进修、转科新进护士的带教任务, 而低年资护士又要面对院内的各项考试、考核、职称晋升等竞争压力。

1.5 投诉机制的影响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院实行零投诉管理机制。稍有不慎, 如家属对收费标准的不理解, 对坏境设施及护士的操作技术不满意, 甚至有人故意刁难, 认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而盲目投诉, 让护士有苦难言, 过度压抑的心情得不到释放, 不但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还挫败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6 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地位不相符

儿科护士的工作繁琐辛苦, 责任心重, 风险大, 加之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 社会上仍有大部分人对护理工作存在误解和偏见, 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且, 目前护士在医院中、社会上的地位低, 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 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低, 使护士在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长此以往, 导致护士自我评价降低, 产生失落感、挫败感, 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1]。

2 心理健康的维护

2.1 培养职业道德

通过岗前培训, 年长护士的言传身教,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深刻体会护理抢救工作的重要性, 激发主观能动性。多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站在患儿家长的位置思考处理问题, 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2.2 加强医患沟通

认真学习沟通技巧, 合理使用沟通语言, 掌握适宜的沟通时间及恰当的方式。必须从入院开始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 最大限度的满足患儿要求, 重视与患儿的肢体语言的交流, 如微笑、抚摸等, 可缩短与患儿的心理距离, 恰当的食物、玩具、鼓励和表扬对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很重要。护士要有换位思考和宽容的理念, 耐心解释, 取得家长对治疗护理工作的主动接受和配合, 这样才能更好的工作。

2.3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护士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技术水平。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 娴熟的技术, 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 统筹安排作息时间, 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学会休闲、忍耐, 合理的情绪宣泄, 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承受力。

2.4 实行柔性管理

在管理工作中, 护士长应加强与护士的沟通和交流, 注意倾听护士的意见, 关心护士的学习和生活, 努力创造和谐, 美好的人际关系。充分肯定护士的工作成绩, 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实行弹性排班, 给每个护士最大的照顾, 使护士能更好地协调家庭、生活与工作的关系, 满足其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 解决护士的后顾之忧, 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3]。

2.5 良好的团队精神

采取分工合作的工作方式, 在管好自己病人的前提下, 互相帮助, 共同完成本班所有的护理工作, 这样不但不存在分工不均, 反而会形成一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 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

2.6 稳定儿科护理队伍

医院应尽可能保持儿科护士队伍的稳定性, 加大对儿科护士教育的投入, 使其知识理论推陈出新, 操作技能精益求精。适当提高工资及福利待遇, 精神上多给予鼓励和肯定, 增强护士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减少护士的调科率和离职率。

综上所述,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决定了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很大。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管理者应充分利用激励机制, 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使护理人员善于应用各种方式来缓解工作压力, 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玉琳.ICU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6) :801-802.

[2]何丽英.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缓解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1) :48-49.

护士的压力 篇9

关键词:护士,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病人对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 护士整日围绕着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问题进行工作, 加上自身的社会地位较低、待遇低、生活压力大等现实问题, 使得不少护士常感到身心疲惫、职业倦怠。对工作而言, 护士的职业倦怠是直接影响护士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对护士本身而言, 职业倦怠易引发焦虑、烦躁、抑郁、易激惹和头痛、食欲不佳、胸痛和胃肠功能紊乱等心理和生理问题, 甚至还可能会激化护士的各种危机和导致冲动行为, 国外学者甚至将护士职业倦怠描述为“护士职业性癌症”。对行业而言, 由于个体成就感是涉及职业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护士个体成就感下降, 则反映了护理职业前景不容乐观。当护士职业对优秀女性不再具有吸引力, 当“护士荒”成为事实的时候, 人们将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1 原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1.1.1 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1]

长期以来“医尊护卑”的观念和偏见依然存在于大多人的心里, 认为护士只是遵医嘱打针发药, 加之医护之间巨大的福利差异, 令护士感到职业前景暗淡, 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 工作无成就感。甚至病人和家属有时因对医生有意见迁怒于护士, 辱骂责备护士的事件时有发生, 护士的工作不被理解和尊重, 经常使他们产生职业价值失落感, 造成护士悲观失望、心情压抑[2]。

1.1.2 护士待遇低

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现象, 对护理人员管理严格, 要求过高, 工作上一旦出现问题, 常被扣奖金、罚款, 写检查。甚者, 在一些医疗事故中护士成了替罪羔羊。在人才引进、外出学习、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大大偏重于医生。

1.1.3 家庭压力大

护士基本上都是女性, 同时担负着家庭和工作的多角色, 经常使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久而久之, 造成神经衰弱;有些家庭成员对护士工作不了解, 配合、支持不够, 认为护士就是打针发药, 没有给他们更多关爱;上班时间日夜倒, 造成家庭生活不规律, 增加了护士的身心压力。 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加上长期生活不规律, 又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经常感觉体力不支, 容易造成精神压抑, 身心疲倦, 显得力不从心。

1.2 职业因素

1.2.1 护理工作风险性高

少数病人家属对护士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 护士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犯, 护理纠纷常使护士在护理病人时提心吊胆, 总担心事情做不好, 表现为不自信, 久而久之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李小宁等[3]调查显示, 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是临床护士首要的心理压力源。

1.2.2 护理工作负荷过重

许多医院护理人员编制不足, 护理工作琐碎、夜班频繁, 随机加班。新仪器、新设备在医疗上的广泛应用, 使得护士的工作量急剧上升, 护士的工作负荷包括脑力及体力两个方面, 使得一些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尤其是已成家的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不能很好地给予家庭和子女生活照顾, 产生愧疚感, 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主诉职业倦怠的护士越来越多, 多数护士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焦虑、抑郁、内分泌失调等。

1.2.3 知识更新机会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医疗仪器不断更新, 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 各种新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层出不穷, 服务范围扩大。迫使护士必须更新知识, 对护理的要求由被动变主动, 医院很少提供护士外出进修的机会, 当护士感觉自己的知识不能满足病人时产生焦虑;专业的发展, 知识的更新, 工作岗位的竞争带来的紧迫感, 以及新的用人制度改革, 使护士对未来考虑过度, 心理负担过重。

2 消除护士职业倦怠的对策

2.1 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及福利待遇

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 要适当提高护士的待遇[4], 改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提供保健及争取其他应有的福利等;及时对护士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 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护士在减轻痛苦、促进和维护健康中的作用, 推动全社会尊重护士、理解护士的良好风尚。护士应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明确自身价值, 加强自我肯定, 增加应对能力。

2.2 学会自我调节

人在社会中生存, 不是独立存在的, 需要被爱、关心和帮助, 一个牢固的支持系统对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包括朋友、同事, 尤其是家庭。掌握自我放松技巧, 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有烦恼时可及时向朋友倾诉, 使自己尽快摆脱烦恼。要学会接受自己、爱惜和保护自己, 主动发展自己的一些业余爱好, 不断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2.3 工作中要有法律意识

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保存好各种医疗文件, 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并注意工作态度和方法, 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去。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有照顾病人的责任, 无论是疏忽或故意违反了规章制度, 都要负法律责任。一旦发生了差错, 护士应沉着冷静, 立即向医生汇报, 不得隐瞒, 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尽量减轻对病人的危害, 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2.4 改善工作环境

首先应积极改善医院的环境, 控制好院内感染, 给护士创造一个清新、整洁、安全的工作环境, 使护士能够心情舒畅, 更加喜欢热爱自己的工作, 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减轻工作压力。

2.5 改革护理方式, 减轻护士负担

建立护理工作微机网络, 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及需求, 编制护理信息系统软件, 进行全院联网, 把护士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如医嘱处理、护理文件的书写、住院病人的费用记账等, 减少了护士的事务性工作, 使护理工作产生质的飞跃。增加护理设施, 减轻护士劳动强度。设法减少和消除引起护理工作压力的压力源, 给护士提供更多的继续深造机会, 适当放宽护士职称的晋升条件, 扩大一些医院护士的编制, 注意体谅护士工作的繁重及不规则, 重视医疗、后勤、护理为一体, 努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白夜班尽量合理, 从而使护士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以减轻长期上夜班对神经、心理方面的影响。

2.6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和谐的环境氛围[5], 培养护士良好的沟通技巧, 学习掌握交流技巧, 经常组织一些娱乐活动, 如节日联谊、集体郊游、文娱晚会等, 使护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彼此间情感交流, 全社会和院领导要改变“重医轻护”的观念, 处理好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关系,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环境, 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2.7 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护理工作已由简单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 人们对护士角色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所以护士要得到尊重和认同, 除需社会支持外, 还要提高自身素质, 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精湛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 还要掌握广泛的边缘科学,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作为护士本身要加强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全力以赴地工作。正确对待压力, 变压力为动力, 消除职业倦怠, 塑造完美护士。

参考文献

[1]刘玉琼.国内护士工作压力源研究现状与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7.

[2]肖祖芬, 丁俊英, 袁小平.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01, 16 (3) :177.

[3]李小宁, 李小燕, 强水云, 等.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2) :67.

[4]汪晓琴.关于护士心理问卷调查的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1994, 10 (3) :30.

护士的压力 篇10

1 护士工作压力情况

护士作为与病人最频繁的接触者, 护理工作不仅风险高, 技术性强, 服务要求细, 而且护士在工作中必须面对社会各阶层的人属, 这些因素都会使护士产生工作压力[4]。

相关资料表明, 护士工作压力源排在前10位的依次为: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护士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晋升的机会太少、上班的护士数量少、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 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 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5]。

2 护士工作压力源原因分析

2.1 护士工作性质及长期“重医轻护”偏见依然存在

许多管理者认为医院创品牌、创效益依靠的是医生和知名专家而忽略了护理人员的作用。因此在人员培训、晋升和福利待遇方面, 护理人员未得到医院领导的足够重视。

2.2 护理工作性质需要三班倒

三班倒这种不规律的生活不仅对护士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而且使护士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和孩子, 久而久之, 从而给带来心理负担和压力。

2.3 人们法律意识增强

目前, 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后医疗纠纷不断增多。

2.4 护士工作劳动强度大

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紧张度增加, 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下降, 出现消极倾向, 严重影响心身健康。

3 护士长在减轻护士职业压力中的作用

护士长作为全科护理工作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 在引导护士给予病人无微不至关怀的同时, 也扮演减压器的角色, 发挥润滑剂的作用。

作为护理管理者的护士长要理解护士, 善于同护士沟通, 为护士营造一个同事间能够友好合作、沟通良好的工作氛围[6]。护士长在强调人性化服务的同时要体现人性化管理, 肿瘤医院护士工作中承受了较大的精神压力, 为了使护士们能消除疲劳, 缓解压力, 在工作之余借组织郊游、聚餐的机会, 倾听护士的心声, 对于个人发展给护士一些建议, 理解、关心护士。

作为护士长要在工作中特别注意与护士合作, 共同处理碰到的问题, 帮助护士制订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多与护士共同分享处理的经验和体会, 使护士感受到自己被领导重视认可。

护士长在强调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应注重临床护士的人力资源管理, 尽快解决护士缺编问题,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工作, 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和科学的工作流程, 从而减轻护士由于工作量太大所致的压力。对工作量大的倒班护士给予人力、待遇方面的倾斜政策。

总之, 作为肿瘤专科医院的护士长, 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还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 有意识地为护士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使护士能够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环境中工作, 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叶志弘, 姜安丽, 乔世娜.护士长支持对护士职业压力影响的纵向对照研究[J].护理研究, 2007, 21 (12B) :3221.

[2]王淑贤, 米克丽.艾里.肿瘤科护士长在构件建护士和谐工作环境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 2008, 22 (2B) :449.

[3]刘玉馥, 周莉.护理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8, 17 (1) :3.

[4]唐彦, 刘晓云, 张晓娇.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8, 22 (1C) :202.

[5]程然, 宋桂荣, 张立威.大连市护士压力源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6, 20 (4B) :965.

浅谈我院临床护士的压力与对策 篇1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28-02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人们的健康意识;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也不断提高,对护理需求越来越高,无疑增加了临床护士的身心压力,主要表现出对工作的厌倦、紧张和疲倦,強大的压力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使她们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如头昏、失眠、易疲劳、情绪波动等,导致护士身心疾病发病率增多[1]。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效率,护士要善于应用各种应对方式缓解工作压力,从而稳定护理队伍,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本文对临床护士的压力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具体如下;

1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的因素

1.1长期精神紧张 临床护理这个职业是高风险的职业,人命关天,健康所系,这就要求护士不但有强烈的责任心,而且也要具有细心、爱心.耐心,眼疾手快等心理学及专业技术学科等综合素质,随着病人健康需求及维权意识的增强,临床病人多护士少,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忙于治疗,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病人沟通,沟通不到位易使护患之间产生误解,病人的投诉,各种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考核,上级指令性任务等,加之部分媒体的不良报道,一定程度强化了人们对护士的不满和不信任,加剧护患关系紧张,使护士心理处于抑制状态,多表现为抑郁、紧张、烦躁,长期下去会导致精神心理疲劳,加之班次繁杂,上班时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生活不规律也给家庭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夫妻感情、孩子的教育、家务等,无疑加重了护士的身心压力,如果自我调节不当,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将受到损害。

1.2护患关系紧张 随着国家医保和新农合政策的改革,医院病人猛增,临床病人多护理人员少,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在身心紧张疲惫的情况下,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患者沟通或沟通不到位,加之病人维权意识的觉醒和维权定位的不准确,易产生护患纠纷,致使护患关系恶化;护士服务态度淡漠,每天面对的是饱受疾病折磨,心理状态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患者,不仅要面对患者愤怒、悲伤情绪,有时还要受到家属的语言和人身攻击,而护士由于职业的要求,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做出精神妥协,面带微笑,忍受委屈,尽力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长期的情感支出精神紧张使护士产生一定的压力;个别媒体过度追求新闻价值,而忽视社会责任,夸大奇谈的负面报道,一定程度强化了人们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不满和不信任,加剧护患关系紧张。

1.3护理人员编制不足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新型医保农合政策的改革,就诊病人突增,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形中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加重了护士的工作负担,但临床护士并无明显增多,护士编制严重不足,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下工作,如过度疲劳、长期精神紧张,睡眠质量降低,生活不规律等,导致护理不安全因素增高,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2],护士的身体和精神活动受到损害。

1.4社会家庭因素 由于受传统文化形成的社会偏见和影响,社会对护士的社会价值定位较低,加之诸多媒体的不良报道,护士得不到理解和信任,独尊医疗,不承认护士价值,以及班次繁杂,生活不规律,也给家庭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护士认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认可和肯定,造成心理不平衡[3]。使护士对工作失去信心,这些因素无疑加重了护士的身心压力。

1.5护患沟通不良 护患纠纷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引发的,而沟通障碍是护患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多,加之护理工作细碎、繁琐,且护患比例失调,护士忙于应付各项治疗与护理,导致护患沟通减少甚至护患沟通不到位,表现为对患者的询问缺乏耐心细致的解释或语速简单太快,太专业化,态度冷漠缺乏人性化服务等造成无效沟通,使病人对护理工作不理解不满意。

1.6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期望值过高 由于患者或家属缺乏医学知识或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对患者自身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对治疗过程中的疾病变化不理解,加之医生和护士与病人沟通不到位,当治疗结果与主观愿望不符时,病人就片面地认为是院方不负责,或技术失误,护理不到位等。

2应对措施

2.1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压力 提高护士自身心理素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身修养,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善待挫折,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使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树立敬业精神;在护理管理中,对年长的护士尊重,多关心,对身体不好,家庭原因的护士给予适当的照顾,以减轻她们的身心压力;在生活上让护士多参加积极的娱乐活动,融洽关系,增加凝聚力,以提高她们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

2.2合理排班 护理工作繁杂辛苦,护士生活不规律,在解决护理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弹性排班,进行合理、科学、灵活的轮班、编排,比如缩短每次夜班的时间,排班时考虑职工家庭因素而有区别和照顾,节假日及患者较少时可安排轮休或组织人员集中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保证她们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2.3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定期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提高护士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预见和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科室制定业务学习计划及护理操作培训计划,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争取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我院积极组织各种护理知识培训,定期安排护理讲座,以及一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学习,使每位护士达到理论知识扎实,护理操作过硬,抢救技术熟练,以确保病人的安全,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2.4护理管理者要人性化管理 从细节着手,管理层在重视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要重视护理人员存在的工作压力,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加强职业防护,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加强社会对护士及护理工作理解支持。使护士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与援助。利用媒体报纸、互联网对护理工作加以宣传,让社会更加理解关心爱护和尊重护士。

2.5提高自身素质防范纠纷 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细致的解释可使矛盾由复杂变简单,缓解护患紧张气氛。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加强护士语言修养,强化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护士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解能力。

2.6加强护患及家属的沟通 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多注意与患者沟通。恰当的沟通可以帮助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一般需求和心理需求,以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理解、尊重,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获取家属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有效沟通,使他们理解,配合支持护理工作。建立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患者及家属不满而产生的护理纠纷。

3体会

随着医疗市场的改革,医院病人猛增,加之病人的护理需求越来越高,这就大大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临床护士在紧张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及时发现护士的压力现状,并找出影响压力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凡 孙红 冯秀敏,急诊科护士的疲劳现状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1):23-24.

[2] 申琴.临床护理压力及对策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36(10):8917.

职业压力对本科护士的影响及对策 篇12

1 职业压力过大的危害

寇博轩等[1]认为,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风险, 在不断损害身体健康、引发心理疾病的同时, 也使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价值观产生动摇。这不利于医务人员的成长和医疗机构的发展。刘伟等[2]研究结果显示, 护士职业压力源与工作倦怠有显著相关性,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其职业倦怠, 工作压力越大, 职业倦怠感的程度越大。

2 本科护士职业压力过大的原因

2.1 社会期望过高

现在高校对本科护士的培养目标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 因此本科护士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本科护士有着很高的要求, 并对其寄予厚望, 认为他们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中坚力量。本科护士不仅要做好临床工作, 还要协助护士长主持本科的护理大查房, 对本科护理差错、事故提出意见和建议;担任护理教学指导工作, 完成护理实习学生、进修护士的临床带教, 承担高级护理人员的培养工作, 开展护理学术讲座和护理病案讨论;了解国内外护理专业发展动态, 开展护理技术革新, 应用先进的护理技术, 指导下级护士撰写论文和开展科研工作。很多本科护士已经提出“休而不假”的抱怨。过多地关注和过高的期望使得本科护士深感责任重大, 进而压力过大, 产生心理问题、职业倦怠。

2.2 工作负荷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病人及家属对就医的正当权益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 医疗民事诉讼案例的日益增多, 护士唯恐差错事故的发生, 造成其极大的心理压力。目前我国大多数综合医院按照《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 (试行草案) 》规定进行配置, 由卫生部于1978年颁布, 规定临床医护比为1∶2, 临床总体床护比平均为1∶0.4, 小于300张床位的医院平均床护比为 (1∶0.40) ~ (1∶0.46) , 300张~500张床位的医院平均床护比为 (1∶0.50) ~ (1∶0.52) , 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平均床护比为 (1∶0.58) ~ (1∶0.61) 。随着医疗任务的增加、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 护理工作的范畴、内涵及病人的需求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原有的护理编配体制已不能完全满足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不再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要求。但有研究显示, 2012年仍有医院未达到《草案》配置要求[3]。本科护士不仅从事着体力劳动还从事着脑力劳动,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导致其身心疲惫。护士工作的专业性和创造性要求都很高。特别是刚上岗的本科护士, 不仅要从事临床工作, 还要为了职称评定而争取申请课题、发表论文, 工作负荷更大。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本科护士常常处于疲劳状态, 极易产生职业压力, 进而引起心理问题、职业倦怠。

2.3 个人因素

导致本科护士职业压力过大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期望、能力评价和感受力。一方面, 部分本科护士自我期望过高, 当理想与现实间产生差距时, 会出现焦虑、悲观等心理压力体验;另一方面, 部分本科护士不能合理评价自己的能力, 当不能胜任某项工作时, 会完全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认为自己和专科护士差不多, 产生后悔读大学本科的消极心理, 引起职业倦怠。另外每个人对完成一件任务的感受力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认为完成起来很简单, 有的人却不能承受。

3 解决本科护士职业压力过大问题的方法

3.1 要重视本科护士职业压力过大的问题

卫生管理部门应清楚本科护士职业压力过大的危害, 应将该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并寻找有效的改革政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 要听取本科护士的心声, 因为真理出于实践, 他们是政策的实践者。

3.2 医院应采取人性化管理, 关注本科护士的心理, 消灭不公平现象

医院应该本着“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合适的时间安排合适的工作”的原则, 通过再培训、调岗等方法, 使其发挥个人特长。而不是专科护士能轻松调岗到比较轻松的岗位上, 而本科护士就必须在重要的岗位上。这样反而显得对本科护士不公平。长此以往, 本科护士就会产生心理失衡、职业倦怠。本科护士大多自尊心极强, 一路走来, 多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老师们的宠儿, 一旦他们的自尊心受损, 就会出现悲观、失望、抑郁、伤心而不能自拔。因此在对本科护士的管理中, 积极鼓励本科护士, 充分尊重其人格和创造性, 使其乐观、身心愉悦地工作。本科护士的直接领导是护士长, 护士长的管理对本科护士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经统计, 工作负荷和管理氛围是护士的主要压力源;护士长的合作与护士社会认可方面的压力呈正相关, 护士长的合作、通情行为、过程管理与护士管理氛围方面的压力呈正相关, 护士长的过程管理与护士工作负荷方面的压力也呈正相关;访谈提示多数护士觉得护士长帮助护士减压是很有必要的, 护士长支持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4]。

3.3本科护士要强化个人心理调试, 提高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

调整心态敢于面对现实, 多与护士长沟通, 听取护士长的意见, 对不能胜任的工作多向同事学习,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是每个人一开始什么都会, 都有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 更不能把不会的事情说成自己能力有问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注重劳逸结合, 合理制定目标;合理宣泄, 对心中的不满应该给自己相信的人诉说, 而不是藏在心里引起情绪低落。

参考文献

[1]寇博轩, 姜忠.苏州市医务人员职业压力影响因素调查[J].医学与社会, 2013, 26 (8) :78-82.

[2]刘伟, 胡淑芬, 吴焰.护士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 (7) :31-32.

[3]冯灵, 陈红, 杨蓉, 等.四川省综合医院护理单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 (1) :63-66.

上一篇: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下一篇:图书馆开放式服务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