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压力的学习

2024-10-09

充满压力的学习(共8篇)

充满压力的学习 篇1

许多老师经常抱怨学生不爱学习, 为了让学生热爱学习而绞尽脑汁, 其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笔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摸索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就是鼓励学生去阅读。

一、让学生大量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有资料证明, 缺乏阅读能力, 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 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 谁就不善于思考。

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很多教师和家长总担心孩子们读课外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这正如一把相同的种子撒到地里, 有的得到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阳光, 有的既干旱又阳光不足, 两种结局不言而喻。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缺乏水分和阳光, 种子会发芽, 茁壮成长吗?

近些年来, 中小学生“偏科”现象屡见不鲜, 不正是向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提出挑战吗?由此可见, 想让学生变得更聪明,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很简单———大量阅读。书籍犹如一个“法师”, 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法力”。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低年级时, 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随着年级的升高, 没有阅读垫底的同学, 学习起来越来越力不从心。阅读多的学生, 学习能力强, 当他学习的时候, 丰富的语言和背景会帮他轻松学习;而阅读少的学生, 语言和智力背景的苍白使之学习能力低下, 在越来越难的知识面前, 学生更易垂头丧气, 丧失信心。

二、让学生“爱”上阅读

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个困难的课题, 重要的是让学生自愿地拿起一本书。儿童最早的阅读就是听家长讲故事, 从父母给孩子慢慢讲过渡到孩子自己看。作为父母, 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作为老师, 我们要让学生觉得, 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当然, 在家庭中没有受到过阅读熏陶的孩子, 不可能为了不比别人落后和家长老师的要求而去读书。所以, 如果想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 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 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 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 而是“诱惑”孩子读书。儿童靠的是对读本的兴趣, 记住“破坏兴趣, 就是在扼杀阅读”。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常情况下, 一字一字读的人阅读能力最低, 一行一行读的较好, 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最好。当然, 人的阅读速度既不是天生, 也不是主观上想快就能快起来, 且不可能用某种训练方法轻易获得。速度取决于阅读量, 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同时, 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 在语言上也是这样。背会别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段落,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 与其背诵一段学生并不喜欢的文字, 不如让学生用这个时间多读一本书。这就是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 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作为一种抽象语言符号的文字, 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 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 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 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

四、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不少取得优异成绩的事例表明:凡是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人, 他们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学生, 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平淡。为什么差别会如此之大呢?阅读是一种以语言为符号的媒介, 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 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挥得更好, 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可见, 一个阅读贫乏的人, 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 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喜欢学习, 就不能忽视课外阅读。总之, 阅读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家长和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让他们在不知不觉的玩乐中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学会学习。

充满压力的学习 篇2

一、闪现学生学习的“人性”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一个个独特、鲜活的生命体, 他们普遍有得到尊重、得到赏识、得到表现、得到支持的人性需求。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照顾和满足学生的这种人性需求。尽管在平时教学中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面面俱到, 但如果有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能够闪烁人性的光辉, 教师就应该创造机会来“突出”学生, 让学生“闪亮”一下, 获得教师和同学的青睐。

例如, 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 在最后阶段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让学生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因数:“请同学猜一猜, 在这五十几个数当中, 因数个数最少的是哪一个?”

生“是1, 一定是1”。

教师走到“1”号学生身边, 握住这个学生的手, 并举起学号卡片“1”:“虽然1是因数个数最少的一个数, 但它又是最受欢迎的一个数。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在我们学号的因数中都有一个1。”

师:“所有的自然数都有因数1, 1是所有自然数公有的因数……”

教师利用学生的学号设计练习, 只是当学生发现“1”的特殊性之后, 在学生的情感激发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巧妙地把“数学”提升为“人学”, 特地走到学号为“1”的学生那里, 握住这个学生的手, 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既让“1”号学生因“独一无二”的特别地位而备受关注, 又让全体学生鲜明地感受到“1”的特殊性。可见, 教师这种多此一“举”的教学方式无疑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 一旦数学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被学生所认同、所接受, 那么这些数学知识将会自觉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并留下永久的印记。

二、显现学生学习的“仁性”

好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向善, 在获得知识增长的同时还能获得思想的进步。然而, 这种学科中的思想教育却不能赤裸裸地灌输给学生, 因为当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时, 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润物而无声。这时, 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 或者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 让学生得到思想的熏陶和行为的感染。

一位教师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 并没有简单的告诉学生应该先乘除后加减, 而是换了一种比拟的说法:“加减法是青年人, 乘除法是老年人。在路上, 如果年轻人碰到老年人, 应该怎么办?”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当然是年轻人要给老年人让路了。”

教师随即表扬学生:“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给老年人让路, 是讲文明、讲礼貌的表现。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 也有类似的规则, 要先做乘除后做加减。”

“哈哈。有意思, 我们明白了!”学生们说。

接着, 学生开始进行课堂巩固练习, 从全班学生练习的反馈情况来看, 都能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以上的教学中, 教师没有总是以大人的眼光、成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和想问题, 而是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学生喜欢的接受方式———用比拟的手法讲数学知识。教师语言的俏皮中蕴涵着智慧、诙谐中侵润着思考, 让学生在形象化的比拟中愉快的记忆了数学规定, 以后学生在回忆这种数学规定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恰恰就是这种生动的比拟。此外,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开放的问题情境, 使得学生奇思妙想有了生长的土壤。更重要的是, 教师的这种比拟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三、体现学生学习的“韧性”

学生都有一种好强、好胜的竞争心理, 骨子里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性。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为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和勇于表达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让学生表现出你追我赶、你争我辩的学习姿态。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把知识的正与误、正与反呈现在学生面前, 组织和引导学生对此展开讨论甚至辩论, 让学生在思想互动中能够更加清楚、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本质。

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中, 教师出示一张表格, 教师提问:“大家想不想知道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表格里涉及“图形名称”“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三项内容) 结果, 各小组在汇报的过程中, 对于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另一种认为不是。

师:“谁是谁非, 大家来个辩论赛吧!认为是的为正方, 认为不是的为反方。现在, 两方选代表上台陈述理由。”

生 (正方) :“大家请看, 我们组的三角形经过对折, 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 证明三角形确实是轴对称图形。”

生 (反方) :“同学们看好了, 我们组的三角形折来折去, 折痕的两边就是不重合, 说明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信, 你来试试!” (反方发出挑战)

正方学生代表不服气地接过反方的三角形, 试了半天, 折痕两边就是不能重合。这时, 教室中安静极了, 因为学生们的眼睛都在望着老师。

生:“两个三角形不一样!” (他的声音像一声响雷打破了沉静)

师 (惊讶) :“怎么不一样了?”

生:“正方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而反方的不是等腰三角形。”

师 (竖起大拇指) :“完全正确!”

此时, 学生们才发现, 老师放在信封中的三角形是不一样。原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而非等腰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 (微笑) :“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认为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它应有3条对称轴。”

师 (高兴) :“那我们快来验证一下吧!”

问题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习的诱因, 而自相矛盾的问题更是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量子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说过:“当我们遇到自相矛盾的问题时, 真是太棒了!因为我们就有希望获得一些发展了。”教师有意在信封中放入不同的三角形, 别具匠心的设置了自相矛盾的“陷阱”。在学生进入“圈套”后, 教师从容地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 正反两方的学生情趣高昂, 在各自据理力争的语言交流和观点碰撞中, 不仅发现了“秘密”, 解决了问题,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还发现了等边三角形应有三条对称轴的新问题, 可谓“硕果累累”。学生在知识总动员和精力总投入中, 对于知识和本次活动都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四、展现学生学习的“任性”

学生都有一种随心表达自己个性和率性, 表达自己思想的强烈欲望, 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这种“任性”提供方便和方法。在教学形式上, 教师不能框住学生的手脚, 让学生缺乏自由伸展的空间;教学内容上, 教师不能挡住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缺乏自由呼吸的空气。相反, 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随着学生的生成而形成, 理想的教学取材应该伴随着学生的生活而搞活。

例如, 教师在概括出“5的乘法口诀”后, 有意地设计以下问题:“谁能找出身边与5有关的事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并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它。”

生1:“手。一只手有5个手指, 我有一双手, 共有多少个手指?二五一十, 10个手指。脚也是这样的。”

生2:“老师, 你的衣服上有5个纽扣。一件衣服有5个纽扣, 做7件这样的衣服一共需要多少个纽扣?五七三十五, 35个纽扣。”

教师走近事先摆放在窗台上的两盆花, 坐在窗前的几个小朋友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出:“花。”

教师顺势拿起一个花盆说:“同学们能数一数花盆有多少朵花吗?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3:“每个花盆有5朵花, 3个花盆有多少朵?三五十五, 有15朵。”

正当教师要准备下一个环节时, 一个学生怯生生地举起手, 教师示意他可以发言。

生4:“老师, 我们班级后面黑板写下一首诗, 李白的 《静夜思》。”

教师此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双手竖起大拇指, 并带领全班学生给予这位学生热烈的掌声。“请全班同学据此提出数学问题, 并解答好吗?”

“每句有5个字, 4句有多少个字?有20个字, 四五二十。”孩子们充满自信的童声响彻整个教室。

学习的压力作文 篇3

手边的这本《小学数学总复习》就能证明学习压力了。那时,隐约从老师的口中了解到“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目的”,也听了许些大道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再加上每次考试完公布分数后,老师为大家“另开小灶”上一堂“思想政治课”,流行的“分数排名的恐怖政策”,逼得大家不得不抛弃原来的最爱,“赶鸭子上架”般地被父母拖进书店的教育书柜。一边无奈地看着他们购买着“xxx题”,“xxx题海”“xxx好学生丛书”。一边为自己挑选着寒假作业的阅读书籍。心里、嘴上一百个不愿意,可这样又能改变些什么呢?

为了帅呆了的100分,为了不让老师们批评自己,只得乖乖的买它们,做它们,慢慢地接纳它们。已蒙了一层层灰的《皮皮鲁》、《故事大王》、《动漫前线》、《一千零一夜》。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本练习题、一堆堆作文书一套套考试卷。但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还可以看鲁迅、冰心的小说。

充满压力的学习 篇4

1. 重视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 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 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 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这就说明, 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例如, 在教学“正当防卫”时, 可这样导入:“我们知道, 打伤人都要负法律责任的, 可是有一次, 小明打伤了小王却不用负责任。”每个同学都表现出惊讶的神情, 都急着要知道老师究竟要讲什么, 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这样学生就能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2. 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 可以采取语言创设、语音视频创设、表演、游戏等形式创设, 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我和父母交朋友》一课中, 我播放了汶川、玉树地震中“母爱”视频片段。很多学生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此时, 我再及时地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谈谈对父母的感情。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很多学生讲述了父母关爱自己的小故事, 感人至深!

思品教材的体系结构表面上虽然松散, 但内在主线却很明朗。整个教材体系中交织着学科和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的要求,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因此为了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引发学生主动思维, 使学校教育真正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实质性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初中各年级确定的不同主题而设计一些互动开放的问题情境, 如七年级教育的主题为“珍惜初中生活, 做生活的主人”。在这个教育主题之下, 本册教材设计了一系列开放的主题结构, “笑迎新生活”单元中设立了“珍惜新起点”“把握学习新节奏”等主题, 这些主题内容并不是固定的、封闭的, 它只是“话题”, 是个“引子”, 所以教师应在学生先前经验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联系自身实际, 创设一系列问题, 如“进入新的学习环境, 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假如是你, 你怎么做?”“你有什么样的问题没弄明白, 全班同学每人至少提一个。”“你有什么样好的方法, 请帮帮他好吗?”等等。这些互动开放的问题设计为教师构筑了良好的教学平台, 使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特点、学校的不同条件, 再次开发和创造, 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 切实有效地保证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通过如此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 并让学生在争论、比较中主动积极地学会了新知识。

3. 重视小结归纳, 提高参与力度

小结归纳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师生的小结和归纳可以帮助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 使之系统化, 从而巩固学习成果, 提高学生参与质量。例如, 在讲“网络———一把双刃剑”的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发现, 去思考。本班一名学生讲了自己因迷恋网络游戏而使成绩下降的亲身经历, 想戒掉网瘾请求老师和同学们帮助他。教师可向全班学生呼吁:作为同学, 我们就当一回主治医师, 其实这个“病”我们很多人都会感染,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看我们谁的金点子多?学生们热情高涨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拿出良方帮助该同学走出困境。在课堂小结时, 全班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他开方治病 (出谋划策) , 最后请该学生表决心。并向那些沉迷网络的学生发出呼吁:为了明天请抵制网络的诱惑吧!这种创新教学设计把学生带进自己的生活世界, 让他们感到亲切, 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较好地体现新型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 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者对学生的发言, 切不可轻易否定, 学生答题时出现偏差是难免的, 教师要从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加以肯定。即使是只言片语也应该放大, 并加以赞赏。不能简单地加以批评和指责, 避免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用朋友式的身份关心、鼓励学生, 使学生消除紧张拘束的情绪,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我们在讲《竞争?合作?》一课时, 我让大家讨论书中活动:“如果你有一本好的数学复习用书, 同学向你借这本书你会怎么做?”学生各抒己见, 说得都非常有道理。但其中有一个学生独辟蹊径, 大胆地告诉我们:“我不会借给他。”全班哄堂大笑, 说他很自私。我制止住学生的指责, 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完。他说:“如果我不借给他, 会激发他的上进心, 他会发奋努力, 将基础知识学扎实, 提高自己的成绩。”虽然他的想法有些幼稚, 但也不是不会发生。我适时地鼓励他对待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看, 不能想当然。激将法固然能起作用, 也会影响到自己的人际交往。经过我的点拨, 学生对课本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实践证明,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思想品德课堂变得生气勃勃、精彩万分!

摘要: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自觉学习。”可见, 让学生学会自觉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就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让几何学习充满生机 篇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心理规律莫过于认知规律了.认知心理学中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感性认识在学生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一些操作实践活动被认为是浪费课堂时间,对于学生理解知识是没必要的.教师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略过操作这一环节,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分析几何问题.这样做学生在课堂上好象是学会了,但对知识理解不透,印象不深,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不能灵活地结合具体情景解决问题.

一、由动手到动脑

初中生好动,也有一定的观察、操作能力.那我们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观察、概括总结呢?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进一步指导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结论.这种由操作实践转化得来的理性认识往往是难以忘却的.

俗话说“心灵手巧”,手巧依仗的是心灵,当然手巧也能促进心灵.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意识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做一做,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领悟数学的形成和发展的真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数学活动中来学习几何,即“做中学”.通过“做中学”缩短了学生与几何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几何的原汁原味,感觉到几何容易学了.

二、由静到动

运动着的事物较静止的事物更容易被人接受,即更能增强感知效果,触发直觉思维.几何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若能化静为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灵感”,更可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1)在几何学习中经常需要研究多种几何图形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分辨是学生学习中的易错点.如何才能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动态的理解呢?那么就让几何图形在我们的手中动起来.利用简单的活动教具就使几何的枯燥分析变得有趣,活泼.学生在把玩这个小玩具时把复杂图形的关系也深深的印在了头脑中.

(2)中考数学中关于动态几何考题屡见不鲜,这类考题难度较大.它以几何图形中点的运动、线的运动、图形的运动为主线,自然而然地将代数知识和图形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学生常在这类题面前感到束手无策.刚刚接触这类题目时学生对点、线、面是如何运动的,运动中产生的变化想象不清,自然就不能根据需要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真正地动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开了个好头.把静止的图形动起来,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在动中用静的观点来解决,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多媒体课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的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直观性、生动性和互动性.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清概念,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繁为简,使具体的画面与抽象的数学内容紧密联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内在潜能,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和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要求几何学习要尊重认知规律,在数学活动中来学习几何,注重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兴趣.在几何的证明中使学生养成“说理有据”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体味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新型的教师.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需要我们去开发,去活用.

参考文献

营设充满智趣的数学学习场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智趣资源,智趣问题,智趣成果

引言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这样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数学教学当以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主要目标, 充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而着眼于学科特质, 数学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在“智”, 即发展儿童的智力, 启迪儿童的智慧;着眼于儿童特质, 则数学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在“趣”, 即激发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 引发儿童数学学习趣味, 让儿童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活动中来。从本质论上看, 儿童数学蕴含“智趣”;从方法论上看, 儿童学习数学需要智趣;从目的论上看, 儿童数学学科能够培育儿童智趣。“智趣”的数学教学应当是妙趣横生、智慧流淌的, 应当是让儿童怦然心动、豁然开朗的, 应当是让教学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因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当围绕智趣, 服务学生主体来展开。

一、发掘智趣资源, 开掘智趣数学的源头活水

数学知识是人类“生命·实践”的智慧结晶, 在其诞生之初是充满温情的。智趣数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掘数学的智趣资源, 让这些智趣资源成为儿童学习数学新知的动力点和生长点。通过智趣资源的发掘, 让儿童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实现自我从经验走向智慧, 形成知性、悟性相互交融的学习生态, 例如数学中的黑洞数、回文数、142857、12345679等。在数学教材中, 诸如十进制的诞生、加减乘除号的来历、铺地锦的方法、割圆术等都是鲜活的“智趣”资源。因此, 教师要研读数学史, 了解人类灿烂的数学文化。例如教学《倍数和因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10册) , 在学生认识了因数和倍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后, 笔者发掘“因数”的智趣资源, 用问题激发儿童智趣。

师:孩子们, 你们知道吗, 数学家将一个数的因数中小于这个数的所有因数都叫作真因数。那么, 等于这个数的因数叫什么因数呢?

生1:假因数。

师:真聪明, 和数学家想到一块儿去了。数学家还规定, 如果一个数的真因数的和等于这个数的假因数, 这个数就是“完美数”。例如6的因数有1、2、3、6, 而1+2+3=6, 所以6是一个完美数。想找一找完美数吗?

生群体:想。

师:请你们用自己的学号算一算, 找找下一个完美数。

生28 (激动地) :老师, 我的学号是完美数, 1+2+4+7+14=28。

师:真好。告诉大家第三个完美数是496。同学们猜想一下, 第四个完美数的末位数是几, 是几位数? (学生猜想)

师:对了, 第四个完美数是四位数, 末位数是8, 是8128。孩子们, 你们知道吗, 完美数有许多奇异的特性, 例如可以表示成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和, 如6=1+2+3, 28=1+2+3+4+5+6+7, 以完美数为分母的分数单位的和都是2, 同学们可以画图验证, 完美数还有很多奇异的特性, 同学们课后可以上网查一查。

这里, 笔者通过发掘因数中的完美数, 为儿童益智增趣, 使得数学教学智趣交融、余音绕梁。

二、生成智趣问题, 为智趣数学添砖加瓦

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是一种“未知的探险”, 随时都会产生“未曾预约的精彩”。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预习, 暴露前经验, 为学生展示思维、思考成果等搭建平台;要鼓励学生质疑、发问, 鼓励学生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等;通过儿童的自主、自发、自为学习, 让儿童主动洞悉数学的本真, 体悟数学的旨趣与魅力。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2册) , 笔者让学生课前搜集含有百分数的素材, 于是学生从盐袋上、醋瓶上、羊毛衫上等搜集了大量的百分数。这时他们对于百分数的读法、写法已经驾轻就熟。上课伊始, 笔者让学生对百分数提问:

生1: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一样吗, 我们已经有了分数, 为什么还要再学习百分数呢?

生2: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百分数也有百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生3:既然生活中有百分数, 那么生活中还有十分数、千分数、万分数, ……吗?

生4:分数和百分数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

应该说, 学生在预习中能够生成这么多智趣问题, 表明学生已经对百分数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同时展现了学生的真实困惑。这些智趣问题等待着教师的助学, 是教师展开有效教学的根基。教学中, 教师要走下圣坛, 做学生智趣问题的引路人,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智趣问题展开猜想, 帮助学生澄清问题, 敞亮视界。如有学生猜想, 百分号是一个圈, 那么千分号就应该有两个圈;有学生猜想, 百分数应该可以先把它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然后约分;……在这里, 笔者发挥儿童的创造性想象, 生成了属于儿童自己的智趣数学问题, 为后续的数学探究铺平了道路。

三、展示智趣成果, 将智趣快乐进行到底

为了让儿童独特的个性在智趣数学教学中得到展现, 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展示智趣成果的机会, 为儿童构筑展示数学智趣成果的平台。在交流中, 分享儿童彼此的智趣成果, 并将儿童的智趣成果汇集成一个丰富的“智趣资源场”。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唤醒儿童的生命潜能, 让儿童的智趣成果成为儿童本质力量的感性显性, 进而让数学课堂教学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 , 笔者让学生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有学生用牛奶吸管连接, 引起了孩子们的哄堂大笑。笔者指出, 这就是长方体的框架。有学生将长方体拆解下来, 形成了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正好拆解成四组。于是笔者顺势指出, 长方体中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学生做成了牙膏盒样的长方体, 于是笔者让学生观察, 这样的长方体有着怎样的特殊性, 于是形成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的认识。那么有两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吗?有三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吗?孩子们找到了正方体。在这里, 笔者运用孩子们的智趣成果从不同的层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教学, 孩子们的数学认知得到了丰富, 认知模块得到了完善。

结语

智趣数学是引人入胜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儿童积极探究、思考、建构, 让课堂智趣飞扬。置身于“智趣场”中, 儿童主动探究知识, 形成“知趣”;主动解读数学知识, 形成“童趣”;积极展开数学思维, 形成“理趣”;主动阅读数学课外书籍, 形成“奇趣”。在这个过程中, 儿童深度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情趣”。而这, 不就是我的“智趣数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吗?

参考文献

[1]王学东.智趣: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追求[J].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4 (2) .

充满压力的学习 篇7

但在我们的合作学习课堂中, 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只有少数人发言, 其他人洗耳恭听;氛围热烈, 但内容不切正题;观点雷同, 没有创新。

再看, 合作学习课堂中, 虽然多了讨论的环节, 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习惯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 即使是在质疑、小组讨论时, 硬挤出的几个问题往往价值不大, 不是经过仔细思考提出的问题。

因此, 我们要知道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 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其中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语文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 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

我校学生由于整体学习能力较强,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意识, 但由于各种原因, 发展并不均衡。

一、存在问题:合作学习中学生问题意识发展不均衡

(一) 学生层面

1. 学习方法上

有些学生依赖教辅用书, 渐渐缺失了问题意识;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有依赖心理, 只想听别人说;有些上课时思想不集中, 思维惰性大, 不善思考, 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

2. 学习心理上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知识的丰富, 考虑问题日渐成熟以及怕被嘲笑等原因, 学生对自己、对自己的问题缺乏信心, 缺乏提问题的勇气。

3. 个人性格上

有的学生比较胆小, 不敢在组内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发表自己的见解。

4. 提问方法上

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但缺乏必要提问技巧, 不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 教师层面

1. 教学意识上

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不太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习惯了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 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淡化。

2. 教学方法上

有些教师偏爱于学生正确的回答, 而冷落学生的错误回答或荒谬问题, 认为学生的意外问题会打断原本流畅的教学顺序, 更有教师因为学生的提问使他陷于尴尬而阻止学生提问。

二、解决策略:合作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措施

(一) 三年规划, 培养问题意识

刚进初中的学生思想活跃, 求知欲旺盛, 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问题比较多。但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尊心的增强, 到了初二、初三, 学生逐渐产生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讽的心理, 因此变得顾虑重重。

鉴于学生三年初中生涯心理的变化, 我认为初中学生问题意识养成应该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目标的达成应该分阶段。

1. 初一阶段

(1) 维护学生已存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想问。这一阶段, 由于学生年龄偏小, 好奇心比较重, 因此常常会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出很多问题, 但有些问题或游离于课堂之外, 或偏离正常的思维轨道, 但教师要注重维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能过分抑制, 而是逐步引导。

(2)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敢问。在初一的课堂上, 我们可以利用合作学习小组异质分组的优势, 让善于提问的小组成员带动其他组员, 鼓励学生提问, 并给予他适当的言语或加分鼓励。

(3) 创设条件, 让学生会问。会问是指能主动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 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 在合作技能培训的过程中, 可以增加提问技巧的培训, 让学生会问。

2. 初二、初三阶段

(1) 进一步维护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阶段, 合作学习已经深入开展, 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已经很熟悉, 也乐在其中了。因此, 教师更要有热忱而悦纳的态度, 改变过分重结果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给予充分的肯定, 以培养和助长学生“自信、独立、机敏”等人格特征, 避免有危害性的批评, 努力维护、不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了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教师要善于启疑, 提供培养问题意识的背景,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和探讨问题的实践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3) 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 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从而使学生善于质疑问难, 敢于向教师的答案挑战, 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 并有一定深度。

(二) 采取有效措施, 培养问题意识

1. 细化到合作学习的各个环节, 强化问题意识

在预习环节, 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带着问题进课堂。在小组讨论前安排自主学习环节,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疑惑,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结束时, 安排质疑环节, 让学生体验提问的乐趣。

2. 加强问题意识的思维培养, 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思维培养, 如在语文教学中, 可以结合语文学习的相关特征, 从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出发, 通过语文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

3. 创设有利条件鼓励学生提问, 让学生会问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结合文本, 不断创造条件, 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中抓住一切契机, 不断激发自己的问题意识, 发展自己的思维。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 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 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 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 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 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 让学生提问。

(1) 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问。在课堂教学中, 课文的题目、含义深刻的句子、与众不同的用词及标点、文中人物的特殊行为、奇特的自然现象、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等, 都可以成为设境的凭据。从课文中寻找, 学生往往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

(2) 参与提问设计, 学会问。发现问题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 学生会从中获得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 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参与提问设计, 更能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当然, 教师要做好示范指导工作。学生会问了, 我们的合作学习课堂才会呈现出“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局面, 思维在不断碰撞中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3) 寻找疑惑处, 挑战问。课文中往往有许多探究点, 立足探究点的质疑使学生的提问更有目的性, 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 富有突破性和联系性。因此, 我们要鼓励学生小组讨论或组间交流时敢于向同学质疑, 向其他组挑战, 提出异议, 展开思想的翅膀, 在学习中时刻闪现智慧的火花。

总之, 在合作学习中, 我们更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只有这样, 才能将合作学习推向深入, 并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 2001.

[2]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2008 (4) .

让语文学习充满活力 篇8

一、让阅读变成“悦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要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本人所执教的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受家庭教育影响,学生大多没有属于自己的书籍,更没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得益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农村乡镇中学也拥有了图书室和阅览室,书籍的种类和数量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我带学生到图书室和阅览室来借书。起初很多学生不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借到书或走马观花,或应付了事,面对这种状况,为了引导学生喜欢上阅读,我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找出了以下几点可行的方法:

一是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千古风流人物》一课,以分析苏轼这个人物为切入点,课堂上播放了电视剧《苏轼》的一些片段,有苏轼与恩师欧阳修的对话,怀念他的妻子王弗的场景,乌台诗案、兴修苏堤,一幅幅画面展现了苏轼胸怀天下苍生的胸襟,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因为在他们眼中苏轼只是一介书生,一个诗人,没想到他不媚俗、不隐居、不愤世,不论被贬到何处都为百姓着想。学生对苏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向学生推荐有关苏轼的传记,让他们去图书室借阅,学生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认识了解了苏轼。我又向学生推荐了和他同时期的诗人、文学家,让学生借阅他们的传记,先横向比较,再纵向比较其它朝代中自己钦佩的诗人、文学家,写一写读后感。一时间,班级里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真正“悦读”开始了。学生们采取电脑报、手抄报、幻灯片等多种形式来展示汇报他们的阅读成果,人物涉及也很广泛:李白、杜甫、辛弃疾、欧阳修、王安石、曹操,还根据“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想到了领袖毛泽东、身边各行各业的人以及当代中学生。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把阅读活动变为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了阅读能力,强化了阅读体验,感悟了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水平。

二是利用文本资料来拓展阅读、对比阅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很好的阅读载体,当教师的讲解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时,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被激发起来,此时为学生选择适当的拓展材料来扩充学生的阅读量,这样既不占用学生过多时间,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学生通过诵读、品读感受到母爱就是平凡中的伟大。课文读完学生深感意犹未尽,我推荐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合欢树》这两篇文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的深沉,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心路过程。课外阅读贾平凹的文章《三毛死了》,学生在理解了作者沉痛的思念之后提出疑问:三毛是谁?为何让贾平凹如此怀念?我向学生推荐三毛全集,让学生通过书籍去了解这位传奇的女性。学习《再塑生命的人》之后拓展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拓展阅读让孩子们继课文学习后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积累,对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

三是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要想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最主要是一个人人读书的氛围,试想如果我们成人每天都不读书又如何要求孩子们?所以,提倡教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这样就提供了一个共同探讨的读书环境。为了更好的营造读书氛围,提高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读书汇报会和读书微信群来交流读书感受。在每学期期初制定好读书计划,分好读书小组,每天规定好读书的章节,利用微信群通知家长,教师针对每天阅读的章节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让孩子有目的性的读书。家长可以将孩子读书的照片发布到微信群里,教师适当的评价作为鼓励,每周一节课的读书交流会,说说一周的心得、体会、困惑。每月一次的读书汇报会,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收获。在读书与交流的过程中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够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充分肯定孩子的想法,并表现出对他的发现的赞赏。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平等,而且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二、多种形式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就要让学生的阅读上一个新台阶,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做批注做积累。读书时让孩子与文章对话,遇到想要表达的就写在文章的空白处,可以自由发挥,不做限制。教师也可将自己批注的文章给孩子们展示一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批注的内容也是孩子思想上的闪光点,可以作为读书汇报会的基础材料。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两个积累本,一本是随时记录的,另一本是分类记录的,每周给学生一个积累主题,如春、夏、秋、冬,风、雨、雷、电,河流、山川,朝霞、晚霞,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师生情、同学情、亲情等等。组织每周一个小组制作一张手抄报或电脑报,可以分为好词佳句、优美段落、佳作欣赏几个栏目,将小报张贴起来,既是对孩子们的鼓励也是互相学习的平台。

三、发现生活中的美

厚积而薄发,兴趣培养以及语言的积累都是为了表达,为了学生能够展示自己,向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与烦恼,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活力。为了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愿意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不把写作当成一种任务,我和学生一起制作班级网页,将生活的瞬间拍摄下来,写生活日记,我们互相跟帖留言,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生活中的语文活动中,学生们拍摄到五花八门的广告词,店铺的错别字,创意新颖的标语,学生们畅所欲言,妙语连篇。大课间、艺术节、运动会、精彩课堂,新年的街市、家乡的美景,生活的点点滴滴被我们记录下来,当一幅幅画面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亲近感油然而生,一篇篇美文就在他们笔尖流淌出来,文字承载着他们的欢歌笑语。

上一篇:电缆绝缘下一篇:城乡生态环境论文